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八百十九卷目录

 庐州府部汇考三
  庐州府山川考三
  庐州府城池考

职方典第八百十九卷

庐州府部汇考三

庐州府山川考三

   《通志》《府志》合载六安州
番山 在州南二十里,州之镇山,磅礡蜿蜒、土沃草繁,不甚高耸,为州治之案山。
武陟山 在州西三十里,汉武帝南巡,登封霍岳,驻跸于此,陟以眺望,故名。宋代二焦读书其上,遗址犹存。今有宝教寺,寺北一峰对峙,有石突出,状如龙首,石鳞森然。
龙穴山 一名龙池,在州东四十里,上有龙穴,即欧阳《集古录》所谓:张路斯、郑祥远二龙君争战处。池方五十丈,水味甘美。张又新《水记》品为天下第十泉。宋汪立信读书于此,后人即其基建广福寺。有《舍利塔纪》。升平三年,州人遇旱,祷雨辄应。
指封山 在州南九十里,汉武帝南巡归登,复览山,见此山峰峻拔,乃指封为霍岳之副。齐头山 一名齐云,在州西南九十里,高一千八百丈,层峰叠翠,顶方四平,有水晶庵,龙潭,雷公洞,白云庵,中庵魁星崖,胜迹甚多。
小霍山 在州南五十里,一名青山。远联霍脉,故名。
九公山 在州西南七十里,高九百丈,顶有九石,如人形,故名。元末,乡人避兵于此,寨址尚存。大同山 在州南五十里,其势峻削,仅通樵径,土人曾避兵于此,井臼尚存。
小同山 近大同山,形相类,故名。
刘五郎山 在州西二百五十里,高一千八十丈,峰峦翠茂,联络诸山。世传刘氏生五子,咸好读书,乡人爱之,故名。
障山 在州西南一百四十里,高五百四十丈,形如屏障,故名。
汪家山 在州西南二百八十里,高一千一十丈,山势峭拔中,有石岩,深五丈,宽丈馀。
小濛山 在州西一百里,上有白云寺,清幽绝胜。
天柱山 在州西南一百七十里,其山耸削无副,故名。
抱儿山 在州西一百六十里,如母抱儿状,故名。
寨基山 在州西一百三十里,山极高峻,内有巉石相距如门。相传土人结寨避乱,侧有擂鼓尖,今为寺。
帽顶山 在州西南二百四十里,与商城县金刚台南北对峙,耸出层霄。下有仙人洞,陈抟修真于此。闻洞中儿啼鸡鸣,抟厌之,移去华山。庵址石臼俱存。
东莲花山 西莲花山 在州西一百五十里,东西对峙,山产石莲花,故名。
响山 在州西九十里,其中空洞,踏之有声,故名。
独山 在州西七十里,地平旷,一峰独峙,故名。世传齐头山,有仙试剑,挑落于此。今齐头山下磨剑石犹存。上建佛寺,旧为杨行密祠,梁淮南招讨使王景仁攻庐寿,曾战于此。
祖家山 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形势高峻,世传宋绍兴间,有祖兴氏礼义传家,世居于此,故名。
文家山 在州西南一百四十里,高九百丈,林木茂密。宋文风氏居之,故名。
石屋山 在州西二百里,石穴似屋,故名。洪家山 在州东南七十里,有寨四围,石壁险峻。宋绍兴中,曾有洪氏保聚于此。
团山 在州南七十里,临淠河林木苍翠,甚为孤峙。
黄尖山 在州南七十里,其形尖秀,插空若文笔然。
黄巢山 在州西南二百里,按《唐史·逆臣传》:黄巢转寇河南五十州,攻汝州,所过焚掠生人几尽。又分兵围舒击庐寿,疑即此山云。
鸡鸣岭 在州东南一百里,世传古有仙鸡,遇
晨则鸣。
虎儿岭 在州西六十里,林木茂密,虎育其中。轩皇岭 在州西南二百四十里,世传轩皇铸鼎荆山,停车于此处,故名。
清风岭 在州西二百二十里,接霍丘县界。韩婆岭 在州西二百里商城界。
遮日岭 在州西一百八十里,寒壁四围午始见日一面背阴。
将军岭 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明季,副将侯云山结党于此,我兵攻之,数月始克,侯被执。佛子岭 在州西一百八十里。
古路岭 在州西一百五十里,盘回三十七折,始至其巅。
羊羔岭 在州西南六十里。
毫猪岭 在州南五十里,上有元帝庙。
黄石岭 在州南五十里,一名黄氏岭。
石榴岭 在州西南一百八十里,多产野榴。新开岭 在州西一百四十里。
薄刀岭 在州西一百八十里以形名。
挂羊岭 在州西南二百里,与轩皇岭相并世。传轩皇过此,杀羊祭天,有挂羊石柱尚存。草鞋岭 在州西南二百四十里。世传伊川先生归厝撞山舆人,至此,各脱草鞋跣行,盖不忍先生此役也。
九曲岭 在州西一百里。
嵩寮岩 在州南八十里,一名松林有石窿起,远覆中为佛子宫,石床蜗壁,坐忘寒暑,松柏苍翠,诚佳境也。岩东石上,多产香兰。
雪峰岩 在州南七十里,有千佛像。
八仙岩 在州南六十里,石壁相向,其洞有八。避王岩 在州东南七十里。
蝙蝠岩 在州南五十里,同山冲内阔四丈深不可测旧曾避兵。
观音岩 在州南八十里,内有观音石像,其地多产猿。每寒月之夕,清啸,听之生感。
狮子岩 在州南七十里。
照境崖 在州西一百里。
老鹳崖 在州南二百里。
德胜崖 在州南五十里。
豹子崖 在州南五十里。
椒子崖 在州南五十里。
三乐崖 在州南一百里。
滴水崖 在州南八十里。
仙人洞 在州西四十里,为淠河西崖。世传有仙居此。
雷鸣洞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其中虚广,每雷鸣则响应。州人以为雨候。
万岁冈 在州南三十里。
铁炉冈 在州北四十里,有浮屠塔。
土桥冈 在州西五十里。
天井冈 在州南四十里。
油房冈 在州东二十里。
石子冈 在州东十里。
七里冈 在州西七里。
狮子冈 在州西四十里。
棠梨冈 在州西北三十里。
斗冈 在州西北三十里。
黄花墩 在州东十里。
元武墩 在州东南二十里。
青墩 在州东十五里。
三女墩 在州东北二十里。
将军墩 在州东四十里。
放牛墩 在州东二十里。
董靖原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高千馀丈,山顶宽敞,宋里民董靖曾避兵于此,遂世居焉,故名。淠河 一名白沙河。按《汉志》:水有二源:一出灊县天柱山南,一出苏口,为青龙河,皆汛激于万山中倾泻而去,至九公之麓,始合流。东为苏家埠,又东为断箄洪,又东为裴家滩。北经州城,通白沙,以达于淮。《唐书》载:朱全忠伐杨行密,战于淠水,为行密将朱瑾所乘,溺死万馀,遂大败。其水经城脚,有里河,有外河。
青石河 在州西南七十里,出红石崖,至望江,会于淠水。
三元撞河 在州西一百二十里。
青龙河 在州西一百三十里,以上皆入淠水以达于淮。
溶河 在州西七十里,通固始县史河,北入正阳。
马栅河 在州东南八十里,其源自狄冲岸有古寺世传水泛二石,马至寺栅而止。因以名寺。
以上皆由桃城,以入于巢湖。
陡步河 在州南二十里以下皆支河。
蔡河 在州北三十里。
施家河 在州东南七十里。
苦竹河 在州东南三十里,通竹木之利。冷水涧 在州西二十里。
寻骡涧 在州西四十里,世传有道人骑骡至此,憩于树下睡觉,失骡,因寻至涧,骡入水,道人亦随骡化去。
独龙涧 在州西五十里,昔传一龙于此,跃出遂成涧。
鹗子涧 在州西七十里。
柳槐涧 在州东北五十里。
杨泥涧 在州南六十里。
逃蛟涧 在州西南二百里,世传古有蛟为人害,楚子芈乙操弓矢射走之。邑人德之,立祠以祀。
永乐涧 在州西北七十里。
恶石涧 在州西一百七十里,乱石磋砑,形如刀剑,人不敢近。虎头潭 在州西八十里,石如虎头,其下为潭,沿河皆湾地,可以种桑麻。
乌龙潭 在州西一百三十里,遇旱取水,祷雨辄有应。
刘婆撞 在州南一百三十里,源自苏口流出,漱口齿齿响,声若雷估。客过此,悚慄,险拟小瞿塘云。
响水 未详所在。龙池泉 见龙穴山。
龙井泉 在齐头山古禅庵下,遇旱祷雨辄应。八里滩 有二一在州西四十里,一在州北十五里。
朱家湾 在州西九十里,明永嘉侯朱亮祖故居,其墓在焉。
孙家湾 在州北三十里。
桃湾 在州西五里,河水潆绕,林木茂密,曲径幽深。每春,桃花盛开,簇如锦绣。游赏者醉心焉。九公湾 在九公山下。
望家湾 在望江寺前。
羊角湾 在州西六十里。
赵家湾 在州西五十里。
英山县
鸡鸣山 在县治后,即伽蓝寺基,相传有相地者,寻山至此,闻鸡鸣,题云:擎灯把火到鸡鸣,望见贪狼一木星。今日暂为香火地,后来钟鼓响铃铃。
英山尖 在县东五十里,县之得名以此,下有九江王英国公墓碑见存,其山峰峦峭拔而秀,上有井,常出云气。见之,其年必丰。
楼子石 在县东北七十里,上有寨。
羊角尖 在县北四十里,绝顶有石,嵯峨如羊角状。相传李老真仙,于此骑鹤升仙,有鹤迹在。《渊源记》:唐高祖时,老子降羊角,与此暗合。多云山 在县西罗田县界,悬崖绝壁上,有九井,上井人不能到。中三井,祷雨者攀萝登之,请水,辄应。下有三井,在山麓,相传有风井、雨井。密峰尖 在县西七十里,崄峻,上有寨。
三吴乡 在县南三十五里,吴氏居。
马鞍山 在县东十五里,以形得名。
得胜门山 在县西门外,明弘治丁巳,群贼攻城,知县陆𤣱、典史李华,率民兵拒之,于此擒之,故名。
石人洞 在县东北七十里,第一峰有石丈馀,俨如人立,故名。下有石洞。
莲花山 在县北二十里,山形似之。
天头岭 在县东北百里,山极高峻。
紫台峰 在县东北一百里。
笔架山 在县东北八十里以形名。
乌云山 在县北十里,上有石壁凿一坎,内有朱字三行,险峻不可近。昔有人以绳系腰,令人山顶拽之而上,模其字,莫能辨近。建佛庵于上,以志古迹。
五里排山 在县东一百里,山势横排。
茅栗山 在县西北十里。
神峰寺山 在县西北三十五里,上有寺。龙井山 在县西北七十里,上有天花坪。万峰寺山 在县西北四十里。
麻姑山 在县西北六十里,相传有麻姑仙过此因名。
白崖 在县西北三十五里,上有新刹。
文子山 在县南十三里,其山秀丽。
石马崖 在县南十七里,有石如马像。
崇山 在县南二十里,其山高峻。
文峰 在县南门外,知县欧阳祥龙新作儒学。天人山 在县北三十里,险峻有寨。
雨淋崖 在县东三里许,崖阴,有龙井居民,谓其井通海岛或投石于中雷雨随至。
龙潭洞 在县二十里,广福山之次其洞深邃内,有泉滴石成窍如盂。
汤池 二:一在县东北五里,其泉滚沸人多浣濯其间,顺流而下,灌田发苗。一在县西五里许,泉亦如之。
霍山县
霍山 古南岳,即霍山也。虞舜南巡狩,始至此峙,于邑之西南,群峰拱卫,崒削插天,屏障环列,稽古《图经》,大地之势与脉,起自昆崙,入中国而为三大干。中干最王,自关中岷峨至中岳嵩高,为祖。江淮两渎夹送,历商城,黄梅而入霍山,为天柱,禹奠高山,故以霍为南岳。然则霍岳固扬之重镇,不第为一邑重也。《尔雅》云:大山宫,小山霍。注云:宫犹圜绕也。谓小山在中,大山在外围绕之,山形若此,谓之霍。又曰:霍之为言大小也。隋开皇九年,始定衡山为南岳,废霍山为名山矣。《黄庭内经》曰:霍山下有洞,通二百里,司命真君之府。有西北东南四门,中有五香飞华金瓶之宝,神胆灵瓜,食之者,至元有天池,北有龙湫,南有风洞,岳井旁有试心厓,凌霄树,武帝所植碧桃花。万卷堂,堂为宋状元焦焕读书处,碑记以为焦鼐,未详。
灊台 距县三里,在古城西,一山突兀底柱河中,状如石台,台有寺,顶建观澜亭,亭下石崖镌赤壁字,后有二小山,亦在河中,居上流,曰双眉,登临胜览,无踰此地。汉武帝登封,尊为南岳,道家谓之司元洞府,九天司命主之。《汉·郊祀志》云:元封五年冬,南巡狩至于盛唐,即今霍山县望祀虞帝,于九嶷登潜天柱山。《南唐新书》云:霍山在潜县名也。属庐州郡,徐灵期《南岳记》曰:衡山,五岳之南岳也。至轩辕,乃以潜霍之山为副。卓笔山 在县东南十里,其状如笔。
文笔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
指封山 在县东三十里,汉武帝南巡,归登,复览山,见此山峰峻拔,乃指封为霍岳之副,故名。复览山 在县东二十里,汉武帝复登此,顾瞻南岳,故名宋时戍守此处。
通光山 在县东北十里,山有石窍,通光如月状,故名。
撞下山 在县西南一百五十里,相传程伊川长子端中先生墓,及程万二、万三宣教墓存焉。虎立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以形名。
五峰山 在县南一百五十里。
三回山 在县西南二十里,又名三曲山中,有小港水势萦回凡三湾故名。
四望山 在县南六十里,高一千八百丈,登眺极远。
甄家山 在县南七十里,相传元甄氏女幼断荤长不嫁,至正间入此,山得道立石飞升。铁炉山 在县南九十里,相传仙人于此,炼丹有炉址。
金子山 在县东八十里,山色似金故名。白石山 在县南五十里,山尽白石。
双山 在县西五里两山,并峙水中与灊台相望。
挂龙尖 在县西五十里,上有飞泉瀑布遥望之如白龙悬挂。
六安山 在县西三十里,上有寨曹平章屯军之所,四门基址尚存。
平顶山 在县东南十五里。
嵩山 在县西五十里。
日魂山 在县东三里。
月魄山 在县东二里,与日魂对峙,每岁迎春于此。
圣人山 在县东北二十里,石壁峭立仰视欲压壁间有巨掌迹。
老鹳嘴 在县东十五里,以形名。
马鞍山 在县西四十里,以形名。
乌梅尖 在县西北三十里,山两峰多产梅,北峰下有雷公洞,作雾即雨土人以此卜之。四十八盘 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往来行旅荷担陟降者,必用杖撑担而立,凡四十八拄始尽,故名。
万人愁 在县西八十里。
陶成忠山 在县西八十里,石径崎岖,旁多林
木,藤蔓掩蔽。相传有陶铁鎗屯于此。
东石门山 在县东南八里,与西石门同两山相对如门,中有隘路。
仙女台 在县东南五十里,山有大石突出,如台,入莫能登。
九仙山 在县西七十里。
新门山 在县西一百三十里。
山羊山 在县西三十里。
梅子山 在县东五十里,多产梅岭可容数十万众。
石箱山 在县东南五十里,有石形如箱故名。野鸡山 在县南一百里。
落儿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相传衡山王至此。楮皮山 在县东南五十里,即产纸处。
棋盘山 在县西八十里,上有棋盘石。
椒子山 在县西一百里。
黄石山 在县西四十里。
鹰嘴山 有二:一在县西北十里,一在县南六十里。
雕鸰山 在县西南一百五十里,临河壁立。站石山 在县东北二十里,有石立于河中,故名。
龙头山 在县东北三里许,有巨石临澶,望之如龙头。
香炉山 在县东北十里,许以形名。
元龟山 在县西三十里,世传大禹所凿水,自万人愁山峡,经流入黑石渡,河峡中多产龟,又以形名。
风洞 在南岳悬崖间,常有风旋绕而出,故名。雷公洞 在县西北三十里,乌梅尖下,深丈馀,上有雷公迹。
桃源洞 在县西北五十里,有瀑布泉数百丈,阔如河,又有龙井三穴,祷雨取水辄应。
仙人洞 在县西四十里,土可以陶,石可以灰。石窗洞 左元放炼丹处。
淠水河 即龙溪在邑城北,过寿春、会颍,入淮吴楚,通津,《方舆胜览》云:淠河,古有潜蛟,为人害,楚公子芈乙,挟弓矢射之,蛟走,死,邑人为立庙。按其处,名逃蛟涧,在州西南二百里,今属霍山县。
赤栏河 在县东一里。
高庙河 在县东十二里。
下店河 在县东十四里。
洛阳河 在县东十五里。
中埠河 在县南四十里。
草场河 在县南三十五里。
三湾河 在县南三十里。
双河 在县南六十里。
头疼河 在县南七十五里。
陡山河 在县南一百二十五里。
石门河 在县东南一里。
东流河 在县东北八十里。
思家桥河 在县西五里。
戴家渡河 在县西十五里。
黑石渡河 在县西二十里。
梅河 在县西一百里。
漫水河 在县西南一百里。
九龙井河 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
六道河 在县西南一百五十里。
沙河 在县北五里。
黄溪涧 在县南二十里。
百丈涧 在县东南二十里。
小乾涧 在县西四十里。
大乾涧 在县西四十五里。
白莲涧 在县西五十五里。
水磨涧 在县西八十里。
老鸦涧 在县西九十里。
阳河涧 在县西北六十里。

庐州府城池考

     州县《志》合载本府〈合肥县附郭〉
庐州府城池 在昔无考。自汉末,扬州刺史刘馥单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唐庐州刺史路应求加甓焉。宋隆兴九年正月,诏修郭振展其地,跨金斗,河北立水关二。元末,城圮,佥事马世德请宣让王及高昌公,发公私钱十万贯修之。岁久废缺。明弘治中,知府马金重修,周围四千七百六丈,高二丈,阔四丈,敛八尺,城东壕深一
丈九尺,长四十二丈,西壕深二丈五尺,长二十九丈五尺。南壕深二丈三尺,长三十丈。北壕深八尺,长三十五丈,水俱环匝通泄。城门七,东曰:威武、曰时雍,南曰南薰、曰德胜,西曰西平、曰水西,北曰拱辰。二关上跨水西,下跨时雍,为金斗河流出入之处。正德中,徐守钰闻流贼之乱,虑水关难守,遂筑埭以障之,而导水为外壕,以自固郡址,西高而东下。蜀山鸡鸣山,土山诸水汇于水西门,入城中金斗河,每春夏泛溢,则东关受害为甚。郡守张瀚浚流,以杀其势,县令胡震亨复建闸,以防其涸,民甚便之。惜乎山水易长,易竭,守闸者启闭不时,负良守令苦心也。崇祯壬午五月,流贼张献忠从西门三铺湾袭城,城陷,楼橹雉堞,一时尽颓。后皖抚史可法疏闻,督郡守周有翼、县令黄钟鸣完葺如故。旧有石坝,在大东关外,郡守吴太朴,因剧寇攻围,造以蓄水,城守赖焉。
外州县
庐江县城池 元末舒人许荣起兵保障乡邦,为筑土城,周围约五百丈,高一丈有奇,池深六尺,广二丈五尺。明景泰间,知县李显修之,门凡五,曰镇东,曰凤台、曰桐城、曰大西、曰北门。弘治十一年,知县胡旸因旧址,重筑土城,高一丈,下阔六尺,上敛四尺,通覆以瓦,东北壕俱深六尺,广一丈五尺,东南因民水塘,深六七尺,广五六丈,西南因绣溪南河之水,深八九尺,广四五丈许,东左南右城下,各砌水关一座,镇东桐城二门,仍旧砖圈起楼凤台,大西北门俱木门为关启闭。正德七年,知县马矿筑城垒于凤台大西门,增石一层,移北门城楼,复改造设之小东门。嘉靖丙戌,知县周良会以乡坊居民,告称小东门往来不便,仍开北门以便之,名曰拱辰,并以东作名东门,西成名西门。时阜名南门通济,名小西门,宾旸名小东门,而门则六矣。嘉靖三十九年,恒雨,江河泛溢,水浸城三月馀。西南隅墙圮百馀丈。四十年,知县汤彬筑之,复圮。四十一年,知县刘裁役在官民兵重筑措处,木瓦完,盖踰旧乡市之民不与知也。四十二年,以小东门冲学宫左胁,塞之,改辟于东水关之侧,士民称便。又以县城止系土墙,防守疏阔,乃令沿街居民,每一二十家,共立栅门一座,晨启昏闭,禁防严密,盗贼屏息,城内晏然。万历初年,知县轩尚朱、李旸吉,相继以砖易土,顶阔六尺,脚宽九尺,高一丈五尺,周围共八百五十二丈。万历二十四年,知县赵国琦额派修理银,徵完贮库,遇圮计修。崇祯三年,墙倾楼坏,知县张云鹗设处修完。崇祯十二年,知县耿廷箓因乙亥流贼破城,焚毁几半,于城外建牛马墙。粮多者派修五丈,次三丈,又次一丈。浚壕阔五丈,深一丈八尺,派与墙等,又建重关,并西南石坝二处,不支公费,不损穷民。至皇清顺治戊子春,无巢土贼奄至,环攻昼夜,赖以保全。时形家谓重关高峻,方踞五鬼,须于天乙方建塔胜之,遂欲续举其工,随擢耀州,惜乎未果。顺治七年,知县孙弘哲下车阅城,见墙临深壕,倾圮者,多重修完固。又见城中乱后,无主遗柩,及暴露骸骨,捐金募工,移葬城外,泽及枯骨,城内晏然。十二年秋,又筑南门滚坝,蓄水灌壕,修盖重关,及各门城楼,城铺,金汤之险,地方永赖焉。
舒城县城池 舒旧无城,元末邑人许荣创筑。明弘治中,知县安郁仍旧址,增筑,南临大河,岁虑溃决,乃甃石以障城闉,基地各阔七尺,马道各阔六尺,土城各高一丈一尺,周围广九百五十丈有奇,上用瓦覆。嘉靖中,知县何称因河流泛涨,不时圮坏,乃自春秋门至解愠门砌砖为垣,长一百八十六丈,直东五十五丈有奇,共二百四十馀丈,高仍一丈一尺。嘉靖辛酉,知县郭懋欲尽易以砖,鸠工砌筑,自大东门直北,已砌八十丈有奇,因升任而工未竣。万历中,知县陈魁士、黄宗圣皆锐意拮据,而先后移任,工亦未竣。迨知县钱允灿,始竟厥事,至今乃有砖城。崇祯壬午,流寇张献忠陷城,盘踞年馀,雉堞尽废。癸未,知县洪道通,令民有犯罪者,修城以赎,适罢去。皇清顺治丙戌年,知县丁时升,捐俸首倡,稍为修筑。
厥后莅兹土者,相继完缮。舒民赖为屏障。环城皆池,深浅异道,水无长流,易涸也。明季,寇氛孔炽,曾欲疏凿,引南关大河之水以入池,然水之,故道未复,河与池等涸耳。又形家云:县治龙脉从古城北来,不宜深浚。是或一说耶。
无为州城池 州城始筑于曹魏,历代废兴不一,宋初改镇为军,乃营壁垒。迨两淮用兵,始筑垣墉。元末,土人赵普胜据之归明,后即命为守禦,檄知州夏君祥督葺,城始成。周围九里三十六步,高一丈二尺,脚阔七尺,上广四尺,东以花林大河为壕,深一丈,阔五丈九尺。城门六,东曰楚泽,又曰朝宗,今大东门也。又东曰东津,今小东门也。西曰大安南,曰九华,又曰薰风,今南门也。东北曰仓埠,北曰镇淮,又曰迎恩,今拱极门也。嘉靖三十五年,用郡人刘崙议,申巡按御史吴伯朋兴役,创建城脚,入土计尺二,出土垒脚叠石三,砖甃至顶,计高二丈四尺,凡为楼座六,窝铺十二,为城之定式。崇祯八年正月,流寇沿掠,庐属遂议加城,每并两垛为一,修砌马道,为巡缉计。崇祯九年,拆六门一口,桥于晏公庙前,甃砌滚坝,障水防禦,旋为水溃。崇祯十年,浚城河深阔数倍往昔。皇清顺治六年,西南城崩一百四十馀丈,知州方安民修。
巢县城池 春秋始城巢,其后沿革无考。元作土城,元季兵扰,守帅王圭筑砖城,高一丈,周四里一百九十馀步。后渐废,止存东门,曰宾旸。北门曰迎恩。本隆庆《旧志》,今二门,尚存。明增筑土城。嘉靖二年,知县李谟建复增筑砖城。嘉靖三十六年,倭寇窃发海上,直薄维扬,侍御马斯臧命知县严宏建造城垣,周围十二里,高二丈三尺,厚六尺,上建四门城楼,南曰迎薰,北曰拱极,东曰朝阳,西曰滨湖。隆庆四年,知县易可久,修造北门,增外城楼,扁曰镇朔重关,又曰维南固北。万历八年,知县陈经言捐赀鸠工,城堞一新,便民城门五处,一名小东门,一名旧南门,一名小西门,一名崔家铁门,一名毛家巷门。今止存小西门,为通道存旧南门,亦不通人行。馀三门俱闭不开。崇祯十一年,知县宁承勋因流寇往来连破,数次增筑之,城高数尺。皇清康熙七年,地震,城倾十数处,共计二百馀丈。知县于觉世捐赀,督工坚筑之。城东西两门,旧有壕堑,因居民久占,盖造房屋。崇祯十三年,知县宁承勋,周览大势,浚之,居民多挠其说,承勋力主焉,遂督工挑浚,下皆砖石,原属古堑。
六安州城池 州城历汉唐宋,皆土垣。明指挥王志守禦,初甃以甓,浚沟碞崄可恃,高一丈五尺,周围三百五十步。正德壬申,流贼寇六,围三昼夜,几陷。甲戌,知州李衮协、指挥刘芳撤而新之,增置敌台二十七座,高二丈三尺,周围一千一十丈,址阔三丈二尺,面阔二丈三尺,东西广七百六十步,南北袤五百六十丈有奇,垛一千三百六十四口,修筑民十之七,军三,戍守,军十之七,民三。壕深一丈四尺,阔七丈有奇,周七里一百八十步。自镇南门,迤东至武定门,吊桥畜水如故。自镇南门,迤西至通济门,多石梁,水倾易涸。自通济门,迤北至武定门,旧引河水入灌,后为民居侵塞,而壕斯湮矣。门四,东曰朝京,南曰镇南,西曰通济,北曰武定。有楼,有月城。月城有小楼。嘉靖癸丑,同知邓向荣,以堪舆说,于学宫西北间辟便储门,取运道,达舟甚便,且引淠河之秀。隆庆辛未,知州唐可封改题曰文昌门。万历己卯,知州杨际会为仓库大计申闭。辛巳,知州李懋桧,以有关文运,乃加葺仓库,高其墙垣寘棘焉。而文昌门复辟,合四门而五焉。水关二:一在州治北,一在州治南,皆通河。窝铺二十七,营房五,门各三间,炮台八,古铜将军炮八。自崇祯乙亥,流寇抵境,城守加严。壬午五月,为贼革里眼袭。八月,又为贼张献忠用地雷轰陷,杀戮殆尽。城楼灰烬,所存旧堵,仅百十之一。冬,安庐道张公亮移守六安,董署州事,通判罗杰修治旧垣,依次增饬。历数年,士民群集,知州徐潘议令各门整砌,而门楼敌台缺者难补,亏者难增,不及旧制多矣。皇清定鼎后,知州刘克孔动工整理,剋期告成,年深多圮。康熙丁巳,知州王所善,捐俸修砌,完固如初。东门外关厢约二里许,省部交会行旅往来,货物流通。南门外关厢,约二里许,英霍二县通衢。西门外关厢约三里许,通西山诸乡镇大路。北门外关厢约二里许,陆通濠梁上达。
京师各省,水通正阳关,西抵朱仙镇,东抵淮安。凡
豫省客货,由水路溯淠而至龙津渡,即于北关登陆,赴孔城,南入于江,而两淮引盐,亦由洪泽湖溯泗入淠,至龙津,而桐城、舒城、合肥诸邑,皆于此运销焉。豫章东粤客货,由孔城登陆,而至北关,即于龙津渡过载,顺流以往正阳,故北关
尤为要途。此四关者,俱有街巷栅栏作城池,外卫惟文昌门,以后辟无关厢,民居稀少,有庵名护城,亦外障之意。向年淠河逼绕城下,泊船受运,故又名便储门。今水流变迁,去城渐远,漕储之出,挑运稍艰,多费物力矣。
英山县城池 英山前无可考,元时戊寅,筑土城,周围三里,后圮。逮至明,莅兹土者,以倚山带河为险,不复筑城。成化间,知县徐纲令民沿河植柳以蔽。弘治己未,因盗起,主簿徐璋承檄筑土城,高一丈二尺,阔五尺。东南因河为壕,无城。嘉靖十九年,知县欧阳祥龙,见西门河水去,而勿还,不足以卫城险。且言地理无甚利,乃令民积石筑堤以障之,则河水潆洄,风气攸聚。邑甚赖之。今城垣久已倾颓,河水泛涨,居民数十家结草为庐,零落散居。东西各设栅栏门,以蔽虎狼,名为邑治,实同茅店。
霍山县城池 古县废为故埠镇。元末曹平章保障是地,垒土为城。弘治甲寅,居民钱俸奏复为县。崔中奉宋郡守檄,因故址修筑之,城延袤千一百丈,高一丈二尺,池深一丈。为门四,为敌楼二,为水关二。嘉靖间,陈中复以垣卑易攀,更砌砖城,增高丈有八尺。又以城北枕河,水涨易坏,砌石堤以遏其冲。今尚有广济埠碑。至隆庆初,杨楠复垒石,增岸数十丈,惟北门右八十馀丈,以迫水,受啮,虽有石堤,尚无砖城。万历丙申年,吴达分里补完,城始相接如圜。所缺者惟东门外,原有马道暨过街,水沟直抵太平桥,今皆淤塞矣。明季,城毁于寇,仅存故址。曾廷杰殚力增修,计丈派里,而城复完。未几,又毁。苦无旧垒,张相不忍再烦民力,躬自倡,募士民,竞劝,不三月而城成,东为启明门,西长庚门,南崇寿门,北拱辰门。吴令因顺水风射治,后更向鼎建旧门楼,改三官庙,今存敌楼二,一在东门外,一在西门外。今废。水关二,一在南城入水,一在北城出水。废为平陆久矣。栾令始至,立督挑浚,捐工以倡之。建闸南门,外接水入城,今已通流,绕北而去。儒学前原有新南门,名跃龙门,以门内有跃龙池也。门外路直冲入学,为形家忌,故闭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