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六 第 1a 页 WYG0893-0599a.png

太平御览卷五十六
宋 李昉等 撰
地部二十一
陆 京
阿 岘
陇 堆
墟 培塿
卷五十六 第 1b 页 WYG0893-0599b.png

释名曰高平曰陆陆漉也川流而去也
说文曰陆高平地也
周易曰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禦寇(王弼/曰陆)
(高之顶也进而之陆与/四相待不能复反者也)
又曰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易坤灵图曰圣人受命瑞应见于河瑞应之至圣人杀
龙龙不可杀皆感气也君子得众人之助瑞应先见于
卷五十六 第 2a 页 WYG0893-0599c.png

又曰凫池水帘高陆为海江河横流鱼鳖成市
尚书曰恒卫既从大陆既作(孔安国曰二水已治从其/故道大陆之地已可耕作)
毛诗曰考槃在陆硕人之轴
又曰鸿飞遵陆公归不复于女信宿(毛苌曰陆非/鸿所宜处也)
周礼曰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皆圣人之作
乐动声仪曰土肥原陆饶隘狭斯生奢侈之俗也
卷五十六 第 2b 页 WYG0893-0599d.png

又曰秦地有鄠杜竹林号曰陆海
又曰邹阳上吴王书曰高皇帝水攻则章邯以亡其城
陆击则荆王以失其地
魏名臣奏曰执金吾庞延奏其山居林泽有火耕畬种
而平地平陆虽有往古耒耜区种之法就其收者适可
蔬食
关令内传曰关令尹喜生时其家堂陆地自生莲华光
卷五十六 第 3a 页 WYG0893-0600a.png

文子曰却走马以粪车轨不接于远方之外是谓坐驰
陆汛
老子曰盖闻善摄生者(河上公/摄养也)陆行不遇兕虎(自然远/害不必)
(避/也)入军不被甲兵
庄子曰泉涸鱼相与处陆相煦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
忘于江湖
王充论衡曰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然则儒生所谓
卷五十六 第 3b 页 WYG0893-0600b.png

应劭风俗通曰荆鳖令死亡随水上荆人求之不得也鳖
令至岷山下邑起见蜀望帝使鳖令凿巫山然后蜀得
陆
傅子曰尧遭洪水而贵陆汤大旱而重水
又曰陆田命悬于天人力虽修苟水旱不时则一年之
功弃矣
六韬曰天下之人陆沉于殷久矣
卷五十六 第 4a 页 WYG0893-0600c.png

有虞而干戈修
夏侯湛春可乐曰春可乐兮乐崇陆之可娱登夷岗以
迥眺兮超矫驾乎山嵎
又秋可哀曰秋可哀兮哀南亩之穷荒既采萧于大陆
兮又刈兰乎崇冈
又梁田赋曰嬉于夷宁之广陆步于大野之长京察田
畴之疆畔兮观游雉之逸形
卷五十六 第 4b 页 WYG0893-0600d.png

说文曰京人所为绝高丘也
毛诗曰升彼墟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毛苌/曰京)
(高丘/也)
又曰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
又曰依其在京侵自阮疆陟彼高冈无矢我陵
尔雅曰丘之高绝者曰京
张揖广雅曰四起曰京
卷五十六 第 5a 页 WYG0893-0601a.png

师义亦取此
阿
说文曰大陵曰阿一曰阿曲阜也
毛诗曰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无饮我泉我泉我池(郑玄/曰文)
(王侵
又曰有卷者阿飘风自南(毛苌曰恶人被化而消/犹飘风之入曲阿也)恺悌
君子来游来歌
卷五十六 第 5b 页 WYG0893-0601b.png

降于阿或饮于池
又曰陟彼阿丘言采其虻
又曰考槃在阿硕人之薖
又曰菁菁者莪在彼中阿
又曰绵蛮黄鸟止于丘阿
张揖广雅曰曲陵曰阿
史记曰黄帝披山通道而邑于涿鹿之阿
卷五十六 第 6a 页 WYG0893-0601c.png

穆天子传曰天子西征升于九阿(郭璞曰今新安/县十里九坂也)
择日登遐
乐资春秋后传曰阿房宫未成成更欲择令名名之作
宫阿旁故天下谓之阿房宫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命侍女歌云仰上升绛庭下游日
窟阿顾盼八落外远指九宫遐
卷五十六 第 6b 页 WYG0893-0601d.png

气在云阳之间故凿北冈令曲而阿因名曲阿
桓宽盐铁论曰晋有河华九阿而夺于六卿齐有泰山
巨海而胁于田单
孙楚王骠骑诔曰逍遥芒阿阖门下帷研精六艺探赜
钩微
湛方生诗曰发鞍踞平陆秣马青山阿浊酒沽鱼鼎是
食
卷五十六 第 7a 页 WYG0893-0602a.png

阴
郦炎诗曰灵芝生河洲动摇困洪波秋兰荣何晚严霜
瘁其柯哀哉二芳草不植太山阿
挚虞迁宅诰曰惟大始三年九月上旬涉自洛川周于
原阿乃卜昌水东黄水西背山面隰惟此良宅
陆机逸民赋曰相黄土而卜居兮度山阿而考室
缓齐歌行曰遨山聚灵族高宴会城阿长风万里举庆
卷五十六 第 7b 页 WYG0893-0602b.png

岘
从征记曰青岘一名小岘木多栌杏
续述征记曰菟头岘虽无峭崄然连林修坂数十里中
行者固亦密勿矣
有山岘远而峻今名半车岘
白渊之齐道记曰黄丘北十里有鸑鷟岘下带长涧东
卷五十六 第 8a 页 WYG0893-0602c.png

景公所登而叹处
刘慎京口记曰去城九十里有白岘在东山白石也
江乘地记曰城东四十五里竹里山王途所经途甚倾
崄行者号为翻车岘也
武昌记曰城东南有金牛岗岗西有石鼓岘上有三石
鼓鼓鸣天必雨
陇
卷五十六 第 8b 页 WYG0893-0602d.png

说文曰陇天水大坂也
陇也
三秦记曰陇西关其坂九回不知高几里欲上者七日
乃越高处可容百馀家下处数十万户上有清水奔流
四注俗歌曰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去长安千里望秦川如带又关中人上陇者还望故乡
卷五十六 第 9a 页 WYG0893-0603a.png

秦州记曰陇西郡东一百六十里得陇山南北亘接不
知远近东西广百八十里其高处可三四里登此岭东
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茫然墟宇桑梓与云霞一色东
人西役升此而顾瞻者无不悲思其上悬岩吐霤于岭
中渊停名曰万石渊溢流散下皆注于渭故北人升此
而歌
始兴记曰卢水合武水甚险名曰新陇有太守周昕庙
卷五十六 第 9b 页 WYG0893-0603b.png

庙
堆
尔雅郭璞注曰江东呼地高堆者为墩
说文曰堆小阜也
又曰巴蜀山岸胁之堆傍欲落者曰坻坻崩声闻数百
里
汉书曰扬雄上书曰往者图西域岂为康居乌孙踰白
卷五十六 第 10a 页 WYG0893-0603c.png

水经注曰缑氏山仙者升焉言王子晋控鹤斯阜灵王
望而不得近举手谢而去其处得遗屣焉俗谓为父堆
又曰函关直北隔河有层阜巍然独秀孤峙河阳世谓
之风陵戴延之所谓风堆者也
又曰瞿堆南绝壁峭峙孤险云高望之形若覆唾壶高
二十馀丈羊肠蟠道三十六回开山图谓之仇夷所谓
积石
卷五十六 第 10b 页 WYG0893-0603d.png

汉武帝元符六年开以为武都郡天地大泽在西故以
都为目矣
长安图曰高望堆在延兴门南八里
潘岳西征赋曰凭高望之阳堆
梁州记曰南郑城溯汉上五十里水边有汉武堆汉武
尝游此以为钓台后人睹其崇基谓之汉武堆
述异记曰当阳县南有龙川凤川云汉帝时八龙五凤
卷五十六 第 11a 页 WYG0893-0604a.png

安定图记曰振履堆者故老云夸父逐日振履于此故
名之
墟
说文曰墟大丘也昆崙谓之墟
墟
汉书曰元城郭东有五鹿之墟即沙麓地也
卷五十六 第 11b 页 WYG0893-0604b.png

又曰吴门外鸡坡墟故吴王所畜鸡处也
新序曰齐桓公出见遗墟问诸野人野人曰是虢之墟
公曰虢氏何为亡对曰善不能行恶不能去所以为墟
矣
风俗通曰谨案尚书舜生姚墟
又曰姚墟在济阴成阳县帝颛顼之墟阏伯之墟是也
培塿
卷五十六 第 12a 页 WYG0893-0604c.png

左传曰培塿无松柏
方言曰冢秦晋之间谓之培塿
墨子曰培塿之侧则生松柏民衣焉食焉家焉死焉地
终
风俗通曰培塿者即阜之类也今齐鲁之间田中小高
者名之为培塿矣
卷五十六 第 12b 页 WYG0893-0604d.png

太平御览卷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