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六上 第 1a 页 WYG0881-0450a.png

说郛卷九十六上 元 陶宗仪 撰
砚史(米芾/)
人好万殊而以甚同为公甚不同为惑喻之而移非真
得之更而得之则必信其守夫博弈犹贤乎已则吾是
文必不见嗤于赏鉴之士
用品
器以用为功玉不为鼎陶不为柱文锦之美方暑则不
卷九十六上 第 1b 页 WYG0881-0450b.png

则石理发墨为上色次之形制工拙又其次文藻缘饰
虽天然失砚之用
玉砚
玉出光为砚著墨不渗甚发墨有光其云磨墨处不出
光者非也余自制成苍玉砚
唐州方城县葛仙公岩石
石理向日视之如玉莹如鉴光而著墨如澄泥不滑稍
卷九十六上 第 2a 页 WYG0881-0451a.png

尽也若石滑磨久墨下迟则两刚生热故胶生泡也此
石既不热良久墨发生光如漆如油有艳不渗也岁久
不乏常如新成有君子一德之操色紫可爱声平而有
韵亦有澹青白色如月如星而无晕此石近出始见十
馀枚矣
温州华严尼寺岩石
石理向日视之如方城石磨墨不热无泡发墨生光如
卷九十六上 第 2b 页 WYG0881-0451b.png

处比方城差慢难崭而易磨亦有白点点处有玉性扣
之声平无韵校理石扬休所购王羲之砚者乃此石今
人所收古砚间有此石形合晋画约见四五枚矣
端州岩石
岩有四下岩上岩半边岩后砾岩余尝至端故得其说
详下岩第一穿洞深入不论四时皆为水浸治平中贡
砚取水月馀方及石石细扣之清越鸲鹆眼圆碧晕多
卷九十六上 第 3a 页 WYG0881-0451c.png

不热无泡然良久微渗若油发艳亦有不乏者然方城
温岩十磨此石三十磨方相及下岩既深工人所费多
砚直不补故力无能取近年无复有闻有仁庙已前赐
史院官砚多是其后来岁贡惟上岩石上岩在山上石
性乾紫色深理粗性硬眼黄差不圆而青色淡其岩深
处间有润者而眼终不如下岩也有著墨者拒墨者其
著墨者初用半月前甚快盖细砂石所发出理也半月
卷九十六上 第 3b 页 WYG0881-0451d.png

虽新成便拒墨此等石扣之声皆坚响而老半边岩者
在山半石理同上岩色多青紫近黑多瑕而眼长如卵
有瞎眼者中是白点死眼者黑点而晕细翳眼者或青
或黑横乱其眼又多青不成眼圆点横长青间道如松
木纹其极粗者费笔而稍细者多乏后砾石土人刻为
盆印合压纸儿戏之物多夹砂无眼少瑕间有极细软
者发墨不乏扣之无声土人不贵而用实有在半边上
卷九十六上 第 4a 页 WYG0881-0452a.png

岩中实于大石版上凿岂有中包一子者余尝谓若溪
流中多有卵石容差扁可崭而磨墨所谓石子世因讹
为子石至有斲样相似而为之者于理必不于大石中
心复生卵子也世之好奇者又以歙州罗纹石作子石
砚文本直两头取锐则纹脱短至左右颊自然成漩纹
便谓之是真子石可笑绿石带黄色亦为砚多以为器
材甚美而得墨快少光彩已上砚平生约见五七百枚
卷九十六上 第 4b 页 WYG0881-0452b.png

歙砚婺源石
歙州有砚图石峒最多种而赤紫石多瑕士人以线脉
隔为三种病今人以细罗纹无星为上少时见一砚于
士人赵光㢸家其样上狭四寸许下阔六寸许如二十
幅纸厚色绿如公裳而点如紫金斑斑匀布无罗纹点
中无窍自后不复睹与此等者又士人周昌谔处见一
小圆砚青罗纹紫金如一星鹅眼钱此二砚最奇大抵
卷九十六上 第 5a 页 WYG0881-0452c.png

紫色石无文理少瑕光泽如枣木土人以为香炉之类
亦斲为砚与墨斗而不相入经日便滑不可研矣又尝
一士人家见一金丝罗纹砚其纹半金半黑光彩与常
异此外粗罗纹刷丝罗纹为次第约见千馀枚矣但以
色与瓦砖等品故不能高今但曾官歙者必收百馀枚
土人以为生终日成一砚少有病不直数十钱幸完仍
好直五七千已上无估
卷九十六上 第 5b 页 WYG0881-0452d.png

石理涩可砺刃绿色如朝衣深者亦可爱又有水波纹
间有黑小点土人谓之湔墨点有𦂳甚奇妙而硬者与
墨斗有慢甚者渗墨无光其中者甚佳在洮河绿石上
自朝廷开熙河始为中国有亦有赤紫石色斑为砚发
墨过于绿者而不匀净又有黑者戎人以砺刃而铁色
光肥亦可作砚而坚不发墨
西都会圣宫砚
卷九十六上 第 6a 页 WYG0881-0453a.png

之无声
青州青石
色类歙理皆不及发墨不乏有瓦砾之象
成州栗亭石
色青有铜点大如指理慢发墨不乏亦有瓦砾之象
潭州谷山砚
色淡青有纹如乱丝理慢扣之无声得墨快发墨有光
卷九十六上 第 6b 页 WYG0881-0453b.png

理坚色如栗不甚著墨为器甚佳
归州绿石砚
理有风涛之象纹头𦂳慢不等治难平得墨快渗墨无
光彩色绿可爱如贲色澹如水苍玉
夔州黟石砚
色黑理乾间有黑点如墨玉光发墨不乏
庐山青石砚
卷九十六上 第 7a 页 WYG0881-0453c.png

苏州褐黄石砚
理粗发墨不渗类夔石土人刻成砚以草一束烧过为
慢灰火煨之色遂变紫用之与不煨者一同亦不燥乃
知天性非水火所移
建溪黯澹石
理如牛角扣之声坚清磨久不得墨纵得色变如灰作
器甚佳
卷九十六上 第 7b 页 WYG0881-0453d.png

相州土人自制陶砚在铜雀上以熟绢二重淘泥澄之
取极细者燔为砚有色绿如春波者或以黑白填为水
纹其理细滑著墨不费笔但微渗
吕砚
泽州有吕道人陶砚以别色泥于其首纯作吕字内外
透后人效之有缝不透也其理坚重与凡石等以历青
火油之坚响渗入三分许磨墨不乏其理与方城石等
卷九十六上 第 8a 页 WYG0881-0454a.png

淄石理滑易乏在建石之次
高丽砚
理密坚有声发墨色青间白有金星随横文密成列用
久乏
青州蕴玉石红丝石青石
蕴玉石理密声坚清色青黑白点如弹不著墨墨无光好事者
但置为一器可红丝石作器最佳大抵色白而纹红者
卷九十六上 第 8b 页 WYG0881-0454b.png

墨发墨有光而纹大不入看慢者经暍则色损冻则裂
乾则不可磨墨浸经日方可用一用又可涤非品之善
青石有粗文如罗近歙亦著墨不发
虢州石
理细如泥色紫可爱发墨不渗久之石渐损凹硬墨磨
之则有泥香
信州水晶砚
卷九十六上 第 9a 页 WYG0881-0454c.png

蔡州白石砚
理滑可为器为朱砚花蕊石亦可作小朱砚
性品
大抵四方砚发墨久不乏者石必差软扣之声低而有
韵岁久渐凹不发墨者石坚扣之坚响稍用则如镜走
墨余所品谓目击自收经用者闻虽多不录以传疑古
砚无不佳岂不尝落非好事者手用之则寻弃掷之矣
卷九十六上 第 9b 页 WYG0881-0454d.png

样品
晋砚见于晋顾恺之画者有于天生叠石上刋人面者
有十蹄圆铜砚中如𨫼者余尝以紫石作之有上圆下
方于圆纯上刋两窍置笔者有如凤字两足者独此甚
多所谓凤凰池也盖以工并晋制见于晋人图画世俗
呼为风字盖不原两足之制谓之凤足至今端州石工
以两眼相对于足傍者谓之凤足凤之义取五色英文
卷九十六上 第 10a 页 WYG0881-0455a.png

狭四寸许下阔六寸许顶两纯皆绰慢下不勒成痕外
如内之制足狭长色紫类温岩中凹成臼又有收得智
永砚头微圆又类箕象中亦成臼矣又有人收古铜砚
一龟衔一砚如莲叶两足龟腹圆墨水不可出以笔头
就之则出又参政苏文简家收唐画唐太宗长孙后纳
谏图宫人于玛瑙盘中托一圆头凤池砚似晋制头纯
直微凸如书凤字左右纯料刋下不勒痕摺向顶亦然
卷九十六上 第 10b 页 WYG0881-0455b.png

微瘦下阔而足或圆为柱已不逮古至本朝变成穹高
腰瘦刃阔如钺斧之状仁庙已前砚多作此制后差少
资政殿学士蒲传正收真宗所用砚与仁庙赐驸马都
尉李公炤凤池砚形制一同至今尚方多此制国初已
来公卿家往往有之仁宗已前赐史院官砚皆端溪石
纯薄上狭下阔峻直不出足中坦夷犹有凤池之象或
有四边刋花中为鱼为龟者凡此形制多端下岩奇品
卷九十六上 第 11a 页 WYG0881-0455c.png

盖不古纯斗故勒深滞墨难涤心凸故点笔不圆常如
三角簇盖古砚皆心凹后稍正平未有凸者始自侍读
学士唐彦猷作红丝辟雍砚心高凸至作马蹄样亦心
凸至磨墨溜向身出观墨色则凸高增浮泛之势援毫
则非便也其晋铜砚虽如𨫼然顶殊平以便援毫今杭
州龙华寺收梁傅大夫瓷砚一枚甚大磁褐色心如𨫼
环水如辟雍之制下作浪花擢环近足处而磨墨处无
卷九十六上 第 11b 页 WYG0881-0455d.png

可磨也又丹阳人多于古冢得铜砚三足蹄有盖不镂
花中陷一片陶今人往往作砚于其中翻以为匣也唐
墓中间有得如莲叶中凹两足如凤池之制甚薄足或
如枣也今歙人最多作形制土人尤重而端样以平直
斗样为贵得美石无瑕必先作此样滞墨甚可惜也大
抵石美无瑕方可施工璞而厚者土人多识其藏疾不
复巧制人或因其浑厚而美之余尝恶歙样俗者凡刋
卷九十六上 第 12a 页 WYG0881-0456a.png

斲成袛持璞卖者亦多如是陈文惠丞相家收一蜀王
衍时皇太子陶砚连盖盖上有凤坐一台馀雕杂花草
涅之以金泥红漆有字曰凤凰台此制方直上狭笋在
砚上中甚平也唐之制见文房四谱今之制见歙州砚
图故不重出此人力所为也吾收一青翠叠石坚响三
层傍一嵌磨墨上出一峰高尺馀顶复平嵌岩如乱云
四垂以覆砚以水泽顶则随叶垂珠滴砚心上有铭识
卷九十六上 第 12b 页 WYG0881-0456b.png

下有坐有足巧于瘿盂足上起一枝细狭枝上盘两叠
长七寸馀阔四寸馀如灵芝首锐下阔天然凤池之象
中微凹点水磨墨可书十幅纸石理在方城之右此非
人力所成信天下之瑰宝也
卷九十六上 第 13a 页 WYG0881-0456c.png

李后主砚
李后主留意笔札所用澄心堂纸李廷圭墨龙尾石砚
三者为天下之冠
右军风字砚
会稽有老叟云右军之后持一风字砚大尺馀色正赤
用之不减端石云右军所用者石扬休以钱二万得之
红丝石
卷九十六上 第 13b 页 WYG0881-0456d.png

其丝红理红者其丝黄须饮以水使足乃可用不然渴
燥唐彦猷甚奇此砚以为发墨不减端石蔡君谟又言
端石莹润惟有铓者尤发墨歙石多铓惟腻者佳盖物
之奇者必异其类也
凤咮石
苏子瞻云仆好凤咮石少得真者唐彦猷以青州红丝
石为甲或云唯堪作骰盆
卷九十六上 第 14a 页 WYG0881-0457a.png

苏公易简云柳公权论砚青州石为第一绛州者次之
殊不言端石世传端溪中有草蒙茸可爱匠琢石成砚
用草裹之故自岭表迄中夏而无损或云水中石其色
青山半石其色紫山绝顶者尤润如猪肝色者佳其贮
水处有白赤黄色点者谓之鸲鹆眼脉理黄者谓之金
线纹其山号斧柯昔人采石为砚必中牢祭之不尔雷
电失石所在
卷九十六上 第 14b 页 WYG0881-0457b.png

端石有眼者最贵谓之鸲鹆眼石纹精美如木有节今
不知者乃以为石病吁可痛哉石有上下岩西坑后历
悉其下也惟上岩有眼眼之美者青黄绿三色相重多
者自外至心凡九重其大者尤为希有或布列砚中如
北斗心房之形土人以眼多少为价重轻其生于墨池
之外者谓之高眼生于内者曰低眼高眼尤可尚以不
为墨渍常可睹也或云取石祭以中牢故老云无之又
卷九十六上 第 15a 页 WYG0881-0457c.png

子石
端石以子石为上在大石中生盖石精也流俗讹为紫
石又以贮水不耗为佳有眼为贵眼石病也官司岁以
为贡在他砚上然十无一二发墨者但充玩好而已(欧/阳)
(永/叔)
端溪
端溪有斧柯茶园将军地同是一溪唯斧柯出者大不
卷九十六上 第 15b 页 WYG0881-0457d.png

军又次之(郑/樵)
活眼死眼
苏易简作文房四谱谱言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
随时收索可与终身俱者唯砚而已谱中载四十馀品
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斧柯山第二龙尾石第三馀皆在
中下虽铜雀台古瓦砚列于下品特存古物耳端所出
有四岩石为甲石屋次之西坑又次之后历为劣岩与
卷九十六上 第 16a 页 WYG0881-0458a.png

建安产茶北苑壑源去沙溪十数里而优劣差殊然岩
石又分上下又有活眼死眼之别圆晕相重黄黑相间
黳精在内晶莹可爱谓之活眼四旁浸渍不甚鲜明谓
之泪眼形体略具内外皆白殊无光彩谓之死眼活眼
胜泪眼泪眼胜死眼死眼胜无眼
龙尾石
歙石出于龙尾溪以金星为贵予少时得金坑矿石坚
卷九十六上 第 16b 页 WYG0881-0458b.png

溪上而端石以后出见贵尔(欧阳/永叔)
李贺诗
永叔以端溪后出不然李贺有端州青花石砚诗云暗
洒苌弘冷血痕则谓鸲鹆眼知端石为砚久矣
诸州砚
淄州金雀石色绀青声如金玉又有青金石叩之无声
发墨青州紫金石状类端州西坑石发墨过之吉州永
卷九十六上 第 17a 页 WYG0881-0458c.png

州角石色如白牛角归州大沱石江水中石也止用于
川峡人宿州出乐石润腻发墨但无石脉万州有悬金
崖石又有磁洞石洮河出绿石性软不起墨不耐久磨
牢山丹石滑泽坚腻古瓦砚出相州魏铜雀台里人因
掘土往往得之虢州澄泥唐人品砚以为第一今人罕
用泽州道人吕翁作澄泥砚坚重如石手触辄生晕上
著吕字青州潍州石末砚皆瓦砚也柳公权以为第一当
卷九十六上 第 17b 页 WYG0881-0458d.png

砚赋
傅玄砚赋云木贵其能软石美其润坚刘道友以浮查
为砚知古亦有木砚
铜砚蚌砚
刘聪谓晋怀帝曰卿赠朕柘弓铜砚袁彖赠庾翼蚌砚
水精砚
丁恕有水精砚大才四寸许为风字样用墨处即不出光
卷九十六上 第 18a 页 WYG0881-0459a.png

玉砚
镇潼留后李充伯得玉材琢为圆砚发墨可爱
碧玉砚
许汉阳笔以白玉为管砚乃碧玉以玻瓈为匣
铁砚
青州熟铁砚甚发墨有柄可执晋桑维翰铸生铁砚
漆砚
卷九十六上 第 18b 页 WYG0881-0459b.png

竹砚
异物志云广南以竹为砚
涤砚
凡砚须旦涤之纵未能亦须日易其水洗宜用小毡片
或纸若久用石色为墨渍污即以麸炭磨洗复如新矣
苦寒不宜用佳砚石理既冻墨亦少光
帝鸿氏之砚
卷九十六上 第 19a 页 WYG0881-0459c.png

太公金匮砚书曰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无得污白是知
砚其来尚矣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
孔子砚
伍缉之从征记云鲁国孔子庙中石砚一枚甚古朴孔
子平生时物也及颜路所请之车亦存
砚溪
永嘉郡记云砚溪一源多石砚述异记云洞庭湖一陂
卷九十六上 第 19b 页 WYG0881-0459d.png

一箧磨穴砚
古人有学书于人者数年自以艺成告而辞去师曰吾
有一箧物可附于某处及山之下绝无所付人封题亦
甚不密乃启之皆磨穴旧砚数十枚方知师夙所用者
乃返山服膺至皓首方毕其艺
补百碎砚
石晋时关右有李处士能画驯狸能补碎砚虽百碎者赍
卷九十六上 第 20a 页 WYG0881-0460a.png

后主青石砚
李后主得青石砚墨池中有黄石如弹丸水常满终日
用之不耗每以自随后归朝陶谷见而异之砚大不可
持乃取石弹丸去后主拽其手振臂就取后主请以宝
玩为谢陶不许后主曰唯此砚能生水他砚皆不可用
陶试数十砚水皆不生后主索之良苦陶不能奈曰要
当碎之石破中有小鱼跳地上即死自是砚无复润泽
卷九十六上 第 20b 页 WYG0881-0460b.png

砚当用石镜当用铜此真材本性也以瓦为研如以铁
为镜耳
谢铜砚笔格启
庾肩吾谢铜砚笔格启云烟磨青石已践孔子之坛管
插铜龙还笑王生之壁
石砚赋
黎逢石砚赋云琢而磨之其滑如砥欲精研而染翰在
卷九十六上 第 21a 页 WYG0881-0460c.png

是以为用久而不渝故以为美成器尚古徵阙里于素
王匠法增华参会稽之内史又云一拳之石取其坚一
勺之水取其净又云对此大匠厕诸鸿笔见珍于杀青
之辰为用于草玄之日
砚诗
僧贯休砚诗云低心蒙润久入匣更身安
卷九十六上 第 22a 页 WYG0881-0461a.png

柳公权论砚以青州石为第一绛州者次之殊不言端
石世传端溪中有草蒙茸可爱匠者琢石成砚以草裹
之故自岭表迄中夏而无损或曰水中石其色青山半
石其色紫山绝顶者尤润如猪肝色者佳其贮水处有
白赤黄色点者谓之鸲鹆眼脉理黄者谓之金线纹其
山号斧柯昔人采石为砚必以牛羊祭之不尔雷电失
石所在
卷九十六上 第 22b 页 WYG0881-0461b.png

所出有四岩石为甲石屋次之西坑又次之后历为劣
岩与西坑相去二十里去后历七里而所产迥然不同
犹建安产茶比北苑壑源去沙溪十数里而优劣差殊
然岩石又分上下又有活眼死眼之别圆晕相重黄黑
相间黳精在内晶莹可爱谓之活眼四旁浸渍不甚鲜
明谓之泪眼形体略具内外皆白谓之死眼活眼胜泪
眼泪眼胜死眼死眼胜无眼
卷九十六上 第 23a 页 WYG0881-0461c.png

大不过三四指一两呵津汗滴沥真难得之物茶园次
之将军又次之
欧阳永叔云端石以子石为上在大石中生盖石精也流
俗讹为紫石又以贮水不耗为佳有眼为贵眼石病也
官司岁以为贡在他砚上然十无一二发墨者但充玩
好而已
唐彦猷云端石有眼者最贵谓之鸲鹆眼石文精美如
卷九十六上 第 23b 页 WYG0881-0461d.png

岩西坑后历惟上岩有眼眼之美者青绿黄三色相重
多者自外至心凡九重其大者尤为希有或布列砚中
为北斗心房之形土人以眼多少为价重轻其生于墨
池之外者谓之高眼生于内者曰低眼高眼尤可尚以
不为墨渍常可观也或云取石祭以中牢故老云无之又
云石有金线为美正其病也
蔡君谟云端石莹润惟有铓者尤发墨歙石多铓惟腻
卷九十六上 第 24a 页 WYG0881-0462a.png

欧阳永叔云歙石出龙尾溪以金星为贵予少时得金坑
矿石坚而发墨端溪以北岩为上龙尾以深溪为上龙
尾在端溪上而端溪以后出见贵耳
卷九十六上 第 25a 页 WYG0881-0462c.png

谨按端州治高要县自唐为高要郡本朝重和初以太
上皇潜藩赐号肇庆府府东三十三里有山曰斧柯在
大江之南盖羚羊峡之对山也斧柯山峻峙壁立下际
潮水自江之湄登山行三四里即为砚嵓也先至者曰
下嵓下嵓之中有泉出焉虽大旱未尝涸下嵓之上曰
中嵓中嵓之上曰上嵓自上嵓转山之背曰龙嵓龙嵓
盖唐取砚之所后下嵓得石胜龙嵓龙嵓不复取自山
卷九十六上 第 25b 页 WYG0881-0462d.png

龙嵓斧柯山脚谷中石也大抵石以下嵓为上中嵓龙
嵓半边山诸嵓次之上嵓又次之蚌坑最下此嵓石之
品也下嵓石乾则灰苍色润则青紫色嵓有两口其中
则通为一穴大者取研所自入也小者泉水所自出也
故号曰水口即陈公密所开也嵓之北壁石背有泉水
所浸瀰漫涌溢下流为溪嵓之中岁久崩摧石屑翳塞
积水屈曲浅深人所莫测以是石工不复能采矣今世
卷九十六上 第 26a 页 WYG0881-0463a.png

者往往于泉水石屑中得之若南壁石尚或可采然自
崇观以后亦罕得矣北壁石盖泉生其中非石生泉中
也则润可知矣嵓之上虽秋冬乾旱亦未尝涸有泉珠
散落如飞雨不绝北壁石眼正圆有青绿碧紫白黑晕
十数重中复有瞳子南壁石即泉水半浸者稍不及北
壁眼之晕色皆少淡上嵓下嵓皆在山半上嵓之穴陟
而取石中嵓之穴或陟或降下嵓之穴降而取石上嵓
卷九十六上 第 26b 页 WYG0881-0463b.png

梅树嵓下穴今石工以为中嵓者是也下穴两口其间
通为一穴皆中嵓也土地嵓亦有两穴其中亦相通土
地嵓石色带黄赤眼亦如之梅树嵓石微黄赤稍轻而
带灰苍色眼黄绿中嵓南壁石与梅树嵓同而少胜焉
北壁石则与下嵓南壁石相类而少劣焉
大抵石性贵润色贵青紫乾则灰苍色润则青紫色眼
贵翠绿圆正有瞳子
卷九十六上 第 27a 页 WYG0881-0463c.png

若性枯燥色黄褐
乾则灰苍色润则青紫色
眼赤黄皆下品也
眼赤黄轻青绿重即渐为上品矣
龙嵓石色深紫眼少
有即类中嵓半边山者
半边山诸品石色少灰青与下嵓南壁石中嵓北壁石
卷九十六上 第 27b 页 WYG0881-0463d.png

青绿赤黄紫色皆浅淡不同
然半边山嵓极多眼
半边山嵓近南者眼大晕差少绿近北者眼少晕愈
少所谓菉豆眼
蚌坑石性坚颜色深紫有眼即黄白微带青色不正无
瞳子虽润亦不发墨
眼偏斜不正无晕道有翳
卷九十六上 第 28a 页 WYG0881-0464a.png

相类但片段碎小耳
小湘峡在州之西四十里其石类嵓石而性软燥色深
紫如蚌坑及后历石眼亦类蚌坑石大抵润及蚌石而
发墨胜之
后历山在州北十里石性软燥色深紫带黄赤间亦有
眼极类蚌坑坚润不及发墨胜之
嵓石取诸嵓斧并力然后可得凡嵓石皆有黄臕如玉
卷九十六上 第 28b 页 WYG0881-0464b.png

石嵓中有底石皆顽石极润不发墨又色污杂不可为砚
端人谓之鸭屎石底石之上大率如石榴子又如塼坯
自底至顶中作三叠下叠居底石之上最佳品也石必
有眼端人谓之脚石中叠居下叠之上次石也眼或有
或无端人谓之腰石上叠居中叠之上又次石也皆无
眼端人谓之顶石顶石之上皆盖石也亦顽粗而不堪
用大抵三叠石皆有粗臕络无非子石世人乃谓别一
卷九十六上 第 29a 页 WYG0881-0464c.png

类卵人或水中摸得之故妄有此说
蚌坑石取于山下涧谷中皆波涛所击风日所曝雷雨
所摧皆顽狠不才之物也但人能到其处皆可拾取端
人谓之野石盖遍地是也甚易得之而他处人不识往
往反爱之正以大璞少瑕翳耳其小湘石后历石皆掘
地取嵓石不假油蜡久则自光润后历非油蜡则不堪
用岁久油蜡败则粗燥不堪用矣
卷九十六上 第 29b 页 WYG0881-0464d.png

江中半边山诸嵓有大秋风小秋风兽头狮子桃花
河头新坑黄坑等名皆在斧柯山下盖山之麓也
凡有眼之石在本嵓中尤缜密温润端人谓石嫩则眼
多老则眼少嫩石细润发墨所以重有眼也青脉者必
有眼故腰石脚石多有青脉而顶石多莹净端人谓青
脉为眼筋夫眼之别者曰鸲鹆曰鹦哥曰了哥(秦吉/了也)曰
雀眼曰鸡眼曰猫眼曰菉豆各以形似名之翠绿为上
卷九十六上 第 30a 页 WYG0881-0465a.png

上黄赤为下
砚之价下嵓水底脚石十倍于南壁石南壁石十倍于
中嵓北壁石半边山南诸嵓倍于中嵓南壁石半边山
北诸嵓及龙嵓中嵓南壁倍上嵓诸穴石上嵓诸穴倍
小湘石小湘石倍后历蚌坑石后历之佳者亦与上嵓
诸穴价等
砚之形制曰平底风字曰有脚风字曰垂裙风字曰古
卷九十六上 第 30b 页 WYG0881-0465b.png

欢四直曰箕样曰斧样曰瓜样曰卵样曰璧样曰人面
曰莲曰荷叶曰仙桃曰瓢样曰鼎样曰玉台曰天研(东/坡)
(尝得石不加斧凿以为研后/人寻嵓石自然平整者效之)曰蟾样曰龟样曰曲水曰
钟样曰圭样曰笏样曰梭样曰琴样曰𨫼样曰双鱼样
曰团样曰八棱角柄秉砚曰八棱秉砚曰竹节秉砚曰
砚砖曰砚板曰房相样曰琵琶样曰月样曰腰鼓曰马
蹄曰月池曰阮样曰歙样曰吕样曰琴足风字曰蓬莱
卷九十六上 第 31a 页 WYG0881-0465c.png

宣和初御府降样造形若风字如凤池样但平底耳有
四环刻海水鱼龙三神山水池作昆崙状左日右月星
斗罗列以供太上皇书府之用
石之病者有曰铁线
乃是臕皮隔处若于线上凿之则应手而断
曰瑕
白文
卷九十六上 第 31b 页 WYG0881-0465d.png

如蛀虫眼
曰惊
斧凿触裂者
曰火黯(一名熨/斗焦)
惟嵓石有之斜班处如火烧状
曰黄龙
灰黄色如龙蛇横斜布石上
卷九十六上 第 32a 页 WYG0881-0466a.png

右缙云叶樾交叔传此谱稍异于众人之说不知
何人所撰称徽祖为太上皇必绍兴初人云淳熙
十年七月二十四日东平荣芑书
卷九十六上 第 33a 页 WYG0881-0466c.png

采发第一
婺源砚在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见叠石
如城叠状莹洁可爱因携以归刋粗成砚温润大过端
溪后数世叶氏诸孙持以与令令爱之访得匠手斲为
砚由是山下始传至南唐元宗精意翰墨歙守又献砚
并荐砚工李少微国主嘉之擢为砚官今石工周全师
之尔后匠者增益颇多今全最高年能道昔时事并召
卷九十六上 第 33b 页 WYG0881-0466d.png

息几数百户乃猎者之孙
石坑第二
罗纹山亦曰芙蓉溪砚坑十馀处蔓延百馀里皆山前
后沿溪所生溪水中殊无石好事者相传多云水中石
又见苏易简砚谱云歙州龙尾山石亦端溪之亚访于
彼俗虽有龙尾山而山实无石盖好事者取其美名以
咤于世今次其石品与地坑之名如后
卷九十六上 第 34a 页 WYG0881-0467a.png

处九丈五尺其阔二丈六尺深一丈三尺坑皆无土相
杂
罗纹里山坑在罗纹山后李氏时发今废五十馀年名
色未详
罗纹坑在眉子坑之东李氏时发地向属王仁高今绝
籍为砚户戴义八人共请之岁输山税三十金自山下
至取石处计七十五丈阔十八丈深十五丈三尺石藏
卷九十六上 第 34b 页 WYG0881-0467b.png

水舷坑在眉子坑外临溪冬水涸时方可取春夏不可
得发地丈馀乃至石率多金花眉子地属程于
水蕨坑在罗纹山西北地属王十五景祐中发今废四
十年自水舷至坑五丈五尺阔一丈三尺穿笼取之久
废不可得盖石工不知攻取法石理如浪纹
溪头坑又曰主持山在罗纹山金星坑之北约二三里
废已二十年不取其石金星率多虚慢焉
卷九十六上 第 35a 页 WYG0881-0467c.png

子石纹粗慢与溪头相次也
罗纹金星坑在罗纹山西北自罗纹坑相去四十五丈
今废不取盖工用多所得少也
驴坑在县之西北七十里属詹观景祐中曹平为令时
取之后王君玉为守又取之近嘉祐中刁璆为尉又取
之其石有青绿晕也
济源坑在县之正北凡三坑并列曰碧里坑在山上色
卷九十六上 第 35b 页 WYG0881-0467d.png

石青细有金纹花晕厥状不常
洞灵岩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三洞相连石产岩之左
右无定处材璞至少而瑕脉多或有绝病莹净者可拟
端溪之品而石理燥慢
浙石属衢州开化县俗谓之玳瑁石其纹正如玳瑁旁
视则有波纹者可为碑材帛砧柱础之类至易得
攻取第三
卷九十六上 第 36a 页 WYG0881-0468a.png

于坛墠之上祝讫发之若稍亵慢必有蜂虿虫蟒毒物
伤人之患立出盖山川神物所拥护秘惜尤不欲广传
人间所得不过百十枚即竭矣又当再祝之前后被齧
死者十馀人今皆预祝飨也冀其阴助不得不爱重之
品目第四
眉子石其纹七种
金星地眉子 对眉子 短眉子 长眉子
卷九十六上 第 36b 页 WYG0881-0468b.png

外山罗纹其纹十三种
粗罗纹 细罗纹 古犀罗纹 角浪罗纹
金星罗纹 松纹罗纹 石心罗纹 金晕罗纹
绞丝罗纹 刷丝罗纹 倒理罗纹 乌钉罗纹
卵石罗纹
里山罗纹一等
金星疏慢
卷九十六上 第 37a 页 WYG0881-0468c.png

葵花 金晕 金星
驴坑一等
青色绿晕
洞灵岩紫石大小者如肝色今产浮梁县岩岭处处有
之其匠者或琢为茶瓯凌冬不可用也
浙石一等
纹如玳瑁斑
卷九十六上 第 37b 页 WYG0881-0468d.png

金纹如长寿仙人者 青斑金纹如鹤舞者
金纹如双鸳鸯者 金纹如斗者
金纹如枯槎仙人者 如金云气者
眉如卧蚕者 如双鱼蹲鸱者
金纹如湖中寒雁者 如金壶瓶者余常见之
修斲第五
砚斲初成先以蜡涂内外盖与石相益须借此则温润
卷九十六上 第 38a 页 WYG0881-0469a.png

生姜汁涂研处即著墨今人多不知此云是瑕病以墨
蜡盖灭痕璺又云不发墨光始初磨墨兼带少蜡滞暗
墨色故也使三五度则无此病矣又出墨色者便使益
好多渍难爱护欲著手气必成痕迹故人多用蜡盖免
此患也砚须每日洗浣去其积墨败水则墨光莹泽也
名状第六
端样 舍人样 都官样 玉堂样
卷九十六上 第 38b 页 WYG0881-0469b.png

方龙眼样 瓜样 方葫芦样 八角辟雍样
方辟雍样 马蹄样 新月样 𨫼样
眉心样 石心样 瓢样 天池样
科斗样 银铤样 莲叶样 人面样
毬头样 宝瓶样 笏头样 风字样
古钱样 外方里圆 筒砚样 蟾蜍样
辟雍样 方玉堂样 尹氏样 虾蟆样
卷九十六上 第 39a 页 WYG0881-0469c.png

以上并择取样制古雅者绘之于图馀数名虽多种状
样都俗也不取
石病第七
鸡脚如麻石黯色类鸡脚印行迹乌肫有痕如木叶若
肉中之脞也隔路如墨痕如蚓迹行路浪痕遍缠如细
帛纹其色或浅或深黑色赘子若乌豆状隐起碍手靸
藏于石中或开之乃有大璺搭线斜纹若砚断硬线有
卷九十六上 第 39b 页 WYG0881-0469d.png

上有微尘孔者乃石之肤也黄烂者土中石皮也
道路第八
自歙州大路一百八十里至西坑口入山三十里至罗
纹山皆山谷大林莽盘屈鸟道也自婺源县大路三十
里过溪皆大岭重复九十里至罗纹山下自州至济源
口一百九十里入小路七十里至济源自县至济(口/)八
十里入小路七十里至济源
卷九十六上 第 40a 页 WYG0881-0470a.png

县城三姓四家一十一人
刘大名福诚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周四名全年七十 周二名进城 周小四
周三名进昌 刘二无官名 朱三名明
灵属里一姓三家六人
戴二名义和 第三 第五 第六
戴大名文宗 戴四名义诚
卷九十六上 第 40b 页 WYG0881-0470b.png

方七名守宗 男庆子 胡三名嵩兴
汪大号汪王二
攻器第十
箕畚 铳 铁大小锤 长短凿
钢屑 鎯头 鸦觜锄 木掀
宋治平丙午岁重九日
卷九十六上 第 41a 页 WYG0881-0470c.png

唐侍读砚谱云二十年前颇见人用龙尾石砚求之江
南故老云昔李后主留意翰墨用澄心堂纸李廷圭墨
龙尾砚三者为天下冠当时贵之自李氏亡而石不出
亦有传至今者景祐中校理钱仙芝守歙始得李氏取
石故处其地本大溪也常患水深工不可入仙芝改其
流使由别道行自是方能得之其后县人病其须索复
溪流如初石乃中绝后邑官复改溪流遵钱公故道而
卷九十六上 第 41b 页 WYG0881-0470d.png

源县长城里唐开元中叶氏得其地尝取石为砚不见
称于世故无闻焉苏易简砚谱云龙尾山石亚于端溪
今虽多故坑无有石出环县皆山也而石虽出他山实
龙尾之肢脉俱得谓之龙尾
自州一百八十里至西坑口入山谷林莽盘屈乌道又
三十里自县三十里过溪大岭重复九十里并至罗纹
山下
卷九十六上 第 42a 页 WYG0881-0471a.png

里至济源
龙尾山亦名罗纹山下名芙蓉溪石坑最多蔓延百馀
里取之不绝
眉子坑在罗纹山之西从溪下至坑十馀丈坑中无土
深丈馀阔二三尺许
罗纹里山在罗纹山后
罗纹旧坑地名寨头即钱公所访南唐采石故坑也
卷九十六上 第 42b 页 WYG0881-0471b.png

馀石多金花
水厥坦坑在罗纹山西北其理若浪
溪头坑在金星坑之北五里
叶九坑在溪头之西百里亦有眉子其理粗慢与溪头
坑石相上下
金星坑在罗纹山西北相去四十五丈
驴坑在县西北七十里景祐中曹平为令后王君玉为
卷九十六上 第 43a 页 WYG0881-0471c.png

济源坑在县之正北三坑相连
碧里坑在济山上色理青莹相去半里有水步石大雨
点石十里外有里山石青细有金纹花晕其状奇怪不
常
洞灵岩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三洞相连石产于岩之左
右无定所色拟端溪粗而燥复多瑕璺
浙石出衢州开化县界斑若玳瑁然
卷九十六上 第 43b 页 WYG0881-0471d.png

在溪涧中至冬水涸合三二十人方可兴工每打发一
坑不三数日必雨雨即坑垄皆堙塞较其工力倍金银
坑中取矿者此其所以贵也往时必先祠以中牢方免
诸患
大抵攻琢贵精治之不尽工虽有佳石亦常砚而已每
得一石以铁凿击之候其声清圆乃可攻治度其所宜
然后制样须令人捧不然内诸稻谷中欲其不实也
卷九十六上 第 44a 页 WYG0881-0472a.png

龙尾石多产于水中故极温泽性本坚密扣之其声清
越宛若玉振与他石不同色多苍黑亦有青碧者采人
日增石亦渐少有得之岩崖中者色白而燥殊不入用
眉子色青或紫短者簇者如卧蚕而犀纹立理长者阔
者如虎纹而松纹从理其曰雁湖攒与对眉子最为精
绝凡九品
雁湖眉子 对眉子 金星眉子
卷九十六上 第 44b 页 WYG0881-0472b.png

长眉子 簇眉子 阔眉子
大抵石顽则光滑而磨墨不快石粗则黏墨而渗渍难
涤唯粗罗纹理不疏细罗纹石不嫩者为佳凡十二品
细罗纹 粗罗纹 暗细罗纹
松纹罗纹 角浪罗纹 金星罗纹
刷丝罗纹 倒地罗纹 石心罗纹
卵石罗纹 泥浆罗纹 算子罗纹
卷九十六上 第 45a 页 WYG0881-0472c.png

者以易磨墨为发墨非也唯蔡君谟论得其要墨在砚
中随笔旋转涤之泮然尽去此乃石性坚润能发起不
滞于砚耳若刷丝松纹角浪皆以其理疏易于磨墨至
于金星之类乃其馀事自有优劣独泥浆一品较之诸
石纹理细密富于温润但多不甚坚实
瓜子罗纹纹若瓜子罗纹然此最佳者也出水波坑中
幸而得之不可期或取罗纹侧为之甚能乱真
卷九十六上 第 45b 页 WYG0881-0472d.png

见之
枣心青润可爱中有小斑纹中广上下皆锐形若枣核
然虽少疵瑕多失之顽固
唐公砚录云尝过金陵于翰林叶道卿处见一砚方四
五寸许其色淡青如秋雨新霁远望暮天表里莹洁都
无纹理盖所谓砚之美者也云得于歙不知出于甚坑
今不复有
卷九十六上 第 46a 页 WYG0881-0473a.png

水弦金纹凡十种
青斑如舞鹤者 如长寿仙人者
如双鸳鸯者 如枯槎仙人者
如朝霞云气者 如湖中寒雁者
如双鱼蹲鸱者 如壶瓶者
如卧蚕者 如斗者
砚以莹净为先小有痕线皆不足甚贵石病有十
卷九十六上 第 46b 页 WYG0881-0473b.png

鸡脚如鸡迹麻石黯色
乌肫有痕如木叶若肉中脞也
浪痕遍缠如布帛纹作浅深黑色
赘子如乌豆隐起碍手开之多成大璺
搭线斜纹若断裂者
黄烂者土中石皮也
硬线高起隐手虽良工不能砺平也
卷九十六上 第 47a 页 WYG0881-0473c.png

断纹两不相著
砚之形制不一古人有以蚌为之者取其适用而已旧
有古端样并世传晋右军将军王逸少端样皆外方内
若峻坂然使墨下入水中至写字时更不费研磨之工
今之端样盖其遗法也或有为砚板砚镜之类微坳其
首而已或直用平石一片别以器盛水旋滴入研墨以
此知今人不如古人书字之多耳
卷九十六上 第 48a 页 WYG0881-0474a.png

细罗纹(石纹如罗縠精细其色青莹其理𦂳/密坚重莹净无瑕璺乃砚之奇材也)
粗罗纹(似细罗纹而/纹理稍粗)
暗细罗纹(罗纹虽细晦而不露纹/理隐隐石色微青黑)
刷丝罗纹(石纹精细缠/密如刷丝然)
金花罗纹(罗纹地上间以金花乱点/大细不常如画工销金)
金晕罗纹(金晕数重如抹画者或晕如/卵形及杏叶皆重叠数重)
金星罗纹(细金点如散星者有金抺如眉/子者有黄抺金纹长短不定者)
卷九十六上 第 48b 页 WYG0881-0474b.png

角浪罗纹(直纹数路/如角浪然)
瓜子罗纹(比细罗纹尤细/狭如爪子者)
细枣心(无罗纹而石纹/两头尖如枣核)
粗枣心(较细枣/心而粗)
水波(纹理横细如晴昼微/风清沼涟漪之纹)
对眉子(石纹如人画眉而/细遍地成对者)
锦蹙(石晕如画云气间/以金晕如蹙锦然)
卷九十六上 第 49a 页 WYG0881-0474c.png

罗汉入洞(石中有金晕如云气/下有罗汉龛坐之形)
金星眉子(眉子疏匀而/有金星间之)
鳝肚眉子(眉子疏而匀石纹如人字/鳝肚纹间有金晕金星者)
雁攒湖眉子(砚心有纹晕如汪池四外眉/子密密如群雁飞集之状)
菉豆眉子(石理稍黑微暗而斑/内有短密眉子纹)
金花眉子(眉子石中有/金花金晕者)
短眉子(眉子密/短而匀)
卷九十六上 第 49b 页 WYG0881-0474d.png

泥浆(细罗纹而尤温润/乃罗纹下坑石)
卵石 雨点石
罗纹上坑石色微重中坑石色微淡下坑即泥浆石
枣心坑皆乾坑故石微燥
水波坑亦是枣心石
祁门县出细罗纹石酷似泥浆石亦有罗纹但石理
稍慢不甚坚色淡易乾耳此石甚能乱真人多以为
卷九十六上 第 50a 页 WYG0881-0475a.png

歙县出刷丝砚甚好但纹理太分明无罗纹间有白
路白点者是
卷九十六上 第 50b 页 WYG0881-0475b.png

说郛卷九十六上
卷九十六上 第 51a 页 WYG0881-0476a.png

说郛卷九十六下 元 陶宗仪 撰
云林石谱卷上(杜绾/)
天地至精之器结而为石负土而出状为奇怪或岩
窦透漏峰岭层棱凡弃掷于娲鍊之馀遁逃于秦鞭
之后者其类不一至有鹊飞而得印鳖化而御题叱
羊射虎挺质之尚存翔燕鸣鱼类形之可验怪或出
于禹贡异或陨于宋都物象宛然得于髣髴虽一拳
卷九十六上 第 51b 页 WYG0881-0476b.png

案如观嵩少而面龟蒙坐生清思故平泉之珍秘于
德裕大馀之宝进于武宗皆石之瑰奇宜可爱者然
人之好尚故自不同叶公之好龙支遁之好马卫懿
公之好鹤王右军之好鹅齐王之好竽嵇康之好锻
虽所好自异然无所据依殆无足取圣人尝曰仁者
乐山好石乃乐山之意盖所谓静而寿者有得于此
窃尝谓陆羽之于茶杜康之于酒戴凯之于竹苏太
卷九十六上 第 52a 页 WYG0881-0477a.png

支亦皆有谱而惟石独无为可恨也云林居士杜季
阳盖尝采其瑰异第其流品载都邑之所出而润燥
者有别秀质者有辨书于编简其谱宜可传也且曰
幅𢄙之至远闻见或遗山经地志未能淹该遍览尚
俟讲求当附益之居士实抑堂先生之裔大丞相祁
国公之孙余尝闻之诗史有水落鱼龙夜之句盖尝
游湘乡之山鱼龙蛰土化而为石工部固常形容于
卷九十六上 第 52b 页 WYG0881-0477b.png

忘于著录云时宋绍兴癸丑夏五月望日阙里孔传
题
灵璧石
宿州灵璧县地名磬山石产土中岁久穴深数丈其质
为赤泥渍满土人多以铁刃遍刮凡三两次既露石色
即以黄蓓帚或竹帚兼磁末刷治清润扣之铿然有声
石底多有渍土不能尽去者度其顿放即为向背石在
卷九十六上 第 53a 页 WYG0881-0477c.png

空其状妙有宛转之势或多空塞或质偏朴或成云气
日月佛像或状四时之景须藉斧凿修治磨砻以全其
美或一面或三四而若四面全者即是从土中生起凡
数百之中无一二有得四面者多是䃳其石尖择其泐
处镌治取其底顷岁灵璧张氏兰皋亭列巧石颇多各
高一二丈许峰峦嵓窦嵌空具美大抵亦三两面背亦
著土又有一种石理躏踆若胡桃壳纹其色稍黑大者
卷九十六上 第 53b 页 WYG0881-0477d.png

有高峰岩窦又有一种产新坑黄泥沟峰峦嵌空奇巧
亦须刮治扣之稍有声但石色清淡稍燥软易于人为
不若磬山青润而坚此石宜避风日若露处日久即色
转白声亦随减书所谓泗滨浮磬是也
青州石
青州石产土中大者数尺小亦尺馀或大如拳细碎磊
磈未成物状在穴中性颇软见风即劲凡采之易脆不
卷九十六上 第 54a 页 WYG0881-0478a.png

塞徐以竹枝洗涤净尽宛转通透无峰峦峭拔势石色
带紫微燥扣之无声土人以石药粘缀四面取巧像云气
枯木怪石欹侧之状
林虑石
相州林虑石地名交口其质坚润扣之有声一种出土
中采之穴地见石则寻坑坎处石多倒生向下垂如钟
乳融结必錾去粗石留石坐如板许板山多白载山一
卷九十六上 第 54b 页 WYG0881-0478b.png

苍虬洞天凡十馀品各高数寸甚奇异又种色稍班而
微黑以产土中微有土渍易于洗涤有大山势四面徘
徊皆无背稍著土千岩万壑峰峦迤逦颇多嵌空洞穴宛
转相同不假人为至有中虚可施香烬静而视之若烟
云出没岩岫间此石崇宁年方士相视地脉偶得之大
不踰三五尺至如拳大奇巧百怪
平江府太湖石
卷九十六上 第 55a 页 WYG0881-0478c.png

种色白一种色青而黑一种微青其质纹理纵横笼络
起隐于石而遍多殁坎盖因风浪冲激而成谓之弹子
窝扣之微有声采人携锤錾入深水中颇艰辛度奇巧
取凿贯以巨索浮大舟设木架绞而出之其间少有巉
岩特势则就加镌砻取巧复沈水中经久为风水冲刷
石理如生此石最高有三五丈低不踰十数尺间有尺
馀唯宜植立轩槛装治假山或罗列园林广树中颇多
卷九十六上 第 55b 页 WYG0881-0478d.png

无为军石
无为军石产土中连络而生择奇巧者即断取之易为
洗涤不著泥渍石色稍黑而润大者高数尺亦有盈尺
及五六寸者多作群山势扣之有声至有一段二三尺间
群峰耸拔连接高下凡数十许巉嵓涧谷不异真山顷
年维扬俞次契大夫家获张氏一石方圆八九尺上有
峰峦高下不知数中有谷道相通目之为千峰石又米
卷九十六上 第 56a 页 WYG0881-0479a.png

者颇艰得之
临安石
杭州临安县石出土中有两种一深青色一微青白其
质奇怪无尖峰崒嵂势高者十数尺小者数尺温润而
坚扣之有声间有质朴从而斧凿修治磨砻增巧顷岁
钱唐千顷院有石一块高数尺旧有小承天法喜堂徒
弟析衣钵得此石佑直五百馀千其石置方廨中四面嵌
卷九十六上 第 56b 页 WYG0881-0479b.png

中尝有露珠凝滴谓为丑石元居中有诗略云人久众
所憎物久众所惜为负磊落姿不随寒暑易政和间取
归内府此石之尤者
湖州武康石
出土中一青色一黄黑而斑其质颇燥不坚无混然巉
岩峰峦虽多透空穿眼亦不甚宛转采人入穴石多卧
生甚广阔度奇巧处以铁錾揭取之或多细碎大抵石
卷九十六上 第 57a 页 WYG0881-0479c.png

有险怪尖锐者即侧立为峰峦颇胜青州穿眼宛转浑
然可观
昆山石
平江府昆山县石产土中多为赤土积渍既出土倍费
挑剔洗涤其质磊磈巉岩透空无耸拔峰峦势扣之
无声土人唯爱其色洁白或栽植小木或种溪荪于奇
巧处或置立器中互相贵重以求售至正初杭州皋
卷九十六上 第 57b 页 WYG0881-0479d.png

江革石
道州江革永宁二县皆产石在乱山间于平地上空砻
积永宁石叠而生成或大或小不相粘缀江革一种稍
青色一种灰黑间有巉岩特势其质例皆粗涩枯燥扣
之有声未见绝奇巧者唯永宁所产大者十数尺或二三
尺至有尺馀或大如拳或多细碎每就山采石散处土
地莫知其数盖率皆奇怪大抵各随人所欲既择绝佳者
卷九十六上 第 58a 页 WYG0881-0480a.png

色深青一种微黑其质坚润扣之有声咸偏多坳坎颇
类太湖弹子窝峰峦巉岩四面亦多透空崄怪万状或
有数尺若太山气象千岩万壑群峰环绕中有谷道拽脚类
诸物像不可槩举非人力能为之大抵其石多白脉又
有如大山之颠合三两峰间因石脉相连数道而成瀑
布直落涧壑凡遇石塞路迸溅即散漫分流石之两边
如图写之状
卷九十六上 第 58b 页 WYG0881-0480b.png

衢州常山县思溪又地名石洪或云空字石出底侧垂
似钟乳杂沙泥不相联接采人车戽深水甚难得之或
大或小不踰数尺奇巧万状多是全质每一石则有联
续尖锐十数峰高下峭拔嵌空全若大山气势亦有如
拳大者又于巉岩崄怪岩窦中出石笋或欹斜纤细互
相撑拄之势盖石生溪中为风水冲激融结而成奇巧
又有峰峦耸秀洞穴委曲相通底坐透空堪施香烬若烟
卷九十六上 第 59a 页 WYG0881-0480c.png

又一种青而滑或以磁末刷治而颜色皆温润扣之有
声间有质朴全无巧势者石性稍矿不容人为非灵璧
可增崄怪
开化石
衢州开化县龙山深土中出石磊磈或巉岩可观色稍
燥扣之有声又地名鳖滩亦多产石水中色稍青润石质
骨粗而肉细率皆全质间有群峰前后罗列若大山气势
卷九十六上 第 59b 页 WYG0881-0480d.png

沣州石
沣州石产土中磊磈而生大者尺馀亦有绝小者颇多
崄怪巉岩类诸物状其质为沙泥积渍费工刷治石理遍铺
丝扪之隐手青白稍润间有白脉笼络工人不知贵士
大夫多携归装视假山高视之颇类雁荡诸奇峰
英石
英州含光真阳县之间石产溪水中有数种一微青色
卷九十六上 第 60a 页 WYG0881-0481a.png

宛转相通其质稍润扣之微有声又一种色白四面峰峦
耸拔多棱角稍莹彻面面有光可鉴物扣之无声采之
人就水中度奇巧处錾取之此石处海外辽贾人罕知
之然山谷以谓象江太守费万金载归古亦然耳顷年
东坡获双石一绿一白目为仇池又乡人王廓夫亦尝
携数块归高尺馀或大或小各有可观方知有数种不
独白绿耳
卷九十六上 第 60b 页 WYG0881-0481b.png

江州湖口石有数种或在水中或产水际一种青色混然
成峰峦岩壑或类诸物状一种匾薄嵌空穿眼通透几若
木板似利刀剜刻之状石理如刷丝色亦微润扣之有
声土人李正臣蓄此石大为东坡称赏目之为壶中九
华有百金归买小玲珑之语然石之诸峰间有外来奇巧
相粘缀以增玲珑惟此种在季氏家颇多适偶为大贤
一顾彰名今归尚方久矣又有一种挺然成一两峰或
卷九十六上 第 61a 页 WYG0881-0481c.png

土人多缀以石座及以细碎诸石胶漆粘缀取巧为盆
山求售政如僧人排设供佛者其两两相对殊无意味
袁石
袁州万载县去县十馀里石无数出野田间其质嶙峻
微青色间多峰峦岩窦四面又有石罅中上下生小林
木蓊郁可喜或高三四尺或五六尺全如一大山气势
经行凡数百步不断目地名为乱石里土人以石占田
卷九十六上 第 61b 页 WYG0881-0481d.png

平泉石
平泉石出自关中考之李德裕平泉庄记竹木花石之
美其石产水中每获一奇皆镌有道二字顷余于颍昌
杜钦益家赏一石双峰高下有道挺然长数寸许无嵌
空岩窦势其质不露圭角磨砻光润而青坚于石罅中
镌有道二字扣之有声
兖州石
卷九十六上 第 62a 页 WYG0881-0482a.png

质甚坚润扣之有声堪为器颇费镌砻土人贵重之与
北虏所产栗玉颇相类但见峰峦一律耳
永康石
蜀水永康军产异石钱逊叔遗余一石平如板厚半寸
阔六七寸于面上如铺一纸许甚洁白上有山一座高
低前后凡十数峰剧有佳趣回边不锐其底山色皆青
黑温润而坚利刃不能刻扣之声清越目为江山小平
卷九十六上 第 62b 页 WYG0881-0482b.png

排牙石
临安府署之侧一山甚高名拜郊台钱氏故迹向山之
巅崄峻处两边各有列石数十磈从地生出者峰峦巉
岩穿眼委曲翠润而坚谓之排牙石
品石
建康府有石三块颇雄伟有岩洞崄怪色稍苍翠遍产竹木
茂郁可观石罅中有六朝唐宋诸公刻字谓之品石
卷九十六上 第 63a 页 WYG0881-0482c.png

州署依山厅事之东隅顷岁太守黄叔豹因其地稍露山
骨除治积壤十馀尺得真山一座凡八九峰岩洞相
通翠润可喜遍有唐人刻字于诸峰之侧甚奇古有一
石横尺馀联缀石上全若水禽因引泉出水潴满岩窦
其石正浮水面亦有唐人刻字目之为鸂䳵石又群山
之后下广二顷馀率皆怪石罗布田野间或为居人蔽
隐元次山创万石亭于群山之巅
卷九十六上 第 63b 页 WYG0881-0482d.png

石笋所产凡有数处一出镇江府黄山一产商州一产
益州诸郡率皆卧生土中采之随其长短就而出之或
有断而出者大者三二尺小者尺馀皆微著土者其质
挺然尖锐或匾侧有三两面纹理如刷丝起隐于石面
或得涮道辄扣之或有声石色无定间有四而停者又
有高一二丈首尾一律因斧凿修治而成
袭庆石
卷九十六上 第 64a 页 WYG0881-0483a.png

者色灰白或微青亦有嵌崄奇怪势其质甚软可施镌
砻土人不甚珍爱
峄山石
峄山在袭庆府邹县山土中产美石间有岩穴穿眼不
甚穿宛转深邃亦有峰峦高下无崷崒势其质坚矿不
容斧凿色若拖蓝或如木叶翠润可爱衡州耒阳县土中出石磊
块巉岩大小不等石质稍坚一种色青黑一种灰白一
卷九十六上 第 64b 页 WYG0881-0483b.png

襄阳石
襄阳府去城十数里有山名凤凰地中出石横长尺馀或
如拳者巉岩崄怪往往如大山势色稍青黑间有如灰
褐者扣之有声土人不甚重政和年间惟镇江苏仲恭
留台家有数块置几案间
镇江石
镇江府去城十五里地名黄山在鹤林寺之西南又一
卷九十六上 第 65a 页 WYG0881-0483c.png

或镌取相连处奇怪有万状色黄清润而坚扣之有声
间有色灰褐者石多穿眼相通可出音镇江苏仲恭留
台家有一石如蹲狮子或如睡鸂䳵罗列八九株太守
梅知胜目之为苏氏排衙石又有一石笋高九尺有奇
混然天成目之为苏栋梁悉归内府矣崇宁间米元章
取小石为砚山甚奇特岘山石多青润而产黄山者色
多土脉少有可镌治者
卷九十六上 第 65b 页 WYG0881-0483d.png

广南清溪镇之三五十里土中出石巉岩崄怪一种色
甚清润扣之声韵清越一种白色顷年苏仲恭家置于
几案间有七八石甚奇巧此石所产相邻青绿坑尤奇
于他处之产者
邢石
邢州西山接太行山山中有石石色黑亦有峰峦奇巧
可置几案间工人往往采石为砚名曰乌石多发墨稍
卷九十六上 第 66a 页 WYG0881-0484a.png

仇池石
韶州之东南七八十里地名仇池土中产小石峰峦岩
窦甚奇巧石色清润扣之有声颇于清溪品目相类
卢溪石
袁州石出溪水中色稍青黑有嵌空崄怪势大者高数
尺鲜有小巧者唐卢肇隐居草堂溪水之侧堂前立一
大石高丈馀三峰九窍甚奇怪指谓卢溪石崇宁间欲
卷九十六上 第 66b 页 WYG0881-0484b.png

用
卞山石
湖州西门外十里有卞山在郡山最为崷崒顷朱先生
所居产石奇巧布山间嵌岩礧块色类灵璧而青润尤
胜叶少蕴得其地盖堂以就其景故号石林石上皆有
李唐游人题字自颜鲁公而下悉署焉又州之西北凤
凰山后地名前山于乱筱间有石生土中下多流泉石
卷九十六上 第 67a 页 WYG0881-0484c.png

者宣和间尝使土人取之重不可致今有数块留道傍
涵碧石
婺州东南县之南五里有涵碧池唐令于典宗得其胜
槩凿池而瀑布有二大石鱼置池而鱼之前有石一块
高二尺许巉岩可观石之半间凹然如掌罗江东昔避
地著书尝以为研好事者每往游览刘禹锡有诗在集
中
卷九十六上 第 67b 页 WYG0881-0484d.png

吉州安福县之东二三里有秀岭石产土中不相联缀
其质巉岩青润扣之有声间有三两面或混然窒塞高
数尺无小巧者又有白马庙去县之东二十馀里土中
亦出石石质稍青或色稍白四面嵌空崄怪又有佛僧
潭在县之西十四五里产潭在上土中亦有青润嵌空
穿眼宛转扣之或有声又有一种如大山四面崷崒势
间有小巧者或云潭远处侧皆枯燥无声色亦灰白又
卷九十六上 第 68a 页 WYG0881-0485a.png

邃可容千馀人岩之侧土中出石或大或小嵌空巉岩
四面特势少有穿眼多类物像宛然天成凡此四种若
白马庙石加之青润有全美矣
全州石
全州湘江一带溯流而上江边两岸狭处间有土石山
悬石如钟乳嵌空巉岩万状扣之声清越其色若灵璧
青翠可喜余舟过石侧击取数块高尺馀甚奇巧
卷九十六上 第 68b 页 WYG0881-0485b.png

临江军新淦县玉笥山玉梁涧有洞名何君按图经十
人避秦九人仙去独何君为地仙居其洞故因号焉岩
洞透邃中有棋枰山之前后间产巨石皆崄怪昔何君
洞有一石悬于洞口其状如云广数尺巉岩秀碧扣之
无声土人何氏击取置亭榭中
蜀潭石
筠州高安县之东北有水出自丰城济步江自江口入
卷九十六上 第 69a 页 WYG0881-0485c.png

委曲不甚苍翠鲜有小巧者
洪岩石
饶州府乐平县东山乡地名洪岩有三洞名木梓树水
岩各有岩穴炬火而入自水岩上半间可下数十丈方
到底闻水声如雷穷之即无水源其洞中有石田钟鼓
磬仙人嶂若人力所为其山高下巉岩翠碧穴中有石
佛罗汉相仪如生高十馀尺
卷九十六上 第 69b 页 WYG0881-0485d.png

韶州黄牛滩水中产石峰峦巉岩百怪其色或灰扣之
微有声凡就水采取例皆枯燥须用磁末刷治即色稍青其
质颇与道州永明石品相类间有奇巧而小者
袁州石
袁州分宜县距县二十里有五侯岭岭上四旁皆山石
岝㟧峭绝若划裂摧倒势其嵌空巉岩多狙猿凡山下
石或立或伏当是山上飞堕者色色绀青不润泽玲珑
卷九十六上 第 70a 页 WYG0881-0486a.png

尝亲访其处以鱼舟载归蒲滩列置所居又去县十里
有石洞名洪阳游者持炬以入闻有十六室诡怪百状
又有石乳石田牛羊钟鼓凡仓廪床榻之类石帆高万
丈段段有边幅如有船樯所驾暴疾风状石田顷亩与
真无异凡洞高处刻唐人题字彷佛可辨父老云是晋
葛洪娄阳二仙所隐得名其洞穴深邃不可遍览顷一
道人结庵辄尽游其室赍粮秉炬才历数室闻洞上有
卷九十六上 第 70b 页 WYG0881-0486b.png

萍乡石
袁州萍乡县百来里地名石观突兀一山石洞穴深六
七丈岩上垂石如钟乳高低无数嵌空奇怪秀古可玩
山之近侧皆有怪石隐竹木中土人不知贵
修口石
洪州分宁县地名深修口深土中产石五色斑斓全若
玳瑁石理细润或成物像扣之稍有声工人就穴镌砻
卷九十六上 第 71a 页 WYG0881-0486c.png

卷九十六上 第 72a 页 WYG0881-0487a.png

鱼龙石
潭州湘乡县山之巅有石卧生土中凡穴地数尺见青
石即揭去谓之盖石自青石之下色微青或灰白青重
重揭取两边石面有鱼形类鳅鲫鳞鬣悉如墨描穴深
三二丈复见青石谓之载石石之下即著沙土然选择
数尾如相随游泳或石纹斑剥处全然藻荇凡百十片
中无一二可观大扺石中鱼形反侧无序者颇多间有石中
卷九十六上 第 72b 页 WYG0881-0487b.png

多作伪以生漆点缀成形但刮取烧之有鱼腥气乃可
辨又陇西地名鱼龙掘地取石破而得之亦多鱼形与湘
乡所产无异岂非古之陂泽鱼生其中因山颓塞岁久
土凝为石而致然杜甫诗有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正陇西尔
莱石
莱州石色青黯透明斑剥石理纵横润而无声亦有白
卷九十六上 第 73a 页 WYG0881-0487c.png

劲或为铛铫久堪烹饪有益于铜铁
糯石
糯州朱阳县石产土中或在高山其质甚软无声一种
色深紫中有白石如圆月或如龟蟾吐云气之状两两
相对工人就石段揭取用药点化镌治而成间有天生
如圆月形者极少得之昔欧阳永叔赋云月石屏诗特
为奇异又有一种色黄白中有石纹如山峰罗列远近
卷九十六上 第 73b 页 WYG0881-0487d.png

拢之石面高低多作研屏置几案间全如图画询之土
人石因积水浸渍遂多斑斓
阶石
阶州白石产深土中性甚软扣之或有声大者广数尺
工人就穴中镌刻佛像诸物见风即劲以滑石末治令
光润或磨砻为板装制砚屏莹洁可喜凡内府遣投金
章玉简于名山福地多用此石以朱书之
卷九十六上 第 74a 页 WYG0881-0488a.png

登州海岸沙土中出石洁白或莹彻者质如芡实粒粒
圆熟间有大者或如樱李土人谓之弹子窝久因见风
涛刷激而生
松化石
楘州永宁县松林顷因马自然先生在山一夕大风雨
忽化为石地悉皆断截大者径三二尺尚存松脂脉纹
土人运而为坐具至有小如拳者亦堪置几案间
卷九十六上 第 74b 页 WYG0881-0488b.png

襄州江水中多出穿心石色青黑而小中有小窍土人
每因春时竟向水中摸之以卜子息亦杂他石顷年家
弟守官偶步水际获一青石大如鹅卵白脉如粉书草
字两行把玩累日为贵公子夺去复搜求之不可再得
洛河石
西京洛河水中出碎石颇多青白间有五色斑斓采
其最白者入铅和诸药可烧变假玉或琉璃用之
卷九十六上 第 75a 页 WYG0881-0488c.png

永州零陵出石燕昔傅遇雨则飞顷岁余涉高岩石上
如燕形者颇多因以笔识之石为烈日所暴偶骤雨过
凡所识者一一坠地盖寒热相激迭落不能不尔土
人有石板其上磊块如燕形者相州之北数十里地名
梨园漳河水中出石数种或如浓墨圆点或纹如深广
匾头颇坚润土人谓之姜石堪琢为器物亦磨作镇纸
其价甚廉
卷九十六上 第 75b 页 WYG0881-0488d.png

西蜀水中出石甚坚润色黔白石理遍有匾纹如豆大
中有纹如桃杏花心土人镌砻为龟蟾镇纸又一种纹理
如浓墨匀作圈点尤温润又一种微黔黑石理稍粗涩
又一种斑黑光润龟背上作盘蛇势或白或朱土人以
药点饰谓之玄武君
玛瑙石
峡州宜都县产玛瑙石外涉泥渍凡击去粗表纹理旋
卷九十六上 第 76a 页 WYG0881-0489a.png

易于市泗州盱眙县宝积山与昭信县皆产玛瑙石纹
理奇怪宣信间昭信县令(忘其/姓名)获一石于村民大如升
其质甚白既磨砻中有黄龙作蜿蜒屈曲之状归置内
府
奉化石
明州奉化县诸山大石中凡击取之即有平面石色微
黄而稍润扣之无声其纹横裂两道如细墨描写一带
卷九十六上 第 76b 页 WYG0881-0489b.png

为军所产石屏颇相类但质顽矿凡镌治旋薄则纵横
断裂亦可加工磨砻为研土人不知贵
吉州石
吉州数十里土中产石色微紫扣之有声可作研甚发
墨但云岫遗山有诗小有洞天(灵璧石余家物/今归好事者)秀湖石
(张受/益物)桂岩(李才父家物/家徽宗题字)大概北人贵湖石南人重灵璧
为远物也今车书混一宜以湖石为第一山石次之宣
卷九十六上 第 77a 页 WYG0881-0489c.png

灵璧石
大德初广济库官售杂物有灵璧石小峰长仅六寸高
半之玲珑秀润所卧以水道裙摺故胡桃文皆具于山
峰之顶有白石正圆莹然如玉徽宗御题八小字于旁
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略无雕琢之迹真奇物也李德
裕于平泉别墅采天下珍木怪石为园池之玩有醒酒
石德裕尤所宝惜醉即踞之
卷九十六上 第 77b 页 WYG0881-0489d.png

五代史张全义传云唐庄宗时为太师尚书令兼四镇
节度有监军尝得平泉醒酒石德裕孙延古抵全义复
求之监军忿然曰自黄巢乱后洛阳园池无复能守岂
独平泉一石哉全义尝在贼巢中以为讥已大怒笞杀
之
又
平泉醒酒石为玉清昭应宫所取昭应焚仁庙裂其地
卷九十六上 第 78a 页 WYG0881-0490a.png

发土得巧石前后几万块多奇伟擎天醒酒石居其一
上有文饶刻字云韫玉抱青辉閒庭日潇洒块然天地
间自是孤生者长庆癸卯岁二月景戍题绍圣中有旨
辇其石归禁中筑月台后丹阳裔孙密访醒酒所在云
今置石殿中矣见张右丞徵澹岩集
研山
江南后主常置一研山径长十馀尺前耸三十六峰皆
卷九十六上 第 78b 页 WYG0881-0490b.png

研山流士人家为米老元章所得后米老之归丹阳也
会将卜宅久弗就而苏仲容学士之弟者才翁孙也号
称好事甘露寺下有一古墓多群木盖晋唐人所居时
苏得宅而米得研如是王彦昭侍郎兄弟与登北固共
为之和会苏米竟相易米号海岳庵者是也研山藏苏
氏未几索入内禁矣今在台州戴氏元章仲容有诗
婺源石
卷九十六上 第 79a 页 WYG0881-0490c.png

有星点谓之龙尾盖出于龙尾溪其质坚劲大抵多发
墨前世多用之以金星为贵石理微粗以手擘之索索
有锋鏦者尤妙以深溪为上或如刷丝罗纹枣心或如
瓜子或眉子两两相对又一种色青而无文大抵石质
贵青润发墨为最又有祁门县文溪所产色有青紫石
理温润发墨颇与后历石差坚近时出处价倍于常土
人各以石材厚大者为贵又徽州歙县地名小沟出石
卷九十六上 第 79b 页 WYG0881-0490d.png

者土人不知贵也
通远石
通远军即古渭州水中有虫类鱼鸣或作觅觅之声土
人见者多以挺刃或坚物击之多化为石色青黑温润
堪为砺目之为赏石或长尺馀价值数十千凡兵刃用
此磨治者青光而不鏉
六合石
卷九十六上 第 80a 页 WYG0881-0491a.png

而纯白者五色纹如刷丝甚温润莹彻土人择纹采或
斑斓点处就巧碾成佛像
兰州石
兰州黄河水中产石绝有大者纹采可喜间于群石中
得真玉璞外臕又有如物像黑青者极温润可试金顷
年余获一圆青石大如柿作镇纸经宿连简册辄温润
后以器贮之凡移时有水浸润一日坠地破而为三四
卷九十六上 第 80b 页 WYG0881-0491b.png

溜州石
溜州石其质甚白纹理遍有斑黑鳞鳞如云峰之状稍
润扣之稍有声土人镌治为方斛诸器皿
祈阇石
鼎州祈阇山出石石中有黄土目之为太一馀粮色紫黑
其质磊磈大小圆匾外多沾缀碎石涤尽黄土即空虚
间有小如拳者可贮水为砚滴或栽植菖蒲水窠颇佳
卷九十六上 第 81a 页 WYG0881-0491c.png

寿春府寿春县紫金山石出土中色紫琢为砚甚发墨
扣之有声余家旧有风字样砚甚发墨特轻薄皆远古
物也
绛州石
绛州石出土中其质坚矿色稍白纹多花浪颇类牛角
土人谓之角石堪琢为研唯可研丹砂滑而不发墨辰
州蛮溪水中石色黑诸蛮取以砻刃每洗涤水尽黑名
卷九十六上 第 81b 页 WYG0881-0491d.png

印材粗佳
箭镞石
临江军新凎县数十里地名白羊角凌云岭顶上平如掌
皆古时寨基地中往往获古箭镞锋而刃脊其廉可刿
其质则石长三四寸许间有短者此孔子所谓楛矢石
弩肃慎氏之物也按禹贡荆州贡砥砺砮丹惟箘簬楛梁
州贡镠铁银镂砮磬则楛矢石砮自禹以来贡之矣春秋
卷九十六上 第 82a 页 WYG0881-0492a.png

形如龟背纹稍厚石斧大如掌有贯木处率皆青坚击
之有声
上犹石
处州上犹县山土中出石微紫质稍粗多浅黑斑点三
两晕绿色堪作水斛或栏槛好事者往往镌砻甃地而
全若玳瑁
螺子石
卷九十六上 第 82b 页 WYG0881-0492b.png

六合县灵居岩及它处所产玛瑙无异纹理萦绕石面
望之透明温润可喜
卷九十六上 第 83a 页 WYG0881-0492c.png

柏子玛瑙石
黄龙府山中产柏子玛瑙石色莹白上生柏枝或黑或
黄甚光润顷年白蒙亨奉使北中金主遗以一石大若
桃上有鸲鹆如豆许栖柏枝上颇奇怪又有一种多中
空不莹彻余获一块如枣大好贮药数百粒
宝华石
台州天台县石名宝华出土中其质颇与莱州石相类
卷九十六上 第 83b 页 WYG0881-0492d.png

铛铫凡经火不甚坚久
石州石
石州产石深土中色多青紫或黄白其质甚软颇似桂
府滑石微透明土人刻为佛像及品物甚精巧或彫刻
图画印记字划极精妙
巩石
巩州旧名通远军西门寨石产深土中一种色绿而有
卷九十六上 第 84a 页 WYG0881-0493a.png

无复可采先子顷有圆研赠东坡公目之为天波
燕山石
燕山石出水中名夺玉莹白坚而温润土人琢为器物颇似真玉
韶石
韶州石绿色出土中一种色深绿可镌砻为器一种青
绿相兼磊块或如山势者一种色稍次一种细碎杂砂
石以水烹研作数品入颜色用大抵穴中因铜苗气薰
卷九十六上 第 84b 页 WYG0881-0493b.png

桃花石
韶州桃花石出土中其色粉红斑斓稍润扣之无声可
琢器皿或为镇纸
端石
端州今为肇庆府石出斧柯山距州三四十里所谓灵羊
峡对山也凡四种曰岩石曰小湘石曰后历石曰蚌坑
西岩石最贵山极高峻以渔舟入小溪即蚌坑水陆行
卷九十六上 第 85a 页 WYG0881-0493c.png

馀步至龙岩上岩各三穴下岩一穴半边上岩凡九十
馀穴然又以下岩为胜龙岩乃唐初取研处色正紫而
细润不及下岩后得下岩不得入龙岩遂不复取之今下岩
石尽遂取诸半边岩近亦塞矣独上岩可取之下岩一穴
泉水溢岁久石屑崩塞虽千夫终岁功亦不可得之凡
此壁石在水底石色乾则灰青紫色湿则深紫眼正圆
有瞳子晕数十重绿碧白黑相间如画青绿处类翡翠
卷九十六上 第 85b 页 WYG0881-0493d.png

梅株岩下穴今俗呼为中岩上穴中穴今已塞矣而下
穴中亦能开路采石之处下无积水上有泉滴如飞
雨色乾湿与下岩同但稍多紫色北壁者与下岩南壁
相类下穴南壁者石色似微带黄色眼有瞳子晕七八
重青黄绿白黑相兼已不及北壁眼无晕矣上穴中
穴石色益黄其眼亦赤黄色半边山诸岩曰大秋风曰
小秋风曰兽头曰狮子曰桃花曰河头曰新坑曰黄坑
卷九十六上 第 86a 页 WYG0881-0494a.png

晕稍駮杂耳凡岩石有两壁各石三层之上即复石也
石色燥甚下即底石也石色杂虽润不发墨凡三层之
上从上第一层谓之顶石皆紫第二层腰石或有眼或
无眼第三层脚石即无眼大抵有眼石在本岩中尤细润
下岩石谓之鸲鹆眼上岩下穴谓之鹦哥眼上岩下中
穴谓之鸡翁猫儿眼半边山谓之雀儿眼了哥眼土人
以此别之
卷九十六上 第 86b 页 WYG0881-0494b.png

在端州之西四十里石色紫稍燥间有眼者类雀眼但
无瞳子后历石在端之北十里赤紫石极细不甚润石
性极软间有眼者但一两晕蚌坑在下岩山之下一小
溪今其岁久崩落之石久为风日所侵性坚顽极不发
墨石色正紫莹净间亦有眼无层晕色駮杂大抵诸石
在穴中正如石榴子


小既施斧凿十分之中可得三四许又有一种圆如瓜瓠
卷九十六上 第 87a 页 WYG0881-0494c.png

山岩下穴上石下穴之价十倍于半边山诸坑半边山
价十倍于小湘价倍于蚌坑后历绝品亦不过十来千
白马寺石
河南府白马寺之野中每大雨过土中多获细石颇碎
一种色深绀绿类西蕃马价珠一种色稍次一种色淡
绿纹理多斑剥鲜有莹净者间有刻成物像其大不过
如梅李色深绿者价甚穹此石产外国盖西洛故都之
卷九十六上 第 87b 页 WYG0881-0494d.png

粲然可喜
密石
密州安丘县玛瑙石产土中或水际一种色嫩青一种
莹白纹如刷丝盘绕石面或成诸佛像外多粗石笼络
击而取之方见其质土人磨治为砑头之类以求售价
颇廉亦不甚珍至有村人以此石叠为墙垣有大如斗
许者顷因官中搜其价数十倍
卷九十六上 第 88a 页 WYG0881-0495a.png

台州黄岩县有山名方山其山之颠状如斗因以得名
凡中所产石不以巨细有数色率皆方形其质稍粗
鹦鹉石
荆南府有石如巨碑仆路隅色浅绿不甚坚名鹦鹉石击
取以铜盘磨其色可靖笙
红丝石
青州县红丝石产土中其质赤黄红纹如刷丝萦绕石
卷九十六上 第 88b 页 WYG0881-0495b.png

质燥渴颇发墨唐林甫猷顷作墨谱以此为上品
石绿
信州铅山县石绿产深穴中一种融结为山岩势不甚
坚一种稍坚于练色中及如刷丝极深者镌砻为器向
明视之颇光粲闪色又有一种淡绿或细碎者入水烹
研可装饰
无为石
卷九十六上 第 89a 页 WYG0881-0495c.png

面多柏枝如墨写石色带紫或灰白间有纹理或冈峦
遍列林中有径路全如图画之状颇奇特又有彷佛类
诸佛像土人磨治为屏颇自然胜稀略诸石
泗石
泗州竹墩镇玛瑙石出沙土中其质礧磈外沙泥积渍或
如灰粉笼络凡击去粗面中有本色微青白稍莹彻无
刷丝纹工人治为器物颇不甚珍贵
卷九十六上 第 89b 页 WYG0881-0495d.png

鹳巢中有石亦名矾石如鸡卵色灰白鹳于巢侧为泥
池中多置鳅鳝之畜水中以此石养之每探取则吞而
飞去颇难得顷年温州瑞安县佛舍尝有鹳巢因端午
晨朝一人忽登屋谋取为人所捕讼询之云窃取可以
致富不利于寺今肤理颇矿燥较之永嘉华石为研差
胜土人亦多镌琢为方斛诸器
金华石
卷九十六上 第 90a 页 WYG0881-0496a.png

彷佛形高六七寸传云黄初平叱石之山正与笔谈中
所载无异但未见偶者
松滋石
荆南府松滋县溪水中出五色石间有莹彻纹理温润
如刷丝正与真州玛瑙不异土人未知贵
菩萨石
嘉州峨眉山正与五台山石同出岩窦中名菩萨石其色
卷九十六上 第 90b 页 WYG0881-0496b.png

圆光其质六棱或大如枣栗则光彩微茫间有小如樱
珠则五色粲然可喜
于阗石
于阗国石出坚土中色深如蓝黛一品斑斓白脉点点
光粲谓之金星石一品色深碧光润谓之翡翠屡试之
正可屑金烂如而声铿然石之一段凡广尺馀择其十
分之一二无纤毫瑕玷者极少故所产处贵翡翠而贱
卷九十六上 第 91a 页 WYG0881-0496c.png

黄州石
黄州江岸与武昌壁相对江水中有石五色斑斓光润
莹彻纹如刷丝其质或成诸物像率皆细碎顷因东坡
先生以饼饵易于小儿得大小百馀枚作怪石供以遗
佛印后甚为士大夫所采玩
华严石
温州华严石出州水中一种色黄一种黄而斑黑一种
卷九十六上 第 91b 页 WYG0881-0496d.png

圆器紫者亦堪为研颇发墨本所载矾石凡有数种产
汉川武当西辽诸处旧巢中最佳鹳常入水浴故取以
壅卵令热今不可得之
建州石
建州石产土中其质燥稍润色极深紫扣之有声间有
豆班点不甚圆亦有三两重石晕琢为砚颇发墨往往
以石点名鸲鹆眼作端石以求售
卷九十六上 第 92a 页 WYG0881-0497a.png

汝州玛瑙石出沙土或水中色多青白粉红莹彻少有
纹理如刷丝其质颇大堪治为盘盒酒器等十馀年方用之
钟乳石
广连礼柳等山多钟乳洞洞有石龟蟾蟹蝘蜓及果蓏
一一坚贞或颜色如生盖因钟乳石点化成石余顷年
屡于洞中获此数种攻之本载石蟹是寻常蟹生南海
因年月深久水沫相著间化成石每遇海潮即飘出又一
卷九十六上 第 92b 页 WYG0881-0497b.png

饭石
婺州东阳县双林寺傅大夫道场山中产石凡有青白
紫绿色皆莹彻谓之饭石石质细碎堪治为数珠或作
镇纸
量土石
西蜀诸山多产黑玉在深土中其质如石色深黑体甚
轻软工人镌治为带胯或器物极润
卷九十六上 第 93a 页 WYG0881-0497c.png

南剑州黯淡溪水出石石质深青黑而光润扣之有声
作研发墨宜笔工人琢治为香炉诸器极精致(东坡所/谓凤咮)
(研是/也)
石镜
永州祁阳县语溪山岩之侧有立石一片广数尺色深
青润光可照物数十步土人谓之石镜焉杭州临安县
山中一光石明如镜颇多
卷九十六上 第 93b 页 WYG0881-0497d.png

明州昌国县沿海近浅岸水底生琅玕石状似珊瑚或高
三二尺必系筏悬绳方得之初出水色甚白经久微紫
黑纹理如姜枝干一律遍多圆圈迹扣之有声稍燥土
人不甚贵西北远方往往多装治假山
菜叶石
汉州郡菜叶玉石出深土凡镌取条段广尺馀一种色如蓝
一种微青面多青斑剥透明甚坚润扣之有声土人浇
卷九十六上 第 94a 页 WYG0881-0498a.png

为器沧州海岸沙中出石石质长短不等色白如粉以
细条索绕石面谓之络丝石甚软燥而无声每见装缀
假山馀无所用
方城石
唐州方城县石出土中润而颇软一淡一绿一深紫一
灰白色质不甚细腻扣之无声堪镌治为方斛器皿紫
者亦堪为研颇精致发墨
卷九十六上 第 94b 页 WYG0881-0498b.png

登州下临大海有沙门鼍矶岛多产黑白石磨砻为棋
子又车牛大竹小竹凡五岛唯沙门甚近石有挺然而
出者颇焦枯它处者紫翠岩巉出波涛中及多秀美
五彩斑斓或如金纹者熙宁间士大夫就诸岛上取石得
十二枚皆粲然奇怪因载归南海为东坡称赏之
玉山石
信州玉山县地名宾贤乡石出溪涧中色青润扣之有
卷九十六上 第 95a 页 WYG0881-0498c.png

售
雪浪石
中山府土中出石灰黑燥而无声温然成质其纹多白脉
笼络如麻丝旋绕委曲之势东坡帅中山置一石于燕
处目之为雪浪石
抗州石
出土中色多洁白扣之无声其质无峰峦势多磊磈若梅
卷九十六上 第 95b 页 WYG0881-0498d.png

山小有可观
大沱石
归州石出江水中其色青黑有纹班班如鹧鸪质粗可
为研土人互相贵重甚发墨峡人谓江水为沱故名大
沱石
青州石
青州石多紫金产深土中可琢为研其质稍粗不甚发
卷九十六上 第 96a 页 WYG0881-0499a.png

龙牙石
潭州宁乡县石产水中或山间断而出之名龙牙石色
稍紫润堪治为研亦发墨土人重之
石棋子
鄂州沿江而下隔罗濮之西土名石匮头水中产石如自
然棋子圆熟匾薄不假人力黑者真是金白者如玉温
润山下有姥老鬻此石以为生相传神怜媪以此给之
卷九十六上 第 96b 页 WYG0881-0499b.png

袁州分宜县江水中产石一种青石色稍坚而温润扣
之有声纵广不过六七寸许亦希罕不尝得土人于水
中采之磨为研发墨宜笔但形制稍朴须藉镌砻
钟乳石
婺州金华县智者三洞洞中产石巉岩如雪洞土间有
县石如钟乳灰白嵌空顷余于洞土获一石大如拳高
数寸若二龙交尾缠戏鳞鬣爪甲悉备石之中有数窍
卷九十六上 第 97a 页 WYG0881-0499c.png

有石鼓石磬击之各有声
卷九十六上 第 98a 页 WYG0881-0500a.png

牛僧孺好石石有一品远近代士大夫如米芾亦好石
除知无为军郡宅有怪石芾具公服拜之呼为石丈时
人诮之不恤也及研山一名喜岭上有一天池不假凡
水可以濡笔天壤间奇物也东坡好石获一石于壶口
民家名曰壶中九华谓九华之体而小也元章相石之
法有四语焉曰秀曰瘦曰雅曰透四者虽不能尽石之
美亦庶几云仍疏平生所见奇石如右
卷九十六上 第 99a 页 WYG0881-0500c.png

神运昭功
右二峰甲品独神运峰广百围王锡爵盘固候居艮岳
道中束石为小亭以苑之高五十尺卿云万态奇峰
冥萼绿华堂
石甲乙为品第悉与锡号守吏以奎画刻于石之阳惟
神运峰前诸石以金实其字馀皆青黛而已
朝升龙 望云坐龙 揵霞 万寿老松
卷九十六上 第 99b 页 WYG0881-0500d.png

衡斗 雷门 月窟 蹲豹

金鳌 玉龟 叠翠 独秀
曳烟 □云 风门 雷穴
玉秀 玉窦 锐云 巢凤
登封 日观 蓬瀛 须
老人 称 索星 庆云
卷九十六上 第 100a 页 WYG0881-0501a.png

丛秀岩 舞仙 玉麒 南屏风
伏犀 怒猊 仪凤 乌龙尾
拔秀 凝翠 留云 宿雾
藏燕谷 抟云屏 积雪 滴露岩
抱犊 桂岩 太平岩 玉京独秀
卷九十六上 第 101a 页 WYG0881-0501c.png

太湖石
石出西洞庭多因波涛激齧而为嵌空浸濯而为光莹
或缜润如圭瓒廉刿如剑戟矗如峰峦列如屏障或滑
如肪或黝如漆或如人如兽如禽鸟好事者取之以充
苑囿庭除之玩
石生水中者良岁久波涛冲激成嵌空石面鳞鳞作
靥名曰弹窝亦水痕也扣之铿然声如磬
卷九十六上 第 101b 页 WYG0881-0501d.png

石坚润可碑可础可柱可磩
一名旱石苏州志云坚润如玉击之有声刻碑惟此
最佳用之压阶世亦罕比
小洞庭
在龙山之南有石如七十二峰
绮里东南五里圻村山路临水一石青绿色周二十
馀步上有峰七十二因名
卷九十六上 第 102a 页 WYG0881-0502a.png

鼋山之下有如鸟立者
神钲石
林屋洞中有若钟鼓扣之其声清越
石板
在石公山下平坦可坐数人
鹰头石
缥缈峰上有如鸷鸟峙
卷九十六上 第 102b 页 WYG0881-0502b.png

霄汉岭南有若龟者
石屋
龙头山侧多嵌空如屋
龙舌石
新安保之西有石长而锐者
石壁
东洞庭丰圻之南有大石若屏柳毅所扣也
卷九十六上 第 103a 页 WYG0881-0502c.png

寒山西岸有若踞坐趺迹宛然
鼋壳石
鼋山之下有若蹒跚见水面
舟人往来恐有触突之患故语云东抵鼋壳西抵鼋
山两舟连网悭过中间
蟹壳石
二鼍之南有若鼋壳而小
卷九十六上 第 103b 页 WYG0881-0502d.png

石公山下有若床者
谚云石蛇一半露鼋头微微出行舟见两山下有龙
床没
说郛卷九十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