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
第一百二卷目录
舆图部汇考六十
元六〈元史地理志六〉
元六〈元史地理志六〉
坤舆典第一百二卷
舆图部汇考六十
元六
按《元史·地理志》:江西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一十八、州九,属州十三,属县七十八。本省马站八十五处,水站六十九处。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司
龙兴路 上。唐为洪州,又为豫章郡,宋升隆兴府。元至元十二年,设行都元帅府及安抚司,仍领南昌、新建、丰城、进贤、奉新、靖安、分宁、武宁八县,置录事司。十四年,改元帅府为江西道宣慰司,本路为总管府,立行中书省。十五年,移省于赣州。十六年,复还龙兴。十七年,并入福建行省,止立宣慰司。十九年复立,罢宣慰司,二十一年,改隆兴府为龙兴。二十三年,丰城县升富州,武宁县置宁州,领武宁、分宁二县。大德五年,以分宁县置宁州,武宁县隶龙兴路。户三十七万一千四百三十六,口一百四十八万五千七百四十四。至元二十七年抄籍数。领司一、县六、州二。录事司,宋以南昌、新建二县分置九厢。元至元十三年,废城内六厢,置录事司。
县六
南昌 上。倚郭。至元二十年,割录事司所领城外二厢、东南两关来属。
新建 上。倚郭。
进贤 中。
奉新 中。
靖安 中。
武宁 中。至元二十三年,置宁州,县为倚郭。大德八年,于分宁县置宁州,武宁直隶本路。
州二
富州 上。本富城县,又曰丰城。唐自丰水之西徙治章水东,即今治所。宋属隆兴府。元至元十九年,隶皇太子位。二十三年,升为富州。
宁州 中。唐分宁县。宋因之。元至元二十三年,于武宁县置宁州,分宁为倚郭县。大德八年,割武宁直隶本路,遂徙州治于分宁。
吉安路 上。唐为吉州,又为庐陵郡。宋升为上州。元至元十四年,升吉州路总管府,置录事司,领一司、八县。元贞元年,吉水、安福、太和、永新四县升州,改吉州为吉安路。户四十四万四千八十三,口二百二十二万四百一十五。领司一、县五、州四。大德二年,吉、赣立屯田。录事司。
县五
庐陵 上。倚郭。
永丰 上。
万安 中。
龙泉 中。
永宁 下。至顺间,分永新州立。
州四
吉水州 中。旧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安福州 中。唐初以县置颍州,后废,复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太和州 下。唐初置南平州,后废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永新州 下。唐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瑞州路 上。唐改建成县曰高安,即其地置靖州,又改筠州。宋为高安郡,又改瑞州。元至元十四年,升瑞州路,领一司、三县。元贞元年,升新昌县为州。户一十四万四千五百七十二,口七十二万二千三百二。领司一、县二、州一。录事司,至元十四年始立。
县二
高安 上。倚郭。
上高 中。
州一
新昌州 下。唐为建成县,属靖州,后省入高安。宋割高安、上高二县地,升盐步镇为新昌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袁州路 上。唐为袁州,又为宜春郡。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总管府,领四县,设录事司,隶湖南行省。十九年,升路,隶江西行省。元贞元年,萍乡县升州。户一十九万八千五百六十三,口九十九万二千八百一十五。领司一、县三、州一。录事司,至元十三年,设兵马司。十四年,改录事司。
县三
宜春 上。倚郭。
分宜 上。
万载 中。
州一
萍乡州 中。本为县。元贞元年升州。
临江路 上。唐改建成为高安,而萧滩镇实高安境内。南唐升镇为清江县,属洪州,后又属筠州。宋即清江县置临江军,隶江南西道。元至元十三年,隶江西行都元帅府。十四年,改临江路总管府。元贞元年,新淦、新喻二县升州。户一十五万八千三百四十八,口七十九万一千七百四十。领司一、县一、州二。录事司,宋隶都监司。元至元十三年,设兵马司。十五年,改录事司。
县一
清江 上。宋即县治置临江军。元至元十四年,升军为路,而县为倚郭。
州二
新淦州 中。唐以来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新喻州 中。唐以来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抚州路 上。唐初为抚州,又为临川郡,又仍为抚州。元至元十二年,复为抚州。十四年,升抚州路总管府。户二十一万八千四百五十五,口一百九万二千二百七十五。领司一、县五。录事司,至元十四年,废宋三厢立。
县五
临川 上。
崇仁 上。
金溪 上。
宜黄 中。
乐安 中。
江州路 下。唐初为江州,又改寻阳郡,又仍为江州。宋为定海军。元至元十二年,置江东西宣抚司。十三年,改为江西大都督府,隶扬州行省。十四年,罢都督府,升江州路,隶龙兴行都元帅府,后置行中书省,江州直隶焉。十六年,隶黄蕲等路宣慰司。二十二年,复隶行省。户八万三千九百七十七,口五十万三千八百五十二。领司一、县五。录事司,宋隶都监司。元至元十二年,设兵马司。十四年,置录事司。
县五
德化 中。唐浔阳县。
瑞昌 中。
彭泽 中。
湖口 中。
德安 中。
南康路 下。唐属江州。宋置南康军,治星子县。元至元十四年,升南康路,隶江淮行省。二十二年,割属江西,领一司、三县。户九万五千六百七十八,口四十七万八千三百九十。领司一、县二、州一。录事司。
县二
星子 下。南康治所。
都昌 上。
州一
建昌州 下。唐初置南昌州,后废,属洪州。宋属南康军。元元贞元年升州。
赣州路 上。唐初为虔州,又为南康郡,又仍为虔州。宋改赣州。元至元十四年,升赣州路总管府。十五年,设录事司,领一司、十县,隶江西省。二十四年,并龙南入信丰,安远入会昌。大德元年,宁都、会昌二县升州,割瑞金隶会昌。至大三年,复置龙南、安远二县,属宁都。户七万一千二百八十七,口二十八万五千一百四十八。领司一、县五、州二。州领三县。本路屯田五百一十馀顷。录事司。
县五
赣县 上。州治所。
兴国 中。
信丰 下。
雩都 下。
石城 下。
州二
宁都州 下。唐为县。元大德元年,升宁都州。领二县:
龙南 下。至元二十四年,并入信丰县。至大三年复置。
安远 下。至元二十四年,省入会昌县。至大三年复置。
会昌州 下。本雩都地。唐属虔州。宋升县之九州镇为会昌县,复升为军。元大德元年,升会昌州。领一县:
瑞金 下。旧属虔州,大德元年来属。
建昌路 下。本南城县,属抚州。南唐升建武军。宋升建昌军。元至元十四年,改建昌路总管府,割南城置录事司。十九年,南丰县升州,直隶行省。户九万二千二百二十三,口五十五万三千三百三十八。领司一、县三。录事司,至元十四年立。
县三
南城 上。
新城 中。
广昌 中。
南安路 下。唐升大庾镇为县,属虔州。宋以县置南安军。元至元十四年,改南安路总管府。十五年,割大庾县在城四坊,设录事司。十六年,废录事司。户五万六百一十一,口三十万三千六百六十六。领县三:
大庾 中。倚郭。
南康 中。
上犹 下。南唐为上犹。宋改南安。至元十六年,改永清,后复为上犹。
南丰州 下。唐为南丰县,隶抚州。宋改隶建昌军。元至元十九年,升为州,直隶行省。户二万五千七十八,口一十二万八千九百。
广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海北广东道肃政廉访司
广州路 上。唐以广州为岭南五府节度五管经略使治所,又改南海郡,又仍为广州。宋升为帅府。元至元十三年内附,后又叛。十五年克之,立广东道宣慰司,立总管府并录事司。元领八县,而怀集一县割属贺州。户一十七万二百一十六,口一百二万一千二百九十六。领司一、县七。录事司,至元十六年立,以州之东城、西城、子城并番禺、南海二县在城民户隶之。
县七
南海 中。
番禺 下。与南海俱倚郭。
东筦 中。
增城 中。
香山 下。
新会 下。
清远。
韶州路 下。唐初为番州,又更名东衡州,又改韶州,又为始兴郡,又仍为韶州。元至元十三年内附,未几广人叛,十五年始定,立总管府,设录事司。户一万九千五百八十四,口一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六。领司一、县四。录事司。
县四
曲江 中。元初分县城西厢地及城外三厢,属录事司。
乐昌 下。
仁化 下。
乳源 下。
惠州路 下。唐循州。宋改惠州,又改博罗郡,又复为惠州。元至元十六年,改惠州路总管府。户一万九千八百三,口九万九千一十五。领县四:
归善 下。倚郭。
博罗 下。
海丰 下。
河源 下。
南雄路 下。本始兴县。唐初属韶州。五代刘氏割韶之浈昌、始兴二县置雄州。宋以河北有雄州,改为南雄州。元至元十五年,改南雄路总管府。户一万七百九十二,口五万三千九百六十。领县二:
保昌 下。本浈昌,宋改今名。
始兴 下。
潮州路 下。唐初为潮州,又改潮阳郡,又复为潮州。元至元十五年归附。十六年,改为总管府,以孟招讨镇守,未几移镇漳州,土豪各据其地。二十一年,广东道宣慰使月的迷失以兵来招谕。二十三年,复为江西等处行枢密院副使兼广东道宣慰使以镇之,始定。户六万三千六百五十,口四十四万五千五百五十。领司一、县三。录事司,至元二十二年始立。
县三
海阳 下。倚郭。
潮阳 下。
揭阳 下。
德庆路 下。唐初为南康州,又名康州,又改晋康郡。
宋升德庆府。元至元十三年,徇广东,既取广州,而德庆未下。十四年,广西宣慰司以兵取之,改隶广西道。十七年,立德庆路总管府,后仍属广东道。户一万二千七百五,口三万二千九百九十七。领县二:
端溪 下。
泷水 下。
肇庆路 下。唐初为端州,又改高要郡,又仍为端州。宋升肇庆府。元至元十三年,徇广东,惟肇庆未附。十六年,广南西道宣慰司定之,因隶广西。十七年,改为下路总管府,仍属广东。户三万三千三百三十八,口五万五千四百二十九。领县二:
高要 中。倚郭。
四会 中。
英德州 下。唐洭州。五代南汉为英州。宋升英德府。元至元十三年归附。十五年,立英德路总管府。二十三年,降为散州。大德五年,复为路。
本州素为寇盗渊薮。大德四年,达鲁花赤脱欢察儿比岁招降群盗至二千馀户,遂升英德为路,命脱欢察儿为达鲁花赤兼万户以镇之。
至大元年,复降为州。领县一:
翁源 大德五年置。
梅州 下。唐为程乡县,属潮州。五代南汉置敬州。宋改梅州。元至元十三年归附。十六年,置总管府。二十三年,改为散州。户二千四百七十八,口一万四千八百六十五。领县一:
程乡。
南恩州 下。唐恩州,又为齐安郡。宋改南恩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南恩路总管府,十九年降为散州。户一万九千三百七十三,口九万六千八百六十五。领县二:
阳江 下。
阳春 下。
封州 下。唐改为临封郡,后复为封州。元至元十三年归附。明年,广人叛,广西宣慰司以兵定之,遂隶西道。十六年,立封州路总管府,后又降为散州,仍属东道。户二千七十七,口一万七百四十三。领县二:
封州 下。
开建 下。
新州 下。唐改为新昌郡,后复为新州。元至元十六年,置新州路总管府。十九年,降为散州。户一万一千三百一十六,口六万七千八百九十六。领县一:
新兴 下。
桂阳州 下。本桂阳县,唐、宋因之。元至元十三年内附。十九年,升桂阳县为散州,割连州阳山县来属,为蒙古䚟忽都虎郡王分地,元隶湖南道宣慰司,后隶广东道。户六千三百五十六,口二万五千六百五十五。领县一:
阳山 下。唐属连州,宋因之。至元十九年割以来属。
连州 下。唐改连山郡,复改连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直隶行中书省。十七年,废安抚司,升为连州路总管府,隶湖南道宣慰司。十九年,降为散州,隶广东道。户四千一百五十四,口七千一百四十一。领县一:
连山 下。
循州 下。唐改为海丰郡,仍改循州。宋为博罗郡。元至元十三年,立总管府。二十三年,降为散州。户一千六百五十八,口八千二百九十。领县三:
龙川 下。
兴宁 下。
长乐 下。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三十、州十三、府三、安抚司十五、军三,属府三,属州十七,属县一百五十,管番民总管一。
本省陆站一百处,水站七十三处。
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
武昌路 上。唐初为鄂州,又改江夏郡,又升武昌军。宋为荆湖北路。元宪宗末年,世祖南伐,自黄州阳罗洑,横桥梁,贯铁锁,至鄂州之白鹿矶,大兵毕渡,进薄城下,围之数月,既而解去,归即大位。至元十一年,丞相伯颜从阳罗洑南渡,权州事张晏然以城降,自是湖北州郡悉下。是年,立荆湖等路行中书省,并本道安抚司。十三年,设录事司。十四年,立湖北宣慰司,改安抚司为鄂州路总管府,并鄂州行省入潭州行省。十八年,迁潭州行省于鄂州,移宣慰司于潭州。十九年,随省处例罢宣慰司,本路隶行省。大德五年,以鄂州首来归附,又世祖亲征之地,改武昌路。户一十一万四千六百三十二,口六十一万七千一百一十八。至元三十七年抄籍数。领司一、县七。录事司。
县七
江夏 中。倚郭。
咸宁 下。
嘉鱼 下。
蒲圻 中。
崇阳 中。
通城 中。
武昌 下。宋升寿昌军,以其为江西冲要地也。元因之,至元十四年,升散府,治本县。后革府,以县属本路。户一万五千八百五,口六万四千五百九十八。
岳州路 上。唐巴州,又改岳州。宋为岳阳军。元至元十二年归附。十三年,立岳州路总管府。户一十三万七千五百八,口七十八万七千七百四十三。领司一、县三、州一。录事司。
县三
巴陵 上。倚郭。
临湘 中。
华容 中。
州一
平江州 下。唐平江县,宋因之。元元贞元年升州。常德路 上。唐朗州。宋常德府。元至元十二年,置常德府安抚司。十四年,改为总管府。户二十万六千四百二十五,口一百二万六千四十二。领司一、县一、州二。州领一县。录事司。
县一
武陵 上。
州二
桃源州 中。宋置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龙阳州 下。宋辰阳县,元元贞元年升州。领一县:
沅江 下。本属朗州。后来属。
澧州路 上。唐改澧阳郡,复改澧州。元至元十二年,立安抚司。十四年,改澧州路总管府。户一十万九千九百八十九,口一百一十一万一千五百四十三。领司一、县三、州二。录事司。
县三
澧阳 上。倚郭。
石门 上。
安乡 下。
州二
慈利州 中。唐、宋皆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柿溪州 下。
辰州路 下。唐改唐溪郡,复改辰州。宋因之。元改辰州路。户八万三千二百二十三,口一十一万五千九百四十五。领县四:
沅陵 中。
辰溪 下。
卢溪 下。
叙浦 下。
沅州路 下。唐巫州,又改沅州,又为潭阳郡,又改叙州。宋为镇远州。元至元十二年,立沅州安抚司。十四年,改沅州路总管府。户四万八千六百三十二,口七万九千五百四十五。领县三:
卢阳 下。
黔阳 下。
麻阳 下。
兴国路 下。本隋永兴县。宋置永兴军,又改兴国军。元至元十四年,升兴国路总管府,旧隶江西。三十年,自江西割隶湖广。户五万九百五十二,口四十万七千六百一十六。领司一、县三。录事司,至元十七年立。
县三
永兴 下。倚郭。
大冶 下。
通山 下。
汉阳府 唐初为沔州,又改沔阳郡。宋为汉阳军。咸淳十年,郡守孟琦以城来归。元至元十四年,升汉阳府。户一万四千四百八十六,口四万八百六十六。领县二:
汉阳 至元二十二年,升中县。
汉川 下。
归州 下。唐初为归州,又改巴东郡,又复为归州。宋端平三年,元兵至江北,遂迁郡治于江南曲沱,次新滩,又次白沙南浦,今州治是也。德祐初归附。元至元十二年,立安抚司。十四年,改归州路总管府。十六年,降为州。户七千四百九十二,口一万九百六十四。领县三:
秭归 下。倚郭。
巴东 下。
兴山。
靖州路 下。唐为夷、播、叙二州之境。宋为诚州,复改靖州。元至元十二年,立安抚司,明年,改靖州路总管府。户二万六千五百九十四,口六万五千九百五十五。领县三:
永平 下。
会同 下。
通道 下。
湖南道宣慰司
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司
天临路 上。唐为潭州长沙郡。宋为湖南安抚司。元至元十三年,立安抚司。十四年,立行省,改潭州路总管府。十八年,迁行省于鄂州,徙湖南道宣慰司治潭州。天历二年,以潜邸所幸,改天临路。户六十万三千五百一,口一百八万一千一十。领司一、县五、州七。录事司,宋有兵马司,都监领之。元至元十四年改置。
县五
长沙 上。倚郭。
善化 倚郭。
衡山 上。南岳衡山在焉。
宁乡 上。
安化 下。
州七
醴陵州 中。唐、宋皆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浏阳州 中、唐、宋皆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攸州 中。唐为县,属南云州。宋属潭州。元元贞元年升州。
湘乡州 下。唐、宋皆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湘潭州 中。唐、宋皆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益阳州 中。唐新康县。宋安化县。元元贞元年,升为益阳州。
湘阴州 下。唐、宋皆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衡州路 上。唐初为衡州,又改衡阳郡,又仍为衡州。宋因之。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衡州路总管府。十五年,置湖南宣慰司,以衡州为治所。十八年,移司于潭,衡州隶焉。户一十一万三千三百七十三,口二十万七千五百二十三。领司一、县三。本路屯田一百二十顷。录事司,宋立兵马司,分在城民户为五厢。元至元十三年改立。
县三
衡阳 上。倚郭。
安仁 下。
酃县。
道州路 下。唐为南营州,复改道州,复为江华郡。宋仍为道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道州路总管府。户七万八千一十八,口一十万九百八十九。领司一、县四。录事司。
县四
营道 中。倚郭。
宁远 中。
江华 中。
永明 下。
永州路 下。唐改零陵郡为永州,宋因之。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永州路总管府。户五万五千六百六十六,口一十万五千八百六十四。领司一、县三。本路屯田一百三顷。录事司。
县三
零陵 上。倚郭。
东安 上。
祁阳 中。
郴州路 下。唐改桂阳郡为郴州,宋因之。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郴州路总管府。户六万一千二百五十九,口九万五千一百一十九。领司一、县六。录事司,旧有兵马司,至元十四年改立。
县六
郴阳 中。倚郭。旧为敦化县,至元十三年,改今名。
宜章 中。
永兴 中。
兴宁 下。
桂阳 下。
桂东 下。
全州路 下。石晋于清湘县置全州,宋因之。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全州路总管府。户四万一千六百四十五,口二十四万五百一十九。领司一、县二。录事司,旧有兵马司,至元十五年改立。
县二
清湘 上。倚郭。
灌阳 下。
宝庆路 下。唐邵州,又为邵阳郡。宋仍为邵州,又升宝庆府。元至元十二年,立安抚司。十四年,改宝庆路总管府。户七万二千三百九,口一十二万六千一百五。领司一、县二。录事司。
县二
邵阳 上。倚郭。
新化 中。
武冈路 下。唐武冈县。宋升为军。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升武冈路总管府。户七万七千二百七,口三十五万六千八百六十三。领司一、县三。本路屯田八十六顷。录事司,旧有兵马司,领四厢,至元十五年改立。
县三
武冈 上。倚郭。
新宁 下。
绥宁 下。
桂阳路 下。唐郴州。宋升桂阳军。元至元十二年,置安抚司。十四年,升桂阳路总管府。户六万五千五十七,口一十万二千二百四。录事司。
县三
平阳 上。
临武 中。
蓝山 下。
茶陵州 下。唐为县,隶南云州。宋隶衡州,升为军,复为县。元至元十九年,升为州。户三万六千六百四十二,口一十七万七千二百二。
耒阳州 下。唐、宋皆为县,隶湘东郡。元至元十九年,升为州。户二万五千三百一十一,口一十一万一十。常宁州 下。唐为县,隶衡州。宋因之。元至元十九年,升为州。户一万八千四百三十一,口六万九千四百二。
广西两江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大德二年,广西两江道宣慰司都元帅府言:比者黄圣许叛乱,逃窜交阯,遗弃水田五百四十五顷,请募溪洞徭、獞民丁,于上浪、忠州诸处开屯耕种,缓急则令击贼,深为便益。从之。
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司
静江路 上。唐初为桂州,又改始安郡。又改建陵郡,又置桂管,又升静江军。宋仍为静江军。元至元十三年,立广西道宣抚司。十四年,改宣慰司。十五年,为静江路总管府。元贞元年,并左右两江宣慰司都元帅府为广西两江道宣慰司都元帅府,仍分司邕州。户二十一万八百五十二,口一百三十五万二千六百七十八。领司一、县十。录事司。
县十
临桂 上。倚郭。
兴安 下。
灵川 下。
理定 下。
义宁 下。
修仁 下。
荔浦 下。
阳朔 下。
永福 下。
古县 下。
南宁路 下。唐初为南晋州,又改邕州,又为永宁郡。元至元十三年,立安抚司。十六年,改为邕州路总管府兼左右两江溪洞镇抚。泰定元年,改为南宁路。户一万五百四十二,口二万四千五百二十。领司一、县二。录事司。
县二
宣化 下。
武缘 下。
梧州路 下。唐改苍梧郡,又仍为梧州。宋因之。元至元十四年,置安抚司。十六年,改梧州路总管府。户五千二百,口一万九百一十。领县一:
苍梧 下。
浔州路 下。唐改浔江郡,又仍为浔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六年,改为总管府。户九千二百四十八,口三万八十九。领县二:
桂平 下。
平南 下。
柳州路 下。唐改龙城郡,又改柳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六年,改柳州路总管府。户一万九千一百四十三,口三万六百九十四。领县三:
柳城 下。倚郭。
马平 下。
洛容 下。
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 唐为龙水郡,又改粤州。宋为庆远府。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六年,改庆远路总管府。大德元年,中书省臣言:南丹州安抚司及庆远路相去为近,所隶户少,请省之。遂立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户二万六千五百三十七,口五万二百五十三。领县五:
宜山 下。
忻城 下。
天河 下。
思恩 下。
河池 下。
平乐府 唐以平乐县置乐州,复改昭州,又为平乐郡,又仍为昭州。宋因之。元改为平乐府。户七千六十七,口三万三千八百二十。领县四:
平乐 下。倚郭。
恭城 下。
立山 下。
龙平 下。
郁林州 下。唐为南尹州,又改贵州,又为郁林州。宋因之,元至元十四年,仍行州事。户九千五十三,口五万一千五百二十八。领县三:
南流 下。
兴业 下。
博白 下。
容州 下。唐改铜州为容州,又改普宁郡,又置管内经略使。宋为宁远军。元至元十三年,改安抚司。十六年,改容州路总管府。户二千九百九十九,口七千八百五十四,领县三:
普宁 下。
北流 下。
陆川 下。
象州 下。唐改为象郡,又改象州。元至元十三年,立安抚司。十五年,改象州路总管府。户一万九千五百五十八,口九万二千一百二十六。领县三:
阳寿 下。
来宾 下。
武仙 下。
宾州 下。唐以岭方县地置南方州,又为宾州,又改安城郡,又改岭方郡,又仍为宾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六年,改下路总管府。户六千一百四十八,口三万八千八百七十九。领县三:
岭方 下。倚郭。
上林 下。
迁江 下。
横州 下。唐初为简州,又改南简州,又改横州,又为宁浦郡。元至元十四年,立安抚司。十六年,改总管府。户四千九十八,口三万一千四百七十六。领县二:
宁浦 下。倚郭。
永淳 下。
融州 下。唐初为融州,又改融水郡,后仍为融州。宋为清远军。元至元十四年,置安抚司。十六年,改融州路总管府。二十二年,改散州。户二万一千三百九十三,口三万九千三百三十四。领县二:
融水 下。
怀远 下。
藤州 下。唐改感义郡,后仍为藤州。宋徙州治于大江西岸。元至元十三年,仍行州事。户四千二百九十五,口一万一千二百一十八。领县二:
镡津 下。
岑溪 下。
贺州 下。唐改临贺郡,后仍为贺州。宋因之。元至元十三年,仍行州事。户八千六百七十六,口三万九千二百三十五。领县四:
临贺 下。倚郭。
富川 下。
桂岭 下。
怀集 下。宋属广州,至元十五年,以隶本州。
贵州 下。唐改怀泽郡,后仍为贵州。元至元十四年,领郁林县。大德九年,省县,止行州事。户八千八百九十一,口二万八百一十一。
贵州地接八番,与播州相去二百馀里,乃湖广、四川、云南喉衿之地。大德六年,云南行省右丞刘深征八百媳妇,至贵州科夫,致宋隆济等纠合诸蛮为乱,水东、水西、罗鬼诸蛮皆叛,刘深伏诛。
左江 左江出源州界,至合江镇与右江水合为一,流入横州号郁江。
思明路 户四千二百二十九,口一万八千五百一十。
太平路 户五千三百一十九,口二万二千一百八十六。
右江 右江源出峨利州,与大理大槃水通。大槃在大理之威楚州。
田州路军民总管府 户二千九百九十一,口一万八千九百一。
来安路军民总管府。
镇安路 以上并阙。
海北海南道宣慰司
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司 至元三十年立。
雷州路 下。唐初为南合州,又更名东合州,又为海康郡,又改雷州。元至元十五年,平章政事阿里海牙南征海外四州,雷州归附,初置安抚司。十七年,即此州为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治所,改安抚司为总管府,隶宣慰司。户八万九千五百三十五,口一十二万五千三百一十。本路屯田一百六十五顷有奇。领县三:
海康 中。
徐闻 下。
遂溪 下。
化州路 下。唐置罗州、辩州。宋废罗州入辩州。复改辩州曰化州。元至元十五年,立安抚司。十七年,改总管府。户一万九千七百四十九,口五万二千三百一十七。本路屯田五十五顷有奇。领县三:
石龙 下。
吴川 下。
石城 下。
高州路 下。唐为高凉郡,又为高州。宋废高州入窦州,后复置。元至元十五年,置安抚司。十七年,改总管府。户一万四千六百七十五,口四万三千四百九十三。本路屯田四十五顷。领县三:
电白 下。
茂名 下。
信宜 下。
钦州路 下。唐为宁越郡,又为钦州。宋因之。元至元十五年,置安抚司。十七年,改总管府。户一万三千五百五十九,口六万一千三百九十三。领县二:
安远 下。
灵山 下。
廉州路 下。唐为合浦郡,又改廉州。元至元十七年,设总管府。户五千九百九十八,口一万一千六百八十六。本路屯田四顷有奇。领县二:
合浦 下。倚郭。
石康 下。
乾宁军民安抚司 唐以崖州之琼山置琼州,又为琼山郡。宋为琼管安抚都监。元至元十五年,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天历二年,以潜邸所幸,改乾宁军民安抚司。户七万五千八百三十七,口一十二万八千一百八十四。本路屯田二百九十馀顷。领县七:
琼山 下。倚郭。
澄迈 下。
临高 下。
文昌 下。
乐会 下。
会同 下。
定安 下。
南宁军 唐儋州,改昌化郡。宋改昌化军,又改南宁军。元至元十五年,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户九十六百二十七,口二万三千六百五十二。领县三:
宜伦 下。
昌化 下。
感恩 下。
万安军 唐万安州。宋更为军。元至元十五年,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户五千三百四十一,口八千六百八十六。领县二:
万安 下。倚郭。
陵水 下。
吉阳军 唐振州。宋改崖州,又为珠崖郡,又改吉阳军。元至元收附后,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户一千四百三十九,口五千七百三十五。领县一:
宁远 下。
八番顺元蛮夷官 至元十六年,潭州行省遣两淮招讨司经历刘继昌招降西南诸番,以龙方零为小龙番静蛮军安抚使,龙文求卧龙番南宁州安抚使,龙延三大龙番应天府安抚使,程延随程番武盛军安抚使,洪延畅洪番永盛军安抚使,韦昌盛方番河中府安抚使,石延异石番太平军安抚使,卢延陵卢番静海军安抚使,罗阿资罗甸国遏蛮军安抚使,并怀远大将军、虎符,仍以兵三千戍之。是年,宣慰使塔海以西南八番、罗氏等国已归附者,具以来上,洞寨凡千六百二十有六,户凡十万一千一百六十有八。西南五番千一百八十六寨,户八万九千四百。西南番三百一十五寨,大龙番三百六十寨 二十八年,从杨胜请,割八番洞蛮,自四川行省隶湖广行省。三十年,四川行省官言:思、播州元隶四川,近改入湖广,今二人愿仍其旧。有旨遣问,还云,田氏、杨氏言,昨赴阙廷,取道湖广甚便,况百姓相邻,驿传已立,愿隶平章荅剌罕。
罗番遏蛮军安抚司。
程番武胜军安抚司。
金石番太平军安抚司。
卧龙番南宁州安抚司。
小龙番静蛮军安抚司。
大龙番应天府安抚司。
木瓜犵狫蛮夷军民长官。
韦番蛮夷长官。
洪番永盛军安抚司。
方番河中府安抚司。
卢番静海军安抚司。
卢番蛮夷军民长官。
定远府。
桑州。
章龙州。
必化州。
小罗州。
下思同州。
朝宗县。
上桥县。
新安县。
麻峡县。
瓮蓬县。
小罗县。
章龙县。
乌山县。
华山县。
都云县。
罗博县。
管番民总管。
小程番 以下各设蛮夷军民长官。
中嶆百纳等处。 底窝紫江等处。
瓮眼纳八等处。 独塔等处。
客当刻地等处。 天台等处。
下。 党兀等处。勇都朱砂古𤬪等处。 大小化等处。洛甲洛屯等处。 低当低界等处。
独石寨。 百眼佐等处。
罗来州。 那历州。
重州。 阿孟州。
上龙州。 峡江州。
罗赖州。 桑州。
白州。 北岛州。
罗那州。 龙里等寨。
六寨等处。 帖犵狫等处。
本当三寨等处。 山斋等处。
羡塘带夹等处。 都云桑林独立等处。六洞柔远等处。 竹古弄等处。
中都云棺水等处。 金竹府 古𤬪县。都云军民府。 万平等处。
南宁。 丹竹等处。
陈蒙。 李稍李殿等处。
阳安等处。 八千蛮。
恭焦溪等处。 都镇。
平溪等处。 平月。
李崖等处。 阳并等处。
卢山等处。
乖西军民府 皇庆元年立,以土官阿马知府事,佩金符。
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 至元二十年,四川行省讨平九溪十八洞,以其酋长赴阙,定其地之可以设官者与其人之可以入官者,大处为州,小处为县,并立总管府,听顺元路宣慰司节制。
雍真乖西葛蛮等处。 葛蛮雍真等处。
曾竹等处。 大德七年,顺元同知宣抚事阿重尝为曾竹蛮夷长官,以其叔父宋隆济结诸蛮为乱,弃家朝京师,陈其事宜,深入乌撒、乌蒙,至于水东,招谕木楼苗、狫生获隆济以献。
龙平寨。 骨龙等处。
底寨等处。 茶山百纳等处。
纳坝紫江等处。 磨坡雷波等处。漕泥等处。 青山远地等处。
木窝普冲普得等处。 武当等处。
养龙坑宿徵等处。
骨龙龙里清江木楼雍眼等处。
高桥青塘鸭水等处。 落邦札佐等处。
平迟安德等处。 六广等处。
贵州等处。 施溪样头。
朵泥等处。 水东。
市北洞。
思州军民安抚司。 婺川县。
镇远府。 楠木洞。
古州八万洞。 偏桥中寨。
野鸡平。 德胜寨偏桥四甲等处。思印江等处。 石千等处。
晓爱泸洞赤溪等处。 卑带洞大小田等处。黄道溪。 省溪坝场等处。金容金远等处。 台蓬若洞住溪等处。洪安等处。 葛章葛商等处。
平头著可通达等处。 溶江芝子平等处。亮寨。 沿河。
龙泉平 思州旧治龙泉,及火其城,即移治清江。至元十七年,敕徙安抚司还旧治。
祐溪。 水特姜。
杨溪公俄等处。 麻勇洞。
恩勒洞。 大万山苏葛办等处。五寨铜人等处。 铜人大小江等处。德明洞。 乌罗龙干等处。
西山大洞等处。 秃罗。
浦口。 高丹。
福州。 永州。
乃州。 銮州。
程州。 三旺州。
地州。 忠州。
天州。 文州。
合凤州。 芝山州。
安习州。 茆等团。荔枝。 安化上中下蛮。
曹滴等洞。 洛卜寨。
麦著土村。 衙迪洞。
会溪施容等处。 感化州等处。
契锄洞。 腊惹洞。
劳岩洞。 驴迟洞。
来化州。 客团等处。
中古州乐墩洞。 上里坪。
洪州泊李等洞。 张家洞。
沿边溪洞宣慰使司 至元二十八年,播州杨赛因不花言:洞民近因籍户,怀疑窜匿,乞降诏招集。又言:向所授安抚职任,隶顺元宣慰司,其所管地,于四川行省为近,乞改为军民宣抚司,直隶四川行省。从之。以播州等处管军万户杨汉英为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使,行播州军民宣抚使、播州等处管军万户,仍虎符。汉英即赛因不花也。仍颁所请诏旨,诏曰:爰自前宋归附,十五馀年,阅实户数,乃有司当知之事,诸郡皆然,非独尔播。自今以往,咸奠厥居,流移失所者,招谕复业,有司常加存恤,毋致烦扰,重困吾民。
播州军民安抚司。
黄平府。 平溪上塘罗骆家等处。水车等处。 石粉罗家永安等处。六洞柔远等处。 锡乐平等处。
白泥等处。 南平綦江等处。
珍州思宁等处。 水烟等处。
溱洞涪洞等处。 洞天观等处。
葛浪洞等处。 寨坝垩黎焦溪等处。小姑单张。 倒柞等处。
乌江等处。 旧州草堂等处。
恭溪杳洞。 水囤等处。
平伐月石等处。 下坝。寨章。 横坡。
平地寨。 寨劳。
寨勇。 上塘。
寨坦。 奔。平莫。 林种密秀。
沿河祐溪等处。
新添葛蛮安抚司 大德元年,授葛蛮安抚驿券一。
南渭州。 落葛谷鹅罗椿等处。昔不梁骆杯密约等处。 乾溪吴地等处。
哝耸古平等处。 瓮城都桑等处。
都镇马乃等处。 平普乐重墺等处。落同当等处。 平族等处。
独禄。 三陂地蓬等处。
小葛龙洛邦到骆豆虎等处。
罗月和。 麦傲。
大小田陂带等处。 都云洞。
洪安画剂等处。 谷霞寨。
刺客寨。 吾狂寨。
割利寨。 必郎寨。
谷底寨。 都谷郎寨。
犵狫寨。
平伐等处 大德元年,平伐酋领内附,乞隶于亦奚不薛,从之。 安剌速。
思楼寨。 落暮寨。
梅求望怀寨。 甘长。
桑州郎寨。 永县寨。
平里县寨。 锁州寨。
双隆。 思母。
归仁。 各丹。
木当。 雍郎客都等处。
雍门犵狫等处。 栖求等处仲家蛮。娄木等处。 乐赖蒙囊吉利等处。华山谷津等处。
青塘望怀甘长不列独娘等处。
光州。 者者寨。
安化思云等洞。 北遐洞。
茅难思风北郡都变等处。
必际县。 上黎平。
潘乐盈等处。 诚州富盈等处。
赤畬洞。 罗章特团等处。
福水州。 允州等处。
钦村。 硬头三寨等处。
颜村。 水历吾洞等处。
顺东。 六龙图。
推寨。 橘叩寨。
黄顶寨。 金竹等寨。
格慢等寨。 客芦寨。
地省等寨。 平魏。
白崖。
雍门客当乐赖蒙囊大化木瓜等处。
嘉州。 分州。
平朱。 洛河洛脑等处。
宁溪。 瓮除。
麦穰。 孤顶得同等处。
瓮包。 三陂。
控州。 南平。
独山州。 木洞。
瓢洞。 窖洞。
大青山骨记等处。 百佐等处。
九十九寨蛮。 当桥山齐朱谷列等处。虎列谷当等处。 真滁杜珂等处。
杨坪杨安等处。 棣甫都城等处。
杨友阆。 百也客等处。
阿落傅等寨。 蒙楚。
公洞龙木。 三寨猫犵剌等处。黑土石。 洛宾洛咸。
益轮沿边蛮。 割和寨。
王都谷浪寨。 王大寨
只蛙寨。 黄平下寨。
林拱章秀拱江等处。 密秀丹张。
林种拱帮。 西罗剖盆。
杉木筲。 各郎西。
恭溪望成崖领等处。 孤把。
焦溪笃住等处。 草堂等处。
上桑直。 下桑直。
米坪。 令其平尾等处。
保靖州。 特团等处。
征东等处行中书省,领府二、司一、劝课使五。
大德三年,立征东行省,未几罢。至治元年复立,今高丽国王为左丞相。
高丽国。
事迹见《高丽传》。至元十八年,王睶言:本国置站凡四十,民畜凋弊。敕并为二十站。三十年,沿海立水驿,自耽罗至鸭绿江并杨村、海口凡三十所。
沈阳等路高丽军民总管府。
征东招讨司。
各道劝课使。
庆尚州道。
东界交州道。
全罗州道。
忠清州道。
西海道。
耽罗军民总管府 大德五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