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
第一百二十九卷目录
陵寝部汇考一
上古〈伏羲氏一则 女娲氏一则 神农氏一则 有熊氏一则 金天氏一则 高阳氏一则 高辛氏一则〉
陶唐氏〈帝尧一则〉
有虞氏〈帝舜一则〉
夏〈大禹一则 太康一则 帝皋一则 夏诸帝一则 帝履癸一则〉
商〈成汤一则 太甲一则 太戊一则 河亶甲一则 武丁一则 殷诸王一则〉
周〈武王一则 成王一则 康王一则 昭王一则 穆王一则 共王一则 幽王一则 平王一则 桓王一则 灵王一则 景王一则 威烈王一则 周三王一则〉
秦〈始皇一则 二世一则〉
汉〈高祖一则 惠帝一则 文帝一则 景帝一则 武帝一则 昭帝一则 宣帝一则 元帝一则 成帝一则 哀帝一则 平帝一则 世祖一则 明帝一则 章帝一则 和帝一则 殇帝一则 安帝一则 顺帝一则 冲帝一则 质帝一则 桓帝一则 灵帝一则 献帝一则 昭烈帝一则〉
魏〈文帝一则 明帝一则〉
吴〈大帝一则〉
上古〈伏羲氏一则 女娲氏一则 神农氏一则 有熊氏一则 金天氏一则 高阳氏一则 高辛氏一则〉
陶唐氏〈帝尧一则〉
有虞氏〈帝舜一则〉
夏〈大禹一则 太康一则 帝皋一则 夏诸帝一则 帝履癸一则〉
商〈成汤一则 太甲一则 太戊一则 河亶甲一则 武丁一则 殷诸王一则〉
周〈武王一则 成王一则 康王一则 昭王一则 穆王一则 共王一则 幽王一则 平王一则 桓王一则 灵王一则 景王一则 威烈王一则 周三王一则〉
秦〈始皇一则 二世一则〉
汉〈高祖一则 惠帝一则 文帝一则 景帝一则 武帝一则 昭帝一则 宣帝一则 元帝一则 成帝一则 哀帝一则 平帝一则 世祖一则 明帝一则 章帝一则 和帝一则 殇帝一则 安帝一则 顺帝一则 冲帝一则 质帝一则 桓帝一则 灵帝一则 献帝一则 昭烈帝一则〉
魏〈文帝一则 明帝一则〉
吴〈大帝一则〉
坤舆典第一百二十九卷
陵寝部汇考一
上古
太昊伏羲氏葬宛丘。按《史记·补三皇本纪注》:皇甫谧云伏羲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阳高平之西也
按《文献通考》:太昊葬宛丘,在陈州。
按《路史》:太昊葬山阳。
〈注〉《世纪》云:葬南郡,在襄阳。按《帝冢》:今在山阳高平西北。高平,襄阳之境。然《九域志》:兖、单皆有伏羲陵。又河中府有庖王陵庙。引戴氏《西征记》云:潼关直北,隔河望,层阜巍然独秀,谓之风陵,伏羲氏风姓也。此当是女娲墓,然古帝王墓冢,皆非一所,宜必有说。
按《开封府志》:太昊陵,在今陈州北三里。
按《陕西通志》:㐲羲陵,在秦州北四十里。
女娲氏葬赵城。
按《文献通考》:女娲,葬赵城县东南。〈在晋州〉
按《路史》:女娲氏,其神居于栗广之野,是为风陵堆。
〈注〉墓今在潼关口河潬上圪,然分河有木数株,虽瀑涨,不漂没。今属陜之阌乡县。按《元和郡县志》:风陵堆,在河东县南五十,与潼关对。《寰宇记》:风陵城在其下阌乡津,去县三里,即风陵故关也。女娲之墓,秦汉以来,俱系祀典。然《九域》《寰宇》,济之任城东南三十九里,又有女娲陵。《城冢记》云:女娲墓有五,其一在赵简子城东,今在晋之赵城东南五里,高三丈。《九域志》:晋州有帝女娲庙。《寰宇记》:在赵城,故列祀亦在赵城。
按《平阳府志》:娲皇陵在赵城县侯村里,有二冢,东西相距四十九步,各高二丈,周围各四十八丈。
按《河南府志》:女娲陵在阌乡县黄河滨。唐天宝末,忽失。乾元初复涌出,遂名风陵渡。盖后风姓故也。按《兖州府志》:女娲陵在济宁州东南三十九里。《太昊纪》曰:女皇氏娲,云姓,太昊之女弟也。出于承匡,少佐太昊,祷于神祇,而为女妇正姓氏、职婚姻、通行媒,以重万民之命,是曰神禖。注曰:承匡,山名,在任城县东南七十里,女娲生处也。考史,陵在华州。
按《陕西通志》:上古风陵,即女娲氏陵,在潼关卫城北黄河中。
炎帝神农氏葬长沙。
按《史记·补三皇本纪》:神农氏葬长沙。
按《路史》:神农氏盖宇于沙,是为长沙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
〈注〉《郡国志》云:炎帝神农氏,葬长沙,长沙之尾,东至江夏,谓之沙羡。今郡有万里沙祠,故曰长沙。《世纪》云:神农葬茶陵。《衡图经》云:茶陵者,所谓山谷生茶茗也。地有陵名者,皆以古帝王之墓。竟陵、零陵、江陵之类是矣。炎陵今在麻陂,林木茂密数里,不可入。石麟在土,两杉苍然,逾四十围,两杉而上陵也,前正两紫金岭,丁未春,予至焉。寓人云:年常有气出之,今数载无矣。所葬代云衣冠,赤眉时人虑发掘,夷之陵下龙潭。传石上古有铜碑,陷入焉。
按《衡州府志》:神农氏陵,在酃县之康乐乡。《史记》:帝崩长沙之茶乡,康乐乡即茶乡也。炎陵庙在康乐乡鹿原陂上,庙有胡真官殿,云帝之从臣,帝病,告以当葬南方,视旗所矗,遇峤即止,因葬于玆。今中途峤梁岭也。《旧志》云:陵前南列云楸,环以沙涧,古杉空樟,殊形异状,皆数百年物,真神灵之奥宅也。
黄帝有熊氏,葬桥山。
按《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葬桥山。
〈注〉皇览曰:黄帝冢在上郡桥山。《正义》曰:《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阳周县桥山南,有黄帝冢。按:阳周,隋改为
罗川。《尔雅》云:山锐而高曰桥也。《列仙传》云: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死。还葬桥山,山崩,棺空,唯有剑舄在棺。
按《路史》:葬上郡阳周之桥山。
〈注〉庆之华池西翟道山,宁之真宁东八十子午山也。《郡县志》云:陵在山上。《风土记》:阳周所有黄帝陵,在子午山上。今冢存大历七年庙。按《混天记》:黄帝葬南陵山,南陵也。故莽曰:上陵山而神鉴。谓黄帝葬南甲山,则首向也。《思元注》云:黄帝葬西海桥山。《地志》亦谓:山有黄帝冢。《史记》:武帝巡朔方,还,祭黄帝冢于桥山。元魏诸帝,亦数祭焉。《后魏书》:文成东巡涿鹿,祠黄帝,祭桥山,观温泉,幸广宁泉。今在上谷东南二十里。《九域志》:桥山又有轩辕太子陵庙,而妫之怀戎川桥山,有黄帝冢及祠焉。
按《汉武故事》:元封元年,帝北巡朔方,勒兵十馀万。还,祭黄帝冢桥山。帝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公孙卿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思慕,葬其衣冠。
按《畿辅通志》:轩辕陵,在平谷县东北十五里渔子山下。今山上有轩辕庙。
按《延安府志》:桥陵,在中部县北山上。
轩辕陵在桥山,纪载所同。特桥山匪一,上郡妫州皆有之。按《读史折衷》:汉武帝元封元年,帝北巡朔方,勒兵十馀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此上郡之桥山也。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六月丁卯,南次石亭,幸上谷。壬申,幸涿鹿,登桥山,观温泉,使使者以太牢祀黄帝,遂至广宁。泰常七年九月,幸灅南,遂如广宁,幸桥山。遣使者祠黄帝,因东幸幽州。太武帝神麚元年八月,东幸广宁,临观温泉,以太牢祭黄帝。此妫州之桥山也。《郭景纯注山经》云:帝王冢墓皆有定处,而《山经》往往复见,盖圣人久于其位,仁化广及,至于殂亡,四海无思不哀,故绝域殊俗之人,闻天子崩,各自立位而祭,起土为冢,是以所在有焉。景纯之论,可谓善言古者矣。后之读史,偏执成见,以《史记》为是,必以《魏书》为非。然黄帝既都涿鹿,安在妫州之不可营葬乎。
少昊金天氏,葬云阳。
按《刘恕外纪》:少昊氏,葬于云阳。故后世又曰云阳氏。
〈注〉云阳,山名,在曲阜县。《释义》曰:按:云阳即茶陵州。
按《路史》:少昊氏葬于云阳。
〈注〉见《世纪遁甲开山图》,盖归葬始封之国。今在茶陵之露水乡,攸县界,生铁成坟。予游炎陵,访之图牒,俱云是黄帝陵。乡俗谓为轩辕,黄帝坟不知也。
按《兖州府志》:少昊陵,在曲阜县东北八里。陵前有石坛石像,有石碑四,高广各二十馀尺,龟趺亦长二十尺,其上无字。盖宋时所造,碑成,未镌。按《外纪注》云:云阳,山名,在曲阜。今陵皆平地,无山形也。
颛顼高阳氏,葬濮阳。
按《史记·五帝本纪注》:《皇览》曰:颛顼冢,在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索隐》曰:皇甫谧云:据左氏,岁在鹑火而崩,葬东郡。《山海经》曰:颛顼葬鲋鱼山之阳,九嫔葬其阴。
按《路史》:高阳氏葬东郡顿丘广阳里,务颙之阳。
〈注〉俗谓之商王陵,妄也。《郡国志》云:颛顼葬俗名青冢山。《皇览冢墓记》云:在濮阳县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崔鸿《前赵录》云:和苞谏刘曜曰:尧葬谷林,市不改肆。颛帝葬广阳,下不及泉。《十道志》云:鲋鰅即广阳山之别名也。《寰宇记》:在顿丘西北三十。《通典》:帝陵在相州临河。乾德四年,置先代帝王守陵户。高阳在临河。《寰宇记》:临河东九里,颛顼庙。而《九域志》:顺安高阳县,有颛顼陵。县故隶瀛,而临河濮阳地相出入也。然颜真卿《吴地记》:乌程有颛顼陵,则非矣。务颙《九域志》与作鲋鰅同。
按《东昌府志》:高阳氏陵,在府城西北二十里。陵前有圣水井,旱祷辄应。据《濮州志》:陵在濮境。《大名府滑县志》:陵在滑东北土山之阳。按:顿丘、鲋鰅俱在滑东北界,距濮近,当时并属东郡,已割属滑,独滑岁祀领于太常。今聊城亦有陵。
帝喾高辛氏,葬顿丘。
按《史记·五帝本纪注》:皇览曰:帝喾冢,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中。
按《刘恕外纪》:高辛氏葬顿丘。
〈注〉顿丘,山名,在大名府滑县东北。
按《路史》:高辛氏葬顿丘台城阴野之秋山,所谓顿丘台也。
〈注〉山在魏之顿丘。《元和志》:顿丘西北三十五,有秋山,县北三十,有帝墓。《寰宇记》:秋山冢见存。《皇览》云:在顿丘城南。唐以仲春祀帝喾于顿丘,三年一享。《藏景录》及《形神经》云:王子曾诣钟山,获九化十变经,一旦疾崩,营冢渤海山,即秋山也。《山经》《九域志》皆作秋,云山阴,今陵见存。
按《商丘县志》:帝喾陵,在城南高辛里。帝尝都亳,故葬此。《皇览》谓:葬顿丘。今在清丰县,而滑县、合阳县,又俱载帝喾陵,皆所传之误也。有宋开宝元年,太祖诏祀帝王陵寝碑可考。
陶唐氏
帝尧葬阳城。按《史记·五帝本纪注》:《括地志》云:尧林在濮州雷泽县西三里。郭生《述征记》云:成阳县东有尧冢,亦曰尧陵,有碑是也。《括地志》云:雷泽县,本汉郕阳县也。
按《文献通考》:尧葬成阳谷林。〈宋郓州〉
〈注〉刘向曰:尧葬济阴丘垄山。
按《路史》:尧葬济阴成阳西北四十里,是为谷林。
〈注〉《续征记》:小成阳南九里。《通典》:曹州界有尧冢。尧所居。王充以为,尧葬冀州。或云葬崇山,妄之甚。
按《通鉴前编注》:郑康成曰:尧游阳城而死,葬焉。《外纪》曰:葬于谷林。
按《兖州府志》:尧陵在东平州东北五十里,旧雷泽城西,陵高四丈五尺,广二十馀丈,陵上有庙,俗谓之尧王寺是也。《皇览》云:尧冢在济阴城阳。《吕氏春秋》云:尧葬谷林。皇甫谧云:谷林即城阳也。《水经注》曰:成阳城西二里,有尧陵,陵南一里有尧母庆都陵。皆立庙,四周列水潭,而不流,水泽通泉,泉不耗竭。鱼笋至丰,不敢采捕。前列数碑,枯柏数株,檀槚成林。二陵列驰道,皆以砖砌之。尧陵东,城西五十馀步,有中山夫人祠,尧妃也。石壁阶墀,仍旧长栎,联荫扶疏里馀。自汉迄晋,二千石及丞尉,多刊石述叙云。宋神宗熙宁元年七月,知濮州韩铎言:尧陵在本州雷泽县东谷林山,陵南有尧母庆都灵台庙,请敕本州春秋致祭,置守陵户,免其租税,俾奉洒扫,给守陵五户。明弘治七年,礼部尚书耿公移文,命州学正濮琰上状,将改正祀典,已而不果。欧阳修集载济阴尧祠碑云:帝尧者,盖昔世之圣主也。又曰:圣汉龙兴,纂尧之绪,祠以上牺,至于王莽绝汉之业,而坛场彝替屏慑无位。大抵文字磨灭,字虽可见,而不复成文。其后有云李树连理,生于尧冢。太守河南张宠到官,始出钱二千,敬致礼祠,其馀不能读。碑后有年月,盖熹平四年建也。又载尧祠祈雨碑云云。
按《平阳府志》:古陶唐氏陵,在府城东七十里郭行里。俗谓之神林,又谓之神临。陵高一百五十尺,广二百馀步,旁皆山石,惟此地为平土,深丈馀。有金泰和二年碑记。常考舜以巡狩于湘,陵在九疑。禹会诸侯于涂山,陵在会稽。惟尧巡狩,不见经传。此陵为尧陵无疑也。明初,访历代帝王陵墓,山东东平州,以尧陵闻,至今载之祀典,而在临汾反遗之者,何也。
有虞氏
帝舜有虞氏葬苍梧。按《史记·五帝本纪》: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注〉《皇览》曰:舜冢在零陵营浦县。其山九溪皆相似,故曰九疑。《传》曰:舜葬苍梧,象为之耕。《礼记》曰:舜葬苍梧,二妃不从。《山海经》曰:苍梧山,帝舜葬于阳,丹朱葬于阴。按皇甫谧曰:二妃葬衡山。
按《路史》:虞舜葬于纪,是为鸣条。
〈注〉纪即冀故纪,后为冀后,今河东皮氏东北,有冀亭、冀子国也。鸣条在安邑西北,其地相近。记谓帝葬苍梧。《皇览》在零陵营浦县,尤失。
按《永州府志》:虞帝舜陵,在宁远县九疑山。《寰宇记》:名永陵。太史公云: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零陵之九疑。秦皇汉武,皆望祀焉。宋时,禁樵采,置守陵五户,有庙在箫韶峰下。《旧志》云:太史公曰: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归葬于零陵之九疑。蔡邕《九疑山铭》曰:遂葬九疑,解体而升。《风俗通》:袁伯楚属其子云:舜葬九疑。《皇览》曰:舜葬苍梧营浦县。苍梧与宁远接界,营浦即今永明县。《朱子离骚注》曰:九疑,山名,舜所葬也。三代祭舜于大阳溪,遗坛俨然犹在。秦汉立庙于九疑山下,龟趺文础,磊磊尚存。《檀弓》曰:舜葬苍梧之野。《汉纪注》应劭曰:舜葬苍梧九疑山。《习凿齿》云:虞舜葬零陵。《元和郡县志》云:舜葬九疑。《山海经》云:舜所葬,今在零陵县界。《世纪》云:舜荐禹于天,使摄政于时,有苗叛,舜南征,崩于鸣条,葬于苍梧。《孟子》云:卒于鸣条。鸣条在今山西安邑县。《舆地考》云:冀州河中府安邑县,尧舜旧都。今县西有鸣条陌,不闻有所谓舜陵者。欧阳文忠公诗云:虞舜老,倦勤,荐禹为天子,岂复有南巡迢迢,渡江水,罗长源。《路史》主鸣条为实。按:诸家之说,或云舜陵今在九疑,或云非是。他不具论,即陵前古杉苍翠,蓊翳奇崛,若老蛟怪虬,大皆十数围,枝干亦合抱。宁远以修孔子庙,伐其一。伐之日,天地昏黑,风雷震怒,工师奔仆,声闻百里。其灵异若此。且汉哀时,零陵文学奚景,得玉琯十二于舜祠后石室,献诸朝,以为韶乐遗器,是岂伪为者哉。
按《平阳府志》:虞舜陵,在安邑县西二十里鸣条冈。孟子谓:卒于鸣条,即此。陵高三丈,甃以甓,方广四十馀步,内外共地百馀亩,古柏皆大可十馀围。有守陵大云寺。
夏
大禹葬会稽。按《史记·夏本纪》: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会计也。
〈注〉《皇览》曰:禹冢在山阴县会稽山上。会稽亦名苗山,在县南,去县七里。《越传》曰:禹到大越,上苗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因而更名苗山曰会稽。因病死,葬,苇棺,穿圹深七尺,上无泄泻,下无邸山,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周方一亩。《吕氏春秋》曰:禹葬会稽,不烦人徒。《墨子》曰:禹葬会稽,衣裘三领,桐棺三寸。《地理志》云:山上有禹井、禹祠,相传以为下有群鸟耘田也。
按《帝王世纪》:禹葬会稽,下不及泉,上不通臭。既葬,收馀壤为垄。
按《会稽县志》:夏禹陵,在会稽山西北五里。《嘉泰志》云:禹巡狩江南,死而葬焉。犹舜陟方而死,遂葬苍梧。圣人所以送终,事最简易,非若汉代人主,豫自起陵也。刘向云:禹葬会稽,不改其列,谓不改林木百物之列也。《皇览》:禹冢在会稽山,自先秦古书,帝王坟皆不称陵。陵之名,自汉始。《吴越春秋》:禹命群臣曰:葬我会稽之山,穿圹七尺,下无及泉,坟高三尺,土阶三等。葬之后,无改亩。《史记正义》又引《会稽旧记》云:禹葬茅山,有聚土平坛人功所作,故谓之千人坛。《嘉泰志》又云:是山之东,有陇,隐若剑脊。西向而下,下有窆石,或云此正葬处。明嘉靖间,有闽人郑善夫,定在庙南数十武,知府南大吉信之,立石刻大禹陵三字,恐亦未足为据。明史官杨慎则曰:禹穴在蜀。慎,蜀人,文人好事,惟自雄其乡,人多惑之。曰:此禹葬衣冠之所,非真禹穴也。乃泥一代衣冠埋窆石之句,以文害辞,固哉其言诗矣。
太康葬阳夏。
按《史记·夏本纪》不载。
按《开封府志》:太康陵,在太康县东南二里。按《书》:太康为羿所距,遂居阳夏,后葬焉。少康陵,在太康陵西。
帝皋葬殽。
按《史记·夏本纪注》:《左传》曰:皋墓在殽南陵。
按《河南府志》:夏后陵,在永宁县阳坡保崤山之侧。按《史记》:孔甲之子,曰帝皋。葬于崤之南陵。《左传》:崤有二陵,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夏诸帝陵。
按《史记·夏本纪》不载。
按《平阳府志》:夏后氏墓,在夏县北夏王村里,夏一代陵寝在焉。按《一统志》:惟禹陵在会稽山,禹巡狩崩而葬焉。太康陵在河南开封府太康县西。除二陵外,自启而下,未著其处。今高丘累累,即启以下诸帝之陵也。金大定五年,建朝元观于其侧,以为香火之地。
帝履癸葬亭山。
按《史记·夏本纪注》:《正义》曰:《淮南子》云:汤败桀于历山,与妹喜同舟浮江,奔南巢之山而死。
按《巢县志》:桀王坟,在县东三里地。昔成汤伐桀,桀奔南巢,巢伯为筑王城以居之。离城东行二里,有冈,其长可三里许,乃放王冈也。上有大墩五六,其近北者,特立冈顶,土人传呼曰王坟。南数墩,曰疑冢也。
商成汤葬桐。
按《史记·殷本纪注》:皇览曰:汤冢在济阴亳县北东郭,去县三里。冢四方,方各十步,高七尺,上平,处平地。汉哀帝建平元年,大司空御史长卿案行水灾,因行汤冢。《正义》曰:《括地志》云:薄城北郭东三里平地,有汤冢。接在蒙,即北薄也。又云:洛州偃师县东六里,有汤冢,近桐宫,盖此是也。
按《后汉书·郡国志注》:杜预曰:蒙县西北有薄城,中有汤冢。
按《凤阳府志》:商汤陵,在亳州北涡河北二里许。按《平阳府志》:商汤王陵,在荣河县北四十里百祥村西。元癸未岁,沦于汾河,以石柩迁葬焉。
按《兖州府志》:汤陵,在曹县南十八里土山之巅。陵前有庙,中祀成汤,以伊尹、莱朱配。《皇览》云:汤冢在济阴亳县东北郭,是也。今偃师亦有汤陵,每三岁遣使祭享,盖本之《括地志》所纪。恐误。
太甲葬历城。
按《史记·殷本纪》不载。
按《后汉书·郡国志注》:《皇览》曰:太甲有冢,在历山上。
太戊葬相。
按《史记·殷本纪》不载。
按《文献通考》:太戊葬大名内黄县东南。
按《大名府志》:内黄县西南二十五里,亳城东,有中宗陵。陵高丈五尺,有奇环匝数十丈。宋开宝间,树碑。按《书》:殷有三亳,蒙为北亳,偃师为西亳,谷熟为南亳。并殷故都,是为北亳中宗陵寝在焉。
河亶甲葬洹水。
按《史记·殷本纪》不载。
按《河南通志》:商王河亶甲陵,在彰德府城西北洹水南涯。
按《彰德府志》:河亶甲陵,在汤阴县北五里。《旧志》:府城西北有开元寺,寺后有河亶甲冢,在洹水南。未详孰是。
武丁葬商水。
按《史记·殷本纪》不载。
按《文献通考》:武丁葬陈州西华县北。
按《开封府志》:高宗陵在西华县北长平乡。
殷诸王陵。
按《史记·殷本纪》不载。
按《帝王世纪》:狄泉本殷之墓地,在成周东北。今城中有殷王冢是也。
按《河南府志》:殷王冢,在成周东北,故洛阳城中。
周
武王葬毕。按《史记·周本纪注》:《正义》曰:《括地志》云:武王墓,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毕原上。
按《汲冢周书》:成王元年夏六月,葬武王于毕。
成王葬毕。
按《史记·周本纪》不载。
按《咸阳县志》:文王陵,在县北十五里毕原上。成王葬文王陵西南。
康王葬毕。
按《史记·周本纪》不载。
按《咸阳县志》:康王葬文王陵东南。
昭王葬少室。
按《史记·周本纪》不载。
按《河南通志》:昭王陵,在河南府登封县少室山阳城西谷。
穆王葬镐。
按《史记·周本纪》不载。
按《陕西通志》:穆王陵,在长安县西南十五里。
共王葬毕。
按《史记·周本纪》不载。
按《咸阳县志》:共王葬文王陵南。
幽王葬骊山。
按《史记·周本纪》不载。
按《明一统志》:幽王陵在临潼北二十五里。
按《陕西通志》:幽王陵,在岐山县岐阳镇北。按:幽王死骊山下,临潼为是。
平王葬平丘。
按《史记·周本纪》不载。
按《河南通志》:平王陵,在开封府太康县西金堆乡。
桓王葬渑池。
按《史记·周本纪》不载。
按《文献通考》:桓王,葬河南渑池县东北。
按《河南府志》:桓王陵,在渑池县北百二十里,北枕黄河,古木森列。宋乾德中,禁樵采。后为金人伐去。
灵王葬洛邑。
按《史记·周本纪》不载。
按《后汉书·郡国志注》:《皇览》曰:河南城西南,柏亭西周山上,周灵王冢,民祠之不绝。
按《洛阳县志》:灵王陵,在城西南柏亭西周山上。今三山有断碑,曰:周灵王陵,是也。
按《河南府志》:灵王陵在宜阳县灵山。
景王葬翟泉。
按《史记·周本纪》不载。
按《史记·周本纪注》:《皇览》曰:景王冢在洛阳太仓中。秦封吕不韦洛阳十万户,故大其城并围景王冢也。按《帝王世纪》:太仓中,大冢周景王也。
按《河南通志》:景王陵在河南府城东南。
威烈王葬成周。
按《史记·周本纪》不载。
按《晋元康地道纪》曰:成周城东北隅,周威烈王冢。按《文献通考》:威烈王,葬河南洛阳城中西北隅。按《洛南县志》:威烈王陵,在洛阳县东金墉城西北隅。
周三王陵。
按《史记·周本纪》不载。
按《洛阳县志》:县西南柏亭东北,三王陵,或言周景王、悼王、定王也。崔浩谓:定当作敬。夫景王已葬翟泉,此陵无景王,已明。或有谓景当作敬。郦道元又据《东征赋》辨其为误,窃意敬景音相近,景既不在此,其为敬无疑矣。《东征赋》非为考此陵而作,亦何容过泥为也。
秦
始皇葬骊山。按《史记·秦本纪》: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藏皆知之,藏重即泄。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注〉《皇览》曰:坟高五十馀丈,周回五里馀。《正义》曰:《关中记》云:始皇陵在骊山,泉本北流,障使东西流。有土无石,取大石于渭北诸山。《括地志》云:秦始皇陵,在雍州新丰县西南十里。
按《汉旧仪》:骊山其阴多金,其南多美玉,曰蓝田,故始皇贪而葬焉。使丞相李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凿以章程,三十七岁,锢水泉绝之,塞以文石,致以丹漆,深极不可入。奏之曰:丞相臣斯昧死言,臣所将七十二万人治骊山者,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然,叩之空空如下天状。制曰:凿之不入,烧之不然,其旁行三百丈。乃止。
按《博物志》:始皇陵在骊山之北,高数十丈,周回六七里。今在阴盘县界北。陵虽高大,水背陵障,使东西流,又运取大石于渭北渚。故歌曰: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讴,金陵馀石大如塸。功力皆如此类。
二世葬宜春。
按《史记·秦本纪》:赵高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按《陕西通志》:二世皇帝陵,葬宜春,在万年县南三十里。
汉
高祖葬长陵。按《史记·高祖本纪》赞:葬长陵。
〈注〉皇甫谧曰:长陵山东西广百二十丈,高十三丈,在渭水北,去长安城三十五里。《正义》曰:《括地志》云:长陵在雍州咸阳县东三十里。
按《汉书·高后本纪》:六年夏四月,秩长陵令二千石。六月,城长陵。
〈注〉张晏曰:起县邑,故筑城也。师古曰:黄图云长陵城周七里百八十步,因为殿垣,门四出,及便殿掖庭诸官寺皆在中。是即就陵为城,非止谓邑居也。
按《陕西通志》:长陵在咸阳县东三十里。皇甫谧曰:长陵山,东西广百二十步,高十丈,亦曰长山。其北有萧城,萧何筑以守长陵。汉初,徙关东豪族以奉陵邑。长陵茂陵各万户,属太常,不隶于郡。
惠帝葬安陵。
按《史记·吕后本纪》:七年秋九月辛丑葬。
〈注〉汉书云:葬安陵。《皇览》曰:山高三十二丈,广袤百二十步,居地六十亩。皇甫谧曰:去长陵十里,去长安北三十五里。
按《陕西通志》:安陵在咸阳县东三十五里,去长陵东十里,周之程邑也。吕后徙关东倡优乐人五千户,以为陵邑,善于啁讥。俗呼女啁陵。
文帝葬霸陵。
按《史记·文帝本纪》:帝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后七年六月己亥,帝崩。遗诏曰:霸陵山川因其故,无有所改。令郎中令张武为复土将军,发近县见卒万六千人,发内史卒万五千人,藏郭穿复土属将军武。
〈注〉皇甫谧曰:霸陵去长安七十里。应劭曰:因山为藏,不复起坟,就其水名以为陵号。《索隐》曰:复音伏。谓穿圹出土,下棺已而填之,即以为坟,故云复土。复,反还也。
按《陕西通志》:霸陵,在灞水东白鹿原上,去薄太后陵五里。
景帝葬阳陵。
按《史记·孝景本纪》:五年三月,作阳陵。五月,募徙阳陵,予钱二十万。后三年二月癸酉,葬阳陵。
〈注〉皇甫谧曰:阳陵山方百二十步,高十四丈,去长安四十五里。
按《陕西通志》:阳陵,在高陵县西南三十里鹿苑原上。
武帝葬茂陵。
按《汉书·武帝本纪》:建元二年初置茂陵邑。后元二年三月甲申,葬茂陵。
〈注〉师古曰:本槐里之县茂乡。故曰茂陵。臣瓒曰:茂陵在长安西北八十里。
按《贡禹传》:元帝时,贡禹奏言:武帝弃天下,昭帝幼弱,霍光专事,不知礼正,妄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灵,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又皆以后宫女置于园陵,大失礼,逆天心,又未必称武帝意也。汉法: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供山陵。武帝历年久长,比崩陵中,至不复容物。由霍光暗于大体奢侈过度也
按《关中记》:汉诸陵皆高一十二丈,方一百二十步,惟茂陵高一十四丈,方一百四十步。徙民置县凡七。长陵、茂陵万户馀,五陵各五千户。
按《兴平县志》:茂陵在县东北二十七里。
昭帝葬平陵。
按《汉书·昭帝本纪》:元平元年六月壬申,葬平陵。
〈注〉臣瓒曰:平陵在长安西北七十里。
按《咸阳县志》:平陵在县东北一十三里。
按《河南府志》:汉昭帝陵在洛阳县城东平落保。见《通志》。按:昭帝崩于长安,不应葬此。不知《通志》何所据也。
宣帝葬杜陵。
按《汉书·宣帝本纪》:元康元年春,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更名杜县为杜陵。徙丞相、将军、列侯、吏二千石、訾百万者守陵。
按《元帝本纪》:初元元年春正月辛丑,孝宣皇帝葬杜陵。
〈注〉臣瓒曰:杜陵在长安南五十里。
按《汉旧仪》:武帝治茂陵,昭帝平陵,宣帝杜陵,邑皆取二千石将相守陵,故三陵多贵,皆三万户至五万户。按《陕西通志》:杜陵在西安府城东南咸宁地。
元帝葬渭陵。
按《汉书·元帝本纪》:永光四年,以渭城寿陵亭部原上为初陵。诏曰: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顷者有司缘臣子之义,奏徙郡国民以奉园陵,今百姓远弃先祖坟墓,破产失业,亲戚别离,人怀思慕之心,家有不安之意。是以东垂被虚耗之害,关中有无聊之民,非长久之策也。诗不云乎。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今所为初陵者,勿置县邑,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有动摇之心。布告天下,令明知之。竟宁元年七月丙戌,葬渭陵。
〈注〉服虔曰:陵,未有名,故曰初。臣瓒曰:渭陵在长安北五十六里。
成帝葬延陵。
按《汉书·成帝本纪》:建始二年春闰正月,以渭城延陵亭部为初陵。鸿嘉元年春二月壬午,行幸初陵,赦作徒。以新丰戏乡为昌陵县,二年夏,徙郡国豪杰赀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赐丞相、御史、将军、列侯、公主、中二千石冢地、第宅。永始元年秋七月,诏曰:朕执德不固,谋不尽下,过听将作大匠万年言昌陵三年可成。作治五年,中陵、司马殿门内尚未加功。天下虚耗,百姓罢劳,客土疏恶,终不可成。朕唯其难,怛然伤心。夫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其罢昌陵,及故陵勿徙吏民,令天下毋有动摇之心。二年十二月,诏曰:前将作大匠万年知昌陵卑下,不可为万岁居,奏请营作,建置郭邑,妄为巧诈,积土增高,多赋敛繇役,兴卒暴之作。卒徒蒙辜,死者连属,百姓罢极,天下匮竭。常侍闳前为大司农中丞,数奏昌陵不可成。侍中卫尉长数白宜早止,徙家反故处。朕以长言下闳章,公卿议者皆合长计。首建至策,闳典主省大费,民以康宁。闳前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其赐长爵关内侯,食邑千户,闳五百户。万年佞邪不忠,毒流众庶,海内怨望,至今不息,虽蒙赦令,不宜居京师。其徙万年敦煌郡。绥和二年四月己卯,葬延陵。
〈注〉臣瓒曰:延陵在扶风,去长安六十二里。
按《陈汤传》:初,汤与将作大匠解万年相善。自元帝时,渭陵不复徙民起邑。成帝起初陵,数年后,乐霸陵曲亭南,更营之。万年与汤议,以为武帝时工杨光㠯所作数可意自致将作大匠,及大司农中丞耿寿昌造杜陵赐爵关内侯,将作大匠乘马延年以劳苦秩中二千石;今作初陵而营起邑居,成大功,万年亦当蒙重赏。子公妻家在长安,儿子生长长安,不乐东方,宜求徙,可得赐田宅,俱善。汤心利之,即上封事言:初陵,京师之地,最为肥美,可立一县。天下民不徙诸陵三十馀岁矣,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可徙初陵,以彊京师,衰弱诸侯,又使中家以下得均贫富。汤愿与妻子家属徙初陵,为天下先。于是天子从其计,果起昌陵邑,后徙内郡国民。万年自诡三年可成,后卒不就,群臣多言其不便者。下有司议,皆曰:昌陵因卑为高,积土为山,度便房犹在平地上,客土之中不保幽冥之灵,浅外不固,卒徒工庸以钜万数,至㸐脂火夜作,取土东山,且与谷同价。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罢敝,府藏空虚,下至众庶,熬熬苦之。故陵因天性,据真土,处埶高敞,旁近祖考,前又已有十年功绪,宜还复故陵,勿徙民。上乃下诏罢昌陵。按《陕西通志》:成帝延陵,在今西安府咸宁县西北一十五里。
哀帝葬义陵。
按《汉书·哀帝本纪》:建平二年七月,以渭城西北原上永陵亭部为初陵。勿徙郡国民,使得自安。元寿二年八月壬寅,葬义陵。
〈注〉臣瓒曰:义陵在扶风,去长安四十六里。
按《平帝本纪》:元始元年,诏义陵民冢不妨殿中者,勿发。
〈注〉如淳曰:陵上有宫墙,象生制度为殿屋,故曰殿中。师古曰:非也。殿中,谓圹中象正殿处。
按《陕西通志》:义陵在西安府咸阳县西八里。
平帝葬康陵。
按《汉书·平帝本纪》:元始五年二月丙午,葬康陵。
〈注〉臣瓒曰:康陵在长安北六十里。
按《陕西通志》:康陵在西安府咸阳县西二十五里。
世祖葬原陵。
按《后汉书·光武本纪》:建武二十六年春正月,初作寿陵。将作大匠窦融上言园陵广袤,无虑所用。帝曰:古者帝王之葬,皆陶人瓦器,木车茅马,使后世之人不知其处。太宗识终始之义,景帝能述遵孝道,遭天下反覆,而霸陵独完受其福,岂不美哉。令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
〈注〉初作陵未有名,故号寿陵,盖取久长之义也。汉帝自文以后皆预作陵,今循旧制也。
按《明帝本纪》:中元二年三月丁卯,葬光武皇帝于原陵。
〈注〉《帝王纪》曰:原陵方三百二十步,高六丈,在临平亭东南,去洛阳十五里。
按《文献通考》:光武葬原陵山,方三百二十三步,高六丈六尺,垣四出司马门寝殿,钟虡皆在周垣内,提封四十二顷五十七亩,八十五步。《帝王世纪》曰:在临平亭之南,西望平阴,东南去雒阳十里。
按《河南通志》:光武陵在孟津县西长道社。
明帝葬显节陵。
按《后汉书·明帝本纪》:帝初作寿陵,制令流水而已,石椁广一丈二尺,长二丈五尺,无得起坟。万年之后,埽地而祭,杅水脯糒而已。过百日,唯四时设奠,置吏卒数人供给洒扫,勿开修道。敢有所兴作者,以擅议宗庙法从事。
按《章帝本纪》:永平十八年八月壬戌,葬孝明皇帝于显节陵。
〈注〉《帝王纪》曰:显节陵方三百步,高八丈。其地故富寿亭也,西北去洛阳三十七里。
按《文献通考》:明帝显节陵山,方三百步,高八丈,无周垣,为行马四出,司马门右殿,钟虡在行马内寝殿,园省在东园寺,吏舍在殿北,提封田七十四顷五亩。按《河南通志》:显节陵在河南府东南三十七里。按《洛阳县志》:显节陵今俗称大汉冢。
章帝葬敬陵。
按《后汉书·和帝本纪》:章和二年三月癸卯,葬孝章皇帝于敬陵。
〈注〉在洛阳城东南三十九里。《古今注》曰:陵周三百步,高六丈二尺。
按《文献通考》:章帝敬陵山,方三百步,高六丈二尺,无周垣,为行马四出,司马门右殿,钟虡在行马内寝殿,园省在东园寺,吏舍在殿北,提封田二十五顷五十五亩。
按《洛阳县志》:敬陵,在城东北三十九里,俗称二汉冢,即此。
和帝葬慎陵。
按《后汉书·殇帝本纪》:延平元年春三月甲申,葬孝和皇帝于慎陵。
〈注〉在洛阳东南三十里。俗本作顺者,误。
按《文献通考》:和帝慎陵山,方三百八十步,高十丈,无周垣,为行马四出,司马门右殿,钟虡在行马内寝殿,园省在东园寺,吏舍在殿北,提封田三十一顷二十亩,二百步。《帝王世纪》曰:在雒阳东南,去雒阳四十一里。
按《洛阳县志》:慎陵在城东北四十一里,俗称三汉冢,即此。
殇帝葬康陵。
按《后汉书·安帝本纪》:延平元年九月丙寅,葬孝殇皇帝于康陵。
〈注〉坟在慎陵茔中庚地,高五丈五尺,周二百八步。
按《文献通考》:殇帝康陵山,周二百八步,高五丈五尺,行马四出,司马门寝殿,钟虡在行马中因寝殿,为庙,园吏寺舍在殿北,提封田十三顷十九亩二百五十步。《帝王世纪》曰:高五丈四尺,去雒阳四十八里。
安帝葬恭陵。
按《后汉书·安帝本纪》:夏四月己酉,葬恭陵。
〈注〉在今洛阳东北二十七里。《古今注》曰:陵山周二百六十丈,高十五丈。
按《文献通考》:安帝恭陵山,周二百六十步,高十五丈,无周垣,为行马四出,司马门右殿,钟虡在行马内寝殿,园吏舍在殿北,提封田一十四顷五十六亩。《帝王世纪》曰:高十一丈,在雒阳西北,去雒阳十五里。按《河南通志》:恭帝陵,在河南府城东南五十里。
顺帝葬宪陵。
按《后汉书·顺帝本纪》:建康元年八月庚午,帝崩于玉堂殿。遗诏无起寝庙。
按《冲帝本纪》:建康元年九月丙午,葬孝顺皇帝于宪陵。
〈注〉在洛阳西十五里,陵高八丈四尺,周三百步。
按《文献通考》:顺帝宪陵山,方三百步,高八丈四尺,无周垣,为行马四出,司马门右殿,钟虡在司马门内寝殿,园省寺吏舍在殿东,提封田十八顷十九亩三十步。《帝王世纪》曰:在雒阳西北,去雒阳十五里。
按《河南通志》:宪陵在河南府城东北十五里。
冲帝葬怀陵。
按《后汉书·质帝本纪》:永嘉元年春正月己未,葬孝冲皇帝于怀陵。
〈注〉在洛阳西北十五里。《古今注》曰:高四丈六尺,周百八十三步。
按《文献通考》:冲帝怀陵山,方百八十三步,高四丈六尺,为寝殿,行马四出,门园寺吏舍在殿东,提封田五顷八十亩。《帝王世纪》曰:西北去雒阳十五里。
按《李固传》:时冲帝将北卜山陵,固议曰:今处处寇贼,军兴用费加倍,新创宪陵,赋发非一。帝尚幼小,可起陵于宪陵茔内,依康陵制度,其于役费三分减一。乃从固议。
按《河南通志》:怀陵在河南府城东北十五里。
质帝葬静陵。
按《后汉书·桓帝本纪》:本初元年秋七月乙卯,葬孝质皇帝于静陵。
〈注〉在洛阳东南三十里,陵高五丈五尺,周百三十八步。
按《文献通考》:质帝静陵山,方三十六步,高五丈五尺,为行马四出,门寝殿钟虡在行马中,园寺吏舍在殿北,提封田十二顷五十四亩,因寝为庙。《帝王世纪》曰:在雒阳东,去雒阳三十二里。
按《河南通志》:静陵,在河南府城东南三十三里。
桓帝葬宣陵。
按《后汉书·灵帝本纪》:建宁元年二月辛酉,葬孝桓皇帝于宣陵。
〈注〉在洛阳东南三十里,高十二丈,周二百步。
按《河南府志》:宣陵在河南府城东三十里。
灵帝葬文陵。
按《后汉书·灵帝本纪》:中平六年六月辛酉,葬孝灵皇帝于文陵。
〈注〉在洛阳西北三十里,陵高十二丈,周回三百步。
按《河南通志》:文陵在河南府城东三十里。
献帝葬禅陵。
按《后汉书·献帝本纪》:魏青龙二年三月庚寅,山阳公薨。八月壬申,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
〈注〉禅陵在浊鹿城西北十里,在今怀州修武县北二十五里。陵高二丈,周回二百步。刘澄之《地记》云:以汉禅魏,故以名焉。
按《帝王世纪》:陵不起坟,深五丈,前堂方一丈八尺,后堂方一丈五尺,角广六尺。在河内山阳之浊城西北,去浊城直行十一里,斜行七里,去怀陵百一十里,去山阳五十里,南去雒阳三百一十里。
按《河南通志》:献帝陵在修武县北小风村。
昭烈帝葬惠陵。
按《三国志·先主传》:章武三年夏四月,先主殂于永安宫,五月,梓宫自永安还成都,秋,八月,葬惠陵。
按《四川总志》:惠陵在成都府城南八里。
魏
文帝葬首阳陵。按《三国志·文帝纪》:黄初三年冬十月甲子,表首阳山东为寿陵,作终制曰:礼,国君即位为椑,存不忘亡也。昔尧葬谷林,通树之,禹葬会稽,农不易亩,故葬于山林,则合乎山林。封树之制,非上古也,吾无取焉。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骨无痛痒之知,冢非栖神之宅,礼不墓祭,欲存亡之不黩也,为棺椁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而已。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欲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合古涂车、刍灵之义。棺但漆际会三过,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诸愚俗所为也。季孙以玙璠敛,孔子历级而救之,辟之暴骸中原。宋公厚葬,君子谓华元、乐莒不臣,以为弃君于恶。汉文帝之不发,霸陵无求也;光武之掘,原陵封树也。霸陵之完,功在释之;原陵之掘,罪在明帝。释之忠以利君,明帝爱以害亲也。忠臣孝子,宜思仲尼、丘明、释之之言,鉴华元、乐莒、明帝之戒,存于所以安君定亲,使魂灵万载无危,斯则圣贤之忠孝矣。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代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也,岂不重痛哉。祸由乎厚葬封树。桑、霍为我戒,不亦明乎。其皇后及贵人以下,不随王之国者,有终没皆葬涧西,前又已表其处矣。盖舜葬苍梧,二妃不从,延陵葬子,远在嬴、博,魂而有灵,无不之也,一涧之间,不足为远。若违今诏,妄有所变改造施,吾为戮尸地下,戮而重戮,死而重死。巨子为蔑死君父,不忠不孝,使死者有知,将不福汝。其以此诏藏之宗庙,副在尚书、秘书、三府。七年六月戊寅,葬首阳陵。
按《河南府志》:首阳陵在偃师县治西首阳山,因名。
明帝葬高平陵。
按《三国志·明帝纪》:景初元年春正月癸丑,葬高平陵。按《少帝纪》: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谒高平陵。
〈注〉孙盛《魏世籍》曰:高平陵在洛水南大石山,去洛城九十里。
按《河南通志》:明帝陵,在孟津县东南旧河清城界。
吴
大帝葬蒋陵。按《三国志·吴主传》:太元二年秋七月,葬蒋陵。
按《江宁府志》:吴大帝陵,在钟山阳今孙陵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