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七十 第 1a 页 WYG0835-069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录卷二百七十 钱唐倪涛撰
古今书体一百二
诸家字书序例
宋陈汶礼部韵宝跋
臣仰惟高宗皇帝释去万几游戏翰墨朝夕不倦圣心
冲澹不累于物合于道矣宜其超妙入神不可摹拟御
书礼部韵真草兼备凡二万二千一百九十六字臣与
六艺之一录卷二百七十 钱唐倪涛撰
古今书体一百二
诸家字书序例
宋陈汶礼部韵宝跋
臣仰惟高宗皇帝释去万几游戏翰墨朝夕不倦圣心
冲澹不累于物合于道矣宜其超妙入神不可摹拟御
书礼部韵真草兼备凡二万二千一百九十六字臣与
卷二百七十 第 1b 页 WYG0835-0696b.png
勤得而秘藏之臣汶刋置墨妙亭以为万世之宝
承议郎权发遣湖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臣陈汶
谨识
宣议郎签书昭庆军节度判官厅公事臣赵与勤
元李文仲字鉴叙四首
伯英李君酷嗜古书旁收远绍作类韵一百三十卷阅
十载甫脱稿用心良苦余为叙其始末未及锓梓而伯
英下世矣余惧其赍志九原其传泯泯一日忽其犹子
承议郎权发遣湖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臣陈汶
谨识
宣议郎签书昭庆军节度判官厅公事臣赵与勤
元李文仲字鉴叙四首
伯英李君酷嗜古书旁收远绍作类韵一百三十卷阅
十载甫脱稿用心良苦余为叙其始末未及锓梓而伯
英下世矣余惧其赍志九原其传泯泯一日忽其犹子
卷二百七十 第 2a 页 WYG0835-0696c.png
文仲谒予出字鉴一篇谓伯父无恙时常在左右翻阅
旧书讲求遗事伯父器之类韵备矣韵内字画有未正
者伯父欲正之未及留以遗后人今以说文箴增韵之
误以六书明诸家之失以卒伯父志子既叙类韵矣
并及今编所由作可乎余观欧阳公集古录原父杨南
仲所书韩城鼎铭爱其篆籀以今文古文参之喜形跋
尾重致意焉信哉字学之所当深究也今子用志是编
以续伯父之书昔人所谓芝兰玉树欲其并生于庭以
旧书讲求遗事伯父器之类韵备矣韵内字画有未正
者伯父欲正之未及留以遗后人今以说文箴增韵之
误以六书明诸家之失以卒伯父志子既叙类韵矣
并及今编所由作可乎余观欧阳公集古录原父杨南
仲所书韩城鼎铭爱其篆籀以今文古文参之喜形跋
尾重致意焉信哉字学之所当深究也今子用志是编
以续伯父之书昔人所谓芝兰玉树欲其并生于庭以
卷二百七十 第 2b 页 WYG0835-0696d.png
其能增光先猷也以子之志为子之书方今圣朝崇重
儒道持此以往随和在袖将有所遇矣于是乎书颜尧
焕书
梅轩处士李君尝训其子伯英曰吾闻经典中用字类
多假借非止一音凡有疑必须究诸字书参之训诂毋
怠伯英谨受教故其平日所读经史传记诸子百家之
书遇有字同而音异者未尝不深求博采远引旁證必
使音义瞭然而后已如是者有年手抄成帙于是著为
儒道持此以往随和在袖将有所遇矣于是乎书颜尧
焕书
梅轩处士李君尝训其子伯英曰吾闻经典中用字类
多假借非止一音凡有疑必须究诸字书参之训诂毋
怠伯英谨受教故其平日所读经史传记诸子百家之
书遇有字同而音异者未尝不深求博采远引旁證必
使音义瞭然而后已如是者有年手抄成帙于是著为
卷二百七十 第 3a 页 WYG0835-0697a.png
一书名曰类韵示不忘先训也至治改元甫脱藁乡先
生前进士颜公敬学为之叙未几而伯英殁其犹子文
仲求韵内字之未正者正之为字鉴一编复求颜先生
叙之所以卒伯父之志也吁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盖以
夫人有所传授察脉明而用药审是以服之无疑不然
则否今夫类韵之作始于梅轩翁终于伯英至文仲而
大备更三世而成一书信乎其能传远矣梅轩之卒先
子尝为志其墓伯英由儒入吏终漕府令史其兄弟子
生前进士颜公敬学为之叙未几而伯英殁其犹子文
仲求韵内字之未正者正之为字鉴一编复求颜先生
叙之所以卒伯父之志也吁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盖以
夫人有所传授察脉明而用药审是以服之无疑不然
则否今夫类韵之作始于梅轩翁终于伯英至文仲而
大备更三世而成一书信乎其能传远矣梅轩之卒先
子尝为志其墓伯英由儒入吏终漕府令史其兄弟子
卷二百七十 第 3b 页 WYG0835-0697b.png
侄皆与余游故乐为之书吴郡干文傅书
字学之晦久矣余每读经典怪其音与今四声不恊间
有恊者亦不多见岂古今之殊音邪抑制韵者不能会
经典之文以成书邪盖书有六体唯假借为难明假借
明则六书明六书明则经典始明故凡古音与今不通
者皆假借之弗明尔吴郡李君伯英乃独潜心于此考
抉经传搜罗子史百家之言凡有涉于四声者必汇而
次之积十年而成名曰类韵以字为本以音为干以义
字学之晦久矣余每读经典怪其音与今四声不恊间
有恊者亦不多见岂古今之殊音邪抑制韵者不能会
经典之文以成书邪盖书有六体唯假借为难明假借
明则六书明六书明则经典始明故凡古音与今不通
者皆假借之弗明尔吴郡李君伯英乃独潜心于此考
抉经传搜罗子史百家之言凡有涉于四声者必汇而
次之积十年而成名曰类韵以字为本以音为干以义
卷二百七十 第 4a 页 WYG0835-0697c.png
训为枝叶自一而二井井不可紊用功既已勤矣至其
从子文仲又能广李君之未及辨正点画刋除俗谬作
为字鉴以备一家之言余见而嘉之然则后之观类韵
者循流寻原而字音以明观字鉴者因岐达道而字以
正其有补于经史甚钜故述其作之之由而书其首西
秦张柍叙
字之为文始于仓颉之制作备于周官之六书颉之所
制去古既远不可得而考矣惟六书之义载在方册尚
从子文仲又能广李君之未及辨正点画刋除俗谬作
为字鉴以备一家之言余见而嘉之然则后之观类韵
者循流寻原而字音以明观字鉴者因岐达道而字以
正其有补于经史甚钜故述其作之之由而书其首西
秦张柍叙
字之为文始于仓颉之制作备于周官之六书颉之所
制去古既远不可得而考矣惟六书之义载在方册尚
卷二百七十 第 4b 页 WYG0835-0697d.png
可寻绎而得之诸先达之叙于前者已尝历言其详何
俟余赘顾惟六书之中假借为多如汉史所载祠官祝
釐是借釐为禧也廑身从事是借廑为勤也至于务省
繁费则借繇为徭神爵数集则借爵为雀是皆所谓假
借者也后世不考古字文义往往自出己意砭剂之砭
改而从金互市之互易而为□已不逃或者之议甚至
书鲁为鱼写帝为虎而弄獐伏猎又有大可笑者岂非
不学之过邪姑苏李君伯英博考载籍尝编类韵一书
俟余赘顾惟六书之中假借为多如汉史所载祠官祝
釐是借釐为禧也廑身从事是借廑为勤也至于务省
繁费则借繇为徭神爵数集则借爵为雀是皆所谓假
借者也后世不考古字文义往往自出己意砭剂之砭
改而从金互市之互易而为□已不逃或者之议甚至
书鲁为鱼写帝为虎而弄獐伏猎又有大可笑者岂非
不学之过邪姑苏李君伯英博考载籍尝编类韵一书
卷二百七十 第 5a 页 WYG0835-0698a.png
有识者已印其可犹子文仲又作字鉴五卷援證详明
视荆公字说何啻霄壤其不胫而走也可知巳余故表
而出之槜李唐泳涯书
古之小学有六艺焉学之者必自数而书而乐而射御
而礼其为法至详且密其为事又皆有次第而无敢以
捷疾取朝夕之效士生其时自幼至于成人非是六物
者不以役于四体接于心思磨砻长养之有其素故其
进而博之以大学之教咸有以成其材而就其实诗所
视荆公字说何啻霄壤其不胫而走也可知巳余故表
而出之槜李唐泳涯书
古之小学有六艺焉学之者必自数而书而乐而射御
而礼其为法至详且密其为事又皆有次第而无敢以
捷疾取朝夕之效士生其时自幼至于成人非是六物
者不以役于四体接于心思磨砻长养之有其素故其
进而博之以大学之教咸有以成其材而就其实诗所
卷二百七十 第 5b 页 WYG0835-0698b.png
谓成人有德小子有造者也小学之废已久近世大儒
始采古经传辑以为书学者诵其言徒知有六艺之目
而未尝身习其事其习焉而不废者书而已而又昧形
声事意转借之辨迷文字子母音声之原然则虽书亦
废矣圣贤之托于简策以传者鲁鱼亥豕其存几何后
生小子方且玩思空言高谈性命而以为资身哗世之
具切近之意微夸傲之气胜此士之所以成材就实如
古者少也吴郡李生文仲年未弱冠本说文作字鉴五
始采古经传辑以为书学者诵其言徒知有六艺之目
而未尝身习其事其习焉而不废者书而已而又昧形
声事意转借之辨迷文字子母音声之原然则虽书亦
废矣圣贤之托于简策以传者鲁鱼亥豕其存几何后
生小子方且玩思空言高谈性命而以为资身哗世之
具切近之意微夸傲之气胜此士之所以成材就实如
古者少也吴郡李生文仲年未弱冠本说文作字鉴五
卷二百七十 第 6a 页 WYG0835-0698c.png
篇诚有志于小学者岂不犹行古之道哉盖生之世父
伯英甫尝撰类韵以明六书假借之用而于文字之伪
谬未及有所考正生之为是所以备一家之学云尔虽
然此小学也以生之有志于古又能弗失其为学之次
第如此则夫从事于大人之学以成就其材质者无患
乎不古若也子夏曰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予
于生则有望矣庸识诸篇端以为之叙
田艺衡同文集序三首赞一首
伯英甫尝撰类韵以明六书假借之用而于文字之伪
谬未及有所考正生之为是所以备一家之学云尔虽
然此小学也以生之有志于古又能弗失其为学之次
第如此则夫从事于大人之学以成就其材质者无患
乎不古若也子夏曰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予
于生则有望矣庸识诸篇端以为之叙
田艺衡同文集序三首赞一首
卷二百七十 第 6b 页 WYG0835-0698d.png
子艺田先生同文集成属龙生德孚序之序曰书代结
绳昉于牺画画演而文文益而字字以象声声具乎
音心画中声相合而成下总万形上括元化隆污之稽
与保氏以艺教国子五曰六书外史掌之考而一焉以
故书同文文同声文之所为古也叔代政异俗殊声讹
形舛周籀变为大篆秦斯变为小篆程邈王次仲变为
隶书为八分书而古文绝矣魏繇善隶书变隶为楷书
又曰正书其实一隶也至唐卫包更为楷书杂以俗体
绳昉于牺画画演而文文益而字字以象声声具乎
音心画中声相合而成下总万形上括元化隆污之稽
与保氏以艺教国子五曰六书外史掌之考而一焉以
故书同文文同声文之所为古也叔代政异俗殊声讹
形舛周籀变为大篆秦斯变为小篆程邈王次仲变为
隶书为八分书而古文绝矣魏繇善隶书变隶为楷书
又曰正书其实一隶也至唐卫包更为楷书杂以俗体
卷二百七十 第 7a 页 WYG0835-0699a.png
经生沿习遂贻字学千古之厄行书作于刘德升而杜
伯度张伯英则以草书称焉今艺文家所名四体篆隶
真草是已四体不同统于六书六书以象形为本形不
可象属诸事事不可指属诸意意不可会属诸声声谐
矣可转而注也五者不足假借生焉会通于六者之间
曰母子相生而已不习六书难语字义不谙母子难语
六书繇母子以会通乎六书之奥声形允叶文字攸同
俗釐雅复文治斌斌古矣声同体异考异归同同文之
伯度张伯英则以草书称焉今艺文家所名四体篆隶
真草是已四体不同统于六书六书以象形为本形不
可象属诸事事不可指属诸意意不可会属诸声声谐
矣可转而注也五者不足假借生焉会通于六者之间
曰母子相生而已不习六书难语字义不谙母子难语
六书繇母子以会通乎六书之奥声形允叶文字攸同
俗釐雅复文治斌斌古矣声同体异考异归同同文之
卷二百七十 第 7b 页 WYG0835-0699b.png
集其可少诸先太守公习书法尝手蒐四体诸集授先
别驾兄德化令裒成集亦名同文几成而燬于灾不肖
孚儗勉成之未能也兹序子萟集有慨感焉字以母类
注附声韵体裁具悉秘古旁蒐编历三年稿凡六易良
工苦心哉子萟破万卷官外史学优正字职在考文而
遘兹天王右文注神藻翰同文之会千载一时也题曰
大明同文集云子萟多所著述可传者不尽是是亦足
以传子萟矣汪生以成亟拜而传之无亦棻巴之徒与
别驾兄德化令裒成集亦名同文几成而燬于灾不肖
孚儗勉成之未能也兹序子萟集有慨感焉字以母类
注附声韵体裁具悉秘古旁蒐编历三年稿凡六易良
工苦心哉子萟破万卷官外史学优正字职在考文而
遘兹天王右文注神藻翰同文之会千载一时也题曰
大明同文集云子萟多所著述可传者不尽是是亦足
以传子萟矣汪生以成亟拜而传之无亦棻巴之徒与
卷二百七十 第 8a 页 WYG0835-0699c.png
万历壬午立夏日楚武陵友弟龙德孚撰并书
夫作者务称古昔尚矣溯自牺画文字有所繇始顾弗
深考尊古之谓何龙穗科斗之文靡得而悉记云颉籀
而下变体纷纷总之不离六书者是已汉世去古未远
孔壁钟鼎所遗存者什一自贾逵修复至叔重因有说
文始见全书其他最著者则有玉篇广韵六书统诸集
岂不彬彬第沿波流而忘彼岸遂至子母多溷则渐靡
使然也我高皇帝稽古考文正韵一篇足订千古内制
夫作者务称古昔尚矣溯自牺画文字有所繇始顾弗
深考尊古之谓何龙穗科斗之文靡得而悉记云颉籀
而下变体纷纷总之不离六书者是已汉世去古未远
孔壁钟鼎所遗存者什一自贾逵修复至叔重因有说
文始见全书其他最著者则有玉篇广韵六书统诸集
岂不彬彬第沿波流而忘彼岸遂至子母多溷则渐靡
使然也我高皇帝稽古考文正韵一篇足订千古内制
卷二百七十 第 8b 页 WYG0835-0699d.png
丝纶学士经生属辞摛藻率繇斯轨同文之化猗与盛
矣西蜀杨太史用修氏以博雅名海内□剔古文至有
偏旁未讲之叹竟力诎末年论者惜焉钱塘田子萟先
生因而成之子萟业富三馀学穷二酉故于字书独究
精微斯集之汇要在指摘偏旁发明字母破诸家之拘
挛直从所生汇析焉俾后之览者犹之乎按谱牒以穷
夫世系之自大宗小宗犁然较著其羽翼文教之功岂
浅鲜哉余先司理子萟尊公门下士也余又忝与子萟
矣西蜀杨太史用修氏以博雅名海内□剔古文至有
偏旁未讲之叹竟力诎末年论者惜焉钱塘田子萟先
生因而成之子萟业富三馀学穷二酉故于字书独究
精微斯集之汇要在指摘偏旁发明字母破诸家之拘
挛直从所生汇析焉俾后之览者犹之乎按谱牒以穷
夫世系之自大宗小宗犁然较著其羽翼文教之功岂
浅鲜哉余先司理子萟尊公门下士也余又忝与子萟
卷二百七十 第 9a 页 WYG0835-0700a.png
同官新安顾区区好古颇相臭味尝语余以字学之敝
寖失初意窃有同嘅焉乃今三复兹集盖爽然适矣夫
师旷审音离朱辨色余于子萟之字学亦云万历壬午
夏六月十有五日莆田黄衮撰
书契兴而文字繁大小篆不同实肇六书之法秦汉变
古其意犹存迨唐开元张说辈省减篆文专为楷法虽
体尚遒媚文从易简而于象形指事之制失矣是故
广韵则以平上去入为律玉篇则以金木水火为编学
寖失初意窃有同嘅焉乃今三复兹集盖爽然适矣夫
师旷审音离朱辨色余于子萟之字学亦云万历壬午
夏六月十有五日莆田黄衮撰
书契兴而文字繁大小篆不同实肇六书之法秦汉变
古其意犹存迨唐开元张说辈省减篆文专为楷法虽
体尚遒媚文从易简而于象形指事之制失矣是故
广韵则以平上去入为律玉篇则以金木水火为编学
卷二百七十 第 9b 页 WYG0835-0700b.png
者欲求某字象某形某字从某生则伥伥乎昧之矣不
佞每窃思之而未得所宗辛巳来歙田先生间尝辨说
字体推求同异务与古篆六书为合而深辟诸家之失
遂出大明同文集以示每字则先楷使知字之名也次
篆使知字之形也次隶次草使知字之变也楷之下四
声备焉篆之下大小殊焉而又以一字为母偏旁近似
者为子各从其类溯河而有原寻枝而有本千岐万状
举目而睹识之诚易易也因请梓以广其传先生难之
佞每窃思之而未得所宗辛巳来歙田先生间尝辨说
字体推求同异务与古篆六书为合而深辟诸家之失
遂出大明同文集以示每字则先楷使知字之名也次
篆使知字之形也次隶次草使知字之变也楷之下四
声备焉篆之下大小殊焉而又以一字为母偏旁近似
者为子各从其类溯河而有原寻枝而有本千岐万状
举目而睹识之诚易易也因请梓以广其传先生难之
卷二百七十 第 10a 页 WYG0835-0700c.png
会婺源汪子奋然任之而书克成殆天假尔也嗟夫汉
隶晋草祇为书法之工海篇字说卒贻覆瓿之诮是集
也四体兼该古今备悉则先生博矣形声二画蒐索详
明则先生精矣编劘五年而成帙模搦百五十日而成
梓髯鬓苍然眸子瞀瞀则先生勤且劳矣读者玩而得
焉其知先生之博之精之劳且勤也与黄冈刘贤撰
大明同文集赞
维是点画文字之宗字之不正文将焉从猗欤田先学
隶晋草祇为书法之工海篇字说卒贻覆瓿之诮是集
也四体兼该古今备悉则先生博矣形声二画蒐索详
明则先生精矣编劘五年而成帙模搦百五十日而成
梓髯鬓苍然眸子瞀瞀则先生勤且劳矣读者玩而得
焉其知先生之博之精之劳且勤也与黄冈刘贤撰
大明同文集赞
维是点画文字之宗字之不正文将焉从猗欤田先学
卷二百七十 第 10b 页 WYG0835-0700d.png
得会通博极牛毛独观鸿濛籀斯得失许顾异同析类
穷源振落发蒙一统同文万世肤功休宁卲正魁
田艺衡大明同文集举要章则
自引
自汉叔重开先字书之学多矣惜乎偏旁之学未讲也
盖训诂之不明繇于字学之无本反切之罔会繇于形
声之未从如东之为字起于木而成于日日疑于曰而
东疑柬凡涷栋炼埬鍊字皆从东而生文固非由于水
穷源振落发蒙一统同文万世肤功休宁卲正魁
田艺衡大明同文集举要章则
自引
自汉叔重开先字书之学多矣惜乎偏旁之学未讲也
盖训诂之不明繇于字学之无本反切之罔会繇于形
声之未从如东之为字起于木而成于日日疑于曰而
东疑柬凡涷栋炼埬鍊字皆从东而生文固非由于水
卷二百七十 第 11a 页 WYG0835-0701a.png
木火土金也皆由东而得音亦非由于水木火土金也
今诸书皆弃其母而反从其子又析其类而复分其韵
则贲数与啜之十音敦与哆之十一音摽之十二音卷
之十四音咥与苴之十五音皆将散漫而无所统属矣
学者彼此互见平仄莫谐目眩心疑曾不可以成句况
能穷其奥旨也哉且点画之形易淆疑似之义罔辨自
古而变今自篆而变隶自隶变楷自楷变草愈流愈忽
其敝已极辟诸生人之初由开辟来得姓氏后秦越各
今诸书皆弃其母而反从其子又析其类而复分其韵
则贲数与啜之十音敦与哆之十一音摽之十二音卷
之十四音咥与苴之十五音皆将散漫而无所统属矣
学者彼此互见平仄莫谐目眩心疑曾不可以成句况
能穷其奥旨也哉且点画之形易淆疑似之义罔辨自
古而变今自篆而变隶自隶变楷自楷变草愈流愈忽
其敝已极辟诸生人之初由开辟来得姓氏后秦越各
卷二百七十 第 11b 页 WYG0835-0701b.png
窜音问莫通谱牒不传而统绪日紊宗祖既远而影响
难追如此而漫云某世家某钜族吾见其索然无情涣
然罔合矣读书无本之学何以异于此哉因稽说文玉
篇书统正讹诸家辑为此编首之以楷欲其易晓也次
之以小篆欲知其原也既正其讹复辩其俗略总其韵
删订其注悉类而附之然后證以古文博以钟鼎并隶
与草而略载焉使龙文龟画重见目前商鼎周彝并陈
几上岂不为学书者一大快事也哉古者始于子而终
难追如此而漫云某世家某钜族吾见其索然无情涣
然罔合矣读书无本之学何以异于此哉因稽说文玉
篇书统正讹诸家辑为此编首之以楷欲其易晓也次
之以小篆欲知其原也既正其讹复辩其俗略总其韵
删订其注悉类而附之然后證以古文博以钟鼎并隶
与草而略载焉使龙文龟画重见目前商鼎周彝并陈
几上岂不为学书者一大快事也哉古者始于子而终
卷二百七十 第 12a 页 WYG0835-0701c.png
于亥今则始于一而终于万盖一以贯万所谓得其一
而万事毕者也庶几可备一家之言以资儿童之训云
尔乌敢窃附于作者之林乎
大明同文集释
艺衡旅食新安清署多暇祇以文字自娱三易寒暑方
成是编凡六易稿矣力绵不克就梓乃今得汪子四如
披卷一览犁然当心遂为校正付之剞劂实始于万历
辛巳季冬之朔也因名之曰大明同文集云夫谓之大
而万事毕者也庶几可备一家之言以资儿童之训云
尔乌敢窃附于作者之林乎
大明同文集释
艺衡旅食新安清署多暇祇以文字自娱三易寒暑方
成是编凡六易稿矣力绵不克就梓乃今得汪子四如
披卷一览犁然当心遂为校正付之剞劂实始于万历
辛巳季冬之朔也因名之曰大明同文集云夫谓之大
卷二百七十 第 12b 页 WYG0835-0701d.png
明云者一以纪圣世文教之盛一以昭古今字学之成
也谓之同文云者经传子史同一书也则同一文也其
有不同焉者流俗之稍异其习耳篆隶真草同一文也
则同一解也其有不同焉者繁简结搆之少异其制耳
平上去入同一文也则同一母也其有不同焉者南北
风气清浊重轻之稍异其音耳形虽不同而义实同声
虽不同而书实同稽之保氏肄之小学达于里巷考于
朝廷岂特车同轨行同伦而已哉殆见贯古今合华夷
也谓之同文云者经传子史同一书也则同一文也其
有不同焉者流俗之稍异其习耳篆隶真草同一文也
则同一解也其有不同焉者繁简结搆之少异其制耳
平上去入同一文也则同一母也其有不同焉者南北
风气清浊重轻之稍异其音耳形虽不同而义实同声
虽不同而书实同稽之保氏肄之小学达于里巷考于
朝廷岂特车同轨行同伦而已哉殆见贯古今合华夷
卷二百七十 第 13a 页 WYG0835-0702a.png
而书亦莫不同其文矣四如以能书通籍南宫文雅兼
长望悬翰苑即所著四家千文亦泽豹之一斑也观者
当自得之诚闳博君子哉
六书考略
学士好事第称上古上古自治固无事于治也结绳之
政虽圣人犹思焉夫木而绳之即文之萌也绳而结之
即书之蘖也尚得谓之无事也哉于戏邈乎玄哉不可
以形声论也包牺氏创画奇偶以象阴阳而造化之秘
长望悬翰苑即所著四家千文亦泽豹之一斑也观者
当自得之诚闳博君子哉
六书考略
学士好事第称上古上古自治固无事于治也结绳之
政虽圣人犹思焉夫木而绳之即文之萌也绳而结之
即书之蘖也尚得谓之无事也哉于戏邈乎玄哉不可
以形声论也包牺氏创画奇偶以象阴阳而造化之秘
卷二百七十 第 13b 页 WYG0835-0702b.png
启矣乃命飞龙氏昉为龙书而盈天地间又何者而非
可书者乎神农变而为穗书颛顼变而为科斗自仓颉
史籀而下龟螺蓬薤已十数种天王息踪列国异籍嬴
秦焚毁八体遂分曰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
书隶书炎刘表章草书间作王莽乱政又变六书曰古
文奇字篆佐缪鸟虫古法寖亡不可殚纪矣汉命贾逵
修理旧文而许慎从受古学作说文解字始有成书焉
都尉祇有字音祭酒元无反切始子终亥者其形也始
可书者乎神农变而为穗书颛顼变而为科斗自仓颉
史籀而下龟螺蓬薤已十数种天王息踪列国异籍嬴
秦焚毁八体遂分曰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
书隶书炎刘表章草书间作王莽乱政又变六书曰古
文奇字篆佐缪鸟虫古法寖亡不可殚纪矣汉命贾逵
修理旧文而许慎从受古学作说文解字始有成书焉
都尉祇有字音祭酒元无反切始子终亥者其形也始
卷二百七十 第 14a 页 WYG0835-0702c.png
东终北者其声也嗣后传宗渐加附益而徐铉始以孙
愐唐韵音切为定殊不知音切虽便于检阅而字之本
乎偏旁有形无声者不复可知之矣书曰予欲观古人
之象有味哉斯言乎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也此同
文集之所由作也
六书辨正
杨用修有云六书当分六体周官之名曰象形指事会
意谐声假借转注旧矣班固则曰象形象事象意象声
愐唐韵音切为定殊不知音切虽便于检阅而字之本
乎偏旁有形无声者不复可知之矣书曰予欲观古人
之象有味哉斯言乎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也此同
文集之所由作也
六书辨正
杨用修有云六书当分六体周官之名曰象形指事会
意谐声假借转注旧矣班固则曰象形象事象意象声
卷二百七十 第 14b 页 WYG0835-0702d.png
假借转注予独舍经而有取于孟坚焉非好异也以其
因名而可以得其义也固意若谓六书四者有象故以
象名假借转注则隐于四象之中而非别有字也大抵
六书以十为分象形居其一象事居其二象意居其三
象声居其四假借则借此四者也转注则注此四者也
四象以为经假借转注以为纬四象之书有限假借转
注无穷也周伯𤦺曰象形指事文也会意谐声字也转
注假借文字之变也夫既知转注为文字之变是矣而
因名而可以得其义也固意若谓六书四者有象故以
象名假借转注则隐于四象之中而非别有字也大抵
六书以十为分象形居其一象事居其二象意居其三
象声居其四假借则借此四者也转注则注此四者也
四象以为经假借转注以为纬四象之书有限假借转
注无穷也周伯𤦺曰象形指事文也会意谐声字也转
注假借文字之变也夫既知转注为文字之变是矣而
卷二百七十 第 15a 页 WYG0835-0703a.png
云转注者侧山为𨸏亦是象形倒之为匝亦是会意岂
所以解转注哉可谓深明六书之旨者矣
二书形声汇编解
是书之初也将名之曰二书形声会编二书者何伏羲
制字之初惟奇偶两画而已其三画以下皆一二重卦
之文大易生生之妙也形声者何天地之间仰观俯察
近取远求惟形可睹惟声可闻于是广为六书以肖之
其指事会意皆象形之所生也转注假借皆谐声之所
所以解转注哉可谓深明六书之旨者矣
二书形声汇编解
是书之初也将名之曰二书形声会编二书者何伏羲
制字之初惟奇偶两画而已其三画以下皆一二重卦
之文大易生生之妙也形声者何天地之间仰观俯察
近取远求惟形可睹惟声可闻于是广为六书以肖之
其指事会意皆象形之所生也转注假借皆谐声之所
卷二百七十 第 15b 页 WYG0835-0703b.png
生也故形立而事意自谐声叶而注假自寓矣汇编者
何但取其体貌之相类又求其音韵之相从则检阅者
既便仄切者易明如此而诸家可以会萃矣文之所由
同者其在兹乎
音韵考略
九经互考云古无四声只有九韵而已汉以前未有反
切之学郑康成亦止称呼如某字王辅嗣注易始言音
某者二遁卦音臧否井卦音举止之止杜预注左传亦
何但取其体貌之相类又求其音韵之相从则检阅者
既便仄切者易明如此而诸家可以会萃矣文之所由
同者其在兹乎
音韵考略
九经互考云古无四声只有九韵而已汉以前未有反
切之学郑康成亦止称呼如某字王辅嗣注易始言音
某者二遁卦音臧否井卦音举止之止杜预注左传亦
卷二百七十 第 16a 页 WYG0835-0703c.png
止二音泥音如宁殷音近烟善乎康成有云其始书之
也仓卒无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
受之者非一邦之人其乡同言异字同音异于兹遂生
轻重讹谬矣自元魏胡僧神珙入中国方有四声反切
于是后魏孙叔然著尔雅音梁沈休文乃分四声韵至
今称诗者宗之而李巽岩作五音谱以叔重部叙为准
虞仲房又改用徐楚金韵也呜呼文日多而紊声日杂
而淆孰能反其初以复彬彬之盛乎
也仓卒无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
受之者非一邦之人其乡同言异字同音异于兹遂生
轻重讹谬矣自元魏胡僧神珙入中国方有四声反切
于是后魏孙叔然著尔雅音梁沈休文乃分四声韵至
今称诗者宗之而李巽岩作五音谱以叔重部叙为准
虞仲房又改用徐楚金韵也呜呼文日多而紊声日杂
而淆孰能反其初以复彬彬之盛乎
卷二百七十 第 16b 页 WYG0835-0703d.png
徐蒇云音韵之至本诸字之谐声有不可易者如霾以
狸得声浼以免得声贿痏洧鲔皆以有得声波坡颇跛
皆以皮得声又如服之为房六切其见于诗者凡十有
六皆当为蒲北切而无与房六叶者友之为云九切见
于诗者十有一皆当作羽轨切无与云九叶者以是类
推之虽母以他书为證可也
古诗多出于列国闾阎妇人女子之所风颂其所传者
文字而已其声音固不可得而尽传也陆德明以为古
狸得声浼以免得声贿痏洧鲔皆以有得声波坡颇跛
皆以皮得声又如服之为房六切其见于诗者凡十有
六皆当为蒲北切而无与房六叶者友之为云九切见
于诗者十有一皆当作羽轨切无与云九叶者以是类
推之虽母以他书为證可也
古诗多出于列国闾阎妇人女子之所风颂其所传者
文字而已其声音固不可得而尽传也陆德明以为古
卷二百七十 第 17a 页 WYG0835-0704a.png
人韵缓不烦改字真名言哉今之读古书古韵者但当
随其声之叶而读之不必尽改其字也
周礼注云一字数义展转注释而后可通后人不得其
说遂以反此作彼为转注许慎曰考老是也赵古则曰
转注者展转其声而注释为他字之用者也自慎以来
同意相受考老为转注郑玄以之而解经夹漈以之而
成略遂失其本旨又若耆耇孝耋六字皆从老省
为义以旨句勿占子至为声今夹漈以之入转注之篇
随其声之叶而读之不必尽改其字也
周礼注云一字数义展转注释而后可通后人不得其
说遂以反此作彼为转注许慎曰考老是也赵古则曰
转注者展转其声而注释为他字之用者也自慎以来
同意相受考老为转注郑玄以之而解经夹漈以之而
成略遂失其本旨又若耆耇孝耋六字皆从老省
为义以旨句勿占子至为声今夹漈以之入转注之篇
卷二百七十 第 17b 页 WYG0835-0704b.png
可乎哉又若以日月成易而转为明以目少作眇而转
为省此又不达其旨之尤者也至于毛晃云老字下从
匕音化考字下从丂音巧各自成文非反考为老也王
柏正始之音亦以考老之训为非萧楚谓一字转其声
而读是为转注程端礼谓假借借声转注转声皆合周
礼注展转注释之说足可以正考老之谬也
司马君实切韵指掌图以三十六字母三百八十四声
别为二十图极五音六律之变分四声八转之异递周
为省此又不达其旨之尤者也至于毛晃云老字下从
匕音化考字下从丂音巧各自成文非反考为老也王
柏正始之音亦以考老之训为非萧楚谓一字转其声
而读是为转注程端礼谓假借借声转注转声皆合周
礼注展转注释之说足可以正考老之谬也
司马君实切韵指掌图以三十六字母三百八十四声
别为二十图极五音六律之变分四声八转之异递周
卷二百七十 第 18a 页 WYG0835-0704c.png
则名音和旁求则名类隔同归一母则为双声同出一
声则为叠韵同韵而分两切者谓之冯切同音而分两
韵者谓之冯韵韵无字则点窠以足之谓之寄声韵阙
则引邻以寓之谓之寄韵人皆以为详且备矣而吴幼
清则曰三十六字母俗本传讹而莫或正之也群当易
以芹非当易以威知彻床娘四字宜废圭缺群危四字
宜增至于乐安陈晋翁又有指掌图为之节要卷首有
切韵须知于照穿床娘下注曰已见某字母下于经坚
声则为叠韵同韵而分两切者谓之冯切同音而分两
韵者谓之冯韵韵无字则点窠以足之谓之寄声韵阙
则引邻以寓之谓之寄韵人皆以为详且备矣而吴幼
清则曰三十六字母俗本传讹而莫或正之也群当易
以芹非当易以威知彻床娘四字宜废圭缺群危四字
宜增至于乐安陈晋翁又有指掌图为之节要卷首有
切韵须知于照穿床娘下注曰已见某字母下于经坚
卷二百七十 第 18b 页 WYG0835-0704d.png
轻牵擎虔外出扃涓倾圜琼拳则宜废宜增者益可见
矣
楷书所起
昔人有言字如牛毛不识一腿又曰所不识者惟八骏
图中数字而已皆为古文说也即石经楚词史汉所载
尚间存之楷书虽始于汉而实犹有古意颜之推曰世
之学者读五经是徐邈而非许慎赋颂信褚诠而忽吕
忱史记专皮邹而废篆籀汉书悦应苏而略苍雅不知
矣
楷书所起
昔人有言字如牛毛不识一腿又曰所不识者惟八骏
图中数字而已皆为古文说也即石经楚词史汉所载
尚间存之楷书虽始于汉而实犹有古意颜之推曰世
之学者读五经是徐邈而非许慎赋颂信褚诠而忽吕
忱史记专皮邹而废篆籀汉书悦应苏而略苍雅不知
卷二百七十 第 19a 页 WYG0835-0705a.png
书音其支叶小学其宗系也自唐天宝三年诏集贤学
士卫包改六经古文更作楷书以便习读而俗体始杂
之安知其无错简遗字也祸留万世玄宗之罪可胜数
乎其乱伦丧国宜矣
形声辨异
说者曰字皆左形而右声或曰右形而左声要皆不可
以执一论也左形右声若骅骝騄駬之类也右形左声
若鹡鸰鸂鶒之类也下形而上声者膏肓聋瞽是也上
士卫包改六经古文更作楷书以便习读而俗体始杂
之安知其无错简遗字也祸留万世玄宗之罪可胜数
乎其乱伦丧国宜矣
形声辨异
说者曰字皆左形而右声或曰右形而左声要皆不可
以执一论也左形右声若骅骝騄駬之类也右形左声
若鹡鸰鸂鶒之类也下形而上声者膏肓聋瞽是也上
卷二百七十 第 19b 页 WYG0835-0705b.png
形而下声者蘼芜筱簜是也亦有左右皆声者若必之
八弋之日乙之委嵬躅之足蜀之类是也古之人
象意制文曷尝有定形哉
形声始终解
宇宙间有理而后有数一奇数也万盈数也始于一而
终于万所以纪二气之运而贯天下之事者也有形而
后有声一为平声而万为入声始于东而终于北所以
备四方之音也一为入声而万为去声则始于北而终
八弋之日乙之委嵬躅之足蜀之类是也古之人
象意制文曷尝有定形哉
形声始终解
宇宙间有理而后有数一奇数也万盈数也始于一而
终于万所以纪二气之运而贯天下之事者也有形而
后有声一为平声而万为入声始于东而终于北所以
备四方之音也一为入声而万为去声则始于北而终
卷二百七十 第 20a 页 WYG0835-0705c.png
于西所以合五行之用也与许氏大同而小异焉要不
悖于先天两画之旨而已岂用修所谓好异者哉
字学之原
古者变结绳而书契所谓龙书穗书鸾书科斗龟螺钟
鼎薤叶等书皆绝无闻惟轩辕之史仓颉周宣之太史
籀二篆而已仓之鸟篆羲农龙穗之变也籀之大篆颛
顼科斗之变也至秦李斯始变颉籀二篆省文而为玉
箸亦曰小篆他如署书藁书楷书蓬书及悬针垂露飞
悖于先天两画之旨而已岂用修所谓好异者哉
字学之原
古者变结绳而书契所谓龙书穗书鸾书科斗龟螺钟
鼎薤叶等书皆绝无闻惟轩辕之史仓颉周宣之太史
籀二篆而已仓之鸟篆羲农龙穗之变也籀之大篆颛
顼科斗之变也至秦李斯始变颉籀二篆省文而为玉
箸亦曰小篆他如署书藁书楷书蓬书及悬针垂露飞
卷二百七十 第 20b 页 WYG0835-0705d.png
白偃波等数十种皆出于六文八体因事而生变者也
汉许慎以贾逵之学集古籀斯雄之迹为说文解字十
四篇五百四十部九千三百五十三文重一千一百一
十三学者始见全书或谓即汉史所云仓颉篇也唐李
阳冰附新义以广其旨徐铉增翻切以明其意弟锴撰
通释以衍其义虽或辩其舛戾而犹淆以俗体阳冰自
谓斯翁之后直至小生徐铉以其言为不诬盖籀者颉
之变斯者籀之变而冰又斯之变也舒元舆亦谓斯去
汉许慎以贾逵之学集古籀斯雄之迹为说文解字十
四篇五百四十部九千三百五十三文重一千一百一
十三学者始见全书或谓即汉史所云仓颉篇也唐李
阳冰附新义以广其旨徐铉增翻切以明其意弟锴撰
通释以衍其义虽或辩其舛戾而犹淆以俗体阳冰自
谓斯翁之后直至小生徐铉以其言为不诬盖籀者颉
之变斯者籀之变而冰又斯之变也舒元舆亦谓斯去
卷二百七十 第 21a 页 WYG0835-0706a.png
千年冰生唐时冰后无人篆止于斯继是作者张有次
复古编郑樵作六书略戴侗述六书故莫不原于许氏
然张失之拘郑过于奇戴病于杂郑樵言叔重之书详
于象形谐声而昧于会意假借此正樵之不知许氏之
妙者也此余形声二编之所由作也
玉篇字原之异
文字之初本甚简易只此五百四十字已不胜其重复
矣至梁大同九年吴顾野王撰为玉篇唐上元元年富
复古编郑樵作六书略戴侗述六书故莫不原于许氏
然张失之拘郑过于奇戴病于杂郑樵言叔重之书详
于象形谐声而昧于会意假借此正樵之不知许氏之
妙者也此余形声二编之所由作也
玉篇字原之异
文字之初本甚简易只此五百四十字已不胜其重复
矣至梁大同九年吴顾野王撰为玉篇唐上元元年富
卷二百七十 第 21b 页 WYG0835-0706b.png
春孙彊增加字三十卷凡五百四十二部新旧总二十
万九千七百七十言大元至正十一年鄱阳周伯𤦺以
许氏五百四十字定其次叙复者删之缺者补之点画
音训之讹者正之字系于文犹子之随母分为十二章
以应十二月之象疏六书于下名之曰字原然亦互有
得失也
诸家子母考
说文凡五百四十部原缺者二部 爿字入片字内
万九千七百七十言大元至正十一年鄱阳周伯𤦺以
许氏五百四十字定其次叙复者删之缺者补之点画
音训之讹者正之字系于文犹子之随母分为十二章
以应十二月之象疏六书于下名之曰字原然亦互有
得失也
诸家子母考
说文凡五百四十部原缺者二部 爿字入片字内
卷二百七十 第 22a 页 WYG0835-0706c.png
母字入女字内
玉篇较说文多者二部 云字 处字 又多者八部
父说文在又字内 喿说文在品字内 兆说文
在卜字内 磬说文在石字内 索说文在木字内
弋说文在丿字内 单说文在吅字内 文说文
在十字内 又不同者三部 书说文作画字 酉
说文作酒字(与酉各自一部) 床说文无见木字内
字原较说文多者一十七部 廿说文十字内(玉篇同)
玉篇较说文多者二部 云字 处字 又多者八部
父说文在又字内 喿说文在品字内 兆说文
在卜字内 磬说文在石字内 索说文在木字内
弋说文在丿字内 单说文在吅字内 文说文
在十字内 又不同者三部 书说文作画字 酉
说文作酒字(与酉各自一部) 床说文无见木字内
字原较说文多者一十七部 廿说文十字内(玉篇同)
卷二百七十 第 22b 页 WYG0835-0706d.png
酉说文酉字内 㠯说文已字内 亍说文彳字内
(玉篇同) 㐄说文久字内 卉说文草字内(玉篇同) □
说文节字内 □说文□字内 说文木字内
□说文𠔼字内 也说文乙字内 羍说文芈字内
□说文丿字内(玉篇同) 乂说文丿字内 母说文
女字内 尤说文乙字内 爿说文床字内 又不
同者四部 百说文作皕(玉篇同) 其说文作箕 厃
说文作危 云说文作云
(玉篇同) 㐄说文久字内 卉说文草字内(玉篇同) □
说文节字内 □说文□字内 说文木字内
□说文𠔼字内 也说文乙字内 羍说文芈字内
□说文丿字内(玉篇同) 乂说文丿字内 母说文
女字内 尤说文乙字内 爿说文床字内 又不
同者四部 百说文作皕(玉篇同) 其说文作箕 厃
说文作危 云说文作云
卷二百七十 第 23a 页 WYG0835-0707a.png
字原较玉篇多者一十三部 眉玉篇目字内 廿玉
篇十字内(说文同) 后玉篇口字内 哭玉篇吅字内
饮玉篇欠字内 教玉篇攴字内 延玉篇反字
内 亍玉篇彳字内(说文同) 卉玉篇草字内 玉
篇行字内 弦玉篇弓字内 □玉篇丿字内 毌
玉篇作冠在冂字内
字原较说文玉篇无者一十七部 飞字 几字
字 凶字 𠧪字 矛字 䇂字 壴字 鼓字
篇十字内(说文同) 后玉篇口字内 哭玉篇吅字内
饮玉篇欠字内 教玉篇攴字内 延玉篇反字
内 亍玉篇彳字内(说文同) 卉玉篇草字内 玉
篇行字内 弦玉篇弓字内 □玉篇丿字内 毌
玉篇作冠在冂字内
字原较说文玉篇无者一十七部 飞字 几字
字 凶字 𠧪字 矛字 䇂字 壴字 鼓字
卷二百七十 第 23b 页 WYG0835-0707b.png
臼字 有字 弓字 蓐字 㓞字 酋字 □字
大字
字学举要
古字甚少可以通用如曰某与某通曰某与某同者是
也史兴文胜孳乳日多玉篇广韵而下莫可纪极矣加
之中州篇海诸书杂以外典奇文原委混淆益不可溯
今但收其经见而恒习者于其怪异者则阙之篆先乎
许隶昉乎汉草法乎晋各详其母而于其子则略之盖
大字
字学举要
古字甚少可以通用如曰某与某通曰某与某同者是
也史兴文胜孳乳日多玉篇广韵而下莫可纪极矣加
之中州篇海诸书杂以外典奇文原委混淆益不可溯
今但收其经见而恒习者于其怪异者则阙之篆先乎
许隶昉乎汉草法乎晋各详其母而于其子则略之盖
卷二百七十 第 24a 页 WYG0835-0707c.png
举一隅则三隅自可反也神而悟之存乎其人焉从古
从字每字母下曰从某从某者此也
朱光家字学指南序
窃谓书之流而为楷犹诗之流而为律与夫诗盛于律
亦亡于律书便于楷亦失于楷何者流丽直致不如诘
曲弇郁之中五音也圆匀遒媚不如篆籀科斗之合六
书也虽然自仓颉以降体凡五变业已寖失古意乃欲
以铁画银钩还之虫书鸟迹是苏子所谓食之以太牢
从字每字母下曰从某从某者此也
朱光家字学指南序
窃谓书之流而为楷犹诗之流而为律与夫诗盛于律
亦亡于律书便于楷亦失于楷何者流丽直致不如诘
曲弇郁之中五音也圆匀遒媚不如篆籀科斗之合六
书也虽然自仓颉以降体凡五变业已寖失古意乃欲
以铁画银钩还之虫书鸟迹是苏子所谓食之以太牢
卷二百七十 第 24b 页 WYG0835-0707d.png
而使之复茹其菽也得乎嗟嗟晚世学士总角就傅寻
行数墨人人能矣顾其点画音声迄皓首而不尽通者
比比也余友海上槐里朱先生少负材谞弗究于用晚
岁掩关谢事独留心书法汇成一编名曰字学指南不
佞得而卒业焉凡苍雅林统之绪钟鼎鼓碣之遗声韵
注叶之秘梵书仙笈之奇博采精研可谓良工苦心此
集一出将使考古者免鲁鱼亥豕之疑掞藻者按疾徐
清浊之节无论嘉惠后学而于国家同文之治不亦有
行数墨人人能矣顾其点画音声迄皓首而不尽通者
比比也余友海上槐里朱先生少负材谞弗究于用晚
岁掩关谢事独留心书法汇成一编名曰字学指南不
佞得而卒业焉凡苍雅林统之绪钟鼎鼓碣之遗声韵
注叶之秘梵书仙笈之奇博采精研可谓良工苦心此
集一出将使考古者免鲁鱼亥豕之疑掞藻者按疾徐
清浊之节无论嘉惠后学而于国家同文之治不亦有
卷二百七十 第 25a 页 WYG0835-0708a.png
禆乎哉间乞不佞序言夫世有子云乃称识字士匪侯
葩安许问奇自揣何人敢赞一辞闻之弇州山人曰余
腕中有鬼故不任书目中有珠故不敢不任识书不佞
两愧之聊论先生著述之意令习书者从此发轫云赐
进士嘉议大夫山东按察司按察使前云云通家眷弟
张仲谦撰
古圣王以六艺教万民而书居其一自经生学士以及
胥史道梵靡弗遵而用之惟施用渐广注释浩繁点画
葩安许问奇自揣何人敢赞一辞闻之弇州山人曰余
腕中有鬼故不任书目中有珠故不敢不任识书不佞
两愧之聊论先生著述之意令习书者从此发轫云赐
进士嘉议大夫山东按察司按察使前云云通家眷弟
张仲谦撰
古圣王以六艺教万民而书居其一自经生学士以及
胥史道梵靡弗遵而用之惟施用渐广注释浩繁点画
卷二百七十 第 25b 页 WYG0835-0708b.png
偏旁声韵之舛错何所不有遂令村师俗究转相沿袭
踵陋仍讹渐失先贤制字之初意则何说也总之六书
之旨废缺弗讲而人情简便之趋耳夫自龙鸾鸟薤之
书变而篆隶兴焉简矣篆隶变而八分八分简之简者
也八分又变而为楷为行为草各树一家古道之存能
与有几惜哉方今朝著野外一切崇尚楷正而文人骚
客间用古文判案移牒多用今文若阛阓券契又误用
俗文要皆厌繁复而乐简便故浸淫至此极也余友槐
踵陋仍讹渐失先贤制字之初意则何说也总之六书
之旨废缺弗讲而人情简便之趋耳夫自龙鸾鸟薤之
书变而篆隶兴焉简矣篆隶变而八分八分简之简者
也八分又变而为楷为行为草各树一家古道之存能
与有几惜哉方今朝著野外一切崇尚楷正而文人骚
客间用古文判案移牒多用今文若阛阓券契又误用
俗文要皆厌繁复而乐简便故浸淫至此极也余友槐
卷二百七十 第 26a 页 WYG0835-0708c.png
里朱先生少间博士业与余坎壈词场者二十馀年余
倖博一第而先生竟以儒官屏迹私门穷研典籍一意
著述尤究心于六书之学凡埤仓广雅古今字诂字统
字林韵海韵集韵略及西僧反切诸书靡不冥搜广引
据古證今刋讹削谬类成一家言名曰字学指南珍藏
室笥余明农暇日购而读之则首之以审音辨体次之
以正误释艰而复分系之二十二韵以便检阅大都体
裁以说文为正而反切以梵学为宗数百年傅会损益
倖博一第而先生竟以儒官屏迹私门穷研典籍一意
著述尤究心于六书之学凡埤仓广雅古今字诂字统
字林韵海韵集韵略及西僧反切诸书靡不冥搜广引
据古證今刋讹削谬类成一家言名曰字学指南珍藏
室笥余明农暇日购而读之则首之以审音辨体次之
以正误释艰而复分系之二十二韵以便检阅大都体
裁以说文为正而反切以梵学为宗数百年傅会损益
卷二百七十 第 26b 页 WYG0835-0708d.png
与喉吻转换之失悉举而是正之真千古快事也设有
探奇好古之士取而付之梓氏行之当世岂惟海内群
蒙藉以开关启钥即仓沮史李诸君子亦赖先生为忠
臣矣昔之评书者有言华人从见入故长于字而韵则
疏梵人从闻入故精于韵而字则略若先生者见闻并
进字韵两绝讵不称华梵一大杰哉万历辛丑冬十月
朔赐进士朝列大夫陜西布政司右参议云云邑人王
圻撰
探奇好古之士取而付之梓氏行之当世岂惟海内群
蒙藉以开关启钥即仓沮史李诸君子亦赖先生为忠
臣矣昔之评书者有言华人从见入故长于字而韵则
疏梵人从闻入故精于韵而字则略若先生者见闻并
进字韵两绝讵不称华梵一大杰哉万历辛丑冬十月
朔赐进士朝列大夫陜西布政司右参议云云邑人王
圻撰
卷二百七十 第 27a 页 WYG0835-0709a.png
朱光家字学指南例论
字之用有三形体可象谓之文文则豪釐必辨也启口
有声有字谓之音音则称呼必欲正也文所该括
一字一理谓之义则旨归必欲明也不得于文即不得
于音不得于音即不得于义而发言下笔皆罔矣故是
编先于辨体正音
古人谓读书必先识字第揭书考索往往翻阅反覆而
得一字旋已就眩矣故是编先将易晓之字标出为纲
字之用有三形体可象谓之文文则豪釐必辨也启口
有声有字谓之音音则称呼必欲正也文所该括
一字一理谓之义则旨归必欲明也不得于文即不得
于音不得于音即不得于义而发言下笔皆罔矣故是
编先于辨体正音
古人谓读书必先识字第揭书考索往往翻阅反覆而
得一字旋已就眩矣故是编先将易晓之字标出为纲
卷二百七十 第 27b 页 WYG0835-0709b.png
即列同声之字为目而分注其义于下依此读之自可
了然
字有文异而义同义同而体变者有一字而借用形同
而义别者既参错难辨亦混目易忘是编俱汇集于首
分解其义庶易于别识而尤便于查考也
反切音韵展转相恊谓之反(音翻)两字相摩截成音声谓
之切昔胡僧了义制三十六字母先儒谓泄造化之巧
至以圣称之诚字学入门之钤键不可不知而知切之
了然
字有文异而义同义同而体变者有一字而借用形同
而义别者既参错难辨亦混目易忘是编俱汇集于首
分解其义庶易于别识而尤便于查考也
反切音韵展转相恊谓之反(音翻)两字相摩截成音声谓
之切昔胡僧了义制三十六字母先儒谓泄造化之巧
至以圣称之诚字学入门之钤键不可不知而知切之
卷二百七十 第 28a 页 WYG0835-0709c.png
难难于用母是编首标之字本直音易晓亦注翻切即
填应用字母于旁览者依仿默切久而熟便则天机自
通无不曲畅矣
六书之法始于象形以代结绳形不足斯指事斯会意
斯谐声又不足斯假借斯转注虽虫篆变体古今异文
离此六者则为怪诞故是编于杜撰不经之字悉芟落
不载
李当泰字学订讹序
填应用字母于旁览者依仿默切久而熟便则天机自
通无不曲畅矣
六书之法始于象形以代结绳形不足斯指事斯会意
斯谐声又不足斯假借斯转注虽虫篆变体古今异文
离此六者则为怪诞故是编于杜撰不经之字悉芟落
不载
李当泰字学订讹序
卷二百七十 第 28b 页 WYG0835-0709d.png
我国家同文之化远矣即荒隅奥渫畴不禀正韵一书
也顾浅夫承学率因仍讹谬虽未必鲁鱼亥豕大乖书
体而周礼六书寖或靡敝识者憾焉于是有张少师之
问奇焦太史之字学亦无不推广高皇诞敷之旨一祛
积陋而印證之心良苦已犹或有此存而彼缺甲注而
乙虚离之则独传兼之则两见者余每欲合并二书芟
其复撷其真取衷正韵汇为一书以布都人庶于书法
大有禆益适予承乏江北校大比士士为文多不戾乎
也顾浅夫承学率因仍讹谬虽未必鲁鱼亥豕大乖书
体而周礼六书寖或靡敝识者憾焉于是有张少师之
问奇焦太史之字学亦无不推广高皇诞敷之旨一祛
积陋而印證之心良苦已犹或有此存而彼缺甲注而
乙虚离之则独传兼之则两见者余每欲合并二书芟
其复撷其真取衷正韵汇为一书以布都人庶于书法
大有禆益适予承乏江北校大比士士为文多不戾乎
卷二百七十 第 29a 页 WYG0835-0710a.png
轨乃其字有不尽游乎轨者也余不能一一户说也事
竣居泗上谋之元祉李君李君深以为然日取二书参
互考订点为雠画为校疑则旁取群书相质其间微文
奥义正音旁训无不搜其精而穷其底里凡四阅月书
成视余余得详揽焉简而尽覈而有条亶哉无馀憾乎
因署曰字学订讹以寿诸梓而公诸宇内余因元本论
之文字匪鲜小技也观乎天文则奎之象观人文则夬
之义也古者男子生六岁而教数与方名十岁入小学
竣居泗上谋之元祉李君李君深以为然日取二书参
互考订点为雠画为校疑则旁取群书相质其间微文
奥义正音旁训无不搜其精而穷其底里凡四阅月书
成视余余得详揽焉简而尽覈而有条亶哉无馀憾乎
因署曰字学订讹以寿诸梓而公诸宇内余因元本论
之文字匪鲜小技也观乎天文则奎之象观人文则夬
之义也古者男子生六岁而教数与方名十岁入小学
卷二百七十 第 29b 页 WYG0835-0710b.png
学六甲书计事则文字之谓也自黄帝迄三代其文不
改秦废古文更八体汉以来因之其治遂以不逮我高
皇锐意古初更定文字俾抱椠持铅者晓然如睹日星
而不敢肆其悖戾以干反古之辟至于今犹复有日用
而不知者则订讹一书讵可少哉用之身心即无偏无
陂之教用之国家天下即不异政不殊俗之理也于以
对扬皇庥意至深长已书约二卷字凡三千二百有奇
会杀青竟而余以漕命戒行率书数言以志岁月万历
改秦废古文更八体汉以来因之其治遂以不逮我高
皇锐意古初更定文字俾抱椠持铅者晓然如睹日星
而不敢肆其悖戾以干反古之辟至于今犹复有日用
而不知者则订讹一书讵可少哉用之身心即无偏无
陂之教用之国家天下即不异政不殊俗之理也于以
对扬皇庥意至深长已书约二卷字凡三千二百有奇
会杀青竟而余以漕命戒行率书数言以志岁月万历
卷二百七十 第 30a 页 WYG0835-0710c.png
丁未三月既望巡按直𨽻监察御史殷城黄吉士叔相
父题
书者六艺之一小学之所有事也乃议礼考文独属之
王者自天子而下若不得而与焉又何严也吾且以礼
论之夫礼不离民用之常而当错综纠纷之际一失其
宜即非所以一道德而同风俗自夫王者不作宣尼在
下议礼为多载在礼记者可考也夫亦以匡翊经制非
取古礼而更定之竟自名曰述而不作夫书亦若此矣
父题
书者六艺之一小学之所有事也乃议礼考文独属之
王者自天子而下若不得而与焉又何严也吾且以礼
论之夫礼不离民用之常而当错综纠纷之际一失其
宜即非所以一道德而同风俗自夫王者不作宣尼在
下议礼为多载在礼记者可考也夫亦以匡翊经制非
取古礼而更定之竟自名曰述而不作夫书亦若此矣
卷二百七十 第 30b 页 WYG0835-0710d.png
想王者值兴起之会当云龙风虎之期集天下之贤能
而临之以亶聪明之元后诸凡文字亦既考定之与天
下共守使天下童而习之白首而不敢易小学之教无
非推明其义俾心知之而不至讹且谬犹岁遣大行人
以叶之良以点画微芒最易迁袭声音习俗随地而移
故重为之防焉耳自王者迹熄有年延及秦焚书变为
隶存古无几迨于汉世庶称王者而未有考文之主若
印章本以取信天下而增减转折或至一方而互异他
而临之以亶聪明之元后诸凡文字亦既考定之与天
下共守使天下童而习之白首而不敢易小学之教无
非推明其义俾心知之而不至讹且谬犹岁遣大行人
以叶之良以点画微芒最易迁袭声音习俗随地而移
故重为之防焉耳自王者迹熄有年延及秦焚书变为
隶存古无几迨于汉世庶称王者而未有考文之主若
印章本以取信天下而增减转折或至一方而互异他
卷二百七十 第 31a 页 WYG0835-0711a.png
尚何言于斯之时有好古君子如贾逵氏许慎氏者出
而考求六书著明音义虽未能尽括而无遗吾犹幸有
二氏者续古书之命脉以待后人盖无非匡翊古书使
人心知而不堕于讹谬是后字学代有其人历年滋多
其书充栋可谓明且备矣而又苦繁杂非闾巷所可周
知况夫小学之教不𨽻于县官大行之职不设于令甲
而天子之位䍐遇考文之主洪惟本朝洪武正韵一书
为千古字学之一快第简帙重大不能使家藏而户习
而考求六书著明音义虽未能尽括而无遗吾犹幸有
二氏者续古书之命脉以待后人盖无非匡翊古书使
人心知而不堕于讹谬是后字学代有其人历年滋多
其书充栋可谓明且备矣而又苦繁杂非闾巷所可周
知况夫小学之教不𨽻于县官大行之职不设于令甲
而天子之位䍐遇考文之主洪惟本朝洪武正韵一书
为千古字学之一快第简帙重大不能使家藏而户习
卷二百七十 第 31b 页 WYG0835-0711b.png
之抑县官令甲之所不及无论穷乡下邑群黎百姓即
皇皇京邑经生髦士亦或承讹袭故莫为是正曾古昔
童孺之所不逮好古君子于其间尝目骇而心恻之矣
何图直指黄公加意于斯又值厹犹李公研精此学往
朽夫栖息长于窃著正字千文而李公是之尝为重刋
布诸遐迩然为千文者仅令童子诵习守其点画而已
至于辨别声音推明文义均所未及苟欲传远又虑繁
多兹公承直指之意特著订讹一书俭于二册罗诸家
皇皇京邑经生髦士亦或承讹袭故莫为是正曾古昔
童孺之所不逮好古君子于其间尝目骇而心恻之矣
何图直指黄公加意于斯又值厹犹李公研精此学往
朽夫栖息长于窃著正字千文而李公是之尝为重刋
布诸遐迩然为千文者仅令童子诵习守其点画而已
至于辨别声音推明文义均所未及苟欲传远又虑繁
多兹公承直指之意特著订讹一书俭于二册罗诸家
卷二百七十 第 32a 页 WYG0835-0711c.png
之厓略而不失之疏撷百氏之精义而不伤于烦中间
如创变如乡音如王应电转注之说皆书家之所宜闻
而罕闻者而悉载不遗可谓简而文博而约夫固可家
藏而人习之于以匡翊正韵以禆一代同文之化宁非
朽夫之所快睹也欤哉书成徵序耄荒非所辞也二公
匪今之人并古之君子就是书明其一节诸所未及当
别有传者万历丁未蕤宾吉月旧知河南新野县事上
元朽夫李登顿首书
如创变如乡音如王应电转注之说皆书家之所宜闻
而罕闻者而悉载不遗可谓简而文博而约夫固可家
藏而人习之于以匡翊正韵以禆一代同文之化宁非
朽夫之所快睹也欤哉书成徵序耄荒非所辞也二公
匪今之人并古之君子就是书明其一节诸所未及当
别有传者万历丁未蕤宾吉月旧知河南新野县事上
元朽夫李登顿首书
卷二百七十 第 32b 页 WYG0835-0711d.png
回澜字义总略序二首
盖仓颉始为文尚矣今博士家手一编而习之则孰不
曰六书六书云吴生曰能者师其意颛蒙者溺其识不
务考其象形深维其义而猥云道古此与耳食何异则
未有如顾君之精于书者字义一书变穷于毫端而辨
悉于微眇令保章氏授简而谈未以易也盖其用意斯
亦勤矣以此羽翼六经夫不亦异论标帜非好学深思
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为论次令问奇者
盖仓颉始为文尚矣今博士家手一编而习之则孰不
曰六书六书云吴生曰能者师其意颛蒙者溺其识不
务考其象形深维其义而猥云道古此与耳食何异则
未有如顾君之精于书者字义一书变穷于毫端而辨
悉于微眇令保章氏授简而谈未以易也盖其用意斯
亦勤矣以此羽翼六经夫不亦异论标帜非好学深思
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为论次令问奇者
卷二百七十 第 33a 页 WYG0835-0712a.png
折衷焉而君故博极群书渊停汇瀚所著有历朝捷录
史学论草古隽考略诸书为词林鉴赏则既有能言之
故弗具论东冶吴宗熹识
顾君回澜博雅贯百家尤娴于字学自为诸生时环而
问奇者无虚日君不任牙颊乃以间订讹辨疑总诸家
大成而欿然有挂一漏万之虞若曰此其大略云尔昔
人谓作文词宜略识字而读书难字过多古人病之兹
刻传君之庭将无烦车马逐逐乎虽然字心画也结绳
史学论草古隽考略诸书为词林鉴赏则既有能言之
故弗具论东冶吴宗熹识
顾君回澜博雅贯百家尤娴于字学自为诸生时环而
问奇者无虚日君不任牙颊乃以间订讹辨疑总诸家
大成而欿然有挂一漏万之虞若曰此其大略云尔昔
人谓作文词宜略识字而读书难字过多古人病之兹
刻传君之庭将无烦车马逐逐乎虽然字心画也结绳
卷二百七十 第 33b 页 WYG0835-0712b.png
以前何字可学字学兴而古人之心亡矧今杂流众技
炫巧竞新即声音点画大非仓颉氏故吾则人心可知
也君博极群书要之不诡于正韵今天下书同文舍正
韵何适焉由心之画求心之正人各正其心而天下平
斯君所为刻而传之意与如云订讹辨疑已矣彼柳许
孔张之徒岂真读书不识字也者庐陵王命爵元德父
书
字义总略原序
炫巧竞新即声音点画大非仓颉氏故吾则人心可知
也君博极群书要之不诡于正韵今天下书同文舍正
韵何适焉由心之画求心之正人各正其心而天下平
斯君所为刻而传之意与如云订讹辨疑已矣彼柳许
孔张之徒岂真读书不识字也者庐陵王命爵元德父
书
字义总略原序
卷二百七十 第 34a 页 WYG0835-0712c.png
余初成历朝捷录手书付刻及考字义则随族传讹不
合式者几半也愧加订正采辑日曾及有通惠河道之
役门人陈其功为我镂字义板后奉差南还僚友不欲
余携板以归乃留都水挂冠村居无所事事又不忍自
弃前功略加考索亲录付梓时年已七十馀老眊不便
笔砚不堪入大方眼而时俗差讹之弊改正者多聊为
童蒙一助云回澜顾充识
姚文燮通雅序
合式者几半也愧加订正采辑日曾及有通惠河道之
役门人陈其功为我镂字义板后奉差南还僚友不欲
余携板以归乃留都水挂冠村居无所事事又不忍自
弃前功略加考索亲录付梓时年已七十馀老眊不便
笔砚不堪入大方眼而时俗差讹之弊改正者多聊为
童蒙一助云回澜顾充识
姚文燮通雅序
卷二百七十 第 34b 页 WYG0835-0712d.png
诗有四始雅居其二周公诂诗爰作尔雅太史公考黄
帝以来之书择其言尤雅驯者著为史记雅之于文尚
已传记宣圣雅言注称恒言然则言非圣人所恒言即
谓之不经谓之俚语语之近于俚者圣人绝口不道可知
也吾尝疑上古无俚语上古之俚语皆雅言也有如殷
之盘庚诸诰谆谆训民迁都此即今之晓谕耳其文诘
曲聱牙后世博士家穷年呫哔尚未尽通其义当时闾
巷编氓何以一见而即晓然于上指也则盘庚之文句
帝以来之书择其言尤雅驯者著为史记雅之于文尚
已传记宣圣雅言注称恒言然则言非圣人所恒言即
谓之不经谓之俚语语之近于俚者圣人绝口不道可知
也吾尝疑上古无俚语上古之俚语皆雅言也有如殷
之盘庚诸诰谆谆训民迁都此即今之晓谕耳其文诘
曲聱牙后世博士家穷年呫哔尚未尽通其义当时闾
巷编氓何以一见而即晓然于上指也则盘庚之文句
卷二百七十 第 35a 页 WYG0835-0713a.png
后世以为艰奥必当时所为浅近通俗者矣司马长卿
作赋奇丽沈博读者仓卒不知其意思所在吾不知武
帝诵之何以飘飘有凌云意也大抵汉去古未远其发
言蕴藉之深字句之奥风尚以然上至人主下逮细民
皆习之以为迩谈是故一闻即悟所谓古人之俗语即
雅言是也后世风气浅薄文字随之方言里谚渐染既
久习而便之而于典谟载籍之文少所见多所怪反视
为古文奇字非训诂不通俗学日深雅道日芜可胜叹
作赋奇丽沈博读者仓卒不知其意思所在吾不知武
帝诵之何以飘飘有凌云意也大抵汉去古未远其发
言蕴藉之深字句之奥风尚以然上至人主下逮细民
皆习之以为迩谈是故一闻即悟所谓古人之俗语即
雅言是也后世风气浅薄文字随之方言里谚渐染既
久习而便之而于典谟载籍之文少所见多所怪反视
为古文奇字非训诂不通俗学日深雅道日芜可胜叹
卷二百七十 第 35b 页 WYG0835-0713b.png
哉吾乡方密之先生天资绝世读书十行俱下又好学
覃思自童迄白首手不释卷每有所得辄登诸油素闻
之西顽道人曰自先生未通籍即有通雅一书书成三
十馀年矣凡天人经制之学无所不该其大指尤在乎
辨点画审音义因而考方域之异同订古今之疑讹有
画具而音讹有音存而字谬有一字而各音不等有一
音而数义以分引据古文旁稽谣俗博而通之不离乎
雅者近是先生生平著作等身今一旦尽弃之而讲出
覃思自童迄白首手不释卷每有所得辄登诸油素闻
之西顽道人曰自先生未通籍即有通雅一书书成三
十馀年矣凡天人经制之学无所不该其大指尤在乎
辨点画审音义因而考方域之异同订古今之疑讹有
画具而音讹有音存而字谬有一字而各音不等有一
音而数义以分引据古文旁稽谣俗博而通之不离乎
雅者近是先生生平著作等身今一旦尽弃之而讲出
卷二百七十 第 36a 页 WYG0835-0713c.png
世之学岂欲复以故纸问世乎然此三十年之心力所
以嘉惠后学无穷虽先生之土苴实后学之津梁也爰
蠲资付梓用公海内读是书者傥能探赜以观其通矫
俗以归诸雅即文章风气古道复兴则先生之功当不
在禹下矣时康熙丙午夏日龙眠姚文燮题于芝山之
春草堂
方以智通雅自序二首
函雅故通古今此鼓箧之必有事也不安其艺不能乐
以嘉惠后学无穷虽先生之土苴实后学之津梁也爰
蠲资付梓用公海内读是书者傥能探赜以观其通矫
俗以归诸雅即文章风气古道复兴则先生之功当不
在禹下矣时康熙丙午夏日龙眠姚文燮题于芝山之
春草堂
方以智通雅自序二首
函雅故通古今此鼓箧之必有事也不安其艺不能乐
卷二百七十 第 36b 页 WYG0835-0713d.png
业不通古今何以恊艺相传讵曰训诂小学可弁髦乎
理其理事其事时其时开而辩名当物未有离乎声音
文字而可举以正告者也尔雅之始于释诂而统当名
物也十三经从之博而约哉自篆而楷也声而韵也义
而释也三苍五雅注疏字说金石古文日以犁然匿庸
嗜奇一袭一臆两皆不免沿加辩驳愈成纰缪学者纷
挐何所适从今以经史为概遍览所及辄为要删古今
聚讼为徵考而决之期于通达免徇拘鄙之误又免为
理其理事其事时其时开而辩名当物未有离乎声音
文字而可举以正告者也尔雅之始于释诂而统当名
物也十三经从之博而约哉自篆而楷也声而韵也义
而释也三苍五雅注疏字说金石古文日以犁然匿庸
嗜奇一袭一臆两皆不免沿加辩驳愈成纰缪学者纷
挐何所适从今以经史为概遍览所及辄为要删古今
聚讼为徵考而决之期于通达免徇拘鄙之误又免为
卷二百七十 第 37a 页 WYG0835-0714a.png
奇僻所惑不揣愚琐名曰通雅虽挂一漏万然从今以
往各出所核岁月甚长备物致用采获省力谅亦汲古
者所乐游之苑囿也辛巳夏日皖桐方以智密之题于
上江小馆
学惟古训博乃能约当其博即有约者通之博学不能
观古今之通又不能疑焉贵书簏乎古有博于文画者
博于象数者典制者笺注者词章者名物者隐怪者经
史既别各有专家小学原流忽为细故上下古今数千
往各出所核岁月甚长备物致用采获省力谅亦汲古
者所乐游之苑囿也辛巳夏日皖桐方以智密之题于
上江小馆
学惟古训博乃能约当其博即有约者通之博学不能
观古今之通又不能疑焉贵书簏乎古有博于文画者
博于象数者典制者笺注者词章者名物者隐怪者经
史既别各有专家小学原流忽为细故上下古今数千
卷二百七十 第 37b 页 WYG0835-0714b.png
年文字屡变音亦屡变学者相沿不考所称音义传讹
而已上古眇矣汉承秦焚儒以臆决至郑许辈起似为
犁然后世因以为典故闻道者自立门庭糟魄文字不
复及此其能曼词者又以其一得管见洸洋自恣逃之
虚空何便于此考究根极之士乃错错然元本不已苦
乎摭寔之病固自不一属书赡给但取渔猎训故专已
多半傅会其以博自诩者造异志怪学子横子年且不
逮岂许差肩曼倩茂先间乎反不若君道至能草木状
而已上古眇矣汉承秦焚儒以臆决至郑许辈起似为
犁然后世因以为典故闻道者自立门庭糟魄文字不
复及此其能曼词者又以其一得管见洸洋自恣逃之
虚空何便于此考究根极之士乃错错然元本不已苦
乎摭寔之病固自不一属书赡给但取渔猎训故专已
多半傅会其以博自诩者造异志怪学子横子年且不
逮岂许差肩曼倩茂先间乎反不若君道至能草木状
卷二百七十 第 38a 页 WYG0835-0714c.png
虞衡志为足佐景纯元恪有禆多识矣宋之编考夹漈
颇有所见马章次之伯厚次之金石则比辑于欧赵吕
王而原父子固彦远长睿辩考为力朱子每慕六一而
于存中泰之杂说亦无不留心也洪武初刘宋之根极
琼山荆川之编汇潜谷本清之图纂皆冒大略少有是
正子元仁宝琐琐记之陆文裕于文定时有一端京山
若有所窥矣支与流裔未委悉也李大泌阮雾灵可谓
强记李属方子谦补韵会其疏略犹之直翁无大发明
颇有所见马章次之伯厚次之金石则比辑于欧赵吕
王而原父子固彦远长睿辩考为力朱子每慕六一而
于存中泰之杂说亦无不留心也洪武初刘宋之根极
琼山荆川之编汇潜谷本清之图纂皆冒大略少有是
正子元仁宝琐琐记之陆文裕于文定时有一端京山
若有所窥矣支与流裔未委悉也李大泌阮雾灵可谓
强记李属方子谦补韵会其疏略犹之直翁无大发明
卷二百七十 第 38b 页 WYG0835-0714d.png
也新都最博而苟取僻异实未会通张东莞学新都窃
取尤多岭南之九成子行也澹园有功于新都而晦伯
元美元瑞驳之不遗馀力以今论之当驳者多不能驳
驳又不尽当然因前人备列以贻后人因以起疑因以
旁徵其功岂可没哉今日之合而辩正固诸公之所望
也壬午夏以智又记
顾蔼吉隶辨自序
隶辨之作窃为解经作也字不辨则经不解古文邈矣
取尤多岭南之九成子行也澹园有功于新都而晦伯
元美元瑞驳之不遗馀力以今论之当驳者多不能驳
驳又不尽当然因前人备列以贻后人因以起疑因以
旁徵其功岂可没哉今日之合而辩正固诸公之所望
也壬午夏以智又记
顾蔼吉隶辨自序
隶辨之作窃为解经作也字不辨则经不解古文邈矣
卷二百七十 第 39a 页 WYG0835-0715a.png
汉人传经多用隶写变隶为楷益失本真及唐开元易
以俗字名儒病其芜累余因收集汉碑间得刋正经文
虞书大鹿旧本无林泰卦包荒后人加草郑风掺执即
为操执榖梁壬臣当作王臣若斯之类取益颇多后于
北海孙氏见中郎石经残碑经典释文所云本又作者
皆碑中字也退古崇时相仍已久学者在今日得复鸿
都之旧亦难矣矧躐而上之哉于是锐志精思采摭汉
碑所有字以为解经之助有不备者求之汉隶字原准
以俗字名儒病其芜累余因收集汉碑间得刋正经文
虞书大鹿旧本无林泰卦包荒后人加草郑风掺执即
为操执榖梁壬臣当作王臣若斯之类取益颇多后于
北海孙氏见中郎石经残碑经典释文所云本又作者
皆碑中字也退古崇时相仍已久学者在今日得复鸿
都之旧亦难矣矧躐而上之哉于是锐志精思采摭汉
碑所有字以为解经之助有不备者求之汉隶字原准
卷二百七十 第 39b 页 WYG0835-0715b.png
以说文辨其正变或省或加靡不兼载讹者非之疑者
阙之从古文奇字及假借通用者随字附之下注碑名
并录碑语群书有證则引为据恐生眩惑不惮辞繁类
以四声便于讨阅碑字出自手摹谛审无差字原乃多
错谬䚗船称再体或不分血皿朋多形常莫别悉从隶
释隶续详碑定字指摘无馀别有汉隶分韵字既乖离
迹更丑恶所弗取也复依说文次第纂偏傍五百四十
字括其枢要又列叙诸碑之目折中分隶之说各为之
阙之从古文奇字及假借通用者随字附之下注碑名
并录碑语群书有證则引为据恐生眩惑不惮辞繁类
以四声便于讨阅碑字出自手摹谛审无差字原乃多
错谬䚗船称再体或不分血皿朋多形常莫别悉从隶
释隶续详碑定字指摘无馀别有汉隶分韵字既乖离
迹更丑恶所弗取也复依说文次第纂偏傍五百四十
字括其枢要又列叙诸碑之目折中分隶之说各为之
卷二百七十 第 40a 页 WYG0835-0715c.png
考以彰信析疑笔法传授虽云茫昧而规矩可师亦缀
篇末竭其愚才积三十年之久然后成书统为八卷所
撰经疑于兹搜览藏诸家塾贻我后人世有同志亦无
隐焉长洲顾蔼吉序
项絪隶辨序
篆变而隶隶变而真真去篆已远而隶在其间挽而上
可以识篆所由来引而下可以见真所从出古隶书见
于世者赖有汉碑然多增减移易替代之字乍睹之眩
篇末竭其愚才积三十年之久然后成书统为八卷所
撰经疑于兹搜览藏诸家塾贻我后人世有同志亦无
隐焉长洲顾蔼吉序
项絪隶辨序
篆变而隶隶变而真真去篆已远而隶在其间挽而上
可以识篆所由来引而下可以见真所从出古隶书见
于世者赖有汉碑然多增减移易替代之字乍睹之眩
卷二百七十 第 40b 页 WYG0835-0715d.png
莫能通也顾南原氏究心隶学遍见古碑备稽往籍作
隶辨八卷以印其是而砭其非昔之滞目碍膺者今皆
可以属读无复苦其牴牾矣前人亦尝用意于此而无
其通贯明确隶释诸家咸所不及也然岂仅为书体而
作哉经典之文乱于字迹者不少得考古者一二是正
幸莫大焉往往获残碑断碣而喜等之球璧者以其有
资于圣籍也夫欲读书必先识字欲识字必先察形古
日以废今日益讹古之小学今乃为绝学就其近者导
隶辨八卷以印其是而砭其非昔之滞目碍膺者今皆
可以属读无复苦其牴牾矣前人亦尝用意于此而无
其通贯明确隶释诸家咸所不及也然岂仅为书体而
作哉经典之文乱于字迹者不少得考古者一二是正
幸莫大焉往往获残碑断碣而喜等之球璧者以其有
资于圣籍也夫欲读书必先识字欲识字必先察形古
日以废今日益讹古之小学今乃为绝学就其近者导
卷二百七十 第 41a 页 WYG0835-0716a.png
之使知辨隶而篆亦在所举矣斯南原之志也将为功
于群经而岂矜能于艺学哉是书之精博焉可不锓本
而急传也康熙戊戌秋九月项絪识
田汝耔汉隶分韵序
隶书其来尚矣传者有述焉吾无言也是书盖昔人取
两汉碑文隶字分韵汇集乃即韵以便考文非为韵也
福州旧有刻本中更年所刻没而书弗传吾在京师得
是书上帙临本缺其下自至江右旁求故家士夫始获
于群经而岂矜能于艺学哉是书之精博焉可不锓本
而急传也康熙戊戌秋九月项絪识
田汝耔汉隶分韵序
隶书其来尚矣传者有述焉吾无言也是书盖昔人取
两汉碑文隶字分韵汇集乃即韵以便考文非为韵也
福州旧有刻本中更年所刻没而书弗传吾在京师得
是书上帙临本缺其下自至江右旁求故家士夫始获
卷二百七十 第 41b 页 WYG0835-0716b.png
下帙僣命学生临补足成全书惧知之弗广也稍取白
鹿洞榖募工刻焉夫六艺之中其五曰书书有篆有隶
有行有草行草姑置至篆隶楷书其法追上古篆有南
都监刻本六书统并书学正韵楷有北都隆福寺刻五
音篇海集韵若苏州嘉定本韵学集成并此刻隶书三
体备矣或曰篆楷二刻中文字昉古下及近代若是隶
起汉汉止后世无编焉于乎水有源木有本字有因得
其本源可以寻夫枝流也已正德丙子田汝耔序
鹿洞榖募工刻焉夫六艺之中其五曰书书有篆有隶
有行有草行草姑置至篆隶楷书其法追上古篆有南
都监刻本六书统并书学正韵楷有北都隆福寺刻五
音篇海集韵若苏州嘉定本韵学集成并此刻隶书三
体备矣或曰篆楷二刻中文字昉古下及近代若是隶
起汉汉止后世无编焉于乎水有源木有本字有因得
其本源可以寻夫枝流也已正德丙子田汝耔序
卷二百七十 第 42a 页 WYG0835-0716c.png
卷二百七十 第 42b 页 WYG0835-0716d.png
六艺之一录卷二百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