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二百五十八卷目录

 泾水部汇考
  考
 泾水部总论
  泾阳县志〈泾渠总论 泾渠条陈〉
 泾水部艺文一
  泾渭合流赋       唐独孤绶
  高陵令刘君遗爱碑     刘禹锡
  引泾水会郑白渠记     宋蔡溥
 泾水部艺文二〈诗〉
  汉郑白渠歌
  日暮望泾水        唐徐珩
  山行入泾州        王昌龄
  泾渭扬清浊         吕牧
  泾上与田父言       明王问
  早秋泾上作         前人
 泾水部选句
 泾水部纪事
 泾水部杂录

山川典第二百五十八卷

泾水部汇考

《禹贡》雍州之泾水
泾水,源出今陕西平凉府城西四十里笄头山,东南流,过泾州,至邠州城北,又东北至西安府境内,径醴泉、镇原、淳化、长武、泾阳诸界,至高陵县城,南入于渭。


《书经·夏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蔡传》泾水,《地志》:出安定郡泾阳县西,今原州百泉县岍头山也。东南至冯翊阳陵县入渭。今永兴军高陵县也。
《诗经·邶风·谷风章》: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朱注}}泾浊渭清,然泾未属渭之时。虽浊而永甚。见由二水既合,而清浊益分,但其别出之渚流或稍缓,则犹有清处。按《周礼·夏官·职方氏》:正西曰雍州,其川泾汭。《订义》易氏曰:《汉志》:安定郡泾阳县并头山,在西,泾水所出。唐以泾阳源为平凉,属原州,今属渭川。又东南流至泾州临泾、保定二县,又东南流至邠州之宜禄、新平、永寿三县,又东北流至京兆府之醴泉、高陵、云阳三县,以入渭。
《山海经·西山经》:高山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其中多磐石青碧。〈注〉今泾水出安定至京兆高陵县入渭也。
龙首之山苕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泾水。
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是多白金白玉。《海内东经》:泾水出长城北山,山在郁郅长垣北,北入渭戏北。〈注〉今泾水出安定朝那县西笄头山东南戏地名,今新丰县。
《汉书·地理志》:右扶风汧〈注〉芮水出西北,东入泾丹阳郡句泾〈注〉韦昭曰:泾水出芜湖。
安定郡泾阳〈注〉幵头山在西禹贡,泾水所出东南至阳陵入渭。
《淮南子·地形训》:泾出薄落之山。〈高诱注〉薄落山即幵头山也。
《后汉书·郡国志》:安定郡朝那〈注〉郭璞注,《山海经》曰,泾水出县西丹头山入渭。
《水经》:渭水注渭水,又东南合、泾谷水,水出西南泾谷之山东,北流与横水合。
《关中记》:泾与渭、洛,为关中三川,与渭、灞、浐、涝、潏、沣、滈为关中八水。
按博雅释水泾径也。
《魏书·地形志》:陇东郡泾阳〈注〉前汉属安定,后汉晋罢属,后复有薄落山泾水出焉。
《隋书·地理志》:京兆郡云阳〈注〉有泾水。
《山堂肆考》:胡卢河,本名蔚茹河,源出平凉府镇原县,西南颓沙山下流入泾河。
胭脂川,在平凉府华亭县西北一百里,东流入于泾河。
《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泾出原州百泉县幵头山,东南至京兆府高陵县入渭。职方雍州川论都赋带以泾渭。号曰,陆海〈注〉并苦见反,又音牵《括地志》作笄通典亦曰,汧屯山一名崆峒,在原州平高县。
《金史·地理志》:京兆府高陵〈注〉有泾渭白渠。
邠州新平〈注〉有泾水。宜禄〈注〉有泾水。
三水〈注〉有泾水。
《续文献通考》:平凉府泾河,在府城西南,自白岩发源至泾州,又东南至邠州界,东北至西安府高陵县界。
西安府泾河,发源平凉府界岍头山,经邠州醴泉泾阳至高陵县入于渭。
《平凉府志》:府城西四十里有笄头山,泾水之所出也。
泾水,在府城西北,源发白岩流入泾州界。
横水,在府城西五十里,源出华亭县界,东流入于泾水。
湫峪水,在府城东三里,北流入于泾水。
泾河渠,在府城西北一里,北疏中内外三渠,南疏一渠,灌溉二十里。
《华亭县志》:泾水在县城西北八十里,东流入平凉县界。
北水,在县城北一里,东流与汭水合,流入泾河。策底水,在县城北三十里,东流入于泾河。
《泾州志》:泾水在州境自平凉西南来,东南流入邠州界。
阁川水,在州城南三里,流入泾河。
汭水,在州城西,自崇信界来,东入泾河。
《庆阳府志》:奢延川在宁州城东一百里,又二十里为九龙川,南流入泾河。
罗水,在真宁县南城下,源出横岭,西流入泾河。按《邠州志》:泾水在州城北,东流入泾阳界。
达溪川,源发陇州之五马山,下流至州之梁山入泾河。
《镇原县志》:泾水在县境。
《崇信县志》:白石川在县城南八十里,即黑水。东入于泾河。
《三水县志》:汃水在县南门外,即三水河。源发宜君县,西流入泾河。
《淳化县志》:泾水在城西南二十里。
姜嫄水,在县城西北四十里,下流入泾河。
《长武县志》:泾河在城北二十里。
《泾阳县志》:泾水在县城南十里,经仲山九嵏山间出口落平壤,而南逾县入高陵县界。
泾渠,起自秦时,韩命水工郑国间说,秦凿引泾水,自仲山西抵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馀里,溉田四万馀顷,收皆亩一钟,名曰郑渠。至汉元鼎间,左内史儿宽,因郑渠旁有田高不及溉者,奏请开六辅渠以溉之。然旋废。太始中,水利废坏。赵中大夫白公于郑渠上流二千七百馀步,徙开渠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顷。名曰白渠。宋大观中,以泾河日低,渠不能引,命提举常平使者赵佺等,又于白渠之北,凿石渠引泾水下与白渠会,溉田三万五千馀顷,名丰利渠。元至大间,宋渠又高,引水不入,西台御史王琚建言,更于其上开石渠五十一丈,下入故道。名曰王御史新渠。至明,渠复艰涩。成化中,巡抚项忠,又于其北凿新石渠一里三分,许以通故道。名曰广惠渠。名虽数更,然实止一渠。故自汉至今,皆称曰白渠。云历代所溉州县,大扺泾阳、醴泉、高陵、栎阳、临潼、云阳、三原、富平诸处,而醴泉与其灌溉者,止一斗之田,栎阳、云阳又相继并革。故诸书或曰八邑、七邑、六邑不同。惟秦时渠水注洛,洛在今同州。汉时由石川河注渭,石川东去洛,尚有百馀里不能及同州矣。明初所溉犹与唐宋同。今惟醴泉泾阳三原高陵四邑历代俱专官董其事。汉有都水使者。唐令京兆少尹一人督视。宋有三白渠提举。元有三白渠使寻立屯田府兼司其事。明有水利佥事管水同知及县主簿,而今皆废矣。督修之责在县令与丞焉。又唐时于白渠成村斗分水三分,长流入县,以资溉用。名曰,水门不知于何时更,定每月惟初一,初五,初十,十五入县,凡四次此则不在溉田之数者。
《泾渠制度考》:历代修洪口石堰,当河中流,直扺南岸,立石囷以壅水,令入渠每行可用一百馀,囷凡十一行,每囷用椽四十八条,㮨二条,枣条六十檐编之,实石其中,每县役二人看堰。但遇水涨损堰随即修之,此堰之制也。渠首开石下广一丈二尺,上广一丈四尺,石尽处为土渠,下广一丈八尺,上广五丈深。视地之高下,渠两岸上,各空地一丈四尺,例禁无得。当拦巡水道径,自洪口下行七十里,当县之北五里许,立三限闸以分水。故又称曰,三白渠。其北曰大白渠,中曰中白渠,南曰南白渠。大白渠之下,是为邢堰,邢堰之上,渠分为二。北曰,务高渠。南曰,平皋渠。中白渠之下二十里,是为彭城闸渠。分为四,其北曰,中白渠。其南曰,中南渠。又其南曰,高望渠。又其南曰,隅南渠。中南渠之下,其北分者,曰,析波渠。其南分者曰,昌连渠。独南白渠无分。三限彭城两处,乃各县分水之要北限入三原栎阳云阳,中限入高陵三原栎阳。南限入泾阳。每分水时,各县官一员,至限公共分之,乃无偏私。若守闸官妄起闸一寸,即有数徼馀水透入别县,立斗门以均水。总为斗一百三十,有五限,上斗门十九,南限十二,中限十,北限五,务高渠二十三,平皋渠八,中白渠二十二,中南渠十五,高望渠十一,隅南渠五,析波渠一,昌连渠三,渠两岸上,各空地八尺。凡渠不能出水,则启而通之。凡水出斗,各户自以小渠引入其田,委曲必达,又置退水槽,遇水涨、泄以还河,此渠之制也。又每春令利户植榆柳以坚堤岸,其三限彭城,二限口各县役监户一名,与都监同守之以防盗水。凡水广尺深,尺为一徼,以百二十徼为准,守者,以度量水,日具尺寸申报,所司凭以布水,各有差等。
《泾渠用水则例考·旧忘略》云:凡用水先令斗吏入状具,斗内村户苗稼官给由帖方许开斗,用毕各斗以承水时刻浇,过顷亩田苗申硖水直,〈水直犹水程也〉每岁自十月一日放水至七月中,住罢初论麦苗秋禾麻,溉有定时,违者罪之寻令听民便但不得过,应有水限耳。其水限初,每一夫溉夏秋田二顷六十亩,后改一顷七十亩。今一顷用水之序,自下而上,最下一斗溉毕闭斗,即刻交之。上斗以次递用斗内诸利户各有分定时刻其递溉次序,亦如之夜以继日不得少,违有多浇者,断罚,有差。初每亩罚麦五斗,若非利户者,一石后减半焉。又斗吏匿盗水不报,利户修渠岸不坚,罚护岸树无。故于三限行立者,皆有罚。
《西安府志》:咸阳县泾水,在县城北四十里。
汭水,出陇州汧源县,弦蒲薮东入泾水。
《富平县志》:富平堰后周贺兰祥拜大将军太祖,以泾渭灌溉之处,渠堰久废,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引水东注于洛,用溉民田甚获其利。
《醴泉县志》:洪口堰在县东北四十里,灌仁义等里田。元英宗至治,初陕西屯田府言,自秦汉至唐宋年,例八月差使水户,自泾阳西仲山下,截河筑洪堰,引泾水入白渠,溉田七万馀顷。
《高陵县志》:泾水在县城西南二十里,南入于渭河。

泾水部总论

泾阳县志

泾渠总论

泾水出安定郡岍头山西,自平凉界来,经邠州新平淳化二县,入乾州永寿县界千有馀里,皆在高地,东至仲山谷,乃移平壤。是以于此可以疏凿以溉五县之地。夫五县未凿渠之前,皆斥卤硗确不可以稼。自被浸濯遂为沃野,至今千馀年,民赖其利,但渠初凿之时,渠与河平势无龃龉,岁月漱涤,河低渠高遂不可用。虽白公赵佺继之于后终,亦不能久者。盖仲山洪口万岭环复,两崖划断,河流涌出,势如建瓴,复阻石堰,其怒愈甚,土石承委不得不朒,今其下有小龙潭,其深不测,是水激射而成也。河既渐下,渠岸自高,所溉之田,日复淤闭。虽强壅遏,更无良策。今新石渠已迫山足,又高三四尺矣。苟不可行千载之功。诚为可惜。抑尝考夫泾之形势,人有生长其处耳。目习熟犹或不知韩人。郑国一入敌境,何遽识此,而开万世之利不亦神乎。虽然利之所在,害必从之。今五县之民,岁八月治堰,九月毕工,截石伐木,掘泥悬土,入水置囤下临不测,十月引水以嗣来,岁入秋始罢。又复就役寒暑昼夜不得少休,而垦开耘敛播植之劳,犹不与焉。加以官府程督旁午畦陌条约限禁,琐屑尤甚,近年水脉艰涩所润,益寡分争,讼阋奸弊百出,究其委曲,胡可尽言。于是民有上诉,愿弛其利,以免劬瘁。有司以故事恒规不敢辄许。呜呼,夫韩本欲疲秦人于一时,不知后世病复甚耶。由是言之为之奈何。传曰,其人存,则其政举。使西门史公儿内史白中大夫为之,吾知其有不患者矣。当今之时,必欲继疏凿之功复古人之迹,使千百世永永而无弊者,世果无高智绝伦卓荦奇伟,如若人者哉。

泾渠条陈

元承务郎、陕西诸道行御史台、监察御史宋秉亮言:洪口之利,始于秦水工郑国,于仲山之下凿引泾水,首起瓠口,尾注于洛,溉田四万馀顷,至汉太始中,水利废坏。赵中大夫白公,因其故迹,徙开渠口于上流,首起谷口,尾入石川,以注于渭。降及隋唐以至亡宋,其利又废。大观中又于小龙潭之上,复开石土渠数里,疏引自来之水入渠五尺。赐名曰,丰利渠。迨今二百馀年,其利渐少,至大间监察御史王承德建言于丰利渠,北开凿石渠,长五十一丈,岁月已久,吞水渐少,入渠之水既微。则筑堰劳而民利寡矣。尝考古今渠利之废。盖因河身渐低,渠口渐高,水不能入。是白公不容不继于郑渠,丰利不得不开于白公之后也。今丰利渠口去水又已渐高,则王御史见开石渠又不尽。功若不增治,岂惟渐失民利,虑恐日就堙塞近因巡历至县,亲诣新旧渠口,一一相视,遂采众论酌以管见苟。欲其利溥。博其说有三。一曰,尽修渠堰之利。二曰,复置两闸之防。三曰,开通出土之便。然其要又在选委,得人不当,惜费。今将帖说图本具呈一相视得郑渠起于瓠口。今骆驼湾西北是也。上至白公渠口二千七百馀步。白公渠口即今小龙潭下是也。上至宋丰利渠五十六步,已上三堰,西北高而东南低,泾水自仲山出,由高而下,河岸去水渐高。今量得郑公渠口至水面,计高五十馀尺。白公渠口至水面计高一丈一尺。相悬如此。虽欲不改不可得也。今丰利渠至水亦高七尺有馀,方新渠未开之时,每岁差民起立石囤,堰水计用囤三百八十个,高一丈有馀,费役甚广,而水益艰涩。是以王御史乃于上流窄处,疏凿此渠,止用囤一百八十个,宜其省费,而水可通也。然其底亦高,河水三尺所立囤,堰厚止三重河流深处囤之,高者乃至一丈五尺,浮坐于地,每遇河水泛涨不禁,冲突易于倾坏。反不若宋渠之堰。凿石安立桩橛,犹以为固也。是以用费益多民力,益困询诸,众皆言新渠起于山脚,地势高于接流,其底既比元言犹有三尺,未开宜与己凿渠,底通行计料再令开凿加深八尺,如此不待囤堰之设,先有五尺,自然之水入渠,其囤但比水高五六尺,则渠受水之多不言,可知宜计旧堰广狭,新囤高下,即今三重之。上截作九重囤堰,既低且厚,纵遇小涨,只于囤上漫流而过,不至冲激倾倒,设使囤坏亦不妨自然入渠之水,此法之外,无以复加。一相视得旧闸二所,上下相去四十馀步,中间元用退水,旧槽至今见存,其置槽去处,上离宋渠四百四十九步,离新开石渠五百五十步,净浪一闸,在退水槽近上三十馀步,渠身两壁,开凿切口二道,当时设此,盖遇泾水暴涨及洪堰倒塌之时。即下此闸以备浊水淤淀渠道平流一闸,在退水槽近下十步,渠身两壁亦有切口四道。盖于注罢浇田之后,水既无用,遂开此闸。乃退水,由槽还河。又当河涨之时,或泛涨不能猝下。或已下而漏漫浊水并下两闸,以防不虞。此皆古人良法,安可废而不行。近年以来渠堙岸崩民渐失利。拟合将二闸修置以时开闭则浊泥不得入渠,穿淘之工可以减半,又净浪相离,新渠窎远,浊水入渠必至淤淀,宜将此闸移于渠口,近下一二十步,安置一相视。得洪口以下,石土渠十馀里,自古穿淘两岸积土如山。旧时将所积高岸开为通道,名曰,鹿巷。凡穿淘泥沙由鹿巷运于岸外,近年以来,淘出泥土填满鹿巷,只于岸上堆积,或遇霖雨其土崩塌复入于渠。是以渠道益浅,水来益小。令观渠与泾河相望咫尺,运土入河甚不费力,缘为累年堆积,以至太多。是以为难。此皆有司因循姑息之过也。起夫穿淘妨农病,众拟合于农务未忙,天暖人閒之时,差遣五县人,夫将鹿巷开至平地,搬运积土,远离渠岸,或运入河以渐而去,不得似前辄。闭岸巷假以岁月,积土渐除,渠道自通,人力既省,官政亦简,民之受赐,胡可胜言。一汉之郑白宋之丰利,功大而利久者,其委任得人不惜财费故也。今自王御史建言以来三十馀年,而工尚未成者,原其所自实由选委不当,有所靳惜不能成尔。今欲开凿前渠,复修两闸,监督之官,宜当遴选工食之给不可吝惜,自古及今,为经久之计者,不计重费成非常之功者,惟在得人。今详此功劳费,虽广可以永逸,拟合择选谙晓水利练达,时宜廉干官员度宜优给以成久利之功,如其不然,将见五县之民,日趋穷苦屯田之置,亦为虚设。况今石渠已至仲山,石脚更无开展去处。若更不成,是使二千年历代养民之利,一朝而废,岂不痛哉。所以行省必合,选官兴治毋惜小费,明立赏罚,使有惩劝,然后事可集而功可成也。

泾水部艺文一

泾渭合流赋〈以题为韵〉 唐独孤绶


游者,感异源而合趣,指泾渭于秦树,泾如经也,自北而南流。渭若纬焉,从西而东注。性相近以不息,势使然而自遇。湜湜其沚,昔既闻之于《诗》。汤汤其流,今则状之为赋。夫至清者渭,至浊者泾。惟清也,鉴物之道著。惟浊也,含垢之义形。共导金气,咸通井星。混殊流之昭晰,成一带之潆渟。初以纵乱横,似争长而难杂。终以洁受污,何极暌而乃合。禹功之所,两存汉苑。斯焉博纳,乍异其色。觉游鳞之隐见,必同乎声。带长风之萧飒,象昭回之可求。歌郑白之有由饮马,投钱足以发明廉士。决渠降雨,足以殷富神州,既相弘以利物,宁自异乎并流。知之者,齐我以不皦不昧。感之者,比我于一薰一莸。斯乃柔以长存,和之足贵,近则顺洪河之纡直,远则成沧海之濩渭。同功一体,叶灵通气,信殊谷洛之流,宁爽淄渑之咏。夫然彼独清而无偶,非达识之所谓。

高陵令刘君遗爱碑     刘禹锡

县内之大夫,鲜有遗爱在其去者,盖邑居多豪政出权道,非有卓然异绩结于人心,浃于骨髓安能久而愈。思太和四年,高陵人李仕清等六十三人,思前令刘君之德,诣县请金石刻之,县以状申于府,府以状考于明,法吏吏上言谨按天宝诏书,凡以政绩将立碑者,其具所纪之文上,《尚书》考功有司,考其词,宜有纪者,乃奏明年八月庚午诏曰,可令书其章,明有以结人心者,揭于道。周云泾水东行注白,渠酾而为三,以沃关中。故秦人常得善。岁按水部式决泄,有时畎浍,有度居上游者,不得拥泉。而专其腴,每岁少尹一人,行视之以诛不式兵兴以还,寖失根本,泾阳人果拥而专之。公取全流浸原为畦,私开四窦泽,不及下泾田独肥他邑,为枯地方,既移地。征如初人,或赴诉泣,迎尹马而上泾之腴,皆权倖家萦,势足以破理,诉者复得罪,繇是咋舌不敢言,吞冤含忍,家视孙子。长庆三年,高陵令刘君,励精吏治,视人之瘼,如烟疽在身,不忘决去。乃修故事,考式文暨,前后诏条,又以新意,请更水道入于我里,请杜私窦,使无弃流,请遵田令,使无越制。别白纤悉列,上便宜,掾吏依违不决。居三岁,距宝历元年,端士郑覃为京兆,秋九月,始具以闻,事下丞相御史,御史属元谷实司察视,持诏书诣渠,上尽得利病还奏,青规中上,以谷奉使有状,乃俾太常撰日京兆,下其符,司录姚康士曹掾李绍实成之,县主簿谈孺直实董之。冬十月,百众云奔愤与喜,并口谣手,运不屑鼛鼓,揆功什七八,而泾阳人以奇计赂术士,上言:白渠下,高祖故墅在焉。子孙当恭敬,不宜以畚锸,近阡陌。上闻,命京兆立止,绝君驰诣府,控告,具发其以赂致前事,又谒丞相请以颡血污车茵。丞相彭原公,敛容谢曰:明府真爱人,陛下视元元无所,吝第未周,知情伪耳。即入言上前。翌日,果有诏许。讫役仲冬,新渠成,涉季冬二日,新堰成驶流浑浑如脉,宣气蒿荒,沤冒迎耜,斯释开塞分寸,皆如诏条,有秋之期投锸,前定孺直告已事君率其寮躬劳来之烝徒欢呼。奋袯襫而舞。咸曰,吞恨六十年,明府雪之,摘奸犯豪卒就施为呜呼。成功之难也。如是请名渠曰刘公而名,堰曰,彭城按服引而东千七百步,其广四寻而深半之,两涯夹植杞柳,万本下垂,根以作固。上生材以备用,仍岁旱沴。而渠下田独有秋渠成之,明年泾阳三原二邑中,又拥其冲为七堰以析水势,使下流不厚君诣京兆索言之,府命从事苏特至水滨尽撤不当拥者,由是邑人享其长利,生子以刘名之,君讳仁师字行舆彭城人武德名臣。刑部尚书德威之五代孙大历中诗人商之犹子,少好文学亦以书干,东诸侯遂参幕府历尹剧县,皆以能事见陟,卒不时而迁,既有绩于高陵转昭,应令俄兼检校水曹外郎充渠堰,副使且锡朱衣银章计相爱其能表为检校屯田郎中兼侍御史,干池监于蒲锡,紫衣金章,岁馀以课,就加中执,法理人为循吏理财为能臣。一出于清白。故也先是高陵人,蒙被惠风而惜其舍去,发于胸怀,播为声诗。今采其旨而变其词,志于石文。曰,噫泾水之逶迤,溉我公兮,及我私水无心兮,人多僻。锢上游兮,乾我泽。时逢理兮,官得材。墨绶紫兮,刘君来。能爱人兮,恤其隐心。既公兮,言既尽。县申府兮,府闻天积愤刷兮,沈痾痊。划新渠兮,百亩流。行龙蛇兮,止膏油。遵水式兮,复田,制无荒区兮,有良岁。嗟刘君兮,去翱翔。遗我福兮,牵我肠。纪成功兮,镌美石。求信词兮,昭懿绩。

引泾水会郑白渠记     宋蔡溥

永兴军耀州六县民田旧资白渠灌溉之利,历时已久泾流寖低,渠势高,仰不能取水。乃岁八月,六县令率夫数千,集良材起巨堰,水入渠。至明年四月,去堰所溉田,才二千顷。然堰成辄坏。或数月坏。故兴修之,功要为文,具而民无实利。大观元年,今秦凤路经,略使穆公侍郎京以大府少卿出使,陕西宣德郎范镐承直郎穆卞,因言开修洪口石渠之利穆公,具闻于朝,提举永兴军等路,常平等事,赵公佺被旨相视,具陈可成之策,朝廷从之。遂命赵公总提渠事初议,凿石与泾水适平。然后立堰以取水,赵公谓立堰当为远计,乃使渠深下水面五尺,则无修堰之弊而利博。且久既终功。凡石土渠共七千一百一十九尺,石渠北自泾水上流凿山尾,南与土渠接。初计一千四百二十五尺,其后土石积处,发土见石乃,展一千七百一十六尺,通计二千一百四十一尺。上广十有四尺,下广十有二尺,浅深随山势。其最深者三十八尺。分隶六县,会工四十六万二千九百一十三料工之,始视石之坚柔,定以尺寸为工。其下石顽攻不可穿,乃增工二万七千九百五十三。凡石渠之工,总四十九万八百六十六。元年九月,工兴四年九月,毕土渠北自石渠口,东南与故渠接。初计六千四百五十九尺,而所展。石渠既己省一千七百一十六尺。其后接故渠处,土杂沙石随治随坏。度不可持久,乃即其石开横渠二百尺,与古渠合。地脉坚实,功简而径,又省旧所治渠九百六十五尺,实计土渠三千九百七十八尺,上广五十尺,下广十有八尺。浅深随地形。其最深者六十五尺分。隶六县会工二十一万一千八百一十六,内泾阳高陵三原,所隶有石棚隐土。下原或一丈或七尺八尺,乃损土工一万一千八百一十一,而增凿之工,四万七千九百七十九。凡土渠之工,总二十六万七千九百八十四。二年九月,工兴四年五月毕渠成。惟石渠依泾之东岸,不常水。冲乃即渠口而工入水凿。二渠各开一丈,南渠百尺,北渠百五十尺。使水势顺流而下,又泾水涨溢不常,乃即火烧岭之北及岭下,因石为二闸。曰,回澜。曰,澄波限以七尺,又其南为二闸。曰,静浪。曰,平流限以六尺,以捍湍激。渠之东岸有三沟。曰。大王渠。曰,小王渠。又其南曰,透槽。沟夏雨溪水集每与大石俱下,壅遏渠水乃各即其处凿地陷,水为柱密布,如棂贯大木于其上,横当沟之口,与石棚接。如此已无患。馀二渠则凿渠两岸比大木覆沟水入于泾,又其东且十里。曰,樊坑。当白渠之南岸,其北直大沟,沟水暴则岸坏。与渠流俱溃,壅之则渠不能容,而下流为田患。乃叠石为渠岸东西四十尺,北高八尺,上阔十有七尺,其南石尾相衔,而下四十尺,沟水至则渠之所受满。其堤而止,其下泄馀水以注坑,中与泾合。土石之工毕,于是平导泾水深五尺,下泻三白。故渠增溉七县之田,一日一夜所溉田六十顷。周一岁可溉二万顷。

泾水部艺文二〈诗〉

汉郑白渠歌

《史记》曰:韩闻秦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溉舄卤之地四万馀顷,因名曰郑国渠。《汉书》曰: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馀顷,名曰白渠。民得其饶,歌之曰:

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如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日暮望泾水        唐徐珩

导源经陇阪,属汭贯嬴都。下濑波常急,回澌溜亦纡。毒流秦卒毙,泥粪汉田腴。独有迷津客,怀归轸暮途。

山行入泾州        王昌龄

倦此山路长,停骖问宾御。林峦信回惑,白日落何处。徙倚望长风,滔滔引归虑。微雨随云收,濛濛傍山去。西临有边邑,北走尽亭戍。泾水横白烟,州城隐寒树。所嗟异风俗,已自少情趣。岂伊恋怀土,解物且欣遇。

泾渭扬清浊         吕牧

泾渭横秦野,逶迤近帝城。二渠通作润,万户映皆清。明晦看殊色,潺湲听一声。岸虚深草掩,波动晓烟轻。御猎思投钓,渔歌好濯缨。合流知禹力,同共到沧瀛。

泾上与田父言       明王问

归来葺旧庐,场圃向东阡。聊为卒岁谋,耕凿自年年。充腹不愿馀,裋褐庶自完。泾水饶灌溉,自足泾上田。田夫就饷罢,树下来憩眠。霢霢甘雨后,话岁共忻然。

早秋泾上作         前人

兹晨暑气平,泾上自容与。返照入柴扉,蝉声在高树。泾水静不流,蘋花发西渡。五湖秋色中,欲乘扁舟去。

泾水部选句

唐韦珽泾水赞:决渠浊流,属渭清津。流亦毒晋,灵尝祟秦。
李庾西都赋:其地势也,带泾渭之富流。
柳宗元愚溪对:乃合清渭,自彰秽迹。
杜甫北征诗: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
张籍泾州塞诗:行到泾州塞,唯闻羌戍鼙。道边双古堠,犹记向安西。

泾水部纪事

《国语》:恭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其母曰:必致之于王。夫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女三为粲。王田不取,群公行下,众王御不参一族。夫粲,美物也。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王犹不堪,况尔小丑。小丑备物,终必亡。康公弗献一年,王灭密。
幽王三年,西周三川皆震,〈注〉三川泾渭汭也。地震故三川亦动也。
《竹书纪年》:幽王三年,泾渭洛竭。《左传》:成公十三年,晋师以诸侯之师,及秦师战于麻隧。秦师败绩。获秦成差,及不更女父。曹宣公卒于师。师遂济泾,及侯丽而还,迓晋侯于新楚。
襄公十四年夏,诸侯之大夫从晋伐秦,以报栎之役也。晋侯待于竟,使六卿帅诸侯之师以进,及泾不济,叔向见叔孙穆子,穆子赋匏有苦叶,叔向退而具舟,鲁人、莒人、先济、郑子蟜见卫北宫懿子曰,与人而不固,取恶莫甚焉。若社稷何,懿子说,二子见诸侯之师,而劝之济,济泾而次,秦人毒泾上流,师人多死。《史记》:秦二世尝梦白虎齧其左骖马,杀之,心不乐,怪问占梦者。卜曰:泾水为祟。二世乃斋于望夷宫,欲祠泾。
《舆地志》:泾阳白公引泾水溉田,有上白,中白,南白三渠。
《述异记》:汉武帝祠甘泉至此,见女人浴于泾水,乳长七尺,问东方生以为斋祀不洁,则见近东曰,花池渡通长安。又东曰,宋村渡通临潼。
《汉书·元帝本纪》:建昭四年六月甲申,安陵岸崩,壅泾水水逆流。
《成帝本纪》:河平四年三月壬申,长陵临泾岸崩壅泾水。
《息夫躬传》:躬言秦开郑国渠以富国强兵。今为京兆地土肥饶可度地势,水泉广灌溉之利,天子使躬持节领护三辅都水。
《王莽传》:莽天凤中,长平馆西岸崩,壅泾水不流,毁而北行。遣大司空王邑,行视还奏状,群臣上寿,以为河图。所谓以土填水。匈奴灭亡之祥也。乃遣并州牧宋弘游击都尉任明等,将兵击匈奴至边止屯。
《薛莹·后汉书》:章帝北巡下长平御池阳宫,东至高陵造舟至于泾而还。
《晋书·苻坚载记》:坚,字永固,僭称大秦天王。以关中水旱,不时议依郑白。故事发其王侯已下,及豪望富室,僮隶三万人,开泾水,上源凿山起,堤通渠引渎以溉冈卤之田,及春而成,百姓赖其利。
《周书·贺兰祥传》:大统十六年,祥拜大将军太祖以泾渭灌溉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东注于雒,功用既毕民获其利。
《文献通考》:永徽六年,雍州长史长孙祥奏言,往日郑白渠溉田四万馀顷,今为富商大贾竞造碾硙,堰遏费水。太尉长孙无忌曰:白渠水带泥淤,溉田益其肥美,又渠水发源本高向下枝分极众。若使流至同州,则水饶足比为碾硙用水泄,渠水随入滑,加以壅遏耗竭,所以得利。遂少于是遣祥等分检渠,上碾硙皆毁之,至大历中,水田才得六千二百馀顷。
《唐书·李元纮传》:元纮,字大纲。开元初,为万年令,赋役称平,擢京兆少尹。诏决三辅渠,时王、主、权家皆旁渠立硙,潴堨争利,元纮敕吏尽毁之,分溉渠下田,民赖其恩。
《仆固怀恩传》:怀恩诱吐蕃十万入塞,进掠泾邠祭来填墓,渡泾水邠宁节度使白孝德禦之覆其阵。《李栖筠传》:栖筠累擢给事中,进工部侍郎,关中旧仰郑白二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硙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岁得租二百万,民赖其利。《齐国昭懿公主传》:公主,崔贵妃所生。始封升平。下嫁郭暧。大历末,寰内民诉泾水为硙壅不得溉田,京兆尹黎干以请,诏撤硙以水与民。时主及暧家皆有硙,丐留,帝曰:吾为苍生,若可为诸戚倡。即日毁,由是废者八十所。
《黎干传》:干为桂管观察使。大历八年,召为京兆尹。十三年,泾水壅隔,请开郑、白支渠,复秦、汉故道以溉民田,废碾硙八十馀所。
《唐会要》:贞元四年六月二十六日,三白渠限口准,诸堰例置,监十六年十一月,诏以东渭桥纳给,使徐班兼白渠,漕渠及升原国成等渠堰使。
《玉海》:长庆三年,仁师列上,便宜宝历元年九月,京尹郑覃以闻仲冬新渠成季冬二日新堰成。名渠曰,刘公堰。曰,彭城。明年又壅其冲,为七堰以析水势。《唐会要》:太和二年三月,内出水车样,令京兆造水车,散给沿郑渠百姓以溉田。
《唐文粹》:王继张公德政碑:维泾失防,比岁多决,近县疲于奔命他山,苦于度材公,乃命刮朽坏填巨石。《唐志》:泾渭白渠,以京兆少尹一人督视。
《册府元龟》:周世宗显德五年十二月戊寅,以工部郎中何幼冲为司勋郎中,充关西渠堰使,仍命于雍耀之间,疏泾水以溉稻田。
《玉海》:至道元年正月五日,度支判官梁鼎陈尧叟言,旧史郑渠引泾水注洛三百馀里,溉田四万顷。白渠引泾注渭,长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顷。今所存不及二千顷,郑渠难兴功。请遣使视三白渠修旧迹。诏大理丞皇甫选、光禄丞何亮,乘传经度。二年四月丁酉,选等言郑渠久废,用功大,三白渠溉泾阳、栎阳、高陵、云阳、三原、富平六县,田三千八百五十馀顷,宜增筑堤埭周护之。旧设斗门一百七十有六,以节水宜悉缮治,俾用水有准渠口,旧有六石门。今亦圮,欲就近开渠口,以通水道。岁令渠官行视,疏浚严禁豪民无令决渠盗水,以擅其利。时著佐孙冕总三白渠诏,冕行之,未几而罢。
天圣六年二月,都官员外郎李同言永兴军泾阳县,三白渠节约水势,宜立约以限水。命同知泾阳县领三白渠事。
景祐三年二月丁卯,修陜西三白渠。初漕臣王沿言三白渠,自汉溉田四万顷。唐永徽中亦溉田万顷。今才及三千馀顷,请调兵夫兴修之。时择雷简夫董其事。
《宋史·神宗本纪》:熙宁四年夏四月壬戌,遣环庆都钤辖,幵赟以兵屯,邠泾河中以备西夏。
《河渠志》:神宗熙宁五年十一月,陕西提举常平杨蟠议修郑白渠,诏都水丞周良孺相视,乃自石门堰泾水开新渠,至三限口以合白渠。王安石请捐常平息钱助民兴作。帝曰:纵用内帑,钱亦何惜也。
《张守约传》:守约知泾州泾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费不赀。适岁饥罢其役。或曰,如水害何。守约曰,歉岁劳民甚于河患,吾且徐图之河神祠。故在南壖祷而迁。诸北以杀,河怒一夕,雷雨明日,河徙而南,其北遂为沙碛,以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召还。
《泾阳县志》:大观中诏开石渠疏泾水入渠者,五尺下与白渠会,溉七邑田三万五千九十馀顷。名曰丰利渠。
《续文献通考》:金大定时,卢庸为定平县令,修筑旧堰,引泾水溉田,民获其利。
《元史·河渠志》:汉时,有白公者,奏穿渠引泾水,起谷口,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馀顷。因名曰白渠。历代因之,皆享其利。至宋时,水冲齧失。其故迹,熙宁间,诏赐常平息钱助民兴作。自仲山旁开凿石渠,从高泻水,名,丰利渠。元至元间,立屯田府督治之。
大统八年,泾水暴涨,毁堰塞渠。陕西行省命屯田。府总管夹谷,伯颜帖木儿及泾阳尹王琚疏导之起,泾阳高陵三原栎阳,用水人户及渭南栎阳泾阳三屯所人,夫共,三千馀人。兴作水通流,如旧其制编,荆为囤贮之以石复填,以草以土为堰。岁时葺理,未尝废止。
至大元年,王琚为西台御史,建言于丰利渠上,更开石渠五十一丈,阔一丈,深五尺,积一十五万三千工,每方一尺,为一工,自延祐元年,兴工至五年渠成。是年秋改堰至新口。
《宁宗本纪》:至顺四年六月,宁宗即位,泾河溢。
《五行志》:顺帝元统元年六月,泾河溢。
《顺帝本纪》:至元二年六月庚子,泾水溢。
《河渠志》:泰定间,言者谓:石渠岁久,水流渐穿,逾下,去岸益高,至正三年,御史宋秉亮,相视其堰,谓渠积年坎,取淤土叠垒于岸,极为高崇力难,送土于上。因请就岸高处,开通鹿港,以便夫行。廷议允可,四年屯田,同知牙八湖,泾尹李克忠发丁夫,开鹿港八十四处,削平土垒四百五十馀步。二十年陕西行省,左丞相帖里帖木儿遣都事,杨钦修治。凡溉农田四万五千馀顷。
《陕西通志》:刘钦,字仲贤,醴泉人。元末兵至九嵏山,钦负母而逃。携子与侄度难。两全以侄为母所钟爱。谓其妻曰,父母爱则爱之。敢以恩夺孝为不道之人哉。遂投子于泾水,襁母携侄而行卒脱兵患。孝义闻于郡国。
《泾阳县志》:明洪武八年,旧渠冲塞,长兴侯耿秉文奉命,用军夫十万馀,修筑。
永乐三年,奉工部勘合差千户。董暹于附近卫分拨军民相参修理,民夫一万四千四百名,军士一万五千名。
成化元年,巡抚陕西右副都御史,项忠奏请于旧渠,上凿新石渠一里三分许,以通故道。上可其奏合五县,夫匠三千人,兴工聚火镕石穿,凿大小龙山,功未就,还朝四年,西征过陜,命有司促功告成。名曰,广惠渠。
十二年,巡抚陕西右都御史余子俊,经略泾渠。十七年,巡抚陕西副都御史阮勤治渠,用匠四百人。五县之民,更番供役二月,兴工次年正月工成,溉五县田八千馀顷。
正德间,巡抚陕西都御史萧翀,凿石四十二丈,立名通济渠。
《镇江府志》:于湛,字莹中,金坛人,正德六年进士,擢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适泾水溢,堤坝尽决,筑广惠。故渠时其蓄泄。
《陕西通志》:嘉靖十三年五月,庆阳、宁邠、泾阳等州县大水,渰没泾、渭两岸居民畜产无数。
万历四十一年七月,泾水暴溢,高数十丈,漂没民居商货无算。

《泾阳县志》

万历间,邠乾兵巡道,沈子章亲历渠口,督工疏补壅漏,役毕渠水广深倍昔。

泾水部杂录

《诗经·大雅》:淠彼泾舟,烝徒楫之。
凫鹥在泾。
《战国策》:范雎谓秦王曰:大王之国,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
《后汉书·西羌传》: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泾北有义渠之戎。
《西都赋》:郑白之沃,衣食之源,提封五万疆场,绮分沟塍刻镂:原隰龙鳞,决渠降雨,荷锸成云,五谷垂颖,桑麻铺棻。
《宋书》:秦汉都西京泾渭水,虽不在祀典,以近咸阳。故尽得比大川之祠。
《梁书·世祖元帝本纪》:梁兴五十馀载,平壹宇内,德惠悠长,浊泾清渭,靡不向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