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 第 1a 页 WYG0881-0640a.png

说郛卷一百 元 陶宗仪 撰
琴曲谱录(僧居月/)
凡诸调弄诸家谱录分为三古若论琴操之始则伏羲上
古明矣今并取尧制神人畅等诸典为上古秦始皇制咏
道德等为中古蔡邕制游春等五弄为下古并列之于左
神人畅(尧制/) 思亲操 耕历山
五老弹(并尧制又云舜为五弦琴南风/之诗即是此曲今谓之南薰也)襄陵操(禹制明/治水也)
卷一百 第 1b 页 WYG0881-0640b.png

思士操 离忧操(文王制明/夷之象也)王受命
岐山操 拘幽操 千金清(并文/王制)
越裳操(周公/制) 神凤操 伤殷操(微子/制)
离拘操 箕子吟(并箕/子制) 采薇操(伯夷/制)
文王操(师襄/制) 履霜操(尹伯/奇制) 欢乐操
将归操 龟山操 猗兰操
获麟操 畏匡操 厄陈操
卷一百 第 2a 页 WYG0881-0641a.png

悲风操 忆颜回操(并仲/尼制)望仙操
怀陵操 仙道操 水仙操
幽涧操 石上流泉操 三峡流泉操
流水操 别鹤操(商陵牧/子制)雉朝飞操(牧犊/子制)
残形操 梁甫吟 白雪操(并曾/子制)
鹿鸣操(周人/制) 驺虞操(邵国虞/人制)鹊巢操(邵女/制)
伐檀操(魏女/制) 伯姬引(鲁保/母制) 走马引(樗里牧/恭制)
卷一百 第 2b 页 WYG0881-0641b.png

子胥吟(伍子/胥制) 北鄙操(子路/制) 南音操(钟仪/制)
湘妃怨(女英/制) 三乐操(荣启/期制) 楚妃叹(息妫/制)
沈湘怨(屈原/妻制) 凤归林操(羡门先/生制)风入松操(雍门/周制)
易水操 楚光明操(楚光/白制)幽兰操
右并上古琴弄名
咏道德(始皇/制) 春谷口 刺韩王操(聂政/制)
秦琴姬(秦姬制免秦/王荆轲之难)野老倾盆操 嵇康索酒操
卷一百 第 3a 页 WYG0881-0641c.png

梁父怨(杞梁/妻制) 大风起歌(汉祖/制)拔山操(项王/制)
采芝操(四皓/制) 昭君怨(明妃/制) 八公操(淮南/王制)
文君弄(司马相/如制) 楚引(龙丘子/高制) 将军歌(霍去/病制)
董逃歌(后汉/人制) 五调声(相如/制) 长乐声(明宗/制)
武溪深(马援/制) 双燕离巢 处女吟
鹍鸡吟 远游吟 招来吟
胡笳吟 千里吟 延寿吟
卷一百 第 3b 页 WYG0881-0641d.png

走马吟引 枯鱼引 箜篌引
梁甫引 大雄引 东武引
白头吟 青箱引 猛虎行
从军行 堂上行 燕歌行
君子行 妒妇行 秋胡行
豫章行 长安行 洛阳道
平陵道 度田厖 度昆山
卷一百 第 4a 页 WYG0881-0642a.png

右并中古琴弄名
游春 绿水 幽居 坐愁 秋思
(此五曲蔡邕昔入青溪访鬼谷先生所居山东常有人/游因成游春南有绿涧流因成绿水中即先生所居深)
(邃因成幽居北即高岩峻极猿鸟多哀因成/坐愁西即秋风潇骚而生颢思因成秋思焉)
广陵散(嵇康/制) 蜀明君(刘备/制) 失女怨(卫元/嵩制)
乌夜啼(王义庆为文帝所徵家人大/惧夜闻乌啼思而成此曲焉)十仙游
郢客思归 楚歌行 玄鹤唳
卷一百 第 4b 页 WYG0881-0642b.png

清宵秋竹悲燕初归 寒松操
仙人劝酒 归山乐 草虫子
竹吟风 哀松露 悲汉月
长青 短青 登高引望
长侧(此四谓之嵇氏四弄多贴/蔡邕五弦通谓九天弄) 陇头
幽人折芳桂 悲风吟 凤游春
神凤操 望月操 双飞操
卷一百 第 5a 页 WYG0881-0642c.png

秋风落叶 怡神调 金丹热
天女怨 华池宴 对竹吟
大胡笳十八拍(并蔡/琰制)别胡儿 忆胡儿
小胡笳十八拍(并蔡/琰制)大沙场 小沙场
出塞 入塞 皇甫
竹林七贤 拜仙檀 碎玉斗
叶下闻蝉 明君 相如题桥
卷一百 第 5b 页 WYG0881-0642d.png

越江吟 越溪吟 清夜吟
猿孤吟 三清若贺 看花面
月落书窗 石磬吟 对秋月
猿度碧涧 清江引 圣德颂(并宫/调)
玉漏迟 泛虚舟 思亲吟
思友人 出山吟 楚歌
金雁操 晚角(并商/调) 边城闻晚角
卷一百 第 6a 页 WYG0881-0643a.png

闻杜宇 丁生化鹤 祥云出洞
巫山神女 清风摇玉佩 伯牙忆子期
楚襄王 虞姬(羽/调) 无射商九弄
吊三闾 独醒操 鹤舞松
离骚九拍(陈康/士撰) 鸿雁来宾(并凄凉调/)
右并下古琴弄名
卷一百 第 7a 页 WYG0881-0643c.png

大琴 中琴 小琴
颂琴 月琴 素琴
清角 凤凰 号钟
绕梁 绿绮 清英
焦尾 怡神 寒玉
百衲 响泉 韵磬
荔枝 冰清 春雷
卷一百 第 7b 页 WYG0881-0643d.png

鸣玉 琼响 秋籁
怀古 南薰 大雅
松雪 浮磬 奔雷
存古 冠古 涉深
天球 混沌材 玲珑玉
万壑松 雪夜冰 玉涧鸣泉
石上清泉 秋塘寒玉 九霄环佩
卷一百 第 8a 页 WYG0881-0644a.png

雷石 悲风
卷一百 第 9a 页 WYG0881-0644c.png

古人之论琴声有经有纬有从宫商角徵羽文武以上
为经声也
黄钟及大吕闰晖以上十三声为纬声也
风雅声阴阳声武成声吟咏声谈话声始息声五音声
五调声长乐声胡笳声止息声吴声蜀声齐声楚声度
弦摘声蹙臑抑扬声调弦龊掠声长弹掉搦声楚清侧
声雅质侧声蠲扶轮指声宛美清声高望远侧声凡此
卷一百 第 9b 页 WYG0881-0644d.png

右七弦为正十三晖为副正副相应一弦合十三种升
降同为九十一声琴含太虚一气运九十种声如此其
变亦已尽矣
至于取声之法又有木有汎有散有末有剔有擽有擘
有绰有璅有龊有伦以总之诚去四清二变以谐音律
则琴音调而天下治矣
左指按弦因指打声振动左指令著面左指击弦隐隐
卷一百 第 10a 页 WYG0881-0645a.png

左微按弦右手击弦泠泠然轻清是汎声也
左指不按不击弦锵锵然如钟铎是散声也
左指按弦右指打声抑蹙向前后令声下惆怅是散声
也
右指向下末二三弦左指不著是末声也
右指向上剔一弦是剔声也
右食指第一横文向上蹙擽二三弦毕举其食指合势
卷一百 第 10b 页 WYG0881-0645b.png

右指向上擘二弦为擘声右指向下反剔一弦为绰声
右指掐食指第二横文上向下击下弦从宽至急可十
馀声为璅声
右两指各按一弦齐声打为龊声
右两指伦次共一弦为伦声
卷一百 第 11a 页 WYG0881-0645c.png

琴面制度
琴腹制度
琴底制度
古琴式
卷一百 第 12a 页 WYG0881-0646a.png

卷一百 第 13a 页 WYG0881-0646c.png

卷一百 第 14a 页 WYG0881-0647a.png

卷一百 第 15a 页 WYG0881-0647c.png

卷一百 第 16a 页 WYG0881-0648a.png

卷一百 第 17a 页 WYG0881-0648c.png

卷一百 第 18a 页 WYG0881-0649a.png

卷一百 第 19a 页 WYG0881-0649c.png

卷一百 第 20a 页 WYG0881-0650a.png

卷一百 第 21a 页 WYG0881-0650c.png

卷一百 第 22a 页 WYG0881-0651a.png

卷一百 第 23a 页 WYG0881-0651c.png

卷一百 第 24a 页 WYG0881-0652a.png

卷一百 第 25a 页 WYG0881-0652c.png

卷一百 第 26a 页 WYG0881-0653a.png

卷一百 第 27a 页 WYG0881-0653c.png

家藏雷琴
余家有琴其面皆作蛇腹纹其上池铭云开元十年造
雅州灵开材其下池铭云雷家记八曰合不晓其八曰
合为何等语也其岳不容指而弦不收此最琴之妙而
雷琴独然求其法不可得乃破其所藏雷琴求之琴声
出于两池间其背微隆若薤叶然声欲出而隘裴回不
去乃有馀韵此最不传之妙
卷一百 第 27b 页 WYG0881-0653d.png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此
退之听颖师琴诗也欧阳文忠公尝问仆琴诗何者最
佳余以此答之公言此诗固奇丽然自是听琵琶诗余
退而作听杭僧惟贤琴诗云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
折亮以清平生未识宫与角但闻牛鸣盎中雉登木门
前剥啄谁扣门山僧未闲君勿嗔归家且觅千斛水净
洗从前筝笛耳诗成欲寄公而公薨至今以为恨
卷一百 第 28a 页 WYG0881-0654a.png

世以琴为雅声过矣琴正古之郑卫耳今世所谓郑卫
者乃皆胡部非复中华之声自天宝中坐立部与胡部
合自尔莫能辨者或云今琵琶中有独弹往往有中华
郑卫之声然亦莫能辨也
琴贵桐孙
凡木本实而末虚惟桐反之试取小枝削皆坚实如蜡
而其本皆中虚空故世所以贵孙枝者贵其实也实故
卷一百 第 28b 页 WYG0881-0654b.png

戴安道不及阮千里
阮千里善弹琴人闻其名多往求听不问贵贱长幼皆
为弹之神气冲和不知向人所在内兄潘岳每命鼓琴
终日达夜无忤色识者叹其恬澹不可荣辱戴安道亦
善鼓琴武陵王晞使人召之安道对使者破琴曰戴安道
不为王门伶人余以谓安道之介不如千里之达
琴鹤之祸
卷一百 第 29a 页 WYG0881-0654c.png

煮之士亦自有理
天阴弦慢
或对一贵人弹琴者天阴声不发贵人怪之曰岂弦慢
故或对曰弦也不慢
桑叶揩弦
琴弦旧则声闇以桑叶揩之辄复如新但无如其青何
耳
卷一百 第 29b 页 WYG0881-0654d.png

二水同器有不相入二琴同手有不相应今沈君信手
弹琴而与泉合居士纵笔作诗而与琴会此必有真同
者矣本觉法真禅师沈君之子也故书以寄之愿师晏
坐静室自以为琴而以学者为琴工有能不谋而同三
合无际者愿师取之元祐七年四月二十四日
书林道人论琴棋
元祐五年十二月一日游小灵隐听林道人论琴棋极
卷一百 第 30a 页 WYG0881-0655a.png

杜子美论画云更觉良工心独苦用意之妙有举世莫
之知者此其所以为独苦欤
书仲殊琴梦
元祐六年三月十八日五鼓船泊吴江梦长老仲殊弹
一琴十三弦颇坏损而有异声余问云琴何为十三弦
殊不荅但诵诗曰度数形名岂偶然破琴今有十三弦
此生若遇邢和璞方信秦筝是响泉梦中了然谕其意
卷一百 第 30b 页 WYG0881-0655b.png

未绝而殊老叩舷来见惊叹不已遂以赠之时去州五
里
书王进叔所蓄琴
知琴者以谓前一指后一纸为妙以蛇蚹纹为古进叔
所蓄琴前几不容指而后劣容纸然终无杂声可谓妙
矣蛇蚹纹已渐出后日当益增但吾辈及见其斑斑焉
则亦可谓难老者也元符二年十月二十三日与孙叔
卷一百 第 31a 页 WYG0881-0655c.png

文与可琴铭
文与可家有古琴予为之铭曰攫之幽然如水赴谷醳
之萧然如叶脱木按之噫然应指而长言者似君置之
枵然遗形而不言者似仆与可好作楚词故有长言似
君之句醳释同邹忌论琴云攫之深醳之愉此言为指
法之妙尔
元丰四年六月二十三日陈季常处士自岐亭来访
卷一百 第 31b 页 WYG0881-0655d.png

宝琴弹之故所书皆琴事
卷一百 第 32a 页 WYG0881-0656a.png

余少好书复好琴至老不衰近尤喜观虞初夷坚家言
中有琴事辄命毛先生志之名曰古琴疏始于伏羲终
于六代凡若干则以示同好庶几有博雅君子续而补
之禆其弗逮非高山流水间一畅事乎壬寅人日识
伏羲时婴䃌贡梓帝命下相柏皇斲而为琴一曰丹维
二曰祖床三曰委文四曰衡华
黄帝合符于釜山归大鸿鼓清角之琴以娱帝
卷一百 第 32b 页 WYG0881-0656b.png

庭中琴之至宝者一曰皇来二曰鸾来三曰凤来故生
长子即名曰琴
邹屠氏帝喾之妃也以碧瑶之梓为琴饰以㻬琈宝玉
故名㻬琈
帝俊有琴曰电母(一作/字缺)每夏月电光一照则弦自鸣此
与丰山之钟谓之霜鸣皆异宝也
晏龙者帝俊之子也有良琴六一曰菌(一作/菌)首二曰义
卷一百 第 33a 页 WYG0881-0656c.png

素女播都广之琴温风冬飘素雪夏零鸾鸟自鸣凤鸟
自舞灵寿自花
帝相元年条谷贡桐芍药帝命羿植桐于云和命武罗
伯植芍药于后苑武罗伯谏曰帝方崇厥德怪草奇木
惧迁厥嗜宜食驾车之善马帝不从于是作谊谏羿乃
伐桐为琴以进帝帝善之名曰条谷帝稍移于音乐不
听政事为羿所逐居于商丘援琴作源水之歌歌曰涓
卷一百 第 33b 页 WYG0881-0656d.png

太息
大戊三十一年伊陟作琴名曰国阿
周宣王有琴曰向风背铭云墙有耳伏寇在是武王之
遗器也宣王每朝姜后辄以此铭援琴奏之王于是益
兢兢不怠中兴之成后与有力焉
齐桓公使宁戚叩牛角而歌哀公鼓号钟之琴以和之
侍者莫不涕下命后车以归
卷一百 第 34a 页 WYG0881-0657a.png

间循环不已楚王乐之七日不听朝其音始歇樊姬进
曰君淫于乐矣昔桀好妺喜之瑟而亡其身纣听靡靡
之音而丧其国今君绕梁是乐七日弗朝君乐亡身丧
国乎于是以铁如意锤琴而破之
祝牧入山樵采得异木其状类琴因斲成之名曰太古
与妻偕隐尝作歌鼓之曰天下有道我黻子佩天下无
道我负子戴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相乐以终身
卷一百 第 34b 页 WYG0881-0657b.png

曰洞庭兮木秋涔阳兮草衰去千里之家国作咸阳之
布衣
昔恒山有双白鹤化为二神女舞于台上已而拊落霞
之琴歌清吴春波之曲遍山俱响
秦惠文有琴一曰宣和二曰闲邪故夏侯湛琴赋云聊
闲邪于五弦兮翼宣和于万里
荆轲劫秦王将刺之王曰寡人好琴愿听一曲而就死
卷一百 第 35a 页 WYG0881-0657c.png

三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王从其言遂
得脱后名其琴曰超屏
琴鼓山者昔仙人邛疏尝鼓凤修之琴于此山故名琴
鼓亦名凤修
司马相如作玉如意赋梁王悦之赐以绿绮之琴文木
之几夫馀之珠琴铭曰桐梓合精
张安世五岁能鼓琴读书过目成诵后为成帝侍中其
卷一百 第 35b 页 WYG0881-0657d.png

鹄背有子野两字
赵飞燕与宫奴赤凤昵后赤凤惧事泄亡去后思之不
已制赤凤来曲恒援琴而歌之未尝不泪下名其琴曰
凤皇帝卒不觉也
张机字仲景南阳人受业于张伯祖精于治疗一日入
桐柏觅药草遇一病人求诊仲景曰子之腕有兽脉何
也其人以实具对乃峄山穴中老猿也仲景出囊中丸
卷一百 第 36a 页 WYG0881-0658a.png

也聊以相报仲景斲为二琴一曰古猿一曰万年
韦玄成有琴曰常清玄成字少翁孟六代孙累官至太
常
崔骃涿郡人字亭伯有琴曰卧水背铭曰空桑之桐泗
滨梓丁缓造琴于策底弹之福降寿靡已李斯小篆
桓驎字元龙有琴曰丛竹流风荣之孙也
建武十一年盖国女主遣使献五弦琴中国制也上有
卷一百 第 36b 页 WYG0881-0658b.png

上宝之
傅毅字仲武有琴铭曰永宝科斗虫篆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蔡邕闻其爆声曰此良材也因请
之削以为琴号曰焦尾
荀季和(淑/)有琴曰龙唇一日大风雨失去三年后复大
风雨有黑龙飞入李膺堂中膺谛视识之曰此荀季和
旧物也登即送还季和恐复飞去嵌金于背曰刘累以
卷一百 第 37a 页 WYG0881-0658c.png

吴叔治(修/)夏月纳凉门外时闻桐树下有琴声后一胡
请以五百金买此树叔治曰金欲得耳第吾自以口就
食即见此树今何忍伐之后叔治出为北海主簿归已
为族人卖去久之胡以二琴至示叔治一曰阴姬一曰
阳娃不加少漆斲磨光毫其文宛然各有仙女弄琴之
状云凉天月夜不鼓而自鸣请留其琴以一相报叔治
拒而不受
卷一百 第 37b 页 WYG0881-0658d.png

杨公回方有琴刻云东安造
沈玩琴曰霜霄铁马
横阳令贺韬得吹台之桐为琴二一曰啸鱼二曰恒寿
张弘靖有古琴漆光尽退色如墨石铭曰落花流水一
夕闻鼠声甚急惧齧琴书命婢以火烛之见有断弦系
得一鼠弘靖异之改名曰鼠畏
孙登鼓一弦之琴五音俱备后人效之名曰孙仙
卷一百 第 38a 页 WYG0881-0659a.png

也
戴逵有琴号曰黑鹄背刻赞云至人托玩道德宣情微
音虚远感物悟灵皆小篆书后不应武陵王召对使破
之无不惋惜
戴仲若逵子也有琴曰跃鲂兄勃有琴曰应谷作垂露
书
王敬伯琴曰感灵旧说敬伯一日泊江渚中是夜月明
卷一百 第 38b 页 WYG0881-0659b.png

相就如平生敬伯复抚弦歌曰低露下深幕垂月照孤
琴空弦咽宵泪谁怜此夜心女和之曰歌宛转琴复哀
愿为烟与雾氛氲共此怀故成此名
王韶之琴曰西省晨风韶之字休泰伟子也
宣城王鸾有古琴傅是始元中物背银嵌谷风二字细
古篆文王极爱重之一日命谢脁为诗咏之诗成王大
击节称赏遂用为骠骑脁字玄晖其诗曰洞庭风雨干
卷一百 第 39a 页 WYG0881-0659c.png

月满方池是时别鹤叫侵淫客泪垂
花静妇沈满愿有宝琴蛇腹断纹铭曰深松候月凤鸟
大篆书女红小间未尝离手尝有诗云逶迤起尘唱宛
转绕梁声调弦可以进蛾眉画不成
吴迈远琴铭曰迈远
何仲弘(偃/)为吏部尚书有琴曰霜空雁响
虞和琴刻曰历山夜雨虎爪林梅花断纹
卷一百 第 39b 页 WYG0881-0659d.png

炎买而放之后过山下遇一人赠以古琴忽不见背有
芝英书不可辨后示沈约约览久之曰土离尘曾获贝
遇文惠至骠骑十二字也是时已为文惠太子所重官
至骠骑将军矣沈叹异久之盖土离尘鹿也曾获贝赠
也始悟其为放鹿报也
梁武帝赐张士简(率/)玉琴一张琴首金嵌灌木春莺四
字遒劲有法
卷一百 第 40a 页 WYG0881-0660a.png

徐修仁(勉/)琴铭曰贫士旧傅即五柳先生无弦琴
薛德音生时有人送琴铭曰德音下又有五字曰天水
赵取利故小字天水名德音
卷一百 第 41a 页 WYG0881-0660c.png

伯牙操
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成连曰吾师子春在海中能移
人意与俱往至蓬莱山留伯牙曰此居习之吾将迎师
刺船而去旬日不返伯牙但闻水声澒洞山林冥杳禽
鸟啼号乃叹曰吾师谓移人意者谓此也援琴而歌顿
悟其妙旨
白头吟
卷一百 第 41b 页 WYG0881-0660d.png

凄凄嫁女不须归愿得同心人白头不相离相如以是
绝乃不聘
雉朝飞
齐宣王时牧犊子五十无妻见雉相随而作此曲
别鹤操
商陵牧子妻五年无子父母将令改娶妻闻之作此曲
乌夜啼
卷一百 第 42a 页 WYG0881-0661a.png

妾夜闻乌啼叩阁曰明当有赦乃改南州遂作此曲
藁砧今何在
藁砧为夫也山上复有山言夫出也何时大刀头问何
时还也破镜飞上天言月半时还也
杂合诗
孔融作合其字以成文
泰山吟
卷一百 第 42b 页 WYG0881-0661b.png

挽柩歌
汉武时李延年分二曲以薤露送王公贵人以蒿里送
士庶令挽柩者歌又通谓之挽柩歌
乌生八九子
古词言乌生八九子端坐秦氏树言乌生子当在岩今
来坐树间故为弹所杀
陌上桑
卷一百 第 43a 页 WYG0881-0661c.png

令罗敷采桑陌上赵王见而悦之置酒将夺焉罗敷善
筝作此曲自明不从
东门行
古词云出东门不愿归言士有贫不能安拔剑将去其
妻止之曰时清不可为非愿共餔麋不求富贵
君马黄
言君马黄臣马苍三马同逐臣马良叹无罪见逐也
卷一百 第 43b 页 WYG0881-0661d.png

明君即昭君晋文帝讳改焉琴操载昭君齐人王穰女
极美献之元帝数年帝未见之因单于入朝帝宴之禁
中后宫执事嫔御皆侍昭君在列酒酣帝曰欲以一女
遗单于谁能行者昭君怨帝即出请往帝见悔之旧说
不同
大垂手
言舞而垂其手亦有小垂手及独摇手之类
卷一百 第 44a 页 WYG0881-0662a.png

汉武灭南越祠太一后土令乐人依琴造坎言坎坎应
节也侯工人之姓因曰坎侯后讹为箜篌也
定情篇
汉繁钦所作若臂环致拳拳指环致殷勤耳珠致区区
香囊致扣扣跳脱致问佩玉结恩皆妇人叙志之词也
合欢诗
晋杨方所作食共并根穗饮共连理杯衣同双丝绡寝
卷一百 第 44b 页 WYG0881-0662b.png

断金石密逾胶漆也
大山小山
招隐词本楚声淮南王安所作大山小山拟诗之大雅
小雅也
卷一百 第 45a 页 WYG0881-0662c.png

圣天子宅位二十有三载辅臣司徒公镇蜀十有七年
骠国王子献其乐器躬总乐工踰万里自至于蜀司徒
公中书令南康王使者护送于北阙下小臣感至化之
光明殊勤懋绩之昭炳继诗人之为颂序曰圣朝拥神
休合灵符化隋为唐迈汉超周与唐虞比崇玄功不宰
至理无朕声教所洎动于无心骠国五印度之种也其
风声教义与中印度同观风云占星气知中国圣人闻
卷一百 第 45b 页 WYG0881-0662d.png

衔感至仁瞻望唐德遂其忠恳果达神都观其恭肃庄
虔动必中礼吹蠡击鼓式舞且歌缨络四垂珠玑粲发
既贵而丽烂然可观自汉以还有德所感文字或至声
乐未闻聆其声也幽若竽籁静如景风曲度回薄将远
而近浮轶双阙徘徊九域条畅遐邃若翱若止精烈辗
转参差无穷时因回飙拥在高阁此至和之音也其舞
节周章宛翳顺序卑述若威凤族举丹鹤群翔环合聚
卷一百 第 46a 页 WYG0881-0663a.png

俯偻擎跪前后有声周流万变肃然而卒长袂侈袖拂
面约身于是绵驹陈左之徒惭口沮色不能进上此至
敬之容也初骠国之王举国送之且训其子曰圣唐恩
泽宏被八埏相君勋德著于四海今布于外野款我塞
门犹惧边吏抑而不达非圣德之至何臻于此乎且夫
溟渤之外沙石为阂卑湿沮洳澶漫冥昧经过昆仑或
穷河源颠沛雪山陵竞玉门回缭阻深不知其近远方
卷一百 第 46b 页 WYG0881-0663b.png

牒发挥紬缃曷以睹斯乐识斯人上至于再三展而阅
之赐与霶霈又付史臣下太常附伶官𨽻乐章荐清庙
设明堂同万国合八荒诏曰惟尔司徒皋敬敷五教在
宽使远人来格公守边之勋也朕何德焉南康受命色
如不容陛下垂天地之仁仁覆九有骠国之献有为而
来西南微臣敢偷天功以奉疆理眇然鲰生感君圣臣
忠远方来同遂作颂曰骠国之人来自绝垠远贡异乐
卷一百 第 47a 页 WYG0881-0663c.png

康肄习贡于内庭的的轩轩有仪有声书于紬缃画以
丹青助祭执贽罗于庙庭南康之镇开扃洞关忠贤群
后勋加百蛮惟昔之盛音声亹亹巴渝杂戏高祖勃起
白狼之至汉明致理献诗作歌第彼功美岂若骠国来
循万里进贡其音感爱其子详其曲度潜应箫韶感我
康时盛我清朝赴水汤汤入林萧萧铿锵八音蓊郁繁
条穷地尽理掩古越今载和耳目旁感飞沈上调薰风
卷一百 第 47b 页 WYG0881-0663d.png

卷一百 第 48a 页 WYG0881-0664a.png

太宗四曲
倾杯曲(长孙无/忌作) 乐社曲(魏徵/作)
英雄乐曲(虞世/南作)
高宗七曲
景云河清曲(亦名燕歌景云见河/水清张文收为之)
喜庆善乐 破阵乐 承天乐
一戎衣大定乐(伐高丽宴洛阳城门观屯/营教舞按新征用武之势)
卷一百 第 48b 页 WYG0881-0664b.png

明皇三十四曲
立部八曲(太常选坐部伎无性识者退入立部伎又/选立部伎无性识者退入雅乐部则雅声)
(可知一/作可和)
一太平安舞 二太平乐安舞(太平并周/隋遗音)
三破阵乐 四庆善乐
五大定乐 六上元乐
七圣寿乐 八光圣乐
卷一百 第 49a 页 WYG0881-0664c.png

一燕乐 二长寿乐
三天授乐(武后天/授年作) 四乌歌万岁乐(武后时有乌/能人言万岁)
五龙池乐(明皇为郡王时赐第隆庆坊坊之南地忽/变为池中宗泛之以厌其祥明皇即位乃)
(作龙/池乐)
六小破阵乐 半夜乐
还京乐(明皇自潞州还京师夜半/举兵诛韦后故作此乐)
文成曲(明皇/作)
卷一百 第 49b 页 WYG0881-0664d.png

(问其故曰云/云故作是曲)
玄真道曲(道士司马承/祯奉诏作)大罗天曲(茅山道士/李会元作)
紫清上圣道曲(工部侍郎/贺知章作)
景云 九真紫极
小长寿 承天乐
顺天乐二曲(并太清宫成太/常卿韦绦作)
君臣相遇乐曲(商调韦/绦作)
卷一百 第 50a 页 WYG0881-0665a.png

梨园法曲(法曲本隋乐其音清而近雅炀帝厌其声/淡明皇爱之选坐伎三百人教之梨园宫)
(女数百亦为/梨园子弟)
凉州伊州甘州(天宝乐曲皆以边地名之又诏/道调法曲与胡部新声合作)
千秋节(明皇生/日作)
代宗二曲
宝应长宁乐(代宗复二京梨园供奉官/刘日进献十八曲宫调)
广平太一曲(大历元/年作)
卷一百 第 50b 页 WYG0881-0665b.png

定难曲(河东节度/马燧献) 继天诞圣乐(德宗生日昭义/节度王虔休献)
中和曲(德宗生/日作) 孙武顺圣乐(山南节度/于頔献)
文宗二曲
云韶法曲 霓裳羽衣舞曲(此二曲文宗诏/太常卿冯定采)
(开元雅乐作也臣下功高者/赐之又改法曲为仙韶曲)
武宗一曲
万斯年曲(李德裕命乐工作/万斯年曲以献)
卷一百 第 51a 页 WYG0881-0665c.png

播皇猷曲(帝自制宴/礼用之)
卷一百 第 52a 页 WYG0881-0666a.png

条风
一曰炎风起自变天方土之苍门从东北来
明庶风
一曰谷风起自界天开明之门从东方来
清明风
起自阳天波母之门从东南来
景风
卷一百 第 52b 页 WYG0881-0666b.png

方来
凉风
起自朱天编驹之白门从西南来
阊阖风
一曰盲风又曰飂风亦曰泰风起自成天之阊阖门从
西方来
不周风
卷一百 第 53a 页 WYG0881-0666c.png

广莫风
一曰寒风又曰凉风起自玄天之寒门从北方来
雷
阴阳相薄而为雷天地之鼓也
雨
阴阳相蒸为雨
霰
卷一百 第 53b 页 WYG0881-0666d.png

之专气为霰
雹
霰之流也阴气暴上雨则凝结成雹故曰阴之专气为
雹
雪
水下遇寒而凝因风相袭而成雪也
馀溜
卷一百 第 54a 页 WYG0881-0667a.png

野哭
野哭者死丧离别激于中而发也
闻叹
闻叹者闻人之嗟叹声也
孤啸
啸吹声也又蹙口出声也
市哗
卷一百 第 54b 页 WYG0881-0667b.png

村唱
村唱者村落之讴吟里巷之声调也
宵舂
宵舂者民家夜碓杵臼之声也
夜织
夜织者闺中机杼之声也
捣衣
卷一百 第 55a 页 WYG0881-0667c.png

城柝
城柝者逻卒之柝声也
戍鼓
戍鼓者郡县严更之鼓声也
昏钟
昏钟者节蚤夜之钟声也
巷笛
卷一百 第 55b 页 WYG0881-0667d.png

边笳
边笳者胡人捲芦叶吹之作声也
归轮
归轮者驱车之声也
鸣楫
鸣楫者操舟之楫声也
滩声
卷一百 第 56a 页 WYG0881-0668a.png

潮声
七发曰观涛广陵之曲江
谷声
谷声者虚谷接物之声也
林声
林声者林木和风之声也
落叶声
卷一百 第 56b 页 WYG0881-0668b.png

鸡声
鸡声者阳将升鸡感之而为声也
蛙声
蛙声者沮泽之鸣蛙也
子鹃
一名隽周蜀鸟也今在处有之
猿声
卷一百 第 57a 页 WYG0881-0668c.png

蝉声
一曰蜩螗通谓之蝉
蟋蟀声
蛬也一名促织
雁声
一曰阳鸟
乌声
卷一百 第 57b 页 WYG0881-0668d.png

鸱声
一曰服鸟
卷一百 第 58a 页 WYG0881-0669a.png

夫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激于舌而清谓之啸言之
浊可以通人事达性情啸之清可以感鬼神致不死盖
出其言善千里应之出其啸善万灵受职斯古之学道
者哉(阙一/字)君授王母母授南极真人真人授广成子广
成子授风后风后授啸父啸父授务光务光授尧尧授
舜舜演之为琴与禹自后乃废续有晋太行山仙君孙
公获之乃得道而去无所授焉阮嗣宗得少分其后湮
卷一百 第 58b 页 WYG0881-0669b.png

激 内激 含 藏 散 越 大沈 小沈 疋
叱 五太 五少
皆在十五章之内则啸之妙音尽矣
权舆章第一
夫权舆者啸之始也夫人精神内定心目外息我且不
竞物无害者身常足心常乐常定然后可以议权舆之
门天气正地气和风云朗畅日月调顺然后丧其神亡
卷一百 第 59a 页 WYG0881-0669c.png

之位安其颊辅和其舌端考击于寂寞之间而后发圻
撮五太之精华高下自恣无始无卒者权舆之音近而
论之犹众音之发调令听者审其一音也耳有所主心
有所击于情性和于心神当然后入之
外激以舌约其上齿之里大开两唇而激其气令其出
谓之外激也
内激用舌以前法闭两唇于一角小启如麦芒通其气
卷一百 第 59b 页 WYG0881-0669d.png

含用舌如上法两唇但起如言殊字而激其气令声含
而不散矣
藏用舌如上法正其颊辅端其唇吻无所动用而有潜
发于内也
散以舌约其上齿之内宽如两椒大开两唇而激其气
必散是为散也
越用舌如上法每一声以舌约其上腭令断气绝用口
卷一百 第 60a 页 WYG0881-0670a.png

大沈用舌如外激法用气令自高而低大张其喉令口
中含之大物含气煌煌而雄者谓之大沈也
小沈用舌如上法小遏其气令扬大小沈属阴命鬼吟
龙多用之
疋用舌如上法如言疋字高低随其宜
叱用舌如上法如言叱字高低随其宜
五太者五色也宫商角徵羽所为之五太八九五少为
卷一百 第 60b 页 WYG0881-0670b.png

不逃五太但以宫商发应均使次序理则声理乱则声
乱
五少者五太之应五太自有阴阳然太权而言五太为
阳五少为阴用声之至详而后发凡十二法象一岁十
二月内激为黄钟外激为应钟大沈为太簇小沈为夹
钟五太为姑洗五少为仲吕散为蕤宾越为林钟疋为
夷则叱为南吕含为无射藏为大吕律吕相生而成又
卷一百 第 61a 页 WYG0881-0670c.png

流云章第二
流云古之善啸者听韩娥之声而写之也淫润流转妙
中宫声沈浮起伏若龙游戏春泉直上万仞蒸郁流云
故曰流云此当林塘春照晚日和风特宜为之始于内
激次散自含越小沈成于疋叱且五少则流云之旨备
矣其音有定所之若龙若虎若蝉若鬼一发之后更无
难挠亦由易之有可适而不滞凡十二啸之变态极矣
卷一百 第 61b 页 WYG0881-0670d.png

虎啸龙吟之类亦音声之流今所序故于后
深溪虎章第三
深溪虎者古之善啸者听溪中虎声而写之也雄之馀
怒之末中商之初壮逸宽恣略不屈挠若当夏郁蒸华
果四合特宜为之始于内激既藏又含外激而沈终于
五少而五太则深溪虎之音备矣
高柳蝉章第四
卷一百 第 62a 页 WYG0881-0671a.png

彻咽中角之初清楚轻切既断又续华林修竹之下特
宜为之始于大沈次以五少激散越系而令清终以小
沈则高柳蝉之音备矣
空林夜鬼章第五
空林夜鬼者古之善啸者夜过空林而写之也点滴蟋
蟀铁窃璚绝轻不举纤不灭中徵之馀浓雪达旦凄风
飞雪之时特宜为之奏之当以道法先呼群鬼聚于空
卷一百 第 62b 页 WYG0881-0671b.png

以五少三去宫商耳以越连之则空林夜鬼之旨备矣
巫峡猿章第六
巫峡远者古之善啸者闻而写之也幽隐深邃在山数
里之外若自外而至自高而下杂以风泉瀑布之响迥
然出于众声之表中羽之初日映空山风生众壑特宜
为之初以内激灱灱五连之前二缓而低后三急而高
错总偏反则巫峡猿之旨备矣
卷一百 第 63a 页 WYG0881-0671c.png

下鸿鹄者出于师旷清角之旨古之善啸者听而写之
也其声宽绰浩渺不绝以节洪洞不绝既上未上宽大
内外闻而乐之轻浮遒急闻而恶之尝奏则求此一一
听之爱恶分明鸿鹄下矣且善啸者其声至远不越数
百尺鸿鹄翔于冥冥之间曷由闻而下也盖激气出于
唇齿之间妙声转于风景之际则风景和风景和则元
气下降翔云之间游元气之上有不随而下哉若高秋
卷一百 第 63b 页 WYG0881-0671d.png

叱然复纯以五太终以散越成之三奏而清风臻五奏
而流云卷九奏而鸿鹄降则下鸿鹄之音备矣
古木鸢章第八
古木鸢古之善啸者闻而写之也飞射哀咽洪洞绵远
若有所不足郁郁振荡适断又续寒郊原野阴风若雾
特宜为之始于内激长引之次疋叱又散则古木鸢之
音备矣
卷一百 第 64a 页 WYG0881-0672a.png

龙吟者龙吟水中古之善啸者闻而写之也深沈汩没
重厚湿润高不扬不杀声中宫商傍映嵓峦俯对潭洞
特宜为之先以内激次含又藏五太终以沈则龙吟之
旨备矣
动地章第十
动地者出于公孙其音师旷清徵也其声广博宏壮始
末不屈隐隐习习震霆所不能加郁结掩遏若将大激
卷一百 第 64b 页 WYG0881-0672b.png

叱而令山岳俱举将手出于外夫坤仪至厚地道至静
而以一啸动之不亦异乎然有所动之何者夫人心志
而发乎气气激于外而成于声声含太宫太商自然与
四气相合则吕动律应阳行阴伏必阳藏而动阴阴藏
而动阳当藏而动之则振发不定地居阴阳之上焉有
所负者动而所据能息哉然则声作而见动地之道知音
乐之有感不必其震动然后谓动地之声地气闭涸烟
卷一百 第 65a 页 WYG0881-0672c.png

五太成之则动地之音备矣
苏门章第十一
苏门者仙君隐苏门所作也圣人述而不作音律之道
广成务光以陶性灵以演大道非有以成声音作程品
也昔人有游苏门时闻鸾凤之声其音美畅奇异假为
之鸾凤鸾凤有音而不得闻之苏门者焉得而知鸾凤
之响后寻其声乃仙君之长啸矣仙君之啸非止于养
卷一百 第 65b 页 WYG0881-0672d.png

死于事则摄百灵御五云于万物则各得其所感应之
效莫近于音而仙君得之至于飞走禽兽啸之末者晋
阮嗣宗善啸闻仙君以为己若往诣焉方被发握坐籍
再拜而请之顺风而请者三承风而请者再仙君神色
自若竟无所对籍因长啸数十声而去仙君料籍固未
远因动清角而啸至四五发声籍但觉林峦草木皆有
异声须臾飘风暴雨忽至已而鸾凤孔雀缤纷而至不
卷一百 第 66a 页 WYG0881-0673a.png

门今之所传者是也深山大泽极高极远宜为之先发
五太五少沈激内外一十二法备举方少得苏门之音
矣
刘公命鬼章第十二
刘公命鬼仙人刘根之所为也昔刘根道成雅好长啸
为太守所屈因啸召太守七世之祖立至其声清净径
急中人已下恶闻之虽志人好古啸者多不肄习以故
卷一百 第 66b 页 WYG0881-0673b.png

三去宫商次用内激大小沈终以疋叱则刘公命鬼之
声备矣
阮氏逸韵章第十三
阮氏逸韵者正阮籍所作也音韵放逸故曰逸韵用法
多比权舆与流云之鳞轣十二间无约束多散越大雅
君子与常才龌龊者皆宜听之天气清肃氛垢之外乃
可杂埙篪俗态之乐郑卫入耳善啸者多能为之林泉
卷一百 第 67a 页 WYG0881-0673c.png

之兴尽则止则阮逸韵之旨备矣
正章第十四
正者正也深远极大非常声所拟近代孙公得之人未
之听致平和而却老不死者此声也今有义亡其声
毕章第十五
毕者五声之极大道毕矣尧舜之后有其义亡其声
啸旨不著作者氏名观其命辞殆似出于唐人而
卷一百 第 67b 页 WYG0881-0673d.png

真人真人授广成子其说诞妄不经惟十有二法
及载孙登阮籍则诚可谓得啸之旨者序又谓登
无所授而籍之后湮灭无闻予向尝以使事道经
洛阳游苏门山访孙阮遗迹思鸾凤之声不可得
闻为之怏悒夫人之声即天地之声也人有古今
而声无古今是书既行安知山林之下无孙阮者
出然则岂终于湮灭而无闻也哉正德庚辰虎丘
卷一百 第 68a 页 WYG0881-0674a.png

卷一百 第 69a 页 WYG0881-0674c.png

德裕顷在内庭伏睹宪宗皇帝写真求访玄真子渔歌
叹不能致余世与玄真子有旧早闻其名又感明主赏
异爱才见思如此每梦想遗迹今乃获之如遇良宝于
戏渔父贤而名隐鸱夷智而功高未若玄真隐而名彰
显而无事不穷不达其严光之比欤处二子之间诚有
裕矣长庆三年甲寅岁夏四月辛未日润州刺史兼御
史大夫李德裕记
卷一百 第 69b 页 WYG0881-0674d.png

烟波钓徒玄真子张志和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
风细雨不须归
右一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
江白浪不曾忧
右二
卷一百 第 70a 页 WYG0881-0675a.png

著荷衣不叹穷
右三
松江蟹合主人欢菰飵蒪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乾醉
泊渔舟不觉寒
右四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
在风波不用仙
卷一百 第 70b 页 WYG0881-0675b.png

卷一百 第 71a 页 WYG0881-0675c.png

觱篥本名悲篥番人以角为之后乃以笳为首以竹为
管所法者角音故曰角
革角长五尺形如竹筒卤簿军中皆用之或竹木或皮
又有剥杨树皮捲成觱篥以竹为管而吹之亦有用桃
皮者
南蛮多用芦叶捲吹
玄女请制角二十四法雷雹声
卷一百 第 71b 页 WYG0881-0675d.png

番角者后渐用之横吹李延年因番曲更造新声二十
八解
后解唯存黄鹄陇头出关入关出塞入塞折杨柳黄覃
子赤之杨望行人十曲
教坊家有觱篥部其吹曲破断送用之
白诗剪削乾芦插寒竹
觱篥即今头管
卷一百 第 72a 页 WYG0881-0676a.png

乐苑云羽调有柘枝曲商调有掘柘枝此舞因曲为名
用二女童帽施金铃抃转有声其来也于二莲花中藏
之花拆而后见对舞相呈名莲花舞
昔人云歌舞轻徊其解佩褫绅不待低帷昵枕莫如柘
枝舞云
汉灵好番舞鼓吹
宋孝武帝大明中以鞞拂杂舞合之钟石又不特女技
卷一百 第 72b 页 WYG0881-0676b.png

舞有大垂手小垂手字舞花舞字舞以身亚地布成字
如作天下太平字者是也花舞者著绿衣偃身合成花
即柘枝舞有花心者是也
汉则巴渝舞女舞晋则白纻舞幡舞扇舞唐则霓裳舞
视柘枝舞态曲调各有攸胜
昔人谓柘枝软舞婆娑曼延婆娑舞态也曼延舞缀也
卷一百 第 73a 页 WYG0881-0676c.png

霓裳羽衣曲凡十三叠前六叠无拍至第七叠方谓之
叠遍
霓裳一名法曲献仙音明皇入月宫记其曲遂于笛中
写之
蔡翼琴曲载有大小胡笳十八拍平调昭君三十六拍
琴以散名如广陵散云散是曲名如掺弄掺淡序引之
类
卷一百 第 73b 页 WYG0881-0676d.png

琵琶有八十四调内黄钟太簇林钟宫声弹不出止二
十八调
马融状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五孔一孔出其背似今
之尺八也
胡角有双角即今画角后用之横吹有大横吹部小横
吹部
铜鼓形如坐塾而空其下两人舁行拊之声如鞞鼓响
卷一百 第 74a 页 WYG0881-0677a.png

卷一百 第 75a 页 WYG0881-0677c.png

鼓吹自古用之格则各有名义说者云鼓自鼓鼙吹自
竽籁之属
列于殿庭者为鼓吹
从行鼓吹为骑吹
汉代有黄门鼓吹
汉有鼓吹短箫铙歌皆军中马上道路所奏通谓之鼓
吹
卷一百 第 75b 页 WYG0881-0677d.png

魏晋之代给用鼓吹甚轻晋牙门督将五校悉有鼓吹
朱鹭等二十二曲列于鼓吹谓之铙歌军礼恺乐用之
魏代鼓吹长箫依声伎录并皆云丝竹合作执节者歌
衙门谯楼时其鼓吹
谢尚诣庾翼于武昌咨事翼以鼓吹赏尚射破便以其
副鼓吹给之
卷一百 第 76a 页 WYG0881-0678a.png

雅乐部
宫悬四面天子乐也轩悬三面诸侯乐也判悬二面大
夫乐也特悬一面士乐也宫悬四面每面五架架即簨
簴也其上安金铜仰阳以鹭鸶孔雀羽装之两面缀以
流苏以綵翠丝绂为之也十二律上钟九乳依月排之
每面石磬及编钟各一架每架列钟十二所亦依律编
之四角安鼓四座一曰应鼓(四旁有两小/鼓为𣌾鼓也)二曰腰鼓三
卷一百 第 76b 页 WYG0881-0678b.png

即有箫笙竽埙篪籥跋膝琴瑟筑将竽形似小钟以手
将之即鸣也次有登歌皆奏法曲御殿即奏凯安广(阙/)
雍熙三曲宴群臣即奏(阙/) 鹿鸣三曲近代内宴
即全不用法乐也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
和三曲凡奏曲登歌先引诸乐逐之其乐工皆戴平帻
衣绯大袖每色十二在乐悬内已上谓之坐部伎八佾
舞则六十四人文武各半皆著画帻俱在乐悬之北文
卷一百 第 77a 页 WYG0881-0678c.png

武衣短小其钟师及磬师登歌八佾舞并诸色舞通谓
之立部伎柷敔乐悬既陈太常卿押乐在乐悬之北面
太乐令鼓吹令俱在太常卿之后太乐在东鼓吹居西
协律郎二人皆执翚竿亦用綵翠妆之一人在殿上翚
竿倒殿下亦倒遂奏乐协律郎皆绿衣大袖戴冠
云韶乐
用玉磬四架乐即有琴瑟筑箫篪籥跋膝笙竽登歌拍
卷一百 第 77b 页 WYG0881-0678d.png

衣各执金莲花引舞者金莲如仙家行道者也舞在阶
下设锦筵宫中有云韶院
清乐部
乐即有琴瑟云和筝其头像云笙竽筝箫方响篪跋膝
拍板戏即有弄贾大猎儿也
鼓吹部
即有卤簿钲鼓及角乐用弦鼗笳箫又即用哀笳以羊
卷一百 第 78a 页 WYG0881-0679a.png

上乐人皆骑马乐即谓之骑吹俗乐亦有骑吹也天子
卤簿用大全仗鼓一百二十面金钲七十面郊天谒庙
吉礼即衣云花黄衣鼓四钲二下山陵凶礼即衣云花
白衣鼓二钲二下册太后皇后及太子用鼓七十面金
钲四十面谓之小全仗公主出降及册三公并祔庙礼
葬并用大半仗鼓四十面钲二十面诸侯用小半仗鼓
三十面钲十四面吉凶如上自太子已下册礼及葬祔
卷一百 第 78b 页 WYG0881-0679b.png

驱傩
用方相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
盾口作傩傩之声以除逐也右十二人皆朱发衣白褶
画衣各执麻鞭辫麻为之长数尺振之声甚厉乃呼神
名其有甲作食凶者沸谓食梦者腾兰食不祥者览诸
食名者祖盟强食其磔死寄生者桃根食篪者等振子
五百小儿为之衣朱褶青襦戴面具以晦日于紫宸殿
卷一百 第 79a 页 WYG0881-0679c.png

太乐署令鼓吹署令协律郎并押乐在殿前事前十日
太常卿并诸官于本寺先阅傩并遍阅诸乐其日大宴
三五署官其朝寮家皆上棚观之百姓亦入看颇谓壮
观也太卿上此岁除前一日于右金吾龙尾道下重阅
即不用乐也御楼时于金鸡竿下打赦鼓一面钲一面
以五十人唱色十下鼓一下钲以千下
熊罴部
卷一百 第 79b 页 WYG0881-0679d.png

复施宝幰皆金彩妆之于其上奏雅乐含元殿方奏此
乐也奏唐十二时万宇清月重轮三曲亦谓之十二按
乐具库在望仙门内之东壁俗乐古都属乐园新院院
在太常寺内之西北也开元中始别署左右教坊上都
在延政里东都在明义里以内官掌之至元和中只署
一所又于上都广化里太平里兼各署乐官院一所
鼓架部
卷一百 第 80a 页 WYG0881-0680a.png

齐神武弟有胆勇善斗战以其颜貌无威每入阵即著
面具后乃百战百胜戏者衣紫腰金执鞭也钵头昔有
人父为虎所伤遂上山寻其父尸山有八折故曲八叠
戏者被发素衣面作啼盖遭丧之状也苏中郎后周士
人苏葩嗜酒落魄自号中郎每有歌场辄入独舞今为
戏者著绯戴帽面正赤盖状其醉也即有踏摇娘羊头
浑脱九头狮子弄白马益钱以至寻撞跳丸吐火吞刀
卷一百 第 80b 页 WYG0881-0680b.png

龟兹部
乐有觱篥笛拍板四色鼓揩羯鼓鸡楼鼓戏有五常狮
子高丈馀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抺额衣
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破阵乐曲亦
属此部秦王所制舞人皆衣画甲执旗旆外藩镇春冬
犒军亦舞此曲兼马军引入场尤甚壮观也万斯年曲
是朱崖李太尉进此曲名即天仙子是也
卷一百 第 81a 页 WYG0881-0680c.png

乐有琵琶五弦筝箜篌觱篥笛方响拍板合曲时亦击
小鼓钹子合曲后立唱歌凉府所进本在正宫调大遍
小者至贞元初康昆崙翻入琵琶(阙/)
玉宸殿故有此名合诸乐即黄钟宫调也奉圣乐曲是
韦南康镇蜀时南诏所进在宫调亦舞伎六十四人遇
内宴即于殿前立奏乐更番替换若宫中宴即坐奏乐
俗乐亦有坐部立部也
卷一百 第 81b 页 WYG0881-0680d.png

歌者乐之声也故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迥居诸乐之上
古之能者即有韩娥李延年莫愁(乐府诗云莫愁在何/处住在石城西艇子)
(摇两桨催/送莫愁来)善歌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出至喉乃噫其
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
明皇朝有韦青本是士人尝有诗三代主纶诰一身能
唱歌官至将军开元中内人有许和子者本吉州永新
县乐家女也开元未选入宫即以永新名之籍于宜春
卷一百 第 82a 页 WYG0881-0681a.png

无其人至永新始继其能遇高秋朗月台殿清虚㗋啭
一声响傅九陌明皇尝独召李谟吹曲逐其歌曲终管
裂其妙如此又一日赐大酺于勤政楼观者数千万众
諠哗聚语莫得鱼龙百戏之音上怒欲罢宴中官高力
士奏请命永新出楼歌一曲必可止諠上从之永新乃
撩鬓举袂直奏曼声至是广场寂寂若无一人喜者闻
之气勇愁者闻之肠绝洎渔阳之乱六宫星散永新为
卷一百 第 82b 页 WYG0881-0681b.png

闻舟中奏水调者曰此永新歌也乃登舟与永新对泣
久之青始亦晦其事后士人卒与其母之京师竟殁于
风尘及卒谓其母曰阿母钱树子倒矣
大历中有才人张红红者本与其父歌于衢路丐食过
将军韦青所居在昭国坊南门里青于街牖中闻其歌
者喉音寥亮仍有眉首即纳为姬其父舍于后户优给
之乃自傅其艺颖悟绝伦尝有乐工自撰歌即古长命
卷一百 第 83a 页 WYG0881-0681c.png

青召红红于屏风后听之红红乃以小豆数合记其拍
乐工歌罢青入问红红如何云已得矣青出云有女弟
子久曾歌此非新曲也即令隔屏风歌之一声不失乐
工大惊异遂请相见钦伏不已再云此曲先有一声不
稳今已正矣寻达上听翊日召入宜春院宠泽隆异宫
中号记曲娘子寻为才人一日内史奏韦青卒上告红
红乃上前呜咽奏云妾本风尘丐者一旦老父死有所
卷一百 第 83b 页 WYG0881-0681d.png

嘉叹之即赠昭仪也贞元中有田顺曾为宫中御史娘
子元和长庆以来有李贞信米嘉荣何戡陈意奴武宗
已降有陈幼青南不嫌罗宠咸通中有陈彦晖
舞工
舞者乐之容也有大垂手小垂手或如惊鸿或如飞燕
婆娑舞态也蔓延舞缀也古之能者不可胜记即有健
舞软舞字舞花舞马舞健舞曲有棱大阿连柘枝剑器
卷一百 第 84a 页 WYG0881-0682a.png

州等(字舞以舞人亚身于地布成字也花舞著绿衣偃/身合成花字也马舞者儱马人著綵衣执鞭于床)
(上舞蹀躞蹄皆应节奏也开元中有公孙大娘善舞/剑器僧怀素见之草书遂长盖准其顿挫之势也)
俳优
开元中黄幡绰张野狐弄参军始自汉馆陶令石耽耽
有赃犯和帝惜其才免罪每宴乐即令衣白夹衫命优
伶戏弄辱之经年乃放后为参军误也
开元中有李仙鹤善此戏明皇特授韶州同正参军以
卷一百 第 84b 页 WYG0881-0682b.png

曹叔度刘泉水咸淡最妙咸通以来即有范傅康上官
唐卿吕敬迁等三人弄假妇人大中以来有孙乾刘璃
瓶近有郭外春孙有熊僖宗幸蜀时戏中有刘真者尤
能后乃随驾入京籍于教坊弄婆罗大中初有康乃李
百魁石宝山大别有夷部乐即有扶南高丽高昌骠兹
康国疏勒西凉安国乐即有单龟头鼓及筝蛇皮琵琶
盖以蛇皮为槽厚一寸馀鳞介具亦以楸木为面其捍
卷一百 第 85a 页 WYG0881-0682c.png

箜篌其工颇奇巧三头鼓铁拍板葫芦笙舞有骨尘舞
胡旋舞俱于一小圆毬子上舞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
于毬子上其妙如此也
琵琶
始自乌孙公主造马上弹之有直项者曲项者便于急
关中也古曲有陌上桑范晔石崇谢奕皆善此乐也开
元中有贺怀智其乐器以石为槽鹍鸡筋作弦铁拨弹
卷一百 第 85b 页 WYG0881-0682d.png

祈雨及至天门街市人广较胜负斗声乐即街东有康
昆崙琵琶最上必谓街西无以敌也遂令昆崙登綵楼
弹一曲新翻羽调录腰其街西亦建一楼东市大诮之
及昆崙度曲西市楼上出一女郎抱乐器先云我亦弹
此曲兼移在枫香调中及下拨声如雷其妙入神昆崙
即惊骇乃拜请为师女郎遂更衣出见乃僧也盖西市
豪族厚赂庄严寺僧善本姓段以定东廛之声翊日德
卷一百 第 86a 页 WYG0881-0683a.png

请昆崙弹一调及弹师曰本领何杂兼带邪声昆崙惊
曰段师神人也臣小年初学艺时偶于邻舍女巫授一
品弦调后乃易数师段师精鉴如此玄妙也段奏曰且
遣昆崙不近乐器十年使忘其本领然后可教诏许之
后果尽段之艺
贞元中王芬曹保保子善才其孙曹钢皆袭所艺次有
裴兴奴与钢同时曹善运拨若风雨而不事扣弦兴奴
卷一百 第 86b 页 WYG0881-0683b.png

朱崖李太尉有乐吏廉郊者师于曹钢尽钢之能钢常
曰教人多矣未有此性灵弟子也郊尝诣平泉别墅值
风清月朗携琵琶池上弹蕤宾调忽闻芰荷间有物跳
跃之声必谓是鱼及弹别调即无所闻复弹旧调依旧
有声遂加意朗弹忽有一物锵然跃出池岸之上视乃
方响一片盖蕤宾铁也以指拨精妙律吕相应也
某门中有乐史杨志善琵琶其姑尤更妙绝姑本宣徽
卷一百 第 87a 页 WYG0881-0683c.png

至夜方弹杨志恳求教授坚不允且曰誓死不传于人
也志乃赂其观主求寄宿于观窃听其姑弹弄仍系脂
鞓带以手画带记节奏遂得一两曲调明日携乐器诣
姑姑大惊异志即告其事姑意乃回尽传其能矣
文宗朝有内人郑中丞善胡琴(中丞即/宫官也)内库二琵琶号
大小忽雷郑尝弹小忽雷偶以匙头脱送崇仁坊南赵
家修理大约造乐器悉在此坊其中二赵家最妙时有
卷一百 第 87b 页 WYG0881-0683d.png

之际忽见一物浮过长五六尺许上以锦绮缠之令家
僮接得就岸即秘器也及发开视之乃一女郎妆饰俨
然以罗领巾系其颈解其领巾伺之口鼻有馀息即移
入室中将养经旬乃能言云是内弟子郑中丞也昨以
忤旨命内官缢杀投于河中锦绮即弟子相赠尔遂垂
泣感谢厚本即纳为妻因言其艺及言所弹琵琶今在
南赵家寻值训注之乱人莫有知者厚本赂乐匠购得
卷一百 第 88a 页 WYG0881-0684a.png

朗弹数曲洎有黄门放鹞子过其门私于墙外听之曰
此郑中丞琵琶声也翊日达上听文宗方追悔至是惊
喜即命宣召乃赦厚本罪仍加锡赐焉咸通中即有米
和即嘉荣子也申旋尤妙复有王连儿也前羽调绿腰
注云本自乐工进曲上令录其要者今以为名设言绿
腰也
筝
卷一百 第 88b 页 WYG0881-0684b.png

以来有常述本亦妙手也史从李从周皆能者也从周
即青孙亚其父之艺也
箜篌
箜篌乃郑卫之音权舆也以其亡国之音故号空国之
侯亦曰坎侯古乐府有公无渡河之曲昔有白首翁溺
于河歌以哀之女丽玉善箜篌撰此曲以寄哀情咸通
中第一部有张小子忘其名弹弄冠于今古今在西蜀
卷一百 第 89a 页 WYG0881-0684c.png

女亦善此伎为先徐相姬大中末齐皋尚在有内官拟
引入教坊辞以衰老乃止胡部中此乐妙绝教坊虽有
三十人能者一两人而已
笙
笙者女娲造也仙人王子晋于缑氏山月下吹之象凤
翼亦名参差自古能者固多矣太和中有尉迟章尤妙
宣宗已降有范汉恭有子名宝师尽傅父艺今在陜州
卷一百 第 89b 页 WYG0881-0684d.png

笛羌乐也古有落梅花曲开元中有李谟独步于当时
后禄山乱流落江东越州刺史皇甫政月夜泛镜湖命
谟吹笛谟为之尽妙倏有一老父泛小舟来听风骨冷
秀政异之进而问焉老父曰某少善此今闻至音辄来
听耳政即以谟笛授之老父始奏一声镜湖波浪摇动
数叠之后笛遂中裂即探怀中一笛以毕其曲政视舟
下见二龙翼舟而听老父曲终以笛付谟谟吹之竟不
卷一百 第 90a 页 WYG0881-0685a.png

觱篥
大龟兹国乐也亦曰悲栗德宗朝有尉迟青官至将军
时青州有王麻奴者善此伎河北推为第一手恃其艺
倨傲自负戎帅外莫敢轻易请者从事台拜入京临岐
把酒请吹一曲相送麻奴偃蹇大以为不可从事怒曰
汝艺亦不足称殊不知上国有尉迟将军冠绝今古麻
奴怒曰某此艺海内岂有及者也今即往彼定其优劣
卷一百 第 90b 页 WYG0881-0685b.png

夕加意吹之尉迟每经其门如不闻麻奴不平乃求谒
见阍者不纳厚赂之即引见青青即席地令坐因于高
般涉调中吹勒部抵曲曲终汗洽其背尉迟颔颐而已
谓曰何必高般涉调也即自取银字管于平般涉调吹
之麻奴涕泣愧谢曰边鄙微人偶学此艺实谓无敌今
日忝闻天乐方悟前非乃碎乐器自是不复言音律也
元和长庆中有黄日迁刘楚材尚陆陆皆能者大中以
卷一百 第 91a 页 WYG0881-0685c.png

五弦
贞元中有赵璧者妙于此伎也白傅讽諌有五弦弹近
有冯季皋
方响
武宗朝郭道源后为凤翔府天兴寺丞充太常寺调音
律官亦善击瓯率以邢瓯越瓯去十二只旋加减水于
其中以箸击之咸通中有异蠙洞晓音律亦为鼓吹署
卷一百 第 91b 页 WYG0881-0685d.png

琴
古者能士固多矣贞元中成都雷生善斲琴至今尚有
孙息不坠其业精妙天下无比也弹者亦众焉太和中
有贺若夷尤能后为待诏对文宗弹一调上嘉赏之仍
赐朱衣至今为赐绯调后有甘党亦为上手
阮咸
大中初有待诏张隐耸者其妙绝伦蜀郡亦多能者
卷一百 第 92a 页 WYG0881-0686a.png

明皇好此伎有汝阳王花奴尤善击鼓花奴时戴砑绢
帽子上安葵花数曲曲终花不落盖能定头项尔黔帅
南卓著羯鼓录中具述其事咸通中有王文举尤妙弄
三杖打疗万不失一懿皇师之
鼓
其声坎坎然其众乐之节奏也祢衡常衣綵衣击鼓其
妙入神武宗朝赵长史尤精
卷一百 第 92b 页 WYG0881-0686b.png

拍板本无谱明皇遣黄幡绰造谱乃于纸上画两耳以
进上问其故对但有耳道无节奏也韩文曰乐句古乐
工都计五千馀人内一千五百人俗乐系梨园新院于
此旋抽入教坊计司每月之精料于乐寺给散太乐署
在寺院之东令一丞一鼓吹署在寺门之西令一丞一
安公子
隋炀帝游江都时有乐工笛中吹之其父老废于卧内
卷一百 第 93a 页 WYG0881-0686c.png

曰宫曰君商曰臣此曲宫声往而不返大驾东巡必不
回矣汝可托疾勿去也精鉴如此
黄骢叠(急曲子/)
太宗定中原时所乘战马也后征辽马毙上叹惜乃命
乐工撰此曲
离别难
天后朝有士人陷冤狱没家族其妻配入掖庭本初善
卷一百 第 93b 页 WYG0881-0686d.png

第也遂三易其名亦名切子终号愁回鹘
夜半乐
明皇自潞州入平内难正夜半斩长乐门关领兵入宫
剪逆人后撰此曲名还京乐
雨霖铃
明皇自西蜀返乐人张野狐所制
康老子
卷一百 第 94a 页 WYG0881-0687a.png

一旦家产荡尽偶一老妪持旧锦褥货鬻乃以半千获
之寻有波斯见大惊谓康曰何处得此是冰蚕丝所织
若暑月陈于座可致一室清凉即酬千万康得之还与
国乐追欢不经年复尽寻卒后乐人嗟惜之遂制此曲
亦名得至宝
明皇初纳太真妃喜谓后宫曰予得杨家女如得至宝
也遂制曲名得宝子
卷一百 第 94b 页 WYG0881-0687b.png

长庆中俗讲僧文叙善吟经其声宛畅感动里人乐工
黄米饭状其念四声观世音菩萨乃撰此曲
望江南
始自朱崖李太尉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
秋娘后改此名亦曰梦江南
杨柳枝
白傅閒居洛邑时作后入教坊
卷一百 第 95a 页 WYG0881-0687c.png

宣宗喜吹芦管自制此曲初捻管令俳儿辛骨𩨸拍不
中上瞋目瞠视骨𩨸忧惧一日而殒
道调子
懿皇命乐工敬纳吹觱篥初弄道调上谓是曲误拍之
敬纳乃随拍撰成曲子
傀儡子
自昔傅云起于汉祖在平城为冒顿所围其城一面即
卷一百 第 95b 页 WYG0881-0687d.png

忌即造木偶人运机关舞于陴间阏氏望见谓是生人
虑下其城冒顿必纳妓女遂退军史家但云陈平以秘
计免盖鄙其策下尔后乐家翻为戏其引歌舞有郭郎
者发正秃善优笑闾里呼为郭郎凡戏场必在俳儿之
首也
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
舜时调八音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计用八百般乐器
卷一百 第 96a 页 WYG0881-0688a.png

至唐朝又减乐器至三百般太宗朝三百般乐器内挑
丝竹为胡部用宫商角羽并分平上去入四声其徵音
有其声无其调
平声羽七调
第一运中吕调第二运正平调第三运高平调第四运
仙吕调第五运黄钟调第六运般涉调第七运高般涉
调(虽去中吕调之运如车轮/转却去中吕一运声也)
卷一百 第 96b 页 WYG0881-0688b.png

第一运越角调第二运大石角调第三运高大石角调
第四运双角调第五运小石角调亦名正角调第六运
歇指角调第七运林钟角调
去声宫七调
第一运正宫调第二运高宫调第三运中吕宫第四运
道调宫第五运南吕宫第六运仙吕宫第七运黄钟宫
入声商七调
卷一百 第 97a 页 WYG0881-0688c.png

双调第五运小石调第六运歇指调第七运林钟(阙/)调
平声调
为徵声 商角同用 宫逐羽音
右件二十八调琵琶八十四调方得是五弦五本共应
二十八调本笙除二十八调本外别有二十八本中管
调初制胡部乐无方响只有丝竹缘方响不应诸调有
直拔声太宗于内库别收一片铁有以方响下于中吕
卷一百 第 97b 页 WYG0881-0688d.png

是筝只有宫商角羽四调临时移柱应二十八调
说郛卷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