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982-026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渊鉴𩔖函卷十二
  岁时部一(四时总载/五行 岁) (律/闰) (历/) (阴阳/)
   四时总载一
 增释名曰春之为言蠢也万物蠢然而生也夏假也宽
 假万物使生长也秋鞧也鞧迫万物使时成也冬终也
 物终成也 又曰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不失期也
 物之生死各应节期而止也 书曰乃命羲和敬授人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982-0265d.png
 时 论语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汉历志
 曰四时寒暑无形而运于下 徐干中论曰名之系于
 实也犹物之系于时也生物者春吐华者夏布叶者秋
 收成者冬斯无为而成者也
   四时总载二
 原汉书曰宣帝时魏相奏请明经通阴阳者四人各主
 一时之至明言所职以和阴阳如高帝时令谒者赵尧
 举春李舜举夏倪汤举秋贡禹举冬之𩔖宣帝从之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982-0266a.png
晋礼志曰汉仪太史每岁上其年历读五时令服各随
五时色魏明帝读四时令至于服黄之时独阙不读及
晋受命亦有其制成帝咸和五年六月有司奏读秋令
兼侍中散骑常侍荀奕兼黄门侍郎散骑侍郎曹宇驳
曰武皇帝以秋夏盛暑尝阙不读令在春冬不废也今
章服多阙加此热隆赫臣等谓可依故事阙不读诏可
 增六帖曰中宗景龙二年始于修文馆置学士十二
员象四时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982-0266b.png
  四时总载三
原变通 叙顺(易曰变通莫大乎四时顺司马迁论/阴阳家云叙四时之大 不可失也)
五纪 四选(尚书云四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 春秋繁露云四时者)
(天之四𨕖春者少阳之𨕖秋者少阴之𨕖夏者太/阳之𨕖冬者太阴之𨕖故四时成岁者天之道也) 增
四方 六合(管子曰东方曰岁星其时曰春其气曰风/风生木南方曰日其时曰夏其气曰阳阳)
(生火西方曰辰其时曰秋其气曰阴阴生金北方曰月/其时曰冬其气曰寒寒生水 淮南子曰孟春与孟秋)
(合仲春与仲秋合季春与季秋合孟夏与/孟冬合仲夏与仲冬合季夏与季冬合) 土圭 玉
(周礼云典瑞掌玉器之藏土圭以致/四时日月 尔雅云四时和为玉烛) 原伏羲列八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982-0266c.png
节 神农立四时(尸子云伏羲始画八卦列八节而化/天下 又云神农氏治天下立四时)
(之/序)
  四时总载四
增通正(王氏汇苑云四/时和谓之通正) 代序(文𨕖云春往秋来以次/相代也四时代为节序)
 转续(王氏汇苑云人禀五行动止/有则四时转续变于所极) 原授人时(书/)
夏时(论/语) 四时成岁(周书云凡四时成岁者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二月也)
月成时(礼记云三月则成时是以礼有三让建国必立/三卿三宾者政教之本礼之大参也注曰礼者)
(阴也大数取/象法于月也) 天地变通(周/易)节运代序(陆机思/归赋) 四时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982-0266d.png
变化(周/易)四时代谢(何元/干诗) 增君有四禁(管子曰春政不/禁则五榖不成)
(夏政不禁则草木不荣秋政不禁则奸邪不胜冬政/不禁则地气不藏四者俱犯则阴阳不和风雨不时)
有四秋(管子曰岁有四秋而分四时故曰农事即成农/夫赋其耜铁此之谓春之秋大夏且至丝纩之)
(所作此之谓夏之秋秋成五榖之所会此之谓秋之/秋营室中女事纺绩缉缕之所作也此之谓冬之秋)
四时为马(淮南子曰以天为盖以/地为舆以四时为马) 原四时为天吏(淮/南)
(子曰四时者/天之吏也)四时为万物(又云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 辨
四时之序(周官云冯相氏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时之序)序四时之位(详/历)
动二气之和 增阴阳之大经(管子曰阴阳者天地之/大理四时者阴阳之大)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982-0267a.png
(经/也)万物之根本(素问云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原天地节四时成(周/易) 大仪斡运天回地游(张华诗/云大仪)
(斡运天回地游四/时鳞次寒暑环周) 日月之行有冬有夏(尚书云日月/之行则有冬)
(有夏孔疏云日月之行冬夏各有常/度喻人君为政小大各有常法也) 阴阳少太是生
四时(蔡邕月令章句云天之道阴阳各有少太是生/四时少阳为春太阳为夏少阴为秋太阴为冬)
阴阳为端故情可睹(礼记云以阴阳为端故情可睹也/孔疏云人情与阴阳相通今法阴)
(阳为教故人情无𨼆所/以可睹见也端始也) 天地之正四时之行(周书云/万物春)
(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时之行不易之道也)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982-0267b.png
  四时总载五
增诗晋顾恺之诗曰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
明辉冬岭秀孤松 元张养浩拟四季归田乐诗曰日
月底天庙阳瘅土脉生习习恊风来融融众蛰惊农人
服厥亩薄言事春耕缺堤流㶁㶁灌木鸣嘤嘤白扉飐
青帘绿野明朱英蚕妇喜形色牧竖歌传声天随野色
遥山与吟怀清向来悭一际今者幸四并徜徉子真谷
万事秋毫轻 北陆展修晷薰风荐微凉麦波浩无津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982-0267c.png
细路如桥梁溪光林樾润雨气桑麻香舂声破幽寂人
影来微茫林缺谁所居红碧相低昂翁媪老瓦盆儿女
前捧觞我行适见之亦觉心乐康昔闻太古俗今历华
胥乡向令早知此讵使田园荒迷途谅非远淑景良未
央于焉遂平昔孤陋庸何伤 黄云亘郊野农力今有
功兹乃民之天治理根其中我虽未及粒已觉饥肠充
田头父老过击壤今岁丰自愧无寸积坐享雍熙风秋
成既如彼况对菊与枫气澄天宇高心寂尘累空木落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982-0267d.png
山献体波缩沙留踪遐兴何悠悠迅景何悤悤俯仰田
舍底或能保初终 岁晏日南至场圃靡所劳告成三
务功盈耳康衢谣鸦飞岭外陂虹断林边桥将期养疏
拙讵厌居寂寥负暄坐晴檐煦煦春满袍对山阅吾书
怀古酌彼醪此乐天所靳何幸及草茅虽非鹿门庞或
庶彭泽陶为诗写幽尚刋落华与豪集以贻知音怅望
心摇摇 明宣宗皇帝四景诗曰水影虚涵一镜中晴
光摇荡暖云红小桃花重初经雨弱柳丝柔屡舞风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982-0268a.png
 暑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穿帘小燕双双
好泛水閒鸥个个轻 新秋凉露湿荷丛不断清香逐
晓风满目秾华春意在晚霞澄景照芙蓉 池头六出
花飞遍池水无波冻欲平一望玻瓈三百顷好山西北
玉为屏 胡俨四时词曰春风吹帘斜帘开飞柳花美
人高堂上见此惜年华年华容易随春草一双蛾眉镜
中老 碧水泛回塘新荷艳晓妆看花临绮槛爱此双
鸳鸯鸳鸯宛转回塘路相对朝朝还暮暮 秋露白如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982-0268b.png
玉梧桐坠寒绿文犀镇锦帷红泪销银烛银烛轻摇翡
翠烟孤影荧荧夜不眠 叶落深闺静露零宵鹤警玉
井冻无声梦回寒夜永夜永铜龙漏幽咽小匆斜转梅
花月
增赋唐陈昌言先王正时令赋曰伊昔陶唐五帝之世
申明推策之术表锡落蓂之异羲和之职既分历象之
文始备于以寅亮帝图式昭天事其则伊迩其猷孔嘉
日月运行故有迟速之异晦朔循轨因为小大之差立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982-0268c.png
分至则寒暑不忒积馀日而盈亏匪赊且正者王之丕
训时者天之大信正得其序则面离而御乾时失其经
则夏雹而冬震昔周礼在鲁历法可推官或尸位闰则
迷时良史为之追正议士为之兴词俾夫司历法者罔
或二事建皇极者于焉慎思则序不愆而事不悖沴可
伏而祥可期
  律一
原尚书曰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982-0268d.png
汝听 又曰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
以和 增又曰肆觐东后恊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原周官曰太师掌六律六吕文以五声播以八音教六
诗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 礼记曰正月律中
太簇二月律中夹钟三月律中姑洗四月律中仲吕五
月律中蕤宾六月律中林钟七月律中夷则八月律中
南吕九月律中无射十月律中应钟十一月律中黄钟
十二月律中大吕 周礼注曰律吕相生者三分益一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982-0269a.png
下生者三分减一黄钟律长九寸下生林钟六月律也
 左氏传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
短长疾徐哀乐迟速高下出入周流以相济也君子听
之以平其心 尔雅曰律谓之分 孟子曰师旷之聪
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增易是𩔖谋曰圣人兴起不
知姓名当吹律听声以别其姓律者六律也 孝经援
神契曰圣王吹律有姓 原汉书曰至治之世天地之
气合以生风天地之风气正十二律定注曰律风气成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982-0269b.png
声风和乃律吕调也 增蔡邕月令章句曰律率也声
之管也上古圣人本阴阳别风声审清浊而不可以文
载口传也于是始铸金作钟以主十二月之声然后以
放升降之气钟难分别乃截竹为管谓之律律者清浊
之率法也声之清浊以律长短为制 又曰钟以斤两
尺寸中所受升合之数为法律亦以寸分大小长短为
法 扬子云曰声生于日律生于辰声以情质律以和
声声律相协而八音生宫商角徵羽谓之五声金石丝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982-0269c.png
竹匏土革木谓之八音声和音谐是谓五乐 太玄经
曰调律者度竹为管芦莩为灰别之九则之中莫然无
动寂然无声微风不起纤尘不形冬至半夜黄钟以应
 刘歆钟律书曰春宫秋律百卉必彫秋宫春律万物
必荣夏宫冬律雨雹必降冬宫夏律雷必发声 夏侯
玄辨乐论曰阮生云律吕恊则阴阳和音声适则万物
𩔖天下无乐而欲阴阳和调灾害不生亦以难矣此言
律吕音声非徒化治人物乃可调和阴阳荡除灾害也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982-0269d.png
夫天地定位刚柔相摩盈虚有时尧邅九年之水忧民
阻饥汤遭七年之旱欲迁其社岂律吕不和音声不通
哉此乃天然之数非人道所恊也 刘贶壁记曰今正
声之库有铜律三百五十六 原杨泉物理论曰听清
浊五声之和然后制为钟律取弘农宜阳县金门山竹
为管河内葭莩为灰或云以律著十二辰埋之上与地
平以灰实律中以罗縠覆律气至则灰动 增司马光
曰中和乐之本钟律乐之末 朱氏曰审音之难不在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982-0270a.png
于声而在于律不在于宫而在于黄钟
  律二
原吕氏春秋曰昔黄帝命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
西乃之昆崙之阴取竹于嶰谷以生空窍厚均者断两
节间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十二筒听凤鸣以别十
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故曰黄钟之宫是为律之
本也(注云大夏西戎国也嶰谷谷名也窍孔/也取竹与肉薄厚均者截以为管也) 淮南子
曰夔合六律调五音通八风 增六韬曰武王问太公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982-0270b.png
曰律之音声何以知三军之息胜负之决乎公曰夫律
管十二其要以五音宫商角徵羽此其正声也万物不
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可以敌金木水火各以其胜攻
之其法以天清净无露风雨云夜遣轻骑往至敌人之
垒九百步偏持律管横管当耳大呼惊之有声应管其
来甚微角管声应当以白虎徵管声应当以玄武商管
声应当以朱雀羽管声应当以勾陈五管尽不应无有
阴声当以青龙此五行之符佐胜之徵成败之动也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0982-0270c.png
原论衡曰孔子吹律自知殷苗裔 增春秋孔演图曰
丘援律吹命阴得羽之宫 原汉书曰汉家言律历者
本张苍苍好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而尤究律历 又
曰京房本姓李推律自定为京氏 增东方朔十洲记
曰武帝时西域月氐国遣使曰臣国去此三十万里国
有常占东风入律百旬不休青云干吕连月不散者阎
浮国将有好道之君 原刘向别录曰邹子在燕燕有
谷地美而寒不生五榖邹子居之吹律而温气至今名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0982-0270d.png
黍谷 晋诸公赞曰世祖时以荀勖所造律得周时玉
律以校正同荀勖奏曰中所出御府铜管律二十五具
其三具与杜夔左延年法同 增通典曰开元十七年
将考宗庙乐敕以铜律付太常而亡其九管 函史曰
宋咸平中诏学士李宗谔等科条律吕乐器诸名数为
编曰乐纂 程子曰律为自然之数乐必律以考声管
以候气是以天地之气为准非秬黍之比 又曰张载
以为声音之道通于物感蚕吐丝而商弦绝金气盛而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0982-0271a.png
木气衰此自然之符也今人求古乐以为不可知不知
有可知之理惟德器深厚者能之 淳熙中蔡元定著
律吕新书其上卷以汉志斛铭文定长九寸空围九分
积八百一十分为黄钟第一以淮南子汉前志本黄钟
之律以三律十二辰积之得一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
七为黄钟之实第二以黄钟三分为损益定生十一律
第三次十二律之实四次变律五次律生五声图六次
变声七次八十四声图八次六十调图九于是候气审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0982-0271b.png
度嘉量权衡次焉其下卷述前史书志经传疏注吕氏
春秋淮南子下至历代龠尺款识用以明造律和声均
调候气制器之事
  律三
增综和 恊律(文粹云七声无主律吕综其和辨唐六/典云恊律郎掌和六律六吕以 四时)
(之气八风/五音之节) 积黍 飞灰(唐礼乐志云始求声者以律/而造律者以黍自一黍之广)
(积而为分寸一黍之多积而为龠合一黍之重积而为/铢两此造律之本也 后历志云候气之法为室三重)
(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卑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0982-0271c.png
(而候之一气至者灰去凡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惟二至乃候灵台用竹律二十) 含少 昭华
(黄帝命伶伦断竹长三寸九分而吹以为黄钟之宫曰/含少 黄帝作律以玉为管长尺六孔为十二月音至)
(舜时西王母献昭/华之琯以玉为之) 原伶伦造 京房知(晋律历志炎/帝使羲和占)
(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伶伦造律吕大挠造甲子𨽻首/造算数容成造历 晋书京房知六律五音之数六十)
(律相生之法以上生下皆三生二以下生上皆三生四/阳下生阴阴上生阳终于仲吕而十二律毕矣仲吕上)
(生执始执始下生去灭上下相生终于南吕而六十律/毕矣夫十二律之变于六十犹八卦之变而为六十四)
(也/) 合阴阳 知风雨(太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六律合阳声也六同合阴声)
(也此十二者以铜为管转而相生黄钟为首/长九寸 文子曰风雨之变可以阴律知之) 增十二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0982-0271d.png
和 六十声(乐志云祖孝孙已定乐乃曰大乐与天地/同和者也制十二和以法天之成数号大)
(唐雅乐四武德九年诏太常少卿祖孝孙等定乐孝孙/以八十 调始黄钟终南吕迭为纲纪黄钟之律管长)
(九寸王于中宫土半之四寸五分与清宫合五音之首/也故一宫二商三角四徵五羽以十二月旋相为六十)
(声/) 王母琯 汉官尺(上详昭华注泠汉章帝时零陵/文学奚景于 道舜祠下得白)
(玉琯以为大尺相/传谓之汉官尺)
  律四
原上古建律(太史公曰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即天地二/十八宿十母十二子钟律调自上古建律)
(运历造曰度/可据而度也)张苍首律(汉书曰汉兴北平侯张苍首/律历事师古曰首谓始定也)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0982-0272a.png
律吕成乐(汉书律历志六律五声八音七始言以律吕/和五声施之八音合之成乐七者天地四时)
(人之/始也)律吕倡和(汉书云律吕倡和以/育生成化歌奏用焉) 三统相通(汉书/曰三)
(统相通故黄钟林钟太簇/律长皆全寸而亡馀分也)六爻所出(又云夫律阴阳九/六爻象所从出也)
 律通五行 律成万物(史记曰律历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气天所以成熟万物)
(也/) 立均出度(国语律所以立均出度/言钟度皆以律而均也)吹律听声(史记/王者)
(制事立法物度轨则一禀于六律律为万事根本于兵/械尤重望敌知吉凶闻声校胜负盖吹律而听声也)
 产气造计(汉书数起于一产气黄钟造计秒忽注/秒禾芒也忽起于蜘蛛丝言其微也)
天两地(艺文志大演之数五十推历偶律制器/规员矩方莫不参天两地两生数也) 声生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0982-0272b.png
于日(扬子云曰甲己为角丁壬为羽/乙庚为商丙辛为徵戊癸为宫)律生为辰(谓子为/黄钟丑)
(为大吕/之属也) 上损下益(黄钟长九寸三分损一下生林钟/三分林钟益一上生太簇三分太)
(簇损一下生南吕三分南吕益一上生姑洗三分姑洗/损一下生应钟三分应钟益一上生蕤宾三分蕤宾损)
(一下生大吕三分大吕益一上生夷则三分夷则损一/下生夹钟三分夹钟益一上生无射三分无射损一下)
(生仲吕阴阳相生自黄钟始而左旋入八/为伍其法皆用铜职在太乐太常掌之)重上生下(晋/书)
(周于十二辰在六律为阳当位自得而下生阴在六吕/则得其所行而上生阳于推算之术无重上生下之法)
(所谓律娶妻吕生子/阴阳生降律之本经) 从律不奸(礼八风从律而/不奸注奸忒也)吹律
不竞(师旷曰吾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注歌吹律也以咏八风) 还相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0982-0272c.png
为宫(礼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汢十二律递相生也还谓循环也)无有忽微(汉书/黄钟)
(为宫则太簇姑洗林钟南吕皆以正声应/无有忽微忽微细于发者谓正声无残分) 增五声之
(生于黄/钟之律)九寸之宫(或损或益以定啇角徵羽/九六相生阴阳之应也) 洛下
历法(前汉律历志曰汉洛下闳运算转历其法以律起/历曰律容一龠积八十一寸则一日之分也与长)
(相终律长九寸百七十一分而终复三复而得甲子夫/律阴阳九六爻象所从出也故黄钟纪元气谓之律律)
(法也莫不/取法焉)信都轮扇(后齐信都芳深有巧思能以管候/气为铁轮扇二十四埋地中以测)
(二十四气每一气感则一扇自/动与管灰相应若合符契焉) 荀勉造笛(晋荀勉作/新律造笛)
(二枚以调律/吕出正雅乐)吕才制尺(唐吕才制尺十二枚/长短不同与律默契) 原律居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0982-0272d.png
阴治阳 历居阳治阴(史记曰六律/为万物根本) 同律以齐远近
(汉书云虞书乃同律度量/衡所以齐远近立民信也)用铜以齐风俗(又云凡律度/量衡用铜者)
(名自名也所以同/天下齐风俗也) 应钟阳气之应(史记云应钟者阳/气之应不用事也)
黄钟阳气而出(又云黄钟者阳气/踵黄泉而出也) 大吕万物条治(又/云)
(大吕者于十二子为丑条风/居东北主条治万物而出之)太簇万物簇生(又云太簇/者言万物)
(簇生/也) 夹钟阴阳夹厕(又云夹钟者言/阴阳相夹厕也)姑洗万物洗生
(又云姑洗者言/万物洗生也) 仲吕万物尽旅(又云仲吕者言万/物尽旅而西行也)
宾阴气幼少(又云蕤宾者/言阴气幼少) 林钟万物就死(又云林钟/者万物就)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0982-0273a.png
(死气林/林然)夷则阴气之贼(又云夷则者言阴/气之贼万物也) 南吕阳气
之旅(又云南吕者言阳/气之旅入藏也)无射阳气无馀(又云无射阴气/盛用事阳气无)
(馀/也) 天地人事之纪(汉志云三统者天地人事之纪也/十一月乾之初九阳气伏地故黄)
(钟为天统律长九寸六月坤之初六阴气受任于太阳/万物生长故林钟为地统律长六寸正月乾之九三万)
(物隶通仁以养之义以行之故太簇为人/统律长八寸此三律之谓矣是谓三统)夫妇子母之
(黄钟初九律之首阳之变也因而六之以九为法得/林钟注以六乘黄钟之九得五十四也初六吕之首)
(阴之变也皆参天两地之法也注三三而九二三而六/参两之义也上生六而倍之下生六而损之皆以九为)
(法九六阴阳夫妇子母之道也注异𩔖为子母谓黄钟/生林钟也同𩔖为夫妇谓黄钟以大吕为妻也律娶妻)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0982-0273b.png
(注谓黄钟生林钟也而吕生子注/谓林钟生太簇也天地之情也) 推十二辰以生律
(汉书云夫推律生历张晏注/曰推历十二辰以生律吕也) 玉律 铜管 候四
气 应八风 辨六气 和八音 八风不奸 六气
斯辨 妙察五均 工言三统 东风入律 青云干
吕 启迪岁功 敬授人时 艺精吹管 业擅专门
 增六始为律 六间为吕 律生于前 钟生于后
 阳生于子 阴生于午 金门桴竹 玉尺调钟
原制苟乖于长短 应必失于忽微 顺阴阳而必变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0982-0273c.png
 虽风雨而不迷 增叶时日于晷度 效地气于灰
管 圆其表而合规 虚其中而通理 原黍累定而
百物信 毫釐失而千里差 审大小必均厚薄 考
长短无失毫釐 吹其断竹既叶鸣凤之音 验以飞
灰已契蚁行之次 履端于始以启三百六旬 举正
于中用定二十四气 增伶伦含少乃擅比竹之工
虞舜昭华方传刻玉之美 观四时之变刻玉纪其盈
虚 察五行之声铸金均其清浊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0982-0273d.png
  律五
原表周王褒上新定钟律表曰万物生象始于算数天
道运行基乎步术量有轻重平以权衡音有清浊恊乎
律吕是以周发听声候春冬之生杀师旷吹律知晋楚
之衰亡数始黄钟琯终仲吕还宫变徵参天两地三分
损益累黍相乘四时发敛忽微斯测皇帝治历明时推
元受命八音七始之奏五声六律之和斟酌繁简分析
节度推之以升斛正之以权衡稽之以古今覈之以经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0982-0274a.png
传 周庾信为晋阳公上玉律表曰臣闻三才既立君
臣之道已陈六位时成礼乐之功斯立故以叶和日月
测度阴阳悦豫兆民仪型万国者也伏见敕旨刋正音
律平章历象奏黄钟而歌大吕变孤竹而舞云门莫不
器取疏通声从安乐四分既明三微是定是以闻钟于
洛浦即辨声乖听铎于邯郸先知响陨二分二至行于
司历之官九变九成被于和乐之职足以动天地感鬼
神化被风俗平分寒暑岂直吟啸溪谷回翔鸾凤而已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0982-0274b.png
哉是以零陵庙前徒寻舜管始平城下空论周尺臣闻
上制其礼下习其仪君定其法臣行其事谨造玉律一
具并玉称尺斗升合等始得成功至于分粟累黍量丝
数籥实以仰禀圣规参详神思所冀节移阴管毋劳河
内之灰气动阳钟不待金门之竹而琬琰事轻般倕虑
浅不足展采成均增耀度量
增赋唐裴度律中黄钟赋曰推历生律悬法示人在寒
暑之未兆已斟酌于至神故能推一阳之生为三正之
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0982-0274c.png
始察黄钟之气煦然以升辨青帝之功微而可纪外去
涸冱之节内见发生之理具无形而有声徒明目而聪
耳得于心而不昧藏诸身而有以人事尚昧于先春天
统已彰于建子若夫众象高悬可伺察于穹天群形多
𩔖可区别于厚地虽纷纶而靡极终视听之攸记未若
竹管之用前知岁时葭灰之动罔失毫釐物之先见应
必在兹取窍厚而均者当微渺而候之是阴阳之运变
化之期易以形𨼆难以气欺懿其十一月之节十二辰
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0982-0274d.png
之首因积小以成大得出无而入有遂能以吹灰于中
动縠于口亦犹道之生一宛在阳之初九观乎穷天地
之性兴邦国之政洎纯阴之始凝导太阳之将盛何制
器之精微可验物于辽夐故曰述之者明作之者圣所
以观一管之动静效五音之邪正
  历一
原尚书曰恊用五纪其五曰历数 汉书曰历谱者序
四时之位正分至之节会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杀
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0982-0275a.png
生之实故圣王必以历数定三统服色之制又探知五
星日月之会凶阨之患吉隆之喜此圣人知命之术小
人强欲知天道坏大以为小削远以为近是以破碎而
难知 续汉书曰昔者圣人之作历也观璇玑之运三
光之作道之发敛景之长短斗纲所建青龙所躔参伍
以变错综其数而制术焉 增晋志曰昔者圣人拟宸
极以运璇玑揆天行而序景曜分辰野辨躔历敬农时
兴物利皆以系顺两仪纪纲万物者也然则观象设卦
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0982-0275b.png
扐闰成爻历数之原存乎此也 宋王涯说元曰自黄
帝迄三代之末凡二千四百十四年历凡七变汉四百
年凡四变(一云/五变)自魏晋迄隋又十六变而后魏后周六
历不与焉唐三百年历凡九变自五代之调元钦天而
历法始弊本朝自建隆迄庆元二百五十年间历十四
变上距黄帝之历凡五十八变矣夫二代之历多至八
百年少至四百年而一变者非历之差也正朔既改历
不容不变也汉历率百年一变唐历率百年三变本朝
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0982-0275c.png
历率百年而六变以其用之久近观之则法之疏密可
知矣
  历二
原世本曰容成作历(注容成黄/帝臣也) 尚书曰乃命羲和钦
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尸子曰造历数者
羲和子也 杨泉物理论曰畴昔神农始治农功正节
气审寒温以为早晚之期故立历日 汉书曰历数之
起尚矣传述颛顼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其后三
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0982-0275d.png
苗乱德二官咸废而闰馀乖次孟陬殄灭摄提失方
风土记曰自黄帝颛顼下达三王治历十有一家考课
损益各有变衰非天运之错考察意异故也 益都耆
旧传曰巴郡洛下闳汉武帝时改颛顼历更作太初历
曰后八百岁此历差一日当有圣人定之 汉书曰昭
帝用邓平所造八十一分历罢废尤疏者十七家使校
历淳于陵渠复覆太初历晦朔弦望最密日月如合璧
五星若连珠渠奏状遂用邓平历 王𨼆晋书曰张载
卷十二 第 22a 页 WYG0982-0276a.png
弟前乌程令名亢依蔡邕注明堂月令中台要解又缀
诸家历数而为历赞荀崧见赞而异之云信该罗历表
义矣 增隋律历志曰宋氏元嘉何承天造历迄于齐
末相仍用之梁武初兴用循齐旧天监中方改行宋祖
冲之甲子元历(大明/中造)陈武受禅亦无创造后齐文宣用
宋景业历西魏入关行李业兴历至周武甄鸾造甲寅
(明克逊与太/史正定新历)遂参用推步焉(马显上景/寅元历)百济行宋元
嘉历以建寅月为岁首 南史曰何承天东海剡人也
卷十二 第 22b 页 WYG0982-0276b.png
改定元嘉历改刻漏二十五箭皆从之 北史曰李业
兴撰新历自以为长于赵𢾺何承天祖冲之信都芳难
业兴五阙芳私撰灵宪历以等月大小證据甚明书未
成 唐书曰王勃聪警绝众于推步历算尤精尝作大
唐千岁历言唐德灵长千年合承周汉运历不合承周
隋短祚其论大旨云以土王者五十代而一千年金王
者四十九代而九百年水王者二十代而六百年木王
者三十代而八百年火王者二十代而七百年此天地
卷十二 第 23a 页 WYG0982-0276c.png
之长期符历之大数也 经济类编曰唐开元间太史
言麟德历浸疏日食屡不效上命僧一行更造新历梁
令瓒造黄道游仪以候七政遣太史监南宫说等于河
南北平地测日晷及极星 又曰蒙古耶律楚材以金
大明历不应制庚午元历上之蒙古主每征伐必令楚
材预卜吉凶亦自灼羊髀以符之然后行 又曰元行
授时历郭守敬等以为金虽改历止因宋纪元历微加
增益未尝测验于天况冬至者历之本而求历本者在
卷十二 第 23b 页 WYG0982-0276d.png
验气汴宋旧仪今多不恊乃与南北日官陈鼎臣等创
造仪象圭表为器凡十有三复遣监候官十四人分道
测验凡二十七所编参历法酌取中数成新历上之言
自汉以后历法经十七改创法者三十家今所考正者
凡七事所创法者五事其法视古皆密而又悉去诸历
积年月日法之傅会者一本天地自然之数可以施之
永久而无弊历上赐名曰授时颁之天下 函史曰明
吴元年刘基造戊申大统历上之历注上御历三十事
卷十二 第 24a 页 WYG0982-0277a.png
民历三十二事壬遁历六十七事灵台郎辨日月星辰
之躔次分野以占候保章正专志天文之变辨吉凶之
占挈壶正知漏孔壶为漏浮箭为刻以考中星昏明之
度上与群臣论天日月五星之行傅藻等以书传左旋
之说对上曰天左旋日月五星右转二十八宿附天不
动朕起兵来与善推步者仰观二十有三年矣夜指一
宿为主度太阴所距初几何尽一夜渐过而东非右旋
而何
卷十二 第 24b 页 WYG0982-0277b.png
  历三
增六德 五官(后汉书曰历有圣人之德六焉以本气/者尚其体以综数者尚其文以考𩔖者)
(尚其象以作事者尚其时以占往者尚其源以知来者/尚其流大业载之吉凶生焉是以君子将有兴焉咨焉)
(而以从事受命而莫之违也于太史公曰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馀 是天地神祗物𩔖之官)
(是谓五官/各司其序) 舆棺 佩印(隋志曰张宾历既行刘孝孙/与冀州秀才刘焯并称其失)
(宾有宠于高祖二人竟以他事斥逐宾死孝孙仍直太/史累年不调寓宿观台乃抱其书弟子舆棺来诣阙下)
(伏而恸哭执法拘以奏之高祖异焉以问国子祭酒何/妥妥言其善即日擢授大都督遣与宾历比较短长)
(又曰隋文帝时张胄元直太史参议律历时辈多出其/下太史令刘晖等甚忌之然言多不中及太子新立刘)
卷十二 第 25a 页 WYG0982-0277c.png
(焯上皇极历驳正胄元之短太子颇嘉之焯为太学博/士负其精博志解胄元之印官不称意称疾而归旧唐)
(书曰张胄元佩印而沸/腾刘孝孙舆棺而恸哭) 千岁 万年(上详历二安庆/元五年临 进)
(士侯堂校写万/年历十七卷) 和六气 恊三光(张曲江集云洛下/闳极其数而知来)
(耆旧传尚其占而示后下恊黄钟/上稽元象以和六气以恊三光)
  历四
原黄帝造(后汉律历志云黄帝造历元起辛卯而颛顼/用乙卯虞用戊子夏用丙寅殷用甲寅周用)
(丁巳秦用乙卯汉作/太初历元以丁丑)容成作(详历/二) 正岁年(周礼太史/正岁年次)
(以序事颁于/官府都鄙)覈晷度(宋元嘉起居注云尚书郎乐/询以为治历之官当覈晷度) 明
卷十二 第 25b 页 WYG0982-0277d.png
时度(太史公曰尧历羲/和之官明时正度)揆天行(洪范五行传曰历者圣/人所以揆天行而纪万)
(国/也) 正节气 审寒温(并详/历二) 阳历 阴历(汉书云先/藉半日名)
(曰阳历不藉名曰阴历所谓阳历者/先朔月生阴历者朔而后月乃生) 天地之纪(汉书/云历)
(者天地/之大纪)帝王之司(后汉书曰若夫用天因地揆时施教/颁诸明堂以为明极者莫大乎月令)
(帝王之大司备矣/天下之能事毕矣) 治历明时(易云君子以/治历明时)治历改元
(杜预奏事云自黄帝已/来治历改元永以为制) 底日(日官以底/日底致也)考步 历正
(少皞官凤鸣/氏历正也)司历(哀公十二月螽仲尼曰火伏而后蛰/者毕今火犹西流司历过也火伏十)
(月/) 五家历(五行传云五家之历多/疏阔颛顼历为微近)六家历(蔡邕议云/黄帝颛顼)
卷十二 第 26a 页 WYG0982-0278a.png
(夏殷周鲁/凡六家历) 三统历(汉书刘歆/作三统历)四分历(续汉书云章帝/徵能历术者为)
(四分/之历) 太和历(魏略云推步弦望/朔晦为太和历) 景初历(魏志景初/元年黄龙)
(见有司奏改太/和历为景初历) 乾象历(吴志云孙权黄武二年/改四分历用乾象历) 四
时成岁(尚书咨汝羲暨和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历数在躬(又曰天之历/数在尔躬)
黄帝不死(黄帝合历而不死始/终无穷故曰不死)重黎惇曜(尧/命) 日御不
(诸侯有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宿离不忒(无失/经纪) 秦推五胜(五行/相胜)
汉习秦正 唐都分天部(汉书云治历者凡二十馀人/方士唐都分天部注曰谓分)
(二十八宿为/长短之度也)洛下算转历(又云巴郡洛下/闳运算转历) 正分至之
卷十二 第 26b 页 WYG0982-0278b.png
节 考寒暑之实(并详/历一) 小学太史之职(汉书云夫推/历生律制器)
(规圆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探赜钩深莫不用焉纪/行于一衍于万其术在算为天下小学职在太史羲和)
(掌/之)少皞凤鸟之官(详/上) 增日者 历生(六典云置历/生三十六人)
高丽请颁历(武德/七年)吐浑请颁历(正观/十年) 察纪律之行
观运机之动 原星辰之迭中 寤晷景之长短(徐干/中论)
 天旨裁其纪纲 日官考其精要(张说/贺表) 包万象以
为法 齐七政以立元 测土箭以候气 审朓朒以
定朔 明九道以步月 校迟速以推星 考黄道之
卷十二 第 27a 页 WYG0982-0278c.png
邪正 辨天势之升降(晋显德二年/学士王朴奏) 中星正则天运
可求 分至定则日行可准
  历五
原表梁简文帝谢赐新历表曰五司告肇万寿载光琯
叶璧轮庆休宝历班和布政悬阙徇道式弘敬授之典
载阐浃辰之教 又谢赐新历表曰璇籥环玑凤司肇
律观斗辨气玉琯移春万福维新尅固天保 梁沈约
谢赐新历表曰窃惟观斗辨日驭生为本审时分地稼
卷十二 第 27b 页 WYG0982-0278d.png
政莫先何则胜杀无舛拘忌之理难忽珠璧有徵礼节
之原攸序 王僧孺谢历表曰窃以龙驭不爽靡见侵
薄凤职是司曾无昃朓璧联珠灿轮映阶平义实明时
事惟均政固以先天候其馀始执杓验其平分九瀛仰
化万宇依朔 增宋王安石谢赐历日表曰清台课历
肇明一岁之宜列郡仰成钦布四时之事窥文切忭拜
赐为荣躬包历数政顺玑衡齐日月之照临体乾坤之
阖辟考观星度远存尧象之明推步大端犹存夏时之
卷十二 第 28a 页 WYG0982-0279a.png
正尽俯仰察观之理槩裁成辅相之宜岁事备存诏文
偕下先天诞告间无杪忽之差率土逢占验若节符之
合敢不恭承睿旨顺考时行赞圣神化育之功极天人
和同之效奉而行政期不戾于阴阳推以治人庶克跻
于富寿 苏轼谢赐历日表曰迎日推策虽曰百王之
常后天奉时惟我二后之德伏读诏旨灼知圣心伏以
嗣岁将兴旧章毕举三朝受海内之图籍七月陈王业
之艰难冬有祁寒知民言之可畏阳居大夏识天道之
卷十二 第 28b 页 WYG0982-0279b.png
至仁故于颁朔之初更下布新之诏恭惟视民如子以
国为家振廪劝分人自忘于艰岁消兵去杀天必报之
丰年敢不省事清心贵农时之不夺思患预备期岁计
之有馀
原启梁庾肩吾谢历日启曰凌渠所奏弦望既符邓平
之言锱铢皆合登台视朔睹云物之必书拂管移灰识
权衡之有度初开卷始暂为春留未览篇终便伤冬及
徘徊厚渥比日为年
卷十二 第 29a 页 WYG0982-0279c.png
增序唐穆宗长庆宣明历序曰累圣缵绪必更记历推
体元居正之道彰敬授维新之法感易象之随时怀礼
经之听朔爰命太史洎乎畴人候望于清台论思于别
殿究微妙考休祥观浑仪以见天心视圭景而知日至
则八卦之气不杂百工之职允釐 张说序曰开元十
有三祀诏沙门一行上考黄颛夏商周鲁五王一侯之
遗式下集太初至于麟德二十三家之众议比其同异
课其疏密振古未探之象必发挥于神算大钧不测之
卷十二 第 29b 页 WYG0982-0279d.png
气尽覼缕于天聪更审晷度之长短度星间之广狭绳
九道之朓朒纠五精之进退参大衍天地之数综八卦
六爻之序一辙于文王也覆春秋交蚀之辰研九畴五
纪之奥同符于孔子也杼轴万象优柔四载臣说奉诏
金门成书册府纬合编次勒成一部名曰开元大衍历
经七章十卷长历五卷历议十卷立成法天竺九执历
二卷古今历书二十四卷略例奏草一卷凡五十二卷
所以贯三才周万物穷术数先鬼神称制曰者即圣人
卷十二 第 30a 页 WYG0982-0280a.png
顾访之旨摽谨按者是历家进对之词盖中黄之宝符
大紫之神器也谨以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
皇雄成纪之辰当一元之出符献万岁之新历(唐明皇/以八月)
(五日/生)
  阴阳一
原负抱 德刑(老子曰物负阴而抱阳养董仲舒曰阳/为德常居大夏生育长 阴为刑常居)
(大冬积于虚空不用之地/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 不争 相得(冬夏不争阴/阳之和 礼)
(云阴阳/相得) 增阴闭 阳开(甘泉赋云帅尔阴闭霅然阳/开晋灼曰帅聚也霅散也)
卷十二 第 30b 页 WYG0982-0280b.png
 乖行 愆候(夏商之衰阴阳乖行愆唐书曰张廷圭/开元初上疏顷阴阳 候五榖失稔关)
(辅尤/剧)
  阴阳二
原愆阳(冬/暖)伏阴(夏/寒) 增博施 不专(顺帝梁后云夫阳/以博施为德阴以)
(不专/为义) 原五月交(月令五月阴/阳交死生分)三合生(榖梁传云独阴/不生独阳不生)
(独天不生三/合然后乃生) 羲和之官(阴阳家流出于羲和之官敬/授人时拘者为之则牵于禁)
(忌泥于/小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冲气为和(老/子)阴阳为炭(万物/为铜)
(文/𨕖) 增方圆动静(律历志曰阳以圆为形其性动阴以/方为形其性静动者数三静者数一)
卷十二 第 31a 页 WYG0982-0280c.png
推移利用(春夏秋冬阴阳之推移也时之长短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 得
奇得耦(阳为奇阴为耦昼属阳夜属阴昼得奇夜得耦/奇单故日得一耦拆故夜得二盖上半夜为今)
(日下半夜为明/日故夜得二也) 乍热乍寒(夏秋之交冬春之交多乍/热乍寒者阴阳之所争也)
(阴战阳阳不能胜则成寒阳荡阴阴回避则/成暑及阴阳既盛则寒暑自有常而不易矣) 为日为
(淮南子曰积阴之热气生火火/为日积阳之寒气生水水为月) 阳主阴佐(董仲舒/策天使)
(阳出布于上而主岁功使阴伏于下而时出佐阳阳不/得阴之助亦不能独成岁功阴以成岁为名此天道也)
日主月宗(淮南子曰日者阳/之主月者阴之宗) 阳而阜生 阴而肃杀
(刘禹锡天论云阳而阜生阴而肃杀天/之能也阳而萟𣗳阴而揫敛人之能也) 原一阴一阳
卷十二 第 31b 页 WYG0982-0280d.png
之谓道(易/)相生相化以为功
  五行一
增尚书洪范曰天锡禹洪范九畴初一曰五行一曰水
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
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
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尚书大义曰水火者百姓
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
资生也是为人用 尚书正义曰五行即五材也言五
卷十二 第 32a 页 WYG0982-0281a.png
者各有材干也谓之行者若在天则五气流行在地则
世所行用也 左传曰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谁能去兵 前汉律历志曰恊之五行则角为木商为
金徵为火羽为水宫为土 唐志曰五行之为物其见
象于天为五星分任于地为五方行于四时为五德禀
于人也为五常播于音律为五声发于文章为五色而
总其精气之用为五行 淮南子曰水生木木生火火
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子生母曰义母生子曰保子母相
卷十二 第 32b 页 WYG0982-0281b.png
得曰专母胜子曰制子胜母曰困
  五行二
原左传曰陈水属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今火出而
火陈逐楚而建陈也注陈颛顼之后故为水属火畏水
故为之妃 汉书曰左传云有星孛入于大辰西及汉
梓慎曰星孛于汉水祥也卫颛顼之墟其星为大水水
火之牡也其以丙子若壬午作乎水火所以合也 又
曰左传昭公八年楚师灭陈史赵曰五年陈将复封颛
卷十二 第 33a 页 WYG0982-0281c.png
顼以水王陈其族也今兹岁在星纪后五年在大梁大
梁昴也金为水宗得其宗而昌 增唐文粹曰岑羲为
敬晖等论武氏表帝王之历数必应乎五行水盛则火
衰木衰则金盛天地之运必合乎四时春往则夏来暑
退则寒集则知五行之数帝王不可违违之则宗社不
安生人不理四时之序天地不能变变之则霜露不均
水旱交错
  五行三
卷十二 第 33b 页 WYG0982-0281d.png
增更王 为本(家语曰古之王者易代改号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终始相生亦蒙其宜是以太)
(皞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 礼运云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 三辰
 五化(淮南子曰木生于亥壮于卯死于未三辰皆木/也火生于寅壮于午死于戌三辰皆火也土生)
(于午壮于戌死于寅三辰皆土也金生于巳壮于酉死/于丑三辰皆金也水生于申壮于子死于辰三辰皆水)
(也化素问云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 金曰审平水曰静顺谓之五化) 虚实 始终
(水性纯冷而有温谷之阳泉火体宜炽而有萧江之寒/焰石入水则沉而南海有浮石之山木入水则浮而南)
(海有沉水之木此虚实之相反也次七略邹子有终始/五德言土德不胜木德继之金德 之火德次之水德)
(次/之)
卷十二 第 34a 页 WYG0982-0282a.png
  五行四
原水火妃(详五/行二)水火壮(详五/行三) 金为水宗(详五/行二)火为金
(汉书云火为金病金畏于/火阳气胁水金水之气) 汨陈五行(尚书箕子乃/言曰汨陈五)
(行注曰/汨乱也)羞用五事(汉书五行志云经曰羞用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尚)
(书羞/作敬) 震东为木(汉书曰震在东/方为春为木)兑西为金(又云兑在/西方为秋)
(为/金) 离南为火(又云离在南/方为夏为火)坎北为水(又云坎在北/方为冬为水)
金木之气易变(又云春与秋日夜分寒暑平/是以金木之气易以相变)水火之气
不得(又云上失威仪则有强臣/为害水火之气不得也) 逆天时水不润下(汉/书)
卷十二 第 34b 页 WYG0982-0282b.png
(简宗庙不祷祠废癸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弃法律火不炎上(又云弃法律/逐功臣杀太)
(子以妾为妻/则火不炎上) 有奸谋木不曲直(又云田猎不宿饮食/不享出入不节及有)
(奸谋则木/不曲直)轻百姓金不从革(又云好战攻轻百姓饰城/郭侵边境则金不从革)
 废正作淫火不明 诛罚绝理厥灾水(并京房/易传) 肃
时雨若 又时𤾉若 哲时燠若 谋时寒若 圣时
风若 狂恒雨若 僭恒旸若 豫恒燠若 急恒寒
若 蒙恒风若(并尚/书)
  岁一
卷十二 第 35a 页 WYG0982-0282c.png
增释名曰岁越也越故限也年进也进而前也 原易
曰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庄子曰四时殊气故岁成
增袁子正语曰岁在申酉乞浆得酒岁在辰巳嫁妻买
子夫盛衰更代丰荒相半天之常道也
  岁二
增受会 质成(周礼曰天官太宰之职岁终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会 礼王制曰司会以)
(岁之成质于天子/冢宰斋戒受质) 烛转 斗移(杜甫诗云三岁如转/烛 又云一别星桥)
(夜三移/斗柄春)
卷十二 第 35b 页 WYG0982-0282d.png
  岁三
原夏曰岁 殷曰祀 周曰年 虞曰载(并尔/雅) 嗣岁
(诗云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祈岁(淮南子云以冬至数/至来岁正月朔日五)
(十者民食足不满五十日日减/一升有馀益一升为祈岁也) 增日周(汉志曰日日/行一度积三)
(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周天一匝名曰岁)星行(尔雅曰夏曰岁注/取岁星行一次也) 岁朝
(郑康成曰自正月/尽四月为岁之朝)岁夕(九月至十二/月为岁夕) 间岁(隔一/岁也)旬岁
(言岁满也若十/日之为一旬也) 原岁数举(春秋元命苞云冬至百八/十日春夏成夏至百八十)
(日秋冬成合为三百六十/日岁数举注曰举犹备也) 备岁事(易乾凿度云岁三/百六十日而天气)
卷十二 第 36a 页 WYG0982-0283a.png
(周八卦用事各四/十五日而备岁事) 增观治象(周礼天官云小宰赞冢/宰受岁会岁终则令群)
(吏致事正岁帅治官之属而观治象之/法徇以木铎曰不用法者国有常刑) 制国用(礼王/制云)
(冢宰制国用必于岁秒五榖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大/小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原天子迎岁(淮南子云冬至日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后益占岁(世本云/后益作)
(占岁/之法) 鸠为岁候(淮南子注云/鸠布榖也)叶落知岁(又云见一叶/之落知岁之)
(将/暮) 献岁发春(楚辞云献岁发春兮顾/我南征注云献进也)开春发岁(又云/开春)
(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 数将几终岁且更始(礼记云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
(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 载成万物终始之道(白虎/通) 天行不信
卷十二 第 36b 页 WYG0982-0283b.png
莫能成岁(吕氏/春秋) 三岁而改节 六岁而一衰(淮南子/云太阴)
(治春则欲行仁惠温良治夏则欲布施鲜明治秋则欲/修备缮兵治冬则欲猛毅坚强三岁而改节六岁而一)
(衰十二岁/而一荒) 岁在甲曰阏逢(尔雅曰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
(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元黓在癸曰昭阳) 在寅
曰摄提格(又云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
(恊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荗/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 月阳(月/在)
(甲曰毕在乙曰橘在丙曰修在丁曰圉在戊曰厉在/己曰则在庚曰窒在辛曰塞在壬曰终在癸曰极)
  闰一
卷十二 第 37a 页 WYG0982-0283c.png
增左传曰积分而成月者也 汉律历志孟康注云天
终数九地终数十穷终也言闰月亦日之穷馀故取二
终之数以为义 汪氏曰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
之一绕地左旋常一日一周而过一度日行一日亦一
周在天为不及一度积至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
而与天会为一岁月一日不及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
七积三百五十四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四十八而
与日会者十二为一年大率三百六十日为常数一岁
卷十二 第 37b 页 WYG0982-0283d.png
多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分为二十四气
是为气盈而昼夜长短节气寒暑于是定焉一年少五
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五百九十二分为十二月是为朔
虚而晦朔弦望于是定焉积气之有馀就年之不足而
后有闰三年一闰尚馀三日有奇五年再闰则少五日
有奇积十九年闰在十二月则气朔分齐是为一章大
率三十二月则有闰闰前之月中气在晦闰后之月中
气在朔若历不置闰则晦朔弦望皆非其正昼夜平分
卷十二 第 38a 页 WYG0982-0284a.png
不在春秋之中而寒暑反易矣
  闰二
增汉志曰春秋用鲁历周道衰天子不能班朔鲁历不
正以闰馀一之岁为蔀首 唐志曰元始历以为十九
年七闰皆有馀分是以中气渐差据浑天二分为东西
之中而晷景不等二至为南北之极而进退不齐更因
刘洪纪法增十一年以为章岁而减闰馀十九分之一
后代历家皆因循元始而损益或差
卷十二 第 38b 页 WYG0982-0284b.png
  闰三
原正时 移气(闰以正时/气逐闰移) 增积分 成化(上详闰一/汉朱浮传)
(云五年再闰天道乃备天地之/灵犹五载以成化况人道乎) 非常月 无中气(公/羊)
(传曰闰月者何以谓之天无是月非常月也北文士传/曰陆续字公纪作浑天说曰闰月无中气而 斗斜指)
(两辰之间所以/异于他月也)
  闰四
原非礼 不悖(文公元年闰三月非礼也归馀/于终事则不悖合在僖公末年) 增大
备 小备(后汉张纯传云三年一闰天/气小备五年再闰天气大备) 原不告朔(闰/月)
卷十二 第 39a 页 WYG0982-0284c.png
(不告朔非礼也不告闰朔弃/时政也其将何以为国哉)匪乖期(于积/闰) 增迂龙辔
(李贺乐词云帝重光年重时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琯灰剩飞今岁何长来岁迟羲氏和氏迂龙辔)
年光(方平云幕幕复苍苍微和傍早阳忌寒春已尽待/闰月犹长柳变原非雨花迟岂为霜自兹延圣历)
(不必驻/年光) 原岁馀为闰(汉书音义云/岁之馀为闰)易穷为闰(汉书云/天数二)
(十有五地数三十易穷则变故/为闰法天终数九地终数十) 闰以起纪(春秋元命/苞曰三年)
(闰以起纪案宋均云纪法也/三年加以一闰以成岁也)闰以正时(又曰二年一朔/不告朔非礼也)
(夫闰正时以作事厚/民生之道枢机是在) 四岁一定(尚书曰曰月不可离/故得闰馀为定注曰)
(闰共也四岁合/一月为定也)五岁再闰(易云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孔疏云)
卷十二 第 39b 页 WYG0982-0284d.png
(以法象天道归残聚馀分而成闰也五岁再闰者凡前/闰后闰相去大略三十二月在五岁之中故五岁再闰)
 归馀于终(左传云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馀于终履端于始序则不愆举正于)
(中民则不惑归馀/于终事则不悖)归奇于扐(详/上) 闰月非常(郑元注礼/记云闰月)
(非常/月也)闰月不告(公羊传云闰月不告朔曷/为不告朔天无是月也) 诏王居门
(周礼云闰月太史诏王居/门中终月门谓路寝门也)阖门左扉(礼记云闰月天子/居明堂无室位则)
(阖门左扉/立于其中) 增中朔大小(贾氏曰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一年之内有二十四气正月)
(立春节雨水中至十二月小寒节大寒中皆节气在前/中气在后节气有入前月法中气无入前月法中气匝)
(则为岁朔气匝则为年中朔大小不齐/不置闰则中气入后月故必正之以闰)行度疏密(晋律/历志)
卷十二 第 40a 页 WYG0982-0285a.png
 (云武帝元封更造太初历校中朔所/差以正闰分课中星行度以考疏密) 原附日之馀(闰/月)
 (者附日之馀日积/分而成于月也)馀分之月(说文曰馀分之/月五岁再闰) 闰者日
 之馀(尚书考灵曜注云日岁周天为十二月月一岁/不尽周天十九分次之七故闰者日之馀也)
 者阳之馀(白虎通云月有闰馀何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岁十二月日过十二度故三年)
 (一闰五年再闰明阴不足阳/有馀也故谶曰闰者阳之馀) 黄帝起消息正闰馀(史/记)
 羲和以闰月定四时(尚书云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闰五
 增赋唐张季友闰赋曰于是太史授事羲和敬理以日
卷十二 第 40b 页 WYG0982-0285b.png
 系月积三年而成原始要终岂周月而已天时由之而
 式叙国令于焉而合轨春生夏长不失其常东作西成
 孰知所以雪应冬而絮落云识夏而峰起秋之夕湛露
 为霜春之朝坚冰为水岂不以律之克中闰之匪虚以
 风以雨兮各得其序曰寒曰燠兮无悖于初哉
 
 
御定渊鉴𩔖函卷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