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二百五十六卷目录
丹水部汇考
考
丹水部总论
新乡县志〈改丹入卫议〉
丹水部艺文一
移丹河记 唐武少仪
小丹河图记 明郭经
重开丹沁河渠记 娄枢
丹水部艺文二〈诗〉
西归渡丹河 唐元稹
丹水 杜牧
别丹水 宋王禹偁
丹水部纪事
灞水部汇考
考
灞水部艺文一
三月三日于灞水曲饯豫州杜长史别昆季序 唐宋之问
灞水部艺文二〈诗〉
灞岸 唐胡曾
灞上感别 罗邺
灞水部选句
灞水部纪事
灞水部杂录
浐水部汇考
考
浐水部艺文〈诗〉
晦日浐水应制 唐沈佺期
安州道中经浐水有怀 刘长卿
早秋浐水送人归越 陈羽
送王龟拾遗谢官后归浐水山居 赵嘏
浐水部选句
浐水部纪事
浐水部杂录
浐水部外编
考
丹水部总论
新乡县志〈改丹入卫议〉
丹水部艺文一
移丹河记 唐武少仪
小丹河图记 明郭经
重开丹沁河渠记 娄枢
丹水部艺文二〈诗〉
西归渡丹河 唐元稹
丹水 杜牧
别丹水 宋王禹偁
丹水部纪事
灞水部汇考
考
灞水部艺文一
三月三日于灞水曲饯豫州杜长史别昆季序 唐宋之问
灞水部艺文二〈诗〉
灞岸 唐胡曾
灞上感别 罗邺
灞水部选句
灞水部纪事
灞水部杂录
浐水部汇考
考
浐水部艺文〈诗〉
晦日浐水应制 唐沈佺期
安州道中经浐水有怀 刘长卿
早秋浐水送人归越 陈羽
送王龟拾遗谢官后归浐水山居 赵嘏
浐水部选句
浐水部纪事
浐水部杂录
浐水部外编
山川典第二百五十六卷
丹水部汇考
山海经之丹水丹水源委,古今所传不一,一出今陕西西安府商州城东南二百里之竹山,东流入河南南阳府淅川县,与淅水合,又南至新野县城南,与淯水、泌水合流,又南至湖广襄阳府界,合均水,南入汉江;一出今山西泽州高平县城北五十里发鸠山,东南流,合白水,至阳城县,穿太行东,入河南怀庆府城南,会泌水,东入黄河;一出今山东莱州府潍县塔山,为东丹河,流至青州府寿光县界,复归本县境,东北流入于海;一出潍县几山,为西丹河流,经昌乐县西,与东丹河合流,东北入于海。
考
按《山海经·南山经》:丹穴之山,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
《西山经》:竹山,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多人鱼。
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
峚山,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元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五味,乃馨。
《北山经》:虫尾之山,丹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按《汉书·地理志》:弘农郡,丹水,〈注〉水出上雒冢岭山,东至析入钧密阳乡,故商密也。
上党郡高都,〈注〉莞谷丹水所出,东南入泫水。
东莱郡,〈注〉有之罘山,祠居土山声洋,丹水所出,东北入海。
琅邪郡朱虚〈注〉凡山,丹水所出,东北至寿光入海。按《淮南子·地形训》:黄水三周复其原,是谓丹水,饮之不死。
丹水出高褚。
按《水经》:丹水出京兆上洛县西北冢岭山,〈注〉名高猪山也,丹水东南流与清池水,合水源东北,出清池山,西南流入于丹水。
东南过其县南,〈注〉县故蜀,〈李云疑作属〉京兆晋分为郡。《地道记》曰:郡在洛上,故以为名。《竹书纪年》:晋烈公三年,楚人伐我南鄙,至于上洛。楚水注之,楚水出上洛县西南楚山,昔四皓隐于楚山,即此山也,其水两源合舍〈宋本无舍字〉于四皓庙东,又东径高车岭南。〈《御览》、《高士传》:高车山上有四皓碑及祠,皆汉惠帝所立也。汉高后使张良诣南山,迎四皓之处,因名高车山〉冀带众流北转入丹岭,〈宋本作丹水岭〉上有四皓,庙丹水自仓野,又东历兔和山,即春秋所谓左师军于兔和,右师军于仓野者也。
又东南过商县南,又东南至于丹水县入于汋,〈注〉契始封商。鲁连子曰:在太华之阳。皇甫谧:阚骃并以为上洛商县也,殷汤之名起于此矣。丹水自商县东南流注,历少习出武关。应劭曰,秦之南,关也,通南阳郡。《春秋左传》:哀公四年,楚左司马使谓阴地之命大夫士蔑曰,晋楚之〈当作有〉盟,好恶同之,不然将通于少习,以听命者也。京相璠曰,楚通上洛,阸道也。汉祖下浙郦,攻武关。〈浙当作析,《史记》:高祖降析郦因袭攻武关破〉文颖曰:武关右,〈谢云疑作在〉浙县西一百七十里弘农界也。丹水又东南流入臼口,历其戍下又东南,浙水出,浙县西北弘农卢氏县大蒿山南流径修阳县。故城北县即浙之北乡也又东入浙县,统〈宋本作流〉结成潭,谓之龙渊,清深神异。《耆旧传》云:汉祖入关,径观是潭,其下若有府舍焉,事既非恒难以详矣。其水又东径,其县故城北盖春秋之白羽也。《左传》:昭公十八年,楚使王子胜迁许于浙,是也。郭仲产云:相承言此城汉高所筑,非也。余按史楚襄王元年,秦出武关,斩众五万,取浙一十五城,汉祖入关,亦言下浙郦非无城之言,循之则可矣。浙水又历其县东,王莽更名县为古亭也,而南流入丹水,县注于丹水,故丹水会汋,有浙口之称丹水,又东南径一故城,南名曰三户城。昔汉祖入关,王陵起兵,丹水以归,汉祖此城疑陵所筑也。丹水又径丹水县故城西南县有密阳乡古商密之地,昔楚申息之师所戍也,春秋之三户矣。杜预曰:县北有三户亭。《竹书纪年》曰:壬寅,孙何侵楚,入三户郛者,是也。水出丹鱼,先夏至十日夜,伺之,鱼浮水侧,赤光上照如火。网而取之,割其血以涂足,可以步行水上,长居渊中。丹水东南流至其县,南黄水出,北予山〈予一作子〉黄谷南径丹水县南注于丹水。黄水北有墨山,山石悉黑,缋彩奋发,黝焉若墨。故谓之墨山,今河南新安县有石墨山,斯其类也。丹水南有丹崖山,山悉赪壁霞举,若红云、秀天二岫,更为殊观矣。丹水又南径南乡县故城东北。汉建安中,割南阳右壤为南乡郡,逮晋封宣帝孙畅为顺阳王,因为立顺阳郡而南乡为县,旧始酂城永嘉中,丹水浸没。至永和中,徙治南乡故城,城南门外旧有郡社柏树,大三十围,萧欣为郡伐之,言有大蛇从树腹中坠下,大数围,长三丈,群小蛇数十随,入南山声如风雨,伐树之前见梦于欣欣,不以厝意及伐之。吏〈孙云吏疑作更〉少日,果死。丹水又东径南乡县北兴,宁末太守王靡之改筑,今城城北半据在水中左右夹溪〈宋本作夹涧〉深长,及春夏水涨,望若孤洲矣。城南有晋顺阳太守丁穆碑,郡民范宁立之,丹水径流两县之间,历于中之,北所谓商于者也。故张仪说楚绝齐许以商于之地六百里,谓以此矣。《吕氏春秋》曰:尧有丹水之战,以服南蛮,即此水也。又南合汋水,谓之浙水,按《述异记》:龙巢山下,有丹水,水中有丹鱼。
按《魏书·地形志》:平昌郡朱虚〈注〉前汉属琅琊后汉属,北海晋属琅琊,后属有几山丹水所出。
上洛郡,上洛,〈注〉前汉属弘农,后汉属京兆,晋属有丹水、南秦水。
按《隋书·地理志》:上洛郡,上洛,〈注〉有秦岭山、熊耳山、洛水、丹水。
按《唐书·地理志》:泽州高平郡,高平,〈注〉有泫水一曰丹水。
怀州河内郡。河内,〈注〉有太行山有丹水。
按《寰宇记》:赤水,即丹水也。唐置丹溪县于此,丹溪水合于僰溪,故改南州为僰州焉。
按《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丹水,泽州高平县有泫水,一曰丹水,汉上党高都县,莞谷丹水,所出东南入泫水。〈高都泽州晋城县,隋曰丹川〉
按《金史·地理志》:潍州昌乐〈注〉有丹水。
泽州晋城〈注〉有丹水。
高平〈注〉有丹水。
商州上洛〈注〉有丹水峣关。
丹水源出陕西商州竹山,东流至内乡,与淅水合。按《明一统志》:山西泽州丹水,在州城东北三十里旧号泫水,源出高平县西北仙公山,南流合白水入沁河。
按《陕西通志》:丹水出商州竹山,东流入河南界,沛公围宛,定南阳,至丹水,即此。
按《西安府志》:商州城东南二百里有竹山,丹水所出也。
丹水,在州东二十里,灌张村龙车寨田数百顷。楚水在州境,源出楚山,有两源,下流相合入于丹水。月儿潭,在州境,水圆似月,有巨石,难通舟楫。崔湜谓,可通挽输即此。万历中,丹水涨沙壅,潭平舟楫自是大通。
按《河南通志》:丹水源出陕西商州竹山,东流经淅川县西与淅水合。
按《南阳府志》:淅川县丹水,一名粉青江,源出京兆上洛县西北冢岭山。《翰墨全书》云:出象饮山。《一统志》云:出陜西商南县竹山。东流至内乡,与淅水合,淅水即淅川县正南之水也。
淅水,源自商南县,东流会汤滔、回车等河,与丹水合流,达汉江。
内乡县,黄水在县西五里,源出丹水,保山绕城南五里入湍水。《水经注》云:黄水出北予山黄谷,南径丹水县南,入于丹水。
按《襄阳府志》:均州均水在州城东。《汉书·地理志》云:丹水东折入均水。
按《山西通志》:丹水在泽州城东北三十里,源出高平县西北仙公山,南流合白水,东至河南怀庆府界,入沁河。
按《高平县志》:发鸠山在城北五十里,为丹水之源,丹水在县西北发鸠山之阳,亦曰泫水,东合白水泻于沁河。《水经注》曰:丹水出高都城东北阜下,俗谓之源源水。《山海经》曰:沁水东有丹林,丹水出焉,又东会绝水。《地理志》曰:高都有莞谷,丹水所出,东南入绝水是也。绝水出泫氏西北杨谷,故《地理志》曰:杨谷绝水所出,左会长平水,水出长平,西北小山东南流经其县,故城泫氏之长平亭也。《上党记》曰:长平城在郡南山中,丹水出长平城北山,南流,此其大概也。
源洁泉,在县西南三十里,原村周回四丈,深一丈五尺,泉源涌出,色清味甘,冬温夏凉,东西分引,溉田西南流十馀里,合山水,经许庄,名许河,东南流数里,入丹河。
浮云桥,在县西北五里丹河上。
长河,在县东北南流入丹水。
按《阳城县志》:沁河即泊水,由沁水县郭壁镇入县东北,屯城里径润城沁渡迤逦而南,泽水入焉。又东南流径午壁亭,至公娥涧出,山口即枋口也,建瓴下注至覃怀,会丹水入黄河。
按《泽州志》:丹水在郡东里许。
白水,在州南一里,源出五龙池,东流合丹水。
源漳水,在州东北三十里,源出可寒山,东流入丹水。汉《地理志》云:高都县有莞谷,丹水所出,东南入绝水,即此。
龙门峡,在郡东三十五里,两山夹流,即丹水也。按《陵川县志》:蒲河,在县城西北二十里,南流合丹河入沁河。
按《怀庆府志》:丹河,在府城东北十五里,源出泽州界内,穿太行,名曰丹口,南流三十里入沁河。
按《山东通志》:青州府东西二丹河,东丹河源出昌乐县方山,西丹河源出临朐县丹山。二水皆北流至昌乐废县城西,合流至寿光县界入海。
按《莱州府志》:潍县城东南六十里有塔山,东丹河发源于此,《元志》为方山,在县城西南五十里,亦谓东丹河发源处,疑即此山之误。
县城西南八十里有几山山形如几,西丹河发源于此。
东丹河,一名东于河,自潍县塔山下流,至寿光县界,复达本县境,东北流入海。
西丹河一名西于河,自潍县几山经昌乐县西下流合东丹河东北入海。
按《青州府志》:寿光县丹水,即昌乐东丹河也,东北流经县东三十里,达于潍又东入于海。
昌乐县东丹河,源发方山西麓转流城西,万历四十一年,知府定兴王公,知县澧州刘公建葺石桥。西丹河,源出纪山,按《竹书》云:尧放丹朱于丹水,朱虚县有丹山,又名尧山,下带长坂曰,破车岘东西二丹水出焉,北入于海。
新泉,在城东北西流入丹水。
丹水部总论
《新乡县志》
改丹入卫议
《新志》曰:改丹入卫,犹改沁入卫也。其地形之高下,水势之缓急,泥沙之淤塞,开渠之阻绝,与沁水同,卫不能容。沁久受其害矣,独能容丹而受其害乎。丹河源出山西,穿太行由疙疽坡狄家岭南注而下,中间分散,有十八道小沟渠,民间引为灌田。总流,南经张店,至刘村,入沁水,首尾三十馀里。其与卫水相通者,系上下沟渠内东流第二道,由清化镇南有金鎗、狗跑泉等水,相聚逶迤。而东经修武治南北,转城东门外,又东经获嘉治,北又东名蒋河,至新乡县西北,名合河店,入小清河,而因以入于卫。相沿凡数百十里,名为丹之支流,而实非丹水矣。若欲将丹水全身,由张店改折而东过狗跑泉,通卫,则丹至张店地势倾下,入沁甚易,势不能挽。若从上而东流第二道小沟渠,通卫,则丹正自岭而下,奔溃倾跌,横截下住,何由东流议者,徒欲引丹入卫,杀沁势一二耳。而增卫害者什九焉。奚可哉,总之,改丹改沁,为救徐、邳以南漕运计耳。而北地运道,为兖、豫刍粮所系,疗肠内而塞咽喉,此所为救一河患,添一河患者也。万历间,总河舒委勘本县知县卢大谟痛言其害,事遂寝。丹水部艺文一
移丹河记 唐武少仪
高平,古泫氏邑也。其沿代改名,图经详矣。初相地而居之,盖以土厚水深为善。农凿井而饮者,则穿壤剖石为艰。故千家之中,数井而已。绠以远引而多绝瓶,以难升而骤羸,则虽有端赐之机智,无施其巧捷。虽有管宁之仁惠,无杜其忿𩰚,况牛马俟乎,满腹必遵乎。十里之河而瓜蔬期乎,给口常望一旬之雨。朝夕劳苦,岁时饥馑,可胜道哉。嘻,凡为前弊,滋久终俟后贤。乃革不然者,岂子男百辈,而莫之是恤。贞元七年,潞州屯留令平原明济,受连帅相国大司空义阳王李公之命,假领兹邑抚按疲黎。其清勤简惠,不异于屯留之政,政可知也。下车之日,咨访故老,问人疾病,佥曰公之至也,俗咏其苏矣。惟水之歉,讵敢求救于公也。明侯闻之,若疚于心,且形于色曰:夫穷必有泰,固常理也。此其无望前或未思,吾将退而虑之。由是发智周之妙,躬循郊原,同究川谷度高下势相引决之宜。有丹水者,始自县之西北,山源高而派平,可议壅以导。明侯载审厥事,将利于人,乃下谋于乡耋。次白于郡守,上言于节制,才获所请。爰臧其功,乘井税之暇,候农桑之隙。先储乎薪刍之物,次具乎锹锸之器,然后量功命。日使里人乐助,竞子来而展力,故不更数,宛其有成始。潴流而为潭,因疏渠以绕郭,筑防以补其陷隙,刳木以道其险阻,脉分枝散贯邑周闾。沵沵苔草之间,阴阴槐柳之下,遂使家开沼沚,户植芰荷,滥觞可以寄傲,垂钓可以烹鲜,岂直丰畦圃之沃灌,恣闾闬之饮濯,路有奉浆之义井,为应汲之泉。人无荷担之劳,畜无奔走之困而已。也复于潭侧,特建水祠,列树敞亭,别成佳境,将俾水依神,而永久。人赖水而无极,庶功用不再,且祈报有归焉。明侯睹夫众情之欣洽,足以閒居而赏玩化舄之馀,阅王凫之双飞,临堂之际调宓琴,而合响。斯其义尔。君子曰:政无大小,以勤民为良,事无工拙,以利物为贵。如明侯者,实兼而有之。其由我大司空义阳王以至公,且明推奖而致此者矣。余偶以行役经过于斯耳。聆嘉谣,目览异绩缁黄耆艾,因请余以纪事,余诚忝迹于文者,姑具述义阳王之举,明侯之善,亦何辞焉。是则勉而志之。
小丹河图记 明郭经
覃怀东北十馀里,丹河在焉。源出山西高平,穿太行,名曰丹口。南流三十里,入沁河,沁源亦出山西沁州绵山,穿太行,达济源,径武陟,入黄河。其流湍驶而濒城迩驶则善,齧而迩则为害也。乃若小丹河分丹口之水,别为一支,石闸斗门而下,涓涓如线,每值秋霖涨泛,壅以沙石,必督畚锸,从事乃克,顺流东注,抱许梁,由刘秦二桥,折而南绕清化镇,复东流至金墙村,凡四十里。又稍折而北纡曲东行,历南谢村,凡三十五里。环修武城,至司家桥,凡五十里。径获嘉县北,迤逦而东至三桥,凡四十里。达新中合河镇,三十里有奇,入卫水。此小丹河渠资益漕运者也。或曰:旱则虞其涸也,涝则虞其溢也。夫障而疏之,存乎人耳。文潞公谓:河溢非天灾,其亦三复斯语乎。重开丹沁河渠记 娄枢
怀庆地狭,民稠役繁赋重。古称富庶者,以有沟渠利云雨由人也。丹沁二河皆自北而南下,穿太行以达河内之境。丹东沁西相距五十里,沁出山处,枕济源河内之交,东南至郡城,又东南至武陟,逶迤百五十里入于河。丹水历长平之,南万善驿之。东出山仅三十里,会于沁以达于河。丹分十八支派,沁分五渠,俗称五龙口。曰利人、曰丰稔、曰广济、曰温润、曰减水。而五渠又东有支派,引水灌田,三代以前,无所考。志称秦渠至汉,刘颂为河内太守,表罢三公水碓而民获其利,则秦汉间已有之。流久善汎岸久善,崩变溉为淤,利为病者,势也。淘淤止突。若隋卢贲、唐温造、崔弘礼元潭澄,代不乏贤。我朝弘治以前,屡有浚塞,张寅碑可考。七十年来,利人丰稔,通行而广济,诸渠久塞。隆庆丁卯,文安纪公自冬官郎来守,是邦明年戊辰。自夏四月至秋七月不雨。公询诸故老,谕诸乡民,凡陈兴利以祛灾者,不临以势,不限以时,于是四境之民或告开广济河,或告新开广惠南河、广惠北河,或告开高桥河、普济河。青衿王三汲辈欲于尧王泉新开惠民河,公慨然曰:前人开河以为民,后人乃不能因势而利导之。是所谓弗肯堂于底法,弗肯播于既蕃也。乃遍履其处,穷广济分派之原,于五龙口间,有存遗址者,面阔四丈,因浚之深二丈。底半之建桥闸四十四长,一百五十馀里,可灌田五十馀顷。广惠南北二河亦播流于沁之出,山地名石梯者,俱阔一丈五尺,深称之底得三之二。南建桥闸,一十七异流三十五里入沁,可灌田二百五十馀顷。高桥河易名康济河,下流虽存而上流久淤,乃疏浚三十馀里,阔一丈深八尺,底称之建桥闸九,可灌田一百馀顷。普济河阔一丈五尺,深一丈,底称之建桥闸九。长三十里,可灌田一百馀顷。康济河播流于赵家庄,普济河播流于翠筠观,俱出于丹而入于沁。惠民河则引尧王泉以过五花泉,阔一丈,深称之底半之。建桥闸七,行十五里附广惠北河入沁,可灌田五十顷。六河共修桥闸九十九,用夫五千名,公又设馀谷五百馀石以食之,亦古人兴作救荒之意也。愬六河作始于隆庆二年七月,落成于明年二月,以数万家千百年之利而成于五千人数月之间,巡抚李公击节叹赏,以为河渠成效甚速,为利甚溥,惠泽及民当与河水共长者也。夫旱潦者,天时也。沟洫者,地利也。引而导之者,人力也。督人力尽地利以,相天时之不及者,善政也。前辈穆文简公有言,江北之待天时,不如江南之尽人力,尽江南之人力,不如修三代之善政。公可谓修三代之善政者欤。政成将迁,而河内之不能久留也。宜勒之石以示后世同德之,君子得有所考,无俾世迷。丹水部艺文二〈诗〉
西归渡丹河 唐元稹
今朝西渡丹河水,心寄丹河无限愁。共到庄前竹园下,殷勤为绕故山流。
丹水 杜牧
何事苦萦回,离肠不自裁。恨声随梦去,春态逐云来。沉定蓝光彻,喧盘粉浪开。翠崖三百尺,谁作子云台。别丹水 宋王禹偁
曾经烂熳濯吾缨,忍别潺湲月夜声。便入红尘染诗思,吟魂犹合数年清。丹水部纪事
《淮南子》:尧战于丹水之浦。《竹书纪年》:周敬王四十三年,宋杀其大夫皇瑗于丹水之上,丹水壅不流。
元王六年,丹水三日绝不流。
威烈王五年,晋丹水出反洁。
《史记·汉高祖本纪》:沛公以宛守为殷侯,封陈恢千户,引兵西,无不下者。至丹水,高武侯鳃襄侯王陵降西陵。
《泽州志》:明济,平原人,贞元初,由屯留令调高平。时邑经改置,苦不得水。济度丹河形势,潴潭疏渠,凿引绕郭,民大便之。
《河南通志》:杨承仙,猗氏人,怀州刺史,浚决古沟,引丹水溉田,衣食河内户口无算。流人襁负而至,如归市焉。
《山西通志》: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五龙跃于丹水。《元史·五行志》:顺帝至元三年六月,卫辉淫雨至七月,丹、沁二河泛涨,与城西御河通,流平地深二丈馀,漂没人民房舍田禾甚众,民皆栖于树木。郡守僧家奴以舟载饭食之,移老弱居城头,日给粮饷。月馀,水方退。
灞水部汇考
水经之霸水灞水,本名霸水。源出今陕西西安府蓝田县东北玉山之谷中,即古名滋水也。西流与渥水会,又至府城东,合浐水,北流至华阴县,入于渭。
考
按《汉书·地理志》:京兆尹南陵〈注〉文帝七年,置沂水出蓝田谷,北至霸陵入霸水。霸水亦出蓝田谷,北入渭。师古曰滋水,秦穆公更名以彰霸功。
按《水经》:渭水东过霸陵县北,霸水从县西北流注之。〈注〉霸水者,上地名也。古曰:滋水矣。秦穆公霸世更名滋水为霸水,以显霸功。水出蓝田县蓝田谷,所谓多玉者也。西北有铜公水次,东有轻谷水,二水合而西注之,又西流入渥水。渥水又西径峣关,北历柳峣城,东西有二。城魏置清渥军于城内,世亦谓之清渥城也。秦二世三年,汉祖入自武关攻秦。赵高遣将距于峣关者也。《土地记》曰:蓝田县南有峣关地名峣,柳道通荆州。《晋·地道记》曰:关当上洛县西北,渥水出焉。北流入霸,霸水又北历蓝田川,径蓝田县也。《竹书纪年》:梁惠王三年,秦子向命为蓝君,盖子向之故邑也。川有汉临江王荣冢,景帝以罪徵之,将行祖于江陵,北门车轴折,父老泣曰:吾王不反矣。荣至中尉郅都,急切责王,王年少,恐而自杀,葬于是川。有燕数万衔土置冢上,百姓矜之。霸水又左合浐水,历白鹿原东,即霸川之西故芷阳矣。《史记》秦襄王葬芷阳者也,是谓之霸上。汉文帝葬其上,谓之霸陵。上有四出道以泻水,在长安东南三十里。故王仲宣赋诗云: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汉文帝尝欲从霸西驰下峻坂。袁盎揽辔于此处。上曰:将军怯也。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立不倚衡。圣人不乘危,今驰不测,如马惊车败,奈高庙何。上乃止。霸水又北,长水注之。水出杜县白鹿源,其水西北流,谓之荆溪。〈疑脱一荆字〉溪水又西北,左合狗枷川水。水有二源,西川上承磈山之斫槃谷,次东有苦谷,二水合而东北流,径风凉原西,《关中图》曰:丽山之西川,中有阜名,曰风凉原,在磈山之阴,雍州之福地即是原。其水傍溪北注。原上有汉武帝祠,其水右合东川水,出南山之石门谷孟谷。次东有大谷,次东有雀谷,东有土门谷,五水北谷,西北历风凉原,东又北与西川会原,为二水之会乱流。北径宣帝许后陵东,而北去杜陵十里,斯川于是有狗枷之名,川东亦曰白鹿原也,上有狗枷堡。三秦记曰:丽山西有白鹿原,原上有狗枷堡。秦襄公时,有大狗来下,有贼则狗吠之,故一堡无患,故川得厥目焉。川水又北径杜陵东。元帝初元元年,葬宣帝杜陵北,去长安五十里。陵之西北有杜县故城。秦武公十一年县之。汉宣帝元康元年,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更名杜县,为杜陵也,王莽之饶安也。其水又北注荆溪,荆溪水又北入霸县,〈孙云疑作霸水〉又有温泉入焉。水发自原下,入荆溪水,乱流注于霸,俗谓之浐水,非也。《史记音义》:文帝出安门注云:在霸陵县,有故亭,即《郡国志》所谓长门亭也。《史记》云:霸浐长水也。虽不在祠,典以近咸阳秦汉都,泾渭长水尽得,比大川之礼。昔文帝居霸陵北,临厕指新丰路,示慎夫人曰:此走邯郸道也。因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悽怆悲怀,顾谓群臣曰:以北山石为椁用,纻絮斮陈漆其间,岂可动哉。释之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隙使无可欲。虽无石郭又何戚焉。文帝曰:善拜。廷尉韦昭曰:高岸夹水为厕,今斯原夹二水也。〈此后皆叙霸水事,旧本错误,以南门续此,今移正〉霸水又北会两川,又北故源左出焉。霸水又北径王莽九庙南。王莽地皇元年,傅徵天下工匠,坏撤西苑,建章诸宫馆十馀所,取材瓦以起九庙。笇及吏民以义入钱谷助成九庙。庙殿皆重屋太初祖庙,东西南北各四十丈,高十七丈馀。庙半之为铜薄栌,饰以金银雕文,穷极百工之巧。褫高增下,功费数百巨万,卒死者万数。霸水又北径枳道,在长安县东十三里。王莽九庙在其南,汉世有白鹙群飞自东都门,过于枳道,吕后祓除于霸上,还见仓狗戟胁于斯道也。水上有桥,谓之霸桥。地皇三年,霸桥木灾自东起,卒数千以水汎沃救不灭。晨焚夕尽,王莽恶之,下书曰:甲午火桥,乙未,立春之日也。予以神明三年终冬,绝灭霸驳之桥,欲以兴成新室,统一长存之道。其名霸为长存桥。霸水之〈宋本作又〉北,左纳漕渠绝霸右出焉。东径霸城北,又东径子楚陵北。皇甫谧曰:秦庄王葬于芒荡之丽山京兆东南霸陵山。刘向曰:庄王大其名立坟者也。《战国策》曰:庄王,字异人,更名子楚,故世人犹以子楚名陵。又东径新丰县,右会故渠,上承霸水,东北径霸县故城南。汉文帝之霸陵汉县也。王莽更之曰水章。魏文帝黄初元年,徙长安金狄,重不可致,因留霸城南。人有见蓟子训与父老共摩铜人曰:正见铸此时,计其日,似近五百年矣。故渠水又东北径刘更始冢西,更始,二年,为赤眉所杀。故侍中刘恭夜往取〈一作收〉而埋之。光武使司徒邓禹,收葬于霸陵县更始,尚书仆射行大将军事鲍永,持节安集河东,闻更始死,归世祖累迁司隶校尉,行县径更始墓,遂下拜哭,尽哀而去。帝问公卿,太中大夫张湛曰:仁不遗旧,忠不忘君,行之高者。帝乃释之。又东北径新丰县,又合漕渠。汉大司农郑当时所开也。以渭难漕,命齐水工徐伯乃发卒穿渠引渭,今源自昆明池南傍山原。东至于河且田,且漕大以为便。今霸水又北径秦虎圈东。《列士传》曰:秦昭王会魏王,魏王不行使,朱亥奉璧一双。秦王大怒,置朱亥虎圈中,亥瞋目视虎,眦裂血出溅〈旧本作践〉虎。虎不敢动,即是处也。霸水又北入于渭水,渭水又东会成国故渠渠,魏尚书左仆射卫臻征蜀所开也,号成国渠,引以浇故田。其渎上承汧水于陈仓东,东径郿及武功槐里县北渠。左有安定梁严冢,碑碣尚存,径汉武帝茂陵南故槐里之茂乡也。应劭曰:武帝自为陵在长安西北八十馀里。《汉武帝故事》曰:帝崩,后见形,谓陵令薛平曰:吾虽失势,犹为汝君,奈何令吏卒上吾陵磨刀剑乎。自今以后,可禁之。平顿首谢,因不见。推问陵傍,果有方石,可以为砺。吏卒常盗磨刀剑,霍光欲斩之。张安世曰:神道茫昧,不宜为法。乃止。故阮公咏怀诗曰:失势在须臾,带剑上吾丘。陵之南,故渠又北分为二,渠东泾虎圈,南而东入霸一水,北合渭,今无水。
东入于河,〈注〉春秋之渭汭也。《左传》:闵公三年,虢公败犬戎于渭队。〈《左传》作二年〉服虔曰:队谓汭也。杜预曰:水之隈曲,曰汭王肃云汭入也。吕忱云:汭者,水相入也。水会,即船司空所在矣。地理志曰:渭水东至,船司空入。河服虔曰:县名都官三辅,黄图有船库官,后改为县,王莽之船利者也。
按《魏书·地形志》:京兆郡霸城,〈注〉郡治二汉曰霸陵。晋改属有轵道亭、张门亭,霸水温泉安昌陂。
按《唐书·地理志》:华州华阴〈注〉自苑西引渭水,因石渠会灞浐,经广运潭至县入渭。
按《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灞出蓝田谷,北入渭。在京兆府万年县东二十一里。《西征赋》:南有元灞。素浐《郡县志》,即秦岭之下流东南,自商州上洛县界流入。又西北流合浐水入渭。白鹿原在万年县东二十里,亦谓之霸上,〈注〉《通典》:荆溪下流也。故滋水秦穆公更名,以彰霸功。
按《金史·地理志》:京兆府蓝田〈注〉有蓝田山、蒉山、灞水。按《续文献通考》:陕西西安府霸水在府城东二十里,本名滋水,源出秦岭,合蓝谷诸水入浐。
按《陕西通志》:西安府蓝田县城东南三十里有玉山,一名覆车山。计然曰:山出玉英,因名玉山。灞水之源出其谷。
按《西安府志》:灞水在府城东二十里,合蓝谷倾谷诸水入浐水,北注于渭。
按《蓝田县志》:灞水在县城东南二十里,即古滋水。库峪水,在县城西南五十里,北流合浐入灞。
清河,在县城东南,即古蓝水,西北流入灞。
灞水部艺文一
三月三日于灞水曲饯豫州杜长史别昆季序
唐宋之问
上巳佳游近郊,春色朱轩映野,见东流之祓禊,白云在天,怆南登之,送别杜长史,言辞灞浐将适荆河。恋旧乡之乔木,藉故园之芳草岭原,四鸟是日分飞,舆泉二龙。此时云远,绿潭一望,青山四极,秦人去国,乘右辅之修途。洛客思归,忆东京之曲水。请染翰操纸,即事形言,各赋兰亭之诗,咸申葛陂之赠。
灞水部艺文二〈诗〉
灞岸 唐胡曾
长安城外白云秋,萧索悲风灞水流。因想汉朝离乱日,仲宣从此向荆州。
灞上感别 罗邺
灞水何人不别离,无家南北倚空悲。十年此路花时节,立马沾襟酒一卮。灞水部选句
唐徐坚钱塘永昌诗:郎官出宰赴伊瀍,征传骎骎灞水前。杨巨源赋得灞岸柳诗: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许浑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诗:瘦马频嘶,灞水寒,灞南高处望长安。
李商隐泪诗: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沈彬都门送别诗:一条灞水清如剑,不为离人割断愁。
灞水部纪事
《汉书·高祖本纪》:元年冬十月,沛公至灞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陕西通志》:元帝建昭四年六月,蓝田地震,山崩壅灞水。《宋书·符瑞志》:晋怀帝永嘉六年二月壬子,玉龟出灞水。
《册府元龟》:隋高祖开皇五年九月,改灞水曰滋水。《唐书·五行志》:德宗贞元元年八月,旱甚,灞浐将竭,井皆无水。
贞元四年八月,灞水暴溢,杀百馀人。
《僖宗本纪》:中和元年四月戊寅,王玫伏诛,程宗楚朔方军节度使唐弘天,及黄巢战于咸阳,败之。壬午巢遁于灞上。
灞水部杂录
《博物志》:庭州灞水,以金银铁器盛之,皆漏,唯瓠叶则不漏。浐水部汇考
水经之浐水浐水,源出今陕西西安府蓝田县之谷中,即古所谓风凉原也。西北流至府城东,合石门峪、库峪、金谷、广谷、采谷诸水,北流入于灞,又合灞水,至华阴县,入于渭。
考
按《水经》:浐水出京兆蓝田谷北入于灞,〈注〉《地理志》曰:浐水出南陵县之蓝田谷,西北流,与一水合,水出西南莽谷,东北流注浐水,浐水又北历蓝田川北,流注于灞水。《地理志》曰:浐水北至灞陵,入灞水。
按《魏书·地形志》:京兆郡山北〈注〉有风凉原有苦谷,浐水出焉。
按《唐书·地理志》:京兆府京兆郡万年〈注〉赤本大兴。武德元年,更名二年析置芷阳县。七年,省总章元年,析置明堂县长安二年省天宝七载曰,咸宁至德三载复故名有南望春宫临浐水。
华州华阴郡:华阴,〈注〉自苑西引渭,因石渠,会灞、浐,径广运潭,至县入渭。
按《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浐出蓝田谷,北至万年县入渭。《水经》云:北入于灞。《上林赋》云:始终霸产唐望春宫临浐水。〈注〉北历蓝田川北流注于灞水,韦坚治汉,隋运渠绝灞浐并渭而东至永丰仓与渭合。
长乐坡,〈注〉在万年县东北十二里,即浐川之西岸。木浐陂,〈注〉隋文帝更名。
按《游城南注·长安志》云:少陵原南接中南山北,直浐水本为凤栖,原汉许后葬少陵在司马村之东,因即其地辟为少陵,原杜牧之自志云:葬少陵司马村。柳宗元志伯妣墓曰:葬万年之少陵,原实凤栖原也,原脉起自南山曲原西北冈阜,相连累累不断,凡五十里。然则凤栖少陵其实一本因地异名耳,汉总谓之洪固原今万年县有洪固乡司马村,在今长安城之东南,少陵在村之东北,则浐水在东,非在北矣。少陵东接丰梁原或作凤凉原,浐水出焉。东北对白鹿原,荆谷水出焉。二水合流入渭,杜甫诗所谓天高素浐原是也。少陵之东冈下即浐水之西岸,其地有泉,旧传有犊跑鸣而泉出,今谓之鸣犊镇。
按《续文献通考》:陕西西安府浐水,在府城东十五里,源出蓝田县合金谷,水北流入霸水。
按《明一统志》:陕西西安府长乐坡,在府城东北一十里浐水西岸。
荆谷水,发源秦岭之荆谷,西北流,合广谷、采谷、库谷、石门谷诸水,而为浐水。
龙首渠,引浐水入府城,隋初穿渠,因得龙首,故名。按《陕西通志》:西安府浐水,在府城东十五里,出蓝田谷,至灞陵入渭。
黄渠在咸宁县,堰水上少陵原东流入浐水。
按《蓝田县志》:石门峪水在县西南四十里,合荆峪广峪诸水,自白鹿原东流入浐。
库峪水,在县西南五十里,北流合浐入灞。
浐水部艺文〈诗〉
晦日浐水应制 唐沈佺期
素浐接宸居,青门盛祓除。摘兰喧凤野,浮藻溢龙渠。苑蝶飞殊懒,宫莺啭不疏。星移天上入,歌舞向储胥。
安州道中经浐水有怀 刘长卿
征途逢浐水,忽似到秦川。借问朝天处,犹看落日边。映沙晴漾漾,出涧夜溅溅。欲寄西归恨,微波不可传。早秋浐水送人归越 陈羽
凉叶萧萧生远风,晓鸦飞度望春宫。越人归去一摇首,肠断马嘶秋水东。送王龟拾遗谢官后归浐水山居 赵嘏
水边残雪照亭台,台上风襟向雪开。还似当时姓丁鹤,羽毛成后一归来。浐水部选句
唐刘宪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诗:浐水浮光共幕连。王建御猎诗:青山直绕凤城头,浐水斜分入御沟。武元衡送严秀才诗:灞浐别离肠已断,江山迢递信仍稀。
刘禹锡虎丘寺见元相公二年前题名诗:浐水送君君不还,见君题字虎丘山。
鲍溶倚瑟行诗:金舆传惊灞浐水,龙旗参天行殿巍。
浐水部纪事
《唐书·五行志》:德宗贞元元年八月,旱甚,灞浐将竭,井皆无水。《北梦琐言》:唐陕州廉使卢沆,在举场甚有时称,曾于浐水逆旅,遇宣宗皇帝微行,意其贵人,敛身回避。帝揖与相见,沆乃自称进士卢沆。帝请诗卷,袖之,乘骡而去。
《续酉阳杂俎》:韦温为宣州,病疮于首。因托后事于女婿,且曰:予年二十九为校书郎,梦浐水中流,见二吏,赍牒相召,一吏至言彼坟至大工须万日,今未也。今正万日,予岂逃乎。不累日而卒。
浐水部杂录
《西京记》:西京东市平准署东隅,有放生池,分浐水渠,自导政坊东城西流注之,俗号海北,又曰浐水。西崖有坂,旧名浐水,隋文帝恶坂之名,改名长乐坡。浐水部外编
《酉阳杂俎》:僧无可言,近传有白将军者于曲江洗马。马忽跳出惊走,前足有物,色白如衣带,萦绕数匝,遽令解之,血流数升,白异之遂封纸帖中,藏衣箱内。一日,送客至浐水,出示诸客,客曰,盍以水试之,白以鞭筑地成窍,置虫于中,沃盥其上。少顷,虫蠕蠕如长窍,中泉涌倏忽自盘,若席有黑气,上腾如香烟。众惧曰,必龙也,遂急归,未数里,风雨忽至,大震数声。《北梦琐言》:唐黄寇奔冲,有小朝士裴忘其名,移挈妻子南趋汉中,才发京都,其室女路次暴亡。兵难挥,霍不暇藏瘗,其为悲悼可知也。行及洛谷,夜闻其女有言,不见其形,父母怪而诘之,女曰,我为浐水神之子,强暴诱归其家,厥父怒其以妄杀生,人遽行,笞责兼逊谢抚慰差人送来,缘旦夕未有托,且欲随大人南行,俾拔茅为苞,致于箱笥之中,庶以魂识依止饮食语言不异于常尔。后白于严慈云,已有生处悲咽告辞而去,夫鬼神之事,世所难言,素浐之灵有义方之训,所谓聪明正直之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