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四百八十二卷目录

 楚雄府部汇考四
  楚雄府风俗考
  楚雄府祠庙考〈寺观附〉
  楚雄府驿递考
  楚雄府兵制考

职方典第一千四百八十二卷

楚雄府部汇考四

楚雄府风俗考

府总
《樊绰志》:土壤肥饶,士人务学,盐井之利,赡乎列郡,故其人裕而畏法。
《元志》:崇释乐善。
《滇志》:地当孔道,而不染于纷华。文教日兴,士风驯实。
《郡志》:境多银矿,民竞采挖,而桑麻织纺之利未兴,妇人不尚泽饰,虽贫贱之女,不嫁为妾。汉人有自明初戍来者,有游宦寄籍者,有商贾置业入籍者,冠婚丧祭,以及岁时之礼,大略相同,元旦祀天地、祖先,桃符门丞往来贺岁,元夕赏灯张乐,星桥火树,有古风焉。次夕携游北郭,插香于道,相传可以祛疾,清明插柳祭墓,二十八日谒东岳庙,四月八日为浴佛会,立夏日围灰墙角以避蛇,端阳悬艾虎系续命,缕饮菖蒲酒馈角,黍六月朔至六日礼斗祈年,二十五日为星回节,燃松炬于街衢,醵饮村落照田占岁,七夕妇女穿针乞巧,以瓜果祀织女,中元祭先于家庙,焚冥衣楮镪,夜放河灯,中秋瓜饼祭月,九月朔至九日礼斗祈年,重阳登高饮茱萸酒,十月祀先墓祭长,至拜贺以糍饵相馈,腊八作五味粥,二十四日祭灶,除夕饮分岁酒,先少后老,煨炉守岁,四更迎灶。婚嫁仍遵行六礼,先求庚帖,随通媒妁,继请亲长之尊贵者,向女家致主人意,既诺则二姓,互相酬拜,具启下定仪,将娶则请期纳币,而后亲迎焉其仪,物丰俭各称其力,惟喜轿多,尚繁华殊为无益之费。
丧礼旧俗,尚奢凡吊,客皆宴待,且有酬赠致,缺费而停丧不举者,今易以槟榔清茶,甚便然旌翣,俑楮诸仪,无不踰分,糜费致有破产,至崇信释道,建斋诵经,其风固不能止也,若火葬则彝民行之,今亦有卜地以葬者,风亦稍变矣。祭祀丰俭随力,竭诚以享,独是淫祀甚多,愚民惑之,宴会多尚俭约,服饰亦崇朴素,覆屋各省专用,坂瓦滇中,兼用㼧瓦,楚郡亦兼,㼧瓦相传,滇中多风,明初特敕许用。
日中为市,率名曰街,以十二支所属,分为各处,街期如子日,名鼠街,丑日名牛街之类,街期各处杂集,以便懋迁,昔多用贝俗名,曰𧵅子一枚,曰庄四庄,曰手四手,曰苗五苗,曰索。皇清楚郡,钱法流通,久不复用。
《定边县志》:定邑山,簇层霄水无停聚,男妇耕穫,石田不赡朝夕,故崇俭之风,甚于他邑,城市多汉贸易是资,乡多彝种,火种刀耕、汉俗婚丧祭祀、岁时之礼,仪文粗备,但数经火燹弦诵者寡,遂少腾达,然士尚敦谨,不务纷华,近设广文视,前颇盛,风气渐开矣。
《南安州志》:元旦地铺松叶,三月二十八日馺从,马以五綵,花缯为饰,近少畜马者事,遂废。

楚雄府祠庙考

        《通志》本府〈楚雄县附郭〉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府城南。
社稷坛 在府治西凤山麓。
郡厉坛 在府治北。
府城隍庙 在府治后,州县同,按《府志》:建自明初,万历中重修。皇清康熙十九年,地震倾圮,二十年知府牛奂重修,
五十年,知府梁文煖重修。
县城隍庙 在县西南,明弘治十五年,知县范璋建,崇祯十三年,知县程门徒修。皇清康熙七年,知县潘之祯补葺,十九年地震倾圮;
二十三年,知县李瑄重修;三十一年,知县李梦兰募民地改建;五十年,知县王衮重修。
旗纛庙 在府治东,
八蜡祠 在城北门外。
武侯祠 在府治雁塔峰麓,按《府志》:康熙十一年,知府冯苏议建于古山寺,址与卧龙冈相望,
二十二年,知府牛奂重修。
武安王庙 在府南,
紫溪龙王庙 在府西二十五里,岁季春祭。文昌祠 在府治东。
关圣殿 在府城南,明崇祯时,知县罗廷璠建,皇清康熙六年,援剿前镇左都督马宁补修,十九年,
地震崩圮,二十三年,总督牛凤翔、知府牛奂委吏张朝缙重建,五十年,总镇骆俨游击、郝玉麟重修。
东岳庙 在府城西门外,明末焚燬。皇清康熙五年,总兵马宁重修,后地震倾圮,二十三年,知府牛奂重修。
元坛庙 在府城西门外,康熙四年建。
土主庙 在府治州县间有之。
关张庙 在府凤山崖,
肇井神堂 在黑井提举司后。
五皇庙 在东岳庙侧,
萧公庙 在城西,客民胡国栋建。
杨文烈祠 祀明副使杨畏知,
碌摩神祠 在凤凰山。
西岳庙 在表罗场。
三贤祠 在乌龙寺、塑州守李翘、温可真,殷辂像祀之。
定远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按《府志》:在县西南三里。社稷坛 在城西一里。
厉坛 在城北一里。
八蜡庙 在锁水阁。
文昌宫 在儒学左。
城隍庙 在县治西南。
龙王庙 一在黑井治右大井之上,兵燹焚燬。康熙二年,提举聂开基重修;一在琅井治西,卤盐井上,开井时建。
东岳庙 在城南。
关圣庙 在黑井西。
土主庙 在黑井北。
南山庙 在黑井北。
上圣庙 在琅井中街,提举尹三聘重修。白马庙 在黑池山右。
文昌阁 在黑井北隅。
广通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按《县志》:在南门外。
社稷坛 在西门外。
厉坛 在北门外。
城隍庙 在县治右,明正统六年建于北郊,嘉靖间,知县吴习迁。
关圣庙 在县东街,一在南门外。
真武庙 在县治右,明永乐年土官段时可建。东岳庙 在西门外二里久圮,康熙二十八年,邑人重修。
武侯庙 在西门外二里,营盘山下,明初建。土主庙 在南门外,庙后有塔为,邑文笔峰,明万历间,知县马为龙建。
三官庙 在县西北一里。
三元宫 在县西一里许,明知县刘之范建。玉皇阁 在县郭西,明天启六年建倾圮。皇清康熙二十五年,阖邑重修。
观音阁 在县八十里加场村。
定边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按《县志》:在县治南。
社稷坛 在县治西,拥翠山麓。
厉坛 在县治后,
城隍庙 在县治北,
八蜡祠 在县治北,
武安王庙 在县治东,
文昌宫 在县治东北,
土主庙 在县治北,即旧天花寺。
将军庙 在县治南,净乐庵前,敕封南岳社灵安边将军。
萧公祠 在县治南,
南安州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南半里,春秋祀之。社稷坛 在城北一里,春秋祀之。
厉坛 去城一里,三七十月祀之。
城隍庙 在州治左,明万历年建。皇清康熙三十三年,知州赵廷鸿移建,基左扩而大之。
关圣宫 在城东半里,明天启年,知州殷辂修皇清康熙四十七年,知州张伦至重修。
八蜡祠 在城东半里,知州杨袁建。
土主庙 在石羊各省,商民建,前有归云楼,山
阴张式龥等建,龙王庙 在乌龙山,祷雨立,应知州李翘建康。熙二十二年,知州唐之柏等重修,春秋祀之。碌摩神祠 在凤凰山。
西岳庙 在石羊。
东岳庙 在表罗厂,明天启年建。皇清康熙八年,米璋修。
三贤祠 在乌龙寺,塑州守李翘、温可贞、殷辂像祀之。
镇南州
风云雷雨山川坛 按《府志》:在州城南门外。社稷坛 在城东。
厉坛 在城北半里。
八蜡庙 在州治南。
城隍庙 在州治南,旧庙遭沙逆焚燬,康熙二年,知州彭程汉改建于州治之东,十年知州卞廷松重建于旧址之上,二十三年、四十二年,知州岑鹤、陈元相继重修。
文昌祠 在州治东,旧建于广福寺,因兵燬,知州卞廷松重修。
关圣庙 在州治东,知州岑鹤、陈元前后相继重修。
东岳庙 在州治南二里,明永乐年,褚子文、施子实重修。
元坛庙 在州治南倾圮,康熙七年,吏目周成德率众重修。
萧公祠 在州治东,康熙八年,江西客民余起等建。
观音阁 在州治西五里,万历间,知州周国庠建。
大智阁 在州治北二十里,崇祯间知州陈鼎建。
寺观附本府〈楚雄县附郭〉
广严寺 在城西峨山麓,元时建。云泉寺 在城西一里,鸣凤山巅,中隐怪石,击之有声,俗名响石寺,按《府志》:林木交翠,自高视下,如图画焉,傍有石洞,内有井水甘美,四时不竭,明末沙贼围城被燬。皇清康熙十九年,地震尽圮,僧纲司广谧募建。
智明寺 去城三十里,凡遇灾疫、旱涝,祷之辄应。
七宝寺 在城西四里,紫溪村。
盘山寺 在城西四里硙盘山下。
观音寺 在城西卧龙冈,所奉观音像,传有漂水逆流之异,与大理迹同。
金蟾寺 在鸣凤山,明万历二十三年,兵巡道伍可受知府杨秉钺建,皇清康熙六年,知府史光鉴重修。
玉皇阁 在凤山麓,明嘉靖间建,前有三元宫,皇清康熙七年,知府史光鉴重建,二十三年,知府牛奂重修。
福城寺 在府治东,明崇祯时建,丙戌被燬,皇清康熙十年重建。
祝国寺 在城内慈乌山。
环龙寺 在卧龙冈北,知府李廷谦有记。寂光寺 明万历三十三年建,按《府志》:在紫溪山。
法藏寺 明万历三十五年建。
马王庙 在城南,康熙五年,都督马宁建。梓潼庙 在南门外,王大鼎等重建,地震圮,知府牛奂率众重建。
三皇宫 在城南鹰塔山左,明洪武中建,康熙五年,镇幕于俊重建。
灵官殿 在元真观中,道士徐道广建,郑先陈我睿重建。
真武楼 即城北楼,明末副使杨畏知修,皇清康熙二十七年,知府牛奂等重修。
普照寺 在芦花街,明万历年,僧超然建。华严寺 在云甸屯,万历年,僧兴元建。
浴佛寺 在猢狲箐,崇祯年,僧明昙建。
祇园寺 旧系龙泉书院,康熙二十二年,总兵牛凤翔、知府牛奂等仝建。
钵盂庵 在新街,万历年,僧本然建。
妙觉庵 在新街,万历年,僧照洛建。
竣卓庵 在紫溪山,嘉靖年,僧照方建。
青莲寺   紫云寺 俱明嘉靖二年建。紫顶寺 明万历中建。
溪源寺 明天启元年建,六寺俱在紫溪山。凌云寺 明嘉靖元年建,按《府志》:在芦花街。护国寺 在毛溪冲,明嘉靖十五年建。
大方广寺 在九台山。
元真观 在城内,明洪武间,都督袁义建,正德元年,指挥施教之重修,按《明一统志》:在府治东,长春真人刘渊然书额。
龙江寺 在东门外,郡人江文薮建。
金粟庵 在雁塔山中。
定远县
观音寺 在城南一里。
蟠龙寺 在县北十里。
马踪寺 俗传唐僧遗地。
德海寺 在黑井东南,康熙十年,提举朱濠大使孙及秀仝修。
万春寺 在黑井西一里。
密塔寺 在黑井西,峭壁层峰,左出清泉。观音寺 元时建。
绀海寺 在乾海山。
七宝寺 在乾海山右。
西来寺 在四髻山,康熙元年,僧广满建。开宁寺 在宝华山,开井时建。
石头庵 在凤山,相传有神僧驻锡于上,口称自晋宁蟠龙寺来募,井盐不遂;持盂挹井水而去时,童子见一黑牛尾其后,及尝井水味甚淡,率众邀回,将盂水注井,卤复如初。
顺生寺 在县北。
燃灯寺 在城南三里。
竹林寺 在城东南八里。
东山寺 在城东二里,按《明一统志》:北山寺在县治北。
法华寺 在城南二里。
仁山寺 在县北二十里。
广通县
龙泉寺 在罗苴甸,下有泉水,秋冬不竭,即祗陀林、尼姑修行之所。
来青寺 后有聚圣堂,相传姚安、李太守讲学其中,渐倾圮,康熙二十九年重修,改今名。重台寺 旧名龙泉庵,康熙二十九年重建,知县李铨改今名。
宝山寺 在罗苴甸,即张鹏庵以鹏建也。净土寺 在县东三十里。
祝国寺 在灵鹫山,距县东北七十里,庙貌高古冠,通邑之梵刹。
大悲寺 在罗苴甸大庄,旧名观音阁,知县李铨更今名。
知泉庵 在县南七里。
开化庵 在县东二十五里,大道上有观音堂。寂照庵 在县南十五里,明永乐年杨保建,内有古丁香一株,相传建庵时即有其树。
甘露庵 在县东红土坡山头。
大乘庵 在县东三十五里,僧人德云创圆定增修,
晚照庵 在县西三十里石涧铺,明万历年,邑人周相建。
金龙庵 在县东二十里,僧性常建。
普集庵 在黑苴南,僧德圆建。
龙泉庵 在蛇黑苴,邑人蔡朝阳建。
觉性庵 在阿漏井,邑人冯章建。
韦家庵 在罗苴甸。
井星庵 在阿漏井。
大云庵 在县西三十里,顺治年,巍巍僧建,隔里许有观音殿。
无相庵 在罗苴。
水月庵 在灵鹫山,僧人宝范建。
密迹庵 在蛇黑苴。
铜佛庵 在县西三十里石涧铺。
水月庵 在罗苴甸。
太虚庵 在县东北三里,邑人马良熹建。蟠龙寺 在县治北一里。
兴广寺 在县治东一里。
龙蟠寺 在罗苴甸东,明嘉靖间,凿水为河,甃石为桥,以便往来,知县沈嘉言有碑记。
万寿寺 在县治右,明万历八年,知县马修建,习仪之所。
弥陀寺 在仙羊山,明太史杨慎、知府李贽俱有题联。
清虚庵 去县二里,明万历初建。
定边县
石洞寺 在县西六十里,有石洞哨。
朝阳寺 在石洞哨,后县令吕崇简建。
长宁寺 在县治东。
玉皇阁 在净乐庵之上。
真武殿 在县南五里,登山西北向,在三官殿。
前将军殿后,唐大历时建,县令何锡爵重修。回龙庵 在县治东。
甘露庵 在县治东北茶房坡。
觉泒庵 在县治南。
净乐庵 在县南真武殿后。
普福寺 在县东,宋时建,明洪武初,西平侯沐英重修,为今习仪之所。
白云寺 在县西六十里,山环水绕,常有白云凝结。
竹扫寺 在太极山顶,去县六十里,有虎跳涧,拜佛台木,莲花诸胜,每竹叶落时,风自扫去。天花寺 在县北,内有攀枝花,花艳则年丰,淡则年歉,
南安州
紫石寺 在城内,元时建。
乘龙寺 在州东百里,明万历年建。
兴龙寺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明万历年建。环新寺 在沙甸,明万历年建。
兴隆寺 在𥔲嘉东四十里,明万历年建。芦花庵 在州治东五里,明崇祯初建,皇清康熙四十六年,行僧道重移于基左,
卧云庵 在乌龙山颠明万历年建皇清康熙元年,行僧宗振扩之。
陟望庵 在城东五里,明万历年建。皇清康熙四十年,庠生杨琯于庵,新建玉皇阁。
长春庵 在州西三里,明万历乙卯建。
紫山寺 在州治东一里,明万历年间创建。乌龙寺 在乌龙山,明万历甲申年,州守李翘建有记。
碧云寺 在茶山,明万历初年建。
福兴寺 在苍山,明嘉靖年间建。
南华寺 在州治西南三里,明万历年间建。
镇南州
普照寺 在州东二十五里,元时建,明永乐间僧惟一重修,崇祯间,僧净度又修。
白云寺 在州西十五里,明万历年,僧云虚建。龙泉寺 在州西二十五里,万历年,僧宗悉建。白龙寺 在州西十五里,明万历年,僧三藏建。大乘寺 在州东三十里,明万历年,僧惟则建,地震圯。皇清康熙三十二年,土州同,段光赞重修。
宝珠寺 在州治北五里,明崇祯年,僧妙德建。众善庵 在州治北三里,明万历年,寿官杨露建。
弘愿庵 在州东二十里,明崇祯年,僧妙文建,皇清康熙八年,知府史光鉴重修。
接引庵 在州西五十里,明崇祯年,僧正方建。广福寺 在州东,明永乐间建,习仪之所,按《府志》:明末沙贼乱,寺被焚,有老僧招人救护大殿,火熄而僧隐,人视伽蓝像与僧同,乃知为佛示现,皇清康熙二十五年,知州岑鹤重修,增建玉皇阁。
西山寺 在州西三里,山顶有泉清碧。
栖仙寺 在州东二十五里,元时建,明万历四十一年重建。
极乐寺 在州东南三十里,明嘉靖三十五年建。
黑井
龙门寺 在司北,习仪之所。
真觉寺 在万春山,元延祐间,僧君山建,学士李道源记。
绝峰寺 在司治北,自麓至岭约十里,危峰叠翠,迥出云表,明嘉靖间,李文忠修,今名接天寺琅井。
奇峰寺 在奇峰山,按《府志》:开井时建,殿右千叶梅一本,老干扶疏一花,三实今存。
三元宫 在司治南。

楚雄府驿递考

        《府志》本府〈楚雄县附郭〉
峨碌驿 在郡治西门外,明设驿丞一员,岁支驿站银:九百二十八两二钱四分,库馆银:六两,今裁。
吕合驿 在治西四十五里,岁支驿站银:一百四十九两四钱八分八釐,库馆银:六两,今裁。峨碌堡 在城西门外,原无堡军堡田,明时于军差银,内动支雇募,应答每名岁给银:三两六
钱,月支定远,所仓米五斗,皇清钱粮尽解,雇募裁革,但令军馀轮差后,地震兵燹军馀死,徙累县民,越送镇南,康熙二十三年,知府牛奂,详请照民,七军三例,拨民夫十八名、军夫十二名,南安州协夫十名,共夫四十名在堡应答。
吕合堡 在城西四十五里,明洪武间,设堡军五十二名,堡田四百三十亩,分给各军种食,年久兵燹,止存正军馀丁二十名,堡倒累县民越送。皇清康熙二十三年,知府牛奂,详请复设除堡,军馀丁二十名,例拨定远所军夫二十名,协济共夫四十名在堡应答。
峨碌铺 在府治前,原设铺兵十二名,领冷饭田七亩,内支工食一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又定远小路,加增铺兵三名半,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
楚东铺 在府东十里,原未设铺,因峨碌马石二铺,相距铺远于适中之地,两铺朋设铺兵五名,其工食亦在二铺朋帮。马石铺 在府东二十五里,原设铺兵十名,领冷饭田十二亩,又加增二名,每名年支丁食银:三两六钱。
大石铺 在府西二十五里,原设铺兵十名,领冷饭田八亩七分,又加增三名,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
吕合铺 同堡铺兵五名,领冷饭田七亩,又加增二名,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
木瓜铺 在府南二十里,原设铺兵二名,无冷饭田,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
定远县
县前铺 铺兵三名,无冷饭田,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
会基铺 在县南四十五里,铺兵三名,无冷饭田,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
黑井铺 在县东六十里,铺兵二名,无冷饭田,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
琅井铺 在县东三十里,铺兵二名,无冷饭田,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
广通县
路甸驿 在县西,旧名馆驿,明洪武二十四年,改为路甸,今裁。
舍资驿 同堡,明洪武二十四年设,今裁。广通堡 在县右,明洪武十八年,设堡军五十名,堡田四百六十二亩,在堡应答。
舍资堡 在县东四十五里,明洪武二十四年,设堡军五十名,堡田四百八十亩,兵燹死徙,止存老军三名,知府牛奂详请,拨定远县民夫二十名,楚雄县拨卫所夫一十五名,并旧存老军三名,共夫三十八名,在堡答应。
路甸铺 在县城东街,原设铺兵十名,有冷饭田,不支工食。
蒙七铺 在县东二十五里,铺兵八名,有冷饭田,不支工食。
舍资铺 铺兵十名,内除七名,领冷饭田二十一亩外,支工食三名,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
崖壁铺 在县东六十里,原设铺兵十一名,内除七名领冷饭田二十一亩外,支工食四名,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
兰谷铺 在县东八十里,铺兵五名,无冷饭田,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
回蹬铺 在县西十五里,铺兵八名,无冷饭田,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
石涧铺 在县西三十里,铺兵十名,有冷饭田,不去工食。
定边县
定边驿 在县治左。
新田驿 路通景东,去县九十里,二驿俱无,站银久裁。
县前铺 铺兵四名,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
阿克铺 在县南四十里,铺兵三名,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
新田铺 在县南九十里,铺兵三名,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
南安州
州前铺 在州治前,铺兵四名,无冷饭田,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
木瓜铺 在州西二十里,铺兵二名,无冷饭田,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
镇南州
沙桥驿 在州西三十五里,原设驿马并土驿丞一员,康熙七年裁。
沙桥堡 明洪武间,设堡军五十六名,堡田二百五十八亩四分八釐,兵乱堡倒,累州民越送普,明知州牛奂详请招复,仍旧堡军四十名,在堡应答。
州前铺 在城东,原设铺兵十二名,内永充铺兵十名,系领食无粮冷饭田,本州人丁内,又帮贴徭编铺兵二名,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水盘铺 在州治西十五里,原设铺兵十二名,内永充铺兵九名,支领冷饭田,徭编铺兵三名,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
沙桥铺 在州治西三十五里,原设铺兵十二名,内永充铺兵九名,领食冷饭田,徭编铺兵三名,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
双树铺 在州治西五十里,新设铺兵六名,俱系徭编,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
苴力铺 在州治西七十里,原设铺兵十二名,内永充十名,因山高无冷饭田,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徭编铺兵二名,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
天神堂铺 在州西九十里,原设铺兵十一名,俱系永充,因山箐无田,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
水井铺 在州治西三十五里,原无永充设徭编铺兵六名,地处山谷,亦无冷饭田,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以上,七铺除领得冷饭田外,实存永充徭编铺兵四十三名,应支工食,奉文删去十一名,止存铺兵三十二名,每名年支工食银:三两六钱。

楚雄府兵制考

《通志》府总皇清开滇兵制援𠞰前镇总兵官,顺治十七年,设驻劄楚雄府,中、左、右游击三员  守备三员千总六员     把总十二员马战兵六百名   步战兵一千五百名守兵九百名,官兵俱隶藩下,粮饷随藩支给。皇清复滇兵制楚姚蒙景镇总兵官,康熙二十年,改永北镇为今镇,驻楚雄府,
中、左、右游击三员  守备三员
千总六员     把总十二员
马战兵二百四十名,步战兵九百六十名,守兵一千二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