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第 1a 页 WYG0714-023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东溪日谈录卷十三
明 周琦 撰
史系谈上
唐尧
尧之德详于尧之典尧之治亦详于尧之典故尧之典
尧之史也
孔子赞尧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
东溪日谈录卷十三
明 周琦 撰
史系谈上
唐尧
尧之德详于尧之典尧之治亦详于尧之典故尧之典
尧之史也
孔子赞尧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0714-0230b.png
巍乎其有成功焕乎其有文章孔子去尧之世如此之
远赞尧之德如此之详其必有所据也治天下五十年
不知天下治与不治古人为政诚笃如此安得不成盛
治顾岂后世不治言治者比哉无怪乎其不治也
茅茨土阶朝天下诸侯七十馀年视秦九步一楼十步一
阁一阿房宫如此况朝会天下诸侯之所乎观瞻愈大治
效愈促是故有尧之德致尧之治虽茅茨土阶不为约也
十日并出羿射其九其说与断鳌立四极聚灰止水炼
远赞尧之德如此之详其必有所据也治天下五十年
不知天下治与不治古人为政诚笃如此安得不成盛
治顾岂后世不治言治者比哉无怪乎其不治也
茅茨土阶朝天下诸侯七十馀年视秦九步一楼十步一
阁一阿房宫如此况朝会天下诸侯之所乎观瞻愈大治
效愈促是故有尧之德致尧之治虽茅茨土阶不为约也
十日并出羿射其九其说与断鳌立四极聚灰止水炼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0714-0231a.png
石补天者等耳不经孰甚于此
天子之位圣人之器非不肖之才可履丹朱不足以履
天位尧知之久矣故荐巢由不就复荐大舜舜若不就
必及之禹亦不复在丹朱也尧为天下忧不为家忧为
百姓忧不为丹朱忧圣人为公不为私于此极矣
尧荐舜既以九男观其外二女观其内又使摄位二十
八年然后禅之于天尧非不苟也不敢苟也敬天爱民
也如此孰甚焉
天子之位圣人之器非不肖之才可履丹朱不足以履
天位尧知之久矣故荐巢由不就复荐大舜舜若不就
必及之禹亦不复在丹朱也尧为天下忧不为家忧为
百姓忧不为丹朱忧圣人为公不为私于此极矣
尧荐舜既以九男观其外二女观其内又使摄位二十
八年然后禅之于天尧非不苟也不敢苟也敬天爱民
也如此孰甚焉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0714-0231b.png
尧都平阳旧封唐侯之地其地曰陶故号陶唐氏
虞舜
舜之德详于舜之典舜之治亦详于舜之典故舜之典
亦舜之史也
耕历山民皆让畔渔雷泽人皆让居陶河滨器不苦窳
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亦人归之徵也
举元凯扬善也诛四凶遏恶也元凯果善也则扬之四
凶果恶矣则遏之皆顺天之休命也
虞舜
舜之德详于舜之典舜之治亦详于舜之典故舜之典
亦舜之史也
耕历山民皆让畔渔雷泽人皆让居陶河滨器不苦窳
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亦人归之徵也
举元凯扬善也诛四凶遏恶也元凯果善也则扬之四
凶果恶矣则遏之皆顺天之休命也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0714-0231c.png
天子一日万几舜鼓南薰之弦或妨政乎盖舜之事功
已见于摄政之年至是无他所为故曰无为而治惟恭
已正南面垂衣裳而已鼓弦也何妨于政乎
舜摄尧行天子事二十八年至逊以位尧崩三年之丧
毕避位于河南豫州之阳天下朝会不之平阳之丹朱
而之豫州之舜人心之归固无阻也其都蒲阳即平阳
解州之蒲坂而不敢复平阳之旧都者克让之德也岂
后世之雌雄相竞哉
已见于摄政之年至是无他所为故曰无为而治惟恭
已正南面垂衣裳而已鼓弦也何妨于政乎
舜摄尧行天子事二十八年至逊以位尧崩三年之丧
毕避位于河南豫州之阳天下朝会不之平阳之丹朱
而之豫州之舜人心之归固无阻也其都蒲阳即平阳
解州之蒲坂而不敢复平阳之旧都者克让之德也岂
后世之雌雄相竞哉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0714-0231d.png
禹有治水之功而商均无绩也故舜傅禹而不傅商均
非故薄其子而法尧也
三代
三代之代其亦相代之义周代商商代夏取义也有谓
矣
夏
大禹之德详于大禹谟而其事功亦详于禹谟也故禹
之谟亦禹之史也
非故薄其子而法尧也
三代
三代之代其亦相代之义周代商商代夏取义也有谓
矣
夏
大禹之德详于大禹谟而其事功亦详于禹谟也故禹
之谟亦禹之史也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0714-0232a.png
尽力沟洫治民也致孝鬼神事神也卑宫室处已也美
黻冕莅人也禹于治民事神处已莅人皆适其宜矣何
议于圣哉
三过其门而不入以伤父不成罚已之才智也孝也岂
损孝以成忠邪
禹泣罪人曰尧舜之人以尧舜之心为心寡人为君百
姓各自以其心为心是禹以尧舜自期故禹之治不在
尧舜下
黻冕莅人也禹于治民事神处已莅人皆适其宜矣何
议于圣哉
三过其门而不入以伤父不成罚已之才智也孝也岂
损孝以成忠邪
禹泣罪人曰尧舜之人以尧舜之心为心寡人为君百
姓各自以其心为心是禹以尧舜自期故禹之治不在
尧舜下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0714-0232b.png
黄龙负舟而与之誓俯首低尾而逝者诚之感也启能
承继禹道故天下朝会归之也有扈之不来者与贤之
风未释于夷俗也天下家傅自启始也禹不傅子亦傅
之贤圣人之不贪也天下归启不归之益非益之不足
启异于丹朱也
少康本遗腹之子母奔有仍舅氏之国而生焉遗臣靡
迎立于夏道四十年中绝之后而能恢复之靡之功其
大矣夫
承继禹道故天下朝会归之也有扈之不来者与贤之
风未释于夷俗也天下家傅自启始也禹不傅子亦傅
之贤圣人之不贪也天下归启不归之益非益之不足
启异于丹朱也
少康本遗腹之子母奔有仍舅氏之国而生焉遗臣靡
迎立于夏道四十年中绝之后而能恢复之靡之功其
大矣夫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0714-0232c.png
桀治天下其性贪其政虐其力足以伸铁钩其宠妹喜
而忘返者盖亦贪虐与力血气之私所使也夏安得而
不亡邪
禹都安邑亦平阳解州之地先避位于河南嵩山之阳
而启亦避益于钓台以享诸侯禹傅启太康仲康相迁
商少康复国中兴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履癸
共十七主四百五十八年而亡呜呼禹得之以道桀失
之以非道君人者其可以无道乎
而忘返者盖亦贪虐与力血气之私所使也夏安得而
不亡邪
禹都安邑亦平阳解州之地先避位于河南嵩山之阳
而启亦避益于钓台以享诸侯禹傅启太康仲康相迁
商少康复国中兴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履癸
共十七主四百五十八年而亡呜呼禹得之以道桀失
之以非道君人者其可以无道乎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0714-0232d.png
商
汤有惭德不嫌于圣以有道也桀无道也以有道而放
无道也故无嫌焉
肇修人纪能修已也币聘伊尹能用人也祝网而去其
三能爱物也祷旱而致大霖能格天也汤之世安得而
不治邪
伊尹之放太甲非放也不屑之教也太甲不明厥德颠
覆典刑居桐宫三年复迁仁义伊尹奉归于亳遂成贤
汤有惭德不嫌于圣以有道也桀无道也以有道而放
无道也故无嫌焉
肇修人纪能修已也币聘伊尹能用人也祝网而去其
三能爱物也祷旱而致大霖能格天也汤之世安得而
不治邪
伊尹之放太甲非放也不屑之教也太甲不明厥德颠
覆典刑居桐宫三年复迁仁义伊尹奉归于亳遂成贤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0714-0233a.png
君非不屑之教所致乎
中宗修先王之政明养老之礼重译来朝七十六国而
商道之复兴者伤兄雍已之废其政也惜乎厥子仲丁
迁嚣而复衰矣
盘庚伤前屡迁复都于亳改商曰殷行商之政商道复
兴而为之衰其政者厥弟小辛也小乙继之虽知民事
之艰难而时又不竞耳
小乙之子高宗恭默思道傅说佐之君臣道合中外人
中宗修先王之政明养老之礼重译来朝七十六国而
商道之复兴者伤兄雍已之废其政也惜乎厥子仲丁
迁嚣而复衰矣
盘庚伤前屡迁复都于亳改商曰殷行商之政商道复
兴而为之衰其政者厥弟小辛也小乙继之虽知民事
之艰难而时又不竞耳
小乙之子高宗恭默思道傅说佐之君臣道合中外人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0714-0233b.png
归殷道为之复兴若高宗其亦中兴之贤主乎
纣之才资辨捷疾手格猛兽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不幸而居君人之位则无所不至故其政暴于商民宠
加于妲己天下怨之恶与桀并商安得而不亡乎
汤有天下而都于亳傅位于太甲伊尹放太甲于桐宫
汤墓之侧居太甲忧三年复迎于亳伊尹摄政则亦无
嫌沃丁太庚小甲而雍已商道寖衰太戊曰中宗者得
伊陟以为之佐仲丁之世亳有河决之害迁都于嚣外
纣之才资辨捷疾手格猛兽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不幸而居君人之位则无所不至故其政暴于商民宠
加于妲己天下怨之恶与桀并商安得而不亡乎
汤有天下而都于亳傅位于太甲伊尹放太甲于桐宫
汤墓之侧居太甲忧三年复迎于亳伊尹摄政则亦无
嫌沃丁太庚小甲而雍已商道寖衰太戊曰中宗者得
伊陟以为之佐仲丁之世亳有河决之害迁都于嚣外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0714-0233c.png
壬河亶甲而嚣又河决以迁相祖乙相河又决以迁耿
历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耿河又决迁都于亳
改商曰殷其道复兴小辛坏之小乙时又不竞武丁曰
高宗者得傅说辅之殷道复兴历祖庚祖甲廪辛庚丁
武乙太丁帝乙至纣傅二十八主共六百四十四年而
亡纣无道武王伐之纣衣宝玉自焚呜呼酒池肉林糟
堤十里妲己之乐复可得于是乎
周
历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耿河又决迁都于亳
改商曰殷其道复兴小辛坏之小乙时又不竞武丁曰
高宗者得傅说辅之殷道复兴历祖庚祖甲廪辛庚丁
武乙太丁帝乙至纣傅二十八主共六百四十四年而
亡纣无道武王伐之纣衣宝玉自焚呜呼酒池肉林糟
堤十里妲己之乐复可得于是乎
周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0714-0233d.png
武王承文王三分有二之天下以取文王之不取者周
之德至是而极纣之恶至是而稔武王之身未尝亲臣
于纣不失天下之显名故武王之征伐也虽不得如尧
舜之禅授则亦不失其令名矣
武王寿九十三在位七年成王即位之年始七岁耳以
时考之则武王伐纣之年八十六矣八十七而生成王
故武王九十三崩而成王是年即位始七岁周公安得
不为之摄政乎是故作无逸以戒其勤制礼乐以文其
之德至是而极纣之恶至是而稔武王之身未尝亲臣
于纣不失天下之显名故武王之征伐也虽不得如尧
舜之禅授则亦不失其令名矣
武王寿九十三在位七年成王即位之年始七岁耳以
时考之则武王伐纣之年八十六矣八十七而生成王
故武王九十三崩而成王是年即位始七岁周公安得
不为之摄政乎是故作无逸以戒其勤制礼乐以文其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0714-0234a.png
治诛武庚放蔡叔以保其乱于内迁多士定多方以
防其乱于外与夫封鲁留洛诰酒监殷周公之用心密
矣赐鲁重祭不亦宜乎
洛为天下之中均四方贡赋之道里成王承武王之志
而营之故以镐为西都洛为东都王居则在西都而朝
会诸侯则东都焉
成王留周公于洛者以召公之言也周公承其留而遂
不去者周公为成王虑也肯自逸于鲁哉
防其乱于外与夫封鲁留洛诰酒监殷周公之用心密
矣赐鲁重祭不亦宜乎
洛为天下之中均四方贡赋之道里成王承武王之志
而营之故以镐为西都洛为东都王居则在西都而朝
会诸侯则东都焉
成王留周公于洛者以召公之言也周公承其留而遂
不去者周公为成王虑也肯自逸于鲁哉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0714-0234b.png
周公召公相成王为左右自陜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
东周公主之自古用贤则兴不用贤则亡成王虽幼而
有贤其成不拔之业也能无自乎
宣王承厉王暴虐出奔之后能任贤使能王化复行为
周室中兴之主惜乎幽王为犬戎所毙西周之业亡焉
故自武王至幽王共十二主为西周而平王继之则东
迁而都于洛也
宣王中兴之主召穆公方叔尹吉甫仲山甫皆中兴之
东周公主之自古用贤则兴不用贤则亡成王虽幼而
有贤其成不拔之业也能无自乎
宣王承厉王暴虐出奔之后能任贤使能王化复行为
周室中兴之主惜乎幽王为犬戎所毙西周之业亡焉
故自武王至幽王共十二主为西周而平王继之则东
迁而都于洛也
宣王中兴之主召穆公方叔尹吉甫仲山甫皆中兴之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0714-0234c.png
臣故王化复行而文武之烈又自是一振矣成王以幼
冲嗣位得共辅者周召也厉王以暴虐出奔得共和者
亦周召也故幼冲者以成治暴虐者以不坠亦周积功
累仁之深先后济弱扶倾之臣同一姓氏以兆八百馀
年之历也
平王东迁于洛王室渐微齐楚秦晋渐大孔子为周忧
也故作春秋于平王之末年春秋非天子之事乎
威烈王之世王室愈微而诸侯兵争时号战国故司马
冲嗣位得共辅者周召也厉王以暴虐出奔得共和者
亦周召也故幼冲者以成治暴虐者以不坠亦周积功
累仁之深先后济弱扶倾之臣同一姓氏以兆八百馀
年之历也
平王东迁于洛王室渐微齐楚秦晋渐大孔子为周忧
也故作春秋于平王之末年春秋非天子之事乎
威烈王之世王室愈微而诸侯兵争时号战国故司马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0714-0234d.png
之作通鉴朱子之修纲目皆始于此也
赧王初与诸侯约从攻秦秦使吕不韦帅师灭之周遂
不祀赧承王室久微之后列国方强之日其不祀也非
桀纣比矣
西周都镐历武成康昭穆共懿孝夷厉宣幽共十二主
东周都洛历平桓庄釐惠襄顷匡定简灵景悼敬元贞
定哀思考威烈安烈显慎靓赧共二十五主通八百七十
三年而春秋之后孟子者出时尚争战故号焉又平王
赧王初与诸侯约从攻秦秦使吕不韦帅师灭之周遂
不祀赧承王室久微之后列国方强之日其不祀也非
桀纣比矣
西周都镐历武成康昭穆共懿孝夷厉宣幽共十二主
东周都洛历平桓庄釐惠襄顷匡定简灵景悼敬元贞
定哀思考威烈安烈显慎靓赧共二十五主通八百七十
三年而春秋之后孟子者出时尚争战故号焉又平王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0714-0235a.png
以后通称列国也夫帝王享国长永固莫如周况有孔
孟诸圣贤生于其间乎此周所以为三代之最隆非他
朝代之可及也
春秋列国
五等之爵起于周武王大封宗族及其功臣先朝之后
至平王迁洛之日王室益衰侯国愈强天下不复尊周
故孔子作春秋以正王法是为春秋其与周同姓者曰
鲁曰卫曰晋曰郑曰曹曰蔡曰燕曰吴与周异姓者曰
孟诸圣贤生于其间乎此周所以为三代之最隆非他
朝代之可及也
春秋列国
五等之爵起于周武王大封宗族及其功臣先朝之后
至平王迁洛之日王室益衰侯国愈强天下不复尊周
故孔子作春秋以正王法是为春秋其与周同姓者曰
鲁曰卫曰晋曰郑曰曹曰蔡曰燕曰吴与周异姓者曰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0714-0235b.png
齐曰宋曰陈曰楚曰秦凡此皆大国也其具爵姓者杞
许滕薛邾莒越虞虢郕凡霍息邓纪徐随巴鄫小邾芮
胡州南燕梁荀贾宿鄅原夔滑郯舒鸠凡此则三十四
国也其有姓无爵者黄罗魏耿郜韩焦杨夷向申密谢
鄋□舒庸偪阳凡此则十七国也其有爵无姓者莱弦
潞顿沈谭宗郧赖肥戎蛮鼓谷唐白狄麇舒凡此亦十
八国也其无爵姓者贰轸绞蓼六江郧权道柏遂崇戴冀
温厉项巢庸根牟介邿房桐鄀阳无终蓐狄英氏鲜虞
许滕薛邾莒越虞虢郕凡霍息邓纪徐随巴鄫小邾芮
胡州南燕梁荀贾宿鄅原夔滑郯舒鸠凡此则三十四
国也其有姓无爵者黄罗魏耿郜韩焦杨夷向申密谢
鄋□舒庸偪阳凡此则十七国也其有爵无姓者莱弦
潞顿沈谭宗郧赖肥戎蛮鼓谷唐白狄麇舒凡此亦十
八国也其无爵姓者贰轸绞蓼六江郧权道柏遂崇戴冀
温厉项巢庸根牟介邿房桐鄀阳无终蓐狄英氏鲜虞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0714-0235c.png
陆浑于馀丘凡此又三十二国也其为附庸者颛臾须句
葛任牟极萧鄟鄣凡此又九国也夫春秋列国其大者
则今之府其小者今之州又小者今之县耳附庸之国
则宣慰州县附省之下者也皆自平王以后始也
齐桓晋文宋襄秦穆楚庄五国又霸乎当时者也故谓
之五霸视他国为尤强焉
战国
世自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借周威烈王之命共分晋
葛任牟极萧鄟鄣凡此又九国也夫春秋列国其大者
则今之府其小者今之州又小者今之县耳附庸之国
则宣慰州县附省之下者也皆自平王以后始也
齐桓晋文宋襄秦穆楚庄五国又霸乎当时者也故谓
之五霸视他国为尤强焉
战国
世自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借周威烈王之命共分晋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0714-0235d.png
地立为诸侯是后七雄并起而各兵争所谓七雄者秦
楚燕齐赵魏韩是也于是善战者孙膑庞涓之徒出焉
善说者苏秦张仪之徒出焉开阡陌者商鞅之徒出焉
纵横于七国之间岂不为兵戎之世乎然孔孟者春秋
战国之大儒惧乱臣贼子坏万世之王纲富国强兵灭
当时之王道故春秋之笔不得以不作仁义之说不得
以不辩也岂得已哉
秦
楚燕齐赵魏韩是也于是善战者孙膑庞涓之徒出焉
善说者苏秦张仪之徒出焉开阡陌者商鞅之徒出焉
纵横于七国之间岂不为兵戎之世乎然孔孟者春秋
战国之大儒惧乱臣贼子坏万世之王纲富国强兵灭
当时之王道故春秋之笔不得以不作仁义之说不得
以不辩也岂得已哉
秦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0714-0236a.png
秦始灭六国并天下北筑长城南开五岭自谓德兼三
皇功过五帝以一世至二世至于万万世其为志也不
小矣卒至二世而亡者何哉盖悉变前制而法古之志
无焚书坑儒而扶世之功缺与夫始皇之相李斯而宠
任之权失二世之用赵高而听信之私讹乌得而不丧
邪
秦虽无道能定天下于一非法轲也暗合轲耳自咸阳
以至交广六千馀里交广之民古杂于夷南开五岭押
皇功过五帝以一世至二世至于万万世其为志也不
小矣卒至二世而亡者何哉盖悉变前制而法古之志
无焚书坑儒而扶世之功缺与夫始皇之相李斯而宠
任之权失二世之用赵高而听信之私讹乌得而不丧
邪
秦虽无道能定天下于一非法轲也暗合轲耳自咸阳
以至交广六千馀里交广之民古杂于夷南开五岭押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0714-0236b.png
发逋逃赘婿五十万人以取南越陆梁之后开桂州南
海象三郡得用夏变夷之道矣夫秦开五岭者非秦为
秦也秦为万世也秦岂有心于万世哉其利至今资之
非一日者暗合圣人之道也后世可不乘其利而为国
家计哉
秦都咸阳历始皇帝二世皇帝至子婴为三世传三主
共四十一年而亡
西汉
海象三郡得用夏变夷之道矣夫秦开五岭者非秦为
秦也秦为万世也秦岂有心于万世哉其利至今资之
非一日者暗合圣人之道也后世可不乘其利而为国
家计哉
秦都咸阳历始皇帝二世皇帝至子婴为三世传三主
共四十一年而亡
西汉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0714-0236c.png
汉高祖起于沛其遇张良于陈留者天也韩信萧何亡
楚而归汉者亦天也其不死鸿门之会者天也不死雎
水之围者亦天也死乌江之羽者亦天也故不王者死
而王者不死矣三杰佐之安得不成帝业乎但不能保
全功臣汉祖之失于此亦天焉
始皇并六国不为秦并为汉并也项羽灭秦不为楚灭
为汉灭也向使六国未并而汉难于前矣羽未灭秦而
汉难于后矣汉有秦并其国于前羽灭其秦于后既而
楚而归汉者亦天也其不死鸿门之会者天也不死雎
水之围者亦天也死乌江之羽者亦天也故不王者死
而王者不死矣三杰佐之安得不成帝业乎但不能保
全功臣汉祖之失于此亦天焉
始皇并六国不为秦并为汉并也项羽灭秦不为楚灭
为汉灭也向使六国未并而汉难于前矣羽未灭秦而
汉难于后矣汉有秦并其国于前羽灭其秦于后既而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0714-0236d.png
天又亡羽故汉之得天下也亦天与之也人归之也
女主之王天下起自女娲女娲在始立君之时人道未
明之日今吕氏称制在彝伦明正之日非女娲时比也
变也不有王陵周勃之俦几何而不危刘乎
惠帝之恭已宽仁文帝之几致刑措景帝之节俭守成
武帝之雄才大略宣帝之中兴汉室西汉传十三主高
祖之后推数君而已然虽未能尽善亦不失为贤主也
西汉之坏于前者诸吕也坏于后者王莽也诸吕之乱
女主之王天下起自女娲女娲在始立君之时人道未
明之日今吕氏称制在彝伦明正之日非女娲时比也
变也不有王陵周勃之俦几何而不危刘乎
惠帝之恭已宽仁文帝之几致刑措景帝之节俭守成
武帝之雄才大略宣帝之中兴汉室西汉传十三主高
祖之后推数君而已然虽未能尽善亦不失为贤主也
西汉之坏于前者诸吕也坏于后者王莽也诸吕之乱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0714-0237a.png
起于吕后王莽之乱起于王太后皆外戚也天下后世
坏国家者妇人也苟二后不临朝外戚不专政乱何自
而生乎
西汉都长安历高惠吕文景武昭宣元成哀平孺子十
三主共二百二十五年坏之新莽不有长沙定王之子
刘秀以恢复之都于洛阳汉几堕矣
东汉
光武起于新莽篡乱之馀郡国僭窃之日芟刈群雄克
坏国家者妇人也苟二后不临朝外戚不专政乱何自
而生乎
西汉都长安历高惠吕文景武昭宣元成哀平孺子十
三主共二百二十五年坏之新莽不有长沙定王之子
刘秀以恢复之都于洛阳汉几堕矣
东汉
光武起于新莽篡乱之馀郡国僭窃之日芟刈群雄克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0714-0237b.png
复旧物行仁义务儒术兴学校以中兴汉室高祖之后
一人而已虽文景武宣不让也惟吏事深刻未尽善耳
盖少在舂陵与民间人伍天下之事无不周知故不任
三公事归台阁如是也视后世事属于人权移于下则
又大径庭矣
孔子曰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言不以富贵为乐
也后世人君不以富贵为乐而能成大事功者光武亦
其人焉光武少与严陵学亦常士等耳及其为天子也
一人而已虽文景武宣不让也惟吏事深刻未尽善耳
盖少在舂陵与民间人伍天下之事无不周知故不任
三公事归台阁如是也视后世事属于人权移于下则
又大径庭矣
孔子曰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言不以富贵为乐
也后世人君不以富贵为乐而能成大事功者光武亦
其人焉光武少与严陵学亦常士等耳及其为天子也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0714-0237c.png
严陵不盱豫于富贵而苟仕光武不瞑眩于富贵而自
高故至同榻是严陵能高其节而成就乎光武之美光
武能下于贤而成就乎严陵之高故东汉多清节之士
实严陵为之开先而光武为之作始也
明帝虽苛察而度量不宏然能遵奉建武制度则吏得
其人民安其业章帝虽宽厚而平徭薄赋然宠任窦宪
以启外戚专权东汉之祸在外戚宦官者此其渐也章
帝后和帝之世窦后临朝宦官外戚迭为消长殇帝之
高故至同榻是严陵能高其节而成就乎光武之美光
武能下于贤而成就乎严陵之高故东汉多清节之士
实严陵为之开先而光武为之作始也
明帝虽苛察而度量不宏然能遵奉建武制度则吏得
其人民安其业章帝虽宽厚而平徭薄赋然宠任窦宪
以启外戚专权东汉之祸在外戚宦官者此其渐也章
帝后和帝之世窦后临朝宦官外戚迭为消长殇帝之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0714-0237d.png
世邓后临朝帝立八月而崩安帝之世亦邓后临朝后
崩而后亲嗣顺帝为宦官迎立实阎后为之作俑故宦
官外戚倚此而强贤人君子不能以救汉祚之衰也冲
帝之世梁后临朝有外戚梁冀之秉政质帝为梁后所
立梁冀恶其聪慧而鸩杀桓帝之世亦梁后临朝后崩
冀暴故帝与宦官谋诛之则宦官逞恶而党锢之祸起
矣灵帝之世窦后临朝宦官权盛致杀陈蕃诸人数百
召外兵以涤内难则坏垣入室而董卓之乱兴矣故献
崩而后亲嗣顺帝为宦官迎立实阎后为之作俑故宦
官外戚倚此而强贤人君子不能以救汉祚之衰也冲
帝之世梁后临朝有外戚梁冀之秉政质帝为梁后所
立梁冀恶其聪慧而鸩杀桓帝之世亦梁后临朝后崩
冀暴故帝与宦官谋诛之则宦官逞恶而党锢之祸起
矣灵帝之世窦后临朝宦官权盛致杀陈蕃诸人数百
召外兵以涤内难则坏垣入室而董卓之乱兴矣故献
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0714-0238a.png
帝之时卓废皇子而立之天下讨卓卓胁迁长安卓死
曹操迎于许曹丕废为公天下于是乎三分焉然则女
主临朝外戚专政宦官弄权此三者致乱之端也汉之
祚安得而不倾乎
东汉都洛阳不为外戚宦官所制者惟光武明帝而已
章帝其渐和帝以后其祸迭兴至献帝而亡傅十二主
共一百九十五年虽刘备起于蜀终不能大恢复也
三国
曹操迎于许曹丕废为公天下于是乎三分焉然则女
主临朝外戚专政宦官弄权此三者致乱之端也汉之
祚安得而不倾乎
东汉都洛阳不为外戚宦官所制者惟光武明帝而已
章帝其渐和帝以后其祸迭兴至献帝而亡傅十二主
共一百九十五年虽刘备起于蜀终不能大恢复也
三国
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0714-0238b.png
愚尝以大义裁之蜀汉当为正统吴魏皆汉之贼不当
有三国之分西晋得于魏主之手是诛汉贼而得之非
篡汉而坏其正统者也
蜀汉
蜀汉昭烈帝刘备乃东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后徙
封于涿备因家涿汉末群雄并起备起兵于涿素与关
羽张飞善故以为将图复汉业后受密诏讨曹操不克
奔荆州依刘表于是访士闻诸葛孔明三顾而起之相
有三国之分西晋得于魏主之手是诛汉贼而得之非
篡汉而坏其正统者也
蜀汉
蜀汉昭烈帝刘备乃东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后徙
封于涿备因家涿汉末群雄并起备起兵于涿素与关
羽张飞善故以为将图复汉业后受密诏讨曹操不克
奔荆州依刘表于是访士闻诸葛孔明三顾而起之相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0714-0238c.png
与谋画始定巴蜀王汉中结好孙权破曹操兵于赤壁
备之功大矣未几汉帝遇害即位成都以孔明为相三
年而崩是为先主后主刘禅乃昭烈帝之子先主崩
遗命孔明辅政孔明乃劝农积榖讲武练兵出师伐魏中
原恐惧建兴十二年亮薨国内无人姜维伐魏魏复遣
将邓艾等伐蜀至成都帝出降是为后主
蜀汉二主皆都成都先主三年后主四十一年通四十
四年先汉业未复而先主崩后汉业将复而孔明薨是
备之功大矣未几汉帝遇害即位成都以孔明为相三
年而崩是为先主后主刘禅乃昭烈帝之子先主崩
遗命孔明辅政孔明乃劝农积榖讲武练兵出师伐魏中
原恐惧建兴十二年亮薨国内无人姜维伐魏魏复遣
将邓艾等伐蜀至成都帝出降是为后主
蜀汉二主皆都成都先主三年后主四十一年通四十
四年先汉业未复而先主崩后汉业将复而孔明薨是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0714-0238d.png
天不祚汉也岂人力之不至哉
魏
汉魏王曹操之子丕废汉献帝为山阳公自称帝丕之
为魏文帝者其志始于操也犹唐李渊之取天下其志
则世民焉夫父取天下将得而留之子子取天下将得
而付之父父子不臣魏与唐有矣
丕既称帝矣即封操为武皇帝是时吴蜀鼎分各保疆
场丕惟深谋极诈窃比圣禅而无伐蜀之举丕生其子
魏
汉魏王曹操之子丕废汉献帝为山阳公自称帝丕之
为魏文帝者其志始于操也犹唐李渊之取天下其志
则世民焉夫父取天下将得而留之子子取天下将得
而付之父父子不臣魏与唐有矣
丕既称帝矣即封操为武皇帝是时吴蜀鼎分各保疆
场丕惟深谋极诈窃比圣禅而无伐蜀之举丕生其子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0714-0239a.png
睿之为明帝者始以司马懿为将与蜀连年用兵睿之
养子芳为废帝者大臣揽政太阿之柄倒持遂为司马
师所废文帝之孙髦立为高贵乡公者又司马昭秉政
卒兵被弑懿死而髦亦薨亦无伐蜀之举为元帝者奂
也操之孙髦薨矣司马昭称为晋公遣邓艾钟会伐蜀
汉遂亡焉则魏非汉之贼乎
魏都洛阳历文明废高元传五主共四十五年亡于司
马氏之手
养子芳为废帝者大臣揽政太阿之柄倒持遂为司马
师所废文帝之孙髦立为高贵乡公者又司马昭秉政
卒兵被弑懿死而髦亦薨亦无伐蜀之举为元帝者奂
也操之孙髦薨矣司马昭称为晋公遣邓艾钟会伐蜀
汉遂亡焉则魏非汉之贼乎
魏都洛阳历文明废高元传五主共四十五年亡于司
马氏之手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0714-0239b.png
吴
汉吴王孙权之为吴大帝者坚之子也坚为汉太守汉
末起兵讨董卓其子策亦相继为汉太守遂有江东之
地策卒而权代之封为吴王曹丕篡蜀主即位权亦称
帝即位武昌迁建业任用周瑜鲁肃张昭雄江东国内
富庶先是败曹操于赤壁其败操者非为汉也为吴也
故吕蒙陆逊袭定荆州至汉王即位于蜀而权亦称帝
武昌可见矣
汉吴王孙权之为吴大帝者坚之子也坚为汉太守汉
末起兵讨董卓其子策亦相继为汉太守遂有江东之
地策卒而权代之封为吴王曹丕篡蜀主即位权亦称
帝即位武昌迁建业任用周瑜鲁肃张昭雄江东国内
富庶先是败曹操于赤壁其败操者非为汉也为吴也
故吕蒙陆逊袭定荆州至汉王即位于蜀而权亦称帝
武昌可见矣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0714-0239c.png
权在江东之时魏司马懿虽有伐蜀之师而伐吴之志
未举权之子亮为会稽王是时懿死其子司马师虽有
废帝之志而征伐之心未兴至权之子休曰景帝及休
之兄之子皓曰归命侯继位之时师死而昭袭爵司马
氏大焉故至于炎称帝号晋之后遣王浚伐吴于石头
城遂降皓是则蜀亡于魏魏亡于晋而吴亦亡于晋吾
故以为晋非取汉天下取汉贼之天下也晋之继汉宜
若无嫌矣
未举权之子亮为会稽王是时懿死其子司马师虽有
废帝之志而征伐之心未兴至权之子休曰景帝及休
之兄之子皓曰归命侯继位之时师死而昭袭爵司马
氏大焉故至于炎称帝号晋之后遣王浚伐吴于石头
城遂降皓是则蜀亡于魏魏亡于晋而吴亦亡于晋吾
故以为晋非取汉天下取汉贼之天下也晋之继汉宜
若无嫌矣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0714-0239d.png
吴都建业即位武昌亦徙建业传四主共五十九年通
策定江东之后共八十馀年
东溪日谈录卷十三
策定江东之后共八十馀年
东溪日谈录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