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 第 1a 页 WYG0886-048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
明 胡应麟 撰
双树幻钞上
隋经籍志曰佛经者天竺之迦维卫国净饭王太子释
迦牟尼所说释迦当周庄王之九年四月八日自母
右胁而生资貌奇异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舍太子
位出家学道勤行精进觉悟一切种智而谓之佛亦
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
明 胡应麟 撰
双树幻钞上
隋经籍志曰佛经者天竺之迦维卫国净饭王太子释
迦牟尼所说释迦当周庄王之九年四月八日自母
右胁而生资貌奇异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舍太子
位出家学道勤行精进觉悟一切种智而谓之佛亦
卷三十 第 1b 页 WYG0886-0485d.png
曰佛陀亦曰浮屠皆梵语也华言译之为净觉其所
说曰人身虽有生死之异至于精神则常不灭此身
之前则经无量身矣积而修习则成佛道天地之外
四维上下更有天地亦无终穷然皆有成败每一成
败谓之一劫自此天地已前则有无量劫矣每劫必
有诸佛得道出世教化其数不同今此劫中当有千
佛自初劫至释迦已七佛矣其次当有弥勒出世必
经三会演说法藏开度众生由是道者有四等之果
说曰人身虽有生死之异至于精神则常不灭此身
之前则经无量身矣积而修习则成佛道天地之外
四维上下更有天地亦无终穷然皆有成败每一成
败谓之一劫自此天地已前则有无量劫矣每劫必
有诸佛得道出世教化其数不同今此劫中当有千
佛自初劫至释迦已七佛矣其次当有弥勒出世必
经三会演说法藏开度众生由是道者有四等之果
卷三十 第 2a 页 WYG0886-0486a.png
一曰须陁洹二曰斯陁含三曰阿那含四曰阿罗汉
至罗汉者则出入生死去来隐显而不为累阿罗汉
已上至菩萨者深见佛性以至成道每佛灭度遗法
相传有正象末三等醇醨之异年岁远近亦各不同
末法已后众生愚钝无复佛教而业行转恶年寿促
短经数百千载间乃至朝生夕死然后有大火大水
大风之灾一切除去之而更立生人又归淳朴谓之
小劫每一小劫则一佛出世初天竺中多诸外道并
至罗汉者则出入生死去来隐显而不为累阿罗汉
已上至菩萨者深见佛性以至成道每佛灭度遗法
相传有正象末三等醇醨之异年岁远近亦各不同
末法已后众生愚钝无复佛教而业行转恶年寿促
短经数百千载间乃至朝生夕死然后有大火大水
大风之灾一切除去之而更立生人又归淳朴谓之
小劫每一小劫则一佛出世初天竺中多诸外道并
卷三十 第 2b 页 WYG0886-0486b.png
事水火毒龙而善诸变幻释迦之苦行也是诸邪道
并来嬲恼以乱其心而不能得及佛道成尽皆摧伏
并为弟子弟子男曰桑门译言息心而总曰僧译言
行乞女曰比丘尼皆剃落发须释累辞家相与和居
治心修净行乞以自资而防心摄行僧至二百五十
戒尼五百戒俗人信冯佛法者男曰优婆塞女曰优
婆夷皆去杀盗淫妄言饮酒是为五戒释迦在世教
化四十九年乃至天龙神鬼并来聪法弟子得道以
并来嬲恼以乱其心而不能得及佛道成尽皆摧伏
并为弟子弟子男曰桑门译言息心而总曰僧译言
行乞女曰比丘尼皆剃落发须释累辞家相与和居
治心修净行乞以自资而防心摄行僧至二百五十
戒尼五百戒俗人信冯佛法者男曰优婆塞女曰优
婆夷皆去杀盗淫妄言饮酒是为五戒释迦在世教
化四十九年乃至天龙神鬼并来聪法弟子得道以
卷三十 第 3a 页 WYG0886-0486c.png
百千万亿数然后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以二月
十五日入般涅槃涅槃亦曰泥洹译言灭度亦言常
乐我净初释迦说法以人之性识根业各差故有大
乘小乘之说至是谢世弟子大迦叶与阿难等五百
人追共撰述缀以文字载为十二部后数百年有罗
汉菩萨相继著论赞明其义此佛经教所自始也又
云推寻典籍自汉已上中国未传或云久已流布遭
秦之世所以湮灭其后张骞使西域盖闻有浮屠之
十五日入般涅槃涅槃亦曰泥洹译言灭度亦言常
乐我净初释迦说法以人之性识根业各差故有大
乘小乘之说至是谢世弟子大迦叶与阿难等五百
人追共撰述缀以文字载为十二部后数百年有罗
汉菩萨相继著论赞明其义此佛经教所自始也又
云推寻典籍自汉已上中国未传或云久已流布遭
秦之世所以湮灭其后张骞使西域盖闻有浮屠之
卷三十 第 3b 页 WYG0886-0486d.png
教哀帝时博士弟子秦景使伊存口授浮屠经中国
人未之信也后汉明帝夜梦金神飞行殿庭以问于
朝而傅毅以佛对帝遣郎中蔡愔及秦景使天竺求
之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立像并与沙门摄摩腾
竺法兰东还愔之来也以白马负经因立白马寺于
洛城雍门西以处之其经缄于兰台石室而又画像
于清源台及显节陵上章帝时楚王英以崇敬佛法
闻西域沙门赍佛经而至者甚众永平中法兰又译
人未之信也后汉明帝夜梦金神飞行殿庭以问于
朝而傅毅以佛对帝遣郎中蔡愔及秦景使天竺求
之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立像并与沙门摄摩腾
竺法兰东还愔之来也以白马负经因立白马寺于
洛城雍门西以处之其经缄于兰台石室而又画像
于清源台及显节陵上章帝时楚王英以崇敬佛法
闻西域沙门赍佛经而至者甚众永平中法兰又译
卷三十 第 4a 页 WYG0886-0487a.png
十住经其馀传译多未能通至桓帝时有安息国沙
门安静赍经至洛翻译最为通解灵帝时有月支沙
门支谶天竺沙门竺佛朔等并翻佛经而支谶所译
泥洹经二卷学者以为大得本旨汉太守竺融亦崇
佛法三国时有西域沙门康僧会赍佛经至吴译之
吴主孙权甚大敬信魏黄初中国人始依佛戒剃发
为僧先是西域沙门来此译小品经首尾乖舛未能
通解甘露中有朱仕行者往西域至于阗国得经九
门安静赍经至洛翻译最为通解灵帝时有月支沙
门支谶天竺沙门竺佛朔等并翻佛经而支谶所译
泥洹经二卷学者以为大得本旨汉太守竺融亦崇
佛法三国时有西域沙门康僧会赍佛经至吴译之
吴主孙权甚大敬信魏黄初中国人始依佛戒剃发
为僧先是西域沙门来此译小品经首尾乖舛未能
通解甘露中有朱仕行者往西域至于阗国得经九
卷三十 第 4b 页 WYG0886-0487b.png
十章晋元康中至邺译之题曰放光般若经太始中
有月支沙门竺法护西游诸国大得佛经至洛翻译
部数甚多佛教东流自此而盛石勒时常山沙门卫
道安性聪敏诵经日至万馀言以胡僧所译维摩法
华未尽深旨精思十年心了神悟乃正其乖舛宣扬
解释时中国纷扰四方隔绝道安乃率门徒南游新
野欲令玄宗所在流布分遣弟子各趋诸方法性诣
扬州法和入蜀道安与惠远之襄阳后至长安苻坚
有月支沙门竺法护西游诸国大得佛经至洛翻译
部数甚多佛教东流自此而盛石勒时常山沙门卫
道安性聪敏诵经日至万馀言以胡僧所译维摩法
华未尽深旨精思十年心了神悟乃正其乖舛宣扬
解释时中国纷扰四方隔绝道安乃率门徒南游新
野欲令玄宗所在流布分遣弟子各趋诸方法性诣
扬州法和入蜀道安与惠远之襄阳后至长安苻坚
卷三十 第 5a 页 WYG0886-0487c.png
甚敬之道安素闻天竺沙门鸠摩罗什思通法门劝
坚致之什亦闻安令问遥拜致敬姚苌弘始二年罗
什至长安时道安卒后已二十载矣什深慨恨什之
来也大译经论道安所正与什所译辞义如一初无乖
舛初晋元熙中新丰沙门智猛策杖西行到华氏城
得泥洹经及僧祇律东至高昌译泥洹为二十卷后
有天竺沙门昙摩罗谶复赍胡本来至河西沮渠蒙
逊遣使至高昌取猛本欲相参验未还而蒙逊破灭
坚致之什亦闻安令问遥拜致敬姚苌弘始二年罗
什至长安时道安卒后已二十载矣什深慨恨什之
来也大译经论道安所正与什所译辞义如一初无乖
舛初晋元熙中新丰沙门智猛策杖西行到华氏城
得泥洹经及僧祇律东至高昌译泥洹为二十卷后
有天竺沙门昙摩罗谶复赍胡本来至河西沮渠蒙
逊遣使至高昌取猛本欲相参验未还而蒙逊破灭
卷三十 第 5b 页 WYG0886-0487d.png
姚苌弘始十年猛本始至长安译为三十卷昙摩罗
谶又译金光明等经时胡僧至长安者数十辈惟鸠
摩罗什才德最优其所译金光明昙摩忏所译泥洹
等经并为大乘之学而什又译十诵律天竺沙门佛
陁耶舍译长阿含经及四方律兜法勒沙门昙摩难
提译增一阿含经昙摩耶含译阿毗昙论并为小乘
之学其馀经论不可胜纪自是佛法通极于四海矣
东晋隆安中又有罽宾沙门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
谶又译金光明等经时胡僧至长安者数十辈惟鸠
摩罗什才德最优其所译金光明昙摩忏所译泥洹
等经并为大乘之学而什又译十诵律天竺沙门佛
陁耶舍译长阿含经及四方律兜法勒沙门昙摩难
提译增一阿含经昙摩耶含译阿毗昙论并为小乘
之学其馀经论不可胜纪自是佛法通极于四海矣
东晋隆安中又有罽宾沙门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
卷三十 第 6a 页 WYG0886-0488a.png
经及中阿含经义熙中沙门支法领从于阗国得华
严经三万六千偈至金陵宣译又有沙门法显自长
安游天竺经三十馀国随有经律之处学其书语译
而写之还至金陵与天竺禅师跋罗辨定谓僧祇律
学者传之齐梁及陈并有外国沙门然所宣译无大
名部可谓法门者梁武帝大崇佛法于华林园中总
集释氏经典凡五千四百卷沙门宝唱撰经目录又
后魏时太武帝西征长安以沙门多违佛律群聚秽
严经三万六千偈至金陵宣译又有沙门法显自长
安游天竺经三十馀国随有经律之处学其书语译
而写之还至金陵与天竺禅师跋罗辨定谓僧祇律
学者传之齐梁及陈并有外国沙门然所宣译无大
名部可谓法门者梁武帝大崇佛法于华林园中总
集释氏经典凡五千四百卷沙门宝唱撰经目录又
后魏时太武帝西征长安以沙门多违佛律群聚秽
卷三十 第 6b 页 WYG0886-0488b.png
乱乃诏有司尽坑杀之焚破佛像长安僧徒一时歼
灭自馀征镇豫闻尽亡匿得免者十一二文成之世
又更修复熙平中遣沙门慧生使西域采诸经律得
一百七十部永平中又有天竺沙门菩提留支大译
佛经与罗什相埒其地持十地论并为大乘学者所
重后齐迁邺佛法不改至周武帝时蜀郡沙门卫元
嵩上书称僧徒猥滥武帝出诏一切废毁开皇元年
高祖普诏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
灭自馀征镇豫闻尽亡匿得免者十一二文成之世
又更修复熙平中遣沙门慧生使西域采诸经律得
一百七十部永平中又有天竺沙门菩提留支大译
佛经与罗什相埒其地持十地论并为大乘学者所
重后齐迁邺佛法不改至周武帝时蜀郡沙门卫元
嵩上书称僧徒猥滥武帝出诏一切废毁开皇元年
高祖普诏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
卷三十 第 7a 页 WYG0886-0488c.png
而京师及并州相州洛州等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
一切经置于寺内又别写藏于秘阁天下之人从风而
靡竞相景慕民间佛经多于六经十百倍大业时又
令沙门智果于东都内道场撰诸经目分别条贯以
佛所说经为三部一曰大乘二曰小乘三曰杂经其
馀自后人假托为之者别为一部谓之疑经右隋志
叙浮屠源流经教颠末最为详备因录之按梁武世
玄奘未至西域而华林结集已五千四百馀卷贞观
一切经置于寺内又别写藏于秘阁天下之人从风而
靡竞相景慕民间佛经多于六经十百倍大业时又
令沙门智果于东都内道场撰诸经目分别条贯以
佛所说经为三部一曰大乘二曰小乘三曰杂经其
馀自后人假托为之者别为一部谓之疑经右隋志
叙浮屠源流经教颠末最为详备因录之按梁武世
玄奘未至西域而华林结集已五千四百馀卷贞观
卷三十 第 7b 页 WYG0886-0488d.png
中所取诸经六百馀部宋至五季禅学系兴复代有
增益乃今藏卷帙亦相去不远何耶盖梁武后罹湘
东周武等变兵火荡焚至唐存失几且相半隋志虽
唐初纂修第存其目故累代增益仅少加于旧而已
(前言张骞盖汉武时者汉明时又有张骞使西域/取佛经而返二张骞同汉人同使西域绝奇事)
贞观七年法师玄奘游天竺求法达于王舍城奘生洛
州偃师陈氏隋季出家具戒博贯经籍每慨前代译
经多所讹略志游西土访求异本以参订焉以三年
增益乃今藏卷帙亦相去不远何耶盖梁武后罹湘
东周武等变兵火荡焚至唐存失几且相半隋志虽
唐初纂修第存其目故累代增益仅少加于旧而已
(前言张骞盖汉武时者汉明时又有张骞使西域/取佛经而返二张骞同汉人同使西域绝奇事)
贞观七年法师玄奘游天竺求法达于王舍城奘生洛
州偃师陈氏隋季出家具戒博贯经籍每慨前代译
经多所讹略志游西土访求异本以参订焉以三年
卷三十 第 8a 页 WYG0886-0489a.png
冬抗表辞帝制不许即私遁自原州出玉关抵高昌
高昌王曲丈秦奉奘行资护送达于罽宾从僧伽论
师夫俱舍因明大毗婆娑等论至大林国从婆罗门
学中论及异道典藉时婆罗门七百馀岁至仆底国
从伏光法师学对法宗显理门等论至那伽罗国从
月胃论师学众事分毗婆娑至禄勒那国从阇那屈
多三藏学经部毗婆娑及萨婆多部辨真等论至曲
阇国从毗邪屖那三藏学二毗婆娑王有胜兵十万
高昌王曲丈秦奉奘行资护送达于罽宾从僧伽论
师夫俱舍因明大毗婆娑等论至大林国从婆罗门
学中论及异道典藉时婆罗门七百馀岁至仆底国
从伏光法师学对法宗显理门等论至那伽罗国从
月胃论师学众事分毗婆娑至禄勒那国从阇那屈
多三藏学经部毗婆娑及萨婆多部辨真等论至曲
阇国从毗邪屖那三藏学二毗婆娑王有胜兵十万
卷三十 第 8b 页 WYG0886-0489b.png
雄冠西域奘与胡商八十许人渡殑伽河彼俗以人
祀天奘与诸商被执以奘风度特异将戮以祭俄大
风作尘沙涨天昼日晦冥彼众震惧以奘为圣人遂
释之至中天竺遇大乘居士为奘开瑜伽师地即入
王舍城彼预闻奘至具礼郊迎之安置那兰陀寺寺
七宝所成僧以万数奘见上方戒贤论师时春秋一
百有六道德为西土宗师号正法藏国主以十城租
赋奉之奘启以求法意贤咨嗟流涕曰吾顷疾病且
祀天奘与诸商被执以奘风度特异将戮以祭俄大
风作尘沙涨天昼日晦冥彼众震惧以奘为圣人遂
释之至中天竺遇大乘居士为奘开瑜伽师地即入
王舍城彼预闻奘至具礼郊迎之安置那兰陀寺寺
七宝所成僧以万数奘见上方戒贤论师时春秋一
百有六道德为西土宗师号正法藏国主以十城租
赋奉之奘启以求法意贤咨嗟流涕曰吾顷疾病且
卷三十 第 9a 页 WYG0886-0489c.png
死忽梦文殊大师谓吾曰女未应厌世后三年震旦
有大沙门从女受道自尔已来今三稔矣于是慰喜
交集有同宿契焉奘见王王给象车从者三十辈日
供上馔馔有龙脑香乳苏蜜及大人米米香闻百步
然国产不多唯君长与后及主法上德与焉奘寓其
国从正法藏穷探大乘秘奥日益智證云至贞观十
六年三藏玄奘法师发王舍城入祗罗国国主郊迎
之已而问曰而国有圣人出世作小秦王破阵乐为
有大沙门从女受道自尔已来今三稔矣于是慰喜
交集有同宿契焉奘见王王给象车从者三十辈日
供上馔馔有龙脑香乳苏蜜及大人米米香闻百步
然国产不多唯君长与后及主法上德与焉奘寓其
国从正法藏穷探大乘秘奥日益智證云至贞观十
六年三藏玄奘法师发王舍城入祗罗国国主郊迎
之已而问曰而国有圣人出世作小秦王破阵乐为
卷三十 第 9b 页 WYG0886-0489d.png
我言其为人奘粗陈帝神武削平天下躬行尧舜之
治其王大惊即以青象名马助奘驮经而还以贞观
十九年至长安文皇惊喜手诏飞骑迎之亲为经文
作序名圣教序云按奘师茧足大荒所历西域数十
国冒险犯艰屡滨死地卒罗致诸经返于中夏可谓
旷劫之奇惜所撰大唐西域记今不复传于世王司
寇元美跋圣教序云文皇手定中原志得而无所事
事兴尽而感慨随之不之于长生则之于因果亡惑
治其王大惊即以青象名马助奘驮经而还以贞观
十九年至长安文皇惊喜手诏飞骑迎之亲为经文
作序名圣教序云按奘师茧足大荒所历西域数十
国冒险犯艰屡滨死地卒罗致诸经返于中夏可谓
旷劫之奇惜所撰大唐西域记今不复传于世王司
寇元美跋圣教序云文皇手定中原志得而无所事
事兴尽而感慨随之不之于长生则之于因果亡惑
卷三十 第 10a 页 WYG0886-0490a.png
也旨哉斯言并录诸此云(按奘初入西域遇异/僧授以心经见广记)
浮屠学不出教与禅二端宋太史叙之极详其文云西
方圣人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自从鹿野苑中直
至于跋提河演说苦空无我无量妙义随机钝利分
为顿渐无小无大尽皆摄入萨婆苦海既灭度后其
弟子阿难陀多闻总持有大智慧结集为修多罗藏
而诸尊者或后或先各阐化源优婆离集四部律谓
之毗尼金刚萨埵于毗卢遮那前亲受瑜伽五部谓
浮屠学不出教与禅二端宋太史叙之极详其文云西
方圣人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自从鹿野苑中直
至于跋提河演说苦空无我无量妙义随机钝利分
为顿渐无小无大尽皆摄入萨婆苦海既灭度后其
弟子阿难陀多闻总持有大智慧结集为修多罗藏
而诸尊者或后或先各阐化源优婆离集四部律谓
之毗尼金刚萨埵于毗卢遮那前亲受瑜伽五部谓
卷三十 第 10b 页 WYG0886-0490b.png
之秘密章句无著天亲频升知足天宫咨参慈氏相
与造论发明大乘谓之唯识宗旨西竺龙胜以所得
毗罗之法弘其纲要谓之中观论燉煌杜法顺深入
华严不思议境大宣玄旨谓之华严法界观毗尼之
法魏嘉平初昙阿罗始持僧祇戒本至洛阳而昙无
德昙谛等继之立羯磨法唐南山澄照律师道宣作
疏明之四分律遂大行是为行事防非止恶之宗萨
埵以瑜伽授龙猛猛授龙智智授金刚智唐开元中
与造论发明大乘谓之唯识宗旨西竺龙胜以所得
毗罗之法弘其纲要谓之中观论燉煌杜法顺深入
华严不思议境大宣玄旨谓之华严法界观毗尼之
法魏嘉平初昙阿罗始持僧祇戒本至洛阳而昙无
德昙谛等继之立羯磨法唐南山澄照律师道宣作
疏明之四分律遂大行是为行事防非止恶之宗萨
埵以瑜伽授龙猛猛授龙智智授金刚智唐开元中
卷三十 第 11a 页 WYG0886-0490c.png
智始来中国大建曼茶罗法事大智道气大慧一行
及不空三藏咸师尊之是为瑜伽微妙秘密之宗唐
贞观三年三藏玄奘往西域诸国会戒贤于那兰佗
寺因受唯识宗旨以归授慈恩窥基基乃网罗旧说
广制疏论是为三乘法相显理之宗梁陈之间比丘
惠闻因读中观论悟旨遂遥礼龙胜为师开空假中
三观正观法门以法华宗旨授慧思思授天台国师
智顗顗授灌顶顶授智威智威授惠威惠威授玄朗
及不空三藏咸师尊之是为瑜伽微妙秘密之宗唐
贞观三年三藏玄奘往西域诸国会戒贤于那兰佗
寺因受唯识宗旨以归授慈恩窥基基乃网罗旧说
广制疏论是为三乘法相显理之宗梁陈之间比丘
惠闻因读中观论悟旨遂遥礼龙胜为师开空假中
三观正观法门以法华宗旨授慧思思授天台国师
智顗顗授灌顶顶授智威智威授惠威惠威授玄朗
卷三十 第 11b 页 WYG0886-0490d.png
朗授湛然是为四教法性观行之宗隋末顺以法界
观授智俨俨授贤首法藏至清凉大统国师澄观追
宗其学著华严疏论数百万言圭峰宗密继之而其
化广被四方是为一念圆融具德之宗瑜伽久亡南
山亦仅存其盛行于今者唯天台慈恩贤首而已此则
世之所谓教者也世尊大法自迦叶二十八传至菩
提达摩达摩悲学佛者缠蔽于竹帛间乃弘教外别
传之旨不立文字而见性成佛达摩传慧可可传僧
观授智俨俨授贤首法藏至清凉大统国师澄观追
宗其学著华严疏论数百万言圭峰宗密继之而其
化广被四方是为一念圆融具德之宗瑜伽久亡南
山亦仅存其盛行于今者唯天台慈恩贤首而已此则
世之所谓教者也世尊大法自迦叶二十八传至菩
提达摩达摩悲学佛者缠蔽于竹帛间乃弘教外别
传之旨不立文字而见性成佛达摩传慧可可传僧
卷三十 第 12a 页 WYG0886-0491a.png
璨璨传道信信传弘忍忍传曹溪大鉴禅师慧能而
其法特盛能之二弟子怀让行思皆深入其阃奥让
传道一一之学江西宗之其传为怀海海传希运运
传临济慧照大师义玄玄立三玄门策厉学徒是为
临济之宗海之旁出为沩山大圆禅师灵祐祐传仰
山智通大师慧寂父唱子和微妙玄机不可凑泊是
为沩仰之宗思传希迁迁之学湖南主之其传为道
悟悟传崇信信传宣鉴鉴传义存存传云门匡真大
其法特盛能之二弟子怀让行思皆深入其阃奥让
传道一一之学江西宗之其传为怀海海传希运运
传临济慧照大师义玄玄立三玄门策厉学徒是为
临济之宗海之旁出为沩山大圆禅师灵祐祐传仰
山智通大师慧寂父唱子和微妙玄机不可凑泊是
为沩仰之宗思传希迁迁之学湖南主之其传为道
悟悟传崇信信传宣鉴鉴传义存存传云门匡真大
卷三十 第 12b 页 WYG0886-0491b.png
师文偃偃之气宇如王三句之设如青天震雷闻者
掩耳是为云门之宗玄沙师备偃之同门友也其传
为桂琛琛传法眼大师文益益虽依华严六相唱明
宗旨迥然独立不涉九情是为法眼之宗迁之旁出
为药山惟俨俨以宝镜三昩五位显诀三种渗漏传
昙晟晟传洞山悟本大师良价价传曹山元證大师
本寂而复大振是为曹洞之宗法眼再传至延寿流
入高句骊仰山三传至芭蕉彻当石晋开运中遂亡
掩耳是为云门之宗玄沙师备偃之同门友也其传
为桂琛琛传法眼大师文益益虽依华严六相唱明
宗旨迥然独立不涉九情是为法眼之宗迁之旁出
为药山惟俨俨以宝镜三昩五位显诀三种渗漏传
昙晟晟传洞山悟本大师良价价传曹山元證大师
本寂而复大振是为曹洞之宗法眼再传至延寿流
入高句骊仰山三传至芭蕉彻当石晋开运中遂亡
卷三十 第 13a 页 WYG0886-0491c.png
弗继云门曹洞仅不绝如线唯临济一宗大用大机
震荡无际若圣若凡无不宗仰此则世之所谓禅者
也呜呼教之与禅本无二门依教修行盖不出于六
度等行而禅定特居其一由众生根有不齐故先佛
示化亦不免于异耳奈何后世各建门户互相盾矛
教则讥禅滞乎空寂禅则讥教泥乎名相藉藉纷纷
莫克有定是果何为者耶此则教禅异涂犹可说也
自禅一宗言之佛大胜多与达摩同学禅观达摩则
震荡无际若圣若凡无不宗仰此则世之所谓禅者
也呜呼教之与禅本无二门依教修行盖不出于六
度等行而禅定特居其一由众生根有不齐故先佛
示化亦不免于异耳奈何后世各建门户互相盾矛
教则讥禅滞乎空寂禅则讥教泥乎名相藉藉纷纷
莫克有定是果何为者耶此则教禅异涂犹可说也
自禅一宗言之佛大胜多与达摩同学禅观达摩则
卷三十 第 13b 页 WYG0886-0491d.png
远契真宗胜多所见一差遂分为有相无相定慧戒
行无得寂静六门非达摩辟之安能至今廓如也慧
能与神秀同受法于弘忍能则为顿宗秀则别为渐
宗荆吴秦洛各行其教道一神会又同出于能者也
道一则密受心印神会则复流于知解一去弗返而
其末流若大珠明教慈受辈何以议为自教一宗言
之慈恩立三教天台则分四教贤首则又分五教粗
妙各见渐圆互指终不能归之一致可胜叹哉此虽
行无得寂静六门非达摩辟之安能至今廓如也慧
能与神秀同受法于弘忍能则为顿宗秀则别为渐
宗荆吴秦洛各行其教道一神会又同出于能者也
道一则密受心印神会则复流于知解一去弗返而
其末流若大珠明教慈受辈何以议为自教一宗言
之慈恩立三教天台则分四教贤首则又分五教粗
妙各见渐圆互指终不能归之一致可胜叹哉此虽
卷三十 第 14a 页 WYG0886-0492a.png
通名为教各自立宗犹可说也自夫本教之内言之
律学均以南山为宗真悟智圆律师允堪著会正记
等文识者谓其超出六十家释义之外至大智律师
元照复别以法华开显圆意作资持记又与会正之
记殊指矣四明法智尊者知礼孤山法慧大师智圆
同祖天台同学心观真妄之异观三谛之异说既已
牴牾之甚霅川仁岳以礼之弟子又操戈入室略不
相容谏书辩谤之作逮今犹使人凛然也其他尚可
律学均以南山为宗真悟智圆律师允堪著会正记
等文识者谓其超出六十家释义之外至大智律师
元照复别以法华开显圆意作资持记又与会正之
记殊指矣四明法智尊者知礼孤山法慧大师智圆
同祖天台同学心观真妄之异观三谛之异说既已
牴牾之甚霅川仁岳以礼之弟子又操戈入室略不
相容谏书辩谤之作逮今犹使人凛然也其他尚可
卷三十 第 14b 页 WYG0886-0492b.png
以一二数哉虽然适长安者南北异涂东西殊辙及
其所至未尝不同要在善学者慎夫所趋而已比丘
永寿尝以闽僧一源所著护教编示予自大迦叶至
于近代诸师皆有传赞文辞简古诚奇作也寿独惜
其不著教禅承传同异之详请予为记以补其阙略
予因以所闻疏之如右
右历叙禅教二宗本末粲然指掌非综练释门者不易
至斯第以云门法眼并出青原亦仍传灯诸录之误
其所至未尝不同要在善学者慎夫所趋而已比丘
永寿尝以闽僧一源所著护教编示予自大迦叶至
于近代诸师皆有传赞文辞简古诚奇作也寿独惜
其不著教禅承传同异之详请予为记以补其阙略
予因以所闻疏之如右
右历叙禅教二宗本末粲然指掌非综练释门者不易
至斯第以云门法眼并出青原亦仍传灯诸录之误
卷三十 第 15a 页 WYG0886-0492c.png
盖道悟有二人同居荆南同示寂于元和间一居天
皇寺一居天王寺居天皇寺者婺州张氏子符载为
塔碑谓与药山并为石头上足一传为惠真再传为
幽閒三传为文贲遂止不传居天王寺者渚宫人崔
氏子玉之后初参马祖后谒石头得法传龙潭崇信
信传德山宣鉴鉴传雪峰义存存传云门文偃为云
门宗存又传罗汉桂琛琛传清凉文益为法眼宗其
颠末见丘玄素所撰塔碑甚详景濂盖但据五灯会
皇寺一居天王寺居天皇寺者婺州张氏子符载为
塔碑谓与药山并为石头上足一传为惠真再传为
幽閒三传为文贲遂止不传居天王寺者渚宫人崔
氏子玉之后初参马祖后谒石头得法传龙潭崇信
信传德山宣鉴鉴传雪峰义存存传云门文偃为云
门宗存又传罗汉桂琛琛传清凉文益为法眼宗其
颠末见丘玄素所撰塔碑甚详景濂盖但据五灯会
卷三十 第 15b 页 WYG0886-0492d.png
元等书叙录而不及深考也然则禅之五宗仅洞山
出石头下而洞山师云岩云岩师药山药山马祖
亦从悟入者也六祖谓马驹踏杀天下人信矣
夹山临迁化谓洛浦曰石头一枝看看即灭矣洛浦曰
他家自有青山在夹山曰如是吾复何忧按夹山师
德诚德诚师药山考其世次正与龙潭德山同时又
洛浦本出临济门归夹山日岩头雪峰浸显安得有
一枝即灭之叹即此足徵道悟之有二而龙潭德山
出石头下而洞山师云岩云岩师药山药山马祖
亦从悟入者也六祖谓马驹踏杀天下人信矣
夹山临迁化谓洛浦曰石头一枝看看即灭矣洛浦曰
他家自有青山在夹山曰如是吾复何忧按夹山师
德诚德诚师药山考其世次正与龙潭德山同时又
洛浦本出临济门归夹山日岩头雪峰浸显安得有
一枝即灭之叹即此足徵道悟之有二而龙潭德山
卷三十 第 16a 页 WYG0886-0493a.png
云门法眼皆南岳派矣今混淆为一南岳宗派既不
明而天皇之道悟及其徒三世皆湮没无可徵致足
慨也其说详林间录佛祖通载甚明王子充丛录所
叙禅宗悉抄节宋太史亦未之详考也(禅宗正/脉亦然)
沩山法眼二宗皆迄于唐末五代间是时曹洞云门亦
寂寥无卓见者独临济一传为兴化兴化再传为南
院南院三传为风穴风穴四传为首山首山五传为
汾阳汾阳六传为石霜石霜七传而为黄龙南杨岐
明而天皇之道悟及其徒三世皆湮没无可徵致足
慨也其说详林间录佛祖通载甚明王子充丛录所
叙禅宗悉抄节宋太史亦未之详考也(禅宗正/脉亦然)
沩山法眼二宗皆迄于唐末五代间是时曹洞云门亦
寂寥无卓见者独临济一传为兴化兴化再传为南
院南院三传为风穴风穴四传为首山首山五传为
汾阳汾阳六传为石霜石霜七传而为黄龙南杨岐
卷三十 第 16b 页 WYG0886-0493b.png
会临济一宗至是大振南下出晦堂真净晦堂下出
悟新真净下出从悦而张无尽师之会下出法演法
演下出圆悟圆悟下出宗杲而张无垢师之自宗杲
出而学徒遍天下缙绅儒流茅靡麟集无论云门曹
洞即黄龙一派亦寂寥矣
禅家五宗独临济为盛倡自黄檗陆州皆大机逸格而
临济自一悟后纵横挥霍迥出常情历世五传知识
不乏至宋初而石霜再振黄龙杨岐二派遂遍海宇
悟新真净下出从悦而张无尽师之会下出法演法
演下出圆悟圆悟下出宗杲而张无垢师之自宗杲
出而学徒遍天下缙绅儒流茅靡麟集无论云门曹
洞即黄龙一派亦寂寥矣
禅家五宗独临济为盛倡自黄檗陆州皆大机逸格而
临济自一悟后纵横挥霍迥出常情历世五传知识
不乏至宋初而石霜再振黄龙杨岐二派遂遍海宇
卷三十 第 17a 页 WYG0886-0493c.png
南渡而后径山复出举代趋风宋太史所谓若圣若
凡无不瞻仰自临济一宗观之非虚语也然大慧后
嗣者式微而紫阳广汉金溪四明辈出儒术复大盛
于当时诸缁流又落莫矣考智邵谈道伊洛日正黄
龙杨岐后而大慧前是时释门亦稍式微足徵吾道
与异端相为盛衰若符契也
当宋之南渡禅门宗匠皆萃于南北方遂无一有闻者
金人索浮屠大慧几在行而复不果正犹六朝文士
凡无不瞻仰自临济一宗观之非虚语也然大慧后
嗣者式微而紫阳广汉金溪四明辈出儒术复大盛
于当时诸缁流又落莫矣考智邵谈道伊洛日正黄
龙杨岐后而大慧前是时释门亦稍式微足徵吾道
与异端相为盛衰若符契也
当宋之南渡禅门宗匠皆萃于南北方遂无一有闻者
金人索浮屠大慧几在行而复不果正犹六朝文士
卷三十 第 17b 页 WYG0886-0493d.png
毕集荆吴间盖气运使然也是时道教稍衰替而王
重阳以全真崛起中土学徒谭马丘刘辈从者数十
百人其说时有合于释氏又为道门之别传矣
蒙古世虽极崇释氏而禅学为教门所排不绝如缕盖
盛衰之理势必致然乃元之教门亦迄无显著者而
刘文贞特以事功显帕克思巴位帝师号皇天之下一
人之上则前古未有也
元禅门达者印简于临济为十六世赵承旨撰临济正
重阳以全真崛起中土学徒谭马丘刘辈从者数十
百人其说时有合于释氏又为道门之别传矣
蒙古世虽极崇释氏而禅学为教门所排不绝如缕盖
盛衰之理势必致然乃元之教门亦迄无显著者而
刘文贞特以事功显帕克思巴位帝师号皇天之下一
人之上则前古未有也
元禅门达者印简于临济为十六世赵承旨撰临济正
卷三十 第 18a 页 WYG0886-0494a.png
宗碑谓五祖演演传天目齐齐传懒牛和和传竹林
宝宝传竹枝安安传西堂容容传中和璋璋传简公号
海云大士禅学至此盖中兴焉印简弟子二人曰可
庵朗曰赜庵儇朗传荜庵满及太傅刘文贞公即秉
忠也儇传雨云安住天都庆寿寺元之诸主皆崇奉
之赐以玉印曰临济正宗(按天目齐以下不见五灯/会元恐非当时高足当续)
(考之存其/源派于左)
海云之后有法云即中峰明本也赵承旨极重之事以
宝宝传竹枝安安传西堂容容传中和璋璋传简公号
海云大士禅学至此盖中兴焉印简弟子二人曰可
庵朗曰赜庵儇朗传荜庵满及太傅刘文贞公即秉
忠也儇传雨云安住天都庆寿寺元之诸主皆崇奉
之赐以玉印曰临济正宗(按天目齐以下不见五灯/会元恐非当时高足当续)
(考之存其/源派于左)
海云之后有法云即中峰明本也赵承旨极重之事以
卷三十 第 18b 页 WYG0886-0494b.png
师礼虞奎章撰塔碑本自作历代祖师像赞始少林
至临济临济至石霜石霜传杨岐杨岐至五祖演昭
觉勤虎丘隆天童华密庵杰密印先佛鉴范雪岩钦
钦传高峰妙凡距临济一十八世而妙传明本总之
杨岐派也元世之显者仅数人自馀皆其子弟云
按右所传禅派自天童杰以上并见五灯会元盖南岳
下十七世也密印而下会元所不列故详著之以补
宋太史之缺文云门弟子特盛几溢临济迨至宋遂
至临济临济至石霜石霜传杨岐杨岐至五祖演昭
觉勤虎丘隆天童华密庵杰密印先佛鉴范雪岩钦
钦传高峰妙凡距临济一十八世而妙传明本总之
杨岐派也元世之显者仅数人自馀皆其子弟云
按右所传禅派自天童杰以上并见五灯会元盖南岳
下十七世也密印而下会元所不列故详著之以补
宋太史之缺文云门弟子特盛几溢临济迨至宋遂
卷三十 第 19a 页 WYG0886-0494c.png
无特起者仅雪窦天衣数家曹洞则投子芙蓉差著
元皆寥寥盖自唐后禅流颠末大槩具此矣
近日禅学之弊以觉识依通为悟明以穿凿机缘传授
为参学以险怪奇语为提唱以破坏律仪为解脱以
交结贵达夤缘据位为出世方便其弊不可胜言右
虞奎章法云塔碑所举五种禅学之弊可谓真切然
自宋已有此风矣
密宗春也天台贤首慈恩等宗夏也南山律宗秋也少林
元皆寥寥盖自唐后禅流颠末大槩具此矣
近日禅学之弊以觉识依通为悟明以穿凿机缘传授
为参学以险怪奇语为提唱以破坏律仪为解脱以
交结贵达夤缘据位为出世方便其弊不可胜言右
虞奎章法云塔碑所举五种禅学之弊可谓真切然
自宋已有此风矣
密宗春也天台贤首慈恩等宗夏也南山律宗秋也少林
卷三十 第 19b 页 WYG0886-0494d.png
单传之宗冬也就理言之但知禅为诸宗之别传而
不知诸宗亦禅之别传也会而归之密宗乃宣一佛
大悲拔济之心也教宗乃阐一佛大智开示之心也
律宗乃持一佛大行庄严之心也禅宗乃传一佛大
觉圆满之心也犹四序之不可混既不可混非别而
何或者谓彼三宗皆不言别传惟禅宗显言别传者
何耶对曰理使然也诸宗皆从问而后入由学而后
成惟禅内不涉思惟计度之情外不加学问修證之
不知诸宗亦禅之别传也会而归之密宗乃宣一佛
大悲拔济之心也教宗乃阐一佛大智开示之心也
律宗乃持一佛大行庄严之心也禅宗乃传一佛大
觉圆满之心也犹四序之不可混既不可混非别而
何或者谓彼三宗皆不言别传惟禅宗显言别传者
何耶对曰理使然也诸宗皆从问而后入由学而后
成惟禅内不涉思惟计度之情外不加学问修證之
卷三十 第 20a 页 WYG0886-0495a.png
功穷劫迨今不曾欠少才云领荷早涉途程脱体承
当翻成钝置诚别中之别也昧者乌足以知之哉右
明本和尚统论教禅宗旨盖亦调停之说而阴为禅
学地者其本宗也元世尊教抑禅故云
或问今五宗宗嗣自临济而外馀皆无闻者岂授受之
际失于嘱累耶抑宿缘之使然耶答曰圣人之道虽
隐显随时亦由定分不能加损于其间当青原南岳
未著之时其五家已有定分矣当五家方盛之顷其
当翻成钝置诚别中之别也昧者乌足以知之哉右
明本和尚统论教禅宗旨盖亦调停之说而阴为禅
学地者其本宗也元世尊教抑禅故云
或问今五宗宗嗣自临济而外馀皆无闻者岂授受之
际失于嘱累耶抑宿缘之使然耶答曰圣人之道虽
隐显随时亦由定分不能加损于其间当青原南岳
未著之时其五家已有定分矣当五家方盛之顷其
卷三十 第 20b 页 WYG0886-0495b.png
修短之数安得无定分焉特彼此昧略而不自知耳
或谓临济道出常情为人痛切机圆语活其煅炼人
物速如反掌以故家声久远不坠自馀反是宜乎不
永于世也右见中峰夜话据此则元世禅宗仅临济
一支馀皆湮没然宋太史当元末作序又谓云门曹
洞不绝如线者岂太史但据传灯诸录不细考当时
耶
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
或谓临济道出常情为人痛切机圆语活其煅炼人
物速如反掌以故家声久远不坠自馀反是宜乎不
永于世也右见中峰夜话据此则元世禅宗仅临济
一支馀皆湮没然宋太史当元末作序又谓云门曹
洞不绝如线者岂太史但据传灯诸录不细考当时
耶
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