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百七十九 第 1a 页 WYG0899-0167c.png

太平御览卷六百七十九
宋 李昉等 撰
道部二十
传授下
金简玉字经曰黄帝受襄城小童步六犯之法
又曰黄累小童受步三经之法也
又曰广成受东中元童步六官之法也
卷六百七十九 第 1b 页 WYG0899-0167d.png

玉帝七圣玄纪曰七圣撰上玄之章以付五老上真仙都左
公藏于紫蕊玉笈封以启命之章西龟定箓东华校名三天
正法曰太真灵箓在太上灵都之宫付五老上真仙都左公
四极明科曰帝喾之时九天真王驾九龙之舆降牧德
之台授帝此真文也
信而受经谓之越天道无盟而传经谓之泄天宝
卷六百七十九 第 2a 页 WYG0899-0168a.png

玄羽玉经付玄羽玉郎以授上清真人
又曰传授上皇玉惠玉清之隐书金玄隐玄之羽书经
者皆五老校图太一式观
又曰上皇玉帝命太老真人开琼珠之箧出玉清隐书
玄羽玉经以传太微天帝君
二十四生图曰元始天帝于长桑碧林园中闻帝尊普
告元圣尊神洞玄天文灵宝玉奥也
卷六百七十九 第 2b 页 WYG0899-0168b.png

上宫府仰之格旧经亿劫不传也
又曰帝尊在恊晨灵观登白玉座具宣秘要开阐妙门
经綵巾覆上
明真经曰元始尊在香林园中说明真经
太清中经曰道曰慎无卖吾以求宝也慎无传吾非其
人也慎无闭吾绝吾学也
卷六百七十九 第 3a 页 WYG0899-0168c.png

有才能笃志者然后授之
太上真经曰太上曰成道归本混无初出三界外济九
天中接生与善授记德人
玄羽经曰元铸金为简刻玉篇授葛玄
金根经曰太上以大洞真经付上相青童君掌录于东
华青宫使传后圣应为真人者此金简金札出自太上
灵都之宫刻玉为札结金为简书以朱文编以朱绳之
卷六百七十九 第 3b 页 WYG0899-0168d.png

官折石饮丹为誓也张陵受命为天师命弟子扶翼为
嗣师上崇虚之堂登白虚之坛醮奏太一传授曰诀传
命嗣师承代基业行教天人
真诰曰裴君曰太洞具经读之者轻举昔中央黄君隐
秘此经世不知也若知之秘而不传
又曰紫阳真人受苏君三一玄丹之道
卷六百七十九 第 4a 页 WYG0899-0169a.png

又曰东宫中候真夫人受桐柏真人飞解脱网之道
又曰昔周君学道常山中积年精思忽见老人知是神
异乃叩头请道老人出素书七篇令诵之周君仙去
又曰赵叔期学道王屋山时出民间闻有卜者在市肆
叔期曰欲入天门调三关存朱衣正昆崙叔期知神人
因拜
诵之后合神丹服而升天
卷六百七十九 第 4b 页 WYG0899-0169b.png

碧阳水飞丹法君服之绝见远物坐在立已役使群神
又曰太素三元君遣西华灵妃甄幽萧赍成命之书以
云琼为板紫金刻之以授王君子豋后圣
道君列纪曰道君命五老上真开紫蕊玉笈云锦囊出
灵书紫文上经以付青童君
八素真经曰若精勤皆当书以蕊简刻以琼文位为上
清左真公
卷六百七十九 第 5a 页 WYG0899-0169c.png

难废不通法汝当建意无谓不可传若世有道士得此
仙经披寻首尾知是真要无师可授更得奉行
贵今为师友是以相授吾去世也将有乐道慈心居士
来生吾门者子当以今道业事一通付之法应世世传
授也子以一通依科传付弟子佳者也若无其人一通
封五岳名山可也
卷六百七十九 第 5b 页 WYG0899-0169d.png

遇师黄先生告珝曰子仁感天地阴德鬼神太上嘉子
之用心使我授以长生之道吾仙官也尔能从我去否
珝曰愿从教乃特入桐柏山中授以隐地八术服五星
之华而今度名东华来在洞中为定箓府右理中监
又曰淳于斟字叔通会稽人汉桓帝时为徐县令好道
术数服饵胡麻黄精后入吴乌目山中隐居人授以虹
景丹经脩行得道在洞中为典柏执法郎主诚有道者
卷六百七十九 第 6a 页 WYG0899-0170a.png

东郭幼平幼平秦时人久隐增城得道者也幼平授俊
服九精练气辅星存心之术俊修之道戒在东华宫中
为北河司命
又曰张奉字公先河内人也太傅袁隗常叹其高操后
入剡山遇山图公子授奉九云水彊梁鍊柱法在东华
宫为太极仙侯
又曰夏馥字子治陈留人也少好道服术饵和云母后
卷六百七十九 第 6b 页 WYG0899-0170b.png

水云浆法得道在洞中为明晨侍郎
又曰后汉刘宽字文饶少好道为司徒太尉年十三遇
青谷先生降于

气及授以炉丹方修之道成在洞中作童初府上师至
始学
又曰刘少翁数入太华山中遇西岳丈人授其仙道
又曰黄景华司空黄琼女韩众授以岷山丹服得仙法
卷六百七十九 第 7a 页 WYG0899-0170c.png

受玉佩金珰经于邱林乃汉楼船将军卫行道妇也遂
受行挹日月之景又服九灵明镜华遂得道在华阳内
为保命丞主仙籍并记学道者并主暴雨水领五芝金
玉章
又曰张玄宾魏武帝时人也遇真人樊子明于少室授
以道变隐景之道在天柱山
灵宝经曰迦罗山树下有三天人讲元阳经
卷六百七十九 第 7b 页 WYG0899-0170d.png

内音玉字经曰大梵隐语西母以上皇元年七月丙午
于洞室下教以授青虚真人王君传于夏禹封文于南
浮洞
玉诀下云五宛真人封题玉匮亦其例也孔灵符云会
稽山南有宛委山其上石俗呼为石匮壁立于云累梯
然后至焉昔禹治洪水其功未就乃齐于此山发石匮
得金简玉字以知山河体势于是疏导百川各尽其宜
卷六百七十九 第 8a 页 WYG0899-0171a.png

真仙都公开郁林之笈云锦之囊上清变化七十四方
解形之道三元布经以授于元君
道学传曰王母云此灵光先生经听四千年传一人无
其人听八千年

而不授是为闭天宝不计限而妄授之是为轻天老受
而不敬是为慢天藻泄闭轻慢四者延祸之事也同道
谓之天亲同心谓之地爱传授当相亲爱共均荣辱
卷六百七十九 第 8b 页 WYG0899-0171b.png

之属盛以黄金之几封以白玉之函安着柏梁台上
像名经曰东方上尊凭七宝凤文之曲几敷说道要真
经
太上黄素经曰凡修授太洞真经雌一奇文常置经于
几格洁净处
法轮经曰夫欲授经皆当赍金宝之信诣师请受道贵
法贵财重道非言不行轻传则为非宝空修则为贱道
卷六百七十九 第 9a 页 WYG0899-0171c.png

末世贵财贱道也以黄金万斤仙经一部施于穷山末
世乃取金弃经黄金刻为身患仙经刻得长生公知如
此不能免贪也非道宏人此之谓也
太有经曰太上宝章传太帝君太帝君传天帝君天帝
君传太微天帝太微天帝传金阙帝君金阙帝君传东
海青
以封山川五岳之真精也
卷六百七十九 第 9b 页 WYG0899-0171d.png

授付受者盟者保神以坚心故万物不能犯天地不能
违以素丝一两斋百日或五十日或三十日或二十日
十日也法以四十年得传一
受玄丹玉经曰青布三十二尺朱帛三十二尺明镜二
枚告誓为不泄之约
八术神虎隐文曰欲受八术隐文者赍金龙玉鱼盟誓
而受之受大洞真经亦用此
卷六百七十九 第 10a 页 WYG0899-0172a.png

青缯四十尺以盟其文好道乐真勤心注玄轻物贵道
者始可与言
以为金真之誓盟于天地不宣之约也
太一洞真玄经曰古者传经盟誓皆软血断发立坛盟
天金自可以金青代发肤之体又云违此者失两明
玄母八门经曰琅玕华丹五石玄腴之法皆结盟
卷六百七十九 第 10b 页 WYG0899-0172b.png

又曰东海玉华妃停文期青童君之妹降授张微子服
雾之方
又曰主仙道君即命侍女范运华赵峻珠玉抱台等发
琼笈披箓蕴出上清隐书龙文八灵真经二卷授范襄
平
太行经曰仁安远游山林于寒灵洞冗遇玄和先生授
灵宝黑帝真文
卷六百七十九 第 11a 页 WYG0899-0172c.png

真文
三元经曰元始于明霞观以上真玉检下授三天玉童
马明生内传曰龚仲阳授嵩高小童步纪之法
珠囊曰陆元德吴兴东迁人宋文帝召入内服膺尊异
时太后王氏雅信黄老降母后之尊执门徒之礼
又曰陶宏景字通明魏郡平阳人也自云华阳隐居梁
卷六百七十九 第 11b 页 WYG0899-0172d.png

虞权并服膺师事之
又曰刘法先彭城人也为宋明帝崇灵馆主帝先师陆
元德元德卒又师事法先尽北面之礼
又曰薛彪之晋陵人也烟炉神鼎之法无不辩其精粗
䆒其难易门人有所请益必诲示勤恳随量而退
山师朱天赐菜食长斋专务修道朱性严厉入室者惟
卷六百七十九 第 12a 页 WYG0899-0173a.png

又曰庾承仙字崇光颖川鄢陵人也幼聪悟博极群书
时处士刘宏顾学尤明老庄隐于荆州之沙州承仙师
之讲习多所该䆒家贫无书每事假借一览便诵
又曰孙游岳字玄达东阳永康人也宋泰始中陆元德
自庐岳下都阐扬至教游岳乃出京师问道亲侍帷席
预入室之流其宠言奥旨非游岳不传
太一记曰裴君精思五年五帝曰君登八极城明真灵
卷六百七十九 第 12b 页 WYG0899-0173b.png

玉皇谱箓曰元始丈人登玉虚之坛受九天谱箓
葛洪神仙传曰严青者会稽人也居贫常于山逄一人
与
青服石脑法
太平御览卷六百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