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十六 第 1a 页 WYG0894-0610c.png

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六
宋 李昉等 撰
州郡部十二
剑南道
剑州 绵州
梓州 遂州
益州 汉州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b 页 WYG0894-0610d.png

邛州 普州
雅州 泸州
茂州 翼州
当州 悉州
静州 拓州
恭州 维州
奉州 巂州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a 页 WYG0894-0611a.png

龙州 松州
嘉州 简州
陵州 眉州
荣州 资州
戎州
剑州
图经曰晋安郡禹贡梁州之域秦蜀郡汉广汉郡之梓潼县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b 页 WYG0894-0611b.png

三国志曰邓艾伐蜀自阴平县景谷步剑阁道悬车束
马径出江由至广汉即此地也
蜀记曰梓潼县有五妇山一名五妇台秦遗蜀美女五人
蜀遣五丁迎女至梓潼五丁蹋地大呼惊五女并化为石
郡国志曰梓潼县北有华容水蜀都赋却背华容是也
绵州
十道志曰绵州巴西郡禹贡梁州之域周并梁入雍春秋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a 页 WYG0894-0611c.png

九州记曰绵州之賨人濮人皆夷也
郡国志曰賨人劲勇锐气而善舞故古有巴渝舞
宋书曰范柏年梓潼人明帝问卿乡土有贪泉否柏年
曰臣梁益之地有廉水让水不闻有贪泉帝嘉之即以
为蜀郡太守(廉让水在/昌期县)
郡县志曰神泉县有泉拾四甘香异常固疾饮之即瘥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b 页 WYG0894-0611d.png

汉书志曰涪属广汉郡有孱亭莽曰统睦应劭曰涪水
出广汉南入汉
梓州
十道志曰梓州梓潼郡禹贡梁州之域汉武分置广汉郡
汉书曰文帝以蜀道铜山赐邓通铸钱即今铜山县也
蜀志曰先主入蜀攻刘璋遣诸葛亮等分州定县略地
至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a 页 WYG0894-0612a.png

十道志曰广汉之地有盐井铜山之富本禹贡南夷周末
秦并为郡有蔬食果实之饶
九州要记曰玄武山一名赤雀山一名宜君山山有麈
尾入贡
又华阳国志曰玄武山一名三嵎山出龙骨传云龙升
不达坠此民取以入药用玄武县因山得名
遂州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b 页 WYG0894-0612b.png

汉郡今州又为广汉县
九州要记曰青石县有青石山天下青石无佳于此可
为钟磬
如索所界巴蜀之民惧天谴乃息所争
益州
十道志曰益州成都府古梁州巴濮庸蜀之地在秦为
卷一百六十六 第 5a 页 WYG0894-0612c.png

释名曰益阨也所在之地险阨
应劭地里风俗记曰疆壤益广故号益州
史记曰周太王逾梁山之岐山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
有成都之名
又曰秦惠王时韩蜀相攻各告急于秦秦欲先伐韩司
马错曰不如伐蜀蜀戎狄之长也有桀纣之乱以秦攻
之譬使豺狼逐群羊也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周
卷一百六十六 第 5b 页 WYG0894-0612d.png

楚魏臣窃危
汉书曰宣帝时方士上言益州部有金马碧鸡神帝令
王褒入蜀祀之
扬雄蜀王本纪曰蜀之先称王者有蚕丛折灌鱼易俾
明是时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开明已上至
蚕丛凡四千岁次曰伯雍又次曰鱼尾尾田于湔山得
仙后有王曰杜宇出堕天山又有朱提氏女名曰利自
卷一百六十六 第 6a 页 WYG0894-0613a.png

十三州志曰当七国称王独杜宇称帝于蜀以褒斜为
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叠峨眉为池泽汶山为畜牧
中南为园苑时有荆地有一死者名鳖灵其尸亡至汶
山却是更生见望帝以为蜀相时巫山蜀地雍江洪水望
帝使鳖灵凿巫山治水有功望帝自以德薄乃委国于
鳖
望帝也
卷一百六十六 第 6b 页 WYG0894-0613b.png

杜宇死时适二月而子规鸣故蜀人闻之皆曰我望帝也
自开明已下五叶始立宗庙时蜀有五丁力士能徙山岳
每一王死五丁辄为立大石以志墓今石井是也号曰井里
成都记曰郡城即秦惠王使张仪筑以象咸阳者沃野
千里号曰陆海
九州志曰益州城初累筑不立忽有大龟周行旋走因
其行筑之遂得坚固故曰龟城
卷一百六十六 第 7a 页 WYG0894-0613c.png

之曰当有贵王临州必王胜喜也及齐永明二年武帝
遣始兴王为益州胜喜者即始兴反语
续汉书郡国志曰益州部汉中巴广汉蜀犍为越巂牂
牱
华阳国志曰成都夷里桥南岸道西有城即锦城一曰
锦宫又曰锦里
又曰蜀初少文教文翁为蜀郡太守立精舍学堂以厉
卷一百六十六 第 7b 页 WYG0894-0613d.png

汉州
图经曰汉州德阳县土地同益州秦属蜀郡汉属广汉
郡后汉因之兼置益州领郡十二
蜀记曰益州谓之三蜀广汉其一也
后汉书雒城南每阴雨常有哭声和帝时陈宠为太守
闻之即敕县收葬骸骨哭声遂绝
蜀记曰金堂县古有金船沉江之东岸民于水中往往
卷一百六十六 第 8a 页 WYG0894-0614a.png

彭州
垂拱二年以九陇县置彭州取古天彭关以为名
周地图记曰宋元嘉九年有樵人逐麛所趋险绝进
入石穴行数十步豁然平博问是何所人答云小成都
后更往求之不知所在
地理志曰九陇县晋置以县有九曲山为名
卷一百六十六 第 8b 页 WYG0894-0614b.png

十道志曰蜀州唐安郡本汉蜀郡江原县莽曰邛原
魏志曰蜀州鸣鹤山张道陵客蜀学道于此山造作符书
以惑百姓
益州记张道陵登仙之所传云陵为蝮蛇所吸人以为登仙
蜀记曰青城县因山得名山上有黄帝授道坛
又玄中记云山有穴潜行分为三道各通一处
卷一百六十六 第 9a 页 WYG0894-0614c.png

在益州之部
周地图记曰梁武陵王萧纪于蒲水口改置邛州南郡
有邛来山因以为名
史记曰蜀卓氏之先赵人秦破赵卓氏独夫妻推辇而
行曰吾闻汶山之下沃野有蹲䲭乃求远迁致之临邛
因铜山铸钱即此也
蜀记曰汉张骞奉使寻河源得高节竹植于邛山号曰
卷一百六十六 第 9b 页 WYG0894-0614d.png

蜀志曰临邛有火井诸葛亮一窥更盛
博物志曰后人以家火投之火即灭至今不然
普州
益州之部今州境则汉之资中牛鞞垫江后汉之德阳
等四县
雅州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0a 页 WYG0894-0615a.png

益州之部即秦严道县
蜀记曰秦灭楚徙严王之族于此故谓之严道
汉志曰严道属蜀郡邛来山邛水所出东入青衣莽曰
严治
郡国志曰汉源县有离崖即蜀守李冰所凿按离即古
雅也
又曰严道县有九折坂即王阳回辔之所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0b 页 WYG0894-0615b.png

巴子国秦属巴郡汉属犍为郡
汉志曰江阳属犍为郡十道志曰泸州本汉江阳县地
诸葛亮出师表曰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茂州
十道志曰茂州通化郡禹贡梁州之域本冉駹国汉以
为郡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1a 页 WYG0894-0615c.png

汶山郡守
翼州
图经曰翼州临翼郡秦之土地与益州同二汉属蜀郡
本汉之蚕陵也
汉志曰蚕陵属蜀郡王莽曰步昌
十道志曰当州江源郡禹贡梁州之域周为雍州之境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1b 页 WYG0894-0615d.png

同昌郡
悉州
十道志曰悉州归诚郡禹贡梁州之域古西戎地
图经曰唐显庆三年割当州三十里左封县界内有悉
唐川因名为悉州
静州
图经曰静州静川郡土地与唐当州同唐永徽四年置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2a 页 WYG0894-0616a.png

拓州
图经曰拓州蓬山郡土地与当州同唐显庆三年置
取其拓封疆为郡之名
恭州
图经曰恭州恭化郡北接土蕃地与当州同唐显庆中
置恭州取恭慕王化为名
维州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2b 页 WYG0894-0616b.png

北讨汶山叛羌即此
图经曰武德中白苟羌首领以地内附因于羌故城置
维州以领之
奉州
图经曰奉州云山郡本蛮夷之地南接土蕃为夷之塞
武德中羌夷内附立奉州取其奉顺王命为名
巂州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3a 页 WYG0894-0616c.png

史记曰西南夷滇以北君长十数邛都最大
汉志曰越巂郡武帝元鼎六年开莽曰集巂属益州应
劭曰故邛都国也有巂水言越此水以章休盛也
九州要记曰巂之西夷人身青面有文如龙鳞
博物志曰越巂国有牛稍割取肉经日必复生如故又
玄中记曰割而复生名曰反牛
十道记曰越巂有泸水四时多瘴气三四月间发人冲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3b 页 WYG0894-0616d.png

亮征越巂上疏曰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又地记曰今昆明道渡所见有武侯道在
十道记曰水浚而巉石土人以牛皮为船方涉津渡
九州要记曰台登县有双诺川鹦鹉山黑水之间若水
出
汉志曰旄牛属蜀郡鲜水出徼外南入若水若水亦出
徼外南至大莋(旄牛即今/台登县)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4a 页 WYG0894-0617a.png

十道志曰姚州云南郡盖夷越之地亦为滇王国汉武
开之置益州部有滇池泽后因为益州云南弄栋二县
汉地理志曰益州郡武帝元封二年开莽曰新就故滇
王国也有滇池大泽又有弄栋县焉
华阳国志曰汉滇句町夜郎叶榆桐师巂唐侯王国以
十数编发左衽随畜迁徙莫能相禦楚顷襄王遣将军
庄蹻溯沅水出苴兰以伐夜郎而秦夺楚黔中地无路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4b 页 WYG0894-0617b.png

黎州
郡后周破羌夷立黎州
龙州
十道志曰龙州江油郡秦汉及魏不置郡县
魏志曰景元四年诸军征魏邓艾自阴平行无人之地
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艾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5a 页 WYG0894-0617c.png

江由即此地也
周地图经曰江油郡杨李二姓各自称藩于梁至后魏
武帝得其地置江油郡西魏于此立龙州
松州
十道志曰松州交川郡禹贡梁州之域又为雍州之域
秦汉诸羌居焉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5b 页 WYG0894-0617d.png

江源记曰平康县有羊肠岭大江发源之所
嘉州
十道志曰嘉州犍为郡禹贡梁州之域汉犍为郡之南
安县
史记曰汉武使唐蒙伐西戎得夜郎国遂立犍为郡
汉志曰青衣县属犍为郡顺帝改名汉嘉
十道志曰周武保定元年于此置青州遥取汉青衣县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6a 页 WYG0894-0618a.png

华阳国志曰青衣有沬水汉志蜀李冰凿离堆避沬水
之害又益州记曰青衣神号为雷堆庙班固以为离堆
益州记曰峨眉山两山相对望之如峨眉
十道志曰简州阳安郡禹贡梁州之域汉犍为之牛鞞
县地
华阳国志曰牛鞞县有阳明井今在郡北十里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6b 页 WYG0894-0618b.png

周地图记曰晋义熙末刺史朱龄石率建平人征蜀仍
于东山立金城后魏平蜀改为金水郡
陵州
十道志曰陵州仁寿郡禹贡梁州之域汉犍为郡之武
阳县东隅也
郡国志曰张道陵于此得盐井祠玉女于井内因谓之
陵井郡因井得名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7a 页 WYG0894-0618c.png

见鼎耳因名之
又曰郡有朝女山昔有朝祖女于此山得道今足迹尚
存故名朝女山
眉州
十道志曰眉州通义郡禹贡梁州之域犍为郡之武阳
南境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7b 页 WYG0894-0618d.png

立青州于通郡南安县北后魏二年平蜀三年改青州
为眉州(用峨眉/山为名)
蜀记曰秦惠王使张仪司马错伐蜀蜀主开明拒之不
利退至武阳见获(彭山县/即其地)
郡国志曰青神县当羌蜀之要汉武使唐蒙破西南夷
路即
荣州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8a 页 WYG0894-0619a.png

属犍为郡
九州要记曰和义郡古夜郎之地有成都市汉武中时
南令使通僰道无功唐蒙因杀之令曰恨不见立成都
市而死蒙即立市如成都以杀之故曰成都市
益州记曰旭川县有马鸣戍汉刺史韦枚夜过此地有
神马嘶汉中马皆嘶以应之故以此名戍
蜀记曰昔有女人于溪浣沙有大竹流水而触之因有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8b 页 WYG0894-0619b.png

牱郡竹王因有此地人不忘其本立王庙祀之
资州
资中县地
周地图记曰后魏废帝二年于武康郡之阳安县置资
州(阳安在今安/州北兰州界)
郡国志曰内江县有水深百丈实在群州总会之所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9a 页 WYG0894-0619c.png

十道志曰戎州南溪郡春秋僰侯国秦惠王破滇池始通
五尺道汉武得蜀故使唐蒙理道于此而破牂牱即此
道也后为僰道县以属犍为郡
郡国志曰南溪县西三十里有鱼津津南有鸳鸯圻
益部耆旧传曰僰道有张真娶黄氏女名帛真因乘船
过江船覆没帛求夫尸不得自沈于水积十四日乃抱
夫尸出于滩下故名鸳鸯圻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9b 页 WYG0894-0619d.png

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