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
第三十九卷目录
杂鬼神部汇考一
陶唐氏〈帝尧一则〉
周〈总一则 惠王一则〉
汉〈高祖一则 武帝元光一则 平帝元始一则〉
后汉〈总一则 安帝元初一则〉
吴〈吴主权一则 太元一则 吴主皓天玺一则〉
晋〈武帝泰始一则 惠帝元康一则〉
齐〈世祖一则〉
陈〈文帝天嘉一则〉
北魏〈显祖皇兴一则 高祖太和一则 又一则〉
唐〈太宗贞观二则 高宗一则 元宗开元一则 天宝一则 肃宗至德一则 武宗会昌一则 宣宗大中一则 懿宗咸通一则 僖宗乾符一则 中和一则〉
后唐〈明宗天成一则〉
后晋〈高祖天福二则〉
后周〈世宗显德一则〉
辽〈景宗保宁一则〉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则 真宗大中祥符二则 又一则 仁宗景祐一则 庆历一则 神宗熙宁三则 元丰二则 哲宗元祐一则 绍圣一则 徽宗崇宁一则 政和一则 宣和二则 高宗建炎二则 绍兴五则 孝宗乾道二则 淳熙一则 宁宗庆元二则 嘉泰一则 开禧二则 嘉定一则 理宗嘉熙二则 淳祐四则 宝祐一则 又一则 景定一则 度宗咸淳五则 端宗景炎一则〉
金〈海陵贞元一则 章宗明昌一则〉
元〈成宗大德一则 武宗至大一则 仁宗延祐二则 文宗天历一则 顺帝元统一则 至正三则〉
明〈太祖洪武六则 英宗正统一则 宪宗成化一则 世宗嘉靖一则〉
皇清〈康熙一则〉
陶唐氏〈帝尧一则〉
周〈总一则 惠王一则〉
汉〈高祖一则 武帝元光一则 平帝元始一则〉
后汉〈总一则 安帝元初一则〉
吴〈吴主权一则 太元一则 吴主皓天玺一则〉
晋〈武帝泰始一则 惠帝元康一则〉
齐〈世祖一则〉
陈〈文帝天嘉一则〉
北魏〈显祖皇兴一则 高祖太和一则 又一则〉
唐〈太宗贞观二则 高宗一则 元宗开元一则 天宝一则 肃宗至德一则 武宗会昌一则 宣宗大中一则 懿宗咸通一则 僖宗乾符一则 中和一则〉
后唐〈明宗天成一则〉
后晋〈高祖天福二则〉
后周〈世宗显德一则〉
辽〈景宗保宁一则〉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则 真宗大中祥符二则 又一则 仁宗景祐一则 庆历一则 神宗熙宁三则 元丰二则 哲宗元祐一则 绍圣一则 徽宗崇宁一则 政和一则 宣和二则 高宗建炎二则 绍兴五则 孝宗乾道二则 淳熙一则 宁宗庆元二则 嘉泰一则 开禧二则 嘉定一则 理宗嘉熙二则 淳祐四则 宝祐一则 又一则 景定一则 度宗咸淳五则 端宗景炎一则〉
金〈海陵贞元一则 章宗明昌一则〉
元〈成宗大德一则 武宗至大一则 仁宗延祐二则 文宗天历一则 顺帝元统一则 至正三则〉
明〈太祖洪武六则 英宗正统一则 宪宗成化一则 世宗嘉靖一则〉
皇清〈康熙一则〉
神异典第三十九卷
杂鬼神部汇考一
陶唐氏
帝尧命舜摄位,禋于六宗。按《书经·虞书·舜典》:禋于六宗。
〈传〉宗尊也,所尊祭者,其祀有六。谓四时也,寒暑也,日也,月也,星也,水旱也。
周
周以春秋祭酺神。按《周礼·地官》:族师各掌其族之戒令政事,月吉,则属民而读邦法,书其孝弟睦姻有学者,春秋祭酺,亦如之。
〈注〉酺者为人物灾害之神也。故书酺或为步,杜子春云:当为酺。元谓校人职又有冬祭马,步则未知此世所云,蝝螟之酺与人鬼之步与。〈疏〉郑知酺者,为人物灾害之神者,凡国之祈祭者,皆恐与人物为灾害。谓若州长党正所祭社禜亦为水旱,与物为灾害明此,亦是恐与人物为灾害之神也。云故书酺或为步。杜子春云,当为酺者。校人职云,马步亦为行步之字。而子春破之从酺者,子春亦无正文直以此经,今文为正,故依之也。元谓校人职又有冬祭马步者,彼是与马为害,故祭之。引之者,證此酺,亦与人物为害。云则未知此世,所为蝝螟之酺,与人鬼之步与者。但此经云:酺不知何人。故举汉法以况之,但汉时有蝝螟之酺。神又有人鬼之步,神未审此经,酺定当何酺,故两言之以无正文,故皆云与以疑之也。
惠王十五年,有神降于莘,使太宰忌父等奉牺牲、玉鬯往献之。
按《国语·周语》:惠王十五年,有神降于莘,王问于内史过曰:是何故。固有之乎。对曰:有之。国之将兴,其君齐明、衷正、精洁、惠和,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惠足以同其民人。神飨而民听,民神无怨,故明神降之,观其政德而均布福焉。国之将亡,其君贪冒、辟邪、淫逸、荒怠、粗秽、暴虐;其政腥臊,馨香不登;其刑矫诬,百姓携贰。明神弗蠲而民有远志,民神怨痛,无所依怀,故神亦往焉,观其苛慝而降之祸。是以或见神以兴,亦或以亡。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禄信于聆隧。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其衰也,杜伯射王于鄗。是皆明神之志者也。王曰:今是何神也。对曰:昔昭王娶于房,曰房后,实有爽德,协于丹朱,丹朱冯身以仪之,生穆王焉。实临照周之子孙而祸福之。夫神台不远徙迁焉,若由是观之,其丹朱乎。王曰:其谁受之。对曰:在虢土。王曰:然则何为。对曰:臣闻之:道而得神,是谓逢福;淫而得神,是谓贪祸。今虢少荒,其亡乎。王曰:吾其若之何。对曰:使大宰以祝,史帅狸姓,奉牺牲、粢盛、玉帛往献焉,无有祈也。王曰:虢其几何。对曰:昔尧临民以五,今其胄见,神之见也,不过其物。若由是观之,不过五年。王使大宰忌父帅傅氏及祝、史奉牺牲、玉鬯往献焉。内史过从至虢,虢公亦使祝、史请土焉。内史过归,告王曰:虢必亡矣,不禋于神而求福焉,神必祸之;不亲于民而求用焉,民必违之。精意以享,禋也;慈保庶民,亲也。今虢公动匮百姓以逞其违,离民怒神而求利焉,不亦难乎。十九年,晋取虢。
汉
高祖 年,令南山巫祠秦中。按《史记》、《汉书·高祖本纪》俱不载。按《史记·封禅书》:汉天下已定,长安置祠祝官、女巫,南山巫祠南山秦中。秦中者,二世皇帝。各有时月。
〈注〉张晏曰:子产云匹夫匹妇强死者,魂魄能依人为厉。
武帝元光二年,舍神君于上林蹄氏观,以礼祠之。
按《史记·武帝本纪》:上初至雍,郊见五畤。是时上求神君,舍之上林中蹄氏观。神君者,长陵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见神于先后宛若。宛若祠之其室,民多往祠。平原君往祠,其后子孙以尊显。及武帝即位,则厚礼置祠之内中。闻其言,不见其人云。〈按《汉书·武帝本纪》帝祀五畤在元光二年。〉按《汉武故事》:汉武帝起柏梁台以处神君。神君者,长陵女,嫁为人妻。生一男,数岁死。女悼痛之,岁中亦死。死而有灵,其姒宛若祠之。遂闻言:宛若为主,民人多往请福,说人家小事,颇有验。平原君亦事之,其后子孙尊显。以为神君力,益尊贵。武帝即位,太后迎于宫中祭之。闻其言,不见其人。至是神君求出,乃营柏梁台舍之。初霍去病微时,数自祷神。神君乃见其形,自修饰,欲与去病交接。去病不肯,责神君曰:吾以神君清洁,故斋戒祈福。今欲为淫,此非神明也。自绝不复往,神君亦惭。及去病疾笃,上令祷神君。神君曰:霍将军精气少,命不长。吾尝欲以太一精补之,可得延年。霍将军不晓此意,乃见断绝。今不可救也。去病竟卒。卫太子未败一年,神君乃去。东方朔娶宛若为小妻,生子三人,与朔俱死。
平帝元始五年,王莽奏立五帝兆居,分六宗以类从祀。
按《汉书·平帝本纪》不载。按《郊祀志》:元始五年,王莽奏言:书曰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欧阳、大小夏侯三家说六宗,皆曰上不及天,下不及地,旁不及四方,在六者之间,助阴阳变化,实一而名六,名实不相应。礼记祀典,功施于民则祀之。天文日月星辰,所昭仰也;地理山川海泽,所生殖也。易有八卦,乾坤六子,水火不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臣谨按周官兆五帝于四郊,山川各因其方,今五帝兆居在雍五畤,不合于古。又日月雷风山泽,易卦六子之尊气,所谓六宗也。星辰水火沟渎,皆六宗之属也。今或未特祀,或无兆居。易曰方㠯类聚,物㠯群分。分群神以类相从为五部,兆。奏可。于是长安旁诸庙兆畤甚盛矣。
后汉
后汉以仲春祀高禖。按《后汉书·礼仪志》:仲春之月,立高禖祠于城南,祀以特牲。
〈注〉古者有媒氏之官,因以为神。晋元康中,高禖坛上,石破诏问出何经典。博士束晰答曰:汉武帝晚得太子,始为立高禖之祠。高禖者,人之先也,故立石为主祀以太牢。
安帝元初六年,更立六宗于雒阳。
按《后汉书·安帝本纪》:元初六年三月庚辰,始立六宗,祠于洛城西北。 按《祭祀志》:安帝即位,元初六年,以《尚书》欧阳家说,谓六宗者,在天地四方之中,为上下四方之宗。以元始中故事,谓六宗《易》六子之气日、月、雷公、风伯、山、泽者为非是。三月庚辰,初更立六宗,祀于雒阳西北戌亥之地,礼比太社也。
〈注〉月令孟冬祈于天宗卢植注曰:天宗,六宗之神。李氏家书曰:司空李合侍祠,南郊不见六宗祠。奏曰:案尚书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六宗者,上不及天,下不及地,傍不及四方,在六合之中,助阴阳化成万物。汉初甘泉汾阴祭天地,亦禋六宗孝成之时,匡衡奏立南北郊祀复,祀六宗及王莽。谓六宗易六子也。建武都雒阳制祀不道祭六宗,由是废不血食。今宜复旧制度,制曰,下公卿议五官将行弘等三十一人,议可祭大鸿胪庞雄等。二十四人议不当祭上从合议,由是遂祭六宗,六宗之议自伏生及乎。后代各有不同,今并抄集以證其论云。虞书曰: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伏生。马融曰:万物非天不覆,非地不载,非春不生,非夏不长,非秋不收,非冬不藏。禋于六宗此之谓也。孔安
国曰:精意以享谓之禋宗尊也,所尊祭其祀,有六埋少牢于太昭祭时也。相近于坎坛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禜祭星也,雩禜祭水旱也。禋于六宗此之谓也。案刘歆曰:六宗谓水、火、雷、风、川、泽也。贾逵曰:六宗谓日宗、月宗、星宗、岱宗、海宗、河宗也。郑元曰:六宗星辰,司中、司命、风伯、雨师也,星五纬也,辰谓日月所会十二次也。司中司命文昌第五第四星也。风师箕也,雨师毕也。臣昭曰:祭祀之敬莫大天地,虞典首载弥久弥盛此。宜学者各尽所求。臣昭谓虞喜以祭地近得其实,而分彼五色合五为六,又不通禋更成疑昧,寻虞书所称。肆类于上,帝是祭天天,不言天而曰上帝,帝是天神之极,举帝则天神。斯尽日月星辰从可知也。禋于六宗是实祭地,地不言地而曰六宗,宗是地数之中,举中足以该数社稷等祀从可知也。天称神上地表数中,仰观俯察,所以为异宗者。尊崇之称,斯亦尽敬之谓也。禋也者,埋祭之。言也实瘗埋之,异称非周烟之祭也。夫置字涉神必以今之示,今之示即古之神,所以社稷诸字莫不以神为体。虞书不同祀名,斯隔周礼改烟音形,两异虞书改土正元。祭义此焉,非疑以为可了。岂六置宗更为傍祭。乎风俗通曰,周礼以为槱燎祀,司中司命文昌上六星也。槱者积薪燔柴也,今民犹祠司命耳,刻木长尺二寸为人像,行者置箧中,居者别作小居,齐地大尊重之。汝南都郡亦多有者,皆祠以猪率以春秋之月。
吴
吴主权 年,封神蒋子文为中都侯,次弟子绪为长水校尉,皆加印绶为立庙堂。按《三国志·孙权传》不载。 按《搜神记》:蒋子文者,广陵人也。嗜酒,好色,佻达无度。尝自谓:己骨清,死当为神。汉末,为秣陵尉,逐贼至钟山下,贼击伤额,因解绶缚之,有顷遂死。及吴主之初,其故吏见文于道,乘白马,执白羽,侍从如平生。见者惊走。文追之,谓曰:我当为此土地神,以福尔下民。尔可宣告百姓,为我立祠。不尔,将有大咎。是岁夏,大疫,百姓辄相恐动,颇有窃祠之者矣。文又下巫祝:吾将大启祐孙氏,宜为我立祠;不尔,将使虫入人耳为灾。俄而有小虫如尘䖟,入耳,皆死,医不能治。百姓愈恐。孙主未之信也。又下巫祝:若不祀我,将又以大火为灾。是岁,火灾大发,一日数十处。火及公宫。议者以为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宜有以抚之。于是使使者封子文为中都侯,次弟子绪为长水校尉,皆加印绶。为立庙堂。转号钟山为蒋山,今建康东北蒋山是也。自是灾厉止息,百姓遂大事之。
太元元年,遣李崇赍辅国将军罗阳王印绶迎神王表。
按《三国志·孙权传》:赤乌十三年,神人授书,告以改年、立后。太元元年夏五月,立皇后潘氏,大赦,改年。初临海罗阳县有神,自称王表。周旋民间,语言饮食,与人无异,然不见其形。又有一婢,名纺绩。是月,遣中书郎李崇赍辅国将军罗阳王印绶迎表。表随崇俱出,与崇及所在郡守令长谈论,崇等无以易。所历山川,辄遣婢与其神相闻。秋七月,崇与表至,权于苍龙门外为立第舍,数使近臣赍酒食往。祀表说水旱小事,往往有验。
吴主皓天玺元年,遣使以印绶拜石印神三郎为王。按《三国志·孙皓传》:天玺元年秋八月,历阳山石文理成字,凡二十,云楚九州渚,吴九州都,扬州士,作天子,
四世治,太平始。
〈注〉《江表传》曰:历阳县有石山临水,高百丈,其三十丈所,有七穿骈罗,穿中色黄赤,不与本体相似,俗相传谓之石印。又云,石印封发,天下当太平。下有祠屋,巫祝言石印神有三郎。时历阳长表上言石印发,皓遣使以太牢祭历山。巫言,石印三郎说天下方太平。使者作高梯,上看印文,诈以朱书石作二十字,还以启皓。皓大喜曰:吴当为九州作都、渚乎。从大皇帝及孤四世矣,太平之主,非孤复谁。重遣使,以印绶拜三郎为王,又刻石立铭,褒赞灵德,以答休祥。
晋
武帝泰始二年,有司请以春分祠厉,不许。按《晋书·武帝本纪》:泰始二年春正月景戌,遣兼侍中侯史光等持节四方,循省风俗,除禳祝之不在祀典者。按《礼志》:泰始二年正月,有司奏春分祠厉殃及禳祠,诏曰:不在祀典,除之。
惠帝元康 年,诏祀六宗如旧。
按《晋书·惠帝本纪》不载。按《礼志》:尚书禋于六宗,诸儒互说,往往不同。王莽以易六子,遂立六宗祠。魏明帝时疑其事,以问王肃,亦以为易六子,故不废。及晋受命,司马彪等表六宗之祀不应特立新礼,于是遂罢其祀。其后挚虞奏之,又以为:按舜受终,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则六宗非上帝之神,又非山川之灵也。周礼肆师职曰:用牲于社宗。党正职曰:春秋祭禜亦如之。肆师之宗,与社并列,则班与社同也。党正之宗,文不系社,则神与社异也。周之命祀,莫重郊社,宗同于社,则贵神明矣。又,月令孟冬祈于天宗,则周礼祭,月令天宗,六宗之神也。汉光武即位高邑,依虞书禋于六宗。安帝元初中,立祀乾位,礼同太社。魏氏因之,至景初二年,大议其神,朝士纷纭,各有所执。惟散骑常侍刘邵以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六宗者,太极冲和之气,为六气之宗者也。虞书谓之六宗,周书谓之天宗。是时考论异同,而从其议。汉魏相仍,著为贵祀。凡崇祀百神,放而不致,有其兴之,则莫敢废之。宜定新礼,祀六宗如旧。诏从之。〈按《摰虞传》定新
礼在元康时。
〉齐世祖 年,周山图请加长风庙神辅国将军,不许。
按《南齐书·世祖本纪》不载 按《周山图传》:世祖践阼,迁竟陵王镇北司马,带南平昌太守,将军如故。以盆城之旧,出入殿省,甚见亲信。义乡县长风庙神姓邓,先经为县令,死遂发灵。山图启乞加神位辅国将军。上答曰:足狗肉便了事,何用阶级为。
陈
文帝天嘉二年,赐富阳侯陈硕子庙额曰:陈侯公。按《陈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严州府志》:陈侯公即富阳侯陈硕子,有仙术,能役使鬼神。既死为神,陈天嘉二年祀以太牢,仍赐庙额曰:陈侯公。神在桐庐最称灵感各乡皆有庙,其在金牛孝泉安乐钟山尤显。邑人甚敬事之,水旱疾疫必祈之。
北魏
显祖皇兴三年,尉元表奏神白头翁数见,诏为坛表记之。按《魏书·显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皇兴三年六月,尉元表:臣于彭城遣别将以八月至睢口邀贼将陈显达,有战士于营外五里刍牧,见一白头翁,乘白马,将军,呼之语,称:至十八日辰必来到此,语汝将军,领众从东北临入,我当驱贼令走。申时,贼必大破,宿豫、淮扬皆剋无疑。我当与汝国家淮畔为断,下邳城我当驱出,不劳兵力。后十日,此人复于彭城南戏马台东二里见白头翁,亦乘白马,从东北来,呼此人谓曰:我与东海、四渎、太山、北岳神共行淮北,助汝二将荡除巳定。汝上下喜不。因忽然不见。诏元于老人前后见所,为坛表记之。
高祖太和十三年,诏以六宗附祭圆丘罢,别立兆位。按《魏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礼志》:太和十三年,高闾曰:《书》称: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六宗之祀,《礼》无明文,
名位坛兆,历代所疑。汉魏及晋诸儒异说,或称天地四时,或称六者之间,或称《易》之六子,或称风雷之类,或称星辰之属,或曰世代所宗,或云宗庙所尚,或曰社稷五祀,凡十有一家。自晋已来,逮于圣世,以为论者虽多,皆有所阙,莫能评究。遂相因承,别立六宗之兆,总为一位而祭之。比敕臣等评议取衷,附之祀典。臣等承旨,披究往说,各有其理。较而论之,长短互有,若偏用一家,事或差舛。众疑则从多,今惑则仍古。请依先别处六宗之兆,总为一祀而祭之。帝曰:详定朝令,祀为事首,以疑从疑,何所取正。昔石渠、虎閤之议,皆准类以引义,原事以證情,故能通百家之要,定累世之疑。况今有文可据,有本可推,而不评而定之,其致安在。朕躬览《尚书》之文,称肆类上帝,禋于六宗,文相连属,理似一事。上帝称肆而无禋,六宗言禋而不别其名。以此推之,上帝、六宗当是一时之祀,非别祭之名。肆类非独祭之目,焚禋非他祀之用。六宗者,必是天皇大帝及五帝之神明矣。禋是祭帝之事,故称禋以关其他,故称六以證之。然则肆类上帝,禋于六宗,一祭也,互举以成之。今祭圆丘,五帝在焉,其牲币俱禋,故称肆类上帝,禋于六宗。一祭而六祀备焉。六祭既备,无烦复别立六宗之位。便可依此附令,永为定法。
年,以晋嵇绍感梦,诏求其兆域,遣使吊祭。
按《魏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任城王云传》:云子澄,兼右仆射。高祖至北邙,遂幸洪池,命澄侍升龙舟,因赋诗以序怀。高祖曰:朕昨夜梦一老公,头鬓皓白,正理冠服,拜立路左。朕怪而问之,自云晋侍中嵇绍,故此奉迎。神爽卑惧,似有求焉。澄对曰:晋世之乱,嵇绍以身卫主,殒命御侧,亦是晋之忠臣;比干遭纣凶虐,忠谏剖心,可谓殷之良士。二人俱死于王事,坟茔并在于道周。然陛下徙御殷洛,经瀍墟而吊比干,至洛阳而遗嵇绍,当是希恩而感梦。高祖曰:朕何德,能幽感达士也。然实思追礼先贤,标扬忠懿。比干、嵇绍皆是古之诚烈,而朕务隆于比干,礼略于嵇绍,情有愧然。既有此梦,或如任城所言。于是求其兆域,遣使吊祭焉。
唐
太宗贞观四年,封故进士柳敬德为惠泽王。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饶州府志》:柳敬德,潭州人,唐武德九年进士。游玉真山,见山水奇异,于上建读书之所,旁植桧树,疾作而殁葬。溪南黎浦岭遂有灵应人,立祠墓所祀之十年。迁祠于玉真山原读书所。贞观四年,张元素奏封惠泽王。
贞观 年,封隋太守赵昱为神勇大将军,又封浮山神为护国无佞侯。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龙城录》:赵昱字仲明,与兄冕俱隐青城山,从事道士李珏。隋炀帝知其贤徵,召不赴督,让益州太守臧剩强起。昱至京师,縻以上爵不就,乞为蜀嘉州守时犍,为潭中有老蛟为害,日久截没舟船。蜀江人患之,昱莅政。五月有小吏告昱,会使人往青城山置药渡江,溺死者没舟航七百艘。昱大怒,率甲士千人及州属,男子万人夹江岸,鼓噪声震天地。昱乃持刀投水,顷江水尽赤,石岩半崩,吼声如雷。昱左手执蛟首,右手持刀,奋波而出,州人顶戴事为神明。隋末隐去,不知所终。后嘉陵涨溢,水势汹然,蜀人思昱。顷之见昱青雾中骑白马从数尊者,见于波面,扬鞭而过。舟人争呼之,遂没蜀眉山守,以闻太宗封神勇大将军庙,食灌江口。岁时民疾病祷之无不应。
按《临汾县志》:无佞侯姓曹临汾人,尝为浮山令,使民筑堰,涝水灌田,又常阴助。唐太宗伐宋老生,以雹绝宋老生之兵。太宗封为护国,无佞侯俗称为浮山神。岁旱有祷辄应之庙在城东三十里,浮山卧虎冈民六月六日祀焉。
高宗 年,汉楚王太子夜见乞改葬,敕易棺榇,以礼葬之。
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广异记》:高宗营大明宫,宣政殿始成,每夜,闻数十骑行殿左右,殿中宿卫者皆见焉,衣马甚洁。如此十馀日,高宗乃使术者刘门奴问其故,对曰:我汉楚王戊之太子也。门奴诘问曰:案《汉书》,楚王与七国谋反,汉兵诛之,夷宗覆族,安有遗嗣乎。答曰:王起兵时,留我在长安。及王诛后,天子念我,置而不杀,养于宫中。后以病死,葬于此。天子怜我,殓以玉鱼一双,今在正殿东北角。史臣遗略,是以不见于书。门奴曰:今皇帝在此,汝何敢庭中扰扰乎。对曰:此是我故宅,今既在天子宫中,动出颇见拘限,甚不乐。乞改葬我于高敞美地,诚所望也。慎无夺我玉鱼。门奴奏之,帝令改葬。发其处,果得古坟,棺已朽腐,傍有玉鱼一双,制甚精巧。乃敕易棺榇,以礼葬之于苑外,并以玉鱼随之。于此遂绝。
元宗开元 年,封灵感庙神廖忠为威济侯旋加通济公。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宁化县志》:廖忠陈隋閒人,为人耿介有性气,习儒而精易筮占射无爽,人皆神之。没葬于连山时见英灵,因立祠焉。隋大业间庙额曰:灵感庙在黄龙冈。唐开元间,封威济侯旋加通济公。
天宝元年,祀秦遭难诸儒。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元宗本纪》:天宝元年冬十一月辛丑,改骊山为会昌山,仍于秦坑儒之所立祠宇,以祀遭难诸儒。
肃宗至德 年,使祝史祭女娲神,上皇封仁勇将军,赵昱为赤城王,封崔府君为灵圣护国侯。
按《唐书·肃宗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大宝十一载六月,虢州阌乡黄河中女娲墓因大雨晦冥,失其所在,至乾元二年六月乙未夜,濒河人闻有风雷声,晓见其墓涌出,下有巨石,上有双柳,各长丈馀,时号风陵堆。
按《酉阳杂俎》:肃宗将至灵武一驿。黄昏,有妇人长大,携双鲤,咤于营门曰:皇帝何在。众谓风狂。遽白上潜视举止。妇人言巳止大树下,军人有逼视,见其臂上有鳞,俄天黑失所在。及上即位,归京阙,虢州刺史王奇光。奏女娲坟云,天宝十三载,天雨晦冥忽沉。今月一日夜,河上有人觉风雷声,晓见其坟涌出。上生双柳树,高丈馀,下有巨石。兼画图进,上初克复,使祝史就其所祭之,至是而见。众疑向妇人其神也。
按《龙城录》:上皇幸蜀,加封仁勇大将军,赵昱为赤城王,又封显应侯。
按《祁州志》:府君姓崔名子玉,祁鼓城人,父让无子,祷于北岳,生府君。秀异绝人及长应,唐贞观七年,贤良诏授潞州长子,县令多异,政县尝有虎伤人,君咒以符而死。猎者朱赛一夜梦府君,服王者服检阅诸人簿籍,各治以罪,及觉始知为神人也。既去,邑人立生祠祀之。迁磁州滏阳县令,又迁卫州卫县令,卫有水灾,君设坛治之,水遂下去,其邑亦建生祠焉。一日君与奕者杨叟,奕见黄衣使执符立厅下,牵白马至君呼二子,曰:吾将去世。语毕而逝,时年六十有四,及元宗值禄山乱梦府君语曰:毋他适贼不久灭矣。贼平特命建祠阙下,封灵圣护国侯。
武宗会昌 年,封崔府君为护国威胜公。
按《唐书·武宗本纪》不载 按《祁州志》云云。
宣宗大中 年,追封胡令公暹为升平将军,与海神共祀。
按《唐书·宣宗本纪》不载。按《杭州府志》:徐圆胡令公庙碑记略,令公姓胡名暹字进思,婺州东阳义乌人。唐宪宗朝佐中丞裴度平淮西,以功升武任将军。宣宗时,奉命至海昌,召禅门齐安,国师演法谢恩就坐而化,将军回至长河,过海神祠亦立化于庭。有司申闻宣宗,遣桑称二侍御追封进思为升平将军,与海神共祀。
懿宗咸通 年,以石瑰捍海潮而死,干海封为潮王。按《唐书·懿宗本纪》不载。按《杭州府志》:唐石瑰生而
灵异,常筑堤以捍海潮,功未就竟死于海。咸通中,官为立庙,封潮王庙在芳林乡。
僖宗乾符 年,封钱仓庙神李文昌为广威王。
按《唐书·僖宗本纪》不载 按《八闽通志》:李文昌唐天宝中仕闽挂冠,居城南,精舍,卒僧为立祠。乡民怀其德,请于刺史陆长源移祀建宁府城,东南将相里建中,二年始建庙宇。乡民梦神指示,云此有储钱一仓,掘其处,果得钱。土木之费皆取给焉。因名钱仓乾符间,黄巢乱。神师见云中有旗帜,曰建安钱仓庙,俄而怒风飞石,王师遂大捷,奏封广威王。
中和 年,封灵佑庙神张宽为保胜侯。
按《唐书·僖宗本纪》不载 按《池州府志》:灵祐庙神张宽为浔阳太守,扬州刺史自萧齐时,庙食兹土。唐中和间,阴有助战功。观察使裴休奏封保胜侯。
后唐
明宗天成二年夏六月庚子,幸白司马坡祭突厥神。按《五代史·唐明宗本纪》云云。后晋高祖天福四年,封大亭庙神为孚济将军,小亭庙神为昭远将军。按《五代史·晋高祖本纪》不载。按《八闽通志》:晋时有黄助者,汉黄香之孙也。偕其弟泛舟自海南归。至是遇风,兄弟连臂浮于江岸,每夜画沙成字,以表其履历。复见梦于乡人曰,为我南山作坟,北山立庙,吾能辟灾降福。乡人如其言,里无虎豹之患。人号其兄庙为大亭,弟庙为小亭,庙在二十七都江口。五代晋天福四年,封大亭为孚济将军,小亭为昭远将军。天福七年六月出帝即位,十月封襄州利市庙神为顺正王。
按《五代史·晋出帝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云云。
后周
世宗显德 年,收河东以窦宗阴助赠昭灵侯。按《五代史·周世宗本纪》不载 按《彰德府志》:窦宗陵川人,为隋沧州刺史。大业中与窦建德对垒,相持度力不敌恐屠城,遂奔磁之苍蒐山,建德兵至围之宗,弃甲呼天,西向再拜,死磁人葬于山巅,立庙祀之。五代周世宗收河东,感神阴助,赠昭灵侯敕有司致祭。
辽
景宗保宁七年五月丙戌,祭神姑。按《辽史·景宗本纪》云云。
宋
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封惠应庙神陈思孟为惠应灵济侯,配李氏封赞福夫人。馆宾师有成为神佐封左司判相。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邵武府志》:惠应庙神姓陈名思孟字尧道颍川太丘之后。宋时授泉州通判,因挈家赴官,道经光泽宿驿馆,偶题其壁云,下马夕阳馆,题诗春水桥。异日夫妇暴卒,殡于馆后。岁馀其馆宾师有成者,复过此,询其故,直馆者具以状答。馆宾骇愕而死,亦殡其侧。每出灵异乡人祠而祀之。后会戚溪流暴涨漂荡室庐,邻境虫蝗害稼群寇继作。官民每祷于神境内,获安时,郡守以事闻于朝。太平兴国四年,封惠应灵济侯。敕额曰惠应配李氏封赞福夫人。馆宾为神佐,封左司判相。熙宁间令上官均又即馆驿地大其庙。
太平兴国六年,封太平宫神为翊圣将军。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王钦若翊圣保德真君传》:建隆之初,凤翔府盩厔县民张守真因游终南山,忽闻空中有召之者,声甚清彻,守真惊惧,四顾无所见,默行悚听约数里,又闻语云:汝若先行,吾即在后。如是者数日,守真莫能测,既还其家,又闻于室中曰:吾受命降临,汝何为顽梗如此。不听吾言,吾若不为,宋朝大事当已粉碎汝矣。守真方异之,而且惧因曰:未审是何,星辰如此降临,守真性本愚戆且昧,神祇愿勿凭临必无事奉。乃曰:吾是高天大圣,玉帝辅臣。受命卫时,乘龙降世,但以非正直之士,无以奉吾教。汝有异骨不类常流,汝可虔心奉吾道训也。守真曰:窃闻在男曰巫,在女曰觋,守真虽处凡庸,耻为兹类。又曰:吾上天之神非鬼魅也。五岳四渎吾能役使,汝若回心入道,勤奉香火。当令汝应大国之徵命,受真主之恩遇,岂同巫觋辈耶。守真曰:神人既若此教导,敢不虔事真君。因授守真剑法及结坛之仪,守真拜而受之。自尔多有徵验,不能备纪乾德中。太宗皇帝方在晋邸,颇闻灵应,乃遣近侍赍信,币香烛就宫致醮。使者斋戒焚香,告曰:晋王久钦灵异,欲备俸缗增修殿宇,仍表乞敕赐宫名。真君曰:吾将来运值太平君,宋朝第二主修上清太平宫,建十二座堂殿,俨三界中。星辰自有时日,不可容易而言。但为吾启大王言,此宫观上天已定增建年月也,今犹未可。使者归以闻太宗惊异,而止太祖皇帝素闻之未甚信,异遣使赍香烛青词,就宫致祷。召守真诣阙备,询其事,守真具言之,且曰:非精诚恳至不能降其神,仍以上圣降灵事迹。闻奏太祖,召小黄门长啸于侧,谓守真曰:神人之言若此乎。守真曰:陛下傥谓臣妖妄乞赐,按验戮臣于市,勿以斯言亵渎。上圣诏守真止于建隆观,翌日遣内臣王继恩就观设醮移,时未有所闻。继恩再拜,虔告,须臾真君降言曰:吾乃高天大圣玉帝辅臣,盖遵符命降卫。宋朝社稷来定遐长,基业固非山林魑魅之类也。今乃使小儿呼啸以比,吾言斯为不可,汝但说与官家,言天上宫阙已成,玉锁将开。晋王有仁心,晋王有仁心。凡百馀言继恩,惶惧不敢隐具录以奏。因复面言神音,历历闻者兢悚。太祖默然,异之时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之夕也。翌日太祖升遐太宗嗣位,寻召守真于琼林苑,为周天大醮作延祚保生坛醮罢。真君降言于内臣王继恩曰:吾有言,汝当为吾奏之,曰建隆元年,奉帝言乘龙下降卫人君扫除妖孽。犹闲事纵横整顿,立乾坤国,祚已兴长安泰。兆民乐业,保天真八方,效贡来稽首万灵,振伏自称臣,亲王祝寿须焚祷递相虔洁向君亲。吾有捷疾,一百万诸位灵官,万馀人若行忠孝,吾加福。若行悖逆必诛身,赏罚行之既平等。天无氛秽,地无尘爱,民治国胜,前代万年基业永长新。继恩录之于简,翌日以闻太宗览之惊异,稽首谢曰:国家之幸,宗庙之庆,虔荷上圣赐此格言。命缄藏于内殿,寻遣内供奉官王守节,起居舍人王龟,从就终南山下,筑宫方卜地于终南镇。真君忽降言于龟从等曰:此地乃修建上帝宫阙之地,不可易也。于是乃定,凡三年宫成中正之位,列四大殿前,则玉皇通明殿,次紫微殿,次七元殿,次真君所御殿。东庑之外,有天蓬九曜东斗天地水三官四殿。西庑之外,有真武十二元神西斗天曹四殿,又有灵堂南斗阁并列宿诸神之像,竖钟经二楼斋道堂室,靡不完备。建碑以记其事,题曰:上清太平宫。一如真君预言之制。命常参官一人,监宫择道士焚修,每岁三元及诞节。帝本命日并遣中使致醮祀神之夕,上望拜焉。岁或水旱,或国家将举事率致祷焉。太平兴国初,太宗皇帝亲征太原,真君忽降言于守真曰,官家已临汾晋,非久克复城池。汝当令监宫内臣等设醮,以谢胜捷于上帝。守真等曰,国家大事乞俟捷音。真君曰,上天已定胜负也。踰旬而王师告捷,监宫等以闻帝遣内臣卢文寿赍内,库香药御署词章诣宫陈醮,以谢上帝。是夕真君降言曰,官家设此大醮,上帝与诸天皆喜,国祚延远过于有唐矣。至六年,守真以乾明节诣阙朝,贺召见,因面奏曰:圣真下降俯为昌朝,乞降诏加号以答灵贶。上允其奏,寻下诏曰:太平宫神受命上穹,降灵下土,苾芬致荐。肸蚃有徵,大庇斯民,屡垂丕贶,宜加美号以答神。休其封神为翊圣将军,诏命至宫守真焚香以告。真君忽降言曰:汝当上问官家所言,翊圣者翊于何圣。守真数日疑惧不敢答,复言曰:汝但驰奏官家,不罪汝。守真遂具章以闻,太宗览之,召近臣谓之曰:玉帝辅臣所辅翊者,上帝也。当以此意报。守真令启白也,既而内臣传,命到宫守真诣殿焚香以告真君曰此意是也。
真宗大中祥符六年,诏加封灵济庙神公号。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文献通考》:灵济庙在梓州射洪县白崖山下,唐中书舍人陆弼贬涪州刺史,卒葬山侧,土人立庙,水旱祷之必应。伪蜀封洪济王大中祥符六年,诏封公号。
大中祥符七年,加封翊圣将军为翊圣保德真君。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翊圣保德真君传》:圣上嗣位崇奉之,典率遵旧式,洎受元符封泰山,建玉清昭应宫于宫中。宝符阁之,西北隅作凝命殿,殿后为凝命阁以奉真君。大中祥符七年,诏曰:诞敷宝命仰荷于至神昭报殊徵虔增于懿号。盖为邦之大典,庇民之深旨也。而况翊宣元化式表众灵,司阴骘于含生,播明威于福地。当王基肇启,固降治而已。彰洎文考缵成复先期而斯应。由是亟营珍馆备荐徽章蒙介福于无垠。佐鸿图于累盛,顾惟渺质绍抚绵区,属典礼之交。修实祺祥之沓,委缅怀幽,赞罔怠钦,崇是用益以丕,称奉之茂,则式达至精之恳。庶伸祗答之,文期克享于寅恭。永保宁于品汇爰颁成,命俯告宰司,深体予怀。共宣其事,翊圣将军宜加号曰,翊圣保德真君。
年,封赤城王赵昱为清源妙道真君,又封崔
府君为护国西齐王。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 按《八闽通志》:赵昱蜀青城山人仕,隋尝斩蛟拯民垫溺,其民立祠灌江口祀之。唐封赤城王。宋真宗加封清源妙道真君。
按《祁州志》:真宗加封崔府君为护国西齐王。
仁宗景祐四年,诏定高禖祀仪。
按《宋史·仁宗本纪》:景祐四年二月乙丑,置赤帝像于宫中祈嗣。按《礼志》:高禖。初,仁宗未有嗣,景祐四年二月,以殿中侍御史张奎言,诏有司详定。礼官以为:《月令》虽可据,然《周官》阙其文,《汉志》郊祀不及禖祠,独《枚皋传》言皇子禖祝而已。后汉至江左概见其事,而仪典委曲,不可周知。惟高齐禖祀最显,妃嫔参享,黩而不蠲,恐不足为后世法。唐明皇因旧《月令》,特存其事。开元定礼,已后不著。朝廷必欲行之,当筑坛于南郊,春分之日以祀青帝,本《诗》克禋以祓之义也。配以伏羲、帝喾,伏羲本始,喾著祥也。以禖从祀,报古为媒之先也。以石为主,牲用太牢,乐以升歌,仪视先蚕,有司摄事。仍岁令有司申请俟旨,命曰特祀。即用其年春分,遣官致祭。
庆历 年定祭酺神仪式。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按《礼志》:酺神之祀。庆历中,上封事者言:螟蝗为害,乞外内并修祭酺。礼记言:按《周礼》:族师,春秋祭酺。酺为人物灾害之神。郑元云:校人职有冬祭马步。则未知此酺者,蝝螟之酺欤,人鬼之步欤。然则校人职有冬步,是与马为害者,此酺盖人物之害也。汉有蝝螟之酺神,又有人鬼之步神。历代书史,悉无祭酺仪式。欲准祭马步仪,坛在国城西北,差官就马坛致祭,称为酺神。若外州者,即略依禜礼。其致斋、行礼、器物,并如小祀。
神宗熙宁二年,诏祀高禖仍旧制。
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熙宁二年,从礼官言:按祀仪,青帝坛广四丈,高八尺。今祀高禖既以青帝为主,其坛高广,请如青帝之制。又祀天以高禖配,今郊禖坛祀青帝于南郊,以伏羲、高辛配,复于坛下设高禖位,殊为爽误。请准古郊禖,改祀上帝,以高禖配,改伏羲、高辛位为高禖,而彻坛下位。诏:高禖典礼仍旧,坛制如所宜,改犊为角握牛,高禖祝版与配位并进书焉。又言:伏羲、高辛配,祝文并云作主配神。神无二主,伏羲既为主,其高辛祝文,请改云配食于神。熙宁八年,太常礼院请以立秋祭厉于庙门外之西。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按《礼志》云云。
熙宁 年,封故侍中康保裔为英显侯。
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按《镇江府志》:神姓康名保裔,洛阳人。父仕周,以战功为东州押班,父死,宋太祖以保裔代之,后与契丹战死之。真宗赠侍中,已而灵迹显著于信之弋阳。熙宁中,封英显侯。
元丰四年,诏进号九天采访使者为应元保运真君。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按《梦溪笔谈》:庐山太平观,
乃九天采访使者祠,自唐开元中创建。元丰二年,道士陶智仙营一舍,令门人陈若拙董作。发地忽得一瓶,封鐍甚固,破之,其中皆五色土;唯有一铜钱,文有应元保运四字。若拙得之,以归其师,不甚为异。至元丰四年,忽诏进号九天采访使者为应元保运真君,内侍廖维持御书殿额赐之,乃与钱文符同。时知制诰熊本提举太平观,具闻其事,召本观主首,推诘其详,审其无伪,乃以其钱付廖维表献之。
元丰 年,封汉赵迪为仁济侯赐庙额。
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按《饶州府志》:神姓赵名迪,字公阿。汉建初七年,牧郊外,感北斗下降,授以秘法。由是得道,至和帝朝,疗东宫疾有瘳,赐珍宝不受,但乞一瓢。梁大通元年入觐,以瓢贮米输之不能竭。朝廷神之,赐爵平乡侯,封灵应真君。宋元丰中,赐庙额号仁济侯,进士江迪舍基创宇元鄱阳丞吴暾己巳冬立庙。
哲宗元祐三年,定祀高禖仪制。
按《宋史·哲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元祐三年,太常寺言:祀仪,高禖坛上正位设青帝席,配位设伏羲、高辛氏席,坛下东南设高禖,从祀席正配位各六俎,实以羊、豕腥熟,高禖位四俎,寔以牛腥熟。祀日,兵部、工部郎中奉羊、豕俎升坛,诸正配位。高禖位俎,则执事人奉焉。窃以青帝为所祀之主,而牲用羊豕;禖神因其嘉祥从祀,而牲反用牛,又牛俎执事者陈之,而羊、豕俎皆奉以郎官,轻重失当。请以二牲通行解割,正、配、从祀位并用,皆以六曹郎官奉俎。今羊俎以兵部,豕俎以工部,牛俎请以户部郎官。
绍圣二年,封石鼓祠神廖懋为显化惠济永利侯,配朱氏为昭顺协德灵应夫人。
按《宋史·哲宗本纪》不载。按《邵武府志》:石鼓祠神姓廖名懋铜川人,夫人朱氏唐。文宗开成中监昭武镇,镇之西溪山萦绕,尝游而乐之。一日骤雨,溪水暴作,冲出一石,其状如鼓。神异之,命曰:石鼓。未几卒于官民留,葬石鼓之右。宋建隆中,蛇蝎为灾,居民立庙祷之,灾遂息。庙在府城北。绍圣二年乡人上其事于朝,赐额显应,加封显化惠济永利,侯昭顺协德灵应夫人。
徽宗崇宁 年,加封故建州守王延禀为显正英烈佑顺善济王,夫人为昭化慈惠夫人。
按《宋史·徽宗本纪》不载。按《邵武府志》:神姓王名延,禀闽王审知之长子。以节守建州,喜文学,日与诸儒议论,欲以善道化民。民赖以安,与诸弟俱有靖寇功,民怀其德,遂为立祠。崇宁中,郡以灵异请于朝赐灵感庙,额后累加封显正英烈佑顺善济,王夫人为昭化慈惠夫人。
政和 年,定春分祀高禖以简狄姜嫄从配。
按《宋史·徽宗本纪》不载。按《礼志·政和新仪》:春分祀高禖,以简狄、姜嫄从配,皇帝亲祠,并如祈谷祀上帝仪。惟配作《承安》之乐,而增简狄、姜嫄位牛、羊、豕各一。
宣和六年,封汉闽越王无诸为镇闽王,左右二王一为灵应侯,一为显应侯。
按《宋史·徽宗本纪》不载。按《八闽通志》:汉闽越王无诸唐大中十年始建祠。五代唐长兴元年,闽王审知复追封为闽粤王。宋因之号显圣武勇,王有左右二王,相传王二将也。熙宁中民兵出戍熙河,二王现云端,大战获捷。政和间复戍桂府征蛮之际,二王复现,降大雹、飞黄蜂,以退蛮兵。宣和二年浙寇窃发,连陷数郡,将及境。提刑俞向自建康领兵南下,黄蜂数万随舟,蔽江居民或谓神兵之助。境内帖然乃大新祠宇。建楹之日,有青红二小蛇蜿蜒,香几间。累日暨升梁又见其两端举首北向,移时即隐。仪曹陈琎奉二王像入庙,二蛇又现。庙成俞向将临奠前夕,梦有神人青色来谢迁祠者,及祀事毕,青蛇忽现左王之前,而神之容色一如所梦,瞻叹久之。因祷右王曰:愿赐临降寻亦现。邦人敬信益笃州以其寔闻敕赐庙号。俞向自为记六年,进封闽粤王,为镇闽王。二王左封灵应侯,右封显应侯。
宣和 年,赐惠泽王祠额曰:江介封神陈氏为护国惠民侯进福善王。
按《宋史·徽宗本纪》不载,按《饶州府志》:宣和閒,赐惠泽王柳敬德祠,额曰:江介名祠。
按《温州府志》:神陈氏逸其名,唐时人世居瑞邑之洪口。宅旁有大竹,母令取竹,陈两指握之皆破。今有破竹林及长行舟于海。当岁除尚在南闽同舟者思家,陈令但各闭目,来日可到。众惟闻舟戛林木有声,达旦已抵其乡矣。既殁乡人商海值暴风舟几覆,忽帆樯閒有声言其姓氏,及济还立祠于三港。宋宣和方腊犯境神显异,寇不敢入,民赖以安。邑令王济上其事封护国惠民侯进福善王。
高宗建炎元年,赐崔府君庙额曰:显卫敕封胡令公及桑称二神皆进王号,又加封闽越王无诸为武烈王,左右二将加号曰广惠嘉泽。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按《祁州志》:高宗避狄难走钜鹿,有白马导至府君祠不见,心异之,因宿焉。夜半梦崔府君促之,惊起而行,白马复前导至斜桥谷,从臣耿南仲,将兵数千来迎马。始失所之后,驻跸临安首为立庙赐,额曰:显卫。
按《杭州府志》:宋康王南度乘骏过长河,无船可渡入。胡令公庙扣之,出门忽有大舟迎王,王问其名,居曰:桑称二姓本里胡进思家人也。建炎元年,王遣官召进思并桑称二人,里中并无。因庙中有胡将军碑,载将军往海昌。召齐安国师事迹州官申覆降诏,敕封令公海神,与桑称皆进王号同祀土谷庙,号威烈赫灵之殿。泰定閒,复有方太守入庙祷祀,蝗不入境之异,太守遂命里人重立碑云。
按《八闽通志》:建炎元年,加封汉闽越王无诸为武烈王,左右二将灵应侯加广惠,显应侯加嘉泽。
建炎四年,封昭利庙神为褒应王,显济庙神为威灵嘉祐侯。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按《八闽通志》:昭利庙神乃唐观察使陈岩之长子也。乾符中黄巢陷闽,王愤唐室衰,微力不能兴复。慨然谓人曰:吾生不鼎食,以济朝廷之急。死当庙食,以慰生人之望。暨没果获祀于连江之演屿。宋宣和二年,始降于州,遂置祠于越王山之麓。五年给事中路允迪使三韩涉海遇风涛,赖神以济。归上其状,诏赐庙额曰:昭利建炎初寇犯西闉,吏民奔走乞救于神。俄顷雨雹交下,盛夏如冬。平地水深尺许,贼惶怖而遁道。连江欲肆剽掠见士马,云布众骇而去。四年封褒应王子侄九人赐烈侯。按《莆田县志》:显济庙神姓朱名默黄石人。唐古田令玑后,生有灵异。年十七喟然语同舍曰:丈夫当大立功名,终日讲空言何益。今两陲用兵,朝廷开幕府使,吾得千人将之,可以鞭笞远彝,屡造谷城。古庙祈立功名,庙门下有泥塑神马,遂乘以登山。许伸等道遇之,见其驺从意,谓达官谒庙,避于道左。近视则紫衫马上者默也。马庙中神马也。恐怖走至其家,默方酣寝觉,则颊带酒容。伸等说道遇状,笑而不答。是后人多见默早晚骑神马勒部兵,往来村落閒。里中神之年三十二不疾而卒。建炎四年,高宗渡江中流,风涛大作,忽见默拥朱氏旗至,风遂息。诏封默为威灵嘉祐侯,额曰:显济庙在黄石琳井。
绍兴 年,封显济庙神朱默为福顺彰烈侯。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按《莆田县志》:绍兴初,吴山火兵卒不能救尘焰中,忽见显济庙神嘉祐侯朱默拥旗至,火遂息,又助收大奚山寇。后加封福顺彰烈侯。默弟黓女弟六十娘亦皆生,而神灵并祀祔食。绍兴三年,封泽民庙神李频为灵显忠惠公。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按《八闽通志》:梨山泽民庙祀刺史李频,凡雨旸不调疫疠閒作祷于祠下,捷如影响。宋绍兴三年,郡民以其事闻封灵显忠惠公。绍兴九年,封扶政庙神为英惠侯,张巡庙从神谢祐为灵惠将军。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按《八闽通志》:扶政庙神朱姓。唐末宦游经建阳,为水所溺,沿流而去,复沂流而来。众以为异,遂收葬而祠之。宋绍兴三年,范汝为之党寇县境过其地,见黑气四起,旌旗掩映。众遂惊,溃为义兵所杀。五年赐额扶政庙在县西北北乐里。九年封英惠侯。〈又〉谢祐延平人也,元丰中从剑浦黄裳学为人质,直素慕张巡之忠烈,愿为其庙从神预塑像于巡之侧,及卒素著灵响,凡有祷之者,辄形于梦寐以是。邦人崇奉益虔,绍兴九年,封灵惠将军淳熙。十年,赐庙额正顺庙在尤溪县治西。
绍兴三十一年,加封闽越王曰英护夫人,封赞灵左右二侯加协威翊忠。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按《八闽通志》:绍兴三十一年,胶西之役舟,师祷于汉闽越王庙,战以克捷。王加封英护夫人,封赞灵左侯加协威右侯加翊忠。绍兴 年,封威镇庙神为广泽孚惠忠应侯,又封唐袁杰为土主昭义嘉应侯,进封为王又封通济公廖忠为广惠王,妻封协祐妃,二子封侯。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按《八闽通志》:威镇庙神郭姓生而神异甫十岁。一日忽取瓮酒,全牛登郭山绝顶。明日坐逝古藤上,牛酒俱尽,其后常见梦于人,因为立庙号郭将军庙,在南安县北十二都。五代晋天福中伪闽建宋,建炎中寇逼近境,民祷于神。一夕大雨溪涨,寇不能渡,有衣白衣乘白马者,诱贼他去攻具漂荡殆尽,贼亦多溺死。邑以无事绍兴閒赐庙,额威镇累封广泽孚惠忠应侯。
按《无为州志》:唐袁杰字人杰,素以忠义自许。唐末盗起,召集义兵为保障乡闾。计后因抗敌不胜自刎,而死身僵七日不仆,贼弃其尸于河逆流而上,将至黄金城,母寻见之,曰:若是我儿呼之必动及呼之。果动,乡人神之,因立庙以祀,仍名其处为呼儿港。宋高宗与金人战,或有擒金人者,见空中袁字旗帜兵威甚盛,知为神助,下诏访求得人杰之庙,封为土主昭义嘉应侯,后又进封为王。乡人祈祷辄应,至今灵响不替焉。
按《宁化县志》:宋绍兴閒,有灵芝生通济公廖忠殿中石上,闻于朝,封广惠王,妻封协祐妃,一男封嗣庆侯,一封嗣烈侯。
孝宗乾道三年,封灵姑庙神为慧感显祐善利夫人。按《宋史·孝宗本纪》不载。按《苏州府志》:灵姑庙神梁
卫尉卿陆僧瓒之女不嫁,而死祠于东庑。宋建炎中,金人入吴,居民梦神告以兵难,不数日城陷。乾道三年,秋祷雨有应,父老上其事,加封慧感显祐善利夫人。
乾道四年,加封显济庙神为灵感王。
按《宋史·孝宗本纪》不载。按《文献通考》:乾道四年,加封楚州显济庙灵感王,乃吴主孙皓祠汪大猷等使虏还言其灵感,故加封,仍令使人往来皆前期祭之。
淳熙 年,封三国吴黄将军为通灵顺惠侯。
按《宋史·孝宗本纪》不载。按《八闽通志》:三国吴有黄将军者与其妻曹氏俱葬惠安县凤山,频著灵异,居民因立庙祀之。宋绍兴间,海寇宋铭犯境,乡人祷于庙,忽有狂蜂毒蛇纷集港口,贼不敢入。淳熙间,杨肇章寇沿海诸处,惟庙之左右一无所犯,邑人进士黄璟以闻赐额通灵顺惠侯。
宁宗庆元 年,封灵显忠惠公为灵祐善应王英显侯,康保裔为威济善利孚应英烈王。
按《宋史·宁宗本纪》不载。按《八闽通志》:庆元中,加封灵显忠惠公为灵祐善应王。
按《镇江府志》:庆元閒,封英显侯康保裔为威济善利孚应英烈王,祠在城隍庙西庑。
庆元六年,赐护国孚惠显佑长寿圣王庙,额曰灵应。按《宋史·宁宗本纪》不载。按《莆田县志》:陈寅唐观察使陈岩侄侍岩仕闽,遂家于莆好善乐施。里人歌之曰:陈公食我兮饥有餐,陈公衣我兮冬不寒,愿得陈公兮寿如山。年九十馀卒,先一日历言五纪事,后皆验民尸祝之。宋初仆射陈靖讨林居裔,祈其默相交兵。日贼见甲卒甚盛,旂帜皆署长寿字,惊怖甚一战而克,仆射以闻,敕封护国孚惠显佑长寿圣王,建庙祝焉,庙在左厢衙后。庆元六年,郡市火神耀赤旂拥甲士,扑灭之事闻,赐额灵应庙。
嘉泰二年,加灵佑善应王号广济。
按《宋史·宁宗本纪》不载。按《八闽通志》云云。
开禧二年,加广济王为昭惠。
按《宋史·宁宗本纪》不载。按《八闽通志》云云。
开禧 年,封灌口二郎神赵昱为王。
按《宋史·宁宗本纪》不载。按《常熟县志》:神赵昱隋末弃官去,不知所终。会嘉州水涨,蜀人见雾中乘白马越流而过,乃昱也。因立庙灌江,呼灌口二郎神开禧中和州寇。警守臣梦白袍神谓曰,吾隋人赵昱也,默为子助,子当益奋屡战。见神光烛寨前,跃白马空中如梦状,因获破石矻䃮。寇大创,引去和州,始安而江淮无恙。守臣以状闻封为王,今本邑以神平水患,凡遇水旱请祷辄应,神司水而炳灵司火云。
嘉定八年,以飞蝗入临安祭告酺神。
按《宋史·宁宗本纪》不载。按《礼志》:嘉定八年六月,以飞蝗入临安界,诏差官祭告。又诏两浙、淮东西路州县,遇有蝗入境,守臣祭告酺神。
理宗嘉熙三年,封神朱庆为威惠侯。
按《宋史·理宗本纪》不载。按《邵武府志》:显正英烈佑顺善济王,庙有从神朱庆乃王帐下指挥使,为神前驱。嘉熙三年,封威惠侯。
嘉熙 年,加封石姥潮王为显德忠惠王。
按《宋史·理宗本纪》不载。按《杭州府志》:宋宣和閒,睦寇犯顺,韩世忠帅兵禦敌,见空中旗帜书石姥潮王号,因奋勇大破之。嘉熙閒,潮水溃堤,漂没民居人力莫能禦京,兆赵与躬祷祠下,潮复故道,事闻于朝加封显德忠惠王。
淳祐四年,加封灵应庙神为孚感。
按《宋史·理宗本纪》不载。按《莆田县志》:淳祐四年,郡大疫境之,人依灵应庙神独无恙,加封孚感。
淳祐五年,封神张德清为慈济侯,赐庙额曰善应。按《宋史·理宗本纪》不载。按《八闽通志》:张讳德清生而聪明,没而灵异。旱乾水溢,随感随应。宋淳祐五年,乡贡进士张伦等以其事闻于朝,封慈济侯,赐额曰善应,庙在岊山。
淳祐八年,加封昭惠王为灵祐福应威信顺王。按《宋史·理宗本纪》不载。按《八闽通志》云云。
淳祐 年,加封惠泽王柳敬德为灵显忠烈惠泽王。按《宋史·理宗本纪》不载。按《饶州府志》:唐乾符閒,王仙芝叛兵侵境远近骚动,人倡义兵以禦之,其夜梦惠泽王柳敬德跃马驱兵。次日拒敌之际,果见王乘白马云端,贼首坠马而死,群凶惊散。本年洪水为害,邑人于庙避水,梦神投檄溪潭,鞭龙遏水,次早起视溪水顿缩五尺许。有题门帖云:鞭龙曾遏滔天水,跃马能驱半夜兵,知县蒋静欲伐祠旁桧树,夜梦神骑甲马现云霄以显之,遂免伐,复整庙宇,立碑留诗。淳祐中,加封灵显忠烈惠泽王。
宝祐五年,封故陈将军为孚善侯。
按《宋史·理宗本纪》不载。按《八闽通志》:神姓陈名应功涵江之东山人,母甘氏当载震载夙之时,梦一苍龙蟠于寝室户枢上,明发而应功寔生。年甫弱冠,慷慨忠勇,恒以诸葛武侯,自许下视马臧。张许诸人谓,不足为宋太平兴。国初陈洪进尚据漳泉,应功洞识时,机且以爱护乡邦为念,力劝洪进纳土于朝。是年游洋草寇窃发至,有隗嚣公孙述伪号,诏就近地调兵收讨。应功直诣军前,自请讨贼。遂任前锋,越溪谷鏖战,竟为贼刃,所劘乡人壮之相,率舆榇归葬,而祠之于莆田县,涵头盐仓之西。建炎初,里人陈倅宣抚淮南,每出师讨贼,空中时见陈将军旗前导所向,贼锋披靡,他如海道风涛之恐。岁时雨旸之咎,事无巨细随扣辄应。宝祐五年,锡号孚善侯。
年,封神周雄为护国宣灵侯。
按《宋史·理宗本纪》不载。按《饶州府志》:理宗发师北征,士卒见旗有周雄字,遂捷封护国宣灵侯。咸淳閒,盘石多峰,云汉三处,士人见衣冠俨然黑面,救疾疫必愈问姓名曰周雄也。
景定五年,封应灵庙神为善佑。
按《宋史·理宗本纪》不载。按《莆田县志》:景定五年,海寇林长五猖獗,民见应灵庙神,拥旂鼓与湄州,神协力擒捕加封善佑。
度宗咸淳元年,加封广惠王廖忠为英济广惠王,妻赠协祐济惠妃。
按《宋史·度宗本纪》不载。按《宁化县志》:咸淳元年,因广惠王廖忠有禦寇绩,诏加封英济广惠王,妻赠协祐济惠妃,具有诰命刻于石。
咸淳二年,封灵显庙神为福惠侯。
按《宋史·度宗本纪》不载。按《八闽通志》:神姓黄名孟字叔达句容人,唐初游闽,殁于连江邑。宋绍兴閒,海寇朱明为虐,神见梦于人,以示其默佑之。意未几,寇平。景定四年,赐额灵显庙在省魁坊内。咸淳二年,封福惠侯。
咸淳七年,加封灵惠将军谢祐为广惠,又封神庞琯为祐文侯。
按《宋史·度宗本纪》不载。按《八闽通志》:正顺庙神灵惠将军谢祐,咸淳七年加封广惠。
按《莆田县志》:神姓庞名琯原,为天神莆大旱神悯下。民吁呼痛切为洒砚水时,黑雨三日水浸半壁,即今灰壁半黑遗迹也。以此谪为下界神,乡人崇祀之,今东亭俗呼龙官,不忍忘神姓名也。宋度宗时,又旱甚,神乃反风降雨,未几寇陷谷城,疫疠大作。神显灵,露形驱疠殄,寇宰土者以闻。咸淳七年,封祐文侯,敕书织黑字于黄绢。今漫漶犹存敕曰显应。神庞琯朕勤恤民,瘼览四方水旱盗贼之奏,若己痌瘝神,能大庇民,克敉和。无害于爵,命何靳焉。莆民言比岁殄寇驱厉反风降雨,惟神其相之莆文献之邦也。侯圭载锡俾祐斯文以钦于世,世庙在连江里东亭。延祐四年,重修明正德戊辰知县雷应龙拆燬淫祠,兹庙以咸淳敕书免。
咸淳八年,加封保胜侯张宽为灵祐公。
按《宋史·度宗本纪》不载。按《池州府志》云云。
咸淳 年,累封孚善侯陈应功为广利嘉泽侯。按《宋史·度宗本纪》不载。按《八闽通志》云云。
端宗景炎元年,更封广利嘉泽侯为忠佑侯。
按《宋史·度宗本纪》不载。按《八闽通志》云云。
金
海陵贞元元年,封料石冈神为灵应王。按《金史·海陵本纪》:贞元元年十月丁巳,猎于良乡。封料石冈神为灵应王。初,海陵常过此祠,祷曰:使吾有天命,当得吉卜。投之,吉。又祷曰:果如所卜,他日当有报,否则毁尔祠宇。投之,又吉,故封之。
章宗明昌六年,定以春分日祀高禖。
按《金史·章宗本纪》不载。按《礼志》:明昌六年,章宗未有子,尚书省臣奏行高禖之祀。岁以春分日祀青帝、伏羲氏、女娲氏,凡三位,坛上南向,西上。姜嫄、简狄位于坛之第二层,东向,北上。
元
成宗大德 年,封神郑生为忠烈将军。按《元史·成宗本纪》不载。按《温州府志》:神郑氏讳生公全沙村里人,生于宋乾道乙酉正月十五日,好侠使气能出神,示幻常语人曰:吾当由兵解血食人世。后附海舟遇盗斗死,其家忽睹神骑从归,倏复不见,嗣后数显灵异。宝祐五年,永嘉守建庙于其乡。元大德閒,敕封忠烈将军。
武宗至大 年,加封江介祠神柳敬德为显应普惠冲祐真君。
按《元史·武宗本纪》不载。按《饶州府志》云云。
仁宗延祐六年,加封英烈王康保裔为威显,昭惠圣顺忠烈王。
按《元史·仁宗本纪》不载。按《镇江府志》云云。
延祐七年春三月,英宗即位,夏四月祭遁甲神于香山。
按《元史·英宗本纪》云云。
文宗天历二年,祭遁甲神封泽民庙神为溥泽福惠忠显孚顺王。
按《元史·文宗本纪》:天历二年秋八月,遣毛颖达祭遁甲神于上都南屏山、大都西山。
按《八闽通志》:元至元閒,黄华窃发泽民,庙神出阴兵助官军讨平之。天历二年,封溥泽福惠忠显孚顺王。
顺帝元统二年,封神张孝忠为翊灵威烈忠毅张元帅。
按《元史·顺帝本纪》不载。按《饶州府志》:神姓张讳孝忠楚道州人。宋壮士初从高达守江陵,元军下江陵,孝忠不屈,率众百馀人之洪州,又陷之信州,会宋臣谢枋得喜其壮勇任之将兵。元兵攻谢军,孝忠奋大刀砍杀数人,俄矢中孝忠马鼻马介系又绝,乃步战死之。元军义之,求之仆尸中,叹曰:壮士、壮士。取衾覆之,孝忠殁,数岁著灵异。邑人上官敬和,梦神曰:吾与汝父上官提举旧人也。吾今为柳王下义胆忠肝正直辅佐之。神于是敬和感其忠勇灵异,遂塑像惠宁庙。左庑水旱疾疫祷之,辄应。邑人尊为将军祀之。元元统二年,翰林胡式奏封翊灵威烈忠毅张元帅。
至正四年,封通灵庙神邹罄为武胜侯。
按《元史·顺帝本纪》不载。按《龙岩县志》:通灵庙神姓邹名罄。从王审知入闽平汀寇,以功镇雁石,卒民祀之。元至正四年,南靖寇李志甫寇岩官,民祷于神,神著灵异,贼败事闻封武胜侯。
至正十四年,加封清源妙道。真君赵昱为灵惠威正博济真君。
按《元史·顺帝本纪》不载。按《八闽通志》:元至正十四年,福宁州大饥清源妙道,真君赵昱化为商人,由湖广附米舟至指松山,谓舟人曰:米至是其直十百。遂以所执,扇畀舟人,乃由小舟登陆约曰:明当相迓是夕。见梦于乡人曰:米舟至矣。亟往松山迓之,明日米舟果至,视舟人所执扇,则庙中旧物也。有司以闻加封灵惠威正博济真君,二十一年乃重建庙宇。至正 年,封灵顺庙神为忠靖灵应护国胡总管,又加封福善王为庄济王。
按《元史·顺帝本纪》不载。按《徽州府志》:灵顺庙神胡检察讳发世,先居城北,种德坊福泉井畔颖悟过人入庙,事神灵迹昭著。张天师封为检察将军,其子德胜生而神异,长有慧性,有术者相之曰:生不封侯,死当庙食。尝昼寝,觉则汗流浃背,所穿履尽弊,且言某处风浪覆舟,某处城池失火。后累验之,果然及。卒禦灾捍患有祷,辄应四方之人奔走祠下,惟恐或后。天师张与材赐号忠靖灵远大师,赐星剑元至正閒镇南王,奏封忠靖灵应护国胡总管,其剑犹在。
按《温州府志》:元至正閒,加封福善王为庄济王。
明
太祖洪武三年,命各府州县岁三祭无祀鬼神。按《大政纪》:洪武三年十二月甲子,命京都王国各府州县祭无祀鬼神,岁以三月清明七月望及十月朔长吏率僚佐致祭。
洪武六年,诏题唐樊令主,曰银青光禄大夫樊公之神,命有司以其诞辰致祭。
按《八闽通志》:神姓樊名令,字号甫,秀州华亭人,唐末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时赣寇曾常侍作乱,神奉命征讨殁于王,事殊有灵异。宋淳熙庆元閒建庙,庙在清流县东临渔沧潭。绍兴间,赣贼入寇,近县十五里时闻金鼓声。俄见兵马旗帜森列山上,遂惊骇而退元。至正四年,复大其庙宇。洪武三年,知县方仕英以其灵迹。上闻,六年诏题其主曰:唐银青光禄大夫。樊公之神相传九月朔日乃其诞辰,因命有司岁以是日致祭。
洪武十年,复汉闽越王,故封仍称汉闽越王之神。按《八闽通志》:洪武十年,布政使叶茂率僚佐祷雨。汉闽越王祠下即获嘉应。因具其灵,迹达于中书下,礼官议从神,故封称曰汉闽越王之神。
洪武十一年,诏以唐建州刺史李公封其梨山神号,仍称唐建州刺史李公之神。
按《八闽通志》:洪武元年,征南将军左丞何道率兵攻建宁,旬馀未下,道怒戒饬军士刻日拔城。是夕梦有唐衣冠者,圆目长须立于帐前,曰:吾以一城生灵付,汝勿妄杀之。道觉以其梦中所见之状,询诸土人知其为梨山神,即唐建州刺史李公也。翌日,守将达元芳以城献越,二日郡守翟也。先率耆老诣军门,降道大悦,以神不我欺也。入城之日,秋毫无犯十一年,诏去旧号题其主曰:唐建州刺史李公之神,命有司春秋致祭。
洪武二十六年,定各府州县及乡村立坛,岁三祭厉。按《明会典》: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各府州县,每岁春清明日,秋七月十五日,冬十月一日,祭无祀鬼神。其坛设于城北郊间,府州名郡厉县,名邑厉祭物,牲用羊三、豕三、饭米三石、香烛、酒纸,随用乡厉。凡各乡村每里一百户内,立坛一所祭无祀鬼神,专祈祷民庶安康。孳畜蕃盛,每岁三祭春清明日,秋七月十五日,冬十月一日,祭物牲酒随乡俗,置办具轮流会首,及祭毕会饮读誓等,仪与祭里社同。
洪武 年,遣太常寺官祀诸神庙,又建太仓神庙于南京,又诏为晋卞壸立庙。
按《明会典》:道林真觉普济禅师庙即宝志公。洪武初建塔庙于鸡鸣山上。每岁三月十八日,用素羞遣南京太常寺官祭,又五显灵顺庙。每岁四月八日九月二十八日,遣南京太常寺官祭,又祠山广惠庙,祀张渤。每岁二月十八日,遣南京太常寺官祭又京都太仓神庙,洪武初建于南京。
按《已疟编》:太祖尝微行至朝天宫,前见一妇服重,服而大笑,问曰:观夫人之被服如此,而大笑何也。曰:吾夫为国而死为忠臣,吾子为父而死为孝子,然则天下之妇,人其好夫、好子未有如我者矣。吾所以喜而笑也。太祖问曰:汝夫巳葬乎。妇人以手指示曰:去此数十步是吾夫埋处也。言讫忽不见,太祖识其处。明日命有司往视之,则黄土一抔,草木森郁掘地数尺,见其志则晋卞壸所葬也。面色如生,两手皆拳,其指甲出于背外六七寸,是时城中坟墓。有禁太祖以其为忠臣也,遂命掩之,仍为立庙,命有司春秋祀之。
英宗正统 年,封汉故将军邳彤为明灵王。
按《真定府志》:明灵王庙神姓邳氏名彤,在东汉光武中,兴时云台诸将之一也。食邑灵寿县而享有侯封,后人仰其戡乱庇民之功,故立庙以崇奉之。今在郡隅者乃其行祠也。英宗曾病疮笃甚,梦有神阴治之。已而其疮果愈觉,而访其状,乃神也。特封为明灵王,而庙额如之。由是郡之人崇奉者日益,笃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祷则屡获其效,而其灵锱铢莫爽也。
宪宗成化二十二年四月,封金玉二阙真君为上帝遣少傅大学士万安赴灵济宫祭之。
按《大政纪》云云。
世宗嘉靖十五年,帝作圣济殿,奉安先医之神,岁时致祭。
按《大政纪》云云。
皇清
康熙二十五年《大清会典》:康熙二十五年,议准令协领副将以上照
例,文左武右,陪祀行礼。凡厉坛每岁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十月朔日,祭无祀鬼神于本城之北郊。府州称郡、厉县称邑,厉用羊三、豕三、饭米三石、香烛、酒纸,随用祭时。有告城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