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一百六十二卷目录
诗经部纪事三
经籍典第一百六十二卷
诗经部纪事三
《金史·后妃传》:显宗孝懿皇后,徒单氏。其先忒里辟剌人也。好《诗》、《书》,纯淡清懿,造次必于礼。《隐逸传》:辛愿,字敬之,福昌人。年二十五始知读书。乃聚书环堵中读之,至《书·伊训》、《诗·河广》颇若有所省,欲罢不能,因更致力焉。由是博极书史。
《益都人物志》:刘住儿,年十一岁,能诗赋,诵大小六经。金章宗明昌元年,益都府申送京师应童子科。召至内殿,试《鱼在在藻》诗,上嘉之,赐本科出身。
《元史·吴澄传》:澄,字幼清,三岁颖悟日发,教之古诗,随口成诵;五岁日受千馀言,夜读书至旦,母忧其过勤,节膏火不多与,澄候母寝,燃火复诵习;九岁从群子弟,试乡校,每中前列。既长于经传,皆习通之知,用力圣贤之学,乐安郑松招澄,居布水谷,乃著《孝经》章句。较定《易》、《书》、《诗》、《春秋》、《仪礼》及《大小戴记》。侍御史程钜夫请置澄所著书于国子监以资学者,朝廷命有司,即其家录上元,明善以文学自负,尝问:澄《易》、《诗》、《书》、《春秋》奥义?叹曰:与吴先生言如探渊海。遂执弟子礼终其身,初澄所居草屋数间,程钜夫题曰草庐,故学者称之为草庐先生。
《虞集传》:集,曾祖刚简,尝讲学蜀东门外,得程、朱氏微旨,著《易诗书论语说》,以发明其义,蜀人师尊之。集弟槃字仲常,延祐五年第进士,除嘉鱼县尹。槃幼时,尝读柳子厚《非国语》,以为《国语》诚可非,而柳子之说亦非也,著《非非国语》,时人已叹其有识。《诗》、《书》、《春秋》皆有论著。读吴澄所解诸经义,辄得其旨趣所在,澄亟称之。
《黄溍传》:溍,字晋卿。生而俊异,比成童,授以书诗,不一月成诵。迨长,以文名于四方。中延祐二年进士第。溍同郡吴莱字立夫,天资绝人,凡书一经目,辄成诵,尝往族父家,日易《汉书》一帙以去,族父迫扣之,莱琅然而诵,不遗一字,三易他编,皆如之,众惊以为神。延祐七年,以《春秋》举上礼部,不利,退居深袅山中,益穷诸书奥旨,著《尚书标说》六卷、《春秋世变图》二卷、《春秋传授谱》一卷。他如《诗传科条》、《春秋经说》、《胡氏传證误》,皆未脱槁。以御史荐,调长芗书院山长,未上,卒,君子惜之。
《儒学传》:许谦,字益之,其先京兆人。生数岁而孤,甫能言,世母陶氏口授《孝经》、《论语》,入耳辄不忘。稍长,肆力于学,立程以自课,取四部书分昼夜读之,虽疾恙不废。既乃受业金履祥之门。数年,尽得其所传之奥。于书无不读,穷探圣微,虽残文羡语,皆不敢忽。有不可通,则不敢强;于先儒之说,有所未安,亦不苟同也。读《四书章句集注》,有《丛说》二十卷,谓学者曰:学以圣人为准的,然必得圣人之心,而后可学圣人之事。圣贤之心,具在《四书》,而《四书》之义,备于朱子,顾其辞约意广,读者安可以易心求之乎。读《诗集传》,有《名物钞》八卷,正其音释,考其名物度数,以补先儒之未备,仍存其逸义,旁采远援,而以己意终之。读《书集传》,有《丛说》六卷。延祐初,谦居东阳入华山,学者翕然从之。寻开门讲学,远而幽、冀、齐、鲁,近而荆、扬、吴、越,皆不惮百舍来受业焉。尝以白云山人自号,世称为白云先生。胡一桂,字庭芳,徽州婺源人。年十八,遂领乡荐,试礼部不第,退而讲学,远近师之,号双湖先生。所著书有《周易本义附录纂疏》、《本义启蒙翼传》、《朱子诗传附录纂疏》,并行于世。
黄泽,字楚望,资州人。生有异质,慨然以明经学道为志。尝梦见夫子,以为适然,既而屡梦见之,最后乃梦夫子手授所较《六经》,字画如新,由是深有感发,始悟所解经多徇旧说为非是,乃作《思古吟》十章,极言圣人德容之盛。尝以为去圣久远,经籍残阙。乃揭《六经》中疑义千有馀条,以示学者。既乃尽悟失传之旨。自言每于幽閒寂寞、颠沛流离、疾病无聊之际得之,及其久也,则豁然无不贯通。自天地定位、人物未生已前,沿而下之,凡邃古之初,万化之原,载籍所不能具者,皆昭若发蒙,如示诸掌。然后由伏羲、神农、五帝、三王,以及春秋之末,皆若身在其间,而目击其事者。于是《易》、《春秋》传注之失,《诗》、《书》未决之疑,《周礼》非圣人书之谤,凡数十年苦思而未通者,皆涣然冰释,各就条理。
韩性,字明善。天资警敏,七岁读书,数行俱下,日记万言。九岁通《小戴礼》。及长,博综群籍,自经史至诸子百氏,靡不极其津涯,究其根柢,而于儒先性理之说,尤深造其阃域。四方学者,受业其门,户外之屦,至无所容。延祐初,诏以科举取士,学者多以文法为请,性语之曰:今之贡举,悉本朱熹私议,为贡举之文,不知朱氏之学,可乎。《四书》、《六经》,千载不传之学,自程氏至朱氏,发明无馀蕴矣,顾行何如耳。有德者必有言,施之场屋,直其末事,岂有他法哉。其所著有《礼记说》四卷,《诗音释》一卷,《书辨疑》一卷。
吴师道,字正传,婺州兰溪人。弱冠,读宋儒真德秀遗书,乃幡然有志于为己之学,刮磨淬砺,日长月益,尝以持敬致和之说质于同郡许谦,谦复之以理一分殊之旨,由是心志益广,造履益深,大抵务在发挥义理,而以辟异端为先务。登至治元年进士第,召为国子助教,寻升博士。其为教,一本朱熹之旨,而遵许衡之成法,六馆诸生,人人自以为得师。所著有《易诗书杂说》、《春秋胡传附辨》、《战国策校注》。
陆文圭同里有梁益者,字友直。博洽经史,而工于文辞。其教人,以变化气质为先务,学徒不远千里从之。自文圭既卒,浙以西称学术醇正、为世师表者,惟益而已。益所著书,有《诗传旁通》,发挥朱熹氏之学为精。《南昌府志》:雷光霆,字友光,宁州人,程钜夫尝从受业,至元间遣使,徵之未至而卒,学者称龙光先生,著有《诗义指南》十七卷。
《太原府志》:安熙,字敬仲。入学以居敬为本,读书以经术为先,其讲说也,毫分缕析,融会贯通,俾学者如亲闻圣人之言,心开目朗,释然无疑。弟子来学者,常至百人,有《诗传精要》。
《吉安府志》:刘瑾,安福人。肆力学诗,其说宗朱子而间出其所自得,又考正诸国,世次作者时世,察其源流,辨其音韵,审诗乐之合,穷删定之。由为《诗传通释》一书,能阐发朱子之蕴。
《庐陵县志》:罗复,字中行。著《诗集传音释》二十卷。《江西通志》:朱公迁,字克升,乐平人,学于同郡吴中道以遗逸。徵授翰林直学士,章七上力辞,乃出为处州。学正尝题其室曰阳明之所,学者称阳所先生,著《诗传疏义》二十卷。
《宜春县志》:李公凯,字仲容,著《毛诗句解》二十卷。其书专取《吕氏读诗记》而檃括之。
《绍兴府志》:吴简,字仲广,吴江人。以荐入官,历绍兴学录,著《诗义》。
《太原府志》:焦悦,字子和,与同郡安熙讲说六经之旨,伊洛诸儒之训,莫不究其精微。有《诗讲疑》一编,藏于家。
《江陵志》:颜达著有《诗经讲说》若干卷。
《绍兴府志》:夏泰亨,字叔通,会稽人。领乡荐官翰林院,编修著《诗经音考》。
《昆山县志》:卢观,字彦达,熊之父。有《诗集说》。
《馀姚县志》:杨璲,字元度,注诗传名《物类考》。侍御史姚黻上于朝,历宁海缙云及本州学官。
《崇明县志》:秦玉,字德卿,通五经,尤邃于《诗》。教授乡里二十年,既没,其徒私谥曰孝友先生,著《诗经纂例》。《莆田县志》:余希声有《诗说》四卷。
《淳安县志》:方道睿,字以愚,登至顺二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有《诗说》。
《明外史·宁献王权传》:镇国中尉谋㙔,束修自好,贯串群籍。著《诗故》十卷。
《朱善传》:元末兵乱,隐山中。著《诗经解颐》。
《钱宰传》:洪武二十七年,帝观蔡氏《书传》,象纬运行,与朱子《诗传》相悖。徵天下宿儒订正之。
《李时勉传》:英公张辅暨诸侯伯一日奏曰:臣等武夫,不谙经典,愿偕诣国子监听讲。帝命以三月三日往。时勉令诸生立,讲《五经》各一章。讲罢,设酒馔,诸侯伯让曰:受教之地,当就诸生列坐。惟辅与抗礼焉。诸生歌《鹿鸣》之诗,宾主雍雍,尽暮散去,人称为太平盛事。《儒林传》:范祖干,字景先,金华人。从同邑许谦游,得其指要。其学以诚意为主,而严以慎独持守之功。引诱学者,惓惓真切,惟恐其不入于善。四方士大夫尝询其安否?为斯文重轻,著有《读诗记》。
汪克宽,字德一,祁门人。生而颖异。十岁时,父授以双峰问答之书,辄有悟于圣学。乃取《四书》,自定句读,昼夜诵习,恍然知为学之要,耑勤异于凡儿。后从父往浮梁,问业于吴仲迂,益笃志于圣贤之学,慨然叹道之不行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春秋》则以胡安国为主,而博考众说,会萃成书,名之曰《春秋经传附录纂疏》。《易》则有《程朱传义音考》。《诗》则有《集传音义会通》。《礼》有《礼经补逸》。《纲目》有《凡例考异》。四方学士,闻声向慕执经门下者甚众。
梁寅,字孟敬,新喻人。能自力于学,淹贯《五经》、百氏。一时名士多愿与之交。太祖平定四方,徵天下名儒修述礼乐。寅就徵,年已六十馀矣。时以礼、律、制度,分为三局,寅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推服。书成,辞还。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之,学者称为梁五经。所著有《诗经演义》,行于世。
陈谟,字一德,泰和人。邃于经学,旁及子史百家,涉流探源,辨析纯驳,犁然归于至正。隐居不求仕,而究心经世之务。一时经生学子多从之游。洪武初,徵诣京师,赐坐议礼。学士宋濂、待制王袆请留为国学师,谟引疾辞归。家居教授。所著有《诗经演疏》行世。
张洪,字宗海,常熟人。幼颖异,好读书。洪熙元年,擢翰林修撰。所著有《诗经正义》,诸书多散佚不传。常熟自元以前无以儒学名者,有之自洪始。
吾冔,字景端,同时郑满,字守谦,慈溪人,举弘治五年乡试,授临清学正,亦以正道迪人,历知道州、濮州,有惠政,士民畏爱。所著有《诗经讲义》、《三礼合参》及《诗文稿》若干卷。
季本,字明德,会稽人。性敏慧,刻厉好学,弱冠举于乡,连遭父母丧家,居十二年,穷探载籍,既师事王守仁,获闻良知之训,乃悔其旧学。一意穷经,举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御史。落职归家具萧然,乃载书、携诸子就居僧寺,晨夕编摹,寒暑无间馀二十年。所著有《诗说解颐》,后学莫不推之,称为彭山先生。
李舜臣,字懋钦,山东乐安人也。嘉靖二年,会试第一,授户部主事,迁南京国子司业,始舜臣,取《易》、《诗》、《书》、《仪礼》、《礼记》、《左传》,分日读之,每六日一易,初苦汉唐人注疏难入已知,其指归在《尔雅》。《尔雅》本六书,乃质以篆隶广韵,及陆德明《音义》有所纂述,功未竟,及是益键户穷探,著《诗序考》、《诗经考》诸书,一时经学之士未有出其右者。
李经纶,字大经,南丰人。读书好研精,以明道为己任。为诸生久不获售,乃尽弃旧业,殚精经籍,作《诗教考》,谓诗三百篇,汉儒求其数而不得杂,取逸诗之传者足之殊,失圣人删诗本义,盖采诗与删诗不同采,则善恶兼收,而诛赏行焉。若删而存淫诗,初学何知?毋乃为导乱地,今本先圣之意诸无益于天德,王道之粹者删之。
朱睦桔,字灌甫。年二十尽通《五经》,其学不耑守师说,聚汉魏以来诸家。殚精研思,务求不诡于圣人。有弟五人,亲为教督,尽推遗产与之。神宗初始建宗学博求可为师表者,周府共推,睦桔遂命为宗正训迪,宗人乃严立科条择秀,异者各占一经,每三日以午前讲《易》、《诗》、《书》,午后讲《春秋》、《礼记》,虽盛,寒暑不辍,稍不率者重惩之,自是,宗人多向学,学者因其自号称西亭先生。
王敬臣,字以道,长洲人,江西参议庭子也。幼读诗至死麇章掩卷曰孔子放郑声是诗胡为存哉必汉儒误拾其已删者宋人承陋不能辨耳
章潢,字本清,南昌人。资颖拔,年十六为诸生,即有志圣贤之学,殚精经籍,联同志讲学,以通天、地、人,曰:儒自命为辑,自古河洛太极诸图,爰及天道、地道、人道,悉以类编次,凡百二十七卷。曰:图书编,又著《诗经》、《原体》诸书,名播远迩,弟子从游甚众。
顾大韶,字仲恭,常熟人,老于诸生。通经史百家及内典,于《诗》、《礼》,尤精其论诗,谓当以毛传为主,毛必不可通,然后用郑;郑必不可通,然后用朱;毛、郑、朱皆不可通,然后网罗众说而断以己意,于近代诸儒少许可,独推卓尔康。十五国风论以为通儒,晚语友人:吾欲取十三经、诸子坠言滞义,标举数则勒成一书。窃比程大昌衍繁,露王应麟《困学记》,闻庶有以谢友人。易箦时,始缮写所笺《诗》、《礼》、《庄子》,付之其子,世所传《炳烛斋随笔》是也。
卓尔康,字去病,仁和人。其于学无所不该,而尤邃于经术。所著《诗学》四十卷,谈经者尚之。
张次仲,字元岵,举天启元年乡试,久之不第亦不求仕,既遭丧乱,益奋力经术于《易》、《诗》二经,并有著述。吕楠,字仲木,高陵人,别号泾野,学者称泾野先生。正德三年登进士第一,授修撰。迁国子监祭酒,晋南京礼部右侍郎,署吏部事。楠受业渭南薛敬之,接河东薛瑄之传,学以穷理实践为主。时天下言学者,不归王守仁,则归湛若水,独守程、朱不变者,惟楠与罗钦顺云。所著有《诗序说》。
张元忭,字子荩。生有异质,好读书。隆庆五年,以廷试第一,授修撰。万历初,尝请进讲《列女传》于两宫,修《二南》之化,不省。
孟秋,字子成。儿时受《诗》,至《桑中》诸篇,辄弃去不竟读。举隆庆五年进士,历尚宝丞少卿。
《文苑·艾南英传》:陈际泰,家贫,无书,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
《吴江县志》:曾坚仕元,为礼部员外郎,太祖仍命原官。宣德初,历官云南左布政使,著《诗疑大鸣录》一卷。《江西通志》:朱善,字备万,号一斋,丰城人,隐老之子。元末避乱隐山,洪武初始出仕,历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著《诗经解颐》四卷,其门人丁隆题其后,曰《诗经解颐》一编,先师文渊阁大学士一斋,朱先生之所述也。先生得家学之传,经籍无不考,赜至古诗三百篇尤博极其趣,每授诸弟子于发明肯綮处辄录之。时,愚亦在门,不数年成集,俾诵之者不待玩诸心而喜形于色,先生遂取匡说诗解人颐之语以名之。其子叔〈阙〉既锓诸梓远,迩读诗之士往往称之不啻良金美玉之重焉。比年,愚承乏南昌司训,上下亦莫不重是编之便,学者但岁久不能无亥豕、鲁鱼之难辨,于是佥议命工重刻,以广其传。愚僭分章析类,正其讹误,以便观览,亦未必无小补云。其后杨士奇得其书,极宝重之,谓此书曾刻之南昌。士奇得诸善之门人兵部侍郎卢渊书,凡二册。
《义乌县志》: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秀爽奇敏,师事黄溍。洪武初,授江西儒学提举司校理,迁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召脩元史,为总裁官。书成擢翰林待制兼国史编修,奉使云南为梁王,把都所害。正统间追赠翰林学士,谥文忠。著述甚富,于经学尤深,有《诗草木鸟兽名急就章》一篇。
《福宁州志》:高颐,字应昌。洪武中,举孝廉,任海盐知县,所著《诗集传解》二十卷。
《云南通志》:杨禹锡,太和人。著《诗义》二卷。洪武间,以经明行修辟,授本县学训导。
《钱塘县志》:瞿佑,字宗吉。洪武中,以荐历仁和、临安、宜阳训导、升周府、右长史。永乐间,谪戍保安。洪熙乙巳,英国公奏请赦还,令主家塾,著有《诗经正葩》若干卷。《闽县志》:郑旭著《诗经总旨》一卷,建文中儒学训导。《天台县志》:鲁穆,永乐丙戌进士,累官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理院事,著有《葩经或问》。
《台州府志》:范理,字道济。宣德丙戌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左侍郎,著《诗经集解》三十卷。
《靖江县志》:刘翔,宣德己酉举人,官翰林院检讨。著有《诗口义》若干卷。
《鄞县志》:杨守陈,字维新,景泰进士。历官南京吏部侍郎,孝友方正,与人交笃于信谊,居官恂恂,身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至说理论事、辨是非,毅然不可屈,博学多识,文词藻雅,尤湛深经术。著有《诗私抄》四卷,其序略云诗三百篇皆孔子所录。其序或谓作于孔子,又或以为子夏、毛公,或以为卫宏,莫能定也,然自汉毛公据序作传,而郑康成之笺,从之他儒,莫不尊序如经,独《朱子集传》主夹漈之说以序说,谬妄浅拙,实汉儒所作,然主夹漈而于郑卫诸风尽断为淫诗,则东莱固尝议之。蒙今日味诸经诗则专抄集传,独于疑未释者,或仍从传笺,或易以他说,或写愚见附焉,守陈之意以诸淫诗为。秦火之后,汉儒误收以备三百之数,故于所著私抄中多删削而改编之。
《乐平县志》:王逢,字原夫。宣德初,荐授富阳学训导,寻以明经,召见放归杜门,讲学乡里,称曰松邬先生,著《诗经讲说》二十卷。
《江西通志》:孙鼎,字宜铉,庐陵人。宣德间,领乡荐,任松江教授,擢监察御史提督南畿学政,著《诗义集说》四卷。
《吉水县志》:易贵,字天爵。景泰甲戌进士,官至辰州知府。著《诗经直指》十五卷。
《宁波府志》:刘铨,字世衡,慈溪人。以贡为丹徒训导,著《诗经发钥》。
《华亭县志》:王彦文,号益斋,官嘉兴县学教谕,著有《诗传旁通》若干卷。
《浙江通志》:郑满,字守谦,慈溪人。弘治壬子,举人濮州知州,著《诗经讲义》。
《常熟县志》:丁奉,正德戊辰进士,著《诗经臆言》。
《闻喜县志》:李淮,字巨川,正德甲戌进士,官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著有《诗经童训辨疑》若干卷。
《新郑县志》:高尚贤,正德丁丑进士,著《诗经擿玉》。《鄞县志》:张邦奇,字常甫,弘治进士。以检讨为湖广提学副使下教,曰:学不孔颜,行不曾闵,虽文如雄褒,吾且斥之。诸生竞劝时世,宗方为兴献世子献,皇遣就试已居北,而世子居南,文成送入学,世宗由此知邦奇。历南京祭酒,以身为教,学规整肃,就迁吏部侍郎掌部事,推毂善类不可干,以私晋礼部尚书,以母老欲便养,改吏部,赠太子太保,谥文定。所著经说皆粹,然一出于正,有《毛诗说》一卷。
《朝邑志》:韩邦奇,字汝节,登正德三年进士,历兵部尚书,赠太子少保。性嗜学,自诸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毛诗末喻》若干卷。
《开州志》:王崇庆,字德徵,正德戊辰进士。历南京吏礼二部尚书,著《诗经衍义》。其言曰:学诗奈何?曰:本之吾心以审其几,参之事物以观其变,弘之学问思辨以广其志,反之无声、无臭以会其极,其庶几哉?《云南流寓志》: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正德进士第一,授修撰以议大礼,谪戍云南,卒隆庆元年,赠太常少卿。慎以卓绝之才、弘博之学登高第,谪滇南发愤著书,神莹理解,垂文表义,经史子集各有著述,于《诗》则有《四诗表传》一卷。
《武城县志》:王道,字纯甫,正德进士,授编修,仕至吏部侍郎。文学行谊表著,一时难进易退,晚得向用,随病卒,所著有《诗亿》三卷。
《三原县志》:马理,字伯循,正德甲戌进士,仕至光禄寺卿,所著有《诗经册义》。
《南海志》:霍韬,字渭光,正德甲戌进士,历官礼部尚书,赠太保,谥文敏。才识宏博,能鼓舞人才,奏章屡上皆惓惓忧国爱君,著有《诗经注解》。
《江西通志》:舒芬,字国裳,进贤人,正德进士第一,授修撰谏南巡廷杖,谪福建副提举,再杖归卒。平生不事产业,家无立壁。御史储良材为小筑,省城以居其妻子,著有《诗稗说》三十篇。
《会稽县志》:季本,字明德,正德丁丑进士,历知府。著有《诗说》。徐渭称之曰:其志正其见,远其意,悉本于经而不泥于旧闻,深有得于孔氏之遗旨,有裨后学。名为《诗说解颐》八卷,又《总论》二卷。
《香山志》:黄佐,字才伯,正德庚午解元辛己进士,累官宫詹,免官归。素有才名,尝督学西粤以文著称,卒赠礼部侍郎,谥文裕,所著有《诗经通解》二十五卷。《鸡泽志》:赵鼒,弘正间由岁贡生任户部司务,升南京刑部员外郎,所著有《诗经会意》。
《上海县志》:潘恩,字子仁,嘉靖癸未进士,历刑部尚书。苦心嗜学,尤深于《诗》,尝以序录冠各诗之前,次录朱氏所定传,序、次录经文,次则杂采毛说、郑笺、孔疏,其微言绪纶可广见闻者,虽未协厥,中亦诠,次不废,乃若疏义符合训诂,其标识赋、比、兴诸体尤号详明,可裨朱传,遂牵连采掇其所自得之见,则书于篇末,名曰《诗经辑说》,颇有裨诗学云。
《嘉善县志》:陆垹,字秀卿,仕至都御史,尝读诗传,多有所疑其意,以晦庵先生因郑氏之说尽去诗序,探求古始其说颇惊俗,虽东莱不能无疑焉。夫诗非序莫知其所自作,去之千载之下,欲一旦尽去古昔相传之说,别求其说,于茫冥之中,诚亦难矣。然其指《甫田》、《大田》诸篇,为治世之音,成王不能康之。成王为周成王,则其说的有根据且发理精到,措词𥳑洁,读之使人瞭然,孰有加于晦庵之诗传者哉?学者当以是为主,至其改易古说,间有意未能遽晓者,则以诸家参之,庶乎得之矣?遂著《诗传存疑》一卷。
《武进县志》:薛应旂,字仲常,嘉靖乙未会试第二,官至陕西兵备副使,负气节、能文章以高第。夙望督学浙中,伉直不容于时,其于五经罔不淹贯,而尤长于《诗》。以幼时所录诗说锓诸梓,始之义理以求其端,参之古今以博其趣,察之性情以正其意,订之得失以协其中真,能翼乎经而并行,世皆称为方山先生,故名其书曰《方山诗说》,凡八卷。
《毛诗纪闻》:朱谋,㙔宗室,奉国将军多之子也。谋㙔束脩自好贯串群籍,通晓朝家典故,诸王子孙好学敦行自周藩中尉睦桔而外莫及谋㙔者,典藩政。三十馀年,宗人咸就约束,暇则墐户读书,著《诗故》十卷。手自缮写,自为之序。曰:说诗者,毛韩、齐鲁互异,非一传一说可得而概也。愚者胶其师授窃窃然,自以为知《诗》其用,狭且隘矣!予之说非敢尽《诗》之用也,将以通夫毛、韩、齐、鲁之故也。盖自束发诵诗迄今五十馀年所见,诸家义疏率多牵于旧说,其于比兴之际,微辞妙旨往往郁而未章,尝为《诗》,故一卷传之,吴中好事者颇采用其言,乃后知予说之不大乖刺亦有当于人心矣。爰以暇日研究物理,会通训诂,集其神明而酌其得失,三百五篇,篇各为之说,次为十卷,仍名之曰《诗》,故虽非告往知来,亦颇发先儒之未发矣。若夫进于温柔、敦厚之教,正于不愚之地,达乎?可兴、可怨之情以极乎诗之能事,则三百五篇具在能言,诗者自得之。奚俟是哉!时黄汝亨亦为之作序,其书盛行于世。
朱统亦宗室也,仕至新建奉国中尉,著有《诗解颐录》若干卷。
《宁德县志》:陈褒,嘉靖癸未进士,著《毛诗绪说》,
《任丘县志》:张忠,嘉靖己丑进士,官光禄少卿,著《诗辨疑》。
《新昌县志》:吕光洵,嘉靖壬辰进士,历官兵部尚书,著《诗笺》若干卷。
《慈溪县志》:袁炜,字懋中,嘉靖戊戌会元廷试第三人,累官建极殿大学士,著《毛诗定见》。
陈颐正,嘉靖壬戌进士,官按察使,著《诗序折衷》若干卷。
《福清县志》:何宗鲁,字可言,嘉靖癸卯举人,惠州府同知,著《诗辨考证》四卷。《毛诗纪闻》:凌濛初,笃学士也,著有《圣门传诗嫡冢》十六卷诗,逆四卷惜其说,信丰坊伪撰子贡诗传,遂合子夏诗序,刊之题曰《圣门传诗嫡冢》,一时识者多哂之。
邹泉,字峄山,所著有《诗经折衷》若干卷。
《德化县志》:劳堪,字道亭,嘉靖丙辰进士,历官副都御史协理院事。湛深经术,尤精于《诗》,尝著《诗林伐柯》四卷。按潼川时,出以示谢东山,东山读而叹曰:学诗者之取,则于此诗不犹伐柯者之取;则于柯乎,其则良不远矣。吾闻圣门说诗曰思无邪,曰温柔敦厚,诗教也。此学诗之则也。今使者之教蜀人也,德行以为本,笃实以为文,行之以敬,敷在宽出之以色笑匪,怒其校士也。喜怒不形、好恶不作,觊觎莫得而倖毁誉,莫得而挠,所以薰陶变化之者,其为无邪与温柔敦厚则一而已矣。今诸生既亲承其善训,读其所著之书,即于其所以为身教者,取则焉可矣。东山于是为之序,其书以行于世。
《毛诗纪闻》:黄洪宪,字葵阳,著有《学诗多识》若干卷行世。
吴瑞登,字云卿,潜心好学,性喜著述,所著有《诗经引跃》若干卷。
陈推,字行之,福建人,亦好著述。所著有《毛诗正宗》若干卷。
邓元锡,字汝极,南城人。资颖朗绝伦,五岁属对奇警,师为避席。稍长辄博览经史,十九为诸生,游邑人罗汝芳之门即锐。然弃经生业,专事问学,又走吉安,谒诸先达,请益学,愈有闻寻,以祖母命复事经生业,以嘉靖三十四年举于乡会试,下第归,遂不复出杜门。著书踰三十年,研精殚思,闳深博奥,一时学者莫不推尊之,称为潜谷先生。卒年六十有六,乡人私谥文统先生。元锡之学,其渊源虽本于王守仁,而不尽宗其说,时心学盛行,谓觉惟无觉,一觉即无馀蕴,九容、九思、四教、六艺皆桎梏也。元锡力排之,谓九容不修是无身也,九思不慎是无心也,四教、六艺何一可废?故其生平博极群书而要归于六经,醇如也。所著《诗经绎》三卷行于世。
林世升者,礼部尚书熑之子也。尝本王应麟《诗传图要》,作《毛诗人物志》三十四卷。
李鼎者,不知何许人,尝编《诗经古注》十卷行于世。薛志学,字希之,常熟人。少负才名,长为士望,凡百家诸子之籍,靡所不窥,而独于诗传讨论加详焉。其言曰风雅颂三经之章,章各有体;赋比兴三纬之义,义各有宜闾阎;里巷、郊庙、朝廷、忠臣、孝子、烈士、贞女,一唱三叹之歌,歌各有指,乃为提纲挈领,覃思殚精,或日旰忘食,夜分废寝,不对客、不窥门者,经年而传旨一贯之编成矣,是编也。大都以传译经以意逆传,于诸家之说务择所安,不为持两可,以故强托博综之彦,服其多通,推其渊识,可以掩映,先达领袖,后进而为紫阳氏之忠臣已,遂著《毛诗传旨一贯》若干卷。《黟县志》:许天赠,字德夫,嘉靖乙丑进士,山东参政。著有《诗经正义》。
《莆田县志》:欧阳志学,字须静,嘉靖中官知县,著《毛诗见小录》。
《武进县志》:陆奎章学士,简之子,深于诗学,尝著《陆诗别传》。
《长沙县志》:郭金台性嗜学,尤工毛诗,著有《毛诗辨》若干卷。
《广信府志》:李泽民,贵溪人,隐居事母,号北山樵子,著《诗集传》。
《毛诗纪闻》:陈第,字季立,闽人。仕至参戎,尝本吴棫补音,作《诗经古音考》四卷,其自序曰:士人篇章必有音节,田野俚曲亦各谐声,岂以古人之诗而独无韵乎?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故以今之韵读古之作,不免乖刺而不入于是悉委之叶岂其然哉?愚少受诗家庭,窃尝留心于此,晚年独居海上,惟取三百篇,日夕读之,虽不能手舞足蹈,契古人之意,然可欣、可喜、可戚、可悲之怀,一于读诗泄之,又惧子侄之学诗,不知古音也。于是稍为考据,列本證、旁證两条。本證者,诗自相證也;旁證者,采之他书也。二者俱无,则宛转以审其意,参错以谐其韵,无非欲便于歌咏,可长言嗟叹而已矣。盖为今之诗,古韵可不用也,读古之诗,古韵可不察乎?时焦竑亦深加叹赏其说,曰:古韵不明至使诗不可读,诗不可读而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之教或几于废。此不可谓之细事也,乃寥寥千古至季立始有归一之论。其为功曷胜道哉?其见重于时贤如此。
《郭子章黔记》:易贵宣,慰司人,尝为知府,淹贯载籍,归田十馀年,杜门校书,以诗义奥深作《诗经直指》十五卷。
《靖江县志》:朱得之,字本思,师事阳明。阳明殁于粤,走数千里迎之哭,尽哀,著《印古诗说》一卷。《福清县志》:叶朝荣,大学士,向高之子。著《诗经存固》八卷。
《福州府志》:王大觉著《诗经解》若干卷。
《建阳县志》:黄三阳,字元泰,著有《诗经讲义》。
《临川县志》:徐奋鹏以毛诗、朱传繁简不一乃著《诗经毛朱二传删补》,令学者味比兴之旨人,或劾其擅改经传,请治罪。神宗取其书阅之,以其不悖朱子,有功于毛贷之。
《山阴县志》:赵一元,字士会,著《诗经理解》十四卷。《宜兴县志》:堵维常,字冲宇,于《诗》、《礼》、《春秋》皆有笺,其子因之辑《三经泽书》。
《会稽县志》:陆曾晔,字章之,著《诗经内传》三十二卷,《外传》二十卷。
《婺源县志》:江彦明,字晏。其著《诗经笺疏》若干卷。《莆田县志》:林兆珂,字孟鸣,万历甲戌进士,官刑部郎中,著《毛诗多识篇》七卷。
《晋江县志》:谢台卿,字韦仲,万历庚辰进士。著《毛诗课子衍义》。
《慈溪县志》:刘宪宠,字行素,万历壬辰进士,南太仆卿。著《诗经会说》八卷。
《光山县志》:蔡毅中,万历辛丑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著《诗经补注》四卷。
《常熟县志》:瞿汝说,侍郎景淳之子。万历辛丑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参议,著《诗经世业》若干卷。
《上海县志》:徐光启,字子先,万历甲辰进士,累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著有《毛诗六帖》,一曰翼传;二曰存古;三曰广义;四曰掔藻;五曰博物;六曰正叶。学者称之。
《平湖县志》:赵琮,字伯裕,万历己酉举人,署高阳教谕,著《葩经约说》十卷。
《武进县志》:庄廷臣,字宁宇,万历庚戌进士,官至右布政使,著《诗经逢源》八卷。
《常熟县志》:陆化熙,字浚源,万历癸丑进士,官至湖广参政,著《诗通》四卷。
《仁和县志》:胡引嘉,字休复,万历癸丑进士,改庶吉士,著《读诗录》二卷。
《广平府志》:刘庆孙,永年人,崇祯庚午举人,著《诗经朱注考》。
《永平县志》:申佳引,字孔嘉,崇祯辛未进士,官太仆寺丞,著《诗经铎诗镜》若干卷。
《南昌府志》:万时华,字茂先。著《诗经偶笺》若干卷。《金川县志》:韦调鼎,字玉铉,著《诗经考定》二十四卷。《邵武府志》:丘九奎,字子聚,诸生。著有《诗经弋获解》六卷。
《华亭县志》:顾秉礼,字育宇,诸生。著有《毛诗翼传》。《吴县志》:顾梦麟,字麟士,著《诗经说》约二十八卷,于经义颇有发明。
《钱塘县志》:陆圻,字丽京,贡士。有《诗论》五卷。
《吴江县志》:陈启源,字长发,著《毛诗稽古编》。
《馀姚县志》:黄宗裔,字道传,著《毛诗琐言》一卷。
《嘉兴县志》:顾𤣱徵,字文玉,崇祯甲申后弃诸生,闭户著书有《十五国风疏》一卷,说郑卫诗不尽泥朱子传云。
《吴县志》:赵宧光,字凡夫,隐居寒山,著有《风雅合注》三卷。
《江西通志》:周德,字是修,著有《诗小序集成》三卷。《太仓州志》:邵弁,字元伟,岁贡生。著《诗序解颐》一卷。《苏州府志》:黄淳耀,字蕴生,嘉定人。生而颖朗,甫就塾辄篝灯夜诵,父母怜其幼,尼之则伺人定,后更从邻舍乞火,端坐默识。年十七为诸生试,辄冠其曹。时科举文浮靡淫丽,深疾之,乃原本经术一出以深醇典雅,遂名噪海内场屋土,无不奉为楷模。崇祯十五年举于乡,明年第进士,名益高。金陵陷,乃索笔书曰弘光元年七月二十四日进士黄淳耀自裁于城西僧舍,呜呼!进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昧此心而已,遂与弟渊耀相对缢死,年四十有一。所著有《诗创》二卷,取汉宋诸儒之说为两造,而以己意加谳决焉。崇祯癸未春,缮写二卷,至王风而止。未几赴会试,成进士,归里殉难未及成书,遂至遗失。
杨文奎潜心经学,尤工毛诗,著有《诗经定》若干卷行世。
陶其情,字逸则,闭户著书,自谓于毛诗深有所得,乃著《诗经注疏大全纂》十二卷。
程元祁亦深于毛诗,尤精音韵之学,著有《诗经叶韵》。四卷,《诗经音释》一卷。
黄一正肆力诗学,以古人诗传多有未尽之义著《诗经埤传》八卷。
徐熙雅好穷经,每求一义,必期允当而后已。以毛传多有可疑,《朱子集注》亦有不能尽释然者,作《诗说阙疑》十五卷。《毛诗纪闻》:凭复,京海虞人。肆力经学,笃嗜毛诗,摭其名物详为之疏,分门别类,纤悉不遗,其所采集自六经正史以至诸子百家、稗官小说,与夫纤纬、医卜、天文、历数诸书,无不蒐列连类,广肆穷变极幽以视李樗之详解、王景文之总闻、王应麟之诗,考其宏富精核不啻倍之,名为《六家诗名物疏》六十六卷,叶向高为之序,称其大有功于诗教云。
吴雨,闽人。少好毛诗,喜综核名物,博采诸家,仿陆玑《鸟兽虫鱼疏》而增广之,玑止二卷,雨增为二十卷,名曰《鸟兽草木虫鱼考》,其体则本吴仁杰离骚。草木疏而为之其用则本五雅。及本草證类,诸儒注疏而为之其详,载诸家名氏则本吕伯恭《读诗记》而为之儒,多称其该博。
唐汝谔,字士雅,华亭人。仕为安庆教授,少好诵诗,研求数十年自汉以来诸家之说,皆肆力稽讨以穷其微,尝读诗而叹曰:诗有齐、鲁、韩三家,尽亡,独存毛、郑,自《朱子集传》出,而毛、郑之说又束之高阁矣。顾晦翁掊击小序而后,人复左袒汉儒,又一时如吕东莱《读诗记》、严华谷《诗辑》先后互出,与朱传抗衡,余以为苟非出自诗人,总之皆臆说也。谓汉儒近古,度有师承而附会不少,谓宋儒明理,疑无曲说,而矫枉或过国朝纂修大全,裨益后学,而与朱传相矛盾者,辄为弃去,故注疏之说既不收录,而诸家之论亦不甚有所发明,又高明之士视为筌蹄,不复染指,而屹首研磨皆其庸庸者耳。此诗解所以概未尽善也,乃作《毛诗微言》二十卷。
《婺源县志》:汪应蛟,字澄源,万历甲戌进士。历官右佥都御史,经理朝鲜、巡抚天津后,死于难。生平嗜学,尤究心于毛诗,著《学诗略》一卷,其自序曰:先王于诗教岂不重哉?自朝廷宫闱,下迨国都闾巷,皆弦诵风雅以涵咏性情,而约之至正。春秋时,公侯、卿大夫聘会、燕享犹相与赋诗见志,盖其讽谕婉而感人深也。说者谓古诗三千馀篇,夫子仅存其什一,虽简而忠孝恭顺、礼义、廉耻之节森然,悉具以言乎?兴观群怨,事父、事君则备矣,子谓诗可以一言蔽曰思无邪,夫学者诚求端于无邪也,兹略已多乎哉!其书颇行于世,识者服其𥳑要。《毛诗纪闻》:吴炯,少习毛诗及《左传》,往往读《左传》见其援引诗辞确有證据,而按之《朱子诗注》则多有异同,心甚疑之。稍长,质诸长老,或谓朱子信理不若毛氏,近古有师传也,遂恍然悟曰:朱子以意逆志于千百世之下,大破汉人之彀固然矣。然汉儒师传亦安可尽扫耶?乃取《毛氏序传》及《朱子集注》比而校之,其于朱子确然无可疑者,不复搜剔训诂其有少可疑者,则节取《毛氏序传》,附以己意,著《诗经质疑》一卷,万历丙午书成行于世。
《滕县志》:张彩,字还白,一字钦之。万历辛卯乡试第一,淹贯百家,沉酣六艺,而于诗学尤为究心,凡汉宋诸儒传注皆为讨论,因其天然衷之正的,融其偏驳而会之大通,又间出独解,直发圣贤所未发,而于圣经贤传毫不相戾,如《郑风》一篇,原淫入贞时同学陈此心,读而叹曰:孔子以无邪原三百,其旨显而微。吾子原三百以无邪,其旨微而显,诸儒刺邪以惩邪,其功博而缓,公原邪以归正,其功约而捷,世道人心所藉以维持者,不小也。书成名为《诗原》,凡三十卷行于世,仕至刑部郎中。
《嘉兴县志》:徐必达,字德夫,万历壬辰进士,少从庭训受诗,稍长,见齐鲁韩毛四家诗。及宋元以来诸儒先议论多有不同者,乃谢客扃户作为《诗说》,反覆考订三十馀年,乃筑南州书舍以课其子弟,遂以刊行于时,名曰《南州诗说》,盖举业正宗也。李曰华为之序,历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
《嘉善县志》:沈万钶,字仲容,万历丁酉举人。工于毛诗,尝仿王应麟《诗考》,旁引博稽,别门相附,为类三十,为卷亦三十,名曰《诗经类考》。书成盛行于时,识者皆称为诗家巨观。
《江宁县志》:顾起元,字邻初,万历戊戌进士第三。少承家学,受毛诗,读书于尔雅堂,作《尔雅堂诗说》四卷,其自序曰:先大夫以诗起家,隆庆初读书,永庆山房尝手录诸家诗说,藏诸笥中。余少过庭,爱而习之,独惜大雅以下诸篇阙弗载比,长而诸家之说觕所涉览,乃窃取其义续之,已又与诸弟参订,别为一编,存之家塾,用课儿辈,而门人辈遂板而行之,余不能止也。历官至吏部右侍郎。
《杭州府志》:沈守正,字无回,万历癸卯举人。长于说诗,其说存小序首句,与苏子由同,著《诗经说通》十四卷行世。
《沔阳县志》:钱天锡,字公永,天启壬戌进士,历官广西按察副使。尝读诗而叹曰:他经可以诂解,唯《诗》当以声论,夫以义求者离性远,以声感者与性近,牖民孔易亦求之于性情之间而已。余少受诗先民部,汎滥诸家之说,变风非淫,变雅非美,既奉先子之训不敢尽是己见,嗣遭先子之变𥳑帙,漫漶不复伦次。越数年,璜儿颇能言诗,因取其大指不谬于圣人者而授之,并与同好者商焉,著《诗牖》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