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三十七卷目录

 首阳山部汇考一
  图
  考
 首阳山部汇考二
  图
  考
 首阳山部汇考三
  图
  考
 首阳山部汇考四
  图
  考
 首阳山部艺文一
  首阳山赋         汉杜笃
  吊伯夷文         魏阮瑀
  首阳山赋〈有序〉     晋阮籍
  伯夷叔齐祠记      宋黄庭坚
  雷首山记         明吕楠
  游首阳山记         都穆
  首阳山夷齐祠记      张四维
  首阳山辩        河南通志
 首阳山部艺文二〈诗〉
  采薇歌        商伯夷叔齐
  咏怀诗第九首       晋阮籍
  谒夷齐庙         唐李颀
  首阳山行        宋郭仕道
  谒夷齐庙         明薛瑄
  夷齐墓           胡谥
  夷齐祠          刘成德
  谒二贤祠         史资教
  舜城东有舜庙首阳有夷齐祠 张四维
  首阳晴雪         张循占
  前题            杨莹
  谒首阳山夷齐祠       张广
 首阳山部纪事
 首阳山部杂录
 首阳山部外编
 五老山部汇考
  图
  考
 五老山部艺文〈诗〉
  五老峰大明观赠隐者    唐姚系
  五峰隐者          薛逢
  五老峰         宋王禹偁
  五老歌          明杨溥
  五老峰访张赤脚       胡濙
  玉峰山偶题         韩文
  五老峰          王含光
 五老山部纪事
 五老山部外编

山川典第三十七卷

首阳山部汇考一

蒲州之首阳山

《历观传记》所称首阳山,为夷齐隐处者不一。一说在山西蒲州,一说在河南偃师,一说在直隶永平,一说在陕西巩昌。诸家所论,盖各有案据焉。其在蒲州者,即《禹贡》雷首唐风所谓采苓采苦者也。一名方山,一名尧山,又名独头山,山南有夷齐墓与祠。
蒲州首阳山图蒲州首阳山图

考考

《书经·夏书·禹贡》:壶口,雷首,至于太岳。《蔡传》雷首,《地志》:在河东郡蒲坂县南,今河中府河东县也。按《诗经·唐风·采苓》:采苓,首阳之巅。采苦采苦,首阳之下。采葑采葑,首阳之东。《朱注》首阳,首山之南也。《大全》孔氏曰:首阳在河东蒲坂南。三山李氏曰:亦名雷首山。安成刘氏曰:集传以首为山名,阳为山之南。《春秋传》亦曰:赵宣子田于首山。然此《诗》下章又云:首阳之东。则似首阳二字,同为山名。《论语集注》:亦尝指首阳为山名矣。岂泛名其山,则曰首山。自山南而言,则又独得首阳之称乎。
《史记·伯夷传》: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注〉马融曰:首阳山在河东蒲坂华山之北,河曲之中。按《汉书·地理志》:河东郡,蒲坂,〈注〉有雷首山在南。按《后汉书·郡国志》:河东郡,蒲坂有雷首山。〈注〉《史记》曰:赵盾田首山,息桑下,有饿人。祁弥明县南二十里有历山,舜所耕处。又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马融曰:在蒲坂华山之北,河曲之中。按《晋书·地理志》:河东郡,蒲坂〈注〉有雷首山,夷齐居其阳,所谓首阳山。
《水经》:河水又南径雷首山西。〈注〉山临大河北去蒲坂三十里。《尚书》所谓:壶口雷首者,俗亦谓之尧山。山上有故城,世又曰尧城。阚骃曰:蒲坂尧都。按《地理志》曰:县有尧山、有祠。雷首山在南。事有似而非,非而是千载眇藐,非所详耳。
又南涑水注之。〈注〉水出河北县雷首山县,北与蒲坂分。山有夷齐庙。阚骃《十三州志》曰:山一名独头山夷,齐所隐也。山南有古冢,陵柏蔚然,攒茂丘阜,俗谓之夷齐墓。其水也西南流,亦曰雷水。《穆天子传》曰:壬戌,天子至于雷首犬戎,胡觞天子于雷首之阿,乃献良马四六天子,使孔牙受之于雷水之干是也。昔赵盾田首山,食祁弥明翳桑之下,即于此也。涑水又西南流注于河。《春秋左传》:谓之涑川者也。俗谓之阳安涧水。
《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雷首山,在河中府河东县,本蒲坂舜都也。夷齐居其阳,所谓首阳山也。石曼卿诗谓:耻生汤武干戈日,宁死唐虞揖逊区。《诗·唐风》:采苓首阳。
《诗》《地理考》《唐风》:首阳,朱氏曰首山之南也。孔氏曰首阳之山,河东蒲坂县南。马融曰华山之北,河曲之中。《水经注》:雷首山临大河北去蒲坂三十里,《舆地广记》:在永乐县北三十里。
《明一统志·山西山川》:首阳山,在蒲州东南三十里,即《禹贡》雷首山也。殷伯夷叔齐隐此上,有夷齐墓并庙。
《山西通志·山川》:首阳山在蒲州南四十五里,一名雷首。《禹贡》:壶口,雷首,至于太岳。与二华争高,峰峦巉崒,又名方山。殷伯夷、叔齐隐此,殁葬山麓,墓祠俱存。唐李颀有诗。《水经注》曰:山临大河北去蒲坂三十里。《尚书》所谓壶口雷首者,俗亦谓之尧山。
独头坂在州南四十里,乃雷首一丘,突兀当路外临。大河内穿峻坂,东接夷齐祠,南达潼关。按《平阳府志·山川》:首阳山在蒲州南三十里,一名雷首。《禹贡》:雷首即此,又名方山。殷伯夷、叔齐隐此,殁葬山麓,墓祠俱存。俗亦谓之尧山,又都穆以中条为雷首,谓首阳。乃首山之阳。非雷首也。其说与《括地志》:亦合并载之。
独头坡 语同《通志》
独头村,在首阳山下,俗谓首阳为龙头。
古迹:雷泽,在蒲州南四十五里,雷首山下,舜渔于雷泽,即此。
《蒲州志·山川》:首阳山在州南四十五里,即雷首山之阳,南与太华对峙。殷伯夷、叔齐隐于此,祠墓在焉。《西京述纪》:与《太华仙掌辨》皆云:太华、首阳本为一山,巨灵劈开,以通河流。其说诞不足信。《旧志》:亦为辨云。

首阳山部汇考二

偃师县之首阳山

首阳山之在河南偃师者,在县城西北二十五里,即戴延之所谓洛阳之东北山也。山有夷齐庙,相传即夷、齐饿死处。
河南首阳山图河南首阳山图

考考

《水经》:河水又东径平县,故城北。〈注〉河水南对首阳山。《春秋》所谓首戴也。夷齐之歌所矣,曰登彼西山。上有夷齐之庙,前有二碑,并是后汉河南,尹广陵陈导洛阳。令徐循与处士平阳苏腾,南阳何进等立事见其碑。
按戴延之《西征记》:洛阳东北去首阳山二十里,山上有伯夷叔齐祠,或云饿死此山。
《宋王楙·野客丛谈》:首阳山有三,一蒲坂,二陇西,三洛阳。《论语注》:以蒲坂为夷齐所饿之地,以仆考之,洛阳者,为是阮瑀吊伯夷,曰:适彼洛师,瞻彼首阳,敬吊伯夷。《论语注》谓蒲坂非也〈按洛阳与偃师接壤,此谓在洛阳,即《西征记》所谓洛
阳东北,今偃师县之西北也
。〉
《明一统志·河南山川》:首阳山,在河南府偃师县西北二十五里,商伯夷、叔齐隐此。《诗》: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晋阮籍诗: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即此。
《河南通志·山川》:首阳山,在偃师县西北二十五里,日之方升,光必先及,故名。
《河南府志·山川》:首阳山,在偃师县西北二十五里,邙山之最高者,日出先照,故名。商伯夷、叔齐叩马谏武王,后隐此。《诗》云:采苓采苓,首阳之巅。即此。又汉贾逵云:在蒲坂,亦未考孰是。按《偃师县志》:语同此。

首阳山部汇考三

永平府之首阳山

首阳山之在直隶永平者,在府城东南十五里,俗名阳山,与孤竹山对峙,相传为夷齐隐处。
直隶首阳山图直隶首阳山图

考考

《广舆记》:永平府阳山,在府城东南十五里,峰峦高耸,下多溪谷,即李广射石处〈按《卢龙县志》:阳山即首阳山〉。按《永平府志·古迹考》:首阳山,在卢龙县城东南十五里,南台山之左。又有孤竹山,在南台山之右,与首阳山对峙。《论语注》:马融曰:首阳山在河东蒲坂县,华山之北,河曲之中。《史记正义》所引诸说,或云在陇西,或云在洛阳,或云在辽西,或云在清源县岐山西北,又宋白北番。《地理志》曰:首阳山在平州。《旧志》言:今永平府城东南十五里有崵山,一作阳山,即其地。窃意二子当日之逃,为国人之将立己耳。及中子既为君,则名分已定,可以无嫌。子臧之反于曹,季札之反于吴,古之人有行之者,二子何独不然。况西土之人,皆为雠国,箕子之去,又适朝鲜,天下宗周之时,舍故都,其何往。《旧志》云:孤竹远在东方,周初隔山戎而蔽于燕。燕史无通于中国,中国之首阳,人表为口实,而海滨孤竹,无从称之矣。是后日入于夷,史失表之,是或一说也。存之以备采。按《卢龙县志》:语同此。

首阳山部汇考四

巩昌府之首阳山

首阳山之在陕西巩昌者,在府城西四十里,即曹大家所谓在陇西者也。其山为渭水发源处,山之麓有夷齐祠,及夷齐墓,相传夷齐采薇于此。
陜西首阳山图陜西首阳山图

考考

《史记·伯夷传注》《正义》曰:曹大家注幽通赋云:夷齐饿于首阳山,在陇西。
《水经·渭水注》:渭水出首阳县,首阳山,渭首亭南谷山,在鸟鼠山西北。
《广舆记》:巩昌府首阳山,在府城西四十里,即夷齐采薇处。有二贤祠、双冢可證。
《巩昌府志·山川考》:首阳山在府西南九十里,夷齐采薇处。其麓有二圣墓,墓旁建祠,年远损坏,纪太守重葺。按《陇西县志》:语同此。
〈按:以上所载首阳山,凡四处。谓在蒲州者,固是矣。即谓在偃师、在永平、在巩昌者,亦各近似。盖偃师西接洛阳,近孟津牧野之地,当为西来孔道。以地势考之,似可信也。永平为古孤竹国,而夷齐,孤竹君子,去国怀乡,人情类然。况夷齐自叩马而让之,后视天下无一可居之土。或者思先人之坟垄,而还居故都,未可知也。至巩昌,昔属周地,夷齐既不食周粟,宁复密迩其国乎。但伯夷曾就养西伯,或因就养之后,游行西方,偶至其山而遂居之,此亦事之或然者。故并有取焉。他若《庄子》所云:首阳山在岐阳之西,《山西通志》所云:辽州和顺县有首阳山,其谓在岐阳之西者,既无可考,即谓在和顺县者,查《县志》,首阳山下亦未言夷齐事。则意此皆山名偶同,非即为夷齐隐处也。故不敢概入此山汇考〉

首阳山部艺文一

《首阳山赋》汉·杜笃

嗟首阳之孤岭,形势崛其盘曲,面河源而抗岩,陇堆隈而相属。长松落落,卉木蒙蒙。青罗落莫而上覆,穴溜滴沥而下通。高岫带乎岩侧,洞房隐于云中。忽吾睹兮二老,时采薇以从容。于是乎,乃讯其所求,问其所修。州域乡党,亲戚匹俦。何务何乐,而并兹游矣。二老乃答余曰:吾,殷之遗民者也。厥嗣孤竹,作藩北湄,少名叔齐,长曰伯夷。闻西伯昌之善政,育年艾于黄耇。遂相携而随之,冀寄命乎馀寿。而天命之不常,伊事变而无方。昌服事而毕命,子忽觏其不祥。乃兴师于牧野,遂干戈以伐商。乃弃之而来游,誓不步于其乡。余闭口而不食,并卒命乎山旁。

《吊伯夷文》魏·阮瑀

余以王事,适彼洛师。瞻望首阳,敬吊伯夷。东海让国,西山食薇。重德轻身,隐景潜晖。求仁得仁,报之仲尼。没而不朽,身沉名飞。
《首阳山赋》〈有序〉晋·阮籍
正元元年秋,余尚为中郎,在大将军府,独往南墙下,北首阳山赋曰:

在兹年之末岁兮,端旬首而重阴。风飘回以曲至兮,雨旋转而纤襟。蟋蟀鸣乎东房兮,鶗鴂号乎西林。时将暮而无俦兮,虑悽怆而感心。振沙衣而出门兮,缨委绝而靡寻。步徙倚而遥思兮,喟叹息而微吟。将修而欲往兮,众齹齹而笑人。静寂寞而独立兮,亮孤植而靡因。怀分索之情一兮,秽群伪之射真。信可实而弗离兮,宁高举而自傧。聊仰首以广頫兮,瞻首阳之冈岑。树丛茂以倾倚兮,纷萧爽而扬音。下崎岖而无薄兮,上洞彻而无依。凤翔过而不集兮,鸣枭群而并栖。飏遥逝而远去兮,二老穷而来归。实囚轧而处斯兮焉,暇豫而敢诽。嘉粟屏而不存兮,故甘死而采薇。彼背殷而从昌兮,投危败而弗迟。此进而不合兮又何称乎仁义。肆寿夭而弗豫兮,竞毁誉以为度。察前载之是云兮,何美论之足慕。苟道求之在细兮,焉子诞而多辞。且清虚以守神兮,岂慷慨而言之。

《伯夷叔齐祠记》宋·黄庭坚

伯夷叔齐墓,在河东蒲坂雷首之阳,见于《水经》《地志》,可考不妄。其即墓为庙,则不知所始。以二子之贤,意其为唐晋之祀典也,旧矣。元祐六年,予同年进士临淄王辟之为河东县。政成,乃用四年九月,大享赦书,以公钱七万,及废彻淫祠之屋,作新庙,凡三十有二楹。贵德尚贤,闻者兴起,貌象祠器,皆中法程。五月辛未,有事于庙,乃相与谋记岁月,来乞文于豫章黄庭坚,谨按伯夷叔齐,盖有国君之二子,逃其国而不有者也。予尝求其说伯夷之不得立也。其宗与国人,必有不说者矣。叔齐之立也,其宗与国人,亦有不说者矣。于是时,纣又在上,虐用诸侯,则二子之去,亦以避纣耶。二子虽去,其国其社稷,必血食如初也。事虽不经见,以曹子臧、吴季札之传考之,意其若是也。故孔子以为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身中清,废中权,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又曰: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孟子以为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故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此则二子之行也。至于谏武王不用,去而饿死,则予疑焉。阳夏谢景平曰:二子之事,凡孔子、孟子之所不言,可无信也。其初盖出于庄周,空言无事实。其后司马迁作《史记列传》,韩愈作《颂事传》,三人而空言成实,若三家之学,皆有罪于圣人者也。徒以文章擅天下,学者又弗深考,故从而信之。以予观谢氏之论,可谓笃信好学者矣。然可谓智者道也。予观今之为吏,愒日玩岁,及为政者鲜矣。政且不举,又何暇教民。今河东为县吏治肤敏,政成而举典,祀以教民,可谓知本矣。故乐为之书,并书余所闻二子事,以告来者。

《雷首山记》明·吕楠

夷齐采薇处,自束发闻之而未至也。即过蒲,南畹华原楚,约南山谢应宪、首山史宗道、龙谷刘贯道、暨沮滨刘以学,同谒祠墓。是日,天晴,泛舟,自蒲州西河而南,行三十里,至下阳铺。风雨骤至,遂舍舟登山,乃叹曰:是天使吾数人者,谒斯二贤也。既参神,西谒双冢,其东南有宋人墓,刻古贤人碑,及山谷黄公庭坚记。其前障以祠院西,序皆不识,当时背周向商之意,甚惘然也。已而进二冢之西,得古碑倾侧,下插地中尺。乃怆然曰:此非为二贤初心者耶。然碑字甚楷,微近八分,多似魏晋间人书。此去古不远,当以为据。乃谋诸南畹,仍开东向之门,复竖此石,移宋石于羡道之南,移黄碑于二门之外。南畹于是即以官价买富人砖二千,各遣舆皂任负砌甃,遂乃竖古碑于二墓西中旧处。尚辛乙向宛乎二贤,非丰镐而望朝歌之志也。呜呼。逊国之仁,叩马之义,载诸经传,白矣。而黄子犹疑之。此碑立,则黄论可勿辩而息矣。

《游首阳山记》都穆

首阳山在蒲州南四十五里,为伯夷、叔齐隐处。癸酉十月,道过潼关,去首阳,仅馀二十里。遂出关北,渡黄河,登岸,即蒲州也。至山下,谒二贤祠。门之外,有古柏二,其一大二十围,高二丈许,形状殊怪。其次,围杀三之一。二根相距数尺,而𠏉上交若兄弟之相倚者。传为二贤手植,殆未必,然其亦千年物欤。祠之像,为宋元祐中所塑,其前复塑一白鹿。道士云:二贤食薇,兼饮鹿乳,故塑之。此说不见《传记》,人鲜有知者。祠下有历代石刻,其最旧者,唐开元十三年梁升卿碑也。祠之右,即二贤葬处,高坟并峙,上多古柏植,坟之前为屋中树,山谷老人碑,及刻首阳山古贤人墓七大字。日暮乃还。夫首阳之重于天下,后世以二贤之故。然考山之所以得名,其说不一。孔子称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考亭注》:首阳山名及其注诗至首阳之巅,则云首阳首山之南,安成刘氏取《春秋传》:赵宣子田于首山,谓汎名其山,则曰首山,以山南而言,则曰首阳。先儒谓首阳,即古之雷首也。《禹贡》曰:壶口,雷首,至于太岳。蔡仲默云,雷首在蒲坂县南蒲坂,即今之蒲州尽州之山,无所谓雷首者。今首阳山数里有中条山。《州志》谓:此即雷首。曰中条者,以其界河曲之间,延绵不绝,故名又谓中条。之下有水,曰雷泽,即舜所渔之地。此又可见中条之为雷首矣。若雷首之独称首山,犹太华而曰华山。匡庐而曰庐山。此自昔皆然,不可谓首山为汎名也。

《首阳山夷齐祠记》张四维

当蒲州治之南,河曲之中,对华而峙,有山曰首阳者,夷齐之墓存焉。陵柏郁然,攒茂丘阜。阚骃《十三州志》,已尔然矣。其庙貌所肇,宋黄庭坚、元王恽,咸谓起自唐代。而《郡志》云:自晋太康。然余考后魏郦道元《注水经》已称雷首山,有夷齐庙。及汉熹平中,蔡邕所撰夷齐碑记,内述登山升祠,又其事原于平阳苏腾,疑汉人固已祀之,不独唐晋也。皇朝褒礼德让,咸秩群祀,凡古贤臣义士坟墓所在,令有司崇护,时祀之。故其庙宇闳深,甍楝壮丽,视前代有加者。嘉靖乙卯,秦晋地大震,祠乃尽圮,委像设瓦砾中,不蔽风日者,十年矣。故址寖湮,鞠为榛莽。岁甲子,选部洪都吴公一澜,来贰郡政,睹遗迹,动心焉。越明年,公既假守是郡,剔蠹起罢,抚鳏苏困,不三月,民信且悦,四境熙然。乃重建首阳祠,增其旧制,度材赋工,量力授事,负河而陶埏埴取足。于是财罔告诎,民未知役,而工用竣矣。戒事于乙丑秋八月,迨冬十有二月而毕,凡为正殿五楹,殿左右各有庑,共为楹六,殿前为献殿三楹,又前曰中门楹,如献殿之数。又前曰棂星门者,楹亦如之。殿东曰致齐所,有前堂,有后堂,有左右廊,前后共四,有钟楼,有鼓楼,以楹计凡二十。殿西曰宰牲所,有二堂,各为楹三。二所殿中门外,左右各树坊表其道,又为碑亭二,在双冢前,为井亭一,缭以祟垣,轮广凡若干。计奕奕新庙,突出于层冈茂柏之中。河岳中条,相顾顿生色矣。初,太守将莅蒲,蒲人张生,四维以首阳祠为请。及是太守以祠成来告,并命纪之。余维二君当商周之际,饿于兹域,距今固已数千岁矣。清风泠然,孤标若此,岂惟制行之卓,足以耸人观听哉。盖五常之性,烝民具之,而二君信心任理,其于父子兄弟,君臣之际,以为必如是。而后为得者,故确然行之不疑,而非自异也。夫心烝民之所同也,迹二君之所独也。唯其同,故百世闻风,犹足以兴起。唯其独,故当世以为奇,而二君无心也。庄周乃谓夷齐死名于首阳之下,或者犹以为二君忧万世之无君。呜呼。身名孰亲也,至以身为后世易乎。此皆好事喜奇之士,以其心为圣贤量,而不知其必不出于是也。孔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二君之心,固如此。黄庭坚、王安石诸人,纷纷疑其逊国、扣马、采薇之事,其说甚具。夫事在千载,上真赝有无恶可尽辨,但所传闻者如此,夫亦有所受矣。圣贤之心,万世一日,所谓廉顽立懦者,固自有在尚论者,不泥迹焉可也。余既重太守表章往哲,兴举废典,不辞纪其成迹,因并著二君之心事,俾乡人知盛德所以百世祀者,在此云。嘉靖四十五年冬十月望日记。

《首阳山辩》河南通志

首阳山,按《一统志》:在偃师县西北二十五里,商伯夷、叔齐隐此。又按戴延之《西征记》:洛阳东北有首阳山。《庄子》又称夷、齐西至岐阳,见周武王伐殷,曰:吾闻古之士,遭治世不避其任,遭乱世不为苟存。与其仕周以涂吾身也,不若避之以洁吾行。二子北至于首阳之山,遂饥饿而死。其诗:登彼西山。西山即岐阳之西,首阳山也。曹大家《注幽通赋》又云:在陇西。及考《山西通志》:首阳山在蒲州南四十五里,一名雷首,又名方山,夷、齐隐居之地,墓祠俱存。又和顺县南四十里,亦有山名首阳。《史记·伯夷传马融注》:首阳在河东蒲坂华山之北,河曲之中。《唐风》:采苓采苓,首阳之巅。孔安国曰:首阳在蒲坂南也。《禹贡雷首注》曰:在河东郡。予按《首阳传记》所见,凡六所各有。按据先后不详,今观《唐风》《禹贡》《山西志》:俱与史合,仍以蒲南为是。

首阳山部艺文二〈诗〉

《采薇歌》商伯夷叔齐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咏怀诗第九首》晋·阮籍

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良辰在何许。凝霜沾衣襟。寒风振山冈,元云起重阴。鸣雁飞南征,鶗鴂发哀音。素质游商声,悽怆伤我心。

《谒夷齐庙》唐·李颀

古人已不见,乔木竟谁过。寂寞首阳山,白云空复多。
苍苔归地骨,皓首采薇歌。毕命无怨色,成仁其若何。我来入遗庙,时候微清和。落日吊山鬼,回风吹女萝。石门正西豁,引领望黄河。千里一飞鸟,孤光东逝波。驱车层城路,惆怅此岩阿。

《首阳山行》宋·郭仕道

首阳山,青巃嵷。上耸紫盖凌瑶空,下周林壑盘苍龙。嵯峨自太古,崒嵂镇寰中。黄河西来绕其下,日夕云气开鸿濛。恍疑鬼神护,又似丹青工。诸峰不敢并,苍翠光玲珑。我生癖性爱山水,见此奇绝摩双瞳。忽忆武王收诸夏,夷齐叩马来山东。风云变化适际会,耻逐龙虎争奇功。归来守岩穴,郁郁抱孤忠。朝采山上蕨,暮拾山下蓬。渴饮涧中水,热眠云外松。既不学赤松子,又不侣商山翁。丹诚耿耿照白日,劲节凛凛摩苍穹。首阳青青万古色,不改夷齐之心胸,直与天地相始终。千载扶名教,二子功无穷。我歌首阳歌未歇,泠然八表生清风。

《谒夷齐庙》明·薛瑄

荒祠古柏首阳阿,再拜仁贤感慨多。像设一堂还俨雅,草封双冢并嵯峨。心存兄弟难能节,力挽君臣欲逝波。世上争名争利者,高风奈尔二公何。

《夷齐墓》胡谥

名贤千古重夷齐,双墓岿然倚翠微。宰木尚疑风凛凛,条山长并节巍巍。夕阳冢畔空芳草,春雨岩阿满旧薇。幸荷皇明崇祀典,九原遗魄有馀辉。

《夷齐祠》刘成德

西山吊古独悲歌,晓日初经野涨过。季世君臣谁让国,兴周王业自干戈。长松连理枝相抱,断碣侵苔字半磨。南望岳云千万仞,风陵高冢尚嵯峨。

《谒二贤祠》史资教

雅志盱衡吊首阳,空山古木栖幽芳。清风拂拂薇苗秀,劲节棱棱鹿骨香。一饿争传千古颂,双魂并慰万年扬。任教世变江河日,不使君臣分义亡。

《舜城东有舜庙首阳有夷齐祠》张四维

每谈乡国即长吁,襟带关河亦壮区。天地何心变桑海,郊原极目莽蓁芜。松号断碣殷祠歇,麦秀空城舜井孤。野老岁时怜伏腊,椒浆无地荐荆巫。

《首阳晴雪》张循占

霁雪依微见首阳,墓田松柏郁相望。云封马鬣犹含冻,日照龙鳞似有霜。月出雁迷青嶂暮,水流人去白梅芳。采薇歌罢悲风起,万井周田半已荒。

《前题》杨莹

巨灵曾蹈首阳欹,自有清风永不隳。旭日遥看云敛处,苍崖白雪却相宜。

《谒首阳山夷齐祠》张广

太华欻中断,岿然见首阳。吾家近历耳,驱马陟其冈。缭垣丛灌木,吊古空徬徨。依依双冢间,二难同一堂。赤藤𦊰颓碣,翠柏经千霜。风雨黯文榱,丹青脱杏梁。荒径踔狐兔,林薄游麇獐。大义凛如昨,客来犹负墙。矫矫采薇歌,吾将释众芳。嗟彼熊罴流,如何鸾凤翔。

首阳山部纪事

《史记·伯夷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锁语》:晋平公与齐景公乘至于澛,见人乘白骖八驷来。平公之前,公问师旷曰:有犬狸身而狐尾者也。师旷有顷而答曰:有之,首阳。神其名曰:某来者,与霍泰山饮酒而归,其居于会乎。见之甚善,居有喜焉。戴延之《西征记》曰:洛东北去首阳山二十里,山上有伯夷叔齐祠,或云饿死此山。今河东蒲坂南谓首阳,亦有夷齐,未详饿死所在。
《南史·齐武陵昭王晔传》:晔名后堂山为首阳,盖怨贫薄也。豫章王于邸起土山,列种桐竹,号为桐山。武帝幸之,置酒为乐,顾临川王映:王邸亦有嘉名否。映曰:臣好栖静,因以为称。又问晔,晔曰:臣山卑,不曾栖灵昭景,惟有薇蕨,直号首阳山。帝曰:此直劳者之歌也。

首阳山部杂录

《史记·伯夷传注》《正义》曰:曹大家注幽通赋云:夷齐饿于首阳山,在陇西首。又戴延之《西征记》云:洛阳东北首阳山有夷齐祠。今在偃师县西北。又《孟子》云:夷、齐避纣,居北海之滨。首阳山,《说文》云:首阳山在辽西。史传及诸书,夷、齐饿于首阳凡五所,各有案据,先后不详。《庄子》云:伯夷、叔齐西至岐阳,见周武王伐殷,曰:吾闻古之士,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乱世不为苟存。今天下闇,周德衰,其立乎周,以涂吾身也。不若避之,以洁吾行。二子北至于首阳之山,遂饥饿而死。又作诗登彼西山是也。今清源县首阳山,在岐阳西北,即夷、齐饿死处也。

首阳山部外编

《山海经·中山经》:凡首阳山之首,至于丙山,凡九山,二百六十七里。其神状皆龙身而人面。其祠之毛,用一雄鸡瘗,糈用五种之精。
《路史后纪》:黄帝陟王屋而受丹经。〈注〉《抱璞子·真源》云:黄帝以地皇。九年正月上寅,诣首阳山宰牧从焉。次驾东行,请青丘紫府先生授《三皇箓》,及天文大字。次西入空同,礼广成子,回驾王屋,启石函,发玉笈,得《九鼎飞灵神丹诀》。次游元圃,礼云台先生,授《龙蹻经》,役使龙虎,令诣天皇真人。故庾信云:治身紫府,问政青丘也。
《穷怪录》:后魏明帝正光二年夏六月,首阳山中有晚虹,下饮于溪泉。有樵人阳万于岭下,见之,良久,化为女子,年十六七。异之,问,不言,乃告蒲津戍将宇文显,取之以闻。明帝召入宫,幸未央宫。视之,见其容貌姝美。问,云:我,天女也,暂降人间。帝欲逼幸,而色甚难。复令左右拥抱,声如钟磬,化为虹而上天。

五老山部汇考

临晋之五老山

世传,帝尧时,五老负图于河,歌而告帝。其事似近荒诞。但其山犹以五老名,则亦似乎可据。今此山在山西平阳府临晋县西南七十里,一名玉峰,亦名灵峰。其中之坪岩洞谷,每有仙迹可寻焉。
五老山图五老山图

考考

《水经》:河水又东浿水入焉。〈注〉《山海经》曰:和山上无草木而多瑶碧,实惟河之九都。是山也,五典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其阳多苍玉。吉神泰逢司之,是于萯山之阳,出入有光。《吕氏春秋》曰: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遇大风雨,迷惑,入于民室。皇甫谧帝王世纪以为即东首阳山也。盖是山之殊目矣。今于首阳东山无水,以应之当是今古世悬川域,改状矣。昔帝尧修坛河洛,择良议沈率舜等升于首山,而导河渚有五老游焉。相谓河图将来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也。五老乃翻为流星,而升于昴,即于此也。
《潜确类书·区宇部》:五老山在临晋,上接中条,一名灵峰。《名山记》谓:尧登首山观于河渚,有五老人飞为流星入昴处也。
《山西通志·山川》:五老峰,在临晋县西南七十里,一名玉峰,亦名灵峰,在虞乡城南十里。昔帝观舜德至首山之阳,有五老人者,自河负图而出,歌而告帝之期。歌毕,同登此山,故名。其山有雷公洞,上洞在归云岩,下洞在北峰。有东西锦屏峰,峰之阴有张果老洞。洞之东西有所乘白驴行迹,其韩君隐处,号韩峰。峰东南有韩君洞,罗通微隐处,号真人洞。又有青城太乙玉峰,苍龙、太白、王母、白沙、元武、保德诸洞,洞之阳有弃瓢以奠山灵处,又号皮囊洞。旁有龙井,旱祷雨辄应。唐明皇敕玉真公主投金龙于其中,号玉真洞。又有鹿饮金龟、金沙、玉女、诸泉,俱出其麓。
北斗峰在灵峰观,上有北斗台。
步虚坪在太乙峰南,乃罗真人步虚绝粒之处。按《平阳府志·山川》:五老峰在临晋县西南七十里、虞乡城西南十里、方山东。其南最高曰玉峰,一名灵峰。《洞天福地记》:五十二福地,玉峰在河中府,谓此山也。峭壁千寻,危磴削立,铁索下垂,攀引而上。好事者往往发兴登临,如入仙境。
弃瓢岩,在五老山诸洞之阳,嵩山羽士李皮囊弃酒瓢以奠山灵处。一号皮囊洞,又有青城太乙、苍龙、太白、王母、白沙、元武、保德诸洞。
《临晋县志·山川》:五老峰在方山东、虞乡城西南十里,其南最高曰玉峰,一名灵峰。《洞天福地记》:五十二福地玉峰在河中府,谓此山也。峭壁千寻,危磴削立,铁索下垂,攀引而上,有真武庙。每年七月十五日,圣会好事者,往往发兴登临,如入仙境焉。按《论语》谶云:尧率舜游首山,观河渚,乃有五老亦观河渚。一老曰:河图将来告帝期。二老曰:河图持龟告帝谋。三老曰:河图将来告帝书。四老曰:河图将来告帝图。五老曰:河图将浮龙衔玉、苞金泥玉、简封盛书。歌毕,五老飞为流星,上入昴。山名五老,以此。或谓五老,为五行之精。今豫章匡庐山,亦有五老峰。晋张僧鉴《浔阳记》云:横隐苍空,其形势如虞乡五老山。则此山五老之名,先于匡庐久矣。
寺观:灵峰观,在县南七十里五老山灵峰下,本名无相,隋开皇中,更名游仙。唐贞观中,更名大明。至贞元中,更名灵峰,即罗真人受业之处。

五老山部艺文〈诗〉

《五老峰大明观赠隐者》唐·姚系

云观此山北,与君携手稀。林端涉横水,洞口入斜晖。乍见鸾鹤迩,忽为烟雾飞。故人清和客,默会琴心微。丹术幸可授,青龙当未归。悠悠平生意,此日复相违。

《五峰隐者》薛逢

烟霞壁立水溶溶,路转崖回旦暮中。鸂𪆟畏人沈涧月,山羊投石挂岩松。高斋既许陪云宿,晚稻何妨为客舂。今日见君嘉遁处,悔将名利役疏慵。

《五老峰》宋·王禹偁

矗矗拂星榆,峥嵘与众殊。精灵奔昴宿,神异载河图。捧日光先及,参天礼不趋。绿萝供组绶,清籁献笙竽。泄雨遥瞻华,帷岚下照蒲。僧窗分未足,郡阁占应俱。漠漠云交袂,霏霏雪映须。巨灵羞未壮,玉女愿为奴。磊落工难尽,参差德不孤。儿孙溪石小,几杖涧松枯。洞鄙三茅隐,山嫌四皓逋。分形皆自立,倒影要谁扶。将数惭同汉,臣名合赞虞。嵩峰真树党,天柱大无徒。安得随人意,移将近帝都。吾君处南面,万岁一齐呼。

《五老歌》明·杨溥

晓披五老峰上云,晚钓五姓湖中鲤。忽逢渔父三五人,问是五姓谁家子。自云无姓亦无名,接辈相传常钓此。月落天昏驾小舟,从来未见风波起。得鱼心自安无鱼,心亦喜公昔提兵。在蓟门单于系颈,呼韩死颇闻飞语。转流传彤弓几付,东流水东流水真。可笑何如相将日,垂钓白云冉冉生。元鹤双双叫极地,与穷天居然不尽其中妙。

《五老峰访张赤脚》胡濙

万木萧萧兴未穷,河东山北水云浓。分明记得经由处,只在中条第一峰。

《玉峰山偶题》韩文

不到仙家十五年,可人风景尚依然。半岩花雨龙归洞,满地松云鹤避烟。近水丹崖常得月,凌空画阁欲参天。赏怀未了登临兴,归骑斜阳懒著鞭。

《五老峰》王含光

虞乡西南五老峰,一峰一朵玉芙蓉。层城乱插樱桃树,绝顶斜参罗汉松。中峰孤秀凌空起,矗矗去天一握耳。四峰却立不敢前,俨然商皓翊帝子。罗列石笋似儿孙,或载云旗骖騄駬。我欲步虚叩仙寰,绝巘萝飏不可攀。但见流风吹素气,悬泉飞瀑戛佩环。玉宝穹嵌钟乳滴,香雨溟濛非人间。西过林坳登欹石,道人指点罗公迹。柯烂丹成去不回,至今樵者闻流奕。月照前峰云影飞,相传半是蓬莱客。一壶春酒谢山灵,空翠扑人衣带青。野鹤归来怜华表,仙翁何处化流星。恍惚不知归路在,溪烟花树雨冥冥。

五老山部纪事

《平阳府志》:韩君丈人名终,又名众,临晋人。善幻养,不服食,年百岁,其行如飞。匿迹五老山阿,不知所终。按王子年《拾遗记》:闇河之北,有紫桂成林,其实如枣,群仙饵焉。故韩终《采药诗》云:闇河之桂,实大如枣,得而食之,后天而老。《抱朴子》云:韩终服菖蒲十三年,身生白毛,日视书数万言,皆诵之。冬袒不寒。按韩终诗,载于古逸,当是周秦间人。《旧志》编入唐,非也。
罗通微,临晋人。贞观时,其母赵氏妊通微,有双鹤翼行。既生,骨相巉崱。稍长,入山樵薪,遇阎使君寀,授以幻养之术,遂冠褐于五老峰之游仙观,学步虚绝粒。今太乙峰南有步虚坪,相传是其处。

五老山部外编

《平阳府志》:张果隐中条山,往来汾晋间,世传数百岁。尝骑一白驴,日行数万里。休则叠之如纸,置巾箱中。乘则以水噀之,复成驴。今五老峰有张果洞,石上驴迹宛然,相传为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