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一百九十二 第 1a 页 WYG0986-081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渊鉴𩔖函卷一百九十二
  文学部一(经典总载/尚书) (周易/)
   经典总载一
 原释名曰经径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 又曰
 三坟坟分也论三才分天地人之始分也其体有三也
 五典典镇也制教法所以镇定上下差等有五也八索
 索素也著素王之法若孔子者圣而不王制此法者有
卷一百九十二 第 1b 页 WYG0986-0811b.png
 八也九丘丘区也区别九州土气教化所宜者也此皆
 三王以前上至羲皇时书也惟尧典存 博物志曰圣
 人制作曰经贤者著述曰传因记训曰诂因章句曰注
  周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详/史) 增礼记王制曰乐
 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
 礼乐冬夏教以诗书 原又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
 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
 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
卷一百九十二 第 2a 页 WYG0986-0811c.png
比事春秋教也易失之贼书失之诬诗失之愚春秋失
之乱礼失之烦(郑注曰失谓不能节其教诗敦厚近愚/书知远近诬易精微爱恶相攻远近相)
(取则不能容人近于伤害春秋习战之事近乱/礼主文物恭俭庄敬若不能节制则失于烦苛)洁净精
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
者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属辞比事而不
乱则深于春秋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
(郑注云深者既能以/教人又防其失也) 春秋孔演图曰作法五经建之
天地稽之图象质之三王施之四海也 白虎通曰五
卷一百九十二 第 2b 页 WYG0986-0811d.png
经易尚书诗礼乐也(古者以易书诗礼乐春秋为六经/至秦焚书而乐经遂亡今以易诗)
(书礼春秋为五经梁又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曰三礼春/秋有左氏公羊榖 三传与易书诗通数亦谓之九经)
 又孔子为曾参说孝经孔子没后诸弟子记其善言
谓之论语并行于世(孝经论语有郑/康成何晏等注) 又曰经所以有
五何经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乐仁书义礼礼易
智诗信也 广雅曰昔在周公制礼以导天下著尔雅
一篇以释其义 史记太史公自序曰易著天地阴阳
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纪纲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
卷一百九十二 第 3a 页 WYG0986-0812a.png
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
长于风乐乐所以生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
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
道化春秋以道义 前汉书艺文志曰六艺之文乐以
和神诗以正言礼以明体书以广听春秋以断事五者
尽五常之道而易为之原 增隋书经籍志曰夫经籍
者所以经天地纬阴阳实仁义之钧陶道德之橐籥也
 原庄子曰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
卷一百九十二 第 3b 页 WYG0986-0812b.png
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四
国者百家之学或称而道之 扬雄法言曰或问周官
曰立事左氏传曰品藻 又曰书不经非书也 又曰
说天者莫辨乎易说事者莫辨乎书说体者莫辨乎礼
说志者莫辨乎诗说礼者莫辨乎春秋 增苏子曰立
君臣设尊卑杜将渐防未萌莫过乎礼哀王道伤时政
莫过乎诗道阴阳悔吝莫过乎易明善恶废兴莫过乎
春秋量远近赋九州莫过乎尚书和人情动风俗莫过
卷一百九十二 第 4a 页 WYG0986-0812c.png
乎乐 邵子观物内篇曰夫昊天之尽物圣人之尽民
皆有四府焉昊天之四府者春夏秋冬之谓也阴阳升
降于其间矣圣人之四府易书诗春秋之谓也礼乐污
隆于其间矣 龟山杨氏曰六经先王经世之迹在焉
 王守仁尊经阁记曰六经者吾心之籍记也 文心
雕龙宗经篇曰三极彝训其书曰经经也者恒久之至
道不刋之鸿教也 事𩔖篇曰夫经典沈深载籍浩瀚
实群言之奥区而才思之神皋也 练字篇曰夫尔雅
卷一百九十二 第 4b 页 WYG0986-0812d.png
者孔徒之所纂而诗书之襟带也 王勃益州夫子庙
碑曰筐篚六经笙簧五典 又曰九师争大易之门五
传裂春秋之幅六经分于楚晋四始派于齐韩淹中之
妙键不追稷下之高风代起 舒元舆问国庠记曰诗
书礼乐国之洪源也浚其源天下可以光润窒其源天
下为之憔悴 韩愈进学解曰上窥姚姒浑浑无涯周
诰商盘诘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
而葩
卷一百九十二 第 5a 页 WYG0986-0813a.png
  经典总载二
增左传曰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
鲁矣吾乃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又曰左史
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庄子曰孔子见聃不
许于是翻十二经以说老聃聃曰愿闻其要也 又曰
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于七十君
一无所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老子曰幸子之不遇治
世之君也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然哉 前汉书
卷一百九十二 第 5b 页 WYG0986-0813b.png
儒林传序曰汉兴言易自淄川田生言书自济南伏生
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燕则韩太傅言礼
则鲁高堂生言春秋于齐则胡母生于赵则董仲舒
艺文志曰汉兴有齐鲁之说传齐论者惟王阳名家传
鲁论者张氏最后而行于世 又曰孝经者孔子为曾
子陈孝道也 山堂肆考汉史陆乂聪敏博学于五经
最精熟馆中谓之石经人为语曰五经无对有陆乂
韦贤传曰韦贤字长孺子元成皆以明经位至丞相故
卷一百九十二 第 6a 页 WYG0986-0813c.png
邹鲁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教子一经 宣帝记曰甘
露三年三月诏诸儒讲五经同异太子太傅萧望之等
平奏其议上亲称制决焉乃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
榖梁春秋博士 匡衡传曰成帝即位衡上疏劝经学
曰臣闻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及论语孝经圣
人言行之要宜䆒其意 原刘歆七略曰孝武皇帝敕
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积如丘山故
外则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内则有延阁广内秘室之
卷一百九十二 第 6b 页 WYG0986-0813d.png
府 增后汉书儒林传序曰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易有
施孟梁丘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毛礼大小
戴春秋严颜凡十四博士太常差次总领焉 又曰建
初中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考详五经同异肃宗亲临称
制如石渠故事顾命史臣著为通义 丁鸿传曰鸿字
孝公肃宗诏与诸儒论定五经同异于白虎观鸿以才
高论难最明帝数嗟美焉时人叹曰殿中无双丁孝公
 鲁丕传曰丕字叔陵性沈深好学孳孳不倦遂兼通
卷一百九十二 第 7a 页 WYG0986-0814a.png
五经元和元年徵再迁拜赵相门生就学者常百馀人
关东号之曰五经复兴鲁叔陵 井丹传曰丹字大春
少受业太学通五经善谈论故京师为之语曰五经纷
纶井大春 周举传曰举字宣光博学洽闻为儒者所
宗故京师为之语曰五经纵横周宣光 许慎传曰慎
字叔重性惇笃少博学马融常畏敬之时人为之语曰
五经无双许叔重 太平御览晋书曰刘殷有七子五
子各授一经一子授太史一子授汉书一门之内七业
卷一百九十二 第 7b 页 WYG0986-0814b.png
俱兴 陶潜群辅录八儒篇曰颜氏传诗为道为讽诵
之儒孟氏传书为道为疏通致远之儒漆雕氏传礼为
道为恭俭庄敬之儒仲梁氏传乐为道以和阴阳为移
风易俗之儒乐正氏传春秋为道为属辞比事之儒公
孙氏传易为道为洁净精微之儒 隋书儒林传曰房
晖远字崇儒恒山真定人世传儒学晖远幼有志行治
三礼春秋三传诗书周易春秋牛弘每称为五经库
唐书徐旷传曰旷字文远以字行客偃师贫不能自给
卷一百九十二 第 8a 页 WYG0986-0814c.png
兄文林鬻书于肆文远日阅之因博通五经明左氏春
秋世称左氏有文远礼有褚徵诗有鲁达易有陆德明
皆一时之冠云 颜师古传曰师古字籀太宗即位拜
中书侍郎帝常叹五经去圣远传习寖讹诏师古于秘
书省考定多所釐正既成诏诸儒议师古辄引晋宋旧
文随方晓答人人叹服帝因颁所定书于天下学者赖
之 孔颖达传曰颖达字仲达八岁就学闇记三礼义
宗及长明服氏春秋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受诏撰
卷一百九十二 第 8b 页 WYG0986-0814d.png
五经正义 谷那律传曰贞观中累迁国子博士淹贯
群书褚遂良常称为九经库 王元感传曰直弘文馆
年虽老读书不废昼夜所撰书纠谬春秋振滞礼绳愆
等凡数十百篇长安时上之魏知古见其书叹曰五经
指南也 韦放传曰穆宗尝问学经与史何先放曰六
经者圣人之言孔子所发明天人之极也史记道成败
得失亦足以鉴然谬于是非非六经比帝曰吾闻学者
白首不能通一经安得其要乎对曰论语六经之菁华
卷一百九十二 第 9a 页 WYG0986-0815a.png
也孝经人伦之本也 啖助传曰大历时啖助赵匡陆
淳以春秋施士丐以诗仲子陵袁彝常彤常𦶜以礼蔡
广成以易强蒙以论语皆自名其学而士丐子陵最卓
异 宋史孙奭传曰奭字宗古九经及第尝奉诏与邢
炳杜镐较定诸经正义 冯元传曰元字道宗时诏流
内铨取明经者补学官元自荐通五经谢泌笑曰古治
一经或至皓首子尚少能尽通耶对曰达者一以贯之
更问疑义辨析无滞 程颢传曰自十五六时与弟颐
卷一百九十二 第 9b 页 WYG0986-0815b.png
闻汝南周敦颐论学遂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滥于诸家
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 张载
传曰范仲淹劝读中庸犹以为未足又访诸释老累年
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 朱熹传曰尝谓圣贤道统
之传散在方册经旨不明大道始晦于是研穷经训著
易本义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论语孟子集注熹没朝
廷以其大学论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又有仪礼经传
通解未脱藁亦在学官 陆九渊传曰九渊字子静或
卷一百九十二 第 10a 页 WYG0986-0815c.png
劝其著书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曰学苟知道六经
皆我注脚 魏了翁传曰了翁至靖湖湘江浙之士不
远千里负书从学乃著九经要义百卷订定精密先儒
所未有 王应麟传曰应麟字伯厚九岁通六经 金
史承晖传曰承晖于五经皆经师授谨守百家之行不
为虚文 元史赵复传曰先是南北道绝载籍不相通
至复以所著诸经传注尽录以付姚枢自复至燕学士
从者百馀人 吴澄传曰少暇即著书于易春秋礼记
卷一百九十二 第 10b 页 WYG0986-0815d.png
各有纂言尽考传注穿凿以发其蕴 明纪洪武十四
年颁五经四书于北方学校谓廷臣曰夫五经载圣人
之道者也譬之菽粟布帛家不可无 梁寅字孟敬临
江人隐居教授就徵修书书成将授以官辞结庐石门
山四方士多从之学者称为梁五经 永乐十二年十
一月命儒臣纂修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谕胡广杨荣金
幼孜曰五经四书皆圣贤精义要道传注外诸儒论议
有发明切当者其采附于下 陈继字嗣初吴县人贯
卷一百九十二 第 11a 页 WYG0986-0816a.png
穿经史呼为陈五经初开弘文阁用杨士奇荐驿召为
五经博士 文衡宋濂礼部侍郎曾公神道碑曰公讳
鲁字得之七岁能暗诵九经一字不遗 李舜朴字懋
钦东安人一意经术易书诗三礼左传分日读之每六
日一易
  经典总载三
原六纬 七经(汉书艺文志云五经六纬图后汉书张/纯传云纯案七经谶明堂 河间古辟)
(雍记孝武太山明堂制度及平帝时议欲具奏之未及/上会博士桓荣上言宜立辟雍明堂章下三公太常而)
卷一百九十二 第 11b 页 WYG0986-0816b.png
(纯议同荣乃许之案注七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及论语) 增鸿教 茂典(上详总/载一)
(唐书武德七年诏云/六经茂典百王仰则) 边笥 任苑(后汉书边韶传云/边韶字孝先以文)
(学知名教授数百人韶口辨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韶潜闻之应时对曰边)
(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或拾遗记云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 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
(削荆为笔尅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暗则缚麻蒿以自/照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河洛秘奥非正典)
(籍所载皆注记于柱壁及园林树木有慕/好学者来辄写之时人谓任氏为经苑) 道源 圣
(宋文鉴群居治五经序云夫五经道之源也/唐文粹陆龟蒙蟹志云六经者圣人之海也) 六同
归 一以贯(前汉书礼乐志云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 中说周公篇云刘炫见子谈)
卷一百九十二 第 12a 页 WYG0986-0816c.png
(六经唱其端终日不竭子曰何其多也炫曰/先儒异同不可不述也子曰一以贯之可矣) 显圣训
 发天言(文心雕龙曰经显圣训也纬隐神教也秋明/文衡方希古石镜精舍记云易诗书春 礼)
(记非圣人之私言也天不言/而圣人发之则犹天之言也) 心开若剂 手授如新
(唐书尹知章传云知章少虽学未甚通解忽梦人持巨/□破其心内若剂焉志思开彻遂遍明六经 元史黄)
(泽传云泽梦夫子手授所校六/经字画如新由是深有感发) 蓬池延问 沧浪涵
(唐文粹刘禹锡韦处厚文集序云处厚通五经穆宗/即位延问大义退而上六经要言二十篇复诏荅之)
(赐以金紫水宋文鉴欧阳脩苏舜钦墓志铭云携妻子/居苏州买 石作沧浪亭日益读书大涵肆于六经)
 粲粲如宿 落落如珠(顾子仪训云三坟五典粲/粲如列宿落落如连珠)
卷一百九十二 第 12b 页 WYG0986-0816d.png
限岁而治 分年而试(唐书选举志云凡治孝经论语/共限一岁尚书公羊传榖梁传)
(各一岁半周易诗周礼仪礼各二岁礼记左氏传各三/岁 性理大全朱熹科举私议云凡易诗书为一科而)
(子年午年试之周礼仪礼及二戴记为一科而/卯年试之春秋及三传为一科而酉年试之) 作代
典谟 为世权衡(唐文粹贾至旌儒庙颂云先王作训/六经为代典谟 宋文鉴孙何文赞)
(云详文/章五) 教学为先 人文之首(唐文粹长兴二年诏/云教学之道经籍为)
(先经白居易与元九书云人之文/六 首之就六经言诗又首之) 筐篚笙簧 甲胄
箭镞(王勃益州夫子庙堂碑详总载一子明文衡宋/濂送陈教授序云六经汝甲冑四 汝箭镞)
大而难知 浑然无迹(宋桂郁春秋繁露序云六经道/大而难知 邵子观物内篇云)
卷一百九十二 第 13a 页 WYG0986-0817a.png
(夫圣人六经浑然/无迹犹天道焉) 五经为众说之乳 八索著素王
之法(扬子法言云天地为万物之乳/五经为众说之乳 下详总一)
  经典总载四
原六籍(班固东都赋云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而言焉谨案六籍六经也) 六艺(淮/南)
(子云五行异气而皆/和六艺异用而皆通) 五经则四海传记则四渎(杨泉/物理)
(论云夫五经则四海也传记则四渎也诸子则泾渭也/至于百川沟洫畎浍苟能通阴阳之气建水泉之流以)
(四海为归/者皆溢也) 三坟为金玉五典为琴筝(抱朴子云退隐/之士以三坟为)
(金五五典为琴筝讲肄/为钟鼓百家为笙簧) 五经为府藏(高彪集云杂艺/为庖厨五经为)
卷一百九十二 第 13b 页 WYG0986-0817b.png
(府/藏) 六经为庖厨(傅干与苏文师书云六经/为庖厨百家为异馔也) 道义之
渊海(抱朴子云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仰而比之则景星之佐三辰也俯而方之则林)
(薄之依/嵩岳也) 文章之渊府(傅子云诗之雅颂书之典谟文/质足以相副玩之若近寻之若)
(远浩浩乎文/章之渊府) 增十二经(详总/载一) 十三经(事物记原云/以易诗书三)
(礼春秋三传加孝经语/孟尔雅谓之十三经焉) 受七经(史记索隐云文翁使/司马相如等受七经)
 献九经(元文𩔖元明善董君神道碑云公讳升乘传/入朝见光天宫奏曰臣闻帝王之道布在方)
(册方册之要无先六经臣辄献九经伏望陛/下采其所载资辅圣祖神宗之化嘉惠天下) 经五涉
(𩔖苑李固与弟书云昔严/夫子经五涉四州九游八) 经九通六(唐文粹欧阳/詹张博士讲)
卷一百九十二 第 14a 页 WYG0986-0817c.png
(礼记记云圣祖三/刋经九公通其六) 心醉六经(中说事君篇云子游河/涧之渚河上丈人曰何)
(居乎斯人也心若醉六经目若营四海文/中子去之薛收曰何人也子曰隐者也) 手注六经
(宋史赵汝欢传云汝欢字悦/道燕懿王八世孙手注六经) 开亿兆之心灵启群生
之耳目(文苑英华李令琛书史百家对云即有姬公秀/出制礼乐以匡周宣父挺生□诗书而反鲁莫)
(不宪章文武祖述唐虞开亿/兆之心灵启生人之闻见) 浩若江海高若丘山(唐/文)
(粹李翱荅进士王载言书云浩乎/若江海高乎若丘山六经之辞也) 幽于鬼神妙于元
(皮日休移成均博士书云六籍仪刑乎/万世其幽幽于鬼神其妙妙于元造) 经纬天地
辉光日月(宋文鉴朱光庭请用经术取士疏云/夫六经之文经纬天地辉光日月) 囊括
卷一百九十二 第 14b 页 WYG0986-0817d.png
宇宙含照生灵(明文衡金实七更云圣人之言世/谓之经囊括宇宙含照生灵详七) 嘉
论之林薮文义之渊海(太平御览桓谭时论云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古文)
(尚书礼记论语孝经嘉论/之林薮文义之渊海也) 群言之奥区才思之神皋
(见总/载一)
  经典总载五
原诗晋傅咸孝经诗曰立身行道始于事亲上下无恶
不敢恶人(一作不/恶于人)孝无终始不离其身三者备矣以临
其民以孝事君不离令名进思尽忠不议则争(一作义/则不争)
卷一百九十二 第 15a 页 WYG0986-0818a.png
匡救其恶灾害不生孝悌之至光于神明 又论语诗
曰守死善道磨而不磷直哉史鱼可谓大臣见危授命
能致其身(其/一)克己复礼学优则仕富贵在天为仁由己
以道事君死而后已 梁武帝撰孔子正言竟述怀诗
曰志学耻传习弱冠阙师友爱悦夫子道正言思善诱
删次起实沈杀青在建酉孤陋乏多闻独学少击叩仲
冬寒气严霜风折细柳白水凝涧溪黄落散堆阜康哉
信股肱惟圣归元首独叹予一人端然无四友 唐李
卷一百九十二 第 15b 页 WYG0986-0818b.png
峤经诗曰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五千道德阐三百
礼仪成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籯谁知怀逸辨重席冠
群英
原赋后汉杜笃书槴赋曰惟书槴而丽容象君子之淑
德载方矩而履规加文藻之修饰能屈伸以和礼体清
净而坐立承尊者之至意惟高下之消息虽转旋而屈
挠时倾斜而反侧抱六艺而卷舒敷五经之典式 增
唐许尧佐五经阁赋曰于是六籍咸萃百代无遗恭俭
卷一百九十二 第 16a 页 WYG0986-0818c.png
之教比事之辞虞夏商周之五典国风雅颂之四诗既
精微之与广博莫不森罗而在兹文移科斗之质字列
鱼鲁之奇轴星攒而花散带蜺舒而草滋𣠄槛风来动
芸香之苾苾绮疏日映见铅椠之累累
原赞晋王凝之妻谢氏论语赞曰卫灵公问陈于孔子
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庶
则大矣比德中庸斯言之善莫不归宗粗者乖本妙极
令终嗟我怀矣兴言攸同孔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
卷一百九十二 第 16b 页 WYG0986-0818d.png
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原铭后汉李尤经桡铭曰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进新习
故不舍于口子在川上逝者如斯及年广学无问不知
原启梁刘孝绰谢为东宫奉经启曰皇太子四术夙知
三善非学犹复旁求儒雅应物稽疑业光夏校德茂周
庠诸侯宋鲁于焉观则参陪盛礼莫非国华臣虽职典
经图而同官不一推择而举尚多髦俊宠光曲被独在
𨕖中他日朝闻犹甘夕死况兹恩重弥见生荣
卷一百九十二 第 17a 页 WYG0986-0819a.png
  周易一
原刘熙释名曰易者言变易也 帝王世纪曰庖牺氏
作八卦神农重之为六十四卦黄帝尧舜引而伸之分
为二易至夏人因炎帝曰连山殷人因黄帝曰归藏文
王广六十四卦著九六之爻谓之周易 汉书曰文王
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子为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
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代历三古(周易正义曰/伏羲重卦周)
(公作爻辞此说与帝王世纪不合又孔子作十篇亦曰/十翼初卜商为易传至两汉传之有能名家者有施雠)
卷一百九十二 第 17b 页 WYG0986-0819b.png
(孟喜梁丘贺京房费直高相又东汉郑玄魏王弼并注/易施孟诸家自汉及魏并得立而传者甚众至西晋梁)
(丘施高三氏亡孟京二氏有书无/师而郑玄王弼所传则费氏之学) 周礼春官太卜掌
三易之法一连山二归藏三周易其经卦皆八别六十
有四以八命赞易之占 增礼记曰昔者圣人建天地
阴阳之情立以为易 易乾凿度孔子曰易卦六十四
分而为上下象阴阳也阳道纯而奇故上篇三十以象
阳阴道不纯而偶故下篇三十四以象阴 郑玄易论
曰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卷一百九十二 第 18a 页 WYG0986-0819c.png
孔颖达正义曰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 程
颐易传序曰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 孝经援
神契曰易长于变书考命符授河(宋均注曰授河者授/河洛以考命符也)
 京房易传曰乾坤者阴阳之根本坎离者阴阳之性
命 王弼周易明象篇曰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
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
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然则言者象之蹄也
象者意之筌也 宋史王柏传曰伏羲则河图以画八
卷一百九十二 第 18b 页 WYG0986-0819d.png
卦文王推八卦以合河图河图者先天后天之宗祖也
 新语道基篇曰乾坤以仁和合八卦以义相求 中
说问易篇曰卦者智之乡也动之序也 通书精蕴章
曰易何止五经之源其天地鬼神之奥乎 正蒙曰易
一物而三才阴阳气也而谓之天刚柔质也而谓之地
仁义德也而谓之人 读书录曰画前之易即太极也
 太平御览王粲荆州文学官志曰夫易惟谈天入神
致用故系称旨远辞文言中事隐韦编三绝固哲人之
卷一百九十二 第 19a 页 WYG0986-0820a.png
骊渊也 颜延之庭诰曰易首体备能事之渊 唐文
粹陆贽奉天请延访朝臣表曰通天下之情者莫智于
圣人尽圣人之心者莫深于易象 宋文鉴游酢孙莘
老易传序曰易之为书该括万有而一言以蔽之则顺
性命之理而已 玉海荀爽曰乾起坎而终于离坤起
离而终于坎坎离者乾坤之象而阴阳之府 朱震曰
文王作易以乾坤坎离为上经之用以艮兑震巽为下
经之用
卷一百九十二 第 19b 页 WYG0986-0820b.png
  周易二
增易通卦验曰遂皇始出握机矩表计冥其刻白苍牙
通灵(伏/羲)昌之成(文/王)孔寅命明道经伏易作易仲命德维
纪衡(仲谓仲尼四仲之卦震兑坎离也维者四角之卦/艮巽坤乾也周文增通八八之节转序三百八十)
(四爻以系正命之瑞故正其本而/万物理矣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礼记孔子曰我欲
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 高士传
曰田何字子庄齐人自孔子受易五传至何惠帝时何
年老家贫守道不仕帝亲幸其庐以受业终为易者宗
卷一百九十二 第 20a 页 WYG0986-0820c.png
 前汉书丁宽传曰宽字子襄初梁项生从田何受易
时宽为项从者读易精敏才过项生遂事何学成何谢
宽宽东归何谓门人曰易已东矣 朱云传曰云字游
时少府五鹿充宗为梁丘易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
充宗与诸易家论辨诸儒莫敢抗有荐云者召入抗首
而请连拄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
其角 后汉书张兴传曰兴字君上拜太子少傅显宗
数访问经义弟子著录至万人为梁丘家宗 洼丹传
卷一百九十二 第 20b 页 WYG0986-0820d.png
曰丹字子玉世传孟氏易建武初为博士作易通论七
篇世号洼君通丹学义研深易家宗之号为大儒 晋
书王湛传曰湛字处仲幼有隐德人莫能知兄子济每
轻之尝诣湛见床头有周易问曰叔父何用此为湛曰
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济请言之湛因剖析元理皆济
所未闻也乃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之罪也
 唐书王勃传曰勃字子安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
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 卫大经传
卷一百九十二 第 21a 页 WYG0986-0821a.png
曰大经邃于易人谓之易圣 龙城录唐上元中道士
王远知善易作易总十五卷一日曝书雷雨忽至冥雾
中一老人下叱曰所注书何在帝令吾摄六丁雷电追
取远知傍徨据地旁见青衣已捧书立矣老人责曰上
方禁书何得混藏缃帙远知战惧对曰青丘元老传授
也 宋史王昭素传曰昭素博通九经尤精诗易以王
韩郑马为未尽乃著易论三十篇开宝中李穆荐之朝
召见于便殿令讲乾卦至飞龙在天上曰此书岂可令
卷一百九十二 第 21b 页 WYG0986-0821b.png
常人见昭素对曰此书非圣人不能合其象 李穆传
曰穆字孟雍从酸枣王昭素受易尽究其义素谓曰子
所能得精理往往出吾意表以所著易论授之 冯元
传曰元字道宗真宗试进士殿中召元讲易元进说曰
地天为泰者以天地之气交也惟上下相与则可以辅
相天地财成万物帝说七岁读易母夜梦异人以绀莲
华与元吞之且曰读此后必贵显 范仲淹传曰仲淹
字希文汎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 张载传曰
卷一百九十二 第 22a 页 WYG0986-0821c.png
载字子厚常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一夕二程
至与论易次日语人曰比见二程深明易吾弗及也汝
辈可师事之撤坐辍讲 邵雍传曰雍字尧夫北海李
之才摄其城令闻雍好学尝造其庐谓曰子亦闻物理
性命之学乎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妙悟神契遂衍宓
羲先天之旨著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 罗从彦传曰
从彦字仲素尝从杨时讲易至乾九四爻云伊川说甚
善鬻田走涪见颐问之颐反覆以告从彦谢曰闻之龟
卷一百九十二 第 22b 页 WYG0986-0821d.png
山具是矣乃归卒业 李椿传曰椿字寿翁年三十始
学易其言于朝廷措诸行事皆易之用朱熹尝铭其墓
谓其逆知得失不假蓍龟 金史高仲振传曰仲振博
极群书尤深易皇极经世 元史张特立传曰特立字
文举通程氏易所著书有易集传 余阙传曰阙字廷
心守安庆时群盗环布四外阙居其中少暇即注周易
 明纪永乐二年九月侍讲学士王达侍皇太子进讲
乾九四爻举储贰为说皇太子召杨士奇问曰达不含
卷一百九十二 第 23a 页 WYG0986-0822a.png
讥否士奇对曰此本宋儒胡瑗之说也曰常人得此爻
亦举此说乎士奇曰程子云凡卦六爻人人有用君有
君用臣有臣用无所不通皇太子大悦 吾学编吴与
弼传曰白沙常以周易疑义相质与弼曰过清河可叩
龙潭老人白沙往谒适龙潭雨中蓑笠犁田延至其家
与之对榻信宿辨析疑义白沙叹服而去
  周易三
原八卦 六虚(周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 又曰易)
卷一百九十二 第 23b 页 WYG0986-0822b.png
(之为书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注曰六虚六位也) 言枢 道籥(又曰言行/君子之枢)
(机道易乾凿度曰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管三成德/为 苞籥郑玄注曰管犹兼也一言而兼此三事以成)
(其德道之苞籥齐鲁之间/名门户及藏器之管为籥) 拟议 范围(周易曰拟之/而后言议之)
(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拟又曰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王弼注曰范围者 范天地而周备其理) 幽
赞 发挥(易说卦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 又曰发挥于刚柔而生爻)
九师 五子(刘向别录曰所校雠中易传淮南九师道/训除复重定著十二篇淮南王聘善为易)
(者九人从之采获署曰淮南九师书六又曰所校中易/传古五子书除复重定著十八篇分 十四卦著之日)
(辰自甲子至于壬子凡五子/故号曰五子以上俱初学记) 知命 断志(上天知命/ 子曰昔)
卷一百九十二 第 24a 页 WYG0986-0822c.png
(者圣人之作易也建阴阳天地之情立/以为易虽有明智之心必进断其志焉) 增翠妫 白
(河图挺辅佐云天老告黄帝云河有龙图洛有龟书/帝有翠妫之川有大鱼出鱼没而图见 山堂肆考)
(曰绍圣间程颐削籍窜涪居白/岩注易渊源所渐皆为名士) 苍牙 赤鸟(上详周/易二)
(易通卦验曰文王/得赤鸟而演易) 道化 达微(上详总载一书骆宾/王上裴侍郎 曰易)
(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义在乎象非书/无以达其微辞隐乎情非言无以鉴其旨) 岳岳
铿铿(上详易二丘后汉书杨政传曰政字子行从代郡/范升受梁 易善说经京师为之语曰说经铿铿)
(杨子/行) 负苓 治篾(王绩负苓者说曰文中子讲道于/白牛之溪程氏退省于松下语周)
(易薛收曰不及伏羲氏乎何辞之多也俄而有负苓者/曰吾子何叹也收曰吾闻之师曰易者道之源也伏羲)
卷一百九十二 第 24b 页 WYG0986-0822d.png
(画卦而文王系之不逮省文矣以为文王病也负苓者/曰昔者伏羲之未画也三才其不立乎四序其不行乎)
(百物其不生乎万象其不森乎何营营乎而费画也随/宋史谯定传曰初程颐之父珦尝守广汉颐与兄颢)
(侍游成都见治篾箍桶者挟册就视之则易也欲致诘/而篾者先曰若尝学此乎因指未济男之穷兄弟涣然)
(有所省翼日再过之则去矣其后袁滋入洛问易于颐/颐曰易学在蜀尔盍往求之滋入蜀访寻久无所遏已)
(而见卖酱薛翁于眉/邛间与语大有所得) 天心 月窟(张说丽正殿赐宴/应制诗曰诵诗闻)
(国政讲易见天心地邵雍观物诗曰/乾遇巽时为月窟 逢雷处即天根) 原一 生两(游/酢)
(孙莘老易传序曰三极之道皆原于/一 易启蒙曰圣人画卦自两而生) 观兔 烹鱼(性/理)
(大全程子曰若果无图书八卦亦须作因见卖兔者曰/只观此兔亦可作八卦 邵雍渔樵对问曰渔者垂钓)
卷一百九十二 第 25a 页 WYG0986-0823a.png
(于伊水之上樵者过之析/薪烹鱼而食之饫而论易) 金板 玉笈(拾遗记夏禹/篇曰见一神)
(蛇身人面禹因与语神即示八卦之图列于金板之上/ 龙城录曰王远知作易总老人摄六丁追取曰上方)
(禁书自有飞天保卫玉笈/金科秘藏元都下详易二) 生两仪 𩔖万物(易系辞/云易有)
(太极是生两仪云云韩注曰太极者无称之称无不可/得而名取有之所极况之太极者也夫有必本于无两)
(仪天地也四象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八卦乾坤之属也/ 又云伏羲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
(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𩔖万物之情) 仲尼赞 宣
子见(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又仲尼赞易道以/黜八索 传曰韩宣子观书太史氏见易象与鲁)
(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易象曰周公所作爻辞也故云乃知周公之德)
卷一百九十二 第 25b 页 WYG0986-0823b.png
 得乾坤 终蒙艮(上见易二为朱子通书蒙艮章/注曰静者 主故以蒙艮终焉)
感为体 智之乡(世说曰殷荆州仲堪曾问远公云易/以何为体荅曰易以感为体铜山西)
(崩灵钟东应便是/易也 下见上一) 察时变 发天真(韩休苏颋文集/序曰易有四象)
(有天文焉有人文焉所以察时变而观/化也 明桑悦感怀诗曰义经发天真) 祖三皇 更
四圣(邵雍观物内篇曰孔子赞易自义轩而下祖三皇/也 蔡九峰洪范皇极经世序曰易更四圣而象)
(已著范锡神/禹而数不传) 知进退 识亲疏(邵雍閒行吟曰否泰/悟来知进退乾坤见)
(了识/亲疏) 九圣微言 数年加学(九圣之微言自伏羲至/孔子 孔子曰加我数)
(年五十以学易知命/之年乃读至命之书) 下学上达 彰往考来 钩深
卷一百九十二 第 26a 页 WYG0986-0823c.png
索隐 通幽洞元 设卦明象 观爻立辞 通乾流
坤 包河统洛(正义春秋纬曰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 下见后元袁桷七观)
 诵易灭怪 说卦息争(北齐书权会传曰会字正理/贫无仆𨽻初任助教恒乘驴)
(上下会夜出城钟漏已尽会独乘驴忽有一人牵头一/人随后有异生人渐渐失路心甚怪之遂诵易经上篇)
(一卷不尽前后二人忽然离散清宋史刘清之传曰高/安李好古与族人以财为讼见 之豫章清之为说讼)
(家人二卦好古惕然遽舍所/讼市程氏易以归卒为善士) 三爻足矣 一言蔽之
(吴志虞翻别传曰翻初立易注奏上曰臣郡吏陈桃梦/臣与道士相遇布易六爻挠其三以饮臣曰易道在天)
(三爻足矣注/下详道籥) 贯通三才 该括万有(宋史郭雍传雍/之言曰易贯通)
卷一百九十二 第 26b 页 WYG0986-0823d.png
(三才包括万/理 下见上) 内象外象 方图圆图(皇极经世书曰/易有内象理数)
(是也有外象指定一物而不变者是也气性理大全胡/氏曰方图见卦画之所以立圆图见卦 之所以行)
 二十四气 三十六宫(苏辙古史考曰伏羲造八卦/始作三画以象二十四气)
(邵子观物诗曰天根月窟时来往三十六宫总是春熊/氏注云三十六宫此就先天八卦图看以八卦圆图言)
(之乾三画坤六画则数九也震坎艮各五书则数十五/也巽离兑各四画则数十二也合之为三十六宫云)
 雪庵和尚 龙潭老人(吾学编雪庵和尚传曰和尚/名暨不知其姓靖难初落发)
(为僧走重庆有隐士杜景贤知和尚非常人与之游往/来白龙诸山山旁有松柏滩为寺居之昕夕诵经山中)
(人不知书且谓诵佛经乃不/知其诵易乾卦也 下见上)
卷一百九十二 第 27a 页 WYG0986-0824a.png
  周易四
原发挥于刚柔(易说卦云云谨案发挥发散也此/明刚柔发散变动相趋而生爻位) 观
变于阴阳(易说卦云云韩注曰卦象也卦则雷风/相薄山泽通气拟象阴阳变化之体也) 钩
深致远(系辞云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谨案亹亹烦多)
(猊此明蓍龟能探取妙赜索求/隐藏钩引极深要致殊远也) 穷理尽性(说卦云穷/理尽性以)
(至于命案孔疏曰蓍数既生爻卦又立易道周备无理/不尽圣人用之上以和恊顺成圣人之道德下以治理)
(断人伦之正义又能穷极万物深妙之理究尽生灵所/禀之性物理既穷生性又尽至于一期所禀之命莫不)
(穷其短长定其吉凶故曰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也) 弥纶天地(系辞/云易)
卷一百九十二 第 27b 页 WYG0986-0824b.png
(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感而遂通(系辞云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寂然不动(详见/上) 见天下之赜(又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
(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谨案赜深也妙也此圣人制/易必有所以能见天下之深妙极理故以乾坤则刚柔)
(各有其体万物各有/所宜即是卦象也) 成天地之文(又云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
(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上经象天下经叶
(春秋说题辞曰易者气之节含五/精宣律历上经象天下经叶历也) 定吉凶(系辞云/八卦定)
(吉凶吉凶生大业谨案八卦既/立则有得失故吉凶可定也) 示悔吝(苏子云道阴/阳示悔吝莫)
卷一百九十二 第 28a 页 WYG0986-0824c.png
(过于/易) 其旨远其辞文(系辞云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谨案圣人之)
(制易其旨趣玄远其文辞华美随爻辞/变动而委曲皆中其理百事皆显也) 天下之至变
(系辞见前案此则大易至极变通故能知/天下之事若非此道谁能参与于此也) 天下之至
(又云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
(精其孰能/与于此) 圣人之道四焉(又云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
(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案此明圣人制易以显圣道令物慕尚也) 圣人以此
洗心(系辞云云案此明圣人用大易之道洗涤已心及/万物之心也孔疏云万物有疑则卜之是荡其疑)
(心行善则吉行恶过/凶是荡其恶心也) 赞以微言(仲/尼) 详其大义(辅/嗣)
卷一百九十二 第 28b 页 WYG0986-0824d.png
羲文之易(文/选) 性命之理(以断天下之疑/知性命之理) 六爻之变
 三绝之勤(孔子读易/韦编三绝) 玄奥之言 精微之义 撮
造化之枢 达刚柔之变 显天地之奥 知鬼神之
(以上俱/白帖) 清明条达易义也(淮南/子) 增易圣(见/上) 易
(明诗纪事周之翰字申甫华亭人博/极群书尤精易学自号易痴道人) 得河内(隋书/经籍)
(志曰秦焚书周易独存惟失/说卦三篇后河内女子得之) 得阆中(宋史尹焞传曰/焞自商州奔蜀)
(至阆得程颐十卦于其门人吴稽中/又得全卦于其婿邢纯拜而受之) 画前有(邵雍诗/曰须信)
(画前原有易始/知删后更无诗) 画上生(性理大全程子曰河图洛/书其始止于画上便生义)
卷一百九十二 第 29a 页 WYG0986-0825a.png
读易洞(宋史谯定传曰定字天授学易于郭曩氏盖象/数之学也一日至汴闻程颐讲道于洛弃其学)
(而学焉后颐眨涪北山有岩师友/游泳其中涪人名之曰读易洞) 写易轩(明文衡王/祎写易轩)
(记曰以愚方太史晚益好易尝/即写易之轩而以写易名之) 至损而叹(说苑正谏/篇曰孔子)
(读易至于损益则喟然而叹子夏避席而问曰夫子/何为叹孔子曰夫自损者益自益者损吾是以叹也)
至贲而叹(又反质篇曰孔子卦得贲喟然仰而叹息意/不平子张进举手而问曰师闻贲者吉卦而)
(叹之乎孔子曰贲非/正色也是以叹之) 一名二义(易乾凿度曰易一名/而含二义所谓不易)
(也变/易也) 一物三才(见/上) 能事之渊(见/上) 生民之府(邵雍/观物)
(内篇曰易为/生民之府) 申王难顾(南史关康之传曰康之字伯/愉晋陵顾悦之难王弼易义)
卷一百九十二 第 29b 页 WYG0986-0825b.png
(四十馀康之申王/难顾远有情理) 黜郑置王(玉海晁说之曰易杂老/庄而专明人事则自王)
(弼始江左祖尚玄虚弼学滋盛然晋专立郑学/宋元嘉王郑两立颜延之为祭酒而黜郑置王) 精微
在易(性理大全陈氏曰昔夫子之道其精微在易/而所以语门人皆日用常道未尝及易也) 践
履是易(又尹氏曰赵岐谓孟子通五经尤长于诗/岐未为知孟子者孟子践履处是易也) 以
艮名室(文献通考陈氏曰郭雍颐正自言其父忠孝受/学于程伊川伊川示以易之艮曰艮止也学道)
(之要无出于此自是觉读/易有味榜其室曰兼山) 以复为佩(宋史刘子翚传/曰朱熹请益子)
(翚告以易之不远复三字俾佩/之终身以为学易者当先复) 画沙成卦(又朱熹传/曰少从群)
(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乃八卦也) 画地为卦(元史巴延传曰巴/延生二岁尝以指)
卷一百九十二 第 30a 页 WYG0986-0825c.png
(画地或三或/六若为卦者) 文字之祖(性理大全朱子曰此易之为/书文章之祖义理之宗也)
 性命之源(通书曰大哉易也/其性命之源乎) 乾坤易之门(易系辞/曰乾坤)
(其易之/门邪) 阴阳易之马(明桑悦感怀诗曰阴阳/易之马天地道之府) 洁净
精微之儒(群辅录八儒篇曰公孙氏传/易为道为洁净精微之儒) 物理性命之
(见/上) 决嫌疑定犹豫(启蒙序曰圣人观象以画卦推/蓍以命爻使天下之人皆有以)
(决嫌疑/定犹豫) 大父母小父母(邵雍八卦正位图曰乾坤大/父母也故能生八卦复姤小)
(父母也故能/生六十四卦) 先天易后天易(性理大全朱子曰据邵/氏说先天者伏羲所画)
(之卦也后天者文/王所演之卦也) 蓍以七备卦以八用(玉海唐一行/专明大衍之)
卷一百九十二 第 30b 页 WYG0986-0825d.png
(数云/云) 交易为体变易为用(薛瑄读书录曰交易为体/以定位言天地上下四方)
(是也在横图上变易为用以流/行言寒暑往来是也在圆图上) 先天宗乾后天宗震
(性理大全陈氏曰统天者莫若乾先天卦位宗/一乾也主器者莫若长子后天卦位宗一震也) 上经
起三下经终四(皇极经世书曰坤统三女于西南乾统/三男于西北上经起于三下经终于四)
(皆交泰/之义也) 乾坤纵而六子横震兑横而六卦纵(又云乾/坤纵而)
(六子横易之本也震兑/横而六卦纵易之用也) 蓍德圆以况天数卦德方以
况地数(又曰蓍德圆以况天数故七七四十九/蓍卦德方以况地数故八八六十四卦)
  周易五
卷一百九十二 第 31a 页 WYG0986-0826a.png
原诗晋傅咸周易诗曰卑以自牧谦尊而光进德修业
既有典常辉光日新照于四方小人勿用君子道长
增宋邵雍乾坤吟曰用九见群龙首能出庶物用六利
永贞因乾以为利四象以九成遂为三十六四象以六
成遂为二十四如何九与六能尽人间事 朱熹易诗
曰立卦生爻事有因两仪四象已前陈须知三绝韦编
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又曰潜心虽出重爻后著眼何
妨未画前识得两仪根太极此时方好绝韦编
卷一百九十二 第 31b 页 WYG0986-0826b.png
增赞宋朱熹易象赞曰太极肇判阴降阳升阳一而施
阴两而承惟皇昊义仰观俯察奇偶既陈两仪斯设既
干乃支一各生两阴阳交错以立四象奇加以奇曰阳
之阳奇而加耦阴阳以章耦而加奇阴内阳外耦复加
耦阴与阴会两一既分一复生两三才在目八卦指掌
奇奇而奇初一曰乾奇奇而耦兑次二焉奇耦而奇次
三曰离奇耦而耦四震以随耦奇而奇巽居次五耦奇
而耦坎六斯睹耦耦而奇艮居第七耦耦而耦八坤以
卷一百九十二 第 32a 页 WYG0986-0826c.png
毕初画为仪中画为象上画成卦人文斯朗因而重之
一贞八悔六十四卦由内达外交易为体往此来彼变
易为用时静而动降帝而王传夏历商有占无文民用
弗彰文王系彖周公系爻视此八卦二纯六交乃乾斯
父乃坤斯母震坎艮男巽离兑女离南坎北震东兑西
乾坤艮巽位以四维建官立师命曰周易孔圣传之是
为十翼遭秦弗烬及宋而明邵传羲画程演周经象陈
数列言尽理得弥亿万年永著常式
卷一百九十二 第 32b 页 WYG0986-0826d.png
原书后汉孔融荅虞仲翔书曰示所著易传自商瞿以
来舛错多矣去圣弥远众说骋辞曩闻延陵之理乐今
睹吾君之治易知东南之美者非但会稽之竹箭焉又
观象云物察应寒温原本祸福与神会契可谓探赜穷
道者已方世清圣上求贤者梁丘以卦筮宁世刘向以
洪范昭名想当来翔追踪前烈相见乃尽不复多陈
增序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序曰夫易者象也爻者效也
故能弥纶宇宙酬酢神明斯乃乾坤之大造生人之所
卷一百九十二 第 33a 页 WYG0986-0827a.png
益也若夫图出于河则八卦宣其象麟伤于野则十翼
彰其用业资九圣时历三古及秦亡金镜未坠斯文汉
理珠囊重兴儒雅其传易者西都则有丁孟京田东都
则有荀刘马郑大体更相祖述非有绝伦惟魏世王辅
嗣之注独冠古今江左诸儒竞传其学河北学者罕能
及之
  尚书一
原释名曰书者言书其时事也 前汉书艺文志曰书
卷一百九十二 第 33b 页 WYG0986-0827b.png
以广听 尚书正义曰上世帝王之遗书有三坟五典
训诰誓命孔子删而序之断自唐虞以下迄于周凡百
篇以其上古之书故曰尚书遭秦灭学并亡汉兴济南
人伏胜能口诵二十九篇至文帝时欲立尚书学以胜
且九十馀老不能行乃诏太常掌故晁错就其家传受
(伏生为尚书传四十一篇欧阳大小夏侯传其学各/有能名是曰今文尚书刘向五行传蔡邕勒石经皆)
(其本/也)其后鲁共王坏孔子故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论
语悉以书还孔氏武帝乃诏孔安国定其书作传义五
卷一百九十二 第 34a 页 WYG0986-0827c.png
十八篇(安国书成后遭汉巫蛊事不行至魏晋之际荥/阳郑冲私于人间得而传之独未施行东晋汝)
(南梅赜奏上始列于/学官此为古文尚书) 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
(孔安国尚书序/云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孔/安)
(国尚书序云/言常道也) 文心雕龙曰圣贤言辞总为尚书 增
孔丛子曰子夏问书大义子曰吾于帝典见尧舜之圣
焉于大禹皋陶谟益稷见禹稷皋陶之忠勤功勋焉于
洛诰见周公之德焉故帝典可以观美大禹谟禹贡可
以观事皋陶谟益稷可以观政洪范可以观度秦誓可
卷一百九十二 第 34b 页 WYG0986-0827d.png
以观义五诰可以观仁甫刑可以观诫遇斯七者则书
之大义举矣孔子曰书之于事也远而不阔近而不息
志尽而不怨辞顺而不谄 法言曰虞夏之书浑浑尔
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下周者其书谁乎 中说曰
不学书无以制议 邵子观物内篇曰书为长民之府
 刘歆七略曰尚书直言也 王粲荆州文学官志曰
尚书则览文如诡而寻理即畅 陆质复友生论文书
曰书则记言之史也 文献通考石林叶氏曰书非一
卷一百九十二 第 35a 页 WYG0986-0828a.png
代之言也其文字各随其世不一其体然大抵简质渊
悫不可强通自立政而上非伊尹周公傅说之辞则仲
虺祖伊箕子召公其君臣相与往来告诫论说则尧舜
禹汤文武是也是以其文峻而旨远自立政而下其君
则成王穆王康王平王其臣则伯禽君陈君牙下至于
秦穆公其辞则一时太史之所为也是以其文亦平易
明白意不过其所言 又九峰蔡氏曰按汉儒以伏生
之书为今文而谓安国之书为古文以今考之则今文
卷一百九十二 第 35b 页 WYG0986-0828b.png
多艰涩而古文反平易或者谓纪录之实语难工而润
色之雅辞易好故训诰誓命有难易之不同此为近之
然伏生倍文暗诵偏得其所难而安国定于科斗错乱
磨灭之馀乃专得其所易则又有不可解者 明文衡
方希古杂著曰予读书至毕命然后知周公之忠厚也
  尚书二
增竹书纪年曰禹即位洛出龟是为洪范 文王世子
曰冬读书典书者诏之书在瞽宗 尚书纬曰孔子求
卷一百九十二 第 36a 页 WYG0986-0828c.png
书得黄帝元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
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为世法者百二十篇 尚书大传
曰子夏读书毕见夫子夫子问何为于书对曰书之论
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累累如星辰之错行 孔丛子
居卫篇曰子思年十六适宋宋大夫乐朔与之言学焉
朔曰尚书虞夏数四篇善也下此以讫秦誓效尧舜之
言耳殊不如也 前汉书传曰欧阳生字和伯千乘人
也事伏生授儿宽宽又受业孔安国宽有俊才初见武
卷一百九十二 第 36b 页 WYG0986-0828d.png
帝语经学上曰吾始以尚书为朴学弗好及闻宽语可
观 又曰倪宽千乘人也治尚书以郡国𨕖诣博士受
业孔安国贫无资因为弟子都养时行赁作带经而锄
休息辄读诵 后汉书传曰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
也习京氏易古文尚书家贫事母至孝牧豕于大泽以
奉养远人从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 唐文粹昔太
宗因听政之暇观览尚书谓侍臣曰朕每庶几唐虞亦
思公等比肩稷契 唐书崔仁师传曰时校书郎王元
卷一百九十二 第 37a 页 WYG0986-0829a.png
度注尚书毛诗诋孔郑旧学请遂废诏诸大儒议博士
以下不能诘河间王孝恭请与孔郑并行仁师以元度
不经条不合大义者奏之元度报罢 文献通考安国
古文尚书至晋齐间始显唐孝明不喜古文以今文易
之 太平御览唐书曰开元中宋璟尝手写无逸为图
以献玄宗置之内殿出入观省成诵在心每叹古人至
言后代莫能及 文献通考唐旧纪曰穆宗即位召侍
讲学士韦处厚路隋于太液亭讲毛诗关雎尚书等篇
卷一百九十二 第 37b 页 WYG0986-0829b.png
既罢并赐绯鱼 又曰卢硕以洪范篇书于缣素为章
以奏之 太平御览唐书曰文宗纂尚书中君臣事迹
命工图写于太液亭朝夕观览 宋史传曰崔颐正封
丘人真宗访达经义者李至以颐正对翌日召见于苑
中讲尚书大禹谟赐以牙绯 又曰丁度字公雅强力
学问好读尚书尝拟书命十馀篇 又曰杨安国字君
倚孙奭与冯元荐安国为国子监直讲并召其父光辅
至仁宗命说尚书光辅曰尧舜之道远而未易行愿讲
卷一百九十二 第 38a 页 WYG0986-0829c.png
无逸一篇时年七十馀矣而论说明畅帝悦 又曰丰
稷字相之哲宗幸太学命讲尚书无逸篇赐四品服
又曰张虙字子宓兼吴益王府教授改兼庄文府讲毛
诗终篇乞以所读诸子改读尚书帝曰吾固以诗书成
麟趾之美也 文献通考陈氏曰晦庵于书独无训传
每谓断简脱文处不可强通晚乃属之蔡沈 元好问
耶律履神道碑曰章宗为金源郡王以公该洽每以经
史疑义为质公承间请曰殿下注意何书章宗曰方授
卷一百九十二 第 38b 页 WYG0986-0829d.png
左氏春秋公曰左氏多权诈驳而不纯尚书孔子载圣
贤纯一之道愿留意焉章宗善之曰纯儒之言也 元
史元明善传曰明善字复初为翰林直学士仁宗诏节
尚书经译其关政要者以进书成每进一篇帝必称善
曰二帝三王之道非卿莫闻也 吾学编宋濂传曰濂
字景濂浙东浦江人己巳正月太祖御端门论黄石公
三略濂对曰尚书典谟帝王大经大法靡不毕具愿陛
下留意 明纪曰洪武二十年二月太祖亲注尚书洪
卷一百九十二 第 39a 页 WYG0986-0830a.png
范成命赞善刘三吾序其后 野记曰太祖以尚书咨
羲和惟天阴骘下民二处蔡沈注误命儒臣改正为书
传会𨕖刋示天下学者 又天顺元年礼部请皇太子
出阁读书上曰且读何书李贤对曰宜先大学尚书上
曰书经有难读者贤对曰如二典三谟太甲伊训说命
诸篇明白易简可先讲读 吾学编岳正传曰正字季
方进士及第王忠肃公荐其有宰相才召对文华殿问
读何经正对曰尚书曰是书经尤善 明诗纪事曰李
卷一百九十二 第 39b 页 WYG0986-0830b.png
东阳字宾之四岁举神童六岁八岁两召见讲尚书大

  尚书三
原帝书 王制(春秋说题辞曰尚书凡百二篇第次委/曲尚者上也帝王遗书也 孔安国尚)
(书序曰先君孔子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举/其宏纲撮其枢要凡百篇示人主以轨范也帝王之制)
(坦然/明白) 三家 百篇(刘歆七略曰尚书直言也始欧阳/氏先君名之大夏侯小夏侯复立)
(于学官三家之学于今尤为详者孔安国尚书序曰先/君孔子睹史籍之烦又惧览之 不一断唐虞以讫于)
(周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 授河 出洛(孝经援神契曰易长于/变书考命符授河宋均)
卷一百九十二 第 40a 页 WYG0986-0830c.png
(注曰授河者授河洛以考命符也兴尚书曰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孔安国注曰天 禹洛出书) 直言
 證义(上详三家注断刘歆七略曰诗以言情情者信/之符书以决 断者义之證以上俱初学记)
 增畀姒 观周(东京赋曰洛书畀姒虞隋书经籍志/曰孔子观书周室得 夏商周四代)
(之典删其善者上自/虞下至周为百篇) 温纯 渊悫(扬雄解嘲曰典谟/之书雅颂之声不)
(温纯深润则不足以扬鸿/烈而章缉熙 下见上) 七观 十例(上见一例玉/海书为 有)
(十曰典谟贡歌/誓诰训命征范) 始旦 中天(高士廉文思博要序曰/虞夏之书犹旭日之始)
(旦中邵雍曰唐虞/其 天而兴乎) 元龟 宝范(唐书崔植传曰初穆/宗问贞观开元治道)
(植曰宋璟尝手写无逸图以献臣今愿陛下以无逸为/元龟 元文𩔖董府君神道碑曰公讳升从幸上都诏)
卷一百九十二 第 40b 页 WYG0986-0830d.png
(书曰尚书者帝者之宝范臣轨/粲然译为国语朕便于观览) 宪度 元良(姚铉唐/文粹序)
(曰书之典有典谟之宪度焉周程敏政明文/衡后序曰典谟训诰虞夏商 之元良也) 得西州
 藏孔壁(后汉杜林字伯山于西州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常爱之卫宏徐邈皆受林学出古文示)
(宏等曰林流离兵乱常恐此道遂绝何意卫子徐生复/能传之是斯道竟不坠地古文虽不合时务然礼失求)
(之于野古文不犹愈于野乎愿生无晦/所学古文遂传于世 下详初学记) 断唐虞 黜
丘索(上见一迄元文𩔖袁桷策问曰孔子删述自唐虞/二典以 于周文侯之命附以费誓秦誓而三坟)
(八索九丘皆/芟而不录) 写太液 列迩英(上详二英玉海仁宗/初建迩 阁书无逸)
(于/屏) 书缣素 刻琬琰(又曰卢硕以洪范篇书于缣素/为章以上之 又曰乾道七年)
卷一百九十二 第 41a 页 WYG0986-0831a.png
(正月出敬天图示辅臣上曰朕自取尚书所载敬天事/编为两图朝夕观览名之曰敬天图虞允文奏愿颁此)
(图刻之/琬琰) 武成三策 秦誓一篇(孟子曰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陆)
(德明经籍典文曰汉宣帝太/始中河内女子得秦誓一篇)
  尚书四
原二帝之迹三王之义(春秋说题辞曰尚书者二帝之/迹三王之义所以推明其授受)
(之际也又曰明天/地之情帝王之功) 垂文象布节度(尚书璇玑钤曰尚/书篇题号尚者上)
(也上天垂文象布节度书/也如天行也摘总载补此) 古之号令(汉书艺文志云/书者古之号令)
(号令于众其言不立具则听受施行者弗/晓古文读应尔雅故解古今语而可知也) 雅诰奥义
卷一百九十二 第 41b 页 WYG0986-0831b.png
(孔安国尚书序云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注云雅正也奥深也) 垂世立
(又云讨论坟典足/以垂世立教也) 弘道示人(又曰典谟训诰之文/所以恢弘至道故历)
(代宝之以为大训按此书多录正事堪为国/训家之轨则故曰大训以上俱北堂书钞) 义府(赵/衰)
(曰郤縠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 雅言(论语子/所雅言) 伏生传授(汉济南伏/生年过九)
(十失其本经/口以传授) 孔子训传(孔安国作传其序曰/研精覃思博考经籍) 反鲁
之删(仲尼自卫/反鲁删书) 暴秦之刬(秦刬/古文) 皋陶略而雅 周
公烦而悉(蜀志或怪诸葛亮文彩不艳而过丁宁周至/时议以皋陶大贤周公至圣考之尚书皋陶)
(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则皋陶与舜禹谭周公/与群臣誓故也亮所与言者皆众人凡士故其文旨不)
卷一百九十二 第 42a 页 WYG0986-0831c.png
(得遂/志也) 藏之书府 治以学官 羲轩之化必在修文
 虞夏之书所宜立学 天之将丧焚弃于秦坑 道
之既行启发于鲁壁(以上/白帖) 纯元敦厚书教也(淮南/子)
增卯柳(吴志虞翻传曰翻奏郑玄解尚书违失事目古/文篆卯当读为柳古柳卯同而以为昩分北三)
(苗北古别字又训北犹别也又言所注/五经违义尤甚者六十七事不可不正) 颇陂(唐书艺/文志曰)
(玄宗以洪范无偏无颇为/不协韵改为无偏无陂) 掌外史(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
在上庠(见/上) 质而文(权德舆荅杨湖南书曰君牙毕命/囧命之篇皆质而文简而诚含章)
(而不/流) 峻而远(见/上) 补汤征(又曰白居易/补汤征一篇) 读汤誓(唐/书)
卷一百九十二 第 42b 页 WYG0986-0831d.png
(传曰高郢子定七岁读尚书汤誓问郢曰奈何以臣伐/君郢曰应天顺人又问曰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
(是顺人乎/父不能对) 帝魁之书(见/上) 孔惠之藏(隋经籍志曰初/汉武帝时鲁恭)
(王坏孔子旧宅得其末孙惠所藏之书字皆古文孔安/国以今文校之得二十五篇其秦誓与河内女子所献)
(者不/同) 执经垄畔(见/上) 讲经泽中(后汉书传曰杨伦字/仲理师事丁鸿习古)
(文尚书为郡文学掾遂去职不/复应州郡命讲授于大泽中) 任昉一篇(南史传曰/任昉得一)
(篇缺简刘显曰是古文尚书所/删逸篇昉检周书果如其言) 苏威一部(隋书传曰/苏威字无)
(畏五月五日百僚上/馈威献尚书一部) 诘屈聱牙(见/上) 文从字顺(元文/𩔖吴)
(澄四经序录曰增多之书皆文/从字顺非若伏生之诘屈聱牙) 想见三代(蔡沈吕刑/注曰吕刑)
卷一百九十二 第 43a 页 WYG0986-0832a.png
(一篇哀矜恻怛犹可想/见三代忠厚之遗意) 学诗之始(林氏曰舜典皋陶/之赓歌三百篇之)
(权舆也学诗/者当自此始) 制辞之原(蔡沈说命上注曰后世史/官制辞其原盖出于此)
经传宗祖(宋史何基曰大禹得洛书而列九畴箕子得/九畴而传洪范范图之数不期而暗合洪范)
(者经传之/祖宗乎) 纲目祖父(明文衡刘定之宋论曰资治纲/目者尚书春秋之子孙尚书春)
(秋者资治纲/目之祖父也) 三章之咏(玉海祥符七年七月/辛亥作尚书诗三章) 四代
之图(又曰仁宗时枢副范雍绘尚/书四代之图进之以备中览) 齐语谁禁(明杨维/桢伏生)
(授经图诗曰挟书严禁禁/未开盘诘谁能禁齐语) 秦焚不到(文翔凤伏生墓/诗曰秦焚不到)
(书生腹孔壁/重归女史环) 名数指归之所统(萧颖士为陈正卿进/尚书表曰太极列三)
卷一百九十二 第 43b 页 WYG0986-0832b.png
(阶五纬于上圣人著三坟五典于下至哉/文乎天人合应名数指归之大统也乎) 精神心术
之所寓(明文衡周叙伏生授经图赞序曰使非汉文求/之伏生授之天下后世贸贸焉莫知圣帝明王)
(精神心术/之所寓) 读伊训有省(金史传曰辛愿读书至伊/训若有所省欲罢不能)
于金縢致疑(明文衡王廉迂论曰予读书至金縢反覆/详究疑其非古书也使周公而然非周公)
(也/) 尧典揭第一之义(蔡沈尧典注曰首以钦之一/字为言此书开卷第一义也)
秦誓列百篇之末(胡安国春秋传曰仲尼修经列秦誓/于百篇之末以见悔过能改而不责)
(人虽圣贤诰/命不越是矣)
  尚书五
卷一百九十二 第 44a 页 WYG0986-0832c.png
 原诗唐太宗尚书诗曰崇文时驻步东观还停辇辍膳
 玩三坟留灯披五典寒心睹肉林飞魄看沈湎纵情昏
 主多克己明君鲜灭身滋累恶成名犹积善既承百王
 末战兢随岁转
 增赞明周叙伏生授经图赞曰大哉圣道寓诸六经煌
 煌尚书实统厥成秦灭汉兴斯道几晦展也伏生爰际
 其会心惟口诵以教以传晁错之受汉文之贤
 增序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序曰夫书者人君辞诰之典
卷一百九十二 第 44b 页 WYG0986-0832d.png
 古史记言之职古之王者事总万几发号出令义非一
 揆或宣威以肃震曜或敷和而散风雨丝纶之动不可
 不慎也勋华揖让而典谟起汤武革命而誓诰兴先君
 尼父芟烦乱而剪浮辞举宏纲而撮机要上断唐虞下
 终秦誓时经五代书总百篇探翡翠之羽毛拔犀象之
 牙角巍巍荡荡无得而名郁郁纷纷于斯为盛
 
御定渊鉴𩔖函卷一百九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