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
第七十七卷目录
言语部总论一
易经〈乾卦 坤卦 颐卦 困卦 系辞上 系辞下〉
书经〈虞书大禹谟 商书说命中 周书洪范 毕命〉
诗经〈小雅正月 雨无正 巧言 巷伯 大雅假乐 公刘 板 抑〉
礼记〈曲礼上 曲礼下 檀弓下 少仪 杂记 坊记 表记〉
老子〈显质章〉
管子〈形势解〉
孔子家语〈颜回〉
墨子〈非命下 公孟〉
尹文子〈大道上〉
鬼谷子〈捭阖〉
荀子〈荣辱篇 非相篇 非十二子篇〉
韩非子〈难言〉
吕氏春秋〈重言 精论 淫辞〉
孔丛子〈嘉言 记义〉
说苑〈善说〉
韩诗外传〈论言语三则〉
淮南子〈人閒训〉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篇 曾子大孝篇〉
法言〈问道篇 问神篇 寡见篇〉
论衡〈定贤篇〉
中论〈贵验 贵言 覈辩〉
抱朴子〈重言〉
新论〈慎言〉
迂书〈言戒〉
朱子大全集〈答刘平甫〉
石林家训〈慎言〉
世范〈处己〉
易经〈乾卦 坤卦 颐卦 困卦 系辞上 系辞下〉
书经〈虞书大禹谟 商书说命中 周书洪范 毕命〉
诗经〈小雅正月 雨无正 巧言 巷伯 大雅假乐 公刘 板 抑〉
礼记〈曲礼上 曲礼下 檀弓下 少仪 杂记 坊记 表记〉
老子〈显质章〉
管子〈形势解〉
孔子家语〈颜回〉
墨子〈非命下 公孟〉
尹文子〈大道上〉
鬼谷子〈捭阖〉
荀子〈荣辱篇 非相篇 非十二子篇〉
韩非子〈难言〉
吕氏春秋〈重言 精论 淫辞〉
孔丛子〈嘉言 记义〉
说苑〈善说〉
韩诗外传〈论言语三则〉
淮南子〈人閒训〉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篇 曾子大孝篇〉
法言〈问道篇 问神篇 寡见篇〉
论衡〈定贤篇〉
中论〈贵验 贵言 覈辩〉
抱朴子〈重言〉
新论〈慎言〉
迂书〈言戒〉
朱子大全集〈答刘平甫〉
石林家训〈慎言〉
世范〈处己〉
学行典第七十七卷
言语部总论一
《易经》《乾卦》
文言,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本义〉修辞见于事者,无一言之不实也。〈大全〉朱子曰:修辞立诚,又是进德事。问:立诚不就制行上说而特指修辞,何也。曰:人不诚处,多在言语上。又曰:人多将言语做没紧要,容易说出来。若一一要实,这工夫自是大。修辞便是立诚,如今人持择言语,丁一确二,一字是一字,一句是一句,便是立诚。若还脱空乱语,诚如何立。
《坤卦》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本义〉括囊言结囊口而不出也,誉者过实之名,谨密如是则无咎而亦无誉矣。
《颐卦》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程传〉在身为言语于天下,则凡命令政教出于身者,皆是慎之,则必当而无失。〈大全〉朱子曰:谚云:祸从口出,病从口入,甚好此语前辈曾用以解颐之象。诚斋杨氏曰:慎言非默,当其可则谏,死不羡括囊。
《困卦》
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程传〉当困而言,人所不信,欲以口免困,乃所以致穷也,以说处困,故有尚口之戒。
《系辞上》
拟之而后言。〈大全〉平庵项氏曰:学易者拟其所立之象以出言,则言之浅深详略必各当其理。
又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
又
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大全〉节斋蔡氏曰:不言则是非不形,人之招祸唯言为甚,故言所当节也,密于言语即不出户庭之义,兑有言象。故于节之,初爻重明之。诚斋杨氏曰:唐高宗告武后以上官仪教我废汝,此君不密而失臣也,陈蕃乞宣臣章以示宦者,此臣不密而失身也。
《系辞下》
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大全〉进斋徐氏曰:叛背叛也,背叛正理其中有歉,则发于言辞自然惭作也,枝如木之有枝,开两岐疑者可否。未决则其辞不直,截或两岐也,诬善者谓谤善,为恶言语不实如物在水上浮游,不定失其守者,其见理不定无所操,执其辞多屈而不伸也,言心之声由乎中而见乎外,孟子诐淫邪遁一章意亦如此。
《书经》《虞书·大禹谟》
惟口出好兴戎。〈蔡传〉好善也,戎兵也,言发于口则有二者之分,利害之几可畏如此。
《商书·说命中》
惟口起羞。〈蔡传〉言语所以文身也,轻出则有起羞之患。
《周书·洪范》
言曰从。〈蔡传〉从者,顺也。
《毕命》
辞尚体要。〈大全〉夏氏曰:体则具于理而无不足,要则简而亦不至于有馀,谓辞理足而简约也。陈氏雅言曰:辞体要则典,重而不浮,故以为尚,若言而好异,则安能体要。
《诗经》《小雅·正月》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朱注〉讹言之人虚伪,反覆言之好丑皆不出于心,而但出于口,是以我之忧心益甚,而反见侵侮也,〈集解〉好言自口,此则言小人之巧,伪其言之美。恶,惟意好之者至于钻皮出羽,故为好言恶之者,至于洗垢索瘢,故为恶言莠言丑言也,特任口之所出而不得,其可爱可恶之实也。
《雨无正》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朱注〉言之忠者,当世之所谓不能言者也,故非但出诸口而适以瘁,其躬佞人之言当世所谓能言者也,故巧好其言如水之流,无所凝滞,而使其身处于安乐之地,恶忠直而好谀佞类如此。
《巧言》
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朱注〉蛇蛇安舒也,硕大也,谓善言也,善言出于口者宜也,巧言如簧则岂可出于口哉,言之徒可羞愧而彼颜之厚,不知以为耻也,〈集解〉蛇蛇安闲也,小人之情不可测,安闲而为大言也,出自口矣,与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同言之,好恶惟其口之所出,曾无实巧言,如簧巧言如笙中之簧以说,人出其言曾无愧耻,以见其厚貌深中也,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惟其巧言,则必崄峻其心,而外貌则安然无所耻,此所以鲜矣仁也。
《巷伯》
缉缉翩翩,谋欲谮人,慎尔言也,谓尔不信。〈朱注〉缉缉口舌,声翩翩往来貌谮人者,自以为得计矣,然不慎尔言,听者有时而悟,且将以尔为不信矣。
捷捷幡幡,谋欲谮言,岂不尔受,既其女迁。
〈朱注〉捷捷儇利,貌幡幡反覆貌。〈大全〉华谷严氏曰:汝能谮人,人亦能谮汝,其祸将迁及汝矣。〈集解〉江充之谮,太子其始也,虽足以投其志,其终也,身亦受其祸,所谓既其女迁是也。
《大雅·假乐》
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朱注〉秩秩有常也,〈大全〉庆源辅氏曰:德音以其形于声,誉者而言声誉秩秩,然有常而不替。
《公刘》
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朱注〉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言其所言,语其所语。
《板》
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大全〉丰城朱氏曰:辑者和也,言于天理无所逆也,此民之所以洽也,怿者悦也,言于人情无所咈也,此民之所以定也。
《抑》
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朱注〉当谨其言语,盖玉之玷缺尚可磨,铝之使平,言语一失莫能救之,其戒深切矣。〈大全〉段氏曰:言行均不可以有失,而言之失尤易,能谨其易者则行可。
知也
无易由言,无曰苟矣,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
〈朱注〉言不可轻易其言,盖无人为我执持其舌者,故言语由己易,致差失常当执持,不可放去也。〈集解〉其言一出则不可追,人能知莫扪朕舌之说,则其出言之际,戒之,慎之,不敢少忽,如古人之三缄其口,则其意可见矣。
《礼记》《曲礼上》
安定辞。〈陈注〉程子曰:心定者,其言安以舒,不定者其辞轻以疾。
又
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陈注〉郑氏曰:言道言合于道也。
又
长者不及,毋儳言。
〈陈注〉儳暂也亦参错不齐之貌,长者言事未竟未及其他,少者不可举他事为言,暂然错杂长者之说。
又
毋剿说,毋雷同。
〈陈注〉揽取他人之说以为己说,谓之剿说闻人之言而附和之,谓之雷同,如雷之发声而物同应之也。
又
外言不入于梱,内言不出于梱。
〈陈注〉梱门限也,内外有限,故男不言内,女不言外。
《曲礼下》
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陈注〉丧,凶事也,不言乐祭,吉事也,不言凶,公,私之事不可相干,私事不可言于公庭,故公庭不言妇女。
又
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
〈陈注〉随其所在而谋议之。
朝言不及犬马。
〈陈注〉犬马微贱,不当言之于朝。
又
在朝言礼,问礼对以礼。
〈陈注〉朝廷之上,凡所当言者,皆礼也,一问一对必稽于礼,孔子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尽此道也。
《檀弓下》
其言呐呐然如不出诸其口。〈陈注〉呐呐声低而语缓也,如不出其口,似不能言者。
《少仪》
毋身质言语。〈陈注〉言语之际,疑则阙之,不可自我质正,恐有失误也。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陈注〉穆穆者,敬以和,皇皇者,正而美。
《杂记》
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问。〈陈注〉言自言己事也,语为人论说也。〈大全〉严陵方氏曰:言略而语详,对应而问倡以居忧,有所不暇,故也。
《坊记》
君子约言,小人先言。〈陈注〉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故君子之言常约,小人则先言而后行,不必其言行之相顾也。
《表记》
不失口于人。〈陈注〉马氏曰:见其所可语而不虑,其所可默则失口于人。
《老子》《显质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管子》《形势解》
圣人之诺已也,先论其理义,计其可否,义则诺,不义则已。可则诺,不可则已,故其诺未尝不信也。小人不义亦诺,不可亦诺,言而必诺,故其诺未必信也;故曰:必诺之言,不足信也。言而语道德忠信孝悌者,此言无弃者。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无弃之言,公平而无私,故贤不肖莫不用,故无弃之言者,参伍于天地之无私也;故曰:有无弃之言者,必参之于天地矣。
《孔子家语》《颜回》
颜回问于孔子曰:小人之言有同乎。君子者不可不察也。孔子曰: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故君子为义之上相疾也,退而相爱;小人于为乱之上相爱也,退而相恶。《墨子》
《非命下》
子墨子言曰:凡出言谈,若不先立仪而言。譬之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焉也。我以为虽有朝夕之辨,必将终未可得而从定也。是故言有三法。何谓三法。曰:有考之者,原之者,有用之者。恶乎考之。考先圣大王之事。恶乎原之。察众之耳目之请。恶乎用之。发而为政乎国,察万民而观之。此谓三法也。《公孟》
公孟子谓子墨子曰:君子共己以待,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譬若钟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子墨子曰:是言有三物焉,子乃今知其一身也,又未知其所谓也。若大人行淫暴于国家,进而谏,则谓之不逊,因左右而献谏,则谓之言议。此君子之所疑惑也。若大人为政,将因于国家之难,譬若机之将发也然,君子之必以谏,然而大人之利,若此者,虽不扣必鸣者也。若大人举不义之异行,虽得大巧之经,可行于军旅之事,欲攻伐无罪之国,有之也,君得之,则必用之矣。以广辟土地,著税伪材,出必见辱,所攻者不利,而攻者亦不利,是两不利也。若此者,虽不扣必鸣者也。且子曰:君子共已待,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譬若钟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今未有扣,子而言,是子之谓不扣而鸣耶。是子之所谓非君子耶。《尹文子》《大道上》
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勿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君子非乐有言,有益于治不得不言,君子非乐有为,有益于事不得不为,故所言者不出于名法权术,所为者不出于农稼军阵周务而已。《鬼谷子》《捭阖》
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忧患贫贱苦辱弃捐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皆曰:终言恶以终为谋,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阴阳之理,尽小大之情得,故出入皆可何所不可乎。《荀子》《荣辱篇》
与人善言,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足无所履者也,凡在言也。巨涂则让,小涂则殆,虽欲不谨,若云不使。快快而亡者、怒也,察察而残者、忮也,博而穷者、訾也,清之而俞浊者、口也,豢之而俞瘠者、交也,辩而不说者、争也,直立而不见知者、胜也,廉而不见贵者、刿也,勇而不见惮者、贪也,信而不见敬者、好剸行也。此小人之所务,而君子之所不为也。《非相篇》
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然而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故君子之于言也,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之言,乐于钟鼓琴瑟。故君子之于言无厌。鄙夫反是:好其实不恤其文,是以终身不免埤污佣俗。故易曰:括囊无咎无誉。腐儒之谓也。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焉。是以小人辩言险,而君子辩言仁也。言而非仁之中也,则其言不若其默也,其辩不若呐也。言而仁之中也,则好言者上矣,不好言者下也。故仁言大矣:起于上所以道于下,正令是也;起于下所以忠于上,谋救是也。故君子之行仁也无厌、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言君子必辩。小辩不如见端,见端不如见本分。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圣人士君子之分具矣。有小人之辩者,有士君子之辩者,有圣人之辩者:不先虑,不早谋,发之而当,成文而类,居错迁徙,应变不穷,是圣人之辩者也。先虑之,早谋之,斯须之言而足听,文而致实,博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辩也。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然而口舌之均,唯则节,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夫是之谓奸人之雄。
《非十二子篇》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故知默犹知言也。故多言而类,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少无法,而流湎然,虽辩,小人也。故劳力而不当民务,谓之奸事,劳知而不律先王,谓之奸心;辩说譬喻,齐给便利,而不顺礼义,谓之奸说。此三奸者,圣王之所禁也。《韩非子》《难言》
臣非非难言也,所以难言者:言顺比滑泽,洋洋纚纚然,则见以为华而不实;敦祗恭厚,鲠固慎完,则见以为拙而不伦;多言繁称,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总微说约,径省而不饰,则见以为刿而不辩;激意亲近,探知人情,则见以为谮而不让;闳大广博,妙远不测,则见以为夸而无用;纤计小谈,以具数言,则见以为陋;言而近世,辞不悖逆,则见以为贪生而谀上;言而远俗,诡躁人閒,则见以为诞;捷敏辩给,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殊释文学,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时称诗书,道法往古,则见以为诵。此臣非之所以难言而重患也。《吕氏春秋》《重言》
人主之言,不可不慎。高宗,天子也,即位谅闇,三年不言。卿大夫恐惧,患之。高宗乃言曰:以余一人正四方,余惟恐言之不类也,兹故不言。古之天子,其重言如此,故言无遗者。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圭,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汝。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余一人与虞戏也。周公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遂封叔虞于晋。周公旦可谓善说矣,一称而令成王益重言,明爱弟之义,有辅王室之固。荆庄王立三年,不听而好讔。成公贾入谏。王曰:不谷禁谏者,今子谏,何故。对曰:臣非敢谏也,愿与君王讔也。王曰:胡不设不谷矣。对曰:有鸟止于南方之阜,三年不动不飞不鸣,是何鸟也。王射之曰:有鸟止于南方之阜,其三年不动,将以定志意也;其不飞,将以长羽翼也;其不鸣,将以览民则也。是鸟虽无飞,飞将冲天;虽无鸣,鸣将骇人。贾出矣,不谷知之矣。明日朝,所进者五人,所退者十人。群臣大说,荆国之众相贺也。故诗曰:何其久也,必有以也,何其处也,必有与也,其庄王之谓邪。《精论》
胜书说周公旦曰:廷小人众,徐言则不闻,疾言则人知之,徐言乎。疾言乎。周公旦曰:徐言。胜书曰:有事于此,而精言之而不明,勿言之而不成,精言乎。勿言乎。周公旦曰:勿言。故胜书能以不言说,而周公旦能以不言听,此之谓不言之听。不言之谋。《淫辞》
非辞无以相期,从辞则乱。乱辞之中又有辞焉,心之谓也。言不欺心,则近之矣。凡言者,以谕心也。言心相离,而上无以参之,则下多所言非所行也,所行非所言也。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孔丛子》《嘉言》
宰我问君子尚辞乎。孔子曰:君子以理为尚,博而不要,非所察也。繁辞富说,非所听也。唯知者不失理。孔子曰:吾于予取其言之近类也。于赐取其言之切事也。近类则足以喻之,切事则足以惧之。《记义》
孔子使宰予使于楚,楚昭王以安车象饰,因宰予以遗孔子焉。宰予曰:夫子无以此为也。王曰:何故。对曰:臣以其用,思其所在观之,有以知其然。王曰:言之。宰予对曰:自臣侍从夫子以来,窃见其言不离道,动不违仁,贵义尚德,清素好俭,仕而有禄不以为积,不合则去,退无吝心,妻不服綵,妾不衣帛,车器不雕,马不食粟,道行则乐其治,不行则乐其身,此所以为夫子也。若夫观目之丽靡,窈窕之淫音,夫子过之弗之视,遇之弗之听也。故臣知夫子之无用此车也。王曰:然则夫子何欲而可。对曰:方今天下道德寝息,其志欲兴而行之,天下诚有欲治之君,能行其道,则夫子虽使徒步以朝,固犹为之,何必远辱君之重贶乎。王曰:乃今而后知孔子之德也大矣。宰予归以告孔子,孔子曰:二三子以予之言何如。子贡对曰:未尽夫子之美也。夫子德高则配天,深则配海,若予之言,行事之实也。夫子曰:夫言贵实,使人信之,舍实何称乎。是赐之华不若予之实也。《汉·刘向·说苑》《善说》
孙卿曰:夫谈说之术,齐庄以立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谕之,分别以明之,欢忻愤懑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行矣。夫是之谓能贵其所贵。传曰:唯君子为能贵其所贵也。诗云:无易由言,无曰苟矣。鬼谷子曰:人之不善而能矫之者难矣。说之不行,言之不从者,其辨之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持之不固也;既固而不行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辨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其言神而珍,白而分,能入于人之心,如此而说不行者,天下未尝闻也。此之谓善说。子贡曰:出言陈辞,身之得失,国之安危也。诗云:辞之怿矣,民之莫矣。夫辞者人之所以自通也。主父偃曰:人而无辞,安所用之。昔子产修其辞,而赵武致其敬;王孙满明其言,而楚庄以惭;苏秦行其说,而六国以安;蒯通陈其说,而身得以全。夫辞者乃所以尊君、重身、安国、全性者也。故辞不可不修而说不可不善。
《韩诗外传》《论言语三则》
问者不告,告者不问,有诤气者勿与论。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然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然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然后可与言道之极。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瞽,可与言而不与之言,谓之隐。诗曰:彼交匪纾,天子所予。言必交吾志然后予。天下之辩,有三至五胜,而辞置下。辩者、别殊类,使不相害;序异端,使不相悖;输公通意,扬其所谓,使人预知焉,不务相迷也。是以辩者不失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故辩可观也。夫繁文以相假,饰辞以相悖,数譬以相移,外人之身,使不得反其意,则论便然后害生也。夫不疏其指而弗知,谓之隐;外意外身,谓之讳;几廉倚跌,谓之移;指缘谬辞,谓之苟;四者所不为也,故理可同睹也。夫隐讳移苟,争言竞为而后息,不能无害其为君子也,故君子不为也。论语曰: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诗曰:无易由言,无曰苟矣。传曰:鸟之美羽勾喙者、鸟畏之;鱼之侈口垂腴者、鱼畏之;人之利口赡辞者、人畏之。是以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诗曰:我友敬矣,谗言其兴。
《淮南子》《人閒训》
或说听计当而身疏,或言不用、计不行而益亲。何以明之。三国伐齐,围平陆,括子以报于牛子曰:三国之地,不接于我,踰邻国而围平陆,利不足贪也。然则求名于我也。请以齐侯往。牛子以为善。括子出,无害子入。牛子以括子言告无害子。无害子曰:异乎臣之所闻。牛子曰:国危而不安,患结而不解。何谓贵智。无害子曰:臣闻之,有裂壤土以安社稷者,闻杀身破家以存其国者,不闻出其君以为封疆者。牛子不听无害子之言,而用括子之计,三国之兵罢,而平陆之地存。自此之后,括子日以疏,无害子日以进。故谋患而患解,图国而国存,括子之智得矣。无害子之虑无中于策,谋无益于国,然而心调于君,有义行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篇》
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复之,思复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慎矣。人信其言,从之以行,人信其行,从之以复;复宜其类,类宜其年,亦可谓外内合矣。《曾子·大孝篇》
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己,然后不辱其身,不忧其亲,则可谓孝矣。《扬雄·法言》《问道篇》
大哉,圣人言之至也。开之,廓然见四海;闭之,閛然不睹墙之里。圣人之言,似于水火。或问水火。曰:水,测之而益深,穷之而益远;火,用之而弥明,宿之而弥壮。允治天下,不待礼文与五教。
《问神篇》
君子之言幽必有验乎明,远必有验乎近,大必有验乎小,微必有验乎著。无验而言谓之妄。君子妄乎。不妄。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其言,难矣哉。惟圣人得言之解,得书之体,白日以照之,江、河以涤之,浩浩乎其莫之禦也。面相之,辞相适,捈中心之所欲,通诸人之嚍嚍者,莫如言。弥纶天下之事,记久明远,著古昔之吻吻,传千里之忞忞者,莫如书。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圣人之辞浑浑若川。顺则便,逆则否者,其惟川乎。《寡见篇》
或曰:良玉不雕,美言不文,何谓也。曰:玉不雕,玙璠不作器;言不文,典谟不作经。《后汉·王充·论衡》《定贤篇》
治不谋功,要所用者是;行不责效,期所为者正。正是审明,则言不须繁,事不须多。故曰:言不务多,务审所谓。行不务远,务审所由。言得道理之心,口虽讷不辩,辩在胸臆之内矣。故人欲心辩,不欲口辩。心辩则言丑而不违,口辩则辞好而无成。孔子称少正卯之恶曰:言非而博,顺非而泽。内非而外以才能之,众不能见则以为贤。夫内非外是,世以为贤,则夫内是外无以自表者,众亦以为不肖矣。是非乱而不治,圣人独知之。人言行多若少正卯之类,贤者独识之。世有是非错缪之言,亦有审误纷乱之事,决错缪之言,定纷乱之事,唯贤圣之人为能任之。圣心明而不闇,贤心理而不乱。用明察非,非无不见;用理诠疑,疑无不定。与世殊指,虽言正是,众不晓见。何则。沈溺俗言之日久,不能自还以从实也。是故正是之言为众所非,离俗之礼为世所讥。管子曰:君子言堂满堂,言室满室。怪此之言,何以得满。如正是之言出,堂之人皆有正是之知,然后乃满。如非正是,人之乖刺异,安得为满。夫歌曲妙者,和者则寡;言得实者,然者则鲜。和歌与听言,同一实也。曲妙人不能尽和,言是人不能皆信。
《魏·徐干·中论》《贵验》
事莫贵乎。有验言莫弃乎,无徵言之未有益也,不言未有损也,水之寒也,火之热也,金石之坚刚也,此数物未尝有言而人莫不知,其然者信著乎,其体也,使吾所行之信,若彼数物而谁其疑我哉,今不信吾所行而怨人之不信也,犹教人执鬼缚魅而怨人之不得也,惑亦甚矣。孔子曰:欲人之信,己也,则微言而笃行之,笃行之则用日久,用日久则事著明,事著明则有目者,莫不见也,有耳者莫不闻也,其可诬哉,故根深而枝叶茂,行久而名誉远。易曰:𢘆亨无咎利贞,言久于其道也。伊尹放太甲,展季覆寒女商鲁之民,不称淫篡焉,何则积之于素也,故染不积则人不观其色,行不积则人不信其事。子思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也,同令而化,化在令外也,谤言也,皆缘类而作倚事而兴加其似者也,谁谓华岱之不高,江汉之不长,与君子修德亦高而长之将何患矣,故求己而不求诸人,非自强也,见其所存之富耳。子思曰:事自名也,声自呼也,貌目眩也,物自处也,人自官也,无非自己者,故怨人之谓壅怨己之谓通通也,知所悔壅也,遂所误遂所误也,亲戚离之知所悔也,疏远附之疏远附也,常安乐亲戚离也,常危惧,自生民以来未有不然者也,殷纣为天子而称独,夫仲尼为匹夫而称素王,尽此类也,故善钓者不易渊而殉鱼,君子不降席而追道治乎,八尺之中而德化光矣。古之人歌曰:相彼元鸟止于陵阪仁道,在近求之无远人情也,莫不恶谤而卒不免乎,谤其故何也,非爱致力而不已之也,已之之术反也,谤之为名也,逃之而愈至,距之而愈来,讼之而愈多,明乎,此则君子不足为也,闇乎,此则小人不足得也,帝舜屡省禹拜昌言明乎,此者也,厉王蒙戮吴起刺之闇乎,此者也,皆书名前策著形列图,或为世法,或为世戒,可不慎之。曾子曰:或言予之善,予惟恐其闻,或言予之不善,惟恐过而见予之鄙色焉,故君子服过也,非徒饰其辞而已诚,发乎中心形乎容貌其爱之也,深其更之也,速如追兔惟恐不逮,故有进业无退功。诗曰:相彼脊令载飞载鸣,我日斯迈而月斯征,迁善不懈之谓也,夫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失体丧心之人祸,乱之所及也,君子舍旃。《周书》有言,人毋鉴于水,鉴于人也,鉴也者可以察形言也,者可以知德小人,耻其面之不及子都也,君子耻其行之不如尧舜也,故小人尚明鉴,君子尚至言,至言也,非贤友则无取之,故君子必求贤友也,诗曰: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言,朋友之义,务在切直以升于善道者也,故君子不友不如己者,非羞彼而大我也,不如己者须己而植者也,然则扶人不暇将谁相我哉,吾之偾也,亦无日矣,故偾极则纵多友,邪则己僻也,是以君子慎取友也。孔子曰:居而得贤友福之次也,夫贤者言足听貌足象行足法加乎,善奖人之美而好摄人之过,其不隐也,如影其不讳也,如响,故我之,惮之。若严君在堂而神明处室矣,虽欲为不善,其敢乎,故求益者之居游也,必近所畏而远所易。诗云:无弃尔辅员于尔辐屡,顾尔仆不输,尔载亲贤求助之谓也。
《贵言》
君子必贵其言,贵其言则尊其身,尊其身则重其道,重其道所以立其教,言费则身贱,身贱则道轻,道轻则教废,故君子非其人则弗与之言,若与之言必以其方,农夫则以稼穑,百工则以技巧,商贾则以贵贱,府史则以官守,大夫及士则以法制,儒生则以学业,故易曰:艮其辅言,有序不失,事中之谓也,若夫父慈子孝姑爱妇顺兄友弟恭,夫敬妻听朋友必信,师长必教,有司日月虑知乎,州闾矣,虽庸人则亦循循然与之言此可也,过此而往则不可也,故君子之与人言也,使辞足以达,其知虑之所至,事足以合其性,情之所安,弗过其任而强牵制也,苟过其任而强牵制则将昏瞀,委滞而遂疑,君子以为欺我也,不则曰:无闻知矣,非故也,明偏而示之以幽,弗能照也,听寡而告之以微,弗能察也,斯所资于造化者也。虽曰:无讼其如之何。故孔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夫君子之于言也,所致贵也,虽有夏后之璜,商汤之驷,弗与易也,今以施诸俗士以为志,诬而弗贵听也,不亦辱己而伤道乎,是以君子将与人语,大本之源而谈性义之极者,必先度其心志,本其器量,视其锐气,察其堕衰,然后唱焉,以观其和导焉,以观其随,随和之徵发乎,音声形乎,视听著乎,颜色动乎身体然后可以发幽而步远,功察而治微,于是乎闿张以致之,因来以进之,审谕以明之,杂称以广之,立准以正之,疏烦以理之,疾而勿迫,徐而勿失,杂而勿结,放而勿逸,欲其自得之也,故大禹善治水而君子善导人,导人必因其性,治水必因其势,是以功无败而言无弃也,荀卿曰:礼恭然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然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然后可与言道之致,有争气者勿与辩也。孔子曰:惟君子然后能贵其言,贵其色,小人能乎,哉仲尼荀卿先后知之。问者曰:或有周乎,上哲之至论通乎,大圣之洪业而好与俗士辩者,何也。曰:以俗士为必能识之,故也,何以验之,使彼有金石,丝竹之乐则不奏乎,聋者之侧有山龙,华虫之文则不陈乎,瞽者之前知聋者之不闻也,知瞽者之不见也,于己之心分数,明白至于俗士而独不然者,知分数者不明也,不明之故何也,夫俗士之牵达人也,犹鹑鸟之欺孺子也,鹑鸟之性善近人飞不峻也,不速也,蹲蹲然似若将可获也,卒至乎不可获,是孺子之所以膝踠足而不以为弊也,俗士之与达人言也,受之虽不肯拒之则无说,然而有赞焉,有和焉,若将可寤卒至乎不可寤,是达人之所以乾唇竭声而不舍也,斯人也,固达之蔽者也,非达之达者也,虽能言之,犹夫俗士而已矣,非惟言也,行亦如之得,其所则尊荣,失其所则贱辱,昔仓梧丙娶妻美而以与其兄,欲以为让也,则不如无让焉,尾生与妇人期于水,边水暴至不去,而死欲以为信也,则不如无信焉,叶公之党,其父攘羊而子證之,欲以为直也,则不如无直焉,陈仲子不食母兄之食,出居于陵,欲以为洁也,则不如无洁焉,宗鲁受齐豹之谋,死孟絷之难,欲以为义也,则不如无义焉,故凡道蹈之既难,错之益不易,是以君子慎诸己,以为往鉴焉。《覈辩》
俗士之所谓辩者,非辩也,非辩而谓之辩者,盖闻辩之名而不知辩之实,故目之妄也,俗之所谓辩者利口者也,彼利口者,苟美其声气,繁其辞令,如激风之至,如暴雨之集,不论是非之性,不识曲直之理,期于不穷务于必胜以,故浅识而好奇者,见其如此也,固以为辩不知木讷而达道者,虽口屈而心不服也,夫辩者求服人心也,非屈人口也,故辩之为言别也,为其善分别事类而明处之也,非谓言辞切给而以陵盖人也,故传称春秋微而显婉而辩者,然则辩之言必约以至不烦,而谕疾徐应节不犯礼教,足以相称乐尽人之辞,善致人之志使论者,各尽得其愿而与之得解其称也,无其名其理也,不独显,若此则可谓辩,故言有拙而辩者焉,有巧而不辩者焉,君子之辩也,欲以明大道之中也,是岂取一坐之胜哉,人心之于是非也,如口之于味也,口者非以己之调膳则独美而与人,调之则不美也,故君子之于道也,在彼犹在己也,苟得其中则我心悦焉,何择于彼,苟失其中则我心不悦焉,何取于此,故其论也,遇人之是则止矣,遇人之是而犹不止,苟言苟辩则小人也,虽美说何异乎。鵙之好鸣铎之喧哗哉,故孔子曰:小人毁訾以为辩,绞急以为智,不逊以为勇,斯乃圣人所恶而小人以为美,岂不哀哉。夫利口之所以得行乎,世也。盖有由也,且利口者心足以见小数,言足以尽巧辞给足,以应切问难足以断,俗疑然而好说而不倦,谍谍如也,夫类族辩物之士者,寡而愚闇不达之人者,多孰知其非乎,此其所无用而不见,废也,至贱而不见遗也,先王之法折言破律乱名改作者,杀之行僻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者,亦杀之,为其疑众惑民,而溃乱至道也,孔子曰:巧言乱德,恶似而非者也。《抱朴子》《重言》
余友人元怕先生者,齿在志学固已穷,览六略旁综河雒昼,竞羲和之末,景夕照望舒之馀辉,道靡远而不究,言无微而不测,以儒道为城池,以机神为干戈,故谈者莫不望尘而衔璧,文士寓目而格笔,俄而寤智者之不言,觉守一之无咎意,得则齐筌,蹄之可弃,道乖则觉唱高而和寡,于是奉老氏多败之戒思,金人三缄之义,括锋颖而如讷韬修翰,于彤管含金怀玉,抑谧华辩终日弥夕,或无一言,门人进曰:先生默默,小子胡述且与庸夫无殊焉,窃谓号钟不鸣则不异于积,铜浮磬息音则未别乎,聚石也。元怕先生答曰:吾特收远名于万代,求知己于将来,岂能竞见知于今日,立标格于一时乎,陶甄以盛酒,虽美不见酣。身卑而言高虽,是不见信徒,卷舌而竭声,将何救于流遁,古人六十笑,五十九不远迷,复乃觉有以也,夫玉之坚金之刚,冰之冷,火之热,岂须自言,然后明哉。且八音九奏不能无长短之病,养由百发不止将有一失之疏,玩凭河者数溺于水,好剧谈者多漏于口,伯牙谨于操弦,故终无烦手之累,儒者敬其辞令,故无枢机之辱,浅近之徒则不然焉,辩虚无之不急,争细事以费言论,广修坚白无用之说,讼诸子非圣过正之书,损教益惑谓之深远,委弃正经竞治邪学,或与闇见者,较唇吻之胜负为不识者,吐清商之谈,对非敌力之人,旁无赏解之客,何异奏雅乐于木梗之侧,陈元黄于土偶之前哉,徒口枯气乏椎,吭扺掌斤斧缺坏而槃节不破,勃然战色而乖忤愈远,致令恚容表颜丑,言自口偷薄之变生乎,其閒既玷之谬不可救磨未若希声以全大音,约说以俟识者矣。《刘协·新论》《慎言》
日月者,天之文也,山川者,地之文也,言语者,人之文也,天文失则有谪蚀之变,地文失则有崩竭之灾,人文失则有伤身之患,故口者言语之门,户舌者门户之关钥,关钥动则门户开,门户开则言语出,出言之善则千里应之,出言之恶则千里违之,言失于己不可遏于人,情发于近不可止于远,是以君子慎其关钥以密言语,言语在口,譬含锋刃不可动也,动锋刃者必伤喉舌,言失之害非惟锋刃其所,伤者不惟喉舌,故天有卷舌之星,人有缄口之铭,所以警恌言防口尤也,口舌者,祸患之宫,亡灭之府也,语言者,性命之所,属而形骸之所系也,言出患入,语失身亡,身亡不可复存,言出不可复追,其犹射也,悬机未发则犹可止矢,一离弦虽欲返之弗可得也,易诫枢机诗刺言玷,斯言一玷非礛所磨,枢机既发,岂骇电所追,皆前圣之至,慎后人之埏,镕明者慎言,故无失言,闇者,轻言自致害灭,昔智伯失言于水,灌韩魏蹑其肘足,魏武漏语于英雄,元德遗其匕著,是以头为秽器师,驰徐州地分三晋土,割岷蜀亡败长衅为天下笑,不慎言也,韩昭侯与棠溪公谋而终夜独寝,虑梦言露于妻妾也,孔光不对温室之树,恐言之泄于左右也,言者风也,无足而行,无翼而飞,不可易也,是以圣人当言而惧,发言而忧,如蹈水火临危险也,礼然后动则动,如春风人不厌其动时,然后言则言,如金石人不厌其声,故身无失行,口无过言也。
《司马光·迂书》《言戒》
迂夫曰:言不可不重也,子不见钟鼓乎。夫钟鼓𨙫之,然后鸣铿訇镗鞳,人不以为异也,若不叩自鸣人,孰不谓之妖邪,可以言而不言,犹叩之而不鸣也,亦为废钟鼓矣。
《朱子大全集》《答刘平甫》
夫子云:不学诗无以言,先儒以为心平气和则能言:《易系辞》曰:易其心然后语,谓平易其心而后语也。明道先生曰:凡为人言者,理胜则事明,气忿则招拂,告子云不得于言,勿求于心,孟子以为不可。〈此言凡与人交际之道〉记曰:子事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此事亲事长之道也〉适以此意奉闻大略,然此等事更留意,体察勤加镌治为妙,此别须有旬月之期,怀不能已聊,复言之他日相见,只此可验进学工,夫更不须问疑难也,在彼凡事存此意,善处为佳途中,望宽怀自爱。《叶适·石林家训》《慎言》
易言乱之所由生也,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庄子曰:两喜多溢美之言,两怒多溢恶之言,文注人言多不能尽,实非喜即怒,喜而溢美,犹不失厚,怒而溢恶则为人之害,多矣。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夫己轻,以恶加人则人亦孰,不以恶加己是自相加也,吾见人言类不过有四习于诞妄者,每信口剧谈不问人之利害,惟意所欲言乐于多知者,并缘形似因以称誉,虽不过其实,自不能觉溺于爱,恶者所爱虽恶强为之,掩覆所恶,虽善巧为之,破毁轧于利害者,修造端谋倾之,惟恐不力中之,惟恐不深而人之听言,其类不过二纯,实者不辨是非,一皆信之疏快者,不计利害,一皆传之,此言所以不可不慎也,今汝曹前四弊,吾知其或可免,若后二失吾不见无忧,盖汝曹涉世津梁,未尝经患难于人情,狡诈非能尽察则安知不有因,堕陷溺者乎,故将欲慎言必先省事,择交务简,静无所求则自然不入是非,毁誉之言亦不到汝耳,汝不得已而有闻,纯实者每致其思,无轻信疏快者,每谨其戒,无轻传则庶乎,其免矣。
《袁釆·世范》《处己》
言语简寡,在我可以少悔,在人可以少怨。
亲戚故旧因言语而失欢者,未必其言语之伤人多是颜色辞气,暴厉能激人之怒,且如谏人之短,语虽切直而能温颜,下气纵不见听亦未必怒,若平常言语无伤人处而词色俱厉,纵不见怒亦须怀疑,古人谓怒于室者,色于市,方其有怒与他人,言必不卑逊,他人不知所,自安得不怪,故盛怒之际,与人言语尤当自警,前辈有言,诫酒后语,忌食时嗔,忍难耐事顺自强,人常能持此最得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