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一百九十四卷目录

 医部汇考一百七十四
  胁门三
  方二〈古萸连丸 盐煎散 泻青丸 抑青丸 控涎丹 柴胡清肝汤 匀气丸 神保丸 三柴胡饮 大温中饮 排气饮 解肝煎 化肝煎 左归饮 小营煎 大补元煎 逍遥饮 三阴煎 七福饮 大营煎 大和中饮 决津煎 连𧄍败毒散 败毒流 气饮 内托流气散 紫金丹 活命饮 八珍汤 栀子清肝汤 一粒金丹 防风通圣散 胜金丹 托里消毒散〉
  单方
  针灸
  导引
  医案

艺术典第一百九十四卷

医部汇考一百七十四

胁门三

方二古萸连丸《入门》下同〉一名左金丸,治肝火气从左胁起。

黄连六两, 吴萸一两。
右二味为末,水丸或蒸饼,丸菉豆大,白汤下。

盐煎散

治男妇形寒饮冷,右胁心腹㽲痛。

当归身, 川芎, 白芍药, 三棱, 莪朮, 青皮,枳壳, 白茯苓, 厚朴, 神曲, 麦芽, 小茴香,木香各等分。
右每服四钱,葱白一根,食盐少许,水煎服。冷痛加官桂。

泻青丸

治肝经郁热,两胁因怒作痛。

龙胆草三钱, 当归身, 川芎, 山栀仁, 大黄,羌活, 防风各五分。
右为末,蜜丸芡实大,每一二丸,竹叶薄荷煎汤化下。

抑青丸《丹溪心法》

治肝火胁痛。

黄连半斤,
右为末,蒸饼糊为丸。

控涎丹

治一身及两胁走痛,痰挟死血者。

甘遂面裹煨。 大戟制, 真白芥菜子炒各等分。
右为末,加桃仁泥,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丸,渐加至十丸,临卧姜汤下。

柴胡清肝汤

治肝火壅盛,并胁生痈疽。

川芎, 当归, 防风, 生地黄, 柴胡, 黄芩,山栀仁, 天花粉, 牛蒡子, 连𧄍, 白芍药,甘草各一钱。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匀气丸《医学纲目》下同〉

专治胁痛。

山栀, 熟地, 茯苓, 细莘, 桂心, 川芎各等分。
右研为末,加羊脂煎服。

神保丸

治心膈痛,腹痛,血痛,肾气胁下痛,大便不通,气噎,宿食不消。

木香, 胡椒各二钱半, 巴豆十枚,去皮心膜研,乾蠍七枚。
右四味,共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麻子大,亦用朱砂为衣,每服五丸。心膈痛,柿蒂灯心汤下。腹痛,柿蒂煨姜汤下。血痛,炒姜酢汤下。肾气胁下痛,茴香酒下。大便不通,蜜汤调槟榔末一钱下。气噎,木香汤下。宿食不消,茶酒任下。

三柴胡饮《景岳全书》下同〉

三为木数,从肝经血分也。治外感寒热胁痛者。

柴胡二三钱, 当归二钱,〈溏泄者易熟地。〉 芍药一钱半,炙甘草, 陈皮各一钱, 生姜三五片。
右水一钟半,煎七八分,温服。
如微寒欬呕者,加半夏一二钱。

大温中饮

治元气本虚,阴邪未解,而胁痛畏寒者。

熟地三五七钱, 白朮,〈冬用。〉 当归各三五钱,〈泄泻者,代以山药。〉 炙甘草一钱, 人参二三钱,甚者加至一两。肉桂, 乾姜炒熟各一二钱,〈或用煨生姜三五七片代之,亦可。〉柴胡二三四钱, 麻黄一二三钱。
右水二钟,煎七分,去浮沫,温服,或略盖取微汗。
如气虚,加黄芪二三钱。如寒甚阳虚者,加制附子一二钱。
头痛,加川芎或白芷细莘。
阳虚气陷,加升麻。
如肚腹泄泻,宜少减柴胡,加防风细莘亦可。

排气饮

治内伤肝胆,气逆不顺而胁痛者。

陈皮, 藿香, 枳壳各一钱五分。 厚朴一钱,木香七分或一钱。 香附, 乌药, 泽泻各二钱。
右水一钟半,煎七分,热服。
如气逆之甚者,加白芥子沉香青皮槟榔之属。如呕而兼痛者,加半夏丁香之属。

解肝煎

治暴怒伤肝,胸胁胀痛者。

陈皮, 半夏, 厚朴, 茯苓各一钱半。 苏叶,芍药各一钱。 砂仁七分。
右水一钟半,加生姜三五片,白芥子一钱,煎服。

化肝煎

治怒气伤肝,因而气逆动火,致为烦热,胁痛,胀满,动血等證。

青皮, 陈皮, 白芍药各二钱。 丹皮, 栀子炒,泽泻各钱半。〈下部见血易甘草。〉 土贝母二三钱。
右水一钟半,煎七八分,食远温服。
如大便下血者,加地榆。小便下血者,加木通,各一钱五分。
如兼寒热,加柴胡一钱。
如火盛,加黄芩一二钱。
如胁腹胀痛,加白芥子一钱。胀滞多者,勿用芍药。

左归饮

此壮水之主剂也。治房劳过度,肾阴虚损,胸胁隐隐作痛者。

熟地二三钱或至一二两, 山药, 枸杞各二钱,炙甘草一钱, 茯苓一钱半, 山萸一二钱。〈畏酸少用。〉
右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
如肾热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二钱。
阴虚不宁者,加女贞子二钱。上实下虚者,加牛膝二钱以导之。

小营煎

治證同上。

当归, 白芍药酒炒, 山药炒, 枸杞子各二钱,熟地二三钱, 炙甘草一钱。
右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如气滞有痛者,加香附一二钱引而行之。

大补元煎

治證同上。

人参少则用一二钱,多则用一二两。 山药炒,杜仲各二钱。 熟地少则用二三钱,多则二三两。枸杞, 当归各二三钱。〈泄泻者去之。〉 炙甘草一二钱,山茱萸一钱。〈畏酸吞酸者去之。〉
右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如元阳不足,多寒者,加附子,肉桂炮姜之类,随宜用之。
如气分偏虚者,加黄芪白朮。如胃口多滞者,不必用。
如滑泄者,加五味故纸之属。

逍遥饮

治忧思伤脾而胁痛者。

当归二三钱, 芍药, 茯神各钱半, 陈皮八分,熟地三五钱, 枣仁炒二钱, 远志制三五分,炙甘草一钱。
右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如妇人经水过期兼痛滞者,加酒炒香附一二钱。

三阴煎

治證同上。

当归二三钱, 熟地黄三五钱, 炙甘草一钱,芍药酒炒, 枣仁炒各二钱, 人参随宜。
右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
如呕恶者,加生姜三五片。
汗多烦躁者,加五味子十四粒。
汗多气虚者,加黄芪一二钱。如有胀闷,加陈皮一钱。

七福饮

治證同上。

人参, 熟地各随宜。 当归二三钱, 白朮炒一钱半, 炙甘草一钱, 枣仁炒二钱, 远志制三五分。
右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或加生姜三五片。

大营煎

治劳倦伤肝脾气血而胁痛者。

当归二三钱或五钱, 熟地三五七钱, 枸杞子,杜仲炒去丝各二钱, 炙甘草, 肉桂各一二钱,牛膝一钱半。
右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如气虚者,加人参白朮。
中气虚寒呕恶者,加炒焦乾姜一二钱。

大和中饮

治食积胁痛。

陈皮一二钱, 枳实一钱, 砂仁五分, 山楂肉,麦芽各二钱, 厚朴, 泽泻各一钱半。
右水一钟半,煎七八分,食远温服。
胀甚者,加白芥子。
胃寒无火或恶心者,加炮乾姜一二钱。
疼痛者,加木香乌药之类。
多痰者,加半夏。

决津煎

治妇人血滞胁腹连痛者。

当归二三钱, 芍药, 茯神各钱半, 陈皮八分,熟地三五钱, 枣仁炒二钱, 远志制三五分,炙甘草一钱。
右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如经水过期,兼痛滞者,加酒炒香附一二钱。

连𧄍败毒散

治内丹并一切肿毒。

当归, 连𧄍, 黄芩, 生甘草, 麦门冬, 木通,柴胡, 前胡, 黄连, 生地。
右姜二片,枣一枚,水二钟煎服。
败毒流气饮《疮疡全书》下同〉
治上下肋痈。

紫苏叶, 桔梗, 枳壳, 防风, 柴胡, 生甘草,川芎, 白芷, 白芍药, 当归, 羌活, 白茯苓,乌药, 陈皮。
右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内托流气饮治前證。

人参, 黄芪, 厚朴, 生甘草, 紫苏叶, 桔梗,枳壳, 白芍药, 当归身, 防风, 乌药, 白芷,川芎。
右姜三片,枣一枚,食前服。

紫金丹

一名神仙解毒万病丸。又名追毒丸。又名玉枢丹。治一切痈疽肿毒。

文蛤,淡红黄色者,搥碎洗净三两。 麝香三钱。山慈姑,去毛皮洗净二两。 红芽大戟洗净两半。续随子去壳研细,以纸包压去油再研一两。
右各另为细末和匀,以糯米粥和合,于木臼中杵千馀下,每料分作四十锭,于端午重阳七夕合,如欲急用,辰日亦得,勿令妇人孝妇不具足人及鸡犬之类见之。合宜珍重,否则无效。

活命饮

治一切疮疡,未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圣药也。

滴乳香研, 防风, 白芷, 贝母, 赤芍, 花粉,当归尾, 明没药研。 皂角刺炒, 穿山甲酥炙,甘草节各一钱。 陈皮, 金银花各三钱。
右为粗末,大者四两,小者二两,作一剂,无灰酒十茶钟,疮小五茶钟,入有嘴瓶内,以厚纸封口,勿令泄气,煎至三大钟,去查,作三次服,接连不断,随疮上下服。能饮酒者,服药后再饮三五杯。此药并无酒气,不动脏腑,不伤气血,忌酸薄酒铁器。服后侧睡觉。痛定回生,神功浩大,不可臆度。

八珍汤

治胁痈已溃诸證,调和荣卫,顺理阴阳,滋养气血,进美饮食,和表里,退虚热,为气血俱虚之大剂也。

川芎, 臼芍药, 当归, 熟地黄, 人参, 白朮,茯苓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右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栀子清肝汤

治少阳经虚,肝火风热上攻,遂成胁痈,或寒热甚,胸满,口苦舌乾。

牛蒡子, 柴胡, 白芍药, 石膏, 当归, 川芎,山栀, 丹皮各一钱。 黄芩, 黄连, 甘草各五分。
右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服。

一粒金丹

治一切恶疮痈肿,无名肿毒。

沉香, 木香, 乳香各五分。 巴豆霜一钱五分。
右为细末,照秤分数和匀,用黑肥枣个半,去皮捣烂,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量人虚实,先呷水一口,行一次,胃气壮实者,只可呷水三四口,不可太过。后用水一口,送药下行,尽数,次以米饮补之。

防风通圣散

治腰胁丹毒疮疡,解暑月热毒,或遍身头面恶疮。

芍药焙, 芒硝, 滑石煅, 川芎, 大黄酒炒,桔梗, 石膏,煅 荆芥, 麻黄各四分半。 山栀,白朮, 连𧄍, 当归, 薄荷叶, 生甘草, 防风,黄芩焙各八分。
右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服。按此方非表里俱实,大小便秘者,恐不可用,宜审之。

胜金丹

治痈疽肿痛。

麝香, 白砒制各五分。 蟾酥一钱, 通明雄黄,辰砂飞, 乳香研, 没药研, 血竭研各一钱半。全蠍泡炙, 天龙去头足炙, 穿山甲炙各三钱。僵蚕炙去丝五钱。
右为细末和匀,每服三分,赤砂糖调;葱头酒送下,取汗为度。

托里消毒散

治胁痈已成,不得内消者,宜服此药以托之。未成者可消,已成者即溃,腐肉易去,新肉易生。此时不可用内消泄气寒凉等药,致伤脾胃为要。

人参, 川芎, 白芍药, 黄芪, 当归, 白茯苓,白朮, 金银花各一钱。 白芷, 甘草, 皂角刺,桔梗各五分,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脾弱者,去白芷倍人参。

单方

胁下痃癖,煮黄丸,用雄黄一两,巴豆五钱,同研,入白面二两,滴水丸梧子大,每服二十四丸,浆水煮三十沸,入冷浆水,沉冷吞下,以利为度,如神。《保命集》。〉病后胁胀天行,病后两胁胀满,熬盐熨之。《外台秘要》。〉胁破肠出,急以油抹入,煎人参枸杞汁淋之。内吃羊肾粥,十日愈。《得效方》。〉
酒癖胁胀,时复呕吐,腹有水声,川芎藭三棱炮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葱白汤下。《圣济总录》。〉
心烦胁痛,连胸欲死者,香薷捣汁一二升服。《肘后方》。〉腹胁积块,风化石灰末半斤,瓦器焙极热,稍冷,入大黄末一两,炒热,入桂心末半两,略炒,下米酢搅成膏,摊布贴之。
又方:大黄二两,𥐚硝一两,为末,以大蒜同捣膏和贴之。或加阿魏一两,尤妙。《丹溪心法》。〉
胸胁痛,用薏苡根剉煮浓汁,服三升,乃定。《肘后方》下同。〉腰胁卒痛,大豆炒二升,酒三升,煮二升,顿服。
心胸胁下,有邪气结实硬痛胀满者,用生姜一斤,捣查留汁,慢炒,待润,以绢包于患处,款款熨之,冷再以汁炒,再熨,良久豁然宽快也。《伤寒槌法》。〉
胁下刺痛,小茴香一两,炒枳壳五钱,麸炒为末,每服二钱,盐酒调下,神效。《袖珍方》。〉
胸胁气逆胀满,茯苓一两,人参半两,每服三钱,水煎服,日三。《圣济总录》。〉
鬼击之病,胁腹绞痛,或即吐血衄血下血,一名鬼排。白犬头取热血一升饮之。《百一方》。〉
胁风痛,用枳实煎服,末服,并佳。《本草》下同。〉
两胁痛,用枳壳煎服,末服,并佳。
痰饮结聚,两胁胀痛,旋蕧花水煎服之。
风胁痛,防风水煎服之。
瘀血在胁下坚痛,蛴螬焙为末,和酒服。
肾气冲胁,如刀刺痛,喘息不得,生茴香捣汁一合,投热酒一合,和服。〈孟诜。〉
胁骨疼痛,因惊伤肝者,枳壳一两,麸炒,桂枝生半两为细末,每服二钱,姜枣汤下。《本事方》。〉
胸胁痛满,羚羊角烧末,水服方寸匕。《子母秘录》。〉

针灸

《素问》曰:肝热病者,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
热病先胸胁痛,手足躁,刺足少阳,补足太阴。病甚者为五十九剌。
热病先眩冒而热,胸胁满。刺足少阴少阳。
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欬。
䏚络季胁引少腹而痛胀,刺譩嘻。风寒入舍于肺,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
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欬而汗,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欬者,温衣饮食一日已。左刺右,右刺左,病立已。不已,复刺如法。
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灵枢》曰:胃病者,腹䐜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
足少阳之筋,其病上乘䏚,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蹻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春痹也。足少阴之筋,其病下引脐,两胁痛引膺口,脊内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曰孟秋痹也。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腢,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甚成息贲,胁急吐血,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冬痹也。
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前,及胸痛息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冬痹也。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热病胸胁满,取之涌泉。
黄帝曰:卫气之留于腹中,蓄积不行,菀蕴不得常所,使人肢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伯高曰:其气积于胸中者,上取之,积于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满者,旁取之。黄帝曰:取之奈何?伯高对曰:积于上,泻大迎天突喉中,积于下者,泻三里与气街,上下皆满者,上下取之与季胁之下一寸,重者鸡足取之。诊视其脉,大而弦急,及绝不至者,及腹皮急甚者,不可刺也。黄帝曰:善。
左胁应春分,其日乙卯,右胁应秋分,其日辛酉,凡此者,善候八正所在之处,所主左右上下,身体有臃肿者欲治之,无以其所直之日渍治之,是谓天忌日也。《甲乙经》曰:气逆上刺膺中陷者,与胁下动脉胆俞主之。
胸胁榰满,痛引胸中,华盖主之。
胸胁榰满,痹痛骨疼,饮食不下,呕逆气上烦心,紫宫主之。
胸中满不得息,胁痛骨疼,喘逆上气,呕吐烦心,玉堂主之。
胸胁榰满,鬲塞,饮食不下,呕吐,食复出,中庭主之。胸胁榰满,不得息,欬逆乳痈,洒淅恶寒,神封主之。胸胁榰满,鬲逆不通,呼吸少气,喘息,不得举臂,步郎主之。
胸胁榰满,喘满上气,呼吸肩息,不知食味,气户主之。胸胁榰满,却引背痛,卧不得转侧,胸乡主之。
大气不得息,息即胸胁中痛,实则其身尽寒,虚则百节尽纵,大包主之。
胸胁榰满瘈疭,引脐腹痛,短气烦满,巨阙主之。伤食胁下满,不能展转反侧,目青而呕,期门主之。胸胁榰满,劳宫主之。
胸胁胀,肠鸣切痛,太白主之。
暴胀胸胁榰满,足寒,大便难,面唇白,时呕血,太冲主之。
胸胁榰满,恶闻人声与木音,巨虚上廉主之。
胸胁榰满,寒如风吹状,侠溪主之。
胸胁榰满,头痛项内寒,外丘主之。
胁下榰满,呕吐逆,阳陵泉主之。
《金匮要略》曰: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讝语,曰,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千金方》曰:通谷章门曲泉鬲腧期门食窦陷谷石门,主胸胁支满。
本神颅息,主胸胁相引,不得倾侧。
肝输脾输志室,主两胁急痛。
肾输,主两胁引痛。
期门缺盆,主胸中热,息贲,胁下气上。
支沟,主胁腋急痛。
腕骨阳谷,主胁痛不得息。
窍阴,主胁痛欬逆。
临泣,主季胁支痛,胸痹不得息。
阳辅,主胸胁痛。
环跳至阴,主胸胁痛无常处,腰胁相引急痛。太白,主胸胁胀切痛。
胆输章门,主胁痛不得卧,满呕无所出。
大包,主胸胁中痛。
华盖紫宫中庭神藏灵墟胃腧侠溪步郎商阳上廉三里气户周荣上脘劳宫涌泉阳陵泉,主胸胁拄满。膺窗,主胸胁痈肿。
中脘承满,主胁下坚痛。
关元期门少商,主胁下胀。
尺泽少泽,主短气胁痛心烦。《医学纲目》曰:伤寒胁痛,取支沟阳陵泉。
胁痛取悬钟窍阴,此二穴左取右,右取左,窍阴出血妙,外关三里,此一穴正取。
闪脞胁痛,取支沟章门中封阳陵泉。
怒气胁痛,行间。
伤寒后胁痛,期门。
治胁并胸痛不可忍,取期门四分,章门六分,灸七壮至七七壮,行间丘墟涌泉。
胸胁痛,取期门,沿皮三寸,支沟胆俞,沿皮半寸。胸胁胀满痛,取公孙三里太冲三阴交。
腰胁痛,取环跳至阴太白阳辅。
胁肋痛,取支沟透间,使泻之外关,透内关,如取支沟,不必再取外关。
胁痛取阳陵泉。
《古今医统》曰:胁痛刺关元,仍服小柴胡汤。
《景岳全书》曰:治卒胁痛,不可忍,用蜡绳横度两乳中半,屈绳,从乳斜趋痛胁下,绳尽处,灸三十壮,更灸章门七壮,丘墟三壮,可针入五分。

导引

《养性书》曰:以手交项上相握,自极治胁下痛。坐地交两手,著不周遍,握当挽,久行,实身如金刚,令息调长如风云如雷。
《保生秘要》曰:胁痛先念痛处,想火烧之。
气虚血弱,涩干肝则肝气不顺,搠胁而痛,春月木旺,宜常嘘吸为补泻之法,和其肝气,勿食诸肝,以免死气入肝,伤其魂也。宜烧苍朮香。清晨饮屠苏酒,马齿苋,以祛一年不正之气。大扺阳气初升,景物融和,当眺览园林,寻春郊外,以畅春生之气。

医案

《儒门事亲》曰:洛阳孙伯英因诬狱,妻子被系,逃于故人家,是夜,便觉胁痛,托故人求药。故人曰:有名医张戴人适在焉。当与公同往。时戴人宿酒未醒,强呼之,故人曰:吾有一亲人病欲求诊。戴人隔窗望见伯英曰:此公伏大惊恐。故人曰:何以知之?戴人曰:面青脱色,胆受怖也。后会赦乃出,方告戴人。
上渠卜家一男子,年二十八岁,病身弱,四肢无力,面色苍黄,左胁下身侧如癖状,每发则痛无时,食不减,大便如常,小便微黄,已二三载矣。诸医技穷,求戴人治之,视其部分,乃足厥阴肝经,兼足少阳胆经,张曰:甲胆乙肝,故青,其黄者脾也。诊胆脉小,此因惊也,惊则胆受邪,腹中当有惊,涎绿水。病人曰:昔曾屯军被火,自是而疾。戴人夜以舟车百五十丸,浚川散四五钱,加生姜自然汁,平旦果下绿水四五行。或问大加生姜何也?荅曰:辛能伐木也。下后觉微痛,令再下之,比前药减三之一,又下绿水三四行,痛止思食,反有力。戴人谓卜曰:汝妻亦当病。卜曰:太医未见吾妻,何以知之?曰:尔感此惊几年矣?卜省曰:当被火时,我正在草堂中熟寐,人惊唤我,睡中惊不能言,火已塞门,我父拽出我火中,今五年矣。张曰:汝胆被火惊,甲乙乘脾土,是少阳相火乘脾,脾中有热,故能食而杀谷,热虽能化谷,其精气不完,汝必无子。盖败经反损妇人,汝妻必手足热,四肢无力,经血不时。卜曰:吾妻实如此,亦已五年矣。他日门人因观内经言,先泻所不胜,次泻所胜之论,其法何如以问张。张曰:且如胆木乘胃土,此土不胜木也。不胜之气,寻救于子,己土能生庚金,庚为大肠,味辛者为金,故大加生姜,使伐木,然先不开脾,土无由行也,遂用舟车丸先通其闭塞之路,是先泻其所不胜,后用姜汁调浚川散大下之,是次泻其所胜也。大扺阳干尅阳干,腑尅腑,脏尅脏。戴人出游,道经阳夏,问一旧友,其人病已危矣。戴人往视之。其人曰:我别无病,三年前当隆暑时,出村野,有以煮酒馈予者,适村落无汤器,冷饮数升,便觉左胁下闷,渐痛结硬,至今不散,针灸磨药,殊不得效。戴人诊其两手脉,俱沉实而有力,先以独圣散吐之,一涌二三升,色如煮酒,香气不变。后服和脾散湿药,五七日百脉冲和,始知针灸无功,徒增苦楚矣。
一缁侣好茶成癖,积在左胁,戴人曰:此与肥气颇同,然痎疟不作,便非肥气,虽病十年,不劳一日,况两手脉沈细,有积故然,吾治无针灸之苦,但小恼一晌,可享寿尽期。先以茶调散吐出宿茶水数升,再以水如意湔之,又涌数升,皆作茶色。次以三花神佑丸九十馀粒,是夜泻二十馀行,脓水相兼,燥粪瘀血,杂然而下。明日,以除湿之剂服十馀日,诸苦悉蠲,神清色莹。《东垣十书》曰:李兄年四十馀而面稍白,神甚劳,忽胁下生一红肿如桃,一人教用补剂,众笑且诽,于是以流气饮十宣散杂而进之。旬馀,召予视之,予曰:非惟不与补药,抑且多得解利,血气俱惫矣。已而果然。《丹溪心法》曰:金氏子因骑马跌扑,次年左胁胀痛,医与小柴胡汤,加草龙胆青皮等药,不效,来求治。诊其脉左手寸尺皆弦数而涩,关脉芤而急,右三部数而虚,予曰:明是瘀血證。用抵当丸一剂,下黑血二升许;后以四物汤,加减调理而安。
寿四郎右胁痛,小便赤少,脉少弦不数,此内有陈久积痰饮,因外感风寒所遏,不能宣散,所以作痛。与龙荟丸三十五粒,保和丸三十粒,细嚼姜片,以热汤下。服后,胁痛已安,小便尚赤少再与白朮三钱,陈皮芍药各二钱,木通钱半,条芩一钱,甘草五分,姜三片,煎热饮之,瘥。
一妇人脾疼带胁痛,口微乾,问已多年,时尚秋,用二陈汤,加川芎乾葛青皮木通,下龙荟丸二十粒而安。章宅张郎气痛自右胁,时作时止,脉沉而弦,小便时有赤色,吞酸,喜呕出食,此湿痰在脾肺间,所以肝上乘之。小柴胡汤去黄芩,加川芎白朮木通滑石芍药,生姜,煎汤,下保和丸三十五粒。
《薛氏医案》曰:濒湖一男子患伤寒,仰卧一月,且耳聋,予意其病必在少阳,故胁痛不能转侧及耳聋也。与小柴胡汤,加山栀一剂,即能转侧,尾闾处内溃皆蛆,耳亦罕闻,盖少阳属风木,而风木能生虫也,其在少阳宜矣。
一妇人欬嗽,胁痛发热,日晡益甚,用加味逍遥散,加熟地治之而愈。后因劳役多怒,前證仍作,又少阳寒热往来,或欬嗽遗尿,皆属肝虚火旺,阴挺痿痹,用前散及地黄丸而痊。
一男子脾胃不和,服香燥行气之药,饮食少思,两胁胀闷,服行气破血之药,致饮食不入,右胁胀痛,喜手按之。予曰:乃肝木尅脾土,而脾土不能生肺金也。用滋化源之药四剂,诸證顿退。予又曰:火令在迩,当再补脾土以养肺金。不信,后复作,吐脓而殁。
一男子房劳兼怒,风府胀闷,两胁胀痛,予作色欲损肾,怒气伤肝,用六味地黄丸料,加柴胡当归一剂而安。
儒者杨文魁素唾痰,诸药不应,服牛黄清心丸,吐痰甚多,或头运,或热从胁起,左脉洪大有力,右脉浮大而无力。予曰:此足三阴亏损,虚火不能归源,用补中益气加麦冬五味,及加减八味丸补其化源而愈。一男子因劳发热,胁下肿痛,脉虽大而按之无力,此气血虚,腠理不密,邪气袭于肉里而然也。河间云:若人饮食疏,精神衰,气血弱,肌肉消薄,荣卫之气短促而涩滞,故寒薄腠理闭郁而痈肿也。当补之以接虚怯之气。遂以补中益气汤,加羌活四剂,少可,去羌活又十馀剂而愈。
一男子胁肿一块,日久不溃,按之微痛,脉微而涩,此形證俱虚也。《经》曰:形气不足,病气不足,当补不当泻。予以人参养荣汤治之。彼不信乃服流气饮,虚證悉至,方服前汤,月馀少愈,但肿尚硬,以艾叶炒热熨患处,至十馀日脓成,以火针刺之,更灸以豆豉饼,又服十全大补汤百剂而愈。盖流气饮通行十二经,则诸经皆为所损,况胆经之血原少,又从而损之,几何不至于祸邪?凡一经受病,则当主于其经,苟不察其由,泛投尅伐之剂,则诸经被戕,能无危乎?河间云:凡疮止于一经或兼二经者,止当求责其经不可干扰馀经也。
一男子因怒左胁肿一块,不作痛,脉涩而浮。余曰:此肝经邪火炽甚,而真气不足为患,皆宜培养气血为主。若使草率敷贴,俱致不救。
一男子年三十馀岁素饥寒,患右肋肿,如覆瓢,转侧作水声,脉数。《经》曰:阴虚阳气凑袭,寒化为热,热甚则肉腐为脓,即此證也。及按其肿处即起,是脓已成矣。遂以浓煮黄芪六一汤,令先饮二钟,然后针之,脓出数碗许虚證叠现,遂以大补药治之,三月馀而愈。大抵脓血大泄,气血必虚,当峻补之,虽有他病,皆宜缓治。盖元气一复,诸病自退,若老弱之人,不问肿溃,尤当补也。
一男子因怒,胁下作痛,以小柴胡汤,对四物,加青皮桔梗枳壳治之而愈。
一妇人因怒,胁下肿痛,胸膈不利,脉沈迟,以方脉流气饮,数剂少愈。以小柴胡汤对二陈加青皮桔梗贝母,数剂顿退。更以小柴胡汤对四物二十馀剂而痊。一妇人胁患痈,未成脓,恶寒脉紧,以十宣散加柴胡二剂,表證悉退。更以托里散数剂,脓溃而愈。
一男子近胁患毒,肿而不溃,投大补之剂,溃而已。愈后,患弱證而殁。
一上舍年逾四十,因怒胁内作痛不止,数日后,外结一块,三寸许,漫肿,色不赤,按之微痛。予谓怒气伤肝,致血伤气郁为患,以小柴胡汤对四物,倍用芎归黄芪贝母肉桂治之。彼谓丹溪云:肿疡内外皆壅,宜托里表散为主。又云:凡疮未破,毒攻脏腑,一毫热药断不可用。况此證为气血凝滞,乃服流气饮愈虚。始信而复求治视之虚證并臻诊之胃气更虚。彼欲服予前药,予谓急者先治,遂以四君子汤,加酒炒芍药炮乾姜四剂,少得,更加当归,又四剂胃气渐醒,乃去乾姜,又加黄芪芎归肉桂数剂,疮色少赤,并微作痛。又二十馀剂而脓成,针之,却与十全大补汤,喜其谨疾,又两月馀而瘳。夫气血凝滞,多因营卫之气弱,不能运散,岂可复用流气饮以益其虚?况各经血气多寡不同,心包络膀胱小肠肝经,多血少气,三焦胆肾心脾肺,少血多气,然前證正属胆经少血之脏,人年四十以上,阴血日衰,且脉證俱属不足,疡肿内外皆壅,宜托里散为主,乃补气血药而加之以行散之剂,非专攻之谓也。若肿焮烦躁,脉大,辛热之剂,不但肿疡不可用,虽溃疡亦不可用也。凡患者须分经络气血,地部远近,年岁老幼,禀气虚实,及七情所感,时令所宜而治之。常见以流气十宣二药,概治结肿之證,以致取败者多矣。
一妇人胁下作痛,色赤,寒热,用小柴胡汤,加山栀川芎,以清肝火而愈。但经行之后,患处作痛,用八珍汤以补气血而安。若肝胆二经,血燥气逆所致,当以小柴胡汤,加山栀胆草芎归主之。若久而脾胃虚弱,用补中益气为主。若兼气郁伤脾而患,间以归脾汤。若朝凉暮热,饮食少思,须以逍遥散为主。
昆庠马进伯母左胛连胁作痛,遣人索治。予意此郁怒伤肝脾,用六君加桔梗枳壳柴胡升麻。彼别用疮药,益甚,始请治。其脉右关弦长,按之软弱,左关弦洪,按之涩滞,乃脾土不及,肝木太过,因饮食之毒,七情之火,而为病也。遂用前药四剂,脉證悉退;再加芎归全愈。此等證,误用败毒行气,破血导痰,必致不起。《證治准绳》曰:一人患胁疽如胡桃,微痛微肿,月馀渐大如杯。医作痰治,或作肝积,或云痞块,竟莫能效。数月遂大如盎,坚硬如石,不甚疼痛,微红漫肿,复得暴怒,胸复胀满,小水不利,脉迟而微。投以化气丸六一散,小便利,胸次宽;继投乌金散,夺命丹,间服八阵散,月馀渐消。
一人性急味厚,常服燥热之药左胁一点痛,轻诊弦,重按芤。知其痛处有脓,与四物汤加桔梗香附生姜煎十馀贴,痛处微痛如指大,针之,少时屈身脓出,与四物调理而安。
一夫人左胁内作痛,牵引胸前,此肝气不和,尚未成疮,用小柴胡加青皮枳壳四剂,少可,加芎归治之而愈。
一人连年病疟,后生子三月,病热,右胁下阳明少阳之分生一疖,甫平,左胁下相对又一疖,脓血淋漓,几死。医以四物汤,败毒散,数倍人参,以香附为佐,犀角为使大料饮乳母两月而愈。踰三月,忽腹胀生赤,如霞片,取剪刀草汁调原蚕沙敷,随消。又半月,移胀入囊为肿,黄莹裂开,两丸显露,水出,以紫苏叶盛,炭末托之旬馀而合,此胎毒證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