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 第 1a 页 WYG1031-042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格致镜原卷三十 大学士陈元龙撰
朝制类(一/)
玺
总论 格古要论按许慎说文玺王者印也以守此土
故为文从尔从土其义盖曰天付尔此器俾宝之以守
尔土也至周太史籀易为从尔从玉义取天付尔此宝
以为天下君也三代以上玺文无所考考诸史籍并宝
格致镜原卷三十 大学士陈元龙撰
朝制类(一/)
玺
总论 格古要论按许慎说文玺王者印也以守此土
故为文从尔从土其义盖曰天付尔此器俾宝之以守
尔土也至周太史籀易为从尔从玉义取天付尔此宝
以为天下君也三代以上玺文无所考考诸史籍并宝
卷三十 第 1b 页 WYG1031-0428b.png
玺篆文图说曰传国玺方四寸 蔡邕独断玺者印也
印者信也天子玺以玉螭虎钮古者尊卑共之月令曰
固封玺春秋左氏传曰鲁襄公在楚季武子使公冶问
玺书追而与之此诸侯大夫印称玺者也自秦以来天
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 汉旧仪玺
王者印也绶带也所以系玺黄赤绶四彩武都紫泥封
盛以青囊白素裹两端无缝尺一版中约署 西京杂
记中书以武都紫泥为玺室加绿绨其上 汉旧仪皇
印者信也天子玺以玉螭虎钮古者尊卑共之月令曰
固封玺春秋左氏传曰鲁襄公在楚季武子使公冶问
玺书追而与之此诸侯大夫印称玺者也自秦以来天
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 汉旧仪玺
王者印也绶带也所以系玺黄赤绶四彩武都紫泥封
盛以青囊白素裹两端无缝尺一版中约署 西京杂
记中书以武都紫泥为玺室加绿绨其上 汉旧仪皇
卷三十 第 2a 页 WYG1031-0428c.png
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玉玺金螭虎钮 隋志皇后有
金玺盘螭钮文曰皇后之玺 宋书皇太子妃金玺龟
钮纁朱绶佩瑜玉 汉百官表诸侯王金玺师古注古
者印玺通名今则尊卑有别汉旧仪云诸侯王黄金玺
橐佗钮文曰玺谓刻云某王之玺
历代玺 春秋运斗枢舜东巡临观黄龙五采负图出
置舜前图以黄玉为柙黄金绳封两端有文曰天皇有
玉玺五字博袤三寸此黄帝符玺也 春秋合诚图尧
金玺盘螭钮文曰皇后之玺 宋书皇太子妃金玺龟
钮纁朱绶佩瑜玉 汉百官表诸侯王金玺师古注古
者印玺通名今则尊卑有别汉旧仪云诸侯王黄金玺
橐佗钮文曰玺谓刻云某王之玺
历代玺 春秋运斗枢舜东巡临观黄龙五采负图出
置舜前图以黄玉为柙黄金绳封两端有文曰天皇有
玉玺五字博袤三寸此黄帝符玺也 春秋合诚图尧
卷三十 第 2b 页 WYG1031-0428d.png
坐中舟与太尉舜临观凤皇负图授尧赤玉为柙黄玉
检白玉绳其章曰天赤帝符玺五字 拾遗记武王伐
纣樵夫牧竖探高鸟之巢得玉玺文曰水德将灭木祚
方盛 汉旧仪秦以前民皆以金银铜犀象为方寸玺
各服所好自秦以来天子玺始以玉为之 太平御览
传国玺是秦始皇所刻其玉出蓝田山是丞相李斯所
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元崔彧进玺笺秦始
皇得楚卞和之璞命李斯篆其文玉工孙寿刻之 博
检白玉绳其章曰天赤帝符玺五字 拾遗记武王伐
纣樵夫牧竖探高鸟之巢得玉玺文曰水德将灭木祚
方盛 汉旧仪秦以前民皆以金银铜犀象为方寸玺
各服所好自秦以来天子玺始以玉为之 太平御览
传国玺是秦始皇所刻其玉出蓝田山是丞相李斯所
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元崔彧进玺笺秦始
皇得楚卞和之璞命李斯篆其文玉工孙寿刻之 博
卷三十 第 3a 页 WYG1031-0429a.png
古图秦玺有二一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一曰受天之
命皇帝寿昌受字晋阳秋作昊字 孔氏杂记传国玺
秦始皇始为之面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玺上隐起
为盘龙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方四寸 晋书六玺
秦制也曰黄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
子之玺天子信玺汉遵秦不改 汉旧仪秦玉玺螭兽
钮在六玺之外秦王子婴以献汉高帝谓之传国玺
汉书高祖入咸阳得秦玺及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
命皇帝寿昌受字晋阳秋作昊字 孔氏杂记传国玺
秦始皇始为之面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玺上隐起
为盘龙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方四寸 晋书六玺
秦制也曰黄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
子之玺天子信玺汉遵秦不改 汉旧仪秦玉玺螭兽
钮在六玺之外秦王子婴以献汉高帝谓之传国玺
汉书高祖入咸阳得秦玺及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
卷三十 第 3b 页 WYG1031-0429b.png
世相授号曰传国玺 汉舆服志天子有传国玺及八
宝皆以玉为之神玺以镇中国藏而不用受命玺以封
禅礼神皇帝行玺以报王公书皇帝之玺以劳王公皇
帝信玺以召王公天子行玺以报四夷书天子之玺以
劳四夷天子信玺以召四夷大朝会则符玺郎进神玺
受命玺于御座行幸则合八宝为五舆函封从于黄钺
之内 西京杂记窦太后在家尝有白燕衔石大如指
堕后绩筐中后取石剖为二中有文曰母天地后乃合
宝皆以玉为之神玺以镇中国藏而不用受命玺以封
禅礼神皇帝行玺以报王公书皇帝之玺以劳王公皇
帝信玺以召王公天子行玺以报四夷书天子之玺以
劳四夷天子信玺以召四夷大朝会则符玺郎进神玺
受命玺于御座行幸则合八宝为五舆函封从于黄钺
之内 西京杂记窦太后在家尝有白燕衔石大如指
堕后绩筐中后取石剖为二中有文曰母天地后乃合
卷三十 第 4a 页 WYG1031-0429c.png
之遂不复开后为皇后常并置玺椟中号曰天玺也
太平御览传国玺汉昭帝时殿中一夜相惊霍光即召
持节郎取玺郎不与光欲夺之郎按剑曰头可得玺不
可得光善之明日迁郎秩二等光后废昌邑王贺立宣
帝光自手解取贺玺扶令下殿至汉平帝王莽篡位就
元后求玺乃出玺投之于地玺上螭一角缺及莽败时
带玺绶避火于渐台商人杜吴杀莽取绶不知取玺及
莽头公宾就见绶问绶主所在乃斩莽首并玺与王宪
太平御览传国玺汉昭帝时殿中一夜相惊霍光即召
持节郎取玺郎不与光欲夺之郎按剑曰头可得玺不
可得光善之明日迁郎秩二等光后废昌邑王贺立宣
帝光自手解取贺玺扶令下殿至汉平帝王莽篡位就
元后求玺乃出玺投之于地玺上螭一角缺及莽败时
带玺绶避火于渐台商人杜吴杀莽取绶不知取玺及
莽头公宾就见绶问绶主所在乃斩莽首并玺与王宪
卷三十 第 4b 页 WYG1031-0429d.png
宪得无所送乃自乘天子车辇李松入长安斩宪送玺
诣宛上更始赤眉大司马谢禄至高陵更始奉玺赤眉
赤眉立刘盆子建武三年盆子败于宜阳玺还光武
续汉书建武二十二年上许梁松等奏方求元封时故
事议封禅所施用有司奏当刻玉玺一枚方寸三分玉
版方五寸 汉末记董卓时大乱天子北诣河上六玺
不自随掌玺者以投井孙坚讨董卓顿军城南有五色
气从井中出坚使人浚之得汉传国玉玺其文曰受命
诣宛上更始赤眉大司马谢禄至高陵更始奉玺赤眉
赤眉立刘盆子建武三年盆子败于宜阳玺还光武
续汉书建武二十二年上许梁松等奏方求元封时故
事议封禅所施用有司奏当刻玉玺一枚方寸三分玉
版方五寸 汉末记董卓时大乱天子北诣河上六玺
不自随掌玺者以投井孙坚讨董卓顿军城南有五色
气从井中出坚使人浚之得汉传国玉玺其文曰受命
卷三十 第 5a 页 WYG1031-0430a.png
于天既寿永昌方圆四寸上钮文盘五龙龙上一角缺
群书考索孙坚得传国玺方圆四寸上有钮文盘五
龙然则汉天子之玺其方不过四寸诸侯王以下其小
又可知也 王佐玉玺考孙坚得玺袁术僭逆乃拘坚
妻夺之时广陵刺史徐璆徵诣京师道为术所劫术死
璆得玺还以上献帝于许昌时建安四年己卯夏也汉
以禅魏文帝 通鉴续编注秦以蓝田玉作传国宝六
面螭钮鱼鸟篆文汉王太后投之殿阶螭角微玷至魏
群书考索孙坚得传国玺方圆四寸上有钮文盘五
龙然则汉天子之玺其方不过四寸诸侯王以下其小
又可知也 王佐玉玺考孙坚得玺袁术僭逆乃拘坚
妻夺之时广陵刺史徐璆徵诣京师道为术所劫术死
璆得玺还以上献帝于许昌时建安四年己卯夏也汉
以禅魏文帝 通鉴续编注秦以蓝田玉作传国宝六
面螭钮鱼鸟篆文汉王太后投之殿阶螭角微玷至魏
卷三十 第 5b 页 WYG1031-0430b.png
文帝曹丕得之隶刻肩际曰大魏受汉传国之宝 晋
书魏立庙于邺四月洛邑初营宗庙掘地得玉玺方一
寸九分其文曰天子羡思慈亲明帝为之改容 蜀志
襄阳男子献关侯玉玺玺潜汉水伏于渊泉晖景烛曜
灵光彻天 珍珠船吴孙皓造金玺六枚又有龟龙麟
凤玺 太平御览传国玺汉以禅魏魏以禅晋赵王伦
篡立使义阳王威就惠帝取玺帝不与强夺之晋帝永
嘉五年王弥入洛阳执怀帝及传国六玺诣刘曜后为
书魏立庙于邺四月洛邑初营宗庙掘地得玉玺方一
寸九分其文曰天子羡思慈亲明帝为之改容 蜀志
襄阳男子献关侯玉玺玺潜汉水伏于渊泉晖景烛曜
灵光彻天 珍珠船吴孙皓造金玺六枚又有龟龙麟
凤玺 太平御览传国玺汉以禅魏魏以禅晋赵王伦
篡立使义阳王威就惠帝取玺帝不与强夺之晋帝永
嘉五年王弥入洛阳执怀帝及传国六玺诣刘曜后为
卷三十 第 6a 页 WYG1031-0430c.png
石勒所并玺复属勒刻一边云天命石氏此题今不复
存勒为冉闵所灭此玺属闵闵败玺存闵大将军蒋干
晋镇西将军谢尚遣都护何融购赏得之以晋穆帝永
和八年还江南晋元帝东渡历数帝无玉玺北人皆云
司马家是白板天子 晋阳秋永和八年冉闵大将军
蒋干以传国玺付河南太守戴施施献之百僚皆贺玺
光照洞彻上盘螭文隐起文曰昊天之命皇帝寿昌盖
秦玺也 晋书元帝永嘉初有白玉麒麟神玺出于江
存勒为冉闵所灭此玺属闵闵败玺存闵大将军蒋干
晋镇西将军谢尚遣都护何融购赏得之以晋穆帝永
和八年还江南晋元帝东渡历数帝无玉玺北人皆云
司马家是白板天子 晋阳秋永和八年冉闵大将军
蒋干以传国玺付河南太守戴施施献之百僚皆贺玺
光照洞彻上盘螭文隐起文曰昊天之命皇帝寿昌盖
秦玺也 晋书元帝永嘉初有白玉麒麟神玺出于江
卷三十 第 6b 页 WYG1031-0430d.png
宁其文曰长寿万年 臧荣绪晋书安帝义熙十二年
左卫兵陈阳于东府淮水中得玉玺一枚 崔鸿前赵
录刘元海迁都平阳汾水中得玉玺文曰有新保之泉
元海盖王莽时玺也献者因增其三字元海以为已瑞
大赦天下改年也 石勒别传韩强在长城县西山岩
石阙中得玄玺一所方四寸厚二寸石虎以为瑞 太
平御览秦光十九年雍州刺史郗恢表慕容永称蕃奉
玺方六寸厚三寸上蟠螭为鼻合高四寸六分下有八
左卫兵陈阳于东府淮水中得玉玺一枚 崔鸿前赵
录刘元海迁都平阳汾水中得玉玺文曰有新保之泉
元海盖王莽时玺也献者因增其三字元海以为已瑞
大赦天下改年也 石勒别传韩强在长城县西山岩
石阙中得玄玺一所方四寸厚二寸石虎以为瑞 太
平御览秦光十九年雍州刺史郗恢表慕容永称蕃奉
玺方六寸厚三寸上蟠螭为鼻合高四寸六分下有八
卷三十 第 7a 页 WYG1031-0431a.png
字其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鸟篆隐起巧丽惊绝盖
雕镌之巧非近所作也 凉州记吕光时陈平仲得玉
玺博三寸长四寸光泽无文向日视之字在腹中有三
十四字 五侯鲭姚秦于渭滨得赤玺上有文曰天命
燕德 北史太武毁邺城五层佛图于泥像中得玉玺
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
受汉传国玺 南齐书荥阳人尹千于嵩山东南见天雨
石坠地石开有玺在其中玺方三寸文曰戊丁之人与
雕镌之巧非近所作也 凉州记吕光时陈平仲得玉
玺博三寸长四寸光泽无文向日视之字在腹中有三
十四字 五侯鲭姚秦于渭滨得赤玺上有文曰天命
燕德 北史太武毁邺城五层佛图于泥像中得玉玺
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
受汉传国玺 南齐书荥阳人尹千于嵩山东南见天雨
石坠地石开有玺在其中玺方三寸文曰戊丁之人与
卷三十 第 7b 页 WYG1031-0431b.png
道俱肃然入草应天符又曰皇帝兴运千诣雍州刺史
献之又冠军将军周普孙于石头北厢将堂见地有异
光照城堞往𫉬玉玺一钮方七分文曰明玄君又兰陵
民齐伯生于六合山𫉬金玺一钮文曰年予主又宁蜀
广汉县于陶所瓦间忽见白光窥寻无物乃共𤼵视𫉬
玉玺一钮璧方八分上有鼻文曰帝真 北史齐辛术
移镇广陵𫉬传国玺送邺文宣以玺告于太庙此玺即
秦所制方四寸上钮交盘龙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
献之又冠军将军周普孙于石头北厢将堂见地有异
光照城堞往𫉬玉玺一钮方七分文曰明玄君又兰陵
民齐伯生于六合山𫉬金玺一钮文曰年予主又宁蜀
广汉县于陶所瓦间忽见白光窥寻无物乃共𤼵视𫉬
玉玺一钮璧方八分上有鼻文曰帝真 北史齐辛术
移镇广陵𫉬传国玺送邺文宣以玺告于太庙此玺即
秦所制方四寸上钮交盘龙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
卷三十 第 8a 页 WYG1031-0431c.png
昌二汉相传又历魏晋怀帝败没于刘聪聪败没于石
氏石氏败晋穆帝永和中濮阳太守戴僧施得之遣督
护何融送于建邺历宋齐梁梁败侯景得之景败侍中
赵思贤以玺投南兖州刺史郭元建送于术故术以进
焉 玉玺考梁元帝承圣元年壬申夏四月盗窃梁传
国玺归之北齐盖侯景得之景死其侍中赵思贤弃之
草间至广陵以告郭元建元建取以送邺后周并北齐
而得之隋文帝灭后周而得玺 崔彧进玺笺隋末萧
氏石氏败晋穆帝永和中濮阳太守戴僧施得之遣督
护何融送于建邺历宋齐梁梁败侯景得之景败侍中
赵思贤以玺投南兖州刺史郭元建送于术故术以进
焉 玉玺考梁元帝承圣元年壬申夏四月盗窃梁传
国玺归之北齐盖侯景得之景死其侍中赵思贤弃之
草间至广陵以告郭元建元建取以送邺后周并北齐
而得之隋文帝灭后周而得玺 崔彧进玺笺隋末萧
卷三十 第 8b 页 WYG1031-0431d.png
后与太子正道并传国玺并入于突厥唐太宗即位宝
玺未𫉬乃自刻玉曰皇天景命有德者昌贞观四年萧
后与正道自突厥奉玺归于唐太宗始得玺焉 唐志
初太宗刻受命元玺以白玉为螭首文曰皇天景命有
德者昌至武后改诸玺皆为宝中宗即位复为玺开元
六年复为宝天宝初改玺书为宝书十载改传国宝为
承天大宝 玉玺考唐灭隋传国玺归太宗后梁朱温
篡唐而得之后唐庄宗平乱入洛而得玺明宗嗣立传
玺未𫉬乃自刻玉曰皇天景命有德者昌贞观四年萧
后与正道自突厥奉玺归于唐太宗始得玺焉 唐志
初太宗刻受命元玺以白玉为螭首文曰皇天景命有
德者昌至武后改诸玺皆为宝中宗即位复为玺开元
六年复为宝天宝初改玺书为宝书十载改传国宝为
承天大宝 玉玺考唐灭隋传国玺归太宗后梁朱温
篡唐而得之后唐庄宗平乱入洛而得玺明宗嗣立传
卷三十 第 9a 页 WYG1031-0432a.png
至从珂后晋主石敬塘举兵入洛阳从珂携玺登玄武
楼自焚死时清泰三年丙申十一月也自是玺不知所
在契丹从后晋出帝求之不可得 孔氏杂说石晋作
受命宝曰受天明命惟德永昌契丹盗而取之至周郭
威更以玉作二宝其一以皇帝承天受命之宝为文其
一以皇帝神宝为文冯道书之今所用乃威所作宝也
五代史田令孜为监军盗传国玺入蜀而埋之于庭
永平二年尚食使欧阳柔治令孜故第穿地得之以献
楼自焚死时清泰三年丙申十一月也自是玺不知所
在契丹从后晋出帝求之不可得 孔氏杂说石晋作
受命宝曰受天明命惟德永昌契丹盗而取之至周郭
威更以玉作二宝其一以皇帝承天受命之宝为文其
一以皇帝神宝为文冯道书之今所用乃威所作宝也
五代史田令孜为监军盗传国玺入蜀而埋之于庭
永平二年尚食使欧阳柔治令孜故第穿地得之以献
卷三十 第 9b 页 WYG1031-0432b.png
山堂肆考蜀少府王谋等上言前襄阳男子张嘉王
休来献玉玺云此玺潜于汉水其光烛天 合璧事𩔖
周广顺中诏造二宝曰皇帝承天受命之宝皇帝神宝
宋太祖受命传其二宝至太宗又别制承天受命之宝
至道三年中书门下言皇帝受命宝请以皇帝恭膺天
命之宝为文诏曰可 燕翼贻谋录汉天子印符曰玺
后世因其名不改国初御前之印书诏之印天子合同
之印其名不正雍熙三年十月丙午并改为宝别铸用
休来献玉玺云此玺潜于汉水其光烛天 合璧事𩔖
周广顺中诏造二宝曰皇帝承天受命之宝皇帝神宝
宋太祖受命传其二宝至太宗又别制承天受命之宝
至道三年中书门下言皇帝受命宝请以皇帝恭膺天
命之宝为文诏曰可 燕翼贻谋录汉天子印符曰玺
后世因其名不改国初御前之印书诏之印天子合同
之印其名不正雍熙三年十月丙午并改为宝别铸用
卷三十 第 10a 页 WYG1031-0432c.png
之皇祐五年仁宗以奉宸库有美玉广尺厚半之命制
为镇国神宝宰臣庞籍篆文刘沆书牌 合璧事𩔖嘉
祐八年英宗即位作受命宝命欧阳修篆其文曰皇帝
恭膺天命之宝 燕翼贻谋录哲宗元符元年咸阳民
段义献玉玺云绍圣三年河南乡修造家舍掘得之色
绿如蓝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其背螭钮五盘诏蔡
京等议之咸以为真秦玺也诏仍旧为传国玺 丹铅
总录元符元年五月咸阳民斸地得玉玺蔡京及讲议
为镇国神宝宰臣庞籍篆文刘沆书牌 合璧事𩔖嘉
祐八年英宗即位作受命宝命欧阳修篆其文曰皇帝
恭膺天命之宝 燕翼贻谋录哲宗元符元年咸阳民
段义献玉玺云绍圣三年河南乡修造家舍掘得之色
绿如蓝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其背螭钮五盘诏蔡
京等议之咸以为真秦玺也诏仍旧为传国玺 丹铅
总录元符元年五月咸阳民斸地得玉玺蔡京及讲议
卷三十 第 10b 页 WYG1031-0432d.png
玉玺官十三员奏曰皇帝寿昌者晋玺也受命于天者
后魏玺也有德者昌唐玺也惟德允昌者石晋玺也则
既寿永昌者秦玺可知蔡京辈小人媚上不惮诬天而
况于欺人乎纵使真是秦玺亦无道之物亡国之器岂
舜之五瑞禹之玄圭乎噫宋之君臣可谓迷惑无识矣
格古要论徽宗崇宁五年冬十二月有以玉印六寸
龟钮献者其文曰承天福延万亿永无极凡九字诏名
镇国宝明年改元大观大观二年春正月受八宝于大
后魏玺也有德者昌唐玺也惟德允昌者石晋玺也则
既寿永昌者秦玺可知蔡京辈小人媚上不惮诬天而
况于欺人乎纵使真是秦玺亦无道之物亡国之器岂
舜之五瑞禹之玄圭乎噫宋之君臣可谓迷惑无识矣
格古要论徽宗崇宁五年冬十二月有以玉印六寸
龟钮献者其文曰承天福延万亿永无极凡九字诏名
镇国宝明年改元大观大观二年春正月受八宝于大
卷三十 第 11a 页 WYG1031-0433a.png
庆殿时得良玉工帝命作六宝曰皇帝之宝曰皇帝行
宝曰皇帝信宝曰天子之宝曰天子行宝曰天子信宝
以合秦制天子六玺之数与受命宝即秦玺镇国宝通
曰八宝政和七年秋七月作定命宝重和元年正月受
定命宝于大庆殿赦时得于阗大玉踰二尺色如截肪
帝命制为宝其文曰范围天地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
寿无疆凡十六字篆以鱼虫制作之工几于秦玺号曰
定命宝合前八为九宝诏以九宝为称以定命宝为首
宝曰皇帝信宝曰天子之宝曰天子行宝曰天子信宝
以合秦制天子六玺之数与受命宝即秦玺镇国宝通
曰八宝政和七年秋七月作定命宝重和元年正月受
定命宝于大庆殿赦时得于阗大玉踰二尺色如截肪
帝命制为宝其文曰范围天地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
寿无疆凡十六字篆以鱼虫制作之工几于秦玺号曰
定命宝合前八为九宝诏以九宝为称以定命宝为首
卷三十 第 11b 页 WYG1031-0433b.png
且曰八宝者国之神器至于定命宝乃我所自制也
玉玺考自宋哲宗元符元年得传国玺于咸阳至宋钦
宗靖康二年而玺没入于金南宋一百五十一年无玺
崔彧进玺笺徽宗为金所虏凡有宝玺金皆取之内
玺一十有四青玉传国玺一其色与金所献玉玺相同
则知宋之南迁二百年无此宝玺也明矣 稗史𩔖编
绍兴五年春永兴军农夫耕得玉玺上于礼部尚书以
为秦之传国玺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绍兴礼部
玉玺考自宋哲宗元符元年得传国玺于咸阳至宋钦
宗靖康二年而玺没入于金南宋一百五十一年无玺
崔彧进玺笺徽宗为金所虏凡有宝玺金皆取之内
玺一十有四青玉传国玺一其色与金所献玉玺相同
则知宋之南迁二百年无此宝玺也明矣 稗史𩔖编
绍兴五年春永兴军农夫耕得玉玺上于礼部尚书以
为秦之传国玺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绍兴礼部
卷三十 第 12a 页 WYG1031-0433c.png
翰林秘书御史太常官验定集议方圆二寸半印文深
琢如碑字背白而地红字画乃虫篆 合璧事𩔖初政
和所造九宝其八为金人劫去惟镇国宝在焉建炎二
年上以宣示执政玉色温润真希世之宝也 合璧事
𩔖建炎元年谢克家以张邦昌命赍玉玺至文曰太宗
受命之宝 嘉定敕乃者山东河北连城慕义爰致殊
方效顺肃奉玉宝来献于京质理温纯篆刻精古文曰
皇帝恭膺天命之宝暨厥图册登载灿然实惟我祖宗
琢如碑字背白而地红字画乃虫篆 合璧事𩔖初政
和所造九宝其八为金人劫去惟镇国宝在焉建炎二
年上以宣示执政玉色温润真希世之宝也 合璧事
𩔖建炎元年谢克家以张邦昌命赍玉玺至文曰太宗
受命之宝 嘉定敕乃者山东河北连城慕义爰致殊
方效顺肃奉玉宝来献于京质理温纯篆刻精古文曰
皇帝恭膺天命之宝暨厥图册登载灿然实惟我祖宗
卷三十 第 12b 页 WYG1031-0433d.png
之旧继𫉬玉检其文亦同 玉玺考元世祖平宋凡十
六年亦不得玺至至元三十一年甲午正月始得玺于
太师国王之孙硕迪之妻托克托济农家成宗即位而元
始得玺矣成宗元贞元年乙未至顺帝至正二十七年
丁未凡六十三年而玺随顺帝北归矣 崔彧进玺笺
托克托济农以玉见贸乃玉印也色青绿而玄其方可黍
尺四寸厚及方三之不足背钮盘螭四厌方际钮尽玺
之上取中道一横窾可径二分旧贯以韦条面有篆
六年亦不得玺至至元三十一年甲午正月始得玺于
太师国王之孙硕迪之妻托克托济农家成宗即位而元
始得玺矣成宗元贞元年乙未至顺帝至正二十七年
丁未凡六十三年而玺随顺帝北归矣 崔彧进玺笺
托克托济农以玉见贸乃玉印也色青绿而玄其方可黍
尺四寸厚及方三之不足背钮盘螭四厌方际钮尽玺
之上取中道一横窾可径二分旧贯以韦条面有篆
卷三十 第 13a 页 WYG1031-0434a.png
文八刻画捷径位置匀通皆若虫鸟鱼龙之状急召杨
桓辨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古传国玺也自金
既取于宋之后宝玺出处得失亦未见有明说及我元
适集皇太孙宝所归之际应期而出臣职总御史亲会
盛事不可以不录又图中别有一玺其文亦八旁注曰
此传国玺背文也今见宝玺之背皆刻螭形盘屈凸凹
不齐遍压四际无地可置此文当别是秦一玺非今传
国玺也此又不可不辨 丹铅总录元朝元贞三十一
桓辨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古传国玺也自金
既取于宋之后宝玺出处得失亦未见有明说及我元
适集皇太孙宝所归之际应期而出臣职总御史亲会
盛事不可以不录又图中别有一玺其文亦八旁注曰
此传国玺背文也今见宝玺之背皆刻螭形盘屈凸凹
不齐遍压四际无地可置此文当别是秦一玺非今传
国玺也此又不可不辨 丹铅总录元朝元贞三十一
卷三十 第 13b 页 WYG1031-0434b.png
年穆呼哩曾孙硕迪卒其妻出古玉印货之中丞崔彧
秘书丞杨桓辩其为传国玺上之按秦始皇之玺一曰
皇帝寿昌一曰既寿永昌已传疑有二矣至朱梁亡入
于后唐又唐主存勖谋即位魏州僧以传国玺献遂即
位则后唐之玺盖有二也玺既有二则必有一赝矣是
以今日既曰与潞王从珂同焚于洛阳之玄武楼矣而
他日段义又得之以为宋哲宗献今日既曰入金与金
哀宗同焚于蔡州之幽兰轩矣而翟朝宗又得之以为
秘书丞杨桓辩其为传国玺上之按秦始皇之玺一曰
皇帝寿昌一曰既寿永昌已传疑有二矣至朱梁亡入
于后唐又唐主存勖谋即位魏州僧以传国玺献遂即
位则后唐之玺盖有二也玺既有二则必有一赝矣是
以今日既曰与潞王从珂同焚于洛阳之玄武楼矣而
他日段义又得之以为宋哲宗献今日既曰入金与金
哀宗同焚于蔡州之幽兰轩矣而翟朝宗又得之以为
卷三十 第 14a 页 WYG1031-0434c.png
宋宁宗献若果赝而酷肖则宋徽宗正衒名受欺者又
何疑其检无螭角无缺却之不用而别制定命宝邪赝
迹在宋屡败露矣而元之崔彧杨桓又何由得之寡妇
货物而献之余意以为杨桓素工篆书即著六书统者
必桓私刻之谋于崔彧而托名于硕德之妻无疑崔彧
之意欲迎合皇太妃以翊戴成宗而为此眩耀俗目而
定其位耶 七修𩔖藁我明玺共九颗在内尚宝监女
官收掌用时尚宝司以揭帖赴内监取用也其文不同
何疑其检无螭角无缺却之不用而别制定命宝邪赝
迹在宋屡败露矣而元之崔彧杨桓又何由得之寡妇
货物而献之余意以为杨桓素工篆书即著六书统者
必桓私刻之谋于崔彧而托名于硕德之妻无疑崔彧
之意欲迎合皇太妃以翊戴成宗而为此眩耀俗目而
定其位耶 七修𩔖藁我明玺共九颗在内尚宝监女
官收掌用时尚宝司以揭帖赴内监取用也其文不同
卷三十 第 14b 页 WYG1031-0434d.png
各有所用奉天之宝祀天地用之皇帝之宝诏赦圣旨
用之皇帝行宝立封及赐劳用之皇帝信宝诏亲王大
臣调兵用之天子之宝祭祀鬼神用之天子行宝封建
外夷及赐劳用之天子信宝诏外夷调兵用之制诰之
宝一品至五品诰命用之敕命之宝六品至九品用之
王泌东朝纪建文元年使者还自西方得玉于雪山
广二尺色青先是上在宫储时尝梦神致上帝命授以
重宝及是始应命工琢为大玺方尺六寸九分亲定其
用之皇帝行宝立封及赐劳用之皇帝信宝诏亲王大
臣调兵用之天子之宝祭祀鬼神用之天子行宝封建
外夷及赐劳用之天子信宝诏外夷调兵用之制诰之
宝一品至五品诰命用之敕命之宝六品至九品用之
王泌东朝纪建文元年使者还自西方得玉于雪山
广二尺色青先是上在宫储时尝梦神致上帝命授以
重宝及是始应命工琢为大玺方尺六寸九分亲定其
卷三十 第 15a 页 WYG1031-0435a.png
文曰天命明德表正万方精一执中宇宙永昌名曰凝
命神宝
神仙玺 集仙传天皇大帝遣绣衣使者冷广子期赐
大茅君盈神玺 汉武内传王母来降别有天仙佩金
刚灵玺 广博物志紫书金根经有青精玉玺龟山元
箓有流金凤玺太清中经有天一八极玺
印(附印囊/)
总论 说文印执政所持信也 释名印信也所以封
命神宝
神仙玺 集仙传天皇大帝遣绣衣使者冷广子期赐
大茅君盈神玺 汉武内传王母来降别有天仙佩金
刚灵玺 广博物志紫书金根经有青精玉玺龟山元
箓有流金凤玺太清中经有天一八极玺
印(附印囊/)
总论 说文印执政所持信也 释名印信也所以封
卷三十 第 15b 页 WYG1031-0435b.png
物以为验也亦言因也封物相因付也 器物丛谈印
所以示信也惟天子印曰玺用玉其馀王公卿大夫士
或曰印或曰章非用金银则用铜铁 续事始州县之
印始于春秋之时商鞅书曰法令之长印以封券则有
司之赐印已见于秦孝公之时 事物纪原七雄之时
臣下玺始称曰印史记苏秦佩六国相印是也 汉旧
仪秦以前人臣皆得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所好也秦
以印称玺以玉不通臣下用 汉杨仆传怀银黄垂三
所以示信也惟天子印曰玺用玉其馀王公卿大夫士
或曰印或曰章非用金银则用铜铁 续事始州县之
印始于春秋之时商鞅书曰法令之长印以封券则有
司之赐印已见于秦孝公之时 事物纪原七雄之时
臣下玺始称曰印史记苏秦佩六国相印是也 汉旧
仪秦以前人臣皆得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所好也秦
以印称玺以玉不通臣下用 汉杨仆传怀银黄垂三
卷三十 第 16a 页 WYG1031-0435c.png
组师古注银银印也黄金印也 相印经印有八角十
二芒凡印欲周正上隆下平光明洁清如此为善 职
官分纪节度使视事三日洗印视其刓缺谓之涤篆
晋中兴书孔愉尝行经馀不亭见笼龟于路者买而放
之溪中龟中流左顾者数四及封侯铸侯印而龟纽左
顾三铸如初 陈善扪虱新话段太尉倒用司农印以
追贼将韩旻足得符印遂还此太尉一时权以济事也
然予在镇江尝见林倅云今在州县狱中或走去罪人
二芒凡印欲周正上隆下平光明洁清如此为善 职
官分纪节度使视事三日洗印视其刓缺谓之涤篆
晋中兴书孔愉尝行经馀不亭见笼龟于路者买而放
之溪中龟中流左顾者数四及封侯铸侯印而龟纽左
顾三铸如初 陈善扪虱新话段太尉倒用司农印以
追贼将韩旻足得符印遂还此太尉一时权以济事也
然予在镇江尝见林倅云今在州县狱中或走去罪人
卷三十 第 16b 页 WYG1031-0435d.png
但倒用印印所追捕文书贼可必得不知古人还用此
法或偶合耶予又观抱朴子曰古人入山皆佩黄神越
章之印行见新虎迹以顺印印之虎即去以逆印印之
虎即还此亦倒用印法也
印制 唐车服志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皇太子及妃
玺皆金为之藏而不用太皇太后皇太后封令书以宫
官印皇后以内侍省印皇太子以左春坊印妃以内坊
印 春明退朝录近朝皇太后皇后皆有印篆文曰皇
法或偶合耶予又观抱朴子曰古人入山皆佩黄神越
章之印行见新虎迹以顺印印之虎即去以逆印印之
虎即还此亦倒用印法也
印制 唐车服志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皇太子及妃
玺皆金为之藏而不用太皇太后皇太后封令书以宫
官印皇后以内侍省印皇太子以左春坊印妃以内坊
印 春明退朝录近朝皇太后皇后皆有印篆文曰皇
卷三十 第 17a 页 WYG1031-0436a.png
太后之印皇后之印故事二宫立各有宫名长春长乐
长信之类是也宜以宫名为文至尊之位不合言印当
云某宫之宝 晋服制婕妤银印青绶佩采瓄玉 汉
旧仪诸侯王黄金印橐驼钮文曰玺列侯黄金印龟钮
文曰印丞相将军黄金印龟钮文曰章中二千石银印
龟钮文曰章千石六百石四百石铜印鼻钮文曰印(鼻/钮)
(谓钮但作鼻不/为虫兽之形) 前汉百官表相国太尉御史大夫太
傅太师太保皆金印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光
长信之类是也宜以宫名为文至尊之位不合言印当
云某宫之宝 晋服制婕妤银印青绶佩采瓄玉 汉
旧仪诸侯王黄金印橐驼钮文曰玺列侯黄金印龟钮
文曰印丞相将军黄金印龟钮文曰章中二千石银印
龟钮文曰章千石六百石四百石铜印鼻钮文曰印(鼻/钮)
(谓钮但作鼻不/为虫兽之形) 前汉百官表相国太尉御史大夫太
傅太师太保皆金印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光
卷三十 第 17b 页 WYG1031-0436b.png
禄大夫无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大夫博士御史谒
者郎无秩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 合璧事𩔖汉武时
据土数五故五字为印文若印文不足五字则以之字
足之 东观记马援上书曰臣所假伏波将军印书伏
字犬外向成皋令印皋字为白下羊丞印四下羊尉印
白下人人下即一县长吏印文不同恐天下不正者多
符印所以为信也所宜齐同荐晓古文字者事下大司
空正郡国印章奏可 东观记段颎上书掠得𦍑侯君
者郎无秩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 合璧事𩔖汉武时
据土数五故五字为印文若印文不足五字则以之字
足之 东观记马援上书曰臣所假伏波将军印书伏
字犬外向成皋令印皋字为白下羊丞印四下羊尉印
白下人人下即一县长吏印文不同恐天下不正者多
符印所以为信也所宜齐同荐晓古文字者事下大司
空正郡国印章奏可 东观记段颎上书掠得𦍑侯君
卷三十 第 18a 页 WYG1031-0436c.png
长金印四十三铜印三十一锡印一枚尉印五枚 魏
武设官令魏诸官印各以官为名印如汉法断二千石
者章 隋书陈制金章或龟钮或貔钮豹钮银章或龟
钮熊钮羔钮鹿钮银印或圭钮兔钮铜印率环钮 后
魏书高祖诏军警给雀印传符次给马印 事物原始
杜佑通典曰北齐有督摄万机之印一钮以木为之长
一尺二寸广二寸五分背上为鼻钮长九寸厚一寸广
七分腹下隐起篆文曰督摄万机四字今之条印关防
武设官令魏诸官印各以官为名印如汉法断二千石
者章 隋书陈制金章或龟钮或貔钮豹钮银章或龟
钮熊钮羔钮鹿钮银印或圭钮兔钮铜印率环钮 后
魏书高祖诏军警给雀印传符次给马印 事物原始
杜佑通典曰北齐有督摄万机之印一钮以木为之长
一尺二寸广二寸五分背上为鼻钮长九寸厚一寸广
七分腹下隐起篆文曰督摄万机四字今之条印关防
卷三十 第 18b 页 WYG1031-0436d.png
始于此也 词林海错唐太宗赐右军黄银印于虞世
南价在黄金上且能辟鬼 通典唐开元二十三年吏
部尚书李皓奏告身印与曹印文同请加告身两字
邺侯传肃宗在灵武铸印追兵文曰六合大同印 山
堂肆考唐宗室李说请为监军使王定远别铸印上许
之监军有印自定远始 翰林志晋开运中赐学士院
书诏金印一 张舜民画墁录唐印文如丝发宋印文
如箸开封府三司印文尤粗犹且岁易以此可见事之
南价在黄金上且能辟鬼 通典唐开元二十三年吏
部尚书李皓奏告身印与曹印文同请加告身两字
邺侯传肃宗在灵武铸印追兵文曰六合大同印 山
堂肆考唐宗室李说请为监军使王定远别铸印上许
之监军有印自定远始 翰林志晋开运中赐学士院
书诏金印一 张舜民画墁录唐印文如丝发宋印文
如箸开封府三司印文尤粗犹且岁易以此可见事之
卷三十 第 19a 页 WYG1031-0437a.png
繁简也 七修𩔖藁汉唐宋印文多是小篆我明外任
诸衙门者皆叠篆惟总兵者柳叶篆御玺王府之宝玉
箸篆叠篆必九摺取乾元用九之说惟历日印文七叠
取日月五星七政义也御史印文八叠取唐台仪八印
义也二品以上用银印三品以下是铜印御史者铁印
正字通明制内外诸司印文俱用叠篆以九摺画而
止字用成双不及双者足以之字其印形皆方大小有
差馀杂职衙门形稍长不方谓之条记 弇州笔记东
诸衙门者皆叠篆惟总兵者柳叶篆御玺王府之宝玉
箸篆叠篆必九摺取乾元用九之说惟历日印文七叠
取日月五星七政义也御史印文八叠取唐台仪八印
义也二品以上用银印三品以下是铜印御史者铁印
正字通明制内外诸司印文俱用叠篆以九摺画而
止字用成双不及双者足以之字其印形皆方大小有
差馀杂职衙门形稍长不方谓之条记 弇州笔记东
卷三十 第 19b 页 WYG1031-0437b.png
南诸国用镀金银印朝鲜日本浡泥国王哈密忠顺王
瓦剌西番王俱金印宗人府五府六部察院各都司布
政司衍圣公张真人用银印应顺天府三品文渊阁五
品亦银印印特小永乐间灌顶国师乌思藏阐化王用
玉印螭钮金匣龙袱
诸印 汉书武帝令刻玉印赐栾大文成文曰天道将
军 群碎录王莽传刚卯长三寸广一寸四分或用金
玉刻作两行书曰正月刚卯又曰疾日刚卯凡六十六
瓦剌西番王俱金印宗人府五府六部察院各都司布
政司衍圣公张真人用银印应顺天府三品文渊阁五
品亦银印印特小永乐间灌顶国师乌思藏阐化王用
玉印螭钮金匣龙袱
诸印 汉书武帝令刻玉印赐栾大文成文曰天道将
军 群碎录王莽传刚卯长三寸广一寸四分或用金
玉刻作两行书曰正月刚卯又曰疾日刚卯凡六十六
卷三十 第 20a 页 WYG1031-0437c.png
字以正月卯日作此印佩之以韨除不祥 陈留风俗
传巴吾县者宋杂陈楚地故梁国宁陵种龙乡也今其
都印文曰种龙 胡综别传吴时掘得铜印以琉璃为
盖布云母于其上大帝以问综综曰秦皇以金陵有天
子气处处埋宝玉以当王气此即是也 吴志孙皓天
册元年吴郡言掘得银印长一尺广三分刻上有年月
字于是改年大赦 北史魏正平二年诏曰朕于苑内
𫉬方寸玉印其文曰子孙长寿后魏太武大延元年有
传巴吾县者宋杂陈楚地故梁国宁陵种龙乡也今其
都印文曰种龙 胡综别传吴时掘得铜印以琉璃为
盖布云母于其上大帝以问综综曰秦皇以金陵有天
子气处处埋宝玉以当王气此即是也 吴志孙皓天
册元年吴郡言掘得银印长一尺广三分刻上有年月
字于是改年大赦 北史魏正平二年诏曰朕于苑内
𫉬方寸玉印其文曰子孙长寿后魏太武大延元年有
卷三十 第 20b 页 WYG1031-0437d.png
鄙妇人持方寸玉印诣潞县侯孙家既而亡去莫知所
在印有三字为龙鸟之形要妙奇巧不类人迹文曰旱
疫平 后魏书高祖永明元年上谷郡人献玉印上有
蛟龙之文 北史孝昌中于广平王第掘得古玉印敕
召祖莹与黄门侍郎李琰之辨之莹曰此是于阗玉晋
太康中所献乃以墨涂字观之果如莹言 续汉书刘
昭曰桃印本汉制以止恶气 抱朴子古之人入山者
皆佩黄神越章之印其广四寸其字一百二十以封泥
在印有三字为龙鸟之形要妙奇巧不类人迹文曰旱
疫平 后魏书高祖永明元年上谷郡人献玉印上有
蛟龙之文 北史孝昌中于广平王第掘得古玉印敕
召祖莹与黄门侍郎李琰之辨之莹曰此是于阗玉晋
太康中所献乃以墨涂字观之果如莹言 续汉书刘
昭曰桃印本汉制以止恶气 抱朴子古之人入山者
皆佩黄神越章之印其广四寸其字一百二十以封泥
卷三十 第 21a 页 WYG1031-0438a.png
著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则虎狼不敢近其内也 虎豹
法道士当刻枣心作印方四寸
异印 搜神记张颢为梁相天新雨后有鸟如山鹊飞
翔近地令人摘之化为石颢命椎破得一金印文曰忠
孝侯印颢上之藏宫后议郎汝南樊衡夷上言尧舜时
旧有此官今天降印宜可复置颢汉灵帝时至太尉
五侯鲭晋时曲阳县市黄庆宅东有园种菜鲜异拔去
更生恒有白光似悬绢道士傅古德掘之得玉印文曰
法道士当刻枣心作印方四寸
异印 搜神记张颢为梁相天新雨后有鸟如山鹊飞
翔近地令人摘之化为石颢命椎破得一金印文曰忠
孝侯印颢上之藏宫后议郎汝南樊衡夷上言尧舜时
旧有此官今天降印宜可复置颢汉灵帝时至太尉
五侯鲭晋时曲阳县市黄庆宅东有园种菜鲜异拔去
更生恒有白光似悬绢道士傅古德掘之得玉印文曰
卷三十 第 21b 页 WYG1031-0438b.png
长承万福 杜阳编肃宗时天帝授尼真如八宝使达
于天子其四曰玉印大如半手其文如鹿陷之印中著
物则形见 杜阳编顺宗元和五年给事中张维则自
新罗使回云于海上泊洲岛间见花木台殿有数公子
命一青衣捧金龟印以授维则乃置之于宝函复语维
则曰致皇帝还舟中回顾旧路悉无踪迹金龟长五寸
上负黄金玉印面方一寸八分其篆文曰凤芝龙木受
命无疆维则达京师即具以事进上曰朕前世岂非仙人
于天子其四曰玉印大如半手其文如鹿陷之印中著
物则形见 杜阳编顺宗元和五年给事中张维则自
新罗使回云于海上泊洲岛间见花木台殿有数公子
命一青衣捧金龟印以授维则乃置之于宝函复语维
则曰致皇帝还舟中回顾旧路悉无踪迹金龟长五寸
上负黄金玉印面方一寸八分其篆文曰凤芝龙木受
命无疆维则达京师即具以事进上曰朕前世岂非仙人
卷三十 第 22a 页 WYG1031-0438c.png
乎 洪迈夷坚志宣和中龙澄尝于瀼水中𫉬玉印印
文非世间篆籀澄见天神立于傍曰此印上帝所宝今
守护不谨遂落于此神俄不见澄惧乃奉印投原处
云谷杂记绍兴中洞庭渔人𫉬一印方仅二寸其制甚
古钮有连环四两两相贯上有一大环总之渔者以为
金竞而讼于官辨其文乃寿亭侯印四字遂留长沙官
库吏见印上时有光焰白于官乃遣人送荆门军关侯
祠中光怪遂绝淳熙四年玉泉寺僧将献东宫印已函
文非世间篆籀澄见天神立于傍曰此印上帝所宝今
守护不谨遂落于此神俄不见澄惧乃奉印投原处
云谷杂记绍兴中洞庭渔人𫉬一印方仅二寸其制甚
古钮有连环四两两相贯上有一大环总之渔者以为
金竞而讼于官辨其文乃寿亭侯印四字遂留长沙官
库吏见印上时有光焰白于官乃遣人送荆门军关侯
祠中光怪遂绝淳熙四年玉泉寺僧将献东宫印已函
卷三十 第 22b 页 WYG1031-0438d.png
而未𤼵忽光焰四起众皆惊愕不复献
印囊 中华古今注青布囊所以盛印也劾奏之日则
以青布囊盛印于前示奉王法而行也非劾奏之日则
以青缯为囊盛印于后谓劾奏尚其质直故用布非劾
奏日文明故用缯自晋朝已来劾奏之官专以印居前
非劾奏之官专以印居后 魏志平原太守刘邠取印
囊著器中使管辂筮之辂曰内方外圆五色成文含宝
守信出则有章此印囊也
印囊 中华古今注青布囊所以盛印也劾奏之日则
以青布囊盛印于前示奉王法而行也非劾奏之日则
以青缯为囊盛印于后谓劾奏尚其质直故用布非劾
奏日文明故用缯自晋朝已来劾奏之官专以印居前
非劾奏之官专以印居后 魏志平原太守刘邠取印
囊著器中使管辂筮之辂曰内方外圆五色成文含宝
守信出则有章此印囊也
卷三十 第 23a 页 WYG1031-0439a.png
绶
总论 礼玉藻注绶者所以贯佩玉相承受者也 汉
高纪注组绶也所以带玺也 吕忱字林绶绂也 汉
官仪绶者有所承受之也所以别尊卑彰有德 董巴
舆服志战国解去绂佩留其丝襚以为章表秦乃以采
组连结于襚光明章表转相结绶故谓之绶 汉官仪
绶长一丈二尺法十二月阔三尺法天地人旧用赤韦
示不忘古也秦汉易之以丝至今以为常制 孔氏杂
总论 礼玉藻注绶者所以贯佩玉相承受者也 汉
高纪注组绶也所以带玺也 吕忱字林绶绂也 汉
官仪绶者有所承受之也所以别尊卑彰有德 董巴
舆服志战国解去绂佩留其丝襚以为章表秦乃以采
组连结于襚光明章表转相结绶故谓之绶 汉官仪
绶长一丈二尺法十二月阔三尺法天地人旧用赤韦
示不忘古也秦汉易之以丝至今以为常制 孔氏杂
卷三十 第 23b 页 WYG1031-0439b.png
说汉时印绶非若今之金紫银绯长使服之也盖居是
官则佩是印绶既罢则解之故三公辈上印绶也按后
汉张奂传云吾前后仕进十要银艾银即印艾即绿绶
也谓之十要者一官一佩之耳印亦不甚大淮南王曰
方寸之印丈二之组是也晋时妇人亦有印绶虞潭母
赐金章紫绶是也 周祈名义考绶有二一以佩玉谓
之禭一以佩印谓之组训者未甚分晓古人佩玉以比
德必有绶维之乃可佩徐广曰秦以丝组连结于繸转
官则佩是印绶既罢则解之故三公辈上印绶也按后
汉张奂传云吾前后仕进十要银艾银即印艾即绿绶
也谓之十要者一官一佩之耳印亦不甚大淮南王曰
方寸之印丈二之组是也晋时妇人亦有印绶虞潭母
赐金章紫绶是也 周祈名义考绶有二一以佩玉谓
之禭一以佩印谓之组训者未甚分晓古人佩玉以比
德必有绶维之乃可佩徐广曰秦以丝组连结于繸转
卷三十 第 24a 页 WYG1031-0439c.png
相结绶汉制繸绶之间得施玉环鐍诗所谓鞙鞙佩璲
是也今锦绶乃其遗制佩印以检奸萌亦必有绶以系
之乃可佩翟方进传赤縌师古曰所以系印石显
为中书令民歌曰印何累累绶若若耶淮南王所谓方
寸之印丈二之组是也今印钥绦乃其遗意
绶制 礼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山玄玉而
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
绶士佩瓀玫而缊组绶 董巴舆服志乘舆黄赤绶五
是也今锦绶乃其遗制佩印以检奸萌亦必有绶以系
之乃可佩翟方进传赤縌师古曰所以系印石显
为中书令民歌曰印何累累绶若若耶淮南王所谓方
寸之印丈二之组是也今印钥绦乃其遗意
绶制 礼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山玄玉而
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
绶士佩瓀玫而缊组绶 董巴舆服志乘舆黄赤绶五
卷三十 第 24b 页 WYG1031-0439d.png
采黄赤缥绀淳黄圭长二丈九尺五百首太皇太后皇
太后皇后皆同 汉官仪乘舆绶黄地骨白羽青绛缘
五采四百首长二丈三尺 汉名臣奏大司空朱游奏
曰车府丞横受诏乘舆绶五采何黄多也可更用赤丝
为地 明诸司职掌皇帝衮冕大绶六采用黄白赤玄
缥绿织成纯玄质五百首小绶三色同大绶间织三玉
环 北堂书钞蔡邕独断云皇后赤绶玉玺贵人緺綟
金印案緺綟色似绿緺音戈绶文也綟音例绶也 晋
太后皇后皆同 汉官仪乘舆绶黄地骨白羽青绛缘
五采四百首长二丈三尺 汉名臣奏大司空朱游奏
曰车府丞横受诏乘舆绶五采何黄多也可更用赤丝
为地 明诸司职掌皇帝衮冕大绶六采用黄白赤玄
缥绿织成纯玄质五百首小绶三色同大绶间织三玉
环 北堂书钞蔡邕独断云皇后赤绶玉玺贵人緺綟
金印案緺綟色似绿緺音戈绶文也綟音例绶也 晋
卷三十 第 25a 页 WYG1031-0440a.png
令皇太子及妃诸王玄朱绶郡公主朱绶 东宫旧事
皇太子纳妃有绛地织成绮绶 明诸司职掌东宫绶
五采用赤白玄缥绿织成纯赤质三百三十首小绶三
色同大绶间织亲王绶同惟三百一十首世子郡王绶
紫质用紫黄赤三采织成间织 晋服制婕妤银印青
绶佩采瓄玉 山堂肆考齐永明中有司奏贵妃淑妃
并加紫绶金章佩于阗玉 魏武帝内诫令公主贵人
金印蓝绶 群书考索自公主封君以上皆带绶以采
皇太子纳妃有绛地织成绮绶 明诸司职掌东宫绶
五采用赤白玄缥绿织成纯赤质三百三十首小绶三
色同大绶间织亲王绶同惟三百一十首世子郡王绶
紫质用紫黄赤三采织成间织 晋服制婕妤银印青
绶佩采瓄玉 山堂肆考齐永明中有司奏贵妃淑妃
并加紫绶金章佩于阗玉 魏武帝内诫令公主贵人
金印蓝绶 群书考索自公主封君以上皆带绶以采
卷三十 第 25b 页 WYG1031-0440b.png
组为绲带各如其绶色黄金辟邪首为带鐍饰以白珠
汉书高帝初诸侯王置金玺盭绶注盭绿也草名出
琅玡平昌县似艾可染绿因以为绶 蔡邕杂章相国
金印绿绶位在公上所以殊异休烈群臣莫得而齐
董巴舆服志诸侯王赤绶四采赤黄缥绀淳赤圭长二
丈八尺三百首公主大贵人诸侯皆同诸国贵人相国
绿绶三采绿紫绀淳绿圭长二丈一尺二百四十首公
侯将军紫绶二采紫白淳紫圭长丈七尺百八十首公
汉书高帝初诸侯王置金玺盭绶注盭绿也草名出
琅玡平昌县似艾可染绿因以为绶 蔡邕杂章相国
金印绿绶位在公上所以殊异休烈群臣莫得而齐
董巴舆服志诸侯王赤绶四采赤黄缥绀淳赤圭长二
丈八尺三百首公主大贵人诸侯皆同诸国贵人相国
绿绶三采绿紫绀淳绿圭长二丈一尺二百四十首公
侯将军紫绶二采紫白淳紫圭长丈七尺百八十首公
卷三十 第 26a 页 WYG1031-0440c.png
主封君同九卿中二千石青緺绶二千石青绶三采青
白红淳青圭长丈七尺百二十首自青绿已上縌(音/逆)皆
长三尺二寸与绶同采而首半之縌者古佩襚也佩襚
相迎受故曰縌紫绶以上縌绶之间得施玉环玦千石
六百石黑绶三采青赤绀淳青长丈六尺八十首四百
(丞/尉)三百(长/相)二百石皆黄绶一采淳黄圭长丈五尺六十
首自黑绶以下縌绶长三尺与绶同采而首半之百石
青绀绶一采宛转缪织圭长丈二尺凡先合单纺为一
白红淳青圭长丈七尺百二十首自青绿已上縌(音/逆)皆
长三尺二寸与绶同采而首半之縌者古佩襚也佩襚
相迎受故曰縌紫绶以上縌绶之间得施玉环玦千石
六百石黑绶三采青赤绀淳青长丈六尺八十首四百
(丞/尉)三百(长/相)二百石皆黄绶一采淳黄圭长丈五尺六十
首自黑绶以下縌绶长三尺与绶同采而首半之百石
青绀绶一采宛转缪织圭长丈二尺凡先合单纺为一
卷三十 第 26b 页 WYG1031-0440d.png
丝四丝为一扶五扶为一首五首成一文文采淳为一
圭首多者丝细少者丝粗皆广尺六寸 晋舆服志相
国太尉御史大夫三公皆紫绶二千石以上皆青绶光
禄大夫比六百石以上皆墨绶大夫博士御史谒者郎
无之其仆射御史治书尚符玺者有印绶比二百石以
上皆黄绶郡公县公县侯大夫夫人皆青绶 汉官仪
卿大夫藻火绶青地绶桃花绶故曰三彩绶 焦贡易
林二千石官白艾绶注以艾草染之故曰艾绶 汉朱
圭首多者丝细少者丝粗皆广尺六寸 晋舆服志相
国太尉御史大夫三公皆紫绶二千石以上皆青绶光
禄大夫比六百石以上皆墨绶大夫博士御史谒者郎
无之其仆射御史治书尚符玺者有印绶比二百石以
上皆黄绶郡公县公县侯大夫夫人皆青绶 汉官仪
卿大夫藻火绶青地绶桃花绶故曰三彩绶 焦贡易
林二千石官白艾绶注以艾草染之故曰艾绶 汉朱
卷三十 第 27a 页 WYG1031-0441a.png
博传刺史不察黄绶师古注丞尉职卑皆黄绶 汉书
左雄曰今之墨绶犹古诸侯注墨绶谓令长即古子男
之国也 明诸司职掌文武官朝服一品二品绶用绿
黄赤紫四色线织云凤四色花锦下结青丝网三品四
品绶黄绿赤紫四色织云鹤花锦下结青丝网五品绶
黄绿赤紫四色织盘雕花锦下结青丝网六品七品绶
黄绿赤三色织练鹊花锦下结青丝网八品九品绶黄
绿二色织鸂鶒花锦下结青丝网 博物志太仆朱浮
左雄曰今之墨绶犹古诸侯注墨绶谓令长即古子男
之国也 明诸司职掌文武官朝服一品二品绶用绿
黄赤紫四色线织云凤四色花锦下结青丝网三品四
品绶黄绿赤紫四色织云鹤花锦下结青丝网五品绶
黄绿赤紫四色织盘雕花锦下结青丝网六品七品绶
黄绿赤三色织练鹊花锦下结青丝网八品九品绶黄
绿二色织鸂鶒花锦下结青丝网 博物志太仆朱浮
卷三十 第 27b 页 WYG1031-0441b.png
言诏书云百官皆带王莽时绶又不齐因前袁安故绶
李涉等六家所织绶不能具丙丁文募能为绶作丙丁
文者 北史从省之服初无佩绶何稠曰此乃晦朔小
朝之服安有人臣谒帝而除去印绶兼无佩玉之节乎
乃加兽头小绶及佩一只 晋舆服志假印绶而官不
给鞶囊得自具作但假印不假绶者不得佩绶鞶古制
也汉世有鞶囊者佩在腰间或谓之绶囊
诸绶 西京杂记合德遗飞燕五色文绶 上清经元
李涉等六家所织绶不能具丙丁文募能为绶作丙丁
文者 北史从省之服初无佩绶何稠曰此乃晦朔小
朝之服安有人臣谒帝而除去印绶兼无佩玉之节乎
乃加兽头小绶及佩一只 晋舆服志假印绶而官不
给鞶囊得自具作但假印不假绶者不得佩绶鞶古制
也汉世有鞶囊者佩在腰间或谓之绶囊
诸绶 西京杂记合德遗飞燕五色文绶 上清经元
卷三十 第 28a 页 WYG1031-0441c.png
始皇上丈人佩九色自然之绶 汉武内传西王母佩
交带灵飞绶上元夫人佩凤文琳华绶
符(附檄/)
总论 文心雕龙符者孚也徵召防伪事资中孚三代
玉瑞汉用金竹末代从省代以繻矣 说原符者篆刻
文字而中分之 器物丛谈符契也代古之圭璋剖而
相合长短有度用以證召兼防欺诈者也古者以竹为
之故字从竹及后世诈伪蜂起以竹易得之物又不足
交带灵飞绶上元夫人佩凤文琳华绶
符(附檄/)
总论 文心雕龙符者孚也徵召防伪事资中孚三代
玉瑞汉用金竹末代从省代以繻矣 说原符者篆刻
文字而中分之 器物丛谈符契也代古之圭璋剖而
相合长短有度用以證召兼防欺诈者也古者以竹为
之故字从竹及后世诈伪蜂起以竹易得之物又不足
卷三十 第 28b 页 WYG1031-0441d.png
为之防于是有以铜铁金银铸为物象而用之者皆剖
而为两一留在内一给付外今之世又至于从省代以
书翰毋乃实是而名非欤 龙鱼河图黄帝摄政有蚩
尤兄弟八十一人诛杀无道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乃
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帝兵符遂伏蚩尤 汉书高
祖与功臣剖符作誓 文帝纪关无用传注传信也或
用棨或用缯棨者刻木为合符也 汉书宁成为内史
抵罪髡钳乃解脱诈刻传以出关归家注传谓过关之
而为两一留在内一给付外今之世又至于从省代以
书翰毋乃实是而名非欤 龙鱼河图黄帝摄政有蚩
尤兄弟八十一人诛杀无道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乃
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帝兵符遂伏蚩尤 汉书高
祖与功臣剖符作誓 文帝纪关无用传注传信也或
用棨或用缯棨者刻木为合符也 汉书宁成为内史
抵罪髡钳乃解脱诈刻传以出关归家注传谓过关之
卷三十 第 29a 页 WYG1031-0442a.png
符也
历代符 汉文帝纪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注应
劭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𤼵兵遣使者至郡合
符符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镌刻
篆书第一至第五张晏曰符以代古之圭璋从简易也
师古曰与郡守为符者谓各分其半右留京师左以与
之 陈继儒虎荟汉旧仪铜虎符𤼵兵长六寸竹使符
出入徵𤼵古今注云铜虎符银错书之张晏云铜取其
历代符 汉文帝纪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注应
劭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𤼵兵遣使者至郡合
符符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镌刻
篆书第一至第五张晏曰符以代古之圭璋从简易也
师古曰与郡守为符者谓各分其半右留京师左以与
之 陈继儒虎荟汉旧仪铜虎符𤼵兵长六寸竹使符
出入徵𤼵古今注云铜虎符银错书之张晏云铜取其
卷三十 第 29b 页 WYG1031-0442b.png
同心也吕后崩齐王中尉绐齐相召平曰王欲𤼵兵非
有汉虎符验也东莱曰然则文帝以前盖有虎符矣此
谓文帝初作者岂非用铜于此始乎 后汉书初禁网
尚简易但以玺书𤼵兵未有虎符之信杜诗上疏曰旧
制𤼵兵皆以虎符其馀徵召竹使而已符象合取为大
信所以明著国命钦持威重也间者𤼵兵但有玺书或
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兴贼
虏未殄召兵郡国宜有重谨可立虎符以绝奸端书奏
有汉虎符验也东莱曰然则文帝以前盖有虎符矣此
谓文帝初作者岂非用铜于此始乎 后汉书初禁网
尚简易但以玺书𤼵兵未有虎符之信杜诗上疏曰旧
制𤼵兵皆以虎符其馀徵召竹使而已符象合取为大
信所以明著国命钦持威重也间者𤼵兵但有玺书或
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兴贼
虏未殄召兵郡国宜有重谨可立虎符以绝奸端书奏
卷三十 第 30a 页 WYG1031-0442c.png
世祖说之 云烟过眼录铜虎符一全体具存背上篆
云某处𤼵兵待行腹下分书十千唯戊癸二字合全馀
八字皆平腹内作牝牡五窍开合之则一全虎也往往
有汉虎符者如褚雪巘及吾真白所收皆是如符牌样
上铸一小虎形下云某处𤼵兵或左右或止有一边今
此全虎形亦异矣褚雪巘所藏铜虎符一半上有篆文
六云某处𤼵兵合同下有楷书甲至癸十字各拟古吾
真白所收虎符一长有一尺五寸广四寸上剡首下平
云某处𤼵兵待行腹下分书十千唯戊癸二字合全馀
八字皆平腹内作牝牡五窍开合之则一全虎也往往
有汉虎符者如褚雪巘及吾真白所收皆是如符牌样
上铸一小虎形下云某处𤼵兵或左右或止有一边今
此全虎形亦异矣褚雪巘所藏铜虎符一半上有篆文
六云某处𤼵兵合同下有楷书甲至癸十字各拟古吾
真白所收虎符一长有一尺五寸广四寸上剡首下平
卷三十 第 30b 页 WYG1031-0442d.png
一面作虎蹲在上下有汉款识字云第一至第五皆面
上作身通垂下有磨灭不可辨剡首二边有字刋年月
磨灭难辨 妮古录余见铜虎符仅二寸许虎各半合
而为一色如碧羽微带黄金 六典隋炀帝幸辽东命
郑玄为京师留守樊子盖为东都留守有治绩为别造
玉麟符赐之以代铜兽注传符之制京师留守曰玉麟
符 北史隋制京官五品以上佩铜鱼符开皇时颁木
鱼符于总管刺史雌一雄三又颁木鱼符于京官五品
上作身通垂下有磨灭不可辨剡首二边有字刋年月
磨灭难辨 妮古录余见铜虎符仅二寸许虎各半合
而为一色如碧羽微带黄金 六典隋炀帝幸辽东命
郑玄为京师留守樊子盖为东都留守有治绩为别造
玉麟符赐之以代铜兽注传符之制京师留守曰玉麟
符 北史隋制京官五品以上佩铜鱼符开皇时颁木
鱼符于总管刺史雌一雄三又颁木鱼符于京官五品
卷三十 第 31a 页 WYG1031-0443a.png
以上开皇七年颁青龙符于东方总管刺史西方以白
虎南方以朱雀北方以玄武开皇十七年颁铜虎符于
骠骑车骑府 张鷟耳目记汉𤼵兵用铜虎符及唐初
为银兔符以兔子为符瑞故也又以鲤鱼为符瑞为铜
鱼符以佩之至伪周武姓也玄武龟也又以铜为龟符
新唐书高祖初入长安罢隋竹使符班银菟符其后
改为铜鱼符以起军旅易守长京都留守折冲府提兵
镇守之所及左右金吾宫苑总监收监皆给铜鱼符宫
虎南方以朱雀北方以玄武开皇十七年颁铜虎符于
骠骑车骑府 张鷟耳目记汉𤼵兵用铜虎符及唐初
为银兔符以兔子为符瑞故也又以鲤鱼为符瑞为铜
鱼符以佩之至伪周武姓也玄武龟也又以铜为龟符
新唐书高祖初入长安罢隋竹使符班银菟符其后
改为铜鱼符以起军旅易守长京都留守折冲府提兵
镇守之所及左右金吾宫苑总监收监皆给铜鱼符宫
卷三十 第 31b 页 WYG1031-0443b.png
殿城门给交鱼符巡鱼符左厢右厢给开门符闭门符
蕃国亦给符雄雌各十二铭以国名雄者进内雌者付
其国朝贡使各赍其月鱼而至不合者劾奏 唐志皇
太子监国给双龙符左右皆十两京北都留守给麟符
左二十右十九东方诸州给青龙符南方诸州朱雀符
西方诸州白虎符北方诸州玄武符皆左四右三左者
进内右者付外行军所亦给之 演繁露六典符宝即
随身鱼符之制曰所以明贵贱应宣召左二右一其饰
蕃国亦给符雄雌各十二铭以国名雄者进内雌者付
其国朝贡使各赍其月鱼而至不合者劾奏 唐志皇
太子监国给双龙符左右皆十两京北都留守给麟符
左二十右十九东方诸州给青龙符南方诸州朱雀符
西方诸州白虎符北方诸州玄武符皆左四右三左者
进内右者付外行军所亦给之 演繁露六典符宝即
随身鱼符之制曰所以明贵贱应宣召左二右一其饰
卷三十 第 32a 页 WYG1031-0443c.png
有玉金银三等其符题云某位姓名案此之谓符者初
用一本对中书其人官位姓名书已乃析而二之右付
其人所谓右一者是也左则藏之于内或有宣召即内
出左契以与右合参验而同乃始得入其在古制则官
得通籍禁中者至入宫门案牒省验其人年貌官位皆
同乃入者也汉太守之官必得左符以出至郡用以为
验盖右符先以留州故令以左合右也唐世刺史亦执
左鱼至州与右鱼合契亦其制也唐世左鱼之外又有
用一本对中书其人官位姓名书已乃析而二之右付
其人所谓右一者是也左则藏之于内或有宣召即内
出左契以与右合参验而同乃始得入其在古制则官
得通籍禁中者至入宫门案牒省验其人年貌官位皆
同乃入者也汉太守之官必得左符以出至郡用以为
验盖右符先以留州故令以左合右也唐世刺史亦执
左鱼至州与右鱼合契亦其制也唐世左鱼之外又有
卷三十 第 32b 页 WYG1031-0443d.png
敕牒将之故兼名鱼书唐书曰开成二年幽州节度使史
元忠奏当管八州准门下牒追刺史右鱼各一只臣勘
自天宝末年频有干戈并皆失坠伏乞各赐新铜鱼可
之后有诏刺史已有制书为验左鱼不给 唐志传信
符以给邮驿通制命
诸符 真诰老君佩神虎之符 山堂肆考黄帝出军
诀帝讨蚩尤梦西王母遣人以符授之帝寤立坛而请
有玄龟衔符从水中出置之坛中道家符箓始此人君
元忠奏当管八州准门下牒追刺史右鱼各一只臣勘
自天宝末年频有干戈并皆失坠伏乞各赐新铜鱼可
之后有诏刺史已有制书为验左鱼不给 唐志传信
符以给邮驿通制命
诸符 真诰老君佩神虎之符 山堂肆考黄帝出军
诀帝讨蚩尤梦西王母遣人以符授之帝寤立坛而请
有玄龟衔符从水中出置之坛中道家符箓始此人君
卷三十 第 33a 页 WYG1031-0444a.png
诣道坛受符箓始于南北朝魏时 抱朴子或问辟五
兵之道抱朴子曰以五月五日著赤灵符于心 书蕉
盩厔有玉女洞飞泉甘冽苏子瞻过此汲两瓶去恐后
复取为从者所绐乃破竹作券使寺僧藏之以为往来
之信戏曰调水符
檄 演繁露魏武奏事曰有急以鸡羽插木檄谓之羽
檄说文曰檄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
节(附眊/)
兵之道抱朴子曰以五月五日著赤灵符于心 书蕉
盩厔有玉女洞飞泉甘冽苏子瞻过此汲两瓶去恐后
复取为从者所绐乃破竹作券使寺僧藏之以为往来
之信戏曰调水符
檄 演繁露魏武奏事曰有急以鸡羽插木檄谓之羽
檄说文曰檄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
节(附眊/)
卷三十 第 33b 页 WYG1031-0444b.png
总论 孔氏杂说汉高帝纪注节以毛为之上下相重
取象竹节因以为名将命者持之以为信后汉光武纪
注节所以为信也以竹为之柄长八尺以㲠牛尾为其
旄三重 器物丛谈节出使操持之物所以为行道之
信亦以竹为之或以金玉为之其长也亦有度有所将
命则出而给之入而归之使之达诸其外而无所留滞
焉 记玉藻凡君召以三节二节以走一节以趋注节
所以明信辅君命也使使召臣急则持二缓则持一
取象竹节因以为名将命者持之以为信后汉光武纪
注节所以为信也以竹为之柄长八尺以㲠牛尾为其
旄三重 器物丛谈节出使操持之物所以为行道之
信亦以竹为之或以金玉为之其长也亦有度有所将
命则出而给之入而归之使之达诸其外而无所留滞
焉 记玉藻凡君召以三节二节以走一节以趋注节
所以明信辅君命也使使召臣急则持二缓则持一
卷三十 第 34a 页 WYG1031-0444c.png
周礼地官掌节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凡通达
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无节者有几则不达注将
送者执此节以送行者皆有道里日时课如今邮行有
程所以防容奸擅有所通也 群书考索汉竹使符竹
箭五枚长五寸然则先王之节其长亦不过于此若夫
旌节之制又加长焉观苏氏之杖节则非以寸计之也
古节 周礼掌节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
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
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无节者有几则不达注将
送者执此节以送行者皆有道里日时课如今邮行有
程所以防容奸擅有所通也 群书考索汉竹使符竹
箭五枚长五寸然则先王之节其长亦不过于此若夫
旌节之制又加长焉观苏氏之杖节则非以寸计之也
古节 周礼掌节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
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
卷三十 第 34b 页 WYG1031-0444d.png
皆金也以英荡辅之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
旌节 周礼小行人达天下之六节都鄙用管节 周
礼注土国平地也山多虎平地多人泽多龙以金为节
铸象焉必自以其国所多者于以相别为信明也今汉
有铜虎符 礼书节之为物或以角或以金或以竹或
用以守或用以使或用以民周官掌节之所掌者八玉
节也角节也虎节也人节也龙节也符节也玺节也旌
节也小行人之所达者六虎节也人节也龙节也旌节
旌节 周礼小行人达天下之六节都鄙用管节 周
礼注土国平地也山多虎平地多人泽多龙以金为节
铸象焉必自以其国所多者于以相别为信明也今汉
有铜虎符 礼书节之为物或以角或以金或以竹或
用以守或用以使或用以民周官掌节之所掌者八玉
节也角节也虎节也人节也龙节也符节也玺节也旌
节也小行人之所达者六虎节也人节也龙节也旌节
卷三十 第 35a 页 WYG1031-0445a.png
也符节也管节也玉节角节此用以守者也虎节人节
龙节此用以使者也符节玺节旌节此用于使与民者
也析竹为符节全竹为管节 群书考索小行人有管
节而掌节无之者掌节所掌谓之邦节以辅王命则所
谓邦国之使节使邦国者所执也小行人所达谓之天
下之节则邦国都鄙使者所执非王官所掌也掌节无
都鄙之使节以使都鄙者无节特以旌节行之也小行
人无玺节以其所掌者使节而货贿之事不预也 严
龙节此用以使者也符节玺节旌节此用于使与民者
也析竹为符节全竹为管节 群书考索小行人有管
节而掌节无之者掌节所掌谓之邦节以辅王命则所
谓邦国之使节使邦国者所执也小行人所达谓之天
下之节则邦国都鄙使者所执非王官所掌也掌节无
都鄙之使节以使都鄙者无节特以旌节行之也小行
人无玺节以其所掌者使节而货贿之事不预也 严
卷三十 第 35b 页 WYG1031-0445b.png
助传武帝曰吾不欲出铜虎符𤼵兵郡国乃遣严助以
节𤼵兵会稽 汉武帝纪太子以节𤼵兵与刘屈氂战
于是更加节黄旄注时太子亦𤼵节以战故加其上旄
以别之 古今注苏武使单于十九年杖节而回节旄
落尽 宋朝会要金节隋制也以八层黄绣龙袋笼之
唐车服志唐高祖初大将出则赐旌以颛赏赐节以
颛杀节悬画木盘三相去数寸隅垂赤麻馀与旌同
中华古今注唐节制皆从太府寺准三礼定之虎节人
节𤼵兵会稽 汉武帝纪太子以节𤼵兵与刘屈氂战
于是更加节黄旄注时太子亦𤼵节以战故加其上旄
以别之 古今注苏武使单于十九年杖节而回节旄
落尽 宋朝会要金节隋制也以八层黄绣龙袋笼之
唐车服志唐高祖初大将出则赐旌以颛赏赐节以
颛杀节悬画木盘三相去数寸隅垂赤麻馀与旌同
中华古今注唐节制皆从太府寺准三礼定之虎节人
卷三十 第 36a 页 WYG1031-0445c.png
节龙节皆以紫檀木画其形象御亲金书以赐重臣碧
油笼之殁而不用则倒进之
诸节 太洞玉经八皇老君把紫凤之节 异闻录紫
阳真人周义山入蒙山遇羡门子乘白鹿佩青旄之节
毦 汉魏故事与外国节皆用赤黑为毦异于常节
魏略刘先主性好结眊时有人遗犛牛尾手自结之
北堂书钞庾翼与燕王书云今致孔雀毦二枚案毦音
二羽毛饰也 外国传黑白毦出天竺国 北堂书钞
油笼之殁而不用则倒进之
诸节 太洞玉经八皇老君把紫凤之节 异闻录紫
阳真人周义山入蒙山遇羡门子乘白鹿佩青旄之节
毦 汉魏故事与外国节皆用赤黑为毦异于常节
魏略刘先主性好结眊时有人遗犛牛尾手自结之
北堂书钞庾翼与燕王书云今致孔雀毦二枚案毦音
二羽毛饰也 外国传黑白毦出天竺国 北堂书钞
卷三十 第 36b 页 WYG1031-0445d.png
俗说云谢安小儿时便有名誉流闻远国慕容廆饷谢
白狼毦一双谢时年十三 魏武与杨彪书今赠足下
十铃毦一具
金牌
朝野杂记宋制金字牌用木为之朱漆黄金字光明眩
目过如飞电望之无不避路日行五百里军中有机速
处分直自御前𤼵下三省枢密院皆不得与被之者莫
敢迟延犹唐之朱书御札也 群书考索咸平六年给
白狼毦一双谢时年十三 魏武与杨彪书今赠足下
十铃毦一具
金牌
朝野杂记宋制金字牌用木为之朱漆黄金字光明眩
目过如飞电望之无不避路日行五百里军中有机速
处分直自御前𤼵下三省枢密院皆不得与被之者莫
敢迟延犹唐之朱书御札也 群书考索咸平六年给
卷三十 第 37a 页 WYG1031-0446a.png
军中传信牌先是石普言北面抗敌行阵间有所号令
则遣人驰告多侠计画后虞奸诈请令将帅破以持之
遇传令则合而为信帝以为古有兵符既而久废因漆
木为牌长六寸阔三寸腹背刻字而中分之置凿枘令
可合又穿二窍容笔墨上施纸札临阵则分而持之或
传令则置其言系军吏之颈至彼合置复命 洪迈容
斋三笔金国每遣使出外贵者佩金牌次者佩银牌俗
呼为金牌银牌郎君北人以为契丹时如此牌上若篆
则遣人驰告多侠计画后虞奸诈请令将帅破以持之
遇传令则合而为信帝以为古有兵符既而久废因漆
木为牌长六寸阔三寸腹背刻字而中分之置凿枘令
可合又穿二窍容笔墨上施纸札临阵则分而持之或
传令则置其言系军吏之颈至彼合置复命 洪迈容
斋三笔金国每遣使出外贵者佩金牌次者佩银牌俗
呼为金牌银牌郎君北人以为契丹时如此牌上若篆
卷三十 第 37b 页 WYG1031-0446b.png
字六七或云阿骨打花押也殊不知此本中国之制五
代以来庶事草创凡置奉使于外但给枢密院牒太宗
太平兴国三年因李飞雄矫乘厩马诈称使者欲作乱
既捕诛之乃诏自今乘驿者皆给银牌国史云始复旧
制此则非起于金也太宗端拱二年复诏先是驰驿使
臣给篆书银牌自今宣罢之复给枢密院牒 三朝国
史银牌唐制差𤼵驿遣则门下省给传符以通天下之
信宋朝符券皆枢密院主之旧有银牌以给乘驿者阔
代以来庶事草创凡置奉使于外但给枢密院牒太宗
太平兴国三年因李飞雄矫乘厩马诈称使者欲作乱
既捕诛之乃诏自今乘驿者皆给银牌国史云始复旧
制此则非起于金也太宗端拱二年复诏先是驰驿使
臣给篆书银牌自今宣罢之复给枢密院牒 三朝国
史银牌唐制差𤼵驿遣则门下省给传符以通天下之
信宋朝符券皆枢密院主之旧有银牌以给乘驿者阔
卷三十 第 38a 页 WYG1031-0446c.png
一寸半长五寸面刻隶字曰敕走马银牌凡五字首为
窍贯以韦带其后罢之枢密院给券谓之显子太平兴
国三年李飞雄诈乘驿谋乱伏诛罢枢密院券别制新
牌阔二寸半长六寸易以分书上钑二飞凤下钑二麒
麟两边年月贯以红丝绦端拱中使臣护边兵多遗失
之者又罢银牌复给枢密院显子 明会典金牌之制
面上铸仁义礼智信五字号下铸守卫二篆字背铸凡
守卫官军悬带此牌等二十四字仁字号俱龙形义字
窍贯以韦带其后罢之枢密院给券谓之显子太平兴
国三年李飞雄诈乘驿谋乱伏诛罢枢密院券别制新
牌阔二寸半长六寸易以分书上钑二飞凤下钑二麒
麟两边年月贯以红丝绦端拱中使臣护边兵多遗失
之者又罢银牌复给枢密院显子 明会典金牌之制
面上铸仁义礼智信五字号下铸守卫二篆字背铸凡
守卫官军悬带此牌等二十四字仁字号俱龙形义字
卷三十 第 38b 页 WYG1031-0446d.png
号俱虎形礼字号俱麒麟形智字号俱狮子形信字号
俱祥云形又有勇字号铜牌又有牙牌公侯伯勋字号
驸马亲字号文官文字号武官武字号乐官乐字号
铁券
格古要论汉高帝平定天下即剖符封功臣上者王次
者侯及赦淮阴侯十二年又大封功臣百四十有三人
为侯大侯不过万家小侯五六百户于是申以丹书之
信重以白马之盟始作铁券其内镂字以金涂之故名
俱祥云形又有勇字号铜牌又有牙牌公侯伯勋字号
驸马亲字号文官文字号武官武字号乐官乐字号
铁券
格古要论汉高帝平定天下即剖符封功臣上者王次
者侯及赦淮阴侯十二年又大封功臣百四十有三人
为侯大侯不过万家小侯五六百户于是申以丹书之
信重以白马之盟始作铁券其内镂字以金涂之故名
卷三十 第 39a 页 WYG1031-0447a.png
曰金书铁契其封爵之誓有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砺
国以永存爰及苗裔作金匮石室藏之宗庙历代因之
以赐功臣 唐代宗纪功臣皆赐铁券藏名太庙画像
凌烟阁 演繁露唐辛齐炅玉堂新制铁券半缺形如
小木甑上有四窍可以穿绦凸面镌字陷金以焕之从
齐炅所记以想其制是劵也铁质金字本行正圆而空
虚其中镌勒制文于外已乃用古传别法中分其器而
二之一以藏官一以授诸得券之人故今存于世者形
国以永存爰及苗裔作金匮石室藏之宗庙历代因之
以赐功臣 唐代宗纪功臣皆赐铁券藏名太庙画像
凌烟阁 演繁露唐辛齐炅玉堂新制铁券半缺形如
小木甑上有四窍可以穿绦凸面镌字陷金以焕之从
齐炅所记以想其制是劵也铁质金字本行正圆而空
虚其中镌勒制文于外已乃用古传别法中分其器而
二之一以藏官一以授诸得券之人故今存于世者形
卷三十 第 39b 页 WYG1031-0447b.png
如半甑正与契券两别之理相应也 辍耕录唐昭宗
赐吴越武肃王钱镠铁券如瓦高尺馀阔二尺许券词
用黄金商嵌一角有斧痕 古今事物考国朝洪武二
年制铁券给赐功臣面刻诰文背镌免罪减禄之数字
以黄金填之左右二面合一字号右给功臣左藏内府
鱼袋
唐志鱼袋即古之算袋魏文帝易以龟取其先知归顺
之义唐改鱼袋取其合鱼符之义自一品至六品皆服
赐吴越武肃王钱镠铁券如瓦高尺馀阔二尺许券词
用黄金商嵌一角有斧痕 古今事物考国朝洪武二
年制铁券给赐功臣面刻诰文背镌免罪减禄之数字
以黄金填之左右二面合一字号右给功臣左藏内府
鱼袋
唐志鱼袋即古之算袋魏文帝易以龟取其先知归顺
之义唐改鱼袋取其合鱼符之义自一品至六品皆服
卷三十 第 40a 页 WYG1031-0447c.png
之鱼袋以明贵贱应召命者皆盛以鱼袋三品以上饰
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 谈苑三代以韦为算袋盛算
子及小刀磨石等魏易为龟袋唐永徽中四品官并给
随身鱼天后改鱼为龟唐初卿大夫没追取鱼袋永徽
中敕生平在官用为褒饰没则收之情意不忍五品以
上薨鱼更不追取 岳珂愧郯录予阅朝野佥载有曰
唐高宗上元年中令九品以上佩刀砺算袋粉帨为鱼
形结帛作之取鱼之众鲤彊之兆也至天后朝乃绝景
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 谈苑三代以韦为算袋盛算
子及小刀磨石等魏易为龟袋唐永徽中四品官并给
随身鱼天后改鱼为龟唐初卿大夫没追取鱼袋永徽
中敕生平在官用为褒饰没则收之情意不忍五品以
上薨鱼更不追取 岳珂愧郯录予阅朝野佥载有曰
唐高宗上元年中令九品以上佩刀砺算袋粉帨为鱼
形结帛作之取鱼之众鲤彊之兆也至天后朝乃绝景
卷三十 第 40b 页 WYG1031-0447d.png
云之后又准前结帛鱼为饰窃疑鱼袋之始意或出此
武后既废帛鱼亦改龟佩正一意度耳 会要高宗咸
亨三年五月三日始令京官四品职事佩银鱼是日内
出鱼袋遍赐之 隋唐嘉话朝仪鱼袋之饰唯金银二
等至武后乃改五品以铜中宗反正从旧 唐舆服志
垂拱中都督刺史始赐鱼天授二年改佩鱼为龟其后
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四品以银五品以铜中宗初罢
龟袋复给以鱼郡王嗣王亦佩金鱼袋景龙中令特进
武后既废帛鱼亦改龟佩正一意度耳 会要高宗咸
亨三年五月三日始令京官四品职事佩银鱼是日内
出鱼袋遍赐之 隋唐嘉话朝仪鱼袋之饰唯金银二
等至武后乃改五品以铜中宗反正从旧 唐舆服志
垂拱中都督刺史始赐鱼天授二年改佩鱼为龟其后
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四品以银五品以铜中宗初罢
龟袋复给以鱼郡王嗣王亦佩金鱼袋景龙中令特进
卷三十 第 41a 页 WYG1031-0448a.png
佩鱼散官佩鱼自此始景云中诏衣紫者鱼袋以金饰
之衣绯者以银饰之开元初驸马都尉从五品者假紫
金鱼袋都督刺史品卑者假绯鱼袋五品以上检校试
判官皆佩鱼百官赏绯紫必兼鱼袋谓之章服当时服
朱紫佩鱼者众矣 五代史安重荣既僣侈以为鱼袋
不足贵刻玉为鱼佩之 格古要论雍熙元年十一月
丁卯祀南郊大赦初许升朝官服绯紫及二十年者叙
赐绯紫内出鱼袋以赐近臣自后内外升朝文武皆带
之衣绯者以银饰之开元初驸马都尉从五品者假紫
金鱼袋都督刺史品卑者假绯鱼袋五品以上检校试
判官皆佩鱼百官赏绯紫必兼鱼袋谓之章服当时服
朱紫佩鱼者众矣 五代史安重荣既僣侈以为鱼袋
不足贵刻玉为鱼佩之 格古要论雍熙元年十一月
丁卯祀南郊大赦初许升朝官服绯紫及二十年者叙
赐绯紫内出鱼袋以赐近臣自后内外升朝文武皆带
卷三十 第 41b 页 WYG1031-0448b.png
鱼是凡服紫者饰以金服绯者饰以银京朝官幕职州
县官赐绯紫者亦带鱼袋亲王武官内职将校皆不带
鱼袋宋朝鱼袋之制自此始 服饰总论我宋紫袍者
除武臣外文官之制庶僚佩金鱼未至侍从而特赐带
者不佩鱼大观制中书舍人谏议待制权侍郎佩鱼权
尚书御史中丞资政殿端明殿阁学士直学士正侍郎
给事中不佩鱼元丰制翰林学士以上尚书执政官宰
相佩鱼其叙如此若猛进躐得者则不然彼武臣节度
县官赐绯紫者亦带鱼袋亲王武官内职将校皆不带
鱼袋宋朝鱼袋之制自此始 服饰总论我宋紫袍者
除武臣外文官之制庶僚佩金鱼未至侍从而特赐带
者不佩鱼大观制中书舍人谏议待制权侍郎佩鱼权
尚书御史中丞资政殿端明殿阁学士直学士正侍郎
给事中不佩鱼元丰制翰林学士以上尚书执政官宰
相佩鱼其叙如此若猛进躐得者则不然彼武臣节度
卷三十 第 42a 页 WYG1031-0448c.png
使班翰林学士上六曹尚书下至今止横金迄拜太尉
则恩礼视执政佩鱼矣又文官借服者不佩鱼故系衔
止称借紫借绯及政和中王诏延素始建请借服皆佩
鱼如赐者从之然差敕止仍旧云可特差某职任仍借
绯或借紫而已而其后系衔者多自称曰借紫金鱼袋
借绯鱼袋然终无所据也书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夫岂滥予者耶 燕翼诒谋录旧制借绯借紫皆不佩
鱼王诏为刑部侍郎上奏云与胥吏无别非所以示观
则恩礼视执政佩鱼矣又文官借服者不佩鱼故系衔
止称借紫借绯及政和中王诏延素始建请借服皆佩
鱼如赐者从之然差敕止仍旧云可特差某职任仍借
绯或借紫而已而其后系衔者多自称曰借紫金鱼袋
借绯鱼袋然终无所据也书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夫岂滥予者耶 燕翼诒谋录旧制借绯借紫皆不佩
鱼王诏为刑部侍郎上奏云与胥吏无别非所以示观
卷三十 第 42b 页 WYG1031-0448d.png
瞻乞与赐服人同佩鱼从之然既许其佩鱼袋则当改
其衔为借紫金鱼袋借绯鱼袋今尚仍旧衔此有司失
于申明也 马永卿懒真子录张贻孙问鱼袋制度答
曰今之鱼袋乃古鱼符必以鱼者盖分左右可以合符
唐人用袋盛鱼今人以鱼饰袋非古制也 格古要论
按宋状元陈尧咨善射号小由基母夫人怒以杖击之
其金鱼坠地以此观之则金鱼必刻木为之而饰以金
也
其衔为借紫金鱼袋借绯鱼袋今尚仍旧衔此有司失
于申明也 马永卿懒真子录张贻孙问鱼袋制度答
曰今之鱼袋乃古鱼符必以鱼者盖分左右可以合符
唐人用袋盛鱼今人以鱼饰袋非古制也 格古要论
按宋状元陈尧咨善射号小由基母夫人怒以杖击之
其金鱼坠地以此观之则金鱼必刻木为之而饰以金
也
卷三十 第 43a 页 WYG1031-0449a.png
圭
说文圭瑞玉也上员下方以封诸侯楚爵有执圭 白
虎通圭以为信也上锐阳也下方阴也 白六帖禹治
水毕尧赐之玄圭以章其成功 遁甲开山图禹开宛
委山得赤圭如日碧圭如月一尺二寸 周礼大宗伯
以青圭礼东方 群书考索天子执冒四寸以朝诸侯
名玉曰冒者言德能覆盖天下也四寸者方以尊援卑
以小为贵也其圭邪刻之以冒诸侯之圭以为瑞信
说文圭瑞玉也上员下方以封诸侯楚爵有执圭 白
虎通圭以为信也上锐阳也下方阴也 白六帖禹治
水毕尧赐之玄圭以章其成功 遁甲开山图禹开宛
委山得赤圭如日碧圭如月一尺二寸 周礼大宗伯
以青圭礼东方 群书考索天子执冒四寸以朝诸侯
名玉曰冒者言德能覆盖天下也四寸者方以尊援卑
以小为贵也其圭邪刻之以冒诸侯之圭以为瑞信
卷三十 第 43b 页 WYG1031-0449b.png
礼书王之大圭长三尺则尺有二寸所以锡诸侯也诸
侯之圭长不过九寸锡以尺有二寸使宝之而已 周
礼典瑞王晋大圭执镇圭缫藉五采五就以朝日(缫有/五采)
(文所以荐玉木为中干用韦衣而画之就/成也王朝日者示有所尊训民事君也)公执桓圭(二/王)
(之后及王之上公双植曰桓/宫室之象所以安其土也)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缫皆
三采三就(信身也身圭躬圭皆象人形/为琢饰义取其慎行以保身)子执榖璧男执
蒲璧缫皆二采再就(义取榖所以养人蒲为席以安人/二圭或以谷或蒲文为琢饰璧皆)
(径五/寸)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两圭有邸以祀地旅四
侯之圭长不过九寸锡以尺有二寸使宝之而已 周
礼典瑞王晋大圭执镇圭缫藉五采五就以朝日(缫有/五采)
(文所以荐玉木为中干用韦衣而画之就/成也王朝日者示有所尊训民事君也)公执桓圭(二/王)
(之后及王之上公双植曰桓/宫室之象所以安其土也)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缫皆
三采三就(信身也身圭躬圭皆象人形/为琢饰义取其慎行以保身)子执榖璧男执
蒲璧缫皆二采再就(义取榖所以养人蒲为席以安人/二圭或以谷或蒲文为琢饰璧皆)
(径五/寸)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两圭有邸以祀地旅四
卷三十 第 44a 页 WYG1031-0449c.png
望(谓于中央为璧圭著四面一玉俱成/邸本也圭本著于璧圭末四出故也)圭璧以祀日月
星辰琬圭以治德结好琰圭以易行除慝(有锋芒并征/伐诛讨之象)
土圭以致四时日月(以度景致/日长五寸) 考工记玉人之事镇
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
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
天子执冒四寸以朝诸侯天子圭中必四圭尺有二寸
以礼天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土圭尺有
五寸以致日以土地祼圭尺有二寸有瓒以祀庙琬圭
星辰琬圭以治德结好琰圭以易行除慝(有锋芒并征/伐诛讨之象)
土圭以致四时日月(以度景致/日长五寸) 考工记玉人之事镇
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
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
天子执冒四寸以朝诸侯天子圭中必四圭尺有二寸
以礼天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土圭尺有
五寸以致日以土地祼圭尺有二寸有瓒以祀庙琬圭
卷三十 第 44b 页 WYG1031-0449d.png
九寸而缫以象德琰圭九寸判规以除慝以易行璧羡
度尺好三寸以为度圭璧五寸以祀日月星辰谷圭七
寸天子以聘女 礼书大圭不瑑玉人曰大圭长三尺
予上终葵首天子服之郑氏释玉藻曰珽亦笏也或谓
之大圭球美玉也释玉人曰大圭或谓之珽杼杀也终
葵椎也为椎于杼上明无所屈也盖天子之笏其玉以
球其不瑑也谓之大圭其方正也谓之珽其实一也终
葵首六寸相玉书曰珽五六寸明自照是也典瑞曰搢
度尺好三寸以为度圭璧五寸以祀日月星辰谷圭七
寸天子以聘女 礼书大圭不瑑玉人曰大圭长三尺
予上终葵首天子服之郑氏释玉藻曰珽亦笏也或谓
之大圭球美玉也释玉人曰大圭或谓之珽杼杀也终
葵椎也为椎于杼上明无所屈也盖天子之笏其玉以
球其不瑑也谓之大圭其方正也谓之珽其实一也终
葵首六寸相玉书曰珽五六寸明自照是也典瑞曰搢
卷三十 第 45a 页 WYG1031-0450a.png
大圭玉藻曰搢珽玉人曰天子服之荀子曰天子御珽
然则搢之者服之也御者进之也天子诸侯之笏必以
人进之大夫士则服之而已玉藻曰史进象笏诸侯之
礼也 明会典皇帝圭长一尺二寸东宫圭长九寸五
分亲王圭长九寸二分五釐世子郡王圭长九寸 江
邻几杂志契丹谓圭为曜辣
琮璧等 白虎通半圭为璋方中圆外曰璧半璧曰璜
圆中牙身玄外曰琮圭之为言洁也璧之为言积也璜
然则搢之者服之也御者进之也天子诸侯之笏必以
人进之大夫士则服之而已玉藻曰史进象笏诸侯之
礼也 明会典皇帝圭长一尺二寸东宫圭长九寸五
分亲王圭长九寸二分五釐世子郡王圭长九寸 江
邻几杂志契丹谓圭为曜辣
琮璧等 白虎通半圭为璋方中圆外曰璧半璧曰璜
圆中牙身玄外曰琮圭之为言洁也璧之为言积也璜
卷三十 第 45b 页 WYG1031-0450b.png
之为言光也璋之为言明也琮之为言圣也 周礼以
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
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
北方注琮瑞玉形似车缸赤璋象夏物荣盛琥为虎形
虎猛象秋 考工记璧琮九寸侯以享天子璧琮八寸
以頫聘驵琮五寸宗后以为权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
厚寸是谓内镇宗后守之驵琮七寸鼻寸有半寸天子
以为权瑑琮八寸诸侯以享夫人(驵组也以组系/琮因名驵琮)大璋
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
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
北方注琮瑞玉形似车缸赤璋象夏物荣盛琥为虎形
虎猛象秋 考工记璧琮九寸侯以享天子璧琮八寸
以頫聘驵琮五寸宗后以为权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
厚寸是谓内镇宗后守之驵琮七寸鼻寸有半寸天子
以为权瑑琮八寸诸侯以享夫人(驵组也以组系/琮因名驵琮)大璋
卷三十 第 46a 页 WYG1031-0450c.png
中璋九寸边璋七寸射四寸厚寸黄金勺青金外朱中
鼻寸衡四寸有缫天子以巡守宗祝以前马大璋亦如
之诸侯以聘女瑑圭璋八寸牙璋中璋七寸射二寸厚
寸以起军旅以治兵守
笏(附笏囊/)
总论 物原殷汤作笏及鞶囊 乐记武王散军而郊
射裨冕搢笏 说文笏手板也 释名笏者君有教命
及所启白则书其上备忽忘也 舆服杂事有指画于
鼻寸衡四寸有缫天子以巡守宗祝以前马大璋亦如
之诸侯以聘女瑑圭璋八寸牙璋中璋七寸射二寸厚
寸以起军旅以治兵守
笏(附笏囊/)
总论 物原殷汤作笏及鞶囊 乐记武王散军而郊
射裨冕搢笏 说文笏手板也 释名笏者君有教命
及所启白则书其上备忽忘也 舆服杂事有指画于
卷三十 第 46b 页 WYG1031-0450d.png
君有受命于君前书笏备用也 中华古今注笏者记
其忽忘之心礼云天子以圭诸侯以球大夫以鱼须一
品至五品以象为之六品至九品以木为之礼云端毕
绅搢笏 书叙指南玉笏曰琛板见刘义恭启 山堂
肆考汉萧何有相手板经魏司空陈长史见此书叹服
以示许士宗韦仲将管辂郭景纯以夜兼昼方得其妙
理相手板取五行寻四时定八节明二十四气百不失
一板长一尺五寸广一寸五分上狭而薄下广而厚八
其忽忘之心礼云天子以圭诸侯以球大夫以鱼须一
品至五品以象为之六品至九品以木为之礼云端毕
绅搢笏 书叙指南玉笏曰琛板见刘义恭启 山堂
肆考汉萧何有相手板经魏司空陈长史见此书叹服
以示许士宗韦仲将管辂郭景纯以夜兼昼方得其妙
理相手板取五行寻四时定八节明二十四气百不失
一板长一尺五寸广一寸五分上狭而薄下广而厚八
卷三十 第 47a 页 WYG1031-0451a.png
角十二芒并欲端平板形皆完净板凶少吉多者可用
吉少凶多者不可用也板头是君座板头有横理与君
共事必不得终分板作四分上一分为二亲左为父右
为母第二分都为妇第三分左为男右为女第四分左
为奴右为婢婢之下畔方留为田宅财物牛马猪羊鸡
犬之属以五行十二时分若其处崩毁破裂吊节蝎穿
兆随所主而应焉 南部新书李参军善相笏休咎必
验呼为李相笏又龙复本者无目凡有象简竹笏以手
吉少凶多者不可用也板头是君座板头有横理与君
共事必不得终分板作四分上一分为二亲左为父右
为母第二分都为妇第三分左为男右为女第四分左
为奴右为婢婢之下畔方留为田宅财物牛马猪羊鸡
犬之属以五行十二时分若其处崩毁破裂吊节蝎穿
兆随所主而应焉 南部新书李参军善相笏休咎必
验呼为李相笏又龙复本者无目凡有象简竹笏以手
卷三十 第 47b 页 WYG1031-0451b.png
捻之必知官禄年寿 相手板经当令理通直从上至
下直如弦不得出边绝理
笏制 学斋佔毕礼记玉藻云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
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注球美玉也文饰
大夫士饰竹以为笏不敢用纯物也须音斑谓以鱼斑
文饰竹之边也而后之俗儒承讹袭误至冯鉴事始乃
谓球玉为珠玉不知珠岂可以为笏耶又谓大夫用鱼
须文士以竹既误以须为须于文字下又去竹字殊失
下直如弦不得出边绝理
笏制 学斋佔毕礼记玉藻云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
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注球美玉也文饰
大夫士饰竹以为笏不敢用纯物也须音斑谓以鱼斑
文饰竹之边也而后之俗儒承讹袭误至冯鉴事始乃
谓球玉为珠玉不知珠岂可以为笏耶又谓大夫用鱼
须文士以竹既误以须为须于文字下又去竹字殊失
卷三十 第 48a 页 WYG1031-0451c.png
本义 玉藻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其杀六分
而去一 器物总论笏天子以球玉为之挺然而方其
首示无所屈于天下诸侯以象前诎后直圆其首示屈
于天子也大夫以鱼斑饰竹士竹本前诎后诎又示无
所不屈焉执事则搢之于带之中自非亡丧无所去笏
然小功以下亦不去也 舆服杂事应仲远云昔荆轲
逐秦王其后谒者持匕首以备不虞从此侍官皆持刀
剑汉高祖偃武修文始制以手版代焉故仲长子曰笏
而去一 器物总论笏天子以球玉为之挺然而方其
首示无所屈于天下诸侯以象前诎后直圆其首示屈
于天子也大夫以鱼斑饰竹士竹本前诎后诎又示无
所不屈焉执事则搢之于带之中自非亡丧无所去笏
然小功以下亦不去也 舆服杂事应仲远云昔荆轲
逐秦王其后谒者持匕首以备不虞从此侍官皆持刀
剑汉高祖偃武修文始制以手版代焉故仲长子曰笏
卷三十 第 48b 页 WYG1031-0451d.png
以书君教令记善刺过今之手版以象焉 徐广车服
仪制笏即手板也汉魏以来皆执手板 唐会要笏周
制也晋宋以来谓之手板西魏以后五品以上通用象
旧制三品以上前挫后直五品以上前挫后屈唐高祖
诏五品以上象笏六品以下竹木笏 舆服杂事古者
贵贱皆执笏书君上政令有事则搢之于腰带中五代
以来惟八座尚书执笏以笔缀手板头以紫囊裹之馀
王公卿士但执手板主于敬不执笔示非记事官也
仪制笏即手板也汉魏以来皆执手板 唐会要笏周
制也晋宋以来谓之手板西魏以后五品以上通用象
旧制三品以上前挫后直五品以上前挫后屈唐高祖
诏五品以上象笏六品以下竹木笏 舆服杂事古者
贵贱皆执笏书君上政令有事则搢之于腰带中五代
以来惟八座尚书执笏以笔缀手板头以紫囊裹之馀
王公卿士但执手板主于敬不执笔示非记事官也
卷三十 第 49a 页 WYG1031-0452a.png
北史天元诏内外命妇皆执笏 群书考索唐制笏五
品以上用象上圆下方六品以下用竹木上挫下方我
宋文散五品以上用象九品以上用木武臣内职并用
象 五代史唐明宗天成元年八月以象笏三十二赐
百官之无笏者 研北杂志唐宋制诸笏服朱紫者以
象前诎后直服绿者以木上挫下方假摄官者同 古
今事物考明制文武官笏五品以上象牙六品以下用
槐木
品以上用象上圆下方六品以下用竹木上挫下方我
宋文散五品以上用象九品以上用木武臣内职并用
象 五代史唐明宗天成元年八月以象笏三十二赐
百官之无笏者 研北杂志唐宋制诸笏服朱紫者以
象前诎后直服绿者以木上挫下方假摄官者同 古
今事物考明制文武官笏五品以上象牙六品以下用
槐木
卷三十 第 49b 页 WYG1031-0452b.png
诸笏 锦绣万花谷翰林学士杨伟秉小笏一日除知
制诰中书进拟上问曰得非秉小笏者乎 孔六帖高
骈时吕用之惮其术穷且见诘乃刻青石手版为龙蛇
隐起文曰帝赐骈使人潜植几上骈得之大喜 合璧
事𩔖崔琳每岁时宴于家以一榻置笏重积其上 唐
语林韩皋家自黄门以来三世传执一笏经祖父所执
未尝轻授于仆人之手归则别置在卧内一榻以示敬
谨 偃曝谈馀净饭王令密多罗传太子书太子初就
制诰中书进拟上问曰得非秉小笏者乎 孔六帖高
骈时吕用之惮其术穷且见诘乃刻青石手版为龙蛇
隐起文曰帝赐骈使人潜植几上骈得之大喜 合璧
事𩔖崔琳每岁时宴于家以一榻置笏重积其上 唐
语林韩皋家自黄门以来三世传执一笏经祖父所执
未尝轻授于仆人之手归则别置在卧内一榻以示敬
谨 偃曝谈馀净饭王令密多罗传太子书太子初就
卷三十 第 50a 页 WYG1031-0452c.png
学将最妙牛头㫋檀作手板纯用七宝装严四缘以天
种种殊特妙香涂其背上执持至于毗奢密多罗阿阇
黎所
笏囊 梁职仪八座尚书以紫纱裹手板出白丝于手
如笔 酉阳杂俎陈希烈不便执笏骑马以帛裹笏令
左右执之李石云便为将来故事 明皇杂录故事公
卿皆搢笏于带而后乘马张九龄体羸不胜因设为笏
囊使人持之马前遂以为常制 常朝录会昌以来宰
种种殊特妙香涂其背上执持至于毗奢密多罗阿阇
黎所
笏囊 梁职仪八座尚书以紫纱裹手板出白丝于手
如笔 酉阳杂俎陈希烈不便执笏骑马以帛裹笏令
左右执之李石云便为将来故事 明皇杂录故事公
卿皆搢笏于带而后乘马张九龄体羸不胜因设为笏
囊使人持之马前遂以为常制 常朝录会昌以来宰
卷三十 第 50b 页 WYG1031-0452d.png
相朝则有笏架入禁中逐门传送至殿前朝罢则置于
架上百寮则各有笏囊吏持之 通志今仆射尚书手
板以紫皮裹之名曰笏袋
格致镜原卷三十
架上百寮则各有笏囊吏持之 通志今仆射尚书手
板以紫皮裹之名曰笏袋
格致镜原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