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二百九十八卷目录

 太原府部汇考六
  太原府公署考

职方典第二百九十八卷

太原府部汇考六

太原府公署考

        《府志》本府〈阳曲县附郭〉
府署 在县治东。明洪武间知府胡惟建。嘉靖间知府于惟一重修。万历间知府关廷访再修。皇清顺治七年知府曹时举、九年知府边大绶相继增修。
同知署 驻平定州。
中路同知署 西路同知署 理事通判署经历司署 照磨所署 司狱司署 俱在府治内。
税课司署 在南关。
大盈仓 在布政司西。
阳曲县署 在本府西。明洪武五年建。中为堂,扁曰牧爱。后为穿堂。又后为退食堂。幕厅在堂右,会计所在堂左。其堂下东西分为六曹二门。内为戒石亭,外为仪门。县廨在堂北,堂西为吏舍。堂下二门。西犴狱。二门外西为寅宾馆。南北东环房,收钱粮之所。大门外坊牌。明弘治五年创建。嘉靖二十八年,家丁叛,燬堂、劫库、纵狱囚。知县李佩重建。旌善亭、申明亭,在县治前。皇清仍旧。
县丞署在堂西。
典史署与县丞宅近。
阴阳学 医学 俱在牛市街东。
僧纲司 在崇善寺。
道纪司 在城隍庙。
巡抚山西都察院署 在本府治东。皇清康熙十三年重修。
巡盐御史察院 在运司东街。
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署 在本府治东。明洪武初因元行中书省改建。皇清康熙十三年重修。
布政司经历署 理问所署 照磨所署都事所署 丰赡库 军需库 俱在本司内。山西提刑按察使司署 在本府治西南。明洪武三年建。皇清康熙十一年重修。十九年再修。
按察司经历署 在本司内。
按察司知事所署 在本司外。
按察司照磨所署 检校所署 司狱司署俱在本司内,久裁。
分守冀宁兼驿传粮储道署 在布政司东。提学道署 旧在按察司西。今在司内。皇清康熙十二年重修。
旧分巡道署 在按察司东裁。
旧会议府 在都司街西。系旧督税府。
屯田冀宁道署 在本府城内。裁。
清军御史察院 在本府城内。裁。
南察院 在大南门街。
贡院 周围一百四十三步,地为亩四十七有奇。建在迎泽门东、承恩门西。面城背水,形势崇高。牌房三间,曰登明选公。东西角门内明远楼,曰为国荐贤,又曰日监。在兹瞭望,楼四。东观西璧,斗横宿曜,供给有所吏承。有房东西罗列,号舍四千馀座。至公堂七间,曰贤俊。登仙所四:弥封、对读、誊录、受卷。中衡鉴堂五间。又藻鉴堂五间。内帘抡材堂七间,五经房七间。藩臬提调监试收掌试卷馆各一。先年号舍,木板攒造。忌回禄明隆庆。庚午易以砖,一劳永逸。前有奎光楼、登仙桥,规制壮丽可观。
考院 即新三立书院,在新南门内侯家巷。皇清顺治年间建。
天门关巡检司署 在县西北六十里。
石岭关巡检司署 在县北一百里。
预备仓 织造局 在布政司西。
惠民药局 在府治西隅黑虎庙内。明万历三十八年建。
总镇府 在都察院东南。系旧察院。
分镇府 在按察司西。
参将公署皇清顺治九年重修。都司署 在分镇府西。
太原左前二卫署 在按察司西。因公署倾圮,僦居民舍。
旧右卫署 在按察司西。
演武场 在府西关外一里许正西傍汾水滨。硝场 在城中猪头巷市。明万历三十六年建。养济院 在城南老军营。
漏泽园 在城牛站。
外州县
太原县署 在城十字街东。明洪武八年知县潘元英建。成化七年知县任亨重修。弘治十四年知县李曜重修。其制:牧爱堂三楹,大门三楹,仪门三楹,角门一间。戒石亭在堂前,有碑。后厅三楹。幕厅在堂东,三楹;官库在堂西,三楹。六房十二楹。仪仗库在仪门外,西土地祠在仪门外。东本县宅在后厅后,内有楼。知县焦古思建。公廨 在西三房后。
狱 在仪门内西。
马房 在仪门内东。
旌善亭 在大门外东。
申明亭 在大门外西。
县丞宅 在幕厅东北。
主簿宅 在官库西北裁。
典史宅 在东三房后。
阴阳学 医学 俱废。
僧会司 道会司
布政分司署 在东街北。明景泰元年建。按察分司署 在北街东旧府亭。明嘉靖二十八年建。
察院 在东街北。明洪武十八年建。
预备仓 在城西南。明永乐三年建。
惠民仓 在文庙西北。
社仓有六一在东街太山庙寄,一在晋祠镇,一在南堰堡,一在西寨堡,一在小店镇,一在温庄村。
恒心仓 在文庙东。
养廉仓 在文庙东。
税课局 废革。
惠民药局 在南街东。因民居改学后。
演武场 在南门外东。将台一座。阔一百一十步,长一百步。后废。明天启三年重建。
养济院 在南街西。明洪武十一年建。嘉靖十一年迁于预备仓北
漏泽园。
榆次县署 在城中央。宋改并州治。此中为堂,扁曰牧爱。后为穿堂。又后为退堂。幕厅在堂左,会计所在堂右。东西分列六曹。南为谯楼,扁曰思凤。外为仪门,内为戒石亭。穿堂左为内库。知县廨在堂北。退堂东为吏舍。又东为仓。仓东兵器库在焉。土地祠在谯楼左。旌善亭在仪门东,申明亭在仪门西。明洪武三年知县林升建。宣德五年知县曹显修。成化间知县梁琮、正德间知县苏民郑德崇相继增饰。后六曹荐燬于火。知县尹纶雷雨重建其谯楼,岁久且敝。嘉靖二十五年,知县俞鸾撤而新之,愈极壮丽。犴狱在县治西旧止,土垣年久颓圮,往往越狱。万历二十五年,知县张鹤腾增修。周围砖甃,上设垛口、女墙、四角,建楼,巡警昼夜不辍,可免疏虞。皇清顺治二年知县耿宗舜改建县署,于分司后院。
正厅五间,东西厅各三间。
典史宅
阴阳学
医学 俱废。
僧会司 在常乐寺,久废。
道会司 在真常观,毁。
布政分司署 在察院东。明正德四年建。嘉靖二十四年继葺。
按察分司署 在布政司东。明宣德五年建。成化二十二年继修。
察院 在县治东。明弘治十六年创建。嘉靖二十五年重修。
预备仓 旧在城外。明永乐三年,知县曹永中移建县治,东置仓廒三十馀间。成化二十三年,知县梁琮重缮。嘉靖三年知县尹纶、二十四年知县俞鸾相继增葺,岁例积谷八百石。
社仓有四:一在顺城街东,一在鸣谦镇,一在东阳镇,一在什贴镇,皆明隆庆间知县王应辰建。士民输粟于中,每年春散秋敛,遇祲,赈济免还。万历三十二年,知县史记事见民室九空,仓储无几,定乡社二百所。每社每年发谷四石,共八
百石。申以为例,其放敛稽查刊有约文,劝民量输,平时借以微息,遇歉还其半,大歉全给。本年史记事发谷八百二十七石,乡民出一千八百七十五石,共二千六百九十二石。倘行之不辍,榆民其有赖乎。
税课局,明正德九年罢。嘉靖二十年知县李鹏葺理城垣,承抚按公檄估鬻充费。
惠民药局 在县治东。明万历二十七年建。演武场 旧在县城西南隅。明嘉靖二十一年改创于城西数武许。东西广一百五十步,南北袤一百三十步。
养济院 在常乐寺西。
漏泽园 在城北平里许。
太谷县署 在城十字街北。始于后周。建德四年自阳邑城徙建。元大德二年,县尹马仲信再建。明洪武三年,知县郑养吾重建。正德十四年,知县陈继昌重建。中堂六楹,扁曰牧爱堂。两旁为库。东赞政厅。旁铺长司并诸科。而吏户礼房序其下。西架阁库。库旁承发司并诸科。而兵刑工房序其下。堂下甬路两旁皂隶房各一间。中戒石亭。前仪门。仪门外东寅宾馆三间,改为土地祠。东南建寅宾馆三间,俱知县乔允升新改建县门。上建谯楼,近废,改为大门三间。堂后东书房。右抄案房。中宅门。退堂四楹,扁曰自公亭。后东西厢房各三间,正楼六楹。下为寝室。楼东有花园,内水阁方亭一座。堂西为诸吏公廨,近废。仪门内东仓、西狱、南兵器库。旌善亭在县治左,申明亭在县治右。
县丞宅 在赞政厅东。裁。
典史宅 在赞政厅南。
主簿宅 在架阁库西。裁。
阴阳学 在县治左前。明万历二十四年重建。医学 在县治右前。明万历二十四年重建。僧会司 在资福寺。
道会司 在隆道宫。
布政分司署 在县治西。
按察分司署 在府馆左。
府馆 在布按分司之中。
察院 在县治东。明洪武四年建。嘉靖间重修。预备仓 在县治之南。
社仓有六 曰侯城,曰石象,曰白城,曰大白,曰范村,曰上善。
税课局 在县治西街。废。
惠民药局 在县治右。
演武场 在县城北门外。
养济院 在县治北。
漏泽园 在城北门外。
祁县署 在城西街。明洪武三年建。中为堂,前为戒石亭,左为库房,右为幕厅,外为仪门。东列承发司吏户礼曹,西列军器架阁库兵刑工曹。堂后知县宅。吏舍在西曹之后,旧廒在西曹之南。旌善亭在县门外左,申明亭在县门外右。仪门左有土地祠、寅宾馆,仪门右有犴狱、有马厩。正南为谯楼大门,创始者明县丞丘昱,继饰者知县王引、张上达、刘锐车、锦魏域。而宾馆仓房则前令张应举所括新也。万历二十五年知县韩朝贡包狱墙。内外为砖墙,高一丈五尺。虎头狱门一座,小狱门一座,建砖仓廒二座,以藏积谷。二门砖砌,重新衙门改观,后被贼焚燬。正堂五间。
县丞宅 在架阁库东。裁。
主簿宅 在幕厅西。裁。
典史宅 在东曹。
阴阳学 医学 俱在城东街,明洪武二十三年建。
僧会司 在上生寺。
道会司 在太清观。
布政分司署 在县东街。明洪武年创。隆庆四年重缮。
按察分司署 在城南街东巷。明万历三十一年建。
府馆 在察院巷西。明洪武年创。
察院行台 在县西街。明洪武年创。
新韩镇察院 知县韩朝贡建。近毁。
子洪分司署 旧社仓基也。
西关公馆 知县韩朝贡建。
盘陀公馆 在驿西。明嘉靖十五年置。
龙舟谷巡检司署 在北关镇。明洪武三年增设。
预备仓 在县大门内东。明万历八年建。社仓三处 一在贾令镇堡北门外,一在西六
支堡中心路东,一在子洪镇馆驿西。
惠民局 在县治西。知县王牧建。
草场 在城隍庙东。
养济院 明万历三十一年改建。在北门外。漏泽园 在县西十里铺西。
徐沟县署 在城西北隅。金创建。明洪武三年知县韩文宝增修。永乐景泰间知县李惟新重修。嘉靖十五年知县王怀礼增修。正堂连捲棚。堂东为库,堂西为赞政厅。堂阶东下序吏户礼三房,阶西下序兵刑工三房、仪门三间、东西角门各一间。仪门外东为土地祠。祠之东知县王三锡建寅宾馆三间,其西南隅为狱。内建皋陶祠一间、监房共一十二间。西侧女狱一间,旧周围环以土垣。万历三十四年,知县柳捷芳四面以砖包砌。大门旧制偏置东隅。至万历二十五年知县江一龙创建大门三间。门外建东西亭各二间,其东名申明亭,西为旌善亭。门之前建牌坊一座、东西亭等,俱废。皇清顺治十五年知县高直于宅内正北建楼三间,
堂东南建库楼一座。康熙三年知县边大乂于县宅周围置高墙。正堂后为知县宅。县治前抵街,后抵城。三十九年,知县简能重建。大堂三间,仓库房二间。堂阶东下序吏户礼三房,堂阶西下序兵刑工三房、仪门三间、大门一座,改废牌坊,二堂五楹。四十九年,知县王嘉谟堂前创建牌坊一座,仪门东重建土地祠。
县丞署 在堂东南。裁。
典史署 即县丞署。
医学 在儒学对门。后改为书院。又改为公馆。阴阳学 在县西城内。废。
僧会司 在城东南隅圣寿寺。
道会司 在县西长春观。
布政司署 在察院西。明万历四十年重修。崇祯年间废。
按察司署 在县治西路南。明万历四十年重修。明季倒坏。
府公馆 在儒学街南北向。明嘉靖十五年改为书院。万历三十六年后改为府馆公署。皇清康熙十六年知县王铉将西旧察院并南书院南司合建察院一座于书院南司原基。
察院公署 在县治西。明洪武间修。嘉靖间再修。万历间增修。
演武场 在县西南路东。周围空基一十八亩。明嘉靖二十年创建。近废,止存基址。
养济院 在县南门内路东。
漏泽园 在县西南路西八蜡庙后。地七亩四分七釐。
义冢 在北官路近五里墩。明万历三十九年创设,地二亩。
清源县署 在城内西北。隋开皇中创建。明洪武三年县丞吴文焕复建其制:大门四楹。内为仪门。东西角门各一甬道。中立戒石。戒石之北为正堂,知县和羹扁曰忠信堂;东为仪仗库。库前有库楼。吏曹列于甬道左右。公廨在东曹后。堂后为知县宅。皇清顺治十七年,知县和羹重建仪门。仪门内东为土地祠,西为犴狱。仪门外东为寅宾馆。顺治十七年知县和羹重建大门。大门内东钟楼。顺治十七年,知县和羹重建大门内西鼓楼废。大门外申明亭在左,旌善亭在右。二亭俱顺治十七年知县和羹重建。县丞宅 在县堂西。废。
典史宅 在县西南隅。
医学 在县治西北向。废。
阴阳学 在县治西北向。废。
僧会司 在净梵寺。
道会司 在太微观。
布政司署 在县治东。
按察司署 在布政司右。后并为布政司署。废。府馆 在布政司南。废。
察院 在县治东。因近水为患,顺治十六年十七年重修二次。
预备仓 在县西南隅。
演武场 在县治北。
养济院 在城内西北隅。
漏泽园 在城西街。
交城县署 在城内西北隅。元大德八年建铁冶都提举司,元末革。至今犹有金火庙址。明洪武三年改为县,创建者无徵。景泰元年典史邵琮增修。中为堂,扁曰牧爱。东西分列六曹。中为戒石铭亭。堂内左为公赎库。铁门中甃为窨,县
令吴腾龙建。右为军器库,贮军装、器具、火药,县令韩廷用建。后为至公堂。东为茶房,西为内库。前为仪门、二角门。东为轻犯监,即金火庙,为女监。西为犴狱。周围三十七丈一尺,垣高一丈七尺。底用大石入地六尺厚如之,俱引砖壁陴百有十一。女墙三尺。中央看监楼一座。西南两角冠以警铺。知县吴腾龙建。承发科、架阁科倚六房之南、仪门之外。知县齐一经改土地祠,又建寅宾馆。迤南旧为申明亭,改为纪纲法度匮。房西旧为旌善亭,改为公平正大匮。房首为大门,上冠谯楼,外榜县号,岁久且敝。吴腾龙重修之。大门外建申明亭于东,旌善亭于西,皆南向。外竖坊,表自申明亭以下。天启年俱改造。皇清知县赵吉士重修大门楼三间。门内左侧创建里长值年房三间。迤北修寅宾馆一所,易三楹为五楹,扁曰四知堂。复建酂侯、土地祠各一楹,厨舍二间。修二门三间,东西角门二间,扁曰仪门。仍明知县吴腾龙笔仪门,内修大堂三间,堂东架阁库三间,堂西銮驾库三间。堂下修书吏房各九间。丹墀东西修皂隶值班房各二间。东修快手值班房一间。西修民快值班房一间,禁卒所一间。东南修粮匮所四间,围以木栅。西南补修县监一所。至于内宅,卑隘圮坏。万历二年,知县齐一经改修之。至皇清康熙七年,知县赵吉士重建二堂五间,创建内宅门三间;三堂五间,东西偏房各一间;四堂五间,东西厢房各二间;五堂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卧琴轩三间,迤南小房一间。西修小房六间,四面砌以砖石,围墙一带。北建别馆一院,建亭一座,建遥集台一座。台下修东西小房二间,内马厂七间,马夫住房五间,饲料房一间,东角瞭望楼二间。墙西创修平房七间,厨房三间,住房一间,外马厂一十一间,草房三间,马王庙一间,西角瞭望楼一间。康熙四十一年,知县余卿自照墙头门、宾馆、酂侯庙、仪门、书吏房库、大堂、二三堂、内室、书房及厨灶马厩,垣墙皆修葺。康熙四十三年,知县张丙厚以县丞旧廨建东厅书房十三间。康熙四十六年,知县洪璟将堂房库舍次第重修,并建东园门院亭一座。颜曰寄閒。县丞署 在大堂东。皇清康熙四十年裁。
主簿署 在大堂西。明万历四十年裁。
典史署 在大堂西。
医学 在县东。废。
阴阳学 在县西。废。
僧会司 在定慧寺。
道会司 在元祯观。
布政分司署 在察院东。废。
按察分司署 在布政分司东。废。
察院 在县治东。废。
故交巡检司署 在故交村。皇清康熙四十年建。
预备仓 在县西元祯观南。皇清康熙四十四年修。
惠民局 在县治前。废。
养济院 在南关厢街西。
漏泽园 在风云雷雨坛。计地一亩七分。义冢 在通济河滩。
文水县署 在城西北隅。建修年月详不可考。大略肇创宋元符间县令薛昌。明洪武四年知县杨冲、安张羽、成化年高安、弘治年刘伟、嘉靖年李潮、樊从简、万历年马斯和崇祯年白泽至皇清康熙九年知县傅星重加修饰,以宅西空地为马厩菜园。旌善亭 在县门左。申明亭在县门右。
典史署
阴阳学 在县门左。毁。
医学 在县门右。毁。
僧会司 寄东岳庙。
道会司 寄关帝庙。
布政司署 在城南街西。
按察司署 在城隍庙街。
察院 在城东街。
常平仓
惠民药局 在县西北隅。
养济院 在县治旁。
漏泽园 在县西一里。
寿阳县署 在城中东北隅。明洪武初,知县吴原庸建。嘉靖间知县于漟、白檀重修,江橹增置鼓楼。万历五年,知县王养贤复修。皇清顺治十年,知县邓起琳除主簿,废宅,创建公宇。
銮驾库在堂左,赞政厅在堂右。库在赞政厅左。戒石亭在正堂前。公廨在县署西南隅,近废。东即狱。知县宅在堂后。六房科在正堂下,东西列。寅宾馆在仪门外东北隅。鼓楼在大门上。收税房在大门内。申明亭在大门外左,近废。旌善亭在大门外右,近废。彰善亭在县门内东,邑令吴昌祚新设。纪恶亭在县门内西,邑令吴昌祚新设。
县丞署 在銮驾库东。废。
主簿署 在赞政厅西。废。
典史署 在县署西南隅。
阴阳学 医学
僧会司 在广度寺内。
道会司 在城隍庙内。
太原行司署 在旌善亭西。废。
察院 在县治东。
预备仓 在西门内。
社仓 在县治南。明万历间知县江橹建。至天启间废。
守备署 按察行司署改。
演武场 在县西二里。
养济院 在县治西北。
漏泽园
盂县署 在城东北隅。因隋唐宋元之旧。明初县丞赵梓重建。皇清知县张佳珩重修,内外规制与各邑同。旧县治头门谯楼,年久倾圮,仪门亦坍塌。且规模卑隘,与头门不称。康熙三十四年、五年、六年,次第重修颜谯楼,额曰安阜巍然屹立。赞政厅在县堂之右,其西为马厂,南为犴狱。申明亭在谯楼之南,寅宾馆在县治之左。
典史署 在县治之左。
阴阳学 医学 俱缺。
僧会司 在三圣寺。
道会司 在城隍庙。
预备仓 在申明亭南。
药局 旧缺。知县蔡璜于县署东设局。
游击署 即察院行台。在新街之南。
演武场 在城西二里许。
养济院
漏泽园
静乐县署 在城西北隅,即汉汾阳县治。宋宪州治增清安堂。明初知县南仪修。洪武二年县丞谭章修正堂。堂左为赞政亭,又东为酂阳侯祠,堂右为架阁库,堂后为退思亭,又后为寝宅,其南为狱,又南为草厂,堂下六房,北为宾馆。崇祯元年,知县任秉衡修大门,起层楼。皇清康熙二十三年,知县张彦绅建静安堂、申明亭,
额曰彰善瘅恶。
县丞署 在县宅东。
主簿署 在县宅西。
典史署 在县宅之前。
医学 在县治东。
僧会司 旧在兴国寺。
道会司 旧在天庆观。
布政司署 在永宁街。久废。
按察司署 在布政司后。久废。
察院 在儒林街。
巡检司署 一设于故镇,一设于古楼烦城中。接官厅 在东郭外。
道弘官厅 在县西二十里。
康家会官厅 废。
小店镇官厅 废。
永安镇官厅 知县罗以旌建。皇清康熙三十六年重修。
预备仓 在二门外东南。
社仓 旧制有六,康家会下马城道弘永安镇楼烦洞子头。俱久废。
静乐仓 原在县治中。明嘉靖间改迁宁化所。鼓楼 在县治左北市口。
市楼 在南市口。
钟楼 原在儒学大门外偏左。后徙钟于市楼,故市楼为钟楼云。
演武亭 旧在北门外道西。河水冲没。知县杨登科改置道东。
养济院 在北门外。
漏泽园 在县西南三里许。
河曲县署 在城西南隅。明洪武间知县徐思敬建。崇祯间燬,知县秦乐天重建。钱永守落成大堂五间,库房在右。左右耳房二间,仪门三间六房,吏舍东西各五间。左宾馆三间,土地祠三
间,钟楼一小间。右仪门内狱房三间,县门三间。知县马云举又立羁候仓房三间,外照墙加栅俱新建。县堂后二厅五间,左右耳房各一间。内室五间,左右房各三间。左侧书房二间,庭院花台一方。又转左花院一方台,楼一座,号瞻翠。外马坊四间。庭院颇广,堪作书室。虽甚,苦内宅之隘而难其资。旧有军器库库楼,时辰楼钟楼并废。皇清顺治八年,知县杨廷标改建内室正楼五间,旌善亭、申明亭。今县门外右侧二间。
典史署 在仪门内。
阴阳学 医学。
僧会司 在华严寺。
道会司 在天庆观。
按察司署 今废。
察院 在县治东十馀步。旧在县东北。
得马水巡检司署 裁。
预备仓 明正德间建。
常盈仓 在县治内。
养济院 在县南街。崇祯间贼燬。
漏泽园
平定州署 在上城东北隅。明洪武三年知州程宗道建。前为大门。次为仪门,为甬道,为月台。中为正堂,扁曰忠爱堂。西翼为幕厅。左为架阁库,吏户礼三房。右为承发司兵刑工三房。堂后为畏知堂。堂东为知州宅,西前为吏廨。仪门内西畔为狱吏廨,前为马厩。万历元年,署州事照磨杨松于二门外,东畔建寅宾馆。皇清顺治二年,知州张儒秀重修大门。三年魏一鳌重修仪门。
同知署 在知州宅东之前。裁。
判官署 在知州宅西之前。
吏目署 在知州宅之西。
税课司署 在下城十字街北。明洪武三年,知州程宗道建。近废。
阴阳学 在州治西。明嘉靖十五年,知州马京建。
医学 在十字街北。废。
僧正司 在天宁寺。
道正司 在城隍庙右侧。
布政司署 在察院西。明正统四年,知州叶嵩建。弘治十三年,知州吴贤重修。
按察司署 在布政司西。明嘉靖十五年,知州马京建。
府馆 旧在下城十字街北。明成化二十二年,知州吴鼒移置上城榆关门外。
都察院 在州治西。明洪武九年,知州魏忠建。成化十五年,知州林士弘重修。
察院 在都察院西。明正统四年,知州叶嵩建。弘治十三年,知州吴贤重修。
故关巡检司署 在故关隘口,即井陉口。旧有巡检一员。裁。
故关公馆 在巡检司南。明弘治十三年,知州吴贤建。
预备仓 在州治南。明正统四年,知州叶嵩建。成化二十一年,知州吴鼒增修。弘治十一年,知州吴贤重修。万历二十一年,知州宋沛重修。社仓 有二:一在州东柏井镇,一在州西平潭镇。
义仓共六处 一在城东关,一在西郊镇,一在辛兴镇,一在营庄都,一在巨城都,一在移长村。俱知州宋沛创建。
演武亭 在州东南五里教场内。明洪武二十五年,千户汤泉创建。其教场南北长三百步,东西阔二百步。
故关教场 在故关内西山下。
草场 在上城西北隅。
养济院 旧在下城十字街。明洪武八年,知州张孟善建。成化十四年,知州林士弘徙上城西北隅。万历元年,知州杨梓改徙南门外东北隅。官桑园 在西郭门外,与漏泽园相邻。明正德间知州景芳建。
漏泽园 在郭门外,与官桑园相邻。明正德间知州景芳建。
乐平县署 在城利用街。明洪武二十二年,知县冯人杰创建。正堂三间,幕厅三间,在堂西。已废。库房三间,在堂东,承发。司楼一间,在库东上,贮军器。六曹房东西共十六间。公廨房共一十六间,在六房后。戒石坊在仪门内。仪门三间。大门三间。狱房五间,在仪门内。西宾馆三间,收粮房三间,俱在大门内东。土神祠三间,在宾馆东。
二堂三间,在堂后。知县宅在二堂后。北房三间。东西共房十六间。书房十二间,在宅东。
旌善亭 申明亭 俱在县治东。皇清顺治八年,知县阎鹤升重修。书房七间。
典史署 在幕厅西。
阴阳学 医学 俱在县治前。
僧会司 在南关慈云寺。
道会司
冀宁道署 在察院西。共房十五间。废。
府馆 在县东。废。
察院 在县治西。明洪武二十三年知县冯人杰建。
预备仓 在县治东。
常平仓 寄预备仓内。
教场 在西门外。
养济院 在县南关。
义冢有四 一北关外,一赤土坡,一河东坡,一邢家坟。
忻州署 在东门街宣化坊。明洪武三年,州判刘钦建。仪门东有旌善亭、酂侯祠,西有申明亭、迎宾馆。皇清仍旧。
同知署
吏目署
阴阳学 在儒学东。
医学 在十字街南之东。
僧正司 在兴国寺。
道正司 在天庆观。
布政司署 即后司。
按察司署 即府馆移建。俱在治后街。
都察院 察院 俱在治西。
巡检司署有三 一在牛尾庄,现存;一在寨西;一在沙沟寨,已革。
公馆有二 一在忻口堡,一在石岭关。
官亭有二 一名观风,在南郭外;一名迎节,在北郭外。
燕喜亭 在南城上。
预备仓 在仪门东。
演武场 在南门外东。
草场 在西冈上。旧学址。
养济院 在西门内。
漏泽园有二 一在厉坛后,一在北关外西。定襄县署 前代无考。明洪武三年,主簿李忠建。在城西南隅,累朝增饰。中为堂。赞政厅在堂西,东为库。东西下列各房科甬道,中有戒石亭。戒石置仪门东,北向堂后院,横界以墙中门一座。进为后堂,左厢房一间。厢房后东北书房三间。由厢房南开门东入堂后院,宅门一座,内树屏墙,后宅三间,左厢房二间。宅东一门,入后院。高楼三间,左右厢房各三间。楼后空地,连筑界墙。再后书房三间。西房科后为狱。仪门外东为土地祠,西南为武库。嘉靖初,知县张荣重修,建思奉亭于宅东。废。三十六年,知县施元重修。万历五年,知县安嘉士扁后堂为再思,建山水亭于宅后。又于亭左构琴鹤轩。俱废。二十一年,知县刘天祯建宾馆于土地祠右,中堂旧扁拊循。万历三十二年,知县王兴改应宿堂后墙门,扁思补改;再思为寅恭,扁宾馆为亲仁轩;题仪门外联:地僻封微,漫以延袤。看黑子民贫赋重,须将痾痒问苍生。万历四十二年,知县王立爱大加增修。头门横街,旧树屏墙塞门。今改徙街南。街北建古晋昌坊,一座三架,中设门,出入必关。街中辟为周,行人甚便之。头门北徙一丈六尺。鼎新竖盖。题联:方四五十里,弹丸之区,土瘠民疲,痌瘝无时。寘念为东西中边鄙敝邑,事繁赋重拮据,何日小安。旧宾馆湫隘,土地祠不堪栖神。鼎新创建,改土地祠为宾馆,三楹高敞,题好问堂。有联何利。当兴何。害当除诸君子嘉惠维桑愿,各虚心见教,有贤可事,有仁可友。予一人凭藉兹土,宁忘折节相资,改馆地为祠,前竖捲棚为瞻拜位,幽洁爽垲。南向各界以门墙,东总一门而出仪门,东西两隅各建厦三间为里胥,监收钱粮栖泊之所。仪门两角门修砌恢拓,加题仪门联:丛蒙洪洞列为屏,百里侯封雄保障。牧马滹沱环若带,一方形胜甲三关。易应宿为忠爱,题联:忠君只是尽心,夜寐夙兴,勤万念总成一念,无逸。爱人莫先节用,民穷财殚,省一分可宽万分,如伤。刻题名石于堂左右。堂后左竖门一座,题仕学轩,从东入北折而抵书房,撤塞旧门,改增厢房。右竖门一座,题种花处,从西入以公廨。前空馀地种花也。思补护以联:讼牒
无冤,门外春深长绿草,催科有法县。中秋过,屡丰年。后堂檐题矢心天日。易寅恭为四知,题联:智虑聪明见未到,性生有限;起居出入念苟私,天地难容。鼎新宅门题如水清署,有联:澹泊以居,一座官衙清似水;欲仁而得,四封赤子盎如春。宅屋檐题可与天知,一联:为政先劳若内,沟中思己任;自公退食无惭,屋漏有天知。改建左厢房为三间,右增一间。楼题宁远,一联:楼耸具瞻求瘼,目能周蔀屋;地当北极凭高,手可摘星辰。楼下题戴星居。自内及外,自堂及舍,自上及下,靡不去敝更新。尽地概加砖砌,向未开水道,按形家法疏而通之狱。东有隙地相近狱门,另盖屋三舍,名轻监,以疏羁狱者。旌善亭 万历四十四年,知县王立爱捐俸买县治前屏墙、东邑民杜奇地鼎建。
申明亭 旧在县治前街南。万历四十四年,知县王立爱改建屏墙,西与旌善亭相称。
谯楼 万历四十四年,知县王立爱置鼓楼南城上。钟楼,旧在南城楼上,有古巨钟万馀觔,守城民壮以时撞,鸣声闻三四十里,与谯鼓翕应。因包砖,城徙于废署隙地。万历四十二年,知县王立爱就废署东南隅砌石台一座,建楼悬藏。皇清康熙十七年,知县吴会暲仍移置南城楼上。
县丞衙 在知县宅之左。明隆庆元年裁减县丞改为主簿衙。后主簿亦裁。
旧主簿衙 在知县宅之右。今废为诸曹公廨。典史衙 在县丞衙南前稍东,并由仪门内入。阴阳学 医学 并缺。
僧会司 无考。
分司署 一为藩司,在东街,久废。一为臬司,在藩司东,岁久倾圮。
察院 在县治东北。明万历四十二年,知县王立爱增修。岁久倾圮。皇清康熙四十七年,知县王时炯重葺。
胡峪巡检司署
边储仓
广济仓 俱久废。
预备仓 在察院东门。明万历初年,知县王濯征、安嘉士先后修葺。四十二年,知县王立爱增修。岁久倾圮。皇清康熙四十六年,知县王时炯重修。
社仓 旧有七处。今并为预备仓。
行义仓 在武库北。
演武场 即旧教民园。在西关外。
草场 在城隍庙西。久废。皇清康熙五十一年,知县王时炯清丈,实在地一亩二分二釐七毫。
养济院 在县治东南隅。
漏泽园 一在城西,一在城北,一在城东北。代州署 在城中左方坐大街北。明洪武十年,知州田立建。正中为治厅,厅五楹。左幕厅,右斋室。幕斋仄各为库,贮金钱。治厅前为露台。台前为仪门。台左右为甬道。夹甬左右为曹房,贮文卷。东曹之后为吏舍,西曹之前为豻狱。仪门前为大门,门三楹,前竖坊。厅后楼五楹,即退堂也。楼后为廨州,牧居之。嘉靖二十五年,知州李良能用隙地东置土地祠,西置狱神庙。后移神于监内,改为支房。原置牧马房,年久圮坏,空地一区。万历十四年,知州陈宗凯措处修建延宾馆。门一座,堂屋三间,扁曰君子堂。盖取子贱得君子相成之义。故对联云:鲁多贤善方成德,南萃精华在得人。后屋三间,前屋三间。大门之外西置旌善、申明二亭。初库在堂右,即斋室为之。嘉靖时,同知陈永达起重楼,而砖其四壁以三关,军资俱贮焉。后知州周应龙申请移军资属户部,则本库第贮州金钱矣。同知署 州判署 俱在正官廨右,近州判。裁。吏目廨 在幕厅之左。
阴阳学 在雁门道南。
医学 与阴阳学近。
僧纲司 道纪司
布政司署 邻雁平道,在帅府东。
按察司署 在帅府西。
雁平道署 在城中右坊。
户部分司署 在城中坤方。初名太府。明嘉靖十五年改此名。
旧西府 邻西门。
分司署 邻东门。
都察院 在察院西北。
察院 在城中巽方。
太仆寺 在振武卫右。
东粮府 在州治左。盖府判治。边储仓 在东粮府北。
预备仓 在治内。
平籴仓 在振武卫左。
医药局 在道门前。卫门左右各一。
施粥厅 在城四门。
供应库 在振武卫右。
农器库 布缕库 室家库 无息库 各在城四门。
纺织局 在西关。
补助厂 在纺织局西。故雁门驿也。而城四门亦皆建。
转输场 在补助厂西。
税课局 在太仆寺右。明成化中废。
谯楼 在城中央。明洪武七年,吉安侯亨建。高三丈,层楼七楹。成化七年,灾都督佥事刘宠、副使蔡麟增。台高四十尺。起层楼如故,楼高八十尺,共一百二十尺。四眺河山,称代钜观焉。楼下四坊,盖榜历科士,而岁久渐倾。万历十四年,知州陈宗凯新之。
钟楼 在谯楼东,高广半于谯楼。明万历十四年,兵备使张惟诚重修。
帅府 在振武卫北。
参将府 在城中艮方。明洪武中建在城西南隅。嘉靖初守备孙玺移此治。
杂造局 即旧参将治,在城西南隅。
振武卫 在州治右。明洪武六年,吉安侯亨建。演武厅 在城南门外。
神机营 在城南门外。明嘉靖中废。
南箭亭 在城东南壕上。
爱莲亭 在城西北壕上。一名北箭亭。明兵备使张惟诚教射所也。
草场 在都察院东。
养济院 在东关。旧为预备仓。
漏泽园 城四门外各一区。
五台县署 在城内东。偏其创建无所考。今详其制。正中为大堂,扁曰亲民。知县夏大廷联曰:壤虽褊,老少朋友存焉。何以安。何以怀。何以信。惟公可及命则初君民家国系之。若为清,若为慎,若为勤,必敬乃兼。堂内左有会计楼,右有架阁库。东西分列六房。六房之西列收粮房。东廊之后为快壮值班房一楹,西廊之后为皂隶值班房一楹。前为仪门二角。门东有守门房一楹,西有禁卒房一楹。西角门内为囹圄,仪门外东为酂侯祠,为寅宾馆。外为大门,扁曰五台。县库在大堂东,库楼一座,南北房二座。阶下申明亭二座,东曰奖善,西曰惩恶。前为照墙。左右二坊,一曰催科,一曰抚字。大堂后为后堂三楹。前宅门一座,守门房一楹。后堂东为内署,正庭房三槛,东西房六楹。后小庭五楹。外有书房三楹,茶房一楹。宅东北隅有观音堂一座。明景泰间知县张智、弘治间知县魏濂、万历七年知县陈谠相继重修,规制差隘。皇清康熙六年知县梁继祖一概增新,又于堂西买地建庭五楹,名曰思补;前亭一座,名曰知民。又北房三槛,南房三楹。癸亥地震,倾圮大半。知县周三进次第修葺,概复旧观。
主簿署 在东角门内。裁。
典史署 在县治之东。
阴阳学 医学 俱废。
僧会司 道会司
察院行台 在县治西。
高洪口巡检司署 在县东十里。
仓 在县治南。
演武场 在县西门外。
草场 在县城内西北隅。
养济院 在县西城下。
漏泽园 在北唐家湾。
义冢 在县南二里鬼壑。
繁峙县署 在城中承宣街。明洪武六年,知县禹义贞建。皇清仍旧。
典史署
阴阳学 医学 俱废。
僧会司 道会司
预备仓 平刑关仓 北路口仓
养济院
漏泽园
崞县署 在城西北隅。明洪武三年,知县周英建。崇祯七年,知县冯梦熊重修。皇清仍旧。
县丞署
典史署
阴阳学 医学 俱在南门外。
僧会司 在崇圣寺。
道会司 在神清观。
阳武峪巡检司署 在县西七十里。
芦板寨巡检司署 今裁。
吊桥岭巡检司署 今改入石岭关。隶
预备仓。
神池仓 在神池堡。
利名仓 在利名堡。
阳方仓 在阳方口。裁。
宁武仓 管八角仓。
养济院
漏泽园
以上二《县志》俱缺。
岢岚州署 明洪武七年,知县施文学建。东西书吏房各三楹。皇清顺治五年,西楹毁。申明、旌善二亭在大堂门外,
左右对峙。康熙七年,知州赵瑾重建。
判官署 在州署左。裁废。
吏目署 在州署右。
阴阳学 医学 俱在州治东。废。
僧正司 道正司
岢岚道署 在居仁街东。明嘉靖十八年,兵备道张伟建。后宪节移偏关为按部公所。近废。察院 在州治东。明初知州施文学建。
预备仓有二 一在西关,一在三井镇。明永乐四年,判官袁圭建。近废。
广盈仓 在城西北。明洪武初、万历间知州李鸣世重修。
卫治 在州治东。今废。
守备署 在城东北隅。旧为参将府。
演武场 在城外东南。明指挥张兴建。
养济院 在西关。明洪武间建。崇祯四年兵毁。漏泽园 在城北门外路左数武。皇清康熙十一年,知州何显祖捐资创置。
岚县署 始建不知何代。观诸堂壁所刻宋元诗,疑即古岚州衙舍也。元大定二年重建。至明洪武二十一年,知县陈圭重修。正统间,知县郝凤重修。相沿日久,衙宇尽倾,兼以官职迁去不常,真如传舍。万历十四年,古幽谭应春来令兹邑,睹芜秽之状,慨然聿新。正堂三间,幕厅三间。在堂东库房三间,在堂西六房,承发架阁及吏户等共一十四间。戒石亭、仪门、大门内有土地堂,坐东向南。东角门、西角门、男狱在仪门内,西南女狱在仪门外。西南川廊二间。后堂宅门楼一座。宅后衙舍旧三间,今四间。东耳厅三间,西耳厅三间。东厅三间,西厅向南四间,北向四间。东西书房各一间。内厨房三间,外厨房二间。衙宇相沿无井,每日担送,民甚苦之。谭令凿井有二,置亭其上。皇清仍旧。
典史宅 在堂东南。
阴阳学 医学
僧会司 道会司
布政司署 在县治东南。
按察司署 在县治北。
府馆 在县前西。
鹿径岭巡检署 今裁。
预备仓 在县治西。
演武场
草场 在县治北。
养济院
漏泽园
兴县署 在城西北隅。明洪武三年,知县尹暹建。万历四十八年,知县毛柏重修。
旌善亭 知县事马一图重建。
申明亭 知县事李瓒重建。皇清顺治四年,知县李昌汴重修,六房、寅宾馆。七年,
知县李华春重修,大堂、幕堂、架阁、六房俱全。典史署
阴阳学 在县治北。
医学 在县治东。
僧会司 在东关。
道会司
布政司署 在县署东。
按察司署 在县东南。
府馆 在县署南。
界河口巡检司署 在县东六十里。
孟家峪巡检司署 在县西五十里。
预备仓 在县治东。
教场 在城外。
草场 在县治北。
养济院 在儒学西。
漏泽园
保德州署 在中街北集贤坊。初建姓氏、年月无考。元至正十三年,知州许仲杰重修。遍植佳木,正堂三间。明永乐元年,知州宋镇建。宣德六年知州任泰、成化十八年知州骞璿、弘治十七年知州周山、嘉靖三十三年知州蓝云俱重修。皇清康熙六年,知州张光岳重修。四十八年九月,知州王克昌重修。增高三尺,新建捲棚三间,巍焕闳敞,前此未有。又筑甬道三条,修皂隶班房二间。其穿堂三间在正堂后,扁曰思补。明正德七年建。嘉靖十七年,知州王建中截去二间,移后乐堂建其上。万历三十一年,知州韩朝贡东西各增房三间。皇清顺治七年,牛逆拆毁。康熙六年,知州张光岳仍旧址建三间。四十六年,知州王克昌增建捲棚一间,颜其堂曰退思。复于堂右增门房二间。建宅门向东。其后堂三间在穿堂后,扁曰后乐。东西各有耳房。明弘治十六年,知州周山建。嘉靖十七年,知州王建中移建穿堂,地址年久朽敝。皇清康熙六年,知州张光岳建。四十四年,塌毁百可轩三间,斋所、书房各一间,在后堂后宅门内。明弘治十六年,知州周山建。嘉靖四十二年,知州王世康重修。万历三十八年,知州韩朝贡改为内室。皇清康熙六年,知州张光岳宅门内建正书房三间,
西房三间,小书房二间,外厨房二间。宅门外守门房一间。康熙二十七年,知州高起凤改宅门内书房建捲棚三间。三十七年,知州唐文德建西书房三间。四十六年四月,知州王克昌增建捲棚三间,题曰赏心。南对莲山,北俯黄河,极一州登眺之胜其正宅。明成化间,知州刘昌建。天启间,知州戴元改置东向。皇清顺治七年,牛逆折毁大半,嗣后官赁民居殊兹烦扰。康熙五年,署州事河曲知县田思孔补葺旧舍,建西院书房三间,暂居。六年,知州张光岳重修。新建正房五间,北房三间,南房三间,东厦房七间,西院小房十间,内外一新。年久圮坏。四十七年,知州王克昌重修。又建东房三间,南房六间。其安庆楼在宅内,旧为土台。竖房一间。明成化十年,知州刘昌建。万历二十四年,知州朱黄裳砖甃建楼,榜曰安庆楼。其幕厅三间,在正堂东。明弘治四年,吏目曹政建。十七年,知州周山重修。嘉靖四十三年,知州李春芳改作库房。万历三十八年,知州胡楠仍改正。后废。皇清康熙十二年,吏目钱万芳重建。后改作仓房。四十八年,知州王克昌复改正。吏目稽会贴悬一扁,名曰赞政厅。其吏舍在兵刑工房之后。明弘治十年,知州周山改于正堂右、旧库之西。万历二十八年,知州韩朝贡复建于旧址之南。久废。其书吏房、东西六房、库书房、仓书房承发司架阁库。皇清顺治七年,俱为牛逆折毁。康熙七年,知州张光岳新建司房一十二间,值宿二间。其戒石亭在甬道中。明弘治间,知州周山建。久废。皇清康熙七年,知州张光岳建一小坊。四十八年,知州王克昌改建牌楼一座,极高耸壮丽。颜其上曰天鉴,式临民岩可畏。其马房旧在仪门外东西两处,后改社仓,又改收钱粮之所。久废。皇清康熙五年,署州事河曲知县田思孔移建于预备仓之前。六年,知州张光岳建为马棚十八间,中建马王祠。二十七年,知州高起凤以马多毙改建于旧吏舍之地,去马王祠。其土地祠在仪门东。明弘治间,知州周山塑像。其寅宾馆在仪门西,即马神祠旧址。皇清康熙六年,知州张光岳重修。其库在正堂西。明弘治四年,知州刘渊建。内有地窖。十六年,知州周山重修。正德元年,又建砖库楼于穿堂后。嘉靖四十三年,知州李春芳撤去库楼,将正堂、东幕厅改为大库一间,小库二间。门置堂左壁间。以西库为赞政厅。久废。万历三十八年,知州胡楠将原房三间仍更为幕厅,另置大库于堂左。制颇完固。其西库所改之赞政厅,又改为仪仗。军器库亦废。皇清顺治六年,库毁于寇。康熙七年,知州张光岳于穿堂左新建库三间,库书值宿房一间。四十八年,知州王克昌将新库改入宅内,库房仍移于大堂之西,撤建一新。其监狱在旧吏舍西。明弘治间,知州周山改于旧吏舍地,建钦恤厅。久废。萧相国祠、男女监十间,后止存东西六间。万历间,知州韩朝贡砖甃房墙改祠,与女监于铁门外。皇清康熙七年,知州张光岳重修。久圮坏。向有修狱银二十两。康熙十四年裁去,今改在预备仓西北,止存三间。其旌善、申明二亭在谯楼东西。明弘治间,知州周山建。后改社仓。万历间,知州胡楠附社谷于预备仓。两亭复旧,后复废。其榜房在屏墙东、西廊下各四间。明成化间,知州刘昌建。弘治间,知州周山改建于中街州治前二十步许。久废。今地入关帝庙。
监收州同知厅 在偏关。明弘治三年,兵备王璿建。久废无考。
捕厅署 在库书房后。明弘治七年知州昝凤翔、弘治十六年知州周山继建。万历四十一年,知州胡楠重修。皇清顺治六年,牛逆折毁。康熙五年,署州事河曲县知县田思孔、吏目黄茂新重建。
阴阳学 在旧谯楼之东。明弘治十七年建。久废。
医学 在谯楼西。久废。万历三十九年,知州胡楠建。
僧正司 在承天寺。明永乐四年建。久废。
道正司
布政司署 在城隍庙西。明成化间,知州刘昌移建于州治之东南。弘治十七年,知州周山仍建于旧址。嘉靖四十二年,知州李春芳改草场。近废。
按察司署 旧在州治西南,即察院地。明成化间,知州刘昌建。弘治七年,知州昝凤翔增修。十七年,知州周山移建于州治之东南。万历四十一年,知州胡楠因其废址改建马。明王文昌药王庙又增书院,名曰见龙。近废。
府馆 即城隍庙西布政司地。明弘治七年,知州昝凤翔建。十七年,知州周山仍改为布政司署。近废。
察院 旧在察院司地,在州治西南四十馀步。明成化间,知州刘昌建。弘治十六年,知州周山改建察院。万历四十一年,知州胡楠重修。近废。积贮仓 旧在儒学门西。明弘治十八年,知州周山请动公帑银一百八十两修建。近积贮俱归预备仓。
预备仓 在捕厅前。明弘治三年,知州刘渊建大有廒七间。十年,知州昝凤翔同吏目王宏建有廒五间。万历二十年,知州王甲以原备甃城砖石申允修南北廒各九间,东西各四间,门房三间。四十一年,知州胡楠疏通水道,增修墙垣,改门于仪门外,以门首房为羁候所。皇清顺治六年,牛逆尽毁。康熙五年,署州事河曲知县田思孔建北廒三间。六年,知州张光岳建南廒三间。四十五年,知州王克昌新建东仓五间,极工致坚,固名为万年仓。
通济仓 废。
社仓 废。
常平仓 明万历四十二年,知州胡楠籴谷三百八十石,分贮冯家川、土门、大塔、王家寨等处,春籴秋粜。四十三年,又请设城中常平仓,谷一百五十石。又布政司发银三百两,籴谷七百八十石,亦名为常平仓。后俱废。皇清康熙年间,奉宪行于请授直隶等事案,内分贮谷四千二百五十五石三斗一升九合零。又于严查常平等事案,内捐谷二百石。又于钦奉上谕等事案,内捐谷二百四十四石。知州王克昌又自捐谷八石,利谷十石九斗三升。俱贮本仓,出纳如例。
保德仓 在偏头城内。明洪武年建。
恒羡仓 在保营城东。明成化年建。
广积仓 在老营堡城东。明成化年建。后添马站、水泉二仓,俱属广积仓口。以上三仓官役,俱隶今州。
药局 今废。
谯楼 旧在中街,今人犹呼为钟楼。巷楼悬一鼓钟,悬承天寺前,即今承天寺坊基。明弘治十年,知州周山改建于仪门之前,垒石为台,竖楼于上,左鼓右钟。台下为门。天启五年,知州戴元改甃圆洞。皇清康熙五年,署州事河曲知县田思孔重修。二十六年,知州高起凤于门外创立八字墙,添设石二座。四十八年,知州王克昌重修。前后悬一扁,南曰德洽薰风,北曰威制雄边。
演武场 在城外东南。
草厂 旧在东城沟内,今人犹呼为草厂沟。明嘉靖十三年,知州李春芳移于布政司前。其沟内地给乡民之愿入城而无栖止者。万历二十四年,知州朱黄裳移于儒学西州仓旧址。其偏头南关草厂,明弘治年建。河堡营城北草厂,明成化年建。老营堡城北草厂,明成化年建。俱属本州。
养济院 旧在教养巷。明弘治间,知州周山建。后改建于旧州仓之西。万历二十四年,知州朱黄裳改建于布政司旧址。近止存破小房一间。门亭墙垣俱废。
漏泽园 一在城西和尚园,一在城南沙坪梁,一在城北坡下,一在城南下沙坪,一在南郭外官道西,一在城南沙坪堰,一在城南夏家庄宁武关。
帅府 在城中。明嘉靖十九年刱。皇清顺治三年,奉裁改协大堂,扁曰晋藩屏翰。左右掾吏房,前仪门,东西角门。左礼宾馆,废。右土地祠、火神庙、马王庙。前大门牌坊,曰三晋雄藩。左右鼓房,旗杆四桅。废。东辕门坊曰提督三关,西辕门坊曰节制一镇。南照壁大堂,后二堂,左杂艺房,右更衣厅。厨房内府正厅,左右厢房。左花亭,右书房。西箭道,扁曰射圃。客厅、马厩俱废。整饬偏宁道署 在城中七百户街。明嘉靖三十九年,刱大堂扁曰持廉秉公,左右书吏房。前仪门,左右角门。左礼宾馆,右土地祠。俱废。前大栅口坊曰贞肃,西栅口坊曰安攘。
中粮厅署 在申明亭西,旧城街右。明嘉靖三十九年,刱大堂扁曰清严简静,左右书办房。前仪门,左右角门。东礼宾馆,西土地祠。前大门,东快手房,西官厅。东栅口小坊曰分猷一路,西栅口小坊曰宣化十城,东栅口外坊曰中关督饷。南照壁二堂扁曰二思堂,三堂扁曰端本处,东书房扁曰清思,西书房扁曰退补。内宅正厅,左右厢房。署东南隅,中盈库。库俱砖包。东建角楼,扁曰宁远。东北隅马神庙。前马厩。城守守备署 系昔镇标大厅署。大堂扁曰布德宣威,东书办房,西茶房,前仪门,左右小角门。外土地祠,前大门,南照壁,堂左书房、东门、圣楼。内宅正厅,左右厢房。
宁武所署 在道署西。系昔道中军厅署。察院 在帅府东。仅存基址。
户部衙门 在察院东。已塌毁。改建周公祠。标兵府署 在城西北。存址。
正兵府署 在城西北。存址。
监收署 在城东北。存址。
鼓楼 在城东七百户街。砖包。台高连女墙四丈,俱砖包。四面各阔五丈。四明砖洞上建楼三层,扁曰大观雄伟。
万亿仓 在城北。仅存东南二廒。西北廒俱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