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二 第 1a 页 WYG0860-000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义门读书记卷二
          翰林院侍读学士何焯撰
  中庸
中庸全旨 朱子云中庸当作六节看首章是一节说
中和自君子中庸以下十二章是一节说中庸君子之
道费而隐以下八章是一节说费隐哀公问政以下七
章是一节说诚大哉圣人之道以下六章是一节说大
卷二 第 1b 页 WYG0860-0008d.png
德小德末章是一节复申首章之义
第一章第一节天命之谓性 私笺云注兼人物然只
以人为主与诚者自成皆不必兼物按诚者自成可不
兼物盖成物之物亦人也此处不兼物说则末节注中
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句无根矣
率性之谓道 朱子云此率字不是用力字按未有不
离道工夫只是言道之本然故章句亦云人物各循其
性之自然
卷二 第 2a 页 WYG0860-0009a.png
脩道之谓教 注中所当行三字承第二句所固有承
第一句脩之则于道无复乖戾于性亦无复昏蔽错杂
矣双承上文即涵下致中致和根脉
注天以阴阳五行(至/)所谓性也 阴阳五行是气健顺
五常是理
第二节 安溪先生云上节是在性上做功夫而本文
却就道字说起故注云日用事物当然之理先解释道
字接云皆性之德而具于心便已引归到性上又曰无
卷二 第 2b 页 WYG0860-0009b.png
物不有不是指道之散在事物者乃𦂳顶性之德而具
于心一句言无不有是性也无物不有是性而性体无
时不存此所以不可放肆而离之也自大全小注以来
解说多错遂使日用事物当然之理及无物不有两句
皆成剩语矣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不可者人不可离道也不然
只是离不脱耳杨氏以饥食渴饮夏葛冬裘讲不可离
不几似异学所云作用是性乎
卷二 第 3a 页 WYG0860-0009c.png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二句 须看注中存天理之本
然句非寂守也欲使具于心者清明昭著不至于昏则
天命之本体常存有以为酬酢万变之本尔故或问亦
云瞭然心目之间常若见其不可离者不当疑其说成
睹乎其所不睹闻乎其所不闻也此节或问之语实与
太极图解中惟人得其秀而最灵二节相为表里 或
问云学者当无须臾毫忽之不谨而周防之以全其本
然之体也按此二句则该贯睹闻而言之矣曰周防则
卷二 第 3b 页 WYG0860-0009d.png
是该乎动静而慎独则尤遏乎人欲之初萌也慎独固
方动之时而遂以戒慎恐惧二句为主静则愚所不解
也 图说曰主静立人极非偏于静也静中涵得动之
理及动而止其所这静的道又常在故定性书又云静
亦定动亦定 注无物不有按言无不有是性也
第三节 其所以一念之萌而知之若是其审者亦由
平日养之已熟 慎独是义以方外事贵于博学问辨
可见致和中自有知底工夫集义少不得精义一段事
卷二 第 4a 页 WYG0860-0010a.png
也不然大学首一章推本于致知格物为大学始教何
缘中庸开卷第一章不及致知一段工夫 注不曰幽
独之中而曰人所不知己独知之者以应物之处言也
第四节 不曰仁义礼智而曰喜怒哀乐者性皆善而
情易流也
末节 前是下学此是上达 致字只是涵养纯熟使
无一息间断之意工夫固不外上二节也注中两无少
二字极重 注戒惧二字指睹闻至静之中指不睹闻
卷二 第 4b 页 WYG0860-0010b.png
谨独二字指隐微应物之处指见显四句皆上二节事
不得误看至于二字作致字注脚
总注 首明道之本原四句按道也者三句郑氏自为
一节惟章句寻求两故字语脉截分二节总注则尚与
先儒节解略同盖亦未及脩改之故 以去夫外诱之
私二句按不可分属
第二章第二节 时中从来作圆通识变讲看来宜照
忌惮二字为妙静时有忌惮则戒慎恐惧而静得中之
卷二 第 5a 页 WYG0860-0010c.png
体动时有忌惮则必慎其独而动得中之用静亦中动
亦中此之谓随时处中此之谓无时不中戒慎恐惧即
是忌惮无戒惧工夫静时不能合无偏无倚之中动时
不能合无过不及之中故小人反中庸
第四章首节 举气禀之失即可见世教之衰使教化
隆盛则民自皆变化气质而协于中矣
第二节 诗曰民之质矣日用饮食言饮食见道在日
用平常之事不著不察人预有责焉非独世教之衰也
卷二 第 5b 页 WYG0860-0010d.png
第六章 或问以好问二句对非知之过执两端二句
对非愚者之不及然由不明故不行知愚各有之若舜
之无遗善而人无不乐告以善是无所不知又知之不
过也执两端以取中则择之审用中于民则行之至是
既知所以行而又不以为不足行也两截皆兼知愚说
为密所引孔子语或非一时之言不容于口气中牵缀
上章字面然必意思相对使明行次第确然可寻乃尽
文断意属脉络相承之序 注浅近之言犹必察焉按
卷二 第 6a 页 WYG0860-0011a.png
迩言内仍当双顶好问好察则下隐扬句方可从言字
一脉相承
第七章 不知辟是不知辟祸之理欲以知免而反入
祸也
第八章 颜子天资纯粹既不刻意尚行惊世骇俗能
行所不必行若贤者之过中而以为不足知又不卑污
苟贱不能行君子所当行若不肖者之不及乎中而不
求所以知此其所由得为真知而能择能守中庸之道
卷二 第 6b 页 WYG0860-0011b.png
以明也
第九章 无一毫人欲之私方是仁熟义精处
第十二章第二节 从夫妇与知与能说起正以救索
隐之弊朱子自谓初见延平说得无限道理也曾去学
禅李先生云公恁地悬空理会得许多道理而面前事
却理会不下道亦无他元妙只在日用间着实做工夫
处便自见得可以会经文立言之意 与知与能之道
皆日用常行而不可忽者(正极切近/下手处)不可因愚不肖看
卷二 第 7a 页 WYG0860-0011c.png
作卑浅没要𦂳事 与知与能盖即良知良能凡日用
伦常之事皆是不可泥居室二字至下文造端句亦蔓
引诗始关雎等语 此章皆就极小处形容出道之费
来语大语小四句语气不平 大小只是一个道自语
之时各有大小耳如孝一也自其小言之则冬温夏清
昏定晨省莫非道也自其大言之则通于神明光于四
海又莫非道也 圣人所不知不能以龟山所解尧舜
之道孝弟而已矣二句求之自可见 朱子亦有谓侯
卷二 第 7b 页 WYG0860-0011d.png
氏说得亦粗一条在语类首章说戒惧条内
第三节 此节明虽细如鸢鱼而道著于是也可谓费
矣承上语小而起下造端夫妇之意也 说一察字正
以破除隐字见得索隐于费外者非也 既以费隐发
端似宜兼说到隐而不言隐者费外无隐也 安溪先
生问陆稼书前辈文谓飞跃即是道是否陆云飞跃是
气其飞跃之是处乃是道先生请举一端言之陆云色
斯举矣翔而后集道之即飞跃而在者也若自投罗网
卷二 第 8a 页 WYG0860-0012a.png
背乎道矣先生赏其的当 虽鸢鱼也不离阴阳匹偶
之理这便是道若泥飞跃着解则是以知觉运动为性
(二条杨宾/实所记)无性外之物知得遍满逼塞有是气即莫
非是所性之理便须尽己之性由是以尽人之性尽物
之性矣故程子曰吃𦂳为人
十三章 伐柯节是一人自观忠恕节是两人对观道
四节是三人参观
首节 非所当知所当行而造为虚伪之说则不忠非
卷二 第 8b 页 WYG0860-0012b.png
所能知所能行而强为怪异之行则不恕 注固众人
之所能知能行者也按此承上节与知与能来
第二节 注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安溪先生
谓不如云即以其人之心治之使尽其人之道更明切
治人者正为使之尽道而以人治人则以其有自具之
性故也
第三节 善推其所为者存乎恕预养其诚者存乎忠
第四节 吾所求乎子之事我者即以此心事父下仿
卷二 第 9a 页 WYG0860-0012c.png
此 子臣弟友即是人字 所求即言也以事即行也
 庸言至微也庸行至细也一脱口而不敢涉于易一
措足而不敢避于难此古人敬威仪矜细行之事主敬
之功存诚之学也故曰慥慥大凡小节小事乃大德大
闲之本小者克尽则大者不患其不能推矣充其无易
乎言之心即恕己量物之心也充其必勉于行之心即
自责自脩之心也有是厚重笃实之基则推之于人伦
之间以行其恕而道在是矣先儒忠恕形影之喻盖谓
卷二 第 9b 页 WYG0860-0012d.png
此也苟非存诚养忠之有素虽欲强恕于施受之顷而
有所不能矣 慥慥即所谓忠也对高远难行说
总注道不远人者(至/)皆费也 以此解上章即无汗漫
之弊而君子之道皆贴率性之谓矣
十四章首节 外字即下命字
第二节 富贵四项逐层自易以及难 无入不自得
照下不怨尤看并有失而反求亦包在内盖自得者自
得其性分也非但自适之谓(乙未侍先生偶言庄生齐/物只是不知此章义理先)
卷二 第 10a 页 WYG0860-0013a.png
(生曰庄生是将富贵作贫贱贫贱作富贵看却漏了行/乎二字即如处患难便该要动心忍性有多少事在不)
(容恁地/滚过去)
第三节 正己而不求于人是就上章责己推进一层
正己者自脩之极功也到能尽其性方可谓之正己下
学上达知我其天自不求于人矣
十五章首节 卑迩是小高远是大此章是前后过文
只重在两自字
十六章 安溪云鬼神非理非气而在理气之间在人
卷二 第 10b 页 WYG0860-0013b.png
则心之神明是已程张所谓天地造物阴阳二气者是
这个本文所谓祭祀如在者亦只是这个体于人心为
人心之鬼神亦即是这个
首节 鬼神是气之精英郑康成曰阴阳之神曰精气
情性之神曰魂魄 鬼神者神之运于气者也故注兼
性情功效言之
第二节 夔孙问此章以太极图言是所谓妙合而凝
也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
卷二 第 11a 页 WYG0860-0013c.png
道曰仁与义便是体物而不可遗
第三节 林一之问万物皆有鬼神何故只于祭祀言
之曰以人具是理故于人言按此语极𦂳要此章仍当
以人为主体物而不可遗者实理斋明盛服而不可射
者实心也
末节 鬼神虽兼聚散屈伸然体物不遗则其聚也神
之格思则其伸也显字却在聚而伸处见其微也可以
谓之散而屈而不可谓之无此理张子正蒙言之详矣
卷二 第 11b 页 WYG0860-0013d.png
其以鬼为屈以神为伸者又就二物分别字义如此耳
实则鬼神皆有屈伸也(说本安溪/)
十七章 安溪云人必和妻子宜兄弟而后可以顺父
母尽人伦而后可以格鬼神此上数章相承之意斋明
盛服以承祭祀则有如在来格之感矣所谓有其诚则
有其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是也脩德格天理不过如
是但上数章言其理而此下则实以圣人故自大舜文
武周公皆尽孝弟以至于諴神动天飨先飨帝者即上
卷二 第 12a 页 WYG0860-0014a.png
顺父母格鬼神之实事也按此数章血脉无不贯通
又云仁为五常之本而孝又为仁之本然则孝是德之
本脩德者必先孝是孝乃德中事然必脩德之尽乃能
完孝之量而可以名孝则德又是孝中事矣二义相为
首尾大德不至格天不足以言大孝然而舜德之大又
岂有大于孝者乎
第四节 宜民宜人此句不可作引證落空说必能仁
民爱物乃极乎孝之量也
卷二 第 12b 页 WYG0860-0014b.png
末节 注受命者受天命为天子也按受命不但为天
子虽一命之士但简在帝心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
者皆是
十八章第三节 斯礼也指上祀下文祭以大夫即上
祀之意祭以士是陪说丧之达又以證祭之不可以不
达也 三年句不即指父母先儒论之甚详 朱子语
类中则以为独指父母
十九章第二节 注通于上下者言之按此故祖庙兼
卷二 第 13a 页 WYG0860-0014c.png
举诸侯以下乃与上章追王以下意相似
第三节 此节是从将祭说起 祖庙谓太祖之庙非
通论七庙之制四时之祭亦于太祖之庙行礼 宗器
兼先世宝器与庸器言 时食在庖人为共祭祀之好
羞注引禽献于祭为疏鬼神不贵亵味不言煎和也
第四节 此节是详祭时之事因及助祭之人燕毛句
则以类而毕举之也 注中只说左昭右穆不说南昭
北穆则两节相承说至末节中始推而及之于大禘也
卷二 第 13b 页 WYG0860-0014d.png
 宗庙之次按次乃庙制之次 子孙亦以为序按亦
字上先补群庙之主 有事于太庙按太庙即上祖庙
 相维辟公卿大夫在天子之庙则内谓侯也 林次
崖谓依仪礼旅酬只是兄弟之子举觯于其长长兄弟则
举其觯以酬宾无宾子弟举觯于其长之文宾弟子举
觯于其长乃是下文无算爵之事不知朱子如何引来
解曩尝论此说似细而实泥特牲馈食经文详故逐节
区分中庸经文略则言旅酬便统下无算爵盖必兼宾
卷二 第 14a 页 WYG0860-0015a.png
弟子之举觯于其长于下文逮贱之义乃备朱子此句
本之康成康成又即引特牲馈食之礼岂肯漫下宾弟
子三字乎
第五节 此节是主祭之人 私笺云第二节注言以
所制祭祀之礼通于上下者言之观庙制天子七诸侯
五大夫三适士二官师一可见自天子达乎大夫士皆
同此二节之行事矣践位一节即以證上诸色人各践
其位云云尤自快畅而注又专指先王则似独此一节
卷二 第 14b 页 WYG0860-0015b.png
单指天子言矣何以云结上文两节乎按虽通上下而
文义以武周为主故云
末节 安溪先生云人物之生固分形而异气矣然而
祖宗一本者也天地同体者也知父而不知祖者飞鸟
是也知人而不知天者众庶是也明所本而知天则乾
坤父母也民物兄弟朋类也举五伦而措之其于天下
也殆亦如示掌之近而易易乎(撮其/大意) 乐乐其所生礼
不忘其本故制礼乐者必极于郊社禘尝也知其义则
卷二 第 15a 页 WYG0860-0015c.png
万民庶物本吾一体不可得而间则父母宗子之责自
不可得而辞于治国又何有哉
二十章 因说人存政举归到明善诚身诚为一篇枢
纽天道人道又下数章根原
第六节 知人句王守溪文用一助字极妥不可泥注
中欲字必字说成尊贤为亲亲之本颠本末之序
第七节 有父子而后有君臣而达道先言君臣者对
君之辞也
卷二 第 15b 页 WYG0860-0015d.png
第九节 困勉尚是中人此则因哀公逊谢故复示以
中人以下入德之门中人以下即末节所谓愚柔也(此/说)
(吾所创然/新而不稳) 学莫先于立志知耻即立志之谓
第十节 治人句犹大学之论治国在道理上说下句
犹大学之平天下在经制上说
第十一节 上文脩身脩道首言亲亲而及尊贤此先
言尊贤者敷政之序也 注柔远人所谓毋忘宾旅者
也按此宾客非朝聘之人 此九经之序也私笺云序
卷二 第 16a 页 WYG0860-0016a.png
不重按观下节是逐层推开则此序字如何不重
第十二节脩身则道立 上老老而民兴孝所谓道立
也 注不惑谓不疑于理按理即脩身事亲之理要说
得细
第十三节非礼不动 九经主于立政此只庄涖动礼
之事
继绝世(至/)厚往而薄来 继绝举废当请命于天子而
行之治乱持危则脩方伯连率之职哀公所当自行也
卷二 第 16b 页 WYG0860-0016b.png
继绝则其国尚在但使之无君而有君其事较易故先
言之乱则祸在一国之中易于整顿危则或将并于强
大或地当水患非治乱可比先后次第皆非漫然者四
者皆使诸侯得保其旧安其常而后徐讲于邦交之典
也 乱则君臣相狱父子相狱几殄厥世矣危则侵削
日滋息肩无所几亡其国矣四项又相承也
第十五节 此节正是结束上文 豫者先知其理之
实而素定之即下节明善之根
卷二 第 17a 页 WYG0860-0016c.png
末节 所谓明者即后之至诚如神所谓强者即后之
至诚无息须透入诚字方能挽归所以行之者一来脉
总注明其所传之一致举而措之亦犹是耳 读以下
十三章当以此言思之则于考诸三王而不谬等句无
滞碍矣
二十一章 此明诚二字即从上章明善诚身来
二十二章 赞天地之化育则至命也吾之性本自化
育中来 注巨细精粗四字直从十二章语大语小发
卷二 第 17b 页 WYG0860-0016d.png
脉注在二十七章洋洋乎二节尊德性一节 知无不
明句顶上察之处无不当句顶上由之
二十三章 致曲有诚对至诚形著明对己之性尽动
变化对人物之性尽 或曰变与化何别程子曰变如
物方变而未化化则更无旧迹自然之谓也
二十四章 理之先见处便是鬼神发见流行之实以
实心而知其实理故曰如神此神字非如曹人梦众君
子谋于社之谓也 吕氏曰诚一于理无所间杂则天
卷二 第 18a 页 WYG0860-0017a.png
地人物古今后世融彻洞达一体而已兴亡之兆犹心
之有思虑如有萌焉无不前知盖有方所即有彼此先
后之别既无方所彼即此也先即后也未尝分别隔碍
自然达乎神明非特前知而已
二十五章 安溪先生谓此章书义浅说最清楚
首节 此节是从源头上说下见人当立诚以尽行道
之责诚者自成句虽天地万物无所不该然不可说得
泛了去须以人作主乃喝得下节诚之为贵起大全所
卷二 第 18b 页 WYG0860-0017b.png
载俱是槩论道理若作文则当顾口气血脉也 明道
曰至诚事亲则成人子至诚事君则成人臣四句中便
包得道之在我者亦无不行意第三节亦只须用此意
一贯讲去
末节 智即诚之明处 外内犹言己物 道理一有
内外之殊岂能自然及物所以成不独成惟其出于所
性之固有也时措之宜正申明自然处而其用功在尽
性者既得于已领一诚字便一以贯之
卷二 第 19a 页 WYG0860-0017c.png
二十六章首节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故不可一
息间断君子诚之则自始至终更无间断 舜五十而
慕乃是诚于孝
第三第四节 悠远博厚高明注云以其验于外者言
之盖就一身发见处说所谓盛德之光辉也如其次致
曲节所云形著明皆就一身言之讲家多说入政治风
俗上以井田学校礼乐文章填实说殊觉语无伦次至
讲博厚所以载物节觉所以二字难通便云博厚即其
卷二 第 19b 页 WYG0860-0017d.png
载物处也于文义亦欠安稳不知以下文天地对照观
之为物不贰对至诚无息是一层博厚高明悠久对至
诚之徵是一层生物对至诚之覆物载物成物是一层
节次本是分明天地之博厚高明悠久乃由不贰而发
见者如此惟其博厚高明悠久故有生物之功天地之
覆载成物乃是天地博厚高明悠久之验也博厚高明
悠久与载物覆物成物尧舜孔子皆然不必专以有天
下为天子者说
卷二 第 20a 页 WYG0860-0018a.png
第四节 先言悠远而后博厚高明者至诚不息故验
于外有悠远之象博厚配地高明配天则宜先言高明
而后言博厚乃先博厚于高明者盖高以卑为基凡诚
之形于外必先觉其有与物同体气象是博厚也于博
厚中又觉其超乎万物之上是高明也 载覆成合大
小言之方与今夫天节相对此只是过化存神之意时
文家用学校农桑等语与不见而章节背 须体味所以
二字言其德可以载物覆物成物尔先生谓有是德则
卷二 第 20b 页 WYG0860-0018b.png
有是业虽未见之事功而规模亦已具矣
第七节 张长史云其为物不贰天地之性一于生物
也 朱子曰天地别无勾当只是以生物为心 程子
屡云天只是以生为道
第九节 昭昭之多是小者及其以下是大者注中十
二章句乃实理血脉处非假以指点文法下章大小根
源亦即在此两层合来乃见不测非及其以下乃不测
也 日月星辰华岳河海即是无穷广厚之实不在生
卷二 第 21a 页 WYG0860-0018c.png
物内此天地之所以为体也故注中云以其全体而言
 邵子观物外篇云观星而天体见矣观山水而地体
见矣 郭象庄子注云天地者万物之总名也天地以
万物为体此语殊有名理何以能覆能载总此一诚故
也 天地山水三层逐层吐出下节又收到天上 此
节书顾麟士所论极清楚见说约中可补先儒所未备
 注由其不贰不息按此句在及其二字上以致盛大
四字是及其句
卷二 第 21b 页 WYG0860-0018d.png
末节 上文极言生物之盛此节恐是天地生物而厚
于人天地生人而厚于圣人之意故下章即接云大哉
圣人之道然前人未有如此道者未敢遂自信也 在
天为命在人为性此节明至诚无息者以其尽性也尽
性则全尽天理无一点气质用事故无二无杂成性存
存而不已矣 曰命曰德皆收在里头说 张子所谓
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
二十七章第二第三节 发育峻极是道之著于物理
卷二 第 22a 页 WYG0860-0019a.png
者礼仪威仪是道之见于人事者人事得其宜则万物
得其理矣礼仪威仪所以经纬乎万物者也故下文议
礼制度考文专言礼仪威仪之事 徐坛长文讲优优
大哉句云自其委曲善入而无微不至也似不可谓之
大也然其纤悉必周而取之不尽也得不谓之大哉
第五节 注凝聚也成也按聚是立大本成是四面凑
合得成即包下存心致知两事
第六节 存心固是根本然程子谓涵养须用敬进学
卷二 第 22b 页 WYG0860-0019b.png
则在致知惟圣人本末一贯自圣人而下其致功皆是
博文约礼从散殊处精察力行逐一实践以复其性方
始不是一个空壳子辅汉卿所录优优大哉下一条云
圣人将那广大底收拾向实处来教人从实处做去老
佛之学则说向高远处去都无工夫了圣人虽说本体
如此及做时须事事着实如礼乐刑政文为制度触处
皆是体用动静互换无端都无少许空阙处若于此有
一毫之差则便于本体上有亏欠处最属此章要义
卷二 第 23a 页 WYG0860-0019c.png
涵泳已知敦笃已能不独不虑而知不学而能者为德
性之知能凡由学问而成者亦莫非德性之知能也天
下无性外之物问学皆所以复其德性所固有已知己
能即为我德性中物矣未知未能则有藉于学问 广
大是宅心高明是立志温故是涵养敦厚是持守
末节 朱子云大小精粗一齐理会过贯彻了后盛德
之效自然如此
二十八章第二第三节 徐坛长文云议道自上必经
卷二 第 23b 页 WYG0860-0019d.png
纬人伦无所失而后简器用谨书契则由大及小而不
失其序风行于下必法度文章莫之悖而后重礼教叙
彝伦则由粗及精而乃观其成按二节经文必非无故
为此错综窥寻到此可入义疏疑得之师门绪论也
第二节 注文书名按书名兼形声言之管子君臣篇
云兵戈一度书同名车同轨
二十九章第三节 三王后圣以往与来对言天地鬼
神以隐与显对言下节知天知人乃举来以该往即隐
卷二 第 24a 页 WYG0860-0020a.png
以该显实总结此四句 建诸天地犹言天高地下万
物散殊而礼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质诸
鬼神犹言郊焉而天神格庙焉而神鬼飨若云象其屈
伸往来仍旧是建诸天地矣
第五节 动而世为天下道三句当与见而民莫不敬
一例动字且就动作威仪上说
三十章首节 注皆兼内外该本末而言也按内外本
末即下大德小德
卷二 第 24b 页 WYG0860-0020b.png
末节 川流即是达道敦化即是大本惟仲尼能致中
和故亦如天地之大也 安溪先生云小德川流已发
之和也大德敦化未发之中也所谓一以贯之忠恕而
已者也
三十一章 自溥博而渊泉自渊泉而时出所谓小德
川流也四时万物之并育并行也自时出而渊泉自渊
泉而溥博所谓大德敦化也天之所以为天也 此章
从内说向外故曰是小德之川流
卷二 第 25a 页 WYG0860-0020c.png
首节 有临不必专以有天下者言凡以上临下皆临
也声名洋溢莫不尊亲尧舜孔子皆然 仁义礼智浑
然全体者谓之大本下章立天下之大本是也时出而
为仁为义为礼为智则所谓发而皆中节者也非川流
而何 和以喜怒哀乐言而此云仁义礼智之德何也
曰喜而中节则无喜也宽裕温柔而已怒而中节云云
 四德之先又有聪明睿智何也曰水于五行独两德
焉朔易之位子半之时前乎此者以藏万物之用后乎
卷二 第 25b 页 WYG0860-0020d.png
此者以开万物之基以故圣贤之言智者或后之或先
之中庸此章则先之而又后之德可先而可后者道成
始而成终也盖聪明睿智者开先之哲所谓神以知来
也所谓火日外光能散而施也文理密察者精义之极
所谓知以藏往也所谓金水内光能翕而受也以是而
终始乎四德孔子所以集大成而中于百步之外也易
言元亨利贞于冬独复其文曰贞固扬子言罔直蒙酋
冥于水独重其名罔冥其理皆由此尔 生知之质是
卷二 第 26a 页 WYG0860-0021a.png
大底智主于合藏文理密察之智是从干上又逐枝上
生出主于分别
第二节 注充积于中按充积者大德之所敦也此二
章道理皆交感互发
第三节 见言行皆发也莫不敬信悦则中节而和之
至也
末节 配天达天皆从前章譬如天地二节来 天大
无外而天下无性外之物至圣自明而诚为能尽性以
卷二 第 26b 页 WYG0860-0021b.png
尽人物之性故广大如天也血气当关合性字说
三十二章 此章从外说向内故曰是大德之敦化
首节 经纶出之时立本泉之渊知化溥博之原夫焉
有所倚中之极也 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五品之
人伦乃其五性自然之用也不可误看注中功用句为
体用意说向外去若以首句为体中三句为用至诚为
大德中三句为化不惟立本知化二句更说不去两章
分属之旨亦无归宿矣 注以功用言者盖经纶字知
卷二 第 27a 页 WYG0860-0021c.png
字皆就发用处见立本虽不可以发用言然便有千变
万化皆从此出意思是亦发用也无倚者以其浑然自
一诚流出不失其未发之中也肫肫三句正是未发气
象功用之本而无倚之实处
第二节 上六字是未发气象 朱子云至圣一章说
发见处至诚说存主处圣以德言诚则所以为德也以
德而言则外人观其表但见其如渊如天诚所以为德
故自家里面却真个是其天其渊按此非特如之而已
卷二 第 27b 页 WYG0860-0021d.png
方解得出 肫肫其仁只就至诚尽伦上见天下后世
赖其分之合之非正意时文多倒说 脩道者有仁义
礼知之四德而但曰其仁何也曰仁统乎四德也所谓
脩道以仁是也前章既以智始终四德而此又统以仁
何也曰言明诚者智为主所以目之曰至圣也言诚明
者仁为主所以目之曰至诚也然至圣之道则自溥博
渊泉而出矣是即至诚之渊渊浩浩者也至诚之德则
以聪明圣知而知矣是即至圣之聪明睿知者也夫然
卷二 第 28a 页 WYG0860-0022a.png
则诚明合矣中和一矣性命道教岂不同条共贯者哉
三十三章 尚絅一章自潜虽伏矣以下又自下学存
养省察之事以推而极之圣人功化之盛其终乃明所
性之妙出于天命而无声臭之可言一一与首章相应
首节先以为已知谨引其端总注云反求其本正首章
总注中欲学者反求诸身而自得之意也陈定宇谓下
文谨独意已萌于此然几者动之微善恶所由分当留
在下节不疚无恶中正贴独字此节只宜虚说知谨耳
卷二 第 28b 页 WYG0860-0022b.png
知微之显与莫显乎微不可滚作一事
首节 守溪文解温而理理字云良知之别白天则之
分明
知远之近三句 远之近尽物性始于尽人性尽人性
始于尽己性也尽性又始于致曲也风之自化动变始
于形著也微之显惟有诚则渐而形著也 逐层收向

注尚絅故闇然衣锦故有日章之实 须看两故字惟
卷二 第 29a 页 WYG0860-0022c.png
其有恶著之心故收敛向里外之亦无不闇也日章之
本在内章字即诚之形著处惟其诚日积于内故内之
英华不可遏于外也判然离而二之则非矣
第五节 或问云其曰不显亦充尚絅之心以至其极
耳不作岂不显也讲
末节 朱子答陆子静书云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是就
有中说无无极而太极是就无中说有
 
卷二 第 29b 页 WYG0860-0022d.png
 
 
 
 
 
 
 
 义门读书记卷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