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十四 第 1a 页 WYG0894-0595c.png

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四
宋 李昉等 撰
州郡部十
关西道
雍州 华州
同州 岐州
耀州 乾州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b 页 WYG0894-0595d.png

泾州 宁州
庆州 原州
灵州 盐州
鄜州 坊州
丹州 延州
绥州 银州
麟州 夏州
卷一百六十四 第 2a 页 WYG0894-0596a.png

雍州
尚书禹贡曰黑水西河惟雍州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
上厥赋中下厥贡惟球琳琅玕
文耀钩曰岐华已北龙门积石南至三危雍州也
春秋说题辞曰秦金精坚故秦俗亦坚
春秋元命苞曰雍壅也东距蒲坂西有汉中南含高山
北阻居
卷一百六十四 第 2b 页 WYG0894-0596b.png

李巡注尔雅曰河西其气蔽壅也
晋太康地志曰雍州西北之位阴气壅遏故以为名
三辅黄图曰始皇表河以为秦东门表汧以为秦西川
史记苏秦说秦孝公曰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河外有洪
河之险西有汉中巴蜀北有代马之利此天府也
又曰献公徙居栎杨孝公作咸阳筑冀阙徙都之
卷一百六十四 第 3a 页 WYG0894-0596c.png

汉书曰秦形胜之国也带河阻山县隔千里持戟百万
秦得二百焉(言秦地险固二万人/可敌诸侯百万人也)地势便利其以下兵
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瓴盛水瓶也居高/屋之上而倾瓴水)
(言其自上/之势易也)
又娄敬说高祖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周
之都洛阳为天下之中四方纳贡道里均有德则易以
王无德则易以亡今陛下欲比隆成康之时为不侔矣
卷一百六十四 第 3b 页 WYG0894-0596d.png

可当其固秦膏腴之地以为天府陛下入关而都之山
东虽乱秦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扼其吭而拊
其背未能相胜今陛下入关而都之此亦扼天下之吭
而拊其背也高祖以
数百年秦二世而亡高祖疑而未能决及留侯言入关
便即日车驾西都关中又百官表曰内史周官秦因之
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分置左内史右内史太初元年更
卷一百六十四 第 4a 页 WYG0894-0597a.png

东方朔传曰三辅之地南有江淮北有河渭汧陇以东
商雒以西厥壤肥饶此所谓天府陆海之地也
后汉书曰董卓徙都长安谓陈纪曰三辅平敞四面险
固土地肥美号曰陆海
三辅黄图曰太初元年以渭城以西属右扶风长安以
东属京兆尹长陵以北属左冯翊以辅京师谓之三辅
关中记曰秦西以关陇为限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间
卷一百六十四 第 4b 页 WYG0894-0597b.png

十道志曰雍州京兆郡禹贡九州之一爵置十二等雍
州亦
公始尹咸阳秦兼天下置内史以领关中项籍灭秦分
其地为三以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都栎
阳董翳为翟王都高奴谓之三秦高祖入关定三秦复
为内史武帝改为京兆尹
华州
卷一百六十四 第 5a 页 WYG0894-0597c.png

元和郡县图曰周为畿内之国郑桓公始封之邑其地
邑名咸林春秋时为秦战国为秦魏二国之境西岳华
山在焉秦为内史地汉为京兆尹
国语曰郑桓公为周司徒食采咸林也
左传曰晋侯许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南及华山
史记曰秦武公十一年初县北郑
卷一百六十四 第 5b 页 WYG0894-0597d.png

尔雅曰河西华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玉焉
魏志曰董卓迁都长安华歆求出为下邽令
史记曰秦始皇二十六年东游海上遣使关中至平舒
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我遗镐池君(事具/璧门)
水经曰渭水东经平舒城即江神返璧于华阴平舒道
遗镐池君之处也
尚书秦誓曰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
卷一百六十四 第 6a 页 WYG0894-0598a.png

同州
元和郡县志曰同州冯翊郡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属
秦本大荔戎国秦获之更名曰临晋七国时属魏秦并
天下
史武帝更名左冯翊魏但为冯翊郡后魏改同州以禹
贡云沣水攸同故名之也
十道志曰汉王定三秦关中置三郡以塞国为河上郡
卷一百六十四 第 6b 页 WYG0894-0598b.png

应劭汉官解诂曰冯辅翊蕃故以为名
水经曰洛水东南经沙阜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俗
名沙苑
史记曰魏文侯十六年代秦筑临晋
十六国春秋曰苻健时河渭溢蒲津监寇登得一履于河
中长七尺健叹曰覆载之内何所不有
穆天子传曰阳䊸之山河伯冯夷之所都
卷一百六十四 第 7a 页 WYG0894-0598c.png

左传曰秦晋战于彭衙(注曰冯翊合阳县/西北有彭衙城)
又曰秦伐晋晋使吕相绝秦曰俘我王官剪我羁马(羁/马)
(今在合阳王/官今在澄城)
汉书曰宣帝微时尝困于莲勺卤中如淳曰为人所辱
也莲勺有盐池名曰卤中
又汉志曰莲勺属冯翊(莲音辇/勺音酌)
卷一百六十四 第 7b 页 WYG0894-0598d.png

曰在洽之阳
岐州
元和郡县图曰岐州扶风郡今为凤翔府禹贡雍州之
域春秋时战国时为秦都属内史高帝更名中地郡复
属内史景帝更名主爵都尉武帝改右扶风所以扶助
京师行风化也
卷一百六十四 第 8a 页 WYG0894-0599a.png

又曰始皇二十七年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回/中)
(在扶/风郡)
汉书曰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萧关杀北地都尉回中宫
候骑至雍
水经曰郿县有积石原魏青龙二年诸葛亮出斜谷与司
马宣王屯渭南郭洎算亮必争北原遂先据之亮至果
不得上
卷一百六十四 第 8b 页 WYG0894-0599b.png

上依东转是其勇也若西上五丈原即诸君无事矣亮
果屯北原
国语曰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今岐山/县是)
三秦记曰陈仓山上有石鸡与山鸡不别赵高烧山鸡
去而石鸡不去晨鸣山头声闻二十里或云玉鸡
耀州
五代史曰耀州本京兆府华原县唐末李茂贞据凤翔
卷一百六十四 第 9a 页 WYG0894-0599c.png

乾州
又曰本唐之奉天县也唐末李茂贞建之为留后唐因
之不改
陇州
元和郡县图曰陇州汧阳郡禹贡雍州之域秦文公所
都汉为汧县属右扶风
禹贡曰导岍及岐至于荆山
卷一百六十四 第 9b 页 WYG0894-0599d.png

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
乃得越
汉志曰隃麋属右扶风即今之汧阳县
邠州
元和郡县图曰邠州新平郡禹贡雍州之域公刘所居
之地秦为内史地汉为右扶风本作豳字开元中以豳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0a 页 WYG0894-0600a.png

汉志栒邑属右扶风有豳乡诗豳国公刘所都
左传曰毕原丰郇文之昭也
十六国春秋曰苻坚时新平人王雕陈图谶王猛以为
左道惑众劝坚诛之雕临刑上疏曰臣师刘湛明于图
记谓臣曰新平应出帝王宝器愿陛下志之后果获玉
器焉
十道志曰宜禄县本汉鹑觚县后魏又分置东阴盘县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0b 页 WYG0894-0600b.png

奠酒而祭有鹑飞止觚上因以名县今鹑觚原
元和郡县图曰新平本汉漆县
后汉书曰建武八年隗嚣攻略阳上至漆进止未定会
马援夜至上喜问之援聚米以为山谷于上指军所从
入上笑曰虏在吾目中矣
泾州
元和郡县图曰泾州安定郡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属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1a 页 WYG0894-0600c.png

宋永初山川记曰安定处山谷之间昆戎旧壤迫近夷
狄修习武备人皆以驰射为事
国语曰周共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其母
曰必致之于王夫兽三为群人三为粲粲美之物也众以
美物
亡康公不献王王灭密(地有阴/密城)
诗大雅曰密人不恭敢距大邦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1b 页 WYG0894-0600d.png

元和郡县图曰宁州彭原郡禹贡雍州之域当夏之衰
公刘邑焉周时为义渠戎王国至秦昭王杀义渠戎王
并其地始皇时为北地郡汉因之
汉志曰泥阳属北平郡王莽曰泥阴应劭曰泥水出郁
郅北蛮中(十道志后汉改泥阳为/富平后魏又改定平)
又曰义渠道属北地郡莽曰义蒲
汉书曰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邑于邠至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2a 页 WYG0894-0601a.png

乌氏朐衍之戎筑城郭以居秦稍蚕食之惠王遂取义渠
二
之地
庆州
元和郡县图曰庆州顺化郡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
后稷子不窋居之今不窋故城在焉春秋时义渠戎王
国始皇时为北地郡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2b 页 WYG0894-0601b.png

周地图记曰郁郅城今则名尉季城在白马岭两川交
口水经曰尉季亦曰不窋疑郁郅之讹也
十道志曰乐蟠县本汉略畔道也
汉志曰略畔道莽曰延年道有略畔山俗呼曰洛盘音
讹耳
原州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3a 页 WYG0894-0601c.png

汉志曰高平属安定郡莽曰铺睦
班固安丰戴侯颂曰高平第一帝临我师
汉书曰汉文十四年匈奴入萧关杀北地都尉
十道志曰萧关在原州
后汉曰隗嚣使牛邯守瓦亭关
十道志曰萧关瓦亭在平凉郡
灵州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3b 页 WYG0894-0601d.png

属秦秦并天下为北地郡汉高为平富县地
汉志曰灵武属北地郡莽曰威成惠帝四年置灵州有河
奇苑号非苑师古曰水中可居曰州此地在河之洲随水
高下未尝沦没故号灵州河奇二苑皆在北
有薄骨律镇城在渚上旧赫连城也桑果榆林列植其
上故谓之果州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4a 页 WYG0894-0602a.png

左之人崇礼好学习俗皆化因谓之塞北江南
盐州
元和郡县图曰盐州五原郡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戎
狄地秦属梁州汉置五原郡地有五原因而名之
史记曰漆沮之北有义渠朐衍之戎即此地
汉志曰马岭属北地郡以川形似马岭故以为名
十道志曰马岭本盐州也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4b 页 WYG0894-0602b.png

州
鄜州(音夫/)
皇时为上郡汉为上郡雕阴道地
史记秦文公畋于汧渭之间梦黄蛇其口止于鄜衍以为上帝
之徵遂于鄜立畤祭白帝焉
汉书云匈奴南侵至朝那肤施即此地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5a 页 WYG0894-0602c.png

坊州
元和郡县图曰坊州中部郡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翟
国秦属内史汉为右冯翊翟道县之地姚兴时置杏城
周置马坊唐高祖因置坊州取马坊为名
汉书曰朔方为西部都尉休屠为北部都尉搜渠为中
部都尉
郡志曰城本三秦高奴之地翟道故城即今郡城是也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5b 页 WYG0894-0602d.png

经翟道升于太行
元和郡县图曰宜君县前秦苻坚于祋祤县故城置
延州
元和郡县图曰延州延安郡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白狄
所居秦汉属上郡高奴之地项羽以董翳为翟王居高
奴即其地也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6a 页 WYG0894-0603a.png

水经曰渭水东经高奴水汉志高奴水合丰林水谓之
清水
丹州
元和郡县图曰丹州咸宁郡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为
白翟所居秦汉为上郡地
白窒即白翟语讹耳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6b 页 WYG0894-0603b.png

元和郡县图曰绥州上郡禹贡雍州之域春秋白翟所
居七国时属秦秦并天下为上郡汉初属翟国复改为
上郡有疏属之山山海经曰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
杀窫窳帝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与发系
之山上木即此
银州
元和郡县图曰银州银川郡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白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7a 页 WYG0894-0603c.png

前汉志曰圜阴属西河莽曰方阴师古曰圜字本作圁
县县在圁水之阴因以为名也今有银州银水即是旧
名犹存但字变耳
巡抚夷狄
麟州
元和郡县图曰禹贡雍州之域秦汉为云中郡隋为胜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7b 页 WYG0894-0603d.png

晋太康地志曰自北地郡北行九百里五原塞即此地
后汉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筑城障列亭至卢
朐山即今县北光禄塞是也
夏州
元和郡县图曰夏州朔方郡禹贡雍州之域春秋及战
国时属魏秦并天下属上郡汉武分置朔方郡诗曰王
命南仲城彼朔方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8a 页 WYG0894-0604a.png

中
十六国春秋曰赫连勃勃于朔方筑大城既成下书曰
今都城已建宜立美名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国都
城宜以统万为名
郦道元水经注统万城赫连勃勃蒸土所筑
又曰朔方县有契吴山赫连勃勃北游登之叹曰美哉斯
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马岭以北大河以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8b 页 WYG0894-0604b.png

汉书曰武帝时北置朔方之郡公孙弘数谏以为罢弊
中国以奉无用之地上使朱买臣等难弘发十策弘不
得一
汉志曰朔方郡治窳浑莽曰沟搜窳浑有道西北出鸡鹿塞
又曰三封属朔方郡今长泽县有三封故城
元和郡县图曰丰州九原郡禹贡雍州之域秦汉地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9a 页 WYG0894-0604c.png

元和郡县图曰胜州榆林郡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戎
狄地战国时晋赵地秦汉为云中郡
秦本纪曰始皇十三年伐赵取云中因以为郡
续汉书郡国志曰云中郡领云中咸阳桢陵沙南北舆
武泉原阳定襄武进成乐十一县
卷一百六十四 第 19b 页 WYG0894-0604d.png

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