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第 1a 页 WYG0886-018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少室山房笔丛卷二
明 胡应麟 撰
经籍会通二
经史子集区分为四九流百氏咸类附焉一定之体也
第时代盛衰制作繁简分门建例往往各殊唐宋以
还始定于一今稍掇拾诸家撮其大略以著于篇述
类例第二
少室山房笔丛卷二
明 胡应麟 撰
经籍会通二
经史子集区分为四九流百氏咸类附焉一定之体也
第时代盛衰制作繁简分门建例往往各殊唐宋以
还始定于一今稍掇拾诸家撮其大略以著于篇述
类例第二
卷二 第 1b 页 WYG0886-0181b.png
夏商以前经即史也尚书春秋是已至汉而人不任经
矣于是乎作史继之魏晋其业浸微而其书浸盛史
遂析而别于经而经之名禅于佛老矣周秦之际子
即集也孟轲荀况是已至汉而人不专子矣于是乎
有集继之唐宋其体愈备而其制愈繁子遂析而
入于集而子之体夷于诗骚矣
尚书经之史也春秋史之经也中庸孟氏子也而其理
经故陟而经也道德冲虚经也而其理子故降而子
矣于是乎作史继之魏晋其业浸微而其书浸盛史
遂析而别于经而经之名禅于佛老矣周秦之际子
即集也孟轲荀况是已至汉而人不专子矣于是乎
有集继之唐宋其体愈备而其制愈繁子遂析而
入于集而子之体夷于诗骚矣
尚书经之史也春秋史之经也中庸孟氏子也而其理
经故陟而经也道德冲虚经也而其理子故降而子
卷二 第 2a 页 WYG0886-0181c.png
也三者皆可以互名惟其实也集则迥不同矣
史之体远矣董狐南史其人也晋乘楚梼杌其撰也然
而弗传焉春秋之前左国(国语/国策)三家而已集之名昉
于楚乎屈宋唐景皆楚也非骚赋无以有集
屡朝书目若谢客王亮谢朏任昉诸人史但言篹修而
不录其类例其大数尚存也至李充殷钧祖暅萧绎
辈则并其卷数皆不得而知矣惟刘氏七略大槩存
汉书中荀勖王俭阮孝绪类例并载诸史差可考焉
史之体远矣董狐南史其人也晋乘楚梼杌其撰也然
而弗传焉春秋之前左国(国语/国策)三家而已集之名昉
于楚乎屈宋唐景皆楚也非骚赋无以有集
屡朝书目若谢客王亮谢朏任昉诸人史但言篹修而
不录其类例其大数尚存也至李充殷钧祖暅萧绎
辈则并其卷数皆不得而知矣惟刘氏七略大槩存
汉书中荀勖王俭阮孝绪类例并载诸史差可考焉
卷二 第 2b 页 WYG0886-0181d.png
观其类例而四部之盛衰始末亦可以槩见矣
刘歆七略一曰六艺一曰诸子一曰诗赋一曰兵书一
曰术数一曰方伎而首之辑略以总集诸书之要则
分列品题实六略耳班固艺文志增入五家而省其
十家共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万三千二百六十
九卷歆原数三万三千九十卷固节其猥冗仅得十
之三四大槩新莽之乱焚轶之馀故也然七略原书
二十卷班氏艺文仅一卷者固但存其目耳向歆每
刘歆七略一曰六艺一曰诸子一曰诗赋一曰兵书一
曰术数一曰方伎而首之辑略以总集诸书之要则
分列品题实六略耳班固艺文志增入五家而省其
十家共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万三千二百六十
九卷歆原数三万三千九十卷固节其猥冗仅得十
之三四大槩新莽之乱焚轶之馀故也然七略原书
二十卷班氏艺文仅一卷者固但存其目耳向歆每
卷二 第 3a 页 WYG0886-0182a.png
校一书则撮其指意录而奏之近世所传列禦寇战
国策皆向题辞馀可概见因以论奏之言附载各书
之下若马氏通考之类以故篇帙颇繁惜今漫无所
考详其义例六艺经也诸子兵书术数方伎四略皆
子也诗赋一略则集之名所由昉而司马氏书尚附
春秋之未此时史籍甚微未足成类也(郑以史记不/当入经盖未)
(深考/此耳)
王俭七志一经典二诸子三文翰四军书五阴阳六术
国策皆向题辞馀可概见因以论奏之言附载各书
之下若马氏通考之类以故篇帙颇繁惜今漫无所
考详其义例六艺经也诸子兵书术数方伎四略皆
子也诗赋一略则集之名所由昉而司马氏书尚附
春秋之未此时史籍甚微未足成类也(郑以史记不/当入经盖未)
(深考/此耳)
王俭七志一经典二诸子三文翰四军书五阴阳六术
卷二 第 3b 页 WYG0886-0182b.png
艺七图谱前六志咸本刘氏六略但易其名而益以
图谱及佛道二家名虽曰七实九志也然非述作者
之意但于书名之下每立一传而又作九篇条例编
于卷首盖亦辑略之意按经不曰六艺而曰经典则
史固渐备矣隋志谓其文义浅近远非歆向伦余谓
俭齐相佐命百事填委故无暇此浮剽其名耳
阮孝绪七录一经典二纪传三子兵四文集五伎术六
佛七道又本王氏而加纪传并诸子兵书为子兵阴
图谱及佛道二家名虽曰七实九志也然非述作者
之意但于书名之下每立一传而又作九篇条例编
于卷首盖亦辑略之意按经不曰六艺而曰经典则
史固渐备矣隋志谓其文义浅近远非歆向伦余谓
俭齐相佐命百事填委故无暇此浮剽其名耳
阮孝绪七录一经典二纪传三子兵四文集五伎术六
佛七道又本王氏而加纪传并诸子兵书为子兵阴
卷二 第 4a 页 WYG0886-0182c.png
阳术艺为伎术又益以佛道二家史书至是渐盛与
经子并列而佛道二家之言大行中国矣
书之分四部也实魏荀勖始之一曰甲部纪六艺小
学等书一曰乙部纪诸子兵术等书一曰丙部纪
史记皇览等书一曰丁部纪诗赋图赞等书此时
史集二部尚希故王阮二目更从刘氏分七类至
唐大盛于是史居子上次经佛老附子次史而终
之以集定为四部宋氏以还递相沿袭而作者之
经子并列而佛道二家之言大行中国矣
书之分四部也实魏荀勖始之一曰甲部纪六艺小
学等书一曰乙部纪诸子兵术等书一曰丙部纪
史记皇览等书一曰丁部纪诗赋图赞等书此时
史集二部尚希故王阮二目更从刘氏分七类至
唐大盛于是史居子上次经佛老附子次史而终
之以集定为四部宋氏以还递相沿袭而作者之
卷二 第 4b 页 WYG0886-0182d.png
意未有所明马氏始仿刘向前规论其大旨体制
骎骎备矣
马怀素传云开元中秘书省典籍散落条流无叙怀素
上疏曰南齐以前坟典旧编王俭七志已后著述其
数盈多隋志所书亦未详悉或古书近出前志阙而
未编或近人相传浮词鄙而犹记若无编录难辨淄
渑望括检近书篇目并前志所遗续王俭七志藏之
秘府上于是召涉学之士尹知章等分部撰录又褚
骎骎备矣
马怀素传云开元中秘书省典籍散落条流无叙怀素
上疏曰南齐以前坟典旧编王俭七志已后著述其
数盈多隋志所书亦未详悉或古书近出前志阙而
未编或近人相传浮词鄙而犹记若无编录难辨淄
渑望括检近书篇目并前志所遗续王俭七志藏之
秘府上于是召涉学之士尹知章等分部撰录又褚
卷二 第 5a 页 WYG0886-0183a.png
无量传云无量以旧库内书自高宗代即藏在宫中
渐致遗逸奏请缮写刋校以弘经籍之道玄宗令于
东都乾元殿前施架排次引公卿已下入殿前令纵
观焉开元六年驾还又敕无量于丽正殿以续成前
功又元行冲传云秘书监马怀素集学者续王俭七
志右散骑常侍褚无量于丽正殿校写四部书事未
就而怀素无量卒诏行冲总代其职于是行冲表请
通撰古今书目名为群书四录命学士毋煚韦述殷
渐致遗逸奏请缮写刋校以弘经籍之道玄宗令于
东都乾元殿前施架排次引公卿已下入殿前令纵
观焉开元六年驾还又敕无量于丽正殿以续成前
功又元行冲传云秘书监马怀素集学者续王俭七
志右散骑常侍褚无量于丽正殿校写四部书事未
就而怀素无量卒诏行冲总代其职于是行冲表请
通撰古今书目名为群书四录命学士毋煚韦述殷
卷二 第 5b 页 WYG0886-0183b.png
践猷余钦等分部修检岁馀书成奏上之右三则俱
旧唐书通考所未载夫以一目录之微更三贤之手
积十载之勤始就岂易易哉
(其类例诸传不载考唐艺文/志皆以经史子集为次云)
前史所述魏晋诸家书目条流仅举铨次靡详惟阮氏
七录始末备载弘明集中余睹其分门创义损益前
规综核之功勤且力矣隋唐志率沿此因节录之
经典录(一/)易(二/)书(三/)诗(四/)礼(五/)乐(六/)春秋(七/)论语(八/)孝
旧唐书通考所未载夫以一目录之微更三贤之手
积十载之勤始就岂易易哉
(其类例诸传不载考唐艺文/志皆以经史子集为次云)
前史所述魏晋诸家书目条流仅举铨次靡详惟阮氏
七录始末备载弘明集中余睹其分门创义损益前
规综核之功勤且力矣隋唐志率沿此因节录之
经典录(一/)易(二/)书(三/)诗(四/)礼(五/)乐(六/)春秋(七/)论语(八/)孝
卷二 第 6a 页 WYG0886-0183c.png
经(九/)小学(凡四千七/百一十卷)纪传录(一/)国史(二/)注历(三/)旧事
(四/)职官(五/)仪典(六/)法制(七/)伪史(八/)杂传(九/)鬼神(十/)土
地(十/一)谱状(十/二)簿录(凡一万四千八/百八十八卷)子兵录(一/)儒(二/)道
(三/)阴阳(四/)法(五/)名(六/)墨(七/)纵横(八/)杂(九/)农家(十/)小说
(十/一)兵家(凡三千八百/九十四卷)文集录(一/)楚辞(二/)别集(三/)总集
(四/)杂文(凡万七百/五十五卷)伎术录(一/)天文(二/)纬谶(三/)历算(四/)
五行(五/)卜筮(六/)杂占(七/)刑法(八/)医经(九/)经方(十/)杂艺
(凡三千七百/五十六卷)佛法录(一/)戒律(二/)禅定(三/)智慧(四/)疑似
(四/)职官(五/)仪典(六/)法制(七/)伪史(八/)杂传(九/)鬼神(十/)土
地(十/一)谱状(十/二)簿录(凡一万四千八/百八十八卷)子兵录(一/)儒(二/)道
(三/)阴阳(四/)法(五/)名(六/)墨(七/)纵横(八/)杂(九/)农家(十/)小说
(十/一)兵家(凡三千八百/九十四卷)文集录(一/)楚辞(二/)别集(三/)总集
(四/)杂文(凡万七百/五十五卷)伎术录(一/)天文(二/)纬谶(三/)历算(四/)
五行(五/)卜筮(六/)杂占(七/)刑法(八/)医经(九/)经方(十/)杂艺
(凡三千七百/五十六卷)佛法录(一/)戒律(二/)禅定(三/)智慧(四/)疑似
卷二 第 6b 页 WYG0886-0183d.png
(五/)论记(凡五千/四百卷)仙道录(一/)经戒(二/)服饵(三/)房中(四/)符
图(凡一千一百/三十八卷)
右分类大槩与通考合惟析伎术置四部外而兵家尚
半诸子盖秦汉军书最盛故刘王特列兵家而术数
方伎条流繁衍至析为二梁世稍减因以子兵同条
伎术共贯唐宋以后益微遂皆统于子矣(隋唐宋志/具诸史中)
(不详/录)
宋世诸家虽咸有书目载于文献通考其类例悉不能
图(凡一千一百/三十八卷)
右分类大槩与通考合惟析伎术置四部外而兵家尚
半诸子盖秦汉军书最盛故刘王特列兵家而术数
方伎条流繁衍至析为二梁世稍减因以子兵同条
伎术共贯唐宋以后益微遂皆统于子矣(隋唐宋志/具诸史中)
(不详/录)
宋世诸家虽咸有书目载于文献通考其类例悉不能
卷二 第 7a 页 WYG0886-0184a.png
详即通考亦第据晁陈二志未必尽自端临也惟邯
郸之李莆田之郑二家类例大略可考并识下方李
淑献臣邯郸图书志载其家所藏图书五十七类经
史子集通计一千八百三十六部二万三千三百八
十六卷其外又有艺术志道书志书志画志通为八
目十卷号图书十志按李氏类例于四部之外更列
四目亦阮氏外篇之意然书画一类分为二门有道
书而无释典不可晓也
郸之李莆田之郑二家类例大略可考并识下方李
淑献臣邯郸图书志载其家所藏图书五十七类经
史子集通计一千八百三十六部二万三千三百八
十六卷其外又有艺术志道书志书志画志通为八
目十卷号图书十志按李氏类例于四部之外更列
四目亦阮氏外篇之意然书画一类分为二门有道
书而无释典不可晓也
卷二 第 7b 页 WYG0886-0184b.png
郑氏书目七卷莆田郑寅子敬列所藏书为七录曰经
曰史曰子曰艺曰方伎曰文曰类按唐以后不分四
部而仍七录之名惟郑氏一家然伎术阮氏已合而
郑仍分之大率李郑二家但据所藏多寡为类不求
合前人也(宋公垂叶少蕴并笃好而无书目盖皆/聚而弗读叶于经学最精博此外未闻)
尤延之遂初堂书目凡经九类史十八类子十二类集
六类今全载陶宗仪说郛晁陈马氏三家义例大抵
同此第尤时失之疏而三家较精密耳晁读书志陈
曰史曰子曰艺曰方伎曰文曰类按唐以后不分四
部而仍七录之名惟郑氏一家然伎术阮氏已合而
郑仍分之大率李郑二家但据所藏多寡为类不求
合前人也(宋公垂叶少蕴并笃好而无书目盖皆/聚而弗读叶于经学最精博此外未闻)
尤延之遂初堂书目凡经九类史十八类子十二类集
六类今全载陶宗仪说郛晁陈马氏三家义例大抵
同此第尤时失之疏而三家较精密耳晁读书志陈
卷二 第 8a 页 WYG0886-0184c.png
书录解题并全载马通考中持论各有可观
郑渔仲艺文略凡十二类一经类九家八十八种二礼
类七家五十四种三乐类十一种四小学十二种五
史类十三家九十种六诸子十一家四十八种七星
数三家十五种八五行三十家三十三种九艺术一
家十七种十医方一家二十六种十一类书一家二
种十二文三家六十六种共一百家四百六十二种
一十二万馀卷按郑之析类颇极苦心第自唐以后
郑渔仲艺文略凡十二类一经类九家八十八种二礼
类七家五十四种三乐类十一种四小学十二种五
史类十三家九十种六诸子十一家四十八种七星
数三家十五种八五行三十家三十三种九艺术一
家十七种十医方一家二十六种十一类书一家二
种十二文三家六十六种共一百家四百六十二种
一十二万馀卷按郑之析类颇极苦心第自唐以后
卷二 第 8b 页 WYG0886-0184d.png
四部卷数相当总之经史子集而细分之乃为得体
今艺术等书仅数百卷亦为一类可乎
马氏经籍考经史子集仍分四部经十二类一易二书
三诗四礼五春秋六论语七孟子八孝经九乐十谶
纬十一仪注十二小学史十三类一正史二编年三
起居注四杂史五传记六故事七职官八地理九刑
法十时令十一谱录十二史钞十三史评子二十
类一儒家二道家三法家四名家五墨家六纵横家
今艺术等书仅数百卷亦为一类可乎
马氏经籍考经史子集仍分四部经十二类一易二书
三诗四礼五春秋六论语七孟子八孝经九乐十谶
纬十一仪注十二小学史十三类一正史二编年三
起居注四杂史五传记六故事七职官八地理九刑
法十时令十一谱录十二史钞十三史评子二十
类一儒家二道家三法家四名家五墨家六纵横家
卷二 第 9a 页 WYG0886-0185a.png
七杂家八小说家九农家十天文家十一历算家十
二五行十三占筮十四刑法十五兵书十六医家十
七神仙十八佛家十九类书二十杂艺集四类一别
集二诗集三歌集四总集
陆文裕藏书目序云余家学时喜收书然覼覼屑屑不
能举群有也壮游两都多见载籍然限于力不能举
群聚也间有残本不售者往往廉取之故余之书多
断阙阙少者或手自补缀多者幸他日之偶完而未
二五行十三占筮十四刑法十五兵书十六医家十
七神仙十八佛家十九类书二十杂艺集四类一别
集二诗集三歌集四总集
陆文裕藏书目序云余家学时喜收书然覼覼屑屑不
能举群有也壮游两都多见载籍然限于力不能举
群聚也间有残本不售者往往廉取之故余之书多
断阙阙少者或手自补缀多者幸他日之偶完而未
卷二 第 9b 页 WYG0886-0185b.png
可知也正德戊辰夏六月寓安福里宿痾新起命僮
出曝既乃次第于寓楼数年之积与一时长老朋旧
所遗历历在目顾而乐焉余四方人也又虑放失是
故录而存之各系所得倘后益焉将以类续入耳深
识
夫书莫尚于经经圣人之书也后有作焉凡切于经咸
得附矣故录经第一理性之书倡于宋而盛之然经
之流亚也故录理性第二语曰经载道史载事故录
出曝既乃次第于寓楼数年之积与一时长老朋旧
所遗历历在目顾而乐焉余四方人也又虑放失是
故录而存之各系所得倘后益焉将以类续入耳深
识
夫书莫尚于经经圣人之书也后有作焉凡切于经咸
得附矣故录经第一理性之书倡于宋而盛之然经
之流亚也故录理性第二语曰经载道史载事故录
卷二 第 10a 页 WYG0886-0185c.png
史第三书作于经史间而非经史可附者槩曰古书
故录古书第四圣辙既逝诸子竞驰故录诸子第五
质渐趋华而文集兴焉故录文集第六四诗既删体
裁益衍按厥世代考高下焉故录诗集第七山包海
汇各适厥用然妍媸错焉类书之谓也故录类书第
八纪见闻次时事而掌不在官通谓之史可也故录
杂史第九山经地志具险易叙贡赋寓王政矣故录
诸志第十声音之道与天地通而礼乐所由出也故
故录古书第四圣辙既逝诸子竞驰故录诸子第五
质渐趋华而文集兴焉故录文集第六四诗既删体
裁益衍按厥世代考高下焉故录诗集第七山包海
汇各适厥用然妍媸错焉类书之谓也故录类书第
八纪见闻次时事而掌不在官通谓之史可也故录
杂史第九山经地志具险易叙贡赋寓王政矣故录
诸志第十声音之道与天地通而礼乐所由出也故
卷二 第 10b 页 WYG0886-0185d.png
录韵书第十一不幼教者不懋成不早医者不速起
其道一也故录小学医药第十二方艺伎术故有成
书者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故录杂流第十
三圣作物睹一代彰矣宣圣从周遵一统故也特为
一录以次宸章令甲示不敢渎云目曰制书
(陆所类书诸家略备惟不及二典岂类置诸子中耶/考文裕目杂史尚别正史决不以二典置诸子中或)
(此时尚未/得故也)
按子渊之目亦以经史子集为次而特尊本朝圣制分
其道一也故录小学医药第十二方艺伎术故有成
书者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故录杂流第十
三圣作物睹一代彰矣宣圣从周遵一统故也特为
一录以次宸章令甲示不敢渎云目曰制书
(陆所类书诸家略备惟不及二典岂类置诸子中耶/考文裕目杂史尚别正史决不以二典置诸子中或)
(此时尚未/得故也)
按子渊之目亦以经史子集为次而特尊本朝圣制分
卷二 第 11a 页 WYG0886-0186a.png
门另叙亦似合宜但宋世理性之书自有儒术类列
于子家诸志皆史也杂技皆子也韵书即经也似不
应更为类小学即韵类也医学即伎类也二者绝不
相蒙尤不应混列一涂惜余生晚不获起前辈而质
之惟类书另录最当与余山房书目同
子渊别录古书不过三坟汲冢之流当析而附之经史
子下真者以作之时为次伪者以出之时为次似不
必别类也余生平好鸠集经子而限于力收残掇轶
于子家诸志皆史也杂技皆子也韵书即经也似不
应更为类小学即韵类也医学即伎类也二者绝不
相蒙尤不应混列一涂惜余生晚不获起前辈而质
之惟类书另录最当与余山房书目同
子渊别录古书不过三坟汲冢之流当析而附之经史
子下真者以作之时为次伪者以出之时为次似不
必别类也余生平好鸠集经子而限于力收残掇轶
卷二 第 11b 页 WYG0886-0186b.png
大类于渊序中所云文裕贵人也且犹若是况余寒
士哉然良工苦心非同好不易识也
阴符之文高简非先秦汉人莫能为也三坟之文浅陋
非晚唐宋人莫能为也郑氏以三坟列六籍之首固
大可笑诸家以阴符李筌出之而列于唐则亦不详
其体矣况阴符言或类兵或类道三坟体或类易或
类书尤难定例余意欲取此类及纬候等书亢仓鹖
冠等子总为伪书一类另附四部之末亦千古经籍家
士哉然良工苦心非同好不易识也
阴符之文高简非先秦汉人莫能为也三坟之文浅陋
非晚唐宋人莫能为也郑氏以三坟列六籍之首固
大可笑诸家以阴符李筌出之而列于唐则亦不详
其体矣况阴符言或类兵或类道三坟体或类易或
类书尤难定例余意欲取此类及纬候等书亢仓鹖
冠等子总为伪书一类另附四部之末亦千古经籍家
卷二 第 12a 页 WYG0886-0186c.png
一快第前人绝无此目恐好古之士或不免于顾惜
耳逸周书穆天子等虽多誇诞然文字殊古且未尝
有所依托自当入传注中(穆传旧列/起居注中)
凡著述最忌成心成心著于胸中则颠倒是非虽丘山
之钜目睫之近有蓛不自知者郑渔仲平生不喜班
固其论已过不已则訾其古今人表可矣至谓其胸
中全无伦类不当取扬雄太玄法言乐箴三书总列
儒家余考固艺文志雄之前刘向六十七篇则七略
耳逸周书穆天子等虽多誇诞然文字殊古且未尝
有所依托自当入传注中(穆传旧列/起居注中)
凡著述最忌成心成心著于胸中则颠倒是非虽丘山
之钜目睫之近有蓛不自知者郑渔仲平生不喜班
固其论已过不已则訾其古今人表可矣至谓其胸
中全无伦类不当取扬雄太玄法言乐箴三书总列
儒家余考固艺文志雄之前刘向六十七篇则七略
卷二 第 12b 页 WYG0886-0186d.png
旧目也下注新序世说说苑列女传四家亦不分析
固正沿其旧耳乃以固步趋刘氏尚可搀入七略所
无便失之然则向书新序说苑子类也世说列女史
类也必訾其失当归于歆固何与耶
凡经籍缘起皆至简也而其卒归于至繁经解昉自毛
韩马融郑玄浸盛至梁武三礼质疑一千卷极矣编
年昉自春秋荀悦袁宏浸盛至李焘长编一千六十
三卷极矣世史昉自尚书司马班固浸盛至托克托宋
固正沿其旧耳乃以固步趋刘氏尚可搀入七略所
无便失之然则向书新序说苑子类也世说列女史
类也必訾其失当归于歆固何与耶
凡经籍缘起皆至简也而其卒归于至繁经解昉自毛
韩马融郑玄浸盛至梁武三礼质疑一千卷极矣编
年昉自春秋荀悦袁宏浸盛至李焘长编一千六十
三卷极矣世史昉自尚书司马班固浸盛至托克托宋
卷二 第 13a 页 WYG0886-0187a.png
史五百卷极矣实录昉自周穆魏晋浸盛至开元起
居注三千六百八十二卷极矣谱牒昉自世本梁唐
浸盛至王僧孺十八州谱七百十二卷极矣地志昉
自山海陆澄任昉浸盛至萧德言等五百五十五卷
极矣字学昉自三仓许慎周研浸盛至颜真卿字海
镜源三百六十五卷极矣字法昉自四体晋卫恒撰
周越袁昂浸盛至唐文皇晋人书迹一千五百一十
卷极矣方书昉自张机葛洪褚澄浸盛至隋炀帝类
居注三千六百八十二卷极矣谱牒昉自世本梁唐
浸盛至王僧孺十八州谱七百十二卷极矣地志昉
自山海陆澄任昉浸盛至萧德言等五百五十五卷
极矣字学昉自三仓许慎周研浸盛至颜真卿字海
镜源三百六十五卷极矣字法昉自四体晋卫恒撰
周越袁昂浸盛至唐文皇晋人书迹一千五百一十
卷极矣方书昉自张机葛洪褚澄浸盛至隋炀帝类
卷二 第 13b 页 WYG0886-0187b.png
聚方二千六百卷极矣文选昉自挚虞孔逭虞绰浸
盛至许敬宗文馆词林一千卷极矣文集昉自屈原
萧衍沈约浸盛至樊宗师总集二百九十三卷极矣
小说昉自燕丹东方朔郭宪浸盛至洪迈夷坚志四
百二十多卷极矣类书昉自皇览欧阳虞氏浸盛至
孟利贞碧玉芳林四千五十卷极矣
(孟书旧唐志作四百五十为近今从通/志然三教珠英仝时亦一千三百也)
凡道家之书始于周盛于汉极于晋唐凡释氏之书始
盛至许敬宗文馆词林一千卷极矣文集昉自屈原
萧衍沈约浸盛至樊宗师总集二百九十三卷极矣
小说昉自燕丹东方朔郭宪浸盛至洪迈夷坚志四
百二十多卷极矣类书昉自皇览欧阳虞氏浸盛至
孟利贞碧玉芳林四千五十卷极矣
(孟书旧唐志作四百五十为近今从通/志然三教珠英仝时亦一千三百也)
凡道家之书始于周盛于汉极于晋唐凡释氏之书始
卷二 第 14a 页 WYG0886-0187c.png
于汉盛于梁极于隋唐而皆少杀于宋之南渡而释
氏之教复极盛于元道亦庶焉至明又皆左次矣刘
歆七略无所谓释氏王俭任昉释典皆自为类阮孝
绪七录亦另录释道二家隋志略同惟新唐志附子
家未通考因之盖以道家本列九流释典不宜更出
余意二藏篇帙既多且本方外之说分门另录似无
不可第如唐志通考亦未为不宜也(旧唐书释/典不录)
唐开元中道藏共三千七百四十四卷其后残缺宋王
氏之教复极盛于元道亦庶焉至明又皆左次矣刘
歆七略无所谓释氏王俭任昉释典皆自为类阮孝
绪七录亦另录释道二家隋志略同惟新唐志附子
家未通考因之盖以道家本列九流释典不宜更出
余意二藏篇帙既多且本方外之说分门另录似无
不可第如唐志通考亦未为不宜也(旧唐书释/典不录)
唐开元中道藏共三千七百四十四卷其后残缺宋王
卷二 第 14b 页 WYG0886-0187d.png
钦若等刋补洞真部六百二十卷洞元部一千一十
三卷洞神部一百七十二卷太真部一千四百七卷
太平部一百九十二卷太清部五百七十六卷正一
部三百七十卷凡四千三百五十卷(七部三百/一十一帙)
释藏唐开元中五千四十八卷嗣后屡增几千馀卷陆
子渊谓今藏不应尚仍旧数盖其间或有所裒益也
然以西天经目较之才千百之一耳第隋志六千馀
卷今反数减于前足徵释教盛于六朝至唐宋间禅
三卷洞神部一百七十二卷太真部一千四百七卷
太平部一百九十二卷太清部五百七十六卷正一
部三百七十卷凡四千三百五十卷(七部三百/一十一帙)
释藏唐开元中五千四十八卷嗣后屡增几千馀卷陆
子渊谓今藏不应尚仍旧数盖其间或有所裒益也
然以西天经目较之才千百之一耳第隋志六千馀
卷今反数减于前足徵释教盛于六朝至唐宋间禅
卷二 第 15a 页 WYG0886-0188a.png
说胜而经典稍左次矣
(二藏余所无仅单行释道书数千卷因通/考例附子家末子渊书目亦似未得二书)
古今书籍盛衰绝不侔班氏所录九流曰儒曰道曰墨
曰名曰法曰杂曰农曰阴阳曰纵横曰小说而道家
外别出神仙房中阴阳外别出天文五行纵横外别
出兵家而兵家又自分四类盖汉时数家极盛致然
实则一也后世杂家及神仙小说日繁故神仙自与
释典并列小说杂家几半九流儒道二家递相增减
(二藏余所无仅单行释道书数千卷因通/考例附子家末子渊书目亦似未得二书)
古今书籍盛衰绝不侔班氏所录九流曰儒曰道曰墨
曰名曰法曰杂曰农曰阴阳曰纵横曰小说而道家
外别出神仙房中阴阳外别出天文五行纵横外别
出兵家而兵家又自分四类盖汉时数家极盛致然
实则一也后世杂家及神仙小说日繁故神仙自与
释典并列小说杂家几半九流儒道二家递相增减
卷二 第 15b 页 WYG0886-0188b.png
不失旧物兵家渐寡遂合于纵横视旧不能十三阴
阳与五行天文并合于伎术视旧不能什七名法间
见一二墨遂绝矣
神仙本道家似不应别出然老关庄列皆谭理之书自
张道陵寇谦之杜光庭辈盛演其教欲与释藏相抗
故以柱下为道君又创立元始天尊而姓之曰乐名
之曰静信亡论太始以前即汉秦间姓名绝少此类盖
魏晋六朝假托宛然今读度人大洞灵宝太清等经
阳与五行天文并合于伎术视旧不能什七名法间
见一二墨遂绝矣
神仙本道家似不应别出然老关庄列皆谭理之书自
张道陵寇谦之杜光庭辈盛演其教欲与释藏相抗
故以柱下为道君又创立元始天尊而姓之曰乐名
之曰静信亡论太始以前即汉秦间姓名绝少此类盖
魏晋六朝假托宛然今读度人大洞灵宝太清等经
卷二 第 16a 页 WYG0886-0188c.png
大槩规模释氏之形骸以诞诳流俗玄旨𦕈论邈如
也道德冲虚南华而外言炼养服食黄庭参同足充
案祖他如稚川贞白尚难尽信况谦之光庭辈耶
为典章经制之学者唐杜氏宋郑氏元马氏三书皆与
经史相出入非他类书比也然通典仅唐以前未为
详备通志殊有绝到而持论过当力不副言通考既
该且覈规模意制足称完书而挂漏出入时或不免
世代远涉猎广良未易也作者固自苦心
也道德冲虚南华而外言炼养服食黄庭参同足充
案祖他如稚川贞白尚难尽信况谦之光庭辈耶
为典章经制之学者唐杜氏宋郑氏元马氏三书皆与
经史相出入非他类书比也然通典仅唐以前未为
详备通志殊有绝到而持论过当力不副言通考既
该且覈规模意制足称完书而挂漏出入时或不免
世代远涉猎广良未易也作者固自苦心
卷二 第 16b 页 WYG0886-0188d.png
郑艺文略外另有图谱一略盖因王俭七志而广之其
论亦精到可喜谓隋家书籍富于古今而图谱无所
系遂至荡然图谱自难传非以无所系也宋世一二
尚存今漫无可考矣马氏通考以谱录入子类图存
者间亦系焉似未为不可也
郑渔仲诮班孟坚汉武以前尽窃司马迁书不以为惭
此不足为班病子长于左传国策固有全录旧文者
要在各成厥体耳郑作通志礼略全袭通典艺文略
论亦精到可喜谓隋家书籍富于古今而图谱无所
系遂至荡然图谱自难传非以无所系也宋世一二
尚存今漫无可考矣马氏通考以谱录入子类图存
者间亦系焉似未为不可也
郑渔仲诮班孟坚汉武以前尽窃司马迁书不以为惭
此不足为班病子长于左传国策固有全录旧文者
要在各成厥体耳郑作通志礼略全袭通典艺文略
卷二 第 17a 页 WYG0886-0189a.png
率本唐书亦以来后人之讪第中间考索精到处真
有汉唐议论未及者不可诬也
通考讥渔仲钞誊杜氏原书而唐中叶后事不复增入
按宋初李宗谔等尝奉旨续此书二百卷起唐至德
止周显德末通志尚有此目今不传杜郑马三书或
以列典故类然音韵经籍等皆类书也(通典郑以入/类书马以入)
(典故/陈仝)
郑渔仲于文史考核最精经籍略后别著校雠略一卷
有汉唐议论未及者不可诬也
通考讥渔仲钞誊杜氏原书而唐中叶后事不复增入
按宋初李宗谔等尝奉旨续此书二百卷起唐至德
止周显德末通志尚有此目今不传杜郑马三书或
以列典故类然音韵经籍等皆类书也(通典郑以入/类书马以入)
(典故/陈仝)
郑渔仲于文史考核最精经籍略后别著校雠略一卷
卷二 第 17b 页 WYG0886-0189b.png
皆前人未发后学当熟参者然其失往往多自蹈之
如诗集类崔曙以盛唐置之晚唐许浑以晚唐置初
唐此例不一又段成式酉阳杂俎有玉格一卷所记
鬼神祥异而类之谱录中盖以为品玉之书元撰树
萱录一卷入草木类盖以为种树之书皆可绝倒其
过在槩录前志原文不复精核故尔端临通考虽多
袭晁陈而持论折衷咸自中的间有重出或类例未
精然大体得之篇首会萃诸录统论尤详密可喜也
如诗集类崔曙以盛唐置之晚唐许浑以晚唐置初
唐此例不一又段成式酉阳杂俎有玉格一卷所记
鬼神祥异而类之谱录中盖以为品玉之书元撰树
萱录一卷入草木类盖以为种树之书皆可绝倒其
过在槩录前志原文不复精核故尔端临通考虽多
袭晁陈而持论折衷咸自中的间有重出或类例未
精然大体得之篇首会萃诸录统论尤详密可喜也
卷二 第 18a 页 WYG0886-0189c.png
晏子墨之宗也而刘氏七略列于儒之首董子儒之杰
也而郑氏通志列于墨之终皆类例之大病也又通
志有崔光百国诗四十三卷检光传乃知光答李彪
百三郡国诗国为一卷通志书名卷数皆误此或因
仍前史然光传失考亦郑之疏也
郑又有群书会记三十六卷今不传陈振孙云会记大
略世间所有之书非必尽出其家余以为或即艺文
略草本则宋世亦未必皆有也如子书儒家一类唐
也而郑氏通志列于墨之终皆类例之大病也又通
志有崔光百国诗四十三卷检光传乃知光答李彪
百三郡国诗国为一卷通志书名卷数皆误此或因
仍前史然光传失考亦郑之疏也
郑又有群书会记三十六卷今不传陈振孙云会记大
略世间所有之书非必尽出其家余以为或即艺文
略草本则宋世亦未必皆有也如子书儒家一类唐
卷二 第 18b 页 WYG0886-0189d.png
志仅存曾子子思公孙尼而通志仍有宓子等可见
阮氏古今书录记汉艺文志书五百九十六家仅四十
四家存据今传汉以前书大约五十馀家然鹖冠子
等后世伪为撰杂其中不下十馀则所存之数政与
阮合盖汉以前书尽丧于东京之末梁后未尝亡也
阮录又有后汉艺文志目若干卷第云八十七家亡而
不著存数按范志无艺文一类盖谢承书也晋中经
簿一千百十九家仅七百六十家存亡三之一至宋
阮氏古今书录记汉艺文志书五百九十六家仅四十
四家存据今传汉以前书大约五十馀家然鹖冠子
等后世伪为撰杂其中不下十馀则所存之数政与
阮合盖汉以前书尽丧于东京之末梁后未尝亡也
阮录又有后汉艺文志目若干卷第云八十七家亡而
不著存数按范志无艺文一类盖谢承书也晋中经
簿一千百十九家仅七百六十家存亡三之一至宋
卷二 第 19a 页 WYG0886-0190a.png
以后书不纪亡数盖世近大槩存也
凡书唐以前皆为卷轴盖今所谓一卷即古之一轴至
装辑成帙疑皆出于雕板之后然六朝已有之阮孝
绪七录大抵五卷以上为一帙前代书帙之制仅此
足徵因录于左虽颇无关涉亦博雅所必知也
经典录(七百二/十帙)纪传录(二千二百/四十八帙)子兵录(五百五/十三帙)佛法
录(四百五/十九帙)文集录(一千三百/七十五帙)伎术录(六百/六帙)仙道录(二/千)
(五百九/十五帙)共八千五百五十六帙四万四千五百馀卷
凡书唐以前皆为卷轴盖今所谓一卷即古之一轴至
装辑成帙疑皆出于雕板之后然六朝已有之阮孝
绪七录大抵五卷以上为一帙前代书帙之制仅此
足徵因录于左虽颇无关涉亦博雅所必知也
经典录(七百二/十帙)纪传录(二千二百/四十八帙)子兵录(五百五/十三帙)佛法
录(四百五/十九帙)文集录(一千三百/七十五帙)伎术录(六百/六帙)仙道录(二/千)
(五百九/十五帙)共八千五百五十六帙四万四千五百馀卷
卷二 第 19b 页 WYG0886-0190b.png
阮自著书二十一帙一百八十二卷附七录末今无一
传惜其用力之勤并识此馀见隋志详具弘明集中
(文字集略正史削繁高隐传古今世代录杂文声/纬并诸序录序例共七种合所编七录共八种)
宋王尧臣崇文总目今世当有传本余求之尚未获第
观黄长睿辨驳一十七条如张万福中唐名将陆修
静东晋高流德山青原冢嫡临济仝时皆灼灼世人
睹记总目至谓不详何人又以文选李善注在五臣
后其疏浅不学几于王侍书题阁帖矣然长睿所驳
传惜其用力之勤并识此馀见隋志详具弘明集中
(文字集略正史削繁高隐传古今世代录杂文声/纬并诸序录序例共七种合所编七录共八种)
宋王尧臣崇文总目今世当有传本余求之尚未获第
观黄长睿辨驳一十七条如张万福中唐名将陆修
静东晋高流德山青原冢嫡临济仝时皆灼灼世人
睹记总目至谓不详何人又以文选李善注在五臣
后其疏浅不学几于王侍书题阁帖矣然长睿所驳
卷二 第 20a 页 WYG0886-0190c.png
亦有可议葛仙公道家旧称葛玄非稚川明甚黄正
驳之可也乃自狐疑其说岂二子称谓尚未洞然耶
谓蔡融来鹏皆唐人见丹阳集按二子俱晚唐人融
集见通志略鹏集今世尚传丹阳集殷璠所辑一十
八人皆盛唐高岑先后编次之时二子盖未生也长
睿书家者流诗人谱系故非所悉第兹仅数十条耳
馀考證碑帖甚夥虽辨论多美未必一一中程也黄
又谓郦炎集不当置后余尝阅郑通志见五代有郦
驳之可也乃自狐疑其说岂二子称谓尚未洞然耶
谓蔡融来鹏皆唐人见丹阳集按二子俱晚唐人融
集见通志略鹏集今世尚传丹阳集殷璠所辑一十
八人皆盛唐高岑先后编次之时二子盖未生也长
睿书家者流诗人谱系故非所悉第兹仅数十条耳
馀考證碑帖甚夥虽辨论多美未必一一中程也黄
又谓郦炎集不当置后余尝阅郑通志见五代有郦
卷二 第 20b 页 WYG0886-0190d.png
炎集一卷大谓郑误然汉人集中又有郦炎三卷或
五代姓名同者不可知又五代王仁裕有西江集百
卷郑志及通考俱不收见陆子渊外集今仁裕所著
玉堂閒话等又间载其诗虽卑弱颇自清旨陆谓西
江集诗万首古今恐无此盛惟宋陆放翁亦然
书之有目体制虽仝详厥品流实分三种吴尤诸氏但
录一官之藏者也隋唐诸史通志一代之有者也古
今书录群书会记并收往籍之遗者也荐绅雅士鸠
五代姓名同者不可知又五代王仁裕有西江集百
卷郑志及通考俱不收见陆子渊外集今仁裕所著
玉堂閒话等又间载其诗虽卑弱颇自清旨陆谓西
江集诗万首古今恐无此盛惟宋陆放翁亦然
书之有目体制虽仝详厥品流实分三种吴尤诸氏但
录一官之藏者也隋唐诸史通志一代之有者也古
今书录群书会记并收往籍之遗者也荐绅雅士鸠
卷二 第 21a 页 WYG0886-0191a.png
集以广见闻馆阁词臣雠校以存故实目录之篹例
不可无第中秘尽笼天下之书故匪一家之力而故
家上世之传帐中之秘亦往往内府所无其目可以
互稽难于偏举郑氏古今并载本属大观而读者眩
于名实代之有无家之藏畜反不可知然亦各有长
也
郑氏通志槩徵往籍而昔人著作之旨亡所发明马氏
通考独纪存书而异时阙逸之篇靡从考究且自胜
不可无第中秘尽笼天下之书故匪一家之力而故
家上世之传帐中之秘亦往往内府所无其目可以
互稽难于偏举郑氏古今并载本属大观而读者眩
于名实代之有无家之藏畜反不可知然亦各有长
也
郑氏通志槩徵往籍而昔人著作之旨亡所发明马氏
通考独纪存书而异时阙逸之篇靡从考究且自胜
卷二 第 21b 页 WYG0886-0191b.png
国而后未之及也余自总丱之岁溺志斯途南北东
西访求馀二十载经史子集类次嬴三万编诵读滋
深犁然有会间以暇日会萃二书并四代艺文诸家
目录以及儒先月旦文士雌黄续附胜国
皇朝制作稍以己意列其指归析类分门总为一集庶
千载简帙之废兴百氏编摩之得失一日可以尽其
大都而卷轴繁猥殆至百数尚未能脱稿云
二酉山房记王长公为余藏书室作者今附录此云余
西访求馀二十载经史子集类次嬴三万编诵读滋
深犁然有会间以暇日会萃二书并四代艺文诸家
目录以及儒先月旦文士雌黄续附胜国
皇朝制作稍以己意列其指归析类分门总为一集庶
千载简帙之废兴百氏编摩之得失一日可以尽其
大都而卷轴繁猥殆至百数尚未能脱稿云
二酉山房记王长公为余藏书室作者今附录此云余
卷二 第 22a 页 WYG0886-0191c.png
友人胡元瑞性嗜古书籍少从其父宪使君京师君
故宦薄而元瑞以嗜书故有所购访时时乞月俸不
给则脱妇簪珥而酬之又不给则解衣以继之元瑞
之橐无所不罄而独其载书陆则惠子水则米生盖
十馀岁而尽毁其家以为书录其馀赀以治屋而藏
焉屋凡三楹上固而下隆其阯使避湿而四敞之可
就日为庋二十又四高皆丽栋尺度若一所藏之书
为部四其四部之一曰经为类十三为家三百七十
故宦薄而元瑞以嗜书故有所购访时时乞月俸不
给则脱妇簪珥而酬之又不给则解衣以继之元瑞
之橐无所不罄而独其载书陆则惠子水则米生盖
十馀岁而尽毁其家以为书录其馀赀以治屋而藏
焉屋凡三楹上固而下隆其阯使避湿而四敞之可
就日为庋二十又四高皆丽栋尺度若一所藏之书
为部四其四部之一曰经为类十三为家三百七十
卷二 第 22b 页 WYG0886-0191d.png
为卷三千六百六十二曰史为类十为家八百二十
为卷万一千二百四十四三曰子为类二十二为家
一千四百五十为卷一万二千四百四曰集为类十
四为家一千三百四十六为卷一万五千八十合之
四万二千三百八十四卷元瑞自言于他无所嗜所
嗜独书饥以当食渴以当饮诵之可以当韶濩览之
可以当夷施忧藉以释忿藉以平病藉以起色而是
三楹者无他贮所贮亦独书书之外一榻一几一博
为卷万一千二百四十四三曰子为类二十二为家
一千四百五十为卷一万二千四百四曰集为类十
四为家一千三百四十六为卷一万五千八十合之
四万二千三百八十四卷元瑞自言于他无所嗜所
嗜独书饥以当食渴以当饮诵之可以当韶濩览之
可以当夷施忧藉以释忿藉以平病藉以起色而是
三楹者无他贮所贮亦独书书之外一榻一几一博
卷二 第 23a 页 WYG0886-0192a.png
山一蒲团一笔一研一丹铅之缶而已性既畏客客
亦见畏门屏之间剥啄都尽亭午深夜坐榻隐几焚
香展卷就笔于研取丹铅而雠之倦则鼓琴以抒其
思如是而已故人黎惟敬以古𨽻扁其楣曰二酉藏
书山房而属余为之记按古所称小酉山上石穴中
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学因留之故梁湘东王文
有云访酉阳之逸兴见荆州记甚详一曰藏书之所
有大酉小酉二山在楚蜀间今宣抚之所由名而段
亦见畏门屏之间剥啄都尽亭午深夜坐榻隐几焚
香展卷就笔于研取丹铅而雠之倦则鼓琴以抒其
思如是而已故人黎惟敬以古𨽻扁其楣曰二酉藏
书山房而属余为之记按古所称小酉山上石穴中
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学因留之故梁湘东王文
有云访酉阳之逸兴见荆州记甚详一曰藏书之所
有大酉小酉二山在楚蜀间今宣抚之所由名而段
卷二 第 23b 页 WYG0886-0192b.png
成式之著书谓之酉阳杂俎者也惟敬之所标当亦
云是余因以慨夫七雄之前盖不惟周之藏史为老
聃之所掌者而名山奥窟如宛委石篑禹穴洞庭之
类其灵文秘检往往有之第既为造物之所吝惜而
人间之迹困于漆书竹简而未易广盖自七雄而后
一烬于秦火再溃于莽三燹于卓傕四燬于湘东五
佚于巢六窜于宣和虽随散随聚而周之藏史其所
馀能几何况阛阓之浅而责之守匹夫之力而望之
云是余因以慨夫七雄之前盖不惟周之藏史为老
聃之所掌者而名山奥窟如宛委石篑禹穴洞庭之
类其灵文秘检往往有之第既为造物之所吝惜而
人间之迹困于漆书竹简而未易广盖自七雄而后
一烬于秦火再溃于莽三燹于卓傕四燬于湘东五
佚于巢六窜于宣和虽随散随聚而周之藏史其所
馀能几何况阛阓之浅而责之守匹夫之力而望之
卷二 第 24a 页 WYG0886-0192c.png
致也夫以刘向之七略仅三万六千卷任昉又减其
三之一隋之嘉则殿名为三十七万馀卷而正本亦
仅三万七千而止耳开元之际最为极盛至八万卷
然亦多一时之所著而宋崇文之目又减其大半后
之益者积数十年而增募不过万卷今元瑞以匹夫
之致而阛阓之守仅十馀年而至四万二千三百八
十四卷不亦难哉虽然世有勤于聚而倦于读者即
所聚穷天下书犹亡聚也有侈于读而俭于辞者即
三之一隋之嘉则殿名为三十七万馀卷而正本亦
仅三万七千而止耳开元之际最为极盛至八万卷
然亦多一时之所著而宋崇文之目又减其大半后
之益者积数十年而增募不过万卷今元瑞以匹夫
之致而阛阓之守仅十馀年而至四万二千三百八
十四卷不亦难哉虽然世有勤于聚而倦于读者即
所聚穷天下书犹亡聚也有侈于读而俭于辞者即
卷二 第 24b 页 WYG0886-0192d.png
所读穷天下书犹亡读也元瑞既负高世之才竭三
馀之晷穷四部之籍以勒成乎一家之言上而皇王
帝霸之猷贤哲圣神之蕴下及乎九流百氏亡所不
讨覈以藏之乎名山大川间以馀力游刃发之乎诗
若文又以纸贵乎通邑大都不胫而驰乎四裔之内
其为力之难殆不啻百倍于前代之藏书者盖必如
元瑞而后可谓之聚如元瑞而后可谓之读也噫元
瑞于书聚而读之几尽矣屠龙之伎殚而世亦无所
馀之晷穷四部之籍以勒成乎一家之言上而皇王
帝霸之猷贤哲圣神之蕴下及乎九流百氏亡所不
讨覈以藏之乎名山大川间以馀力游刃发之乎诗
若文又以纸贵乎通邑大都不胫而驰乎四裔之内
其为力之难殆不啻百倍于前代之藏书者盖必如
元瑞而后可谓之聚如元瑞而后可谓之读也噫元
瑞于书聚而读之几尽矣屠龙之伎殚而世亦无所
卷二 第 25a 页 WYG0886-0193a.png
用子矣盍亦舍而从我游乎玉京人鸟须弥之顶有
祖龙之火不能燔而仲尼之博姑存之弗论者吾将
发其一二以窥子焉即二酉之藏与子读于二酉之
所得皆糟粕矣弇州老友王世贞撰
祖龙之火不能燔而仲尼之博姑存之弗论者吾将
发其一二以窥子焉即二酉之藏与子读于二酉之
所得皆糟粕矣弇州老友王世贞撰
卷二 第 25b 页 WYG0886-0193b.png
少室山房笔丛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