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三 第 1a 页 WYG0701-0746a.png

朱子语类卷八十三
春秋
纲领
春秋最有不可晓处(泳/)
人道春秋难晓据某理会来无难晓处只是据他有这
个事在据他载得恁地但是看今年有甚么事明年
有甚么事礼乐征伐不知是自天子出自诸侯出自
卷八十三 第 1b 页 WYG0701-0746b.png

贬却要去求圣人之意你如何知得他肚里事(义/刚)
春秋大旨其可见者诛乱臣讨贼子内中国外夷狄贵
王贱伯而已未必如先儒所言字字有义也想孔子
当时只是要备二三百年之事故取史文写在这里
何尝云某事用某法某事用某例邪且如书会盟侵
伐大意不过见诸侯擅兴自肆耳书郊禘大意不过
见鲁僣礼耳至如三卜四卜牛伤牛死是失礼之中
卷八十三 第 2a 页 WYG0701-0746c.png

仲遂卒犹绎是不必绎而犹绎也如此等义却自分
明近世如苏子由吕居仁却看得平(闳/祖)
春秋只是直载当时之事要见当时治乱兴衰非是于
一字上定褒贬初间王政不行天下都无统属及五
伯出来扶持方有统属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后来
五伯又衰政自大夫出到孔子时皇帝五伯之道扫
地故孔子作春秋据他事实写在那里教人见得当
卷八十三 第 2b 页 WYG0701-0746d.png

字是孔子文那个字是旧史文如何验得更圣人所
书好恶自易见如葵丘之会召陵之师践土之盟自
是好本末自是别及后来五伯既衰溴梁之盟大夫
亦出与诸侯之会这个自是差异不好今要去一字
两字上讨意思甚至以日月爵氏名字上皆寓褒贬
如王人子突救卫自是卫当救当时是有个子突孔
子因存他名字今诸公解却道王人本不书字缘其
卷八十三 第 3a 页 WYG0701-0747a.png

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说得极是了又曰春秋无义战
彼善于此则有之矣此等皆看得地步阔圣人之意
只是如此不解恁地细碎(淳○义刚录云某不敢似/诸公道圣人是于一字半)
(字上定去取圣人只是存得那事在要见当时治乱/兴衰见得其初王政不行天下皆无统属及五伯出)
(来如此扶持方有统属恁地便见/得天王都做主不起后同)
问春秋曰此是圣人据鲁史以书其事使人自观之以
为鉴戒尔其事则齐桓晋文有足称其义则诛乱臣
卷八十三 第 3b 页 WYG0701-0747b.png

于是窃恐不是圣人之意如书即位者是鲁君行即
位之礼继故不书即位者是不行即位之礼若桓公
之书即位则是桓公自正其即位之礼耳其他崩薨
卒葬亦无意义(人/杰)
春秋有书天王者有书王者此皆难晓或以为王不称
天贬之某谓若书天王其罪自见宰咺以为冢宰亦
未敢信其他如莒去疾莒展舆齐阳生恐只据旧史
卷八十三 第 4a 页 WYG0701-0747c.png

公不书秋冬史阙文也或谓贬天王之失刑不成议
论可谓乱道夫子平时称颜子不迁怒不贰过至作
春秋却因恶鲁桓而及天子可谓桑树著刀谷树汁
出者鲁桓之弑天王之不能讨罪恶自著何待于去
秋冬而后见乎又如贬滕称子而滕遂至于终春秋
称子岂有此理今朝廷立法降官者犹经赦叙复岂
有因滕子之朝桓遂并其子孙而降爵乎(人/杰)
卷八十三 第 4b 页 WYG0701-0747d.png

人看春秋必要谓某字讥某人如此则是孔子专任
私意妄为褒贬孔子但据事直书而善恶自著今若必
要如此推说须是得鲁史旧文参校笔削异同然后
为可见而亦岂复可得也(谟/)
书人恐只是微者然朝非微者之礼而有书人者此类
亦不可晓(闳/祖)
或有解春秋者专以日月为褒贬书时月则以为贬书
卷八十三 第 5a 页 WYG0701-0748a.png

是以义理穿凿故可观(人/杰)
世间人解经多是杜撰且如春秋只据赴告而书之孔
子只因旧史而作春秋非有许多曲折且如书郑忽
与突事才书忽又书郑忽又书郑伯突胡文定便要
说突有君国之德须要因郑伯两字上求他是处似
此皆是杜撰大槩自成襄已前旧史不全有舛逸故
所记各有不同若昭定已后皆圣人亲见其事故记
卷八十三 第 5b 页 WYG0701-0748b.png

爵赏其功罚其罪是甚说话祖道问孟子说春秋天
子之事如何曰只是被孔子窃取在此人见者自有
所畏惧耳若要说孔子去褒贬他去其爵与其爵赏
其功罚其罪岂不是谬也其爵之有无与人之有功
有罪孔子也予夺他不得(祖道○人杰录云苏子由/解春秋谓其从赴告此说)
(亦是既书郑伯突又书郑世子忽据史文而书耳定/哀之时圣人亲见据实而书隐桓之世时既远史册)
(亦有简略处夫子亦/但据史册而写出耳)
卷八十三 第 6a 页 WYG0701-0748c.png

使人自见如克段之书而兄弟之义自见如蔑之书
而私盟之罪自见来赗仲子便自见得以天王之尊
下赗诸侯之妾圣人以公平正大之心何尝规规于
褒贬曰只是中间不可以一例说自有晓不得处公且
道如翚帅师之类是如何曰未赐族如挟柔无骇之
类无骇鲁卿隐二年书无骇九年书挟卒庄十一年
书柔皆未命也到庄以后却不待赐而诸侯自予之
卷八十三 第 6b 页 WYG0701-0748d.png

三传唯左氏近之或云左氏是楚左史倚相之后故
载楚事较详国语与左传似出一手然国语使人厌
看如齐楚吴越诸处又精采如纪周鲁自是无可说
将虚文敷衍如说籍田等处令人厌看左氏必不解
是丘明如圣人所称煞是正直底人如左传之文自有
纵横意思史记却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或云左丘
明左丘其姓也左传自是左姓人作又如秦始有腊
卷八十三 第 7a 页 WYG0701-0749a.png

春秋传例多不可信圣人记事安有许多义例如书伐
国恶诸侯之擅兴书山崩地震蚊蝗之类知灾异有
所自致也(德/明)
或论及春秋之凡例先生曰春秋之有例固矣奈何非
夫子之为也昔尝有人言及命格予曰命格谁之所
为乎曰善谈五行者为之也予曰然则何贵设若自
天而降具言其为美为恶则诚可信矣今特出于人
卷八十三 第 7b 页 WYG0701-0749b.png

以为季子之在鲁不过有立僖之私恩耳初何有大
功于鲁又况通于成风与庆父之徒何异然则其归
也何足喜盖以启季氏之事而书之乎(壮/祖)
或人论春秋以为多有变例所以前后所书之法多有
不同曰此乌可信圣人作春秋正欲褒善贬恶示万
世不易之法今乃忽用此说以诛人未几又用此说
以赏人使天下后世皆求之而莫识其意是乃后世
卷八十三 第 8a 页 WYG0701-0749c.png

此乎(壮/祖)
张元德问春秋周礼疑难曰此等皆无佐證强说不得
若穿凿说出来便是侮圣言不如且研穷义理义理
明则皆可遍通矣因曰看文字且先看明白易晓者
此语是某发出来诸公可记取(时举○以下/看春秋法)
问春秋当如何看曰只如看史样看曰程子所谓以传
考经之事迹以经别传之真伪如何曰便是亦有不
卷八十三 第 8b 页 WYG0701-0749d.png

得如许世子止尝药之类如何曰圣人亦只因国史
所载而书之耳圣人光明正大不应以一二字加褒
贬于人若如此屑屑求之恐非圣人之本意(时/举)
看春秋且须看得一部左传首尾意思通贯方能略见
圣人笔削与当时事之大意(道/夫)
叔器问读左传法曰也只是平心看那事理事情事势
春秋十二公时各不同如隐桓之时王室新东迁号
卷八十三 第 9a 页 WYG0701-0750a.png

诸侯出天下始有统一宣公之时楚庄王盛强夷狄
主盟中国诸侯服齐者亦皆朝楚服晋者亦皆朝楚
及成公之世悼公出来整顿一番楚始退去继而吴
越又强入来争伯定哀之时政皆自大夫出鲁有三
家晋有六卿齐有田氏宋有华向被他肆意做终春
秋之世更没奈何但是某尝说春秋之末与初年大
不同然是时诸侯征战只如戏样亦无甚大杀戮及
卷八十三 第 9b 页 WYG0701-0750b.png

万不知怎生杀了许多长平之战四十万人坑死不
知如何有许多人后来项羽也坑十五万不知他如
何地掘那坑后那死底都不知当时不知如何地对
副许多人安卿曰恐非掘坑曰是掘坑尝见邓艾伐
蜀坑许多人载说是掘坑(义/刚)
春秋之书且据左氏当时天下大乱圣人且据实而书
之其是非得失付诸后世公论盖有言外之意若必
卷八十三 第 10a 页 WYG0701-0750c.png

所以有功于王室者盖当时楚最强大时复加兵于
郑郑则在王畿之内又伐陆浑之戎观兵周疆其势
与六国不同盖六国势均力敌不敢先动楚在春秋
时他国皆不及其强向非桓文有以遏之则周室为
其所并矣又诸侯不朝聘于周而周反下聘于列国
是甚道理(广○以下/论左氏)
左氏之病是以成败论是非而不本于义理之正尝谓
卷八十三 第 10b 页 WYG0701-0750d.png

元城说左氏不识大体只是时时见得小可底事便以
为是(义/刚)
因举陈君举说左传曰左氏是一个审利害之几善避
就底人所以其书有贬死节等事其间议论有极不
是处如周郑交质之类是何议论其曰宋宣公可谓
知人矣立穆公其子享之命以义夫只知有利害不
知有义理此段不如榖梁说君子大居正却是儒者
卷八十三 第 11a 页 WYG0701-0751a.png

扶持说去毕竟去圣人千百年后如何知得圣人之
心且如先蔑奔秦书则是贬先蔑不书时又不见得
此事若如今人说教圣人如何书则是吕伯恭爱教
人看左传某谓不如教人看论孟伯恭云恐人去外
面走某谓看论孟未走得三步看左传底已走十百
步了人若读得左传熟直是会趋利避害然世间利
害如何被人趋避了君子只看道理合如何可则行
卷八十三 第 11b 页 WYG0701-0751b.png

一事自谓择得十分利处了毕竟也须带二三分害
来自没奈何仲舒云仁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
不计其功一部左传无此一句若人人择利害后到
得临难死节底事更有谁做其间有为国杀身底人
只是枉死了始得因举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死不
作褚渊生盖民之秉彝又自有不可埋没自然发出
来处(璘○可学录云天下事不可顾利害凡人做事/多要趋利避害不知才有利必有害吾虽处得)
卷八十三 第 12a 页 WYG0701-0751c.png

(义也若不明其理而顾利害则见危致命者反不如/偷生苟免之人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死不作褚渊)
(生民之秉彝不可磨/灭如此岂不是自然)
林黄中谓左传君子曰是刘歆之辞胡先生谓周礼是
刘歆所作不知是如何左传君子曰最无意思因举
芟夷蕴崇之一段是关上文甚事(贺/孙)
左氏见识甚卑如言赵盾弑君之事却云孔子闻之曰
惜哉越境乃免如此则专是回避占便宜者得计圣
卷八十三 第 12b 页 WYG0701-0751d.png

解免耶(端/蒙)
问左传载卜筮有能先知数世后事有此理否曰此恐
不然只当时子孙欲僣窃故为此以欺上罔下尔如
汉高帝蛇也只是脱空陈胜王凡六月便只是他做不
成故人以为非高帝做得成故人以为符瑞
左传国语惟是周室一种士大夫说得道理大故细密
这便是文武周召在王国立学校教得人恁地惟是
卷八十三 第 13a 页 WYG0701-0752a.png

地之中以生之类大故说得细密(义刚○兼/论国语)
左氏所传春秋事恐八九分是公榖专解经事则多出
揣度(必大○以/下三传)
春秋制度大纲左传较可据公榖较难凭胡文定义理
正当然此样处多是臆度说
李丈问左传如何曰左传一部载许多事未知是与不
是但道理亦是如此今且把来参考问公榖如何曰
卷八十三 第 13b 页 WYG0701-0752b.png

孙复赵啖陆淳胡文定皆说得好道理皆是如此但
后世因春秋去考时当如此区处若论圣人当初作
春秋时其意不解有许多说话择之说文定说得理
太多尽堆在里面曰不是如此底亦压从这理上来
(淳○义刚/录少异)
左氏传是个博记人做只是以世俗见识断当它事皆
功利之说公榖虽陋亦有是处但皆得于传闻多讹
卷八十三 第 14a 页 WYG0701-0752c.png

国秀问三传优劣曰左氏曾见国史考事颇精只是不
知大义专去小处理会往往不曾讲学公榖考事甚
疏然义理却精二人乃是经生传得许多说话往往
都不曾见国史(时/举)
左传是后来人做为见陈氏有齐所以言八世之后莫
之与京见三家分晋所以言公侯子孙必复其始以
三传言之左氏是史学公榖是经学史学者记得事
卷八十三 第 14b 页 WYG0701-0752d.png

多误如迁固之史大槩只是计较利害范晔更低只
主张做贼底后来他自做却败温公通鉴凡涉智数
险诈底事往往不载却不见得当时风俗如陈平说
高祖间楚事亦不载上一段不若全载了可以见当
时事情却于其下论破乃佳又如亚夫得剧孟事通
鉴亦节去意谓得剧孟不足道不知当时风俗事势
剧孟辈亦系轻重如周休且能一夜得三万人只缘
卷八十三 第 15a 页 WYG0701-0753a.png

不觉载之盖以周休名不甚显不若剧孟耳想温公
平日叵耐剧孟不知温公为将设遇此人奈得它何
否又如论唐太宗事亦殊未是吕氏大事记周赧后
便系秦亦未当当如记楚汉事并书之项籍死后方
可专书汉也(㽦/)
孔子作春秋当时亦须与门人讲说所以公榖左氏
得一个源流只是渐渐讹舛当初若是全无传授如
卷八十三 第 15b 页 WYG0701-0753b.png

何曰便是他亦有太过处苏子由教人只读左传只
是他春秋亦自分晓且如公与夫人如齐必竟是理
会甚事自可见又如季氏逐昭公毕竟因甚如此今
理会得一个义理后将他事来处置合于义理者为
是不合于义理者为非亦有唤做事而未尽善者亦
有谓之不是而彼善于此者且如读史记便见得秦
之所以亡汉之所以兴及至后来刘项事又知刘之
卷八十三 第 16a 页 WYG0701-0753c.png

都不说破教后人自将义理去折衷(文/蔚)
问公榖传大槩皆同曰所以林黄中说只是一人只是
看他文字疑若非一手者或曰疑当时皆有所传授
其后门人弟子始笔之于书尔曰想得皆是齐鲁间
儒其所著之书恐有所传授但皆杂以己意所以多
差舛其有合道理者疑是圣人之旧(僩○以/下公榖)
春秋难理会公谷甚不好然又有甚好处如序隐公逊
卷八十三 第 16b 页 WYG0701-0753d.png

公羊说得宏大如君子大居正之类榖梁虽精细但有
些邹搜狭窄(㽦/)
公羊是个村朴秀才榖梁又较点得些(振/)
春秋难看三家皆非亲见孔子或以左丘明耻之是姓
左丘左氏乃楚左史倚相之后故载楚事极详吕舍
人春秋不甚主张胡氏要是此书难看如刘原父春
秋亦好可学云文定解宋灾故一段乃是原父说曰
卷八十三 第 17a 页 WYG0701-0754a.png

归仲子之赗乃是周王以此为正其分曰要正分更
有多少般却如此不契勘可学云杜预每到不通处
杜预告辞略经传互异不云传误云经误曰可怪是
何识见(可学○以下/诸家解春秋)
问春秋传序引夫子答颜子为邦之语为颜子尝闻春
秋大法何也曰此不是孔子将春秋大法向颜子说
盖三代制作极备矣孔子更不可复作故告以四代
卷八十三 第 17b 页 WYG0701-0754b.png

之恶者则诛之意亦只是如此故伊川引以为据耳
(淳/)
程子所谓春秋大义数十炳如日星者如成宋乱宋灾
故之类乃是圣人直著诛贬自是分明如胡氏谓书
晋侯为以常情待晋襄书秦人为以王事责秦穆处却
恐未必如此须是己之心果与圣人之心神交心契
始可断他所书之旨不然则未易言也程子所谓
卷八十三 第 18a 页 WYG0701-0754c.png

或问伊川春秋序后条曰四代之礼乐此是经世之大
法也春秋之书亦经世之大法也然四代之礼乐是
以善者为法春秋是以不善者为戒又问孔子有取
乎五霸岂非时措从宜曰是又曰观其予五霸其中
便有一个夺底意思(贺/孙)
春秋序云虽德非汤武亦可以法三王之治如是则无
本者亦可以措之治乎语有欠因云伊川甚么样子
卷八十三 第 18b 页 WYG0701-0754d.png

今日得程春秋解中间有说好处如难理会处他亦不
为决然之论向见沙随春秋解只有说滕子来朝一
处最好隐十一年方书滕侯薛侯来朝如何桓三年
便书滕子来朝先辈为说甚多或以为时王所黜故
降而书子不知是时时王已不能行黜陟之典就使
能黜陟诸侯当时亦不止一滕之可黜或以春秋恶
其朝桓特削而书子自此之后滕一向书子岂春秋
卷八十三 第 19a 页 WYG0701-0755a.png

前又不见滕侯卒皆不通之论沙随谓此见得春秋
时小国事大国其朝聘贡赋之多寡随其爵之崇卑
滕子之事鲁以侯礼见则所供者多故自贬降而以
子礼见庶得贡赋省少易供此说却恐是何故缘后
面郑朝晋云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赋见得郑本
是男爵后袭用侯伯之礼以交于大国初焉不觉其
贡赋之难办后来益困于此方说出此等话非独是
卷八十三 第 19b 页 WYG0701-0755b.png

子程是绍兴以前文字不知沙随见此而为之说还
是自见得此意(贺/孙)
问诸家春秋解如何曰某尽信不及如胡文定春秋某
也信不及知得圣人意里是如此说否今只眼前朝
报差除尚未知朝廷意思如何况生乎千百载之下
欲逆推乎千百载上圣人之心况自家之心又未如
得圣人如何知得圣人肚里事某所以都不敢信诸
卷八十三 第 20a 页 WYG0701-0755c.png

胡文定春秋非不好却不合这件事圣人意是如何下
字那件事圣人意又如何下字要之圣人只是直笔
据见在而书岂有许多忉怛(友/仁)
问胡春秋如何曰胡春秋大义正但春秋自难理会如
左氏尤有浅陋处如君子曰之类病处甚多林黄中
尝疑之却见得是(时/举)
胡春秋传有牵强处然议论有閛合精神(闳/祖)
卷八十三 第 20b 页 WYG0701-0755d.png

问胡文定据孟子春秋天子之事一句作骨如此则是
圣人有意诛赏曰文定是如此说道理也是恁地但
圣人只是书放那里使后世因此去考见道理如何
便为是如何便为不是若说道圣人当时之意说他
当如此我便书这一字(淳录云/以褒之)他当如彼我便书那
一字(淳录云以贬之○别本云/如此便为子如彼便为夺)则恐圣人不解恁地
圣人当初只直写那事在上面如说张三打李四李
卷八十三 第 21a 页 WYG0701-0756a.png

孟子便是说得那地步阔圣人之意只是如此不解
恁地细碎且如季子来归诸公说得恁地好据某看
来季友之罪与庆父也不争多但是他归来后会平
了难鲁人归之故如此说况他世执鲁之大权人自
是怕他史官书得恁地孔子因而存此盖以见他执
权之渐耳(义刚○/淳录略)
春秋今来大纲是从胡文定说但中间也自有难稳处
卷八十三 第 21b 页 WYG0701-0756b.png

自晋一项说又因谷梁公孙舍云云他若是到归来
也须问我屋里人如何同去弑君也须诛讨斯得自
死是如何春秋难说若只消轻看过不知是如何如
孟子说道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只将这意看如何
左氏是三晋之后不知是甚么人看他说魏毕万之
后必大如说陈氏代齐之类皆是后来设为豫定之
言春秋分明处只是如晋士丐侵齐至谷闻齐侯卒乃
卷八十三 第 22a 页 WYG0701-0756c.png

问胡氏传春秋盟誓处以为春秋皆恶之杨龟山亦尝
论之矣自今观之岂不可因其言盟之能守与否而
褒贬之乎今民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之时
而遽责以未施信而民信之事恐非化俗以渐之意
曰不然盟诅毕竟非君子之所为故曰君子屡盟乱
是用长将欲变之非去盟崇信俗不可得而善也故
伊川有言凡委靡随俗者不能随时惟刚毅特立乃
卷八十三 第 22b 页 WYG0701-0756d.png

曰尝考之矣当从刘侍读之说自王命不行则诸侯
上僣之事由阶而升然必与势力之不相上下者(池/录)
(作如历阶而升以至于极盖既/无王命必择势力之相敌者)共为之所以布于众
而成其僣也齐卫当时势敌故齐僖自以为小伯而
黎人责卫以方伯之事当时王不敢命伯而欲自为
伯故于此彼此相命以成其私也及其久也则力之
能为者专之矣故桓公遂自称伯以至战国诸侯各
卷八十三 第 23a 页 WYG0701-0757a.png

约而为之魏齐会于苴泽以相王是也其后七国皆
王秦人思有以胜之于是使人致帝于齐约共称帝
岂非相帝自相命而至于相王自相王而至于相帝
僣窃之渐势必至此(池录云春秋于此盖纪王命/不行而诸侯僣窃之端也)岂
非其明證乎曰然则左传所谓胥命于弭何也曰此
以纳王之事相逊相先也曰说亦有理(洽○池/录少异)
问春秋胡文定之说如何曰寻常亦不满于胡说且如
卷八十三 第 23b 页 WYG0701-0757b.png

文答策相似近见一相知说傅守见某说云固是好
但其中无一故事可用某作此书又岂欲多使事也
问先生既不解春秋合亦作一篇文字略说大意使
后学知所指归曰也不消如此但圣人作经直述其
事固是有所抑扬然亦非故意增减一二字使后人
就一二字上推寻以为吾意旨之所在也问胡文定
说元字某不能无疑元者始也正易彖辞之所谓大
卷八十三 第 24a 页 WYG0701-0757c.png

龟山亦尝以此议之胡氏说经大抵有此病
胡文定说春秋高而不晓事情说元年不要年号且如
今中兴以来更七个元年若无号则契劵能无欺弊
者乎(淳/)
吕居仁春秋亦甚明白正如某诗传相似(道/夫)
东莱有左氏说亦好是人记录他语言(义/刚)
薛常州解春秋不知如何率意如此只是几日成此文
卷八十三 第 24b 页 WYG0701-0757d.png

灵公要杀盾盾所以走出赵穿便弑公想是他本意
如此这个罪首合是谁做(贺/孙)
薛士龙曰鲁隐初僣史殊不知周官所谓外史掌四方
之志便是四方诸侯皆有史诸侯若无史外史何所
稽考而为史如古人生子则闾史书之且二十五家
为闾闾尚有史况一国乎(学/蒙)
昔楚相作燕相书其烛暗而不明楚相曰举烛书者不
卷八十三 第 25a 页 WYG0701-0758a.png

明于举贤也于是举贤退不肖而燕国大治故曰不
是郢书乃成燕说今之说春秋者正此类也(人杰○/扬录少)
(异/)
学春秋者多凿说后汉五行志注载汉末有发范明友
奴冢奴犹活明友霍光女婿说光家事及废立之际
多与汉书相应某尝说与学春秋者曰今如此穿凿
说亦不妨只恐一旦有于地中得夫子家奴出来说
卷八十三 第 25b 页 WYG0701-0758b.png

经(传附/)
问春王正月是用周正用夏正曰两边都有證据将何
从(义刚录云这个难稽/考莫去理会这个)某向来只管理会此不放下
竟担阁了吾友读书不多不见得此等处某读书多
后有时此字也不敢唤做此字如家语周公祝成王
冠辞近尔民远尔年啬尔时惠尔财亲贤任能近尔
民言得民之亲爱也远尔年言寿也年与民叶音纫
卷八十三 第 26a 页 WYG0701-0758c.png

(若作十五灰韵则与才字叶与时字又不叶今/更不可理会据今叶时字则当作尼字读○淳)
某亲见文定公家说文定春秋说夫子以夏时冠月以
周正纪事谓如公即位依旧是十一月只是孔子改
正作春正月这便不敢信恁地时二百四十二年夫
子只證得个行夏之时四个字据今周礼有正月有
正岁则周实是元改作春正月夫子所谓行夏之时
只是为他不顺欲改从建寅如孟子说七八月之间
卷八十三 第 26b 页 WYG0701-0758d.png

这分明是九月十月若真是十一月十二月时寒自
过了何用更造桥梁古人只是寒时造桥度人若暖
时又只是教他自从水里过看来古时桥也只是小
桥子不似如今石桥浮桥恁地好(义/刚)
春秋传言元者仁也仁人心也固有此理然不知仁如
何却唤做元如程子曰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
善易传曰成而后有败败非先成者也得而后有失
卷八十三 第 27a 页 WYG0701-0759a.png

胡文定说春秋公即位终是不通且踰年即位凶服如
何入庙胡文定却说是冢宰摄行他事可摄即位岂
可摄且如十一月乙丑伊尹以冕服奉嗣王惟十有
三祀却是除服了康王之诰东坡道是召公失礼处
想古时是这般大事必有个权宜如借吉之例或问
金縢前辈谓非全书曰周公以身代武王之说只缘
人看错了此乃周公诚意笃切以庶几其万一丕子
卷八十三 第 27b 页 WYG0701-0759b.png

他要个人来服事周公便说是他不能服事天不似
我多才多艺自能服事天(贺/孙)
春秋一发首不书即位即君臣之事也书仲子嫡庶之
分即夫妇之事也书及邾盟朋友之事也书郑伯克
段即兄弟之事也一开首人伦便尽在
惠公仲子恐是惠公之妾僖公成风却是僖公之母不
可一例看不必如孙明复之说(闳祖○孙明复云文九/年冬秦人来归僖公)
卷八十三 第 28a 页 WYG0701-0759c.png

义刚曰庄公见颍考叔而告之悔此是他天理已渐渐
明了考叔当时闻庄公之事而欲见之此是欲拨动
他机及其既动却好开明义理之说使其心豁然知
有天伦之亲今却教恁地做则母子全恩依旧不出
于真理此其母子之间虽能如此而其私欲固未能
莹然消释其所以略能保全而不复开其隙者特幸
耳曰恁地看得细碎不消如此某便是不喜伯恭博
卷八十三 第 28b 页 WYG0701-0759d.png

如这样他是且欲全他母子之恩以他重那盟誓未
肯变故且教他恁地做这且得他全得大义未暇计
较这个又何必如此去论他(义/刚)
陈仲蔚问东莱论颍考叔之说是否曰古人也是重那
盟誓又问左传于释经处但略过如何曰他释经也
有好处如说段不弟故不言弟称郑伯讥失教也这
样处说得也好盖说得阔又问宋宣公可谓知人矣
卷八十三 第 29a 页 WYG0701-0760a.png

得无巴鼻如公羊说宣公却是宋之罪脑左氏有一
个大病是他好以成败论人遇他做得来好时便说
他好做得来不好时便说他不是却都不折之以理
之是非这是他大病叙事时左氏却多是公榖却都
是胡撰他去圣人远了只是想像胡说或问左氏果
丘明否曰左氏叙至韩魏赵杀智伯事去孔子六七
十年决非丘明(义/刚)
卷八十三 第 29b 页 WYG0701-0760b.png

仲子之宫是别立庙(人杰○/二年)
问石碏諌得已自好了如何更要那将立州吁四句曰
也是要得不杀那桓公又问如何不禁其子与州吁
游曰次第是石碏老后柰儿子不可又问杀之如何
要引他从陈去忽然陈不杀却如何曰如吃饭样不
成说道吃不得后便不吃也只得吃(义刚○/二年)
陈仲蔚说公矢鱼于棠云或谓矢如皋陶矢厥谟之矢
卷八十三 第 30a 页 WYG0701-0760c.png

去射之如汉武帝亲射江中蛟之类何以见得夫子
作春秋征只书征伐只书伐不曾恁地下一字如何
平白无事陈鱼不只写作陈字却要下个矢字则么
遂往陈鱼而观之这几句却是左氏自说据他上文
则无此意(义刚○/五年)
郑人来渝平渝变也盖鲁先与宋好郑人却来渝平谓
变渝旧盟以从新好也公榖作输平胡文定谓以物
卷八十三 第 30b 页 WYG0701-0760d.png

诅楚文云变输盟刺若字义则是如此其文意则只
是渝字也(铢○/六年)
因言勇而无刚曰刚与勇不同勇只是敢为刚有坚强
之意(闳祖○/九年)
桓公有两年不书秋冬说者谓以喻时王不能赏罚若
如是孔子亦可谓大迂阔矣某尝谓说春秋者只好
独自说不可与人论难盖自说则横说竖说皆可论
卷八十三 第 31a 页 WYG0701-0761a.png

春秋书蔡人杀陈佗此是夫子据鲁史书之佗之弑君
初不见于经者亦是鲁史无之耳(广○/六年)
问书蔡威侯文定以为蔡季之贤知请谥如何曰此只
是文误(人杰○/十七年)
问鲁桓公为齐襄公所杀其子庄公与桓公会而不复
雠先儒谓春秋不讥是否曰他当初只是据事如此
写在如何见他讥与不讥当桓公被杀之初便合与
卷八十三 第 31b 页 WYG0701-0761b.png

下告方伯兴复雠之师只缘周家衰弱无赴愬处庄
公又无理会便自与之主婚以王姬嫁齐及到桓公
时又自隔一重了况到此事体又别桓公率诸侯以
尊周室庄公安得不去若是不去却不是叛齐乃是
叛周曰使庄公当初自能举兵杀了襄公还可更赴
桓公之会否曰他若是能杀襄公他却自会做霸主
不用去随桓公若是如此便是这事结绝了(文蔚○/僩录详)
卷八十三 第 32a 页 WYG0701-0761c.png

荆楚初书国后进称人称爵乃自是他初间不敢骤交
于中国故从卑称后渐大故称爵(贺孙○/庄十年)
成风事季友与敬嬴事襄仲一般春秋何故褒季友如
书季子来归是也人杰谓季子既归而闵公被弑庆
父出奔季子不能讨贼是其意在于立僖公也先生
曰纵失庆父之罪小而季子自有大恶今春秋不贬
之而反褒之殆不可晓盖如高子仲孙之徒只是旧
卷八十三 第 32b 页 WYG0701-0761d.png

事迹付诸后人之公议耳若谓季子为命大夫则叔
孙婼尝受命服何为书名乎(人杰○/闳元年)
春秋书季子来归恐只是因旧史之文书之如此宽看
尚可若谓春秋谨严便没理会或只是鲁乱已甚后
来季友立得僖公再整顿得个社稷起有此大功故
取之与取管仲意同然季子罪恶与庆父一般春秋
若褒之则此一经乃沦三纲斁九法之书尔当时公
卷八十三 第 33a 页 WYG0701-0762a.png

恩意如秦呼吕不韦作尚父耳正淳曰季子虽来归
亦有放走庆父之罪曰放走庆父罪小它自身上罪
大亦治庆父不得(必大○㽦录云春秋书季子来归/不知夫子何故取季友恐只是如)
(取管仲之意但以其后来有功社稷所以更不论其/已前罪过正淳曰说者谓是国人喜季子之来望其)
(讨庆父之罪故春秋因如此书之及后来不能治庆/父则季子之可贬者亦可见矣曰季子之罪不在放)
(走了庆父先已/自有罪过了)
问季友之为人曰此人亦多可疑诸家多言季友来归
卷八十三 第 33b 页 WYG0701-0762b.png

所以专国为祸之基又成风闻季氏之繇乃事之左
氏记此数句亦有说话成风没巴鼻事他则甚据某
看此等人皆鲁国之贼耳又问子家子曰它却是忠
于昭公只是也无计画不过只欲劝昭公且泯默含
垢受辱因季氏之来请而归鲁耳昭公所以不归必
是要逐季氏而后归也当时列国之大夫如晋之栾
鲁之季氏郑之伯有之徒国国皆然二百四十二年
卷八十三 第 34a 页 WYG0701-0762c.png

为东周乎不知如何地做从何处做起某实晓不得
或曰相鲁可见曰他合下只说得季桓子透桓子事
事信之所以做得及后来被公敛处父一说破了桓
子便不信之孔子遂做不得矣孟子说五年七年可
为政于天下不知如何做孔子不甚说出来孟子自
担负不浅不知怎生做也(僩/)
季子来归如高子来盟齐仲孙来之类当时鲁国内乱
卷八十三 第 34b 页 WYG0701-0762d.png

书之夫子直书史家之辞其实季子无状观于成风
事之可见一书季子来归而季氏得政权去公室之
渐皆由此起矣问鲁君弑而书薨如何曰如晋史书
赵盾弑君齐史书崔杼弑君鲁却不然盖恐是周公
之垂法史书之旧章韩宣子所谓周礼在鲁者亦其
一事也问诸侯书卒曰刘道原尝言之此固当书卒
问鲁君书薨而诸侯书卒内大夫卒而略外大夫只
卷八十三 第 35a 页 WYG0701-0763a.png

哀史官必书敌主之死若敌国宰相大臣彼亦不告
此亦必不书之也但书王猛又书王子猛皆不可晓
所谓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生名之死亦名之此乃
据春秋例以为之说耳(人/杰)
齐桓公较正当只得一番出伐管仲亦不见出有事时
只是遣人出整顿春秋每称齐人左传上全不曾载
许多事却载之于国语及出孟子吕丈言左传不欲
卷八十三 第 35b 页 WYG0701-0763b.png

桓公亦自犯了故皆不载曰左氏有许多意思时却
是春秋左氏亦不如此回互只是有便载无便不载
说得意思回互如此岂不教坏了人晋文公诡谲如
侵曹伐卫皆是当时出时不礼之私却只名谓治其
从楚如书晋侯伐卫辞意可见又书楚人救卫如书
救皆是美意中国之诸侯晋以私伐之乃反使楚人
来救如晋侯侵曹晋侯伐卫楚人救卫其辞皆圣人
卷八十三 第 36a 页 WYG0701-0763c.png

害晋侯侵伐皆自出(扬○僖/四年)
问齐侯侵蔡亦以私如何曰齐谋伐楚已在前本是伐
楚特因以侵蔡耳非素谋也问国语左传皆是左氏
编何故载齐桓公于国语而不载于左传曰不知二
书作之先后温公言先作国语次作传又有一相识
言先左传次国语国语较老如左传后看之似然(扬/)
昔尝闻长上言齐桓公伐楚不责以僣王之罪者盖桓
卷八十三 第 36b 页 WYG0701-0763d.png

强大僣王已非一日桓公若以此问之只宜楚即服
罪不然齐岂遽保其必胜楚哉及闻先生言及亦以
为然(壮/祖)
春秋书会王世子与齐桓公也(广○/五年)
晋里克事只以春秋所书未见其是非国语载骊姬阴
托里克之妻其后里克守不定遂有中立之说他当
时只难里克里克若不变太子可安由是观之里克
卷八十三 第 37a 页 WYG0701-0764a.png

申生伸冤如春秋所书多有不可晓如里克等事只
当时人已自不知孰是孰非况后世乎如蔡人杀陈
佗都不曾有陈佗弑君踪迹会王世子却是桓公做
得好(贺孙○/九年)
或问春秋书晋杀其大夫荀息是取他否曰荀息亦未
见有可取者但始终一节死君之难亦可取耳后又
书晋杀其大夫里克者不以弑君之罪讨之也然克
卷八十三 第 37b 页 WYG0701-0764b.png

甚详(广○/十年)
问里克丕郑荀息三人当初晋献公欲废太子申生立
奚齐荀息便谓君命立之臣安敢贰略不能谏君以
义此大段不是里克丕郑谓从君之义不从君之惑所
见甚正只是后来却做不彻曰他倒了处便在那中
立上天下无中立之事自家若排得他退便用排退
他若奈何他不得便用自死今骊姬一许他中立他
卷八十三 第 38a 页 WYG0701-0764c.png

孝宽初甚不能平一见众人被杀便去降他反教他
添做几件不好底事看史到此使人气闷或曰看荀
息亦有不是处曰全然不是岂止有不是处只是办
得一死亦是难事文蔚曰里克当献公在时不能极
力理会及献公死后却杀奚齐此亦未是曰这般事
便是难说献公在日与他说不听又怎生奈何得他
后来亦用理会只是不合杀了他(文/蔚)
卷八十三 第 38b 页 WYG0701-0764d.png

与诸侯盟会则未必称也(闳祖○二/十一年)
诸侯灭国未尝书名卫侯燬灭邢说者以为灭同姓之
故今经文只隔夏四月癸酉一句便书卫侯燬卒恐
是因而传写之误亦未可知又曰鲁君书薨外诸侯
书卒刘原父答温公书谓薨者臣子之词温公亦以
为然以卒为贬词者恐亦非是(人杰○二/十五年)
臧文仲废六关若以为不知利害而轻废则但可言不
卷八十三 第 39a 页 WYG0701-0765a.png

不可考耳(有言臧文仲知征之为害而去之遂并无/以识察奸伪故先生云然○方子○文二)
(年/)
僖公成风与东晋简文帝郑太后一也皆所以著妾母
之义至本朝真宗既崩始以王后并配当时群臣亦
尝争之为其创见也后来遂以为常此礼于是乎紊
矣(人杰○/四年)
胡氏春秋文八年记公孙敖事云色出于性淫出于气
卷八十三 第 39b 页 WYG0701-0765b.png

理固皆是性色固性也然不能节之以礼制之以义
便是恶故孟子于此只云君子不谓性也其语便是
无病又曰李先生尝论公孙敖事只如京师不至而
复便是大不恭鲁亦不再使人往便是罪如此解之
于经文甚当盖经初无从巳氏之说(㽦○人杰录云/胡氏只贬他从)
(巳氏之过经文元/不及此事○八年)
遂以夫人姜氏至自齐恐是当时史官所书如此盖为
卷八十三 第 40a 页 WYG0701-0765c.png

削怎见得圣人之意(闳祖○/宣元年)
晋骊姬之乱诅无畜群公子自是晋无公族而以卿为
公室大夫这个便是六卿分晋之渐始骊姬谋逐群
公子欲立奚齐卓子尔后来遂以为例则疑六卿之
阴谋也然亦不可晓(僩○/三年)
植因举楚人卒偏之两乃一百七十五人曰一广有百
七十五人二广计三百五十楚分为左右广前后更
卷八十三 第 40b 页 WYG0701-0765d.png

宣公十五年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夏五月宋人及楚
人平春秋之责宋郑正以其叛中国而从夷狄尔中
间讳言此事故学者不敢正言今犹守之而不变此
不知时务之过也罪其贰霸亦非是春秋岂率天下
诸侯以从三王之罪人哉特罪其叛中国耳(此章先/生亲具)
(章浦县学课/簿○道夫)
先生问人杰记左传分谤事否人杰以韩献子将杀人
卷八十三 第 41a 页 WYG0701-0766a.png

多是如此只要徇人情如荀林父邲之役先縠违命
而济乃谓与其专罪六人同之是何等见识当时为
林父者只合按兵不动召先縠而诛之人杰曰若如
此岂止全军虽进而救郑可也因问韩厥杀人事在
郤克只得如此曰既欲驰救则杀之未得为是然这
事却且莫管因云当时楚孙叔敖不欲战伍参争之
若事有合争处须当力争不可苟徇人情也(人杰○/成二年)
卷八十三 第 41b 页 WYG0701-0766b.png

义礼智曷常有形象来凡无形者谓之理若气则谓
之生也清者是气浊者是形气是魂谓之精血是魄
谓之质所谓精气为物须是此两个相交感便能成
物游魂为变所禀之气至此已尽魂升于天魄降于
地阳者气也魂也归于天阴者质也魄也降于地谓
之死也知生则便知死只是此理夫子告子路非是
拒之是先后节次如此也因说鬼神者造化之迹且
卷八十三 第 42a 页 WYG0701-0766c.png

察耳才见说鬼事便以为怪世间自有个道理如此
不可谓无特非造化之正耳此得阴阳不正之气不
须惊惑所以夫子不语怪以其明有此事特不语耳
南轩说无便不是了(明作○成/十三年)
胡解晋弑其君州蒲一段意不分明似是为栾书出脱
曾问胡伯逢伯逢曰厉公无道但当废之(闳祖○/十八年)
因问胡氏传栾书弑晋厉公事其意若许栾书之弑何
卷八十三 第 42b 页 WYG0701-0766d.png

达曰文定之意盖以为栾书执国之政而厉公无道
如此亦不得坐视为书之计厉公可废而不可杀也
洽言传中全不见此意曰文定既以为当如此作传
虽不可明言岂不可微示其意乎今累数百言而其
意绝不可晓是亦拙于传经者也(洽/)
杨至之问晋悼公曰甚次第他才大段高观当初人去
周迎他时只十四岁他说几句话便乖便有操有纵
卷八十三 第 43a 页 WYG0701-0767a.png

掇胡乱杀了晋室大段费力及悼公归来不知如何
便被他做得恁地好恰如久雨积阴忽遇天晴光景
便别赫然为之一新又问胜桓文否曰尽胜但桓文
是白地做起来悼公是见成基址某尝谓晋悼公宇
文周武帝周世宗三人之才一般都做得事都是一
做便成及才成又便死了不知怎生地(义/刚)
杨至之问左传元者体之长等句是左氏引孔子语抑
卷八十三 第 43b 页 WYG0701-0767b.png

左传又云克己复礼仁也克己复礼四字亦是古已
有此语(淳○/九年)
子上问郑伯以女乐赂晋悼公如何有歌钟二肆曰郑
卫之音与先王之乐其器同止是其音异(璘○十/一年)
问左氏驹支之辩刘侍读以为无是事曰某亦疑之既
曰言语衣服不与华同又却能赋青蝇何也又太子
申生伐东山皋落氏撺掇申生之死乃数公也申生
卷八十三 第 44a 页 WYG0701-0767c.png

论如此献公更举事不得便有逆诈亿不信底意思
左氏一部书都是这意思文章浮艳更无事实盖周
衰时自有这一等迂阔人观国语之文可见周之衰
也某尝读宣王欲籍千亩事便心烦及战国时人却
尚事实观太史公史记可见公子成与赵武灵王争
胡服甘龙与卫鞅争变法其他如苏张之辩莫不皆
然卫鞅之在魏其相公孙座劝魏君用之不然须杀
卷八十三 第 44b 页 WYG0701-0767d.png

能杀我及秦孝公下令鞅西入秦然观孝公下令数
语如此气势乃是吞六国规模鞅之初见孝公说以
帝道王道想见好笑其实乃是霸道鞅之如此所以
坚孝公之心后来迂阔之说更不能入使当时无卫
鞅必须别有人出来观孝公之意定是不用孟子史
记所载事实左氏安得有此(人杰○/十四年)
季札辞国不为尽是(扬/)
卷八十三 第 45a 页 WYG0701-0768a.png

臣之大分曰可以受可以无受
问季札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左氏妆点出
来亦自难信如闻齐乐而曰国未可量然一再传而
为田氏乌在其为未可量也此处皆是难信处(时举/○二)
(十九/年)
或问子产相郑铸刑书作丘赋时人不以为然是他不
达为国以礼底道理徒恃法制以为国故郑国日以
卷八十三 第 45b 页 WYG0701-0768b.png

似守得定及到伯有子晢之徒挠他时则度其可治
者治之若治他不得便只含糊过亦缘当时列国世
卿每国须有三两族强大根株盘互势力相依倚卒
急动他不得不比如今大臣才被人论便可逐去故
当时自有一般议论如韩献子分谤之说只是要大
家含糊过不要见得我是你不是又如鲁以相忍为
国意思都如此后来张文潜深取之故其所著虽连
卷八十三 第 46a 页 WYG0701-0768c.png

左传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杜预最费力去解之王
肃只解作刑罚之刑甚易晓便是杜预不及他李(阙/)
有两处说皆作刑罚字说(义刚○/十二年)
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左传作形字解者胡说今家
语作刑民注云伤也极分晓盖言伤民之力以为养
而无餍足之心也又如礼记中说耆欲将至有开必
先家语作有物将至其兆必先为是盖有字似耆字
卷八十三 第 46b 页 WYG0701-0768d.png

误无疑今欲作有开解亦可但无意思尔王肃所引
證也有好处后汉郑玄与王肃之学互相诋訾王肃
固多非是然亦有考据得好处(僩/)
齐田氏之事晏平仲言惟礼可以己之不知他当时所
谓礼如何可以己之想他必有一主张(焘○二/十六年)
春秋权臣得政者皆是厚施于民故晏子对景公之辞
曰在礼家施不及国乃先王防闲之意(人/杰)
卷八十三 第 47a 页 WYG0701-0769a.png

诗还只是歌此诗曰赋诗在他书无所见只是国语
与左传说皆出左氏一手不知如何左传前面说许
穆夫人赋载驰高克赋清人皆是说作此诗到晋文
公赋河水以后如赋鹿鸣四牡之类皆只是歌诵其
诗不知如何因言左氏说多难信如晋范宣子责姜
戎不与会姜戎曰我诸戎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不与
于会亦无懵焉赋青蝇而退既说言语不达又却会
卷八十三 第 47b 页 WYG0701-0769b.png

问夹谷之会孔子数语何以能却莱人之兵曰毕竟齐
常常欺鲁鲁常常不能与之争却忽然被一个人来
以礼问他他如何不动如蔺相如秦王击缶亦是秦
常欺得赵过忽然被一个人恁地硬掁他如何不动
(焘○/十年)
圣人隳三都亦是因季氏厌其强也正似唐末五代罗
绍威其兵强于诸镇者以牙兵五千人也然此牙兵
卷八十三 第 48a 页 WYG0701-0769c.png

邻镇所欺乃方大悔(扬○十/二年)
春秋获麟某不敢指定是书成感麟亦不敢指定是感
麟作大槩出非其时被人杀了是不祥(淳/)
陈仲亨问晋三卿为诸侯司马胡氏之说孰正曰胡氏
说也是如此但他也只从春秋中间说起这却不特
如此盖自平王以来便恁地无理会了缘是如此日
降一日到下梢自是没奈他何而今看春秋初时天
卷八十三 第 48b 页 WYG0701-0769d.png

后更不敢说著他然其初只是诸侯出来抗衡到后
来诸侯才不奈何便又被大夫出来做及大夫稍做
得没柰何又被陪臣出来做这便似唐之藩镇样其
初是节度抗衡后来牙将孔目官虞候之属皆杀了
节度使复出来做当时被他出来握天下之权恣意
恁地做后更没奈他何这个自是其势必如此如夫
子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段这个说得极分晓(义/刚)
卷八十三 第 49a 页 WYG0701-0770a.png

问自陜以东周公主之自陜以西召公主之周召既为
左右相如何又主二伯事曰此春秋说所未详如顾
命说召公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
入应门右所可见者其略如此(公羊隐/五年)
春秋传毁庙之道改涂易檐言不是尽除只改其灰节
易其屋檐而已(义/刚)
天子之庙复庙重檐檐音檐又曰毁庙之制改涂可也
卷八十三 第 49b 页 WYG0701-0770b.png

问谷梁释夫人孙于齐其文义如何曰始人之也犹言
始以人道治庄公也命犹名也犹曰若于道若于言
天人皆以为然则是吾受是名也臣子大受命谨其
所受命之名而已大抵齐鲁之儒多质实当时或传
诵师说见理不明故其言多不伦礼记中亦然如云
仁者右也义者左也道他不是不得(人杰○榖/梁庄元年)
林问先生论春秋一经本是明道正谊权衡万世典刑
卷八十三 第 50a 页 WYG0701-0770c.png

之详略或书字或书名皆就其事而为之义理最是
斟酌毫忽不差后之学春秋多是较量齐鲁长短自
此以后如宋襄晋悼等事皆是论伯事业不知当时
为王道作邪为伯者作邪若是为伯者作则此书岂
足为义理之书曰大率本为王道正其纪纲看已前
春秋文字虽觕尚知有圣人明道正谊道理尚可看
近来止说得霸业权谲底意思更开眼不得此义不
卷八十三 第 50b 页 WYG0701-0770d.png

春秋本是明道正谊之书今人只较齐晋伯业优劣反
成谋利大义都晦了今人做义且做得齐桓晋文优
劣论(淳/)
春秋之作不为晋国伯业之盛衰此篇大意失之亦近
岁言春秋者之通病也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尊
王贱霸内诸夏外夷狄此春秋之大指不可不知也
(此亦先生亲/笔○道夫)
卷八十三 第 51a 页 WYG0701-0771a.png

先儒谓尊王之书其然邪曰公莫道这个物事是取
士弊如此免不得应之今将六经做时文最说得无
道理是易与春秋他经犹自可(容/)
今之治春秋者都只将许多权谋变诈为说气象局促
不识圣人之意不论王道之得失而言伯业之盛衰
失其旨远矣公即位要必当时别有即位礼数不书
即位者此礼不备故也今不可考其义难见诸家之
卷八十三 第 51b 页 WYG0701-0771b.png

之左氏可见皆所以致楚师也(谟/)
今之做春秋义都是一般巧说专是计较利害将圣人
之经做一个权谋机变之书如此不是圣经却成一
个百将传因说前辈做春秋义言辞虽粗率却说得
圣人大意出年来一味巧曲但将孟子何以利吾国
句说尽一部春秋这文字不是今时方恁地自秦师
垣主和议一时去趋媚他春秋义才出会夷狄处此
卷八十三 第 52a 页 WYG0701-0771c.png

来做文字不得才说出便有忌讳常劝人不必做此
经他经皆可做何必去做春秋这处也是世变如二
程未出时便有胡安定孙泰山石徂徕他们说经虽
是甚有疏略处观其推明治道直是凛凛然可畏春
秋本是严底文字圣人此书之作遏人欲于横流遂
以二百四十二年行事寓其褒贬恰如大辟罪人事
在款司极是严𦂳一字不敢胡乱下使圣人作经有
卷八十三 第 52b 页 WYG0701-0771d.png

某相识中多有不取其说者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
道不计其功春秋大法正是如此今人却不正其义
而谋其利不明其道而计其功不知圣人将死作一
部书如此感麟涕泣雨泪沾襟这般意思是岂徒然
问春秋繁露如何曰尤延之以此书为伪某看来不
是董子书又言吕舍人春秋却好白直说去卷首与
末梢又好中间不似伯恭以为此书只妆点为说(宇/)
卷八十三 第 53a 页 WYG0701-0772a.png

(圣经然观其推言治道凛凛然可畏终是得圣人个/意思春秋之作盖以当时人欲横流遂以二百四十)
(二年行事寓其褒贬恰如今之事送在法司相似极/是严𦂳一字不轻易若如今之说只是个权谋智略)
(兵机谲诈之书尔圣人晚年痛哭流涕笔为此书岂/肯恁地纤巧岂至恁地不济事)
春秋固是尊诸夏外夷狄然圣人当初作经岂是要率
天下诸侯而尊齐晋自秦桧和戎之后士人讳言内
外而春秋大义晦矣(淳/)
问春秋一经夫子亲笔先生不可使此一经不明于天
卷八十三 第 53b 页 WYG0701-0772b.png

曰劈头一个王正月便说不去刘曰六经无建子月
惟是礼记杂记中有个正月日至可以有事于上帝
七月日至可以有事于先王其他不见说建子月曰
惟是孟子出来作闹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便是
而今五六月此句又可鹘突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
月舆梁成是而今九月十月若作今十一月十二月
此去天气较煖便可涉过唯是九月十月不可涉过
卷八十三 第 54a 页 WYG0701-0772c.png

不可曰如何见得曰天王使宰咺来归仲子之赗传
谓预凶事此非人情天王归赗于鲁正要得牢笼鲁
这人未死却归之赗正所以怒鲁也曰天王正以此
厚鲁古人却不讳死举汉梁王事(云云/)又季武子成
寝杜氏之葬在西阶之下请合葬焉一段先生举此
大笑云以一个人家一火人扛个棺榇入来哭岂不
可笑古者大夫入国以棺随其后使人抬扛个棺榇
卷八十三 第 54b 页 WYG0701-0772d.png

春秋某最有不可晓处不知是圣人真个说底话否(泳/)
问先生于二礼书春秋未有说何也曰春秋是当时实
事孔子书在册子工后世诸儒学未至而各以己意
揣度正横渠所谓非理明义精而治之故其说多凿
是也唯伊川以为经世之大法得其旨矣然其间极
有无定当难处置处今不若且存取胡文定本子与
后来看纵未能尽得之然不中不远矣书中间亦极
卷八十三 第 55a 页 WYG0701-0773a.png

亲目见者皆有疑至北方即无疑此无他是不曾见
耳康诰以下三篇更难理会如酒诰却是戒饮酒乃
曰肇牵车牛远服贾何也梓材又自是臣告君之辞
更不可晓其他诸篇亦多可疑处解将去固易岂免
有疑礼经要须编成门类如冠昏丧祭及他杂碎礼
数皆须分门类编出考其异同而订其当否方见得
然今精力已不逮矣姑存与后人赵几道又问礼合
卷八十三 第 55b 页 WYG0701-0773b.png

然后取礼记诸书之说以类相从更取诸儒剖击之
说各附其下庶便搜阅又曰前此三礼同为一经故
有三礼学究王介甫废了仪礼取礼记某以此知其
无识(大/雅)
春秋难看此生不敢问如郑伯髡顽之事传家甚异(可/学)
朱子语类卷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