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三 第 1a 页 WYG0830-052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录卷三十三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九(石经)
石经尚书残碑
命(孔本作身)何及相(阙)散(孔作憸下阙)言□人维旧(孔旧上有求下阙二字)
(孔作求)旧(下阙)有志女母翕侮成人母流(孔作汝无侮老成人无弱
下阙)各共尔事齐乃位度尔(孔作乃)口(下阙)民之承保后
高(孔作戚)鲜㕥浮(下阙)试㕥尔(孔作汝)迁安定厥国(孔作邦)
六艺之一录卷三十三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九(石经)
石经尚书残碑
命(孔本作身)何及相(阙)散(孔作憸下阙)言□人维旧(孔旧上有求下阙二字)
(孔作求)旧(下阙)有志女母翕侮成人母流(孔作汝无侮老成人无弱
下阙)各共尔事齐乃位度尔(孔作乃)口(下阙)民之承保后
高(孔作戚)鲜㕥浮(下阙)试㕥尔(孔作汝)迁安定厥国(孔作邦)
卷三十三 第 1b 页 WYG0830-0522b.png
□(孔无)女(下阙)其或迪(孔作稽)自怨(孔作怒下阙)永(孔作诞)劝
忧今其有今罔后女何(下阙)之劳尔先予(下阙)于兹
高后□乃知(孔作崇)降□疾白(下阙)能迪古我先后(下阙)
民女有近(孔作戕)则在乃心我先后绥(下阙)兴降永于
戏(孔作崇降弗祥呜呼)今予(下阙)绝远女比犹(孔作分猷)念㕥相从各
翕(孔作设)中(下阙)建乃家(阙)股(孔作盘阙一字)既(下阙)众□女罔
台民(孔作无戏怠)□(孔作懋)建大命今我(孔作予下阙)凶德绥(孔作嘉)
绩(下阙)今(孔无)尔惠(孔作谓)朕(阙)□(孔作震)动万民㕥迁肆
忧今其有今罔后女何(下阙)之劳尔先予(下阙)于兹
高后□乃知(孔作崇)降□疾白(下阙)能迪古我先后(下阙)
民女有近(孔作戕)则在乃心我先后绥(下阙)兴降永于
戏(孔作崇降弗祥呜呼)今予(下阙)绝远女比犹(孔作分猷)念㕥相从各
翕(孔作设)中(下阙)建乃家(阙)股(孔作盘阙一字)既(下阙)众□女罔
台民(孔作无戏怠)□(孔作懋)建大命今我(孔作予下阙)凶德绥(孔作嘉)
绩(下阙)今(孔无)尔惠(孔作谓)朕(阙)□(孔作震)动万民㕥迁肆
卷三十三 第 2a 页 WYG0830-0522c.png
上(下阙)乘(孔作隐)哉予其□(孔作懋)简相尔念敬我众朕
(已上盘庚三篇)
民中绝命民有若德听□天既孚(孔作字已上高宗肜日
篇)
□遗任(孔作王)父母弟不迪乃维四方(下阙)愆于四伐
五伐六伐七伐乃(已上牧誓篇)
伊(孔无)鸿(孔作洪)水□(孔作泊)陈其□行帝(下阙)□建用皇
极次六□艾(孔作乂)用三德(下阙)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
(已上盘庚三篇)
民中绝命民有若德听□天既孚(孔作字已上高宗肜日
篇)
□遗任(孔作王)父母弟不迪乃维四方(下阙)愆于四伐
五伐六伐七伐乃(已上牧誓篇)
伊(孔无)鸿(孔作洪)水□(孔作泊)陈其□行帝(下阙)□建用皇
极次六□艾(孔作乂)用三德(下阙)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
卷三十三 第 2b 页 WYG0830-0522d.png
□作(下阙)食二□□三□祀四□司空(下阙)极凡瘚庶
民无有泾□人无有(下阙)明人之有能有为使□其行
而(下阙)路毋偏毋党王道荡荡毋党(下阙)为天下王三
德(孔三上有六)一□正□二(下阙)家而(孔无)凶于而国人用
(阙)颇辟(孔作僻下阙)乃心□及卿(阙)□及庶民(孔作人已上洪范篇)
维天命元(孔元作无违)朕敢有(下阙)□时维天命王□告
尔(孔无二字)多(下阙)兹雒(孔作洛)予维四方□□□亦维尔(下
阙)有年于兹雒尔小子乃兴从尔迁王(已上多士篇)
民无有泾□人无有(下阙)明人之有能有为使□其行
而(下阙)路毋偏毋党王道荡荡毋党(下阙)为天下王三
德(孔三上有六)一□正□二(下阙)家而(孔无)凶于而国人用
(阙)颇辟(孔作僻下阙)乃心□及卿(阙)□及庶民(孔作人已上洪范篇)
维天命元(孔元作无违)朕敢有(下阙)□时维天命王□告
尔(孔无二字)多(下阙)兹雒(孔作洛)予维四方□□□亦维尔(下
阙)有年于兹雒尔小子乃兴从尔迁王(已上多士篇)
卷三十三 第 3a 页 WYG0830-0523a.png
□(孔作穑)之艰难乃□(孔作逸)乃宪(孔作谚)既延(孔作诞)(孔作否)
则侮瘚(下阙)中宗□恭寅畏天命自亮㕥(孔作度治)民□惧
(下阙)或怨肆高宗之飨国百年(孔作享国五十有九年)自时瘚后
(下阙)功田功徽□懿共怀保小人(孔作民)惠于矜(孔作鲜□下阙)
酒(孔作淫)毋□(孔作逸)于游田维(阙)共(孔作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
正之供)母兄(孔作无皇)□今日(下阙)瘚圣(孔作听)人乃训变(孔变
上有之乃)乱正刑(孔正上有先王之)至于(下阙)则凡□(孔作皇自)敬德□
愆□朕之愆允(下阙)公□于戏嗣王监于兹(孔监上有其
则侮瘚(下阙)中宗□恭寅畏天命自亮㕥(孔作度治)民□惧
(下阙)或怨肆高宗之飨国百年(孔作享国五十有九年)自时瘚后
(下阙)功田功徽□懿共怀保小人(孔作民)惠于矜(孔作鲜□下阙)
酒(孔作淫)毋□(孔作逸)于游田维(阙)共(孔作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
正之供)母兄(孔作无皇)□今日(下阙)瘚圣(孔作听)人乃训变(孔变
上有之乃)乱正刑(孔正上有先王之)至于(下阙)则凡□(孔作皇自)敬德□
愆□朕之愆允(下阙)公□于戏嗣王监于兹(孔监上有其
卷三十三 第 3b 页 WYG0830-0523b.png
已上无逸篇)
道(孔作终)出于详于戏君(阙)白时我(已上君奭篇)
我则致天之(已上多方篇)
常伯常任辟(孔作准下阙)乱(孔无)谋面用(下阙)于瘚邑其在
(下阙)有会(孔作俊)心㕥敬事(下阙)王维瘚(孔□上有克)度(孔作宅)
心乃(下阙)受兹(孔作此)□□其(孔作基)于戏(下阙)旦㕥前(孔作
已受)人之微(孔作徽)言(下阙)训德(孔德上有于)是罔显哉(孔作在)瘚
世(下阙)王之鲜(孔作耿)光㕥扬武王(已上立政篇)
道(孔作终)出于详于戏君(阙)白时我(已上君奭篇)
我则致天之(已上多方篇)
常伯常任辟(孔作准下阙)乱(孔无)谋面用(下阙)于瘚邑其在
(下阙)有会(孔作俊)心㕥敬事(下阙)王维瘚(孔□上有克)度(孔作宅)
心乃(下阙)受兹(孔作此)□□其(孔作基)于戏(下阙)旦㕥前(孔作
已受)人之微(孔作徽)言(下阙)训德(孔德上有于)是罔显哉(孔作在)瘚
世(下阙)王之鲜(孔作耿)光㕥扬武王(已上立政篇)
卷三十三 第 4a 页 WYG0830-0523c.png
几乃(阙)召大保(下阙)通(孔作达)□就(孔作集)大命在(下阙)非
几兹即(孔作既下阙)黼衣(孔作扆已上顾命篇)
右石经尚书残碑盘庚篇百七十二字高宗肜日篇
十五字牧誓篇二十四字洪范篇百八字多士篇四
十四字无逸篇百三字君奭篇十一字多方篇五字
立政篇五十六字顾命篇十七字合五百四十七字
熹平四年议郎蔡邕所书者汉儒传伏生尚书有欧
阳大小夏侯之学孔安国尚书汉人虽有为之训传
几兹即(孔作既下阙)黼衣(孔作扆已上顾命篇)
右石经尚书残碑盘庚篇百七十二字高宗肜日篇
十五字牧誓篇二十四字洪范篇百八字多士篇四
十四字无逸篇百三字君奭篇十一字多方篇五字
立政篇五十六字顾命篇十七字合五百四十七字
熹平四年议郎蔡邕所书者汉儒传伏生尚书有欧
阳大小夏侯之学孔安国尚书汉人虽有为之训传
卷三十三 第 4b 页 WYG0830-0523d.png
者然不立于学官永嘉之乱三家之书并亡故孔氏
传独行以其书校之石本多十字少二十一字不同
者五十五字借用者八字鸿艾逸犹之类是也通用
者十一字于戏母女之类是也孔氏叙商三宗以年
多少为先后此碑独阙祖甲计其字盖在中宗之上
以传序为次也但云高宗飨国百年异尔范史云蔡
邕以俗儒穿凿经籍疑误后学与堂溪典马日□等
奏求正定六经文字时博士试甲乙科争第高下至
传独行以其书校之石本多十字少二十一字不同
者五十五字借用者八字鸿艾逸犹之类是也通用
者十一字于戏母女之类是也孔氏叙商三宗以年
多少为先后此碑独阙祖甲计其字盖在中宗之上
以传序为次也但云高宗飨国百年异尔范史云蔡
邕以俗儒穿凿经籍疑误后学与堂溪典马日□等
奏求正定六经文字时博士试甲乙科争第高下至
卷三十三 第 5a 页 WYG0830-0524a.png
有行赂改兰台漆书经字者灵帝乃从诸儒之请刋
石立之太学天下咸取则焉碑高一丈广四尺陆机
洛阳记云碑凡四十六书易公羊二十八碑其十二
毁论语三碑其二毁礼记十五碑皆毁北齐徙之邺
都至河阳岸颓半没于水隋复载入长安有易一卷
书六卷鲁诗六卷仪礼九卷春秋一卷公羊九卷论
语一卷未及补治而乱作营缮者至用为柱础唐初
魏郑公收聚之十不存一则石经之散亡久矣本朝
石立之太学天下咸取则焉碑高一丈广四尺陆机
洛阳记云碑凡四十六书易公羊二十八碑其十二
毁论语三碑其二毁礼记十五碑皆毁北齐徙之邺
都至河阳岸颓半没于水隋复载入长安有易一卷
书六卷鲁诗六卷仪礼九卷春秋一卷公羊九卷论
语一卷未及补治而乱作营缮者至用为柱础唐初
魏郑公收聚之十不存一则石经之散亡久矣本朝
卷三十三 第 5b 页 WYG0830-0524b.png
一统时遗经断石藏于好事之家犹昆山片玉已不
多见今京华鞠为毡罽之乡残碑日益鲜矣予既集
𨽻释因以所有镵之会稽蓬莱阁(㔠音慉勉也逸亦逸字)
石经鲁诗残碑
惟(毛作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葛屦(下阙)汾一曲言采其
藚彼其之子美(下阙)之谁知(阙一字毛谁上有其)之盖亦勿思
园有棘其实之(下阙)父兮父(阙一字毛无)曰嗟予子行役夙
夜母(毛作无)已尚(毛作上)慎(下阙)哉犹来毋死 陟岵三章
多见今京华鞠为毡罽之乡残碑日益鲜矣予既集
𨽻释因以所有镵之会稽蓬莱阁(㔠音慉勉也逸亦逸字)
石经鲁诗残碑
惟(毛作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葛屦(下阙)汾一曲言采其
藚彼其之子美(下阙)之谁知(阙一字毛谁上有其)之盖亦勿思
园有棘其实之(下阙)父兮父(阙一字毛无)曰嗟予子行役夙
夜母(毛作无)已尚(毛作上)慎(下阙)哉犹来毋死 陟岵三章
卷三十三 第 6a 页 WYG0830-0524c.png
章六句 十(下阙)兮(毛作猗)稼啬(毛作穑)胡取禾三百
廛兮狩(下阙)特兮彼君子兮素食兮 欿欿(毛作
坎)伐轮兮(下阙)母食我黍三岁宦(毛作贯)女莫我肯顾逝
将去女(下阙)宦女莫我肯劳(阙)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
(下阙)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阙)句 山
有蓲(毛作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下阙)酒食胡(毛作何)
日鼓瑟且㕥喜乐(下阙)既见君子云胡其忧 杨(下阙)
右石经鲁诗残碑百七十三字魏唐国风数篇之文
廛兮狩(下阙)特兮彼君子兮素食兮 欿欿(毛作
坎)伐轮兮(下阙)母食我黍三岁宦(毛作贯)女莫我肯顾逝
将去女(下阙)宦女莫我肯劳(阙)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
(下阙)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阙)句 山
有蓲(毛作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下阙)酒食胡(毛作何)
日鼓瑟且㕥喜乐(下阙)既见君子云胡其忧 杨(下阙)
右石经鲁诗残碑百七十三字魏唐国风数篇之文
卷三十三 第 6b 页 WYG0830-0524d.png
也与毛诗异者如猗作兮贯作宦枢作蓲数字又有
一段二十馀字零落不成文惟有叔于田一章及女
曰鸡八字可读其间有齐韩字盖叙二家异同之说
犹公羊碑所云颜氏论语碑所云盖毛包周之比也
汉代诗分为四在东京时毛氏诗不立学官隋志有
石经鲁诗六卷此碑既论齐韩于后则知隋志为然
也
石经仪礼残碑
一段二十馀字零落不成文惟有叔于田一章及女
曰鸡八字可读其间有齐韩字盖叙二家异同之说
犹公羊碑所云颜氏论语碑所云盖毛包周之比也
汉代诗分为四在东京时毛氏诗不立学官隋志有
石经鲁诗六卷此碑既论齐韩于后则知隋志为然
也
石经仪礼残碑
卷三十三 第 7a 页 WYG0830-0525a.png
东面主人(下阙)卒爵坐奠爵拜执(下阙)人盥洗升媵觚
于宾(下阙)上拜受爵于□前(下阙)首公荅拜媵爵者立
(下阙)媵爵者执觯待于(下阙)公坐取大
右石经仪礼残碑四十五字皆大射仪之文也石摩
灭字画比它经不明白灵帝纪云诏诸儒正五经文
字刻石立于太学蔡邕传则云奏求正定六经纪传
既已不同陆机洛阳记所载但有书易公羊礼记论
语尔惟隋志云后汉刻七经于石碑皆蔡邕所书其
于宾(下阙)上拜受爵于□前(下阙)首公荅拜媵爵者立
(下阙)媵爵者执觯待于(下阙)公坐取大
右石经仪礼残碑四十五字皆大射仪之文也石摩
灭字画比它经不明白灵帝纪云诏诸儒正五经文
字刻石立于太学蔡邕传则云奏求正定六经纪传
既已不同陆机洛阳记所载但有书易公羊礼记论
语尔惟隋志云后汉刻七经于石碑皆蔡邕所书其
卷三十三 第 7b 页 WYG0830-0525b.png
目有一字石经仪礼九卷乃汉史陆记之疏略也未
央宫有曲台殿天子射宫也西京无太学于此行礼
故后苍著书说礼数万言名曰曲台记今禁中有选
德殿盖便坐观射之地而清閒之燕咨访治道率在
于是殆与曲台暗合古者射为六艺之一仪礼一经
说射者两篇后世非介胄之士则不习与古殊矣媵
觚媵爵云者媵盖送也
石经公羊残碑
央宫有曲台殿天子射宫也西京无太学于此行礼
故后苍著书说礼数万言名曰曲台记今禁中有选
德殿盖便坐观射之地而清閒之燕咨访治道率在
于是殆与曲台暗合古者射为六艺之一仪礼一经
说射者两篇后世非介胄之士则不习与古殊矣媵
觚媵爵云者媵盖送也
石经公羊残碑
卷三十三 第 8a 页 WYG0830-0525c.png
翚者何公子翚(阙一字)何以称公(下阙)柏于是谓柏□
吾为(阙三字)矣隐□(下阙)之之辞也然则孰立之石(阙二字)
之石踖(板本作碏)立(下阙)美大之之辞也棠者何济(阙一字)之
邑也曷为(下阙)仲子(板本有也字)桓未君则曷为祭仲子(阙一
字)为桓立故(下阙)诸侯四诸公者何诸(阙一字)者何天子
三公称(下阙)相处乎内始(阙一字)诸公放(板本作昉)于此乎前
此矣前(下阙)其成也□吾成败矣吾与郑人未有成(板本
有也字)吾(下阙)后为□外取邑书此何㕥书久也(下阙)
吾为(阙三字)矣隐□(下阙)之之辞也然则孰立之石(阙二字)
之石踖(板本作碏)立(下阙)美大之之辞也棠者何济(阙一字)之
邑也曷为(下阙)仲子(板本有也字)桓未君则曷为祭仲子(阙一
字)为桓立故(下阙)诸侯四诸公者何诸(阙一字)者何天子
三公称(下阙)相处乎内始(阙一字)诸公放(板本作昉)于此乎前
此矣前(下阙)其成也□吾成败矣吾与郑人未有成(板本
有也字)吾(下阙)后为□外取邑书此何㕥书久也(下阙)
卷三十三 第 8b 页 WYG0830-0525d.png
弟母兄称兄凡(阙五字)之大夫也此(下阙)之邑也天子有(阙四
字)诸侯皆从泰山(下阙)而葬日卒赴而(阙一字)告公
曷为与□者(下阙)大夫之未命者也 十年此公子翚
也何(下阙)外于外大恶书小恶书于内大恶讳小(下
阙)国也何㕥□书葬隐之也何隐尔试(板本作弑)也试(下阙)
葬(板本有以为字)系(阙一字)□子(阙二字)薨何以地忍言(已
上隐公)
何易之也易之则其(下阙)讳取周田也讳取(已上威公)
字)诸侯皆从泰山(下阙)而葬日卒赴而(阙一字)告公
曷为与□者(下阙)大夫之未命者也 十年此公子翚
也何(下阙)外于外大恶书小恶书于内大恶讳小(下
阙)国也何㕥□书葬隐之也何隐尔试(板本作弑)也试(下阙)
葬(板本有以为字)系(阙一字)□子(阙二字)薨何以地忍言(已
上隐公)
何易之也易之则其(下阙)讳取周田也讳取(已上威公)
卷三十三 第 9a 页 WYG0830-0526a.png
十有四年何以(阙一字)记异也何异(下阙)则至无王者则
至有以告者曰有𪊽而(下阙)乎隐祖之所遝(板本作逮)闻
(阙一字)所见异辞所(下阙)亦乐乎尧舜(阙二字)君子也制
春秋之义以(已上哀公)
有 传桓公二年颜氏有所见异辞所闻异(下阙)何以
书记灾也 世年颜氏言君出则已入(下阙)颜氏无伐
而言围者非取邑之辞也 十(下阙)
溪典谏议大夫臣马日磾臣赵域议䢻臣(阙二字)臣刘弘
至有以告者曰有𪊽而(下阙)乎隐祖之所遝(板本作逮)闻
(阙一字)所见异辞所(下阙)亦乐乎尧舜(阙二字)君子也制
春秋之义以(已上哀公)
有 传桓公二年颜氏有所见异辞所闻异(下阙)何以
书记灾也 世年颜氏言君出则已入(下阙)颜氏无伐
而言围者非取邑之辞也 十(下阙)
溪典谏议大夫臣马日磾臣赵域议䢻臣(阙二字)臣刘弘
卷三十三 第 9b 页 WYG0830-0526b.png
郎中臣张彣臣苏陵臣傅桢
右石经公羊残碑三百七十五字自隐公四年至威
公元年及哀公十四年之文也所书者皆是公羊氏
传辞而无春秋正经又有颜氏说石文断续不可考
绎盖严颜异同之辨也以今板本校之惟易四字省四
字尔汉注引陆机洛阳记云礼记碑上有马日磾蔡
邕名今此碑有堂溪典八人姓名论语碑亦有左立
二人姓名陆氏所记未之详也
右石经公羊残碑三百七十五字自隐公四年至威
公元年及哀公十四年之文也所书者皆是公羊氏
传辞而无春秋正经又有颜氏说石文断续不可考
绎盖严颜异同之辨也以今板本校之惟易四字省四
字尔汉注引陆机洛阳记云礼记碑上有马日磾蔡
邕名今此碑有堂溪典八人姓名论语碑亦有左立
二人姓名陆氏所记未之详也
卷三十三 第 10a 页 WYG0830-0526c.png
石经论语残碑
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下阙)本本立(阙一字)道生孝(下阙)
曰道千乘之国敬事(下阙)使民㕥时 子曰弟子(下阙)
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下阙)君子重则威学则
(下阙)与意(板本作抑)予之与子赣(板本作贡)曰夫子(阙五字)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下阙)□斯为□小大由之有所行知
(阙五字)礼莭之亦(板本有可字)行(下阙)焉可谓好学已矣(板本
作也已下阙)而无謟富而无□(下阙)告诸往而知来(下阙)人
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下阙)本本立(阙一字)道生孝(下阙)
曰道千乘之国敬事(下阙)使民㕥时 子曰弟子(下阙)
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下阙)君子重则威学则
(下阙)与意(板本作抑)予之与子赣(板本作贡)曰夫子(阙五字)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下阙)□斯为□小大由之有所行知
(阙五字)礼莭之亦(板本有可字)行(下阙)焉可谓好学已矣(板本
作也已下阙)而无謟富而无□(下阙)告诸往而知来(下阙)人
卷三十三 第 10b 页 WYG0830-0526d.png
之(下阙)章(已上学而篇)
免而无耻□之㕥德齐之(下阙)乎(板本作于)学世(下阙)孙问
孝于我我对曰母违樊迟(阙一字)何(下阙)曰生(下阙)葬之
以礼祭(下阙)㕥别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下阙)劳有
(下阙)孝(下阙)廋㦲人焉廋(板本有哉字)子曰温故而知(下阙)
子(下阙)器子赣问(下阙)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下阙)
子(下阙)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下阙)之(下阙)子曰书
云孝于(板本作乎)惟孝友于兄(下阙)也周因于□礼所□益
免而无耻□之㕥德齐之(下阙)乎(板本作于)学世(下阙)孙问
孝于我我对曰母违樊迟(阙一字)何(下阙)曰生(下阙)葬之
以礼祭(下阙)㕥别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下阙)劳有
(下阙)孝(下阙)廋㦲人焉廋(板本有哉字)子曰温故而知(下阙)
子(下阙)器子赣问(下阙)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下阙)
子(下阙)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下阙)之(下阙)子曰书
云孝于(板本作乎)惟孝友于兄(下阙)也周因于□礼所□益
卷三十三 第 11a 页 WYG0830-0527a.png
可知(下阙已上为政篇)
曰人而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林(阙十一字)与(下
阙)与对曰能子曰(阙五字)山如林放(阙九字)也射(下阙)
曰起予(板本有者字)商也始可(下阙)子曰(下阙)□礼吾(下阙)
也知其说(阙三字)天下也其(阙一字)示诸斯乎(下阙)如神在
(下阙)于二代郁郁乎(下阙)大庙(下阙)子知礼(下阙)礼(下
阙)也(下阙)㕥柏周人㕥栗曰使民(下阙)往(下阙)门国(板本
作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阙一字)管氏(下阙)知礼(下阙)吾未
曰人而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林(阙十一字)与(下
阙)与对曰能子曰(阙五字)山如林放(阙九字)也射(下阙)
曰起予(板本有者字)商也始可(下阙)子曰(下阙)□礼吾(下阙)
也知其说(阙三字)天下也其(阙一字)示诸斯乎(下阙)如神在
(下阙)于二代郁郁乎(下阙)大庙(下阙)子知礼(下阙)礼(下
阙)也(下阙)㕥柏周人㕥栗曰使民(下阙)往(下阙)门国(板本
作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阙一字)管氏(下阙)知礼(下阙)吾未
卷三十三 第 11b 页 WYG0830-0527b.png
尝得见也□者(阙二字)出曰(下阙)无道也久(下阙)观之
哉 凡廿六章(已上八佾篇)
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板本有也字) 子曰富与贵是
人之所欲也(下阙)颠沛必于是 子(阙二字)未见好仁(板本
有者字)恶仁者好仁者无㕥尚之(下阙)过也各于其党
(阙二字)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板本作矣下阙)子怀
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
(下阙)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
哉 凡廿六章(已上八佾篇)
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板本有也字) 子曰富与贵是
人之所欲也(下阙)颠沛必于是 子(阙二字)未见好仁(板本
有者字)恶仁者好仁者无㕥尚之(下阙)过也各于其党
(阙二字)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板本作矣下阙)子怀
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
(下阙)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
卷三十三 第 12a 页 WYG0830-0527c.png
恕而已(下阙)曰父母在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
无改于父之(下阙已上里仁篇)
有三年之爱于(阙一字)父母(板本有乎字) 子曰饱食终日无
所用心难矣㦲(下阙)君子(板本有亦字)有恶乎子曰有(板本有恶
字)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板本有流字)而讪上者恶(下阙)之
则孙远之则怨子曰年𠦜(板本有而字)见恶为其终也已
凡廿六章(已上阳货篇)
枉□而事人何(阙一字)去父母之国(板本 阙一作邦 字)景公□
无改于父之(下阙已上里仁篇)
有三年之爱于(阙一字)父母(板本有乎字) 子曰饱食终日无
所用心难矣㦲(下阙)君子(板本有亦字)有恶乎子曰有(板本有恶
字)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板本有流字)而讪上者恶(下阙)之
则孙远之则怨子曰年𠦜(板本有而字)见恶为其终也已
凡廿六章(已上阳货篇)
枉□而事人何(阙一字)去父母之国(板本 阙一作邦 字)景公□
卷三十三 第 12b 页 WYG0830-0527d.png
孔子曰若季氏(下阙)子曰凤□凤□何而(板本无而字)德之
衰也(板本无也字)□(阙二字)可諌也(板本无)来者犹可追也(板本无下
阙)执车(板本作舆)者为谁子(板本无)子路曰为孔□曰是鲁孔
□与曰是(板本有也日二字)是□津□(下阙)若从避(板本作辟)世之
士㦲扰(板本作□有而字)□辍子路(板本有行字)以告(板本有夫字)子怃
然曰鸟兽可与同(下阙)□分孰为夫子置(板本作植)其
杖而耘(板本作芸)子路拱而(阙一字)止子路宿杀鸡(下阙)礼(板本
作义)如之何其废之也(板本无)欲絜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
衰也(板本无也字)□(阙二字)可諌也(板本无)来者犹可追也(板本无下
阙)执车(板本作舆)者为谁子(板本无)子路曰为孔□曰是鲁孔
□与曰是(板本有也日二字)是□津□(下阙)若从避(板本作辟)世之
士㦲扰(板本作□有而字)□辍子路(板本有行字)以告(板本有夫字)子怃
然曰鸟兽可与同(下阙)□分孰为夫子置(板本作植)其
杖而耘(板本作芸)子路拱而(阙一字)止子路宿杀鸡(下阙)礼(板本
作义)如之何其废之也(板本无)欲絜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
卷三十三 第 13a 页 WYG0830-0528a.png
仕也行其义(下阙)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㕥乎
(板本作而已矣)谓虞仲夷供(板本作逸)隐居(下阙)少(阙)阳击磬襄入
于海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施其亲(下阙已上微子篇)
交于子张子(阙一字)曰子夏(阙一字)何对曰子夏曰可者(阙四
字)者距(板本作拒下阙)子夏曰虽(阙五字)观者为致远恐泥是㕥
(下阙)其事君子学(下阙)子夏曰小人之过(下阙)曰(下阙)
子夏曰大德(阙五字)出入可也 子斿(板本作游阙六字)子(下阙)
君子之□焉可(阙二字)有(阙一字)有者其唯圣人(下阙)仕
(板本作而已矣)谓虞仲夷供(板本作逸)隐居(下阙)少(阙)阳击磬襄入
于海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施其亲(下阙已上微子篇)
交于子张子(阙一字)曰子夏(阙一字)何对曰子夏曰可者(阙四
字)者距(板本作拒下阙)子夏曰虽(阙五字)观者为致远恐泥是㕥
(下阙)其事君子学(下阙)子夏曰小人之过(下阙)曰(下阙)
子夏曰大德(阙五字)出入可也 子斿(板本作游阙六字)子(下阙)
君子之□焉可(阙二字)有(阙一字)有者其唯圣人(下阙)仕
卷三十三 第 13b 页 WYG0830-0528b.png
而(下阙)曾子曰吾闻诸(板本有夫字)子人未自致也者(板本作者
也)必也亲丧乎(阙一字)子曰(下阙)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
喜子赣曰纣之(阙一字)善(阙一字)是其(板本作之下阙)赣曰仲尼为
学子赣曰文武之□未隧(板本作坠)于地在人贤者志(板本作识)
其(下阙)告子赣(阙一字)赣曰辟诸(板本作之)宫□(板本作墙)赐之□
(阙二字)窥见室家之好夫(下阙)尼可毁(阙二字)人之贤者
□陵也(阙二字)踰也仲尼日月也(下阙)一言㕥□知言
可慎也夫子之可及也犹天之(下阙已上子张篇)
也)必也亲丧乎(阙一字)子曰(下阙)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
喜子赣曰纣之(阙一字)善(阙一字)是其(板本作之下阙)赣曰仲尼为
学子赣曰文武之□未隧(板本作坠)于地在人贤者志(板本作识)
其(下阙)告子赣(阙一字)赣曰辟诸(板本作之)宫□(板本作墙)赐之□
(阙二字)窥见室家之好夫(下阙)尼可毁(阙二字)人之贤者
□陵也(阙二字)踰也仲尼日月也(下阙)一言㕥□知言
可慎也夫子之可及也犹天之(下阙已上子张篇)
卷三十三 第 14a 页 WYG0830-0528c.png
蔽蕳在帝心朕躬有□毋(板本作无)㕥万方万方有(阙一字板
本有两罪字)在朕躬(下阙)归心为所重民食丧(阙一字)宽则得
众敏则有功(阙一字)则说(下阙)骄威而不猛子(阙一字)曰
何谓惠而不费子曰(阙一字)民之(下阙)尊其瞻视□(阙三字)
而畏之斯亦威而不猛乎(下阙已上尧曰篇)
凡廿篇万五千七百一(阙一字)
字贾(板本作沽)诸贾之哉包周(阙四字)盖肆乎其肆也(阙一字)
本有两罪字)在朕躬(下阙)归心为所重民食丧(阙一字)宽则得
众敏则有功(阙一字)则说(下阙)骄威而不猛子(阙一字)曰
何谓惠而不费子曰(阙一字)民之(下阙)尊其瞻视□(阙三字)
而畏之斯亦威而不猛乎(下阙已上尧曰篇)
凡廿篇万五千七百一(阙一字)
字贾(板本作沽)诸贾之哉包周(阙四字)盖肆乎其肆也(阙一字)
卷三十三 第 14b 页 WYG0830-0528d.png
周(下阙)曰言(阙一字)而在于萧□之内盍毛包
周无于(下阙) 诏
书与博士臣左立郎中臣孙表
右石经论语残碑九百七十有一字前四篇后四篇
之文也每篇必计其章终篇又总其字又载盍毛包
周有无不同之说以今所行板本校之亦不至甚异
其文有增损者其字亦有假借及用古者有字异而
训不远若置其杖贾之哉者汉人作文不避国讳威
周无于(下阙) 诏
书与博士臣左立郎中臣孙表
右石经论语残碑九百七十有一字前四篇后四篇
之文也每篇必计其章终篇又总其字又载盍毛包
周有无不同之说以今所行板本校之亦不至甚异
其文有增损者其字亦有假借及用古者有字异而
训不远若置其杖贾之哉者汉人作文不避国讳威
卷三十三 第 15a 页 WYG0830-0529a.png
宗讳志顺帝讳保石经皆临文不易樊毅碑命守斯
邦刘熊碑来臻我邦之类未尝为高帝讳也此碑邦
君为两君之好何必去父母之邦尚书安定厥邦皆
书邦作国疑汉儒所传如此非独远避此讳也水经
云光和六年立石于大学其上悉刻蔡邕名魏正始
中又刻古篆𨽻三字石经盖诸儒受诏在熹平而碑
成则光和年也隋志有一字石经七种三字石经三
种其论云汉镌七经皆蔡邕书又云魏立一字石经
邦刘熊碑来臻我邦之类未尝为高帝讳也此碑邦
君为两君之好何必去父母之邦尚书安定厥邦皆
书邦作国疑汉儒所传如此非独远避此讳也水经
云光和六年立石于大学其上悉刻蔡邕名魏正始
中又刻古篆𨽻三字石经盖诸儒受诏在熹平而碑
成则光和年也隋志有一字石经七种三字石经三
种其论云汉镌七经皆蔡邕书又云魏立一字石经
卷三十三 第 15b 页 WYG0830-0529b.png
其说自相矛盾新旧唐志有今字石经七种而注论
语云蔡邕作又有三字石经古篆两种盖唐史以𨽻
为今字也观遗经字画之妙非蔡中郎辈不能为以
黄初后来碑刻比之相去不啻霄壤岂魏人笔力可
到当以水经为据三体者乃魏人所刻儒林传云为
古文篆𨽻二体者非也史称邕自书丹使工镌刻今
所存诸经字体各不同虽邕能分善𨽻兼备众体但
文字之多恐非一人可办史云邕与堂溪典杨赐马
语云蔡邕作又有三字石经古篆两种盖唐史以𨽻
为今字也观遗经字画之妙非蔡中郎辈不能为以
黄初后来碑刻比之相去不啻霄壤岂魏人笔力可
到当以水经为据三体者乃魏人所刻儒林传云为
古文篆𨽻二体者非也史称邕自书丹使工镌刻今
所存诸经字体各不同虽邕能分善𨽻兼备众体但
文字之多恐非一人可办史云邕与堂溪典杨赐马
卷三十三 第 16a 页 WYG0830-0529c.png
日磾张驯韩说单飏等正定诸经今公羊论语之后
惟堂溪日磾二人姓名尚存别有赵域刘弘张文苏
陵傅桢左立孙表数人窃意其间必有同时挥毫者
予详玩遗字公羊诗书仪礼又在论语上刘宽碑阴
王曜题名则公羊诗书之雁行也黄初孔庙碑则论
语之苗裔也识者当能别之
熹平四年春三月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
学门外(后汉书灵帝纪)
惟堂溪日磾二人姓名尚存别有赵域刘弘张文苏
陵傅桢左立孙表数人窃意其间必有同时挥毫者
予详玩遗字公羊诗书仪礼又在论语上刘宽碑阴
王曜题名则公羊诗书之雁行也黄初孔庙碑则论
语之苗裔也识者当能别之
熹平四年春三月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
学门外(后汉书灵帝纪)
卷三十三 第 16b 页 WYG0830-0529d.png
熹平四年乃诏诸儒正定五经刋于石碑为古文篆
𨽻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
注云古文谓孔子壁中书篆书秦始皇使程邈所作
也𨽻书亦程邈所献也主于徒𨽻从简易也谢承书
曰碑立太学门外瓦屋覆之四面栏障开门于南河
南郡设吏卒视之杨龙骧雒阳记载朱超石与兄书
云石经文都似碑高一丈许广四尺骈罗相接(后汉书儒
林传)
𨽻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
注云古文谓孔子壁中书篆书秦始皇使程邈所作
也𨽻书亦程邈所献也主于徒𨽻从简易也谢承书
曰碑立太学门外瓦屋覆之四面栏障开门于南河
南郡设吏卒视之杨龙骧雒阳记载朱超石与兄书
云石经文都似碑高一丈许广四尺骈罗相接(后汉书儒
林传)
卷三十三 第 17a 页 WYG0830-0530a.png
蔡邕建宁中校书东观迁议郎邕以经籍去圣久远
文学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
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諌议大夫马日磾议
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
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
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
者车乘日千馀两填塞街陌(后汉书蔡邕传)
卢植为九江太守以疾去官作尚书章句三礼解诂
文学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
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諌议大夫马日磾议
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
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
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
者车乘日千馀两填塞街陌(后汉书蔡邕传)
卢植为九江太守以疾去官作尚书章句三礼解诂
卷三十三 第 17b 页 WYG0830-0530b.png
时始立太学石经以正五经文字植乃上书曰臣少
从通儒故南郡太守马融受古学颇知今之礼记特
多回穴臣前以周礼诸经发起秕谬敢率愚贱为之
解诂而家乏无力供缮写上愿得将能书生二人共
诣东观就官财粮专心研精合尚书章句考礼记失
得庶裁定圣典刋正碑文岁馀徵拜议郎与谏议大
夫马日磾议郎蔡邕杨彪韩说等并在东观校中书
五经记传(后汉书卢植传)
从通儒故南郡太守马融受古学颇知今之礼记特
多回穴臣前以周礼诸经发起秕谬敢率愚贱为之
解诂而家乏无力供缮写上愿得将能书生二人共
诣东观就官财粮专心研精合尚书章句考礼记失
得庶裁定圣典刋正碑文岁馀徵拜议郎与谏议大
夫马日磾议郎蔡邕杨彪韩说等并在东观校中书
五经记传(后汉书卢植传)
卷三十三 第 18a 页 WYG0830-0530c.png
张驯拜议郎与蔡邕共奏定六经文字(后汉书张驯传)
宦者汝阳李巡等五人称为清忠巡以为诸博士试
甲乙科争第高下更相告言至有行赂定兰台漆书
经字以合其私文者乃白帝与诸儒共刻五经文于
石于是诏蔡邕等正其文字自后五经一定争者用
息(后汉书宦者传)
石季龙遣国子博士诣洛阳写石经(晋书载记)
泰常八年四月帝至洛阳观石经(魏书太宗纪)
宦者汝阳李巡等五人称为清忠巡以为诸博士试
甲乙科争第高下更相告言至有行赂定兰台漆书
经字以合其私文者乃白帝与诸儒共刻五经文于
石于是诏蔡邕等正其文字自后五经一定争者用
息(后汉书宦者传)
石季龙遣国子博士诣洛阳写石经(晋书载记)
泰常八年四月帝至洛阳观石经(魏书太宗纪)
卷三十三 第 18b 页 WYG0830-0530d.png
太和十七年九月壬申幸太学观石经(魏书高祖纪)
刘芳博闻强记兼览苍雅尤长音训昔汉世造三字
石经于太学学者文字不正多往质焉芳音义明辨
疑者皆往询访时人号为刘石经(魏书刘芳传)
冯熙除车骑大将军开府都督洛州刺史洛阳虽经
破乱而旧三字石经宛然犹在至熙与常伯夫相继
为州废毁分用大致颓落(魏书冯熙传)
崔光领国子祭酒神龟元年夏表曰石经之作起自
刘芳博闻强记兼览苍雅尤长音训昔汉世造三字
石经于太学学者文字不正多往质焉芳音义明辨
疑者皆往询访时人号为刘石经(魏书刘芳传)
冯熙除车骑大将军开府都督洛州刺史洛阳虽经
破乱而旧三字石经宛然犹在至熙与常伯夫相继
为州废毁分用大致颓落(魏书冯熙传)
崔光领国子祭酒神龟元年夏表曰石经之作起自
卷三十三 第 19a 页 WYG0830-0531a.png
炎刘继以曹氏典论初乃三百馀载计末向二十纪
矣昔来虽屡经戎乱犹未大崩侵如闻往者刺史临
州多构图寺道俗诸用稍有发掘基墌泥灰或出于
此皇都始迁尚可补复军国务殷遂不存检官司显
隐渐加剥撤由是经石弥减文字增缺职忝胄教参
掌经训不能缮脩颓坠兴复生业倍深惭耻今求遣
国子博士一人堪任干事者专主周视驱禁田牧制
其践秽料阅碑牒所失次第量厥补缀诏曰此乃学
矣昔来虽屡经戎乱犹未大崩侵如闻往者刺史临
州多构图寺道俗诸用稍有发掘基墌泥灰或出于
此皇都始迁尚可补复军国务殷遂不存检官司显
隐渐加剥撤由是经石弥减文字增缺职忝胄教参
掌经训不能缮脩颓坠兴复生业倍深惭耻今求遣
国子博士一人堪任干事者专主周视驱禁田牧制
其践秽料阅碑牒所失次第量厥补缀诏曰此乃学
卷三十三 第 19b 页 WYG0830-0531b.png
者之根源不朽之永格垂范将来宪章之本便可一
依公表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韩神固刘燮
等勘校石经其残缺者计料石功并字多少欲补治
之后灵太后废遂寝(魏书崔光传)
魏志明帝太和四年二月戊子以文帝典论刻石
立于庙门之外
初洛阳有汉时所立三字石经虽屡经丧乱而初无
损失及魏冯熙常伯夫相继为洛州刺史毁取以建
依公表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韩神固刘燮
等勘校石经其残缺者计料石功并字多少欲补治
之后灵太后废遂寝(魏书崔光传)
魏志明帝太和四年二月戊子以文帝典论刻石
立于庙门之外
初洛阳有汉时所立三字石经虽屡经丧乱而初无
损失及魏冯熙常伯夫相继为洛州刺史毁取以建
卷三十三 第 20a 页 WYG0830-0531c.png
浮图精舍遂大致颓落所存者委于榛莽问道俗随
意取之侍中领国子祭酒崔光请遣官守视命国子
博士李郁等补其残缺胡灵太后许之会元叉刘腾
作乱事遂寝(通鉴)
魏武定四年八月迁洛阳汉魏石经于邺(魏书孝静帝纪)
北齐天保元年八月诏往者文襄皇帝所运蔡邕石
经五十二枚即宜移置学馆依次修立(北齐书文宣帝纪)
周大象元年二月辛卯诏徙邺城石经于洛阳(周书宣帝
意取之侍中领国子祭酒崔光请遣官守视命国子
博士李郁等补其残缺胡灵太后许之会元叉刘腾
作乱事遂寝(通鉴)
魏武定四年八月迁洛阳汉魏石经于邺(魏书孝静帝纪)
北齐天保元年八月诏往者文襄皇帝所运蔡邕石
经五十二枚即宜移置学馆依次修立(北齐书文宣帝纪)
周大象元年二月辛卯诏徙邺城石经于洛阳(周书宣帝
卷三十三 第 20b 页 WYG0830-0531d.png
纪)
一字石经周易一卷(梁有三卷)一字石经尚书六卷(梁有今字
石经郑氏尚书八卷亡)一字石经鲁诗六卷(梁有毛诗二卷亡)一字石
经仪礼九卷一字石经春秋一卷(梁有一卷)一字石经公
羊传九卷一字石经论语一卷(梁有二卷)一字石经典论
一卷三字石经尚书九卷(梁有十三卷)三字石经尚书五
卷三字石经春秋三卷(梁有十二卷)后汉镌刻七经著于
石碑皆蔡邕所书魏正始中又立一字石经相承以
一字石经周易一卷(梁有三卷)一字石经尚书六卷(梁有今字
石经郑氏尚书八卷亡)一字石经鲁诗六卷(梁有毛诗二卷亡)一字石
经仪礼九卷一字石经春秋一卷(梁有一卷)一字石经公
羊传九卷一字石经论语一卷(梁有二卷)一字石经典论
一卷三字石经尚书九卷(梁有十三卷)三字石经尚书五
卷三字石经春秋三卷(梁有十二卷)后汉镌刻七经著于
石碑皆蔡邕所书魏正始中又立一字石经相承以
卷三十三 第 21a 页 WYG0830-0532a.png
为七经正字后魏之末齐神武执政自洛阳徙于邺
都行至河阳值岸崩遂没于水其得至邺者不盈大
半至隋开皇六年又自邺载入长安置于秘书内省
议欲补葺立于国学寻属隋乱事遂寝废营造之司
因用为柱础贞观初秘书监臣魏徵始收聚之什不
存一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隋书经籍志)
顾炎武曰晋魏二书皆云立三字石经此独以为
一字则所谓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者安在耶又
都行至河阳值岸崩遂没于水其得至邺者不盈大
半至隋开皇六年又自邺载入长安置于秘书内省
议欲补葺立于国学寻属隋乱事遂寝废营造之司
因用为柱础贞观初秘书监臣魏徵始收聚之什不
存一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隋书经籍志)
顾炎武曰晋魏二书皆云立三字石经此独以为
一字则所谓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者安在耶又
卷三十三 第 21b 页 WYG0830-0532b.png
按水经注伽蓝记所列碑数东二十五西四十八
共七十三枚而北齐书所纪在邺者五十二枚则
不过失其二十一枚耳未至于不盈大半也又失
载周大象元年徙洛阳一节史书之疏也刘焯传
言自洛阳运至京师者为信
运洛阳石经至京师文字磨灭莫能知者焯奉敕与
刘炫等考定(隋书刘焯传)
谷水又东径国子太学石经北周礼有国学教成均之法
共七十三枚而北齐书所纪在邺者五十二枚则
不过失其二十一枚耳未至于不盈大半也又失
载周大象元年徙洛阳一节史书之疏也刘焯传
言自洛阳运至京师者为信
运洛阳石经至京师文字磨灭莫能知者焯奉敕与
刘炫等考定(隋书刘焯传)
谷水又东径国子太学石经北周礼有国学教成均之法
卷三十三 第 22a 页 WYG0830-0532c.png
学记云古者家有塾党有庠遂有序国有学亦虞氏
之上庠下庠夏后氏之东序西序殷人之左学周人
之东胶虞庠王制云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
故有太学小学教国之子弟焉谓之国子汉魏以来
置太学于国子堂东汉灵帝光和六年刻石镂碑载
五经立于太学讲堂前悉在东侧蔡邕以嘉平四年
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磾议郎张驯韩说
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
之上庠下庠夏后氏之东序西序殷人之左学周人
之东胶虞庠王制云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
故有太学小学教国之子弟焉谓之国子汉魏以来
置太学于国子堂东汉灵帝光和六年刻石镂碑载
五经立于太学讲堂前悉在东侧蔡邕以嘉平四年
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磾议郎张驯韩说
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
卷三十三 第 22b 页 WYG0830-0532d.png
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
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笔写者车乘日千
馀两填塞街陌矣今碑上悉铭刻蔡邕等名魏正始
中又立古篆𨽻三字石经古文出于黄帝之世苍颉
本鸟迹为字取其孳乳相生故文字有六艺焉自秦
用篆书焚烧先典古文绝矣鲁恭王得孔子宅书不
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盖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耳
言大篆出于周宣之时史籀创著平王东迁文字乖
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笔写者车乘日千
馀两填塞街陌矣今碑上悉铭刻蔡邕等名魏正始
中又立古篆𨽻三字石经古文出于黄帝之世苍颉
本鸟迹为字取其孳乳相生故文字有六艺焉自秦
用篆书焚烧先典古文绝矣鲁恭王得孔子宅书不
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盖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耳
言大篆出于周宣之时史籀创著平王东迁文字乖
卷三十三 第 23a 页 WYG0830-0533a.png
错秦之李斯及胡毋敬又改籀书谓之小篆故有大
篆小篆焉然许氏字说专释于篆而不本古文言古
𨽻之书起于秦代而篆字文繁芜会剧者故用𨽻人
之省谓之𨽻书或云即程邈于云阳增损者是言𨽻
者篆捷也孙畅之尝见青州刺史传弘仁说临淄人
发古冢得铜棺前和外隐起为𨽻字言齐太公六世
孙胡公之棺也唯三字是古馀同今书證知𨽻自出
古非始于秦魏初传古文出邯郸淳石经古文转失
篆小篆焉然许氏字说专释于篆而不本古文言古
𨽻之书起于秦代而篆字文繁芜会剧者故用𨽻人
之省谓之𨽻书或云即程邈于云阳增损者是言𨽻
者篆捷也孙畅之尝见青州刺史传弘仁说临淄人
发古冢得铜棺前和外隐起为𨽻字言齐太公六世
孙胡公之棺也唯三字是古馀同今书證知𨽻自出
古非始于秦魏初传古文出邯郸淳石经古文转失
卷三十三 第 23b 页 WYG0830-0533b.png
淳法树之于堂西石长八尺广四尺列石于其下碑
石四十八枚广三十馀丈魏文帝又刋典论六碑附
于其次陆机言太学赞别一碑在讲堂西下列石龟
碑载蔡邕韩说高堂溪等名太学弟子赞复一碑在
外门中今二碑别无石经东有一碑是汉顺帝阳嘉
八年立碑文云建武二十七年造太学年积毁坏永
建六年九月诏书修太学刻石纪年用工作徒十一
万二千人阳嘉九年八月作毕碑南面刻颂表里镂
石四十八枚广三十馀丈魏文帝又刋典论六碑附
于其次陆机言太学赞别一碑在讲堂西下列石龟
碑载蔡邕韩说高堂溪等名太学弟子赞复一碑在
外门中今二碑别无石经东有一碑是汉顺帝阳嘉
八年立碑文云建武二十七年造太学年积毁坏永
建六年九月诏书修太学刻石纪年用工作徒十一
万二千人阳嘉九年八月作毕碑南面刻颂表里镂
卷三十三 第 24a 页 WYG0830-0533c.png
字犹存不破汉石经北有晋辟雍行礼碑是太始二
年立其碑中折但世代不同物不停故石经沦缺存
半毁几驾言永久谅用怃焉考古有三雍之文今灵
台太学并无辟雍处晋永嘉中王弥刘曜入洛焚毁
二学尚髣髴前基矣(水经注)
开阳门御道东有汉国子学堂堂前有三种字石经
二十五碑表里刻之写春秋尚书二部作篆科斗𨽻
三种字汉右中郎将蔡邕笔之遗迹也犹有十八碑
年立其碑中折但世代不同物不停故石经沦缺存
半毁几驾言永久谅用怃焉考古有三雍之文今灵
台太学并无辟雍处晋永嘉中王弥刘曜入洛焚毁
二学尚髣髴前基矣(水经注)
开阳门御道东有汉国子学堂堂前有三种字石经
二十五碑表里刻之写春秋尚书二部作篆科斗𨽻
三种字汉右中郎将蔡邕笔之遗迹也犹有十八碑
卷三十三 第 24b 页 WYG0830-0533d.png
馀皆残毁复有石碑四十八枚亦表里𨽻书写周易
尚书公羊礼记四部又赞学碑一所并在堂前魏文
帝作典论六碑至太和十七年犹有四存高祖题为
劝学里武定四年大将军迁石经于邺(洛阳伽蓝记)
太学在雒阳城南开阳门外讲堂长十丈广二丈堂
前石经四部本碑凡四十六枚西行尚书周易公羊
传十六碑存十二碑毁南行礼记十五碑悉崩坏东
行论语三碑二碑毁礼记碑上有谏议大夫马日磾
尚书公羊礼记四部又赞学碑一所并在堂前魏文
帝作典论六碑至太和十七年犹有四存高祖题为
劝学里武定四年大将军迁石经于邺(洛阳伽蓝记)
太学在雒阳城南开阳门外讲堂长十丈广二丈堂
前石经四部本碑凡四十六枚西行尚书周易公羊
传十六碑存十二碑毁南行礼记十五碑悉崩坏东
行论语三碑二碑毁礼记碑上有谏议大夫马日磾
卷三十三 第 25a 页 WYG0830-0534a.png
议郎蔡邕名(雒阳记)
顾炎武曰此章怀太子注后汉书所引较之伽蓝
记多论语一经(碑少二枚)水经注以此为魏正始中所
立而蔡邕等名别在堂东与此不合
顾炎武曰此章怀太子注后汉书所引较之伽蓝
记多论语一经(碑少二枚)水经注以此为魏正始中所
立而蔡邕等名别在堂东与此不合
卷三十三 第 25b 页 WYG0830-0534b.png
六艺之一录卷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