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百六十 第 1a 页 WYG0899-0037c.png

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
宋 李昉等 撰
道部二
真人上
太上经曰太微天中有二十四气混黄杂聚者有名无
气变化为真人道之积成托形立影与时翱翔有名无
体谓之真人
卷六百六十 第 1b 页 WYG0899-0037d.png

位为上清在真人上
又曰龙衣凤帔虎带皆是群真所献于帝皇
真诰曰中皇君者天帝君之弟子也生知长生之要天
仙之法夙会玄感于是太上受以帝君九真之经八道
秘言之章道成授书为太极真人
又曰清虚真人于太素真人受三奔之道桐柏真人脩
解剑之法有太上奔日之文得为下元真人
卷六百六十 第 2a 页 WYG0899-0038a.png

更新之日也常以其日思存古事
又曰虚妄者德之病华衒者身之灾执滞者失之由耻
辱者行之玷遣此四者然后可以向道耳有淫衒之心
不可行上真之道也昨见清虚宫正除落此辈人名又
考付三官推之可不慎乎紫微真仙之才内明外知录
名太极金书东州内累既息积之勿休
又曰审道之本则为上清真人仙真妙方能尽梗槩之
卷六百六十 第 2b 页 WYG0899-0038b.png

又曰练形于太阴易貌于三官受学化神濯景易气俯
仰四运得为真人
金根经曰天图玉关主监众真游宴之所也
又曰天关上有六层玉台太上真人集宴之处也
丹青羽盖升仙法服以给成真之人
大有经曰玉华青宫有宝经玉诀应有真人者授之
卷六百六十 第 3a 页 WYG0899-0038c.png

三真不可去身紫霞变景三光映真
大洞玉经曰大无山中有洞宫玉户在峨嵋之上诸得
道真仙之名刋列此宫也
又曰上清宫门中有两阙左金阙右玉阙有真衣守大
内有土芝流霞之泉刻金题众书飞仙之号又曰玉清
中有太晖殿玉真游宴之所也
又曰九真仙伯上帝司禁之君濯缨帝川之池也
卷六百六十 第 3b 页 WYG0899-0038d.png

步五星之道以至降于室
堂也
又曰上清真人总仙大司马长生法师登大帝沧浪山
洞台中双玉穴酣饮紫明芝液
又曰长生存神者好山水之人仁知动静所依也依仁
者静而寿依知者动而乐投简送名俾崇仁智朱书白
卷六百六十 第 4a 页 WYG0899-0039a.png

泛舟中流读简以名系之必能降真也
上清九真中经内诀曰有玉保公太素遣下迎九真之
人也
又曰欲行九真之法者斋戒净室并为天帝君所见记
录也
太真科曰羽仙侍即上宫典格列其职位都统玉真太
上真人在五岳华房之内非有仙籍不得闻见丹简校
卷六百六十 第 4b 页 WYG0899-0039b.png

又曰虚皇金阙玉帝最贵最尊号曰自然莫能使之然
莫能使之不然也和光于人似同而异故惟得道者乃
能知之
又曰上清禹馀天有三官真人主治过刑杀伐阴贼不
轨嫉害贤哲心怀进退秽慢真人之罪者
玉清隐书曰玉名金格当为上真三天真皇佩神虎之
符在太极上位上真则飞龙翼辕中真则紫毛持节下
卷六百六十 第 5a 页 WYG0899-0039c.png

又曰太微天帝君命太微上真敕使群灵
又曰上皇玉帝命玄羽真人出迎太微天帝又命太上
真人开琼珠之箧出玉真隐书玄羽之经以传太微天
帝之君
内音玉字经曰真人散香于玉庭又云飞散百和之香
流
又曰四极真人主人命籍常乘蒙轮之车校人罪箓
卷六百六十 第 5b 页 WYG0899-0039d.png

言
又曰天皇真人曰诸天内音自然王字其大梵隐语上
帝命天皇真人注解具正音足以开度天人
登真隐诀曰昆崙瑶台刋定真经之所也上品居上清
凝皇帝之尊中品处中道皆公卿之位下品居三元之
末并大夫之流三真品经各有条次
又曰三昧真人乘风光云车下卫斋戒之士太素真人
卷六百六十 第 6a 页 WYG0899-0040a.png

微宫玄琳王殿东壁牖上太虚真人说鸿鸟之经太极
真人诵王母之辞典禁真人察人之善恶妙行真人推
劫会之数
又曰太极真人常以立春日日中会诸真人于太极宫
刻
会诸仙人刋定真经也昆崙瑶台是西王母之宫所谓
西瑶上台上真秘文尽在其中矣太素真人治白水沙
卷六百六十 第 6b 页 WYG0899-0040b.png

于紫微宫见四真人论求道之功罪至夏至日日中天
上三官会于司命河侯校定万民罪福增减年算至立
秋日日中五岳诸真人诣中央黄房定天下祀图灵药
至立冬日日中阳台真人会集列仙凡新得道人始入
名仙录至冬至日日中诸仙诣万诸宫东海青童君列
其仙箓金书内字此学道之人常以夕半日中谢罪罪
各自除剋身归善以求长生神仙秋分之节气处清虚
卷六百六十 第 7a 页 WYG0899-0040c.png

诸仙官并糺奏在处道士之功过及含生有罪应死生
者故仙忌真记曰子欲升天慎秋分罪无
此朱火丹陵宫仲阳先生之要言也
又云此辞出列纪是青童君迷古真人之言也以传袭
上言罪福纤介刻于丹城之籍也伏匿之善恶阴德之
细功无不缕陈也
又曰上真之道有七第一太上郁仪奔日章二大至结
卷六百六十 第 7b 页 WYG0899-0040d.png

上之洞真经六金阙灵书紫(阙/) 真(阙/)经也上真之
位为诸天帝行则三七已节旄万真前导中真之道有
六太丹隐书九真玄文太上金策方诸上经三皇内文
紫书诀箓中真之位上清卿相之列也紫毛符节玉帝
参辕下真之道有八上清七变隐其八术玄黄玉书神
州洞经紫庭中方降箓黄道素奏中章上元玉书下真
之位上清大夫之流五色节旄飞行倒景
卷六百六十 第 8a 页 WYG0899-0041a.png

若能行金阙员事则拜为大夫此为列纪重于紫文也
既见之飞真受佩而已谓知其中经目之轻重求道之
梯级依此寻学故胜于紫文之单事也
上皇玉箓曰二十四真人有佩玉录以行山川者则河
海宿封奉迎启道
灵宝隐书曰中极真人主人命籍九华真人主九幽之
上宿掌生死太元真人受天地之符度长夜之魂太极
卷六百六十 第 8b 页 WYG0899-0041b.png

主紫微行道
赤书玉诀经曰凡月十四日上帝真皇敕太一使者下
与北

上宫又敕太一天神使者下与三官司察天人善恶列
言也又
人功过列言上天
白羽经曰太真丈人登白鸾之车驾黑凤于九源自天
卷六百六十 第 9a 页 WYG0899-0041c.png

触物以辅相好然后得仙矣不能忍性则仙相败矣故
脩道会真必以精思为本存神观德必以静念为先
太劫经曰上景真人将天下力士元洪水毋决通万川
海宝经曰阿监者天人之隐名处玉楼之上列真之仙
馆又高真者体有真气玉眸诜诜
南真传曰昨与叔申诣清虚宫校定真仙得失之事已
闻除落四十七人复上三人耳内明王真乃良材也九
卷六百六十 第 9b 页 WYG0899-0041d.png

置台阙者以何非常之气真人往来也
三真生于太清是元始之澄气也各置宫室次第上清
行卫之宫太上天道君万真之主也居玉殿造上帝之
章以为宝经于玉清宫中以度后学得真之士
三元品戒经曰紫微宫有延生之仪格又云赤帝玉司
君玉景度治南方朱阳之台总统上真之界
卷六百六十 第 10a 页 WYG0899-0042a.png

名玉礼于是细书紫虚之宫朱书东华之府刻名上清
丹文锦籍
空洞灵章曰真人弹云嗷吹九凤之箫神洲之笙其音
逸向流

后圣列纪曰上清金阙后圣君父好道乐真紫微上真
天帝玉清宫赐紫蕊刚丹凤玺得在上清中游太极下
治诸
卷六百六十 第 10b 页 WYG0899-0042b.png

拜而已不形屈也思真行省通而无穷显验应期登真
必速也
黑箓上篇曰圣真仙者其行道德俱宗太玄
戒文经曰太上真人居仙府中世人得仙者皆先过此
自然玉字经曰七宝林中有上真之游圃真人之戏园
太霄琅书曰元皇玉灵之胄位登太真理二仪于玄圃
堂图箓于万仙总地司于五岳领上有于三关上统无
卷六百六十 第 11a 页 WYG0899-0042c.png

又曰太素三元君禀灵和玉晨上气故结生虚无含章
秀景机洞妙无神齐广晖道周九真呼吸未兆触物内
应太上之凝结也
太上四明玉经曰真仙之道以耳目为主淫色则目闇
广
其聪明益易且但不为之当洗心绝念放弃淫贪所谓
严其始矣保利阙启彻九门朝液泥丸别为上真视彻
卷六百六十 第 11b 页 WYG0899-0042d.png

三洞珠囊曰太上玉清有石刻铭曰酆都山在北内有
空洞洞中有六宫书此铭于宫北壁制检群凶不使横
暴生民学者得佩此刻石是则北都落名南宫度命为
真人
太平经曰后有得道各有品阶至于指极圣真仙人
定真玉箓经曰凡欲定心当受上皇民籍是真玉箓此
至要为学之先也先能定心仙名乃定是三天正一先
卷六百六十 第 12a 页 WYG0899-0043a.png

太上经曰玉清者如玉坚不可磨净不可污也坚淳无
变偏累都尽一而无杂故名为真人
三五顺行经曰合德入道号曰真人太上遣四极真人
来迎授三天宝箓之文于上清宫
上清八景经曰精思百日真人降形也
葛玄五千文序曰精思远感而上则太上遣真人下授
卷六百六十 第 12b 页 WYG0899-0043b.png

气常存体洽道德则百神震服
大洞雌一篇曰金姿曜于东华玉影悦于帝门神映五
老腾曜三元顶负宝曜浮游九晨分形散影位为上真
升玄经曰惟镇中直寻道求真改恶从善为真人
三元玉检经曰岁庚寅九月九日甲辰元始于上清宫
告明授三元玉检使付后学有玄名应为上清真人者
乃度为女道士放归南海赐号逍遥数年不食尸解而
卷六百六十 第 13a 页 WYG0899-0043c.png

卷六百六十 第 13b 页 WYG0899-0043d.png

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