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百七十九 第 1a 页 WYG0900-0711a.png

太平御览卷八百七十九
宋 李昉等 撰
咎徵部六
昼昏 阴 旱
寒 疫
昼昏
尔雅曰阴而风为曀
卷八百七十九 第 1b 页 WYG0900-0711b.png

太子喜出奔
续汉书曰献帝时白昼晦董卓拥兵发帝陵
晋书曰魏高贵乡公时司马景王讨毌邱俭大风晦暝
行者倾伏刘向以为正昼而暝阴制阳臣制君之象俭
败见诛
又曰晋元帝时京都昼昏风云并起时公室卑弱
卷八百七十九 第 2a 页 WYG0900-0712a.png

又孝武时大风晦暝其后诸侯违命干戈内侮
崔鸿十六国春秋曰前秦苻坚时大风从西来俄而晦
暝恒星皆见后为安石所败
又曰南燕慕容超太上四年超祠南郊大风暴起天地
昼昏至七年超为刘裕所灭
宋书曰孝武时竟陵王诞镇广陵将入城昼晦后以反见
杀
卷八百七十九 第 2b 页 WYG0900-0712b.png

晦暝俄子勋被杀
隋书曰梁元帝承圣中日昼昏天地昏暗明年为西魏
所执遇害
阴
不见日月贺欲出光禄大夫夏侯胜当车谏曰天久阴
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欲何之贺怒縳胜以属吏
卷八百七十九 第 3a 页 WYG0900-0712c.png

世以为泄语安世实不泄召问胜胜上洪范五行傅曰
皇之不极厥罚常阴时则下人有代上者恶察察言故
云臣下有谋光安世闻之大惊以此益重经术士后数
日卒共废贺此常阴之明效也
晋书曰吴孙亮时沉阴不雨三十馀日时将诛孙綝谋
泄綝以兵废亮
又曰孙皓时久阴不雨太史奏将有阴谋皓惊惧时陆
卷八百七十九 第 3b 页 WYG0900-0712d.png

崔鸿十六国春秋曰前秦苻坚时久阴不雨俄而姚苌
废
隋书曰文帝开皇末久阴不雨是时独孤皇后与杨素
谋废太子为庶人而后杀之立晋王广为太子
唐书曰睿宗先天二年四月阴至六月一百馀日至七
月三日诛窦怀贞等十七家方晴
旱
卷八百七十九 第 4a 页 WYG0900-0713a.png

礼记檀弓下曰岁旱穆公召县子而问然(然之言/焉也)曰天
久不雨吾欲曝尪而奚若(尪者面向天冀/天哀而雨也)曰天则不雨
而曝人之疾子虐毋乃不可乎(尪疾人之所/哀曝之是虐)然则吾欲
曝巫而奚若曰天则不雨而望之愚妇人于以求之毋
乃已疏乎徙市则奚若曰天子崩巷市七日诸侯薨巷
市三日为之徙市不亦可乎(徙市者庶民之丧礼也今/徙市是忧戚于旱若丧也)
卷八百七十九 第 4b 页 WYG0900-0713b.png

尪何为天欲杀之则如勿生若能为旱焚之滋甚公从
之是岁饥而不害
又昭公时郑大旱使屠击有事于桑山(有事/祭也)斩其木不
雨子产曰有事于山艺山林也(艺养护/令繁殖)而斩其木其罪
大矣夺之官邑
春秋考异邮曰旱之言悍也阳骄蹇所致也
春秋繁露曰水干土则大旱
卷八百七十九 第 5a 页 WYG0900-0713c.png

有危亡之心而下有悲愤之气外结大国娶于齐以为
夫人后比二年天子使大夫来聘桓上得天子之意下
得大国之心则有亢阳之心以御臣下兴邢邱之役以
劳百姓则臣
又曰鲁宣公十年秋大旱是时公与齐伐莱夫伐国亢
阳节也师徒百姓所不欲也故应是而大旱也
又曰旱所谓常阳不谓常阳而谓旱者以旱为灾也旱
卷八百七十九 第 5b 页 WYG0900-0713d.png

暴虐于下兴师旅动众劳民以起城邑臣下悲怨而心
不从故阳气盛而失度故旱灾应也
物理论曰阳盈而过故致旱
家语曰景公问孔子曰旱如之何孔子曰凶年则乘驽
马力役不兴驰道不脩(驰道君祈/所行道)祈以币玉(君所祈请/用币及玉)
(不用/牲也)祭祀不县(不县不/作乐也)祀以下牲(当用太牢/者用少牢)此贤君自
贬以救民之礼也
卷八百七十九 第 6a 页 WYG0900-0714a.png

又曰共和十年大旱火焚其屋伯和篡位立收又火旱
其年周厉王奔彘而死立宣王
又曰鲁庄公三十年冬不雨是岁一年三筑台于郎夏
筑台于薛秋筑台于秦
又曰僖公二年三月春夏不雨庄公夫人与公子庆父
淫而弑二公国人攻之庆父桓公子庄公弟二公谓子般
卷八百七十九 第 6b 页 WYG0900-0714b.png

汉书曰襄公五年秋大雩先是宋鱼石奔楚楚伐宋取
彭城以封鱼石八年九月大雩时作三军季氏盛二十
八年八月大雩晋使荀吴齐使庆封来聘是夏邾子来
朝襄公有亢阳自大之应
又曰昭公三年八月大雩公居丧不哀亢阳失众之应
六年九月大雩先是莒牟夷以三邑来奔莒怒伐鲁亢
阳动众之应
卷八百七十九 第 7a 页 WYG0900-0714c.png

七月大雩旱甚又雩刘歆以为时君与季氏有隙昭公
伐季氏为季氏所败出奔齐
又曰惠帝五年夏大旱江河水少溪谷绝先是发男女
十四万人城长安
又曰文帝立是秋大旱其年济北王兴居反伏诛五年
春天下大旱匈奴入上郡云中烽火通长安三将军周
亚夫刘礼徐厉等出兵
卷八百七十九 第 7b 页 WYG0900-0714d.png

将军出匈奴元朔五年春大旱是岁六将军众十馀万征
匈奴元狩三年夏大旱是岁发天下吏伐棘上林穿昆明
池天汉中频大旱是年三将军征匈奴李陵没征和元年
夏大旱闭长安城门大
又曰宣帝本始三年夏大旱东西数千里先是五将军二
十万众征匈奴赵充国等为将
续汉书曰和帝时夏旱伤苗稼其年武陵蛮陬叛寇金城
卷八百七十九 第 8a 页 WYG0900-0715a.png

吏
又曰桓帝时京师旱郡国饥疫人相食明年皇后崩梁
冀用事尤甚
又曰献帝兴平元年秋三辅旱人相食白骨委积郭汜
攻李傕矢及御前李傕逼乘舆幸其营垒
魏志曰有白毛玠出见黥面反者其妻子没为官婢玠曰使天
不雨盖此也太祖大怒收玠付狱大理钟繇诘玠曰急当阴
卷八百七十九 第 8b 页 WYG0900-0715b.png

晋书曰武帝太始八年五月旱是时帝纳荀勖邪说留
贾
并在散职
又曰太始十年四月旱去年秋冬采择卿校诸葛冲等女
五十馀人入殿简选又取小将吏女数十人母子号哭
于宫中声闻于外行人悲酸是使积阴生阳之应
又曰永宁元年春夏郡国旱是年三王讨赵王伦六旬
卷八百七十九 第 9a 页 WYG0900-0715c.png

又曰怀帝永嘉初大旱河洛江汉皆可涉是年东海王越
归京都遣兵入京收中书令缪播杀之又刘元海石勒
王弥之徒贼害百姓流血成川
又曰元帝时夏大旱是时王敦有石头之变二宫陵辱
大臣诛死
王隐晋书曰悯帝建兴四年丞相府督军令史淳于伯
刑
卷八百七十九 第 9b 页 WYG0900-0715d.png

是时烈宗仁恕信任会稽王道子亦舒缓之应
又曰隆安二年冬旱且寒甚四年夏五年秋旱时孙恩
作乱桓元疑贰内外骚动兵革方兴
又曰太元二十年冬无雪亦犹春秋之无冰恒燠之罚
也是时任会稽王道子纵酒宴乐不恤政事舒缓之应
也
宋书曰孝武时频年大旱人饥死者十有六七时帝造
卷八百七十九 第 10a 页 WYG0900-0716a.png

梁书曰武帝时大旱米斗五千文人多饿死时与魏交
兵前后连年百姓劳弊
魏书曰静帝天平元年诸州大旱人多流散是岁齐神武
与魏战于沙苑死者数千人
战于北邙死者数万
隋书曰北齐文宣天保年夏大旱时大发卒筑长城四
卷八百七十九 第 10b 页 WYG0900-0716b.png

三台穷极侈丽不恤百姓
又曰后主河清二年夏大旱突厥二万众毁长城寇恒
州内外肃严
又曰隋炀帝时大旱人疫死死人如山明年杨玄感反
于时群盗蜂起天下离叛之应又发卒百馀万筑长城
百姓失业至八年天下旱百姓流亡时发四海兵亲征
高丽六军冻馁死者十八九至十三年天下大旱时郡
卷八百七十九 第 11a 页 WYG0900-0716c.png

管子曰春不收枯骨朽胔伐枯木而去之则夏旱至矣
民皆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在高山广泽寡人欲赋敛
以祠灵山可乎群臣皆莫对者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
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毛发天不雨发将
枯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吾欲祠
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伯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
卷八百七十九 第 11b 页 WYG0900-0716d.png

雨乎祠之何益景公曰今为之奈何晏子曰君试避宫
殿曝露与山河共忧其幸而雨景公即出曝露三日天
果大雨
隋巢子曰幽厉之时天旱地拆
尸子曰汤之救旱也素车白马布衣身婴白茅以身为
牲当此时也弦歌鼓舞者禁之
韩子曰晋平公使师旷奏清徵师旷曰清徵不如清角
卷八百七十九 第 12a 页 WYG0900-0717a.png

恐有败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愿遂听之师旷不
得已而鼓之一奏之有云从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风至大
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坐者散走平公恐惧伏于室晋
国大旱赤地三年公之身遂病焉
师旷占曰岁旱旱草先生旱草者蒺藜也
京房别对灾异曰久旱何人君无施泽惠利于下人则
旱不救即蝗虫害榖人君亢阳暴虐兴师动众下人悲怨
卷八百七十九 第 12b 页 WYG0900-0717b.png

若夏大旱则雩祠之以素车白马布衣以身为牲或云
诛谗佞之臣于市则三日之内雨降于天矣
说苑曰汤之时大旱七年百川竭煎沙烂石于是使人
持三足鼎祀山川教之祝曰政不节耶使民疾耶苞苴
行耶
黄帝占书曰日中三足乌见者大旱赤地
寒
卷八百七十九 第 13a 页 WYG0900-0717c.png

洪范五行傅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罚恒寒
史记曰秦始皇九年四月大寒人冻死时嫪毒及大臣
二十人馀车裂以殉夷灭宗族迁四千馀家于房陵
晋书徵祥说曰大兴四年冬大寒民冻死是时王敦肆
乱天子弗能禁
魏书曰静帝武平年二月大寒人畜冻死
疫
卷八百七十九 第 13b 页 WYG0900-0717d.png

后汉书曰安帝元初六年夏大疫疫者邪乱之气所生延
光
又曰桓帝元康元年正月京都大疫二月九江庐江又
疫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大疫至二十五年禅位于魏
晋书曰魏文帝黄初四年三月越许大疫死者数万人
又曰明帝青龙二年四月大疫蜀相诸葛亮出斜谷卒
于渭南又青龙三年正月京师大疫
卷八百七十九 第 14a 页 WYG0900-0718a.png

卷八百七十九 第 14b 页 WYG0900-0718b.png

太平御览卷八百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