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百十一 第 1a 页 WYG0899-0389c.png

太平御览卷七百十一
宋 李昉等 撰
服用部十三
箱 巾箱
笥 笈
火笼
箱
卷七百十一 第 1b 页 WYG0899-0389d.png

汉武帝内传曰帝崩时遗诏以杂道书四十卷置棺中
至延康二年河东功曹李及入上党抱犊山采药于岩
室中得此书盛以金箱卷后题日月是武帝时河道太
守张纯以箱及书奏上之武帝时左右见之涕泣曰此
是帝崩时殡殓物宣帝怆然以书付茂陵安合如故
晋陆云与兄机书一曰行曹公器物有书箱五枚想兄
识彦高书箱甚似之
卷七百十一 第 2a 页 WYG0899-0390a.png

此五岳真形图昨青城诸仙就我求今当付之
宋书曰元凶劭弑逆南阳公主见女巫严道育云天神
当赐符应时主夕卧见流光相随状若萤火遂入巾箱
化为双珠圆青可爱因是巫蛊而败
齐书曰衡阳王钧常手自细书写五经部为一卷置于
巾箱中以备遗忘侍读贺玠问曰殿下家自有坟索复
卷七百十一 第 2b 页 WYG0899-0390b.png

阅易且一更手写则永不忘诸王闻而争效为巾箱五
经自此始
世说曰盛法济者义兴人其儿年二十得病经年有神
来语言床席不净神何处得坐曰有漆巾箱甚净神何
不入中因内新果于箱中觉有声以箱盖覆之于是便
闻箱中动摇即以衣传之可以五升米重而病愈
卷七百十一 第 3a 页 WYG0899-0390c.png

笥
说文曰簟笥饭及衣之器也
尚书曰惟衣裳在笥
东观汉记曰上问第五伦卿为市椽人有遗卿母一笥
饼卿从外来见之夺母笥探口中饼出之伦对曰实无
此众人以臣愚蔽故为生此语
东观汉记曰上闻王郎将军至复惊去冯异进笥麦饭
卷七百十一 第 3b 页 WYG0899-0390d.png

续汉书曰世祖微时系南鸣市狱吏以一笥饭与之
吴越春秋曰越以文笥七枚献吴王
西京杂记曰宣帝以琥珀笥盛身毒宝镜
妆具时有识者窃言苇方笥郡国献箧也今珍用天下
皆当有罪谳于理官也后党锢皆谳廷尉人名悉入方
苇笥中斯为验矣
卷七百十一 第 4a 页 WYG0899-0391a.png

世用之更治笥平子为德主簿故为之铭也
笈
说文曰扱同笈驴上负也
风俗记曰笈学士所以负箱如冠藉箱也
谢承后汉书曰徐稚字孺子公车五徵皆不降志某有
丧负笈赴吊行五里地
又曰袁闳字夏甫汝南人也博览群书负笈寻师变易
卷七百十一 第 4b 页 WYG0899-0391b.png

单步入界听采风俗
又曰苏章字士成北海人负笈追师不远万里
又曰方诸字圣明负笈到三辅无术不览
又曰郎宗负笈卖卜给食诸公表上博士徵宗宗负笈
遁去
李固傅曰固父为三公而固步行负笈千里从师
卷七百十一 第 5a 页 WYG0899-0391c.png

同室负笈而问其年几何
汉武内传曰上元夫人语武帝曰阿母令以琼笈妙蕴
发紫台之文赐汝
火笼
方言曰南楚江沔之间笼谓之篣或谓之笯陈楚宋魏
之
齐书曰卞彬性饮酒火笼什物多诸诡异自称卞田居
卷七百十一 第 5b 页 WYG0899-0391d.png

旧送钱二十馀万一无所受唯得白铜皮火笼十馀枚
而已
梁书曰临贺王正德为吴郡太守正德自谓应居储嫡
心常怏后奔魏初去之始为诗一绝内火笼曰桢干屈
曲画兰麝氛氲销欲知怀炭日正是履冰朝
脩复山林故事端梓宫中有象牙火笼
东宫旧事曰太子纳妃有漆画手巾薰笼二条大被薰
卷七百十一 第 6a 页 WYG0899-0392a.png

西京杂记曰汉制天子以象牙为笼上皆散花文后宫
则五色绫文
刘向别录曰淮南王有薰笼赋
入豹袖怀温奉芳蓐体密用宜通文斜性非曲
梁范静妻沈咏五彩竹火笼诗曰可怜润霜质纤剖复
毫分织作回风苣制为萦绮文含芳出珠被耀綵接缃
卷七百十一 第 6b 页 WYG0899-0392b.png

太平御览卷七百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