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 1a 页 WYG0813-0356a.png

广川书跋卷三 宋 董逌 著
周姜敦铭
伯𦣻父作周姜尊敦其器无文饰则自命士以上得用
殆与秦汉间器无以异也周之世齐姓重天下故当时
语曰姬姜观原父所得敦三皆为姜氏则世以为贵姓
可知周之诸侯与大夫卿盖无以周为谥者惟伯禽弟
守采地居王之畿内世以周自别后世如宰周公类可
卷三 第 1b 页 WYG0813-0356b.png

得以周号者且王子弟则或自有封矣支子分属王畿
者则以采地著其受姓命氏则子孙各以其姓自显盖
不以周自称知彼既别于周矣若平王之子封汝川初
以周为氏此其以周著者古之宗庙不出四封然得自
长安知非汝川之周也
晋姜鼎铭
晋姜鼎以今权量挍之其重若干其容若干以合周律
卷三 第 2a 页 WYG0813-0357a.png

彝器侯国得自为制则当晋国不知其为权量轻重多
寡也铭曰维王十月乙亥晋姜曰余维嗣先姑君晋邦
余不敢荒宁知其为晋鼎矣然则其谓晋姜则齐女也
春秋时齐归晋女者献公则齐姜文公则大姜平公则
少姜其在春秋前则穆侯夫人书传虽间有遗缺不得
尽见然其著者此尔少姜蚤死齐姜不得主祀穆夫人
不尽穆侯世惟文公夫人当襄公世犹不弃祀事疑此
卷三 第 2b 页 WYG0813-0357b.png

正端故旧史以示成法今晋人作鼎则曰王矣是当时
诸国皆以尊王正为法不独鲁也考于礼制鼎者或以
宴享亦或以飨祭其数亦异矣故有正鼎者谓牛羊豕
鱼腊肠胃肤也其在羞鼎则膷臐膮矣盖食礼无肤祭
礼则有之故其大者为肤鼎惟鼎则享备体也晋姜之
作殆肤鼎谓耶(腊音昔乾肉也膷音香牛臛也臐音/熏羊臛也膮音寮豕臛也见内则)
孔文父饮鼎铭
卷三 第 3a 页 WYG0813-0357c.png

之属而铭谓之鼎余尝考之有足为尊而著尊无足鲁
公方鼎铭为尊彝敦必三足如鼎而伯庶父敦则足如
杅彝卣同器而父癸彝实为方鼎夫鼎之大亨谓以木
巽火然旅鼎陪鼎虽不受爨有亨养之道故鼎以有载
也且有举而行也受食为食鼎受饮为饮鼎食饮之异
重醴稻醴清酒黍醴清酒粱醴则致饮于宾客岂无器
而节厚薄之齐哉春秋传曰尊以鲁壶此器为似其谓
卷三 第 3b 页 WYG0813-0357d.png

大夫始鼎
大夫始鼎其铭曰惟三月初吉壬寅王在和宫大夫始
锡作彝又曰王在辟宫献工锡彝锡章又曰大夫始□
对扬天子休用作文考宝鼎孙孙子子永宝用按礼四
命受器则上大夫也故册祝于锡命将之博士吕大临
问曰古者受命作器祝册命书必载之宗彝子孙宝用
惟永永无怠以无忘其初古人于此以侈大王灵而著
卷三 第 4a 页 WYG0813-0358a.png

取之何哉余曰此神之约也自商以上则不列于此矣
夫与神约者非必命祀郊社群望以盟诅而存也盖以
祖宗为祀而求使子孙不废用享者此与神约者也故
大约剂书于宗彝使神监焉使人畏敬不敢违也故不
能守其约而废器者其刑墨公法治之此其为约也先
儒以彝为宗庙六彝盖尊之制尔余谓凡宗庙常器皆
宗彝也虞氏宗彝至周分为二者岂可以宗彝尽宗庙
卷三 第 4b 页 WYG0813-0358b.png

则宗庙之器其常用者皆得铭之矣不必谓六彝之所
书也
宋公䪫钟铭(䪫音/茎)
崇宁三年应天府得古钟六于崇福院其一为黄钟之
宫高一尺四寸八分钮高四寸㒳舞距一尺四寸半横
一尺三分㒳栾距一尺六寸八分横一尺有二寸其二
为大吕之角高一尺三寸四分钮高四寸一分㒳舞距
卷三 第 5a 页 WYG0813-0358c.png

一寸五分其三太蔟之徵高一尺二寸八分钮高三寸
九分㒳舞距一尺三寸二分横九寸二分㒳栾距一尺
六寸其四夹钟之商高一尺二寸七分钮高四寸㒳舞
距一尺二寸三分横八寸八分㒳栾距一尺四寸横尺
有二寸八分其五姑洗之羽高一尺一寸五分钮高三
寸八分㒳舞距一尺五分横八寸㒳栾距尺有二寸三
分横九寸三分其六(缺/)
卷三 第 5b 页 WYG0813-0358d.png

公卒华元鱼石立少子成是为平公立四十四年当鲁
昭公时见书春秋宋本商后而商出自帝颛顼当高阳
氏之世乐号六茎今考于书曰䪫乐名其字与茎同列
子以为莹其实一也宋均曰能为五行之道立根茎此
说恐不然古人以英为华以茎为实高辛氏既发其英
则高阳氏实之于茎所以反本流根以宣畅其和气使
天下咸得而遂焉夫是故以名云当周之世乐用六代
卷三 第 6a 页 WYG0813-0359a.png

存其礼乐兹故得而作也尝考之襄公世作商颂以祀
成汤故闵马父曰正考父挍商之名颂十二萹于周之
太师其辑之乱曰自古在昔先民有作夫以挍而辑之
则考父所作也太史迁曰襄公之时修仁行义欲为盟
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追道契汤高宗商所以兴作商
颂韩诗章句曰商颂美襄公作也马昭曰宋为殷后郊
祭天以契配于郊冥者异于先王故诗咏契之德宋无
卷三 第 6b 页 WYG0813-0359b.png

夫能祀契汤商宗有道则其臣宜作颂歌以荐之庙是
宋用商之礼乐其作颂者无可怪也考其诗大禘春初
则祭用殷也食尝有乐则礼用殷也错衡三等同之非
周制也鼗鼓楹贯于宣王时考父效之如考父不作颂
且谓晞尹吉甫者何哉余故谓颂成汤作茎乐则宋之
制得以考矣天子方作大成乐以绍百王绝业故尝求
钟之制不得周之旧钟存者众矣侧𠂹则隓而不应横
卷三 第 7a 页 WYG0813-0359c.png

音声有司患之翌日制诏丞相御史以䪫钟为正故今
钟得调焉乃下诏曰得英茎之器于受命之邦非天相
之其能尽感德之事哉
宋君夫人餗饘鼎
余既为编修官毕完书宋公䜌之鼎矣盖餗为八珍或
曰有菜之鼎也翌日挍书郎黄伯思持宋君夫人餗饘
鼎以问君与夫人并为餗鼎此何制也余曰古者祭祀
卷三 第 7b 页 WYG0813-0359d.png

之羞此夫人之礼也少牢曰主人酬尸宰夫羞房中之
羞于尸侑主人主妇故君与夫人宜各有馈也餗在礼
为糁食糁一为菜烝牛羊豕糁稻为饵则糁以相参为
名自是别鼎吕氏图曰

为

谓之餗哉古文臂镗为釬似钟而长颈为

不得形制疑鼎之长颈者也
卷三 第 8a 页 WYG0813-0360a.png

秘阁至和旧鼎其铭曰宋公䜌餗鼎少监罗畸摹其款
识以问广川董某曰史记宋世家无公讳䜌者岂宋自
为谥或以菜地举耶某曰周公惟二王后称公而微子
启实封于宋宋非畿内地且不为谥其曰宋公果商嗣
也竹书有宋景公䜌而史为头曼孙炎以䜌为头曼合
声以辨周秦之语今考班固汉书犹有兜䜌盖亦著其
声如此或曰餗鼎食鼎也今饘鼎亦曰餗者用以飨食
卷三 第 8b 页 WYG0813-0360b.png

鼎陪鼎特鼎然谓餗鼎者糁鼎也传曰糁谓之餗又曰
笋之为菜则餗也古谓八珍汉儒论者以八珍有肝膋
无糁郑康成考于周谓糁在八珍中而周官笋俎与此
自异故荐食不同古之食飨若糁有菜则入八珍不须
肝膋若糁无菜则入羞豆今直曰餗鼎则糁有菜之鼎
也
宋公宝簋铭
卷三 第 9a 页 WYG0813-0360c.png

其器在一时而制不同将无所考于礼耶盖礼则有之
后世不得其制而但守一物而为据者鲜或不乱于礼
也元丰三年诏礼官考据典礼定为奉祀礼文其书大
备礼官请依古作簠簋器上难其事谓礼制无明宪今
偶得一器即用为据古之礼岂尽此一器呜呼昭鉴远
矣今考宋公簋知礼器未可以一而据也
邛仲颒盘铭
卷三 第 9b 页 WYG0813-0360d.png

孙伯戋自作颒盘用蕲糜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
用之昔人以初吉为疑盖古文以王为(阙/)则其为正可
知按说文颒作沬马融曰颒面器也传曰洗手谓之洮
洗面谓之靧古之事亲者垢燂潘请靧颒与靧同古今
文异也邛中菜地当周畿内疑为王子弟古有邛疏即
其后也余怪古人于用器自期眉寿欲子孙永永用之
不穷不知后世子孙不惮口泽者能朝夕用乎或谓父
卷三 第 10a 页 WYG0813-0361a.png

周举鼎铭(高九寸二分深五寸九分口径八寸二/分容一斗六升二合重十四斤一十一)
(两/)
秘阁既定作古器图并考论其制上之或以问曰□为
古文举然此为举鼎谓可举耶且三代之器言举者众
矣已爵为举丁卣为举凡可举以进者谓得名之今按
此鼎铭举其器非爵可举而大且容斗六升重十四斤
其得举哉曰晋平公有臣杜举酌公以罚又罚其二臣
卷三 第 10b 页 WYG0813-0361b.png

其后改为百兽尊设于庭以示百官其昭大矣不必为
一爵而存也盖因名而得以有作矣然制器简古文字
特异盖晋之当世或其后人所作以示于众非秦汉之
君所为也观古之制器类有所本而扬斝洗觯一时有
见乃传后世不忘况其器犹传此其可贵者岂偶然一
古物供耳目之玩好哉余愿得附其言于此窃有慕于
古焉
卷三 第 11a 页 WYG0813-0361c.png

新平张氏得古铜物或以为觚其容三升则当古之一
斗余知非觚之制矣铭曰癸举以癸为名疑为商之时
而器乃周之制矣其形范与觚异者以无四隅而廉棱
皆废不得为觚传曰觚之为觚以有觚为廉不为廉者
非觚也或谓举器名疑古人之制名者也曰癸为名矣
而举又为名定谁名耶今鼎有举爵亦有举谓可举
也昔杜蒉扬觯其实为觗后世以为举者本此或古人
卷三 第 11b 页 WYG0813-0361d.png

觯士长升拜受觯主人拜送觯作觗郑康成曰古书或
作角旁氏则与觚相近学者多闻觚寡闻觗写此书乱
之而作觚耳当汉之世二字相混然癸非商人则此当
为杜举或曰何知非商之器曰吾考之礼媵爵者洗象
觚今癸举则为四象者以其形制索之知周物也
亶甲觚
始余得亶甲城觚其高八寸四分容一升考其制盖古
卷三 第 12a 页 WYG0813-0362a.png

廉隅其足为四象考其制则觚也梓人曰爵一升觚三
升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则为一升礼家于此
疑矣考于古器无有合也昔韩婴谓一升曰爵二升曰
觚三升曰觯四升曰㯘如此则觚定二升觯定三升古
者权量三不当今之一则其容六合李氏之觚是也若
亶甲城所得挍之周量三升有奇则当为觯矣传曰觚
之为觚者以有觚也今亶甲器无觚与觯得以觚名矣
卷三 第 12b 页 WYG0813-0362b.png

也礼器制度曰觚大二升觯大三升馈食礼主人洗爵
献长兄弟于阼阶上长兄弟洗觚为加爵则觚倍于爵
其实当二升古之论者尽如此余是以知梓人之书误
也
齐豆铭
考器之形知为豆矣而曰齐豆吕氏以铭得之曰作太
公郭公孝公豆盖齐世家太公之卒百有馀年子丁公
卷三 第 13a 页 WYG0813-0362c.png

伋十四世矣今考齐世家无郭公曰孝公则其世数甚
远虽一豆之荐不如是遍于宗庙然自一时作器书以
有别不知诸侯享庙其得至十四世邪当周之时秦有
太公其后世为孝公田氏亦有太公而后世无以孝公
为谥者虽世有相类然以太公号求之孝公皆远在十
世后可考也
虿鼎
卷三 第 13b 页 WYG0813-0362d.png

传挍之疑为公子虿也春秋时如郑厉鲁公孙与陈祥
之族虽皆以虿制名然自昔古器得者多子尾所为自
送女器不苟作皆考合礼经存当时制度知子尾为器
其众且不胜举也古之为书者尽于象形传曰书者画
也故凡有形之物必寓之象至无形不可以象类得者
然后寓之意而会焉意不能会而形类随变则转注以
相授指事以相辨谐声以相合故知字本象形且曰孳
卷三 第 14a 页 WYG0813-0363a.png

各有本也许氏说文解字虽本秦篆然虿之字犹为象
形盖秦人改书文以作故其原亦本古字惟点画少变
服虔曰虿长尾谓之蠍特其尾之名尔又曰蠍毒伤人
曰蛆(张列/切)则蠍其毒之及人者也今既以蛆为蝇种则
不复以螫为蛆矣以虿尾为蠍则还以虿为异文宜其
古字废也
丼鼎
卷三 第 14b 页 WYG0813-0363b.png

为箕在籀为期在古文为其然未少异也刻画朴古款
识深重与虿鼎相类书至精工非后世书篆家可识自
汉以来功力渐改无复款文如三代时故悉刻凿为之
今视其文如木蠹虫行以此知为周秦间宝器也尝考
于古齐公孙灶生栾施施字子其至其后世以王父字
为氏故汉有况其古者庙器以名宴器以字此其为燕
器者与栾施氏尝作此器后世守之不废按其籍至和
卷三 第 15a 页 WYG0813-0363c.png

经其为尊古文老子其为示或体为尊王存乂为丌古
书亦无为□者惟顾野王以丼为箕后世共疑于此林
䍐以丼为其盖本鼎铭以考书法当古文废绝后䍐能
以古学自考不徒尔也昔走作宝和钟铭与季姜饮盂
及石鼓皆从丼为其则林之说是也今人不知古字或
议䍐不能据古而自多臆说观鼎篆所存乃与䍐合孰
谓不知而妄有作也
卷三 第 15b 页 WYG0813-0363d.png


潞国文公守京兆得鼎其铭曰惟正月初吉丁亥王子
吴择其吉金自作饮

之书家考古谓无


壶受酒而鼎亦屡见取用一时以得为之余见古器众
矣非宗彝以祀则其功庸所在故有铭也计功称伐于
此乎陈之矣曰自作饮

金不可用以为药且为器皆有避然择吉金是慎其所
卷三 第 16a 页 WYG0813-0364a.png

器而谓子孙永宝用之其何据耶意者用以为享乎或
以此戒之可铭也
宝和钟铭(高八寸一分衡甬高四寸四分两舞距/七寸七分横五寸五分两栾距八寸九)
(分横六寸六分/重十斤五两)
秘阁宝和钟铭曰走作朕皇祖文考宝和钟走其万年
子子孙孙永宝用亨吕氏说曰太史公称牛马走其后
班固蔡邕亦皆以走自见于书盖卑以自谓托于此也
卷三 第 16b 页 WYG0813-0364b.png

作宗器荐之祖庙宜刻名以自列其曰走为贱称非言
惧名礼此昔人所慎也走自是著名以别支子况于子
孙其可以名废耶古人于书走足辵疋同文在今其有
据者如此又如不可据者尚多此皆未有可考也礼官
曰铭称皇祖文考谓祖文王也世数虽远盖推本原不
然昔人卫庄公曰皇祖文王烈祖康叔文祖襄公古人
称文祖文考不必举谥如襄公曰文祖则可以考矣岂
卷三 第 17a 页 WYG0813-0364c.png

古器刻铭若赓作文考尊师艅作文考彝戠作文考敦
岂皆以文王享乎且诸侯不可得通天子其得通天下
而享之非周制也
宝和钟
宝和钟二与前一器同制礼官考其权量度数高七寸
五分衡甬高四寸二分㒳舞相距七寸横五寸三分㒳
栾相距八寸四分横六寸重十三斤十二两以今太府
卷三 第 17b 页 WYG0813-0364d.png

若乌钟饰乌为名旧号凤钟古著字本象形故凡有形
之物必写象以见欲其有识也至于形不可得与无形
象而可求则凡有意可会有事可指皆为别类以见若
其事可假其声可谐其意可转而相授皆字之变也尝
考古文凤字但画凤尾为之小篆转以为朋司马彪曰
鹏者凤也然则凤形为铭知为凤也或曰周之兴鸑鷟
鸣于𡵨阳疑周人著瑞以示后世此余不得而知也
卷三 第 18a 页 WYG0813-0365a.png

虢州所上古钟其高三尺二寸有奇口径八寸三釐其
顶径一尺六寸铭曰王叔伯高作其字摩灭不可复识
皇祐三年改造乐律内出古钟命有司考详声韵安定
胡瑗得古钟四参定尺度明年乐成还之御府乃俾工
图之因得其名以传广川董某书其后曰考钟之制于
古有稽其度量或不能合者又往往其器皆出三代有
识可證盖书之亡失不能备尽则器之幸存犹有明训
卷三 第 18b 页 WYG0813-0365b.png

甬虽备而祛鼓不辨有舞外承有衡上列无旋虫绕兽
以饰其外此其异于经也夫金尚羽其器有六以乐论
者皆钟也故曰中者为宫其大为䥬圜如碓头大上小
下曰錞如钟为铙如铃为铎此古人所用以和乐者也
今其制则然矣此殆周人所谓錞于者耶故曰以金錞
和鼓于宝谓去地一尺灌之以水又以其器盛水于下
以芒当心跪注以手震芒其声如雷当宝之世其器
卷三 第 19a 页 WYG0813-0365c.png

无攠隧也汉什邡县段祖得钟高三尺二寸六分围三
尺四寸圜如筒史臣不能尽考故书如此不知其器可
考亦异此说矣方后周时本玉斗以寀度则蔡邕古龠
合挍晋前尺大一寸八釐其法与今黍尺适等则径至
八寸有奇者以径一围三挍之当三尺四寸矣此或周
节乐之器也
景钟铭
卷三 第 19b 页 WYG0813-0365d.png

乐出自上方参考度量初得其器图之其高三尺二寸
径一尺二寸其下刻识皆灭没不可辨或曰此古景钟
也有功则铭其上古人贵于书名金石谓此也后世镌
金之功既废世或不能知其制矣管子曰黄帝作五钟
以正五声所以分五行也而有景钟则景钟自是宝器
若夫晋人之铭魏颗自为晋景公钟不知其制与古同
异许慎辨钟为酒器而钟为乐器今考景钟和钟其铭
卷三 第 20a 页 WYG0813-0366a.png

其书矣当汉世书文已讹而钟鼎或藏厚地堌

出慎不得见之故论书如此
铜敦铭
杨氏图古器有铜敦铭曰宰辟父右周立王册命周周
顿首奉扬王休命用作文考宝敦其制与周姜敦异盖
圜不作龟形亦无刻饰著耳附腹不与簠簋形同亦不
为虫兽状而掩至上饰画雷火今既受命于王为文考
卷三 第 20b 页 WYG0813-0366b.png

文

又曰诸侯饰以象大夫刻以龟天子饰以玉而还象其
形则敦虽通于上下惟其刻饰异尔岂其为此图者不
识当时虫兽文而误为草木之英华者邪周之世有太
宰内宰宰夫在礼在春秋皆书曰宰若宰周公宰孔父
宰文公宰皆官也谯周曰成王作辟宫其言王在于此
则既异于夷宫武宫矣盖王之法宫也肆命王臣必亲
卷三 第 21a 页 WYG0813-0366c.png


非士得受之其制则与礼不合盖享敦祭敦制度不同
故上得以兼下其形制则亦已辨也
临淄戟铭
或得戟于临淄故城赵氏售之临淄故全齐以兵威雄
四方征战不息其兵利器坚固宜有传于后其铭曰(阙/)
书文犹为科斗形盖周之未衰也戟有钩其曲甚利或
谓矛戟以冲陷入物洞胸贯腋以利相尚今其状如钩
卷三 第 21b 页 WYG0813-0366d.png

余尝读字林镦平底也盖矛亦铜也进戈者前其鐏进
矛戟者前其镦锐底曰鐏平底曰镦以其平底镦地故
谓镦则镦者戟之末其与戟并存也昔栾乐乘槐木而
覆或以戟钩之断肘而死王何以击子之断其右肩齐
氏以戈击公孟宗鲁以背蔽之断肱古者戈戟之属为
之勾兵酋矛之属为刺兵盖戈有胡矛戟有句援句兵
坚者在后刺兵坚者在前则戟有坚其重则句牵者所
卷三 第 22a 页 WYG0813-0367a.png

晋之间谓之孑或谓之鏔(音/移)吴杨之间谓之戈东齐秦
晋之间其大者谓之曼胡其曲者谓之句戈孑曼胡今
见古戟有无刃而句者此其异也
延陵墓字
延陵季子墓字世传仲尼书今入淳化官帖中其字如
书简牍不类丰碑石柱上所刻也而书亦少异于籀文
疑当吴季子时书文宜尽从籀学不得有所异同又夫
卷三 第 22b 页 WYG0813-0367b.png

十字张从申书其后而籀字极大不知一书而传于世
者大小不同此竟谁当其传哉李阳冰书篆奄数百年
人常谓初学峄山碑后见仲尼书季札墓字便变化开
合如虎如龙劲利豪爽风行雨集是阳冰所从得法不
可谓非古也此当自有妙处今人不到阳冰地安能议
其是非所极哉
佳城铭
卷三 第 23a 页 WYG0813-0367c.png

孙通能读其文此科斗书也后世疑自孝惠时上推三
千年当在洪荒之世盖未有书契今其文乃与秦小篆
相类尝考其铭此殆有数存者如大同古铭其事亦可
推也后人不知世纪惟史记为据史记年自黄帝至尧
舜才二百年以世纪推次中间相授几数千年矣史特
举其至显者失其序不能尽通然与佳城铭类故甄丰
定为六书一曰古文则鲁壁书与此铭矣是时传者不
卷三 第 23b 页 WYG0813-0367d.png

世孙胡公惟三字是古文馀同汉隶乃知书文相变不
能逃古但数穷即改自然相合盖惟中本有因变以出
是夙智分也知释氏海藏传经千佛同说则知此矣
广川书跋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