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十九 第 1a 页 WYG0283-0106c.png

宋史卷一百六十九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职官志第一百二十二
职官九(叙迁之制)
群臣叙迁 流内铨 (流外出官文散官) 武散官 爵 勋
功臣 检校官 (兼官试秩) 绍兴以后阶官
文臣京官至三师叙迁之制
诸寺监主簿秘书省校书郎秘书省正字(有出身转大理评事)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b 页 WYG0283-0106d.png

(无出身转太常寺奉礼郎内带馆职同有出身后族两府之家转太祝)
太常寺太祝奉礼郎(有出身转诸寺监丞无出身转大理评事内带馆职同有出身)
大理评事(有出身转大理寺丞第一人及第转著作佐郎无出身转诸寺监丞内带馆职同有)
(出身后族两府之家审刑院详议刑部详覆详断检法法直官转光禄寺丞)
诸寺监丞(有出身转著作佐郎无出身转大理寺丞内带馆职同有出身)
大理寺丞(有出身转殿中丞无出身转太子中舍内带馆职同有出身或转太子中允后族两)
(府之家审刑院详议刑部详覆详断中书堂后官转太子右赞善大夫)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a 页 WYG0283-0107a.png

(有出身特旨转秘书郎著作郎宗正丞)
太子左右赞善大夫中舍洗马(转殿中丞内带馆职转太常丞)
太子中允(转大常丞特旨转秘书郎著作郎宗正丞)
太常宗正秘书丞著作郎秘书郎(转太常博士特旨转左右正言监察)
(御史宗正丞无出身转国子博士)
殿中丞(有出身转太常博士无出身转国子监博士内带馆职同有出身)
太常国子博士(转后行员外郎特旨转左右司谏殿中侍御史)
左右正言(转左右司谏带待制已上职转起居舍人)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b 页 WYG0283-0107b.png

后行员外郎(转中行员外郎特旨转起居舍人侍御史)
左右司諌(转起居郎起居舍人带待制巳上职转吏部员外郎)
殿中侍御史(转侍御史)
中行员外郎(转前行员外郎)
起居郎起居舍人(转兵部员外郎带待制已上职转礼部郎中)
侍御史(转司封员外郎)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a 页 WYG0283-0107c.png

后行郎中(转中行郎中)
中行郎中(转前行郎中)
右常调转员外郎者转右曹(内有出身自屯田无出身自虞部赃罪叙)
(复人自水部转)水部 司门 库部 虞部 比部
驾部 屯田 都官 职方
任发运转运使副三司开封府判官侍读侍讲天
章阁侍讲崇政殿说书开封府推官府界提点三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b 页 WYG0283-0107d.png

诸王府翊善侍读记室中书提点五房公事堂后
官转左曹(内有出身自祠部无出身自主客堂后官自膳部转)
膳部 仓部 考功 主客 金部
司勋 祠部 度支 司封
任发运转运使副三司开封府判官左曹转左名
曹(内无出身只转祠部度支司封有出身合转右名曹准此)任三司副使知杂
修撰修起居注直舍人院转左名曹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a 页 WYG0283-0108a.png

带待制已上职左右曹右名曹转左名曹仍隔一
资超转中行郎中转左右司郎中(户部转左司刑部度支金部仓)
(部都官比部司门转右司)
礼部 户部 吏部
前行郎中(有出身转太常少卿无出身转司农少卿内见任左曹卫尉少卿带待制巳上职转)
(右谏议大夫)
左右司郎中(带待制已上职转谏议大夫左司转左谏议右司转右谏议带翰林学士者转)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b 页 WYG0283-0108b.png

卫尉司农少卿(转光禄少卿带馆职转光禄卿)
光禄少卿(转司农卿带馆职转光禄卿)
太常少卿(转光禄卿任三司副使修撰取旨)
司农卿(转少府监带馆职转光禄卿)
少府监(转卫尉卿带馆职转光禄卿)
卫尉(转光禄卿)
光禄卿(转秘书监)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a 页 WYG0283-0108c.png

中书舍人(转礼部侍郎)
諌议大夫(转给事中)
给事中(转工部侍郎带翰林学士巳上职转礼部侍郎)
太子宾客(转工部侍郎)
工部侍郎(转刑部侍郎两府转户部侍郎宰相转兵部侍郎)
礼部侍郎(转户部侍郎宰相转吏部侍郎)
刑部侍郎(转兵部侍郎两府转吏部侍郎宰相转礼部尚书)
户部侍郎(转吏部侍郎宰相转礼部尚书)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b 页 WYG0283-0108d.png

吏部侍郎(转左丞宰相转礼部尚书)
左右丞(转工部尚书两府转礼部尚书)
工部尚书(转礼部尚书两府转刑部尚书)
礼部尚书(转刑部尚书两府转户部尚书)
刑部尚书(转户部尚书两府转兵部尚书)
户部尚书(转兵部尚书两府转吏部尚书)
卷一百六十九 第 6a 页 WYG0283-0109a.png

吏部尚书(转太子少保宰相转左仆射)
太子少保(转太子少傅)
右仆射(转左仆射)
太子少傅(转太子少师)
左仆射(转司空)
司空(转司徒)
太子少师(转太子太保)
司徒(转太保)
卷一百六十九 第 6b 页 WYG0283-0109b.png

太子太傅(转太子太师)
太子太师(转太保)
太保(转太傅)
太傅(转太尉)
太尉(转太师)
太师(大师太傅太保谓之三师太尉司徒司空谓之三公几除授则自司徒迁太保自太傅迁太尉)
卷一百六十九 第 7a 页 WYG0283-0109c.png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国朝因之六典曰三师三师训导之官也盖天子之)
(所师法今皇太子以师傅名官于义弗安莫甚于此盖前世因循失于釐正臣愚以谓自今皇子及)
(宗室卑者除官并不可带师傅之名随其叙迁改授三公之官䛇候将来因加改正自此皇子及宗)
(室卑行遂不除三师官)
宋初台省寺监官犹多涖本司亦各有员额资考
之制各以曹署閒剧著为月限考满则迁庆恩止
转阶勋爵邑建隆二年始以右监门卫将军魏仁
卷一百六十九 第 7b 页 WYG0283-0109d.png

郎监察御史李铸为殿中侍御史以仁涤等掌曲
糵领关征外有羡也自是废岁满叙迁之典是后
多掌事于外诸司互以他官领之虽有正官非别
受诏亦不领本司之务又官有其名而不除者甚
众皆无定员无月限不计资品任官者但常食其
奉而已时议以近职为贵中外又以差遣别轻重
焉
卷一百六十九 第 8a 页 WYG0283-0110a.png

(三班借职以下亦有磨勘转官法缘未受真命今不具录)
三班借职(转三班奉职)
三班奉职(转右班殿直)
右班殿直(转左班殿直)
左班殿直(转右侍禁)
右侍禁(转左侍禁)
左侍禁(转西头供奉官)
西头供奉官(转东头供奉官)
卷一百六十九 第 8b 页 WYG0283-0110b.png

内殿崇班(转内殿承制)
内殿承制(转供备库使有战功转礼宾副使特旨东西染院西京作坊副使有战功并谓曾经)
(转官酬奖)
供备库使(转西京左藏库副使有战功转如京副使)
礼宾副使(转崇仪副使有战功转洛苑副使)
西染院副使(转如京副使有战功转内园副使)
卷一百六十九 第 9a 页 WYG0283-0110c.png

西染院使(转如京使有战功转内园使)
东染院使(转洛苑使有战功转六宅使)
西京作坊使(转文思使有战功转庄宅使)
西京左藏库使(转六宅使有战功转西作坊使)
崇仪使(转六宅使有战功转西作坊使)
如京使(转庄宅使有战功转东作坊使)
洛苑使(转西作坊使有战功转左藏库使)
内园使(转东作坊使有战功转内藏库使)
卷一百六十九 第 9b 页 WYG0283-0110d.png

六宅使(转内藏库使有战功转右骐骥使)
庄宅使(转右骐骥使有战功转宫苑使)
西作坊使(转左骐骥使有战功转宫苑使)
东作坊使(转宫苑使)
左藏内藏左右骐骥宫苑使(并转皇城使)
皇城使(转遥郡刺史凡已上使副除皇城系东班馀并西班其东班翰林以下十九司使司虽有)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0a 页 WYG0283-0111a.png

遥郡刺史(转遥郡团练使特旨转正刺史)
遥郡团练使(转遥郡防禦使特旨转正团练使)
刺史(转团练使)
团练使遥郡防禦使(转防禦使)
防禦使(转观察使)
观察使(转节度观察留后)
节度观察留后(转节度使)
节度使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0b 页 WYG0283-0111b.png

通事舍人(转西上閤门副使其东上閤门副使非特恩不迁)
东西上閤门副使(转引进副使)
引进副使(转客省副使)
客省副使(转西上閤门使)
西上閤门使(转东上閤门使)
东上閤门使(转四方馆使)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1a 页 WYG0283-0111c.png

引进使(转客省使)
客省使
右内客省使至閤门使谓之横班皇城使以下二
十名谓之东班洛苑使以下二十名谓之西班初
犹有正官充者其后但以检校官为之或领观察
使防禦使团练使刺史(景祐元年诏副使自今改正使于本额下五资迁之)
(旧无定员庆历四年诏客省引进四方馆使各一人东西上閤门使共四人閤门引进客省副使共)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1b 页 WYG0283-0111d.png

(殊绩皆不得除正任当迁则改州名或加检校官勋封食邑自降诏以来正任刺史以上绝升进之)
(望今欲因知藩要州郡或路分总管如再经改州名或加检校官勋封食邑巳及十年者与迁官至)
(节度观察留后止又客省引进四方馆旧置使三员东西上閤门旧置使四员今并增为六员閤门)
(引进客省旧制副使六员今并增为八员閤门旧通事舍人八员今增为十员凡所增置须见任官)
(当迁及有阙乃补其皇城使改官及七年如曾历边任有本路监司总管五人以上共荐者欲除遥)
(郡刺史至遥郡防禦使止诏自今皇城宫苑副使当磨勘者各于本班使额自下升五资改诸司使)
(其自左藏库副使已上因酬奖及非次改官者听如旧除皆从枢密院之请初英宗谓执政曰诸司)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2a 页 WYG0283-0112a.png

宗室自率府副率至侍中叙迁之制
太子右内率府副率(转太子右监门率府率)
太子右监门率府率(转右千牛卫将军)
右千牛卫将军(转右监门卫大将军)
右监门卫大将军(转遥郡刺史)
遥郡刺史(转遥郡团练使继诸王后见封国公及特旨即转正刺史)
遥郡团练使(转遥郡防禦使继诸王后见封国公及特旨即转正团练使)
刺史(转团练使)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2b 页 WYG0283-0112b.png

防禦使(转观察使)
观察使(转节度观察留后)
节度观察留后(转节度使特旨转左右卫上将军)
左右卫上将军节度使(转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转节度使兼侍中)
节度使兼侍中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3a 页 WYG0283-0113a.png

皇城使(转昭宣使国朝亦有外官为昭宣使者)
昭宣使(转宣政使)
宣政使(转宣庆使)
宣庆使(转景福殿使)
景福殿使(转延福宫使)
延福宫使(凡不转昭宣已上五使者并转遥郡)
入内内侍省内臣叙迁之制
祗候班(虽有转官法近年无迁转之人惟叙官者一级当一官内侍省同)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3b 页 WYG0283-0113b.png

后苑散内品(转后苑勾当事内品)
后苑勾当事内品(转后苑内品)
后苑内品(转把门内品)
把门内品(转入内内品)
入内内品(转贴祗候内品)
贴祗候内品(转祗候小内品)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4a 页 WYG0283-0113c.png

祗候内品(转祗候高班内品)
祗候高班内品(转祗候高品)
祗候高品(转祗候殿头)
祗候殿头
右系责降及责降人保引
内侍班(转黄门)
黄门(转高班)
高班(转高品)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4b 页 WYG0283-0113d.png

内侍殿头(转内西头供奉官)
内西头供奉官(转内东头供奉官)
内东头供奉官(东头供奉官巳上转官依外官)
内侍省内臣叙迁之制
祗候班
后苑散内品(转散内品)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5a 页 WYG0283-0114a.png

北班内品(转后苑勾当事内品)
后苑勾当事内品(转后苑内品)
把门内品后苑内品(转内品)
内品(转贴祗候内品)
贴祗候内品(转祗候内品)
祗候内品(转祗候高班内品)
祗候高班内品(转祗候高品)
祗候高品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5b 页 WYG0283-0114b.png

右系责降及责降人保引(亦有非责降由奏荐而除者入内内侍省同)
内侍班
黄门(转高班)
高班(转高品)
高品(转殿头)
殿头(转内西头供奉官)
内西头供奉官(转内东头供奉官)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6a 页 WYG0283-0114c.png

右宋初以来内侍未尝磨勘转官唯有功乃迁至
景祐中诏内臣入仕三十年累有勤劳经十年未
尝迁者奏听旨犹无磨勘定格也庆历以后其制
渐隳黄门有劳至减十五年而入仕才五七年有
劳至高品已上者两省因著十年磨勘之例而减
年复在其中嘉祐六年枢密院始议釐革乃诏内
臣入仕并三十年磨勘已磨勘者其以劳得减年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6b 页 WYG0283-0114d.png

选人选京官之制
有出身
判司簿尉七考除大理寺丞(不及七考光禄寺丞不及五考大理评事不及)
(三考奉礼郎)
初等职官知令录六考除大理寺丞(不及六考光禄寺丞不及三考)
(大理评事)
两使职官知令录六考除著作佐郎(不及六考大理寺丞不及三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7a 页 WYG0283-0115a.png

支掌防团判官六考除太子中允(不及六考著作佐郎)
节察判官六考除太常丞(不及六考太子中允)
无出身
判司簿尉七考除卫尉寺丞(不及七考大理评事不及五考奉礼郎不及三)
(考守将作监主簿)
初等职官知令录六考除卫尉寺丞(不及六考大理评事不及三考)
(奉礼郎)
两使职官知令录六考除大理寺丞(不及六考卫尉寺丞不及三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7b 页 WYG0283-0115b.png

(大理评事)
支掌防团判官六考除著作佐郎(不及六考大理寺丞)
节度判官六考除太子中允(不及六考著作佐郎)
吏部流内铨诸色入流及循资磨勘选格入流
有出身
进士明经入望州判司次畿簿尉
九经入紧州判司望县簿尉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8a 页 WYG0283-0115c.png

县簿尉
学究武举得班行人换授入中州判司上县簿尉
无出身
太庙斋郎(旧室长同)入中下州判司中县簿尉
郊社斋郎(旧长坐同)试衔白衣送铨注官司士文学参军
长史司马助教得正官并班行试换文资入下州
判官中下县簿尉
三色人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8b 页 WYG0283-0115d.png

进纳授试衔入下州判司中下县簿尉授太庙斋郎
入中州判司中县簿尉
流外入下县簿尉
巳上并许超折地望注授
循资
常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9a 页 WYG0283-0116a.png

出判司三任七考并入录事参军但有举主四人
或有合使举主二人并许通注县令流外出身四
任十考入录事参军(内系驱使官沿堂五院人只注大都判司大县簿尉)进
纳出身三任七考曹省试下第二任五考入下州
令录仍差监当
酬奖
判司簿尉初任循一资入知令录次任二考已上入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9b 页 WYG0283-0116b.png

知令录循一资入初等职官正令录入两使职官
初等职官循一资入两使职官两资入支掌防团判
官三资入节察判官
恩例
判司簿尉用祖父五路及广桂知州带安抚并知成
都府梓州及川广转运提刑等恩例陈乞循入试
衔知县仍差监当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0a 页 WYG0283-0116c.png

判司簿尉
举职官有出身四考有举主三人移初等职官仍差
知县有出身四考无出身六考注初等职官有出
身六考无出身七考注两使职官
举县令有出身二考无出身四考摄官出身六考有
举主三人进纳出身六考有举主四人流外出身
三任七考有举主六人并移县令内流外人入录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0b 页 WYG0283-0116d.png

令录系举人入任内有京官举主二人循两使职知
县
初等职官知县系举人入任内有京官职举主二人
循两使职官如愿知县者听
磨勘
判司簿尉七考知令录职官六考有京官举主五人
内一员转运使副或提刑并磨勘引见转合入京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1a 页 WYG0283-0117a.png

两使职官知县系举人入并因举循入任内有京官
举主二人磨勘引见转合入京官
令录流外出身系举人入任内有班行举主三人磨
勘引见改换班行
差摄
长史文学 两举进士 三举诸科
特恩与摄官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1b 页 WYG0283-0117b.png

长史文学七分举人二分特恩摄官一分
试补
正额及额外摄官并试公案以合格名次高下差摄
内试不中及不能就试者并在试中人之下
解发
入额人一任实满四年与解发如差监当监税即以
二年为一任理两摄并解发赴铨(海北摄官差往海南减一年犯)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2a 页 WYG0283-0117c.png

流外出官法
尚书省(书令史都省二十四司礼部贡院吏部流内铨官诰院七选都省敕库兵部甲库八选诸)
(司驱使官都省散官十九选贡院散官十八选并补正名后理或酬奖减一等出簿尉)
门下省(白院令史七选画头书院甲库令史赞者八选并补正名后理驱使官九选授勒留官后)
(理并出簿尉)
中书省(白院令史七选甲库令史八选并补正名后理驱使官九选授勒留后理并出簿尉)
学士院(录事补正名后理三年出奉职孔目官遇大礼从上出一名不遇大礼七选驱使官遇大)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2b 页 WYG0283-0117d.png

御史台(令史七选补正名驱使官九选授勒留官并出簿尉引赞官补正名后遇大礼出录事参)
(军试中刑罚人充主推五年出奉职书史五年出借职系诸处取到人充主推八年出借职书史出)
(三班差使)
三司(三部都孔目官三年出西头供奉官前后行入仕三十年巳上遇大礼从上各出二人前行出)
(奉职后行出借职子司勾覆开拆官五年出左右班殿直前后行出二人同三部衙司都押衙三年)
(出奉职衙佐三年出借职通引官行首司五年出奉职并补正名后理)
开封府(孔目官补正名后理五年出右班殿直左知客押衙六年通引官左番行首七年出奉职)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3a 页 WYG0283-0118a.png

(三十年已上者三人出职)
殿前司(孔目官五年出右侍禁通引官行首三年出奉职并补正名后理)
马步军司(孔目官五年出右班殿直通引官行首三年出借职并补正名后理)
入内内侍两省(前后行补正名后理三年出奉职)
大宗正司(勾押官补正名后理三年出借职)
三班院(勾押官补正名后理五年出奉职)
审官院(令史授勒留官后理七年出簿尉)
九寺(府史太常大理寺七选宗正光禄太府太仆卫尉鸿胪司农寺十选驱使官十九选宗正司楷)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3b 页 WYG0283-0118b.png

(书八选并补正名后理出簿尉)
诸监(都水监勾押官补正名后理三年出奉职少府将作监府史十选国子监八选司天监礼生历)
(生选少府将作监驱使官十九选并补正名后理出簿尉)
群牧司(都勾押官补正名后理三年出奉职)
客省(行首补正名后理三年勾押官五年并出奉职承受并驱使官授勒留官后理七选出簿尉)
四方馆(书令史补正名后理八选表奏官驱使官授勒留官后理九选并出簿尉)
閤门(行首补正名后理三年出右侍禁承受授勒留官后理七选出簿尉)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4a 页 WYG0283-0118c.png

审刑院(充本院书令史后理六选出簿尉)
秘书殿中省(令史楷书并补正名后理八选出簿尉)
起居院(楷书八选驱使官十九选并补正名后理出簿尉)
崇文院(孔目官补正名后理遇大礼出奉职)
三馆(孔目官四库书直官八选楷书七选书直书库表奏官九选守当官十选并授勒留官后理楷)
(书补正名后理并出簿尉)
秘閤(典书楷书并补正名后理七选出簿尉)
军头引见司(勾押官补正名后理五年出右班殿直)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4b 页 WYG0283-0118d.png

内东门司(押司官补正名后理三年出借职)
管勾往来国信所(勾押官补正名后理三年出奉职)
翰林司(专知官三年界满大将出奉职)
内藏库(专知官三年界满出借职)
御药院(押司官补正名后理三年出借职)
御书院(待诏五年出左班殿直书艺十年出右班殿直御书祗候十五年出借职并补正名后理)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5a 页 WYG0283-0119a.png

(借职人数无定限)
御厨(勾押官补正名后理三年出职)
金吾街司仗司(孔目官表奏勾押驱使官并补正名后理十九选出簿尉)
文臣换右职之制
秘书监(换防禦使)
太卿监(换团练使)
秘书少监太常光禄少卿(换刺史)
少卿监(换皇城使遥郡刺史)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5b 页 WYG0283-0119b.png

前行郎中(换宫苑使)
中行郎中(换内藏库使)
后行郎中(换庄宅使)
带职前行员外郎
前行员外郎(并换洛苑使)
带职中行员外郎起居舍人侍御史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6a 页 WYG0283-0119c.png

带职后行员外郎左右司諌殿中侍御史
后行员外郎(并换供备库使已上并带遥郡刺史)
带职博士左右正言监察御史(换閤门副使)
太常博士(换内藏库副使)
国子博士(换左藏库副使)
太常丞(换庄宅副使)
秘书丞(换六宅副使)
殿中丞著作郎(换文思副使)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6b 页 WYG0283-0119d.png

太子左右赞善大夫中舍洗马(换供备库副使)
秘书郎著作佐郎(换内殿承旨)
大理寺丞(换内殿崇班)
诸司监丞节度观察判官(换东头供奉官)
大理评事节度掌书记观察支使(换西头供奉官)
太常寺太祝奉礼郎(换左侍禁)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7a 页 WYG0283-0120a.png

未及三考(换左班殿直)
初等职官知令录未及三考(换右班殿直)
判司簿尉(换三班奉职)
试衔赍郎并判司簿尉未及三考(换三班借职巳上京官至太常丞带)
(职加一资换)
右文官换右职者除流外进纳及犯私罪情重并
赃罪外年四十以下并许试换右职三班使臣补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7b 页 WYG0283-0120b.png

官或使臣二人委保其文臣待制武臣观察使巳
上愿换官取旨
绍兴复脩试换之令淳熙增广尚左尚右侍左侍右换
官之格列而书之以见新式若中大夫而下文臣换官
仍政和旧制则不书
诸训武郎至进武校尉不曾犯赃私罪及笞刑经决而
愿换文资者听召保官二员具家状连保状二本诣登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8a 页 WYG0283-0120c.png

后未及三年授进武校尉后未及五年三省枢密院书
令史以下授使臣进武校尉若保甲及试武艺并进纳
流外出身不用此令诸武臣试换文资于易诗周礼礼
记各专一经仍兼论孟愿试诗赋及依法官条试断案
刑统大义者听
换官尚右训武脩武郎换宣教郎侍左承直郎换从义
郎文林从政郎(奏举职官知县同)换忠翊郎未满三考成忠郎
从事脩职换成忠郎未满三考保义郎迪功郎换成节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8b 页 WYG0283-0120d.png

宣义郎秉义郎换承事郎忠训郎换承奉郎忠翊郎换
承务郎成忠郎换从事郎保义郎换脩职郎承节承信
郎换迪功郎进武校尉进义校尉换将仕郎荫补换使
臣承奉郎换忠翊郎承务郎换成忠郎文林郎换保义
郎从事从政迪功通事郎换成节郎登仕将仕郎换承
信郎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9a 页 WYG0283-0121a.png

开府仪同三司 从一 特进(正二)
光禄大夫 从二 金紫光禄大夫(正三)
银青光禄大夫 从三 正奉大夫(正四上阶)
中奉大夫 正四 太中大夫(从四上阶)
中大夫 从四 中散大夫(正五上)
朝奉大夫 正五 朝散大夫(从五上)
朝请大夫 从五 朝奉郎(正六上)
承直郎 正六 奉直郎(从六上)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9b 页 WYG0283-0121b.png

宣德郎 正七 朝散郎(从七上)
宣奉郎 从七 给事郎(正八上)
承事郎 正八 承奉郎(从八上)
承务郎 从八 儒林郎(正九上)
登仕郎 正九 文林郎(从九上)
将仕郎(从九)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0a 页 WYG0283-0121c.png

武散官三十一
骠骑大将军 从一 辅国大将军(正二上)
镇国大将军 正二 冠军大将军(正三上)
怀化大将军 正三 云麾将军(从三上)
归德将军 从三 忠武将军(正四上)
壮武将军 正四 宣威将军(从四上)
明威将军 从四 定远将军(正五上)
宁远将军 正五 游骑将军(从五上)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0b 页 WYG0283-0121d.png

昭武副尉 正六 振威校尉(从六上)
振威副尉 从六 致果校尉(正七上)
致果副尉 正七 翊麾校尉(从七上)
翊麾副尉 从七 宣节校尉(正八上)
宣节副尉 正八 禦武校尉(从八上)
禦武副尉 从八 仁勇校尉(正九上)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1a 页 WYG0283-0122a.png

陪戎副尉(从九)
右文朝官阶上经恩加一阶郎阶上京朝官加五
阶选人加一阶武散官冠军大将军使相节度使
起复改授游击将军虽中书主事诸司吏人加授
亦无累加法馀不常授 已上文武三品已上
服紫五品已上服绯九品已上服绿
元丰寄禄格以阶易官杂取唐及国朝旧制自开府仪
同三司至将仕郎定为二十四阶崇宁初因刑部尚书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1b 页 WYG0283-0122b.png

奉直等阶政和末又改从政脩职迪功而寄禄之格始
备自开府至迪功凡三十七阶
新官 旧官
开府仪同三司 使相(谓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或同平章事)
特进 左右仆射
金紫光禄大夫 吏部尚书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2a 页 WYG0283-0122c.png

光禄大夫 左右丞
宣奉大夫(大观新置)
正奉大夫(大观新置)
正议大夫 六曹侍郎
通奉大夫(大观新置)
通议大夫 给事中
太中大夫 左右諌议大夫
中大夫 秘书监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2b 页 WYG0283-0122d.png

中散大夫 光禄卿至少府监
朝议大夫 太常卿少卿左右司郎中
奉直大夫(大观新置)
朝请大夫 前行郎中
朝散大夫 中行郎中
朝奉大夫 后行郎中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3a 页 WYG0283-0123a.png

朝散郎 中行员外郎起居舍人
朝奉郎 后行员外郎左右司谏
承议郎 左右正言太常国子博士
奉议郎 太常秘书殿中丞著作郎
通直郎 太子中允赞善大夫洗马
宣教郎(元礼本宣德政和避宣德门改)著作佐郎大理寺丞
宣义郎 光禄卫尉寺将作监丞
承事郎 大理评事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3b 页 WYG0283-0123b.png

承务郎 校书郎正字将作监主簿
承直郎 留守节察判官
儒林郎 节察掌书记支使防团判官
文林郎 留守节察推官军监判官
从事郎(承直至此四阶并崇宁初换)防团推官监判官
从政郎(崇宁通仕政和再换) 录事参军县令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4a 页 WYG0283-0123c.png

迪功郎(崇宁将仕政和再换) 军巡判官司理司法司户主
簿尉
国朝武选自内客省至閤门使副为横班自皇城至供
备库使为诸司正使副为诸司副使自内殿承制至三
班借职为使臣元丰未及更政和二年乃诏易以新名
正使为大夫副使为郎横班十二阶使副亦然六年又
增置宣正履正协忠翊卫亲卫大夫郎凡十阶通为横
班自太尉至下班祗应凡五十二阶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4b 页 WYG0283-0123d.png

太尉(政和新置以太尉本秦之主兵官遂定为武阶之首)
通侍大夫 内客省使
正侍大夫 延福宫使
宣正大夫
履正大夫
协忠大夫(并政和新置)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5a 页 WYG0283-0124a.png

中亮大夫 客省使
中卫大夫 引进使
翊卫大夫
亲卫大夫
拱卫大夫(并政和增置)
左武大夫 东上閤门使
右武大夫 西上閤门使
正侍郎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5b 页 WYG0283-0124b.png

履正郎
协忠郎
中侍郎(并政和新置)
中亮郎 客省副使
中卫郎 引进副使
翊卫郎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6a 页 WYG0283-0124c.png

左武郎 东上閤门副使
右武郎 西上閤门副使
武功大夫 皇城使
武德大夫 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使
武显大夫 左藏库东西作坊使
武节大夫 庄宅六宅文思使
武略大夫 内苑洛苑如京崇仪使
武经大夫 西京左藏库使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6b 页 WYG0283-0124d.png

武翼大夫 供备库使
武功郎 皇城副使
武德郎 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副使
武显郎 左藏库东西作坊副使
武节郎 庄宅六宅文思副使
武略郎 内园洛苑如京崇仪副使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7a 页 WYG0283-0125a.png

武义郎 西京作坊东西染院礼宾(副使)
武翼郎 供备库副使
敦武郎 内殿承制
脩武郎 内殿崇班
从义郎 东头供奉官
秉义郎 西头供奉官
中训郎 左侍禁
中翊郎 右侍禁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7b 页 WYG0283-0125b.png

保义郎 右班殿直
承节郎 三班奉职
承信郎 三班借职
下班祗应 殿侍
元丰官制定有请并易内侍官名者神宗曰祖宗为此
名有深意岂可轻议政和二年始遂改焉凡十有二阶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8a 页 WYG0283-0125c.png

供奉官 内东头供奉官
左侍禁 内西头供奉官
右侍禁 殿头
左班殿直 高品
右班殿直 高班
黄门 黄门
袛候侍禁 祗候殿头
祗候殿直 祗候高品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8b 页 WYG0283-0125d.png

内品
祗候内品
贴祗候内品(巳上三名仍旧不改)
政和初既易武阶遂改医官之名凡十有四阶
新官 旧官
和安成安成(全成和大夫) 军器库使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9a 页 WYG0283-0126a.png

保安大夫 榷易使
翰林良医 翰林医官使
和安成和成(安成全郎) 军器库副使
保和郎 西绫锦副使
保安郎 榷易副使
翰林医正 翰林医官副使
凡除职事官以寄禄官品之高下为准高一品已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9b 页 WYG0283-0126b.png

绍圣三年户部侍郎吴居厚言神宗官制凡台省
寺监之制有行守试三等之别元祐中裁减冗费
而职事官带行者第存虚名而已请付有司讲复
旧制从之四年翰林学士蒋之奇言所谓试则非
正官也今尚书侍郎皆正官而谓之试失之矣如
以其阶卑则谓之守可也臣请凡为正官者皆改
试为守崇宁中吏部授选人差遣亦用资序高下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0a 页 WYG0283-0126c.png

品序带行守试其外任则否宣和以后官高而仍
旧职者谓之领官卑而职高者谓之视故有庶官
视从官视执政执政视宰相凡道官亦视阶官云
爵一十二
王 嗣王 郡王
国公 郡公 开国公
开国郡公 开国县公 开国侯
开国伯 开国子 开国男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0b 页 WYG0283-0126d.png

右封爵皇子兄弟封国谓之亲王亲王之子承嫡
者为嗣王宗室近亲承袭特旨者封郡王遇恩及
宗室祖宗后承袭及特旨者封国公馀宗室近亲
并封郡公其开国公侯伯子男皆随食邑二千户
已上封公一千户已上封侯七百户已上封伯五
百户已上封子三百户已上封男见任前任宰相
食邑实封共万户(嗣王开国郡公县公后不封)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1a 页 WYG0283-0127a.png

上柱国 柱国 上护军
护军 上轻车都尉 轻车都尉
上骑都尉 骑都尉 骁骑尉
飞骑尉 云骑尉 武骑尉
右骑都尉已上两府并武臣正任已上经恩加两
转文武朝官加一转武骑尉已上京官加一转朝
官虽未至骁骑尉经恩亦便加骑都尉
功臣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1b 页 WYG0283-0127b.png

守正 亮节 翊戴 赞治
崇仁 保运 经邦
右赐中书枢密臣僚(宰相初加六字馀官初加四字其次并加两字旧有功臣)
(者改赐)
推忠 保德 翊戴 守正
亮节 同德 佐运 崇仁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2a 页 WYG0283-0127c.png

保节 保顺 忠亮 竭诚
奉化 效顺 顺化
右赐皇子皇亲文武臣僚外臣(初加四字次加两字)
拱卫 翊卫 卫圣 保顺
忠勇 拱极 护圣 奉庆
果毅 肃卫
右赐诸班直将士禁军(初加二字再加亦如之)
检校官一十九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2b 页 WYG0283-0127d.png

太保 司徒 司空
左仆射 右仆射 吏部尚书
兵部尚书 户部尚书 刑部尚书
礼部尚书 工部尚书 左散骑常侍
右散骑常侍 太子宾客 国子祭酒
水部员外郎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3a 页 WYG0283-0128a.png

宰相枢密使除节度使加太傅初除宣徽节度加
太保宗室初授使相加尚书左仆射特除并换授
诸司使已上加工部尚书诸司副使加右散骑常
侍除通事舍人内殿崇班已上初授加太子宾客
副率巳上并三班及史职蕃官军员该恩加国子
祭酒四厢都指挥使止于司徒诸军都指挥使忠
佐马步都军头止于司空军班都虞候忠佐副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3b 页 WYG0283-0128b.png

尚书其官止遇恩则或加阶爵功臣
宪官四
御史大夫 侍御史 殿中侍御史
监察御史
右通事舍人内殿崇班巳上初除加兼御史大夫
宗室副率巳上初授军头等经恩加兼监察御史
馀经恩以次迁入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4a 页 WYG0283-0128c.png

大理司直 大理评事 秘书省校书郎
正字 寺监主簿 助教
右幕职初授则试秘书省校书郎再任至两使推
官则试大理评事掌书记支使防禦团练判官则
试大理司直评事又加则兼监察御史亦有解褐
试大理评事校书郎正字寺监主簿助教者谓之
试御有选集同出身例
绍兴以后阶官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4b 页 WYG0283-0128d.png

继润色之绍兴举行元祐之法分置左右文臣为左馀
人为右淳熙初因宗室善俊建言阶官并去左右字今
任子杂流惟纽转通直郎奉直中散二大夫如故若带
贴职则超资自开府至迪功序次于后
文阶
开府仪同三司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5a 页 WYG0283-0129a.png

金紫光禄大夫 银青光禄大夫
光禄大夫 宣奉大夫(大观新置)
正奉大夫 正议大夫
通奉大夫(大观新置) 通议大夫
太中大夫(以上旧为侍从官) 中大夫
中奉大夫(大观新置) 中散大夫
朝议大夫(以上系卿监) 奉直大夫(大观新置)
朝请大夫 朝散大夫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5b 页 WYG0283-0129b.png

朝散郎 朝奉郎(以上系员郎)
承议郎 奉议郎
通直郎 宣教郎
宣义郎 承事郎
承奉郎 承务郎(以上系京官)
右四年一转无出身人逐资转有出身人超资转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6a 页 WYG0283-0129c.png

转内奉直中散二大夫(有出身人不转)
承直郎 儒林郎
文林郎 从事郎
从政郎 脩职郎
迪功郎(以上政和更定并系选人用举状及功赏改官)
通仕郎 登仕郎
将仕郎(以上系奏补未出身官人)
武阶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6b 页 WYG0283-0129d.png

有使臣政和易以新名正使为大夫副使为郎横行正
副亦然于是有郎居大夫之上至绍兴始釐正其序
太尉
通侍大夫 正侍大夫
宣正大夫(政和新置) 履正大夫(政和新置)
协忠大夫(政和新置) 中侍大夫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7a 页 WYG0283-0130a.png

翊卫大夫 亲卫大夫
拱卫大夫(自翊卫至此并政和新置)
左武大夫 右武大夫(以上为横行十三阶)
右并政和新置内通侍大夫旧为内客省使国朝
未尝除人自易武阶不迁通侍沿初意也转至中
侍无磨勘特旨除
武功大夫 武德大夫
武显大夫 武节大夫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7b 页 WYG0283-0130b.png

武义大夫 武翼大夫(以上系旧诸司正使八阶)
正侍郎 宣正郎
履侍郎 协忠郎
中侍郎(自正侍至此并政和新置) 中亮郎
中卫郎 翊卫郎
亲卫郎 拱卫郎(自翊卫至此并政和新置)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8a 页 WYG0283-0130c.png

(二阶)
右自正侍至右武旧在右武大夫之下武功大夫
之上今从绍兴釐正书
武功郎 武德郎
武显郎 武节郎
武略郎 武经郎
武义郎 武翼郎(以上旧诸司副使八阶)
训武郎 脩武郎(以上为大使臣)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8b 页 WYG0283-0130d.png

忠训郎 忠翊郎
成忠郎 保义郎
承节郎 承信郎(以上为小使臣)
右并五年一转至武功大夫有止法
进武校尉 进义校尉
下班祗应 进武副尉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9a 页 WYG0283-0131a.png

进勇副尉 守阙进勇副使(以上无品二校尉参吏部)
(下班参兵部以下并参刑部)
内侍官十二阶并政和旧制
医官政和既易武阶而医官亦更定焉绍兴因之特损
其额旧额和安大夫至良医二十员绍兴置五员和安
郎至医官三十员置四员医效十员置二员医痊十员
置一员医愈至祗候大方脉一百五十员置十五员
和安成和成安成全大夫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9b 页 WYG0283-0131b.png

翰林良医 和安成和成安成全郎
保和郎 保安郎
翰林医正 翰林医官
翰林医效 翰林医痊
翰林医愈 翰林医證
翰林医诊 翰林医候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0a 页 WYG0283-0131c.png

右医正而止十四阶并政和制馀续增焉
宋史卷一百六十九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0b 页 WYG0283-0131d.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