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十 第 1a 页 WYG0613-036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
鄱 阳 马 端 临 贵 与 著
兵考二
兵制
汉兴踵秦而置材官于郡国
十一年发巴蜀材官卫军霸上 惠帝七年发车骑
材官诣荥阳 文帝三年发中尉材官属卫将军军
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
鄱 阳 马 端 临 贵 与 著
兵考二
兵制
汉兴踵秦而置材官于郡国
十一年发巴蜀材官卫军霸上 惠帝七年发车骑
材官诣荥阳 文帝三年发中尉材官属卫将军军
卷一百五十 第 1b 页 WYG0613-0361d.png
长安 景帝后二年发车骑材官屯雁门 武帝王
恢击丐奴伏兵车骑材官三十馀万匿马邑旁谷中
宣帝神爵元年发三河颍川沛郡淮阳汝南材官
诣金城
易氏曰刑法志曰踵秦置材官车骑于郡国特其
略耳其实不惟置材官而已又曰武帝外有楼船
特言用楼船以平百粤耳其实高祖已有楼船之
制也光武纪注所引汉官仪曰高祖命天下选能
恢击丐奴伏兵车骑材官三十馀万匿马邑旁谷中
宣帝神爵元年发三河颍川沛郡淮阳汝南材官
诣金城
易氏曰刑法志曰踵秦置材官车骑于郡国特其
略耳其实不惟置材官而已又曰武帝外有楼船
特言用楼船以平百粤耳其实高祖已有楼船之
制也光武纪注所引汉官仪曰高祖命天下选能
卷一百五十 第 2a 页 WYG0613-0362a.png
引关蹶张材力武猛者以为轻车骑士材官楼船
常以秋后讲肄课试各有员数平地用车骑山阻
用材官水泉用楼船盖三者之兵各随其地之所
宜以汉史考之大抵巴蜀三河颍川诸处止有材
官上郡北地陇西诸处止有车骑而庐江浔阳会
稽诸处止有楼船三者之兵虽各随其地之所宜
而郡国之兵其制则一有列郡有王国有侯国郡
有守有都尉都尉佐太守典武其在王国则相比
常以秋后讲肄课试各有员数平地用车骑山阻
用材官水泉用楼船盖三者之兵各随其地之所
宜以汉史考之大抵巴蜀三河颍川诸处止有材
官上郡北地陇西诸处止有车骑而庐江浔阳会
稽诸处止有楼船三者之兵虽各随其地之所宜
而郡国之兵其制则一有列郡有王国有侯国郡
有守有都尉都尉佐太守典武其在王国则相比
卷一百五十 第 2b 页 WYG0613-0362b.png
郡守中尉比都尉侯国有相秩比天子令长每岁
郡守尉教兵则侯国之相与焉侯国之兵既属之
郡而王国之兵亦天子所有不可擅用防微杜渐
皆所以尊京师也
京师有南北军之屯(汉旧仪殿外门署卫尉殿/内郎署属光禄勋南军也)南军卫
主之(颜曰卫尉等在宫内胡/广云主宫阙之门内)掌宫城门内之兵
百官表卫尉掌宫门卫屯兵而高后纪言周勃既入
北军尚有南军乃令平阳侯告卫尉无纳吕产时吕
郡守尉教兵则侯国之相与焉侯国之兵既属之
郡而王国之兵亦天子所有不可擅用防微杜渐
皆所以尊京师也
京师有南北军之屯(汉旧仪殿外门署卫尉殿/内郎署属光禄勋南军也)南军卫
主之(颜曰卫尉等在宫内胡/广云主宫阙之门内)掌宫城门内之兵
百官表卫尉掌宫门卫屯兵而高后纪言周勃既入
北军尚有南军乃令平阳侯告卫尉无纳吕产时吕
卷一百五十 第 3a 页 WYG0613-0362c.png
禄为将军掌北军产为相国掌南军太尉已入北军
尚有南军故未敢诵言诛产已告卫尉毋纳相国产
殿门产欲入未央宫为乱弗得入盖产所将南军当
在殿庐之内及宣帝用张安世为卫将军两宫卫尉
城门北军兵属焉不言南军盖卫即南军也戾太子
变时京师兵尽发独不闻发南军盖卫士从上在甘
泉故也以此知南军为宫城兵而卫尉主之
古者环卫有二等宫伯则领贵游子弟宫正则领宫
尚有南军故未敢诵言诛产已告卫尉毋纳相国产
殿门产欲入未央宫为乱弗得入盖产所将南军当
在殿庐之内及宣帝用张安世为卫将军两宫卫尉
城门北军兵属焉不言南军盖卫即南军也戾太子
变时京师兵尽发独不闻发南军盖卫士从上在甘
泉故也以此知南军为宫城兵而卫尉主之
古者环卫有二等宫伯则领贵游子弟宫正则领宫
卷一百五十 第 3b 页 WYG0613-0362d.png
徒役事汉有卫郎卫兵亦此制欤(卫尉典卫兵郎/中令典卫郎)武
帝更名郎中令名光禄勋掌宿卫宫殿门户其属者
有诸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凡郎官皆上直执戟宿/卫出充车骑惟议郎不)
(在直/中)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将(车户骑三将/见百官表)
易氏曰或曰汉制有卫郎卫兵卫兵既属卫尉为
南军而郎中令均是宿卫故表志皆列于卫尉之
前而论者皆编为南军若谓郎中令所领皆郎不
可以军言则守门户出充车骑孰谓其非军也郎
帝更名郎中令名光禄勋掌宿卫宫殿门户其属者
有诸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凡郎官皆上直执戟宿/卫出充车骑惟议郎不)
(在直/中)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将(车户骑三将/见百官表)
易氏曰或曰汉制有卫郎卫兵卫兵既属卫尉为
南军而郎中令均是宿卫故表志皆列于卫尉之
前而论者皆编为南军若谓郎中令所领皆郎不
可以军言则守门户出充车骑孰谓其非军也郎
卷一百五十 第 4a 页 WYG0613-0363a.png
而非军宣帝胡为出之以击𦍑哉此说殆不其然
抑尝考之即卫兵卫固均为宿卫之职而郎中令
卫尉所掌又皆宫门内外之事按郎中令乃秦官
武帝更其名为光禄勋前表光禄勋掌宫门户卫
尉掌宫殿门卫屯兵后志光禄勋掌宿卫官殿门
户卫尉掌宫门卫士宫门徼巡事其职实有相关
者旧仪曰殿外门舍属卫尉殿内门舍属光禄勋
职之相关特有内外之别耳此正周官所谓宫正
抑尝考之即卫兵卫固均为宿卫之职而郎中令
卫尉所掌又皆宫门内外之事按郎中令乃秦官
武帝更其名为光禄勋前表光禄勋掌宫门户卫
尉掌宫殿门卫屯兵后志光禄勋掌宿卫官殿门
户卫尉掌宫门卫士宫门徼巡事其职实有相关
者旧仪曰殿外门舍属卫尉殿内门舍属光禄勋
职之相关特有内外之别耳此正周官所谓宫正
卷一百五十 第 4b 页 WYG0613-0363b.png
宫伯之职然兵卫之属卫尉者号为南军固可考
而知若遂以光禄勋列于南军则有所不可考者
汉光禄勋之职属官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将秩比
二千石郎中有车户骑三将秩比千石以下如议
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
石职任固不轻矣而当时以二千石以上子弟及
明经孝廉射策甲科博士弟子高第及尚书奏赋
军功良家子充之其后又期门羽林皆属焉是皆
而知若遂以光禄勋列于南军则有所不可考者
汉光禄勋之职属官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将秩比
二千石郎中有车户骑三将秩比千石以下如议
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
石职任固不轻矣而当时以二千石以上子弟及
明经孝廉射策甲科博士弟子高第及尚书奏赋
军功良家子充之其后又期门羽林皆属焉是皆
卷一百五十 第 5a 页 WYG0613-0363c.png
亲近天子之官别为一府非可谓之南军也所谓
守门户充车骑者若今之环卫出为天子导从仪
卫而已非可以军名也宣帝之击𦍑特以死事之
子孙羽林孤儿用之非谓所掌之郎而尽使之从
军不然文帝自代邸入未央宫夜拜宋昌为卫将
军领南北军张武为郎中令行殿中以是观之则
张武自别领郎卫之职宋昌自兼领南北军之职
兵卫郎卫分为二职则知郎卫非南军明矣
守门户充车骑者若今之环卫出为天子导从仪
卫而已非可以军名也宣帝之击𦍑特以死事之
子孙羽林孤儿用之非谓所掌之郎而尽使之从
军不然文帝自代邸入未央宫夜拜宋昌为卫将
军领南北军张武为郎中令行殿中以是观之则
张武自别领郎卫之职宋昌自兼领南北军之职
兵卫郎卫分为二职则知郎卫非南军明矣
卷一百五十 第 5b 页 WYG0613-0363d.png
武帝时置期门羽林(皆宿卫官属南军/)
东方朔传上始微行常用饮酎已八九月中与侍中
常侍武骑及待诏陇西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期诸
殿门故有期门之号以六郡良家子选给(六郡谓陇/西天水北)
(地上郡/西河也)掌执兵迭从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甘延/寿以)
(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投石超距绝于等伦尝超踰/羽林亭楼由是迁为郎试弁为期门霍光都肄郎羽)
(林/)
建元三年初置比郎无员多至千人有仆射秩比千
东方朔传上始微行常用饮酎已八九月中与侍中
常侍武骑及待诏陇西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期诸
殿门故有期门之号以六郡良家子选给(六郡谓陇/西天水北)
(地上郡/西河也)掌执兵迭从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甘延/寿以)
(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投石超距绝于等伦尝超踰/羽林亭楼由是迁为郎试弁为期门霍光都肄郎羽)
(林/)
建元三年初置比郎无员多至千人有仆射秩比千
卷一百五十 第 6a 页 WYG0613-0364a.png
石 太初元年初置名曰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
又取从军死事者之子孙养羽林教以五兵号曰羽
林孤儿(少壮令/从军)羽林有令丞 宣帝令中郎将骑都
尉监羽林秩比二千石(蔡质汉仪曰羽林有左监主/羽林左骑八百右监主右骑)
(九百/人)又有羽林黄头郎(枚乘传注习/水战者也) 平帝又更期
门为虎贲主宿卫此光禄勋所领之兵(师古曰羽林/宿卫之官言)
(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吴氏能改斋漫录曰此说非/也按晋志羽林军四十五在营室星之南一曰天军)
(主军骑则汉名军/以羽林法天文耳)
又取从军死事者之子孙养羽林教以五兵号曰羽
林孤儿(少壮令/从军)羽林有令丞 宣帝令中郎将骑都
尉监羽林秩比二千石(蔡质汉仪曰羽林有左监主/羽林左骑八百右监主右骑)
(九百/人)又有羽林黄头郎(枚乘传注习/水战者也) 平帝又更期
门为虎贲主宿卫此光禄勋所领之兵(师古曰羽林/宿卫之官言)
(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吴氏能改斋漫录曰此说非/也按晋志羽林军四十五在营室星之南一曰天军)
(主军骑则汉名军/以羽林法天文耳)
卷一百五十 第 6b 页 WYG0613-0364b.png
章氏曰南军有郎卫兵卫掌天子宿卫北军止于
护城轻重不侔矣汉世凡大丧自诸郎卫皆发而
宣帝之葬霍光光武之葬吴汉则诏以北军护送
章怀太子曰不以南军重之也又王国人不得宿
卫亲属犯法人不得宿卫如龚遂为楚王常侍三
举孝廉以王国人不得宿卫萧望之以甲科为郎
坐从弟犯法则不得宿卫季冬或正月天子行幸
曲台临飨卫士劝以农桑令就田里必观以角抵
护城轻重不侔矣汉世凡大丧自诸郎卫皆发而
宣帝之葬霍光光武之葬吴汉则诏以北军护送
章怀太子曰不以南军重之也又王国人不得宿
卫亲属犯法人不得宿卫如龚遂为楚王常侍三
举孝廉以王国人不得宿卫萧望之以甲科为郎
坐从弟犯法则不得宿卫季冬或正月天子行幸
曲台临飨卫士劝以农桑令就田里必观以角抵
卷一百五十 第 7a 页 WYG0613-0364c.png
而后遣则南军之重可知矣
北军中尉主之掌京城门内之兵
百官表中尉秦官掌巡徼京师属官有中垒寺互武
库(兵器/所)都船四令丞又有式道左右候候丞及左右
京辅都尉尉丞兵卒皆属焉是中尉所职乃巡徼京
师以此知北军为京城兵而中尉主之也
山斋易氏曰北军巡徼京师属中尉别有垒垣军
门在京城按胡建传云监军御史穿北军垒垣为
北军中尉主之掌京城门内之兵
百官表中尉秦官掌巡徼京师属官有中垒寺互武
库(兵器/所)都船四令丞又有式道左右候候丞及左右
京辅都尉尉丞兵卒皆属焉是中尉所职乃巡徼京
师以此知北军为京城兵而中尉主之也
山斋易氏曰北军巡徼京师属中尉别有垒垣军
门在京城按胡建传云监军御史穿北军垒垣为
卷一百五十 第 7b 页 WYG0613-0364d.png
贾区军正丞胡建斩之而中垒校尉实掌北军垒
门内则是北军自有垒垣军门惟北军有垒垣军
门必有汉节而后入高纪上将军吕禄相国吕产
颛兵秉政太尉周勃欲入北军而不得入乃令纪
通持节矫内勃北军又武纪征和元年发三辅骑
士大搜上林闭长安城门索又汉帝年纪大搜长
安中闭城门十五日待诏征官多饿死是北军在
长安城内苟无汉节虽以太尉之尊军门得以拒
门内则是北军自有垒垣军门惟北军有垒垣军
门必有汉节而后入高纪上将军吕禄相国吕产
颛兵秉政太尉周勃欲入北军而不得入乃令纪
通持节矫内勃北军又武纪征和元年发三辅骑
士大搜上林闭长安城门索又汉帝年纪大搜长
安中闭城门十五日待诏征官多饿死是北军在
长安城内苟无汉节虽以太尉之尊军门得以拒
卷一百五十 第 8a 页 WYG0613-0365a.png
之不得辄入其法甚严也然北军之垒错列长安
城内不近宫城惟南宫列于宫垣北军亦不得入
江充传贵戚近臣多奢僣充皆举劾奏请没入军
马令身诣北军击丐奴即移书光禄勋中黄门逮
名近臣侍中诸当诣北军者移劾门卫禁止无令
得出入宫殿又礼仪志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
黄门倡侲子和持炬火送疫出端门外五营骑士
传火弃雒水中东京赋注云卫士千人在端门外
城内不近宫城惟南宫列于宫垣北军亦不得入
江充传贵戚近臣多奢僣充皆举劾奏请没入军
马令身诣北军击丐奴即移书光禄勋中黄门逮
名近臣侍中诸当诣北军者移劾门卫禁止无令
得出入宫殿又礼仪志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
黄门倡侲子和持炬火送疫出端门外五营骑士
传火弃雒水中东京赋注云卫士千人在端门外
卷一百五十 第 8b 页 WYG0613-0365b.png
五营千骑在卫士外此卫士在内北军在外之證
也
又曰或曰北军属太尉武帝更太尉为大司马以
宠大将而北军分八校以中垒领之非也武帝置
八校各有校尉秩皆二千石不相统属而中垒自
掌北军垒垣门事非兼八校此固不待辩而明矣
至谓北军属太尉则尤不可以不辩彼独见太尉
周勃入北军之事故举而言之殊不知当时勃欲
也
又曰或曰北军属太尉武帝更太尉为大司马以
宠大将而北军分八校以中垒领之非也武帝置
八校各有校尉秩皆二千石不相统属而中垒自
掌北军垒垣门事非兼八校此固不待辩而明矣
至谓北军属太尉则尤不可以不辩彼独见太尉
周勃入北军之事故举而言之殊不知当时勃欲
卷一百五十 第 9a 页 WYG0613-0365c.png
入北军必令纪通持节矫内之是以计诛吕氏非
谓以太尉勃领北军而后入也盖北军自属中尉
而太尉掌武虽本兵之任然三公之职初不常置
按司马氏将相表高帝二年太尉卢绾五年罢十
一年周勃为太尉攻代后官省高后四年置太尉
官文帝三年罢属丞相景帝五年复置七年罢武
帝建元元年复置二年罢后改为大司马是其职
之或置或罢盖以三公无所不统官不必备惟其
谓以太尉勃领北军而后入也盖北军自属中尉
而太尉掌武虽本兵之任然三公之职初不常置
按司马氏将相表高帝二年太尉卢绾五年罢十
一年周勃为太尉攻代后官省高后四年置太尉
官文帝三年罢属丞相景帝五年复置七年罢武
帝建元元年复置二年罢后改为大司马是其职
之或置或罢盖以三公无所不统官不必备惟其
卷一百五十 第 9b 页 WYG0613-0365d.png
人而已岂专领北军者邪
武帝增置八校(属北/军)更名中尉为执金吾(百官志执金/吾秦官缇骑)
(五百二十人光武曰仕宦/当至执金吾言徒役盛也)
帝用兵四夷发中尉之卒远击南粤恐内无重兵或
致生变于是创置七校尉募知胡事者为胡骑知越
人事者为越骑又取中尉□官所谓中垒者进为校
尉凡八校尉
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外又外掌西域 屯骑校尉
武帝增置八校(属北/军)更名中尉为执金吾(百官志执金/吾秦官缇骑)
(五百二十人光武曰仕宦/当至执金吾言徒役盛也)
帝用兵四夷发中尉之卒远击南粤恐内无重兵或
致生变于是创置七校尉募知胡事者为胡骑知越
人事者为越骑又取中尉□官所谓中垒者进为校
尉凡八校尉
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外又外掌西域 屯骑校尉
卷一百五十 第 10a 页 WYG0613-0366a.png
掌骑士 步兵校尉掌上林苑内屯兵 越骑校尉
掌越骑(如淳曰越人内附以为骑也晋灼曰取其材/力超越也师古曰宣纪言佽飞射声胡越骑)
(又此有胡骑/如淳说是也) 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长水胡/名也宣)
(曲观名胡/骑屯所) 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不常置(胡骑之/屯池阳)
(者/) 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者(服虔曰工射者也冥/冥中闻声则中之因)
(以名也应劭曰须诏所/命而射故曰待诏射也) 虎贲校尉掌轻车凡八校
尉皆武帝初置有丞司马秩皆二千石(刑法志言武/帝平南粤内)
(增七校盖胡骑校/尉不常置故言七) 外又有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
掌越骑(如淳曰越人内附以为骑也晋灼曰取其材/力超越也师古曰宣纪言佽飞射声胡越骑)
(又此有胡骑/如淳说是也) 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长水胡/名也宣)
(曲观名胡/骑屯所) 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不常置(胡骑之/屯池阳)
(者/) 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者(服虔曰工射者也冥/冥中闻声则中之因)
(以名也应劭曰须诏所/命而射故曰待诏射也) 虎贲校尉掌轻车凡八校
尉皆武帝初置有丞司马秩皆二千石(刑法志言武/帝平南粤内)
(增七校盖胡骑校/尉不常置故言七) 外又有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
卷一百五十 第 10b 页 WYG0613-0366b.png
屯兵(不在八校/尉数内) 有司马(八屯各/有司马) 十二城门候(门/各)
(有候萧望之署小苑东门候亦其比也城门初无兵/自戾太子事后置以城门校尉一人领之十二城门)
(各有候王商以特进孔光以太/傅领城门兵得举吏如五府)
山斋易氏曰按刘屈氂传戾太子使如侯持节发
长水及宣曲胡骑皆已装会侍郎莽通使长安追
捕如侯告胡人曰节有诈勿听也遂斩如侯引骑
入长安盖中垒在北军而步兵在长林苑门长水
兼掌长水及宣曲胡骑则在长水及宣曲皆在长
(有候萧望之署小苑东门候亦其比也城门初无兵/自戾太子事后置以城门校尉一人领之十二城门)
(各有候王商以特进孔光以太/傅领城门兵得举吏如五府)
山斋易氏曰按刘屈氂传戾太子使如侯持节发
长水及宣曲胡骑皆已装会侍郎莽通使长安追
捕如侯告胡人曰节有诈勿听也遂斩如侯引骑
入长安盖中垒在北军而步兵在长林苑门长水
兼掌长水及宣曲胡骑则在长水及宣曲皆在长
卷一百五十 第 11a 页 WYG0613-0366c.png
安城外颜师古以长水在今鄠县东长水乡是知八
校分屯不专在一所虽同名北军而各以校尉领之
而不属中尉之北军此八校尉所以自列于城门校
尉之后而中垒校尉亦别掌北军垒门内外不属金
吾也盖金吾秩中二千石而八校皆秩二千石其位
亦重矣光武并七校为五营故省虎贲入射声省胡
骑入长水又省中垒校尉而置北军中候掌监五营
自是五营属北军以北军中候监之谓之北军五营
校分屯不专在一所虽同名北军而各以校尉领之
而不属中尉之北军此八校尉所以自列于城门校
尉之后而中垒校尉亦别掌北军垒门内外不属金
吾也盖金吾秩中二千石而八校皆秩二千石其位
亦重矣光武并七校为五营故省虎贲入射声省胡
骑入长水又省中垒校尉而置北军中候掌监五营
自是五营属北军以北军中候监之谓之北军五营
卷一百五十 第 11b 页 WYG0613-0366d.png
章氏曰按武帝八校为北军表不言属中尉疑中垒
自专统北军与中尉异司而北军始不属中尉矣武
帝既增校尉恐中垒之权太重又于光禄勋之下旋
理会增添于是增羽林期门以益南军大槩领二军
之势均胡广曰卫尉巡行宫中则执金吾徼于宫外
为表里唐李揆曰汉以南北军相制者此也
又曰汉初南北军亦自郡国更番调发来何以言之
黄霸为京兆尹坐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
自专统北军与中尉异司而北军始不属中尉矣武
帝既增校尉恐中垒之权太重又于光禄勋之下旋
理会增添于是增羽林期门以益南军大槩领二军
之势均胡广曰卫尉巡行宫中则执金吾徼于宫外
为表里唐李揆曰汉以南北军相制者此也
又曰汉初南北军亦自郡国更番调发来何以言之
黄霸为京兆尹坐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
卷一百五十 第 12a 页 WYG0613-0367a.png
兴则知自郡国调上卫士一岁一更更代番上初
无定兵自武帝置八校则募兵始此置羽林期门
则长从始此 古者禁卫兵不出汉初犹得古意
京师之兵不以出征高帝十一年发中尉卒军灞
上文帝三年发中尉材官属卫将军军兵长安则
中尉之兵未始远出武帝元鼎六年发中尉卒击
吕嘉则失之矣至宣帝遂令羽林佽飞诸兵远赴
金城击羌不亦骚动之甚乎
无定兵自武帝置八校则募兵始此置羽林期门
则长从始此 古者禁卫兵不出汉初犹得古意
京师之兵不以出征高帝十一年发中尉卒军灞
上文帝三年发中尉材官属卫将军军兵长安则
中尉之兵未始远出武帝元鼎六年发中尉卒击
吕嘉则失之矣至宣帝遂令羽林佽飞诸兵远赴
金城击羌不亦骚动之甚乎
卷一百五十 第 12b 页 WYG0613-0367b.png
又曰汉兵郎无员数虎贲千五百人而多不过千
人羽林左八百人右九百人八校各七百人至东
汉不过三千五百三十六人执金吾缇骑五百二
十人至东汉亦不过六百人卫尉所领诸宫掖门
都候剑戟卫士至东汉不过二千五百人十二城
门兵不见数然亦不过门置一候以掖门司马领
之多至百八十人少或三十八人则城门领于一
校大约可见中都兵盖仅用四万耳
人羽林左八百人右九百人八校各七百人至东
汉不过三千五百三十六人执金吾缇骑五百二
十人至东汉亦不过六百人卫尉所领诸宫掖门
都候剑戟卫士至东汉不过二千五百人十二城
门兵不见数然亦不过门置一候以掖门司马领
之多至百八十人少或三十八人则城门领于一
校大约可见中都兵盖仅用四万耳
卷一百五十 第 13a 页 WYG0613-0367c.png
南军图 上准东汉安帝纪注
三署郎 车户骑三将 武
南
左中郎将(主左/署郎) 虎
光禄勋(本郎中令/武帝改)
五官中郎将(主五/官郎) 主
军 右中郎将(主右/署郎) 羽
卫士(八十/一人) 车户骑三将 武
三署郎 车户骑三将 武
南
左中郎将(主左/署郎) 虎
光禄勋(本郎中令/武帝改)
五官中郎将(主五/官郎) 主
军 右中郎将(主右/署郎) 羽
卫士(八十/一人) 车户骑三将 武
卷一百五十 第 13b 页 WYG0613-0367d.png
武帝置期门平帝更虎贲 左监(主左骑/八百人)
虎贲郎(千五百人无常员多/至千人主虎贲宿卫)
主殿门内
羽林郎(百八/十人)
武帝置建章营骑羽林骑 右监(主右骑/九百人)
卷一百五十 第 14a 页 WYG0613-0368a.png
卷一百五十 第 15a 页 WYG0613-0368c.png
章氏曰班孟坚志刑法而不志兵取古者大刑用
兵之义而以兵附刑然述之不详使一代之制无
考焉汉初兵民不甚分如冯唐谓吏卒皆家人子
弟起田中从军而后汉礼仪志谓罢遣卫士必劝
以农桑由是观之兵农尚未分
山斋易氏汉南北军始末序曰汉之兵制莫详于
京师南北军之屯虽东西两京沿革不常然皆居
重驭轻而内外自足以相制兵制之善者也盖是
兵之义而以兵附刑然述之不详使一代之制无
考焉汉初兵民不甚分如冯唐谓吏卒皆家人子
弟起田中从军而后汉礼仪志谓罢遣卫士必劝
以农桑由是观之兵农尚未分
山斋易氏汉南北军始末序曰汉之兵制莫详于
京师南北军之屯虽东西两京沿革不常然皆居
重驭轻而内外自足以相制兵制之善者也盖是
卷一百五十 第 15b 页 WYG0613-0368d.png
时兵农未分南北两军实调诸民犹古者井田之
遗意窃疑南军以卫宫城而乃调之于郡国北军
以护京城而乃调之于三辅抑何远近轻重之不
伦邪尝考之司马子长作三王世家载公户满意
之言曰古者天子必内有异姓大夫所以正骨肉
也外有同姓大夫所以正异族也盖同姓亲也于
内为逼故处于外而使之正异族异姓疏也于亲
为有间故处于内而使之正族属南北军调兵之
遗意窃疑南军以卫宫城而乃调之于郡国北军
以护京城而乃调之于三辅抑何远近轻重之不
伦邪尝考之司马子长作三王世家载公户满意
之言曰古者天子必内有异姓大夫所以正骨肉
也外有同姓大夫所以正异族也盖同姓亲也于
内为逼故处于外而使之正异族异姓疏也于亲
为有间故处于内而使之正族属南北军调兵之
卷一百五十 第 16a 页 WYG0613-0369a.png
意殆犹是欤郡国去京师为甚远民情无所适莫
而缓急为可恃故以之卫宫城而谓之南军三辅
距京师为甚迩民情有闾里墓坟族属之爱而利
害必不相弃故以之护京城而谓之北军其防微
杜渐之意深矣惜夫班孟坚号一代良史而论载
独略范蔚宗后史于此尤阙焉往往杂见一二于
纪传表志之间乡者以管见而商㩁之考其始末
述以俪语其后先沿革悉疏于下而犹恨未能条
而缓急为可恃故以之卫宫城而谓之南军三辅
距京师为甚迩民情有闾里墓坟族属之爱而利
害必不相弃故以之护京城而谓之北军其防微
杜渐之意深矣惜夫班孟坚号一代良史而论载
独略范蔚宗后史于此尤阙焉往往杂见一二于
纪传表志之间乡者以管见而商㩁之考其始末
述以俪语其后先沿革悉疏于下而犹恨未能条
卷一百五十 第 16b 页 WYG0613-0369b.png
列汉制之详近犹子开得胄监学者所考南北军
且合此二书略加参订遂使汉家一代军制与夫
内外相制之意如辨白黑瞭然在目诚考古之一
端于是乎书
又曰北军番上与南军等南军卫士调之郡国而
北军兵卒调之左右京辅按百官志左右京辅都
尉尉丞兵卒皆属中尉夫中尉为天子北军之统
帅而其属乃左右京辅都尉等其所调亦左右京
且合此二书略加参订遂使汉家一代军制与夫
内外相制之意如辨白黑瞭然在目诚考古之一
端于是乎书
又曰北军番上与南军等南军卫士调之郡国而
北军兵卒调之左右京辅按百官志左右京辅都
尉尉丞兵卒皆属中尉夫中尉为天子北军之统
帅而其属乃左右京辅都尉等其所调亦左右京
卷一百五十 第 17a 页 WYG0613-0369c.png
辅之兵卒何也左即扶风右即冯翊京即京兆谓
之三辅三辅之委寄固重于郡国矣而所领兵事
则非郡国之比盖汉太守谓之郡将兼领武事都
尉掌佐守典武职在王国则相比郡守中尉比都
尉皆掌兵之任若三辅则异是矣夹辅京邑错列
畿甸其势甚逼则兵权为甚重故都尉尉丞兵卒
不属郡卒而特属中尉之北军其番上亦然何以
明之黄霸尹京兆发骑士诣北军以马不适士劾
之三辅三辅之委寄固重于郡国矣而所领兵事
则非郡国之比盖汉太守谓之郡将兼领武事都
尉掌佐守典武职在王国则相比郡守中尉比都
尉皆掌兵之任若三辅则异是矣夹辅京邑错列
畿甸其势甚逼则兵权为甚重故都尉尉丞兵卒
不属郡卒而特属中尉之北军其番上亦然何以
明之黄霸尹京兆发骑士诣北军以马不适士劾
卷一百五十 第 17b 页 WYG0613-0369d.png
乏军兴连贬秩则知左右京辅兵卒皆番上北军
而属中尉无疑也
又曰南军无常在之兵以郡国民始傅者为之高
纪如淳注云律民年二十三傅之畴官傅著也立
傅名籍以给公家之繇役也又汉仪注民年二十
为正一岁为卫士即此宫门卫士而谓之南军者
武帝建元元年诏卫士转置送迎常二万人其省
万人郑氏云去故置新常二万人是即位之初政
而属中尉无疑也
又曰南军无常在之兵以郡国民始傅者为之高
纪如淳注云律民年二十三傅之畴官傅著也立
傅名籍以给公家之繇役也又汉仪注民年二十
为正一岁为卫士即此宫门卫士而谓之南军者
武帝建元元年诏卫士转置送迎常二万人其省
万人郑氏云去故置新常二万人是即位之初政
卷一百五十 第 18a 页 WYG0613-0370a.png
令如此其后期门羽林七校之𩔖增置不一而南
军卫士实有定数是以国无重费而民亦不以为
病王尊传常以季秋或正月行幸曲台临飨罢卫
士盖宽饶为卫司马及岁尽交代上临飨罢卫卒
数千人皆叩头自请愿复留共更一年则当时之
人情可知矣考韦元成传则寝园所用已四万五
千一百二十九人至元纪初元三年随即罢甘泉
建章宫卫士未见其为病民也至光武讲省兵之
军卫士实有定数是以国无重费而民亦不以为
病王尊传常以季秋或正月行幸曲台临飨罢卫
士盖宽饶为卫司马及岁尽交代上临飨罢卫卒
数千人皆叩头自请愿复留共更一年则当时之
人情可知矣考韦元成传则寝园所用已四万五
千一百二十九人至元纪初元三年随即罢甘泉
建章宫卫士未见其为病民也至光武讲省兵之
卷一百五十 第 18b 页 WYG0613-0370b.png
制而宫掖门卫士才二千五百馀人而已其后又
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而后礼仪志有飨遣故
卫士仪是知光武虽罢郡国之兵而南军卫士仍
番上平民也此南宫属卫尉而调兵郡国之證欤
又曰杜佑通典谓汉氏重兵悉在京师是殆不然
两汉之初正以京师无重兵尝以后百官志考之
卫尉卫士六千人南宫北宫卫士共一千八人左
右都候卫士共七百九十九人宫掖凡七门每门
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而后礼仪志有飨遣故
卫士仪是知光武虽罢郡国之兵而南军卫士仍
番上平民也此南宫属卫尉而调兵郡国之證欤
又曰杜佑通典谓汉氏重兵悉在京师是殆不然
两汉之初正以京师无重兵尝以后百官志考之
卫尉卫士六千人南宫北宫卫士共一千八人左
右都候卫士共七百九十九人宫掖凡七门每门
卷一百五十 第 19a 页 WYG0613-0370c.png
各有司马以领卫士南屯七百二人苍龙四十人
元武三十人北屯三十八人朱雀二十四人东明
百八十人朔平百二十七人总而计之南军为九
千四十六人北军五校所领骑士如屯骑越骑步
兵射声各七百人又中尉缇骑五百三十人总而
计之为四千五十人惟城门屯兵数无所考以宫
掖门司马所领者推之多者七百二人少者止三
十人况十二门止于一校必非重兵所在多不过
元武三十人北屯三十八人朱雀二十四人东明
百八十人朔平百二十七人总而计之南军为九
千四十六人北军五校所领骑士如屯骑越骑步
兵射声各七百人又中尉缇骑五百三十人总而
计之为四千五十人惟城门屯兵数无所考以宫
掖门司马所领者推之多者七百二人少者止三
十人况十二门止于一校必非重兵所在多不过
卷一百五十 第 19b 页 WYG0613-0370d.png
三千人耳总是三者而京师之兵不满二万人或
曰此光武中兴之兵制也武帝之增置则殆不止
是然亦不过倍之云尔若高文之世未有增置则
其数当益少于此也岂得云重兵悉在京师哉故
此以万旅言之
又曰大抵南北军之制在汉志为甚略无所考證
然杂见于纪传表志者亦可参考其一二其大要
则无出于高后八年之纪也考之高后纪则见二
曰此光武中兴之兵制也武帝之增置则殆不止
是然亦不过倍之云尔若高文之世未有增置则
其数当益少于此也岂得云重兵悉在京师哉故
此以万旅言之
又曰大抵南北军之制在汉志为甚略无所考證
然杂见于纪传表志者亦可参考其一二其大要
则无出于高后八年之纪也考之高后纪则见二
卷一百五十 第 20a 页 WYG0613-0371a.png
军之权势内外足以相制表里足以相应高帝之
法可谓规摹宏远矣汉初定天下京师之屯惟此
二军诸夏本根所系甚重故高祖于卫尉中尉之
任皆不轻授而必付之郦商周昌高帝十一年百
官表书卫尉王氏中尉戚鳃王氏史失其名而萧
何传载王卫尉之谏高帝械系何也其面折廷争
有似王陵或者其陵欤鳃者毋乃戚夫人之族属
欤高帝钟爱赵王屈周昌使相之及莫年则以戚
法可谓规摹宏远矣汉初定天下京师之屯惟此
二军诸夏本根所系甚重故高祖于卫尉中尉之
任皆不轻授而必付之郦商周昌高帝十一年百
官表书卫尉王氏中尉戚鳃王氏史失其名而萧
何传载王卫尉之谏高帝械系何也其面折廷争
有似王陵或者其陵欤鳃者毋乃戚夫人之族属
欤高帝钟爱赵王屈周昌使相之及莫年则以戚
卷一百五十 第 20b 页 WYG0613-0371b.png
氏本兵得非阴为保护赵王之计而王陵固高帝
付以托孤之任者故以之主兵邪惠帝初年吕氏
固已颛国政刘泽吕氏之戚属也实为卫尉而表
于中尉缺焉高后七年泽既为王之国终吕后之
世二官及郎中令皆不以除人特以兵权分属于
吕禄吕产而长乐卫尉亦属之吕更始辈兵权尽
归吕氏矣史称太后病困以赵王禄为上将军居
北军梁王产为相国居南军且戒之云我即崩必
付以托孤之任者故以之主兵邪惠帝初年吕氏
固已颛国政刘泽吕氏之戚属也实为卫尉而表
于中尉缺焉高后七年泽既为王之国终吕后之
世二官及郎中令皆不以除人特以兵权分属于
吕禄吕产而长乐卫尉亦属之吕更始辈兵权尽
归吕氏矣史称太后病困以赵王禄为上将军居
北军梁王产为相国居南军且戒之云我即崩必
卷一百五十 第 21a 页 WYG0613-0371c.png
据兵卫宫谨无送丧为人所制故史称上将军禄
相国产颛兵秉政齐王传云居长安中聚兵以威
大臣良有以也陈平周勃谋诛吕氏太尉勃欲入
北军乃令纪通持节矫内之又令郦寄刘揭说禄
解将印而以兵授太尉勃勃既将北军而尚有南
军卫尉居宫中实颛南军之权故令平阳侯告之
使毋纳吕产殿门按表高后七年刘泽为王卫尉
不以除人不知平阳侯所告者何人哉产既颛军
相国产颛兵秉政齐王传云居长安中聚兵以威
大臣良有以也陈平周勃谋诛吕氏太尉勃欲入
北军乃令纪通持节矫内之又令郦寄刘揭说禄
解将印而以兵授太尉勃勃既将北军而尚有南
军卫尉居宫中实颛南军之权故令平阳侯告之
使毋纳吕产殿门按表高后七年刘泽为王卫尉
不以除人不知平阳侯所告者何人哉产既颛军
卷一百五十 第 21b 页 WYG0613-0371d.png
其权不在卫尉审矣恐未易以一言之故而能使
之抗平日所尊事之相国也又按表文二年始书
卫尉足而文帝诏封功臣则云卫尉足等十人矣
愚谓乎勃区处南军宜无异于北军而平阳侯所
告之人得非卫尉足也邪岂平勃欲诛吕氏始除
足为卫尉以夺南军故平阳侯得以告之而史策
省文不详载尔又不然则勃既将北军其势已足
以制南军故令平阳侯告卫尉然南军未附势未
之抗平日所尊事之相国也又按表文二年始书
卫尉足而文帝诏封功臣则云卫尉足等十人矣
愚谓乎勃区处南军宜无异于北军而平阳侯所
告之人得非卫尉足也邪岂平勃欲诛吕氏始除
足为卫尉以夺南军故平阳侯得以告之而史策
省文不详载尔又不然则勃既将北军其势已足
以制南军故令平阳侯告卫尉然南军未附势未
卷一百五十 第 22a 页 WYG0613-0372a.png
可知卫尉守殿门相国虽不得入而犹得裴回往
来于殿庭之次是南军犹纵其入未有出力奋发
而诛之者若卫尉于是时不能久抗相国则南军
将何如也又安知其不有起而应之者盖彼皆素
所服属者也异时陈蕃之举是矣平阳侯既驰告
太尉而尚恐不胜未敢诵言诛之乃谓朱虚侯刘
章急入宫卫帝章从勃调卒千人入未央宫掖门
见产廷中会天大风从官乱莫有斗者遂得杀之
来于殿庭之次是南军犹纵其入未有出力奋发
而诛之者若卫尉于是时不能久抗相国则南军
将何如也又安知其不有起而应之者盖彼皆素
所服属者也异时陈蕃之举是矣平阳侯既驰告
太尉而尚恐不胜未敢诵言诛之乃谓朱虚侯刘
章急入宫卫帝章从勃调卒千人入未央宫掖门
见产廷中会天大风从官乱莫有斗者遂得杀之
卷一百五十 第 22b 页 WYG0613-0372b.png
于郎中府吏舍又驰斩长乐卫尉吕更始还入北
军报太尉勃至于起而相贺曰所患独产今已诛
天下定矣盖南军尚存不能为太尉勃之忧而吕
产在宫中勃深虑其不胜必卫尉应于内而后足
以克敌于此足以见南军之可以制北军南军虽
存而太尉得以告卫尉而夺之权诛产之功竟以
北军而清宫掖是又足以见北军之可制南军也
夫北军讨之于外南军应之于内表里相济于此
军报太尉勃至于起而相贺曰所患独产今已诛
天下定矣盖南军尚存不能为太尉勃之忧而吕
产在宫中勃深虑其不胜必卫尉应于内而后足
以克敌于此足以见南军之可以制北军南军虽
存而太尉得以告卫尉而夺之权诛产之功竟以
北军而清宫掖是又足以见北军之可制南军也
夫北军讨之于外南军应之于内表里相济于此
卷一百五十 第 23a 页 WYG0613-0372c.png
可验然是时诛吕氏北军之功居多而南军无大
功故文帝褒赏功臣如纪通刘揭等皆封列侯已
侯者益封至二三千户而卫尉足等仅四百户或
者以其功为劣欤当是之时勃虽以南北军成诛
吕安刘之功及文帝自代邸入未央宫夜拜宋昌
为卫将军领北军则勃已不与两军之政其后除
右丞相亦旋归政柄盖前日之以北军制南军者
特一时之权宜而已南北军本以相制而文帝以
功故文帝褒赏功臣如纪通刘揭等皆封列侯已
侯者益封至二三千户而卫尉足等仅四百户或
者以其功为劣欤当是之时勃虽以南北军成诛
吕安刘之功及文帝自代邸入未央宫夜拜宋昌
为卫将军领北军则勃已不与两军之政其后除
右丞相亦旋归政柄盖前日之以北军制南军者
特一时之权宜而已南北军本以相制而文帝以
卷一百五十 第 23b 页 WYG0613-0372d.png
宋昌兼领失本意矣然出于仓卒周防之谋故随
即罢卫将军仍以其兵分属焉是虽出于一时权
宜而于南北军之制初未尝有所更易此汉初兵
制之善者也其后武帝内增七校以壮翼卫之势
又恐北军偏重则置期门羽林与夫城门之兵兵
籍纷纷而南北军之制隳矣
汉调兵之制民年二十三为正一岁为卫士二岁为材
官骑士习射御骑驰战陈年六十五衰老乃得免为庶
即罢卫将军仍以其兵分属焉是虽出于一时权
宜而于南北军之制初未尝有所更易此汉初兵
制之善者也其后武帝内增七校以壮翼卫之势
又恐北军偏重则置期门羽林与夫城门之兵兵
籍纷纷而南北军之制隳矣
汉调兵之制民年二十三为正一岁为卫士二岁为材
官骑士习射御骑驰战陈年六十五衰老乃得免为庶
卷一百五十 第 24a 页 WYG0613-0373a.png
民就田里(如淳曰律年二十三傅之畴官/高不满六尺二寸以下为癃罢)
汉民凡在官三十二年自二十三以上为正卒每一
岁当给郡县官一月之役其不役者为钱二千入于
官以雇庸者已上戍中都官者一年为卫士京师者
一年为材官骑士楼船郡国者一年三者随其所长
于郡县中发之然后退为正卒就田里以待番上调
发
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践更有过更古者正卒无常人皆
汉民凡在官三十二年自二十三以上为正卒每一
岁当给郡县官一月之役其不役者为钱二千入于
官以雇庸者已上戍中都官者一年为卫士京师者
一年为材官骑士楼船郡国者一年三者随其所长
于郡县中发之然后退为正卒就田里以待番上调
发
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践更有过更古者正卒无常人皆
卷一百五十 第 24b 页 WYG0613-0373b.png
迭为之一月一更为卒更也贫者欲得雇更钱次直者
出钱雇之月二千是为践更也天下人皆直戌边三日
亦名为更律所谓繇戌也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不
可人人自行三日戍又行者当自戍三日不可往便还
因便住一岁一更诸不行者出钱三百入官以给戍者
是谓过更也(昭帝纪/如淳注)
秦用商鞅之法月更卒巳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
役三十倍于古(更卒谓给郡县一月而更/者正卒给中都官者也)汉兴循未
出钱雇之月二千是为践更也天下人皆直戌边三日
亦名为更律所谓繇戌也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不
可人人自行三日戍又行者当自戍三日不可往便还
因便住一岁一更诸不行者出钱三百入官以给戍者
是谓过更也(昭帝纪/如淳注)
秦用商鞅之法月更卒巳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
役三十倍于古(更卒谓给郡县一月而更/者正卒给中都官者也)汉兴循未
卷一百五十 第 25a 页 WYG0613-0373c.png
改后改易有谪乃戍边一岁耳
按汉书如淳注言更有三品窃详其说卒更者正
身供正役也践更者以钱雇直所直者内地其役
一月其钱则不行者自以雇代行者过更者亦以
钱雇直所直者边疆其役三日其钱则不行者输
之县官县官以给代行者但所谓一岁而更者恐
是并往回行程言之远戍且以两月为行程则每
岁当役者十月如是践更则是一人替九人之役
按汉书如淳注言更有三品窃详其说卒更者正
身供正役也践更者以钱雇直所直者内地其役
一月其钱则不行者自以雇代行者过更者亦以
钱雇直所直者边疆其役三日其钱则不行者输
之县官县官以给代行者但所谓一岁而更者恐
是并往回行程言之远戍且以两月为行程则每
岁当役者十月如是践更则是一人替九人之役
卷一百五十 第 25b 页 WYG0613-0373d.png
如是过更则是一人替九十九人之役夫戍边重
事而百人之中行者才一人则兵之在戍者无几
矣然晁错传明言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则似
明立此法非是并行程及雇募而言(一岁是并行/程与雇募通)
(言之乃如/淳注说)殊与三日之说背驰窃意一岁而更是
秦以此待谪戍者本非正法及其穷兵黩武则虽
无罪者及元系复除者皆调发之而侪之谪戍矣
(七谪科所谓吏有谪者罪人也所谓贾人赘婿及/有市籍者皆无罪之人也闾左者已复除之人也)
事而百人之中行者才一人则兵之在戍者无几
矣然晁错传明言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则似
明立此法非是并行程及雇募而言(一岁是并行/程与雇募通)
(言之乃如/淳注说)殊与三日之说背驰窃意一岁而更是
秦以此待谪戍者本非正法及其穷兵黩武则虽
无罪者及元系复除者皆调发之而侪之谪戍矣
(七谪科所谓吏有谪者罪人也所谓贾人赘婿及/有市籍者皆无罪之人也闾左者已复除之人也)
卷一百五十 第 26a 页 WYG0613-0374a.png
(详见下晁/错疏中)汉初亦遵其法后来乃著令有罪者乃
边戍一岁而凡民之当戍者不过三日若不愿行
者则听其出钱县官以给戍者为过更之法耳
如发谪徒则有七科谪恶少年亡命弛刑选募则有勇
敢奔命伉健之属(此皆出于/正兵之外)
高帝十一年征英布赦天下死罪令从军 武帝元
鼎五年吕嘉反遣路博德将罪人驰义越侯遗则将
巴蜀罪人咸会番禺 元封二年募天下死罪击朝
边戍一岁而凡民之当戍者不过三日若不愿行
者则听其出钱县官以给戍者为过更之法耳
如发谪徒则有七科谪恶少年亡命弛刑选募则有勇
敢奔命伉健之属(此皆出于/正兵之外)
高帝十一年征英布赦天下死罪令从军 武帝元
鼎五年吕嘉反遣路博德将罪人驰义越侯遗则将
巴蜀罪人咸会番禺 元封二年募天下死罪击朝
卷一百五十 第 26b 页 WYG0613-0374b.png
鲜 六年赦京师亡命令从军 太初元年以李广
利为贰师将军发郡国恶少年数万人期至贰师取
善马 四年发天下七科谪出朔方(张晏曰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婿)
(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市籍七凡七科也)
昭帝元凤元年武都氐人反发三辅太常徒皆免刑
击之 宣帝神爵元年发三辅中都官徒弛刑诣金
城 武帝天汉四年发勇敢士出朔方 昭帝始元
元年募吏民及发犍为蜀郡奔命击益州(注云常兵/不足故推)
利为贰师将军发郡国恶少年数万人期至贰师取
善马 四年发天下七科谪出朔方(张晏曰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婿)
(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市籍七凡七科也)
昭帝元凤元年武都氐人反发三辅太常徒皆免刑
击之 宣帝神爵元年发三辅中都官徒弛刑诣金
城 武帝天汉四年发勇敢士出朔方 昭帝始元
元年募吏民及发犍为蜀郡奔命击益州(注云常兵/不足故推)
卷一百五十 第 27a 页 WYG0613-0374c.png
(选取精勇闻命/奔走谓之奔命) 宣帝本始二年选郡国吏三百石
伉健习射者皆从军
文帝用晁错言募民徙塞下
错上言臣闻秦时北攻胡貉筑塞河上(师古曰貉/音莫客反)南
攻扬粤(张晏曰扬州/之南越也)置戍卒焉其起兵而攻胡粤者
非以卫边地而救民死也贪戾而欲广大也故功未
立而天下乱且夫起兵而不知其势战则为人禽屯
则卒积死夫胡貉之地积阴之处也木皮三寸冰厚
伉健习射者皆从军
文帝用晁错言募民徙塞下
错上言臣闻秦时北攻胡貉筑塞河上(师古曰貉/音莫客反)南
攻扬粤(张晏曰扬州/之南越也)置戍卒焉其起兵而攻胡粤者
非以卫边地而救民死也贪戾而欲广大也故功未
立而天下乱且夫起兵而不知其势战则为人禽屯
则卒积死夫胡貉之地积阴之处也木皮三寸冰厚
卷一百五十 第 27b 页 WYG0613-0374d.png
六尺(文颖曰土/地寒故也)食肉而饮酪其人密理鸟兽毳毛(师/古)
(曰密理谓其肌/肉也毳细毛也)其性能寒(师古曰能读曰耐/此下能暑亦同)扬粤之
地少阴多阳其人疏理鸟兽希毛其性能暑秦之戍
卒不能其水土戍者死于边输者偾于道(服虔曰偾/仆也如淳)
(曰偾/音俺)秦民见行如往弃市因以谪发之名曰谪戍先
发吏有谪及赘婿贾人后以尝有市籍者又后以大
父母父母尝有市籍者后入闾取其左(孟康曰秦时/复除者居闾)
(之左后发役不供复役之也或云直先发取其左也/师古曰闾里门也居闾之左者一切皆发之非谓复)
(曰密理谓其肌/肉也毳细毛也)其性能寒(师古曰能读曰耐/此下能暑亦同)扬粤之
地少阴多阳其人疏理鸟兽希毛其性能暑秦之戍
卒不能其水土戍者死于边输者偾于道(服虔曰偾/仆也如淳)
(曰偾/音俺)秦民见行如往弃市因以谪发之名曰谪戍先
发吏有谪及赘婿贾人后以尝有市籍者又后以大
父母父母尝有市籍者后入闾取其左(孟康曰秦时/复除者居闾)
(之左后发役不供复役之也或云直先发取其左也/师古曰闾里门也居闾之左者一切皆发之非谓复)
卷一百五十 第 28a 页 WYG0613-0375a.png
(除也解在/食货志)发之不顺行者深怨有背畔之心凡民守
战至死而不降北者以计为之也(师古曰北/谓败退)故战胜
守固则有拜爵之赏攻城屠邑则得其财卤以富家
室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师古曰蒙/冒犯也)视死如生
今秦之发卒也有万死之害而亡铢两之报死事之
后不得一算之复(师古曰复复除/也音方目反)天下明知祸然烈
及已也(师古曰猛火曰/烈取以喻耳)陈胜行戍至于大泽为天下
先倡天下从之如流水者秦以威劫而行之之敝也
战至死而不降北者以计为之也(师古曰北/谓败退)故战胜
守固则有拜爵之赏攻城屠邑则得其财卤以富家
室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师古曰蒙/冒犯也)视死如生
今秦之发卒也有万死之害而亡铢两之报死事之
后不得一算之复(师古曰复复除/也音方目反)天下明知祸然烈
及已也(师古曰猛火曰/烈取以喻耳)陈胜行戍至于大泽为天下
先倡天下从之如流水者秦以威劫而行之之敝也
卷一百五十 第 28b 页 WYG0613-0375b.png
胡人衣食之业不著于地(师古曰著/音直略反)其势易以扰乱
边境何以明之胡人食肉饮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
宅之归居也如飞鸟走兽放于广野美草甘水则止
草尽水竭则移以是观之往来转徙时至时去胡人
之生业而中国之所以离南亩也今使胡人数处转
牧行猎于塞下或当燕代或当上郡北地陇西以候
备塞之卒卒少则入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
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已
边境何以明之胡人食肉饮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
宅之归居也如飞鸟走兽放于广野美草甘水则止
草尽水竭则移以是观之往来转徙时至时去胡人
之生业而中国之所以离南亩也今使胡人数处转
牧行猎于塞下或当燕代或当上郡北地陇西以候
备塞之卒卒少则入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
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已
卷一百五十 第 29a 页 WYG0613-0375c.png
去聚而不罢为甚费罢之则胡复入如此连年则中
国贫苦而民不安矣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
治塞甚大惠也然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
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以便
为之高城深堑具蔺石布渠答(服虔曰蔺石可投人/石也苏林曰渠答铁)
(疾藜也如淳曰蔺石城上雷石也墨子曰城上二步/一渠立程长三尺冠长十尺臂长六尺二步一答广)
(九尺长十二尺师古曰蔺石如说/是也渠答苏说是也雷音来内反)复为一城其内城
间百五十步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
国贫苦而民不安矣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
治塞甚大惠也然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
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以便
为之高城深堑具蔺石布渠答(服虔曰蔺石可投人/石也苏林曰渠答铁)
(疾藜也如淳曰蔺石城上雷石也墨子曰城上二步/一渠立程长三尺冠长十尺臂长六尺二步一答广)
(九尺长十二尺师古曰蔺石如说/是也渠答苏说是也雷音来内反)复为一城其内城
间百五十步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
卷一百五十 第 29b 页 WYG0613-0375d.png
家(师古曰调谓算度之也总计城邑之/中令有千家以上也调音徒钓反)为中周虎落
(郑氏曰虎落者外蕃也若今时竹虎落也苏林曰作/虎落于塞要下以沙布其表旦视其迹以知丐奴来)
(入一名天田师古曰苏说非也/虎落者以竹篾相连遮落之也)先为室屋具田器乃
募罪人及免徒复作令居之(张晏曰募民有罪自首/除罪定输作者也复作)
(如徒也臣瓒曰募有罪者及罪人遇赦复作竟其日/月者今皆除其罚令居之也师古曰瓒说是也复音)
(扶目/反)不足募以下奴婢赎罪及输奴婢欲以拜爵者
不足乃募民之欲往者皆赐高爵复其家予冬夏衣
廪食能自给而止(师古曰初徙之时县官且廪给/其衣食于后能自供赡乃止也)郡
(郑氏曰虎落者外蕃也若今时竹虎落也苏林曰作/虎落于塞要下以沙布其表旦视其迹以知丐奴来)
(入一名天田师古曰苏说非也/虎落者以竹篾相连遮落之也)先为室屋具田器乃
募罪人及免徒复作令居之(张晏曰募民有罪自首/除罪定输作者也复作)
(如徒也臣瓒曰募有罪者及罪人遇赦复作竟其日/月者今皆除其罚令居之也师古曰瓒说是也复音)
(扶目/反)不足募以下奴婢赎罪及输奴婢欲以拜爵者
不足乃募民之欲往者皆赐高爵复其家予冬夏衣
廪食能自给而止(师古曰初徙之时县官且廪给/其衣食于后能自供赡乃止也)郡
卷一百五十 第 30a 页 WYG0613-0376a.png
县之民得买其爵以自增至卿(孟康曰食货志所谓/乐卿者也其位从卿)
(而无职也师古曰孟说非也乐卿武帝所置耳错之/上书未得豫言之也然三等爵内无有卿名盖谓其)
(等总同列/卿者也)其亡夫若妻者县官买予之人情非有匹
敌不能久安其处塞下之民禄利不厚不可使久居
危难之地胡人入驱而能止其所驱者以其半予之
(言胡人入为寇驱略汉人及畜产而他人/能止得其所驱者令其本主以半赏之)县官为赎
(张晏曰得汉人官为赎也师古曰此二句/之言谓官为备价赎之耳张说则非也)其民如是
则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非以德上也(师古曰言/非以此事)
(而无职也师古曰孟说非也乐卿武帝所置耳错之/上书未得豫言之也然三等爵内无有卿名盖谓其)
(等总同列/卿者也)其亡夫若妻者县官买予之人情非有匹
敌不能久安其处塞下之民禄利不厚不可使久居
危难之地胡人入驱而能止其所驱者以其半予之
(言胡人入为寇驱略汉人及畜产而他人/能止得其所驱者令其本主以半赏之)县官为赎
(张晏曰得汉人官为赎也师古曰此二句/之言谓官为备价赎之耳张说则非也)其民如是
则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非以德上也(师古曰言/非以此事)
卷一百五十 第 30b 页 WYG0613-0376b.png
(欲立德义/于主上也)欲全亲戚而利其财也此与东方之戍卒
不习地势而心畏胡者功相万也以陛下之时徙民
实边使远方亡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亡系
虏之患利施后世名称圣明其与秦之行怨民相去
远矣上从其言募民徙塞下错复言陛下幸募民相
徙以实塞下使屯戍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寡(如淳/曰将)
(送也或曰/将资也)甚大惠也下吏诚能称厚惠奉明法(师古/曰称)
(副/也)存恤所徙之老弱善遇其壮士和辑其心而勿侵
不习地势而心畏胡者功相万也以陛下之时徙民
实边使远方亡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亡系
虏之患利施后世名称圣明其与秦之行怨民相去
远矣上从其言募民徙塞下错复言陛下幸募民相
徙以实塞下使屯戍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寡(如淳/曰将)
(送也或曰/将资也)甚大惠也下吏诚能称厚惠奉明法(师古/曰称)
(副/也)存恤所徙之老弱善遇其壮士和辑其心而勿侵
卷一百五十 第 31a 页 WYG0613-0376c.png
刻使先至者安乐而不思故乡则贫民相募而劝往
矣臣闻古之徙远方以实广虚也(师古曰所以充实/宽广虚空之地)
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
草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
阡陌之界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内门户之闭(张晏/曰二)
(内二/房也)置器物焉民至有所居作有所用此民所以轻
去故乡而劝之新邑也(师古曰/之往也)为置医巫以救疾病
以修祭祀男女有昏死生相恤坟墓相从种树畜长
矣臣闻古之徙远方以实广虚也(师古曰所以充实/宽广虚空之地)
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
草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
阡陌之界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内门户之闭(张晏/曰二)
(内二/房也)置器物焉民至有所居作有所用此民所以轻
去故乡而劝之新邑也(师古曰/之往也)为置医巫以救疾病
以修祭祀男女有昏死生相恤坟墓相从种树畜长
卷一百五十 第 31b 页 WYG0613-0376d.png
室屋完安此所以使民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也臣
又闻古之制边县以备敌也使五家为伍伍有长十
长一里里有假士四里一连连有假五百(服虔曰假/音假借之)
(假五百帅名也师古/曰假大也音工雅反)十连一邑邑有假候皆择其邑
之贤材有护(师古曰有保护之能者也今流/俗书本护字作让妄改之耳)习地形
知民心者居则习民于射法出则教民于应敌故卒
伍成于内则军正定于外服习收成勿令迁徙(师古/曰各)
(守其/业也)幼则同游长则共事夜战声相知则足以相救
又闻古之制边县以备敌也使五家为伍伍有长十
长一里里有假士四里一连连有假五百(服虔曰假/音假借之)
(假五百帅名也师古/曰假大也音工雅反)十连一邑邑有假候皆择其邑
之贤材有护(师古曰有保护之能者也今流/俗书本护字作让妄改之耳)习地形
知民心者居则习民于射法出则教民于应敌故卒
伍成于内则军正定于外服习收成勿令迁徙(师古/曰各)
(守其/业也)幼则同游长则共事夜战声相知则足以相救
卷一百五十 第 32a 页 WYG0613-0377a.png
昼战目相见则足以相识驩爱之心足以相死如此
而劝以厚赏威以重罚则前死不还踵矣(师古曰还/读曰旋旋)
(踵回旋/其足也)所徙之民非壮有材力但费衣粮不可用也
虽有材力不得良吏犹亡功也陛下绝匈奴不与和
亲臣窃意其冬来南也(师古曰意/疑之也)壹大治之则终身
创矣(师古曰创惩艾/也音初亮反)欲立威者始于折胶(苏林曰秋/气至胶可)
(折弓弩可用丐奴/常以为候而出军)来而不能困使得气去(师古曰使/其得胜逞)
(志气/而去)后未易服也
而劝以厚赏威以重罚则前死不还踵矣(师古曰还/读曰旋旋)
(踵回旋/其足也)所徙之民非壮有材力但费衣粮不可用也
虽有材力不得良吏犹亡功也陛下绝匈奴不与和
亲臣窃意其冬来南也(师古曰意/疑之也)壹大治之则终身
创矣(师古曰创惩艾/也音初亮反)欲立威者始于折胶(苏林曰秋/气至胶可)
(折弓弩可用丐奴/常以为候而出军)来而不能困使得气去(师古曰使/其得胜逞)
(志气/而去)后未易服也
卷一百五十 第 32b 页 WYG0613-0377b.png
光武以幽冀并州兵定天下始于黎阳立营领兵骑常
千人以谒者监之号黎阳兵其后又以扶风都尉部在
雍县以凉州近𦍑数犯三辅将兵卫护园陵故俗称雍
营而京师南北军如故于北军则并胡骑虎贲二校为
五营以北军中候易中垒以监之于南军则光禄勋省
车户骑三将及羽林令都尉省旅贲及卫士一丞
建武之初禁网尚阔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
杜诗上疏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谨旧制发
千人以谒者监之号黎阳兵其后又以扶风都尉部在
雍县以凉州近𦍑数犯三辅将兵卫护园陵故俗称雍
营而京师南北军如故于北军则并胡骑虎贲二校为
五营以北军中候易中垒以监之于南军则光禄勋省
车户骑三将及羽林令都尉省旅贲及卫士一丞
建武之初禁网尚阔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
杜诗上疏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谨旧制发
卷一百五十 第 33a 页 WYG0613-0377c.png
兵皆以虎符其馀调发竹使而已符第合会取为大
信所以明著国命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
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
兴贱虏未殄召兵郡国宜有重谨可立虎符以绝奸
端昔魏之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
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
已盖谓此也书奏从之
建武六年诏罢郡国都尉并职太守无都试之法惟京
信所以明著国命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
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
兴贱虏未殄召兵郡国宜有重谨可立虎符以绝奸
端昔魏之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
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
已盖谓此也书奏从之
建武六年诏罢郡国都尉并职太守无都试之法惟京
卷一百五十 第 33b 页 WYG0613-0377d.png
师款兵如故 七年罢天下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及军
假吏悉还民伍惟更赋如故 九年省关中都尉 十
三年罢左右将军 二十三年罢诸边郡亭候吏卒
光武罢都尉然终建武之世已不能守前法罢尉省
校辄复临时补置七年罢长水射声二十校十五年
复更增屯骑校九年省关都尉十九年复置函谷关
都尉而天下亦往往复置都尉
明帝以后又岁募郡国中都官死罪系囚出戍听从妻
假吏悉还民伍惟更赋如故 九年省关中都尉 十
三年罢左右将军 二十三年罢诸边郡亭候吏卒
光武罢都尉然终建武之世已不能守前法罢尉省
校辄复临时补置七年罢长水射声二十校十五年
复更增屯骑校九年省关都尉十九年复置函谷关
都尉而天下亦往往复置都尉
明帝以后又岁募郡国中都官死罪系囚出戍听从妻
卷一百五十 第 34a 页 WYG0613-0378a.png
子自占边县以为常凡徙者皆给弓弩衣粮于是北胡
有变则置度辽营(明帝/时)南蛮或叛则置象林兵(和帝/时)羌
犯王辅则置长安雍二尉(安帝/时)鲜卑寇居庸则置渔阳
营(安帝/时)其后盗作缘海稍稍增兵(顺帝/时)而魏郡赵国常
山中山六百一十六坞河内通谷冲要三十三坞扶风
汉阳陇道三百坞(西羌/传)置屯多矣
灵帝中平五年望气言京师当有大兵何进于是劝帝
大发四方兵讲武于平乐观躬擐甲胄称无上将军以
有变则置度辽营(明帝/时)南蛮或叛则置象林兵(和帝/时)羌
犯王辅则置长安雍二尉(安帝/时)鲜卑寇居庸则置渔阳
营(安帝/时)其后盗作缘海稍稍增兵(顺帝/时)而魏郡赵国常
山中山六百一十六坞河内通谷冲要三十三坞扶风
汉阳陇道三百坞(西羌/传)置屯多矣
灵帝中平五年望气言京师当有大兵何进于是劝帝
大发四方兵讲武于平乐观躬擐甲胄称无上将军以
卷一百五十 第 34b 页 WYG0613-0378b.png
厌始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袁绍
为中军校尉(传云/佐军)鲍鸿为下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
赵融为左军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夏牟为左校尉
淳于夔为右校尉凡八人谓之西园军皆统于硕
章氏曰高祖之世南北二军不出而民兵散在郡国
有事以羽檄召材官骑士以备军旅文帝始以铜虎
符代檄当时各因其地以中都官号将军将之(如魏/遫为)
(北地将军周灶/为陇西将军)事已则罢京师止南北军为中尉缇
为中军校尉(传云/佐军)鲍鸿为下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
赵融为左军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夏牟为左校尉
淳于夔为右校尉凡八人谓之西园军皆统于硕
章氏曰高祖之世南北二军不出而民兵散在郡国
有事以羽檄召材官骑士以备军旅文帝始以铜虎
符代檄当时各因其地以中都官号将军将之(如魏/遫为)
(北地将军周灶/为陇西将军)事已则罢京师止南北军为中尉缇
卷一百五十 第 35a 页 WYG0613-0378c.png
骑郎中令诸郎城门校尉屯兵北军属太尉南军属
卫尉武帝更太尉为大司马大将军以中尉材官出
征恐京师无重兵而生变于是分北军为八校以中
垒领之又恐北军之权太重故于光禄勋增羽林期
门之兵此武帝以南北军相制之意唐人盖知之矣
时异南北军皆郡国番上无定在之兵也(详见/前)自武
帝置八校大抵以习知胡越人充之则募兵始此期
门羽林皆家世为之则长从始此(期门父死子代羽/林孤儿乃子孙见)
卫尉武帝更太尉为大司马大将军以中尉材官出
征恐京师无重兵而生变于是分北军为八校以中
垒领之又恐北军之权太重故于光禄勋增羽林期
门之兵此武帝以南北军相制之意唐人盖知之矣
时异南北军皆郡国番上无定在之兵也(详见/前)自武
帝置八校大抵以习知胡越人充之则募兵始此期
门羽林皆家世为之则长从始此(期门父死子代羽/林孤儿乃子孙见)
卷一百五十 第 35b 页 WYG0613-0378d.png
(表/志)盖自是有养兵之病而京师之兵制坏矣元狩以
后兵革数动民多买复调𤼵之士益鲜于是𤼵及谪
吏次及谪民次及谪戍次及七科谪异时以𨽻于都
尉者充兵故其伍符甚整也及常兵不足调及他众
甲伍必紊而郡国之兵制又坏矣是以昭宣以来其
弊日甚始元元年募民及发奔命者击益州元凤元
年遣太常三辅徒免刑击氐五年发三辅及郡国恶
少吏有告劾亡者屯辽东本始二年又选郡国吏三
后兵革数动民多买复调𤼵之士益鲜于是𤼵及谪
吏次及谪民次及谪戍次及七科谪异时以𨽻于都
尉者充兵故其伍符甚整也及常兵不足调及他众
甲伍必紊而郡国之兵制又坏矣是以昭宣以来其
弊日甚始元元年募民及发奔命者击益州元凤元
年遣太常三辅徒免刑击氐五年发三辅及郡国恶
少吏有告劾亡者屯辽东本始二年又选郡国吏三
卷一百五十 第 36a 页 WYG0613-0379a.png
百石伉健习骑射者从军神爵元年又发三辅中都
官徒弛刑及应募佽飞射士孤儿胡越骑诣金城以
益边夫募及奔命调及恶少𤼵及刑徒选及三百石
吏而又以羽林佽飞胡骑越骑从事是南北军出矣
纷纷无复旧制皆自武帝启之(按武帝时事越则会/稽豫章击朝鲜则举)
(辽东开西南夷则巴蜀南北军/犹未出至宣帝击羌而始出矣)及光武之一起而变
之兵制荡然矣(光武置黎阳兵罢郡国都试省都尉/明帝而后募囚戍辽置诸营事并见)
(前/)自光武罢都试而外兵不练虽疆埸之间广屯增
官徒弛刑及应募佽飞射士孤儿胡越骑诣金城以
益边夫募及奔命调及恶少𤼵及刑徒选及三百石
吏而又以羽林佽飞胡骑越骑从事是南北军出矣
纷纷无复旧制皆自武帝启之(按武帝时事越则会/稽豫章击朝鲜则举)
(辽东开西南夷则巴蜀南北军/犹未出至宣帝击羌而始出矣)及光武之一起而变
之兵制荡然矣(光武置黎阳兵罢郡国都试省都尉/明帝而后募囚戍辽置诸营事并见)
(前/)自光武罢都试而外兵不练虽疆埸之间广屯增
卷一百五十 第 36b 页 WYG0613-0379b.png
戍列营置坞而国有征伐终藉京师之兵以出盖自
建武迄于汉衰匈奴之寇鲜卑之寇岁岁有之或遣
将出击或移兵留屯(如永平中伐丐奴留兵伊吾庐/城至肃宗二年罢之之𩔖是也)
连年暴露奔命四方而禁旅无复镇卫之职矣至安
帝永初间募入钱谷得为虎贲羽林缇骑营士而营
卫之选亦衰矣桓帝延熹间诏减羽林虎贲不任事
者半俸则京师之兵亦单弱矣外之士兵不练而内
之卫兵不精设若盗起一方则羽檄被于三边兴发
建武迄于汉衰匈奴之寇鲜卑之寇岁岁有之或遣
将出击或移兵留屯(如永平中伐丐奴留兵伊吾庐/城至肃宗二年罢之之𩔖是也)
连年暴露奔命四方而禁旅无复镇卫之职矣至安
帝永初间募入钱谷得为虎贲羽林缇骑营士而营
卫之选亦衰矣桓帝延熹间诏减羽林虎贲不任事
者半俸则京师之兵亦单弱矣外之士兵不练而内
之卫兵不精设若盗起一方则羽檄被于三边兴发
卷一百五十 第 37a 页 WYG0613-0379c.png
甲卒取办临时战非素具每出辄北于是羌寇转盛
移兵赴远民不堪命永和二年交趾九真二郡之兵
至于反叛无亦罢于奔命之过欤此其兴兖豫之卒
击象林万里之寇李固所以力争也永建间方且令
郡举五人教习战射又方募为陷陈(羌传任尚/募以击羌)召为
积射(鲜卑传邓远/以击鲜卑)召为义从(东汉有羌胡义从盖取/西边羌胡之愿从者为)
(兵也董卓正以羌胡/义从兵入乱京师)大抵创立名号荡无良法桓灵
之世虽能委任段颎尽灭诸寇而中平元年黄巾遂
移兵赴远民不堪命永和二年交趾九真二郡之兵
至于反叛无亦罢于奔命之过欤此其兴兖豫之卒
击象林万里之寇李固所以力争也永建间方且令
郡举五人教习战射又方募为陷陈(羌传任尚/募以击羌)召为
积射(鲜卑传邓远/以击鲜卑)召为义从(东汉有羌胡义从盖取/西边羌胡之愿从者为)
(兵也董卓正以羌胡/义从兵入乱京师)大抵创立名号荡无良法桓灵
之世虽能委任段颎尽灭诸寇而中平元年黄巾遂
卷一百五十 第 37b 页 WYG0613-0379d.png
作所在盗贼不可胜数于是置八都尉黄巾既殄而
萧墙之祸作盖自中世以后令出房帷政归台阁宦
戚更领兵权迭相倾夺然五营畏服中人陈蕃窦武
欲诛宦官北军不助武等而助宦官遂又夷灭何武
袁绍惩其事故欲籍外兵以除之于是内置园校阳
尊阉宦外重州牧实召边将(董卓以并/州牧将兵)阉宦虽除而
董卓之祸已成义兵四起郡牧争政汉遂三分原汉
盛衰皆兵之由而光武实为之(光武徒见自西都之/季都试或以为患韩)
萧墙之祸作盖自中世以后令出房帷政归台阁宦
戚更领兵权迭相倾夺然五营畏服中人陈蕃窦武
欲诛宦官北军不助武等而助宦官遂又夷灭何武
袁绍惩其事故欲籍外兵以除之于是内置园校阳
尊阉宦外重州牧实召边将(董卓以并/州牧将兵)阉宦虽除而
董卓之祸已成义兵四起郡牧争政汉遂三分原汉
盛衰皆兵之由而光武实为之(光武徒见自西都之/季都试或以为患韩)
卷一百五十 第 38a 页 WYG0613-0380a.png
(延寿以试士僭拟不道诛而翟义之讨王莽季通之/劝光武皆因秋试之日因勒军旅诛守长号令起军)
(遂罢都/试之法)
昭烈初置五军其将校略如汉而兵有突将无前賨叟
青羌散骑武骑之别诸葛亮卒蜀兵耗矣
诸葛亮传街亭之败戮马谡以谢众上疏曰自臣到
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
寿刘合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馀人突将无前賨
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馀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
(遂罢都/试之法)
昭烈初置五军其将校略如汉而兵有突将无前賨叟
青羌散骑武骑之别诸葛亮卒蜀兵耗矣
诸葛亮传街亭之败戮马谡以谢众上疏曰自臣到
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
寿刘合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馀人突将无前賨
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馀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
卷一百五十 第 38b 页 WYG0613-0380b.png
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
之二将何以图敌
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
之二将何以图敌
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