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一百七十一卷目录
云山部汇考
图
考
云山部艺文〈诗〉
云山清晓 唐王昌龄
前题 宋陈与义
前题 明熊昱
云山部纪事
二酉山部汇考
图
考
二酉山部艺文一
大酉洞记 明王世隆
二酉山部艺文二〈诗〉
游大酉洞天 明陆灿
二酉山部杂录
月岩部汇考
图
考
月岩部艺文一
月岩图说 明章潢
月岩部艺文二〈诗〉
月岩濂溪诗 宋黄庭坚
题月岩 明陈凤梧
游月岩同黄侍御二首 赵贤
月岩 管大勋
诸友谓予永明人习见月岩出图请證景象赋此答之 蒲大滉
游月岩寄诸同社 陶景元
澹山岩部汇考
图
考
澹山岩部艺文一
澹山岩记 宋柳拱辰
游澹山岩记 柳应辰
澹山岩记 明朱衮
游澹山岩记 袁帙
澹山岩记 蒋颖叔
澹山岩部艺文二〈诗〉
澹山岩二首 宋黄庭坚
同杨允大宿澹山岩寺二首 明陈正谊
澹山岩部纪事
澹山岩部外编
朝阳岩部汇考
图
考
朝阳岩部艺文一
朝阳岩铭〈有序〉 唐元结
游朝阳岩记 明唐功茂
朝阳岩部艺文二〈诗〉
朝阳岩歌 唐元结
游朝阳岩 柳宗元
前题 宋黄庭坚
前题 邢恕
朝阳岩 张浚
前题 明张勉学
西山部汇考
图
考
西山部艺文一
始得西山宴游记 唐柳宗元
西山部艺文二〈诗〉
登西山 唐柳宗元
西山 常建
第三峰 前人
寻西山隐者不遇 明丘为
重阳后一日登西山 吴国伦
图
考
云山部艺文〈诗〉
云山清晓 唐王昌龄
前题 宋陈与义
前题 明熊昱
云山部纪事
二酉山部汇考
图
考
二酉山部艺文一
大酉洞记 明王世隆
二酉山部艺文二〈诗〉
游大酉洞天 明陆灿
二酉山部杂录
月岩部汇考
图
考
月岩部艺文一
月岩图说 明章潢
月岩部艺文二〈诗〉
月岩濂溪诗 宋黄庭坚
题月岩 明陈凤梧
游月岩同黄侍御二首 赵贤
月岩 管大勋
诸友谓予永明人习见月岩出图请證景象赋此答之 蒲大滉
游月岩寄诸同社 陶景元
澹山岩部汇考
图
考
澹山岩部艺文一
澹山岩记 宋柳拱辰
游澹山岩记 柳应辰
澹山岩记 明朱衮
游澹山岩记 袁帙
澹山岩记 蒋颖叔
澹山岩部艺文二〈诗〉
澹山岩二首 宋黄庭坚
同杨允大宿澹山岩寺二首 明陈正谊
澹山岩部纪事
澹山岩部外编
朝阳岩部汇考
图
考
朝阳岩部艺文一
朝阳岩铭〈有序〉 唐元结
游朝阳岩记 明唐功茂
朝阳岩部艺文二〈诗〉
朝阳岩歌 唐元结
游朝阳岩 柳宗元
前题 宋黄庭坚
前题 邢恕
朝阳岩 张浚
前题 明张勉学
西山部汇考
图
考
西山部艺文一
始得西山宴游记 唐柳宗元
西山部艺文二〈诗〉
登西山 唐柳宗元
西山 常建
第三峰 前人
寻西山隐者不遇 明丘为
重阳后一日登西山 吴国伦
山川典第一百七十一卷
云山部汇考
《道书》第六十九福地之云山云山,在今湖广宝庆府武冈州城南一十五里,山有七十一峰。宋郡守汪立中建七十一峰阁于上,中有日华、月华二山,以及杏花坞、投龙洞、猿藤水、道者岩、侯公洞诸胜。
云山图云山图
考考
按《洞天福地记》:第六十九福地云山,在邵州武冈县。按《方舆胜览》:湖南路武冈军云山,在武冈县,此山为一郡胜处。按《三才图会》:云山,在宝庆府武冈州城东南一十五里,山上有七十一峰。宋郡守汪中立尝建七十一峰阁于上,《道书》以此山为第六十九福地。中有日华山、月华山、杏花坞、投龙洞、猿藤水、道者岩、侯公洞。按《广舆记》:宝庆府云山,在武冈州,昔卢侯二生避秦于此。
按《武冈州志·山川考》:云山,在城南十五里,自麓至顶,盘磴而上又十馀里,有七十一峰,相传为七十二峰,一峰飞去靖州城外,遂成胜景。馀峰名多失考,惟紫霄、日华、月华、芙蓉、香炉最著。《道书》列为六十九福地,昔卢侯二生避秦来此,与本地谭真人合为修炼,后同升举,中有炼丹池扫坛竹,两竹立坛侧,每风至则一出一入对扫,杏花坞、投龙洞、猿藤水、卢仙岩、侯公洞,侯仙迹卢仙,影道者岩。瀑布泉、起云洞、仙人桥、木龙头、飞升台、演经台、将军石诸迹峰峦簇峙,为州雄镇第一景。旧有胜力寺、卢侯谭、三真祠。宋郡守汪立中建七十一峰阁于寺上。明嘉靖壬寅,知州王暄建万寿宫于真人祠后。郡人潘应星标题十景曰:两华耸翠一,瀑飞涛仙桥。横汉杏坞藏,春竹台风扫。丹井云封石,畔遗踪洞门。馀影岩前帘,水云外钟声。
云山部艺文〈诗〉
云山清晓 唐王昌龄
苍深翠浅瀑峥潺,岂谓讥秦始爱山。一炬咸阳机冢赤,紫霄巍立晓云间。
《前题》宋·陈与义
崒嵂奇峰万叠横,山花开后暖风轻。楚天曙色平分处,一带烟光画不成。《前题》明·熊昱
层峦叠嶂宿云横,芳树飞花扑地轻。荏苒晴光山外晓,霞明岚彩自天成。云山部纪事
《广舆记》:卢侯二仙,世传:秦始皇遣卢生入海求神仙药,不获遂与侯生隐云山,今炼丹井、飞仙台、扫竹台皆其遗迹也。二酉山部汇考
秦人藏书之二酉山二酉者,大酉、小酉也。大酉山在今湖广辰州府城西北四十里,小酉山在辰州府城西五十里,二山相连,昔有秦人藏书于此。
二酉山图二酉山图
考考
按盛弘之《荆州记》:小酉山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隐学,因留。故梁湘东王云:访酉阳之逸典是也。按《洞天福地记》:第二十六洞,大酉山,周回一百里,名大酉华妙之天,在辰州。
按《方舆胜览》:湖北路辰州小酉山,又名乌速山,在酉溪口。《方舆记》云:山下有石穴,中有书千卷,秦人避地隐学于此。梁湘东王谓访酉阳之逸典是也。耆旧相传,尧时善卷,唐张果老皆尝隐居于此,又名为大酉华妙洞天。
按《三才图会·二酉山图考》:大酉山,在辰州府城西北四十里,《道书》为第二十六洞,大酉华妙洞天。上有龙湫,甚灵,祷雨即应。山之巅有善卷墓。
小酉山在府城西北五十里,山下有石穴,其中旧有书千卷,相传昔人避秦隐学于此。梁湘东王赋云访酉阳之逸典谓此。
按《潜确类书·区宇部》:辰州府小酉山,《郡国志》云:在府城东,又名乌速山,又名大酉华妙洞天,或云自酉溪西北行十馀里,有洞与大酉山相连,唐瞿柏廷为儿时戏,跃入井忽自华妙洞中出,已去县四十馀里。大酉山在辰溪,自铜仁万山来,至当县酉地结为大山,山下有洞名大酉洞,深广二里,石笋倒垂,泉若雷轰,奇形怪状莫可名,悉人传昔产丹朱,自洞口流出。《舆地广记》云:第二十六洞天,穴生云母,崖滴丹砂,即此地也。
按《湖广通志·山川考》:小酉山,在辰州府城西北二十里,周穆王藏异书处。
大酉山,在辰溪县东十里。
二酉山部艺文一
大酉洞记 明王世隆
楚之西,洞庭之北有武陵桃花源,即昔人避秦处也。踰桃花源水行三驿程,即辰阳郡西北,踰卢溪浦口四舍许,为大酉山,即道书所谓第二十六大酉华妙洞天。古传所谓穆天子藏书于大酉山、小酉山之中者是也。山多石洞,谽谺深邃不类人世,其滨江者,特壁立倒出江侧。上有悬溜成石乳二,一击之作钟鸣,一作鼓鸣,旧名之曰钟鼓洞。其在内者曰华妙洞,洞门甚狭隘,幽暗必扬燎仄行乃可入,既入里许,即旷然平沙,可游可卧,再进则有石室,相传为秦人藏书室,即穆天子藏书处也。父老相传先世有樵夫入洞中,即石室取书出,见风皆应手灭成灰尘,今则无可见矣。山之巅为九峰岭,盖宋道宗时尝封禅天下名山福地,兹山亦以名胜得与,今犹有故封者九志录,为九峰岭者误也。山腰有会仙桥及张果炼丹池,虽不可信而居民耕作往往斸地多得,灵砂满缶数四,盖必昔之幽人志士所栖隐也。《庄子·让王篇》谓:舜有天下,让于善卷,卷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自得于天地之间,吾何以天下为哉。遂不受,逃之枉山,宋封为遁世高蹈先生。今其遗迹具存,而屈子所谓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枉山即兹山也。世隆尝读书兹山,乡之人士多从世隆游者,乃即兹山为书院,曰大酉华妙洞书院,为堂二,曰让王堂,曰逍遥堂,盖皆本庄子语及善卷之事而名之也。曰高蹈祠,即宋故封之名以祠卷;曰丹砂房,盖辰之土物莫灵于丹砂,故神农尝百草以丹砂系之辰,其名著矣。故即地所出而名之,是皆余所作因是以求之庶几乎。不与草木同朽腐也。其曰钟鼓洞、曰秦人藏书室、曰会仙桥、曰张果炼丹池、曰九崶岭,则皆山所固有。予不得而增损之焉,夫莫大于天下,莫圣于尧舜卷也。乃于天下辞之而不受,于尧舜薄之而不为者,其志远矣。要未可以隐逸,一节之士论之也。正犹丹砂不列于人间饮食,尝用诸品而其为世外奇宝,则世固有知之者,呜呼希矣。是岂易与俗人言哉。
二酉山部艺文二〈诗〉
游大酉洞天 明陆灿
畴昔览山经,名迹称大酉。乾坤辽阔吴楚长,倚剑青冥只翘首。谁云万里今独来,决意兹游信非偶。主人亦清真,同余紫霞想。旋披榛莽度巉岩,细窥阴洞琅玕长。侧身初下觉黯黑,却立斯须忽爽朗。千年古碧玉为色,垂乳晶莹翠犹滴。仙人去后石函空,绿烟销尽藏书室,金灯闪倏知有无,瑶草纷蕤乱朱碧。吁嗟此奇观,乍到神欲竦。盘涡嵌窦深不测,鸣流泄濑惊奔澒。临崖拄杖听犹疑,白昼或恐风雷动,我从放逐西南陬,裹粮遍入名山游。桃源偪仄岳麓小,眺远未得开双眸。终然灵境谐夙好,造物似为踦人谋。根盘路转更礧砢,石田如掌琪花亸。奋衣欲往心翻然,水深泥滑愁无那。何当秉炬破幽暗,净扫云林相对坐。高秋晴日傥更来,待余为启青铜锁。
二酉山部杂录
《能改斋漫录》:《荆州记》曰:小酉山上石穴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学,因扃之,故梁湘东王山赋曰:访酉阳之逸典。余乃悟段成式名书之所自也。月岩部汇考
周子拟画太极图之月岩月岩,一名穿岩,在今湖广永州府永明县东三十里,形如圆廪,下有洞,洞上有穴,旁有东西二门,入门仰望如见月然。相传周子画太极图,即拟此岩也。岩下有濂溪书堂。
月岩图月岩图
考考
按《明一统志》:湖广永州府穿岩,在道州西四十里,形如圆廪,中可容数万斛,东西两门,通道其间,望之若城门,又如偃月,岩前有石如走猊伏犀,其状不一。按《图书编·永州府山考》:月岩,在永明县南二里,群山环绕,中间一穴如圈,初进如新月一湾,至山之中则如既望满月矣。盖四围山高蔽天,惟无山处如见月,故名月岩。按《永明县志·山川考》:月岩,在县东三十里都庞岭之左,旧名穿岩,形如圆廪,东西二门,望之如城阙,当洞之中而虚其顶,自东望之如月上弦,自西望之如月下弦,就中望之如月之望,周子则之以画太极云。
月岩部艺文一
月岩图说 明章潢
右月岩,在故里西八里许,有山巍耸,中为岩洞,东西两门可通往来,望之若城阙,当洞之中而虚其顶,自东望之如月上弦,而西望之如月下弦,就中望之则又如月之望。随行进退,盈亏异状,俗以其形象月故呼为月岩。好事者奇之以为太极,呈象若河之图洛之书。余谓先生之道未必因月岩而得,但此山不生于他而生于先生之故里,则谓之太极洞也。亦宜因磨崖刻之,曰太极洞云。洞高可四五十丈,宽可容数千人,中有濂溪书堂,盛夏无暑,奇石峭壁如走猊相逐,如伏犀俯顾,如龟蹒跚,如凤翱翔,如龙蜿蜒而石液凝注,望之如滴,西壁有窦石笋,矗立如入定僧在龛又一窦,深黑不可入,蜚鸟之音,行人之声,经其中如奏笙簧,诚天造奇观也。
月岩部艺文二月岩濂溪诗 宋黄庭坚
溪毛秀兮水清,可饭羹兮濯缨,不渔民利兮又何有于名,弦琴兮觞酒,写溪声兮延五老以为寿,蝉蜕尘埃兮玉雪自清,听潺湲兮鉴澄明,激贪兮敦薄,非青蘋白鸥兮谁与同乐。
二
津有舟兮荡有莲,胜日兮与客就,闲人闻挐音兮,不知何处散发。醉高荷为盖兮,倚芙蓉以当妓霜。清水寒兮舟著平沙。八方同宇兮,云月为家。怀连城兮,佩明月鱼鸟。亲人兮,野老同社而争席。白云蒙头兮,与南山为伍。非夫人攘臂兮,谁予敢侮。
题月岩 明陈凤梧
层崖峭直倚穹苍,洞口虚明月影藏。两画阴阳分左右,一圈太极奠中央。天生胜地非人迹,地入濂源是道乡。为韵花香三十里,尘怀到此自能忘。游月岩同黄侍御二首 赵贤
连日愁阴雨,乍晴亦喜人。山中春色好,岩上月华新。座有同门客,名高侍从臣。聊为修禊会,促席觉情亲。其二
到处寻佳胜,无如此地偏。苍崖乍作雨,白昼月生天。洞口重门敞,山腰一径悬。濂溪书屋在,图说至今传。
月岩 管大勋
两仪至理泄先天,岩窦中虚太极悬。伊洛未承元有象,洪蒙初起总无传。分明划出阴阳体,漫拟斜看上下弦。欲向元公问消息,光风亭在草芊芊。诸友谓予永明人习见月岩出图请證景象赋此答之 蒲大滉
此岩若非无极翁,此月不过山之空。尽道元公图此月,谁知此月图元公。君不闻,图书之前游者多,孰立有象含无穷。又不闻,图书之后游未少,几人光霁追高踪。归来乎乾坤是个大,月岩人人眼,与元公同毋为。观场作矮人,百年眸子成昏瞳。
游月岩寄诸同社 陶景元
此石阅终古,忽来周夫子。偶然拈至理,千秋拾馀滓。姑撤此陈案,聊且信游趾。一围太古色,空碧彻表里。残碑土花蚀,工拙等故纸。酒浇草泥香,歌穿石发起。醉眸转舒旷,都忘在尘鄙。纵想羲皇初,淳叔故如此。澹山岩部汇考
永州府之澹岩澹山岩,一名澹岩,在零陵县南二十五里,岩有东南二门,中可容千馀人。相传昔有澹姓居此,因名焉。
澹山岩图澹山岩图
考考
按《方舆胜览》:湖南路永州澹岩,在零陵县南二十五里,岩有二门,中有澹山寺,楼殿屋室,隐隙罅中,虽风雨不能及,四顾石壁,削成万仞,旁有石窍,古今莫测其远近,目之者有长往之意,大中《张颢记》云:出乎天巧,盘伏于两江之间,其形如龟,其势如龙,周回二里,中有岩,窦可容万夫,古有老人处其下,以澹氏称,因为此山之名,秦有周君正实,避焚坑之祸隐于此,石床石井犹存。按《三才图会·澹山岩图考》:澹山岩,在零陵县,其岩东南二门而入,广袤可容千人,窦穴嵌空,物象奇怪,有不可得而状者。
按《湖广通志·山川考》:澹山岩,去永州府城东二十五里。
按《永州府志·山川考》:澹山岩,宋令王淮记云:岩去城二十五里许,有一门,壁立万仞,东南角有一石窍,昔有澹姓者家焉,遂名澹岩。旧经云:有周正实者,秦始皇时人,遁居于此,凡一切未来之事,皆能先知,始皇三召不起。
澹山岩部艺文一
澹山岩记 宋柳拱辰
零陵多胜绝之境,澹山岩为甲观,东南二门而入,广袤可容千人,窦穴嵌空,物象奇怪,有不可得而状者。中贮御书,岁度僧一人,僧惟利居处之便,而不顾蔽映障遏之弊,连甍接楹,重基叠架,疣赘延蔓,殆将充满甚者,粪秽积聚,烟爨熏蒸,道隧阴黑,非秉炬不能入。太守丁公桥处事刚严,始至大不怿,悉彻群僧之舍,俾居岩外,惟画阁殿像得存,馀一椽一木无敢留者。他日公率应辰,大理寺丞杨杰,河阳节度推官杨巨卿,同至游览,层构一空众状在目,开壅塞为通豁,破昏暗为光明,实人情之共快,若石田药臼之处,皆情景所及,客有言物理显晦,固亦系乎时耳。
澹山岩记 柳应辰
太守李公士燮召游澹山岩,岩之风物,气象真隐者之所,居窃思次山,子厚雅爱山水,在永最为多,年独于兹严,无一言及是,必当年晦塞未为人知,惟大中十四年,张颢有石室记,略载其事,是岁,懿宗改元咸通,迨今二百一十七年矣。后之游潇湘者,以不到澹山岩为恨,幽绝奇胜,实亦可观之地也。澹山岩记 明朱衮
柳子文章,古今人称道之,皆曰永州山水力也。及观诸游山记中,尝品第永州山水,惟推尊黄溪,而未尝及澹山之胜吁,岂澹山之胜在黄溪之下耶。子厚信能文章,好奇诡,知游观之方,然踪迹未至,虽迩在门阶,亦蔽焉。而已矣,夫事故有幸不幸命也。人固有能不能,性也。天固有纵不纵,分也。山之不遇子厚,天也。不然以子厚溪上十年之身,寻溪买丘之志,顾能置胜如澹山者,以遗之异代乎。山故避秦之地,贤水附入于潇,潺潺幽响,循山而出,水上石壁玉削,望之苍苍,秀直可拟,圭璋旁窦作户,户入可三十步许,乃即佳境,大约中宏下夷,折廉外仰,上开员窦,髣髴中霤,白昼午夜,日月往来,星斗胪列,略无纤翳尘,喧既远万籁阒寂,灏气升降,如观混沌,分仪之初,俯仰周旋势绝,䆗窱席地燕坐,可容万人,列榻分房,可覆寒士深居,寂静可制颓龄,故昔之避世者,恒乐居之,遂与世遗往,往有独立忘返之意。今观之岩中,遗迹宛然,东瞻壁影,观音结趺;北睨列图,雷公倒挂,定床蛰燕,石田绣苔,丹井泉香,药炉云在逡巡三匝,如奉威仪于戏古之圣人,所谓洞天福地者,非谓是与。而子厚之弗遇焉,天也。夫以命分之于人,虽一山之遇犹难之,知道者,亦可以自喻哉。游澹山岩记 袁帙
尝读《元结集》,知朝阳澹岩之胜。癸卯四月五日,谢病归,发全湘,七日抵永,太守唐公国秀招游两岩,自潇湘门外渡江,登朝阳岩,岩多奇石,翠黛如画,谒愚贤祠,小饮前轩,稍东转而下,石壁峭削,俯𣊟清湘,曲栏危磴。始抵洞口,泉声淙淙盖外有涧道,由地中而入者,予濯缨焉。复饮前轩而罢,午后趋澹岩,岩特高敞爽,垲土夷燥。可坐万人,巨石磊砢,或元或苍,如踞如翔,洞门宽豁朗然,虚明虽夏屋弗如也。酒数行,过洞已昏黑,二鼓还舟中,是日和霁归,途大风雨,渡湘甚危,始知名山胜地,登临信有缘也。漏下四鼓,作此记,复赋二诗。澹山岩记 蒋颍叔
澹山岩,零陵之绝境,岂非朝阳之比也。次山往来,湘中为最熟。子厚居永十年为最久,二人者之于山水,未有闻而不观,观而不记者,而兹岩独无传焉,何也。岂当时隐而未发耶。不然,使二人者见之,顾肯夸其寻常而遗其卓荦者哉。物之显晦固有时,何可知也。
澹山岩部艺文二〈诗〉
澹山岩二首 宋黄庭坚
去城二十五里近,天与隔尽俗子尘。春蛙秋蝇不到耳,夏凉冬暖总宜人。岩中清磬僧定起,洞口绿树仙家春。惜哉次山世未显,不得雄文镵翠珉。
其二
澹山澹姓人安在,徵君避秦亦不归。石门竹径几时有,瑶台琼室至今疑。凹中明洁坐千客,亦可呼乐醉舞衣。阆州城南果何似,永州澹岩天下稀。
同杨允大宿澹山岩寺 明陈正谊
久爱山名古,兹来雪后看。阁凌石壁峻,门接水田宽。夜鼓佛场急,龛灯客梦残。迟明窗翠入,春已上林峦。其二
再观岩洞迹,宛是避秦馀。石窦月偏到,琼崖雪不如。疏钟来杳霭,绿树在空虚。隔尽人间世,山中想太初。
澹山岩部纪事
《永州府志》:宋邹道卿谪道州,经过澹山岩,有老蟒化为狐,夜语老僧曰:明日邹公过,当往迎之。比僧往迎,果邹公也。告以故,邹公有诗记之。澹山岩部外编
《方舆胜览》:唐时,有僧到澹山岩下,坐磐石敷演法华真常妙理。见二蟒,各长数十尺,蟠于前。师曰:若受吾训,当释汝形。顷化双狐,能飞鸣。名曰:训狐。居岩中凡五十年。朝阳岩部汇考
唐元结所游之朝阳岩朝阳岩,在今湖广永州府城西潇水之浒,岩东向唐元结,名之曰朝阳。
朝阳岩图缺考
按《方舆胜览》:湖南路永州朝阳岩,在零陵县南二里,下临潇湘。《旧经》:道州刺史元结曾维舟山下,以地高而东向,遂名朝阳,有记犹存。
按明·朱衮《朝阳岩志》:城南水西澳一山,特异石皆广出,呀庨北俛南仰,势尽东向,峛崺交承若编,参差石肤华润,乍青乍白,间作虬鳞隐起,班班似经作者,上被青苍,皆美箭香草旁生,下出略不能状,迎濑而南者,岩也。当岩之背,矗矗中高次山,时故有茅阁回望城中,当阁之底,石户下穿,华盖偃仄,横门虚明,大略如鸟巢悬木之状,即岩而居,意象轩举,若出尘外,境远望空飞濑,回光列嶂,内映如坐画图,每及朝暾初上,川霭熹微,岩之美于是乎集矣。
按朱衮《下洞志》:岩下折而入者,洞也。初以磴,磴缺以栈,栈尽以土径,径尽以石阶,阶尽泉声绕出洞之底。洞口东缺石,势中仰而轩覆,若合羃,若联屏,若曲房,由外廊中缘径三曲,乃穷其际。际则泉窍汎出,碎响琤琤,正若操琴落佩,初注泓渟,平布几满,三巂乃流润,如石之折,踰二十步,抵潇之漘,遂穿石限作瀑布,潨然而下矣。洞外石状复厂起髣髴,重檐旁有一径,北折叠磴而上,可十许步一洞,仰仄而长如舴艋,凌虚之状,初登必为攲。仄偃偻,既登而即之,如燕坐篷窗,偃仰其中,惟意所如,东曦上下,彩散烟萝,川练山屏,逞巧奏技,虽博望乘槎之趣,复何道哉。《尔雅》曰:山东曰朝阳美哉,斯洞可谓独专兹义也已。
按《湖广通志·山川考》:朝阳岩,在永州府西潇湘之浒。唐元结维舟岩下,以其地高而东向,遂名曰朝阳。按《永州府志·山川考》:朝阳岩在零陵县城西潇水之浒,岩有洞名流香洞,岩东向元次山,名之曰朝阳。晓烟初生,朝暾才上,秀横苍立,独游静观然后知元公命名之美。洞名流香,石淙源源,自群玉山,伏流出岩,腹色如雪,声如琴,气如兰蕙,冬夏不耗。从石上奔,入缘潭而去洞门,左右石壁形如半环,黄山谷题名于壁,磨石而镌之,岩后有祠以祀唐宋谪官,如元次山、柳子厚、苏和、仲颍滨、黄鲁直、一宫俎豆,香火肃然。明司李万吉人补杨诚斋父子于席中。
零虚山在朝阳岩上。
朝阳岩部艺文一
朝阳岩铭〈有序〉 唐元结
永泰丙午,自舂陵至零陵,爱其郭中有水石之异,泊舟寻之,得岩与洞,于戏岩洞,此邦之形胜也。自古荒之,亦无名称,以其东向,遂以命之焉。前摄刺史独孤愐,剪辟榛莽,后摄刺史窦必为,创制茅阁,而朝阳水石始为胜绝之景。于是刻铭岩下,以示来世,铭曰:于戏朝阳,怪异难状,苍苍半山,如在水上。朝阳水石可谓幽奇。岩下洞古,洞中泉垂彼,高岩绝崖,深洞寒泉,纵僻在幽远,犹宜往焉。况郡城井邑,岩洞相对,无人修赏,竟使芜秽,刻铭岩下,问我何为,欲零陵水石,世有人知。
游朝阳岩记 明唐功茂
朝阳岩,近在郊邑,无车马之喧,而有泉石之胜。建火疆圉,协洽六月有五日,唐功茂、宋景晋同为避暑之游是日也。雨馀风快,烟静霞鲜,爽气盈衿,歊溽遁去。閒挥五弦,时寄一枰,神清骨寒,若与浮丘,赤松接于瀛洲,方丈欣胜,践之同适,嗤尘缨之自缚,飞觞举酒,颓然就醉,暮色四合,乘槎而归。朝阳岩部艺文二〈诗〉
朝阳岩歌 唐元结
朝阳岩下湘水深,朝阳洞口寒泉清。零陵城郭夹湘岸,岩洞幽奇当郡城。荒芜自古人不见,零陵独有先贤传。水石为娱安可羡,长歌一曲留相劝。
游朝阳岩 柳宗元
谪弃殊隐沦,登陟非远郊。所怀缓伊郁,讵欲肩夷巢。高岩瞰清江,幽窟潜神蛟。开矌延阳景,回薄攒林梢。西亭构其颠,反宇临呀庨。背瞻星辰兴,下见云雨交。惜非吾乡土,得以荫菁茆。羁草去江介,世仕尚函崤。故墅即丰川,数亩均肥硗。台馆葺荒丘,池塘疏沉坳。会有圭组恋,遂贻山林嘲。薄躯信无庸,琐屑剧斗筲。囚居固其宜,厚羞久已包。庭除植蓬艾,隙牖悬蟏蛸。所赖山川客,扁舟枉长梢。挹流敌清觞,掇野代嘉肴。适道有高言,取乐非弦匏。逍遥屏幽昧,淡薄辞喧呶。晨鸡不予欺,风雨闻嘐嘐。再期永日閒,提挈移中庖。《前题》宋·黄庭坚
意行到愚溪,竹舆鸣担肩。冉溪昔居人,埋没不知年。偶托文字工,遂以愚溪传。柳侯不可见,古木荫溅溅。罗氏家潇东,潇西读书园。笋茁不避道,檀栾摇春烟。下入朝阳岩,次山有铭镌。藓石破篆文,不辨李瞿袁。嵌窦响笙磬,洞中出寒泉。同游四五客,拂石弄潺湲。俄顷生白云,似欲驾我仙。吾将从此逝,牵挽遂回船。《前题》邢恕
溪流贯清江,湍濑亘百里。龙蛇几盘纡,雷雨忽奔驶。石渠伏穿凿,怪力祖谁氏。突如见头角,虎豹或蹲峙。横江互栋柱,小艇俄纷委。蘋藻翳泓澄,松竹映厓涘。两山束鸟道,侧岸数鱼尾。缭然閟深出,梵宇叠危址。钟呗杂滩声,亭台森水底。凭槛几游目,策杖时临履。酒杓间茶铛,棋枰延昼晷。放怀得天倪,清啸谢尘滓。忽忘儿女缚,似接嬴秦子。顾予拙谋身,霜鬓飒垂耳。雅意在延龄,丹砂夙充饵。焉得兹结庐,怅念远桑梓。朝阳岩 张浚
已觉云天阔,风声水面凉。路幽迟晚日,岩古浥流香。客舍长年静,渔舟底事忙。相逢贤太守,不用管弦将。《前题》明·张勉学
丹丘何处所,突兀俯湘浔。磴转孤亭出,江连古洞深。红窥海日曙,绿覆石萝阴。水近楼台入,天低星斗临。云峰攒绣幄,风壑乱瑶琴。翠霭常含雨,幽香不断林。涧流行曲折,石室坐嵚岑。佳景逍遥得,奇欢次第寻。天涯开绝境,物外净烦襟。从来丘壑意,为尔欲抽簪。西山部汇考
唐柳宗元宴游之西山西山,在今湖广永州府城西潇水之外,相传唐柳宗元尝宴游于此。
西山图缺考
按《方舆胜览》:湖南路永州西山,在州城西潇江之外,唐柳宗元爱其胜概,有《始得西山宴游记》,云: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按《广舆记》:湖广永州府西山,在府城西潇江之外,柳宗元醉处也。
按《湖广通志·山川考》:西山,在府城西二里。
按《永州府志·山川考》:西山,在城西二里,唐柳宗元所游处也。
西山部艺文一
始得西山宴游记 唐柳宗元
自予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出,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西山部艺文二〈诗〉
登西山 唐柳宗元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连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西岑极远目,毫末皆可了。重叠九疑高,微茫洞庭小。回穷两仪际,高出万象表。驰景泛颓波,遥风递寒筱。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生同胥靡遗,寿等彭铿夭。蹇连困颠踣,愚蒙怯幽渺。非令亲爱疏,谁使心神悄。偶兹遁山水,得以观鱼鸟。吾子幸淹留,缓我愁肠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