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三 第 1a 页 WYG0312-024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鉴释文辩误卷三   宋 胡三省 撰
   通鉴五十六(凡二条/)
灵帝建宁元年段颎追羌出桥门与战于奢延泽落川
令鲜水上连破之
 史炤释文曰令鲜水名在张掖觻得县界一名合黎
 水一名羌谷水(费本/同)余谓此史炤承章怀注之误也
 章怀注曰令鲜水名在甘州张掖县界一名羌谷水
卷三 第 1b 页 WYG0312-0244b.png
 一名合黎水史炤因贤注之羌谷水参以班书地理
 志张掖觻得县有羌谷水遂曰令鲜水在张掖觻得
 县界殊不思段颎之击羌也先破之于高平之逢义
 山遂追之出上郡桥门与战于奢延泽落川令鲜水
 上连破之又破于灵武谷奢延泽在上郡奢延县西
 南灵武谷在北地灵武县则所谓令鲜水当在奢延
 泽西南灵武谷东北非张掖之羌谷水明矣注通鉴
 者当审观段颎前后转战之地而求其地望之远近
卷三 第 2a 页 WYG0312-0245a.png
 段颎前后与羌战皆在汉安定北地上郡界张掖远
 在河西段颎之兵焉能至彼乎
黄门从官驺蹋踧陈蕃曰死老魅复能损我曹员数夺
我禀假不
 史炤释文曰禀力锦切或作廪假音价贷也谓不以
 廪馀相贷(费本/同)余按蔡质汉仪尚书仆射与右丞对
 掌廪假钱谷又续汉志诸将军府有禀假掾吏主禀
 假盖以钱粟给之谓之禀禀音彼锦翻因给廪而生
卷三 第 2b 页 WYG0312-0245b.png
 音义二字通用而义亦相生也假者月给不足于用
 或预借于官者也时宦官恣横黄门从官驺冗滥尤
 甚陈蕃自桓帝以来为尚书令嫉其冗滥数格夺其
 禀假此辈衔怨因其被收遂辱詈以泄其愤言禀假
 钱谷文书至尚书蕃数格夺之也岂谓不以廪馀相
 贷邪假音价亦蜀人土音广韵有上去二音
   通鉴五十七(凡一条/)
熹平元年会稽妖贼许生起句章
卷三 第 3a 页 WYG0312-0245c.png
 史炤释文曰句音钩(海陵/本同)余按汉书会稽句章之句
 无音陆德明经典释文句章之句音九具翻如淳韦
 昭皆音拘史炤音钩无所据
   通鉴五十八(凡二条/)
光和四年帝好为私蓄收天下之珍货每郡国贡献先
输中署名为导行费
 史炤释文曰导徒浩切导引也(费本/同)余按字书道字
 从徒浩切者理也路也直也无导引之义以导引为
卷三 第 3b 页 WYG0312-0245d.png
 义者当音徒到翻
中平四年长沙贼区星
 史炤释文曰区亏于切余按唐韵区音岂俱切注云
 汉有长沙区景又音乌侯切注云今郴州有是姓意
 者此姓有两音也
   通鉴五十九(凡四条/)
五年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张懿
 海陵本释文曰屠各即休屠地也余按徒各胡匈奴
卷三 第 4a 页 WYG0312-0246a.png
 种也晋书曰北狄以种落为类其入居塞内者有屠
 各等十九种皆有部落不得杂错屠各最豪贵故
 得为单于统理诸种杜佑曰头曼冒顿即屠各种也
 汉书地理志武威郡故休屠王地屠各乌得为休屠
 地乎史炤曰各胡乃其名号尤缪然炤之误起于五
 十四卷桓帝延熹元年海陵本不过蹈袭史炤而已
 九十四卷晋成帝咸和四年屠各注其误同
六年董卓议太后踧迫永乐宫至令忧死
卷三 第 4b 页 WYG0312-0246b.png
 史炤释文曰踧子六切行平易也迫逼也犹言行平
 易而逼之余谓炤说自相反既曰行平易矣何至逼
 迫之事此踧字与前建宁元年黄门从官驺蹋踧陈
 蕃之踧同义或曰蹋踧当作蹴此踧迫之踧当作蹙
 又按炤所谓平易者本毛诗踧踧周道傅训然平易
 之踧音徒历翻今音子六切亦非也
献帝初平元年关东州郡皆起兵讨董卓推勃海太守
袁绍为盟主绍自号车骑将军诸将皆板授官号
卷三 第 5a 页 WYG0312-0246c.png
 史炤释文曰板通作版以版籍授官(费本/同)余按字书
 板版二字古今通用然于此谓以版籍授官则非也
 汉制度曰帝之下书有四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
 诏书四曰诫敕策书者编简也其制长二尺短者半
 之篆书起年月日称皇帝以命诸侯王公以罪免亦
 赐策书而以𨽻书凡一木两行唯此为异也制书者
 帝者制度之命其文曰制诏三公皆玺封尚书令即
 重封露布州郡也其文曰告某官云云如故事诫敕
卷三 第 5b 页 WYG0312-0246d.png
 者谓敕刺史太守其文曰有诏敕某官他皆仿此李
 云书曰尺一拜用不经御省章怀注曰尺一之板谓
 诏策也见汉官仪则拜授官号汉用尺一策也时董
 卓挟天子袁绍等罔攸禀令故权宜板授官号言无
 皇帝玺信以白板授之也岂以板籍授官乎官谓牧
 守令长号谓将军校尉也
董卓取长安洛阳钟簴以铸钱
 史炤释文曰簴音具(海陵/本同)余按簴音其吕翻至七十
卷三 第 6a 页 WYG0312-0247a.png
 三卷魏明帝青龙元年簴音其矩切则炤亦悟音具
 之非矣
   通鉴六十(凡二条/)
二年邴原性刚直清议以格物
 史炤释文曰格古伯切废格之格以清议废人又音
 阁(海陵/本同)余谓格正也言以清议正物也格读如字炤
 以为废格之格是知读汉书而未晓文义夫因文见
 义各有攸当不可滞于一隅学问思辩圣人之所以
卷三 第 6b 页 WYG0312-0247b.png
 教人也然圣人之所谓学问思辩讵止此哉触类而
 长之亦可以知学之无止法矣
三年曲义兵伏楯下不动
 史炤释文曰楯殊闰切余谓史炤之误犹四十九卷
 章帝元初元年音板楯之误也楯当音食尹翻读通
 鉴者可以意求其音后不重出
   通鉴六十一(凡二条/)
兴平二年李傕送馈郭汜妻以䜴为药擿以示汜
卷三 第 7a 页 WYG0312-0247c.png
 史炤释文曰擿直炙切搔也掷也投也与掷同余谓
 此乃挑擿抉擿之擿音他历翻
董承杨定胁弘农督邮
 海陵本释文引冯鉴续事始云督邮即后汉郡主簿
 也隋始改为录事参军主勾稽文簿举弹善恶(史炤/注先)
 (已见四十五卷明帝永平七年以此愈知海陵本/为蹈袭史炤姑移前置后相与欺误后学而已)
 按通典录事参军晋置为公府官举弹善恶本州郡
 职也后代刺史有军而开府者并置之汉有郡主簿
卷三 第 7b 页 WYG0312-0247d.png
 职与州主簿同隋初以录事参军为郡官则并主簿
 之职矣炀帝又置主簿唐武德初复为录事参军若
 汉之督邮掌监属县各郡有东西南北中部谓之五
 部督邮韦昭辨释名云督邮主诸县罚负邮殿纠摄
 之也又按后汉书郅恽为汝南功曹太守欧阳歙尝
 会宴属吏歙教曰西部督邮繇延天资忠贞不严而
 治宜显之于朝太守敬嘉厥休牛酒养德主簿读书
 教户曹引延受赐恽于下坐愀然而前曰按延资性
卷三 第 8a 页 WYG0312-0248a.png
 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搆奸罔上害民明府以恶为股
 肱以直从曲恽敢再拜奉觥歙惭不知所言则汉郡
 有主簿又有督邮也古者邮通作尤督邮以纠督属
 县愆尤为职而录事参军亦以举弹善恶为职愆尤
 善恶以簿书之隋之录事参军始并领汉郡主簿督
 邮之职冯鉴以为督邮即汉主簿亦既缪矣炤等又
 引以为据讹谬相傅曷其有极不辨可乎
   通鉴六十二(凡四条/)
卷三 第 8b 页 WYG0312-0248b.png
建安元年董承奔野王韩暹屯闻喜胡才杨奉之坞乡
 史炤释文曰坞乡即太原邬县余按此时诸将奉献
 帝居安邑既而互相疑阻各自分屯安邑闻喜野王
 皆在河东河内之境坞乡则河南缑氏县之邬聚是
 也是后帝自安邑还雒阳杨奉出屯汝南之梁县此
 又自坞乡而南屯梁县也以地里而考其移屯之次
 序则坞乡为缑氏之邬聚明矣太原之邬县去安邑
 为远隔山岭杨奉若往太原之邬不能复奉献帝还
卷三 第 9a 页 WYG0312-0248c.png
 雒阳及出屯梁县
二年曹操东征袁术术留其将桥蕤等于蕲阳以拒操
操击破蕤等皆斩之术走渡淮
 史炤释文曰水经蕲水出江夏蕲春县北山郦道元
 注云即蕲山也又南对蕲阳注于大江亦谓之蕲阳
 口余按史炤此注乃承章怀注之误也按三国志袁
 术时侵陈曹操东征之术留蕤等拒操蕤等败死术
 走度淮则是战于淮北也蕲阳属江夏其地在淮南
卷三 第 9b 页 WYG0312-0248d.png
 而蕲阳口又蕲水入江之口也袁术若留桥蕤等于
 淮南之蕲阳操兵自北来则蕤败而术走度淮将焉
 往哉蕤等拒操处盖沛国之蕲县也范史衍阳字而
 通鉴因之章怀因蕲阳而注误史炤又承其误也
三年吕布遣许汜王楷求救于袁术术曰(云云/)汜楷曰
明上今不救布为自败耳布破明上亦破也
 史炤释文曰明上犹明府也余按汉时诸州牧郡守
 人称之为明府袁术僣号故汜楷称之为明上以汜
卷三 第 10a 页 WYG0312-0249a.png
 楷命言之意观之盖尊于明府矣
番阳民帅别立宗部言我已立郡海昏上缭不受发召
 海陵本释文曰缭卢皎切余按水经注僚水导源建
 昌县汉元帝永光二年分海昏立建昌僚水又东径
 新吴县汉中平中立僚水又径海昏县谓之上僚水
 以此言之缭当读为僚海陵本音误
   通鉴六十三(凡一条/)
四年曹操常从士徐他
卷三 第 10b 页 WYG0312-0249b.png
 史炤释文曰从疾容切相就之士也(费本/同)余谓常从
 者士之常随从在左右者也从音才用翻
   通鉴六十四(凡一条/)
十年白骑入东垣高干入濩泽
 史炤释文曰东垣即陈留长垣侯国也余按此东垣
 乃河东郡之垣县时杜畿守河东东垣及濩泽皆河
 东属县也详观通鉴上下文则可以知之矣
   通鉴六十五(凡一条/)
卷三 第 11a 页 WYG0312-0249c.png
十三年孔融与郗虑有隙
 史炤释文曰郗绮戟切(海陵/本同)余谓郗丑之翻若绮戟
 切则郤字也史炤于字画亦不审谛如此八十九卷
 晋悯帝建兴元年释郗鉴海陵本之误与此同
   通鉴六十六(凡二条/)
十六年曹操与韩遂交马语秦胡观者前后重沓
 史炤释文曰重沓重足著地也(海陵/本同)余按汉书所谓
 重足而立言人畏惧之甚不敢并足著地故重足而
卷三 第 11b 页 WYG0312-0249d.png
 立也此直谓秦人胡人夙知曹操之威名聚而观之
 前后重沓安有重足著地之事哉
十八年魏公操引军还参凉州军事杨阜言于操
 史炤释文曰参所今切地名余观炤释是以引军还
 参为句下文曰凉州军事杨阜凉州军事何官邪当
 以引军还为句参凉州军事杨阜为句文义方通参
 音仓含翻沈约曰参军后汉官孙坚为车骑参军事
 是也
卷三 第 12a 页 WYG0312-0250a.png
   通鉴六十七(凡一条/)
十九年刘备以蒋琬为广都长众事不治时又沈醉
 费本注曰沈持甘切作沉非是余按字书沈即沉字
 书所谓沈酗沈湎经典释文云沈直金翻没也盖谓
 沈溺于酒醉而不能自胜耳若音特甘切则读近耽
 字不若音直金翻有经典释文可以依据
   通鉴六十八(凡二条/)
二十四年陆逊进封娄侯
卷三 第 12b 页 WYG0312-0250b.png
 史炤释文曰娄会稽邑(海陵/本同)余按娄县前汉属会稽
 郡后汉则属吴郡今苏州昆山县即其地七十一卷
 魏明帝太和三年误同
子敬即駮言不可
 史炤释文曰驳杂也言不同也余谓駮异也立异议
 以纠駮群议之非非杂也
   通鉴六十九(凡四条/)
魏文帝黄初元年王以安定太守邹岐为凉州刺史
卷三 第 13a 页 WYG0312-0250c.png
 史炤释文曰汉改雍州曰凉州治陇西魏分凉州置
 秦州治上邽余按此时凉州刺史已徙治武威后汉
 凉州刺史治汉阳郡陇县非陇西也
为坛于繁阳
 史炤释文曰繁阳魏郡之邑在繁水之阳其界为繁
 渊(海陵/本同)余谓魏王时南巡至颍川郡之颍阴县筑坛
 于曲蠡之繁阳亭是年遂以繁阳为繁昌县史炤但
 以魏王时居邺遂以为筑坛于魏郡之繁阳殊不考
卷三 第 13b 页 WYG0312-0250d.png
 其南巡及受禅本末实筑坛于颍川之繁阳也
二年翊军将军赵云
 史炤释文曰翊飞貌故以号将军(海陵/本同)余谓羽翼之
 翼则有飞义此以辅翊为义古者辅翊之翊通用翼
 字既有翊字则当各随字为义若说飞军将军必非
 命官之义灵献之世已置翊军校尉后遂以为将军
 号
张既潜由且次出武威胡以为神引还显美
卷三 第 14a 页 WYG0312-0251a.png
 史炤释文曰显美地名在武威之张掖余按汉武帝
 开河西列置四郡武威张掖皆郡名也显美县前汉
 属张掖郡后汉及魏晋属武威郡史炤以显美为地
 名在武威之张掖将以武威为郡张掖为县乎
   通鉴七十(凡六条/)
四年曹仁向濡须先扬声欲东攻羡溪
 史炤释文曰羡音夷江夏沙羡县即其处去濡须三
 十里(海陵/本同)余按史炤言羡溪去濡须三十里此以杜
卷三 第 14b 页 WYG0312-0251b.png
 佑通典为据也若以为江夏沙羡县即其处则大谬
 矣濡须在今巢县东南四十五里沈约宋志江夏沙
 阳县本汉沙羡县治夏口自夏口至濡须何啻八九
 百里安得以杜佑所谓去濡须三十里之羡溪扶合
 江夏之沙羡乎沙羡之羡音夷羡溪之羡读如字
朱然伺间隙攻破魏两屯
 史炤释文曰间古限切间厕之间(海陵/本同)余谓间厕之
 间音古苋翻安有音古限切者若言间隙之间读从
卷三 第 15a 页 WYG0312-0251c.png
 平声则亦谓之中间空隙处也
诸葛亮发教与群下曰犹弃敝蹻而获珠玉
 史炤释文曰虞卿蹑蹻担簦之蹻释云蹻草屦也举
 夭切(海陵/本同)余按史记徐广注曰蹻草屦也无音索隐
 曰音脚又按韵书三十小韵内有蹻字居夭切骄也
 诗周颂蹻蹻王之造傅云蹻蹻武貌音才老翻居表
 翻变大雅小子蹻蹻傅云蹻蹻骄貌音其略翻皆非
 草蹻之蹻韵书草蹻之蹻讫约翻正与索隐音同
卷三 第 15b 页 WYG0312-0251d.png
五年帝为水军亲御龙舟循蔡颍浮淮如寿春
 史炤释文曰按汉书蔡即九江下蔡县亦古州来国
 其地在淮颍之会颍水出颍川阳城东至下蔡入淮
 左傅楚灵王狩于州来次于颍尾是也(海陵/本同)余谓史
 炤言淮颍之会固可以释自颍浮淮其谓循蔡颍之
 蔡为下蔡则非矣夫所谓循蔡颍浮淮者循蔡水至
 颍水出颍口而浮淮也魏收地形志陈留扶沟县有
 蔡河蔡河自浚仪东南流而入于颍颍水东南流而
卷三 第 16a 页 WYG0312-0252a.png
 入于淮魏文帝龙舟所行水道固至下蔡入淮然言
 循蔡颍者循蔡河以至循颍河也
吴徐盛植木衣苇为疑城假楼自石头至于江乘
 史炤释文曰石头城名在吴丹阳郡秣陵即其地(费/本)
 (同/)余按史炤释盖因汉献帝建安十七年孙权作石
 头城徙治秣陵而有是说然秣陵县与石头城自是
 两处秣陵县在东石头城在西江表傅张纮谓孙权
 曰秣陵楚武王所置名为金陵地埶冈阜连石头秦
卷三 第 16b 页 WYG0312-0252b.png
 始皇东巡经此县掘断连冈改名秣陵是秣陵与石
 头为两处之一證也晋书郗隆傅隆为扬州刺史镇
 秣陵齐王囧檄令赴讨赵王伦隆停檄不下时王䆳
 镇石头隆军西赴䆳甚众奉䆳攻隆杀之是秣陵与
 石头为两处之二證也一百二卷晋海西公太和五
 年释石头误同
六年帝以舟师循涡入淮
 史炤释文曰涡乌禾切水洄为涡又古禾切说文水
卷三 第 17a 页 WYG0312-0252c.png
 入淮在汉沛国谯县(海陵/本同)余按涡是水名不当以水
 洄为涡为释因此误音乌禾切其从古禾切及引说
 文为释是矣且谓在沛国谯县则此时已分置谯郡
   通鉴七十一(凡六条/)
明帝太和二年横门邸阁与散民之榖足周食也
 史炤释文曰邸阁据说文属国舍也下又有邸阁非
 此余观炤说盖以汉昭帝使丞相率百官送鄯善王
 于横门外遂傅合说文以为横门外有属国舍殊不
卷三 第 17b 页 WYG0312-0252d.png
 思汉长安城中有郡国邸又有蛮夷邸所谓属国舍
 即蛮夷邸在稿街不在横门魏延言横门邸阁与散
 民之榖足以周食是指邸阁为积粟之所岂属国舍
 乎况许叔重只以属国舍释邸字未尝释邸阁也汉
 郡国朝宿之舍皆曰邸叔重但以为属国舍亦已拘
 矣史炤援以释邸阁愈远而不近矣炤又云下又有
 邸阁非此此谓青龙元年诸葛亮治斜谷邸阁也亮
 所治邸阁亦以蓄米是二邸阁其义正同邸阁之义
卷三 第 18a 页 WYG0312-0253a.png
 详见于下
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兵据箕谷
 史炤释文曰箕谷或谓郿县郿坞是余按史炤因上
 文有由斜谷取郿一语遂设或人之说以箕谷为郿
 县郿坞然考后汉书冯异傅箕谷当在陈仓之南汉
 中之北亮声言由斜谷取郿遣赵云等据箕谷为疑
 军是其军未至郿也
马谡与张合战于街亭合大破之诸葛亮拔西县千馀
卷三 第 18b 页 WYG0312-0253b.png
家还汉中
 史炤释文曰汉阳陇县有街泉亭所谓街亭即此(海/陵)
 (本/同)余按炤说以续汉志为据而续汉志所载在陇县
 者乃街泉亭非街亭隋志汉川郡西县有街亭山魏
 时西县亦属汉阳郡通鉴下文书诸葛亮拔西县千
 馀家还汉中则街亭在西县明矣
吴王守阳羡长
 史炤释文曰阳羡汉会稽邑余按阳羡县前汉属会
卷三 第 19a 页 WYG0312-0253c.png
 稽郡自后汉和帝以后至吴皆属吴郡
三年汉萧何定汉律益为九篇又有令三百馀篇决事
比九百六卷
 史炤释文曰比毗至切近也谓律法近有九百六卷
 (海陵/本同)余按颜师古汉书音义曰比以例相比况也则
 比字当读如字观通鉴正文律自是律令自是令决
 事比自是决事比岂得以比为近谓律法近有九百
 六卷邪晋志云魏文侯师李悝悝撰次诸国法著法
卷三 第 19b 页 WYG0312-0253d.png
 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
 贼须劾捕故著网捕二篇其轻狡越城博戏僣假不
 廉淫侈踰制以为杂律一篇又以其律具其加减故
 所著六篇萧何定律除亡秦参夷连坐之罪增部主
 见知之条益事律兴厩户三篇合为九篇叔孙通益
 律所不及傍章十八篇张汤越宫律二十七篇赵禹
 朝律六篇合六十篇又汉时决事集为令甲以下三
 百馀篇及司徒鲍公撰嫁娶辞讼决为法比都目凡
卷三 第 20a 页 WYG0312-0254a.png
 九百六卷此通鉴所据以为书者也
四年吴主扬声欲至合肥
 史炤释文曰合肥汉九江邑应劭曰夏水出城父东
 南至此与淮合故曰合肥余按应劭所云郦道元固
 疑之矣道元曰施水受肥水于广阳乡东南流径合
 肥县应劭云夏水出城父东南至此与肥合故曰合
 肥阚骃亦云出沛国城父东至此合为肥余按川殊
 泒别无沿注之理方知应阚二说非实證也盖夏水
卷三 第 20b 页 WYG0312-0254b.png
 暴长施合于肥故曰合肥夫道元以夏水出城父而
 东南流入于淮则与淮合无绝淮而南流至合肥县
 与肥水合之理而施水上受肥水于广阳乡东南流
 径合肥县又东南流而入于漅湖肥水西北注淮而
 施水东南入漅湖已自分流惟夏月暴水涨溢则二
 水复能合于合肥县界故合肥以此得名道元之说
 庶乎信而有徵矣
   通鉴七十二(凡八条/)
卷三 第 21a 页 WYG0312-0254c.png
六年帝行如摩陂治许昌宫
 史炤释文曰摩陂地名在古郏鄏即汉之河南县(海/陵)
 (本/同)余按水经注摩陂在颍川郏县纵广可十五里此
 岂河南之郏鄏哉以下文治许昌宫观之可以知史
 炤之谬矣许昌宫在颍川许县魏改许县曰许昌
田豫以兵屯据成山
 史炤释文曰成音盛(海陵/本同)余按汉书地理志东莱郡
 不夜县有成山成无他音当读如字
卷三 第 21b 页 WYG0312-0254d.png
刘晔曰臣得与闻大谋常恐眯梦漏泄以益臣罪
 史炤释文曰物入目曰眯寐中神游曰梦余按物入
 目曰眯是庄子所谓播糠眯目之眯非眯梦之谓也
 字书眯一作㝥说文曰寐而米厌米即眯字厌读为
 魇此眯梦之眯也
青龙元年鲜卑轲比能诱保塞鲜卑步度根自勒万骑
迎其累重于陉北并州刺史毕轨表辄出军以外威比
能内镇步度根
卷三 第 22a 页 WYG0312-0255a.png
 史炤释文曰井陉山名在常山郡陉北言在井陉之
 北(海陵/本同)余按陉北者陉岭之北也汉灵帝末羌胡大
 扰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并流徙分散建安二十
 年集塞下荒地置新兴郡自陉岭以北尽弃之唐代
 州雁门县有西陉关东陉关即古陉岭之隘乌得指
 常山井陉之北为陉北邪若是常山亦不当并州刺
 史出军史炤之疏大率类此至四百四十一卷齐明
 帝建武四年陉北注其误同
卷三 第 22b 页 WYG0312-0255b.png
诸葛亮运米集斜谷口治斜谷邸阁
 史炤释文曰邸或作阺岸旁欲落者故以阁为道(海/陵)
 (本/同)余按史炤释邸阁于横门邸阁因汉尝令百官送
 鄯善王于横门外则以属国舍为释于斜谷邸阁因
 斜谷有阁道则以阁道为释而其所谓岸旁欲落者
 取杨雄解嘲响若阺隤之阺为义不知邸阁乃以积
 粟魏延所谓横门邸阁足以周食王基所谓南顿有
 大邸阁计足军人四十日粮皆邸阁积粟之明證也
卷三 第 23a 页 WYG0312-0255c.png
 诸葛亮治斜谷邸阁亦是积所运之米以为伐魏之
 资非治阺岸阁道也通鉴所书者三观其上下文则
 阺阁之义不待辨而明矣程大昌曰为邸为阁贮粮
 也通典漕运门后魏于水运所立邸阁八所俗名为
 仓
陆逊入江夏催人种葑豆
 史炤释文曰葑方用切菰根也江东有葑田(海陵/本同)
 按葑音封菜也亦谓之蔓菁豆菽也陆逊之兵时在
卷三 第 23b 页 WYG0312-0255d.png
 江夏催人种菜及菽示将久驻以给军食种菰根何
 用邪又江东之葑田乃是葑泥其深有没牛者此田
 又不产菰根
诸葛亮作身没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
 史炤释文曰断都玩切绝也余谓断后者为殿也勒
 兵在后以断追兵断音丁管翻
诸葛亮废廖立为民徙之汶山
 史炤释文曰汶亡运切(海陵/本同)余按汉武帝开汶山郡
卷三 第 24a 页 WYG0312-0256a.png
 汶音岷禹贡岷嶓既艺岷山导江之岷史记皆作汶
 索隐曰汶亦作岷杨正衡晋书注汶山亦音岷广韵
 十七真韵内亦有汶字武巾切此皆明證也但史炤
 于四十五卷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先有此误至此又
 误焉至八十四卷晋惠帝元宁元年汶山羌之汶音
 旻则亦知有旻音至八十八卷悯帝建兴元年汶山
 则又音问此轻于著书欠反复紬绎而然也
 
卷三 第 24b 页 WYG0312-0256b.png
 
 
 
 
 
 
 
 通鉴释文辩误卷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