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六十六卷目录
朱姓部汇考
后汉书〈朱晖传〉
蔡中郎集〈朱公叔鼎铭〉
唐书〈宰相世系表〉
郑樵通志〈以国为氏 同名异实〉
廖用贤尚友录〈朱姓〉
苏州府志〈氏族谱〉
朱姓部列传一
上古
朱襄
有虞氏
朱虎
周
朱张 朱泙漫
朱厉附 朱苍
朱亥 朱英
秦
朱防 朱鸡石
汉
朱轸 朱濞
朱家 朱率
朱庆 朱进
朱建 朱诎
朱悼 朱偃
朱辟彊 朱买臣
朱山拊 朱骄如
朱邑 朱先
朱言 朱云
朱普 朱宇
朱博 朱诩
后汉
朱祐 朱浮
朱遵 朱晖
朱演 朱颉
朱宠 朱伥
朱穆 朱野
朱俊 朱皓
朱普 朱零
朱宇 朱楷
朱并 朱震
魏
朱灵 朱建平
吴
朱治 朱桓
朱据 朱然
朱才 朱纪
朱琬 朱异
朱绩 朱熊
朱损 朱宣
朱季平
后汉书〈朱晖传〉
蔡中郎集〈朱公叔鼎铭〉
唐书〈宰相世系表〉
郑樵通志〈以国为氏 同名异实〉
廖用贤尚友录〈朱姓〉
苏州府志〈氏族谱〉
朱姓部列传一
上古
朱襄
有虞氏
朱虎
周
朱张 朱泙漫
朱厉附 朱苍
朱亥 朱英
秦
朱防 朱鸡石
汉
朱轸 朱濞
朱家 朱率
朱庆 朱进
朱建 朱诎
朱悼 朱偃
朱辟彊 朱买臣
朱山拊 朱骄如
朱邑 朱先
朱言 朱云
朱普 朱宇
朱博 朱诩
后汉
朱祐 朱浮
朱遵 朱晖
朱演 朱颉
朱宠 朱伥
朱穆 朱野
朱俊 朱皓
朱普 朱零
朱宇 朱楷
朱并 朱震
魏
朱灵 朱建平
吴
朱治 朱桓
朱据 朱然
朱才 朱纪
朱琬 朱异
朱绩 朱熊
朱损 朱宣
朱季平
氏族典第六十六卷
朱姓部汇考
《后汉书》《朱晖传》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家世衣冠。〈注〉东观记曰其先宋微子之后也,以国氏姓。周衰,诸侯灭宋,奔砀,易姓为朱,后徙于宛也。
《蔡中郎集》《朱公叔鼎铭》
忠文朱公名穆,字公叔。有殷之胄,微子启以帝乙元子,周武王封诸宋,以奉成汤之祀。至元子启生公子朱,其后氏焉。后自沛迁于南阳之宛,遂大于宋。《唐书》《宰相世系表》
朱氏出自曹姓,颛顼之后。有陆终产六子,其第五子曰安。周武王克商,封安苗裔侠于邾,附庸于鲁,其地鲁国邹县是也。自安仪父十二世,始见《春秋》。齐桓行霸,仪父附从,进爵称子。桓公以下《春秋》后八世而为楚所灭,故子孙去邑,为朱氏,世居沛国相县。前汉大司马长史诩生浮,字公叔,大司马、大司空新息侯。生下邳太守永,永九世孙吏部尚书尚。尚生质,司徒。质二子:禹、卓。禹,司隶校尉、青州刺史,坐党锢诛,子孙避难丹阳,丹阳朱氏之祖也。卓生扶风太守翻,翻生上洛太守越。越字元胜,越八世孙丞相行,参军询,二子济,济生冲,冲生威,则散骑常侍、给事中。生腾,字龙怀,陈郡太守,三子:宪、斌、绰。绰字祖明,西阳太守,二子:龄石、超石。腾裔孙建,后周太子洗马,生僧宁,隋睢阳太守,生操。朱氏宰相一人:敬则。
《郑樵·通志》以国为氏〈周异姓国〉
朱氏,本邾也,姓曹。其世系见于邾,邾既失国,子孙去邑,以朱为氏。其后盛大者,有沛国、丹阳、永城、吴郡、钱塘、义阳、丹阳、太康、河南之九族,显于汉唐间。又有渴烛,浑可,朱浑,并改为朱氏,魏姓也。则为河南之族。
同名异实
朱氏有三:邾子之后,去邑为朱。又渴烛浑氏,可朱浑氏,并改为朱。《廖用贤·尚友录》朱姓
朱,沛国角音。又望出吴郡。《苏州府志》《氏族谱》
《朱氏千姓编》云,朱,高阳之后。周封于邾,后为楚灭,子孙去邑,氏朱。望出沛国,又吴郡。或云朱氏盛大者,有九族,吴郡居其一。郡之穹窿山有朱氏墓碣,字已漫灭,其可读者云:一十六世,四百二十九年居下邳,自平始三年避地至会昌壬戌,凡八百四十二年,籍于吴,此唐时子孙,追叙其先过江岁月也。朱姓部列传一
上古
朱襄
按《通鉴前编》:伏羲命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有虞氏
朱虎
按《书经·虞书·舜典》:帝曰:咨益,汝作朕虞,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传〉朱虎、熊罴,二臣名。周
朱张
按《论语》:逸民朱张,〈疏〉朱张字子弓,荀卿以比孔子。朱泙漫
按《庄子》: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朱厉附
按《万姓统谱》:莒穆公有臣曰:朱厉附事穆公,不见识焉。冬处于山林,食杼栗。夏处于洲泽,食菱藕。穆公以难死,朱厉附将往死之,其友止之,朱厉附曰:始吾以为君不吾知也。今君死而吾不死,是果不知我乎。吾将死之,以愧天下不知其臣者。遂往死之。朱苍
按《战国策》:惠施为齐、魏交令,太子鸣为质于齐。王欲见之,朱苍谓王曰:何不称病。臣请说婴子曰:魏王之年长矣,今有疾,公不如归太子以德之。朱亥
按《史记·信陵君传》: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弊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睥睨故久立,与其客语,乃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为上客。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魏安釐王二十年,秦围邯郸。魏使晋鄙救赵,留军壁邺,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侯生屏人閒语。为公子计,请如姬。盗晋鄙兵符。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行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朱英
按《史记·春申君传》:楚考烈王病。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今君处毋望之世,事毋望之王,安可以无毋望之人乎。春申君曰:足下置之。朱英知言不用,恐祸及身,乃亡去。秦
朱防
按《汉书·陈胜传》:胜以朱防为中正。
朱鸡石
按《汉书·项籍传》:项梁并秦嘉军,胡陵,将引而西。章邯至栗,梁使别将朱鸡石、馀樊君与战。馀樊君死。朱鸡石败,亡走胡陵。梁乃引兵入薛,诛朱鸡石。〈按《陈胜传》:朱鸡石,符离人。〉
汉
朱轸
按《汉书·功臣表》:轸以舍人前元年从起沛,以队帅先降翟王,掳章邯,封都昌侯。十四年薨,谥严。朱濞
按《汉书·功臣表》:濞以卒从起丰,入汉,以都尉击项籍、臧荼,封傿陵侯。十一年薨,谥严。朱家
按《汉书·游侠传》:朱家,鲁人。鲁以儒教,而朱家以侠闻。所臧活豪士以百数,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始。家亡馀财。阴脱季布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朱率
按《汉书·功臣表》:高后元年,都昌刚侯率嗣十五年薨。朱庆
按《汉书·功臣表》:高后四年,傿陵共侯庆嗣十二年,孝文七年,薨亡后。朱进
按《汉书·功臣表》:进以执矛从入汉,以中尉破曹咎用、吕相。高后四年四月丙申,封中邑侯。二十二年薨,谥贞。〈注〉师古曰:吕相,为吕王之相也。朱建
按《汉书·朱建传》:建,楚人。尝为淮南王黥布相。布欲反,谏止,不听。汉既诛布,赐建号平原君,徙长安。为人辨有口,刻廉刚直,辟阳侯得幸吕太后,欲知建,建不肯见。及建母死,贫未有以发丧。辟阳侯乃奉百金裞,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往赙凡五百金。久之,或毁辟阳侯,惠帝欲诛之。建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以计,出辟阳侯。孝文时,淮南厉王杀辟阳侯。孝文闻建为其策,使吏捕治。建自刭。帝惜之。召其子,拜中大夫。使匈奴,单于无礼,骂单于,遂死匈奴中。朱诎
按《汉书·功臣表》:孝文八年,都昌夷侯诎嗣,十六年薨。朱悼
按《汉书·功臣表》:孝文后二年,中邑侯悼嗣,二十一年。孝景后三年,有罪免。朱偃
按《汉书·功臣表》:孝景元年,都昌共侯偃嗣,二年薨。朱辟彊
按《汉书·功臣表》:孝景三年,都昌侯辟彊嗣,五年,中元年薨亡后。朱买臣
按《汉书·朱买臣传》:买臣字翁子,吴人。家贫好读书,艾薪给食,行且诵书。妻相随,数止买臣毋歌道中,买臣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四十馀矣。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买臣不能留,听去。后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严助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说之,拜中大夫、侍中、坐事免。久之,拜会稽太守。入吴界,见故妻,妻夫治道,买臣令后车载其夫妻置园中,给食之。妻自经死。入为主爵都尉,坐法免,复为丞相长史。张汤行丞相事,陵折之。买臣怨,告汤阴事,汤自杀,上亦诛买臣。朱山拊
按《汉书·朱买臣传》:买臣子山拊,官至郡守右扶风。朱骄如
按《史记·淮南王安传》:淮南王安为反谋,左吴、赵贤、朱骄如皆以为有福,什事九成。朱邑
按《汉书·朱邑传》:邑字仲卿,庐江舒人。少为桐乡啬夫,廉平不苛,吏民爱敬。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司农丞,迁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笃于故旧,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居处俭节,禄赐以共九族乡党,家亡馀财。神爵元年卒。天子诏赐邑子金百斤。邑且死,属其子曰: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起冢立祠,岁时,祀不绝。朱先
按《汉书·功臣表》:元康四年,都昌侯轸元孙昌侯国公士先,诏复家。朱言
按《汉书·功臣表》:元康四年,傿陵侯濞曾孙阳陵公士言,诏复家。朱云
按《汉书·朱云传》: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雠,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元帝时,少府五鹿充宗贵幸,为梁丘易,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会有荐云者,召入,摄齐登堂。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繇是为博士。迁杜陵令,坐故纵亡命,会赦,举方正,为槐里令。时中书令石显用事,与充宗为党。唯御史中丞陈咸年少抗节,不附显等,而与云相结。久之,有司考云,疑风吏杀人。事下丞相,丞相部吏考立其杀人罪。云亡入长安,复与咸计议。丞相具发其事。于是下云狱,减死为城旦。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云上书求见。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张禹。上大怒。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御史遂将云去。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自是不复仕,常居鄠田,诸生皆敬事焉。年七十馀,终于家。朱普
按《汉书·儒林传》:林尊。事欧阳高,为博士,论石渠,授平陵平当、梁陈翁生。由是欧阳有平、陈之学。平当授九江朱普公文。普为博士。朱宇
按《汉书·艺文志》:骠骑将军朱宇,赋三篇。〈注〉师古曰:《刘向别录》云:骠骑将军史朱宇志以宇在骠骑府,故总言骠骑将军。朱博
按《汉书·朱博传》:博字子元,杜陵人也,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是时,萧育、陈咸以公卿子著材知名,博皆友之矣,以太常掾察廉,补安陵丞,历曹史列掾,出为督邮书掾,而陈咸坐漏泄省中语下狱。博去吏,诈为医入狱,见咸,具知其所坐罪,又变姓名,为咸验治,卒免咸死罪,以此显名,成帝即位,王凤秉政,奏陈咸为长史。荐萧育、朱博,凤奇之,举博栎阳令,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官寺尽满,欲以观试博。博心知之,告外趣驾。驻车决遣,四五百人。吏民大惊。徙为并州刺史,迁琅邪。齐部舒缓养名,博视事。数年,大改其俗。以高第入守左冯翊,网络张设,敢诛杀。然亦纵舍,时有大贷,下吏以此为尽力。迁为大司农,坐法,左迁犍为太守。徙山阳,病免。复徵为光禄大夫,迁廷尉,职典决疑。恐为官属所诬,召正监掾史。共撰前世决事吏议难知者数十事,博为平处其轻重,十中八九。官属咸服每迁徙易官,所到辄出奇谲,哀帝即位,为光禄大夫,迁京兆尹,数月为大司空。博奏大司空官可罢,复置御史大夫。哀帝从之,乃更拜博为御史大夫。博为人廉俭,不好酒色游宴。然乐士大夫,为郡守九卿,宾客满门,欲仕宦者荐举之,欲报雠怨者解剑以带之,以此自立,然终用败。初,哀帝祖母定陶太后欲求称尊号,傅喜、孔光、师丹共持正议,傅晏谄谀顺指,会博新徵用为京兆尹,与交结,谋成尊号。繇是师丹先免,博代为大司空,数燕见奏封事。上遂罢喜,免光为庶人,以博代光为丞相,封阳乡侯。傅太后怨傅喜不已,风丞相奏免喜侯。上知傅太后素常怨喜,疑博、承指,诏左将军彭宣杂问。宣等劾奏,博诣廷尉狱。博自杀,国除。朱诩
按《汉书·董贤传》:王莽劾免,贤自杀,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