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a 页 WYG0985-062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渊鉴𩔖函卷一百三十五
  政术部十四(漕运/) (海运同载/)
   漕运一(海运同载/)
 增玉海曰如淳曰水转运曰漕 原管子曰粟行三百
 里则国无一年之积粟行四百里则国无二年之积粟
 行五百里则众有饥色孙武曰千里馈粮士有饥色食
 敌一钟当吾二十钟是言粟不可推移则籴之者无利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b 页 WYG0985-0621b.png
 粜之处受害(按禹贡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则物重而粗)
 (者为近赋物轻而精者为远赋/若数千百里漕运其费百倍) 增文献通考东莱吕
 氏曰古者天子中千里而为都公侯中百里而为都天
 子之都漕运所贡入者不过五百里诸侯之都漕运所
 贡入者不过五十里所以三代之时漕运之法未甚讲
 论 玉海曰禹贡州末系河先儒以为运道至于青达
 济扬达泗荆至于南河雍至于西河此正裴耀卿节级
 转输之法周礼遗人凡师役掌道路之委积委人军旅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a 页 WYG0985-0622a.png
共委积薪刍积仓于豳峙粮于申会蒐之备取于卫而
无转输之劳唯职内待邦之移用注谓转运均人掌牛
马车辇力政注以为转委积之属黍苗诗曰我任我辇
我车我牛笺云召伯营谢转餫之役廪人有师役之事
治其粮食注有行道止居之异而他未之见 文献通
考曰按汉初致山东之粟不过岁数十万石至孝武而
岁至六百万石几十倍其数矣虽征敛苛烦取之无艺
亦由河渠疏利致之有道也 又曰唐高祖太宗之时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b 页 WYG0985-0622b.png
用物有节而易赡水陆漕运岁不过二十万石故漕事
简自高宗以后岁益增多民罹其弊 又曰唐时漕运
大率三节江淮是一节河南是一节陜西到长安是一
节最重者京口唐六典曰自洛至陜运于陆自陜至京
运于水置使以统之 玉海曰转般之法始于唐裴耀
卿成于刘晏 又曰初州县取富人督漕挽晏始以官
船漕 文献通考止斋陈氏曰本朝定都于汴漕运之
法分为四路江南淮南浙东西荆湖南北六路之粟自
卷一百三十五 第 3a 页 WYG0985-0622c.png
淮入汴至京师陜西之粟自三门白波转黄河入汴至
京师陈蔡之粟自闵蔡河入汴至京师京东之粟自十
五丈河历陈济及郓至京师四河所运惟汴河最重
玉海曰造船之法六路之船以供江外之用淮南之船
以供入汴之纲常六千只一舟之运岁常千石人船之
力有馀不劳而办 又曰四河所运国初未有定数太
平兴国二年始制汴河岁运江淮米三百万石豆百万
石黄河粟五十万石豆三十万石惠民河粟四十万石
卷一百三十五 第 3b 页 WYG0985-0622d.png
豆二十万石广济河粟十二万石凡五百五十万石
文献通考曰转般之法东南六路斛斗自江浙起纲至
于淮甸以及真扬楚泗为仓七以聚畜军储复自楚泗
置汴纲般运上京以发运使董之故常有六百万石以
供京师而诸仓常有数年之积崇宁初蔡京为相始求
羡财以供侈费发运使时有进献而储积空转般无用
矣乃用户部尚书曾孝广之说立直达之法(从东南直/达京师)
自是立法峻甚公私横费无有纪极又曰大观以后或
卷一百三十五 第 4a 页 WYG0985-0623a.png
行转般或行直达诏令不一 元史志曰元自世祖用
巴延之言岁漕东南粟田海道以给京师历岁既久弊
日以生水旱相仍公私俱困疲三省之民力充岁运之
恒数而押运监临恣为贪黩风涛盗贼剽劫覆亡之患
自至元之后不可胜言 续文献通考曰嘉靖中河道
都御史于湛言考元史至元二十八年海运漂米二十
四万五千六百有奇至大二年漂米二十万九千六百
有奇即如丘文庄言每舟载米千石用卒二十人则岁
卷一百三十五 第 4b 页 WYG0985-0623b.png
溺而死者殆五六千人又邵宝曰我朝支运虽遇灾伤
民有免徵而军无免运支者不必出当年之居纳纳者
不必供当年之军支盖通数年以为裒益及支变为兑
向者转输今也直达派徵免纳丛于一岁之中于是军
无馀力而缺于常数 又曰凡粮船有二曰遮洋曰浅
船海运用遮洋里河用浅船 又曰凡公侯伯之任入
则总六军出则为大帅辖漕纲运
  漕运二(海运同载/)
卷一百三十五 第 5a 页 WYG0985-0623c.png
原秦欲攻匈奴运粮使天下飞刍挽粟(运载刍藁令疾/至故曰飞刍也)
(挽粟谓引车/两也音晚)起于黄腄(直端反/又音谁)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
(黄腄二县并在东莱言自东莱及琅邪缘海诸郡皆/令转输至北河也黄即今黄县腄即今文登县并今)
(东牟郡县琅邪今高密琅邪/郡地北河今朔方之北河也)率三十钟而致一石(六斛/四斗)
(为钟计其道路所费凡用/百九十二斛乃得一石) 汉兴高皇帝时漕运山东
之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谓京师/之官府)孝文时贾
谊上疏曰天子都长安而以淮南东道为奉地镪道数
千不轻致输郡或乃越诸侯而远调均发徵至无状也
卷一百三十五 第 5b 页 WYG0985-0623d.png
古者天子之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输将繇使其远者
不在五百里而至公侯地百里中之而为都输将繇使
远者不在五十里而至输者不苦其繇繇者不伤其费
故远方人安及秦不能分人寸地欲自有之输将起海
上而来一钱之赋数十钱之费不轻而致也上之所得
甚少而人之苦甚多也帝不能用孝武建元中通西南
夷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至十馀钟致一石其后
东灭朝鲜置沧海郡人徒之费拟西南夷又卫青击匈
卷一百三十五 第 6a 页 WYG0985-0624a.png
奴取河南地(今朔方/之地)复兴十馀万人筑卫朔方转漕甚
远自山东咸被其劳元光中大司农郑当时言于帝曰
异时关东运粟漕水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而渭水道
九百馀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傍南山下至河
三百馀里径易漕度可三月罢此损漕省卒天子以为
然发卒穿漕渠以漕运大便利其后番系言漕从山东
西岁百馀万石更底柱之险败亡甚多而亦颇费穿渠
引汾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溉汾阴蒲坂下(皮氏今绛郡/龙门县汾阴)
卷一百三十五 第 6b 页 WYG0985-0624b.png
(蒲坂今河东郡/宝鼎河东二县)度可得五千顷故尽河壖弃地(壖而缘/反谓缘)
(河边/地)度可得榖二百万石以上榖从渭上与关中无异
而底柱之东可无复漕天子又以为然作渠田数岁河移
徙渠不利田者不能偿种久之河东渠田废其后人有
上书欲通褒斜道(褒斜二水名褒水东流入于沔今汉/中郡褒城县斜水北流入渭今武功)
(县及扶/风郡)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闻其事因言抵蜀
从故道多坂回远今穿褒斜道少坂近四百里而褒水
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上沔入褒褒
卷一百三十五 第 7a 页 WYG0985-0624c.png
之极水至斜间百馀里以车转从斜入渭如此汉中之
榖可致而山东从沔无限便于底柱之漕且褒斜林木
竹箭之饶拟于巴蜀天子然之拜汤子卬为汉中守发
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馀里道果便近而水多湍石不
可漕孝宣即位百姓安土岁数丰穰榖石五钱农人少
利时耿寿昌以善为算能商(商度/也)功利得幸于上五凤
中奏言故事岁漕关东榖四百万斛以给京师用卒六
万人宜籴三辅弘农河东上党太原等郡榖(三辅今京/兆扶风冯)
卷一百三十五 第 7b 页 WYG0985-0624d.png
(翊郡地弘农陜郡地河东今河东绛郡平阳郡地上党/今高平上党乐平平阳燕城太原今太原西河郡地)
足供京师可以省关东漕卒过半天子从其计御史大
夫萧望之奏言寿昌欲近籴漕关内之榖筑仓理船费
直二万万馀(万万/亿也)有动众之功恐生旱气人被其灾寿
昌习于商功分铢之事其深计远虑诚未足任宜且如
故帝不听漕事果便 魏齐王正始四年司马宣王使
邓艾行陈项以东至寿春(自今淮阳郡以/至于今寿春郡)艾以为田良
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大积军粮又通运
卷一百三十五 第 8a 页 WYG0985-0625a.png
漕之道宣王从之乃开广漕渠东南有事兴众汎舟而
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语在/屯田) 晋
武帝太始十年凿陜南山决河东注洛以通运漕(虽有/此议)
(竟未/成功)怀帝永嘉元年修千金堨于许昌以通运(堨乌割/反拥也)
成帝咸和六年以海贼寇抄运粮不继发王公以下千
馀丁各运米六斛穆帝时频有大军粮运不继制王公
以下十三户皆借一人助度支运 后魏自徐扬内附
之后(徐州今彭城/扬州今寿州)仍代经略江淮于是转运中州以实
卷一百三十五 第 8b 页 WYG0985-0625b.png
边镇百姓疲于道路有司请于水运之次随便置仓乃
于小平石门白马津漳涯黑水济州陈郡大梁凡八所
各立邸阁每军国有须应机漕引自此费役微省时三
门都将薛钦上言计京西水次汾华二州弘农河北河
东平阳等郡年常绵绢及赀麻皆折公物雇车牛送京
道险人弊费公损私略计华州一车官酬绢八匹三文
九尺别有私人雇价布六十匹河东一车官酬绢五匹
二丈别有私人雇价布五十匹自馀州郡虽未练多少
卷一百三十五 第 9a 页 WYG0985-0625c.png
推之远近应不减此今求车取雇绢三匹市材造船不
劳采砍计船一艘举十三车车取三匹合有三十九匹
雇作手并匠及船上杂具食直足以成船计一船剩绢
七十八匹布七百八十匹又租车一乘官格四十斛成
载私人雇价远者五斗布一匹近者一石布一匹准其
私费一车布远者八十匹近者四十匹造船一艘计举
七百石准其雇价应有千四百匹今取布三百匹造船
一艘并船上覆理杂事计一船有剩布千一百匹又其
卷一百三十五 第 9b 页 WYG0985-0625d.png
造船之处皆须锯材人功并削船茹依功多少即给当
州郡门兵不假更召汾州有租庸调之处去汾不过百
里华州去河不满六十并令计程依旧酬价车送船所
船之所运唯达㵢陂其陆路从㵢陂至仓门调一车雇
绢一匹租一车布五匹则于公私为便尚书度支郎中
朱元旭计称今校薛钦之说虽迹验未彰而指况甚善
所云以船代车是策之长者若以门兵造船便为阙彼
防城无容全依宜令取雇车之物市材执作及仓库所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0a 页 WYG0985-0626a.png
须悉以营办七月之始十月初旬令州郡纲典各受租
调于所在然后付之十车之牛留车士四人佐其守护
粟帛上船之日随运至京将共监慎如有耗损同其陪
徵河中缺失专归运司输京之时听其即纳不得杂合
违失常体必使量上数下谨其受入自馀一如其例计
底柱之难号为天险迅惊千里未易其功然既陈便利
无容辄抑若效充其说则附例酬庸如其不验徵填所
损今始开创不可悬生减折且依请营立一年之后须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0b 页 WYG0985-0626b.png
知赢费岁遣御史校其虚实脱有乖越别更量裁尚书
崔林按钦所列实允事宜郎中之计备尽公理但舟楫
所通远近必至苟利公私不宜止在前件昔人乃远通
褒斜利关中之漕南达交广以增京洛之饶况乃漳洹
(音/桓)夷路河济平流而不均彼省烦同兹巨益请通诸水
之处皆宜率同此式纵复五百里三百里车运水次校
计利饶犹为不少其钦所列州郡如请兴造东路诸州
皆先通水运今年租调悉用舟楫若船数有缺且赁假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1a 页 WYG0985-0626c.png
充事比之僦车交成息耗其先未通流宜遣检行閒月
修葺使理有可通必无壅滞如此则发召匪多为益实
广一尔暂劳久安永逸诏从之而未能尽行也孝文太
和七年□骨律镇将刁雍上表曰奉诏高平安定统万
(□骨律镇今灵武郡高平今平原/郡安定即今郡统万今朔方郡也)及臣所守四镇出车
五千乘运屯谷五十万斛付沃野镇以供军粮臣镇去
沃野八百里道多深沙轻车往来犹以为难设令载榖
二十石每至深沙必致滞陷又榖在河西转至沃野越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1b 页 WYG0985-0626d.png
渡大河计车五千乘运十万斛百馀日乃得一返大废
生人耕垦之业车牛艰阻难可全至一岁不过三运五
十万斛乃经三年臣闻郑白之渠远引淮海之粟溯流
数千周流乃得一至犹称国有储粮人用安乐求于□
□山(在今平原郡高平县今笄头/山语讹亦曰汧屯即□□山)河水之次造船二百
艘二船为一舫一船胜二千斛一舫十人计须千人臣
镇内之兵率皆习水一运二十万斛方舟顺流五日而
至自沃野牵上十日还到合六十日得一返从三月至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2a 页 WYG0985-0627a.png
九月三返运送六十万斛计用人工轻于车运十倍有
馀不费牛力又不废田诏曰知欲造船运谷一冬即大
省人力既不费牛又不废田甚善非但一运自可永以
为式 隋文帝开皇三年以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
之备诏于蒲陜虢熊伊洛郑怀邠卫汴许汝等水次十
三州(熊州今福昌县伊州今陆浑县/邠州今绛郡垣县馀并今郡)置募运米丁又于
卫州置黎阳仓陜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卫陜华/并今郡)
转相灌注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又遣仓部侍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2b 页 WYG0985-0627b.png
郎韦瓒向蒲陜以东募人能于洛阳运米四十石经底
柱之险达于常平者免其征戍其后以渭水多沙流有
深浅漕者苦之四年诏宇文恺率水工凿渠引渭水自
大兴城(即今西/京城也)东至潼关三百馀里名曰广通渠转运
通利关内赖之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馀
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
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馀万众
开永济渠引沚水南达于北河通涿郡(今范/阳郡)自是丁男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3a 页 WYG0985-0627c.png
不供始以妇人从役五年于西域之地置西海鄯且末
等郡(逐吐谷浑得其地并在今酒泉张掖晋/昌郡之北今悉为北狄之地且子馀反)谪天下罪
人配为戍卒大开屯田发四方诸郡运粮以给之七年
冬大会涿郡分江淮南配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别以舟
师济沧海舳舻数百里并载军粮期与大兵会于平壤
(高丽/所都) 唐咸亨三年于岐州陈仓县东南开渠引渭水
入升原渠通船筏至京故城(故城即长安城汉惠帝所/筑在今大兴城之西北苑)
(中/)开元十八年玄宗问朝集使利害之事宣州刺史裴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3b 页 WYG0985-0627d.png
耀卿上便宜曰江南户口稍广仓库所资唯出租庸更
无征防缘水陆遥远转运艰辛功力虽劳仓储不益窃
见每州所送租及庸调等本州正月二日上道至扬州
入斗门即逄水浅已有阻碍须停留一月以上三月四
月后始度淮入汴多属汴河乾浅又船运停留至六月
七月后始至河口即逄黄河水涨不得入河又须停一
两月待河水小始得上河入洛即漕洛乾浅船艘隘闹
般载停滞备极艰辛计从江南至东都停滞日多得行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4a 页 WYG0985-0628a.png
日少粮食既皆不足折欠因此而生又江南百姓不习
河水皆转雇河师水手更为损费伏见国家旧法往代
成规择制便宜以垂长久河口元置武牢仓江南船不
入黄河即于仓内便贮巩县置洛口仓从黄河不入漕
洛即于仓内安置爰及河阳仓柏崖仓太原仓永丰仓
渭南仓节级取便例皆如此水通则随近运转不通则
且纳在仓不滞远船不忧欠耗此于旷年长运利便一
倍有馀今若且置武牢洛口等仓江南船至河口即却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4b 页 WYG0985-0628b.png
还本州更得其船充运并取所减脚钱更运江淮变造
义仓每年剩得一二百万石即数年之外仓廪转加其
江淮义仓多为下湿不堪久贮若无般运三两年色变
即给贷费散公私无益疏奏不省至二十一年耀卿为
京兆尹京师雨水害稼榖价踊贵耀卿奏曰伏以陛下
仁圣至深忧勤庶务小有饥乏降诏哀矜躬亲支计救
其危急今既大驾东巡百司扈从诸州及三辅先有所
贮且随见在发重臣分道赈给计可支一二年从东都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5a 页 WYG0985-0628c.png
广漕运以实关辅待稍充实车驾西还即事无不济臣
以国家帝业本在京师万国朝宗百代不易之所但为
秦中地狭收粟不多倘遇水旱便即匮乏往者贞观永
徽之际禄廪数少每年转运不过一二十万石所用便
足以此车驾久得安居今升平日久国用渐广每年陜
洛漕运数倍于前支犹不给陛下数幸东都以就贮积
为国大计不惮劬劳皆为忧人而行岂是故欲来往若
能更广陜运支入京仓廪常有二三年粮即无忧水旱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5b 页 WYG0985-0628d.png
今日天下输丁约有四百万人每丁支出钱百文充陜
洛运脚五十文充营窖等用贮纳司农及河南府陜州
以充其费租米则各随远近任自出脚送纳东都至陜
河路艰险既用陆脚无由广致若能开通河漕变陛为
水则所支有馀动盈万计且江南租船所在候水始敢
进发吴人不便河漕由是所在停留日月既淹遂生隐
盗臣请于河口置一仓纳江东租米便于船回从河口
即分入河洛官自雇船载运河运者至三门之东置一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6a 页 WYG0985-0629a.png
仓既属水险即于河岸傍山车运十数里至三门之西
又置一仓每运置仓即般下贮纳水通即运水细便止
渐至太原仓溯河入渭更无停留所省巨万臣常任济
定冀三州刺史询访故事前汉都关内年月稍久及隋
亦在京师缘河皆有旧仓所以国用常赡若依此行用
利便实深上大悦寻以耀卿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敕郑州刺史及河南少尹萧炅自江淮至京以
来检古仓节级贮纳仍以耀卿为转运都使于是始置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6b 页 WYG0985-0629b.png
河阴县及河阴仓河清县置桓崖仓三门东置集津仓
三门西置三门仓开三门北山十八里陆行以避湍险
自江淮西北溯鸿沟悉纳河阴仓自河阴候水调浮漕
送含嘉仓又取晓习河水者递送纳于太原仓所谓北
运也自太原仓浮渭以实关中凡三年运七百万石省
脚三十万贯耀卿罢相后缘边运险涩颇有欺隐议者
又言其不便事又停废二十七年河南采访使汴州刺
史齐浣以江淮漕运经淮水波涛有沈损遂开广济渠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7a 页 WYG0985-0629c.png
下流至泗州虹县至楚州淮阴县北十八里合于淮而
踰时毕工既而以水流峻急行旅艰险旋即停废却由
旧河二十九年陜州刺史李齐物避三门河路急峻于
其北凿石渠通运船为漫流河泥旋填淤塞不可漕而
止天宝三年左常侍兼陜州刺史韦坚开漕河自苑西
引渭水因古渠至华阴入渭漕永丰仓及三门仓米以
给京师名曰广运潭以坚为天下转运使(灞浐二水会/于漕渠每忧)
(大雨辄皆填淤大/历之后渐不通舟)天宝中每岁水陆运米二百五十万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7b 页 WYG0985-0629d.png
石入关 增刘晏为歇艎支江船二千艘每船受十斛
十船为纲每纲三百人篙工五十人自扬州遣将部送
至河阴上三门号上门填阙船米斗减钱九十调巴蜀
襄汉麻枲竹筱为绹挽舟以朽索腐材代薪物无弃者
未十年人人习河阴险(孔/帖)代宗大历末李芃为陈州刺
史开陈颍路以通漕挽(册府/元龟)李泌贞元九年拜陜虢观
察使始凿山开车道至三门便饟漕(玉/海)王播长庆初浚
七里港以便漕(玉/海)敬宗宝历二年敕太仓广运潭宜却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8a 页 WYG0985-0630a.png
令司农寺收管文宗开成元年帝御紫宸殿宰臣李石
奏曰咸阳县令韩辽请开兴城堰旧漕漕在县西十八
里东达永丰仓此漕成自咸阳抵潼关三百里内无车
挽之劳辕下之牛尽得归农帝曰莫有阴阳拘忌否苟
利于人朕无所顾懿宗咸通三年南蛮陷交趾徵诸道
兵赴岭南诏湖南水运自湘江入灵渠功用艰难广州
乏食润州人陈磻石上书言臣有奇计以馈南军天子
召见磻石因奏臣弟听思曾任雷州刺史家人随海船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8b 页 WYG0985-0630b.png
至福建往来大船一只可致千石自福建装船不一月
至广州得船数十艘便可致三五万石至广州矣执政
是之磻石为盐铁巡官往扬子院专督海运(按此为海/运之始)
(册府/元龟) 后唐庄宗同光二年敕郓州差兵二千自黎阳
开河以通漕运明宗天成二年三司使张延朗奏于洺
中预备一二年军粮除水运外深冬百姓稍间请差运
粮一转帝然之又车驾在汴时论以运粮百万劳民稍
甚近臣奏之帝只命东地数州搬十万石至汴州长兴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9a 页 WYG0985-0630c.png
元年凤州奏开修唐仓湖田路通凤翔馈运三年五月
幽州进王新开东南河路图自王马口至淤口长一百
六十五里阔六十五步深一丈二尺可胜漕船千石(册/府)
(元/龟) 周世宗显德二年上谓侍臣曰转输之物向来皆
给斗耗自晋汉以来不与支破仓廪所纳新物尚破省
耗况水路所般岂无所损起今后每石宜与耗一斗又
世宗曰今州戍兵旧制沿江发运务差均邓两州人户
自备舟船水运粮盐民甚劳弊及令有司按本州税积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9b 页 WYG0985-0630d.png
所纳常赋可以岁给军储其水运舟船并宜停废(册府/元龟)
 宋太祖乾德二年令诸州辇送上供钱帛悉官给车
乘当水运者官为具舟不得调发居民以妨农作(时遣/牙将)
(部送考文/献通)开宝三年有司言仓储止及明年二月皇弟
开封尹召陈从信问其事对曰楚泗至京千里旧一岁
三运今若运米入船与入仓各宿储运无淹留则岁可
增一运上从其言于是事集(玉/海)庆历三年江淮岁漕不
给枢副范仲淹言国子博士许元可倚办擢江浙荆湖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0a 页 WYG0985-0631a.png
发运判官元曰以六路七十二州之粟不能足京师吾
不信也命濒江州县留三月粮馀悉发之远近以次相
补引千馀艘转漕而西京师足食嘉祐元年以张方平
为三司使既对画漕运十四策上供斛斗不得折钱诸
路灾伤不得截拨上供广济河上供不得折钱帛惠民
河上供减十五万石只令运二十万黄河年额马料三
十万石般运到京汴河漕挽令般粳米年退钱一项充
籴本通漕运当令河道疏通折中仓坐仓收籴事简利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0b 页 WYG0985-0631b.png
博京师河北兵就粮淮南京东拣剩负租税视凶穰弛
敛发运使属官久任补填纲欠今日之势国依兵而立
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宰相富弼读奏于上前昼
漏尽十刻上太息称善弼曰此国计大本也悉如新启
施行后未期年而京师有五年之蓄(玉/海)神宗熙宁七年
诏疏浚广济河增置漕舟又京东察访邓润甫等言山
东沿海州郡地广丰岁榖贱可募人为海运山东之粟
可运之河朔诏相度讫无施行高宗建炎初诏诸路纲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1a 页 WYG0985-0631c.png
米以三分之一输行在所馀赴京师(文献/通考)绍兴二年罢
江淮发运使以其钱帛赴行在祖宗时发运司岁漕江
湖粟六百万斛即真扬楚泗置转般仓溯流摺运以赡
中都且因丰凶而平其籴至是省之(玉/海) 辽圣宗太平
时燕地大饥户部王嘉献计造船使民谙海事者漕粟
以赈燕民水路艰险多至覆没民思怨乱于是首杀王
嘉以快众忿(续文献/通考) 元世祖中统二十九年开通惠
河以郭守敬领都水监道昌平县白浮村神仙泉过双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1b 页 WYG0985-0631d.png
塔榆河引一亩玉泉诸水入城汇于积水潭从东折而
南入旧河逾年毕工自是免都民陆运之劳上大悦赐
名曰通惠至元十九年始通海运初伯颜平宋遣朱清
张瑄载宋库藏诸物从海道入京二人遂言海道可通
乃命上海总管罗璧暨清等造平底海船六十般运粮
四万六千馀石至京师然创行海洋沿山求㠗风信失
时明年始至直沽朝廷未知其利二十八年用朱清张
瑄之请并四府(四万/户府)为都漕运万户府二止令清瑄二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2a 页 WYG0985-0632a.png
人掌之其属有千户等官分为各翼以督岁运清瑄故
海盗也故备知海道曲折舟行无患而元亦信任之举
全台付之两人黄金虎符万户以下出入其手召募遍
东南而莫之问以此获其利武宗至大四年遣官至江
浙议以嘉兴松江秋粮并江淮两浙财赋府岁办粮全
充海漕之例到京者三百万有馀仁宗皇庆元年增浙
江海漕粮二十万石英宗至治三年减海道岁运粮二
十万石以江南民力困竭而京仓充满故也泰定帝泰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2b 页 WYG0985-0632b.png
定二年廷议海漕事喀喇和和以廪积方饶奏减粮数以
纾东南民力可其奏文宗至顺元年中书省言江浙民
饥今岁海运为米二百万石其不足者来岁补运从之
顺帝至正九年漕运使贾鲁建言便益二十馀事其一
曰京畿和籴二曰优恤漕司旧领漕户三曰接运委官
四曰通州总治豫定委官五曰船户困于坝夫海粮坏
于坝户六曰疏浚运河七曰临清万户府当隶漕司八
曰宜以宣忠船户付本司节制(续文献/通考) 明太祖洪武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3a 页 WYG0985-0632c.png
二十二年令海运苏州太仓粮米六十万石以给辽东
盖是时止以饷边而已成祖永乐元年令于淮安用船
运粮至陈州颖岐口趺坡下用浅船运至趺坡上别以
大船载入黄河至八柳树等处令河南车夫赴卫河转
输北京此变海运之始六年海运粮六十五万于北京
时驾驻北平百费仰之不但饷边矣九年命工部尚书
宋礼等往浚会通河自济宁至临清(按会通河/始于元)十二年
海运粮于通州又卫河攒运粮于北京所谓海陆兼运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3b 页 WYG0985-0632d.png
者是也十三年会通河成令浙江嘉湖杭直隶苏松常
镇等秋粮运淮安仓交收扬州凤阳淮安秋粮运至徐
州仓交收山东兖州府秋粮运至济宁仓交收河南山
东税粮运至临清仓交收仍令船于会通河以三千只
支淮安粮运至济宁以二千只支济宁粮运赴通州每
岁通运四次所谓支运是也自是海运不复行矣宣宗
宣德七年始立兑运法先是各处粮米民运淮安徐州
临清德州水次四仓交收漕运官军转运于通州天津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4a 页 WYG0985-0633a.png
二仓往返经年民违农业永乐末从侍郎周忱议始令
民运于淮安瓜州补给脚价兑与运军军民两益后参
将吴亮又言遂令江西浙江湖广江南等处粮米各官
军于各附近水次领兑南京江北府州县粮于瓜州淮
安交兑河南民粮运至大名府小滩兑与海船官军山
东济南州县于济宁交兑官军定为加耗脚米又给以
洪闸盘剥之费许其附载货物以为沿途衣食之资是
谓转运变而为兑运也景泰二年始置钦差总督漕运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4b 页 WYG0985-0633b.png
都御史一员驻淮安府宪宗成化七年都御史滕昭议
罢瓜淮兑运里河官军领江船于江南水次交兑民加
过江之费浙江等处每正粮一石外加过江米一斗南
直隶等处每正粮一石外加米一斗三升是谓兑运变
而为长运也嘉靖五年山东抚臣梁梦龙等上海运议
曰今漕运多故言者多献开胶河之说此非臣等所敢
任也考海道南自淮安至胶州北自天津至海仓舟楫
屡通中间自胶州至海仓一带计三千三百里风便两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5a 页 WYG0985-0633c.png
旬可达千艘万橹可保无虞事下户部户部以为海运
法废已久难以尽复乞敕漕司量拨近地漕粮十二万
石自淮入海上从之六年总督漕运王宗沐上海运七
事一定运米一议船料一议官军一议防范一议起剥
一议回货一崇祀典诏允行之数年遇龙跃覆溺数万
言者交击之乃罢(续文献/通考)
  漕运三(海运同载/)
增五节 两递(玉海曰武德八年姜行本于陇州开五/节堰引水通运 又曰景云中陆运北)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5b 页 WYG0985-0633d.png
(路分八递天宝九载河南尹裴迥以八递伤牛乃为交/场两递滨水处为宿场分官总之自龙门东山抵天津)
(桥为石堰/以遏水) 烧石 凿栈(玉海曰虞诩传羌寇武都邓/太后以诩有将帅之略迁武)
(都太守先是运道艰险舟车不通驴马负载僦五致一/诩乃自将吏士按行川谷自沮至下辩数十里中皆烧)
(石剪木开漕船道以人僦直雇借佣者于是水运通利/岁省四千馀万 又曰显庆元年苑西监褚明议凿三)
(门山为梁通陆运功不成其后大匠杨/务廉又凿为栈以挽漕舟人以为苦) 通挽道 减
运钱(孔帖曰崔湜建言山南可引丹水东漕至商州自/商镵山出石门北抵蓝田可通挽道中宗以湜充)
(使十唐书曰齐浣迁润州刺史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 里舟多沈溺浣徙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以达)
(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 借一人 支三石(文献通考曰晋穆/帝时频有大军粮)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6a 页 WYG0985-0634a.png
(运不继制王公以下十三户共借一人助度支运官续/文献通考曰明成祖永乐十三年令各卫所运粮 军)
(行粮每员名不分/远近俱支三石) 通大舟 开故渠(孔帖曰杜亚拜/淮南节度使引)
(淮水入之渠中以通大舟讨又曰崔弘礼改天平节度/使李同捷叛与李听合师 之时王智兴檄兖海郓曹)
(淄青当徐道者出车五千乘转粟馈军弘礼度道/远乃自兖开盲山故渠自黄队抵青丘师人大济) 来
歙赈民 邓晨给军(玉海曰建武八年来歙率诸将击/公孙述明年陇西民流倾仓廪转)
(运诸县赈之委又曰后汉邓晨/为常山守遣 输给军不绝) 刘晏岁输 伊慎屯
(唐书刘晏传代宗擢晏领东都河南江淮转运使时/大兵后京师米斗千钱晏自按行浮淮泗达汴入河)
(尽得其利病岁输至天子大悦遣卫士以鼓吹迓东渭/桥驰使劳曰卿朕酂侯也 又伊慎传包佶转东南财)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6b 页 WYG0985-0634b.png
(粮至蕲口贼遏江道不得西慎选/士七千列三屯奋击漕无留艰) 转漕给食 治邸
息民(汉书萧何传汉二年何守关中转漕给军鄂千秋/曰汉与楚相守荣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
(中给食不乏运文献通考曰汉丞相诸葛亮劝农讲武/作木牛流马 米集斜谷口治斜谷邸阁息民休士三)
(年而后/用之) 高廥注米 轻舸馈粮(孔帖曰姜师度为陜/州刺史太原仓水陆)
(运所凑转属诸河师度使依高为廥而注米于舟以故/人不劳 又曰孙孺围杨行密宣州凡五月不解台濛)
(作鲁阳五堰柁轻舸/馈粮故行密兵不困) 自雍及绛 穿䢴入淮(玉海曰/秦输粟)
(于晋自雍及绛曰汎舟之役阳又曰吴城邗沟通江淮/于䢴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 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
(粮道/也) 百里风趠 万锸云连(玉海曰万舶连樯舻衔/舳接顺流而行风趠云)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7a 页 WYG0985-0634c.png
(驶百里瞬息篙工楫师啸歌卧至输粟太仓陈陈如/京 又曰千夫云萃万锸云连犀舟利楫百舍一赴)
裴休著新法 贾鲁建总治(唐书裴休传太和后岁漕/江淮米四十万斛至渭河)
(仓者才十三休乃命所在令长兼董漕著新法十条/居三年粟至渭仓者百二十万斛 下详第二条)
刘晏悉力答知 韩滉励精勤职(册府元龟曰肃宗时/刘晏领东都河南江)
(淮山南东道转运租庸盐铁使时新承大兵之后中外/艰食晏受命以转输为己任至江淮以书遗宰相曰贾)
(谊复召宣室弘羊重兴功利敢不悉力以荅所知自此/每岁运米数千万石以济关中 又曰韩滉为镇海军)
(节度使加江淮转运使令专督运务贞元元年德宗诏/曰韩滉励精勤职夙夜在公漕挽资储千里相继可封)
(晋国/公)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7b 页 WYG0985-0634d.png
  漕运四(海运同载/)
增陈郑共粮(玉海云齐师之/出陈郑共粮) 宣伯餫荀首(又云荀首/如齐宣伯)
(餫/之) 丁女转输(又云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攻越使监/禄凿渠运粮丁男被甲丁女转输严安)
(云/) 河渭漕挽天下(史记云娄敬说帝都关中张良曰/关中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
(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 开凿利船漕(玉/海)
(云在汉之世开南山渠凿褒斜道在唐之世开三门山/凿广运潭或利船漕或资田溉著在史册炳炳如丹)
 水灾止漕(汉书云元凤二年诏曰闵百姓未赡前年/减漕三百万石三年诏曰民被水灾其止)
(四年/毋漕) 辇车骊驾(又云光武北征命寇恂守河内收四/百万斛以给军以辇车骊驾转输不)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8a 页 WYG0985-0635a.png
(绝/) 罢护漕都尉(玉海云汉王尊为护羌将军转校尉/护送军粮委输而羌人反绝转道建)
(武七年罢护/漕都尉官) 汴渠成(文献通考曰明帝永平十三年/汴渠成河汴分流复其旧迹费)
(以百/亿计) 漕从温水(玉海云王霸为上谷太守上书转/委输可从温水漕以省陆输之劳)
决河东注洛(晋书云武帝泰始十年凿陜/南山决河东注洛以通运漕) 开石门通
(玉海云桓温使豫州刺史袁/真攻谯梁开石门以通水运) 西输许洛(玉海云王/羲之论北)
(伐曰今转运供继西/输许洛北入黄河) 乃造一器施机自运(南史云齐/祖冲之以)
(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 水运饷军(唐书云任/瑰留戍永)
(丰仓秦王东讨瑰从/至邙山主水运饷军) 开无棣河(玉海云永徽元年/薛大鼎开无棣河)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8b 页 WYG0985-0635b.png
开通济渠(又云开元二十八年魏州刺史卢晖开/通济渠制楼百馀间以贮江淮之货) 漕
舻转粮(又云韦挺主饷/运作漕舻转粮) 便宜发近海租赋(又云崔仁/师副韦挺)
(知海运又别知河南漕事以漕路迥回远恐/所输不时至以便宜发近海租赋饷军) 惩元琇罢
运之失(又云陆贽奏议崔造作相惩元琇罢运/之失请每年转漕百万石以瞻京师) 饷四
节度粮(玉海云崔纵为汴西水陆运使王/师围田悦饷四节度粮军无乏) 巽复如晏
(文献通考云李巽为诸道转运盐铁使以堰埭归盐铁/使罢其增置者自刘晏后江淮米至渭桥寖减至巽乃)
(复如晏/之多) 筑平津堰(孔帖云李吉甫为淮南节度使奏/漕渠庳下不能居水乃筑堤阏以)
(防不足泄有/馀名平津堰) 岁造运船(文献通考云诸州岁造运船/至道末三千三百三十七艘)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9a 页 WYG0985-0635c.png
 岁入仅能充用(玉海云宝元元年贾昌朝言臣常掌/京廪计江淮岁运粮六百馀万以一)
(岁之入仅能充朝廷之用/三分二在军旅一在冗食) 仙鹤船(续文献通考云元/之海漕其法甚备)
(船有仙/鹤哨船)
  漕运五
增诗宋刘攽漕舟诗曰漕舟上太仓一钟直千金太仓
无陈积漕舟来无极畿兵已十万三垂戍更多庙堂方
济师将奈东南何 宋周必大送江南提举诗曰大江
西畔米流脂敛散新陈倚绣衣旗展春山千岭暗霜飞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9b 页 WYG0985-0635d.png
暑路万艘归 宋刘克庄运粮行曰极边官军守战场
次边丁壮俱运粮县符旁午催调发大车小车声轧轧
霜寒晷短路又滑担夫肩穿牛蹄脱 元熊鉌上致用
院论海舶曰厥初禹作贡不但中邦田四海自锡贡不
惮来远边碣石来冀右海岱青徐连东南并淮扬亦自
江海沿 元陈基海安诗曰淮海水为利转运有常程
积渠如积金守防如守城近闻渠堤坏水决剧建瓴我
军赖神速戮力障颓倾旧防幸已复新备亦宜兴古人
卷一百三十五 第 30a 页 WYG0985-0636a.png
重举众日费千金并尅敌务因(一作/给)粮足边资力耕矧
兹淮甸间沃野富吴荆草莱日加辟馈饟岁弥增勿使
土遗利坐令储偫赢东南力可纾根本计非轻 元王
恽挽漕篇曰汤汤汶水波西骛复东注势虽汗漫来止
可流束楚发源本清浅才夏即沮洳安能浮重载通漕
越齐鲁有时汎商舶潦涨藉秋雨船官行有程至此日
艰阻钜野到齐东著浅凡几处必资州县力涩滞方可
度漫村赶丁夫所在沸官府涉寒痹股腓负重伤背膂
卷一百三十五 第 30b 页 WYG0985-0636b.png
咫尺远千里跬步百举武□盼入海口未免风浪鼓舟
中一斛粟百姓几辛苦 元贡师泰海歌曰大星煌煌
天欲明黄旗上写总漕名愿得顺风三四日蚤催春运
到燕京又曰只屿山前放大洋雾气昏昏海上黄听得
柁楼人笑道半天红日挂帆樯 明刘基感时诗曰秦
皇县九宇三代法乃变汉祖都咸阳一统制荒甸豪雄
既铲削疮痍获休宴文皇继鸿业垂拱未央殿累岁减
田租频年赐缣绢太仓积陈红圜府钱朽贯是时江南
卷一百三十五 第 31a 页 WYG0985-0636c.png
粟未尽输赤县方今贡赋区两际日月竁胡为倚东吴
转饷给丰膳径危冒不测势与蛟龙战遂令鲸与鲵掉
尾乘利便扼肮要国宠金紫被下贱忠良怒切齿奸宄
竞攀援圣人别九州田赋扬为殿豳风重稼穑王业丘
山奠哀哉罔稽古生齿徒蕃羡一耕而十食何以奉征

增赋宋杨侃皇畿赋曰天设二渠曰蔡曰汴通江会海
萦畿带甸千仓是兴万庾是建杜预主计刘晏司漕何
卷一百三十五 第 31b 页 WYG0985-0636d.png
贡何输吴粳楚稻月致百万犹责其少汉之太仓积粟
红腐使彼粒而计之未及我斗量之数成王之庾万箱
以供未若我千艘往来运江淮而无穷
增诏宋嘉祐三年诏曰国家建都河汴仰给江淮六路
所供之租各输于真楚度支所用之数悉集于京师以
发运司总其纲条以转运使斡其岁入荆湖舟楫回载
海盐淮汴舳舻不涉江路方冬闭塞役卒少休近岁因
循兹事遂废吏缘为蠹人实告劳始自五年令诸道据
卷一百三十五 第 32a 页 WYG0985-0637a.png
年额赴真楚泗州转般仓复运盐归本路不得拨里河
盐粮纲往诸路
增策唐卫弘敏对漕运策曰上直常平将备水旱下敛
薄赋以蓄京坻故远近诸州随方输转陆辇车而接轸
川漕引而连樯
增奏宋苏轼奏状曰臣闻唐代宗时刘晏为江淮转运
使始于扬州造转运船载一千石十船为一纲扬州差
军将押赴河阴每造一船破钱一千贯而实费不及五
卷一百三十五 第 32b 页 WYG0985-0637b.png
百贯或讥其枉费晏曰大国不可以小道理凡所创置
须谋经久船场既兴执事者非一须有馀剩养活众人
私用不窘则官物牢固乃于扬子县置十船场差专知
官十人不数年间皆致富赡凡五十馀年船场既无破
败馈运亦不阙绝至咸通末有杜侍御者始以一千石
船分造五百石船二只船始败坏而吴尧卿者为扬子
院官始勘会每船合用物料实数估给其钱无复宽剩
专知官十家即时冻馁而船场遂破馈运不给
卷一百三十五 第 33a 页 WYG0985-0637c.png
 增论明丘浚曰前代所运之夫皆是民丁惟今朝则以
 兵运前代所运之粟皆是转递惟今朝则是长运唐宋
 之船江不入汴汴不入河河不入渭今日江湖之船各
 远自岭北湖南直达于京师唐宋之漕卒犹有番休今
 则岁岁不易矣夫宋人漕法其便易也如此而其回船
 也又有载盐之利今之漕卒比之宋人其劳百倍一岁
 之间大半在途无室家之乐有风波之险洪闸之停留
 船舻之冲激阴雨则虑浥漏浅涩则费推移沿途为将
卷一百三十五 第 33b 页 WYG0985-0637d.png
 领之科率上仓为官攒之阻滞及其回家之日席未及
 暖而文移又催以运粮矣运粮士卒其难苦万状有如
 此者食此粮者可不知其所自哉(大学衍/义补)
 
 
 
 
御定渊鉴𩔖函卷一百三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