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二百七十一卷目录
论语部总论五
《宋朱子大全集》〈《与张敬夫论癸巳论语说》九十八则 《答张敬夫语解》七则〉
《宋朱子大全集》〈《与张敬夫论癸巳论语说》九十八则 《答张敬夫语解》七则〉
经籍典第二百七十一卷
论语部总论五
《宋·朱子大全集一》《与张敬夫论癸巳论语说》学而时习之
程子曰:时复紬绎。
本文作思绎。今此所引改思为紬不知何说。学者之于义理,当时紬绎其端绪而涵泳之也。学而时习之,此是《论语》第一句。句中五字虽有虚实轻重之不同,然而字字皆有意味。无一字无下落。读者不可以不详。而说者尤不可以有所略也。学之为言效也,以己有所未知而效夫知者,以求其知。以己有所未能而效夫能者,以求其能之谓也而者。承上起下之辞也。时者无时而不然也。习者,重复温习也之者,指其所知之理,所能之事而言也。言人既学矣。而又时时温习,其所知之理,所能之事也。盖人而不学,则无以知其所当知之理,无以能其所当为之事。学而不习,则虽知其理,能其事,然亦生涩危殆而不能自安。习而不时,则虽曰习之,而其工夫间断,一暴十寒,终不足以成其习之之功矣。圣言虽约而其旨,曲折深密而无穷。盖如此。凡为解者,虽不必如此琐细剖析,然亦须包涵得许多意思,方为完备。今详所解于学,而两字全然阔略。而但言紬绎义理,以解时习之意。夫人不知学,其将何以知义理之所在而紬绎之乎?且必曰:紬绎义理之端绪,而涵泳之又似义理之中。别有一物为之端绪。若茧之有丝。既紬绎出来又从而涵泳之也。语意烦扰,徒使学者胸中扰扰。拈一放一,将有揠苗助长之患。非所以示入德之方也。
说者油然内慊也。
程子但言浃洽于中,则说虽不正解说字,而说字之意已分明。既述程语而又增此句,似涉重复内慊者,行事合理而中心满足之意。施之于此似亦未安。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自孝弟而始,为仁之道,生而不穷。
按有子之意。程子之说正谓事亲从兄,爱人利物。莫非为仁之道。但事亲从兄者,本也。爱人利物者,末也。本立然后末有所从出。故孝弟立而为仁之道,生也。今此所解语意虽高而不亲切。
其爱虽有差等而其心无不溥矣。
此章仁字,正指爱之理而言。曰:《易传》所云,偏言则一事者是也。故程子于此但言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乃著实指事而言。虽近,而旨则远也。今以心无不溥形容所包。虽广,然恐非本旨,殊觉意味之浮浅也。曰字恐误
巧言令色
若夫君子之修身,谨于言语容貌之间。乃所以体当在己之实事是求仁之要也。
此意甚善。但恐须先设疑问,以发之此语,方有所指。今无所发,端而遽言之,则于经无所当而反乱,其本意矣。如《易传》中发明经外之意,亦必设为问答以起之。盖须如此,方有节次来历。且不与上文解经正意相杂,而其抑扬反覆之间,尤见得义理分明耳。
为人谋而不忠
处于己者不尽也〈处字未安〉。
道千乘之国
信于己也〈己字未安〉,自使民以时之外〈此句无所当恐是羡字〉。
毋友不如己者
不但取其如已者,又当友其胜己者。
经但言毋友不如己者,以见友必胜己之意。今乃以如己胜己,分为二等,则失之矣。而其立言造意,又似欲高出于圣言之上者,解中此类甚多。恐非小病也。
慎终追远
慎非独不忘之,谓诚信以终之也。追非独不忽之,谓久而笃之也。
以慎为不忘,追为不忽。若旧有此说,则当引其说而破之。若初无此说,则此两句亦无所当矣。且下文两句所解亦未的当。
凡事如是,所以养德者厚矣。
慎终追远,自是天理之所当。然人心之所不能已者。人能如此,则其德自厚而民化之矣。今下一养字,则是所以为此者,乃是欲以养德。而其意不专于慎终追远矣。
厚者德之聚,而恶之所由以消靡也。〈此语于经无当于理未安〉
父在观其志
志欲为之而有不得行,则孝子之所以致其深爱者,可知。
此章旧有两说。一说以为为人子者,父在,则能观其父之志而承顺之。父没,则能观其父之行而继述之。又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则可谓孝矣。一说则以为欲观人子之贤否者,父在之时,未见其行事之,得失,则但观其志之邪?正父没之后,身任承家嗣事之责,则当观其行事之得失,若其志与行合于理。而又能三年之间无改于父之道,则可谓孝矣。此两说不同愚意。每谓当从前说所解为顺。若如后说,则上文未见志行之是非不应,末句便以可谓孝矣。结之也,今详此解。盖用后说。然谓父在而志不得行,可以见其深爱,则又非先儒旧说之意矣。经文但有一志字,乃是通邪?正得失而言,如何便见得独为志?欲为之而不得行,又何以见?夫致其深爱之意耶?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志,哀而不暇它之问也。又曰:三年无改者,言其常也。可以改而可以未改者也。此句之说,惟尹氏所谓孝子之心有所不忍者最为悫实。而游氏所谓在所当改而可以未改者,斟酌事理尤得其当。此解所云:志哀而不暇他之问者,盖出谢氏之说。其意非不甚美。然恐立说过高,而无可行之实也。盖事之是非可否日接于耳目。有不容不问者,君子居丧哀戚。虽甚。然视不明,听不聪,行不正,不知哀者,君子病之。则亦不应如是之迷昧也。所谓可以改而可以未改者,则出于游氏之说,则又失其本指。盖彼曰:在所当改,则近于理。而不得不然之辞也。彼曰:可以改,则意所欲而冀其或可之辞也。二者之间,其意味之厚薄相去远矣。又此经所言亦为人之父不能皆贤,不能皆不肖。故通上下而言,以中人为法耳。今解又云:三年无改者言,其常也。似亦非是。若言其常,则父之所行,子当守之,可也。岂但以三年无改为孝哉?
信近于义
恭谓貌恭。又曰:恭而过于实适,所以招耻辱。恭不近礼,谓之无节。而过卑,则可谓之貌恭。而过实,则失之矣。且貌恭而过实,所以取耻辱也。言而不可复,则不可行。将至于失其信矣。或欲守其不可复之言,则逆于理而反害于信矣。
此结句似不分明,恐未尽所欲言之曲折也,窃原本意,盖曰:欲其言之信于人而不度于义者,复之则害于义,不复则害于信进退之间。盖无适而可也。故君子欲其言之信于人也,必度其近于义而后出焉。则凡其所言者,后无不可复之患矣。恐须如此说破方分明也。
就有道而正焉
异世而求之书。
本文未有此意。恐不须过说。或必欲言之,则别为一节.而设问以起之,可也。
贫而乐富而好礼
进于善道,有日新之功,其意味盖无穷矣。〈此语不实〉
诗三百
其言皆出于恻隐之公心。非有他也。
恻隐与公心,字不相属,非有他也。乃嫌于有他而解之之辞。然亦泛矣。诗发于人情,似无有他之嫌。若有所嫌,亦须指言。何事不可?但以有他二字概之也。
无违
生事之以礼,以敬养也。死葬之以礼,必诚必信也。祭之以礼,致敬而忠也。
专言敬,则爱不足。专言诚信,则文不足。忠字尤所未晓。然致敬而忠,恐亦未足。以尽祭礼,大率圣人。此言至约而所包极广。条举悉数犹恐不尽。况欲率然以一言该之乎?
十世可知
若夫自嬴秦氏废先王之道而一出于私意之所。为有王者作其于继承之际,非损益之可言。直尽因革之宜而已。
此一节立,意甚偏而气象褊迫。无圣人公平正大随事顺理之意。且如此说,则是圣人之言不足以尽古今之变。其所谓百世可知者,未及再世而已。不验矣。尝究此章之指,惟古注。马氏得之。何晏虽取其说而复乱以己意,以故后来诸家祖习其言,展转谬误失之愈远。至近世,吴才老胡致堂始得
其说最为精当。吴说有《续解》、《考异》二书。而《考异》中此章之说为尤详。愿试一观或有取焉。大扺此二家说其他好处亦多。不可以其后出而忽之也。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无其鬼神,是徒为谄而已。
圣人之意,罪其祭。非其鬼之为谄而不讥。其祭无其鬼之徒为谄也。谄自恶德。岂论其有鬼?无鬼徒与不徒也哉?
韶武
圣人之心初无二致。揖逊征伐时焉而已。
此理固然。但此处解美、善两字。而为此说,似以舜武心,皆尽美。而武王之事,有未尽善,则美字反重。而善字反轻为不伦耳。盖美者,声容之盛,以其致治之功而言也。善者致美之实,以其德与事而言也。然以德而言,则性之反之。虽有不同而成功。则一以事而言,则揖逊征伐。虽有不同,而各当其可。则圣人之心亦未尝不同也。
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仁者,为能克己。〈此语似倒恐当正之〉
无终食之间违仁
无终食之间违仁,是心无时而不存也。造次颠沛,必于是主一之功也。此二句指意不明。语脉不贯初窃疑其重复。既而思之,恐以上句为成德之事,下句为用功之目。若果如此,则当改下句云:所以存其心也,乃与上文相应。庶读者易晓。然恐终非圣人之本意也。
无适无莫
或曰:异端无适无莫而不知义之与比失之矣。夫异端之所以不知义者,正以其有适有莫也。异端有适有莫盖出于程子之言。然讥其无适,莫而不知义。亦谢氏之说,言虽不同,而各有所指。未可遽以此而非彼也。若论先后,则正以其初无适莫而不知义。故徇其私意以为可否,而反为有适有莫。故不复求义之所在。而卒陷于一偏之说也。
求为可知
若曰:使己有可知之实,则人将知之。是亦患莫己。知而已。岂君子之心哉?
此说过当。若曰:所谓求为可知者。亦曰:为其所当为而已。非谓务皎皎之行以求闻于人也。则可矣。
一以贯之
道无不该也。有隐显内外本末之致焉。若无隐显内外本末之致,则所谓一贯者,亦何所施哉?此意甚善。然其辞则似生于辨论反覆之馀者。今发之无端,则无所当而反为烦杂。若曰:圣人之心于天下事物之理,无所不该。虽有本末内外隐显之殊,而未尝不一以贯之也。则言顺而理得矣。
欲讷于言
言欲讷者,畏天命。行欲敏者,供天职。
言行自当如此。不必为畏天命,供天职。而然今若此言,则是以言行为小,而必称天以大之也。且言行之分属未稳当。行之欲敏,独非畏天命耶?
昼寝
知抑精矣。〈抑字恐误〉
臧文仲
世方以小慧为知。〈小慧似非所以言臧文仲〉
季文子
非诚其意。〈此语未善〉
颜渊季路侍
为吾之所当为而已。则其于劳也。奚施
施劳,旧说皆以施为勿施于人之施。劳者劳辱之事。今如此说,语不分明。子细推寻,似亦以施为夸张之意。劳为功劳之劳。其意虽亦可通,但不知劳字有如此用者否耳?必如此说,更须子细考證说。令明白乃佳。
存乎公理。〈此句亦未善〉
质胜文则野
失而为府史之史宁。若为野人之野乎?
此用杨氏与其史也。宁野之意。然彼以为必不得已而有所偏胜。则宁若此耳。今解,乃先言此,又言矫揉就中之说。则既曰:宁为野人之野矣。又何必更说修勉而进其文乎?文理错杂先后矛盾,使学者不知所以用力之方。恐当移此于矫揉就中之后。则庶乎言有序而不悖也。
人之生也直
罔则昧其性。是冥行而已矣。
此说似好能承上文。直字相对而言。则当为欺罔之罔。
中人以下
不骤而语之,以上是亦所以教之也。
孟子言不屑之教诲。是亦教诲之。盖为不屑之教诲,已是绝之而不复教诲。然其所以警之者,亦不
为不至。故曰: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所谓亦者,非其正意之辞也。若孔子所言,中人以下,未可语。上而不骤语之,以性与天道之极致,但就其地位告之。以切己著实之事,乃是教之道正合。如此,非若不屑之教诲全不告语。而但弃绝以警之也。今曰:是亦教诲之也。则是教诲者不问其人品之高下,必尽告以性与天道之极致。然后始可谓之教诲。才不如此,便与绝。而不教者无异。此极害理,非圣门教人之法也。且著此一句,非惟有害上文之意。觉得下文意思亦成。躐等气象不佳。试思之,若但改云不骤而语之。以上是乃所以渐而进之,使其切问近思而自得之也。则上下文意接续贯通,而气象无病矣。此所撰集注,已依此文写入矣。
敬鬼神而远之
远而不敬是诬而已。〈诬字未安〉
知仁动静
知之体动而静在其中。仁之体静而动在其中。此义甚精。盖周子太极之遗意亦已写入集注诸说之后矣。但在此处读之,觉得有急迫之病。略加曲折,别作一节,意思发明乃佳。大抵此解之病在于太急迫而少和缓耳。
子见南子
过卫国必见小君。
孔子居卫最久。不可但言过卫见小君者,礼之当然。非特卫国如此也。夫子听卫国之政,必自卫君之身始。
此理固然。然其间似少曲折。只如此说则亦粗暴而可畏矣。试更思之若何?
博施济众
不当以此言仁也。仁之道,不当如此求也。
但言不当而不言所以不当之故不足以发圣人之意。
先言仁者而后以仁之方结之。
立人达人仁也,能近取譬恕也。自是两事,非本一事,而先言后结也。
述而不作
圣人所以自居者平易。如此〈平易二字说不著〉老彭孔子事同如情性,功用则异。
孔子贤于尧舜。非老彭之所及。人皆知之。自不须说。但其谦退不居,而反自比焉。且其辞气极其逊让,而又出于诚实。如此,此其所以为盛德之至也。为之说者,正当于此发其深微之意。使学者反覆潜玩,识得圣人气象,而因以消其虚骄傲诞之习。乃为有力。今但以平易二字等閒说过,而于卒章忽为比论。是乃圣人鞠躬逊避于前。而吾党为之攘袂扼腕于后也。且无乃使夫学者疑夫圣人之不以诚居谦也乎哉?大率此解多务发明言外之意,而不知其反戾于本文之指。为病亦不细也。
默而识之
默识非言意之所可及。盖森然于不睹不闻之中也。又云:世之言默识者类,皆想像亿度惊怪恍惚。不知圣门实学贵于践履。隐微之际莫非真实。默识只是不假论辨而晓此事理如侯子辨总老之说是已。盖此乃圣人之谦词,未遽说到如此深远处也。且此说虽自践履言之,然其词气则与所谓惊怪恍惚者亦无以相远矣。〈按侯子辨总老之说句疑有误〉
子之燕居
圣人声气容色之所形,如影之随形。
声气容色不离于形。同是一物影之于形。虽曰:相随。然却是二物。以此况彼欲密而反疏矣。且众人声气容色之所形亦以有于中而见于外者。岂独圣人为然哉?
志于道
艺者,所以养吾德性而已。
上四句解释,不甚亲切。而此句尤有病。盖艺虽末节,然亦事理之当然,莫不各有自然之则焉。曰:游于艺者,特欲其随事应物,各不悖于理而已。不悖于理,则吾之德性固得其养。然初非期于为,是以养之也。此解之云亦原于不屑卑近之意。故耻于游艺,而为此说以自广耳。又按:张子曰:艺者日为之分义也。详味此句,便见得艺是合有之物,非必为其可以养德性而后游之也。
自行束脩以上
辞气容色之间,何莫非诲也?固不保其往尔。诲字之意,恐未说到辞气容色之间,亦未有不保其往之意也。盖吾无隐乎?尔乃为二三子以为有隐而发,不保其往。乃为门人疑。于互乡童子而发,皆非平日之常言,不应于此,无故而及之也。若以礼来者,不以一言告之而必俟。其自得于辞气容色之间,又先萌不保其往之意,则非圣人物来顺应之心矣。此一章之中而说做两节,意思尤觉气
迫而味短也。
愤悱
愤则见于辞气悱,则见于颜色。
此两句与先儒说正相反,不知别有据否。
子谓颜渊
其用也,岂有意于行之其舍也?岂有意干藏之?圣人固无意必然,亦谓无私意期必之心耳。若其救时及物之意,皇皇不舍,岂可谓无意于行之哉?至于舍之而藏,则虽非其所欲。谓舍之而犹无意于藏,则亦过矣。若果如此,则是孔颜之心漠然,无意于应物。推而后行曳而后往,如佛老之为也。圣人与异端不同处,正在于此,不可不察也。程子于此但言用舍无与于已行藏安于所遇者也。详味其言,中正微密不为矫激过高之说。而语意卓然,自不可及。其所由来者远矣。程子又云:乐行忧违忧与乐,皆道也。非己之私也。与此相似亦可玩味。
子行三军则谁与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古之人所以成天下之事而勿失也。岂独可行三军而已哉?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本为行三军而发。故就行三军上观之,尤见精密。盖圣人之言,虽曰:无所不通,而即事即物毫釐之间。又自有不可易处。若如此解之云,是乃程子所谓:终日乾乾节节推去之病矣。
子所雅言
性与天道,亦岂外是而他得哉?〈固是如此然未须说〉
子不语
语乱则损志。〈损志二字未安〉
弋不射宿
不忍乘危。〈乘危二字未安〉
奢则不逊
圣人斯言非勉学者为俭而已。
圣人深恶奢之为害,而宁取夫俭之失焉。则其所以勉学者之为俭,其意切矣。今为此说,是又欲求高于圣人。而不知其言之过,心之病也。温公谓扬子作元本以明易,非敢别作一书以与易竞。今读此书,虽名为《说论语者》,然考其实,则几欲与《论语》竞矣。鄙意于此,深所未安。不识高明以为何如。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
形体且不可伤,则其天性可得而伤乎?
此亦过高之说。非曾子之本意也。且当看明本文之意,使学者深虑,保其形体体之不伤而尽心焉。是则曾子所为丁宁之意也。且天性亦岂有可伤之理乎?
孟敬子问之
将死而言,善人之性则然。
此句大略几不可晓,恐当加详焉。
动容貌者,动以礼也。正颜色者,正而不妄也。出词气者,言有物也。动容貌则暴慢之事可远。正颜色则以实。而近信出词气,则鄙倍之意可远。此说盖出于谢氏,以文意求之。既所未安,而以义理观之,则尤有病。盖此文意,但谓君子之所贵乎?道者有此三事,动容貌而必中礼也。正颜色而非色庄也。出词气而能合理也。盖必平日庄敬诚实涵养有素,方能如此。若其不然,则动容貌而不能远暴慢矣。正颜色而不能近信矣。出词气而不能远鄙倍矣。文势如此,极为顺便。又其用功在于平日积累,深厚而其效验,乃见于此。意味尤觉深长。明道尹氏说盖如此。惟谢氏之说以动正出为下功处。而此解宗之。夫经但云:动则其以礼与否?未可知。但云:正则其妄与不妄。未可知。但云:出则其有物无物亦未有以验也。盖夫子尝言非礼勿动,则动容固有非礼者矣。今但曰:动则暴慢,如何而遽?可远乎?又曰:色取仁而行违,则正色。固有不实者矣。今但曰:正则信,如何而遽可近乎?又曰:出其言不善,则出言固有不善者矣。今但曰:出则鄙倍,如何而遽可远乎?此以文义考之,皆所未合。且其用力至浅而责效过深。正恐未免于浮躁浅迫之病。非圣贤之本指也。
弘毅
弘由扩充而成〈此句似说不著〉
民可使由之。
使自得之。
此亦但谓使之由之耳。非谓使之知也。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无所不该而其用则密。
只广大,便难名不必言其用之密也。
禹吾无间然矣。
皆所以成其性耳。
禹之所行,皆理之所当然。固是本出于性。然禹亦为其所当为而已。非以其能成吾性而后为之也。
子绝四绝而不复萌。
此颜子不贰过之事。非所以语孔子。盖此绝字。犹曰:无耳。然必言绝而不言无者,见其无之甚也。
颜渊喟然叹曰:
约我以礼,谓使之宅至理于隐微之际。
侯氏曰:博文,致知格物也。约礼克己复礼也。其说最善。此解说得幽深,却无意味也。
必曰:如者言其始见之端的者,然也。〈此句亦不可晓〉
未见好德
众人物其性。
此语未安。盖性非人所能物。众人但不能养其性而流于物耳。性则未尝物也。
语之而不惰
不惰谓不惰其言也。夫子之言昭然发见于颜子日用之中。此之谓不惰。
惰字乃怠惰之义。如所解乃坠堕之义。字自作堕或有通作堕者,不作隋也。且其为说又取禅家语堕之意鄙意。于此尤所未安也。
衣敝缊袍
不忮不求之外,必有事焉。〈此语不可晓〉
可与共学
或者指权为反经合道惊世难能之事。
世俗所谓权者,乃随俗习。非偷安苟得。如公羊祭仲,废君之类耳。正不谓惊世难能之事也。
唐棣之华
唐棣之诗,周公诛管蔡之事。
《论语》及诗《召南》作唐棣。《小雅》作常棣。无作棠者。而小雅常字亦无唐音尔。《雅》又云:唐棣栘。〈似白杨〉常棣棣〈今山中有棣树子,如樱桃可食。〉则唐棣常棣自是两物。而夫子所引非小雅之常棣矣。且今小雅常棣之诗章句联属,不应别有一章。如此,盖逸诗尔。《论语》此下别为一章。不连上文。范氏苏氏已如此说。但以为思贤之诗,则未必然耳。或说此为孔子所删。《小雅》诗中之一章,亦无所考。且以文意参之,今诗之中,当为第几章耶?
食饐而餲
圣人所欲不存。岂有一毫加于此哉?〈此句不可晓〉
出三日不食之矣
或出三日,则宁不食焉。
按:经文此句乃解上文祭肉不出三日之意言。所以三日之中食之必尽,而不使有馀者。盖以若出三日,则人将不食而厌弃之。非所以敬神惠也。
不可则止
有不合于正理,则从而止之。
按:经文意不可则止。但谓不合则去耳。前篇论朋友处不可,则止文意正同。今为此说,穿凿费力而不成文理。窃所未安。且两句文同不应指意颇异。如此也。
点尔何如
曾子非有乐乎此也?至故行有不掩焉也。
此论甚高。然反覆玩之,则夸张侈大之辞胜,而悫实渊深之味少。且其文意首尾自相背欠处极多。且如所谓曾子非有乐乎此也。盖以见夫不得其乐之意耳。只此一句,便自有两重病痛。夫谓:曾子非有乐乎此?此本于明道先生箪瓢陋巷非有可乐之说也。然颜曾之乐虽同,而所从言之则异。不可不察也。盖箪瓢陋巷,固非可乐之事,颜子不幸遭之,而能不以人之忧改其乐耳。若其所乐,则固在夫箪瓢陋巷之外也。故学者欲求颜子之乐而即其事以求之,则有没世而不可得者。此明道之说,所以为有功也。若夫曾晰言志乃其中心之所愿。而可乐之事也,盖其见道分明,无所系累。从容和乐,欲与万物各得其所之意,莫不蔼然见于词气之间。明道所谓与圣人之志同,便是尧舜气象者,正指此而言之也。学者欲求曾晰之胸怀气象而舍此以求之,则亦有没世而不可得者矣。夫二子之乐虽同,而所从言则其异。有如此者,今乃以彼之意为此之说。岂不误哉?且夫子之问,欲知四子之所志也。四子之对,皆以其平日所志而言也。今于曾晰之言,独谓其特以见夫无所不得其乐之意。则是曾晰于夫子之问,独不言其平日之所志而临时信口撰成数句。无当之言。以合其无所不乐之高也。如此,则与禅家拈槌竖拂指东画西者,何以异哉?其不得罪于圣人,幸矣。又何喟然见与之可望乎?至于此下虽名为推说曾晰之意者。然尽黜其言而直伸己见,则愚恐其自信太重,视圣贤太轻,立说太高,而卒归于无实也。且所谓无不得其乐者,固以人而言之矣。而其下文乃以天理,自然不可妄助,不可不及不可倚著者。释之,则未知其以理而言耶?抑或以人言之耶?以理而
言,则与上文得其所乐之云似。不相应以人而言,则曾晰之心艰危恐迫倾侧动摇,亦已甚矣。又何以得其所乐而为天理之自然耶?其以为叙秩命讨天,则所存尧舜所以无为而治者。则求诸曾晰之言,殊未见此曲折。且此既许之以圣人之事矣。又以为圣门实学存养之地,则是方以为学者之事也。若曰:姑以为学者之事而已。而又以为行有所不掩焉。则是又并所谓存养者而夺之也。凡此数节,殊不相应,皆熹之所不能晓者。窃惟此章之旨,惟明道先生发明的当。若上蔡之说,徒赞其无所系著之意,而不明其对时育物之心。至引列子御风之事为比,则其杂于老庄之见,而不近圣贤。气象尤显矣。凡此说中诸可疑处,恐皆原于此说。切谓高明更当留意。必如横渠先生所谓:濯去旧见以来新意者,庶有以得圣贤之本心耳。《论语》中大节目似此者,不过数章。不可草草如此说过也。
克己复礼
斯言自始学至成德,皆当从事〈至〉,无所见夫克矣。此一节意思似亦因向来以克己为后段事。故有此反覆之论。今但如此发之无端,恐亦须设问答以起之。
子帅以正
其有不率者则明法敕罚以示之亦所以教也理固如此,但此处未应遽。如此说,夺却本文正意耳。《易》曰:明罚敕法此倒。其文不知别有意否?
直躬
世之徇名而不究其实者〈至〉,几何其不若是哉?此不知所指言者,谓何等事文意不明也?
为命
虽然〈至〉言外之意也。
恐圣人未有此意,但作今自推说却不妨耳。
人也
以其有人之道也。
古注云:犹诗所谓伊人。此说当矣。庄子曰:之人也,物莫之伤。亦与此同。若曰:有人之道,极言之。则太重。管仲不能浅言之,则太轻。又非所以语管仲也。
孟公绰
赵魏老。在当时号为家事治者。〈此句不可晓恐传本有误字〉
正谲
程子曰:云云。
此解恐当用致堂说。向见伯恭说亦如此。
古之学者为己
所以成物特成己之推而已。
按此为人,非成物之谓。伊川以求知于人解之意,可见矣。若学而先以成物,为心固失其序。然犹非私于己者,恐亦非当时学者所及也。吕与叔《中庸序》中亦如此错解了。
不逆诈
孔注文义为顺
按:孔注文义极不顺。惟杨氏说得之抑者反语之辞。如云:求之与抑与之与。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皆略反上文之意也。
微生亩
包注训固为陋。此解是。〈恐亦未安〉
谅阴
大君敕五典以治天下而废。三年之达丧。
经文未有此意。短丧自是后世之失。若欲发明当别立论。而推以及之,不可只如此说。无来历也。
修己以敬
敬有浅深敬之道,尽则修己之道,亦尽。而安人安百姓皆在其中。
此意甚善。但敬有浅深一句在此于上下文并无所当,反使人疑修己是敬之浅者,安百姓是敬之深者。今但削去此四字,及下文一亦字,则义意通畅,自无病矣。
原壤
幼而逊弟〈至〉见其弊之所自也。
恐圣人无此意。今以为当如是推之则可耳。
予一以贯之
所谓约我以礼者欤〈此说已见颜渊喟然章〉。此亦子贡初年事。
既曰:当其可则。子贡是时应己默契夫子之意矣。后来所言:夫子之得邦家者,安知不由此而得之?何以知其为初年事耶?此等既无考据而论又未端的。且初非经之本意不言,亦无害也。
子张问行
人虽不见知,而在己者未尝不行。
夫子之言,言其常理也。人虽不知别是一段事,未应遽说以乱夫子之意。向后别以己意推言,则可耳。
参前倚衡使之存乎?忠信笃敬之理也。
此谓言必欲其忠信,行必欲其笃敬。念念不忘而有以形于心目之间耳。若不责之以言行之实而徒曰:存其理而不舍。亦何益哉?
卷而怀之
犹有卷而怀之之意。未及潜龙之隐见。〈恐不项如此说〉
志士仁人
仁者,人之所以生也。苟亏其所以生者,则其生也。亦何为哉?
志士仁人,所以不求生以害仁者,乃其心中自有打不过处,不忍就彼以害此。且非为恐亏。其所以生者而后杀身以成仁也。所谓成仁者,亦但以遂其良心之所安而已。非欲全其所以生而后为之也。此解中常有一种意思,不以仁义忠信为吾心之所不能已者,而以为畏天命,谨天职。欲全其所以生者而后为之,则是本心之外别有一念。计及此等利害重轻而后为之也。诚使真能舍生取义,亦出于计较之私而无悫实自尽之意矣。大率全所以生等说自他人。旁观者言之以为我能如此,则可。若挟是心以为善,则已不妥帖。况自言之?岂不益可笑乎?吕览所载,直躬證父一事而载取名事,正类此耶?
放郑声远佞人
非圣人必待戒乎此也。于此设戒是乃圣人之道也。
此是圣人立法垂世之言,似不必如此说。然禹以丹朱戒舜,舜以予违汝弼责其臣。便说圣人必戒乎?此亦何害乎?此盖尊圣人之心太过。故凡百费力主张,不知气象却似轻浅迫狭,无宽博浑厚意味也。
一言终身行之
行恕,则忠可得而存矣。
此句未安。当云:诚能行恕,则忠固在其中矣。
谁毁谁誉
毁者,指其过誉者,扬其美。此说未尽。愚谓毁者恶未至此,而深诋之也。誉者善未至此,而骤称之也。非但语其已然之善恶而已。
谁毁谁誉谓吾于人无毁誉之意也。圣人之心,仁恕公平实无毁誉非但无其意而已。有所誉必有所试。因其有是实而称之。
此亦未尽,试犹验也。圣人或时有所誉者。虽其人善未至此,然必尝有以验之。而知其将至是矣。盖圣人善善之速恶恶之缓,乃于其速也。亦无所苟焉。
又曰可毁可誉在。彼又曰:不云有所毁圣人乐与人为善也。必有所试而后誉则其于毁亦可知矣。若如此说,则是圣人固常有毁但于此著,其有誉而匿其有毁以取忠厚之名也而可乎?毁破坏也。如器物之未败而故破坏之。圣人岂有是乎?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子亦岂敢以为己所可专,而加私意于其间哉?亦曰:奉天理而已。
意见原壤夷俟子张问行章。
三愆
言而当其可,非养之有素不能也。
圣人此言只是戒人言语。以时不可妄发未说到此地位也。
言及之而不言当言之理,不发也。
此语甚怪。盖为养之有素,所牵而发耳。然若如此,则是自见不到有隐于人矣。
生而知之
其至虽一,而其气象规模终有不同者。
此一节当删去。于解经之意,亦未有所阙也。
子谓伯鱼
为者躬行其实也。
按:诸先生多如此说。意极亲切。但寻文义,恐不然耳。为只是诵读讲贯墙面,只是无所见书。所谓不学墙面,亦未说到不躬行则行不得处也。
患得之
所谓患得者计利,自便之心也。〈此句解得文义不分明。而语意亦不亲切。〉
君子有恶
以子贡之有问〈至〉,抑可知矣。
夫子之问,未见恶人之疑。子贡之对,亦未见检身之意。
三仁
皆称为仁,以其不失其性而已。〈此说仁字恐不亲切〉
荷蓧
植杖而芸,亦不迫矣。止子路宿,则其为人。盖有馀裕又曰:行以避焉。隘可知也。〈此语自相矛盾〉
不施其亲
引尹氏
尹氏固佳,然不知施字作如何解。若如谢氏,虽亦引无失,其亲为解。然却训施为施报之施,则误矣。此等处须说破,令明白也。陆德明释文本作弛字。音诗纸反是唐初本。犹不作施字也。吕少叔亦读为弛。而不引释文,未必其考于此。盖偶合耳。今当从此音读。
士见危致命
杨氏曰:云云。〈似不必如此分别〉
君子学以致其道
致者,极其致也。〈恐当云致者极其所至也〉自未合者,言之非用力以致之,则不能有诸躬。
道固欲其有诸躬然此经意。但谓极其所至耳。不为有诸躬者发也。若曰:有诸躬。则当训致为致师之致。如苏氏之说矣。然本文意不如此。
大德小德
小德节目也。
此章说甚佳。但以记所谓后其节目者观之,则此二字似未甚当。
子夏之门人小子
君子之道,孰为当先?而可传〈至〉循其序而用力耳。详本文之意,正谓君子之道本末一致。岂有以为先而传之?岂有以为后而倦教者?但学者地位高下,不同如草木之大小,自有区别。故其为教不得不殊耳。初无大小。虽分而生,意皆足本末。虽殊而道,无不存之意也焉。可诬也。苏氏得之有始有卒。尹氏得之此章,文义如此而已。但近年以来为诸先生发明本末一致之理而不甚解。其文义固失其指归然。考之程书明道。尝言:先传后倦,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近者小者,而后教以远者大者。非是先传以近小,而后不教以远大也。此解最为得之。然以其言缓而无奇。故读者忽之而不深考耳。
孟庄子
孟庄子所以不改意其事。虽未尽善而亦不至于悖理害事之甚与。
庄子乃献子之子。献子贤大夫。其臣必贤。其政必善。庄子之贤不及其父而能守之终身不改。故夫子以为难盖善之也。此临川邓丈元亚说。诸家所不及也。
仲尼焉学
万物盈于天地之间,莫非文武之道初无存亡增损。
近年说者多用此意。初若新奇可喜。然既曰:万物盈于天地之间。则其为道也,非文武所能专矣。既曰:初无存亡增损。则未坠于地之云又无所当矣。且若如此,则天地之间可以目击。而心会又何待于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一一学之然后得耶?窃详文意所谓文武之道,但谓周家之制度典章尔。孔子之时,犹有存者。故云:未坠也。大抵世之学者喜闻佛老之言。常迁吾说以就之。故其弊至此。读者平心退步,反复于句读文义之间,则有以知其失矣。
生荣死哀
生荣死哀,无不得其所者也。
所解不明,似谓天下之人,其生皆荣,其死皆哀。无不得其所者,不知是否若如此说。则不然矣。子贡言:夫子得邦家时,其效如此。范氏所谓:生则天下歌颂,死则如丧考妣者是也。
谨权量
此亦帝王为治之要。
此篇多阙文。当各考其本文所出而解之。有不可通者,阙之可也。谨权量以下,皆武王事。当自周有大赉以下至公,则说为一章。盖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当时皆有其事。而所重民食丧祭,即武成所谓重民五教惟食丧祭者也。
《答张敬夫语解》
《语解》云:学者工夫固无间断。又当时时紬绎其端绪而涵泳之。此语恐倒置。若工夫已无间断,则不必更言时习。时习者,乃所以为无间断之渐也。
巧言令色一段,自辞欲巧以下少曲折。近与陈明仲论此说具别纸。
三省者,曾子之为仁。恐不必如此说。盖圣门学者,莫非为仁。不必专指此事而言。意思却似浅狭了。大抵学者为其所不得不为者。至于人欲尽而天理全,则仁在是矣。若先有个云:我欲以此去为仁。便是先获也。〈昨于知言疑义中尝论此意矣〉传不习乎?疑只当为传而不习之意,则文理顺亦是先孝弟而后学文之类。
道千乘之国,道字意恐未安。
友不如己。恐只是不胜己。胡侍郎说得此意思好。慎非独不忽追非独不忘。恐不必如此说。上蔡多如此似有病也。厚者德之所聚,而恶之所由消靡。此句亦未安。《父在观其志》一章似皆未安。
《信近于义》则言必可复矣。《恭近于礼》则可远耻辱矣。因是二者而不失其所亲,则亦可宗也矣。熹旧说此章只如此,似于文意明顺。与上文孝弟谨信而亲仁,下文敏慎而就正意亦相类不。审尊意以为何如?乐与好礼,视无谄无骄,正犹美玉之与珷玞,此句与后面必也无谄无骄。然后乐与好礼可得而进焉者似相戾。盖玉石有定形而不可变。惟王霸之异本殊归者乃得以此为譬耳。熹又尝论此所引诗,正谓孔子以无谄无骄为未足,必至于乐与好礼。而后已有似乎治骨角者,既切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而复磨之。盖不离是质而治之益精之意也。如何如何患不知,人恐未合说到明。尽天理处,正为取友用人而言耳。大率此解。虽比旧说,已为平稳。尚时又贪说高远,恐怕低了之意。更乞平心放下,意味当更深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