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八十二 第 1a 页 WYG0708-083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黄氏日抄卷八十二    宋 黄震 撰
 讲义
   抚州辛未冬至讲义
  六经义理浑融本不易说诸儒讲说精备亦何待
  说况某庸晚失学每读先儒经解惟有拳拳敬信
  愧未能行得一句何敢更衍浮辞二广文先生与
  前庑众职事先辈乃误以某为尝有志于此者借
卷八十二 第 1b 页 WYG0708-0839d.png
  之讲席俾诵所闻某辞以今日之所少者不在讲
  说而在躬行此真悃也乃辞至再而不获亦惟始
  述区区之素见谓终不若反而相勉于躬行耳便
  祈指教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
馀力则以学文
 此章教人为学以躬行为本躬行以孝弟为先文则
 行有馀力而后学之所谓文者又礼乐射御书数之
卷八十二 第 2a 页 WYG0708-0840a.png
 谓非言语文字之末今之学者乃或反是岂因讲造
 化性命之高远反忘孝弟谨信之切近乎然尝思之
 二者本无异旨也造化流行赋予万物是之谓性而
 人得其至粹善性发见始于事亲是之谓孝而推之
 为百行是孝也者其体源于造化流行之粹其用达
 为天下国家之仁本末一贯皆此物也故论语一书
 首章先言学次章即言孝弟至于性与天道则未尝
 轻发其秘岂非孝弟实行正从性与天道中来圣门
卷八十二 第 2b 页 WYG0708-0840b.png
 之学惟欲约之使归于实行哉自夫性近习远利欲
 易昏孟子不得已始教人知性知天周子不得已又
 始晓人以太极阴阳五行无非指示此性之所从来
 使人知心之所具者即性性之所禀者即天虚灵莹
 彻超然物表尘视轩冕芥视珠玉则见于事父从兄
 推之躬行践履自然无玷无缺纯是本然天性凡言
 性天之妙者正为孝弟之实也二程先生讲明周子
 之说以达于孔孟之说由性命而归之躬行其说未
卷八十二 第 3a 页 WYG0708-0840c.png
 尝不兼举后有学者宜已不待他求不幸有佛氏为
 吾儒之异端庄列之戏诞遁入禅学又为异端之异
 端虽其无父无君丧失本心正与孝弟相反奈何程
 门言心彼亦于此时指虚空而言心程门言性彼亦
 于此时指处空而言性不惟大相反而适相乱彼之
 空虚反以高广而易入此之切实反以平常而易厌
 故二程既没门人弟子多潜移于禅学而不自知虽
 晦翁朱先生初年亦几陷焉后始一切反而归之平
卷八十二 第 3b 页 WYG0708-0840d.png
 实平生用功多于论语平生说论语多主孝弟忠信
 至其言太极性命等说乃因一时行辈儒先相与讲
 论而发亦本非其得已文公既没其学虽盛行学者
 乃不于其切实而独于其高远讲学舍论语不言而
 必先大易说论语舍孝弟忠信不言而独讲一贯凡
 皆文公平日之所深戒学者乃自偏徇而莫知返入
 耳出口无关躬行窃尝譬之酌水者必浚其源浚其
 源为酌水计也反舍其水而不酌何义也食实者必
卷八十二 第 4a 页 WYG0708-0841a.png
 溉其根溉其根为食实地也反弃其实而不食何见
 也正躬行者必精性理精性理为正躬行设也反置
 躬行于不问何为也汉唐老师宿儒泥于训诂多不
 精义理近世三尺童子承袭绪馀皆能言义理然能
 言而不能行反出汉唐诸儒下是不痛省而速反之
 流弊当何如也窃意儒先讲贯已精之馀正学者敬
 信服行之日由儒先之发明以反求乎孔子之大旨
 知性命之从来以归宿于孝弟之实行守之以谨行
卷八十二 第 4b 页 WYG0708-0841b.png
 之以信爱众以推广乎此亲仁以增益乎此其本既
 立其用斯溥他日推之天下国家特举而措之尔故
 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恐必如此斯为实
 学又可更求多于言语间哉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
 敏于行又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孔子之
 教人拳拳于躬行者如此此晦庵先生所以终身常
 读论语某尝窃谓人之初生知有父母而已及其少
 长游戏徵逐往往至于忘返与父母渐疏终身慕父
卷八十二 第 5a 页 WYG0708-0841c.png
 母者古今一大舜而已人之初学知有论语而已及
 其既长博习讨论往往至于忘返遂与论语日疏终
 身读论语者古今一晦庵而已学者常能以孔子之
 教为主以论语之说为正庶几不为时尚所移盖孔
 子之说万世无弊自孟子而下之说皆随时救弊者
 也吾徒尚当谨之哉
   临汝书堂癸酉岁旦讲义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
卷八十二 第 5b 页 WYG0708-0841d.png
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谨按圣门之指示要领在此一章异端之窃證空谈
 亦在此一章故学者读此章最不可不审夫万事莫
 不有理学者当贯通之以理故夫子谓之一以贯然
 必先以学问之功而后能至于贯通之地故曾子释
 之以忠与恕盖理固无所不在而人之未能以贯通
 者己私间之也尽己之谓忠推己及人之谓恕忠恕
 既尽己私乃克此理所在斯能贯通故忠恕者所能
卷八十二 第 6a 页 WYG0708-0842a.png
 一以贯之者也夫子他日又尝以告子贡曰汝以予
 为多学而识之者与非也予一以贯之此谓多学正
 所以求为贯通不可止于务多而已也颜子得此意
 故曰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约以礼则一以贯矣然非
 出于博文之外也孟子得此意故曰博学而详说之
 将以反说约也反说约则一以贯矣然皆自博学详
 说中来也圣贤之学首尾该贯昭然甚明初未尝单
 出而为一贯之说奈何异端之学既兴荡空之说肆
卷八十二 第 6b 页 WYG0708-0842b.png
 行尽论语二十篇无一可借为荡空之證者始节略
 忠恕之说单摘一贯之语矫诬圣言自證已说以为
 天下之理自成一贯初无事于他求是不从事于博
 文而径欲约礼也不从事于博学详说而径欲反说
 约也已非圣贤教人本旨矣甚至挑剔新说谓不必
 言贯此道不必贯而本一呜呼此有物混成之说也
 而可以乱圣言哉愚尝考其故其端盖自春秋战国
 来矣夫道即理也粲然于天地间者皆理也不谓之
卷八十二 第 7a 页 WYG0708-0842c.png
 理而谓之道者道者大路之名人之无有不由于理
 亦犹人之无有不由于路谓理为道者正以人所常
 行欲人之晓然易见而非超出于人事之外他有所
 谓高深之道也唐虞三代之隆上之所行者皆此道
 下之所见者亦皆此道士之已达者以此道见之设
 施士之未达者以此道见之讲明大之为三纲五常
 细之为万事万物无非此道而何有异说周室既衰
 学校既废上无与主张下无与讲习士始分裂而四
卷八十二 第 7b 页 WYG0708-0842d.png
 出得志于当世者外此道而为功名则为管晏之功
 利则为苏张之从衡则为申韩之法术不得志于当
 世者外此道而为横议则为老聃之清虚则为庄列
 之寓言则为驺衍之诬诞凡皆道之不明故也然得
 志于当世者其祸虽烈而祸犹止于一时不得志于
 当世者其说虽高而祸乃及于万世凡今之削发缁
 衣喝佛骂祖者自以为深于禅学而不知皆战国之
 士不得志于当世者戏剧之馀谈也凡今之流于高
卷八十二 第 8a 页 WYG0708-0843a.png
 虚求异一世者自以为善谈圣经而不知此即禅学
 亦战国之士不得志于当世者展转之流毒也天生
 夫子不于他时而独于春秋之世正使于众说淆乱
 之际立大中至正之极明日用常行之道为天下万
 世之师论语二十篇拳拳训告惟以学问躬行惟以
 孝弟忠信独于曾子之弘毅而告以一以贯之之说
 又独于子贡之敏悟而启以一以贯之之机以一而
 贯之是于功深力到之馀更求提纲挈领之要夫子
卷八十二 第 8b 页 WYG0708-0843b.png
 教人意盖出此后世学者于曾子子贡平日之功尚
 未必一日用其力反欲尽略论语二十篇而独取一
 以贯之之章又于此章节略忠恕之语而径为一贯
 之说且贯者串物之名也而绳者所以串物者也必
 有物之可贯也然后得以绳而贯之必有积学之功
 讲明之素也然后得以理而贯之故曰一以贯之以
 云者用此以贯之之名也今直曰一贯并与以之一
 辞而去之是自成一贯他无讲求已大不可况可并
卷八十二 第 9a 页 WYG0708-0843c.png
 去贯字单出言一论语本文何尝如此而天下亦安
 有此理哉愚所谓读论语此章最不可不审者以此
 故也惟吾徒其深省而懋明之
   馀姚县学讲义(德祐元年乙/亥回司绍兴)
  馀姚县学震之所旧游学舍诸长上皆震之所尝
  承教今兹承乏乡部误蒙诸长上联璧之翰谓文
  公朱先生亦尝持此常平之节此邑又其所尝经
  从之地以震曾读文公之书俾诵所学其为谦德
卷八十二 第 9b 页 WYG0708-0843d.png
  甚至而其为说亦切矣然震窃谓讲书正非文公
  之所以教也文公讲学五十年未尝为讲义惟过
  玉山尝有讲义亦不过录问答数语虽过馀姚之
  学而无馀姚县学讲书之事震何人而敢僣越况
  近世讲书讲者非所问听者非所疑正文公畴昔
  之所戒耶辞至再三不获已姑道区区鄙见以谓
  言之不若行之耳未知诸长上以为如何更乞赐
  教为幸
卷八十二 第 10a 页 WYG0708-0844a.png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古者举古之人以警今之人也耻者谓言或过其行
 则古之人以为深耻也夫子此意正欲学者讷于言
 而敏于行耳盖理有自然本不待言四时行百物生
 天不待言而有自然之运化大之为三纲五常微之
 为薄物细故人亦不待言而各有自然之准则此夫
 子所以叹天何言哉而谓予欲无言其有不得已而
 见于问答者亦皆正为学者躬行而发凡今见于论
卷八十二 第 10b 页 WYG0708-0844b.png
 语二十篇者往往不过片言而止言之非艰行之惟
 艰圣门何尝以能言为事自杨氏为我墨氏兼爱不
 力辩之则行之者差矣孟子始不得已而详于言老
 氏清净佛氏寂灭不力辩之则行之者差矣韩子始
 不得已而详于言高者论空虚卑者溺功利不力辩
 之则行之者差矣周子程子始又不得已而详于言
 周程既没学者谈虚借周程之说售佛老之私向也
 以异端而谈禅世犹知禅学自为禅学及其以儒者
卷八十二 第 11a 页 WYG0708-0844c.png
 而谈禅世因误认儒学自为禅学以伪易真是非贸
 乱此而不辟其误天下后世之躬行将又有大于杨
 墨以来之患者文公朱先生于是力主知行之说必
 使先明义理别白是非然后见之躬行可免陷入异
 端之弊此其救世之心甚切析理之说甚精学者因
 其言之已明正其身之所行为圣为贤何所不可顾
 乃掇拾绪馀增衍浮说徒有终身之议论竟无一日
 之躬行甚至借以文奸转以欺世风俗大坏甚不忍
卷八十二 第 11b 页 WYG0708-0844d.png
 言文公所以讲明之初意夫岂若是然则今日其将
 何以救此亦在明吾夫子之训而深以言之轻出为
 耻其形于言也常恐行有不类惕然愧耻而不敢轻
 于言其见于行也常恐不副所言惕然愧耻而不敢
 不勉于行则言日以精行日以脩庶几君子之归而
 不至骎骎陷入虚诞欺罔之域则可无负于文公知
 行并进之训矣君子小人之分决于言行之相顾与
 否言行之相顾不相顾又决于此心之知耻与否吾
卷八十二 第 12a 页 WYG0708-0845a.png
 徒其可不日加警省而徒以多言为能哉
 
 
 
 
 
 
 
卷八十二 第 12b 页 WYG0708-0845b.png
 
 
 
 
 
 
 
 黄氏日抄卷八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