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第 1a 页 WYG0732-008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授时通考卷七
土宜
汇考
易泰卦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疏天地之宜者谓天地所生之物各有其宜若大司
徒云其动物植物及职方云扬州其贡宜稻麦雍州
其贡宜黍稷人君辅助天地所宜之物使各安其性
钦定授时通考卷七
土宜
汇考
易泰卦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疏天地之宜者谓天地所生之物各有其宜若大司
徒云其动物植物及职方云扬州其贡宜稻麦雍州
其贡宜黍稷人君辅助天地所宜之物使各安其性
卷七 第 1b 页 WYG0732-0081b.png
得其宜也宜者据物言之程传天地通泰则万物茂
遂人君体之而为法制使民用天时因地利辅助化
育之功成其丰美之利也折中蔡氏渊曰春生秋杀
此时运之自然高黍下稻亦地势之所宜圣人则辅
相之使当春而耕当秋而敛高者种黍下者种稻此
辅相天地之宜也
又系辞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疏地之宜者若周礼五土动物植物各有所宜是也
遂人君体之而为法制使民用天时因地利辅助化
育之功成其丰美之利也折中蔡氏渊曰春生秋杀
此时运之自然高黍下稻亦地势之所宜圣人则辅
相之使当春而耕当秋而敛高者种黍下者种稻此
辅相天地之宜也
又系辞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疏地之宜者若周礼五土动物植物各有所宜是也
卷七 第 2a 页 WYG0732-0082a.png
春秋左传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
集解疆界也理正也物土之宜播殖之物各从土宜
礼记王制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冀州/域)自南河至
于江千里而近(豫州/域)自江至于衡山千里而遥(荆州/域)自
东河至于东海千里而遥(徐州/域)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
而近(亦冀/州域)自西河至于流沙千里而遥(雍州/域)西不尽流
沙南不尽衡山东不尽东海北不尽恒山凡四海之内
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方百里
集解疆界也理正也物土之宜播殖之物各从土宜
礼记王制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冀州/域)自南河至
于江千里而近(豫州/域)自江至于衡山千里而遥(荆州/域)自
东河至于东海千里而遥(徐州/域)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
而近(亦冀/州域)自西河至于流沙千里而遥(雍州/域)西不尽流
沙南不尽衡山东不尽东海北不尽恒山凡四海之内
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方百里
卷七 第 2b 页 WYG0732-0082b.png
者为田九十亿亩山陵林麓川泽沟渎城郭宫室涂巷
三分去一其馀六十亿亩
又月令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榖所殖
集说土地有高下五种有宜否
又礼运圣王所以顺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
而弗敝也
注郑氏曰山者利其禽兽渚者利其鱼盐中原利其
五榖使各安其居不易其利
三分去一其馀六十亿亩
又月令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榖所殖
集说土地有高下五种有宜否
又礼运圣王所以顺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
而弗敝也
注郑氏曰山者利其禽兽渚者利其鱼盐中原利其
五榖使各安其居不易其利
卷七 第 3a 页 WYG0732-0082c.png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
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
注周犹遍也九州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并也轮从也
积石曰山竹木曰林注渎曰川水钟曰泽土高曰丘
大阜曰陵水崖曰坟下平曰衍高平曰原下湿曰隰
名物者十等之名与所生之物疏释曰马融云东西
为广南北为轮案王制南北两近一遥东西两遥一
近是南北长东西短谓知此数也又辨其山林川泽
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
注周犹遍也九州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并也轮从也
积石曰山竹木曰林注渎曰川水钟曰泽土高曰丘
大阜曰陵水崖曰坟下平曰衍高平曰原下湿曰隰
名物者十等之名与所生之物疏释曰马融云东西
为广南北为轮案王制南北两近一遥东西两遥一
近是南北长东西短谓知此数也又辨其山林川泽
卷七 第 3b 页 WYG0732-0082d.png
以下十等形状名号及所出之物也九州扬荆以下
据职方周之九州而言故有幽并无徐梁禹贡据夏
以前九州故有徐梁无幽并也积石曰山者案诗云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岩岩积石貌郑据此而言按尔
雅山丘别释则丘是纯土其山皆石亦有兼土者故
曰石戴土谓之崔嵬又周语云夫山土之聚是其山
有土也竹木曰林者谓生平地注渎曰川者按释水
云注川曰溪注溪曰谷注谷曰沟注沟曰浍注浍曰
据职方周之九州而言故有幽并无徐梁禹贡据夏
以前九州故有徐梁无幽并也积石曰山者案诗云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岩岩积石貌郑据此而言按尔
雅山丘别释则丘是纯土其山皆石亦有兼土者故
曰石戴土谓之崔嵬又周语云夫山土之聚是其山
有土也竹木曰林者谓生平地注渎曰川者按释水
云注川曰溪注溪曰谷注谷曰沟注沟曰浍注浍曰
卷七 第 4a 页 WYG0732-0083a.png
渎彼注云皆以小注大此云注渎曰川者尔雅无此
言郑以义增之耳此渎与四渎义异四渎则亦川故
职方云其川三江其川江汉也水钟曰泽者周语虞
太子晋之言也土高曰丘者尔雅山丘别释则丘无
石者也大阜曰陵者按尔雅释地云高平曰陆大陆
曰阜大阜曰陵大陵曰阿可食者曰原是陵与丘高下
异称皆无石者也其有石者亦曰陵故左氏僖三十
二年云殽有二陵是有石者也水崖曰坟者按尔雅
言郑以义增之耳此渎与四渎义异四渎则亦川故
职方云其川三江其川江汉也水钟曰泽者周语虞
太子晋之言也土高曰丘者尔雅山丘别释则丘无
石者也大阜曰陵者按尔雅释地云高平曰陆大陆
曰阜大阜曰陵大陵曰阿可食者曰原是陵与丘高下
异称皆无石者也其有石者亦曰陵故左氏僖三十
二年云殽有二陵是有石者也水崖曰坟者按尔雅
卷七 第 4b 页 WYG0732-0083b.png
云重崖岸坟大防是坟为崖岸之峻者故诗云遵彼
汝坟是汝水之大防亦是水崖曰坟也下平曰衍者
坟既水崖而高明衍为下平此下平又与下湿曰隰
者别也高平曰原者按尔雅云高平曰原广平曰陆
此对下湿曰隰而言其实高平即广平者也下湿曰
隰者尔雅释地文
又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
利害以阜人民以毓草木以任土事辨十有二壤之物
汝坟是汝水之大防亦是水崖曰坟也下平曰衍者
坟既水崖而高明衍为下平此下平又与下湿曰隰
者别也高平曰原者按尔雅云高平曰原广平曰陆
此对下湿曰隰而言其实高平即广平者也下湿曰
隰者尔雅释地文
又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
利害以阜人民以毓草木以任土事辨十有二壤之物
卷七 第 5a 页 WYG0732-0083c.png
而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
注十二土分野十二邦上系十二次各有所宜也相
占视也阜犹盛也毓生也任谓就地所生因民所能
壤亦土也以万物自生焉则言土以人所耕而树艺
焉则言壤壤和缓之貌艺犹莳也疏辨十二壤之物
者分别物之所生而知其所殖之种遂即以教民春
稼秋穑以树其木以艺其黍稷也王氏曰名所以命
其土则丘陵坟衍原隰之属物所以色其土则青黎
注十二土分野十二邦上系十二次各有所宜也相
占视也阜犹盛也毓生也任谓就地所生因民所能
壤亦土也以万物自生焉则言土以人所耕而树艺
焉则言壤壤和缓之貌艺犹莳也疏辨十二壤之物
者分别物之所生而知其所殖之种遂即以教民春
稼秋穑以树其木以艺其黍稷也王氏曰名所以命
其土则丘陵坟衍原隰之属物所以色其土则青黎
卷七 第 5b 页 WYG0732-0083d.png
赤埴黑坟之属郑锷曰壤所以种艺然榖之种于此
壤则有宜有不宜如冀之白壤兖之黑坟青之白坟
徐之赤埴扬荆之涂泥豫之坟垆梁之青黎雍之黄
壤则有宜稻者宜麦者宜五种者宜三种者不知其
所宜何以教民稼穑周官辨之以土宜之法既别其
名又别其物所以有土壤之殊也
又地官土训掌道地图以诏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
原其生以诏地求
壤则有宜有不宜如冀之白壤兖之黑坟青之白坟
徐之赤埴扬荆之涂泥豫之坟垆梁之青黎雍之黄
壤则有宜稻者宜麦者宜五种者宜三种者不知其
所宜何以教民稼穑周官辨之以土宜之法既别其
名又别其物所以有土壤之殊也
又地官土训掌道地图以诏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
原其生以诏地求
卷七 第 6a 页 WYG0732-0084a.png
注道说也说地图九州形势山川所宜若云荆扬地
宜稻幽并地宜麻地慝若瘴蛊然也辨其物者别其
所有所无原其生生有时也
孝经分地之利(朱子孝经刊误/本分改作因)
注分别五土视其高下各尽所宜此分地利也疏五
土周礼大司徒山陵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也谓庶人
须能分别视此五土之高下随所宜而播种之职方
氏所谓青州其榖宜稻梁雍州其榖宜黍稷之类是
宜稻幽并地宜麻地慝若瘴蛊然也辨其物者别其
所有所无原其生生有时也
孝经分地之利(朱子孝经刊误/本分改作因)
注分别五土视其高下各尽所宜此分地利也疏五
土周礼大司徒山陵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也谓庶人
须能分别视此五土之高下随所宜而播种之职方
氏所谓青州其榖宜稻梁雍州其榖宜黍稷之类是
卷七 第 6b 页 WYG0732-0084b.png
也刘炫云黍稷生于陆菰稻生于水又小学注陈氏
选曰高卑燥湿生植农桑者地之利也辨地之宜而
稌黍菽麦各遂其性则所入有馀矣
管子地者政之本也地之不可食者百而当一命之曰
地均
注政从地生土地就中论不可食者而除之纪其可
食之实
又辨于地利而民可富
选曰高卑燥湿生植农桑者地之利也辨地之宜而
稌黍菽麦各遂其性则所入有馀矣
管子地者政之本也地之不可食者百而当一命之曰
地均
注政从地生土地就中论不可食者而除之纪其可
食之实
又辨于地利而民可富
卷七 第 7a 页 WYG0732-0084c.png
吴越春秋稷为儿时好种树禾黍桑麻五榖相五土之
宜青赤黄黑陵(陆地/也)水高下稷黍禾蕖麦豆稻各得
其理
淮南子后稷垦草发菑粪土树榖使五种各得其宜因
地之势也
通鉴外纪黄帝画野分州以分星次经地设井以塞争
端立步制亩以防不足
大学衍义补丘氏浚曰臣按人君之治莫先于养民而
宜青赤黄黑陵(陆地/也)水高下稷黍禾蕖麦豆稻各得
其理
淮南子后稷垦草发菑粪土树榖使五种各得其宜因
地之势也
通鉴外纪黄帝画野分州以分星次经地设井以塞争
端立步制亩以防不足
大学衍义补丘氏浚曰臣按人君之治莫先于养民而
卷七 第 7b 页 WYG0732-0084d.png
民之所以得其养者在稼穑树艺而已稼穑树艺地土
各有所宜故禹平水土别九州必辨其土之资与色以
定其田之等第因其宜以兴地利制其等以定赋法不
责有于无不取多于少无非以为民而已
又臣按地土高下燥湿不同而同于生物生物之性虽
同而所生之物则有宜不宜焉土性虽有宜不宜人力
亦有至不至人力之至亦或可以胜天况地乎宋太宗
诏江南之民种诸榖江北之民种粳稻真宗取占城稻
各有所宜故禹平水土别九州必辨其土之资与色以
定其田之等第因其宜以兴地利制其等以定赋法不
责有于无不取多于少无非以为民而已
又臣按地土高下燥湿不同而同于生物生物之性虽
同而所生之物则有宜不宜焉土性虽有宜不宜人力
亦有至不至人力之至亦或可以胜天况地乎宋太宗
诏江南之民种诸榖江北之民种粳稻真宗取占城稻
卷七 第 8a 页 WYG0732-0085a.png
种散诸民间是亦裁成辅相以左右民之一事今世江
南之民皆杂莳诸榖江北民亦皆种粳稻昔之粳稻惟
秋一收今又有早禾焉二帝之功及民远矣后之有志
于勤民者宜仿宋主此意通行南北俾民兼种诸榖有
司以其劝相之数为考课焉
农桑通诀封畛之别地势辽绝其间物产所宜者往往
而异盖风行地上各有方位土性所宜因随气化所以
远近彼此之间风土各有别也孟子谓后稷教民稼穑
南之民皆杂莳诸榖江北民亦皆种粳稻昔之粳稻惟
秋一收今又有早禾焉二帝之功及民远矣后之有志
于勤民者宜仿宋主此意通行南北俾民兼种诸榖有
司以其劝相之数为考课焉
农桑通诀封畛之别地势辽绝其间物产所宜者往往
而异盖风行地上各有方位土性所宜因随气化所以
远近彼此之间风土各有别也孟子谓后稷教民稼穑
卷七 第 8b 页 WYG0732-0085b.png
树艺五榖谓之教民意者不止教以耕耘播种而已其
亦因九州之别土性之异视其土宜而教之欤今按禹
贡所载九州田土土各有差田各有等山川阻隔风气
不同凡物之种各有所宜故宜于冀兖者不可以青徐
论宜于荆扬者不可以雍豫拟此圣人所谓分地之利
者也周礼保章氏掌天星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淮南子
分别五方星野其土产名物各有證验此天地覆载一
定古今不可易者盖其土地之广不外乎是但所属边
亦因九州之别土性之异视其土宜而教之欤今按禹
贡所载九州田土土各有差田各有等山川阻隔风气
不同凡物之种各有所宜故宜于冀兖者不可以青徐
论宜于荆扬者不可以雍豫拟此圣人所谓分地之利
者也周礼保章氏掌天星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淮南子
分别五方星野其土产名物各有證验此天地覆载一
定古今不可易者盖其土地之广不外乎是但所属边
卷七 第 9a 页 WYG0732-0085c.png
裔不无辽绝若能自内而外求由近而及远则土产之
物皆可推而知之矣大抵风土之说总而言之则方域
之多大有不同详而言之虽一州之域一县一里之间
亦有几种之分似无多异周礼大司徒以土会之法辨
五地之物生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种以教稼穑树
艺草人掌土化之物以物土相其宜以为之种若今之
善农者审方域田壤之异以分其类参土化土会之法
以辨其种如此可不失种土之宜而能尽稼穑之利矣
物皆可推而知之矣大抵风土之说总而言之则方域
之多大有不同详而言之虽一州之域一县一里之间
亦有几种之分似无多异周礼大司徒以土会之法辨
五地之物生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种以教稼穑树
艺草人掌土化之物以物土相其宜以为之种若今之
善农者审方域田壤之异以分其类参土化土会之法
以辨其种如此可不失种土之宜而能尽稼穑之利矣
卷七 第 9b 页 WYG0732-0085d.png
农政全书五地十二壤周官旧法此可通变用之者也
若谓土地所宜一定不易此则必无之理立论若斯固
后世惰窳之吏游閒之民媮不事事者之口实耳古来
蔬果如颇棱安石榴海棠蒜之属自外国来者多矣今
姜荸荠之类移裁北方其种特盛亦向时所谓土地不
宜者也凡地方所无或是昔无此种或有之而偶绝果
若尽力树艺殆无不可宜者就令不宜或是天时未合
人力未至耳试为之无事空言抵捍也第其中亦有不
若谓土地所宜一定不易此则必无之理立论若斯固
后世惰窳之吏游閒之民媮不事事者之口实耳古来
蔬果如颇棱安石榴海棠蒜之属自外国来者多矣今
姜荸荠之类移裁北方其种特盛亦向时所谓土地不
宜者也凡地方所无或是昔无此种或有之而偶绝果
若尽力树艺殆无不可宜者就令不宜或是天时未合
人力未至耳试为之无事空言抵捍也第其中亦有不
卷七 第 10a 页 WYG0732-0086a.png
宜者则是寒暖相违天气所绝无关于地若荔枝龙眼
不能踰岭橘柚橙柑不能过淮他若兰茉莉之类亦千
百中之一二吾意欲于农书中载南北纬度如云某地
北极出地若干度令知寒暖之宜以辨土物以兴树艺
庶为得之
不能踰岭橘柚橙柑不能过淮他若兰茉莉之类亦千
百中之一二吾意欲于农书中载南北纬度如云某地
北极出地若干度令知寒暖之宜以辨土物以兴树艺
庶为得之
卷七 第 10b 页 WYG0732-0086b.png
钦定授时通考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