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312-020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鉴地理通释卷十四  宋 王应麟 撰
  河南四镇考
宋元嘉七年有恢复河南之志诏到彦之统王仲德竺
灵秀舟师入河段宏将精骑直指虎牢先遣田奇告魏
主曰河南旧是宋土今当修复旧境魏主曰当权敛戍
相避冬寒冰合自更取之彦之溯河西上魏主以河南
四镇兵少命悉众北渡于是司兖悉平(司州金墉虎牢/兖州碻磝滑台)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312-0202d.png
碻磝
 郡县志济州治碻磝城本秦东郡之茌平县地其城
 西临黄河晋宋为河水所毁移治河北博州界宋元
 嘉十一年王玄谟前锋入河平碻磝立戍守之都督
 刘义恭以沙城不堪守召玄谟毁城而还后更城之
 后魏置镇守(天宝十三载州/为河所陷废)碻磝津在济州(津有城/故以为)
 (名/)卢县北一里后魏于此置关名济州关(隋末/废)舆地
 广记碻磝城临水西南圯于河今济州徙置钜野而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312-0203a.png
 卢县废久唯碻磝津在郓州阳谷县境则亦卢地通
 典后魏太常八年于此立济州中城其外城正光中
 刺史刁宣所筑后周武帝筑第二城即碻磝故城也
 (唐地理志卢县北有碻磝津故关左传齐郑/盟于石门寻卢之盟也今济北卢县故城)
滑台
 郡县志滑州城即古滑台城甚险固(慕容德自邺/南徙滑台)
 有三重又有都城周二十里相传云卫灵公所筑小
 城昔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高峻坚险临河亦有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312-0203b.png
 台水经河水又径滑台城(有三重小城谓之滑台城/城即郑廪延邑也下有延)
 (津坚到彦之留朱修之守滑台修/之 守数月粮尽魏遂克滑台)
金墉
 通典金墉城在河南府洛阳县故城西北角魏明帝
 筑郡县志洛阳县贞观六年自金墉城移入郭内毓
 德坊(故洛阳城在/县东二十里)水经注魏文帝起层楼于东北隅
 (到彦之留杜骥守金墉后魏安颉自委/粟津济河攻金墉骥南遁安颉拔洛阳)
虎牢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312-0203c.png
 本东虢国郑为制邑有故虎牢城汉为成皋县属河
 南宋毛德祖戍虎牢后魏昼夜攻围二百日乃克(到/彦)
 (之留尹冲守虎牢后魏/安颉与陆俟进攻拔之)后魏置东中府隋改成皋县
 曰汜水大业初置虎牢都尉府属荥阳郡唐属郑州
 又属洛州后属孟州贾至虎牢关铭王侯设险虎牢
 拥其要振之以五岳维嵩崒焉迫之以四渎洪河突
 焉宜其咽喉九州阃域中夏汉祖守之以临山东坐
 清三齐彊楚踯躅而不进太宗据之以拒河朔克擒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312-0203d.png
 丑夏伪郑袒縳而请命维兹虎牢天设巨防攻在坤
 下拒在离旁昏恃以灭圣凭而王
  东西魏周齐相攻地名考
通典北齐神武东魏天平末大举西伐至蒲津窦泰自
风陵济河至潼关高敖曹入武关陷上洛泰军败西魏
乘胜攻陷陜州神武西至沙苑西军又袭陷洛阳又至
于河阴时拒守河阳城西师败归其后神武攻围玉壁
不克西师来伐至于邙山后又围玉壁不克文襄遣将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312-0204a.png
围颍川陷之于是河南自洛阳之西河北自晋州之西
悉入西魏文宣命将略地南济于江又过江得梁夏口
武成清河中筑戍于轵关当神武之时与周文帝抗敌
十三四年间凡四出师大举西伐周师东讨者三焉大
抵西则姚襄城洪洞晋州武平关柏崖轵关河阳南则
虎牢洛阳北荆州孔城防汝北郡鲁城置兵以防周寇
周文帝西魏大统中东魏师至蒲津文帝东征克陜州
兼得宜阳郡邵郡东师又至沙苑后东征至河阴先胜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312-0204b.png
后败筑戍于玉壁文帝又至邙山先胜后败其河南自
洛阳之东北河东自平阳之界属于高齐当全盛战争
之际则玉壁邵郡齐子岭通洛防黄栌三城宜阳郡陜
州土刬三荆三鸦重兵以备东军
宇文高氏魏之篡盗也争地争城若蛮触然通典录其
事存之以备参考
蒲津
 通典同州朝邑县(古临/晋县)西南有蒲津关汉伍被传淮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312-0204c.png
 南王曰先要成皋之口塞轘辕伊阙之道守武关然
 此北尚有临晋关(即蒲津关也/在临晋县)张说蒲津桥赞河上
 有三桥蒲津是其一隔秦称塞临晋名关关西之要
 冲河东之辐凑唐六典造舟之梁四河三洛一河则
 蒲津大阳盟津洛则孝义唐志河中府河西县(折朝/邑河)
 (东/置)有蒲津关一名蒲坂关开元十一年铸八牛牛有
 一人策之牛下有山皆铁也夹岸以维浮梁郡县志
 在河东县西四里(魏太祖西征马超韩遂夜渡蒲津/关今造舟为梁亦关河之巨防)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312-0204d.png
风陵
 通典河中府河东县有风陵堆与潼关相对在潼关
 北岸唐志河东县南有风陵关圣历元年置郡县志
 风陵堆山在河东县南五十五里与潼关相对风陵
 故关一名风陵津在县南五十里魏太祖西征韩遂
 自潼关北渡即其处也水经注关之直北隔河有层
 阜孤峙河阳世谓之风陵戴延之所谓风堆
潼关 武关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312-0205a.png
 并见前
上洛
 晋置郡西魏置洛州后周改为商州治上洛县竹书
 纪年晋烈公三年楚人伐我南鄙至于上洛是也商
 山在县西南
陜州
 通典后魏置陜州后周又置崤郡置兵于此备齐
沙苑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312-0205b.png
 郡县志一名沙阜在同州冯翊县南十二里东西八
 十里南北三十里周太祖与高欢战于沙苑大破之
 人栽一树以表其功今树往往犹存(今以其处宜六/畜置沙苑监类)
 (要寰宇记沙苑古城在朝邑县南十七里颜氏正俗/曰本草防风生沙苑川泽陶弘景注云郡县无名沙)
 (苑者按今同州沙苑之内犹有/防风陶公生长江南竟不知处)
河阴
 通典今洛阳县北舆地广记汉平阴县故城在洛阳
 县北五十里魏文帝改为河阴(周武帝攻拔/河阴大城)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312-0205c.png
河阳城 三城 中潬城
 通典河阳县北城后魏太和中筑齐使潘乐镇于此
 又使高永乐守南城以备西魏并今城也其中潬城
 本东魏所筑仍置河阳关郡县志南城在河阳县西
 四面临河即孟津之地亦谓之富平津中潬城东魏
 元象元年筑唐至德中史思明来寇李光弼率士马
 数万东守河阳三城贼惮光弼兵威南不出百里西
 不越畿内陜州得修戎备关隘无虞皆光弼保河阳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312-0205d.png
 之力自乾元后常置重兵贞元后置节度为都城之
 巨防(唐属河南府置河阳三/城使会昌三年置孟州)齐傅伏自永桥夜入中
 潬城(方勺曰河阳三城其中城曰中潬黄河西派贯/于三城之间秋水泛溢时南北二城皆有濡足)
 (之患唯中潬屹/然如故潬音诞)
邙山
 郡县志北邙山在河南府偃师县北二里十道志邙
 山在洛阳县北十里
颍川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312-0206a.png
 通典颍川郡后周改曰许州西魏王政镇守东魏
 围二百日城陷即今长葛县界故长社城也郡县志
 长社故城许州长葛县西一里西魏王思政进拔颍
 川东魏清河王岳围颍川造高堰引洧水以灌城城
 陷水自东北入城
晋州 平阳
 通典魏置平阳郡刘渊建都于此后魏为晋州东魏
 北齐皆为重镇(周建德中攻拔晋/州使梁士彦守之)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312-0206b.png
轵关
 通典河南府济源县汉轵县地故城在今县东南高
 齐拒周使斛律光筑关于此唐志孟州济源县西有
 故轵关(隋志怀州王/屋县有轵关)
姚襄城
 郡县志在慈州吉昌县(后唐改吉乡熙宁五年废慈/州以吉乡隶隰州元祐复置)
 西二十五里本姚襄所筑其城西临黄河控带龙门
 孟门之险周齐交争之地城高二丈周回五里武平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312-0206c.png
 二年斛律光破周兵于此城遂立碑表其功又于此
 城置镇(东魏南汾州北齐西汾州/唐曰慈州取慈乌戍为名)
洪洞
 周伐齐攻拔洪洞永安二城通典洪洞故城在晋州
 洪洞县北六里东魏北齐镇也四固重复控据要险
 (汉为杨县取县北洪洞岭为名隋志霍邑县后魏曰/永安郡县志姚最序行记曰周建德五年从行讨齐)
 (师次洪洞百雉相临四周重复控据要/险城主张元静率其所部肉袒军门)
武平关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312-0206d.png
 通典绛州正平县有高齐故武平关在县西三十里
 (周平/齐废)故家雀关在县南七里并是镇处
柏崖
 郡县志河南府河清县西有柏崖故城即东魏将侯
 景所筑(唐志咸亨四年置柏崖县有/柏崖仓咸亨中王本立置)
虎牢
 通典东魏武定中陆子章增筑城守隋志汜水县(唐/属)
 (孟/州)旧曰成皋即虎牢后魏置东中府东魏置北豫州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312-0207a.png
 (唐志有/虎牢关)
北荆州
 通典今河南府陆浑县东北故城是(陈志陆浑县有/东魏北荆州)
孔城防
 通典河南府寿安县有九曲城所谓九阿也(水经注/洛水东)
 (径九曲南其地十里有坂九曲穆/天子传天子西征升于九阿是也)高齐置孔城防以
 备周在今县东南
汝北郡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312-0207b.png
 隋志汝州梁县旧置汝北郡通典梁县西南王坞城
 亦名高齐汝北郡以备周寇(郡县志故城/在今县南)
鲁城
 通典汝州鲁山县高齐于县东北十七里置鲁城以
 禦周
宜阳郡
 隋志洛州宜阳县后魏置宜阳郡东魏置扬州后周
 改曰熊州通典河南府福昌(汉宜/阳县)县城即魏之一金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312-0207c.png
 坞城东南北三面峭绝天险后周重兵于此以备高
 齐(水经注一金/坞唯筑四面)韦孝宽曰宜阳一城之地两国争之
 (周筑崇德等五城齐/筑统关丰化二城)
华谷龙门二城
 齐斛律光于汾北筑通典绛州龙门县有龙门山即
 大禹所凿水经注汾水径冀亭南又西与华水合水
 出北山华谷皮氏县有冀亭故城在龙门东南河水
 南出龙门口汾水从东来注之魏土地记曰梁山北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312-0207d.png
 有龙门山大禹所凿通孟津河口广八十步竹书纪
 年晋昭公元年河水赤于龙门三里郡县志龙门山
 在同州韩城县北五十里龙门戍在县东北极崄峻
 后周于此置龙门关
邵郡
 隋志绛州垣县后魏置邵郡后周置邵州(唐志隋置/邵原郡今)
 (垣曲/县)通典西魏于此置邵郡以备东魏
玉壁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312-0208a.png
 隋志绛州积山县有后周勋州通典勋州故城在积
 山县西南十二里即大统四年王政所筑玉壁城
 (郡县志城周回八/里四面并临深谷)为周氏重镇高欢再攻围皆不克
 (初王政守后韦孝宽守/东师攻不拔遂置勋州)
齐子岭
 郡县志在河南府王屋县(今属/孟州)东十二里即宇文周
 与高齐分据境之处(通典县东二十里周齐分界处/周伐齐遣韩明守之隋志怀州)
 (王屋县有/齐子岭)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312-0208b.png
通洛防
 通典故函谷关城保定中改为通洛防以备齐在河
 南府新安县(汉故函谷关在/县东北一里)郡县志新安县城本名
 通洛城周武帝将东讨令尉迟纲筑此城以临齐境
黄栌三城
 通典河南府永宁县(后周熊/耳县)后周黄栌同轨永昌三
 城以备齐(隋志后周/置同轨郡)旧唐志武德三年永宁县移治
 同轨城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312-0208c.png
土刬
 通典在河南府长水县西北二十五里盖古关之塞
 垣后周以为镇防(长水汉卢氏县地/后魏置南陜县)
三荆
 通典独孤信略定北荆州即今河南府伊阳县(后周/置兵)
 (于此/备齐)东荆州后改曰淮州今唐州(西魏为重镇置/兵以备东魏)
 州今邓州(西魏为重镇置兵以备齐/北史独孤信都督三荆州)今按伊阳县唐
 先天元年析陆浑置隋志陆浑县有东魏北荆州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312-0208d.png
三鸦镇
 通典汝州鲁山县后周置三鸦镇在县西南十九里
 亦名平高城以禦齐百重山在邓州向城县北即三
 鸦之第一又北分岭山岭北即三鸦之二其第三鸦
 入鲁山县界韦孝宽陈伐齐三策其一广州义旅出
 自三鸦其二三鸦以北万春以南广事屯田预为贮
 积(郡县志鲁山县鲁阳关水俗谓之三鸦水经县西/七里鲁阳关在向城县北八十里今邓汝二州于)
 (此分境荆豫径途斯为险要张景/阳诗云朝登鲁阳关狭路峭且深)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312-0209a.png
陉岭
 郡县志石铭陉岭在代州灵丘县西北八十里上有
 石铭题言冀州北界故谓之石铭陉水经注天井水
 出东陉山西南北有长岭岭上东西有通道即钘隥
 也(穆天子传至于钘山/之队东升三道之隥)
永州
 隋志蔡州义兴县后齐曰永州隋废入城阳县
大和谷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312-0209b.png
 唐志河南府伊阳县有太和山
谷水
 水经谷水出弘农黾池县南谷阳谷又东过河南县
 北东南入于洛(注韦昭曰洛水在王城南谷水在王/城北东入于瀍地理志东北至谷城)
 (入/洛)
沃野 河州
 唐地理志北经太泊十七里至金河又经故后魏沃
 野镇城(郡县志沃野故城在/天德军城北六十里)通典河州前秦置后周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312-0209c.png
 置枹罕郡汉志朔方郡有沃壄县
稽胡
 通典一曰步落稽盖晋时匈奴别种或云山戎赤狄
 之后自离石(石/州)以西安定(泾/州)以东方七八百里居山
 谷间后周齐王宪讨破之
柏谷城
 水经注河水东合柏谷水水出弘农县(今虢州/虢略县)两石
 堤山北流径其亭下晋公子重耳出亡及柏谷汉武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312-0209d.png
 帝尝微行此亭九域志虢州朱阳县有柏谷
定阳城
 齐斛律光围定阳(定阳城通鉴/考异云汾州)筑南汾城以逼之周
 使郭荣城于姚襄城南定阳城西舆地广记慈州吉
 乡县东魏置定阳县及定阳郡隋改吉昌置文城郡
 唐曰慈州
汾州
 通典慈州东魏置南汾州北齐改西汾州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312-0210a.png
紫陌
 在邺西水经注漳水北径祭陌西(田融以为/紫陌也)赵建武
 十一年造紫陌浮桥于水上(周师至紫陌桥县邺县/省入相州临漳 邺都)
 (记城西北五里石虎时于漳/水造浮桥接紫陌宫因名之)
洛口 永桥
 史记正义洛汭洛口在河南府巩县洛水之口入河
 (左传注雒汭在河南巩县南按水经在巩县之东北/唐志巩县有洛口仓隋移县出洛口立此仓 见前)
 (什谷/口)永桥在怀县(怀县故城在怀/州武涉县西)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312-0210b.png
汾曲
 诗彼汾一曲水经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广/记)
 (宪州静乐县/有管涔山)南过平阳县东又西至汾阴县北西注
 于河
雀鼠谷 汾水关
 唐志汾水介休县有雀鼠谷(灵石县有阴/地关长宁关)水经注冠
 爵津汾津名也在介休县之西南俗谓之雀鼠谷水
 左右结偏梁阁道累石就路萦带岩侧或去水一丈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312-0210c.png
 或高六丈上戴山阜下临绝涧俗谓为鲁般桥盖古
 之津隘今之地崄郡县志雀鼠谷在介休县西十二
 里通典汾州灵石县东南有高壁岭雀鼠谷汾水关
 皆险固之处周伐齐遣齐王宪守雀鼠谷隋李渊讨
 甄翟儿遇于雀鼠谷唐太宗追宋金刚宿于雀鼠谷
 之西原(隋志汾州永安县有雀鼠谷郡县志/蔚汾关在岚州合河县东七十里)
千里径 统军川(未详/) 鼓钟镇 晋祠 天池
 水经注垣县鼓钟川世人谓之鼓钟城山海经曰鼓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312-0210d.png
 钟之山郡县志晋祠一名王祠唐叔虞祠也在太原
 府晋阳县西南十二里(贞观二十年太宗幸并/州制碑在乾阳门街)天池
 在岚州静乐县(今属/宪州)北燕京山上周回八里阳旱不
 耗阴霖不溢故老言尝有人乘车风飘堕池有人获
 车轮于桑乾泉(今池侧有祠水经注池在山原之上/其水澄渟若朝那之湫渊桑乾泉潜)
 (流通注唐置天池/县咸平省入静乐)本朝欧阳公云宁化军天池(太平/兴国)
 (四年析岚州地置/宁化县五年置军)
永安 鸡栖原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312-0211a.png
 隋志晋州霍邑县后魏曰永安并置永安郡郡县志
 汾州孝义县后魏分隰城置永安县(今灵石县东十/三里贞观改)
 鸡栖盖在永安
涑川
 水经河水南径雷首山西又南涑水注之(左传谓之/涑川俗为)
 (阳安/涧水)涑水出河东闻喜县东山黍葭谷左传伐我涑
 川注云涑水出闻喜县(解/州)西南至蒲坂县(河中府/河东县)
 河郡县志涑水在河中府临晋县东十二里涑川在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312-0211b.png
 陜州夏县北四十里(川东西三十/里南北七里)
高梁桥 北朔州 高壁 介休
 括地志高梁故城在晋州临汾县东北二十七里水
 经汾水西南过高梁邑西(竹书纪年晋出公三/十年智伯瑶城高梁)郡县
 志高齐文宣于马邑城置朔州(汾水介休县后魏孝/静立为南朔州故谓)
 (马邑为/北朔州)高壁岭(见前/)洛女砦(未/详)介休县本秦汉旧邑
 在介山西(介山在县西/南二十里)
土门 滏水 宜州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312-0211c.png
 唐志郑州获鹿县有故井陉关一名土门关郡县志
 井陉口今名土门口县西南十里即太行八陉之第
 五陉也第四滏口陉对邺西(郡县志注滏水热故名/滏口燕慕容垂出滏口)
 (入天井关唐李光弼/出土门破史明军)通典京兆府华原县西魏为宜
 州
三台
 水经注邺城西北有三台皆因城为基巍然崇举其
 高若山建安十五年魏武所起其中曰铜雀台(高十/丈)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312-0211d.png
 南则金虎台(高八/丈)北曰冰井台(亦高/八丈)魏都赋三台列
 峙以峥嵘注铜爵园西有三台中央有铜爵台南则
 金虎台北则冰井台(建安十五年作铜爵台有屋一/百一间金虎台有屋一百九间)
 (冰井台有屋百四十五间上有冰室三台与法殿皆/阁道相通直行为径周行为营 通典相州邺县有)
 (魏武帝文帝甄后等三陵台石勒将攻三台张宾曰/三台险固攻守未可卒下 石虎镇邺三台 邺县)
 (宋朝熙宁六年/省入临漳县)
新兴 显州 东雍州
 通典朔州汉末置新兴郡隋志代州崞县后齐为北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312-0212a.png
 显州绛州后魏置东雍州郡县志后魏太武于今治
 西南二十里正平县界柏壁置东雍州及正平郡孝
 文废东魏复置周明帝改为绛州(柏壁在正平县西/南二十里高二丈)
 (五尺周/回八里)
营州 黄龙
 隋志后魏置营州于和龙城通典周武帝平齐其地
 犹为高宝宁所据水经注白狼水北径黄龙城东十
 三州志昌黎有黄龙亭魏营州刺史治(通鉴契丹黄/龙府即慕容)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312-0212b.png
 (氏和龙城隋长/孙晟出黄龙道)
潞水
 通典蓟州渔阳县有鲍丘水又名潞水檀州密云县
 有潞水自塞外流入(袁绍遣将与公孙瓒战于鲍丘/水经注鲍丘水出北塞中南流)
 (经九庄岭东俗谓之大榆河又东/南经渔阳县故城东是瓒战处)水经注魏土地记
 潞县城西三十里有潞河(唐属/幽州)鲍丘水从塞外来经
 密云戍过幽州潞县西(俗曰/东潞)
  唐三州七关十一州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312-0212c.png
大中三年吐蕃以秦原安乐三州石门驿藏木峡制胜
六盘石峡萧七关归于有司五年沙州人张义潮以瓜
沙伊肃鄯甘河西兰岷廓十一州归于有司初太宗平
薛仁杲得陇上地虏李轨得凉州破吐谷浑高昌开四
镇玄宗继收黄河积石宛秀等军中国无斥候警者几
四十年轮台伊吾屯田禾菽弥望开远门揭候署曰西
极道九千九百里示戍人无万里行也乾元后陇右剑
南西山三州七关军镇监牧三百所皆失之(纪传/) 秦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312-0212d.png
州天水郡县六治上邽大中三年徙治成纪(宋中兴惟/有天水县)
(为天/水军)原州平凉郡县二治平高(广明后复没吐蕃/侨治泾州临泾)安乐
州咸亨三年以灵州故鸣沙县地置以居吐谷浑部落
大中三年收复更名威州县二鸣沙温池七关原州平
高县西南有木峡关州境又有石门驿藏制胜石峡木
峥等关并木峡六盘为七关(宋至道元年以故平高县/地置镇戍军庆历二年置)
(高平寨军北/二十五里)萧关大中五年以原州之萧关置武州(萧/关)
(县神龙/元年置)瓜州晋昌郡武德五年析沙州之常乐置县二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312-0213a.png
(常乐更名晋/昌别置常乐)汝州燉煌郡本瓜州(通典云唐置又按北/凉孟敏为沙州刺史)
(已有/沙州)武德五年曰西沙州贞观七年曰沙州县二治燉
煌伊州伊吾郡本西伊州在燉煌北大碛之外元魏始
立伊吾郡后为鄯善所据贞观四年西域杂胡内附乃
立州六年曰伊州县三治伊吾肃州酒泉郡武德二年
析甘州之福禄瓜州之玉门置县三治酒泉鄯州西平
(通典古西羌/所居湟水地)后魏置州县三治湟水(宋收复改/为西宁州)甘州
张掖郡西魏置县二治张掖河州安昌郡(本枹罕郡天/宝元年更名)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312-0213b.png
前汉置县三治枹罕(宋熙宁/收复)西州交河郡贞观十四年
平高昌置县五治前庭(本高昌/县更名)兰州金城郡隋开皇初
(以皋兰/山名州)县二治五泉(宋元丰/收复)岷州和政郡西魏置县
三治溢乐(本临洮今西和州祐/川县宋熙宁收复)廓州宁塞郡(本浇河郡/天宝元年)
(更/名)后周武帝逐吐谷浑置县三治广威(宋收/复)陇上薛举
起金城号西秦霸王尽有陇西地凉州李轨自称河西
大凉王拔张掖燉煌西平枹罕悉有河西四镇(见前/)
河碛石宛秀等军哥舒翰传攻破吐蕃洪济大莫门等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312-0213c.png
城收黄河九曲以其地置洮阳郡筑神策宛秀二军通
典积石军廓州西北八十里仪凤二年置(郡县志积石/军在廓州西)
(南一百五十里西临大涧北/枕黄河即隋浇河郡所理)唐志廓州西有宁塞军西
八十里宛秀城有威胜军天宝十三载置(郡县志威胜/军在积石军)
(西八十里/宛秀城)轮台伊吾北庭府轮台县长安二年置伊州
伊吾县本后汉伊吾屯贞观四年置县西山吐蕃传南
入松维保等州及云山新笼城按乐志天宝乐曲皆以
边地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明年安禄山反凉州伊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312-0213d.png
州甘州皆陷吐蕃贾耽传吐蕃盛彊盗有陇西异时州
县远近有司不复传耽乃绘布陇右山南九州且载河
所经受为图又以洮湟甘凉屯镇额籍道理广狭山险
水原为别录六篇河西戎之录四篇上之
河湟(通典羌三河黄河析支河湟中河程氏曰诸羌散/居三大川之间陇右河西兼河湟为名不同一地)
五代史当唐之盛时河西陇右三十三州凉州最大土
沃物繁而人富乐其地宜马唐置八监牧马三十万匹
以安西都护府羁縻西域三十六国唐之军镇监务三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0312-0214a.png
百馀城常以中国兵更戍而凉州置使节度之安禄山
之乱肃宗起灵武悉召河西兵赴难而吐蕃乘虚攻陷
河西陇右华人百万皆陷于虏文宗时尝遣使者至西
域见甘凉瓜沙等州城邑如故而陷虏之人皆唐使者
夹道迎呼涕泣曰皇帝犹念陷蕃人民否其人皆天宝
时陷虏者子孙其语言变而衣服犹不改至五代时吐
蕃已微弱回鹘党项诸羌夷分侵其地而不有其人民
值中国衰乱不能抚有惟甘凉瓜沙四州常自通于中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0312-0214b.png
国甘州为回鹘牙(甘州为回/鹘所并)而凉瓜沙三州将吏犹称
唐官数来请命吐蕃传湟水出蒙谷抵龙泉与河合河
之上流繇洪济梁西南行二千里世举谓西戎地曰河
(洪济梁积石军西南一百四十里洪济桥郡县志湟/水名湟河亦谓之乐都水出青海东乱山中东南流)
(至兰州西/南入黄河)
  石晋十六州考
契丹立石敬瑭为晋帝敬瑭割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
儒武云应寰朔蔚十六州以与契丹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0312-0214c.png
幽州东汉广阳郡兼立幽州治蓟县前燕都此隋立涿
 郡唐为幽州范阳军为卢龙军(九域志范阳卢龙两/城节度 领县九)
蓟州隋徙玄州于此置渔阳郡唐开元十六年析幽州
 置治渔阳县(领县三/)
瀛州河间郡后魏孝文置州治河间县(领县五/)
莫州文安郡唐景云二年以瀛州之郑任丘文安清苑
 唐兴幽州之归义置鄚州开元十三年以鄚郑文相
 类更名治莫县(本鄚县领县六/)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0312-0214d.png
涿州涿郡唐大历四年节度使朱希彩表析幽州之范
 阳归义固安置治范阳(本涿县领县五/)
檀州后魏立安州后周改玄州隋立檀州安乐郡唐更
 名密云郡治密云(本汉厗奚县领县二/)
顺州通典顺州顺义郡在范阳郡城(幽/州)唐天宝初置治
 宾义县九域志化外顺州领宾义一县唐志突厥州
 顺州贞观四年平突厥以其部落置于幽灵之境后
 侨治幽州城中(以上七州唐河北道/)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0312-0215a.png
新州唐志(阙/)领县四永兴矾山龙门怀安舆地广记唐
 末置后唐同光二年升威塞军节度(通鉴威塞军防/禦使李存矩在)
 (同光前道/唐河东)
妫州妫川郡北齐立北燕州后周曰燕州唐武德七年
 以幽州怀戎置北燕州贞观八年更名治怀戎(本潘/县)
 (河北/道)
儒州舆地广记唐末置九域志领晋德一县(广纪缙山/县朝野杂)
 (记晋山县距燕/京百八十里)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0312-0215b.png
武州舆地广记唐末置唐志领文德一县后唐长兴元
 年改毅州(阙/)
云州云中郡贞观十四年自朔州北定襄城徙治定襄
 县治云中县本马邑郡云内之恒安镇武德元年置
 北恒州贞观十四年置定襄县开元十八年更名天
 宝元年曰云中郡升大同军节度(会昌三年置大同/都团练使治云州)
 (乾符五年升大同都/防禦使为节度使)
应州续通典故属大同军节度舆地广记唐末置领金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0312-0215c.png
 城混源二县后唐明宗金城县人天成元年升彰国
 军节度(唐志代州北有/大同军云州)
寰州职方考后唐明宗置舆地广记唐末置领寰清一
 县(武经总要按河东记契丹寰州句注在州西/北二十里即西陉山也盖代州雁门县地)
朔州马邑郡魏武帝置新兴郡晋改晋昌后魏置怀朔
 镇及朔州隋为马邑郡领善阳马邑二县
蔚州后魏置怀荒禦夷二镇及灵丘郡后周置蔚州隋
 属雁门上谷二郡(雁门之灵丘/上谷之飞狐)唐武德六年置州贞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0312-0215d.png
 观五年破突厥复故地天宝曰安边郡至德曰兴唐
 郡领灵丘飞狐兴唐三县(以上并/河东道)
周显德六年取瀛莫定三关
唐宣宗复河湟未几中原多故既得遄失熙宁以后取
熙河取兰会取湟鄯贪功生事之臣迷国殄民而甘凉
瓜沙汔不为王土周世宗取瀛莫二州而十四州终沦
于异域艺祖出幽燕图示赵普普以为其难在守宣和
奸臣与女真夹攻得燕山云中空城而故都禾黍中夏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0312-0216a.png
涂炭矣易师之上六曰小人勿用必乱邦也余为之感
慨而通释终焉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0312-0216b.png
 
 
 
 
 
 
 
 通鉴地理通释卷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