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四百九十八卷目录
类书部汇考三
宋周必大玉蕊辨證〈明毛晋跋〉
宣和博古图〈明蒋旸序〉
元伊世珍琅嬛记〈毛晋跋〉
张寿翁事韵撷英〈吴澄序〉
明唐顺之稗编〈自序 茅坤序〉
凌迪知万姓统谱〈王世贞序 自序〉
杨淙事文玉屑〈汪廷讷序〉
章潢图书编〈自序〉
郭良翰问奇类林〈自题〉
郭良翰续问奇类林〈黄吉士序〉
沈际飞类书纂要〈自序〉
陈仁锡潜确类书〈自序〉
类书部汇考四
宋郑樵通志〈类书〉
马端临文献通考〈类书考〉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类书考〉
类书部艺文
答刘之遴借类苑书 梁刘峻
文思博要序 唐高士廉
韵府群玉题辞 元阴幼达
续文献通考引 明王圻
类书部纪事
类书部杂录
宋周必大玉蕊辨證〈明毛晋跋〉
宣和博古图〈明蒋旸序〉
元伊世珍琅嬛记〈毛晋跋〉
张寿翁事韵撷英〈吴澄序〉
明唐顺之稗编〈自序 茅坤序〉
凌迪知万姓统谱〈王世贞序 自序〉
杨淙事文玉屑〈汪廷讷序〉
章潢图书编〈自序〉
郭良翰问奇类林〈自题〉
郭良翰续问奇类林〈黄吉士序〉
沈际飞类书纂要〈自序〉
陈仁锡潜确类书〈自序〉
类书部汇考四
宋郑樵通志〈类书〉
马端临文献通考〈类书考〉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类书考〉
类书部艺文
答刘之遴借类苑书 梁刘峻
文思博要序 唐高士廉
韵府群玉题辞 元阴幼达
续文献通考引 明王圻
类书部纪事
类书部杂录
经籍典第四百九十八卷
类书部汇考三
《宋·周必大·玉蕊辨證一卷》按《明毛晋跋》云:周文忠益公杂著二十馀卷,独此卷辨證名花,真堪与六一居士《牡丹谱》并传第。唐昌观之玉蕊,至唐始著,而扬州后土祠之琼花。汉延元间祠,祠因花而有封号,则其来由甚远,何不云琼花?辨證乃云玉蕊,岂避琼为赤玉耶?其中犹有未详者,如〈阙二字〉严休复诗,实路长安业安坊〈阙〉游故事,其本集题作扬州唐昌观,谬哉!刘杳称为𣒅,汁可作,酒似又一种。端伯呼为玚,何如?容斋呼为米囊,名稍佳也。若山谷以云山,矾意即墅人〈阙〉云郑树,土人所云八仙花,故江南墅中多有之,安得轻视?琼之无双,而存疑似之见也。至葛常之谓非玉蕊,则又过为异同矣。庶几杜斿《琼花记》、冯子振《琼花赋》、单安仁《琼花辨》可互證,云湖南毛晋识。
《宣和博古图三十卷》按明蒋旸重刊《博古图序》:古人制器,取法于象百工司之类,以义起日用咸备,所以周天下之用而已。迨考之三,后以来图书,如《诗》、《书》、《左氏》所载,则又不徒用
也。其郊庙朝宁,吉凶庆恤,乡闾比伍,服御器用,往往臣下为君上监制,子孙为父祖专设,至其铭款,咸祝祈寿祉期之世,世甚而用之,酬功德以为赏典,颁侯牧以为世守,上下贡赉动以名器为重。如阙巩之甲,蜜须之鼓,宣后鞶鉴之器,先吴寿梦之鼎,之类是也。何也?盖尔时天地之运,淳浑而作德养才者备,故不特参拟尽神愉成化作,则垂宪而已。虽器用之类,亦未有不顺轨,尽制者矣。试以伍金之范,流传人间者观之,或嘉宴牺象,或清庙鼎彝,以至于壶、罍、舟、卣、敦、觚、高鍑之属其铭识,则钟鼎鱼鸟之文其贲饰,则云雷龙凤之象其形制,则方圆高下之式举纤丽,而合中正古质而寓工巧,以养以戒,均有取义焉。稽之后世太工者,则淫巧太朴者或驳略,故孔子所以有不觚之叹也。呜呼!法服、法器,古人非所以为丽也,惟心一于正,则于是皆不苟焉。推之于大者,其先王仁政之形,井田学校,封建礼乐之类,意者皆其心神之妙也。是以形而传彼典籍,今亦耿耿也。有志者考古人之器,则由是而知古人之政矣。宣和收录其志,恐专为器焉。噫!为器则敝矣。予苦是籍艰于好古者,爰属掌盐司者,黄君景星再搆佳木而翻刊之,是亦孔子存羊之意焉,若曰:玩物丧其志。则予不敢。
《元·伊世珍·琅嬛记三卷》按明《毛晋跋》:前人著书,多取名于本册中。如席夫所辑三卷,首载张茂先至琅嬛福地,历观奇书,因名《琅嬛记》,或以小说置之。然岂可与?《虞初志》、《阳羡记》等云
云,同视耶?其间如琴为暗,香棋为鬼,陈舞有百华,歌有双曲之类,奇名奇事不可悉举,非惟足饱贫腹即锻月鍊年之藻匠,亦未免醉心矣。向有新安黄氏刻本载《枝指生序》言颇病,吾邑民怿先生为私帐中藏,更有先达为两先生解嘲云。此皆文士常态,何如传其书隐其序与?海内博雅,公诸人者,共快云,湖南毛晋识。
《张寿翁·事韵撷英 卷》
按《吴澄序》:昔欧阳公、苏老泉、王荆公诸人,以黯然消
魂,惟别而已,八字分韵,赋诗送裴。吴江苏得而字,其诗云:谈诗究乎,而荆国就席,拟赋二篇,一曰《风作鳞之》,而一曰《两忘我与》,而满座骇服。宋以前和诗和意,不和韵。至荆国东坡黄山谷,始以用韵,奇险为工,盖其胸中蟠万卷书,随取随有愈出愈巧,故得以相矜尚也。倘记览之博,不及前贤,则不能不资于检阅,于是有诸韵等书。然其间往往陈腐用之,不足起人意。江州路教授、西蜀张寿翁所编《事韵撷英》,削去陈腐之字,而皆奇险之韵。荆国尝谓晏元献公用事的切,后见有类,槁乃知其有自来纂辑之书,亦不为工也。寿翁此编可为赋诗用韵之助,其功不既多矣乎。置一帙则人人皆用奇险之韵,何异于王苏、黄三、钜公也哉!
《明·唐顺之·稗编一百二十卷》按《顺之自序》:易不云乎?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曾子论道之所贵者三,而归笾豆于司存,以反本也,论者犹以为颇析道器而二之。庄生云:道在稊稗,在
瓦砾,在尿溺,其说靡矣。儒者顾有取焉,以为可以语,道器之不二也。语理而尽于六经,语治而尽于六官,蔑以加之矣。然而诸子百家之异说,农圃工贾医卜堪舆占气星历方技之小道与。夫六艺之节脉碎细,皆儒者之所宜,究其说而折衷之,未可以为赜而恶之也。善学者由之以多识而蓄德,不善学者由之以溺心而灭质,则系乎所趣而已。史家有诸志稗编者,广诸志而为之者也。以为语理而不尽于六经,语治而不尽于六官也,故名之曰《稗编》。
按《茅坤序》:荆川中丞公没,予过吊其家,访其遗文,间得公所为左右编与文编稗编者之序已。而督府胡公宗宪则梓左编,予覆之,盖按春秋、战国以来传记
而纂之者。然其传记,或甲乙互见,而公则并按名氏而裒系之,或传记所不载,而公复自他书旁采之。况一切出于故本,幅裁句裂甚,且字饤而非由公之手,自摹画者,故其书多讹与。复而无次也已,而门弟祭酒姜公宝,则梓文编予覆之,亦按春秋、战国以来荐绅学士所著之书,及其碑、铭、序、记、书、疏、赋、颂、笺、檄、诔、册诸文,抑亦上下千六七百年间,可谓勤矣。然窃疑其遗缺数多,即及撮而录之,抑未必尽合古作者之旨也。顷之,予侄一相复得左所梓公稗编者,仅什之三已。而复得公所尝三脱手稿者,而稍稍群诸兄弟及他友人合校,凡什之七,而终始之刻既成。予覆之跃,然盖公生平所最镵刻者,六经所欲,以经世自表见者六官,故其参相考,次为独详。然六经所研者,理也。六经所不能尽,公则条次之,以诸家之学,曰法、曰名、曰墨、曰纵横、曰杂、曰兵、曰农、曰圃、曰贾、曰工、曰天文、曰历、曰地理、曰理数、曰术数、曰医、曰道、曰释。次之以文艺曰史、曰词赋、曰文、曰书法、曰画、曰古器、曰琴、曰射、曰弈。六官所考见者,治也。六官所不能尽,公则条次之,以天下之大,曰君、曰相、曰将、曰谋、曰谏、曰政、曰后、曰储、曰宗、曰戚、曰主、曰宦、曰倖、曰奸、曰篡、曰封建、曰镇、曰乱、曰夷、曰名世、曰节、曰侠、曰隐逸、曰烈妇、曰方伎。末复终之,以曰吏、曰户、曰礼、曰兵、曰刑、曰工。众或訾公所次诸家,最为庞杂,农圃以下,不必零及。贾工甚,且牛经、鱼经、木经之属术,数以下不必零及谶纬,太乙六壬星命甚,且杂占日梦巫相之属,所次文艺、书法以下,亦不必零及画与古器射弈之属,以予考之。《易》曰:圣人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又曰:观乎鸟兽之文,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则天地之间,由豉行而喙息,而蠕动,甚且一草一木,一瓦一砾,其微眇之至,未始不本之天地之成变化。而行鬼神者,即如所谓诸家之庞杂,而或相渎乱。予固不能必其尽无,而亦不敢遽,谓其并醇乎道。然要之探赜阐幽庶,几古所称,博物君子者,特存乎?读之者,何如耳?公不云乎,善学者由之以多识、蓄德,不善学者由之以溺心而灭质,故公亦自名其书,曰《稗编》。《稗》编云者,盖按庄生所谓道在稊稗,而言之,而不敢自谓识其大者,有以也,惜乎?公之编次,虽勤而自为折衷,其至犹未之考见云耳。岂古所谓尝有志焉?而日不暇给者乎。然较之唐宋以来,杜氏《通典》,马氏《文献》、《通考》,及章氏《山堂考索》诸书,什且百之矣,览者当自得之。
《凌迪知·万姓统谱一百五十卷》按《王世贞序》:先王因生而赠姓,胙土命氏,然则姓也者,其统乎,氏也者贵,而始为别乎。乃杨用修之《释书》,则引黄东发论,以为五帝之世民无姓,贵而为官者,
始有姓。百姓之平章,所以别于黎民之于变也,而说者又谓姓从生从女姓者,女之适而别者也。故曰姚、曰妫、曰姒、曰姬、曰嬴、曰姞、曰娸。其左皆女也,自命氏之说,行而周之王族与诸侯之公族卿大夫之别子,往往自为姓。而隋唐以先贤智者,亦往往轻用,其见而叛其源,有义而改者,有音而改者,有字而改者,有合音与字而改者,有慕古而改者,有虞难而改者,有因一事而改者,夫其率然而为改也。即再易世,非缙绅先生何知其源?人之相戕贼也。相为禽乱也,亦孰从而遏之,甚矣。今之晰于姓也,别姓为婚,别源为宗,别祖为族,夫刘之望最夥,为二十五。王次之,为二十一。张又次之,为二十四。李又次之,为十一。然而不以异望而婚也,其不相婚固也。然而彭城不谱弘农,琅琊不谱太原,清河不谱南阳,赵郡不谱陇西,各以其望而宗也。宗也而小远,非谱通其始,不族也。族则近而别婚,则远而严甚矣。今之晰于姓也,虽先王何加焉,盖自唐宋而来,其谱姓毋虑数十家,而吴兴凌大夫,始合而为一,其源别郡望,条著胪列,而诸能以姓显者,咸附焉。凌大夫之言曰:我非以眩靡也,将使夫探源者,油然而毋胥戕贼也。介然而毋至为禽乱也,于世道将小补哉!虽然执是以稽古今之能显者,谓之姓史可也。凌大夫名迪,知壮而解郡绂归,著书成一家言,兹亦其卓然者。
按《迪知自序》:余读眉山苏氏族谱引感,而辑姓谱云,引之言曰:凡人情见乎亲,亲见乎服,至无服而遂途人焉,其初兄弟也。一人分焉者也,又曰一人分而至
途人势,吾无如之何也?先其势而图之,使无忽忘焉,可也。夫即其言而绎之,将以联苏氏一家之心已也。然握其机以联之者,庸他术乎。仅惟族谱之一书,故苏氏自谓观吾谱者,油然而生孝弟之心焉。夫天下家积也,谱可联家矣。则联天下为一家者,盍以天下之姓谱之,夫自开辟来遐哉!邈乎,生齿繁育,总总林林,受姓而载简册者,不啻百焉千焉,而殆万也。夫岂生于空桑乎?又岂各为门户乎?上古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民熙熙相忘于世,如鱼相忘于江湖,岂岐人己而二之逮德,下衰淳散外漓日,以鸱鸢蜗角所争者,而奔走焉。至分胡越于一膜之外,愬其所自岂不以面目本来判焉?若风马牛不相及乎?而岂知万干一本,万派一源也。考之《世谱》曰:五帝三王,无非出于黄帝之后,黄帝一十五子,而得姓者十四,德同者,姓同德,异者姓,异则知,凡有生者,皆一人之身,所分也。分而以嗣,以续,愈远愈繁。由一人而百姓,而千姓,而万姓,虽棼焉、杂焉,散漫而不可统。括实一本一源之枝流耳,而相倾相轧,胥虐胥戕,施之胡越,且不可矧于一膜之外,知此则联天下为一家,反掌耳。故观吾之姓谱者,孝弟之心,或亦可以油然而生矣。此余辑谱意也。噫!天地大,父母也。凡物皆受于天地,而始为象,则凡物且皆吾与,必咸若之,而后其气周流贯彻,况同此形性者耶?而况同此受姓者耶?古之君子有不敢自附于远祖之显者,昧也。有必欲自附而涕泣者,隘也。其于大本大源,何殊谱成,次一百五十卷条例载之,凡例兹不复赘识者,慎毋曰:有是哉!子之迂而哂也。
《杨淙事文玉屑二十四卷》按《汪廷讷序》:夫宝燕石以为玉,买郑椟而还珠,为识者所深訾而扼腕。故铅椠家,或以百千言,发明一二字之义,即其中有一二字,可以盖百千言者,则其精
髓也。盖人之精髓有限,不可不惜。文之精髓亦无几,安可不搜致之,以备采择哉?此八景山人有事文玉屑之编也,由三才以及万汇,自百行而至五礼器具、音乐、花木、昆虫、鸟兽,大小种种,靡不毕具,良工苦心哉!其摭拾为最博闻,见为最窍裒,同异以稽其实,合古今而统其会,虽大车尺辐无补,辕轮而吉光片毛,可想文采讵,非文苑鼓吹,丹青神化,而摛词之,渊薮耶。盖昔《左传》之成,以有《周志·晋乘》、《郑书·杌梼》也。史记之,就以有世本语策楚汉春秋也。是古之哲匠词宗,称发酉岩,禹穴之秘,为天禄石渠之藏者,犹往往采集群书,以擅己长。如此矧今学者,无不人人希志,《左》、《史》猥谭,非芳躅不一,复蹈之耶。故此集亦传记,故辙也。未作则琬琰之宝,尚散群书。既作则群书之珍,已聚玉屑。一举手,一瞩目,恍如登昆冈,玟瑰错落,如入太庙,瑚琏辉煌,即丽水蓝田之产,不夥于此矣。所不关文谊,而系精华也者。直土苴瓦砾视之,而不为采择,洋洋乎。璀灿三雍之籍,湘帙悬藜琳琅,四库之藏,缥囊合璧,韩起见之,骇观倚相闻之,屈诵矣。是知宝玉也者,宝燕石云乎哉?买珠也者,买郑椟云乎哉?是编出其有裨,后学不浅,故弁之以序,万历丁酉秋月新安汪廷讷昌朝父撰。
《章潢·图书编一百二十七卷》按《潢自叙》:古今类编,如杜氏《通典》、马氏《文献通考》、丘氏《大学衍义补》,皆有裨国家实用,可备考索。图书编得无沿袭于兹乎?予考索不如数公之该洽,经画不
如数公之精详,何敢望芳轨而踵后尘?果仅止于沿袭,则三书备矣,亦奚有于图书之编,盖斯道不明圣学,堙塞正以骛博者,俗径约者,虚非惟不知祖述圣人之经典,抑不知追原天地之文章也。六经四书虽以阐造化淑人心,犹曰圣人之文。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一,皆则夫天地自然之文耳。然则谓河图洛书为天地之文章,非欤。后儒聚学,问辨未之潜神,间有留意探索者,又穿凿傅会,莫知反诸身心,以求合德于天地,此图书所以日益晦已。是故太极图两仪、四象、八卦、五行,皆于此乎。寓而河图五行象数,皆顺而相生,洛书五行象数,皆逆而相剋。果真悟太极河洛浑沦生,剋自然之妙。则图书即天地之易象,卦爻即天地之图书,阖辟盈虚,变化不穷,凡上而天象,下而舆地,中而人物,孰非天地之文章?孰非太极之散见?亦孰非吾人参两天地之问学邪?且潜神天地自然之文,而真信吾人身心与之。吻合则盈满,两间有壬,有林非粗也。冲漠絪缊,无声无臭,非精也。三才一致,万古一息,天之未丧斯文,岂欺我哉?虽然今之号称豪杰者,岂特于天地之文章,未尝留意。即图书名义,且莫之辨,故虽好藏载籍,汗牛充栋,何啻万卷,究其所谓,图不过画工之末,技所谓书不过文字之烦芜,至于天地之文,莫知所宝。噫!务华绝根豪杰且尔。况庸流乎。予因备采其切于身心,关于国家者,以类编之题,曰《图书编》,就正有道之君子云。
《郭良翰·问奇类林三十五卷》按《良翰题词》:余盖自束发受书,即好纵览古今轶事,云得诸类编,靡所不窃窥,先襄靖公则时时饬徙去,以竖子方束功令,佔业,何皇取一切驰骛为顾嗜?
且成癖不忍释,每私购异书,篝灯寘帐中,宝甚鸿秘,日程课稍竣,辄钞诵达丙夜,以为常已。而襄靖公劻勷兵革,时多授简,见所称述,怪从何来?乃予于举子业,竟九献,而九踬也,至今歌伏枥壮心之章,几击碎唾壶,及沈攸之所叹,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则又爽然自失矣。余既萍踪支离旧书,无虑充汗,非惟不复能记,亦且不能携间,从读《礼》,暇悉加搜葺几榻之上,庭除之间,无所不置,笔研朱墨,纵横每日十史,并录不啻也。则又累数百卷,奚囊万里不能办强?携若干入长安,萧然邸舍,时多休沐,瀹茗焚香,读书课子自喜冰壶,吏隐而繁。阳黄直指公博古君子也,嗜学若饴,架上不数邺侯三万轴。一日相过,偶阅斋头手钞,若而帙觑觑惊,曰:司马赋不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耶。子亦何从得而至是?予逖观唐以来,类编诸书多矣,而比事绣错,合类珠联缀,以至论参,以名理,纚纚井井,苞孕神奇,则阙焉有间,是何不裒而成一家言?予且为子传之,诚有奇字,何必桓生以待异者?予愧读父书,则唯且谢身将隐矣焉。用文之,然业心怦怦若技痒,遂殚三馀重加删纂汰者七,而增者三,事各分门,门各比类,类各为断,凡得千馀板卷三十五,为言三十六万,奇證向今,故参伍议论,即不敢谓大无挂漏。然亦崖略庀矣,黄公遂逌,然捐倡以锓,同志诸君子庚协赞之,书成总标曰问奇类林子云之元,得无尚白诚,无所庸解嘲。或有载酒而问奇字,是编其犹备一类。复有嘲者,则请从覆瓿猥云千载而下,有知己。万历己酉季秋莆中郭良翰书。
《郭良翰·续问奇类林三十卷》按《黄吉士序》:自道宪氏问奇类林出,几于洛阳纸贵,非何家楼下种物。而一时能读是书者,足令腹枵者便,口吃者利,笔秃者吐焰生花,道宪之声名益腾腾
满。长安道上说者,谓自昔伟人哲士,大是穷愁著书。予知道宪非。然孔曰博文,孟曰博学,圣贤之学,固如斯矣,世之为类书者,实繁有徒。如道宪之所为类者,其取物也。弘其辨别也,审其编摩也,无问寒暑昼夜,盖尝嬉笑而类,怒骂而类,嚱吁而类,即谓一生精神命脉,尽在是书,无不可者。乃道宪氏之作,人固不敢,先人亦不肯,后人试取向来诸疏谏,并象贤旧录,如近所录,尚友忠义诸编,读之以视昔之伟人哲士,岂其阳慕之而浮好之耶?客有嘲予者曰子非道宪氏,何以知道宪?且谬当校书之名,亦且云佳。予谢曰:若不见鬻书者,贾乎其所鬻书,某佳能售,某最佳能,最售则近墨近朱者之说也。客曰:唯唯否否。予亦曰:唯唯否否,遂述之以续类林,即一奇字,无有也。万历庚戌小春繁阳黄吉士撰。
《沈际飞·类书纂要二十四卷》按《际飞自序》:凡今笔舌酬世,有一之不本,夫古者乎?古日积日繁,其留者不及于徂者之半也,其述者又不及于留者之半也,以此古人持不论之惑,而承学
怀,难尽之忧,于是信综览,未可以贯串也。以类相从,如散钱之就索焉。类书之所繇,贵也。有类事家,有类文家,多端于类,而嗜博稽古之士,老蠹其中氓师里,竖又无从探一义,为手口缀则类者居其辜矣。夫市宅之货也,取多务肆应也,游子之装也,取少务轻疾也,少许胜多,反说约之,指也。惟少者或进钜文而诎稗野,或迹逸事而谢琐纤,亦何以能行远哉?是故连床充栋之书,既鲜得要,而沾沾乎寸。帙自谓健腹者,更未可许也。龙丘璩君躬任立言奴隶,今昔荟笔冢研池之所弋得类纂一书,实简实备,天下以为邺架,以为华乘,以为墨庄,以为书仓版,凡再易字,辄劳敝人,迄祖之,乃璩君欿。然庚十季皤,首牖下裒,益其所不逮而归,予衷焉。盖备美可以纪极乎哉!璩君曰:吾为夫戋戋之功尔,虽篑土以基千丈之高尺,坎以浚万仞之深,未即比于高深也。予曰:汜月于水,而恶月之多;扼珠于骊,而恶珠之少。两者岂有当哉?学期闻道,非擅睹记而已,斯刻也。犹存乎见多也。
《陈仁锡·潜确类书一百二十卷》按《仁锡自序》:类从乾道,起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类聚群分,惟本之是以聚之,聚之是以亲之,亲之是以从之,如云龙风火之相从也。
则类如火之上,同于天也。则类类族辨物,慎辨物居方,大都本是类之时,义大矣哉!恒杂而不厌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类之不可忽也。如是窃怪学士家好言虚无耻类书,而庋阁下者,疲神纂组谁为呼吸?雷风耐烦咀嚼其弊也,曰弗类、曰败类,诚惧之也。此书予十六岁时读,书瑶林之潜,确居嘉与博硕,捃拾成帙,而刻成于崇祯。庚午六月,渡江之辰,续订于辛未九月册封之,竣又明年六月,始僝功。盖先君子见予沈沈读书,戒之曰:勿迂儒,勿腐儒,经术以经世。舅氏郭翁讳端明,别号升庵,方正博闻,君子也。更互商确,大都词人宗欧阳,率更艺文聚类。徐学士《初学记》、白孔《六帖》,然诸家或集于众手,或割裂章句,或牵拘对偶事,多传附近唐类函,颇捃诸书,卷帙浩繁,不无重复于是,随手抄记,益以他书,分曹标目,凡三易稿,乃就既读书中秘斋,宿承华与诸君子,傍求阁本暨燕赵藏书世家,斟酌损益,捧节还里,种松老矣。竹方苞茂,予尝有言,千荷花万,芙蓉慨。然为造物,惜费为。吾生惜福,杂我其中,类乎否也。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夜半生子举火视之,惟恐类己也。事有类之,乃不类。不类之,乃以类者,知类也。可以同知,惟恐类己也,可以济。虽然又有名类,而实不类者,尝有言古之善活人者,则谓之秦越。今之学伤人者,则谓之父母。与其父之母之而操梃也,不如秦之越之而操药也。类书药物也,审脉定方,顾用之,何如耳?嗟乎!百闻不如一见,边防充栋也。身历关塞,则邸报塘报边志,皆尘饭矣,河道累牍也。临决河履,新河则南北中洋,洋洒洒之,三志不耐深咀,而尽力沟洫一语,先不行于中州矣。屯盐钱法,人持一喙也。质之屯军,鹾贾精权子母者,互矛盾矣。考功指掌也,匹马田间与父老问治状,别自有龚黄矣,司马军政也。张空拳冒白刃,挈人头,挟生虏,别自有卫霍矣。郊社宗祀幸学朝典崇礼也。入清庙侍朝堂厕,成均穆。然远矣,唐人早朝,诗颇寒俭,不类矣,山水清音也。五百罗汉,自鼓自钟,自呗诵而日与,天龙神鬼相告语,逢虎逄豹,奋髯自得游记,未有也。我将自其类而求之,是游于方之内也。未可概也。我将越其类,而神相之,是索于牝牡骊黄之外也,未敢信也。士君子移其他嗜好,而之乎书,或不废闳览乎,若庚移其苦吟,荼诵枯坐,一室而四方,勤辙迹焉,贤豪爰询咨焉,所得孰多乎哉!
类书部汇考四
《宋·郑樵·通志》《类书》
何承天并合皇览一百二十二卷〈注〉宋御史中丞何承天编徐爰并合皇览八十四卷
刘孝标类苑一百二十卷
寿光书苑二百卷〈注〉刘杳编
华林遍略六百卷〈注〉徐勉编
修文殿御览三百六十卷〈注〉北齐祖孝徵等编长洲玉鉴二百三十八卷〈注〉虞绰等编
元门宝海百二十卷〈注〉诸葛颖撰
张氏书图泉海七十卷
检事书目一百六十卷
帝王要览二十卷
文思博要一千二百卷〈注〉贞观中高士廉等奉敕编又目十二卷
许敬宗瑶山玉彩五百卷
累璧四百卷
又目录四卷
东殿新书二百卷
艺文类聚一百卷〈注〉唐欧阳询撰
北堂书钞一百七十三卷〈注〉隋秘书郎虞世南编册府五百八十二卷〈注〉张太素编
武后元览一百卷
三教珠英一千三百卷〈注〉唐武后编
又目十二卷碧玉芳林四千五十卷〈注〉孟利贞编
玉藻琼林一百卷
笔海十卷〈注〉王义方撰
明皇事类一百三十卷
初学记三十卷〈注〉唐徐坚等编
十九部书语类十卷〈注〉唐是光乂撰
政典三十五卷〈注〉唐刘秩撰
通典二百卷〈注〉唐杜佑撰
续通典二百卷〈注〉宋朝宋白李宗谔等奉敕编自唐至德初至周显德末
又目录二卷
备举文言二十卷〈注〉陆贽撰
集类一百卷〈注〉唐刘绮庄编
集类略三十卷〈注〉唐高丘词撰因刘绮庄之书而略之
陆羽警年十卷
词圃十卷〈注〉唐张仲素撰
元氏类集三百卷
白氏经史事类三十卷
六帖三十卷〈注〉唐于政立编
事鉴五十卷〈注〉唐郭道规编
青囊书十卷〈注〉唐窦蒙撰
瀛类十卷〈注〉唐韦稔编
应用类对十卷〈注〉唐韦稔编
韵对十卷〈注〉唐高测撰
四库韵对九十八卷〈注〉伪蜀陈鄂撰
十经韵对二十卷〈注〉伪蜀陈鄂撰
学海三十卷〈注〉唐温庭筠撰
修文海十七卷〈注〉唐王博古撰
记室新书三十卷〈注〉唐李途撰
锦绣谷五卷〈注〉唐孙翰撰锦绣谷乃所居山名翰苑七卷〈注〉唐张楚金撰
鹿门家抄九十卷〈注〉唐皮日休编作五言诗类事戚苑纂要十卷〈注〉唐刘扬名编记宗族内外亲姻事戚苑英华十卷〈注〉唐刘扬名撰
玉府新书三卷〈注〉梁齐逸人撰
编珠五卷〈注〉隋杜公瞻撰
史海十卷〈注〉显德中曹化编
元穆类事十卷
金銮秀集二十卷〈注〉颜真卿撰
金钥二卷〈注〉李商隐撰
右类书上六十二部一万二千四百三十一卷
太平御览一千卷〈注〉太平兴国中诏李昉等十四人编集八年书成初名太平总类后改曰太平御览盖以年号命名
又目录十卷
《太平广记》五百卷〈注〉:李昉编御览之外,采其异,而为《广记》。
《册府元龟》一千卷〈注〉:景德中,诏王钦若,杨亿等编历代君臣事,迹惟取《经》、《史》、《国语》、《战国策》、《管子》、《孟子》、《韩子》、《淮南子》、《晏子》、《吕氏春秋》、《韩诗外传》,其馀小说、杂说不取。
天和殿御览四十卷〈注〉晏殊等略采册府元龟麟角一百二十卷
麟角抄十二卷
唐书类苑二卷〈注〉宋朝邵思撰
新修唐书事类十卷〈注〉伪蜀郭廷钧编
九经类义二十卷〈注〉刘济纂
资谈六十卷〈注〉吴越范贽时撰
雕金集十卷〈注〉刘闰国撰
属文宝海一百卷〈注〉伪蜀郭微撰
文华心鉴六卷
经典正要三卷
修文异名录十卷
类要七十四卷〈注〉晏殊编
白氏传家记二十卷
玉屑二卷
广略新书三卷
雕玉集二十卷
珊瑚木六卷
碎金抄十卷
儒林碎宝二卷
羊头山记十卷〈注〉徐叔旸撰
累玉集十卷〈注〉李钦元撰
宝鉴丝纶二十卷〈注〉冯洪敏撰
文选抄十二卷〈注〉宋朝苏易简撰
仙凫羽翼三十卷〈注〉宋朝僧智晓撰
古今纂类十四卷
御览要略十二卷
禁垣备对十卷
浅学广文十卷登瀛秘策三十卷〈注〉宋井撰
学选二十五卷
经语韵对五卷〈注〉郑潾撰
韵类题选一百卷
续韵类选三十卷
庆历万题六十卷〈注〉钱昌宗编
玉山题府三十卷
壬寅题宝十卷
熙宁题髓十五卷
群书解题八十卷〈注〉郑齐编
注疏解题三十一卷〈注〉周识编
千题适变十六卷
经传集外注题五十卷〈注〉杨损之编
解题四十五卷〈注〉方龟年编
唐书解题三十卷〈注〉楼郁编
新唐书解题二十卷〈注〉章辟光编
题海八十卷
续题海八十卷
韵海五十卷〈注〉许冠编
韵类解题五卷〈注〉张孟纂
猪肉脔二十卷
边崖类聚三十卷
群书新语十卷〈注〉方龟年撰
分门类海一百卷
典类一百卷〈注〉释守能编撰
珠玉钞一卷〈注〉张九龄撰
学林三十卷〈注〉陈镃编
采璧十五卷
鸡蹠集二十卷
会史一百卷
广会史二十五卷
诸史总要五十卷
策苑四十卷
书叙指南二十卷〈注〉任广撰
群书数类一卷〈注〉林扶编撰
经子史集名数六卷
事类赋三十卷〈注〉吴淑撰
右类书下七十部四千五百五十八卷
凡类书一种一百三十二部一万六千九百八十九卷
《马端临·文献通考》《类书考》
同姓名录三卷晁氏曰:梁元帝撰纂类历代姓名人,成书一卷。唐陆善经,续增广之。齐梁间士大夫之俗,喜徵事以为其学,浅深之候,梁武帝与沈约徵栗事是也。《类书》之起,当在此时,故以此录为首。
古今刀剑录一卷
晁氏曰:梁陶弘景撰记,古今刀剑。
语丽十卷
陈氏曰:梁湘东王功曹参军朱澹远,撰采摭书,语之丽者,为四十门。按《前志》:但有杂家,而无类书。《新唐书志》始别出为一类,此书乃犹列杂家要之实,类书也。但其分门类,无伦理,澹远又有语对,一卷不传。
修文殿御览三百六十卷
陈氏曰:北齐《尚书》,左仆射范阳、祖珽、李徵等撰。按《唐志》:类书在前者,有皇览类,苑华林遍略等六家。今皆不存,则此书当为古今类书之首。珽之行事,奸贪凶险,盗贼小人之尤无良者,言之则污口舌。而其所编集,乃独至今传于世,然珽尝以他人所卖,遍略质钱受杖,又尝盗官遍略一部,坐狱论罪。今书毋乃盗遍略之旧,以为己功耶?遍略者,梁徐僧权所为也。又按《隋志》:作《圣寿堂御览》卷数,同圣寿者,实齐后主所居。
北堂书钞一百七十三卷
晁氏曰:唐虞世南撰《世南仕》,隋为秘书郎,时钞经史百家之事,以备用,分八十部八百一类,北堂者省之,后堂世南钞书之所也,家一百二十卷。
兔园策十卷
晁氏曰:唐虞世南撰,奉王命纂古今事,为四十八门,皆偶俪之语。至五代时,行于民间村墅,以授学童,故有遗下兔园之诮。
古今姓氏相同录 卷
晁氏曰:唐丘光庭撰光庭中进士第。
艺文类聚一百卷
晁氏曰:唐欧阳询等撰分门类事,兼采前世赋、诗、铭、颂、文章附于逐目之后。按《唐志》:询与令狐德棻、袁朗、赵弘智同修。
陈氏曰:所载诗、文、赋、颂之属,多今世所无之文集。
初学记三十卷
晁氏曰:唐徐坚等撰。初,张说类集事要,以教诸王。开元中,诏坚与韦述,余钦施本张烜、李铣、孙季良分门撰次。
集类一百卷
晁氏曰:唐刘绮庄撰绮庄毗陵人,尝于苏州昆山县令家,多异书采摭事,类分二十馀门,凡五十馀万言,上之于朝前,有万希序题云开元二十九年辛巳。按《绮庄集》:有上白敏中启,疑非元宗时人,当考。
六帖三十卷
晁氏曰:唐白居易撰,以天地事物分门类,为声偶而不载所出书。曾祖父秘阁公为之注,行于世。世传居易作六帖,以陶家缺数千,各题名目,置斋中,命诸生采集其事,类投缺内,倒取之抄录成书,故所记时代,多无次序云。〈按杨文公谈苑作陶家瓶缺字疑误〉陈氏曰:《唐志》作白氏经史事类一名。《六帖》
程氏演繁露曰:白乐天取凡书,精语可备词赋,制文采用者,各以门目类粹,而总名其书,为《六帖》。既不自释,所以名后人,亦无辨偶,阅唐制其时取士,凡六科别其所试,条件每一事,名一帖,其多者。明经试至十帖,而说文极于六帖,白之书为应科第设,则以帖为名,其取此矣。
又曰:唐制开元中,举行课试之法,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惟开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视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六帖之名,所由起取中帙之多者,以名其书,期必中选也。
记室新书三十卷
晁氏曰:唐李途撰采摭故事,缀为偶俪之句,分四百门途,中和中为东川,掌记因以名其书云。
古镜记一卷
晁氏曰:未详撰人纂古镜故事。
戚英纂要十卷
晁氏曰:唐刘扬名撰,皆集内外宗族姻亲故事。
戚苑英华十卷
陈氏曰:唐袁悦重修本,扬名所著,悦掇其要类为语,对以它说,附益之。
三教珠英三卷
晁氏曰:唐张昌宗撰。按《唐志》:一千三百卷,今所存者,止此
备举文言二十卷。
晁氏曰:唐陆贽撰,总四百五十馀门,议者谓大类,六帖而文辞过焉,《崇文总目》有之。
童子洽闻记三卷
晁氏曰:不题撰人,分二十门,杂记经史名数,或题童子,洽闻记云唐许塾撰。
古城冢记二卷
晁氏曰:唐皇甫鉴撰记古城所筑之人姓名,初不及冢,而名曰《城冢记》,未知其说。
小名录三卷
晁氏曰:唐陆龟蒙撰。龟蒙以末世有官名,小名之别,自秦至隋,编而记之。至于神仙玉女之名,妇人臧获之字,亦无弃焉。龟蒙世称其博,然此书特杂,取于史传间耳,无异闻也。
金钥二卷
陈氏曰:唐太学博士,河内李商隐义山,撰分四部,曰帝室职官。岁时,州府大略为笺启应用之备。
玉屑十五卷
陈氏曰:无名氏。
备忘小抄十卷
晁氏曰:伪蜀文俗〈疑误〉撰。杂抄子史一千馀事,以备遗忘,其后题广政三年,广政王衍年号也。
太平御览一千卷
晁氏曰:皇朝李昉等撰《太平兴国》中昉被诏,辑经史故事分门,春明退朝,录云书成帝日览三卷,一年而读周,赐名《太平御览》。
陈氏曰:以前代修文《御览》,艺文类聚,文思博要,及诸书,参译条次修纂,本号《太平》。编类《太平兴国》,二年受诏,八年书成,改名《御览》。或言国初,古书多未亡,以《御览》所引用书名,故也。其实不然,特因前诸家类书之旧耳,以三朝国史考之,馆阁及禁中书,总三万六千馀卷,而《御览》所引书,多不著录,盖可见矣。
册府元龟一千卷
晁氏曰:皇朝景德二年,诏王钦若、杨亿修君臣事。迹惟取六经、子史,不录小说、杂书。至祥符六年,书成。上之凡三十一部,有总序,一千一百四门,有小序,同修者十五人,钱惟演、杜镐、刁衎、李维、戚纶、王希哲、陈彭年、姜舆、宋贻、陈钺、陈从易、刘筠、查道、王曙、夏竦,初撰编序,诸儒皆作帝,以体制不一,遂择李维、钱惟演、陈彭年、刘筠、夏竦等,付杨亿窜定,赐
今名为序冠其首,其音释,又命孙奭为之。
陈氏曰:凡八年而书成,总五十部,部有总序,一千二百四门,门有小序,赐名制序,所采五经史之外,惟取《战国策》、《国语》、《韩诗外传》、《吕氏春秋》、《管晏》、《韩子》、《孟子》、《淮南子》,及修《文殿御览》,每门具进,上亲览擿,其舛误多出手书,或召对指示商略。
容齐《洪氏随笔》曰:真宗初命儒臣编修君臣事迹。后谓辅臣曰:昨见宴享门中,录唐中宗宴饮韦庶人等,预会和诗,与臣僚马,上口摘含桃事,皆非礼也。已令削之,又曰:所编事迹,盖欲垂为典法,异端小说咸所不取,可谓尽善。而编修官上言近代臣僚,自述扬历之事,如李德裕文武两朝。《献替记》:李石开成承诏,录韩偓金銮密记之类,又有子孙追述先德叙世家,如李繁《邺侯传》。柳氏序,训魏公家传之类,或隐己之恶,或攘人之善,并多溢美,故匪信书并僭伪,诸国各有著撰,如伪吴录孟知祥实录之类。自矜本国事,或近诬其上件书,并欲不取,馀有三十国春秋。《河洛》记壶关录之类,多是正史,已有秦记燕书之类,出自伪邦商芸小说谈薮之类,俱是诙谐小事。《河南志》:邠志平剡录之类,多是。故吏宾从述本府,戎帅征伐之功,伤于烦碎。《西华杂记》:明皇杂录事多语怪,奉天录尤是。虚词尽议采取,恐成芜秽,并从之,及书成,赐名册府,元龟首尾十年,皆王钦若提,总凡一千卷。其所遗弃既多,故亦不能暴白如《资治通鉴》,则不然以唐朝一代言之,叙王世充、李密事,用《河洛》记魏郑公谏争用,谏录李绛议奏,用李司空论事睢阳事,用张中丞传淮西事,用凉公平蔡录李泌事,用邺侯家传李德裕太原泽潞回鹘事,用两朝献替记大中吐蕃尚婢婢等事。用林恩后史,补韩偓凤翔,谋画用金,《銮密记》平庞勋用,《彭门纪》乱讨裘甫,用《平剡录记》,毕师铎吕用之事,用《广陵妖乱志》,皆本末粲然。然则杂史琐说家传,岂可尽废也。
天和殿御览四十卷
陈氏曰:侍读学士临川晏殊等天圣中受诏,取册府元龟掇其要者,分类为一百一十五门,天和者禁中便殿也。
鹿门家钞诗咏五十卷
陈氏曰:鸿胪少卿襄阳皮文灿撰以郡书,分类事,为诗而注释之。其祖曰《休有书》、曰《鹿门家钞》,故今述其名。
类要六十五卷
晁氏曰:皇朝晏殊纂分门,辑经、史、子、集事实,以备修文之用。
陈氏曰:按《中兴书目》七十七卷,岂并目录为七十七部耶?
南丰曾氏序略曰:公所为类,要上中下秩,总七十四门,凡若干门,皆公所手抄。于六艺,太史百家之书,骚人墨客之文章,至于地志、族谱、佛老、方伎之众说,旁及九州之外蛮夷荒忽诡变奇迹之序录,皆搜寻紬绎而终于三才,万物变化,情伪是非,兴坏之理,隐显巨细之委,曲莫不究公之得于内者。若此,则士不素学,而处从官大臣之列,备文儒道德之任,其能不馁且病乎?
事类赋三十卷
陈氏曰:校理丹阳吴淑正仪撰进并注。
韵类题选一百卷
陈氏曰:朝奉大夫知处州靳袁毂容直撰,以韵类事,纂集颇精要,世所行书林韵会,盖依仿而附益之者也。毂嘉祐六年,进士东坡守杭时,为倅风月平分之词,为毂作也。其后累世,登科絜齐,燮其四世孙也。
书林韵海一百卷
晁氏曰:不题撰人分门韵纂经史杂事,以备检阅,或云皇朝许冠所编。
书叙指南二十卷
晁氏曰:任浚撰崇宁中人,纂集古今文章碎语,分门编次之,凡二百馀类。
陈氏曰:皆经传四字语备尺牍应用者。
异号录二十卷
晁氏曰:皇朝马永易明叟编《古今殊异名号》,如铜马帝无愁天子之类。顷,尝见近世人增广其书,名曰《宾实录》,亦殊该博。
陈氏曰:马永易撰,蜀人勾龙材校正,文彪增广本,书三十卷,后集三十卷,义取名者,实之宾为名。
史韵四十九卷
陈氏曰:嘉禾钱讽正初撰,附韵类事,颇便检阅。
书林韵会一百卷
陈氏曰:无名氏蜀书坊所刻,规摹韵类,题选而加详焉。
押韵五卷
晁氏曰:皇朝张孟撰辑六艺,诸子三史句语,依韵编入,以备举子试诗赋之用。
歌诗押韵五卷
晁氏曰:皇朝杨咨编《古今诗人警句》,附于韵之下,以备押强韵。
鲁史分门属类赋三卷
晁氏曰:皇朝杨筠撰以左氏事,类分十门,各为律赋一篇,乾德四年上之。
国史对韵十二卷
晁氏曰:皇朝范镇撰,吴仲庶尝称景仁悯诸后学,虽涉书传,而问以今代典故,则懵然不知。乃知太祖开基迄于仁宗朝,摭取事实,可为规矩鉴戒者,用韵编次之,即此书也。
孝悌类鉴七卷
晁氏曰:皇朝俞观能撰取经史孝悌事,四言韵语。
禁杀录一卷
晁氏曰:皇朝李象先撰。元祐中,象先集录古今冥报事,以为杀戒。
侍女小名一卷
晁氏曰:王经纂序云大观中居汝阴,与洪炎玉父游读,陆鲁望小名录戏,徵古今女侍名字,因尽发所藏书,纂集踰月而成焉。凡稗官小说,所记采之且尽,独是正史所载反为脱略,子弟之学,其蔽如此。
后六帖三十卷
陈氏曰:知抚州孔传撰,以续白氏之后也,传袭封衍圣公。
海录碎事三十三卷
陈氏曰:知泉州建安叶廷圭撰。
皇朝事实类苑二十六卷
陈氏曰:知吉州江少虞撰,绍兴中人,其书亦可入小说类。
群书类句十四卷
陈氏曰:三山仪凤撰,以群书新语增广,自五字以至九字,为七百五十一门,各以平仄为偶对。
两汉博闻二十卷
陈氏曰:无名氏,或曰杨侃。
左氏摘奇十二卷
陈氏曰:给事中吴郡胡元质长文撰。
诸史提要 卷
陈氏曰:参政吴越钱端礼处和撰,泛然抄录,无义类。
汉隽十卷
陈氏曰:括苍林钺撰,以西汉书分类,为十五篇,皆句字之古雅者隽者,取隽永之义也。
文选双字类要三卷
陈氏曰:苏易简撰,摘取双字,以类编集。
选腴五卷
陈氏曰:天台王若撰,以五声韵编,集文选中字,淳熙元年序。
晋史属辞三卷
陈氏曰:永嘉戴迅简之撰,用蒙求体,以类晋事,元祐癸酉岁也。
观史类编六卷
陈氏曰:吕祖谦撰,初集此篇,为六门,曰择善、曰儆戒、曰阃范、曰治体、曰论议、曰处事。而阃范最先成,既刊行今,惟五门而论议,分上下卷。
帝王经世图谱十卷
陈氏曰:著作佐郎金华唐仲友与正撰,凡天文地理,礼乐刑政,阴阳度数,兵农王霸,本之经典,兼采传注类,聚群分,凡百二十二篇。周平园题辞略曰:与正于书无不观,于理无不究。凡天文地理,礼乐刑政,阴阳度数,兵农王霸,皆本之经典,兼采传注,类聚群分,旁通午贯,使事时相参,形声相配。或推消长之象,或列休咎之證,而于郊庙学校,畿疆井野,尤致详焉。各为总说,附其后,始终条理,如指诸掌,每一篇成,门人金式,辄缮写藏,去集百二十二篇,又得与正,犹子煜别本,相与校雠,釐为十卷,以类相从,会分教庐陵将镂板校官,而郡守赵侯善鐻助成之属。予题辞:夫水之流东,惟海是归。车之指南,其途不迷。今是书折衷于圣人,示适治之路,故名曰《帝王经世图谱》,非其他类书比也。昔汉儒专通一经,仍守师说,居家用以修身,莅官取以决事,况乎六经旨趣,百世轨范,皆聚于此学者,能因广记备言,精思博考,守以卓要,则它日见诸行事,岂不要而有功也欤?
经子法语二十四卷左传法语六卷史记法语十八卷西汉法语二十卷后汉精语十六卷三国精语六卷晋书精语五卷南史精语十卷
陈氏曰:洪迈撰,自博闻诲蒙汉隽撰奇提要,及此法语诸书,皆所以备遗忘。而洪氏多取句法,汉隽
类例有伦馀,皆随笔信意抄录者也。
杜诗六帖十八卷
陈氏曰:建安陈应行季陵撰,用白氏内类编,类杜《诗语》。
锦绣万花谷四十卷续四十卷
陈氏曰:序称淳熙十五年作,而不著名氏门类,无伦理,序文亦拙。
古今故事录二十卷
陈氏曰:知建昌军金陵阎一德撰。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类书考》
文海一百馀卷沙县罗畸著
古今文章 卷
石公辅集
文苑英华 卷
汉唐文类 卷
俱徐鹿卿著
学苑精华 卷
齐廊著廊会稽人举进士仕终秘书监
古赋准绳十卷
虞廷硕编辑
百段锦 卷
三山方颐孙集
补注古文苑 卷
章樵著
文章复古 文章续古 濂洛文统 周子文章指南 卷
王柏纂
文类七十卷
真定苏天爵著
金石竹帛遗文 卷
柳贯著
源流至论 卷
林駉著駉宁德人,少颖悟,清修苦学,博极群书,德祐丙子,以易魁乡,荐著述甚富。
论学轨范 卷
缪主一著
文章轨范 卷
谢枋得辑
复斋金石录 卷
王原之纂
古今文典 卷
鲁真集
文选类要 卷
柴瑾集
史学提纲 卷
上饶祝尧著
文选补遗四十卷
陈计辑计博学好古,著述甚富。
经史事类书共三十卷
张谅著谅字子京,建安人。
事类要领十卷
何述著
会粹古今事类二百卷
高仲埙著,仲埙字汝谐,颐之子。尝魁漕举,学问践履皆醇正。
垣斋类槁 卷
黄学行著
苏氏家藏杂帖一卷
苏伯循家藏宋诚夫跋
经史辨疑 卷
莆田黄仲元著
经史解题四十五卷群书新语十卷
莆田方龟年著,龟年景祐进士。
名臣事纂 卷
叶适集
读经史要略类编 卷
曹理集
通典辑要 卷
詹师文著
玉海 卷
王应麟著
纪纂渊海 卷
贾昉之集
金石类考 卷
梦叶得集
黄东发日抄 卷
黄震集
蓬山类苑 卷
祝常集
经史旁开 卷闻人宏集
续通典 卷
李维集
翰墨大全 卷
熊禾集
事文类聚 卷
祝穆著,穆字和甫,朱文公表侄。性温行醇,学博文赡。
随类录二百卷
芦隐类槁五十卷
喻侃著侃浙人
山堂考索 卷
章如愚集如愚浙人
格物类编 卷
元城潘迪著
纯白类编 卷
胡助著
复古编十卷
泰不花字兼善,伯牙吾台氏。家贫,好读书。年十七,江浙乡试第一,廷试赐进士,及第,授集贤修撰,善篆隶,温润遒劲,重类此编,考究讹字,于经史有据云。
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
乐平马贵与著贵与,自以宋相廷鸾子义不仕。元隐居著书,首田赋,次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终之,以四裔,总为二十四目,一目中又各有小目,上自唐虞以前,下至宋季世代,绵邈历如指掌,虽小有未备,然亦弘博矣。
皇明文衡一百卷今献汇言 卷
俱程敏政著
文苑群玉 唐律群玉 勋贤琬琰集 卷
俱何乔新著
医闾言行录八卷
辽东贺钦著字克恭登成化,丙戌进士,官陕西参议。
帝王基命录 文统 卷
建文时临海方希古著
鉴古录 卷
嘉靖中大学士李贤,录尧舜以来,二十君之事,有可法者,汇为一帙,略为解说奏进。
帝鉴图说 卷
江陵大学士张居正编进
群书备薮 理学类编 卷
俱洪武中编张九韶著
馀冬录 卷
何孟春著
皇明文纂 卷
大梁张氏著
皇明文范 卷
四明张时彻辑
皇明文则大成 卷
吴兴慎蒙辑
大学衍义补 卷
户部尚书丘浚著
经籍格言 卷
吏部尚书王恕著
皇明理学名臣言行录 皇明名臣言行录 卷
杨文恪著
国朝列圣诏令敕谕 天言汇录 卷
王世贞编集
木钟堂国琛集 卷
乌程唐枢著
大学衍义补肤见四卷
胡端敏著
文苑春秋四卷
崔文敏著
丹铅闰录 丹铅续录 丹铅馀录 丹铅总录丹铅别录 文海 卷
俱杨用修著
儒行十二篇百家辑录 卷
俱大理寺寺丞刘端著
艳异编 两山墨谈 卷
陈霆著
类书部艺文《答刘之遴借类苑书》梁·刘峻
九冬有隙,三馀暇时,多游书圃,代树萱苏,若夫采亹亹于缃纨,阅微言于残竹,嗢饫膏液,咀嚼英华,不知地之为舆,天之为盖,靡测回塘,莫辨舆马,乌足以言乎,是用周流坟索,详观图牒,搦管联册,纂兹英奇,蛩蛩之谋,止于善草,用周之计,利在衔翼,故鸠集斯文,盖自缀其漏耳,岂冀藏山之名,播于士大夫哉。《文思博要序》唐·高士廉
大矣哉!文籍之盛也。范围天地,幽赞神明,用之邦国,则百官以乂用之,乡人则万姓以察,非松乔而对振古,墐户牖而觌遐方,故先王以之建极,圣人以之设教师,范百代,弥纶四海,是以刊之金石与。天壤而相弊书之竹,素与日月而俱悬者,莫尚于此,爰自卦起,龙图文成鸟,策坟典开其绪丘,索道其流虞夏之书,犹旭日之始,旦殷商之诰,若覆篑之为山,及曲阜佐。周摄政践祚,而又阙里自卫,将圣多能,损益礼乐,际乎天,而蟠乎地,祖述尧舜,系星辰而振河海,郁郁焉。鼓王风于九合,訚訚焉。辟儒门于百代,既而雅道,虽废学者,未衰挟册如林,遂偶纵横之运,怀经成市,俄属坑焚之灾,下土怨咨,上天回眷,咸洛基命,悬赏而崇儒术,曹马御纪,疏爵而启胶,庠人拾青紫家握,铅素求古文于孔壁专门者。重阐收竹书于汲冢异说者,无遗逮乎。有隋失御,群凶竞逐,辟雍蔓于荆棘,延阁殚于煨烬,孟坚九流与川渎而俱竭,弘度四部随岳敦而分崩,淹中许下博古,洽闻之生尽殄散矣。兰红水碧,堪钓叟之,淹留桂白山青,宜王孙之攀折,香车贵士,不掩龙关,缝掖书生,时通驿骑,坐兰径敞,松扉北牖,动而清风,来南轩幽,而白云起,欣然命驾,吊曲江之隑渊兴,尽而归聆,伊川之笙吹,三朝庆谒,趋剑履于南宫,五日归,休闻歌钟于北里,雍容车骑,屡动雕章,啸傲烟霞,仍涵宝思奢,不败德。笑金谷之罗,絿俭不邀名,悲兰陵之刍布,荣期三乐君,实四之平子四愁我无一矣。君教训子弟,不读非圣之书,抚爱家僮,常恐名奴之辱,婚嫁已毕,欲就金丹轮,盖非荣犹思道树明霞晓挹,终登不死之庭,甘露秋团,傥践无生之岸,凡所著述,多以适意为宗雅,爱清灵不以繁词,为贵足以传诸好事贻厥孙谋,故撰而存之,凡为若干卷云尔。《韵府群玉题辞》元·阴幼达
鄅子藉稻博古者,犹莫志于琅琊,字不题糕能诗者,或未稽于糗饵,探讨之难如此,故凡事必类则易见义,必释则易知也。予季以事系韵多,所摘奇岂皆能判?然无疑者,疑而不释,是犹摘埴冥行而已。若龙断本如字,而或切为丁贯,夏屋本食俎,而或用为巨室,春牍春雅棜禁醷,滥脾折冻梨之类,皆载诸经。而初学讲明,或未到,至有读鹳衔,三鳣之鳣,为毡萧何,主进之进,为赆挏马,则谓桐马款,乃则谓袄蔼袭舛承讹,鲜克辨正。又如扑满须捷褛,裂孟青篓,数刚卯桑,鹅铁獭鱼,丁虎乙鼠,姑鸦舅一经三雅,戍削萃蔡谽。谺茏茸沆瀣赑屃金仆,姑玉连锁等字,不可殚述,此前辈常所用,而不知者诵以为怪,嗟夫!文固不必怪也,然班马等赋所以使人嵬眼澒耳,正由时出奇字,有以衬复之。方今文体尚古,吾党之士,独不愿熏香班马与愚,故随字注释,以备观鉴庶乎。索韵而得事,考释而无疑,其亦有小补云,延祐改元甲寅秋乡试后五日幼达书。《续文献通考引》王圻
余之续通考也,盖有感于宣圣之说礼也。夫宣圣生知而其说二代之礼,犹以文献不足为歉,则文与献皆历朝典章所寄,可缺一也与哉?贵与氏之作《通考》,穷蒐典籍,以言乎文则备矣。而上下数千年,忠臣孝子,节义之流,及理学名儒类,皆不载,则详于文,而献则略。后之说礼者,能无杞宋之悲哉?余既辑辽金元暨国朝典故,以续其后,而又增节义书院,氏族六书,谥法道统方外诸考,以补其遗俾。往昔贤哲,举得因事,以见姓名,而援古据今之士,不至溟涬无稽,故总名之曰《续文献通考》,而其详则备志,凡例云。
类书部纪事
《梁书·太祖五王传》:安成康王秀,精意术学,搜集经记,诏学士平原刘孝标,使撰《类苑》,书未及毕,而已行于世。《文学传》:刘峻,字孝标。安成王秀引为户曹参军,给其书籍,使抄录事类,名曰《类苑》。未及成,复以疾去。《唐书·杜佑传》:佑天资嗜学,虽贵犹夜分读书。先是,刘秩摭百家,侔周六官法,为《政典》三十五篇,房琯称才过刘向。佑以为未尽,因广其阙,参益新礼,为二百篇,自号《通典》,奏之,优诏嘉美,儒者服其书约而详。《宋史·李宗谔传》:宗谔尝预修《续通典》。
《张宏传》:宏直史馆迁著作佐郎,赐绯鱼。预修《太平御览》,历左拾遗。
《盛度传》:度尝奉诏同编《续通典》、《文苑英华》。
《田锡传》:锡字表圣。咸平三年,锡奏曰:陛下即位以来,治天下何道。臣愿以皇王之道治之。旧有《御览》,但记分门事类。臣请钞略四部,别为《御览》三百六十卷,万几之暇,日览一卷,经岁而毕。又采经史切要之言。为《御屏风》十卷,置扆座之侧,则治乱兴亡之鉴,常有目矣。真宗善其言,诏史馆以群书借之,每成书数卷,即先进内。锡先上《御览》三十卷,《御屏风》五卷。
《杨徽之传》:会李昉等采辑前代文字,类为《文苑英华》,以徽之精于风雅,命编诗,为百八十卷。
《吕文仲传》:文仲迁少府监丞,预修《太平御览》、《广记》、《文苑英华》,改著作郎。
《杜镐传》:镐,景德初预修《册府元龟》。
《杨亿传》:会修《册府元龟》,亿与王钦若总其事。其序次体制,皆亿所定,群寮分撰篇序,诏经亿窜定方用之。高斯得传斯得。所著有《增损刊正杜佑通典》行世。《刘筠传》:会诏知制诰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筠第一。帝乐意篇籍,始集诸儒考论文章,为一代之典。筠预修图经及《册府元龟》,推为精敏。及《册府元龟》成,进左正言、直史馆、修起居注。
《谢泌传》:端拱初,泌为殿中丞。所著《古今类要》三十卷。《乐黄目传》:撰《学海搜奇录》四十卷。
《文苑传》:宋白,雍熙中,召与李昉集诸文士纂《文苑英华》一千卷。久之,进吏部尚书。白聚书数万卷,图画亦多奇古者。尝类故事千馀门,号《建章集》。唐贤集遗落者,白多缵缀之。
《吴淑传》:淑授大理评事,预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又作《事类赋》百篇以献,诏令注释,淑分注成三十卷上之。
《陈越传》:越,字损之,开封尉氏人。少好学,尤精历代史。直史馆,预修《册府元龟》,与陈从易、刘筠尤为勤职。真宗以其奉薄,并命月增钱五千。卒,年四十。无子,母老,人皆伤之。
越兄咸,尝举进士未第,杨亿、杜镐、陈彭年列奏为言,真宗悯之。及《册府元龟》奏御,特赐咸同《三传》出身。《西蜀孟氏世家》:母守素,河中龙门人。父昭裔,伪蜀宰相。昭裔好藏书,在成都令门人句中正、孙逢吉书《初学记》、《白氏六帖》镂板,守素赍至中朝,行于世。大中祥符九年,子克勤上其板,补三班奉职。
《高丽国传》:哲宗立,遣使金上琦奉慰,林暨致贺,请市刑法之书、《太平御览》、《开宝通礼》、《文苑英华》。诏惟赐《文苑英华》一书。元祐七年,遣黄宗悫请市书甚众。礼部尚书苏轼言:高丽请诸书与收买金箔,皆宜勿许。诏许买金箔,然卒市《册府元龟》以归。
《明道杂志》:杨大年奉诏修册府元龟,每数卷成,辄奏之,比再降出,真宗常有签帖,有少差误,必见。至有数十签,大年虽服上之精鉴,而心颇自愧,窃惴上万几少,暇不应能如此,稍访问之,乃每进本到,辄降付陈彭年。彭年博洽,不可欺毫发,故谬误处,皆签帖以进。大年乃盛,荐彭年文字,请与同修,自是进本降出,不复签矣。
《苏州府志》:王蘋字信伯,侄谊字正仲,有《春秋类书》。从子楙字勉夫,有《野客丛书》。子敄字行父,著《云峤类要》,纪事极该博。
《歙县志》:祝穆字和父,事朱文公于云谷,学富文瞻,著《事文》,类聚诸书。
《明外史·唐顺之传》:顺之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左》、《右》、《文》、《武》、《儒》、《稗》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松江府志》:王圻字元翰,号洪州华亭人。嘉靖乙丑进士,由县令为御史,谪邛笮历提督湖广学校按察司。佥事覃心,著述撰续文献通考。与左都御史关西温纯为同年,友纯为之序,曰:元翰与余,同举进士,又同应召,余给事禁中元翰为西台御史,日聚谈今昔典故,元翰慨仲尼说,礼忧杞宋无徵,以文献不足,乃力搜罗。且四十年,遂成此考,示余。盖辑辽金元与国朝典故并详,嘉定以后,而增节义氏族六书谥法,道统方外诸考,其以节义附学校氏族,附封建六书,附经籍谥法,附五礼考黄河太湖河渠,附水利海运附漕运之末,皆各有深义,所重于道,统尤详考,凡二百五十四卷。田赋十六卷,钱币二卷,户口二卷,职役一卷,征榷九卷,市籴一卷,土贡二卷,选举十二卷,学校七卷,节义二十二卷,职官二十卷,郊社七卷,宗庙五卷,王礼十八卷,谥法十九卷,乐八卷,兵六卷,刑五卷,经籍十二卷,六书五卷,帝系二卷,封建七卷,道统九卷,氏族八卷,象纬五卷,物异五卷,舆地九卷,四裔五卷,方外十六卷。子思义字明允,能读父书,以著述世其家。尝广搜博采,辑所谓《三才图会》,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中及人物,精而礼乐经史,粗而宫室舟车,细而仙神鬼怪,远而卉服鸟章,重而珍奇玩好,细而飞潜动植,悉假虎头之手,效神奸之象,卷帙盈百,其纲十有五,而其目无虑三百,总而题之,曰《三才图会》。天文四卷,地理十六卷,人物十四卷,时令四卷,宫室四卷,器用十二卷,身体七卷,衣服三卷,人事十卷,仪制八卷,珍宝二卷,文史四卷,鸟兽六卷,草木十二卷,共一百六卷。应天巡抚,周孔教及同里陈继儒等为之序。
类书部杂录
《续诗话》:唐明皇以诸王从学,命集贤院学士徐坚等讨集故事,兼前世文辞,撰《初学记》。刘中山子仪,爱其书,曰非止《初学》,可为《终身记》《容斋四笔》:真宗初命儒臣编修君臣事迹,后谓辅臣曰:昨见宴享门中,录唐中宗,宴饮韦庶人等,预会和诗,与群臣马上,口摘含桃事,皆非礼也,已令削之。又曰:所编事迹,盖欲垂典法,异端小说咸所不取,可谓尽善。而编修官上言近代臣僚,自述扬历之事,如李德裕文武两朝。《献替记》:李石开成承诏录。韩偓《金銮密记》之类,又有子孙追述先德,叙家世,如《李繁邺侯传》、《柳氏序训》、《魏公家传》之类,或隐己之恶,或攘人之善,并多溢美,故匪信书,并僭伪,诸国各有著撰,如伪吴录孟知祥实录之类。自矜本国事,或近诬,其上件书,并欲不取,馀有三十国春秋。《河洛记》、《壶关录》之类,多是正史已。有《秦记》、《燕书》之类,出自伪邦商芸小说,谈薮之类,俱是谈诙小事。《河南志》、《邠志》、《平剡录》之类多是,故吏宾从述本府,戎帅征伐之功,伤于烦碎。《西京杂记》明皇杂录事多语怪,《奉天录》尤是,虚词尽议采收,恐成芜秽,从之,及书成,赐名《册府元龟》,首尾十年,皆王钦若提总,凡一千卷。其所遗弃既多,故亦不能暴白,如《资治通鉴》。不然以唐朝一代言之,叙王世充、李密事,用《河洛记》魏郑公谏争,用《谏录》李绛议奏,用李司空论事睢阳事,用张中丞传淮西事,用凉公平蔡录李泌事,用邺侯家传李德裕太原泽潞回鹘事,用两朝献替记大中吐番尚婢婢等事,用林恩《后史》补韩偓《凤翔谋画》,用《金銮密记》平庞勋,用《彭门记》乱讨裘甫,用《平剡录记》毕,师铎吕用之事用《广陵妖乱志》皆本末粲然,然则杂史野说家传,又岂可尽废也?
《云烟过眼录》:焦达卿所藏《文思博要》,帝王一部,唐类书也。所引蓟子慎子尸子,皆古书也。天宝十年十二月,楷书臣胡山甫书字极遒丽,至唐大中年间,方自馆中杂书拣出,是时亦止存一卷而已。卷后有史馆,山甫印用麻纸列馆中典掌之人,及三校姓名贉卷,皆绍圣间人,题跋其后,如张元长、周美成、晁说之、薛绍彭及诸人在内,有历下周子,不知何许人也,汤仲谋曰允暮。按《文思博要》一千三百卷:太宗贞观年间,诏左仆射、高士廉、特进、魏徵等十四人,取历代载籍,摭其精义,至十年,书成,即此书也。
杨文公谈苑人言白居易作《六帖》,以陶家瓶数千,各题门目,作七层架,列置斋中,命诸生采集其事,类投瓶倒,取之抄录成书,故其所记时代,多无次序,谰言长语韵府群玉,亦收之博矣。解缙,陈继文人也,亦不之取其中正要紧者,漏之如足字欠管宁濯足,栅字欠青溪,栅苏峻攻青,溪栅卞壸拒之高颎,杀张丽华于青溪栅,二字尚失之,他可知也,人当自择。《东山外史》:阴幼遇奉新人,五世同居,家数百口,读书绩学。八岁中,九经科著《韵府琼玉》行世,此据万姓统谱云尔。今考《韵府群玉》,称新吴阴竹壄先生定例男时失劲,弦编辑中,夫复春编注前,有竹野倦翁序,次有幼达。序则统谱称幼遇者,即幼达之误,琼玉者即群玉之误也。吾观《韵府群玉》及《五车韵瑞》诸书,虽名为韵府,而适足备类书之用,亦学士家之布帛菽粟,不可须臾离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