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七十 第 1a 页 WYG0894-0640c.png

太平御览卷一百七十
宋 李昉等 撰
州郡部十六
江南道上
升州 宣州
池州 润州
常州 苏州
卷一百七十 第 1b 页 WYG0894-0640d.png

睦州 鄂州
饶州 信州
江州 洪州
抚州 吉州
袁州 虔州
建州 福州
泉州 漳州
卷一百七十 第 2a 页 WYG0894-0641a.png

升州
图经曰升州古扬州地春秋时为吴地战国时越灭吴
为越地后楚灭越其地又属楚初置金陵邑秦并天下
改金陵为秣陵属鄣郡汉元封二年改鄣郡为丹阳郡
汉志曰故鄣属丹阳郡王莽曰侯望
金陵图云楚威王见此有王气埋金镇之故曰金
天下望气者言东南有天子气凿地断冈改金陵为秣陵
卷一百七十 第 2b 页 WYG0894-0641b.png

建康图曰西晋乱元帝自黄陵渡江以此城荒芜乃居
县北府第幕府之名自此而立寻以江宁为琅琊国盖
龚帝始封之名也历宋齐梁陈六代皆都之
舆地志曰金陵有东府城晋安帝时筑其城西为简文
会稽第其东则丞相会稽王道子府谢安石薨以道子
代领扬州州在第西故时人号为东府西州
图经曰金陵有古冶城本吴铸冶之地也
卷一百七十 第 3a 页 WYG0894-0641c.png

在申申地有冶金火相烁遂移冶于石城
十道志曰宣州宣城郡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属吴属越
越为楚所并又属楚秦为鄣郡汉为丹阳郡地理志曰武
帝元狩元年改鄣郡为丹阳郡属扬州理宛城即今郡是也
吴书曰孙皓以牛渚为督以何植为使而禦晋军
桓玄传曰玄居南州大筑斋第以郡在国南故曰南州
卷一百七十 第 3b 页 WYG0894-0641d.png

十道志曰隋开皇中改南豫州为宣州
汉志曰泾县属丹阳郡韦昭曰泾水出芜湖
图经曰南陵县有赭圻屯在县西北
晋书曰桓温入参朝政自荆州还至赭圻遂城赭圻镇
春秋左氏传曰昭五年楚伐吴吴败之鹊岸(庐江舒县/有鹊尾渚)
汉志溧阳县属丹阳郡溧水所出也
卷一百七十 第 4a 页 WYG0894-0642a.png

春秋左氏传曰禹会诸侯于涂山
晋书州郡志曰西晋悯怀之乱琅琊王出镇扬州因渡
江南卜金陵建大业衣冠礼乐州郡邑名并随渡江从
北地当涂来江南自东晋始也
金陵记曰姑熟之南淮曲之阳置南豫州六代英雄迭
居于此以斯地为上游焉
池州
卷一百七十 第 4b 页 WYG0894-0642b.png

郡之地吴为石城县隋为秋浦县唐武德中置池州
三国志曰吴黄武二年封韩当为石城侯
舆地志曰梁昭明太子以水出鱼美故名其水为贵池
又曰梁大同二年置石埭因贵池有两石埭遂以为名
润州
十道志曰润州丹阳郡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吴国地
谓之朱方吴为越所并地属越战国时越为楚所灭复
卷一百七十 第 5a 页 WYG0894-0642c.png

王刘贾所都之地吴王濞诛以其地并入江都国武帝
又分属丹阳会稽二郡
左氏传曰襄公二十八年齐庆封奔吴吴句馀予之朱
方
后汉书曰建安中吴大帝自吴徙都京口十六年迁都
秣陵复于京口置京督以为镇焉
吴志曰京口所统藩卫尤要是以吴为重镇
卷一百七十 第 5b 页 WYG0894-0642d.png

因谓之京口
又地理志曰秦时望气者云其地有天子气始皇使赭
衣徒三千人凿坑败其势改云丹徒
图经曰丹阳本汉曲阿县也
汉志曰曲阿故云阳莽曰风美属会稽郡
史记曰秦始皇改云阳为曲阿
舆地志曰曲阿县属东南徐之境秦使官吏因东南有
卷一百七十 第 6a 页 WYG0894-0643a.png

阿
又曰丹徒界内土坚𦂳如蜡谚云生东吴死丹徒言吴
吴志曰岑昏凿丹徒至云阳而杜野小辛间皆斩绝陵
垄功力艰辛(杜野属丹徒/小辛属曲阿)
图经曰唐垂拱四年立金山县后改名金坛取邑界句
曲之山金坛之陵以为号
卷一百七十 第 6b 页 WYG0894-0643b.png

泉
河图曰乃有地脉土良水清句曲之山金坛之陵
常州
十道志曰常州毗陵郡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属吴后
属越战国属楚秦汉为毗陵县属会稽郡
舆地志曰晋陵县春秋时吴之延陵也季札让位耕于
此因以封之汉改为毗陵
卷一百七十 第 7a 页 WYG0894-0643c.png

也莽曰毗坛
舆地志曰东海王越世子名毗中宗为越所表遣渡江
故改此为晋陵
又曰吴越之间谓荆为楚秦以子楚改为阳羡其地本
名小震居在荆溪之北故云阳羡
周处风土记曰阳羡本属荆溪吴郡震泽之会也其地
理则三江之雄润五湖之腴表
卷一百七十 第 7b 页 WYG0894-0643d.png

汉志曰无锡属会稽莽曰有锡
周处风土记曰周武王追封周章于吴又封章小子斌
于无锡也
图经曰昔有谶述其地云无锡宁天下平有锡兵天下
争
苏州
十道志曰苏州吴郡禹贡扬州之域周为吴国至阖闾
卷一百七十 第 8a 页 WYG0894-0644a.png

释名曰吴虞也太伯封于此以虞志也
汉书地理志曰吴粤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用剑轻
死易发吴东有海海盐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
东一都会也
越绝书曰阖闾起苏台三年聚财五年乃成高见三百
里
汉志曰吴属会稽郡周太伯所邑也具区泽在其西王
卷一百七十 第 8b 页 WYG0894-0644b.png

十道志曰嘉兴县本汉由拳县也
汉志曰由拳县属会稽郡应劭曰古之槜里
吴
续汉志曰属吴地吴黄龙五年嘉禾生于由拳改县曰
禾兴后以太子名禾改曰嘉兴
图经曰华亭县本嘉兴县地天宝十年置因华亭谷为
名
卷一百七十 第 9a 页 WYG0894-0644c.png

舆地志曰吴大帝以陆逊为华亭侯以其所居为封也
华亭谷出佳鱼莼菜故陆机云千里莼羹未下盐豉
湖州
十道志曰湖州吴兴郡禹贡扬州之域防风氏之国也
春秋时为吴地后属越越为楚所灭后属楚秦汉属会
稽郡
国语鲁语曰吴伐越堕会稽获骨节专车(骨节长专/擅一车也)吴
卷一百七十 第 9b 页 WYG0894-0644d.png

风氏其骨节专车客曰防风氏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
之君也守
郡国志曰五湖之表州以为名也
汉志曰乌程属会稽郡有欧阳亭
郡国志曰古有乌氏程氏居此能酝酒故以名县
地理志曰武康县本乌程之馀不乡地汉末童谣曰天
子当兴东南三馀之间吴乃改会稽之馀暨为永兴分
卷一百七十 第 10a 页 WYG0894-0645a.png

吴兴记曰长城县吴王阖闾使弟夫槩居此筑城狭而
长晋武帝置县因长城以名县
杭州
十道志曰杭州馀杭郡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吴越地
秦汉属会稽郡
史记曰楚威王伐越杀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又
曰
卷一百七十 第 10b 页 WYG0894-0645b.png

刘道真钱塘记曰昔县境逼近江流县在灵山下至今
基址犹存郡议曹华信乃立塘以防海水募有能致土
石者即与钱及成县境蒙利乃迁此地于是置钱塘县
汉志曰于替属丹阳郡(朁音/潜)
吴录地理志曰县西替山盖因山以立名旧替字无水
至隋添水
汉志曰馀杭属会稽郡莽曰进睦
卷一百七十 第 11a 页 WYG0894-0645c.png

县
郡国志曰夏禹东去舍杭登陆于此乃以为名
十道志曰盐官本汉海盐由拳二县境
汉志曰海盐属会稽郡故武原乡有盐官
十道志曰睦州新定郡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属越国
秦属丹阳郡汉为歙县也
卷一百七十 第 11b 页 WYG0894-0645d.png

讨丹阳黟歙山贼平之分歙为始新新定黎阳休阳四
县并黟歙凡六县
图经曰隋置睦州取俗阜人和内外辑睦为义
十道志曰桐庐县吴黄武四年分富春置以桐溪侧有
大椅树垂条偃盖傍荫数亩远望似庐因谓之桐庐
汉志曰富春属会稽郡莽曰诛岁
鄂州
卷一百七十 第 12a 页 WYG0894-0646a.png

属南郡汉分置立江夏郡晋安帝义熙元年冠军刘毅
表以为
请荆州刺史刘道规镇夏口隋为江夏郡唐武德四年
为鄂州
尚书禹贡曰江汉朝宗于海
十道志曰江汉二水会于州之西界
左传曰吴伐楚沈尹射奔命于汭
卷一百七十 第 12b 页 WYG0894-0646b.png

江夏记曰一名夏口一名鲁口沙阳夏汭鄂渚新兴钓
渚皆其名
武昌记曰大帝筑城于江夏以程普为太守遂欲都鄂
州改为武昌郡其民谣曰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
归建业死不向武昌居繇是徙都建业
齐书曰刘怀珍言于高帝夏口兵冲要地宜得其人遂
令柳世隆镇焉
卷一百七十 第 13a 页 WYG0894-0646c.png

饶州
十道志曰饶州鄱阳郡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为楚东
境秦为番县地属九江郡汉为鄱阳属豫章郡隋开皇
九年为饶州
地理志曰城即吴芮为番君时所筑
汉书货殖传曰譬犹戎狄之与于越不相入明矣韦昭
注曰于越今馀干县越之别名
卷一百七十 第 13b 页 WYG0894-0646d.png

守馀干中可积食而有材可治船虑越人有伐材积食
之患
徐湛鄱阳记曰北有尧山故以尧为号又以地饶衍遂
加食为饶
信州
图经曰唐上元元年正月江淮转运使元载以此邑川
卷一百七十 第 14a 页 WYG0894-0647a.png

为郡之名
鄱阳记曰界内之山出铜及铅铁者有玉山
江州
十道记曰江州寻阳郡禹贡扬荆二州之境尚书禹贡
彭蠡既潴又曰九江孔殷
周景武庐山记曰柴桑彭泽之郊古三苗国旧庐江也
寻阳记曰春秋时吴之西境后吴为楚灭更为楚地秦
卷一百七十 第 14b 页 WYG0894-0647b.png

置江州成帝咸和元年移理湓城即今郡是
都会也
洪州
十道志曰洪州豫章郡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吴地秦
为九江郡汉为豫章郡
豫章记曰太康中望气者云豫章广陵有天子气故封
卷一百七十 第 15a 页 WYG0894-0647c.png

以豫章王登天位隋平陈罢郡为洪州
抚州
十道志曰抚州临川郡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吴地秦
为九江郡汉为豫章郡今为南昌县地后汉分南昌立
临汝县吴太平二年分豫章之临汝南城县立临川郡
即今州也隋平陈置抚州
卷一百七十 第 15b 页 WYG0894-0647d.png

荀伯子临川记曰王右军故宅其地爽垲山川若画每
至重阳日二千石已下多游萃于斯旧井及墨池并在
汉地理志曰高帝六年命大将军灌婴立洪州其年分
洪州南境立南城县以其在郡城之南故曰南城
吉州
十道志曰吉州庐陵郡春秋时为吴地战国属楚秦并
天下属九江郡南部都尉理汉为庐陵县属豫章郡
卷一百七十 第 16a 页 WYG0894-0648a.png

二郡献帝初平二年始立郡
图经曰隋平陈改庐陵郡置吉州以吉阳山为郡名
袁州
属九江郡汉为豫章郡之宜春县晋武改宜春为宜阳
隋平陈分洪州之宜阳为袁州
汉书曰武帝封长沙定王子为宜春侯
卷一百七十 第 16b 页 WYG0894-0648b.png

虔州
十道志曰处州南康郡春秋时吴地秦属九江郡汉为
赣县地属豫章郡后汉兴平二年分豫章立庐陵郡而
赣县属焉晋太康三年立为南康郡隋平陈立虔州以
虔化县得名
图经曰赣县章贡二水双流至县合为赣水其间置邑
因以名县
卷一百七十 第 17a 页 WYG0894-0648c.png

吴录曰南野县有大庾山九岭峤以通广州
建州
十道志曰建州建安郡古闽越之地秦闽中郡汉属会
稽吴分置建安郡陈属闽州隋平陈属泉州唐武德四
年置建州因建溪为名
方舆志曰浦城县本汉东侯官之北乡也吴永安三年
改为吴兴县
卷一百七十 第 17b 页 WYG0894-0648d.png

自序云吴兴地在东南峤外闽越之旧境是也
福州
福州图经曰勾践六代孙为楚所并其后有无诸以其
境南泉山之地因而都之称闽越王其弟馀善至孙繇
又以东海嵎之地称越王俱是会稽之越遂有三越之
称
卷一百七十 第 18a 页 WYG0894-0649a.png

立无诸为闽越王遂都于此晋置晋安郡陈置闽州唐
开元十三年为福州
开元录曰闽州越地即古东瓯今建州亦其地皆蛇种
有五姓林黄等是其裔
郡国志曰汉武元鼎六年立都尉居候官以禦两越所
谓东北一尉西南一候也
泉州
卷一百七十 第 18b 页 WYG0894-0649b.png

衣冠士俗多萃其地以求安堵因立晋安郡宋齐以后
因之唐景云二年置泉州天宝初为清源郡
十道志曰漳州漳浦郡历代土地与长乐郡同唐分其
地置漳州
郡国志曰梁山有漳浦水一云漳溪水
汀州
卷一百七十 第 19a 页 WYG0894-0649c.png

元二十六年分置汀州初置在新罗县以其地瘴居者
多死大历中移理长泊汀白石村
南州
十道志曰南州南川郡禹贡梁州之域周省梁入雍战
国时巴国之地秦汉为巴郡之境
卷一百七十 第 19b 页 WYG0894-0649d.png

太平御览卷一百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