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三 第 1a 页 WYG0748-0213a.png

普济方卷四十三 明 周王朱橚 撰
三焦腑门
总论
夫三焦有名无形主持诸气以象三才之用故呼吸升
降水榖往来皆待此以通达是以上焦在心下主内而
不出中焦在胃脘主腐熟水榖下焦在脐下主分别清
浊出而不内统而论之三者之用又本于中焦中焦者
卷四十三 第 1b 页 WYG0748-0213b.png

自始或不得其平则有寒热偏胜虚实不同荣卫滞涩
清浊不分而生诸病矣故曰气会三焦手少阳脉通于
膻中膻中臣使之官为气之海审此则知中焦者为冲
和之本 古人谓左肾为肾脏其腑膀胱右肾为命门
其腑三焦三焦者有脂膜如手大正与膀胱相对有二
白脉自中出夹脊而上贯于脑所以经云丈夫藏精女
子系胞以理推之三焦当如上说有形可见为是扁鹊
卷四十三 第 2a 页 WYG0748-0214a.png

焦如渎不可遍见故曰有位无形而王叔和辈失其旨
意遽云无状空有名俾后辈承缪不已其名以失实矣
脱果其无形尚何以藏精系胞为哉其所谓三焦者何
也上焦在膻中内应心中焦在中脘内应脾下焦在脐
下即肾间动气分布人身有上中下之异方湛寂欲想
不兴则精散在三焦荣华百脉及其想念一起欲火炽
然翕撮三焦精气流溢并命门输泻而去故号此腑为
卷四十三 第 2b 页 WYG0748-0214b.png

焦名霍乱下焦名走哺合而为一有名无形主五脏六腑
往还神道周身贯体可闻不可见和利精气决通水道
息气脾胃之间不可不知也凡上焦三管反射者通三
焦名中清之腑也别号玉海水道出入膀胱合者虽合
而不通上中下三焦同号为孤之腑也而荣出中焦卫
出上焦(荣者是络脉之气道/卫者是经脉之气道)上焦如雾(雾者霏霏/起上也)起于
胃上管并因以上贯及布胞中走腋循足太阴之分而
卷四十三 第 3a 页 WYG0748-0214c.png

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日夜五十周身
周而复始大会于手太阴手少阳也主心肺之病内而
不出人有热则饮食下胃其气为蒸汗则出或出于面
或出于背或出于身手背不循卫气之道而出盖外伤
于风内开腠理毛蒸易泄卫气其病则肘挛痛食先吐
而后下气不续肺膈间不得从其道名曰泄气走之故
不循其道此气剽悍滑疾乍开出故厌闷所以饮食先
卷四十三 第 3b 页 WYG0748-0214d.png

则上绝于心若虚则饮气于肺也 中焦如沤(沤聚也/言在胃)
(如/沤)起于胃中管在上焦之下此以受气变其糟粕使化
为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奉以生身莫贵于此
故独得行于经隧名曰荣气主足阳明则号曰丰隆在
外踝上去踝八寸别走太阳络诸经之肺上下络太仓
主熟五榖不吐不下实则热热则闭塞不通上下隔绝
虚则生寒寒则洞泄便利霍乱主脾胃之病夫血与气
卷四十三 第 4a 页 WYG0748-0215a.png

类焉夺血无汗(此是/神气)越胃血(此是/精气)故人有一死而无再
生也由精神之气隔绝也若虚则补于胃实则泄于脾
调其中和其原万不遗一也 下焦如渎(渎者如沟/水绝泄也)起
胃下管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榖常并居于
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主足阳明灌生津液合膀
胱主出不主入别于清浊主肝肾之病也若实则大小
便不通利气逆不续吐呕不禁故曰走哺若虚则大小
卷四十三 第 4b 页 WYG0748-0215b.png

下者何也盖酒者熟榖之液也其气悍以滑故后榖入
而先榖出也所以热则泻于肝寒则补于肾 三焦病
者腹胀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泻则为水留则
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
脉取委阳小腹病肿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太阳
大络视其结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三焦也胀气满
在皮肤壳然而不坚仁存方论云尝观周子太极图曰
卷四十三 第 5a 页 WYG0748-0215c.png

判阴阳始分此太极也太极动静而生阴阳有天地有
夫妇有男女矣人身亦与天地同人之生是受气于无
动静往来然后为有父母交合之始阳精阴血未至之
时此无极也阴阳交媾阳施阴受此太极也自此真精
之气至所谓天一生水水肾也则缀而为根元渐次生
长则成为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五脏百骸皆由此而成
也至于三焦一经叔和云命门配越人以手心主配千
卷四十三 第 5b 页 WYG0748-0215d.png

经之一而命门于十二经无所与焉且手心主厥阴之
经属心胞而络三焦手少阳三焦经则属三焦而络心
胞表里互相属络而三焦经则未尝络命门如此则越
人为是手心主其经则厥阴起于胸中属心胞下膈络
三焦然后循胁腋而上肘至臂自小指次指出其端少
阳三焦之经起于小指次指中耳前过额主人穴名夹
颊至锐目眦而出其端此二经络之始终也三十一难
卷四十三 第 6a 页 WYG0748-0216a.png

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者是中焦在胃中脘
不上不下主腐熟水榖其治在脐傍下焦在脐下当膀
胱上口主分别清浊出而不内以傅导也其治在脐下
二寸故名曰三焦素问六节脏象论亦曰膻胃大肠小
肠膀胱三焦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能化糟粕转而不
出者也五脏别论亦曰膻胃大肠膀胱三焦此五者天
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
卷四十三 第 6b 页 WYG0748-0216b.png

无择作三因方且曰三焦有脂膜如掌大正与膀胱相
对有二白脉自中出夹脊而上贯于脑及观渔隐丛话
后集引龙川略志曰有徐遁者在齐时大饥群盗相脔
割肉而食其中有一人皮肉尽而骨脉全遁以学医故
往观其五脏见右肾下有脂膜如手大正与膀胱相对
有二白脉自其中出夹肾而上贯于脑意无择盖本于
此前所谓十二经脉互相属络一脏则曰属脏而络脏
卷四十三 第 7a 页 WYG0748-0216c.png

心胞而络三焦手少阳三焦经何以曰属三焦而络心
胞惟有形而可以属之络之无形安可以属之络之十
二经者既有始起之所又有出其端之所谓之无形亦
难矣若以三焦列为仓廪之腑言之则又难于执着所
以梁丘子注黄庭经尚且曰三焦自古无的说三焦自
叔和谓无状空有名之后后世纷纷议论不一而三因
方及徐遁之说则在脏腑之外别是一物而不与脏腑
卷四十三 第 7b 页 WYG0748-0216d.png

至于周贤天权注难经曰三焦有名而形隐焉前贤天
曰二经为虚脏虚腑诸如此说教人则念越人岂妄称
内而不出出而不内之论以垂后世耶为其有物可以
容内出入而后为之经指或者难曰如子之言则二十
五难曰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谓何愚曰
彼子之言固如此而周氏所注曰膻中为三焦之所会
原气夙藏于其下胃气营周于其中联续贯通为水榖
卷四十三 第 8a 页 WYG0748-0217a.png

具有名而形隐亦斯意也但尚欠发明耳玉因阅蔡西
山脉其间有论三焦一篇后引礼运记曰上焦若窍中
焦若编下焦若渎然究不曾指何为窍何为渎愚得窍
编渎三字入后三复细思似有可推详者且上焦若窍
窍者窍漏之义可以通达之物即是胃之管也所以经
曰上焦在胃之上口主内而不出此岂非胃之管乎中
焦者若编编者编络之义如有物编包之象此乃胃之
卷四十三 第 8b 页 WYG0748-0217b.png

诀曰膏凝散半斤者此是也是脾之大络故经曰主腐
熟水榖是也下焦若渎者沟渎之义可以决渎可以传
导乃是小肠之下曰阑门泌别水榖自此而分别清浊
之所故经曰在膀胱上口主泄而不藏又曰主出而不
内又曰下焦为传化之腑此岂非出而不内傅导之腑
乎又曰三焦者水榖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盖水榖之
所入者自上而中自中而下至于糟粕转输传导而下
卷四十三 第 9a 页 WYG0748-0217c.png

腑外别生一物不过指其所而为形耳愚今发明内而
不出出而不内之奥旨表而出之于千百年之后又如
手心主经谓之心胞络且人之心为君主之官不受邪
气凌犯其所以致病者心胞络也故曰真心不受邪者
此也愚未免臆度一说曰心胞络亦必有所指今观猪
兽之心上有黄脂

细筋膜如丝与心肺相连者此则心胞络也猪兽之内
卷四十三 第 9b 页 WYG0748-0217d.png

三焦热用药大例
上焦
清神丸(方见积/热门) 连翘防风汤(一名连翘散/方见婴孩门)
(一切痘/疹疥类) 龙脑饮子(方见积/热门)
犀角地黄汤(方见肝/脏门)凉膈散(方见积/热门)
中焦
小承气汤(方见伤/寒门) 调胃承气汤(见伤/寒门)
卷四十三 第 10a 页 WYG0748-0218a.png

桃仁承气汤(见伤/寒门)
下焦
五苓散(方见伤寒/中暑类) 大承气汤(方见伤/寒门)
立效散(见淋秘门/血淋类) 八正散(淋门/)
石苇散(淋秘/类) 四物汤(方见妇/人门)
抵当汤(方见伤/寒门)
气分热
卷四十三 第 10b 页 WYG0748-0218b.png

血分类
清凉饮子(方见婴孩/诸热类) 桃仁承气汤(见伤/寒门)
通治大热
三黄丸(见木/门) 黄连解毒丸(方见热病/门呕逆类)
三焦寒用药大例
上焦
桂附丸(见脾/胃门) 铁刷汤(见心/痛门)
卷四十三 第 11a 页 WYG0748-0218c.png

中焦
二气汤(方见四季/补益门) 附子理中丸(方见痼/冷门)
大建中汤(热病/门)
下焦
还少丹(见四季/补益门) 八味丸(见肾/脏门)
天真丹(见肾/虚类)
气分寒
卷四十三 第 11b 页 WYG0748-0218d.png

汤(伤寒/门)
血分寒
巴戟丸(见诸/虚门) 神珠丹(见肾脏门/肾虚类)
通治大寒
大巳寒丸(方见泻/利门) 四逆汤(方见伤/寒门)
右此内有寒热之大略也若外有寒热者当求别法
三焦实热论
卷四十三 第 12a 页 WYG0748-0219a.png

燥口气面赤胃膈痞满之病生焉中焦者在胃中脘不
上不下主腐熟水榖其气和平能传糟粕蒸津液便积
为上注于肺通行荣卫仲景曰热在中焦则为坚故其
气实则闭塞不通上下隔绝热则身重目黄脾瘅之證
生焉下焦者在脐下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出而不
内以传导也又下焦如渎司决壅也泄其气实而有热
则津液内燥道不利由是有气逆便难胃胀哕呕之證
卷四十三 第 12b 页 WYG0748-0219b.png

连膻中烦闷饮食未定头面汗出关格不通不吐不
下或气逆不续走哺不禁或泄泻溺涩遗沥
地骨皮 半夏(汤洗/七次)柴胡(去土/苗)泽泻(各五/两)茯苓
麦门冬(去/心)甘草(炙/)人参(各一/两)
右剉散每服四钱水二盏姜五片竹茹如指大煎七
分去滓空心服
犀角丸 治三焦邪气一切风气又治风盛痰实头目
卷四十三 第 13a 页 WYG0748-0219c.png

犀角 黄连(一/两)人参 黑牵牛(各二/两)大黄(八/两)
右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临卧温水送
下虚实加减用
三黄丸(出卫生/宝鉴) 治夫妇三焦积热攻冲眼目赤头项
尰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燥不美饮食下焦
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结五脏俱热即生疽疖疮瘐及
治五般痔疾粪门热痛或鲜血(方见肾脏/门骨蒸类)
卷四十三 第 13b 页 WYG0748-0219d.png

生疮咽喉不利咽物有碍神思昏闷并皆治之
白药子(一两/半)山豆根 红内消 黄药子 甘草
(炙/)黄连(各三/两)麝香(另/研)龙脑(另研各/二分)
右为末用建盏盛于饭上蒸候冷入脑麝令匀炼蜜
丸如鸡头米大每服一丸含化及用津吐于指甲上
磨少许点赤眼立效
三黄汤(出直/指方) 治积热蕴隆三焦皆热大小便闭
卷四十三 第 14a 页 WYG0748-0220a.png

右剉细每服三钱姜三片慢略煎食后服
清气散 调荣卫顺三焦治风壅消痰涎退烦热
前胡 柴胡 川芎 枳壳 白术 青皮 羌
活 独活 甘草(炙/)茯苓 人参(等/分)
右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荆芥一穗煎七分食后服
牛黄散(出济生/拔萃) 治上热脏腑秘结
大黄(一/两)白牵牛(头末/五钱)
卷四十三 第 14b 页 WYG0748-0220b.png

蜜汤下
大三黄丸(出危/氏方) 治上焦壅热咽喉尰闭心络烦燥小
便赤涩口舌生疮目赤睛疼燥渴心烦齿痛
大黄 黄连 山豆根 黄芩(各四/钱)滑石(二/钱)黄药
(四/钱)硼砂(三/钱)脑子 麝香 甘草(各一/分)百草霜(四/钱)
右为末新汲井花水丸如小指大每服一丸噙化旋
旋咽下
卷四十三 第 15a 页 WYG0748-0220c.png

龙胆(三分去/芦头)茅根(一两/半)麦门冬(去/心)元参 栀子仁
木通 赤芍药(各一/两)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
黄汁生藕汁各合半和匀服之
治上焦虚热咽乾口苦不欲饮食(出圣/惠方)
赤茯苓 麦门冬(去/心)甘草(炙各/一两)生地黄(二/两)
右四味捣三味为散入地黄合捣曝乾𢷬细罗为散
卷四十三 第 15b 页 WYG0748-0220d.png

菊花散(出圣/惠方) 治上焦壅滞头面风热
甘菊花(半/两)人参(半/两)赤茯苓(半/两)麦门冬(去/心)犀角(半/两)甘
草(炙半/两)防风(半/两)羌活(半/两)地骨皮(半/两)羚羊角(半/两)蔓荆
子(半/两)川升麻(半/两)
右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六分
去滓不计时服
泽泻汤(出千/金方) 治上焦实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出
卷四十三 第 16a 页 WYG0748-0221a.png

泽泻(二/两)地骨皮(五/两)甘草(炙一/两)半夏(二两/洗)石膏(八两/碎)
柴胡(三/两)甘草(三/两)茯苓(三/两)竹叶(五/合)人参(二/两)桂心(一/两)莼
心(一/升)
右剉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饴
醋生葱等物
大枣汤(出圣/惠方) 疗上焦热牵肘挛心痛喘欬短气多涕
唾润肺安心
卷四十三 第 16b 页 WYG0748-0221b.png

(三/两)麦门冬(三两/去心)百部(三两一方/作木通)通草(三/两)石膏(八/两)五
味子(二/两)麻黄(三两/去节)羊肾(三枚切/碎去膜)
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五合去滓半夏三合生姜汁
三合淡竹沥三合更上火煎取三升分三服一方无
人参
麝干散(出圣/惠方) 治上焦虚热膈上有痰气壅似噎
麝干(一/两)前胡(半/两)赤茯苓(半/两)桔梗(半/两)款冬花(半/两)人参
卷四十三 第 17a 页 WYG0748-0221c.png

(各半/两)
右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五分
去滓每于食后温服
天门冬丸 治上焦热结口燥咽乾脏腑秘滞面赤心
烦
天门冬(去心/二两)枸杞子 甘菊花 防风 黄芩
赤芍药(各一/两)生乾地黄(焙二/两)
卷四十三 第 17b 页 WYG0748-0221d.png

七分和滓食后临卧温服
乌犀散(出圣/惠方) 治上焦虚热睡卧多惊往往心忡不欲
见人
乌犀角屑(三/分)龙齿(一/两)川升麻(一/两)茯神(一两/半)麦门冬
(一两半/去心)元参(一/两)甜竹根(切二/合)赤芍药 生乾地黄
(一两/半)马牙硝(一两/半)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
卷四十三 第 18a 页 WYG0748-0222a.png

麦门冬汤(出千/金方) 治上焦热结腹痛不欲饮食食则先
吐后利肋胁挛疼或食入胃未定汗出身背热名曰
偏气
麦门冬(去/心)白术(三两/半)赤茯苓 莼心(焙/乾)甘草(炙各/一两)
陈橘皮(去/白)人参 芦根(切/炒)萎蕤(各一/两半)陈粟米(炒半/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一块如枣大拍
碎竹茹如弹子大煎八分去滓温服忌食海藻菘菜
卷四十三 第 18b 页 WYG0748-0222b.png

前胡枳壳汤 治上焦热头痛昏眩胸膈烦闷涕唾稠
黏痰实恶心不欲饮食
前胡(去/芦)人参 赤茯苓(各一/两)枳壳(麸炒/去穰)半夏(洗七/次)
桔梗(炒/)甘草(炙/)桑白皮 旋覆花(炒各/半两)麦门冬(去/心)
(三/分)
右为散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二片煎六分食后
温服
卷四十三 第 19a 页 WYG0748-0222c.png

甘泉石(研五/两)丹砂(三两/研)铁精(研/)芒硝(研/)黄环(各二/两)
大黄 黄连(去/须)丹参 地龙(炒各/一两)
右捣罗五味为末与四味研者和匀炼蜜丸如菉豆
大每服十丸平旦时及初更后浓煎麦门冬汤下以
止为度
蓝青丸 治中焦热结水榖下痢
蓝青汁(一/升)黄连(去须/二两)黄蘖(去粗/皮)白术(炒/)地榆(各三/分)
卷四十三 第 19b 页 WYG0748-0222d.png

右将后七味捣为末用蓝青汁煎为膏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空心粥饮下日三服一方有地
肤子无地骨皮七月七合如杏仁大服三丸日再服
地骨皮汤 治中焦热结唇焦面赤或时烦燥四肢拘
倦解肌
地骨皮 人参 柴胡(去/苗)栀子(去/苗)生甘草(各一/两)
右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叶七片同煎六分食
卷四十三 第 20a 页 WYG0748-0223a.png

苧根散 治中焦蓄积瘅热如饥
黄芩 白芍药 地榆 甘草(各一/两)
右为散每服三钱匕每早晚食前用温酒调下稍增
至三钱以止为度
冬阴散 治中焦热结目睑赤烂
栾叶(五/两)莎草根(炒去毛/三两)丹砂(研/)硝石(研/)石决明(各/二)
(两/)石膏 白芍药 夏枯草 黄连(去须各/一两)
卷四十三 第 20b 页 WYG0748-0223b.png

二钱匕知为度
枳壳散 治中焦壅闭关膈不通吐逆喘急
枳壳(三/分)黄芩 前胡 半夏(各三/分)赤茯苓(三/分)木香
人参 槟榔(各三/分)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
不拘时温服一方有川大黄
䕡茹汤 治中焦热结唇口生疮
卷四十三 第 21a 页 WYG0748-0223c.png

右为散每服一钱用温酒调下于初更时及鸡鸣后
服增至二钱以止为度
五倍子散 治中焦结热唇口生疮
五倍子 羌活(去/芦)防风(去叉各/等分)
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食后蜜汤调下
槐花散 治膈热生涎呕吐
槐花(炒黄/黑色)白荚(去/皮)白矾(熬/汁)甘草(炙各/等分)
卷四十三 第 21b 页 WYG0748-0223d.png

即生涎并吐此药能化胃膈热特有殊效
龙胆丸 治解暴热化痰凉膈清头目
龙胆 白矾(烧汁各/四两)天南星 半夏(各二两半水/浸切作片用)
(水煮三五沸焙/乾各称二两)
右捣研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腊
茶清汤下食后临卧服痰壅膈热头目昏重服愈岭
南瘴毒才觉意思昏闷速服便解咽喉尰痛口舌生
卷四十三 第 22a 页 WYG0748-0224a.png

香䜴汤 治下焦热结吐呕不止心腹满闷
䜴(炒/)生乾地黄(焙/)白术(各二/两)甘草(炙一/两)石膏(碎三/两)
赤茯苓(去黑皮/一两半)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竹叶十片煎至一盏去
滓温服日夜二服一方有葱白无白术竹叶
治下焦壅热气逆不续呕吐不禁名曰走哺
人参(二两/去芦)栀子仁(二/两)麦门冬(二两/去心)石膏 陈橘皮
卷四十三 第 22b 页 WYG0748-0224b.png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
拘时温服
柴胡通塞汤 治下焦热大小便不通
柴胡 羚羊角 黄芩 橘皮 泽泻(各一/两)香豉
(一/升)生地黄(一/升)芒硝(二/两)栀子(四/两)石膏(六/两)
右以水一斗将药㕮咀煮取三升去滓入芒硝分三
服一方无香豆豉
卷四十三 第 23a 页 WYG0748-0224c.png

人参 栀子仁 萎蕤 黄芩 知母(切焙各/一两)赤
茯苓 白术 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半)石膏(碎二/两)
右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
服日二夜一又一方有芦根无生姜
茵陈蒿丸 治下焦受病大肠菀热伏瘕深固
茵陈(五/两)䕡茹(三/两)葳灵仙(去/土)太一馀粮(煅/)柴胡(去苗/各二)
(两/)黄芩 蒲黄 赤茯苓 枳壳(去瓤麸炒/各一两)
卷四十三 第 23b 页 WYG0748-0224d.png

以知为度
石长生丸 治下焦受热大便难及多疮疡
石长生(五/两)升麻(三/两)水银粉(二/两)硝石(另研/三两)石膏 葛
根 大黄 射干(各一/两)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菉豆大每服十丸早晚食前煎
温米饮下渐加至二十丸以知为度
酸浆水丸 治下焦肠胃伏热妇人胎热产难
卷四十三 第 24a 页 WYG0748-0225a.png

柴胡(去/苗)黄芩 栝蒌根 䕡茹(各一/两)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拘时木香汤吞下
二十丸至三十丸以知为度
升麻汤 治下焦蕴热结成毒痢血如鹅鸭肝
升麻 紫草 黄芩 桔梗(炒各/三两)犀角(镑/)地榆(一/两)
蘘荷根 芭蕉根 栀子仁(各/两)
右粗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
卷四十三 第 24b 页 WYG0748-0225b.png

五味子丸 治下焦热结
五味子(五/两)天门冬(焙去心/三两)白芍药 防风 车前
子(各二/两)槟榔 牵牛(炒/)大黄(剉/炒)硝石(研各/一两)
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后木
香汤下增至二十丸以知为度
香豉汤 治下焦热结毒利鱼脑杂痢赤血小腹痛不
可忍欲利不出
卷四十三 第 25a 页 WYG0748-0225c.png

(两/)栀子 黄芩 地榆(各四/两)
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柴胡汤 治下焦热结大小便不通
柴胡(去/苗)黄芩 橘皮(汤浸去/白焙)栀子仁 石膏 羚
羊角(镑/)生乾地黄(焙各/一两)芒硝(半/两)
右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二
夜一
卷四十三 第 25b 页 WYG0748-0225d.png

赤石脂 乌梅(炒各/一两)栀子仁(三/分)白术(一两/半)乾姜(炮/半)
(两/)升麻(一/两)廪米(炒二/两)
右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
拘时
栀子人参散(出圣/惠方) 治下焦壅热气逆不续呕吐不禁
名曰走哺
赤石脂 乌梅肉 栀子仁 人参(去/芦)川升麻(各/一)
卷四十三 第 26a 页 WYG0748-0226a.png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温
服
香豉汤 治下焦蕴热毒变赤血痢脐腹疼痛不可忍
豉(微炒/二两)栀子仁 黄蘖 地榆 白术 茜根(各/一)
(两/)
右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日二
夜一
卷四十三 第 26b 页 WYG0748-0226b.png

头昏引化热气调顺血脉
生乾地黄(焙四/两)黄芩 木通(各二/两)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
丸食后温米饮下大瘕热燥新汲水下小儿化破服
丸数临时加减一方治心经蕴热小便赤少五淋涩
痛生地黄生用煎木通汤下有病渴日饮豉水不食
者三月心中烦闷时已十月予谓必心经有伏热与
卷四十三 第 27a 页 WYG0748-0226c.png

二服渴止及次日三服饮食如故此本治淋用以治
渴信知用药要在变通也
人参散(出圣/惠方) 治下焦壅热气逆不续呕吐不禁名曰
走哺宜服和气止呕
人参(去/芦)芦根 栀子仁 陈橘皮(去白焙/汤浸)葳蕤
黄芩 知母 赤茯苓 麦门冬(去/心)石膏(各二/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温
卷四十三 第 27b 页 WYG0748-0226d.png

三焦散(王氏博/济方) 治三焦不和荣卫不调肢体烦头目
昏疼饮食无味多困少力寒热痰壅头旋
前胡(去/苗)柴胡(去/苗)桔梗 羌活 独活 人参 枳
壳(去穰/麸炒)鳖甲(去裙襕/醋浸炙)旋覆花(一两/半)甘草(炙半/两)石膏
(一分如头/疼旋入)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半至二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解伤寒发汗入麻黄一两去节同杵为末如上焦多
卷四十三 第 28a 页 WYG0748-0227a.png

人参荆芥散(王氏博/济方) 治上焦壅滞头目昏眩涕唾稠
粘心饱烦满
人参 柴胡 羌活 荆芥 旋覆花 甘菊
桑白皮(各等/分)
右七味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食后临卧
服
利膈散(王氏博/济方) 治上焦风壅多患咽喉胞膈不利
卷四十三 第 28b 页 WYG0748-0227b.png

(炙三/分)
右为末每服一钱入盐点兼治风牙疼以三钱末入
川椒一百粒盐二钱煎热含冷吐出
白蒺藜散(王氏博/济方) 治上焦虚热头目昏疼或眼赤肿
心胞烦闷
地骨皮(半两/去土)白蒺藜(去/皮)旋覆花 山茵陈 白菊
花(各半/两)鼠黏子 石膏(各二/两)
卷四十三 第 29a 页 WYG0748-0227c.png

麦门冬饮(王氏博/济方) 治三焦不利心肺多壅痰涎并积
口舌乾燥咽嗌肿痛肌体黄瘁气血不调
麦门冬(去心/半两)桔梗 半夏(各一/分)赤芍药(半/两)菊花(一/分)
甘草(半/两)蔓荆子(一/分)前胡(半/两)防风 桑皮 款冬花
(各半/两)杏仁(一/分)五味子(一/分)白术(一/分)贝母(半/两)升麻(半/两)
右十六味各洗择令净焙乾杵罗末食后夜卧各进
一服每服二钱水七分姜一片煎至三分去滓温服
卷四十三 第 29b 页 WYG0748-0227d.png

犀角菖蒲丸(出家藏/经验方) 治上焦热壅口舌生疮声哑眼
涩袪风辟毒老幼皆可服冬间常宜服之
木通(八/钱)川芎(三钱/半)白术(一两/七钱)杏仁(二两/半)桔梗(二两/二钱)
薄荷叶(十二/两)官桂(四/钱)缩砂(四/钱)附子(匕钱生/去皮脐)
右九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半丸细嚼
温热水送下食后临卧服都下潘防禦家货此药先
公晚年常服有效
卷四十三 第 30a 页 WYG0748-0228a.png

杨吉老传
前胡(去/芦)赤茯苓 人参(去/芦)枳壳(炒/)甘草(炙各/一两)半夏
桔梗 陈皮(各半/两)
右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五片煎六分去滓热
服日二三服不拘时候
加味神功丸 治三焦气壅心腹痞闷六腑风热大便
不通腰腿疼痛肩背重闷头昏面热口苦咽乾心胞
卷四十三 第 30b 页 WYG0748-0228b.png

木香(一/两)人参(二/两)升麻(二/两)枳实 桃仁(各二/两)诃梨勒
皮(四/两)大黄(四/两)
右为细末入麻仁捣研令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
服二十丸温水下或温米饮下食后临卧服如大便
不通可加丸数以利为度
神功丸 治三焦热壅心腹痞闷六腑风热大便不通
津液内枯大肠乾涩里急后重或下鲜血痰唾稠黏
卷四十三 第 31a 页 WYG0748-0228c.png

大黄(三/两)人参(半/两)麻子仁(五两/剐研)诃子皮(炮二/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水下日
三服以通为度妇人产后大便秘米饮下十丸
大三脘散(出活/人书) 治三焦气膈虚痞两胁气痛面手浮
肿大便秘涩兼治脚气
独活(一/两)白术(三/两)乾木瓜(一/两)沉香(一/两)木香(三/分)橘皮(三/分)
川芎(三/分)槟榔(三/分)甘草(三/分)紫苏(一/两)大腹皮(一/两)
卷四十三 第 31b 页 WYG0748-0228d.png

二服温服取利为度如能临晚常进半剂依法煎服
即脏腑调和风气人多秘滞宜服之不利再服此药
极不虚人气经验多矣脚气心腹气闷大便秘涩者
最良
利膈丸(出本/草)
治三焦气不顺胞膈壅塞头昏目眩涕唾痰涎精
神不爽用牵牛子四两半半生半熟不蛀皂荚涂
卷四十三 第 32a 页 WYG0748-0229a.png

服十丸荆芥汤送下
三焦虚寒论
夫上焦虚则引气于肺中焦虚则生寒腹痛洞泄便利
霍乱下焦虚则大小便不止津液气绝塞则补于肾然
三焦者水榖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然其虚虽异原则
一故有俱虚之病上焦如雾其气起于胃上口并咽已
上贯膈其气虚寒则令人精神不守引气于肺咳𠻳语
卷四十三 第 32b 页 WYG0748-0229b.png

下主腐熟水榖本胃脘之中阳气温乃腐化水榖之精灌养
周身若寒客中焦则胃中冷胃中冷则饮食不化腹痛飧泄
霍乱吐利治法宜补温之下焦则胃中和其气起于胃下
脘别回肠注于膀胱主出而不内以傅导也其气虚寒则津
液不固大小便利不止小腹痛不欲闻人语治宜温之
方
姜朴汤(一名厚朴煎/出杨氏家藏) 治三焦俱虚和脾胃进饮食强
卷四十三 第 33a 页 WYG0748-0229c.png

厚朴(去粗皮一斤擘作十六片姜一斤搥碎/锅内旋添汤煮姜味淡取出厚朴焙)乾姜
(半/斤)甘草(半/斤)附子(炮制去皮/脐四两)
右为末熟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
下食前服
榖神散 治三焦气虚心胞痞闷两胁胀满不思饮食
四肢少力或多痰涎咽喉不利或上喘促头目昏眩
心腹疼痛乂治中满下虚久服和补脾元调适寒温
卷四十三 第 33b 页 WYG0748-0229d.png

养气
枇杷叶(净刷去毛涂枣/汁炙香熟一两)丁香(半/两)薏苡仁(微炒/一两)藿香
叶(三/分)沉香(三/分)杜仲(去粗皮用姜汁与酒和/合涂炙令香熟三分)随风子
(如无拣𦂳小诃/梨勒亦得三分)大腹皮(微炒/三分)木香(三/分)半夏(用汤洗/七次生)
(姜一分切作片与半夏同/捣烂作饼子炙黄一分)青橘皮(去白焙/乾半两)槟榔(细/剉)
(半/两)白术(二/两)桑白皮(微炒/半两)橘皮(浸去白/半两)人参(一/两)白豆
蔻(去皮微/炒一两)五味子(半/两)陈曲(微炒/三分)白茯苓(去黑皮/一两)榖
卷四十三 第 34a 页 WYG0748-0230a.png

右为散每服三钱匕水一盏枣三枚姜三片煎七分
不拘时去滓温服
安中散(出三/因方) 治三焦虚寒短气不续腹不安食随即
洞下小便赤浊精泄不禁脚胫酸疼小腹胀满
熟地黄 巴戟天(去/心)龙骨(各三/两半)远志(去心/炒)茯苓(各/三)
(两/)天雄(炮去/皮脐)五味子 山药(各三/两半)苁蓉(酒/浸)续断(各/四)
(两/)蛇床子(炒/)兔丝子(酒浸各/四两半)
卷四十三 第 34b 页 WYG0748-0230b.png

以养身系累于心脾肾三经人多以醉饱心虚而合
阴阳故此病作唯谨之为得
沉香汤 治三焦俱虚脾胃气不和心腹疼痛不思饮
食
沉香(一/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一两半)附子(炮制去皮/脐半两)桂(去粗/皮一)
(两/)益智(去皮炒/一两)青橘皮(一/两)乾姜(半/两)桔梗(炒一/两)白术
(麸炒一/两半)五味子(三/分)甘草(半/两)
卷四十三 第 35a 页 WYG0748-0230c.png

前去滓温服
柏子仁丸 治三焦俱虚气道涩滞散痞满进饮食
柏子仁(另/研)乾熟地黄(焙/)肉苁蓉(酒浸三日切/作片子焙乾)牛膝
(浸一/日)补骨脂(炒/熟)巴戟天(去/心)蘹香子(炒/)木香 远志
(去/心)五味子(焙各/一两)
右为末入柏子仁研匀酒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
十五丸空心食前淡姜汤温酒任下
卷四十三 第 35b 页 WYG0748-0230d.png

桂(去/皮)附子(炮制去/皮脐)人参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厚朴(去/粗)
(皮姜/汁炙)白茯苓(去黑皮/各一两)陈曲(炒黄/二两)
右为末姜汁煮枣肉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食前以酒
下二十丸加三十丸一方治中焦寒迟进饮食
补和丸 治三焦俱虚脾胃诸疾调气进食
人参 黄耆 白术 甘草(炙/)乾姜(炮/)白豆蔻(去/皮)
苍术(米泔浸一/日微炒)陈橘皮(去白微炒/各一两)
卷四十三 第 36a 页 WYG0748-0231a.png

热服
附子散 治三焦俱虚脾胃二脏冷气滑泄不止饮食
不进致肌体羸瘦行步少力
附子(四两炮制去/皮脐半两)缩砂仁(炒一/两)蘹香子(炒一/分)肉豆
蔻(去壳炮/半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半两)
右为散再入乳钵内研令细用磁合内盛贮无令透
气每服三钱匕用羚羊子肝去筋膜切作小片子入
卷四十三 第 36b 页 WYG0748-0231b.png

子于猛火上炙令香熟乘热吃用温酒一盏半下如
不饮酒即以粟米饮下空心绝早晚食前如六十已
上乃久患者即药至四钱匕服至三日见效如无病
人服补益五脏和胃气进饮食
人参散 治三焦俱虚上引肺气补气
人参 甘草(炙各/二两)前胡(去/芦)五味子(炒/)桔梗(炒/)木香
大腹皮 益智仁(去/皮)白茯苓(去黑/皮)乌药 蓬莪
卷四十三 第 37a 页 WYG0748-0231c.png

香叶 槟榔 白芷(各一/两)丁香皮 京三棱(各一/两半)
丁香 陈橘皮(各三/分)白豆蔻(去/皮)青橘皮(各半/两)
右以京三棱乌药蓬莪茂白术四味细剉别用陈曲
末同四味药令炒黄色去陈曲馀药为散每服二钱
水一盏姜半分煎七分不去滓食前温服
乾姜丸 治上焦寒短气语声不出
乾姜(炮/)白术 附子(炮制去/皮脐)桂(去/皮)五味(各三/分)甘草
卷四十三 第 37b 页 WYG0748-0231d.png

右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温
酒送下
半夏泻心汤 治心实热心下痞满身重发热吐呕不
安腹中雷鸣唾泄不利水榖不消欲吐不吐烦闷喘
急并治之
半夏(五两洗/四次)黄连(一/两)黄芩 甘草(炙/)人参 乾姜
桂心(各三/两)
卷四十三 第 38a 页 WYG0748-0232a.png

羊肉生葱猪肉冷水一方无桂心有大枣十二枚治
霍乱苦寒加附子一枚炮去皮脐若渴加栝蒌根呕
加橘皮痛加当归客热以生姜代乾姜
枳壳汤 治上焦有寒胸膈满闷背膂引疼心腹膨胀
胸胁刺痛饮食不下噎塞不通呕吐痰涎口苦吞酸
羸瘦少力短气烦闷常服顺气宽中消痃癖积聚散
惊忧恚气
卷四十三 第 38b 页 WYG0748-0232b.png

(半/两)益智仁 陈橘皮(汤洗去白/焙各一两)木香(半/两)肉豆蔻(半/两)
蓬莪茂 槟榔 桂(去粗/皮)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各半两)
右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
去滓不拘时服
诃梨勒皮散(出圣/惠方) 治上焦虚寒气滞胸膈噎闷饮食
全少或时痰逆
诃梨勒皮(一/两)赤茯苓(三/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三分)枳实(半/两)
卷四十三 第 39a 页 WYG0748-0232c.png

(半/两)厚朴(三/分)半夏(一/分)
右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姜半分煎五分去滓
温服
大腹皮散(出圣/惠方) 治上焦虚寒气壅攻注头痛胸膈不
和
大腹皮(二/分)槟榔(三/分)赤茯苓(一/两)桂心(半/两)半夏(洗七次/半两)
青皮(三/分)沉香(半/两)枳壳(三分/麸炒)芎藭(半/两)前胡(一两/去芦)白芷
卷四十三 第 39b 页 WYG0748-0232d.png

右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姜半分煎五分去滓不拘
时温服
厚朴汤(出千/金方) 治上焦闭塞乾呕不出吐涎沫吞酸
厚朴(炙二/两)吴茱萸(炒/)人参(去/芦)白茯苓(去黑/皮)桔梗(炒/)
元参(各一/两半)芎藭 白术(各一/两)附子(去/皮)陈皮(去白焙/一两半)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姜一小块擘破水一盏煎
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卷四十三 第 40a 页 WYG0748-0233a.png

利无度腹中虚痛一名黄连煎
黄连(去须/四两)黄蘖(去/皮)厚朴(去粗/皮)当归(各三/两)酸石榴皮
地榆 阿胶(炙各/四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日三
一方有乾姜
化痰丸 治中焦有寒痰逆不思饮食
半夏(四两汤洗/七遍焙乾)矾石(烧灰研/一两)
卷四十三 第 40b 页 WYG0748-0233b.png

每服十五丸不拘时姜汤送下
槟榔散(出圣/惠方) 治中焦虚寒气滞不调
槟榔 赤芍药 人参(去/芦)白术 芎藭 桂心
陈皮 前胡 枳壳(麸/炒)附子(去皮/脐)大腹皮(各一/两)甘
草(半/两)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
拘时温服
卷四十三 第 41a 页 WYG0748-0233c.png

留饮寒痰癖结动气胁下逆满有时而痛按之有形
或按有声膈脘虚痞食物多伤噫气醋臭心腹常痛
霍乱呕逆烦闷不安
神曲(炒/黄)木香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甘草 槟榔 青
橘皮(去/白)白术 枳壳(炒/)京三棱(各八/两)桂 乾姜(炮/各)
(十二/两)
右为末水煮曲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不拘时
卷四十三 第 41b 页 WYG0748-0233d.png

黄耆汤 治中焦虚冷目中急痛耳鸣胫寒
黄耆(一/两)防风(去/叉)细辛(去苗/叶)柏子仁(研/)桂(去/皮)陈橘皮
(去/白)人参(各半/两)甘草(炙一/两)吴茱萸(一/钱)芎藭(半/两)
右除研者外粗捣筛拌匀每服五钱生姜五片枣二
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食前温服
木香散(出圣/惠方) 治中焦虚寒或时吐泻腹痛
木香 草豆蔻(去/壳)桂心 附子(炮制去/皮脐)诃梨勒皮
卷四十三 第 42a 页 WYG0748-0234a.png

右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煨姜半分煎八分去滓
温服
朴沉汤 治中焦有寒胃中逆冷泄利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五两)沉香(三/两)丁香 附子(炮制去/皮脐)高
良姜(各二/两)白术 藿香叶 木香 甘草(炙一/两)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六分去滓食前
温服
卷四十三 第 42b 页 WYG0748-0234b.png

乾姜(炮/)白矾(烧/)硫黄(研各/三钱)肉豆蔻 桂(去粗/皮)附子
(炮去/皮脐)吴茱萸(汤浸/焙炒)缩砂仁 诃梨勒皮(各一/分)
右为末同研令匀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
丸醋艾汤食前送下
厚朴散(出圣/惠方) 治中焦虚寒好吐白沫清涎吞酸
厚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吴茱萸(汤浸七/遍微炒)白茯苓(一/两)
(炒/)桔梗(一两/去芦)芎藭(一/两)白术(二/两)附子(一两炮/去皮脐)陈橘皮
卷四十三 第 43a 页 WYG0748-0234c.png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半分煎五分去滓温
服
人参汤 治中焦虚寒洞泄
人参 当归 甘草(炙/)黄芩(各二/两)赤茯苓(去黑/皮)乾
姜(炮/)厚朴(去粗皮姜/汁炙透)芎藭(各四/两)
右粗捣筛每服五钱入粟米二钱水二盏煎至一盏
去滓温服日三
卷四十三 第 43b 页 WYG0748-0234d.png

紫苏藿香叶 赤茯苓(去黑/皮)甘草(炙/)人参 桔
梗(炒/)葛根(各一/两)丁香(半/两)
右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
温白丸 治中焦虚寒痰积不散
丹砂(一两研如粉一半/入药一半为衣)白矾(飞/研)半夏(汤洗七遍/去滑焙乾)生
姜(各三/两)白术(二/两)丁香(半/两)
右除丹砂一半为衣外捣研为细末姜汁煮糊丸如
卷四十三 第 44a 页 WYG0748-0235a.png

送下
消食丸 治中焦虚寒数年不能食
小麦蘖 曲(各一/升)乾姜(炮/)乌梅肉(各四/两)
右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不拘时姜
汤下日再稍加至四十丸
蒟酱汤 治中焦有寒阴凝胃口哕噫不止
蒟酱(二/两)高良姜(三/分)荜澄茄(半/两)
卷四十三 第 44b 页 WYG0748-0235b.png

滴热呷以知为度
半夏丁香丸 治中焦寒痰
半夏(二/两)丁香 白矾(各半/两)
右捣研为末姜汁煮糊丸如豆大每服五丸至七丸
盐汤送下
荜拨丸 治下焦不足肾虚脾弱上膈烦热下元虚冷
腹内雷鸣胸膈气滞羸瘦无力
卷四十三 第 45a 页 WYG0748-0235c.png

勒(各一/两半)桂(去粗皮/一两半)
右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下
加至三十丸
茯苓丸(出千/金方) 治下焦虚寒损腹中瘀血令人喜忘不
欲闻人语胸中噎塞而短气
茯苓 乾地黄 当归(各八/分)甘草 乾姜 人参
(各七/分)黄耆(六/分)芎藭(五/分)桂心(四/分)厚朴(三/分)杏仁(五十/枚)
卷四十三 第 45b 页 WYG0748-0235d.png

度日二清米饮下一方无乾地黄
诃梨勒丸 治下焦虚冷气温脾胃不思饮食
诃梨勒皮 荜拨 桂(去/皮)胡椒 附子(炮制去/皮脐)沉
香 木香 人参 草豆蔻 槟榔(各一/两)
右为末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
前温酒下
内固丸 治下焦虚寒脾肾不足腹胁疼痛
卷四十三 第 46a 页 WYG0748-0236a.png

(三/分)吴茱萸(汤洗/炒)葫芦芭(炒/)补骨脂(各一/两)甘草(炙一/分)
右捣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丹砂为衣每服一丸
嚼破以温酒盐汤下空心食前服
伏龙肝汤(出千/金方) 治下焦虚寒损或先见血后便转此
为血痢不止
伏龙肝(五/合)乾地黄(五/两)阿胶 牛膝 甘草 乾姜
(炮/)黄芩 地榆(各三/两)发灰(一/两)
卷四十三 第 46b 页 WYG0748-0236b.png

为三服
防己汤 疗下焦冷肿满胸壅塞吐不下食兼去温毒
防己 芍药(各二/两)枳实(炒/)独活 防风 桂心(各/三)
(两/)生姜(八/分)葛根(三/两)半夏(一升/洗)
右剉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四服相去八九里久中
间少食粥一方无防己枳实加附子二两炮馀依本
方忌羊肉饧生葱
卷四十三 第 47a 页 WYG0748-0236c.png

黄蘖 人参 地榆 阿胶(各三/两)黄连(五/两)茯苓
橘皮(各四/两)艾叶(一/升)
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胶化分三服一
方有厚朴
续断散(出千/金方) 治下焦虚寒损或先便转后见血此为
远血或利或不利因劳冷即发
续断 当归 桂心 蒲黄 阿胶(各一/两)甘草(二/两)
卷四十三 第 47b 页 WYG0748-0236d.png

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半去滓下胶化下蒲黄
分三服
石钟乳丸 治下焦虚冷脐腹疼痛手足厥逆脉气沉
短
石钟乳 阳起石(各一/两)附子(一两/半)桂(去粗/皮)硫黄(各/半)
(两/)硝石 盐精(各半/两)
右为末用糯粥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
卷四十三 第 48a 页 WYG0748-0237a.png

厚朴丸 治下焦虚冷便利频羸瘦无力不思饮食
厚朴(去粗皮/剉五两)附子(炮去/皮脐)蜀椒(去日及闭口者/取红各二两)
右将水六升青盐三两生姜三两同入银锅中煮令
水尽焙乾捣为末以水浸炊饼和丸如梧子大每日
空心酒下三十丸
烧厚茴香散(王氏博/济方) 治中焦虚冷脐腹撮疼心胸痞
胀和元气进饮食
卷四十三 第 48b 页 WYG0748-0237b.png

胡椒 陈橘皮(去/穰)巴戟天(去/心)乾姜(炮半/两)京三棱(煨/一)
(两/)
右十味杵为末每服用豮猪肾子一对切去筋膜切
作薄片子以末三钱入葱丝少许盐半钱湿纸包煨
熟饵讫以酒或粥饭压之须臾觉脐下暖甚妙
胡椒青盐丸(出杨氏/家藏方) 治下焦虚弱脚膝无力多倦瘦
怯不美食
卷四十三 第 49a 页 WYG0748-0237c.png

白术 沉香 丁香 茴香 破故纸(炒/)川楝
子(去核/取肉)肉豆蔻(麸裹/煨香)黄耆(蜜/炙)杜仲(去/皮)胡椒(共十三/味各一)
(两/)
右为细末却入青盐酒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一
百丸空心盐汤送下
治下焦虚冷小便数瘦怯无力(出本/草)
羊肺一具细切作羹饮食之煮粥亦得厚肠胃令
卷四十三 第 49b 页 WYG0748-0237d.png

治下焦虚冷脚膝无力阳事不行补益(出本/草)
羊肾一个熟煮和入半两炼成乳粉空腹食之或
用燕覆子即木通实也和药食之更好
主补中焦诸不足气脾胃卒患食后气痛(本/草)
以山柰生捣汁服之
治下焦弱理胃气令人能食
用猬肉以五味淹炙食之良不可食骨令人缩
卷四十三 第 50a 页 WYG0748-0238a.png

用陈皮一斤去瓤捣末以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
十丸食前温酒下
三焦腹论
黄帝针经谓三焦病者腹胀气满不得小便窘急溢则
为水留则为胀夫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上焦其
治膻中膻中为气海中焦主腐熟榖下焦当膀胱上口
主分别清浊今三焦俱病故腹胀气满不得小便溢而
卷四十三 第 50b 页 WYG0748-0238b.png

焦胀者经所谓气满于皮肤壳然而坚不痛是也盖胀有
痛否以别虚实若鼓胀之类内挟宿食按之坚痛是谓邪
实今三焦皮肤壳壳然而坚不痛特以气满为虚胀而已
方
补气丸 治三焦病久欲成水腹胀不消小水不利
海蛤 牵牛子 赤茯苓(去黑/皮)防己 大戟(炒/)防
风(去/叉)木香 桑根白皮 陈橘皮(去白/焙)诃梨勒(去/核)
卷四十三 第 51a 页 WYG0748-0238c.png

大黄(二两/半)乾生姜 地黄(焙一/两)
右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米饮下十丸觉壅不
快加至十五丸觉通利即减三丸大小便不通服三
十丸
木香枳壳散 治三焦病胀满水道不利
木香 枳壳 白芷 蓬莪茂 白术 甘草(炙/)
桂(去粗皮/各二两)益智子(炒/)青橘皮(各三/两)陈曲(炒/)京三棱
卷四十三 第 51b 页 WYG0748-0238d.png

右为散每服二钱生姜盐汤点服不拘时候
京三棱散 治三焦胀和养脾胃除积气
京三棱(十/两)陈曲(微/炒)大麦蘖(微/炒)木香 肉豆蔻(去/壳)白
槟榔 乾姜(炮/)甘草(炙/)厚朴(去粗皮/一两)杏仁(去皮尖/双仁者)
(麸炒/一两)
右为散拌匀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服不拘时候
小丁香丸 治三焦胀满消化滞气
卷四十三 第 52a 页 WYG0748-0239a.png

(半/两)槟榔(二/枚)肉豆蔻(二枚/去壳)巴豆(十五枚/去皮心)阿魏(少/许)
右除研者外为末次入乳香巴豆阿魏令匀煮白米
粥和丸如菉豆大每服五丸生姜汤下如胸膈气不
和及元脏冷气上攻迷闷加至十丸温酒下常服热
水亦得要微动以意加服之
白术橘香汤(一名橘香散/王氏博济方) 治三焦气满皮肤肾胀顺
气
卷四十三 第 52b 页 WYG0748-0239b.png

(一/两)乾姜(炮半/两)
右剉如麻豆大水一盏姜二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
去滓温服如觉减寒入荆芥煎丸稍觉三焦不和并
服即效
陈曲汤 治三焦滞气
陈曲(炒/黄)莱菔子(炒黄/等分)
右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三四沸去滓入麝香少
卷四十三 第 53a 页 WYG0748-0239c.png

泽漆汤 治三焦不调上乘于肺时发喘欬身体浮肿
坐卧不安
泽漆 陈橘皮(去/白)防己 甜葶苈(纸上/炒)郁李仁(各/半)
(两/)百合 桑根白皮 木通 赤茯苓(各一/两)
右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枣二枚擘破煎至七分去
滓不拘时温服
茯苓饮 治三焦有水气满闷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卷四十三 第 53b 页 WYG0748-0239d.png

橘皮(一两/半)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不拘
时去滓温服
甘遂散 治三焦气不通心腹胀满喘促大小便不利
甘遂(半/两)牵牛子(半生/半炒)续随子(去/壳)大戟(各一/两)葶苈(一/分)
右为散每服半钱空心浓煎灯心汤下利下水为效
未减更一服
卷四十三 第 54a 页 WYG0748-0240a.png

甘遂(半/两)槟榔 木香 牵牛子(半生/半炒)莱菔子(研各/一两)
右为散每服半钱煎紫苏木瓜汤调下空心服利下
水为度更量人虚实加减
茯苓汤 治三焦有水气胸胁肢满目眩
赤茯苓(去黑皮/四两)桂(去粗/皮)白术 甘草(炙各/三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不拘时
温服
卷四十三 第 54b 页 WYG0748-0240b.png

眩悸动
半夏(洗五/两)生姜(半/斤)赤茯苓(去黑皮/三两)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
服不拘时
牵牛子丸 治三焦病胀满为水小便不利
牵牛子(二/两)乌指木根皮(五/两)木香(三/两)蜚蠊 大黄(剉/炒)
(各二/两)防己 枳实(去穰/麸炒)陈橘皮(去白/皮)羌活(去芦各/一两)
卷四十三 第 55a 页 WYG0748-0240c.png

汤下十丸稍增至二十丸以知为度
槟榔饮 治三焦荣卫不通气满水胀
槟榔(剉五/枚)木香(一/两)生姜(切/焙)芎藭 青橘皮(各半/两)前
胡(去芦/一分)丁香 山芋(各半/两)
右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空心温服脚肿
加牵牛子半两面目浮肿加郁李仁半两
人参香术散 治阴阳不和三焦气滞胸膈气痞胁满
卷四十三 第 55b 页 WYG0748-0240d.png

人参 甘草(炙各/半两)木香(半/两)白术(五/两)五味子(炒三/两)
右为散每服二钱入姜盐少许白汤点服不拘时候
木香丸 治三焦病腹胀气满小便不利
木香(二/两)牵牛子(二十四两炒/香取十二两)槟榔 补骨脂(炒香/各四)
(两/)
右捣四味为末又入牵牛子匀以清水和丸如菉豆
大每服二十丸茶清或熟水下食后服如酒食过伤
卷四十三 第 56a 页 WYG0748-0241a.png

三焦欬论
内经云久欬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欬吐欬𠻳腹满不
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气逆
也盖三焦之气以胃气为本水榖之道路气之所终始
也今欬而久者以寒气蕴结关播胃中腹满不食逆气
上行涕唾多而面目浮肿也
藿香散 治久欬传三焦腹满不欲食
卷四十三 第 56b 页 WYG0748-0241b.png

(去苗/叶)益智子(去皮/炒)缩砂 陈橘皮(去白/焙)甘草(炙各/一两)
木香 白芷(炒各/半两)
右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木瓜各三片煎至
七分去滓稍热不拘时服
半夏汤 治三焦欬腹满不欲食(方见/本门)
方
紫苏子汤 治三焦欬心胸不利不思饮食
卷四十三 第 57a 页 WYG0748-0241c.png

(炒/)杏仁(汤洗去皮尖双/仁炒各三分)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枣二枚擘破煎至七分
去滓温服日三
五味子丸 治三焦欬腹满不欲食顺气
五味子(炒/)覆盆子(去/蒂)仙灵脾(各一/两)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腊茶
下加至三十丸空心食前服
卷四十三 第 57b 页 WYG0748-0241d.png

半夏(汤洗去滑七/遍焙一两)生姜(去皮/切)陈粟米(拣净各/二两)
右为散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
三焦约论
黄帝三部针灸经言小腹肿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病
名曰三焦约内闭发不得大小便夫三焦者水榖之道
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三焦
乃流行之道荣卫致养则腐熟水榖分别清浊以时而
卷四十三 第 58a 页 WYG0748-0242a.png

不通所以不得大小便也刺法取足少阴太阳之经
方
郁李仁丸 治三焦约小腹尰痛不得大小便
木香(二/两)青橘皮(去白焙/一两)人参(二/两)赤茯苓(去黑皮/一两)郁
李仁(半/斤)大戟(河水煮去/皮焙一两)麻仁(半两与大戟郁李仁/同别捣细入药内)
甘遂(麸炒微烟生覆于土/候冷开出火毒一两)诃梨勒(半/两)大黄(剉炒/二两)
右为末别研三味外捣罗却入三味拌和再罗炼蜜
卷四十三 第 58b 页 WYG0748-0242b.png

顺气丸 治三焦约通导大小便
郁李仁(浸去/皮研)大黄(剉炒各/一两)赤茯苓(去黑/皮)泽泻(剉/)葶
苈(隔纸炒/各二两)大麻仁(一两/半研)槟榔(三两/剉)杏仁(去皮尖双/仁者麸炒)
(半两/研)
右捣研了和拌匀再研极细炼蜜和丸如梧子大每
服三十丸空心用甘草汤下日三炒盐酒下亦得
枳壳丸(出宣/明论) 调顺三焦平匀气脉消痰滞利胸膈袪
卷四十三 第 59a 页 WYG0748-0242c.png

枳壳(去穰/二两)牵牛子(四两一半/生一半熟)槟榔(半/两)陈橘皮(去白/焙一)
(两/)木香(一/分)
右捣罗四味为末与牵牛粉拌匀再罗过炼蜜和丸
如梧子大每服一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后生姜汤下
欲利加丸数
枳壳散 治三焦约大小便不通
枳壳(汤洗切作片/子焙乾五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二两)滑石(细研/一两)桂
卷四十三 第 59b 页 WYG0748-0242d.png

右四味捣研拌和每一两药末入腻粉半钱和匀每
服一钱用冷米饮调下空时服更量老少虚实加减
疏风散 治三焦气约大小便不通
牵牛子(炒一/两)大黄(一/两)槟榔(半/两)陈橘皮(去白焙/一两)
右为散每服二钱生姜蜜水调下食后良久服
皂荚散 治三焦约大小便不通
猪牙皂荚(酥炙去/皮子)白蒺藜(各等/分)
卷四十三 第 60a 页 WYG0748-0243a.png

用温酒调下一钱
淮南五柔丸(出活/人书) 治三焦不调小便秘涩和荣卫脏
腑
大黄(炒一/斤)前胡(去芦/二两)赤茯苓(去黑/皮)半夏(汤洗/切焙)肉苁
蓉(酒浸去/皱皮)葶苈(隔纸/炒)当归(切/焙)芍药(各一/两)
右为末炼蜜和搜再捣千杵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丸
食后温水下日三稍增之
卷四十三 第 60b 页 WYG0748-0243b.png

普济方卷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