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三百三卷目录

 医部汇考二百八十三
  哮喘门一
  黄帝素问〈脏气法时论 调经论 阴阳别论 平人气象论 大奇论 脉解篇 厥论 示从容论 生气通天论 阴阳应象大论 脉要精微论 玉机真脏论 经脉别论 太阴阳明篇 阳明脉解篇 逆调论 举痛论 痹论 刺禁论 水热穴论 气交变大论 至真要大论 五常政大论 六元正纪大论〉
  灵枢经〈五乱篇 经脉篇 热病篇 胀论 五阅三使篇 本脏篇〉
  张机金匮要略〈喘病證治〉
  华佗中藏经〈脉證定生死〉
  王叔和脉诀〈喘脉〉
  严用和济生方〈总论〉
  刘完素六书〈喘因〉
  李杲十书〈喘论〉
  朱震亨心法〈喘病證治 哮病治法〉
  戴思恭證治要诀〈哮喘證治〉
  楼英医学纲目〈哮喘證治〉
  王纶明医杂著〈喘胀證治〉
  李梴医学入门〈辩喘 治法 伤寒喘促〉
  李中梓医宗必读〈喘病證治〉
  赵献可医贯〈喘论〉
  张介宾景岳全书〈论證 论治 哮證治〉
  陈士铎石室秘箓〈喘病治法〉

艺术典第三百三卷

医部汇考二百八十三

哮喘门一

《黄帝·素问》《脏气法时论》

肺病者,喘欬逆气,肩背痛,汗出。肾病者,腹大胫肿,喘欬身重。
〈注〉肺主周身之气,肾为生气之原也。

《调经论》

气有馀则喘欬上气。
〈注〉肺主气而司呼吸,故有馀则喘欬上逆。

《阴阳别论》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注〉魄汗,肺之汗也,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皮毛汗出,而精血仍藏于阴,如魄汗未藏,是夺汗而伤其精血矣。肺脏之阴液外泄,则四脏之阴并逆而起,上熏于肺,使人喘急喉鸣。

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
〈注〉二阳,阳明胃也。病本于精血两虚,风热交炽,津液愈竭火铄金而传为喘急息肩,死不治也。

《平人气象论》

颈脉动喘疾欬曰水。
〈注〉此视而知其病也。

《大奇论》

肺之雍喘而两胠满。
〈注〉肺主呼吸故喘而胠满。

《脉解篇》

阳明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脏腑间,故为水也。
〈注〉阴气下而复上者,谓冬至一阳初生,阴气下降,至五月而阴气复上也。阴气下归于水脏,至阴气从上而渐盛,则水邪随气而升,上客于脏腑之间,故喘而为水也。

少阴所谓呕欬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欬上气喘也。
〈注〉少阴寒水在下,君火之气在上,上下水火不交,则诸阳之气上浮,而无所依从矣。是以阳热上逆,而为呕欬气喘之病。

《厥论》

阳明厥逆,喘欬身热,善惊,衄,呕血。
〈注〉阳明气厥则喘,上逆则欬也。

《示从容论》

喘欬者,是水气并阳明也。
〈注〉喘欬者,是下焦之水气,并于阳明之经也。

《生气通天论》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注〉邪热甚则迫及所生,心主脉,故心烦。肺乃心之盖,故烦则喘喝也。如不烦而静,此邪仍在气分,而气伤神,气虚故多言。天之阳邪,伤人阳气,两阳相搏,故体若燔炙。阳热之邪,得吾身之阴液而解,故汗出乃散也。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注〉味过于甘,则土气实矣。土实则心气不能传之于子,故喘满也。肾主水,其色黑,土亢则伤肾,故色黑而肾气不平。

《阴阳应象大论》

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乾,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
〈注〉阳胜乃火热用事,故身热热在表则腠理闭,热在里则喘,阴胜在腹则为之俯,阳胜在背则为之仰,阳胜于周身,则汗不出而热也。此阳热偏胜之死證,故能苟延于冬而不能幸免于夏。

《脉要精微论》

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
〈注〉肝脉盛而色不见者,血蓄于下也,当病坠伤,或为手搏所伤。因血凝胁下,则经气上逆而为喘也。

《玉机真脏论》

秋脉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欬,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注〉《经》曰:气并于肺则忧,其不及则令人气虚而喘,呼吸少气而欬。虚气上逆,则血随而上行,虚气下逆,则闻呻吟之病音。

大骨枯,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脏脉见,乃予之期日。
〈注〉阳明气厥,故喘息不便。其气动形者,心病而欲传之于肺。肺主气,故气盛而呼吸动形也。真脏脉见,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予之期日者,当死于壬癸日之中夜也。

大骨枯,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
〈注〉内痛者,肺受其伤。肺之俞在肩背,故痛引肩项也。真脏脉见,如循刀刃贵责然,如按琴瑟弦。予之期日,当死于庚辛日之薄暮也。

大骨枯,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䐃,真脏脉见,十日之内死。
〈注〉真脏脉见大而虚,如羽毛中人肤,病传于心,故期以十日之内。死盖心不受邪,故死之速也。

《经脉别论》

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
〈注〉肾属亥子而气主闭藏,夜行则肾气外泄,故喘出于肾,肾为本,肺为末,肾气上逆,故淫伤于肺也。

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
〈注〉堕则伤筋,筋即为肝,故喘出于肝。木胜土,故淫气害脾。

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
〈注〉惊则气乱,故喘出肺。肺者心之盖,故淫气伤心。

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
〈注〉跌则伤骨,骨即为肾,故喘出焉。

《太阴阳明篇》

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
〈注〉阳明气厥,则上为喘呼。

《阳明脉解篇》

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
〈注〉阳明之热,上逆于少阴,阴阳相薄,则恐而恶人。

厥逆连脏则死,连经则生。
〈注〉如热邪厥逆于上,干于心肺之经而为喘惋者,生。干于心肺之脏则死矣。

《逆调论》

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
〈注〉胃之水液,从关而下入于肾者顺也。如阳明逆,不得从其道而下入于肾,则肾之水气,反循津液之道路而上乘于胃,是以胃不和而卧不安也。故曰:肾者水脏,主藏津液,又主卧与喘也。

《举痛论》

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注〉劳则肾气伤而喘息于内,阳气张而汗出于外,外内皆越,故气耗散矣。

《痹论》

肺痹者,烦满喘而呕。
〈注〉肺痹则烦喘而呕。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
〈注〉心主脉,故痹闭而令脉不通。邪薄心下鼓动,而上干心脏则烦,烦则心下鼓也。肺者心之盖,而心脉上通于肺,故逆气暴上则喘。

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注〉肠痹,兼大小肠而言,小肠为心之腑而主小便,邪痹干小肠,则火热郁于上而为数饮,下为小便不得出也。大肠为肺之腑,而主大便,邪痹干大肠,故上则为中气喘争,而下为飧泄也。

淫气喘息,痹聚在肺。
〈注〉淫气而致于喘息,则肺气不藏而痹聚在肺。

《刺禁论》

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欬逆。
〈注〉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若脉内陷而气反下泄,则为欬喘之逆證矣。《经》云: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病在大肠,盖大肠为肺之腑也。

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
〈注〉足阳明之俞在膺中,肺经之脉亦循膺中之云门中府而出,若刺膺中之脉,陷而入深,误中肺脉,令人喘逆仰息,盖因无故而伤之也。

《水热穴论》

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
〈注〉病水则下为胕肿大腹,上则为喘呼不得卧者,此标本俱病。盖肾为本肺为标,在肺则为喘呼,在肾则为水肿,肺为气逆,故不得卧也。

《气交变大论》

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疟,少气欬喘。
〈注〉诸戊岁火运太过,则尅金,肺受火热,故喘欬也。

岁金太过,燥气流行,甚则喘欬逆气。
〈注〉诸庚岁金运太过,则燥气流行,若肃杀太甚,则金气自虚,不能生水,火无所畏,而火气来复,故喘欬逆气,皆肺病也。

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甚则喘欬。
〈注〉诸丙岁寒气流行,故邪害心火。若水淫甚而自伤,故水气上逆而喘欬。

《至真要大论》

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民病胸中烦热,嗌乾右胠满,皮肤痛,寒热欬喘,甚则腹大满,膨膨而喘欬。
〈注〉少阴司天,子午岁也。诸證皆肺金之病,盖火淫则金气伤。

岁少阴在泉,热淫所胜,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
〈注〉喘不能久立者,火淫肺金也。

少阴司天,客胜甚则胕肿血溢,疮疡欬喘。
〈注〉三之气,乃少阴君火。欬喘君火之气胜也。

太阴司天,客胜则首面胕肿,呼吸气喘。
〈注〉首面胕肿,湿淫于上,呼吸气喘,淫及于内也。

阳明在泉,主胜则寒厥于肠,上冲胸中,甚则喘不能久立。
〈注〉寒厥于肠,上冲胸中,甚则喘者,寒气逆乘阳明之大肠,而上及于胸中之肺脏也。

太阴之复,湿变乃举,饮发于中,欬喘有声。
〈注〉气极则变,阴湿之气盛也。欬喘有声者,饮乘于肺也。

诸气忿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五常政大论》

金太过曰坚成,坚成之纪,是谓收引,其病喘喝,胸凭仰息。
〈注〉秋令主收,是谓收引,其病喘喝。胸凭仰息,金气太盛而肺气实也。

金不及曰从革,从革之纪,是谓折收。其发欬喘。
〈注〉金运不及则收,政乃折,欬喘,火刑肺也。

少阴司天,热气下临,肺气上从,喘呕。
〈注〉肺之病也。

《六元正纪大论》

少阴司天之政,终之气,燥令行,馀火内格,肿于上,欬喘。
〈注〉终气乃阳明燥金司令,故燥令行气交之馀,热内格而为欬喘血溢诸證。

《灵枢经》《五乱篇》

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荣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
〈注〉清浊相干者,循脉之荣卫,与行阴行阳之荣卫相干,是以乱于胸,乱于肺,而为大悗喘喝诸病。

《经脉篇》

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欬。
〈注〉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欬,此为臂气厥逆之所致。

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喝,喝而喘,坐而欲起。
〈注〉少阴之上,君火主之少阴是动为病喝,喝而喘者,少阴之生气,不上交于肺,而肺气上逆也。

《热病篇》

热病已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勿刺肤,喘甚者死。
〈注〉已得汗而脉尚躁者,阳热甚而不从汗解也。喘而且复热者,邪入于里,故勿刺肤。喘甚者,邪盛在里而阴气受伤,故死。

《胀论》

肺胀者,虚满而喘欬。〈注〉此胃气逆于城郭之中而为脏胀也。
《五阅五使篇》
肺病者,喘息鼻张。

《本脏篇》

肺小则少饮,不病喘喝,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肺高则上气肩息欬,肺下则居贲迫肺,善胁下痛,肺坚则不病欬上气,肺脆则苦病消瘅易伤,肺端正则和利难伤,肺偏倾则胸偏痛也。
〈注〉肺居胸中,开窍于喉,以司呼吸,故小则不病喘喝,大则善病胸痹喉痹。肺主气,故高则上气息肩而欬也。
《汉·张机·金匮要略》《喘病證治》
《湿病篇》曰: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血痹篇》曰: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
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
《肺痈肺痿篇》曰:问曰:病欬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荣,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欬,口乾喘满,咽燥不渴,多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欬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欬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欬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肺胀欬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欬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胸痹篇》曰:胸痹之病,喘息欬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䒷蒌薤白白酒汤主之。《五脏风寒篇》曰: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痰饮篇》曰:膈上病痰满喘欬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喜虚,脉偏弦者饮也。
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消汤主之。
《水气篇》曰:正水其脉沉迟,外證自喘。
太阳病法当骨节疼痛,痛在骨节,欬而喘不渴者,此为脾胀,其状如肿,发汗即愈。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不可发汗。
《黄疸篇》曰: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面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
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
《呕吐篇》曰: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吐衄篇》曰:夫吐血欬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

《华佗·中藏经》《脉證定生死》

病气人一身尽肿,四支不收,喘无时,厥逆不温,脉候沉小者死,浮大者生。
病寒人狂言不寐,身冷脉数,喘急目直者死。脉有力而不喘者生。
人不病而喘息者死。
病腹痛而喘,其脉滑而利,数而紧者,死。
病上气脉数者死。
病上气喘急四匝脉涩者死。
肩息一日者死。
《晋·王叔和·脉诀》《喘脉》
上气浮肿肩息频,浮滑之脉即相成。忽然微细应难救,神功用尽也无生。
肩息直视,及唇焦面肿苍黑也,难逃。
《宋·严用和·济生方》《总论》
《素问》云:诸气皆属于肺,诸喘者亦属于肺。是以人之一呼一吸谓之息,呼吸之间,脾受其气,通乎荣卫,合乎阴阳,周流一身,无过不及,然后权衡得其平矣。将理失宜,六淫所伤,七情所感,或因堕坠惊恐,度水跌仆,饱食过伤,动作用力,遂使脏气不和,荣卫失其常度,不能随阴阳出入以成息,促迫于肺,不得宣通而为喘也。诊其脉滑,手足温者生,脉涩四肢寒者死,数者亦死,谓其形损故也。更有产后喘急,为病尤亟,因产所下过多,荣血暴竭,卫气无所主,独聚于肺,故令喘急,谓之孤阳绝阴为难治。医疗之法,当推其所感,详其虚实冷热而治之。如产后喘急,已载于产科论中矣,兹不再叙。亦有痰停胃脘,痰与气搏,肺道壅塞,亦令人上气,此又不可不知。
《金·刘完素·六书》《喘因》
喘火气,甚为夏热,衰为冬寒。故病寒则气衰而息微,病热则气盛而息粗。又寒水为阴,主乎迟缓,热火为阳,主乎急数,故寒则息迟气微,热则息数气粗而为喘也。
《元·李杲·十书》《喘论》
此当以经言邪气盛则实断之。华佗云:盛则为喘,减则为枯,故《活人》亦云:发喘者,气有馀也。凡看文字须会得本意。盛则为喘者,非肺气盛也,喘为肺气有馀者,亦非气有馀也。气盛当认作气衰,有馀当认作不足。肺气果盛,又为有馀,则当清肃下行而不喘,以其火入于肺,衰与不足而为喘焉。故言盛者,非言肺气盛也,言肺中之火盛也。言有馀者,非言肺气有馀也。言肺中之火有馀也。故泻肺以苦寒之剂,非泻肺也,泻肺中之火,实补肺气也。平居则气和,行动则气喘者,属冲脉之火,滋肾丸主之。

《朱震亨·心法》《喘病證治》

喘病气虚阴虚有痰。
凡久喘之證未发,宜扶正气为主,已发用攻邪为主,气虚短气而喘,甚不可用苦寒之药,火气盛故也。宜导痰汤,加千缗汤。有痰亦短气而喘,阴虚者,自小腹下火气冲于上喘者,宜降心火补阴。有火痰者,宜降心火清肺金。有痰者,用降痰下气为主。
上气喘而躁者,为肺胀欲作风水證,宜发汗则愈。有喘急风痰上逆者,大全方千缗汤佳。或导痰汤加千缗汤。
有阴虚挟痰喘者,四物汤加枳壳半夏,补阴降火。诸喘不止者,用劫药一二服则止,劫后因痰治痰,因火治火,劫药以椒目研极细末一二钱,生姜汤调下。气虚不用。又法。萝卜子蒸熟为君,皂角烧灰等分为末,生姜汁炼蜜丸如小豆子大,服五七十丸,噙化止之。气虚者,用人参蜜炙黄檗麦门冬地骨之类。
气实人因服黄芪过多而喘者,用三拗汤以泻气。若喘者,须用阿胶,
若久病气虚而发喘,宜阿胶人参五味子补之。若新病气实而发喘者,宜桑白皮苦葶苈泻之。肺以清阳上升之气,居五脏之上,通荣卫,合阴阳,升降往来,无过不及,六淫七情之所感伤,饱食动作,脏气不和,呼吸之息,不得宣畅而为喘急。亦有脾肾俱虚,体弱之人皆能发喘,又或调摄失宜,为风寒暑湿,邪气相干,则肺气胀满,发而为喘。又因痰气皆能令人发喘,治疗之法,当究其源,如感邪气则驱散之,气郁即调顺之,脾肾虚者温理之。又当于各类而求,凡此證脉滑而手足温者生。脉涩而四肢寒者死。风寒伤者,必上气急,不得卧喉中有声,或声不出,以三拗汤,华盖散,九宝汤,神秘汤,皆可选用。
若痰喘,以四磨汤或苏子降气汤。
若虚喘,脉微色青黑,四肢厥,小便多,以活人书五味子汤,或四磨汤。治嗽与喘,用五味子为多。但五味有南北,若生津止渴,润肺益肾,治劳嗽,宜用北五味。若风邪在肺,宜用南五味。

《哮病治法》

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宜大吐药中,多用酣不用凉药,须常带表散,此寒包热也。亦有虚而不可吐者,一法用二陈汤,加苍朮黄芩作汤下小胃丹看虚实用。
《明·戴思恭·證治要诀》《哮喘證治》
喘气之病,哮吼如水鸡之声,牵引胸背,气不得息,坐
卧不安,此谓嗽面气喘,或宿有此根,如遇寒暄则发,一时暴感,并于嗽药方中,加桑白皮,则仍吞养正丹,间进清金丹风寒喘嗽,宜九宝汤。若乾喘不嗽,不分久远近发,宜苏子降气汤,或神秘汤吞养正丹,重则四磨饮或六磨饮吞灵砂丹,或应梦观音散,吞养正丹,尤宜。喘而服药不效者利导之,宜神保丸。大便已溏者,不可用。
不嗽而气自急,有二證须用分别,有外邪迫肺而气急者,病初得气即急,必兼外證,此谓之喘。若用耗气除邪之药,则元气愈脱,而气愈上奔矣。宜于气急痰證求之。气急而膈间更有刺痛处,宜分气饮。

《楼英·医学纲目》《哮喘證治》

凡治喘正发时,无痰将愈时,却吐痰者,乃痰于正发之时,闭塞不通而喘甚,当于其时,开其痰路则易安也。宜单桔梗方之类,及枳壳䒷蒌实杏仁苏叶前胡等,引出其痰,候痰出喘退,却调其虚实。虚者补以参芪归朮,实者泻以沉香滚痰丸之类是也。哮喘遇冷则发者有二證,其一属中外皆寒,治法乃东垣参苏温肺汤,调中益气加茱萸汤及紫金丹,劫寒痰者是也。
其二属寒包热,治法乃仲景丹溪用越婢加半夏汤等发表诸方,及预于八九月未寒之时,先用大承气汤下其热,至冬寒时无热可包,自不发者是也。平居则气平和,行动则气促而喘者,亦冲脉之火。予族兄六旬有馀,素有喘證,或唾吐血痰,平居时则不喘,稍行动则气促喘急,以黄檗知母滋肾丸,空心服七八十丸,其證大减。此黄檗知母能泄冲脉之火者,如此效也。
凡喘而卧不得,其脉浮按之虚而涩者为阴虚,去死不远,慎勿下之,下之必死。宜四物加童便竹沥青黛门冬五味枳壳苏叶服之。

《王纶明·医杂著》《喘胀證治》

喘与胀二證相同,必皆小便不利,喘则必生胀,胀则必生喘,但要识得标本先后。先喘而后胀者主于肺,先胀而后喘者主于脾。何则?肺金司降,外主皮毛,《经》曰:肺朝百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又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是小便之行,由于肺气之降下而输化也。若肺受邪而上喘,则失下降之令,故小便渐短,以致水溢皮肤而生胀满焉。此则喘为本而胀为标,治当清金降火为主,而行水次之。脾土恶湿外主肌肉,土能尅水,若脾土受伤,不能制水,则水湿妄行,浸渍肌肉,水既上溢,则邪反侵肺,气不得降而生喘矣。此则胀为本而喘为标,治当实脾行水为主,而清金次之。苟肺證而用燥脾之药,则金得燥而喘愈加,脾病而用清金之药,则脾得寒而胀愈甚矣。近世治二證,但知实脾行水,而不知分别脾肺二證,予故为发明之。
〈注〉按前證若肺中伏热,不能生水而喘且渴者,用黄芩清肺饮以治肺,用五苓散以清小便。若脾肺虚弱,不能通调水道者,宜用补中益气汤以培元气,用六味地黄丸以补肾水。若膏粱厚味,脾肺积热而喘者,宜清胃散以治胃,用滋肾丸以利小便。若心火尅肺金而不能生肾水者,用人参平肺散以治肺,用滋阴丸以滋小便。若肾经阴亏虚火烁肺金而小便不生者,用六味地黄丸以补肾水,用补中益气汤以培脾土。若脾气虚弱不能相制而喘者,用补中益气汤以培元气,用六味地黄丸以生肾水。若肝木尅脾土,不能相制而喘者,用六君柴胡升麻以培元气,六味地黄丸以补肾水。若脾胃虚寒,不能相制而胀者,用八味丸以补脾肺,生肾水。若脾肺虚寒不能通调水道而胀者宜用金匮加减肾气丸补脾肺,生肾水。若酒色过度,亏损足三阴而致喘胀痰涌,二便不调,或大小便道相牵作痛者,亦宜用此丸多有生者。

《李梴·医学入门》《辩喘》

呼吸急促者谓之喘,喉中有响声者谓之哮。虚者气乏身凉,冷痰如冰,实者气壮胸满,身热便鞕。火證《经》曰:诸逆冲上,皆属火。虚火宜滋补降气,实火宜清肺泻胃。火炎肺胃喘者,乍进乍退,得食则坠,下稠痰则止。食已入胃,反助火痰上,喘反大作,宜降火清金导痰汤,加芩连山栀杏仁䒷蒌。如胃有实火,膈上稠痰者,导水丸。
痰喘必有痰声,风痰千缗汤或合导痰汤,痰气苏子降气汤,四磨汤。食积痰宜二母散,神保丸,大萝皂丸。惊忧气郁,喉中辟辟引息,鼻张气喘,呼吸气促,而无痰声者,四七汤,枳桔汤分气紫苏饮,四磨汤。因服补药喘者,三拗汤。外感表邪传里,里实不受则气逆上,详见伤寒喘促条。
寻常感冒,风寒相干,肺胀逆而喘者,随时令祛散风喘,金沸草散,麻黄杏仁饮。风喘加减三拗汤,藿香正气,散加五味子杏,仁或苏沉九宝饮。暑月香葛汤,热證小柴胡汤,凉膈散。
水喘者,水气辘辘,有声,怔忡,小青龙汤,古葶枣散,白前汤。
水肿水气胀肺而喘,然喘必生胀,胀必生喘,二證相因,皆小便不利。肺主气,先喘而后胀者,宜清金降火,而行水次之。脾主湿,先胀而后喘者,宜燥脾行水,而清金次之。
阴虚喘者,血虚则阳无所依附而上奔,宜四物,汤倍芍药加人参五味子以收之。有小腹下火起冲上而喘者,宜降心火,补真阴,二物二陈汤,加知檗枳壳黄芩。
久病气短不能接续,似喘非喘者,单人参汤,扶脾生脉散,调中益气汤。劳涉过者,杏参散,饮食热者,葶苈散,痰阻短气者,导痰汤,浊阴在上,清阳陷下,欬喘呕吐者,加味泻白散,
下元虚冷,肾气不得归元者,九味安肾丸,八味丸,甚者黑锡丹以镇坠之。烦躁无脉,身冷神昏者,死。胃虚极则气上逆,抬肩撷肚,生脉散加杏仁陈皮白朮,或理中丸加胡椒救之。
仲景云:发汗如油,汗出如珠不流,抬肩撷肚,喘而不休,及胸前高起,脉络散张,手足厥冷,脉散及数者,皆死。但妇人喘病尤亟,产后荣竭,卫气无依,独聚于肺发喘者,死速。

《治法》

血虚补血,气虚补气,兼以清金降火,顺气化痰。喘非风寒乘肺,则痰火胀肺。风寒祛散,痰火疏导,但火急甚者,亦不可纯用苦药,宜温以劫之。用椒目五七钱为末,姜汤下。喘止后,因痰治痰,因火治火,诸喘不止者,小萝皂丸,定息饼子含奇丸,定喘化痰散。久者人参清肺饮倍粟壳涩之。

《伤寒喘促》

气喘惟有太阳阳明二證,太阳證无汗而喘,宜汗,阳明證汗多而喘,宜下。太阳阳明合病,胸满而喘,恶寒者,亦只宜汗而不宜下也。故曰,微喘,言表之未解。喘满不恶寒者,当下而痊。又有汗后停水喘者,有汗下后喘者,有阴虚喘息甚急者,返阴丹脉伏者,加味生脉散。如脉伏汗出发润者,肺绝不治。

《李中梓·医宗必读》《喘病證治》

喘者,促促气急。喝喝痰声,张口抬肩,摇身撷肚,短气者,呼吸虽急而不能接续,似喘而无痰声,亦不抬肩,但肺壅而不下。哮者与喘相类,但不似喘开口出气之多,而有呀呷之音。呷者口开,呀者口闭,开口闭口,尽有音声,呷呀二音,合成哮字,以痰结喉间,与气相系,故呷呀作声。三證极当详辩。
按内经论喘,其因众多,究不越乎火逆上而气不降也。挟虚者亦有数条,非子母情牵,即仇雠肆虐,害乎肺金之气,使天道不能下济而光明者,孰非火之咎耶?虽然,火则一而虚实则分。丹溪曰:虚火可补,参芪之属,实火可泻,芩连之属。每见世俗一遇喘家,纯行破气,于太过者当矣,于不及者可乎?余尝论此證因虚而死者,十九,因实而死者十一,治实者攻之即效,无所难也。治虚者,补之未必即效,须悠久成功,其间转摺进退,良非易也。故辩證不可不急,而辩喘證为尤急也。巢氏严氏止言实热,独王海藏云:肺气果盛则清肃下行,岂复为喘?皆以火烁真气,气衰而喘。所谓盛者,非肺气也,肺中之火也。斯言高出前古,惜乎但举其端,未能缕悉,请得而详之。气虚而火入于肺者,补气为先,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阴虚而火来乘金者,壮水为亟,六味地黄丸。风寒者,解其邪,三拗汤,华盖散。湿气者,利其水,渗湿汤。暑邪者,涤其烦,白虎汤,香薷汤。肺热者,清其上,二冬二母甘桔栀芩。痰壅者消之,二陈汤。气郁者疏之,四七汤。饮停者吐之,吐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火实者清之,白虎汤加䒷蒌仁枳壳黄芩,神效。肺痈而喘,保金化毒,薏仁甘草节桔梗贝母防风金银花橘红门冬。肺胀而喘,利水散邪,肺胀之状,欬而上气,喘而烦躁,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汤加石膏主之。肾虚火不归经,导龙入海八味丸主之。肾虚水邪泛溢,逐水下流,金匮肾气丸。别有哮證,似喘而非,呼吸有声,呀呷不已,良由痰火郁于内,风寒束其外,或因坐卧寒湿,或因酸咸过食,或因积火熏蒸,病根深久,难以卒除,避风寒,节厚味禁用凉剂,恐风邪难解,禁用热剂,恐痰火易升。理气疏风,勿忘根本,为善治也。宜苏子枳壳桔梗防风半夏䒷蒌茯苓甘草。如冬月风甚加麻黄,夏月痰多加石膏,挟寒者多用生姜。哮證发于冬初者,多先于八九月未寒之时,用大承气下其热。至冬寒时无热可包,此为妙法。如上诸款皆其大纲。若五脏六腑,七情六气,何在非致喘之由?须知举一隅即以三隅反,方不愧为明通,可以司人之命矣。
右寸沉实而紧,为肺感寒邪,亦有六部俱伏者,宜发散,则热退而喘定。
伤寒太阳无汗而喘,太阳阳明合病,胸满而喘,俱麻黄汤。邪气壅盛而喘,虽汗而喘不已,宜再发之。麻黄杏子石膏误下,太阳利不止,喘而有汗,脉促,葛根黄连黄芩汤。太阳汗后,饮多水停而喘,小青龙去麻黄加杏仁。小腹满加茯苓。太阳下之微喘,表未解也,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水停心下,肾气乘心,为悸为喘,五苓散。阴喘脉伏而逆,理中汤,四逆汤,喘而气促腹满,大柴胡汤。

《赵献可·医贯》《喘论》

余按喘与气短有分,则短气是虚,喘是实。然而喘多有不足者,短气间亦有有馀者,新病亦有本虚者,不可执论也。
《金匮》云:实喘者,气实肺盛,呼吸不利,肺窍壅塞,若寸沉实,宜泻肺。虚喘者,肾虚先觉呼吸短气,两胁胀满,左尺大而虚,宜补肾。此肾虚證,非新病虚者乎?邪喘者,由肺受邪,伏于肺中关窍不通,呼吸不利,若寸浮而紧,此外感也。亦有六部俱伏者,宜发散则身热退而喘定。此郁證人所难知,非短气中之有馀乎?论人之五脏皆有上气,而肺为之主,居于上而为五脏之华,盖通荣卫,合阴阳,升降往来,无过不及,何病之有?若为风寒暑湿所侵,则肺气胀满而为喘,呼吸迫促,坐卧不安,或七情内伤,郁而生痰,或脾胃俱虚,不能摄养一身之痰,皆能令人喘。
真知其风寒也,则用仲景青龙汤。真知其暑也,则用白虎汤。真知其湿也,则用胜湿汤。真知其七情郁结也,则用四磨四七汤。又有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皆能致喘,治者审之。〈以上俱属有馀之證。〉
东垣云《病机》云: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辩云:伤寒家论喘以为火热者,是明有馀之邪中于表,寒变为热,心火太旺攻肺,故属于上。又云:膏粱之人,奉养太过,及过爱小儿亦能积热于上而成喘,宜以甘寒之剂治之。饮食不节,喜怒劳役不时,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皆由中气不足,其䐜胀腹满,欬喘呕,食不下,宜以大甘辛热之剂治之。《脉经》云:肺盛有馀,则欬嗽上气,渴烦心,胸满短气皆冲脉之火行于胸中而作,系在下焦,非属上也。观东垣之辩,可见起于有馀者,病机之邪,杂病者,不足之邪,自是标本判然条析,如遇标病,或汗或吐或下,一药而痰去喘定,奏功如神。粗工以其奏功如神也,执而概施之不足之證,岂不殆哉?楼全善云:凡下痰定喘诸方,施之形实有痰者神效,若虚而脉浮大,按之涩者,不可下之下之,必反剧而死。
《经》云:诸喘皆属于上。又谓: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故河间叙喘病在于热条下,华佗云:肺气盛为喘。《活人书》云:气有馀则喘,后代集證类方,不过遵此而已。独王海藏辩云:气盛当认作气衰,有馀当认作不足肺气果盛与有馀,则清肃下行,岂复为喘?以其火入于肺,炎烁真阴,衰与不足而为喘焉。所言盛与有馀者,非肺之气也肺中之火也。海藏之辩,超出前人,发千古之精奥,惜乎起其端,未竟其火之所由来。愚谓火之有馀,水之不足也,阳之有馀,阴之不足也。凡诸冲逆之火,皆下焦冲任相火出于肝肾者也,故曰冲逆。肾水虚衰,相火偏胜壮火食气,消铄肺金乌得而不喘焉?丹溪云:喘有阴虚,自小腹下火起而上,宜四物汤加青黛竹沥陈皮,入童便煎服。如挟痰喘者,四物加枳壳半夏,补阴以化痰。夫谓阴虚发喘,丹溪实发前人之所未发,但如此治法实流弊于后人。盖阴虚者,肾中之真阴虚也,岂四物阴血之谓乎?其火起者下焦龙雷之火也,岂寒凉所能降乎?其间有有痰者,有无痰者,水挟木火而上也,岂竹沥枳半之能化乎?须用六味地黄,加门冬五味大剂煎饮,以壮水之主,则水升火降而喘自定矣。盖缘阴水虚故有火,有火则有痰,有痰则欬嗽,欬嗽之甚则喘,当与前阴虚相火论参看。
又有一等似火而非火,似喘而非喘者,《经》曰:少阴所谓呕欬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归,故上气喘也。黄帝《针经》云:胃络不和,喘出于阳明之气逆阳明之气下行,今逆而上行,故喘。真元耗损,喘出于肾气之上奔,其人平日若无病,但觉气喘,非气喘也,乃气不归元也。视其外證,四肢厥逆面赤,而烦躁恶热,似火非火也,乃命门真元之火,离其宫而不归也。察其脉两寸虽浮大而数,两尺微而无力,或似有而无为辩耳。不知者,以其有火也,少用凉药以清之;以其喘急难禁也,佐以四磨之类以宽之。下咽之后似觉稍快少顷依然。岂知宽一分,更耗一分,甚有见其稍快,误认药力欠到,倍进寒凉快气之剂,立见其毙矣。何也?盖阴虚至喘,去死不远矣。幸几希一线牵带在命门之根,尚尔留连,善治者,能求其绪,而以助元接真镇坠之药,俾其返本归原,或可回生,然亦不可峻骤也。且先以八味丸安肾丸养正丹之类煎人参生脉散送下,觉气若稍定,然后以大剂参芪补剂,加破故纸阿胶牛膝等以镇于下,又以八味丸加河车为丸日夜遇饥则吞服方可。然犹未也,须远房帏,绝色欲经年积月,方可保全不守此禁,终亦必亡而已。予论至此,可为寒心。聪明男子,当自治未病,毋蹈此危机。
又有一等火郁之證,六脉俱涩,甚至沉伏四肢悉寒,甚至厥逆拂拂,气促而喘,却似有馀而脉不紧数,欲作阴虚而按尺鼓指,知为畜郁已久,阳气拂遏,不能营运于表,以致身冷脉微,而闷乱喘急。当此之时,不可以寒药下之,又不可以热药投之。惟逍遥散加茱连之类宣散畜热,得汗而愈,愈后乃以六味地黄养阴和阳方佳。此谓火郁则发之,木郁则达之,即《金匮》所云:六脉沉伏宜发散,则热退而喘定。是也。《经》曰:火郁之发,民病少气治以诸凉。或问喘者多不能卧,何也?《素问·逆调论》云: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东垣云:病人不得卧,卧则喘者,水气逆行,乘于肺,肺得水而浮,使气不得流通也。仲景云:短气皆属饮。已上详论阴虚发喘之證治,若阳虚致喘,东垣已详尽矣,外感发喘,仲景已详尽矣,玆为补天立论,故加意于八味六味云。
《景岳全书》〈臣张介宾著〉《论證》
气喘之病,最为危候,治失其要,鲜不误人。欲辩之者,亦惟二證而已。所谓二證者,一曰实喘,一曰虚喘也。此二證相反,不可混也。然则何以辩之?盖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实喘者,气长而有馀虚喘者,气短而不续。实喘者,胸胀气粗,声高息涌,膨膨然若不能容,惟呼出为快也。虚喘慌张气怯,声低息短,皇皇然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甚而惟急促似喘,但得引长一息为快也。此其一为真喘,一为似喘,真喘者,其责在肺似喘者,其责在肾。何也?盖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皮毛而居上焦,故邪气犯之则上焦气壅而为喘。气之壅滞者,宜清宜破也。肾主精髓而在下焦,若真阴亏损,精不化气,则下不上交而为促,促者断之基也。气既短促,而再加消散如压卵矣。且气盛有邪之脉,必滑数有力,而气虚无邪之脉,必微弱无神,此脉候之有不同也其有外见浮洪,或芤大至极,而稍按即无者,此正无根之脉也。或往来弦甚而极大极数,全无和缓者,此正胃气之败也。俱为大虚之候,但脉之微弱者,其真虚易知,而脉之浮空弦搏者,其假实难辩。然而轻重之分,亦惟于此而可察矣。盖其微弱者犹顺而易医,浮空者最险而多变。若弦强之甚,则为真脏已见,不可为也。

《论治》

凡虚喘之證,无非由气虚耳。气虚之喘,十居七八,但察其外无风邪内无实热而喘者。即皆虚喘之證。若脾肺气虚者,不过在中上二焦,化源未亏,其病犹浅。若肝肾气虚,则病出下焦而本末俱病,其病则深,此当速救其根,以接助真气,庶可回生也。其有病久而加以喘者,或久服消痰散气等剂而反加喘者,或上为喘欬而下为泄泻者,或妇人产后亡血过多,则营气暴竭,孤阳无依而为喘者,此名孤阳绝阴,剥极之候已为难治,更毋蹈剥肤之戒也。
虚喘證,其人别无风寒欬嗽等疾,而忽见气短似喘,或但经微劳,或饥时即见喘促,或于精泄之后,或于大汗之后,或于大小便之后,或大病之后,或妇人月期之后,而喘促愈甚,或气道噎塞,上下若不相续,势剧垂危者,但察其表里无邪,脉息微弱无力,而诸病若此,悉宜以贞元饮主之,加减如本方,其效如神。此外如小营煎,大营煎,大补元煎之类,俱可择用。《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即此之类。若大便溏泄,兼下寒者,宜右归饮,右归丸,圣朮煎之类主之。脾肺气虚,上焦微热微渴而作喘者,宜生脉散主之。或但以气虚而无热者,惟独参汤为宜。若火烁肺金,上焦热甚,烦渴多汗,气虚作喘者,宜人参白虎汤主之。若火在阴分,宜玉女煎主之。然惟夏月或有此證,若阴虚自小腹火气上冲而喘者,宜补阴降火,以六味地黄汤加黄檗知母之类主之。
水病为喘者,以肾邪干肺也。然水不能化,而子病及母,使非精气之败,何以至此?此其虚者十九而间乎?虚中挟实,则或有之耳。故凡治水喘者,不宜妄用攻击之药,当求肿胀门诸法治之,肿退而喘自定。古法治心下有水气,上乘于肺,喘而不得卧者,以直指神秘汤主之。但此汤性用多主气分。若水因气滞者,用之则可。若水因气虚者,当以加减金匮肾气汤主之。老弱人久病气虚发喘者,但当以养肺为主,凡阴盛者,宜温养之,如人参当归姜桂甘草,或加以芪朮之属。阳胜者宜滋养之,如人参熟地麦冬阿胶五味子梨浆牛乳之属。
关格之證为喘者,如《六节脏象论》曰:人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四盛已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此关格之證,以脉言不以病言也。今人之患此者颇多,而人多不知。且近时察脉者,不论人迎惟在寸口,但其两手之脉浮,弦至极大至四倍以上者,便是此證,其病必虚里跳动而气喘不已,此之喘状,多无欬嗽,但觉胸膈舂舂,似胀非胀,似短非短,微劳则喘甚,多言亦喘甚,甚至通身振振,慌张不宁,此必情欲伤阴,以致元气无根,孤阳离剧之候也,多不可治。
凡病喘促,但察其脉息微弱细涩者,必阴中之阳虚也。或浮大弦芤,按之空虚者,必阳中之阴虚也。大凡喘息不得卧,而脉见如此者,皆元气大虚去死不远之候。若妄加消伐,必增剧而危,若用苦寒,或攻下之,无不即死。
实喘之證,以邪实在肺也。肺之实邪,非风寒则火邪耳。盖风寒之邪,必受自皮毛,所以入肺而为喘。火之炽盛,金必受伤,故亦以病肺而为喘。治风寒之实喘,宜以温散,治火热之实喘,宜以寒凉。又有痰喘之说,前人皆曰治痰,不知痰岂能喘?而必有所以生痰者,此当求其本而治之。凡风寒外感,邪实于肺,而欬喘并作者,宜六安煎加细莘或苏叶主之。若冬月风寒感甚者,于本方加麻黄亦可,或用小青龙汤,华盖散,三拗汤之类主之。外有风寒,内兼微火而喘者,宜黄芩半夏汤主之。兼阳明火盛而以寒包热者,宜凉而兼散,以大青龙汤或五虎汤越婢加半夏汤之类主之。外无风寒而惟火盛作喘,或虽有微寒而所重在火者,宜桑白皮汤或抽薪饮之类主之。
痰盛作喘者,虽宜治痰,如二陈汤六安煎导痰汤千缗汤滚痰丸抱龙丸之类,皆可治实痰之喘也。六君子汤金水六君煎之类,皆可治虚痰之喘也。然痰之为病,亦惟为病之标耳,犹必有生痰之本。故凡痰因火动者,必须先治其火,痰因寒生者,必须先去其寒。至于或因气逆,或因风邪,或因湿滞,或因脾肾虚弱,有一于此,皆能生痰。使欲治痰而不治其所以痰,则痰终不能治,而喘何以愈哉?
气分受邪,上焦气实作喘,或怒气郁结伤肝,而人壮力强,胀满脉实者,但破其气而喘自愈,宜廓清饮四磨饮四七汤萝卜子汤苏子降气汤之类主之。或阳明气秘不通而胀满者,可微利之。

《哮證治》

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未发时以扶正气为主,既发时以攻邪气为主。扶正气者,须辩阴阳,阴虚者补其阴,阳虚者补其阳,攻邪气须分微甚,或散其风,或温其寒,或清其痰火。然发久者气无不虚,故于消散中宜酌加温补,或于温补中宜量加消散,此等證候,当惓惓以元气为念,必使元气渐充,庶可望其渐愈。若攻之太过,未有不致日甚而危者。
《石室秘箓》〈臣陈士铎著〉《喘病治法》
急治者,不可须臾缓也。如人忽感风邪,寒入乎肺经,以致一时喘急,抬肩大喘,气逆痰吐不出,又不能卧是也。方用柴胡当归黄芩甘草半夏射干各一钱,桔梗麦冬茯苓各二钱,水煎服。此方妙在用柴胡射干桔梗以舒发肺金之气,用半夏以祛痰,用黄芩以去火。盖外感寒邪,则内必变为热證,今用黄芩以清解之。然徒用黄芩,虽曰清火,转足以抑遏其火气,妙在用桔梗射干柴胡一泒辛散之品,转足以消火灭邪,此急治之一法。
凡人有气喘不得卧,吐痰如泉涌者,舌不燥而喘不甚,一卧则喘,如此非外感之风邪,乃肾中之寒气也。盖肾中无火,则水无所养,乃上泛而为痰,将胃中之水,尽助其汹涌之势,而不可止遏矣。法当用六味丸汤,加附子肉桂大剂饮之,则肾宫火热,而水有所归,水既归宫,喘逆之气,亦下安而可卧。盖人之卧,必得肾气与肺气相交,而后河车之路,平安无奔逆也。方中补其肾火,何以安然能卧?不知肾为肺之子,子安则母亦宁。肺金之气,可归于肾宫,以养其耗散之气矣,此所以补肾火,正所以养肺金也。况六味丸全是补肾水之神剂乎?水火同补,而肺金更安,肺肾相安,有不卧之而甚适者乎?
喘證不同,有虚喘,有实喘。实喘看其證若重而实轻,用黄芩二钱,麦冬三钱,甘草五分,柴胡苏叶山豆根半夏乌药各一钱,水煎服,一剂喘止,不必再服也。然实證之喘气太急,喉必作声,肩必抬起,非若虚喘气少急而喉无声,肩不抬也。虚喘乃肾气大虚,而脾气又复将绝,故奔冲而上,欲绝尚未绝也。方用救绝止喘汤,人参熟地各一两,山茱萸白芥子各三钱,麦冬五钱,五味子牛膝各一钱,水煎服。一剂轻,二剂喘止,十剂全愈。此病实死證也,幸几微之气,留连于上下之间,若用凉药以平火,是速其亡也。然用桂附以补火,亦速其亡。盖气将绝之时,宜缓续而不宜骤续,譬如炉中火绝,止存星星之火,宜用薪炭引之,若遽投之以硫黄之类,反灭其火矣。更以寒凉之物动之,鲜有生气矣。方中妙在一泒补肾补肺之药,与人参同用,则直入于至阴之中而生其气,肾气生而肺气亦生,自能接续于无何有之乡。况人参又上生肺以助肾之母,子母相生,更能救绝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