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三 第 1a 页 WYG0708-022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黄氏日抄卷四十三 宋 黄震 撰
读本朝诸儒书
延平李先生师弟答问
承喻涵养用力处但常存此心勿为他事所胜即欲恶
非僻之念自不作矣
父母惟其疾之忧旧说孝子不妄为非惟疾病然后使
父母忧恐熹言父母慈爱其子无所不至疾病人所
黄氏日抄卷四十三 宋 黄震 撰
读本朝诸儒书
延平李先生师弟答问
承喻涵养用力处但常存此心勿为他事所胜即欲恶
非僻之念自不作矣
父母惟其疾之忧旧说孝子不妄为非惟疾病然后使
父母忧恐熹言父母慈爱其子无所不至疾病人所
卷四十三 第 1b 页 WYG0708-0226d.png
不免犹恐其有之以为忧则馀可知也为人子者知
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奉承遗体求免于亏辱者
岂一端而已此曾子战战兢兢启手足而后知免焉
者也不远游游必有方不登高不临深皆是此意先
生曰所说得之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熹谓犬马不能自
食待人而食故畜犬马者必有以养之但不敬尔然
则养其亲而敬有所不至不几于以犬马视其亲乎
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奉承遗体求免于亏辱者
岂一端而已此曾子战战兢兢启手足而后知免焉
者也不远游游必有方不登高不临深皆是此意先
生曰所说得之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熹谓犬马不能自
食待人而食故畜犬马者必有以养之但不敬尔然
则养其亲而敬有所不至不几于以犬马视其亲乎
卷四十三 第 2a 页 WYG0708-0227a.png
敬者尊敬而不敢忽怠之谓非特恭谨而已也人虽
至愚孰忍以犬马视其亲者然几微之间尊敬之心
一有不至则是所以视其亲者实无以异于犬马而
不自知也圣人之言警乎人子未有若是之切者然
诸家之说多不出此先生曰此恐当时只以能养为
孝故夫子警切以告之使反诸心也苟推测至此孝
敬之心一不存焉即陷于犬马之养矣孟子又有养
口体养志之说似亦说破学者之未察处
至愚孰忍以犬马视其亲者然几微之间尊敬之心
一有不至则是所以视其亲者实无以异于犬马而
不自知也圣人之言警乎人子未有若是之切者然
诸家之说多不出此先生曰此恐当时只以能养为
孝故夫子警切以告之使反诸心也苟推测至此孝
敬之心一不存焉即陷于犬马之养矣孟子又有养
口体养志之说似亦说破学者之未察处
卷四十三 第 2b 页 WYG0708-0227b.png
问子张学干禄先生曰古人干禄之意非后世之干禄
也盖胸中有所蕴亦欲发泄而见诸事尔此为已之
学也然求之有道苟未见所以求之之道一萌意焉
则外驰矣故夫子以多闻见而阙疑殆告之又使之
慎其馀则反求诸已也切矣
问亦足以发之义先生曰颜子深潜淳粹闻夫子之言
即默识心融触处洞然自有条理故终日言但见其
不违如愚而已退省其私则于语默日用动容之间
也盖胸中有所蕴亦欲发泄而见诸事尔此为已之
学也然求之有道苟未见所以求之之道一萌意焉
则外驰矣故夫子以多闻见而阙疑殆告之又使之
慎其馀则反求诸已也切矣
问亦足以发之义先生曰颜子深潜淳粹闻夫子之言
即默识心融触处洞然自有条理故终日言但见其
不违如愚而已退省其私则于语默日用动容之间
卷四十三 第 3a 页 WYG0708-0227c.png
皆足以发明夫子之道坦然由之而无疑也
问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盖夫子之道
不离乎日用之间自其尽已而言则谓之忠及其及
物而言则谓之恕莫非大道之全体虽变化万殊于
事为之末而所以贯之者未尝不一也然则夫子所
以告曾子曾子所以告其门人岂有异旨哉而或者
以为忠恕未足以尽一贯之道曾子姑以违道不远
问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盖夫子之道
不离乎日用之间自其尽已而言则谓之忠及其及
物而言则谓之恕莫非大道之全体虽变化万殊于
事为之末而所以贯之者未尝不一也然则夫子所
以告曾子曾子所以告其门人岂有异旨哉而或者
以为忠恕未足以尽一贯之道曾子姑以违道不远
卷四十三 第 3b 页 WYG0708-0227d.png
者告其门人使知人道之端恐未曾尽曾子之意也
先生曰伊川先生有言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忠也乾
道变化各正性命恕也体会于一人之身不过只是
尽已及物之心而已曾子于日用处夫子自有以见
之恐其未必觉此亦是一贯之理故率然问曰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曾子于是领会而有得焉辄应之曰
唯忘其所以言也至于答门人之问止是发其心尔
岂有二耶若以谓圣人一以贯之之道甚精微非门
先生曰伊川先生有言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忠也乾
道变化各正性命恕也体会于一人之身不过只是
尽已及物之心而已曾子于日用处夫子自有以见
之恐其未必觉此亦是一贯之理故率然问曰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曾子于是领会而有得焉辄应之曰
唯忘其所以言也至于答门人之问止是发其心尔
岂有二耶若以谓圣人一以贯之之道甚精微非门
卷四十三 第 4a 页 WYG0708-0228a.png
人之问所可告姑以忠恕答之恐圣人之心不如是
之支也如孟子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人皆足以知
之但合内外之道使之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精粗不
二浑同尽是此理则非圣人不能是也中庸曰忠恕
违道不远提起此以示人相近处然不能贯之则忠
恕自是一忠恕尔
大凡人理义之心何尝无唯持守之即在尔若于旦昼
间不至梏亡则夜气存矣夜气存则平旦之气未与
之支也如孟子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人皆足以知
之但合内外之道使之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精粗不
二浑同尽是此理则非圣人不能是也中庸曰忠恕
违道不远提起此以示人相近处然不能贯之则忠
恕自是一忠恕尔
大凡人理义之心何尝无唯持守之即在尔若于旦昼
间不至梏亡则夜气存矣夜气存则平旦之气未与
卷四十三 第 4b 页 WYG0708-0228b.png
物接之时湛然虚明气象自可见此孟子发此夜气
之说于学者极有力
大率吾辈立志已定若看文字心虑一澄然之时略绰
一见与心会处便是正理若更生疑即心滞碍
某曩时从罗先生学问终日相对静坐只说文字未尝
及一杂语先生极好静坐某时未有知退入室中亦
只静坐而已先生令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
未发时作何气象此意不惟于进学有力兼亦是养
之说于学者极有力
大率吾辈立志已定若看文字心虑一澄然之时略绰
一见与心会处便是正理若更生疑即心滞碍
某曩时从罗先生学问终日相对静坐只说文字未尝
及一杂语先生极好静坐某时未有知退入室中亦
只静坐而已先生令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
未发时作何气象此意不惟于进学有力兼亦是养
卷四十三 第 5a 页 WYG0708-0228c.png
心之要
尝爱黄鲁直作濂溪诗序云舂陵周荗叔人品甚高胸
中洒落如光风霁月此句形容有道者气象绝佳胸
中洒落即作为尽洒落矣
某尝以谓遇事若能无毫发固滞即此心廓然大公无
彼已之偏倚庶几于理道一贯
仁即是理当理而无私心即仁矣又曰仁字极难讲说
只看天理统体处便是心字亦难指说惟认取发用
尝爱黄鲁直作濂溪诗序云舂陵周荗叔人品甚高胸
中洒落如光风霁月此句形容有道者气象绝佳胸
中洒落即作为尽洒落矣
某尝以谓遇事若能无毫发固滞即此心廓然大公无
彼已之偏倚庶几于理道一贯
仁即是理当理而无私心即仁矣又曰仁字极难讲说
只看天理统体处便是心字亦难指说惟认取发用
卷四十三 第 5b 页 WYG0708-0228d.png
处是心又曰仁者人也人之一体便是天理无所不
备具
吾侪在今日止可于僻寂处草衣木食苟度岁月又曰
处此时唯俭德避难更加韬晦为得所又曰当今之
时苟有修饬之士须大段涵养韬晦始得
愚按程门高弟如谢上蔡杨龟山末流皆不免略
染禅学惟尹和靖坚守不变其后龟山幸三传而
得朱文公始裒萃诸家而辨析之程门之学因以
备具
吾侪在今日止可于僻寂处草衣木食苟度岁月又曰
处此时唯俭德避难更加韬晦为得所又曰当今之
时苟有修饬之士须大段涵养韬晦始得
愚按程门高弟如谢上蔡杨龟山末流皆不免略
染禅学惟尹和靖坚守不变其后龟山幸三传而
得朱文公始裒萃诸家而辨析之程门之学因以
卷四十三 第 6a 页 WYG0708-0229a.png
大明故愚所读先儒诸书始于濂溪终于文公所
传之勉齐以究正学之终始焉次以龟山上蔡以
见其流虽异而源则同焉又次以和靖以见源虽
异而其流有不变者焉次以横浦三陆以见其源
流之益别焉然上蔡龟山虽均为略染禅学而龟
山传之罗仲素罗仲素传之李延平延平亦主澄
心静坐乃反能救文公之几陷禅学一转为大中
至正之归致知之学毫釐之辨不可不精盖如此
传之勉齐以究正学之终始焉次以龟山上蔡以
见其流虽异而源则同焉又次以和靖以见源虽
异而其流有不变者焉次以横浦三陆以见其源
流之益别焉然上蔡龟山虽均为略染禅学而龟
山传之罗仲素罗仲素传之李延平延平亦主澄
心静坐乃反能救文公之几陷禅学一转为大中
至正之归致知之学毫釐之辨不可不精盖如此
卷四十三 第 6b 页 WYG0708-0229b.png
故又次延平于此以明心学虽易流于禅而自有
心学之正者焉此书文公所亲集延平之学以涵
养为工夫以常在心目之间为效验以脱然洒落
处为超诣之地文公之问多本论语多先孝弟此
皆学者所当熟味序此书者廖德明载文公之言
谓先生隐居不仕燕閒体察默而成之非他人能
及若夫经纶天下之大经措诸事业时有劳逸之
殊遇故二程因发明敬字合内外贯动静敬附录
心学之正者焉此书文公所亲集延平之学以涵
养为工夫以常在心目之间为效验以脱然洒落
处为超诣之地文公之问多本论语多先孝弟此
皆学者所当熟味序此书者廖德明载文公之言
谓先生隐居不仕燕閒体察默而成之非他人能
及若夫经纶天下之大经措诸事业时有劳逸之
殊遇故二程因发明敬字合内外贯动静敬附录
卷四十三 第 7a 页 WYG0708-0229c.png
云
延平李先生行状
先生讳侗字愿中南剑州剑浦人曾祖干屯田郎中祖
纁朝散大夫父涣朝奉郎先生闻郡人罗仲素先生
得河洛之学于龟山杨文靖公之门遂往学焉从容
潜玩有会于心尽得其所传之奥退而屏居山田结
庐水竹之间谢绝世故馀四十年箪瓢屡空怡然自
适既以二子举进士试吏旁郡车请迎养先生不得
延平李先生行状
先生讳侗字愿中南剑州剑浦人曾祖干屯田郎中祖
纁朝散大夫父涣朝奉郎先生闻郡人罗仲素先生
得河洛之学于龟山杨文靖公之门遂往学焉从容
潜玩有会于心尽得其所传之奥退而屏居山田结
庐水竹之间谢绝世故馀四十年箪瓢屡空怡然自
适既以二子举进士试吏旁郡车请迎养先生不得
卷四十三 第 7b 页 WYG0708-0229d.png
已为一行会闽帅玉山汪公以书礼车乘来迎将讲
所疑至之日疾作卒于府治之馆舍年七十一隆兴
元年十月十有五日也
初龟山先生唱道东南士之游其门者甚众然语其
潜思力行任重诣极如罗公盖一人而已先生既从
之学讲论之馀兀坐终日以验夫喜怒哀乐未发之
前气象为何如而求其所谓中者若是者既久之而
知天下之大本者端有在乎是也盖天下之理无不
所疑至之日疾作卒于府治之馆舍年七十一隆兴
元年十月十有五日也
初龟山先生唱道东南士之游其门者甚众然语其
潜思力行任重诣极如罗公盖一人而已先生既从
之学讲论之馀兀坐终日以验夫喜怒哀乐未发之
前气象为何如而求其所谓中者若是者既久之而
知天下之大本者端有在乎是也盖天下之理无不
卷四十三 第 8a 页 WYG0708-0230a.png
由是而出既得其本则凡出于此者虽品节万殊曲
折万变莫不该摄洞贯以次融释而各有条理如川
流脉络而不可乱大而天地之所以高厚细而品汇
之所以化育以至经训之微言日用之小物折之于
此无有不得其衷者焉由是操存益固涵养益熟精
明纯一触处洞然泛应曲酬发必中节故其言曰学
问之道不在于多言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若见虽
一毫私欲之发亦退听矣又其言曰读书知其所言
折万变莫不该摄洞贯以次融释而各有条理如川
流脉络而不可乱大而天地之所以高厚细而品汇
之所以化育以至经训之微言日用之小物折之于
此无有不得其衷者焉由是操存益固涵养益熟精
明纯一触处洞然泛应曲酬发必中节故其言曰学
问之道不在于多言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若见虽
一毫私欲之发亦退听矣又其言曰读书知其所言
卷四十三 第 8b 页 WYG0708-0230b.png
莫非吾事而即吾身以求之则凡圣贤之所至而吾
所未至者皆可勉而进之以故未尝为讲解文书沙
县邓迪语及先生曰愿中如冰壶秋月莹彻无瑕非
吾曹所及也呜呼先生之道德纯备学术通明求之
当世殆绝伦比然不求知于世而亦未尝轻于语人
盖所谓遁世不见知而不悔者先生庶几焉门人具
位朱熹状
右录其要也始文公之父吏部公与延平先生俱
所未至者皆可勉而进之以故未尝为讲解文书沙
县邓迪语及先生曰愿中如冰壶秋月莹彻无瑕非
吾曹所及也呜呼先生之道德纯备学术通明求之
当世殆绝伦比然不求知于世而亦未尝轻于语人
盖所谓遁世不见知而不悔者先生庶几焉门人具
位朱熹状
右录其要也始文公之父吏部公与延平先生俱
卷四十三 第 9a 页 WYG0708-0230c.png
事罗先生故文公于延平为通家子文公幼孤从
屏山刘公问学及壮以父执事延平而已至于论
学盖未之契而文公每诵其所闻延平亦莫之许
也文公簿领同安反复延平之言若有所得者于
是尽弃其学而师事焉此嘉定甲戍黄岩赵师夏
题卷末之略云
延平先生语录
罗先生少从审律先生吴国华学从见龟山乃知旧学
屏山刘公问学及壮以父执事延平而已至于论
学盖未之契而文公每诵其所闻延平亦莫之许
也文公簿领同安反复延平之言若有所得者于
是尽弃其学而师事焉此嘉定甲戍黄岩赵师夏
题卷末之略云
延平先生语录
罗先生少从审律先生吴国华学从见龟山乃知旧学
卷四十三 第 9b 页 WYG0708-0230d.png
之差三日惊汗浃背曰几枉过了一生于是谨守龟
山之学数年后方心广体胖
以践履为闻知
人之持身当以孔子为法孔子相去千馀载既不可得
而亲之所可见者独论语耳
右延平语录罗仲素先生之从孙罗慱文所编本
名钦佩录然其所载多高深间又造语如诸子之
立论者视朱文公所编答问似不同姑录其便初
山之学数年后方心广体胖
以践履为闻知
人之持身当以孔子为法孔子相去千馀载既不可得
而亲之所可见者独论语耳
右延平语录罗仲素先生之从孙罗慱文所编本
名钦佩录然其所载多高深间又造语如诸子之
立论者视朱文公所编答问似不同姑录其便初
卷四十三 第 10a 页 WYG0708-0231a.png
学者一二
卷四十三 第 10b 页 WYG0708-0231b.png
黄氏日抄卷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