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二百八十九卷目录

 宴飨部汇考九
皇清〈崇德六则 顺治十四则 康熙十二则〉
 宴飨部汇考十
  礼记〈月令 文王世子 郊特牲 燕义〉

礼仪典第二百八十九卷

宴飨部汇考九

皇清

崇德元年
《大清会典》:崇德元年,定元旦日,王、贝勒、贝子、公等,每
旗各进

御前
中宫前筵席牲酒。外藩蒙古王、贝勒等,每旗各进御前
中宫前牲酒。大设筵宴于
崇政殿,王以下各官,俱排班立,候进

御筵毕,王以下、都统以上进前立,各官于原班立,捧
爵官捧爵跪送,进酒官跪接,兴,诣

上前,跪进。各官皆跪。进酒官退原处,跪,候
上举酒,王以下各官退至原班,照翼列坐,次设王以
下各官桌,候

上进馔,各官于各坐处,一跪一叩头。宴毕,鸣赞官赞:
行一跪三叩头礼。毕,

上还宫,王以下各官跪送,候
驾过,兴,各退。其升殿,进桌,进酒,进馔,行礼,
上还宫时,俱作乐。
又定

圣诞节,大设筵宴,王等进桌席牲酒,并一应礼仪,俱
与元旦同。
又定

皇后元旦、千秋节,设筵宴,固伦公主、和硕公主、亲王
妃以下、精奇尼哈番等命妇以上,齐集。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俱候

旨齐集。


上诣
郊坛,改元,建号。次日,行庆贺礼于
笃恭殿,大设筵宴,一应礼仪,俱与三大节同。
又凡朝贡,喀尔喀来朝,五日筵宴一次,设宴四十席。诸王府俱照例设宴。
又定朝鲜国遣使庆贺

万寿、冬至、元旦节,进贡及有事启奏,至
东京筵宴一次。至
盛京
朝见毕,在礼部筵宴一次。在馆筵宴一次。回至东京,筵宴一次。
又定索伦部落进贡,每三日

赐恩宴一次。按旗筵宴七次。
又定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日,常朝,遇

上升殿,王以下、公以上在
丹陛上坐,

赐内府茶。各官在丹墀内坐,
赐光禄寺茶。
崇德二年

《大清会典》:崇德二年,朝鲜国王世子及次子来朝,遣
大臣往迎,筵宴一次。至
盛京
朝见毕,

御赐恩宴一次。
又定克益克勒氏、东果罗额驸等来,筵宴一次。崇德三年

《大清会典》:崇德三年,定凡命王、贝勒、贝子、公、大臣为
将军出师,凯旋日,光禄寺宰牲,八分王等备茶,迎于五里外。
又定八旗文武官员、甲兵,春季会射,筵宴一次。又定喀尔喀、厄鲁德台吉等庆贺来朝,

御赐恩宴一次,按旗筵宴七次。
又外藩蒙古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朝贺元旦,除元旦日大宴外,

御赐恩宴一次。王、贝勒、贝子、入八分公,共设宴五次。
凡送亲外藩王、贝勒、贝子、公等送女,与内王以下、公以上,为婚前一夕,内王以下、公以上自备筵宴。到日,由礼部备办筵宴。回日,筵宴同。又定

皇后父母来,由部备办牲酒,迎接,筵宴。到日,内亲王、
郡王、贝勒等,各筵宴一次。回时,饯送筵宴同。固伦公主初嫁,及归省,迎送筵宴并同。
又索伦、萨哈尔察、黑龙江、宋噶里江、库尔喀、虎尔哈使、犬使鹿等部落进贡,迎接,筵宴各一次。到京后,按旗轮设筵宴八次。回日,饯送筵宴一次。
崇德七年

《大清会典》:崇德七年,讨平锦州松山、杏山等处,外藩
王、贝勒、贝子、额驸、公、台吉贺凯旋,每旗各进

御前
中宫前牲酒,在
笃恭殿,大设筵宴。王以下、佐领以上,俱朝服,齐集
殿前。

上升座,筵宴毕,王以下各官,行一跪三叩头礼。毕,上还宫,各退。
又喀尔喀、厄鲁德来进年贡,

御赐恩宴二次,按旗筵宴七次。
又达赖喇嘛遣使来,

御赐筵宴一次,按旗筵宴七次。
崇德八年

《大清会典》:崇德八年,达赖喇嘛遣使请
安,
御赐筵宴一次。八旗王、贝勒等,五日轮设筵宴一次。
回日,王、贝勒等,送至教场大宴。
又朝鲜国王第三子来朝,至凤凰城,筵宴一次。至
东京,遣侍郎往迎,筵宴一次。至
盛京城外,迎送馆,遣尚书往迎筵宴一次。进城后,
在礼部,筵宴一次。遣大学士陪宴。见
朝日,在
内筵宴一次,大学士陪宴。诸王府按旗,各筵宴一
次。回日,筵宴同。
崇德 年

《大清会典》:崇德间,纂修
《太祖实录》成。礼部备宴纂修官员,在国史院筵宴一次。
顺治元年
《大清会典》:顺治元年,定鼎燕京,行庆贺礼毕,大设筵
宴。是日,卤簿大驾全设于
午门外,设
宝座于皇极门正中,设金黄凉棚各一,青布凉棚
各六,于丹墀内两旁。王以下各官,各于凉棚下齐集,筵宴完备,内院大学士奏请

上出宫,升座,百官俱坐,饮茶,进桌,进酒,各官俱行一
跪一叩头礼。宴毕,谢

恩,行一跪三叩头礼。各回原班立。
上回宫,作中和乐,各官跪送。候过,乐止,众官皆退。
又朝鲜国王弟代公来,差礼部司官、光禄寺官往山海关迎接,筵宴一次。遣侍郎往三河县迎接,筵宴一次。到京日,遣尚书在馆筵宴一次。进城
朝见毕,

赐恩宴一次。在部筵宴二次,在馆筵宴二次。回日,饯
送筵宴,与来时同。
凡朝鲜国差来正副使,至山海关,驻防官陪宴一次。到京
朝见后,在礼部筵宴一次。回日,筵宴一次。饯送筵
宴与来时同。
朝鲜国领历日官,及送咨官,在部筵宴一次。又索伦等进贡,在礼部筵宴四次。回日,饯送筵宴一次。
顺治二年

《大清会典》:顺治二年,定
皇后父母来,由部备办牲酒,亲王、郡王各一位、贝子
二位、内大臣二员,俱蟒服,迎至宿次筵宴。到日,由部备办牲酒,亲王以下、尚书以上俱蟒服,亲王妃、郡王妃具礼服,往迎筵宴。回日同。每宿次,给羊一只。
固伦公主、科尔沁、土谢图亲王、卓礼克图亲王、达尔汉亲王、俄齐尔贝勒等来京,礼部官迎至边口。进山海关,备牛九只。进喜峰口,备牛七只。进古北口,备牛六只。每宿次,给牛一只。礼部官盖凉棚于京城门外,光禄寺官备茶,内亲王以下、内大臣副都统、阿思哈尼哈番以上,俱蟒服,迎接。

赐茶时,王等行一跪三叩头礼。茶毕,谢
恩,行一跪三叩头礼。公主进城,王等各官随进,各退。
顺治四年

《大清会典》:顺治四年,题准主考各官入场筵宴,上桌、
中桌,各给银花一对。下桌无银花。共结綵楼一座,綵旗六道。出场筵宴,主考知贡举礼部堂官,每员银花一对,上桌一席。同考官、监察御史收卷、提调、供给各执事官员、笔帖式,每员银花一对,中桌一席。誊录、弥封、收卷、对读、守门、巡绰、供
给、鸣赞、医官、大使、儒士、教坊司官,每员下桌一席。
顺治五年

《大清会典》:顺治五年,奉
太祖配享
圜丘、
四祖恭享
太庙,前期,篆写
神牌礼毕,
赐大学士、尚书每员一席,学士、侍郎、郎中每二员一
席,员外郎、主事每三员一席,撰文、办事中书、每四员一席,在礼部筵宴一次。
顺治七年

《大清会典》:顺治七年,达赖喇嘛使来,在礼部筵宴三
次。
顺治八年

《大清会典》:顺治八年,
大婚礼成,
皇上升
太和殿,作中和乐,设庆贺筵宴。内外亲王、郡王在
殿内坐,贝勒以下在丹墀内坐,文武各官于各翼凉棚下坐。候

上举酒,作丹陛乐,王以下、公以上在丹陛上,文武各
官各于原位,一跪一叩头,各复原位坐。筵宴毕,行谢

恩礼。王以下、公以上在丹陛上,各官在丹墀内,排班,
行一跪三叩头礼。毕,鸣鞭。

上还宫,作中和乐,乐止。各官俱退。是日,设宴二百席。
又题准凡外藩送亲,与内亲王者,前一夕,内亲王府自备牲酒,亲王亲迎至宿次,幼辈郡王、贝勒各一位、贝子二位、内大臣二员,礼部堂官俱蟒服同往筵宴。如不亲迎,遣属官及部员往迎,筵宴到日,由部备办牲酒,亲王及郡王以下各官筵宴,郡王妃、贝勒贝子夫人,礼服出迎,筵宴。如亲王不亲迎,仍遣属官及部员迎接,筵宴。凡送亲与内郡王者,如郡王亲迎,幼辈贝勒一位、贝子一位、公二位同往。其馀迎接筵宴,与亲王同。
凡送亲与内贝勒者,如贝勒亲迎,幼辈贝子一位、公二位同往。其馀迎接筵宴,与郡王同。凡送亲与内贝子公者,如贝子公亲迎,幼辈公二位同往。其馀迎接筵宴,与贝勒同。
以上凡内大臣应否遣迎,请

旨定夺。到后,
赐恩宴一次。在礼部筵宴二次。回日,筵宴同。
又朝鲜国进年贡,及

万寿、元旦、冬至三大节,庆贺,进贡,正副使在礼部筵
宴一次。颁赏后,在馆筵宴一次。
顺治九年

《大清会典》:顺治九年,题准冬至,内外王公进
御前筵席牲酒,一应礼仪,俱与元旦同。前期,礼部请旨,有宴备办,无宴免进。
又题准

万寿节,亲王世子、郡王各进桌席牲酒。外藩王、贝勒、
贝子,每旗各轮进

御前牲酒。是日,大设筵宴,行礼与元旦同。前期,礼部


旨,有宴备办,无宴免进。


上幸国学礼成,王、贝勒、贝子、公等,内院礼部大臣、衍
圣公四氏子孙,在礼部筵宴一次。
顺治十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年,题准元旦日,亲王世子、郡王各


御前筵席牲酒。外藩蒙古王、贝勒、等各进
御前牲酒。如有不足,礼部劄光禄寺增设。
御筵由尚膳监供办,王以下各官桌,由光禄寺备办。
前一日,礼部题明,是日午时,王以下各官,俱朝服齐集,

上升
太和殿,作中和乐,

上进茶,王以下各官及朝贡各官,俱一跪一叩头。候


御筵毕,王以下、公以上,于丹陛上立,各官于各旗凉
棚下立。候

上举酒时,王以下各官俱一跪一叩头,兴。王入殿内
坐,贝勒以下在丹陛上坐,外藩王公等俱随坐。文武各官在两旁凉棚内坐,朝贡从员在凉棚末坐。宴毕,行谢

恩礼。王、贝勒、贝子、公等于丹陛上,各官及朝贡官于
丹墀内,排班,行三跪九叩头礼。毕,各复原班立。
上还宫,作中和乐。各官俱退。又题准亲王世子、郡王,各进

皇太后前筵席牲酒。外藩王、贝勒、贝子,每旗各进牲酒,
俱交尚膳监收进。是日,

皇太后礼服出宫,升殿,作丹陛乐。升座,乐止。
皇上行庆贺礼毕,回宫。次固伦公主、亲王妃以下、县
主、辅国公夫人及公、侯、伯、都统、尚书、精奇尼哈番等命妇以上,进宫行礼毕,于宫内两旁序坐,大设筵宴,

皇太后前筵席,尚膳监供办。馀俱光禄寺备办。宴毕,皇太后还宫,作丹陛乐。乐止,众皆退。


皇太后慈宁宫成行移宫庆贺礼,内府设席筵宴。
又达赖喇嘛来朝,遣亲王往迎,筵宴。到京日,

御赐恩宴一次。诸王府照旗,轮设筵宴各一次。回日,
遣亲王往送筵宴。
又琉球国遣使朝贺,进贡,
朝见后,在礼部筵宴二次。回至福建,筵宴一次。
顺治十一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一年,
上亲行耕耤礼成,御后殿少憩。
御筵由尚膳监供办,王以下、公以上,各府备办一席。
三公九卿等官,光禄寺备办一百席。设宴完备,礼部堂官奏请

上升座,作乐。王、贝勒、贝子、公在台上坐,各官于台下
坐,耆老于坛旁坐。进

御筵,作乐。
上举酒,王以下各官各于坐处,行一跪一叩头礼。复
坐。宴毕,鸣赞官赞:排班。王、贝勒、贝子、公在台上,各官在台下,排立,行一跪三叩头礼。毕,

驾回宫,各退。
又题准喀尔喀、厄鲁德进年贡来京,头目
陛见后,

赐恩宴一次,遣内大臣陪宴。在礼部筵宴二次,本部
堂官陪宴。俱朝服,著为例。
又定科尔沁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以事来京,不候

皇上升殿,进内朝见,仍在礼部照常筵宴。蒙古王、贝
勒、贝子、公、台吉、都统等以事来京,候常朝日,

皇上升殿,随班行礼,在内筵宴一次。
顺治十二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二年,题准八旗文武官员、甲兵,春
季会射,宴筵三次。秋季会射,筵宴三次。
又纂修

《太祖圣训》
《太宗圣训》,于开馆日,光禄寺设宴三十席,
赐总裁、副总裁、纂修、誊录、收掌官于礼部筵宴一次。
礼部堂官陪宴。
顺治十三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三年,
谕诸王等,遇元旦节,献
皇后前筵席牲酒,永行停止。
又题准凡命王、贝勒、贝子、公、大臣为将军出师,凯旋日,光禄寺备办茶酒,迎接。
陛见后,

赐宴一次。
又荷兰国遣使进贡来京,
朝见后,在礼部

赐恩宴一次,部宴二次。
又土鲁番进贡,至甘镇,筵宴一次。至京日,头目
朝见,

赐茶。在礼部
赐恩宴一次,部宴二次。回日,良乡县备饭一次。至陕
西,布政司筵宴一次。事毕,出边,给酒十坛。顺治十四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四年,举行经筵。是后,每年二、八月,
行经筵礼。讲官讲毕,

上回宫,众官皆至
协和门光禄寺,备筵宴二十五席。宴毕,谢

恩于
太和门外金水桥南,行一跪三叩头礼。各退。
又举行日讲,于开讲日,设宴十席,在内院筵宴日讲官一次。
又春季会射,筵宴一次。秋季会射,筵宴一次。

上三旗官员、甲兵会射,宴用牲酒,尚膳监备办。茶,光
禄寺备办。其五旗官员、甲兵会射,宴用牲酒、茶,由各该王、贝勒、贝子、入八分公备办。
顺治十八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八年,安南国遣使进表投诚,赐恩宴一次。
顺治 年
《大清会典》:顺治间,定殿试进士传胪毕,

赐恩荣宴于礼部,陪宴,内大臣、读卷大臣、监试官、护
军参领、銮仪卫堂官,每员一席。监察御史、收卷、弥封、收掌、用印、巡绰、写榜、供给、鸣赞官,每二员一席。护军校,每三员一席。一甲三名进士,每名一席。其馀进士,每二名一席。俱由光禄寺备办。又定凡撰写奉入

太庙神牌等项,内院学士等官,供给饭桌,俱光禄寺备
办。
凡撰写

皇太后、
皇后册宝官,供给饭桌,俱光禄寺备办。
凡纂修

实录,供给:大学士,每日桌银九钱七分六釐七毫。副
总裁,每日桌银四钱八分八釐五毫五丝。纂修官,每日桌银二钱八分三釐五毫六丝。收掌、誊录等官,每日桌银一钱五分二釐七毫五丝。誊写、书办,每日桌银一钱二釐一毫八丝。
凡纂修

玉牒供给,总裁官,每月桌银十四两八钱五分。纂修、
收掌等官,每月桌银七两八钱七分五釐。誊录等官,每月桌银五两一钱九分。书办、匠役人等,每月桌银一两三钱五分。

殿试大臣,执事官员供给饭桌,俱光禄寺备办。文
武试同。内阁写榜供事官、门官、火房、纸匠等役,每名日给白米一升,猪肉一斤。每四名酒一壶。刊刷匠役,每名日给白米一升八合,猪肉十二两。
殿试进士,每名早膳,汤一碗,馒头四个。午膳,饼四
个,梨二个,茶一钟。

廷试贡生,监试大臣,供给饭桌十张。
凡考试庶吉士,内阁大臣供给饭桌,庶吉士每员饼四,梨四。

天安门外掣签吏部等官,供给饭桌。后停止。
又定衍圣公、张真人进表庆贺,或袭职来京,
朝见后,在礼部

赐宴一次。
康熙三年
《大清会典》:康熙三年,安南国遣使进贡来京,
朝见后,在礼部筵宴二次,礼部堂官陪宴。
康熙四年

《大清会典》:康熙四年,题准元旦日午时,王以下文武
各官,俱朝服齐集,内外王以下、公、台吉他布囊以上、满汉侍郎以上、武官二品以上,在丹陛上两旁坐。朝鲜国官员、厄鲁得、喀尔喀头目,在丹陛上右翼坐。文武各官,在各旗凉棚下坐。筵宴备办毕,礼部官奏请

上升
太和殿,鸣钟鼓,作中和乐。内外王以下、公、台吉他
布囊以上,在殿内坐。茶毕,进

御筵,作丹陛乐。进酒,大臣捧爵跪进,
上前,内王以下、公以上出至丹陛上,排立。外藩王以
下各官,俱于各坐处立。候

上举酒,王以下各官,俱行一跪一叩头礼。毕,次设王
以下各官桌,进

上前馔,作中和乐,队舞承应。宴毕,王以下各官,行谢恩礼,一跪三叩头。毕,鸣鞭,
上还宫,作中和乐。各官俱退。是日,进
太皇太后前、
皇太后前筵席牲酒。后停止。


大婚礼成,卤簿大驾全设,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俱
朝服,在
太和殿丹陛上两翼齐集。未入八分公以下、满汉
文武各官,俱朝服,于丹墀内各旗凉棚下齐集。设宴完备,礼部官奏请

皇上礼服出宫,御
太和殿,筵宴一应仪注,俱与顺治八年同。
恭进

太皇太后、
皇太后、
太妃前筵席牲酒。
康熙七年

《大清会典》:康熙七年,题准三大节,诸王进筵席牲酒,皇后率公主、王妃、诸大臣命妇诣
太皇太后宫,行礼毕,筵宴。
又题准
皇后千秋节,诸王进筵席牲酒,固伦公主、和硕妃以下、大臣命妇以上,行庆贺礼,筵宴。
康熙八年

《大清会典》:康熙八年,题准
万寿节,王等各进桌席牲酒。是日午时,俱朝服齐集,
卤簿大驾,全设
太和门前。鸿胪寺官引文武各官,及进贡头目等,
俱入。礼部堂官奏:筵宴完备。

上升
太和门座,王以下、内大臣一等侍卫以上,在门内,
分翼列坐。二等、三等侍卫在阶下,分翼列坐。文武各官,在金水桥外,分翼照品于各旗帐棚下坐。进贡头目,在镶蓝旗末序坐。

上进茶时,王以下各官,各就坐处,行一跪一叩头礼。
次进

御筵,作丹陛乐,王以下、公以上出门外
丹墀内排立,各官各就坐处立。进酒。大臣捧爵跪
进,

上举酒,王以下各官,俱行一跪一叩头礼。毕,次设王
以下各官桌,设毕,进

上前馔,作中和乐。宴毕,行谢
恩礼。王以下、公以上在丹墀上,各官在金水桥外,行
一跪三叩头礼。毕,鸣鞭,

上还宫,作中和乐。众皆退。
康熙九年

《大清会典》:康熙九年,西洋国遣使进贡来京。
朝见后,在部筵宴三次。
康熙十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年,题准
上三旗官员、甲兵,会射,筵宴,由光禄寺备办。
又题准固伦公主、科尔沁土谢图亲王等来京,及回日,内亲王以下、内大臣侍卫、民公侯伯一品官以上,俱往迎送。
康熙十二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二年,题准
上三旗内大臣、侍卫、亲军及八旗官员、甲兵,秋季会
射,俱由光禄寺备办筵宴一次。
又定和硕公主来京,礼部官迎至边口,给牛三只。到日,盖凉棚于京城门外,光禄寺备茶。贝勒以下、镇国将军、内大臣侍卫民公一品官以上,俱蟒服,与礼部理藩院堂官,前往迎候。其馀外藩各王来京,俱盖凉棚于京城门外,光禄寺备茶,或礼部堂官,或理藩院堂官迎接待茶。回日同。
康熙十四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四年,题准乡会试,止设出场筵宴。
其入场筵宴簪花,俱停止。
康熙十五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五年,题准俄洛斯差来头目、喇嘛
等,

御赐恩宴一次,在礼部筵宴二次。
康熙十七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七年,西洋国遣使进狮子来京。筵
宴与九年同。
康熙二十一年

《大清会典》:康熙二十一年,元旦日,亲王世子、郡王长
子、贝勒、贝子、入八分公,各进

御前筵席牲酒,设筵宴如常仪。
又题准乡会试入场、出场筵宴、簪花等项,俱照旧例行。
又定外藩王以下、公、台吉他布囊、都统以上,朝贺来京,岁暮

御赐宴一次。元旦后,五旗王筵宴五次。回日,
御赐宴二次。
康熙二十三年

《大清会典》:康熙二十三年,议准元旦,改满席为汉席,
不用诸银器。王等停进满席羊只,改进汉席。亲王各十六席,世子十四席,郡王各十席,贝勒各六席,贝子各四席,入八分公各二席。
又议准坐次,左翼,内外王十位,在一班坐。内外贝勒五位,贝子三位,公六位,在一班坐。内大臣及台吉十员,在两班坐。一等侍卫在两班坐。二等侍卫在一班坐。共七班。其馀侍卫,在卤簿外坐。右翼,内外王十位在一班坐。内外贝勒四位,贝子六位,公十七位,在两班坐。内大臣及台吉十员,在两班坐。一等侍卫在两班坐。共七班。二等侍卫以下,在卤簿外坐。内阁大臣,于首班内大臣之下序坐。都察院堂官,于伊原坐处坐。嗣后如有增添官员,俱照此酌量序坐。

宴飨部汇考十

《礼记》

《月令》

孟夏之月。天子饮酎,用礼乐。
〈注〉酎之言醇也,谓重酿之酒也。春酒至此始成,与群臣以礼乐,饮之于朝,正尊卑也。孟冬云大饮烝,此言用礼乐,互其文。〈大全〉严陵方氏曰:凡燕乐,则必用礼乐矣。于此特言之者,以用之于是为盛故也。饮酎如此,则饮烝从可知也。

孟冬之月。大饮烝。
〈陈注〉因烝祭而与群臣大为燕饮也。旧说烝升也,此乃飨礼,升牲体于俎上,谓之房烝。未知是否。

《文王世子》

若公与族燕,则异姓为宾,膳宰为主人,公与父兄齿,族食世降一等。
〈陈注〉公与族人燕食,亦庶子掌其礼。族人虽众,其初一人之身也。岂可以宾客之道外之。故以异姓一人为宾,而使膳宰为主,与之抗礼酬酢,君尊而宾不敢敌也。君虽尊,而与父兄列位序,尊卑之齿者,笃亲亲之道也。族食,与族人燕食也。世降一等,谓族人既有亲疏,则燕食亦随世降杀也。〈大全〉严陵方氏曰:凡燕之礼,必立宾以备酬酢之仪。若《乡饮酒》言:立宾以象天是也。然主人者,尊宾,既谓之宾,则尊之而已,非亲之也。亲莫亲于同姓,则凡于同姓,固无宾之之礼也。故燕族之宾,不以同姓,而以异姓为之也。

《郊特牲》

诸侯为宾,灌用郁鬯,灌用臭也。大飨尚腶脩而已矣。
〈陈注〉诸侯来朝,以客礼待之,是为宾也。在庙中行三享毕,然后天子以郁鬯之酒灌之。诸侯相朝亦然,明贵气臭之义也。《周礼》作祼字,上公再祼而酢,侯伯一祼而酢,子男一祼不酢。祼则使宗伯酌,圭瓒而祼之,酢则宾酢主也。此大飨,谓王飨诸侯也。脯加姜桂曰腶脩,行飨之时,虽设太牢之馔,而必先设腶脩于筵前,然后设馀馔。故云尚腶脩也。此明不享味之义。

大飨君三重席而酢焉。三献之介,君专席而酢焉。此降尊以就卑也。
〈陈注〉此大飨,是诸侯相朝主君飨客之礼。诸侯之席三重,今两君礼敌,故席三重之席,而受客之酢爵也。若诸侯遣卿来聘,卿礼当三献,其上介则是大夫,故谓之三献之。介大夫席虽再重,今为介降一等,止合专席。君席虽三重,今彻去两重,就单席受,此介之酢爵,是降国君之尊,以就大夫之卑也。

宾入大门而奏肆夏,示易以敬也。卒爵而乐阕,孔子屡叹之,奠酬而工升歌,发德也。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也。阴阳和而万物得。
〈陈注〉燕礼,则大门是寝门。飨礼,则大门是庙门也。肆夏乐章名九夏,见《周礼》,易以敬言和,易中有严,敬之节也。卒爵而乐阕,谓宾至庭而乐作,宾受献爵拜,而乐止。及主人献君,乐又作。君卒爵,而乐止也。叹之,叹美之也。奠酬而工升歌,谓奠置酬爵之时,乐工升堂而歌,所以发扬主宾之德,故云发德也。匏,竹笙也。乐所以发阳道之舒畅,礼所以肃阴道之收敛。一阖一辟,而万事得宜也。

天子无客礼,莫敢为主焉。君适其臣,升自阼阶,不敢有其室也。
〈注〉明飨君非礼也。

《燕义》

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官,庶子官职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卒,掌其戒令,与其教治,别其等,正其位,国有大事,则率国子而致于大子,唯所用之,若有甲兵之事,则授之以车甲,合其卒伍,置其有司,以军法治之,司马弗正,凡国之政事,国子存游卒,使之修德学道,春合诸学,秋合诸射,以考其艺而进退之。
〈陈注〉庶子,即夏官诸子职也。下大夫二人掌其戒令,以下皆《周礼》文。卒读为倅,副贰也。此官专主诸侯以下,众庶之子,副倅于父之事。戒令,谓任之征役也。教治,谓修德学道也。别其等者,分别其贵贱也。此属皆未命,以父之爵为上下也。正其位者,朝廷之位尚爵,学校之位尚齿也。大事,谓大祭祀、大丧纪、大宾客、大燕享之类也。唯所用之,唯太子之所役使也。百人为卒,五人为伍,有司统领卒伍者也。司马弗征者,以其统属于太子,故司马不得而征役之也。凡国之政事,非上文所言大事也。游卒,倅之未仕者也。此既小事,乃民庶所为,不使国子之未仕者为之。盖欲存之,使修德学道,以成其材也。故春则合聚之于大学,秋则合聚之于射宫,考艺而为之进退焉。 疏曰:庶者,众也。适子众多,故总谓之庶子。非适子庶弟而称庶子也。必知适子者,
以其倅,是副贰,于父之言。 吕氏曰:燕礼有主人升自西阶,献庶子阼阶之上。又宵则执烛于阼阶上。故此篇因陈庶子官之所掌,且明所以建官之义也。

诸侯燕礼之义,君立阼阶之东南,南乡尔,卿大夫皆少进,定位也。君席阼阶之上,居主位也。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适之义也。
〈陈注〉尔与迩同,少进稍前也。定位者,定诸臣之位也。适读为敌。

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宰夫为献主,臣莫敢与君亢礼也。不以公卿为宾,而以大夫为宾,为疑也。明嫌之义也。宾入中庭,君降一等而揖之,礼之也。
〈陈注〉献主,代主人举爵献宾也。君尊,臣不敢抗,行宾主之礼。宰夫,主膳食之官也。卑,故抗礼无嫌。记曰:与卿燕,则大夫为宾。谓与本国之臣燕,则然。若邻国之臣,则以上介为宾也。公,孤也。上公之国,得置孤一人,公卿之尊,次于君,复以之为宾,则疑于尊卑无辨,且嫌于逼上也。大夫位卑,虽暂尊之,为宾无所嫌疑也。 方氏曰:既曰为疑,而又曰明嫌者,盖疑未至于嫌,特嫌之义而已。

君举旅于宾,及君所赐爵,皆降再拜稽首,升成拜,明臣礼也。君答拜之,礼无不答,明君上之礼也。臣下竭力尽能以立功于国,君必报之以爵禄,故臣下皆务竭力尽能以立功,是以国安而君宁,礼无不答,言上之不虚取于下也。上必明正道以道民,民道之而有功,然后取其什一,故上用足而下不匮也。是以上下和亲而不相怨也。和宁,礼之用也。此君臣上下之大义也。故曰: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
〈陈注〉先是,宰夫代主人行爵、酬宾之后,君命下大夫二人媵爵,公取此媵爵以酬宾,宾以旅酬于西阶上。旅,序也。以次序劝卿大夫饮酒也。此之谓君举旅于宾也。君所赐爵,则特赐臣下之爵也。此二者,宾皆降西阶下,再拜稽首。公命小臣辞,则宾升而成拜,谓复再拜稽首也。先时以君辞之,于礼未成,故云成拜也。 杨氏曰:按公取媵爵以酬宾,此别是一礼,与寻常酬宾不同。此所谓公为宾举旅也。燕礼,君使宰夫为献主,以臣莫敢与君抗礼也。今君举觯于西阶之上,以酬宾,可乎。盖君臣之际,其分甚严,其情甚亲,使宰夫为献主,所以严君臣之分。今举觯以酬宾,宾西阶下拜,小臣辞,升,成拜。公奠觯答,再拜,公卒觯,宾下拜,公答再拜。略去势分,极其谦卑,所以通君臣之情也。注云:不言君酬宾于西阶上,及君反位,尊君,空其文也。此又所以严君臣之分也。〈大全〉严陵方氏曰:举旅即下言举旅行酬也。旅,序也。举爵以序,行酬酢之礼也。《乡饮酒礼》亦谓之相旅,即《中庸》所谓旅酬是也。君所赐爵,谓旅酬之外,君有特赐之爵也。升成拜者,既降阶而拜,又升而拜,以成前拜之礼故也。

席,小卿次上卿,大夫次小卿,士庶子以次就位于下,献君,君举旅行酬,而后献卿,卿举旅行酬,而后献大夫,大夫举旅行酬,而后献士,士举旅行酬,而后献庶子,俎豆,牲体,荐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贵贱也。
〈陈注〉设席之位,上卿在宾席之东,小卿在宾席之西,皆是南面东上,而遥相次。此所谓小卿,次上卿也。大夫在小卿之西,是大夫次小卿也。士受献于西阶之上,退立于阼阶下,西面北上。庶子受献于阼阶上,亦退立于阼阶下,庶子次于士,是士庶子以次上,亦退立于阼阶下,西面北上。庶子受献于阼阶,就位于下也。献君者,主人酌以献也。公取媵爵以酬宾,宾以旅酬于西阶上。此所谓献君,君举旅行酬也。而后献卿者,亦主人献之也。公又行一爵,亦媵者之爵也。若卿若宾,惟公所酬,卿亦以旅于西阶之上,礼亦如初。此亦是举君旅而言卿举者,盖君为卿举耳。下言大夫举旅,士举旅,其义同。而后献大夫,亦主人之献也。公又举奠觯以赐,是为大夫举旅也。主人献士,公复赐之,是为士举旅也。公举旅之礼,止于士,不及庶子矣。而后献庶子者,主人献之于阼阶之上也。牲,狗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