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二百五卷目录

 梅部汇考一
  梅图
  蜡梅图
  书经〈商书说命〉
  诗经〈召南摽梅 秦风终南有梅〉
  礼记〈内则〉
  周礼〈天官笾人〉
  尔雅〈释木〉
  山海经〈中山经〉
  大戴礼记〈夏小正〉
  贾思协齐民要术〈种梅杏〉
  毛诗陆疏广要〈摽有梅 有条有梅〉
  郭橐驼种树书〈种梅〉
  范成大梅谱〈全〉
  周密齐东野语〈玉照堂梅品〉
  林洪山家清供〈梅花汤饼 蜜渍梅花 汤绽梅 梅粥〉
  多能鄙事〈藏梅花法〉
  王世懋花疏〈梅 蜡梅〉
  王世懋果疏〈梅〉
  王象晋群芳谱〈梅〉
  花镜〈照水梅 品字梅 丽枝梅 九英梅 台阁梅 鸳鸯梅 红梅〉
  徐光启农政全书〈梅考 蜡梅花考〉
  居家必要〈作白梅乌梅法 梅酱 冰梅丸 糖脆梅〉
  高濂遵生八笺〈蒜梅 青脆梅汤 黄梅汤 凤池汤 梅苏汤 暗香汤〉

草木典第二百五卷

梅部汇考一

释名

〈诗经〉     楠〈尔雅〉
〈尔雅〉     朹〈尔雅〉
英梅〈尔雅〉    檕梅〈尔雅〉
雀梅〈尔雅〉    江梅〈梅谱〉
消梅〈尔雅〉    红梅〈梅谱〉
杏梅〈梅谱〉    樃梅〈纲目〉蜡梅〈纲目〉    黄梅〈纲目〉
檀香梅〈纲目〉   绿萼梅〈梅谱〉
重叶梅〈梅谱〉   鸳鸯梅〈梅谱〉

蜡梅图



《书经》《商书说命》《书经》《商书说命》

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诗经》《召南摽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又〉摽有梅,其实三兮。〈又〉摽有梅,顷筐塈之。
〈朱注〉摽落也,梅木名华白。实似杏而酢,南国被文王之化女子,知以贞信自守,惧其嫁不及时而有强暴之辱也。故言梅落而在树者少,以见时过而太晚也。梅在树者三,则落者又多矣。顷筐取之,则落之尽矣。〈大全〉刘氏曰:《周礼》仲春,令会男女梅落之时,则四月矣,故曰时过而太晚。

《秦风终南有梅》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传〉梅楠也。〈正义〉梅楠释木云孙炎曰:荆州曰梅,扬州曰楠,郭璞曰似杏,实酢。陆玑疏云:梅树皮叶似豫
章,叶大如牛耳。一头尖赤心,华赤黄,子青不可食。楠叶大可三四叶。一丛木理细致于豫章。子赤者,材坚。子白者,材脆。江南及新城上庸。蜀皆多樟,楠终南山与上庸、新城通,故亦有楠也。

《礼记》《内则》

浆,水,醷,滥。
〈疏〉《醷梅浆》下文云:调之以醯醢,及若醯醷,则醷是醯之类。又云:兽用梅,故知梅浆也。

桃诸,梅诸,卵盐。
〈疏〉言食桃诸梅诸之时,以卵盐和之。王肃云:诸菹也,谓桃诸梅诸,即今之藏桃也、藏梅也。欲藏之时,必先稍乾之。故《周礼》谓之乾䕩。郑云:桃诸梅诸是也,卵盐大盐也。以其盐形似鸟卵,故云大盐也。

瓜,桃,李,梅。
〈注〉皆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

脍,兽用梅。
〈注〉亦野物自相和。〈大全〉方氏曰:所以收其味。
《周礼》《天官》
笾人掌四笾之实,馈食之笾,其实枣栗桃乾䕩榛实。
〈注〉乾䕩乾梅也。有桃诸梅诸,是其乾者。〈疏〉桃诸梅诸内则文,而郑引之者,證乾䕩中有乾桃乾梅,故云是其乾者。

《尔雅》《释木》

梅楠。
〈注〉似杏实酢。〈疏〉孙炎云:荆州曰梅、扬州曰楠、郭云似杏、实酢。《诗秦风》终南云:有条有梅。陆玑云:梅树皮叶似豫樟,叶大如牛耳。一头尖赤心,华赤黄,子青不可食。楠叶大可三四叶,一丛木理细致于豫樟子赤者,材坚。子白者,材脆是也。

时英梅。
〈注〉雀梅。〈疏〉时一名英梅。郭云:雀梅似梅而小者也。

朹檕〈音计〉梅。
〈注〉朹树状似梅子,如指头。赤色似小柰可食。〈疏〉朹一名檕梅。郭云:朹树状似梅子,如指头,赤色似小柰可食。

《山海经》《中山经》

灵山,其木多桃李梅杏。
岷山,其木多梅棠。
崌山。其木多梅梓。
岐山。其木多梅梓。
云山之上其实乾腊。
〈注〉腊乾,梅也。

《大戴礼记》《夏小正》

正月梅杏杝,桃则华。
五月煮梅为豆实也。

贾思协《齐民要术》《种梅杏》

《尔雅》曰:梅楠时,英梅。郭璞注曰:梅似杏,实醋英梅。《未闻广志》曰:蜀名梅为䕩,大如雁子,梅杏皆可以为油脯,黄梅以熟。䕩作之《诗义疏》云:梅杏类也,树木叶皆如杏而黑耳,实赤于杏而醋亦生啖也。煮而曝乾为䕩,置羹臛齑中又可含以香口,亦蜜藏而食。《西京杂记》曰:侯梅、朱梅,同心梅。紫蒂梅、燕脂梅、丽枝梅、案梅花早而白,杏花晚而红。梅实小而酸,核有齑文。杏实大而甜,核无文采。白梅任调食及齑,杏则不任此用。世人或不能辨,言梅杏为一物,失之远矣。《广志》曰:荥阳白李邺中有赤杏、有黄杏、有李杏。《西京杂记》曰:文杏材有文彩,蓬莱杏是仙人所食杏也。

栽种与桃李同。
作白梅法。
梅子酸,核初成时,摘取夜以盐汁渍之。昼则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便成调鼎和齑,所在多任也。

作乌梅法。
亦以梅子核初成时,摘取笼盛于突上。薰之令乾即浓矣。乌梅入药,不任调食也。

食经曰蜀中藏梅法。
取梅极大者,剥皮阴乾。勿令得风,经二宿去盐汁。内蜜中月许,更易蜜经,年如新也。

作乌梅欲令不蠹法。
浓烧穰以汤沃之,取汁以梅投之。使泽乃出蒸之。

《毛诗陆疏广要》

《召南》摽有梅。梅杏类也,树及叶皆如杏而黑耳。曝乾为腊。置羹臛齑中,又可含以香口。
《夏小正》云:正月梅,杏、杝、桃则华五月。煮梅为豆实。郭璞云:似杏实酢。陆佃云:梅在果子华中尤香。俗云梅花优于香,桃花优于色。故天下之美,有不得而兼者多矣。女失婚姻之时,则感己之不如。故诗人以摽有梅兴焉。又诗曰:墓门有梅,有鸮萃止。言墓门之隧,既非梅之所,宜生而鸮食。葚而甘,非梅之所能养。犹之陈陀无良师傅,养成其质,以至于不义也。今江湘二浙四五月之间,梅欲黄落,则水润土溽础壁皆汗蒸郁成雨。其霏如雾,谓之梅雨。沾衣服皆败黦,故自江以南,三月雨谓之迎梅。五月雨谓之送梅。传曰: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亦花信风之类。贾思协曰:梅花早而白杏花晚,而红梅实小而酸,杏实大而甜。梅可以调鼎,杏则不任此用。世人或不能辨,言梅杏为一物,此则北人不识梅也。书曰: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七命》云:燀以秋橙,酤以春梅。正以春梅者,实尚青味酢故也。旧说大庾岭上梅南枝已落,北枝始花。罗愿云:梅先春而花其实亦早。古者以梅实荐馈食之笾,所谓乾䕩是也。《蜀志》曰:蜀名梅为䕩,大如雁子。《礼记疏》云:䕩为乾梅。《说苑》曰:越使诸发执一枝梅遗梁王,魏文帝与军士失道,大渴而无水,遂下令曰:前有梅林,结子甘酸,可以止渴。《西京杂记》云:汉初修上林苑,群臣各献名果,有朱梅、紫花梅、紫蒂梅、同心梅、丽枝梅、燕梅、侯梅。范石湖云:梅天下尤物,无问智贤愚不肖,莫敢有异议。
《尔雅》:凡三释梅,俱非吴下佳品。一云梅楠,盖交让木也。一云时英梅,盖雀梅似梅而小者也。一云朹檕梅,盖朹树状如梅,子似小柰者也。铁脚道人和雪咽之,寒香沁入肺腑者,乃是摽有梅之梅。《尔雅》独未有释文,真一欠事。《范文穆公谱》中所列种类甚多,不能具载。但绿萼梅、红梅、蜡梅不可不辨。至如梅龙盘,园之奇古。及重阳日,钱塘江上折梅。《花觞咏》有横枝对菊开之句,堪与广平一赋并传。
《秦风》有条有梅梅树皮叶似豫樟,豫樟叶大如牛耳。一头尖赤心,华赤黄,子青不可食。楠叶大可三四叶,一丛木理细致于豫樟,子赤者,材坚。子白者,材脆。荆州人曰:梅终南及新城、上庸皆多樟,楠终南与上庸、新城通,故亦有楠也。
《尔雅》云:梅楠。郭云:似杏实酢。孙炎云:荆州曰梅,扬州曰楠。《诗秦风》云:有条有梅是也。《埤雅》云:梅至北方多变而成杏。故人有不识梅者,地气使然也。《诗》曰: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条柚也,盖柚渡淮而为枳,梅变而成杏。今终南之所生,有条有梅,而材实成焉。以譬人君之道化也。《尔雅翼》云:楠,大木也。可以为舟,又可以为棺。故古称楩楠豫樟,以为良木之类。任昉云:黄金山有楠木,一年东边荣,西边枯。一年西边荣,东边枯。张华云:交让木。宋子京云:让木,即楠也。其木直上,柯叶不相妨,蜀人号让木。《名物疏》云:按陆玑所释,梅自是楠木。似豫樟者,豫樟大树。所谓生七年而可知,可以为棺舟者也。陈文帝尝出楠材造战舰,即此楠也。若今之所谓梅,乃古和羹之梅笾,实之乾䕩。郭璞云:似杏实酢者也。若《尔雅》之梅楠,乃陆云似豫樟者,景纯不当以似杏实酢解之。草木同名异种者甚多,如山槚名条,柚亦名条,岂可以上文之条为柚耶。朱传于摽有梅,既具释,此章不复云,似合二为一矣。
按条是槄、梅是楠,尔雅与陆疏甚合此篇,乃秦人誇美其君之词。借巨材以起兴,若陆农师指条为柚,指梅为杏,取渡淮变化之义,益无谓矣。今并录之以见其误。

《郭橐驼种树书》《种梅》

桑上接梅,梅则不酸。
凡移大梅树,去其枝梢大,其根盘沃以沟泥,无不活者。
苦楝树上接梅,花则成墨梅。
《范成大梅谱》《序》
梅天下尤物,无问智贤愚不肖,莫敢有异议。学圃之士必先种梅,且不厌多。他花有无多少,皆不系重轻。余于石湖玉雪坡既有梅数百本,比年又于舍南买王氏僦舍七十楹,尽拆除之,治为范村,以其地三分之一与梅。吴下栽梅特盛,其品不一,今始尽得之随所得。为之谱以遗好事者。
江梅遗核,野生不经栽接者又名直脚梅,或谓之野梅。凡山间水滨、荒寒清绝之趣,皆此本也。花稍小而疏瘦,有韵香最清,实小而硬。
早梅花胜直脚梅。吴中春晚二月始烂漫,独此品于冬至前已开,故得早名。钱塘湖上亦有一种开尤早。余尝重阳日亲折之,有横枝对菊开之句留都。卖花者争先为奇。冬初折未开枝置浴室中薰蒸,令拆强名早梅,终琐碎无香。余顷守桂林,立春梅已过。元夕则尝青子,皆非风土之正。杜子美诗云: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惟冬春之交,正是花时耳。
官城梅,吴下圃人以直脚梅择他本。花肥实美者接之,花随敷腴,实亦佳可入煎造。唐人所称官梅,止谓在官府园圃中,非此官城梅也。
消梅花,与江梅官城梅相似,其实圆小,松脆多液,无滓。多液则不耐日乾,故不入煎造,亦不宜熟。惟堪青啖北梨亦有一种轻松者,名消梨,与此同意。
古梅,会稽最多,四明吴兴亦间有之。其枝樛曲,万状苍藓,鳞皴封满。花身又有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初谓古木。历久风日致,然详考会稽所产虽小株,亦有苔痕。盖别是一种,非必古木。余尝从会稽移植十本。一年后,花虽盛发,苔皆剥落殆尽。其自湖之武康所得者即不变。移风土,不相宜。会稽隔一江,湖苏接壤,故土宜,或异同也。凡古梅多苔者,封固花叶之眼。惟罅隙间始能发花。花虽稀而气之所钟,丰腴妙绝。苔剥落者,则花发仍多,与常梅同。
去城都二十里,有卧梅偃蹇十馀丈。相传唐物也,谓之梅龙。好事者,载酒游之。
清江酒家有大梅,如数间屋。傍枝四垂周遭,可罗坐数十人。任子严运使,买得作凌风阁。临之,因遂筑大圃,谓之盘园。余生平所见梅之奇古者,惟此两处为。《冠随笔记》之附古梅后。
重叶梅花,头甚丰,叶重数层,盛开如小白莲。梅中之奇品。花房独出而结实多,双尤为瑰异极。梅之变化,工无馀巧矣。近年方见之蜀海棠有重叶者,名莲花。海棠为天下第一,可与此梅相对。
绿萼梅,凡梅花跗蒂,皆绛紫色。惟此纯绿,枝梗亦青,特为清高,好事者比之九疑仙人。萼绿华京师艮岳有萼绿华堂,其下专植此本,人间亦不多有,为时所贵重。吴下又有一种萼,亦微绿,四边犹浅绛,亦自难得。
百叶缃梅,亦名黄香梅,亦名千叶香梅。花叶至二十馀瓣,心色微黄,花头差小而繁密。别有一种芳香,比常梅尤秾,美不结实。
红梅,粉红色,标格犹是梅,而繁密则如杏,香亦类杏。诗人有北人全未识,浑作杏花看之句。与江梅同开,红白相映。园林初春,绝景也。石延年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当时以为著题。东坡诗云: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盖谓其不韵为红梅,解嘲云:承平时,此花独盛。于姑苏晏元献公始移植西冈圃中。一日贵游,赂园吏,得一枝分接。由是都下有二本,尝与客饮花下。赋诗云:若更开迟二三月,北人应作杏花看。客曰:公诗固佳,待北俗,何浅也。晏笑曰:伧父安得不然王琪君玉。时守吴郡闻盗花种事,以诗遗公曰:馆娃宫北发精神,粉瘦琼寒露蕊新。园吏无端偷折去,凤城从此有双身。当时罕得如此。比年,展转移接,殆不可胜数矣。世传吴下红梅诗甚多,惟方子通一篇绝唱。有紫府与丹来换骨,春风吹酒上凝脂之句。
鸳鸯梅,多叶,红梅也。花艳轻盈,重叶数层。凡双果必并蒂,惟此一蒂而结双梅,亦尤物。
杏梅,花比红梅色微淡,结实甚匾。有斓斑,色全似杏。味不及红梅。
蜡梅,本非梅类。以其与梅同时而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脾故名蜡梅。凡三种以子种出,不经接。花小香淡。其品最下俗,谓之狗蝇梅。经接花疏,虽盛开,花常半含,名磬口梅。言似僧磬之口也。最先开,色深黄如紫檀花。密香秾名檀香梅,此品最佳蜡梅。香极清芳,殆过梅香。初不以形状贵也,故难题咏,山谷简斋但作五言小诗而已。此花多宿叶,结实如垂铃,尖长寸馀。又如大桃奴,子在其中。
《后序》
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其新接稚木一岁抽,嫩枝直上或三四尺。如酴醾蔷薇辈者,吴下谓之气条。此直宜取实规利,无所谓韵与格矣。又有一种粪壤力胜者于条上,茁短,横枝状如棘针,花密,缀之亦非高品。近世始画墨梅。江西有杨补之者,尤有名。其徒仿之者,实繁观杨氏画大略,皆气条耳。虽笔法奇峭,去梅实远。惟廉宣仲所作差有风致,世鲜有评之者,余故附之谱后云。

《周密齐东野语》《玉照堂梅品》

梅花为天下神奇,而诗人尤所酷好。淳熙岁乙巳,予得曹氏荒圃于南湖之滨,有古梅数十散漫弗治,爰辍地十亩移种成列,增取西湖北山别圃江梅合三百馀本,筑堂数间以临之。又挟以两室东植千叶缃梅、西植红梅,各一二十章。前为轩楹,如堂之数花。时居宿其中,环洁辉映,夜如对月,因名曰玉照。复开涧环绕小舟往来,未始半月舍去。自是客有游桂隐者,必求观焉。顷者太保周益、公秉钧。予尝造东阁坐定,首顾予曰:一棹径穿花十里,满城无此好风光,人境可见矣,盖予旧诗尾句,众客相与歆艳。于是游玉照者,又必求观焉。值春凝寒又能留花,过孟月始盛。名人才士题咏层委,亦可谓不负此花矣。但花艳并秀,非天时,清美不宜又标韵孤特。若三闾大夫、首阳二子宁槁山泽,终不肯頫首屏气。受世俗湔拂,间有身亲貌悦,而此心落落不相领会。甚至于污亵附近略不自揆者,花虽眷客,然我辈胸中空洞,几为花呼叫称冤,不特三叹、屡叹,不一叹而足也。因审其性情思,所以为奖护之策。凡数月,乃得之。今疏花宜称憎嫉荣,宠屈辱。四事总五十八条揭之堂上,使来者有所警省,且示人徒知梅花之贵而不能爱敬也。使与予之言传闻流诵,亦将有愧色云。绍兴甲寅人日约斋居士书。
《花宜称》
澹阴   晓日   薄寒   细雨
轻烟   佳月   夕阳   微雪
晚霞   珍禽   孤鹤   清溪
小桥   竹边   松下   明窗
疏篱   苍崖   绿苔   铜瓶
纸帐、   林间吹笛、 膝上横琴、 石枰下棋、扫雪煎茶、 美人淡妆篸戴。
《花憎嫉》
狂风   连雨   烈日   苦寒
丑妇   俗子   老鸦   恶诗
谈时事、  论差除、  花径喝道、 对花张绯幕、赏花动鼓板、     作诗用调羹驿使事。
《花荣宠》
烟尘不染、 铃索护持、 除地镜净落瓣不淄、王公旦夕留盼、    诗人阁笔评量、
妙妓淡妆雅歌。
《花屈辱》
主人不好事、     主人悭鄙、
种富家园内、     与粗婢命名、
蟠结作屏、      赏花命猥妓、
庸僧窗下种、     酒食店内插瓶、
树下有狗屎、     枝上晒衣裳、
青纸屏粉画、     生猥巷秽沟边。
昔李义山杂纂内有杀风景等语,今梅品实权舆于此约斋名。镃,字功,父循王诸孙,有吏才能,一时所交皆名辈。予尝得其园中亭榭名。及一岁,游适之目名,赏心乐事者,已载之武林旧事矣。今止书其赏牡丹,及此二则云。

《林洪山家清供》《梅花汤饼》

泉之紫帽山有高人尝作此,供初浸白梅、檀香、末水和面,作馄饨皮。每一叠用五出铁凿,如梅花样者,凿取之,候煮熟乃过于鸡清汁内。每客上二伯馀花,可想一食亦不忘梅。后留玉堂元刚亦有诗,恍如孤山下,飞至浮西湖。

《蜜渍梅花》

杨诚斋诗云:瓮澄雪水酿春寒,蜜点梅花带露餐。句。里略无烟,火气更教独上。少陵坛剥白梅肉少许浸雪水,梅花温酿之露一宿,取去蜜渍之,可廌酒。较之敲雪煎茶,风味不殊也。

《汤绽梅》

十月后,用竹刀取,欲开梅蕊,上蘸以蜡,投尊缶中。夏月以热汤就盏泡之,花即绽,香可爱也。

《梅粥》

梅落英净洗,用雪水煮,候白粥熟同煮。杨诚斋诗云:才看腊后得春饶,愁见风前作雪飘。脱蕊收将熬粥吃,落英仍好当香烧。

《多能鄙事》《藏梅花法》

梅将开时,清旦摘半开,花头带蒂,置瓶中。每一两用炒盐一两洒之,不可以手触坏。以厚纸数重密封,置阴处。次年取时,先置蜜于盏内,然后取花二三朵,滚汤一泡,花头自开,香美异常。

《王世懋花疏》《梅》

南中梅都于腊月前便开,吾地稍迟。红梅最先发,元日有开者,此花故当首植。性多虫,易败,宜时去之。闽中有深浅二种,可致其浅者。次则杭之玉牒,本地之绿萼为佳。曾于京师许千户家见盆中一绿萼、玉牒梅,梅之极品。不知种在何处,当询而觅之,予薋园中一绿萼梅,偃盖婆娑下,可坐数十人。今特作高楼赏之,子孙当加意培壅。若野梅可置竹林,水际鹤顶。梅种园中,取果不足登几案也。

《蜡梅》

蜡梅是寒花绝品,人言腊时开,故以腊名,非也。为色正似黄蜡耳。出自河南者曰:磬口香色,形皆第一。松江名荷花者,次之本地狗缨下矣。得磬口荷花可废,何况狗缨。

《王世懋果疏》《梅》

梅种殊多,既花之后。青而如豆,可食者曰消梅、脆梅、绿萼梅,消梅最佳。以其入口,即消也。熟而可食者曰鹤顶梅、且霜梅、梅酱,梅供一岁之咀嚼,园林中不可少。

《王象晋群芳谱》《梅》

梅先众木花,花似杏,甚香。杏违不及老,干如杏,嫩条绿色,叶似杏。有长尖树最耐久,性洁喜晒,浇以塘水则茂,忌肥水。种类不一,白者有绿萼梅、重叶梅、消梅、玉蝶梅、时梅、冬梅。异品有墨梅,他如侯梅、紫梅、同心梅、紫蒂梅尚多,而重叶绿萼玉蝶尤今人所尚也。梅实似杏,大者如小儿拳,小者如弹。熟则黄微,甘酸可啖,生纯青酸甚多。食泄津液,生痰损筋蚀脾,伤肾弱齿。为脯含之口,香造煎堪久。子赤者,材坚。白者,材脆。种类不一,白者有绿萼梅、重叶梅、消梅、冠城梅、时梅、早梅、冬梅,红者有鹤顶梅、鸳鸯梅、双头梅、杏梅,异品有冰梅。

《花镜》《照水梅》

照水梅花开皆向下,而香甚浓,奇品也。

《品字梅》

品字梅,一花三实。

《丽枝梅》

丽枝梅,花繁而蒂紫。

《九英梅》

九英梅为杜子美、白乐天所赏鉴。

《台阁梅》

台闾梅,花开后,心中复有一蕊心放出。

《鸳鸯梅》

鸳鸯梅,花艳轻盈,重叶数层。

《红梅》

双头红梅,重叶并蒂,单瓣。红梅、杏梅花色淡红。胭脂梅、朱梅较千叶,红梅色更深而艳。
徐光启《农政全书》《梅考》
春间取核埋粪地,待长二三尺许,移栽其树,接桃则实脆。若移大树,则去其枝梢大,其根盘沃以沟泥,无不活者。
接法春分后,用桃杏体杏更耐久。
《救饥》
摘取黄熟梅果食之。

《蜡梅花考》

多生南方,今北土亦有之。其树枝条颇类李,其叶似桃叶而宽大,纹极粗开淡黄,花味甘微苦。
《救饥》
采花煠,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

《居家必要》《作白梅乌梅法》

取大青梅以盐渍之,日晒夜渍十昼十夜便成。白梅调鼎和齑,所在任用青梅,篮盛突上,熏黑即成。乌梅用以入药,不任调食。以稻灰淋汁润湿,蒸过则肥泽不蠹,亦可糖藏、蜜煎作果。乌梅洗净捣烂,水煮滚入红糖,使酸甘得宜。水内泡冷,暑月饮甚妙,或捣烂加蜜,适中调汤微煮饭。

《梅酱》

熟梅十斤烂蒸,去核每肉一斤加盐三钱,搅匀。日中晒待红黑色收起,用时加白豆、蔻仁、檀香些少,饴糖调匀,服凉水,极解渴。

《冰梅丸》

治喉闭。五月五日合青梅二十个、盐十二两,先于初一日腌至初五日,取梅汁拌白芷羌、活防风、桔梗各二两,明矾三两,猪牙皂角三十条,俱为细末拌梅,磁瓶收贮。

《糖脆梅》

青梅每百个以刀划成路,将熟冷醋浸一宿,取出控乾。别用熟醋调沙糖一斤,半浸没,入新瓶内以箬扎口,仍覆碗。藏地深一二尺,用泥上盖过,白露节取出换糖浸。

《高濂遵生八笺》《蒜梅》

青硬梅子二斤,大蒜一斤,或囊剥净炒盐三两,酌量水煎。汤停冷浸之,候五十日后,卤水将变色,倾出再煎,其水停冷浸之。入瓶至七月后,食梅无酸味,蒜无荤气也。

《青脆梅汤》

用青翠梅三斤十二两、生甘草末四两、炒盐一斤、生姜一斤四两、青椒三两、红乾椒半两。将梅去核劈开两片,大率青梅汤家家有。方其分两,亦大同小异。初造之时,香味亦同。藏至经月便烂熟,如黄梅汤耳。盖有说焉,一者青梅须在小,满前采槌碎核去仁,不得犯手,用乾木匙拨去打拌,亦然槌碎之。后摊在筛上,令水略乾。二用生甘草,三用炒盐须待冷,四用生姜不经水浸,擂碎,五用青椒旋摘,晾乾前件一齐炒拌,仍用木匙抄入新瓶内,只可藏十馀盏。汤料者,乃留些盐掺面用,双重油纸密盖紧,扎瓶口。如此方得一脆字也。梅与姜或略犯手,切作丝亦可。

《黄梅汤》

肥大黄梅蒸熟,去核净肉一斤、炒盐三钱、乾姜末一钱半、乾紫苏二两、甘草、檀香末随意拌匀置磁器中,晒之收贮,加糖点服,夏月调水更妙。

《凤池汤》

乌梅去仁一斤、甘草四两、炒盐一两、水煎成膏,一法各等分三味,杵为末,拌匀实按入瓶。腊月或伏中合半年后,焙乾为末,点服或用水煎成膏亦可。

《梅苏汤》

乌梅一斤半、炒盐四两、甘草二两、紫苏叶十两、檀香半两、炒面十二两,均和点服。

《暗香汤》

梅花将开时,清旦摘取半开花头,连蒂置磁瓶内。每一两重用炒盐一两,洒之不可用手。漉坏以厚纸数重密封置阴处。次年春夏,取开先置蜜少许于盏内,然后用花二三朵置于中,滚汤一泡,花头自开如生可爱,充茶香甚。一云蜡点花蕊阴乾,如上加汁亦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