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四 第 1a 页 WYG0982-0776a.png

御定渊鉴𩔖函卷三十四
地部十二(谷/) (涧/) (浦/) (井/)
谷一
原尔雅曰水注溪曰谷 增说文曰泉出通川曰谷
书注谷是两山间流水之道 原毛诗曰葛之覃兮施
于中谷维叶萋萋 又曰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
谷迁于乔木 又曰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增又曰高
卷三十四 第 1b 页 WYG0982-0776b.png

盈谷无以盈将恐竭 增又曰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
谷 又曰上德若谷 家语曰溪谷为牝 秦纪曰堑
山堙谷 汉司马相如曰右以汤谷为界注日所出处
唐韩愈文曰陷者呀然成谷 总记谷名北直房山
有贾岛谷 景州有卢师谷 密云县有挂甲谷 江
南黟县有樵贵谷 松江有华亭谷 山东临淄县有
愚公谷 莒州有峥嵘谷 山西中条山有王官谷以
卷三十四 第 2a 页 WYG0982-0777a.png

县有柳谷 唐县有老姑谷 高平县有省冤谷即赵
卒坑处旧呼杀谷唐改名省冤 河南济源县有盘谷
又有天井谷 登封县有鬼谷 罗山县有石人谷
陜西终南山有太乙谷 骊山有鹦鹉谷 又有冯
公谷 蓝田县有白鸦谷 长安县有豹林谷 宜君
县有凤凰谷 成县有公主谷 临潼有坑儒谷 秦
州有雕窠谷 临城县有牛口谷 褒城县有褒谷斜
卷三十四 第 2b 页 WYG0982-0777b.png

谷黄金谷 凤县有父子谷 黎州有弹琴谷盘龙谷
兰州有榆谷 夷陵州有琮琤谷 长沙岳麓山下
有篬筤谷 永州江华县有暖谷 江西五老峰下有
青牛谷又有栖贤谷 九江府有康王谷 宁都有延
春谷 金溪县有锦绣谷 福建建阳县有云谷即朱
晦庵搆草堂于此有桃溪竹坞漆园药圃诸胜 南漳
有刻木谷汉孝子丁兰所居 广州英德县有涵晖谷
卷三十四 第 3a 页 WYG0982-0777c.png

谷二
增汉律历志曰黄帝使伶伦取竹之嶰谷生其窍厚均
者断两节吹之以为黄钟之宫 文选曰虞舜沈珠于
渊抵璧于谷 原博物志曰夏桀之时为长夜宫于深
谷之中男女杂处三旬不出听政其后大风扬沙一夕
填此谷 增述异记曰庐山康王谷之巅有一城号为
钊城相传周康王巡历名山至此 宋王禹偁序略云
卷三十四 第 3b 页 WYG0982-0777d.png

子曰昔齐桓公入山问父老此为何谷答曰臣旧畜牛
生犊以子买驹少年谓牛不生驹遂持而去傍邻谓臣
愚遂名为愚公谷 增左传曰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
谷 原韩诗外传曰孔子南游适楚至于阿谷之隧有
处子佩璜而浣者孔子抽觞以授子贡曰以观其辞
增寰宇记曰鬼谷先生居清溪之鬼谷采药得道颜如
少童 战国策苏秦说秦王曰大王之国东有殽函之
卷三十四 第 4a 页 WYG0982-0778a.png

新关在新安项羽坑秦降卒于此 原刘向别录曰方
士传言邹衍在燕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榖邹子居
之吹律而温气至而榖生今名黍谷 增卫宏古文奇
字序曰秦既改古文为篆𨽻恐天下不从乃密令冬月
种瓜于骊山谷中温处皆熟诏博士诸生说之前后七
百人人人各异则皆使往视因伏机陷之后人号之曰
坑儒谷 史记曰张良送汉王至褒中说以烧绝所过
卷三十四 第 4b 页 WYG0982-0778b.png

间板阁二千八百九十二间历代增损不一 原汉武
故事曰上时微行至柏谷舍于逆旅翁骂之因从乞浆
翁曰止有溺无浆也 增王莽传曰通子午谷从杜陵
直绝南山经汉中 汉书曰郑子真隐于谷口故曰郑
谷按谷口即箕谷之口也 抱朴子曰南阳郦县有甘
谷水左右生甘菊花堕其中饮者无不寿 三国志曰
蜀姜维出师骆谷又魏曹爽自骆谷入汉中 原戴延
卷三十四 第 5a 页 WYG0982-0778c.png

达所集赋诗犹存是石崇居处 增十道志曰巩县东
有大谷潘岳閒居赋张公大谷之梨即此 唐书曰司
空图隐中条山王官谷作亭名休休盗贼所过独不入
王官谷 又曰阳城隐居夏县之柳谷以学行著宰相
李泌荐拜谏议大夫 五代史补曰武行德业采樵有
力谓可负一谷之薪号武一谷 宋蒋之奇作暖谷记
曰方盛寒入此谷虽挟纩炽炭不若也
卷三十四 第 5b 页 WYG0982-0778d.png

原无私 为牝(幽谷无私有致其响/ 下家语见谷一) 入幽 守辱(易/困)
(卦辞入于幽谷一/下出老子见水) 为陵 无底(诗深谷为陵/ 深谷无底) 抵璧
覆篑(上见谷二谷将/覆篑于浚) 取竹 堕花(并见/谷二) 秦关
石馆(上见前函谷别下/详石崇金谷 馆) 增云门 天井(邓城县有云/门谷盘石西)
(有天/井谷) 子午 褒斜(上见谷一/下见谷二) 康王 冯公(并见/前叙)
公主 郎君(成县有公主谷因后魏宣武时赐为公主/汤沐邑 王龟字大年侍父至河中结庐)
(于中条山谷中朔望一/归省故时号郎君谷) 愚公 老姑(上见谷二县老/姑谷在唐 葛)
卷三十四 第 6a 页 WYG0982-0779a.png

(游录云庐山之阳有栖贤谷多大/石水声如雷 下坑儒详前谷二) 黄金 白石(黄金/谷在)
(洋县县白石谷在/清源 之白石山) 挂甲 弹琴(密云县挂甲谷宋杨/延朗北征挂甲于此)
(出黎州弹琴谷以水/ 谷中声如鸣琴) 遮马 盘龙(遮马谷在河津县/ 盘龙谷见前黎)
(州/) 牛口 马翅(童谣云窦入牛口势不得久窦建德/被擒于此 宋李永奇挈家至马翅)
(谷为金/人所害) 原出丝枲 量牛马(书岱畎谷名出丝枲谷/史记乌氏裸裸人名)
(量牛马不/知数也)畎起凄风 曳寒烟(文选凄风起东谷/ 寒谷曳寒烟) 增
郑真耕 李愿隐(并见/前叙) 产灵芝 生甘菊(永和县谷/中产芝草)
卷三十四 第 6b 页 WYG0982-0779b.png

(后周景/式记) 增凤凰建宫 鹦鹉营第(宜君县凤凰谷唐/建玉华宫 韦嗣)
(立营别第于骊山鹦鹉谷/中宗临幸命从官赋诗) 剥白鸦栗 步青牛云(蓝/田)
(白鸦谷口出栗杜诗盘剥白鸦谷口栗杨五老峰下青/牛谷因道士洪志乘青牛于此冲举唐 衡诗随云步)
(入青牛谷青牛/道士留我宿) 筼筜遗画 苍筤赐额(文与可遗苏/东坡画乃筼)
(筜谷偃竹上岳麓山下苍筤谷是尚书钟/仙巢旧隐 有吹香亭宋理宗手题其额)
谷四
原名愚(韩子/见前) 堙(见秦纪/堙谷) 上德(见前/谷一) 晦(大谷晦/苍苍)
卷三十四 第 7a 页 WYG0982-0779c.png

白衣士(元稹诗念昔白衣士结庐在石门按石门/在箕谷口则所念白衣士即念子真也)
原出泉(见前/说文) 出风(飗飗出/谷风) 足音(空谷/足音) 旷兮(其若/谷)
增攒青枫(李白诗杳杳/深谷攒青枫) 隐琼草(李白诗琼/草隐幽谷) 深藏
数十家(杜甫诗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东柯谷子美侄佐所居也) 阴崖茅屋(杜/甫)
(诗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呀然(韩愈文陷者/呀然成谷) 谦受言德
(韩愈文其石谷曰谦/受之谷谷言德也) 黄金言容(其土谷曰黄金之/谷谷言容也同上)
灵草木古衣冠(樵贵谷在黟昔有樵者入此谷豁然清/旷谓之小桃源李白诗地多灵草木人)
卷三十四 第 7b 页 WYG0982-0779d.png

谷五
增歌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
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
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
殃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
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
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卷三十四 第 8a 页 WYG0982-0780a.png

向盘谷正见高崖巨壁争开张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
长剑倚太行冲风吹破落天外飞雨白日洒洛阳东蹈
燕川入旷野有馈木蕨芽满筐马头溪深不可厉借车
载过水入箱平沙绿浪榜方口雁鸭飞起穿垂杨穷探
极览颇恣横物外日月本不忙归来辛苦欲谁为坐令
再往之计堕渺茫闭门长安三尺雪推书扑笔歌慨慷
旁无壮士遣属和远忆卢老诗颠狂开缄忽睹送归作
卷三十四 第 8b 页 WYG0982-0780b.png

我今进退几时决十年蠢蠢随朝行家请官供不报答
无异雀鼠偷太仓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弹劾还耕桑
宋韩琦过吴儿谷诗曰晓入吴儿谷危途信不虚千
峰疑绝路一径俯容车山鸟过云语田夫半岭锄时平
尽周道天险欲何如 宋孙觌题谷隐诗曰碧瘦峨千
叠清深涨一篙红轻花似肉绿细柳如缲句好无强对
神超有独遨苇间青箬笠髣髴见秦逃 宋朱子康王
卷三十四 第 9a 页 WYG0982-0780c.png

见清溪流一涉台殿古再涉川原幽萦纡复屡渡乃得
寒岩陬飞泉天上来一落散不收披崖日璀璨喷壑风
飕飗追薪㸑绝品瀹茗浇穷愁敬酹古陆子何年复来
游
原赋晋胡济瀍谷赋曰嘉高冈之崇峻兮临元谷以远
览仰高丘之崔嵬兮望清川之澹澹尔乃涉重险陟榛
薄倚春木临幽壑深谷豁以窈蔼高峰郁而岝㟧
卷三十四 第 9b 页 WYG0982-0780d.png

或高或下有清泉茂竹众果竹木草药之属 增唐韩
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曰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
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
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
李愿居之
原记周景式庐山记曰石门是一大谷谷中有修林万
顷伟木千寻日月之光罕照焉 增宋苏轼为文与可
卷三十四 第 10a 页 WYG0982-0781a.png

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
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
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
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
笑喷饭满案
涧一
原释名曰涧间也言在两山间也 说文曰涧山夹水
卷三十四 第 10b 页 WYG0982-0781b.png

涧硕人之宽 左传曰涧溪沼沚之毛 原韩宣子曰
董安于为赵上地守行石阜山见深涧峭如墙深百仞
问其乡左右曰人尝有入此乎曰无有有婴儿狂聋人
入此乎曰无有有牛马犬入此乎曰无有安于叹曰吾
能治矣使吾法之无改犹入涧之必死则民莫之犯也
增梦溪笔谈曰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中
予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是时新雨
卷三十四 第 11a 页 WYG0982-0781c.png

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自
西望东则见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睹久之稍稍
正东踰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
涧二
增寰宇记曰神农涧在温县昔神农采药至此以杖画
地遂成涧 又曰空桑涧在嵩县相传有莘氏女采桑
伊川得子于空桑中故名 水经注曰赤松涧在东阳
卷三十四 第 11b 页 WYG0982-0781d.png

涧 卢氏嵩山记曰半马涧或云百马涧亦曰拜马涧
故老传王子晋得仙而马还国人思之乃拜其马于此
原汉书曰沛公与项籍临广武涧而语数籍以十罪
增东观汉记曰耿恭以疏勒城傍有水徙居之匈奴
来攻绝其涧水笮马粪汁饮之 梦溪笔谈曰寿州八
公山侧土中及溪涧之间往往得小金饼上有篆文刘
主字世传淮南王药金也 魏都赋曰虎涧龙山相为
卷三十四 第 12a 页 WYG0982-0782a.png

也好读易结庐山中养一白鹿自偶亲故有候之者辄
移渡涧水人莫得近 孙绰兰亭序曰以暮春之始解
褉南涧之滨 原异苑曰苻坚为慕容冲所袭坚驰騧
马堕而落涧追兵几及计无由出马即踟躇临涧垂控
与坚坚不能及马又跪而授之坚援之得登岸而走
增后燕录曰晋刘牢之与慕容垂战败牢之走策马跳
五丈涧得免 唐白居易集东涧种柳诗有三年未离
卷三十四 第 12b 页 WYG0982-0782b.png

乐天为忠州时凿也 通鉴曰宋胡瑗布衣时读书泰
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字即投之涧中不复
展读 广州记曰甘溪涧在番禺县水味极甘冷又名
菖蒲涧涧中产菖蒲一寸九节 南越志云宋咸平中
姚成甫于涧侧遇一丈夫曰此菖蒲安期生所饵可以
忘老倏焉而逝今俗以七月二十五日安期生上升相
率为蒲涧之游履綦骈错 搜神记曰南阳刘驎之好
卷三十四 第 13a 页 WYG0982-0782c.png

二石囷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弓人
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驎之
欲更寻索不复知处矣 王韶之神境记曰九疑山半
其路皆苍松翠竹下夹清涧涧中多黄色莲花秋夏时
香气盈谷
涧三
原考槃 厉急(上诗见涧一急谢灵运行斤竹涧/诗过涧既厉 注以衣涉水曰厉) 五
卷三十四 第 13b 页 WYG0982-0782d.png

(太和山即真武遇老媪处/柳宗元石涧记亘石为底) 解褉 移渡(上详孙绰序/ 下见陶淡)
(移渡/避人) 饮虹 拜马(上详涧一/下详涧二) 采药 泛蒲(刘驎之/因采药)
(入衡山深涧蒲广南于七月二十/五日相率为 涧之游并详前叙) 原泠泠泉 磊磊
石(山涧何泠泠𨕖磊/磊涧中石文) 增偶白鹿 乘黄犊(上系陶淡/事 刘涣)
(尝乘黄犊往/来南康西涧) 开黄莲 种绿柳(黄莲见前九疑山清/涧 种柳见前白司)
(马忠州/东涧) 拾金饼 见石囷(金饼见前叙八公山溪涧/ 石囷见前刘驎之入衡)
(山南/涧) 漱鸣玉 羹香芹(文选飞泉漱鸣玉/杜诗香芹碧涧羹)
卷三十四 第 14a 页 WYG0982-0783a.png

原采蘩(诗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采蘋(于以采蘋/南涧之滨) 斯干(秩秩斯/干涧也)
增行斤竹(见谢灵/运诗题) 老夫自汲(杜甫酬薛文诗/老夫自汲涧) 深
不过咫尺(韩愈上于頔书涧谷/之水深不过咫尺) 赤足踏(韩愈诗当流/赤足踏涧石)
流若织纹响若操琴(见柳柳州/石涧记中) 萦回(李白诗涧/谷随萦回)
鸣驺(韦应物诗鸣/驺响幽谷) 蹑石欹危(同上蹑石欹/危过碧涧) 一径如
蛇三百曲(见杨万里/游蒲涧诗) 玉涧三十六(玉涧源出新淦县/玉笥山回互纡曲)
(号三十/六涧)
卷三十四 第 14b 页 WYG0982-0783b.png

原歌宋徐谖华林北涧歌曰总长潭兮括远源下沈溜
兮起轻泉回溪浚兮曲沼阻冲波激兮濑浅浅贯九谷
兮积灵芝飞清涛兮洁澄涟
原诗梁刘孝威赋得曲涧诗曰涧流急易转溪竹闇难
开近楼俄已失前洲忽复回石岸生寒藓沈根渍水苔
菱舟失道去归凫迷径来 增唐韦应物滁州西涧诗
曰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
卷三十四 第 15a 页 WYG0982-0783c.png

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白居易
游石门涧诗曰石门无旧径披榛访遗迹时逢山水秋
清辉如古昔常闻惠远辈题诗此岩壁云覆莓苔封苍
然无处觅萧疏野生竹崩剥多年石自从东晋后无复
人游历独有秋涧声潺湲空旦夕 宋郑繇经慈恩涧
诗曰岸与恩同广波将慈共深涓涓劳日夜长似下流
心 宋叶梦得忆朱氏西涧诗曰涧下流泉涧上松清
卷三十四 第 15b 页 WYG0982-0783d.png

宋杨万里游菖蒲涧呈周帅蔡漕张舶诗曰胜日从公
蒲涧游万壑声满千崖秋一径如蛇三百曲绕尽山腹
到山头穹岩千仞敲欲裂仰看飞泉泻云窟锵成环佩
奏成琴溅作珠玑霏作雪步穿危磴攀苍藤忽上穹岩
顶上行人在半天泉在井不敢下瞰惟闻声只怪前驱
深不见须臾却向前山转海风吹袖万丈长海水去人
一弓远老僧高卧晏未兴先遣长松夹道迎小参古殿
卷三十四 第 16a 页 WYG0982-0784a.png

雪山白却从景泰望城中晓日楼台焕金碧君不见中
流千金博一壶不如游山饥时粥一盂金印系肘大如
斗不如游山倦时一杯酒安期飞升今几年祖龙不是
不求仙至今年年七月二十五倾城游人来访古 宋
赵师秀访韩中止不遇题涧上诗曰隔涧竹扉深苍童
引客寻虽然乖晤语犹得见园林野蔓殊妨步山蝉亦
好吟石根泉数斗清冷应人心 宋真山民朱溪涧诗
卷三十四 第 16b 页 WYG0982-0784b.png

翠水齧沙洲树出根任拥重裘风亦冷未投荒店月先
昏今宵只傍梅花宿赢得清芬入梦魂 宋纪青宿石
公涧中诗曰小阁久留高士卧鹿皮梦破石床苔半林
曙色生岩牖山鸟不来山雨来 明李东阳梅涧诗曰
地僻沙寒水更清老梅偏向涧边横风吹落瓣仍低陨
石压傍枝却倒生野鹤对人轻欲舞蹇驴冲雪瘦能行
山翁只在山中老看尽春光不入城 明释宗泐入孤
卷三十四 第 17a 页 WYG0982-0784c.png

吟风古涧寒泉碧连山夕烧红隐居惭未遂明日片帆
东
原记唐柳宗元石涧记曰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
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
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奥水平布
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
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
卷三十四 第 17b 页 WYG0982-0784d.png

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余之践履耶得意之日与石渠同
由渴而来者先石渠后石涧由百家濑上而来者先石
涧后石渠涧之可穷者皆出石城村东南其间可乐者
数焉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险道狭不可穷也
浦一
原说文曰浦水滨也 风土记曰大水有小口别通为
浦 增鸡蹠集曰李贺谓天汉为银浦 潘阆诗曰涣
卷三十四 第 18a 页 WYG0982-0785a.png

出极浦 苏轼诗曰遥渡清凉浦 又蝉噪垂杨浦
总计浦名 淮称淮浦 洛称洛浦 金陵有西浦亦
名项浦 池阳有秋浦 太平有繁昌浦 松江有五
大浦曰大盈曰顾会曰崧子曰盘龙曰赵屯诸浦或入
江或入泖 上海有黄浦又有周浦鹤沙浦 毗陵亦
有申浦 京口有屠儿浦 广陵有公路浦 仪真有
胥浦 庐州有筝笛浦又有藏舟浦 和州有当利浦
卷三十四 第 18b 页 WYG0982-0785b.png

又有富春浦 越州有嶀浦 夔州有鱼复浦 武昌
有黄军浦 江夏有南浦以其在郭之南故名 荆州
有刘郎浦 岳州有三湘浦 长沙有青枫浦 澧州
有澧浦 江州有湓浦又有女儿浦 湖口有射蛟浦
广州有沈香浦又有合浦溪浦 广西有浴海浦
浦二
增诗云率彼淮浦 原楚辞曰望美人兮南浦 又曰
卷三十四 第 19a 页 WYG0982-0785c.png

佩兮蠡浦 舆地记曰仪真胥浦乃子胥解剑渡江之
处 又曰黄浦东海之喉吭也以黄歇封此名黄浦又
曰春申浦 又曰射蛟浦在湖口相传汉武教楼船处
又云汉武自浔阳浮江亲射蛟获之故名 原后汉书
曰孟尝为合浦太守行化一年去珠复还 增荆州记
曰刘郎浦因汉昭烈帝娶孙夫人渡此故名 庐州记
曰筝笛浦在庐州城内渔人尝夜闻筝笛声云是曹操
卷三十四 第 19b 页 WYG0982-0785d.png

洛神赋 原伏滔北征记曰广陵西一里水名公路浦
袁术自九江东奔袁谭于下邳由此浦渡因名(即今/淮口)
述征记曰兴浦旧魏步道吴揭水灌之今绝道为浦
僧舆地记曰武昌鹦鹉洲下三国时黄盖屯兵于上故
名黄军浦沈攸之谓泊黄金浦盖声之讹也 寰宇记
曰庐州城内有浦长八十丈魏将张辽禦孙权凿之以
藏战舰故名藏舟浦 图经云松江淀山湖东有大盈
卷三十四 第 20a 页 WYG0982-0786a.png

南大路过长冈五里得屠儿浦昔诸屠儿居此小浦因
以为名也 增舆地记曰和州城东有当利浦晋王浚
平吴水军扬帆顺流于此而下王浑以旗招之报云风
利不得泊遂先入石头后因以当利为名 郡国志曰
金陵西浦即晋张硕捕鱼遇神女杜兰香之处 异苑
曰晋阮明泊舟西浦见一青衣女子弯弓射之女即轩
云而去 原顾微广州记曰溪浦口有蒲母养龙裂断
卷三十四 第 20b 页 WYG0982-0786b.png

又曰晋时吴隐之为广州刺史及归其妻刘氏取沈香
一片隐之命投诸江遂名沈香浦 庐山记曰江州青
湓山有井形如盆故城号湓城浦曰湓浦 萧子显齐
书曰世祖于湓浦得五尺刀十一口应永明享历之数
文选江淹别赋曰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
如之何 舆地记曰池阳秋浦李太白爱其山水之胜
常欲家焉 临安志曰吴越王射潮箭所止处尝立铁
卷三十四 第 21a 页 WYG0982-0786c.png

名下沙浦宋宣城吴潜侍父读书于此后为开庆名相
董榖澉浦志曰澉乍二浦俱滨海元代设市舶司倭
商番贾航海凑集而至元间澉浦为尤盛至今澉上有
名十间楼者乃当年杨市舶司教歌伎楼也
浦三
原率淮 入溆(上见诗经/下见楚辞) 送君 溺妓(送君南浦操/筝笛浦曹)
(尝溺/妓舟) 遗佩 投香(上见楚词浦/下详沈香) 藏舟 弭棹(上详/藏舟)
卷三十四 第 21b 页 WYG0982-0786d.png

碧草 绿波(并见/南浦) 蝉噪 雁惊(东坡诗蝉噪垂杨浦/ 王勃滕王阁序雁)
(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龙舰 铁幢(龙舰见前大盈浦事/铁幢浦是吴越王) 望
美人 遇神女(上见楚词赋/下见洛神) 号春申 名公路(并详/前叙)
南济鱼龙 夜闻筝笛(夏口浦有鱼龙大禹南济黄/龙夹舟之处 下详浦二)
刘郎娶妇 孟守还珠(并详/浦二) 黄盖屯兵 伍胥解
剑(并详/前叙) 白吟独树 李咏新林(白居易有独树浦诗/ 李白有新林浦阻)
(风/诗)
卷三十四 第 22a 页 WYG0982-0787a.png

增回塘(简文帝入溆浦/诗汎水入回塘) 荒树寒沙(丘迟渔浦诗森森/荒树齐淅淅寒沙)
(涨/) 旦发夕逗(丘迟旦发渔浦浦刘/孝绰夕逗繁昌) 对青崖(杨烱文/浦对青)
(崖/) 寂无喧(陈子昂诗洲/浦寂无喧) 辞北渚宿南洲(陈子昂宿/让河浦诗)
(沿流辞北渚/结缆宿南洲) 明如月(陈子昂诗沙/浦明如月) 净如洗(李白诗/浦沙净)
(如/洗) 以此难挂席(李白新林/浦阻风诗) 挂帆刘郎(杜甫诗挂帆/早发刘郎浦)
欲归瀼西(杜甫诗欲归瀼西/宅阻此江浦深) 向来澄(杜甫诗江/浦向来澄)
舟楫不敢系(杜甫宿凿/石浦诗) 浔阳草木(白居易湓浦早冬/诗浔阳孟冬月草)
卷三十四 第 22b 页 WYG0982-0787b.png

山(白居易南浦诗腊后冰生/覆湓水夜来云闇失庐山) 索索萧萧(同上南浦诗/风飘细雪落)
(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 秋复秋(皮日休诗浦上/芦花兮秋复秋) 朝夕潮至(陆/龟)
(蒙门外有水通浦溆/而朝夕之潮至焉) 女儿口(郯韶过女儿浦诗/浦口寒烟生白波) 日
闪江豚风翻水鹤(盛彧次汉浦诗日闪/江豚背风翻水鹤巢) 潮落西陵渡
(崔国辅宿范浦诗月暗/潮又落西陵渡暂停)
浦五
原诗梁简文帝入溆浦诗曰汎水入回塘空枝度日光
卷三十四 第 23a 页 WYG0982-0787c.png

鱼潭雾未开赤亭风已飏棹歌发中流鸣鞞响沓嶂村
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诡怪石异象危绝峰殊状森森
荒树齐淅淅寒沙涨藤垂岛易陟崖倾屿难傍 梁刘
孝绰夕逗繁昌浦诗曰日入江风静安波似天流暮烟
生远路夕鸟赴前洲 增唐崔国辅宿范浦诗曰月暗
潮又落西陵渡暂停村烟和海雾舟火乱江星路转定
山绕塘连范浦横鸱夷近何去空山临沧𬈑 唐李白
卷三十四 第 23b 页 WYG0982-0787d.png

晨西北转薄暮东南吹以此难挂席佳期益相思海月
破圆影菰蒋生绿池昨日北湖梅开花已满枝今朝东
门柳夹道垂青丝岁物忽如此我来定几时纷纷江上
雪草草客中悲明发新林浦空吟谢朓诗 唐杜甫发
刘郎浦诗曰挂帆早发刘郎浦疾风飒飒昏停午舟中
无日不沙尘岸上空村尽豺虎十日北风风未回客行
岁晚尤相催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 唐
卷三十四 第 24a 页 WYG0982-0788a.png

夜猿客思浩方乱洲浦寂无喧忆作千金子宁知九逝
魂虚闻事朱阙结绶骛华轩委别高堂爱窥觎明主恩
今成转蓬去叹息复何言 又宿让河驿浦诗曰沿流
辞北渚结缆宿南洲合岸昏初夕回塘暗不流卧闻塞
雁断坐听峡猿愁沙浦明如月汀葭晦若秋不及能鸣
雁徒思海上鸥天河殊未晚沧海信悠悠 明蓝仁晚
浦归帆诗曰估客前年去扁舟此日回烟生全浦暝风
卷三十四 第 24b 页 WYG0982-0788b.png

慰归来 明郯韶过女儿浦诗曰浦口寒烟生白波蘋
花风急棹舟过人家一路青山下只有秋田落雁多
明盛彧舟次汉浦诗曰汉浦扬帆秋水高青山小朵出
林梢浪开日闪江豚背草乱风翻水鹤巢破产曾无匡
国计辞家徒有故人袍长年三老歌相答一夜霜华入
鬓毛 明谢绩东浦夜泊诗曰日落潮生浦天空月上
沙归舟与飞鸟相趁入芦花 明程元辅过淀湖泊石
卷三十四 第 25a 页 WYG0982-0788c.png

石浦 明王稚登黄浦夜泊诗曰黄浦滩头水拍天寒
城如雾柳如烟月沈未沈鱼触网潮来欲来人放船
原表宋王宏广陵前浦开表曰伏闻广陵前浦榛芜历
久近复閛除清源虚䆳含明内鉴瑞以数致象以𩔖应
夫如是者鸾响凤仪可停瞩而须矣
井一
原释名曰井清也泉之清㓗者也 易传云井通也物
卷三十四 第 25b 页 WYG0982-0788d.png

俗通云井者法也节也言法制居人令节其饮食无穷
竭也久不渫涤为井泥(易井泥/不食)不停污曰井渫(易井渫/不食渫)
(治也去污/秽之名也)涤井曰浚井水清曰冽井甃聚砖修井也(甃/责)
(救反易井/甃无咎) 增易井卦改邑不改井往来井井 又曰
旧井无禽 又曰井收勿幕(谓不覆之/以收其利) 原礼记云井
与门户灶中霤为五祀 周礼曰挈壶氏掌挈壶以令
军井 增左传曰塞井夷灶 又曰井堙木刋 又曰
卷三十四 第 26a 页 WYG0982-0789a.png

东海鳖曰吾乐欤吾跳梁于井干之上休乎缺甃之涯
塪井之乐亦至矣奚不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右
膝已絷矣 又曰子贡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
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子贡曰有械于此后重前轻
汲水若抽名曰桔槔日浸百畦用力寡而见功多子不
欲乎丈人笑曰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乎胸中则
道之所不载也 原楚词曰掩芳芷于腐井(言井泉/腐臭也)
卷三十四 第 26b 页 WYG0982-0789b.png

井喜而告人吾穿井得一人传之者闻于宋君召问其
故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也 原风俗通曰
堂殿上作以象东井画水草所以厌火故名藻井 鲁
灵光殿赋曰圆泉方井反植荷蕖 戴延之西征记曰
太极殿上有金井金博山辘轳交龙负山于井上有金
狮子在龙下 增山海经注云昆崙墟在西北帝之下
都高万仞面有九井以玉为槛 原嵩高山记曰少室
卷三十四 第 27a 页 WYG0982-0789c.png

水冬至日钻燧改火 原又云风井夏则风生冬则风
入 又云江陵县东北有天井台东临天井井周回二
里许中有潜室人时见之辄有兵寇 异物志曰庐陵
城中有一井中有二色水半青半黄黄者灰汁取作糜
粥皆作金色土人名灰汁为金因名为金井 增从征
记曰太山有上中下三庙庙前有大井水极香洁 扬
州职方志曰广陵蜀冈上有井曰蜀井言水与西蜀相
卷三十四 第 27b 页 WYG0982-0789d.png

曰三伏之日炎暑赫曦男女往来气喘苦渴望见义井
而喜未至则忧既至而乐俗呼为欢乐井也 水经注
曰东阿北门阜上有井深六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
益州记曰邛州城南有火井民取其火先投以家火投
之少顷声如雷光燄腾上民盛以竹筒拽行终日不灭
又以井火煮盐五斛水得五斛盐家火煮之则无几也
舆地记曰蓝田县玉案山有井水落井中辄作冰长
卷三十四 第 28a 页 WYG0982-0790a.png

爷井其水与海通有大鱼白头俗呼鱼爷即出 郡国
志云会同有陷沿井其水与沦水通人以竹置井口得
之沦水其俗呼竹为陷沿故名 南越志曰贵县有司
命井 燕都游览志曰出安定门外循古壕而东五里
有满井井面五尺冬夏常满井高于地泉高于井筑亭
其上都人游览之所 原瑞应图曰王者清净则浪井
出(浪井不凿/自成也) 洞冥记曰长安东七万里有云山山头
卷三十四 第 28b 页 WYG0982-0790b.png

水德王则黑云出金德王则白云出木德王则青云出
增附凿井方 闻见后录云洛阳楚氏掘井每不得
泉有术者云夜以水盛器若见星多者下有泉用之果
然 感遇传曰青州刺史张士平中年夫妇皆瞽一日
遇书生为开井一眼得新泉洗之眼俱如初因留其说
以救世其要曰子午之年五月戌酉十一月卯辰为吉
丑未之年六月戌亥十二月辰巳寅申之年七月亥子
卷三十四 第 29a 页 WYG0982-0790c.png

月申未三月寅丑巳亥之年十月申酉四月寅卯按其
方位年月日时凿井即为福地士平拜受讫书生升天
去盖太白星官也 附海井 癸辛杂识曰华亭县市
中有一物如小桶无底非竹非木非金非石忽遇海舶
老商见之曰此至宝也名曰海井凡航海者必载淡水
自随今得此但以大器满贮海水置此井于水中汲之
皆甘泉矣急买之去
卷三十四 第 29b 页 WYG0982-0790d.png

原荆州记曰随郡北界有厉乡村村南有重山山下有
一穴父老相传云神农所生内周围一顷二十亩有九
井神农既育九井自穿 世本云黄帝见百物始穿井
增帝王世纪曰尧时击壤歌曰凿井而饮 史记曰
瞽瞍使舜浚井与象共下石填之舜为匿穴旁出 淮
南子云伯益作井而龙登元云神栖昆崙 陈留风俗
记云雍丘县夏后祠有神井能兴雾雹 管子云桓公
卷三十四 第 30a 页 WYG0982-0791a.png

曰禹城有晏婴井以水和胶入药亚于东阿 濑乡记
曰老子庙中有九井汲一井馀井皆动 原异苑曰句
容县有延陵季子庙庙前井及渎恒自涌沸故曰沸井
于今犹然(亦曰/沸潭) 增韩诗外传曰鲁哀公使穿井三月
不得泉得一玉羊哀公甚惧孔子曰丘闻水之精为玉
土之精为羊此羊肝乃土耳公命杀羊其肝即土也
国语曰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问之仲
卷三十四 第 30b 页 WYG0982-0791b.png

石之怪曰夔蝄蜽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羵羊
寰宇记曰荆州章台寺内有浇花井楚灵王所凿 又
宋玉井在承天府学泮池侧 郡国志曰板渚津南有
厄井汉高与楚战败遁井中追军至见两鸠从井出得
免厄 又曰汝宁固始县治有漆井相传汉高追项羽
至此以漆布井使不得通河水 搜神记曰汉惠帝二
年有两龙现于兰陵井中三日去京房易传曰有德遭
卷三十四 第 31a 页 WYG0982-0791c.png

有井上敛下大状似壶即谊所穿井 汉书曰武帝造
井干楼高五十丈(积木之高/如井干形) 古舞曲曰淮南王自言
尊百尺高楼与天连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
浆(银床即井干/皆井上栏也) 琅环记曰卓文君闺中庭内有一井
文君手汲则甘香用以沐浴则滑泽芳鲜他汲之与常
井等沐浴亦不少异至今犹存即文君井也 汉书曰
朱博为御史大夫府吏舍百馀区井水俱竭 又曰益
卷三十四 第 31b 页 WYG0982-0791d.png

相通有人淘井得铜钱三径可二寸因恍惚不安复投
井中立愈或云此君平卜卦钱也 郡国志曰倾井在
束鹿县相传汉光武徇师河北历此三军渴甚遇井苦
无汲具井忽倾倒水溢 又曰阿对井在河南府阌(焚/)
乡西南阿对汉杨震家奴也尝引泉以灌蔬因名 后
汉书曰耿恭守疏勒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军士渴乏笮
饮马粪汁恭乃整衣向井再拜水泉奔出恭亲挽笼扬
卷三十四 第 32a 页 WYG0982-0792a.png

曰仙道已成上帝来召又云明年大疫取庭前井水橘
叶救之母果活百馀人今橘井在郴州 抱朴子曰临
沅县有廖氏家世世寿考后子孙徙去转多夭折他人
居其故宅复累世寿考乃试掘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
数十斛去数尺此丹砂汁因泉渐入井是以饮其水而
得寿 原异苑曰临邛有火井汉室之隆则炎赫弥炽
暨桓灵之际火势渐微诸葛亮一瞰而更盛至景曜元
卷三十四 第 32b 页 WYG0982-0792b.png

在安庆府潜山县隔皖水一里汉末乔玄居此玄二女
国色孙策克皖城纳大乔周瑜纳小乔后人于其居起
亭曰秀英傍有乔井相传汲其水恒有胭脂色 原浔
阳记曰湓城灌婴所筑孙权经此城自摽井地令人掘
之得故井铭曰颖阴侯所閛卜云三百年当塞塞后不
满百年当为应运者所开权忻悦以为已瑞井甚深大
江中风浪此井辄动 增魏略曰明帝九龙殿前为玉
卷三十四 第 33a 页 WYG0982-0792c.png

广西白州双角山下昔梁氏之女有容色石季伦为采
访使以真珠三斛买之耆老传云饮此水者诞女必多
美丽闾里以美色无益于时遂以巨石镇之尔后产虽
端严而七窍四体多不完具 晋书云元帝大兴初会
稽人于井中得一钟上有古文十八字王者之作必有
灵符 地志曰晋旌阳令许逊尝炼丹于艾城之黄龙
山有蛟魅作水漂丹室逊钉之石壁又海昏有巨蛇据
卷三十四 第 33b 页 WYG0982-0792d.png

北征记曰桓温凿九井于当涂阳山之南殷仲文从
桓公九日游九井赋诗 异苑曰谢晦宅南路上有古
井元嘉二年汲者忽见三龙甚分明行道往观莫不嗟
异有人入井始知是塼隐起作龙形 齐春秋曰南齐
时荆州城东天子井出锦于时士女取用与常锦不异
经月乃歇 南史曰梁何远为武昌太守武昌俗皆汲
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人井寒水不取钱者则
卷三十四 第 34a 页 WYG0982-0793a.png

指此地有黄金民争挖之数丈遇石穴泉水迸涌而无
金人以师诳语师曰是金非可以斤两计者也今不知
所在或疑即越台井 异苑曰吴兴长兴广惠寺左有
五井晋永嘉中邑人陈氏所穿陈武帝初生其一井泉
涌出家人汲以浴之后相传谓之圣井 地志曰景阳
井在台城内一名胭脂井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投
入避隋兵后名辱井 北史曰房豹字仲干迁乐陵太
卷三十四 第 34b 页 WYG0982-0793b.png

遂得甘泉遐迩以为政化所致豹罢归后井味复咸
旧唐书曰建中时韩滉为润州刺史泾帅之乱德宗出
幸滉恐有永嘉渡江之事置馆第数十于石头城以为
备预城中穿井十丈近百所下与江平令丘涔督其役
先贤丘墓多令毁废 邺侯家传云杭州旧取陂湖贮
水地暑多疟痢乃深穿阴沟引钱塘湖水于郭内穿六
井也六井覆以大屋皆得寒泉有馀则泄之于官河民
卷三十四 第 35a 页 WYG0982-0793c.png

井民赖其汲 唐韩思复传曰襄州有昭王井传言服
者死人虽渴困不敢视韩朝宗移书谢神自是饮者无
恙人更号韩公井 酉阳杂俎曰集贤张希复言初授
新州将拜相井忽涨才深尺馀 玉泉子曰贾耽在滑
台于城北命筑八角井以镇黄河潜使人于凿所侦之
有一父老来观问曰谁凿此曰贾相公也父曰大好手
但近东近西近南近北也耽闻之曰是井太大也 国
卷三十四 第 35b 页 WYG0982-0793d.png

宜用濯开元中以骆驼驮入大内以给六宫 唐统纪
曰穆宗有事于南郊将谒太清宫长安县主簿郑剪主
役见白衣老人云此下有井正值皇帝过路罪在不测
剪惧使脩之其处已陷数尺发之则古井也帝至宫朝
献毕命翰林学士韦处厚撰记起居郎柳公权书于实
井之上名曰圣瑞感应纪仍赐郑绯衣 南部新书曰
白乐天之母因看花坠井后有排摈者以赏花新井之
卷三十四 第 36a 页 WYG0982-0794a.png

补曰高郁起于行阵为楚马殷谋臣贪而且僣尝以所
居之井不甚清澈思所以澄汰之乃用银叶护井其四
方内外皆然谓之拓里 霸州志曰护城井旧传七十
有二宋将杨延朗所凿每值隆冬甲士汲水灌城寇疑
不敢入因名护城井 广州志曰曾井在潮州汉时县
令曾芳因民苦瘴给药来者接踵乃以大囊药投井中
令民汲水饮之宋皇祐间狄青征侬智高经此军士疾
卷三十四 第 36b 页 WYG0982-0794b.png

孝公且赐飞白书曾氏忠孝泉五字旌之 侯鲭录曰
宋时雍丘菜园人浚井得石刻铭云汉代功臣铭隐在
秦城井得到靖康春方显千岁景瓮下有甘泉能疗千
年病 秦观记曰龙井在浙江杭州府西湖上僧辩才
结亭于此率其徒环而咒之忽见大鱼自泉跃出 益
州谈资曰薛涛井在成都锦江南岸明代属藩邸环以
栏盾耑备制笺每岁三月三日汲井水造笺二十四幅
卷三十四 第 37a 页 WYG0982-0794c.png

蜀锦旧有十样
井三
原金瓶 瑶瓮(上见淮南王古舞曲/ 下见郭璞井赋) 玉槛 球栏(上/见)
(昆崙墟积王廙洛都赋曰玉井球/栏嶷若 霜正殿双翼是曰雨堂) 绮栏 玉甃(上见/魏明)
(帝九龙殿赋下/见江逌井) 玉羊 金鸟(上详鲁哀公穿井华刘/敬叔异苑曰兰陵 山)
(上井鸟巢其中金喙/黑色此鸟见则大水) 谷鲋 塪蛙(易井谷射鲋言井/上汲而下注如谷)
(水鲋小鱼也庄下塪/井之蛙见前 子) 无禽 有鱼(易旧井无禽见前/ 易灾候曰井中)
卷三十四 第 37b 页 WYG0982-0794d.png

(云润其柯桃师旷问天老曰人家/忌井上种 花落井中为不祥) 投辖 潜鼎(汉书/陈遵)
(每大饮取客车辖投井中鼎孔融告昌安县教曰邑人/高幼自言辟得井中鼎夫 久潜于井德之休明虽小)
(重也黄耳金铉利贞之象国遭/凶荒彝器出或者明以飨人) 投玺 得钟(张勃吴/录曰初)
(汉黄门张让等劫天子比至河上掌玺投井及平顿洛/阳城南甄宫有井五色气出孙坚命浚井得汉传国玺)
(会臧荣绪晋书曰晋王将即祚郭璞占得豫之暌案卦/ 稽郡当出钟应在人家井得之后会稽剡县人陈清)
(在井中得一钟/形制尤精也) 负缶 抱瓮(刘向说苑曰卫有五丈/夫负缶入井灌韭终日)
(一区邓析过下车教为机重后轻前终日溉百区五文/夫曰吾闻师言有机智之巧必有机智之心我不为也)
卷三十四 第 38a 页 WYG0982-0795a.png

置器(庞俭父先逃走随母流荡后居乡里凿井得铜遂/致富奴苍曰堂上我妇也问其故奴曰我妇姓艾)
(字阿宏足下有黑子腋下有痣母曰我翁也遂为夫妻/时人曰凿井得铜买奴得翁 高士传管宁所居屯落)
(会汲者或男女错杂或争井宁乃多买器分置/井傍汲以待之又使不知来者得之乃不斗讼) 柴覆
钱飞(上见管子咒葛仙翁/投钱于井 则飞出) 白石 丹砂(王莽传谢/嚣奏武功)
(长孟通浚井得白石/ 丹砂见廖氏井) 辨义 愈疾(易井以辨义橘愈/疾见前苏耽 井)
勿幕 不唾(易井收勿幕见前/语云千里不唾井) 不改 自开(易改/邑不)
(改井见前成梁巴/郡地自开 井) 增纪圣 通仙(唐柳公权书圣瑞/感应纪于井上见)
卷三十四 第 38b 页 WYG0982-0795b.png

(置七靖井以镇/妖穴并见前) 紫沫 红光(望江县菩提寺有司马/龙井尝有紫沬浮井上)
(识者云此龙涎也宋左慈井在庐江县南相传慈尝/置丹一粒于井中 政和间每清夜辄有红光烛天)
应潮 镇石(金陵钟山头陀寺第一峰有应潮井其泉/与江潮盈缩相应故名 下见前绿珠井)
宝公 玉女(宝志公井在上元县大市街心宋曾拯/诗尘容俗状惭窥影欲汲寒泉洗此心)
(道玉女井在高邮治西南东齐郏/ 光与其女居井傍炼丹故名) 彭祖 崔婆(上井/在徐)
(州城西北隅彭祖旧宅宋陈靖作彭祖/观井图铭 下井在衡州府西崔婆宅) 疗橘 泻莝
(上见前苏耽事井金陵记江南计吏止于传舍及将就/路以马践草泻 中谓已不复再过不久复由此饮遂)
卷三十四 第 39a 页 WYG0982-0795c.png

(传孙思邈濯丹之所/下见秦少游龙井记) 绘藻 汰粉(上见前藻井粉广/志云临邛有 井)
(得其水以汰/粉则益光) 胭脂 琉璃(景阳井一名胭脂井见前/ 琉璃井在颍州治东南)
(井底有青石八片/光莹如琉璃故名) 饮乔 浴卓(上详乔井井/下详文君) 鸠飞
龙见(鸠出井中汉高祖事见龙见/井中汉惠帝时事并 井二) 云母 鱼爷(二/井)
(名并见/前叙) 目眢 悲废(目于眢井见前左传/梁范云有悲废井诗) 原老子
庙 神农社(老子庙前有九井见前濑乡记以神农既/育九井自穿在随州厉乡村即 此为神)
(农社土人岁祀/之见荆州记) 重华窘 汉祖厄(并见前/井二) 伯益作
卷三十四 第 39b 页 WYG0982-0795d.png

(可儒效短绠不/ 以汲深井) 泥不食 甘先竭(上见易爻陈庄子/孔子围于 蔡太)
(公往吊之曰子几乎/直木先伐甘泉先竭) 增演八卦 运五材(并见江/逌井赋)
仰东宿 倚崇丘(井象东井以孙楚/赋倚崇丘 凿井) 茜丝沈 梧花
落(李贺诗玉罂汲水桐花井茜丝沈水如云影花许彦/周言嘉祐时河滨人网得一石刻诗曰井梧 落尽)
(一半在/银床) 景阳辱 泰岱香(景阳辱井皆泰山有三庙/庙前各井 香并见前)
贾傅穿 东坡凿(上见井二坡东坡井在广州元妙/观之西东 寓居所凿凿井得一)
(石如龟/名龟鼎) 灌婴铭 鲍照谜(上见井二飞鲍照井谜曰/一八四八 泉仰流盖合)
卷三十四 第 40a 页 WYG0982-0796a.png

(以赏花新井诗/左迁详井二) 原铜人掩泉 蟾蜍含水(南康记云/雩都盘固)
(山其峰有井大铜人常守之五十年一涌水起数/十丈铜人每以手掩之 下详魏明帝九龙殿井) 金
墉祖筑 郁林司命(水经注云南郑大城内有小城环/带金墉有七十井皆汉高祖所脩)
(筑命郁林郡有/司 井见前) 豫章洪崖 华林缋石(豫章记云厌/原山有洪井)
(飞流悬注其深无底旧说洪崖先生井也口水经注云/华林园中有古井悉以珉玉为之缋石为 工作精密)
增投辖留客 移书谕神(陈遵事见韩朝/宗事并 前) 埋砂致
寿 得钱展业(上见井二钱上党鲍陆/于井中得 业遂大展) 织女缫丝
卷三十四 第 40b 页 WYG0982-0796b.png

(冈上有金井数百所相传/有金人以杵撞地而成) 淮南银床 河间金罐(上/见)
(井二井河间王琛/置玉 用金罐) 秦以凿冰 蜀须取火(冰井火井/并见前叙)
轩辕百见 孔明一窥(并见/井二) 真珠三斛 彩笺十
样(绿珠井见薛/涛井并 前) 善和坊骆驼驮水 太极殿龙狮负
山(俱见/前叙) 庐陵之瑞空存二色之名 邛邑之光还起
一窥之燄(事俱/见前)
井四
卷三十四 第 41a 页 WYG0982-0796c.png

堙(左传并/见前) 掘不及泉(孟子譬如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 增

(尔雅井一有水/一无水为

北宫井溢(汉书元帝时谣曰井水溢灭灶烟灌玉堂/流金门至成帝时北宫井泉溢王莽之徵)
(也/) 增井底蛙(后汉书隗嚣使马援往视公孙述/于蜀还谓嚣曰子阳井底蛙耳) 恶
饮牛(东观汉记淳于恭有井乡里小儿争/饮牛恭恶之多置水器汲水满之) 弃之不义
(后汉书华歆避董卓之乱遇一丈夫愿得俱此人中/道坠井众欲弃之歆曰弃之不义遂相率出之而别)
原杞园出云(孙坚讨董卓至杞/园井出五色云) 陵云掷石(朱超石与/兄书云陵)
卷三十四 第 41b 页 WYG0982-0796d.png

(甚有井众竞趋之瞻独逡巡在后/俟饮者毕乃进其恬退无竞如此) 原玉沟(濛/汜) 灵井
夏凉(风土记云灵井谓/冬温夏凉石包也) 银井 玉井(蔡诞曰仙/人有玉井) 增
金绳五色(伽蓝记河间王琛井置/金罐以金五色绩为绳) 胭脂痕(景阳井旧/传栏有石)
(脉以帛拭之作胭脂/痕故一名胭脂井) 楚俗佻薄(旧唐书李皋为荆南/节度使楚俗佻薄不)
(穿井饮皋始命合/钱开井以便居人) 出多出少(元和志汉耿恭故井久/而有灵车马大至即出)
(多小至即出少李嗣业/镇迹勒井涸祷之复出) 一室七井(云林异景志霍仙/鸣在龙门一室之)
(中开七井夏月坐/其上不知有暑气) 非天小也(韩愈文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卷三十四 第 42a 页 WYG0982-0797a.png

(银/床) 增漱寒齿(柳宗元诗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旃檀作栏(西吴记/吴兴馀)
(不乡刺史沈子真宅有井放出毫光八道遂舍宅为八/圣寺此梁天监五年事及吴越王镠尝病目取此井水)
(洗之即愈因赐旃/檀香木为作井栏) 斗水宽百忧(苏轼诗云安市无/井斗水宽百忧)
美女吹箫(白泽图故井之精名观状如美女好吹/箫以其名呼之即去 一云井鬼名琼)
井五
原诗梁范云悲废井诗曰因旧未尝改缘甘故先竭历
稔久无禽一朝见开渫泌泉既斯涌短绠将焉设已获
卷三十四 第 42b 页 WYG0982-0797b.png

广庭前即源以为浪因方自成圆兼冬积温水叠暑泌
寒泉不甘应未竭既涸断来翾 梁汤僧济渫井得金
钗诗曰昔日倡家女摘花露井边摘花还自插照井还
自怜窥窥终不罢笑笑自成妍宝钗于此落从来非一
年翠羽成泥去金色尚如鲜此人今不在此物今空传
后周宗懔麟趾殿咏新井诗曰当为醴泉出先令浪
井开铜新九龙殿石胜凌云台 郑翼过严君平古井
卷三十四 第 43a 页 WYG0982-0797c.png

中旧井改人世寒泉久不通年多既罢渫无禽乃遂空
如何属秋气唯见落双桐 苏味道咏井诗曰玲珑映
玉槛澄澈泻银床流声集孔雀带影出羵羊桐落秋蛙
散桃舒春锦芳帝力终何有机心庶此忘 增唐李峤
咏井诗曰玉甃谈仙客铜台赏魏君蜀都宵映火杞国
旦生云向日莲花净含风李树薰已开千里国还聚五
星文 唐杜甫盐井诗曰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官
卷三十四 第 43b 页 WYG0982-0797d.png

斗三百转致斛六千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我何良
叹嗟物理固自然 唐孙欣奉试冷井诗曰仙闱井初
凿灵液沁成泉色湛青苔里寒凝紫绠边铜瓶向影落
玉甃抱虚圆永愿调神鼎尧时泰万年 唐高适同朱
五题卢使君义井诗曰高义唯良牧深仁自下车宁知
凿井处还是饮冰馀地即泉源久人当汲引初体清能
鉴物色洞每含虚上善滋来往中和浃里闾济时应未
卷三十四 第 44a 页 WYG0982-0798a.png

僧房来往久露井每同观白石抱新甃苍苔依旧栏空
瓶宛转下长绠辘轳盘境界因心净泉源见底寒钟鸣
时灌顶对此日闲安 宋王安石九鼎井诗曰沿崖涉
涧三十里高下荦确无人耕扪萝挽茑到山趾仰见吹
泻何峥嵘馀声投林欲风雨末势卷土犹溪坑飞虫淩
竞走兽慄霜雪夏落雷冬鸣野人往往见神物鳞甲漠
漠云随行我来立久无所得空数石上菖蒲生中官系
卷三十四 第 44b 页 WYG0982-0798b.png

必司阴晴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虚盈谁能保
此千世后天柱不折泉常倾 宋朱子井泉诗曰山高
泽气通石窦飞灵液默料谷中云多应从此出 宋范
成大胭脂井诗曰昭光殿下起楼台拌得山河付酒杯
春色已从金井去月华空上石头来 宋楼钥游龙井
诗曰路入风篁上翠微老龙蟠井四山围水真绿净不
可唾鱼若空行无所依胜处虽多终莫及旧游谁在事
卷三十四 第 45a 页 WYG0982-0798c.png

王井诗曰曾开鉴影照宫娃玉手牵丝带露华今日空
山僧自汲一瓶寒供佛前花 又冰壶井诗曰圆甃夏
生冰光涵数星冷窗有定中僧休牵辘轳绠 明郑义
夫梧井诗曰百尺青梧桐下有寒泉井分明古镜中照
见梧桐影朝汲水花清暮汲水花冷愿得沆瀣杯远寄
蓬山顶 明陶望龄白龙井诗曰招提万山里门与苍
崖对尝闻白龙井窈出清溪外沿洄未觉远忽抵前山
卷三十四 第 45b 页 WYG0982-0798d.png

厓松老将化石笋看来大磐谷戴土耕寒苗接流溉蹊
幽生晚畏径转添新爱己谓人境穷蓦与村翁会息肩
支短策洗足坐鸣濑但见玄发垂安能辨年辈因知云
雾间神仙宛焉在
原赋晋孙楚赋曰倚崇丘以凿井兮临斥泽之淫洿若
行潦之滓浊兮靡清流以自娱乃喟尔而有感兮率邻
左之数夫脉厥土以兴泉兮登甘醴于玄虚体象圆川
卷三十四 第 46a 页 WYG0982-0799a.png

彼淫饰安此朴慎俗尚其华我笃其信既处涅而不淄
又磨之而不磷虽矢志而无妄实游心于大顺渴人来
翔行旅是赖辍耕息肩不期而会沈黄李浮朱柰杂狸
首之斑如飞清尘以洮汰枕玄石以盥漱喜遨怡以缓
带 晋郭璞井赋曰益作井龙登天凿后土洞黄泉潜
源荐臻潏潏涓涓幽溟圆渟濙洞深玄尔乃冠玉槛甃
鳞错鼓辘轳弹劲索飞轻裾之缤纷手争骛而互搦长
卷三十四 第 46b 页 WYG0982-0799b.png

囧然而镜灼挹之不损停之不溢莫察其源动而愈出
信润下而德施壮邑移以不改独星陈于丘墟兮越百
代而犹在守虚静以元澹兮不东流而注海气雾集以
杳冥兮声雷骇而漰湃 晋江逌井赋曰惟大朴之既
判兮圣应务以表灵演八卦以极用兮运五材以赞生
钻丹晖于金石兮引黄泉乎杳冥巽下火而鼎立兮木
上水而井成于是大制既契物遵其徼阡逵瓜分庐宅
卷三十四 第 47a 页 WYG0982-0799c.png

搆玉甃之百节营之不日既汲既渫潜流炤炤寒泉冽
冽挹之不损滀之不充纳而不处其有与而不匮其丰
先王借象以辨义君子拟淡以自绥神龙来蟠以育鳞
列仙一漱而云飞含七德以几道兮尽众善而莫伐
晋王彪之井赋曰考五材之物化寂冥感而资静水带
地而壤润月流天而宵烱燧钻木而发火益穿坤而搆
井摹元羲之灵爻仰东宿之飞景步土脉测水泉方栏
卷三十四 第 47b 页 WYG0982-0799d.png

之䆳鲜润下之㓗澄澜恬以清渟泓冷朗以寥戾协太
阴以化液体上善以流惠 增王起浪井赋曰尔其谺
豁百寻之表汹涌重泉之下状灵涛之潜泄匪冽风之
是假沦涟不盈触搏恒惊窥坎塪之底有江湖之情积
而有润于下混而不伤其清窥则澄澄乍玉甃而同色
汲之浩浩激银瓶而有声鲋飞鳞而不定羊在缶而皆
倾洎夫列宿参差晓月韬映摇珠彩而增㓗涌金波而
卷三十四 第 48a 页 WYG0982-0800a.png

咏然后骇四海之目垂兆人之庆伊厚地之发祥实大
君之作圣彼青桐素绠之饰玉栏银床之盛皆人力之
所成固神造之不竞宜乎光瑞典苞坎德不藏于冰不
蓄于墨惟波独涌惟渫可食奉我皇之饮俾上善以为
心戒我皇之窥必临深以取则 吕令则义井赋曰地
接一都之会邑居狭俗之境川流雨骤车马于焉往来
风举云摇帝王由兹行幸魏主罢指梅之策隰朋息寻
卷三十四 第 48b 页 WYG0982-0800b.png

阴而昼冥高风始秋泛落桐之一叶太阳既没映长天
之数星因注水而暂益纵改邑而常宁素绠下悬映垂
冰之皛皛铜瓶上汲滴浅溜之泠泠清泉既汲白日可
见岂独兼济行李抑亦取给兹县随所求而皆足岂有
殊于贵贱
原颂宋孔宁子井颂曰天高听卑载厚流谦挥锋既击
跪拜亦沾惟益有作德远事兼明王用汲人具尔瞻
卷三十四 第 49a 页 WYG0982-0800c.png

壤合耀青天蕴甘澄洁湛尔终年图象怀恻寄旨嘉荃
增晋许逊七靖井赞曰海昏之地府实当阳南昌之
州龙安之场上缭艾县古城之冈地连蛇穴浸截川江
爱其地土防民之殃于今立靖万古吉祥
原铭后汉李尤井铭曰井之所尚寒泉冽清法律取象
不槩自平多取不损少汲不盈执宪若斯何有邪倾
增唐柳宗元柳州井铭曰盈以其神其来不穷惠我后
卷三十四 第 49b 页 WYG0982-0800d.png

增序唐柳宗元柳州井序曰始州之人各以罂甈负江
水莫克井饮(罂音鹦甈五计切之罂瓶𩔖大腹/小口尔雅康瓠谓 甈瓠壶也)崖岸峻
厚旱则水益远人陟降大艰雨多涂则滑而颠恒为咨
嗟怨惑讹言终不能就元和十一年三月朔命为井城
北隍上未晦果寒食冽而多泉邑人以灌其土坚垍其
利悠久(垍巨至切/坚土也)其相者浮图谭康诸军事牙将米景
凿者蒋晏凡用罚布六千三百役庸三十六大砖千七
卷三十四 第 50a 页 WYG0982-0801a.png

增记唐贾耽八角井记曰蒲城控白马之津迩斥卤之
溢里居者井无良焉相地宜视水脉因便道求美泉得
之于城濠之右遂成八角合为一甃 宋秦观杭州龙
井记曰龙井即旧龙泓距钱塘十里吴赤乌中方士葛
洪炼丹于此当风篁岭之上实深山乱石中之泉也相
传有龙居之故曰龙井 邵真义井记曰义以发衷形
外昭施物也井以下汲上𨗳彰济人也河间公凿井于
卷三十四 第 50b 页 WYG0982-0801b.png

以善利庇彼邃宇达于交衢铁其瓶以永不羸石其甃
以给无泥飞轮周散泄窦前注淬而平之随用不私主
发生以流润当赫曦以伏炎在摇落而激清抵凝冱而
不闭环四序以一其惠俾憧憧者知饮濯所向焉昏者
得以陶荡瘵者由之蠲愈涤汰氛坌沃洒蒸灼澹然不
改与地配久化嚣阓为閒敞邻梵宫以清净修廊对开
连楼郁峙指心而授应日而就彼丰福吉禄繁荣重庆
卷三十四 第 51a 页 WYG0982-0801c.png

增文唐杜牧塞废井文曰井废辄不塞于古无所据今
之州府厅事有井废不塞居第在堂上有井废亦不塞
或匣而护之或横木以土覆之至有岁久木朽陷人以
致于死夫井虽列在五祀在都邑中物之小者也若盘
庚五迁其都社稷宗庙尚毁其旧而独井不可塞耶古
者井田九顷八家环而居之一夫食一顷中一顷树蔬
凿井而八家共汲之所以藉齐民而重泄地气古者八
卷三十四 第 51b 页 WYG0982-0801d.png

地气漏泄则所产脆薄人生于地内今之人不若古之
人浑刚坚一宁不由地气泄漏哉易曰改邑不改井此
取象言安也非井不可塞也
御定渊鉴𩔖函卷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